CN113097608A - 一种电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97608A
CN113097608A CN202110332709.1A CN202110332709A CN113097608A CN 113097608 A CN113097608 A CN 113097608A CN 202110332709 A CN202110332709 A CN 202110332709A CN 113097608 A CN113097608 A CN 1130976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dge
battery
adhesive
bonding
heigh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3270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盛东辉
张颖杰
彭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uhai Cosmx Batt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uhai Cosmx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uhai Cosmx Batt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uhai Cosmx Batt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3270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97608A/zh
Publication of CN1130976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97608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081082 priority patent/WO2022206383A1/zh
Priority to US18/451,252 priority patent/US20230395905A1/en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02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physical structure
    • H01M50/105Pouches or flexible bag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02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or physical structur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16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117Inorganic material
    • H01M50/119Met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16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121Organic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16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50/124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having a layered structure
    • H01M50/126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having a layered structure comprising three or more layers
    • H01M50/128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having a layered structure comprising three or more layers with two or more layers of only inorganic material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10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 H01M50/131Primary casings; Jackets or wrappings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properties, e.g. gas permeability, size or heat resistance
    • H01M50/134Hardnes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ealing Battery Cases Or Jackets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包括:电芯本体和封装壳体,所述封装壳体具有封边和容纳所述电芯本体的腔体,所述封边具有沿其厚度方向裁切的切面,所述封边沿所述电芯本体的侧面向上延伸,所述封边靠近所述电芯本体的一侧表面为内侧面,所述封边背离所述电芯本体的一侧表面为外侧面,所述切面设置有第一粘结体,所述第一粘结体包裹所述切面以及所述封边的部分内侧面和部分外侧面,所述第一粘结体在所述内侧面的下边沿高于所述第一粘结体在所述外侧面的下边沿。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用以至少解决锂电池封边的绝缘性不理想和锂电池体积空间利用率低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电池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产品智能化、集成化、轻薄化的发展趋势,锂电池具有轻、薄、性能可靠等诸多优点,并且软包装锂电池由于其外壳使用比较薄且柔软的铝塑膜,所以与传统的金属外壳电池相比软包装锂电池具有易加工,能量密度高等优势被电子产品广泛应用。
包装软包装锂电池的铝塑膜通常为复合膜,铝塑膜包括绝缘保护层,金属层,以及绝缘热封层,金属层位于绝缘保护层与绝缘热封层中间。现有技术中,软包装锂电池在封装时,将复合膜对折在一起,从而将锂电芯完全包裹,同时使锂电芯的电极端子伸出,然后将对折的铝塑膜通过热封的方式密封,使铝塑膜的绝缘热封层熔合在一起,从而形成密封边,然后对多余的密封边进行裁切,使多余的部分去除。由于裁切后裸露在外侧的金属层的断面存在着接触外部电子元器件短路的风险,此外,裁切后留下的封边会增加电池的宽度,占用锂电池体积空间,影响空间利用率,导致锂电池能量密度损失。
因此,急需对电池进行改进,使其能够有效保证封边的绝缘性和提高锂电池体积空间利用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用以至少解决锂电池封边的绝缘性不理想和锂电池体积空间利用率低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池,包括:电芯本体和封装壳体,所述封装壳体具有封边和容纳所述电芯本体的腔体,所述封边具有沿其厚度方向裁切的切面,所述封边沿所述电芯本体的侧面向上延伸,所述封边靠近所述电芯本体的一侧表面为内侧面,所述封边背离所述电芯本体的一侧表面为外侧面,所述切面设置有第一粘结体,所述第一粘结体包裹所述切面以及所述封边的部分内侧面和部分外侧面,所述第一粘结体在所述内侧面的下边沿高于所述第一粘结体在所述外侧面的下边沿。
本发明提供的电池,所述第一粘结体包裹所述切面,避免了裁切后裸露在外侧的金属层的断面接触外部电子元器件造成短路的风险,提高了锂电池封边的绝缘性;由于所述第一粘结体远离所述电芯本体一侧暴露在外界,所述第一粘结体在所述内侧面的下边沿高于所述第一粘结体在所述外侧面的下边沿,使得暴露在外界一侧的第一粘结体有更强的耐磨性以及粘结力,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和使用的稳定性。
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所述封边的内侧面与所述电芯本体的侧面之间设有第二粘结体。通过所述第二粘结体实现粘结所述封边的内侧面与所述电芯本体的侧面,可减小占用锂电池的空间体积,提高锂电池的能量密度。
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所述第一粘结体的顶端与所述第一粘结体在所述外侧面的下边沿的高度差为H1,所述H1的数值范围为H1>0.05mm;
所述第一粘结体的顶端与所述第一粘结体在所述内侧面的下边沿的高度差为H2,所述H2的数值范围为H2>0.05mm,且H2<H1。
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所述第一粘结体在所述内侧面上的下边沿高于所述第二粘结体的顶端;和/或
所述第一粘结体在所述外侧面上的下边沿高于所述第二粘结体的顶端。
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所述第一粘结体远离所述电芯本体的一侧为第一粘结体的外侧,所述第一粘结体的外侧距离所述封边的所述外侧面在所述电芯本体的正投影方向上的距离为L1,所述L1的数值范围为0<L1<0.3mm。
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所述第一粘结体靠近所述电芯本体的一侧为第一粘结体的内侧,所述第一粘结体的内侧距离所述封边的所述内侧面在所述电芯本体的正投影方向上的距离为L2,所述L2的数值范围为0<L2<0.3mm,且L1大于L2。保证了所述封边的切面绝缘,同时也保证了所述第一粘结体的尺寸不影响锂电池的宽度。
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所述第一粘结体顶端的高度低于等于所述电芯本体顶面的高度。
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所述第一粘结体的顶端的高度大于所述封边的切面的高度,且所述第一粘结体的顶端的高度与所述封边的切面之间的高度差为H4,H4的数值范围为0<H4<0.3mm。
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所述第一粘结体远离所述电芯本体的一侧的下边缘与所述封边之间的角度为θ,所述角度θ的数值范围为0<θ<90°。
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所述封装壳体还具有顶封,所述顶封用于包裹所述电芯本体的顶面,所述第一粘结体顶端的高度大于所述顶封的顶端的高度,且所述第一粘结体覆盖所述顶封部分区域。
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所述第一粘结体为采用加热、湿气、风干、光照固化的粘结剂,所述第一粘结体的形状呈水滴形、圆形、椭圆形、方形、或U形结构;
所述第二粘结体为粘结剂采用加热、湿气、风干、光照固化后形成。
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所述第一粘结体与所述封边之间沿垂直于所述封边方向的拉拔力≥0.01kg/mm。
在一种可能实施的方式中,所述第一粘结体的硬度>20A。
所述第一粘结体与所述封边之间沿垂直于所述封边方向的拉拔力越大、所述第一粘结体的硬度越大,所述第一粘结体的耐磨损的能力就越强,从而可以避免电池在PACK、装机过程中误操作等原因导致所述第一粘结体磨损而露出所述切面的金属层,避免电池短路,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本发明提供的电池,对封边的密封强度更高,能够有效包裹住金属层,使其密封,提高锂电池封边的绝缘性;还能兼容不同形状的电池封边绝缘,如方形电池、圆形电池,柔性化生产,尽量减小锂电池占用的空间,能够提升锂电池的能量密度,也能够避免传统使用贴绝缘胶纸的方式引起打皱的问题。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和使用的稳定性。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发明实施例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由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所能解决的其他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中包含的其他技术特征以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有益效果,将在具体实施方式中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以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封边固定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封边固定结构的又一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顶封封边固定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第一粘结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第一粘结体和第二粘结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第一粘结体在电芯本体的正投影方向上的投影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第一粘结体与切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第一粘结体在正投影方向上的接触角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池的封装壳体涂布第一粘结体和第一粘结体之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电芯本体;
20-封边;
21-切面;
22-内侧面;
23-外侧面;
30-第一粘结体;
31-下边缘;
40-第二粘结体;
50-顶封;
60-第一电极;
70-第二电极;
80-封装壳体;
81-铝塑膜;
811-绝缘保护层;
812-金属层;
813-绝缘热封层;
82-腔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中的附图,对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考图9所示,电池的封装壳体80通常采用两层铝塑膜81制成,两层铝塑膜81之间形成容纳电芯本体10的腔体82,铝塑膜81通常为多层结构的复合膜,铝塑膜81包括外层的绝缘保护层811、中间的金属层812、以及内层的绝缘热封层813,金属层812位于绝缘保护层811与绝缘热封层813中间。铝塑膜81通过热塑工艺密封会形成封边20,封边20会具有5mm~30mm的宽度,在电池装配时占用一定的体积,而封边20对电池的容量没有帮助,减小了电池的能量密度。
由于封边20的中铝塑膜81的金属层812经过裁切后裸露在外,容易与外部电子元器件接触,从而导致元器件短路,带来安全隐患。
现有技术中为保证封边20绝缘以及提高锂电池体积空间利用率,通常将封边20沿电芯本体10的侧边进行二次弯折,使得包裹金属层812,然后将二次弯折的封边20用绝缘胶纸与电芯本体10固定;将封边20沿电芯本体10侧边翻折上去用粘结剂粘在电芯本体10上,然后用绝缘胶带将电池封边金属层812绝缘。这样的结构会存在以下问题:1.对封边20二次弯折后,封边20的重叠部分会占用锂电池宽度空间,影响锂电池能量密度;2.采用封边20二次弯折或绝缘胶纸将封边20固定的结构,无法适用于比如L型电池圆弧封边等异型结构的电池;3.采用绝缘胶纸将封边20固定,不同型号的电池要选用不同尺寸的胶纸,导致胶纸料号多,换型慢,无法柔性化生产,也存在贴胶纸容易打皱的问题。
鉴于上述背景,本发明提供的电池,不再使用胶纸,便于产品换型,对于不同型号的电池都能够适用,也能够减小锂电池占用的体积,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池。
参考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电池,包括:电芯本体10和封装壳体80,封装壳体80具有封边20和容纳电芯本体10的腔体82,封边20具有沿其厚度方向裁切的切面21,封边20沿电芯本体10的侧面向上延伸,封边20靠近电芯本体10的一侧表面为内侧面22,封边20背离电芯本体10的一侧表面为外侧面23,切面21设置有第一粘结体30,第一粘结体30包裹切面21以及封边20的部分内侧面22和部分外侧面23,第一粘结体30在内侧面22的下边沿高于第一粘结体30在外侧面23的下边沿,第一粘结体30远离电芯本体10一侧的高度大于第一粘结体30靠近电芯本体10一侧的高度。
封装壳体80采用两层铝塑膜81制成,两层铝塑膜81之间形成容纳电芯本体10的腔体82,铝塑膜81包括绝缘保护层811、金属层812、以及绝缘热封层813,金属层812位于绝缘保护层811与绝缘热封层813中间。容易理解的是,封边20沿其厚度方向裁切的切面21具有裸露在外的金属层812,金属层812因良好的导电性在与外部电子元器件接触,会导致元器件短路,影响电池的使用寿命。
本发明中,通过在封边20的切面21设置第一粘结体30,第一粘结体30完全包裹覆盖切面21,使得切面21绝缘,避免了经过裁切后切面21裸露在外的金属层812与外部电子元器件接触,导致元器件短路,提高绝缘性和提高使用的安全性。在封边20的切面21设置第一粘结体30来提高绝缘性,对于不同形状不同型号的电池都能够适用。第一粘结体30包裹切面21以及封边20的部分内侧面22和部分外侧面23,增强了第一粘结体30粘结的稳固性,确保切面21绝缘效果。
封边20的内侧面22与电芯本体10的侧面之间设有第二粘结体40。本发明中,通过在封边20的内侧面22与电芯本体10的侧面设置第二粘结体40,对封边20的粘结效果更好,可以提高电池固定的稳定性。
本申请中使用第二粘结体40和第一粘结体30,对于生产不同型号的电池,能够柔性化生产,产品换型时不需要对形成第二粘结体40的粘结剂和形成第一粘结体30粘结剂的涂布设备做太多的调整,换型简单,从而提高产品换型的效率和换型的便捷性。此外,本发明中,通过在封边20的内侧面22与电芯本体10的侧面之间设置第二粘结体40,在封边20的切面21设置第一粘结体30,相较于现有技术中在封边20贴绝缘胶纸的方式不会发生贴胶纸打皱的问题。
参考图1和图2所示,封边20的切面21设置第一粘结体30,第一粘结体30的一侧靠近电芯本体10,第一粘结体30的另一侧背离电芯本体10并暴露在外界,由于本申请中,第一粘结体30在内侧面22的下边沿高于第一粘结体30在外侧面23的下边沿,即第一粘结体30背离电芯本体10一侧的高度大于第一粘结体30靠近电芯本体10一侧的高度,这样的结构使得暴露在外界一侧的第一粘结体30有更强的耐磨性以及粘结力,从而确保了暴露在外界一侧的第一粘结体30能够更好的包裹住封边20的切面21,长时间使用后也能确保切面21的绝缘效果,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和使用的稳定性。
参考图2所示,封边20沿电芯本体10的侧面不限于呈竖直状向上翻折延伸;参考图1所示,也可沿电芯本体10的侧面呈弧形状、斜线状等形状向上翻折延伸。
参考图4所示,为了保证封边20的切面21设置的第一粘结体30的粘结强度,确保封边20的切面21稳定的绝缘效果,第一粘结体30的顶端与第一粘结体30在外侧面23的下边沿的高度差为H1,H1的数值范围为H1>0.05mm。第一粘结体30的顶端与第一粘结体30在内侧面22的下边沿的高度差为H2,H2的数值范围为H2>0.05mm,且H2小于H1。
参考图4所示,考虑到设置在切面21的第一粘结体30的一侧靠近本体,另一侧暴露在外界,为保证暴漏在外界侧的第一粘结体30有更强的耐磨性以及粘结力,因此,第一粘结体30的顶端位置距离第一粘结体30在封边20的内侧面22的最低接触位置的高度差H2,小于第一粘结体30的顶端位置距离第一粘结体30在封边20的外侧面23的最低接触位置的高度差H1,即H2小于H1。
参考图5所示,为了保证封边20的切面21绝缘以及保证封边20向上折起后不占用锂电池的宽度,减小锂电池的体积,要求封边20翻折后,第一粘结体30的顶端高度大于第二粘结体40的顶端的高度。容易理解的是,第一粘结体30的顶端高度大于第二粘结体40的顶端的高度,其高度差H3大于0。
第一粘结体30在内侧面22上的下边沿高于第二粘结体40的顶端,和/或第一粘结体30在外侧面23上的下边沿高于第二粘结体40的顶端。也就是第一粘结体30在内侧面22的下边沿与第二粘结体40顶端不重合,从而避免了第一粘结体30的宽度增大导致电池的体积过大,提高了电池的能量密度。
参考图2所示,第一粘结体30的顶端的高度低于等于电芯本体10的顶面的高度。
不论封边20沿电芯本体10呈竖直状向上延伸还是呈弧形状向上延伸,第一粘结体30的顶端高度低于等于电芯本体10的高度,电芯本体10的高度与第一粘结体30的顶端高度的高度差H≥0,从而可确保不会由于第一粘结体30过高的高度导致整体的体积过大,占用空间大,影响锂电池的能量密度。
容易理解的是,对于方形的电池,电芯本体10的高度指的是电芯本体10的上表面的高度,对于圆柱形的电池,电芯本体10的高度指的是,电芯本体10的圆弧顶端的高度。
参考图6所示,第一粘结体30远离电芯本体10的一侧为第一粘结体30的外侧,第一粘结体30的外侧距离封边20的外侧面23在电芯本体10的正投影方向上的距离为L1,L1的数值范围为0<L1<0.3mm;保证了封边20的切面21绝缘、以及保证第一粘结体30的尺寸不影响电池的宽度,有助于提高电池的功率密度。其中,参考图2所示的视图方向为电芯本体10的正投影方向。
第一粘结体30靠近电芯本体10的一侧为第一粘结体30的内侧,第一粘结体30的内侧距离封边20的内侧面22在电芯本体10的正投影方向上的距离为L2,L2的数值范围为0<L2<0.3mm,且L1大于L2。保证了封边20的切面21绝缘、以及保证第一粘结体30的尺寸不影响锂电池的宽度,避免导致锂电池体积过大。
考虑到设置在切面21的第一粘结体30的一侧靠近本体,另一侧暴露在外界,为保证暴露在外界侧的第一粘结体30有更强的耐磨性以及粘结力,使得本发明提供的电池更耐磨和更稳定,增加其使用和运输的安全性,延长使用寿命,因而L1大于L2。
参考图7所示,为了保证封边20的切面21绝缘以及封边20翻折后不超过电芯本体10的厚度,第一粘结体30的顶端的高度大于封边20的切面21的高度,且第一粘结体30的顶端的高度与封边20的切面21之间的高度差为H4,H4的数值范围为0<H4<0.3mm。从而保证了封边20的切面21稳定的绝缘效果,并且第一粘结体30不超过电芯本体10的高度,使得该锂电池的高度最优化。
参考图8所示,为保证点胶过程中第一粘结体30不塌陷,第一粘结体30远离电芯本体10的一侧的下边缘31与封边20之间的角度为θ,角度θ的数值范围为0<θ<90°。
当然也可以是,以第一粘结体30远离电芯本体10一侧的下端和封边20的接触点为顶点,以顶点到第一粘结体30的外切线为一边线,以封边20一侧所在的侧边为另一边线,所形成的接触角的角度为θ,角度θ的数值范围为0<θ<90°。
第一粘结体30为粘结剂不限于采用加热、湿气、风干、光照等方式固化后形成;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形成第一粘结体30的粘结剂为流动粘结剂,可以为绝缘胶水、固态胶、速干胶等,形成第一粘结体30的粘结剂完全覆盖包裹封边20的切面21,然后通过采用加热、湿气、风干、光照等方式使得第一粘结体30固化定型,对封边20的切面21密封强度更高。
第一粘结体30与封边20之间沿垂直于封边20方向的拉拔力≥0.01kg/mm。其中,拉拔力越大,第一粘结体30的耐磨损的能力越强。
第一粘结体30的硬度>20A(邵氏硬度)。其中,硬度值越大,第一粘结体30的耐磨损的能力越强。
第一粘结体30与封边20之间沿垂直于封边20方向的拉拔力和第一粘结体30的硬度,共同限定了第一粘结体30的耐磨损的能力。第一粘结体30与导致封边20之间沿垂直于封边20方向的拉拔力越大、第一粘结体30的硬度越大,第一粘结体30的耐磨损的能力越强,从而可以避免电池在PACK、装机过程中误操作等原因第一粘结体30磨损而露出切面21的金属层812,避免电池短路,提高使用的安全性。
在形成第一粘结体30的粘结剂涂覆完成并固化后,再进行涂覆形成第二粘结体40的粘结剂,第二粘结体40为粘结剂不限于采用加热、湿气、风干、光照等方式固化后形成。形成第二粘结体40的粘结剂为流动双面粘性粘结剂,可为绝缘胶水、固态胶、速干胶等。
在封边20相对电芯本体10外侧的表面设置第二粘结体40后,将封边20沿电芯本体10的高度方向垂直向上折起延伸或向沿电芯本体10的侧面呈圆弧形向上折起延伸,然后通过加热,加压,湿气,风干,光照等方式使得形成第二粘结体40的粘结剂固化定型,将封边20和电芯本体10粘结在一起。
参考图3所示,封装壳体80还具有顶封50,顶封50用于包裹电芯本体10的顶面,第一粘结体30顶端的高度大于顶封50的顶端的高度,且第一粘结体30覆盖顶封50部分区域以及覆盖封边20部分区域。
电芯本体10包括电芯和焊接在电芯上的第一电极60和第二电极70,电芯包括正极片和负极片,在正极片的基材的正反两面涂布涂层,在负极片的基材的正反两面涂布涂层,电芯是通过正极片和负极片卷绕制成;第一电极60和第二电极70其中的一个为正极电极,其中的另一个为负极电极,在正极电极上焊接有正极耳,在负极电极上焊接有负极耳,正极耳和负极耳伸出铝塑膜81的顶封50。
参考图9所示,电池还包括填充于腔体82内的电解液,电芯本体10浸没于电解液内。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涉及的数值和数值范围为近似值,受制造工艺的影响,可能会存在一定范围的误差,这部分误差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认为忽略不计。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所使用的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顶端”、“底端”、“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内”、“外”“轴向”、“周向”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位置或原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为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者可以互相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使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电池,包括:电芯本体(10)和封装壳体(80),所述封装壳体(80)具有封边(20)和容纳所述电芯本体(10)的腔体(82),所述封边(20)具有沿其厚度方向裁切的切面(21),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边(20)沿所述电芯本体(10)的侧面向上延伸,所述封边(20)靠近所述电芯本体(10)的一侧表面为内侧面(22),所述封边(20)背离所述电芯本体(10)的一侧表面为外侧面(23),所述切面(21)设置有第一粘结体(30),所述第一粘结体(30)包裹所述切面(21)以及所述封边(20)的部分内侧面(22)和部分外侧面(23),所述第一粘结体(30)在所述内侧面(22)的下边沿高于所述第一粘结体(30)在所述外侧面(23)的下边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边(20)的内侧面(22)与所述电芯本体(10)的侧面之间设有第二粘结体(4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结体(30)的顶端与所述第一粘结体(30)在所述外侧面(23)的下边沿的高度差为H1,所述H1的数值范围为H1>0.05mm;
所述第一粘结体(30)的顶端与所述第一粘结体(30)在所述内侧面(22)的下边沿的高度差为H2,所述H2的数值范围为H2>0.05mm,且H2小于H1。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结体(30)在所述内侧面(22)上的下边沿高于所述第二粘结体(40)的顶端,和/或
所述第一粘结体(30)在所述外侧面(23)上的下边沿高于所述第二粘结体(40)的顶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结体(30)远离所述电芯本体(10)的一侧为第一粘结体(30)的外侧,所述第一粘结体(30)的外侧距离所述封边(20)的所述外侧面(23)在所述电芯本体(10)的正投影方向上的距离为L1,所述L1的数值范围为0<L1<0.3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结体(30)靠近所述电芯本体(10)的一侧为第一粘结体(30)的内侧,所述第一粘结体(30)的内侧距离所述封边(20)的所述内侧面(22)在所述电芯本体(10)的正投影方向上的距离为L2,所述L2的数值范围为0<L2<0.3mm,且L1>L2。
7.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结体(30)的顶端的高度低于等于所述电芯本体(10)的顶面的高度。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结体(30)的顶端的高度大于所述封边(20)的切面(21)的高度,且所述第一粘结体(30)的顶端的高度与所述封边(20)的切面(21)之间的高度差为H4,H4的数值范围为0<H4<0.3mm。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结体(30)远离所述电芯本体(10)的一侧的下边缘(31)与所述封边(20)之间的角度为θ,所述角度θ的数值范围为0<θ<90°。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封装壳体(80)还具有顶封(50),所述顶封(50)用于包裹所述电芯本体(10)的顶面,所述第一粘结体(30)顶端的高度大于所述顶封(50)的顶端的高度,且所述第一粘结体(30)覆盖所述顶封(50)部分区域。
11.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结体(30)与所述封边(20)之间沿垂直于所述封边(20)方向的拉拔力≥0.01kg/mm。
12.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粘结体(30)的硬度>20A。
CN202110332709.1A 2021-03-29 2021-03-29 一种电池 Pending CN11309760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32709.1A CN113097608A (zh) 2021-03-29 2021-03-29 一种电池
PCT/CN2022/081082 WO2022206383A1 (zh) 2021-03-29 2022-03-16 一种电池
US18/451,252 US20230395905A1 (en) 2021-03-29 2023-08-17 Battery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32709.1A CN113097608A (zh) 2021-03-29 2021-03-29 一种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97608A true CN113097608A (zh) 2021-07-09

Family

ID=766702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32709.1A Pending CN113097608A (zh) 2021-03-29 2021-03-29 一种电池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395905A1 (zh)
CN (1) CN113097608A (zh)
WO (1) WO2022206383A1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04044A (zh) * 2021-09-30 2022-01-07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和电子装置
CN114335737A (zh) * 2021-12-15 2022-04-12 深圳市首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软包装锂离子电池封边的方法及其锂离子电池
WO2022206383A1 (zh) * 2021-03-29 2022-10-06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205821U (zh) * 2011-08-22 2012-04-25 万海电源(烟台)有限公司 一种软包装锂离子电池封边结构
WO2018049577A1 (zh) * 2016-09-13 2018-03-22 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二次电池
WO2018049561A1 (zh) * 2016-09-13 2018-03-22 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
CN214411331U (zh) * 2021-03-29 2021-10-15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456801B2 (ja) * 2002-08-29 2010-04-2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ポリマー電池の絶縁被覆形成方法
CN204464325U (zh) * 2015-02-11 2015-07-08 深圳市电科电源股份有限公司 聚合物电池侧边包胶结构
WO2018049574A1 (zh) * 2016-09-13 2018-03-22 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封边结构
CN113097608A (zh) * 2021-03-29 2021-07-09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205821U (zh) * 2011-08-22 2012-04-25 万海电源(烟台)有限公司 一种软包装锂离子电池封边结构
WO2018049577A1 (zh) * 2016-09-13 2018-03-22 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二次电池
WO2018049561A1 (zh) * 2016-09-13 2018-03-22 东莞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电池
CN214411331U (zh) * 2021-03-29 2021-10-15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锂电池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206383A1 (zh) * 2021-03-29 2022-10-06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
CN113904044A (zh) * 2021-09-30 2022-01-07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和电子装置
WO2023051558A1 (zh) * 2021-09-30 2023-04-06 珠海冠宇电池股份有限公司 电池和电子装置
CN114335737A (zh) * 2021-12-15 2022-04-12 深圳市首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软包装锂离子电池封边的方法及其锂离子电池
CN114335737B (zh) * 2021-12-15 2024-03-29 深圳市首通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软包装锂离子电池封边的方法及其锂离子电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395905A1 (en) 2023-12-07
WO2022206383A1 (zh) 2022-10-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097608A (zh) 一种电池
CN214411331U (zh) 一种锂电池
KR101229228B1 (ko) 수분 차단성이 향상된 이차전지
EP3800690B1 (en) Secondary battery
JP2005142028A (ja) 積層型電池
CN113675535B (zh) 电芯及电子装置
CN114094045A (zh) 极片和电池
CN211088324U (zh) 铝塑膜及软包电池
CN211150663U (zh) 一种电芯、电池及电子设备
JP2006351361A (ja) フィルム外装型蓄電装置
JP3240965B2 (ja) 非水電解質電池用封入袋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6079909A (ja) 蓄電モジュール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09181899A (ja) 積層式電池
CN210576291U (zh) 一种纽扣电池
CN210926068U (zh) 软包电池
KR100731436B1 (ko) 파우치형 리튬 이차 전지
CN217468540U (zh) 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及电子装置
CN208444866U (zh) 电池
CN211907480U (zh) 高强度软包电池以及电池模组
CN212461973U (zh) 电芯、电池以及电子产品
CN214378573U (zh) 卷芯和软包电池
CN216085209U (zh) 软包电池、电池模组及使用软包电池的装置
CN215896543U (zh) 一种二次封装钢壳的扣式电池
CN219642893U (zh) 一种软包锂离子电池封装结构及锂离子电池
CN215578749U (zh) 封装结构、软包电池及电池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