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97275A - 显示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97275A
CN113097275A CN202110346979.8A CN202110346979A CN113097275A CN 113097275 A CN113097275 A CN 113097275A CN 202110346979 A CN202110346979 A CN 202110346979A CN 113097275 A CN113097275 A CN 1130972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module
particles
display
organic layer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4697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97275B (zh
Inventor
姜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46979.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9727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972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972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972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972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5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red-green-blue [RGB] subpixe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4Passivation; Containers; Encapsulations
    • H10K50/842Containers
    • H10K50/8426Peripheral sealing arrangements, e.g. adhesives, seala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模组以及显示装置,所述显示模组具有显示区以及包围所述显示区的边框区;所述显示模组包括:多层有机层;至少一层所述有机层在所述边框区内混合有颗粒物,所述颗粒物的热膨胀系数小于所述有机层的热膨胀系数。本申请技术方案提供的显示模组中,在至少一层有机层对应边框区的部分内混合有颗粒物,由于颗粒物的热膨胀系数小于有机层的热膨胀系数,故混合有颗粒物的有机层相对于单纯的有机层,具有更小的热膨胀系数,从而降低切割受热以及切割后冷却时的形变,降低了对相邻功能层的形变应力,避免了由于形变应力导致的相邻功能层之间的剥离问题,也避免了由于形变应力导致的功能层产生裂纹的问题。

Description

显示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显示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显示装置被广泛的应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当中,为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工作带来了巨大的便利,成为当今人们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显示装置实现显示功能的主要部件是显示模组。
OLED(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模组为自发光显示模组,不需用到背光板,同时具有视角广、画质均匀、反应速度快、较易彩色化、用简单驱动电路即可达到发光、制程简单以及可制作成柔性可弯曲模组等诸多优点,成为当今主流显示模组之一。
OLED显示模组完成各种功能层的贴合固定后,为了保证四周边缘齐平,需要在边缘对各功能层进行一体切割,但是切割会导致膜层产生裂纹以及不同膜层之间发生剥离的问题,影响产品良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方案如下:
一种显示模组,显示模组具有显示区以及包围显示区的边框区;
显示模组包括:多层有机层;
至少一层有机层在边框区内混合有颗粒物,颗粒物的热膨胀系数小于有机层的热膨胀系数。
本申请技术方案提供的显示模组中,在至少一层有机层对应边框区的部分内混合有颗粒物,由于颗粒物的热膨胀系数小于有机层的热膨胀系数,故混合有颗粒物的有机层相对于单纯的有机层,具有更小的热膨胀系数,从而降低切割受热以及切割后冷却时的形变,降低了对相邻功能层的形变应力,避免了由于形变应力导致的相邻功能层之间的剥离问题,也避免了由于形变应力导致的功能层产生裂纹的问题。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模组。
本申请技术方案提供的显示装置采用上述显示模组,解决了显示模组在切割受热以及切割后冷却时有机层的形变问题,从而解决了由此导致的相邻膜层剥离问题以及膜层裂纹问题,提高了成品率以及产品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相关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申请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申请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俯视图;
图2为图1所示显示模组中一层有机层在P-P’方向的切面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切面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模组的切面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模组的切面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切面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切面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切面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模组的切面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模组的切面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中的实施例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如背景技术所述,OLED可制作成柔性可弯曲模组,需要有多层可弯曲的功能层贴合固定,与硬质不可弯曲显示面板不同,硬质不可弯曲面板可以通过玻璃基板来限定四周边缘齐平,而可弯曲的OLED显示模组中各功能层贴合固定后,需要通过切割(如激光切割),来确保最终产品边缘的平整性。
一般采用高精度的激光切割,切割受热以及切割后冷却时,由于温度幅度变化较大,会导致热膨胀系数较大的功能层发生较大程度的形变。OLED显示模组包括多层层叠的功能层,由于各功能层材料热膨胀系数不同,热膨胀系数最大可以相差1-2个数量级,故形变程度具有较大的差异,相邻功能层之间存在较大的形变应力,从而导致粘附性较弱的两个功能层之间发生剥离问题,而且质地较脆的功能层在切割时会产生裂纹问题,而裂纹会导致水汽从显示模组边缘侵入到显示模组内部,影响显示模组的性能。
特别的,热膨胀系数较大的有机层会发生较大程度的形变,使得相邻膜层承受较大的形变应力,形变应力会导致功能层产生裂纹,还会导致相邻功能层之间产生剥离问题。有机层的形变包括切割过程中受热膨胀以及切割后冷却时的冷缩。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有机层中混合颗粒物,由于颗粒物的热膨胀系数小于有机层的热膨胀系数,从而能够降低有机层在切割过程受热以及切割后冷却时的形变,降低了其对相邻功能层的形变应力,避免了由于形变应力导致的功能层产生裂纹以及相邻功能层之间的剥离问题。
为使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俯视图,图2为图1所示显示模组中一层有机层在P-P’方向的切面图,显示模组具有显示区AA和边框区BB,显示模组包括:多层有机层100;至少一层有机层100在边框区BB内混合有颗粒物11,颗粒物11的热膨胀系数小于有机层100的热膨胀系数。
有机层100相对于显示模组中的无机层而言,热膨胀系数大,在切割受热以及切割后冷却时会发生较大程度的形变。故在有机层100中添加小热膨胀系数的颗粒物11,能够降低有机层100在切割受热以及切割后冷却时的形变,从而降低其对相邻功能层的应力。
本申请实施例中,至少在有机层对应边框区BB的部分内混合颗粒物11,由于颗粒物11的热膨胀系数小于有机层100的热膨胀系数,从而能够降低切割受热以及切割后冷却时有机层100的形变,降低其对相邻功能层的应力,避免了由于形变应力导致的功能层产生裂纹以及功能层之间产生剥离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技术方案中,切割时,切割线位于边框区BB内,与显示区AA具有预设的间距。
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模组为OLED显示模组,为多层层叠结构,具有多层有机层,图2中仅是展示了一层具有颗粒物11的有机层100,在实际产品中,可以基于需求在显示模组中的一层或是多层有机层100中设置颗粒物11。
当有机层100中混合有颗粒物11时,颗粒物11至少在有机层100对应边框区BB的部分中均匀分布。如果有机层100仅在对应边框区BB的部分设置颗粒物11,则颗粒物11在有机层100对应边框区BB的部分中均匀分布,如果有机层100在边框区BB和显示区AA均具有颗粒物11,则颗粒物11在整个有机层100中均匀分布。这样,便于有机层100中有机材料和颗粒物11混合涂布。
如图3所示,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切面图,基于上述实施例,图3所示方式中,至少具有两层有机层100中混合有颗粒物11;不同有机层100对应边框区BB的部分中,颗粒物11的分布密度相同。该方式中,设置有机层100在对应边框区BB的部分中分布密度相同,可以使得各具有颗粒物11的有机层100均可以按照相同的比例在有机材料中均匀混合颗粒物11,按照统一比例标准混合颗粒物11,相对于不同层有机层100中颗粒物在对应边框区BB中的分布密度不同的方式,制作工艺简单。
在图3中,以实心黑色圆点表示颗粒物11,以不同层中颗粒物11的数量以及分布密度相同示意各个有机层100中颗粒物11在对应边框区BB的部分中分布密度相同。相邻两层具有颗粒物11的有机层100之间具有无机层12,基于显示模组中膜层的布局,也可以设置两有机层100直接相邻层叠设置,即二者之间无其他膜层。图3仅是以三层有机层100为例进行说明,基于显示模组结构,可以设置显示模组中所有有机层100在对应边框区BB的部分中具有分布密度相同的颗粒物11分布密度。
如图4所示,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模组的切面图,与图3所示方式不同在于,图4所示方式中,至少具有两层有机层100中混合有颗粒物11;在第一方向X上,不同层的有机层100对应边框区BB的部分中,颗粒物11的分布密度逐渐增大或是逐渐减小。其中,第一方向X平行于显示模组的出光方向。
显示模组各个功能层层叠固定后,一般采用激光切割工艺切割去除边框区BB的边缘部分,以使得显示模组的边缘表面齐平。在切割过程中存在热量累积的问题,随着切割深度增加,温度会逐渐增大,如果各层有机层100中颗粒物11的分布密度相同,由于不同深度时切割温度不同,会导致不同切割深度的有机层100受温度影响不同,影响切割效果。基于此,本申请技术方案中,在第一方向X上,设置不同层的有机层100对应边框区BB的部分中,颗粒物11的分布密度逐渐增大或是逐渐减小,如是可以从颗粒物11分布密度最小的有机层100向颗粒物11分布密度最大的有机层100方向进行切割,随着切割进行,虽然切割深度越大,温度会增大,但是有机层100中颗粒物11的分布密度也越大,以克服由于温度累积导致的切割不良问题。
在图4所示方式中,在第一方向X上,不同层的有机层100对应边框区BB的部分中,颗粒物11的分布密度逐渐增大的,此时,需要沿着第一方向X进行切割。其他方式中,在第一方向X上,也可以设置不同层的有机层100对应边框区BB的部分中,颗粒物11的分布密度逐渐减小的,此时需要沿着第一方向X的反向进行切割。
如上述,显示模组为多层层叠结构,具有多层有机层100。本申请实施例中,设置所有有机层100中均至少在边框区BB混合有颗粒物11。如是,所有有机层100均能够通过颗粒物11,降低甚至是克服切割受热以及切割后冷却时的形变,以保证切割效果,解决了功能层的裂纹问题和相邻功能层之间的剥离问题。
如图5所示,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模组的切面图,该方式中,
显示模组包括:
显示部件21;
第一保护层22,位于显示部件21的出光侧,第一保护层22与显示部件21通过第一胶层23粘结固定;
支撑基板24,支撑基板24位于背离出光侧的一侧,支撑基板24与显示部件21通过第二胶层25粘结固定;
其中,第一胶层23与第二胶层25均为上述有机层100,至少一者具有颗粒物。第一胶层23与第二胶层25为光学胶层。
在图5所示方式中,设置第一胶层23与第二胶层25对应边框区BB的部分均具有颗粒物11,故能够降低第一胶层23与第二胶层25在切割受热以及切割后冷却时的形变问题。
如图6所示,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切面图,该方式中,显示模组具有发光像素31,发光像素31可以为OLED像素,包括红色OLED像素R、绿色OLED像素G和蓝色OLED像素B。该方式中,对于位于发光像素31出光侧的有机层100,颗粒物11设置在边框区BB,从而避免在显示区AA设置颗粒物11影响发光像素31的出光显示效果。位于发光像素31出光侧的有机层100,颗粒物11在边框区BB中均匀分布。
在图6所示方式中,仅是示出了位于出光层的一层有机层100,可以设置出光侧所有有机层100均在边框区BB设置颗粒物11,同一层有机层100中,颗粒物11在对应边框区BB的部分中均匀分布,不同层有机层100中,颗粒物11在对应边框区BB的部分中的分布密度可以相同或是不同。
如图7所示,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切面图,该方式中,显示模组具有发光像素31,该方式中,与图7所示方式相同,发光像素31可以为OLED像素,包括红色OLED像素R、绿色OLED像素G和蓝色OLED像素B。在图7所示显示模组中,对于位于发光像素31背离出光侧的有机层100,颗粒物11设置在显示区AA和边框区BB,由于在背离出光侧中,颗粒物11不会影响出光效果,故设置背离出光侧的有机层100在对应显示区AA和边框区BB的部分都具有颗粒物11,直接整层涂覆具有颗粒物的有机材料,形成有机层100,简化制作工艺。
在图7所示方式中,仅是示出了位于背离出光侧的一层机层100,可以设置背离光侧所有有机层100均整层设置有颗粒物11,同一层有机层100中,颗粒物11在所在有机层100整个区域均匀分布,不同层有机层100中,颗粒物11的分布密度可以相同或是不同。
如图8所示,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面板的切面图,该方式中,显示模组具有发光像素31,该方式中,颗粒物11为透光材料,有机层100在边框区BB以及显示区AA内均混合有颗粒物。该方式中,对于位于发光像素31出光侧的有机层100以及位于背离出光侧的有机层100,在对应边框区BB和显示区AA的部分中均具有颗粒物11,即在整个有机层100中均混合有颗粒物11,颗粒物11均匀混合在有机层100中,可以直接将均匀混合有颗粒物11的有机材料通过涂覆工艺形成,制作工艺简单。
而且,在出光侧,虽然颗粒物11和所在有机层100中有机材料都透光,但是颗粒物11与所在有机层100的有机材料的折射率不同,通过选择设定材料,能够控制颗粒物11与所在有机层100的有机材料的折射率差值范围,从而使得光线在有机层100中具有一定程度的散射和折射,从而能够增大发光像素31的出射光线的均匀性,提高发光像素31显示亮度的均匀性。
其他方式中,也可以设置颗粒物11为不透光材料,此时,为了避免影响显示效果,在出光侧的有机层100中,仅在对应边框区BB的部分中混合有颗粒物11,在背离出光侧的有机层100中,不会影响显示效果,故可以整层均混合有颗粒物11,即背离出光侧的有机层100中,在对应边框区BB和显示区AA的部分中均混合有颗粒物11。
本申请实施例中,颗粒物11为纳米颗粒物,纳米颗粒物的尺寸小于1微米。如是,可以避免颗粒尺寸过大影响切割效果以及有机层100的平坦性。可选的,颗粒物11可以为氧化硅颗粒。
通过上述描述可知,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在显示模组的有机100中增加颗粒物11,以解决切割受热以及切割后冷却时有机层的形变问题,从而保证切割质量。
所述有机层100不局限于为图5所示方式中,在显示模组中两功能层之间的光学胶层设置颗粒物11,还可以如图9所示,在显示部件21中的有机层设置颗粒物11。
如图9所示,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模组的切面图,该方式中,显示模组包括:
阵列基板,阵列基板具有柔性基材层211以及设置在柔性基材层211一侧表面的驱动电路212,其中,柔性基材层211可以为PI(聚亚酰胺)层;驱动电路212包括LTPS(低温多晶硅),用于制作TFT(薄膜晶体管);
位于所述阵列基板表面的像素阵列213,像素阵列包括OLED像素;
位于像素阵列213背离阵列基板一侧的封装层214,封装层214用于对显示阵列213进行封装保护;
位于封装层214背离像素阵列213一侧的触控电极层215,触控电极层215用于进行触控检测;
位于触控电极层215背离触封装层214一侧的滤光功能216,滤光功能216为偏光片或是彩膜层。
其中,柔性基材层211为有机层,滤光功能216为多层结构,包括有机层。可以在柔性基材层211和滤光功能216中至少一者的有机层中混合颗粒物11,图9所示方式中,同时在柔性基材层211和滤光功能216中的有机层中混合颗粒物11,以降低柔性基材层211和滤光功能216在切割受热以及切割后冷却时的形变,提高切割质量。
如图10所示,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显示模组的切面图,该方式基于图5和图9所示方式,在第一胶层23、第二胶层25、柔性基材层211和滤光功能216中至少一者的有机层中混合颗粒物11,图10以第一胶层23、第二胶层25、柔性基材层211和滤光功能216中均设置有颗粒物11为例进行说明,以降低第一胶层23、第二胶层25、柔性基材层211和滤光功能216在切割受热以及切割后冷却时的形变,提高切割质量。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9和图10所示方式中,均是以有机层中颗粒物11位于所在有机层对应边框区BB的部分中为例进行说明,各个有机层中颗粒物11的设置方式可以采用上述实施例任一种方式,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在显示模组中一层或是多层的有机层中混合颗粒物11来降低该有机层在边框区BB部分的热膨胀系数,从而解决切割受热以及切割后冷却时有机层的形变问题,从而保证切割质量。
添加颗粒物的有机层可以为粘接固定第一保护层22与显示部件21的第一胶层23、粘接固定支撑基板24与显示部件21的第二胶层25、偏光片中的有机层(如偏光片中用于和其他相邻膜层粘接的胶层)、彩膜层中的有机层(如彩膜层中用于和其他相邻膜层粘接的胶层、黑色矩阵层)、触控电极层用于和其他膜层粘接的胶层、阵列基板中的柔性基材层211、像素阵列213中的有机层(包括像素定义层、平坦化层)、设置在LTPS表面的保护层以及封装层214中的有机层中的一个或是多个,本申请实施例不再一一举例说明。
基于上述实施例,本申请另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如图11所示,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所示显示装置包括如上述实施例任一种方式所述的显示模组41。
本申请实施例中,显示装置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或是智能穿戴设备等具有显示功能的电子设备。显示装置采用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显示模组41,解决了显示模组41在切割受热以及切割后冷却时有机层的形变问题,从而解决了由此导致的相邻膜层剥离问题以及膜层裂纹问题,提高了成品率以及产品性能。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或并列、或递进和并列结合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实施例公开的装置而言,由于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相对应,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部分说明即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当一个组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组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组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组件。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上述要素的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具有显示区以及包围所述显示区的边框区;
所述显示模组包括:多层有机层;
至少一层所述有机层在所述边框区内混合有颗粒物,所述颗粒物的热膨胀系数小于所述有机层的热膨胀系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有机层中混合有所述颗粒物时,所述颗粒物至少在所述有机层对应所述边框区的部分中均匀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至少具有两层所述有机层中混合有所述颗粒物;
不同所述有机层对应所述边框区的部分中,所述颗粒物的分布密度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模组中,其特征在于,至少具有两层所述有机层中混合有所述颗粒物;
在第一方向上,不同层的所述有机层对应所述边框区的部分中,所述颗粒物的分布密度逐渐增大或是逐渐减小;
其中,所述第一方向平行于所述显示模组的出光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有所述有机层中均至少在所述边框区混合有所述颗粒物。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包括:
显示部件;
第一保护层,位于所述显示部件的出光侧,所述第一保护层与所述显示部件通过第一胶层粘结固定;
支撑基板,所述支撑基板位于背离所述出光侧的一侧,所述支撑基板与所述显示部件通过第二胶层粘结固定;
其中,所述第一胶层与所述第二胶层均为所述有机层,至少一者具有所述颗粒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具有发光像素;
对于位于所述发光像素出光侧的所述有机层,所述颗粒物设置在所述边框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具有发光像素;
对于位于所述发光像素背离出光侧的所述有机层,所述颗粒物设置在所述显示区和所述边框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物为透光材料,所述有机层在对应所述边框区以及所述显示区的部分内均混合有颗粒物。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物为纳米颗粒物,所述纳米颗粒物的尺寸小于1微米。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颗粒物包括氧化硅颗粒。
12.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具有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
CN202110346979.8A 2021-03-31 2021-03-31 显示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130972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46979.8A CN113097275B (zh) 2021-03-31 2021-03-31 显示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46979.8A CN113097275B (zh) 2021-03-31 2021-03-31 显示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97275A true CN113097275A (zh) 2021-07-09
CN113097275B CN113097275B (zh) 2022-09-16

Family

ID=766715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46979.8A Active CN113097275B (zh) 2021-03-31 2021-03-31 显示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97275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95829A (ja) * 1999-01-01 2000-07-14 Hitachi Ltd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ダイシング方法
US20110122633A1 (en) * 2009-11-20 2011-05-26 Samsung Mobile Display Co., Lt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20150243923A1 (en) * 2012-09-28 2015-08-27 Osram Oled Gmbh Optoelectronic component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n optoelectronic component
US20160093522A1 (en) * 2014-09-26 2016-03-31 Shin-Etsu Chemical Co., Ltd. Wafer processing laminate, temporary adhesive material for wafer processing,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in wafer
US20160313478A1 (en) * 2015-04-27 2016-10-27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lexible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108336247A (zh) * 2018-01-30 2018-07-2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oled封装方法及封装结构
US20190237697A1 (en) * 2018-01-30 2019-08-01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led packaging method and packaging structure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95829A (ja) * 1999-01-01 2000-07-14 Hitachi Ltd 半導体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ダイシング方法
US20110122633A1 (en) * 2009-11-20 2011-05-26 Samsung Mobile Display Co., Ltd.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 displa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20150243923A1 (en) * 2012-09-28 2015-08-27 Osram Oled Gmbh Optoelectronic component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an optoelectronic component
US20160093522A1 (en) * 2014-09-26 2016-03-31 Shin-Etsu Chemical Co., Ltd. Wafer processing laminate, temporary adhesive material for wafer processing,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in wafer
US20160313478A1 (en) * 2015-04-27 2016-10-27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lexible substrate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108336247A (zh) * 2018-01-30 2018-07-2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oled封装方法及封装结构
US20190237697A1 (en) * 2018-01-30 2019-08-01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led packaging method and packaging structur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97275B (zh) 2022-09-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704196B1 (en)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splay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20110255034A1 (en) Display device
CN109411511B (zh) 显示装置
US20230142417A1 (en) Display devices with tiled components
US20200013987A1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10788906B2 (en) Flexible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8331013B2 (en) Electro-phoretic display device and fabricating method thereof
US9349913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US6801278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flexible substrate and concave faces
JP2010156784A (ja) 液晶表示装置
WO2004027497A1 (ja) 半透過反射型液晶表示装置
CN110716344A (zh) 照明装置以及显示装置
US11822115B2 (en) Display apparatus
TWI390286B (zh) 可撓式液晶顯示面板及其製造方法
TW201605567A (zh) 顯示模組的製造方法及顯示模組
US20150124182A1 (en)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with the touch panel
US10379281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a pattern adhesive layer including honeycomb shaped unit patterns having separation walls
US10185186B2 (en) Ultra-thi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10816857B2 (en) Display device
US9535284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with minimized bezel
US20090180053A1 (en) Optical plate,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optical plat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optical plate
CN113097275B (zh) 显示模组以及显示装置
US10295729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13281928A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KR101279231B1 (ko) 전사필름, 이를 이용하여 제조된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의제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