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93438A - 一种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93438A
CN113093438A CN202110432195.7A CN202110432195A CN113093438A CN 113093438 A CN113093438 A CN 113093438A CN 202110432195 A CN202110432195 A CN 202110432195A CN 113093438 A CN113093438 A CN 11309343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display device
backlight module
display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3219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93438B (zh
Inventor
林美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3219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9343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934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9343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934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934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02Direct backlight
    • G02F1/133606Direct backlight including a specially adapted diffusing, scattering or light controlling memb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15Edge-illuminating devices, i.e. illuminating from the sid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背光模组、感光器件和调光结构。显示面板中第二显示区至少部分围绕第一显示区;背光模组与显示面板相对设置,贯穿背光模组的通孔与第一显示区交叠;感光器件的至少部分位于通孔内;调光结构位于背光模组和显示面板之间、且与通孔相邻;在第一状态:调光结构与背光模组具有第一位置关系,调光结构用于将背光模组发出的光线导向第一显示区;在第二状态:调光结构与背光模组具有第二位置关系,调光结构用于对背光模组发出的射向通孔的光线进行遮挡。本发明能够提升显示面板显示的均一性,同时感光器件在开启时其接收的光线不受背光漏光的干涉,保证感光器件的性能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子产品比如手机、平板电脑中,前置摄像头、红外感应元件等感光器件在产品的正面占据一定空间而影响屏占比。随着显示领域中全面屏概念的提出,各大厂商都在全面屏研究领域发力,目前普遍认为屏下感光器件方案是一种能够实现真正全面屏的较优方案。
在液晶显示模组中应用屏下感光器件方案时,需要在背光模组上设置通孔以保证应用中环境光能够穿透显示面板后被感光器件所接收。一方面,由于背光模组和显示面板之间存在一定间隙,导致背光模组发出的光线会向通孔所在区域漏光,而对感光器件接收的光线产生干扰,进而影响感光器件的性能。另一方面,背光模组通孔对应的显示区也会由于通孔的存在导致在显示时与其他区域存在亮度差异。因此,感光器件的使用性能和显示区整体显示均一性是在应用屏下感光器件方案时需要考虑的两大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以解决在应用中感光器件的使用性能以及显示区整体显示效果都能满足用户使用需求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第二显示区至少部分围绕第一显示区;
背光模组,与显示面板相对设置,背光模组具有通孔;在背光模组的厚度方向上,通孔贯穿背光模组,且通孔与第一显示区交叠;
感光器件,感光器件位于背离显示面板的显示面的一侧,且感光器件的至少部分位于通孔内;
至少一个调光结构,调光结构位于背光模组和显示面板之间,且调光结构与通孔相邻;其中,
所述调光结构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在第一状态:调光结构与背光模组具有第一位置关系,调光结构用于将背光模组发出的光线导向第一显示区;
在第二状态:调光结构与背光模组具有第二位置关系,调光结构用于对背光模组发出的射向通孔的光线进行遮挡。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在背光模组和显示面板之间与通孔相邻的位置处设置调光结构,调光结构包括两种状态,调光结构在两种状态下与背光模组的位置关系不同,使得调光结构在两种状态下分别具有不同的功能。其中,调光结构在第一状态下与背光模组具有第一位置关系,此时调光结构能够将背光模组发出的光线导向第一显示区,以对第一显示区进行补光,能够减小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之间的亮度差异,提升显示面板显示的均一性。而且由于调光结构的导光作用,在垂直于显示面板方向上与调光结构对应的显示区域也会有背光光线射入,在整面显示时在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交界位置处不会出现明显的黑圈,能够提升整体的显示效果。另外,在第二状态下与背光模组具有第二位置关系,此时调光结构能够对背光模组射向通孔区域的光进行遮挡,则调光结构的第二状态与感光器件的开关状态相配合,能够保证感光器件接收的光线不受背光漏光的干涉,从而保证感光器件的性能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显示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显示装置显示效果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切线A-A'位置处的一种示意图;
图5为图3中切线A-A'位置处另一种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局部俯视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局部俯视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截面示意图一;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截面示意图二;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一种结构连接关系框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另一种结构连接关系框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发明。在本发明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显示装置的截面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中显示装置显示效果示意图。如图1所示,在现有技术中,在沿通孔01的边缘制作封胶02,利用封胶02将显示面板03和背光模组04之间的间隙封挡,以遮挡背光向通孔01的漏光,避免在应用感光器件05时背光的漏光对感光器件05接收的光线产生干扰。此种方案虽然确保了感光器件05的使用性能,但是由于封胶02不透光,则封胶02正对应的显示区域接收的背光光量也受到一定影响。如图2所示的,在显示时封胶02对应位置形成一个黑圈,影响整体的显示效果。
基于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在背光膜组和显示面板之间、与通孔相邻的位置处设置调光结构,调光结构包括两种使用状态,在两种状态下调光结构与背光模组的位置关系不同。其中,在第一状态下,调光结构具有导光功能;在第二状态下,调光结构具有遮光功能。将调光结构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进行切换,与感光器件的关闭和开启状态进行配合,能够在保证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的同时也能够提升感光器件的使用性能。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示意图,图4为图3中切线A-A'位置处的一种示意图,图5为图3中切线A-A'位置处另一种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背光模组、感光器件和调光结构。如图3所示,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区AA和非显示区BA,其中,显示面板的显示区AA也即显示装置的显示区域。显示区AA包括第一显示区AA1和第二显示区AA2,第二显示区AA2至少部分围绕第一显示区AA1。图3中第一显示区AA1的形状仅做示意性表示,第一显示区AA1可以为圆形、椭圆形、水滴形、多边形等形状,在实际产品中可以根据具体的设计需求进行设置。在一种实施例中,第一显示区AA1的透光率大于第二显示区AA2的透光率。
如图4和图5所示的,背光模组20与显示面板10相对设置,背光模组20具有通孔21;在背光模组20的厚度方向e上,通孔21贯穿背光模组20,且通孔21与第一显示区AA1交叠。在一种实施例中,通孔21的形状与第一显示区AA1的形状大致相同。
具体的,显示面板10为液晶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11、液晶层12以及对置基板13。背光模组20包括铁壳22和光学膜片组23,其中,光学膜片组23至少包括导光板、棱镜片、扩散片等膜片。
感光器件30位于背离显示面板10的显示面的一侧,且感光器件30的至少部分位于通孔21内。具体的,感光器件30的感光面朝向显示面板10。其中,显示面板10的显示面理解为显示画面的表面。在一种实施例中,感光器件30为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CMOS)图像采集装置,在其它一些实施例中,感光器件30也可以是电荷耦合器件(Charge-coupled Device,CCD)图像采集装置等其它形式的图像采集装置。可以理解的是,感光器件30可以不限于是图像采集装置,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感光器件30也可以是红外传感器、接近传感器等光传感器。
调光结构40位于背光模组20和显示面板10之间,且调光结构40与通孔21相邻;其中,调光结构40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图4为调光结构40为第一状态时的示意图,在第一状态:调光结构40与背光模组20具有第一位置关系,调光结构40用于将背光模组20发出的光线导向第一显示区AA1。调光结构40在第一状态下时,能够利用其导光功能对第一显示区AA1进行补光,减小第一显示区AA1和第二显示区AA2之间的亮度差异,能够提升显示面板显示的均一性。具体的,在显示装置的工作模式为第一模式时,感光器件30关闭,此时控制调光结构40为第一状态,以对第一显示区AA1进行补光。
图5为调光结构40为第二状态时的示意图,在第二状态:调光结构40与背光模组20具有第二位置关系,调光结构40用于对背光模组20发出的射向通孔21的光线进行遮挡。调光结构40在第二状态下时具有遮光功能,其在第二状态下能够避免背光模组20向通孔21区域漏光,从而避免漏光对感光器件30接受的光产生干扰。具体的,在显示装置的工作模式为第二模式时,感光器件30开启,此时控制调光结构40为第二状态,能够保证感光器件30的接收的光线不受干扰,保证感光器件30的使用性能。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感光器件30为摄像头,在应用中控制调光结构40的第二状态与摄像头开启的状态进行配合,能够避免背光向通孔21的漏光对摄像头接收的光线产生干扰,从而改善摄像头的成像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在背光模组和显示面板之间与通孔相邻的位置处设置调光结构,调光结构包括两种状态,调光结构在两种状态下与背光模组的位置关系不同,使得调光结构在两种状态下分别具有不同的功能。其中,调光结构在第一状态下与背光模组具有第一位置关系,此时调光结构能够将背光模组发出的光线导向第一显示区,以对第一显示区进行补光,能够减小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之间的亮度差异,提升显示面板显示的均一性。而且由于调光结构的导光作用,在垂直于显示面板方向上与调光结构对应的显示区域也会有背光光线射入,在整面显示时在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交界位置处不会出现明显的黑圈,能够提升整体的显示效果。另外,在第二状态下与背光模组具有第二位置关系,此时调光结构能够对背光模组射向通孔区域的光进行遮挡,则调光结构的第二状态与感光器件的开关状态相配合,能够保证感光器件接收的光线不受背光漏光的干涉,从而保证感光器件的性能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具体的,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局部俯视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局部俯视示意图。图6和图7中均以由显示面板10的背侧看向背光模组20进行示意,其中,显示面板的背侧为靠近背光模组的一侧,则在图6和图7中都没有示意出显示面板10。
如图6所示,四个调光结构40环绕通孔21排列设置。如图7所示的,六个调光结构40环绕通孔21排列设置。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两个调光结构40环绕通孔21设置,在此不再附图示意。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调光结构在两种状态下与背光模组之间的位置关系不同,也就是调光结构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进行切换时,其与背光模组的位置关系会发生变化。通过设置至少两个调光结构环绕通孔排列,能够便于实现每个调光结构与背光模组之间位置关系的切换。另外,此种设置中能够实现对各个调光结构的状态分别进行控制,则在应用中能够对第一显示区进行分区域补光,以提升第一显示区周围亮度均一性。
具体的,调光结构包括遮光基板和位于遮光基板一侧的光学组件,其中,遮光基板具有遮光功能。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截面示意图一,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截面示意图二。
如图8中示意调光结构40为第一状态,在第一状态:遮光基板41所在平面与背光模组20所在平面平行,光学组件42位于遮光基板41的靠近显示面板10的一侧。图8中简化示意出了一束光线,在调光结构40为第一状态时,背光模组20发出的射向通孔21方向的光线射入光学组件42,经光学组件42的导光作用后射向第一显示区AA1,能够对第一显示区AA1进行补光。
如图9中示意调光结构40为第二状态,在第二状态:遮光基板41所在平面与背光模组20所在平面具有夹角θ,θ>0°,光学组件42位于遮光基板41的背离通孔21的一侧。图9中示意遮光基板41所在平面与方向x平行,背光模组20所在平面与方向y平行。在该状态时,调光结构40相对于背光模组20为倾斜状态,则调光结构40能够遮挡背光模组20和显示面板10之间的间隙。一方面,利用遮光基板41的遮光功能将射向通孔21方向的光进行遮挡,以避免在感光器件30开启时对其接收到的光线产生干扰;另一方面,还能利用光学组件42的导光作用将部分光线导向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对显示区进行一定程度的补光。其中,调光结构40相对于背光模组20的倾斜角度不同,其导光后对显示面板的补光面积会有不同。
本发明实施例中设置调光结构包括堆叠的遮光基板和光学组件,在调光结构为第一状态时其与背光模组所在平面基本平行,在调光结构为第二状态时其与相对于背光模组发生倾斜。通过控制调光结构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进行切换,能够实现其在第一状态时利用光学组件的导光功能对第一显示区进行补光,提升显示面板显示均一性;在其处于第二状态时利用遮光基板的遮光功能对射向通孔区域的光线进行遮挡,防止背光模组的漏光对感光器件接收到的光线产生干扰,同时光学组件也能够将光线导向显示区以对显示区进行补光。通过调光结构的设置,保证显示效果和感光器件的性能都能满足用户使用需求。
具体的,θ≤arctan(H/L),其中,H为铁壳的立壁22I靠近显示面板10的一端距显示面板10的距离,L为在第一状态时由背光模组20内部指向通孔21的方向z上调光结构40的宽度。其中,L大于H。该实施方式中设置调光结构在第二状态时的角度θ与H和L满足一定关系,以保证调光结构40能够对显示面板10和背光模组20之间的间隙进行遮挡,同时,调光结构40在制作时参考H的大小进行设计,保证调光结构的宽度L不会设计的过大。
具体的,光学组件42包括至少两个导光结构,如图8中示意的,在第一状态,导光结构G在由背光模组20内部指向通孔21的方向z上依次排列。通过设置多个导光结构G依次排列,能够有利于光学组件42对光线的导光,使得经导光后光线更加发散,更有利于显示区亮度均一性。
在一种实施例中,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中调光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调光结构40中导光结构G包括三棱镜,三棱镜靠近通孔21一侧的侧面与三棱镜的底面之间的内角夹角为α,三棱镜的底面与遮光基板41平行;60°≤α≤90°。背光模组20发出的光线在射向三棱镜后,会在三棱镜的侧面上发生反射和折射,从而改变光的传播方向。并通过对三棱镜的内角夹角大小进行设计,背光模组20射向通孔21方向的光线经过三棱镜的作用后最终射向显示面板10的显示区域,从而能够对第一显示区AA1进行补光。而且,在调光结构40为第一状态时,调光结构40正对的位置大致为第一显示区AA1和第二显示区AA2的交界处,经三棱镜作用后光线也能够射向两个区域的交界位置,对该区域进行补光,能够弱化两个显示区域的边界,提升整体的显示效果。
具体的,在由背光模组20内部指向通孔21的方向z上,三棱镜的内角夹角α逐渐变小。将第一显示区AA1划分为靠近第二显示区AA2的区域(也可以说是与第二显示区AA2相邻的区域)和远离第二显示区AA2的区域的话,设置三棱镜内角夹角逐渐变化使得背光模组20射入调光结构40的光线能够导向通孔21对应的第一显示区AA1的远离第二显示区AA2的区域内,也就是说不仅能够对第一显示区AA1中距第二显示区AA2较近的位置进行补光,而且能够对第一显示区AA1中距第二显示区AA2较远的位置进行补光。从而提升对第一显示区AA1的补光效果,提升显示均一性。
具体的,如图10中示意的,各导光结构G远离遮光基板41的一端距遮光基板41最大距离相等。需要说明的是,在调光结构制作时,各导光结构之间可能会存在一定工艺误差。此处所说的相等是距离大致相等,换句话说,各导光结构G的高度大致相等。如此设置能够更容易对各导光结构的导光方向进行设计,以进而对各导光结构共同构成的光学组件的导光功能进行设计,实现对第一显示区的较优的补光效果。而且,如此设计也更容易对调光结构为第二状态时其与背光模组20所在平面形成的夹角θ进行控制,以保证能够对背光模组射向通孔的光进行遮挡。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截面示意图,如图11所示,调光结构40包括遮光基板41和光学组件42,其中,光学组件42包括导光结构G,在图11示意的截面图中,导光结构G的远离遮光基板41的一侧的表面为弧形表面。在此种方案中可以参考上述图10实施例中的说明,对导光结构G的靠近通孔21一侧的弧面的曲率进行规律性设计,以对光学组件的导光功能进行设计,实现对第一显示区的较优的补光效果。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在导光结构远离遮光基板一侧的表面上具有多个微结构,微结构的设置能够使得由导光结构射出的光线更加分散,以对第一显示区进行均匀补光。
具体的,继续参考图8和图9所示,铁壳22具有立壁22I,立壁22I环绕通孔21设置。也就是说,立壁22I围成的空间即为背光模组20的通孔21。其中,在立壁22I的靠近显示面板10的一端,调光结构40与立壁22I转动连接。该实施方式中,调光结构40能够相对于立壁22I进行转动,从而实现调光结构40在两个状态时与背光模组的位置关系不同。
具体的,调光结构40通过转轴与立壁22I转动连接。
在一种实施例中,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截面示意图,如图12所示,显示装置还包括调光控制机构50,调光控制机构50用于在接收第一控制指令后控制调光结构40处于第一状态,还用于在接收第二控制指令后控制调光结构40处于第二状态。通过调光控制机构对调光结构的状态切换进行控制,以配合显示装置的工作模式。
具体的,在显示装置工作在第一模式下时,感光器件30关闭,通过调光控制机构50控制调光结构40处于第一状态,以利用调光结构40的导光功能将背光模组20射向通孔21方向的光线导向第一显示区AA1,以对第一显示区进行补光,提升显示均一性。在显示装置工作在第二模式下时,感光器件30开启,通过调光控制机构50控制调光结构40处于第二状态,以利用调光结构40的遮光功能将背光模组20射向通孔21方向的光线进行遮挡,以防止光线对感光器件30接收的光产生干扰,保证感光器件的使用性能。
结合上述图6和图7实施例中说明,具体的,一个调光结构40对应至少一个调光控制机构50。具体的,不同的调光结构40由不同的调光控制机构50进行控制。
在一种实施例中,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一种结构连接关系框图。如图13所示,显示装置还包括控制器60,调光控制机构40与控制器60电连接;具体的,显示装置的主控制芯片中包括对调光控制机构40进行控制的控制器60。其中,显示装置的工作模式包括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
在第一模式,感光器件30关闭;控制器60响应于显示装置工作在第一模式下时,向调光控制机构50发送第一控制指令;则调光控制机构50根据第一控制指令控制调光结构40为第一状态。具体的,在感光器件30为摄像头的实施例中,第一模式为非拍摄模式,此时主要利用调光结构40的导光功能对第一显示区AA1进行补光,以减小第一显示区AA1和第二显示区AA2之间的亮度差异,提升显示均一性。
在第二模式,感光器件30开启;控制器60响应于显示装置工作在第二模式下时,向调光控制机构50发送第二控制指令。则调光控制机构50根据第二控制指令控制调光结构40为第二状态。具体的,在感光器件30为摄像头的实施例中,第二模式为拍摄模式,此时主要利用调光结构40的遮光功能对背光模组20向通孔21的漏光进行遮挡,以防止漏光对感光器件30接收的光产生干扰而影响成像效果。
显示装置包括两个及两个以上数量的调光结构40,所有的调光控制机构50均与控制器60电连接。在一种实施例中,控制器60向所有的调光控制机构50发送相同的控制指令,以对相应的调光结构进行控制。在另一种实施例中,控制器60能够向各个调光控制机构50发送不同的控制指令,以对相应的调光结构40分别进行控制,该实施方式能够实现对第一显示区分区域进行补光或者遮光。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图1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另一种结构连接关系框图。如图14所示,显示装置还包括亮度判断模块70,亮度判断模块70与控制器60电连接;亮度判断模块70用于判断第一显示区AA1内的亮度,并将亮度判断结果发送给控制器60;显示装置的工作模式还包括第三模式;在第三模式,感光器件30关闭,控制器60响应于判断结果向相应的调光控制机构50发送第二控制指令。
在显示装置工作在第三模式下时,调光控制机构50控制相应的调光结构40为第二状态,也就是说,此时该调光结构40能够对由背光模组20向通孔21区域的漏光进行遮挡,换句话说,对第一显示区AA1的补光效果减弱。而且在调光结构40为第二状态时,夹角θ的大小不同,调光结构40对由背光模组20向通孔21区域的漏光的遮挡程度也不同。
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中,各个调光结构40由不同的调光控制机构50进行控制。根据亮度判断结果对各调光控制机构50进行控制,也即能够根据第一显示区AA1周围亮度分布情况对第一显示区AA1分区域补光进行调节,实现智能化调光,以提升显示均一性。
具体的,调光控制机构50位于立壁22I的远离通孔21的一侧。也就是说,将调光控制机构50设置在铁壳内。具体的,在铁壳内设置绕线以实现调光控制机构50与控制器之间的连接。调光控制机构50可以紧贴立壁22I进行设置,在背光模组制作时仅需要设置光学膜片组对调光控制机构50进行避让即可。
具体的,调光控制机构50包括微型电磁继电器,微型电磁继电器在接收第一控制指令后关闭,在接收第二控制指令后开启。根据电流的磁效应原理:B=μIN/l,μ为常数μ=4π×10^(-7);B为电场强度;I为电流,单位安培;N为螺线管圈数;l为通电螺线管长度,单位m。现有螺线管中螺线线宽可以做到微米级别,且螺线管中铁芯长度l越短,则产生的磁场越强。因此微型电磁继电器的尺寸能够制作到毫米级别,设置在铁壳内也不会对背光模组的性能制作以及性能产生影响。微型电磁继电器在开启时能够产生磁场,能够对铁或者电磁胶带产生较强的吸引力。
在一种实施例中,遮光基板41的制作材料包括铁。在微型电磁继电器接收第二控制指令开启时,其产生的磁场对遮光基板41具有较强吸引力,使得调光结构40相对于背光模组20的位置发生变化。将微型电磁继电器设置在铁壳的立壁的远离通孔21的一侧,则微型电磁继电器开启时,调光结构40相对于背光模组20发生倾斜,使得调光结构40处于第二状态。此时光学组件42位于遮光基板41的背离通孔21的一侧,遮光基板41的遮光功能能够将射向通孔21方向的光进行遮挡,同时,光学组件42的导光作用将部分光线导向显示面板的显示区,对显示区进行一定程度的补光。在微型电磁继电器接收第一控制指令开启时,其产生的磁场消失,则微型电磁继电器对遮光基板41不具有吸引力,调光结构40恢复为第一状态,在调光结构40为第一状态时利用其导光功能对第一显示区进行补光,以提升显示装置整体显示的均一性。
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截面示意图,如图15所示,遮光基板41的远离光学组件42的一侧贴附有电磁胶带43。图15中示意,电磁胶带43设置在相对于通孔21来说靠近背光模组20内部的一侧。在另一种实施例中,在遮光基板41的远离光学组件42的一侧正面贴附电磁胶带。
在微型电磁继电器接收第二控制指令开启时,其产生的磁场对电磁胶带43具有较强吸引力,使得调光结构40相对于背光模组20的位置发生变化,使得调光结构40位第二状态。在微型电磁继电器接收第一控制指令开启时,其产生的磁场消失,则微型电磁继电器对电磁胶带43不具有吸引力,调光结构40恢复为第一状态。如此控制,以实现调光结构40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进行切换。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保护的范围之内。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6)

1.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和第二显示区,所述第二显示区至少部分围绕所述第一显示区;
背光模组,与所述显示面板相对设置,所述背光模组具有通孔;在所述背光模组的厚度方向上,所述通孔贯穿所述背光模组,且所述通孔与所述第一显示区交叠;
感光器件,所述感光器件位于背离所述显示面板的显示面的一侧,且所述感光器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通孔内;
至少一个调光结构,所述调光结构位于所述背光模组和所述显示面板之间,且所述调光结构与所述通孔相邻;其中,
所述调光结构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
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调光结构与所述背光模组具有第一位置关系,所述调光结构用于将所述背光模组发出的光线导向所述第一显示区;
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调光结构与所述背光模组具有第二位置关系,所述调光结构用于对所述背光模组发出的射向所述通孔的光线进行遮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至少两个所述调光结构环绕所述通孔排列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光结构包括遮光基板和位于所述遮光基板一侧的光学组件;其中,
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遮光基板所在平面与所述背光模组所在平面平行,所述光学组件位于所述遮光基板的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
在所述第二状态:所述遮光基板所在平面与所述背光模组所在平面具有夹角θ,θ>0°,所述光学组件位于所述遮光基板的背离所述通孔的一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光学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导光结构,其中,
在所述第一状态,所述导光结构在由所述背光模组内部指向所述通孔的方向上依次排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光结构包括三棱镜,所述三棱镜靠近所述通孔一侧的侧面与所述三棱镜的底面之间的内角夹角为α,所述三棱镜的底面与所述遮光基板平行;60°≤α≤9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由所述背光模组内部指向所述通孔的方向上,所述三棱镜的内角夹角α逐渐变小。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各所述导光结构远离所述遮光基板的一端距所述遮光基板最大距离相等。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背光模组包括铁壳,所述铁壳具有立壁,所述立壁环绕所述通孔设置;其中,在所述立壁的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端,所述调光结构与所述立壁转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θ≤arctan(H/L),其中,H为所述立壁靠近所述显示面板的一端距所述显示面板的距离,L为在所述第一状态时由所述背光模组内部指向所述通孔的方向上所述调光结构的宽度。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调光控制机构,所述调光控制机构用于在接收第一控制指令后控制所述调光结构处于所述第一状态,还用于在接收第二控制指令后控制所述调光结构处于所述第二状态。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光控制机构位于所述立壁的远离所述通孔的一侧。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调光控制机构包括微型电磁继电器,所述微型电磁继电器在接收所述第一控制指令后关闭,在接收所述第二控制指令后开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遮光基板的制作材料包括铁。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遮光基板的远离所述光学组件的一侧贴附有电磁胶带。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控制器,所述调光控制机构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所述显示装置的工作模式包括第一模式和第二模式,其中,
在所述第一模式,所述感光器件关闭;所述控制器响应于所述显示装置工作在所述第一模式下时,向所述调光控制机构发送所述第一控制指令;
在所述第二模式,所述感光器件开启;所述控制器响应于所述显示装置工作在所述第二模式下时,向所述调光控制机构发送所述第二控制指令。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显示装置还包括亮度判断模块,所述亮度判断模块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亮度判断模块用于判断所述第一显示区内的亮度,并将亮度判断结果发送给所述控制器;
所述显示装置的工作模式还包括第三模式;
在所述第三模式,所述感光器件关闭,所述控制器响应于所述判断结果向相应的所述调光控制机构发送所述第二控制指令。
CN202110432195.7A 2021-04-21 2021-04-21 一种显示装置 Active CN1130934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32195.7A CN113093438B (zh) 2021-04-21 2021-04-21 一种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32195.7A CN113093438B (zh) 2021-04-21 2021-04-21 一种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93438A true CN113093438A (zh) 2021-07-09
CN113093438B CN113093438B (zh) 2022-05-17

Family

ID=766790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32195.7A Active CN113093438B (zh) 2021-04-21 2021-04-21 一种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93438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87543A (zh) * 2021-09-07 2021-11-23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83639A (ja) * 2006-01-09 2007-07-19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ディミング装置
CN110441947A (zh) * 2019-08-19 2019-11-12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11624806A (zh) * 2020-05-29 2020-09-04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1965894A (zh) * 2020-08-19 2020-11-20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和显示模组的控制方法
CN111965895A (zh) * 2020-08-24 2020-11-20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7183639A (ja) * 2006-01-09 2007-07-19 Samsung Electro-Mechanics Co Ltd ディミング装置
CN110441947A (zh) * 2019-08-19 2019-11-12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11624806A (zh) * 2020-05-29 2020-09-04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1965894A (zh) * 2020-08-19 2020-11-20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和显示模组的控制方法
CN111965895A (zh) * 2020-08-24 2020-11-20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87543A (zh) * 2021-09-07 2021-11-23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93438B (zh) 2022-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537005B2 (en) Display panel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US10948750B2 (en) Anti-peeping device, anti-peeping display and control method
CN109597268A (zh) 显示装置
EP3822738B1 (en) Display screen assembly,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for electronic device
US11409150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shooting method of display device
CN209930366U (zh) 摄像头安装结构及终端设备
CN109597267A (zh) 显示装置及显示屏模组
CN101019071A (zh) 用于显示器的触摸屏
CN113093438B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104008706A (zh) 显示装置
CN102540503A (zh) 光屏蔽装置以及包括该光屏蔽装置的电子设备
CN113517414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200319396A1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JP2022535950A (ja) 撮像モジュール及び端末機器
CN108494898A (zh) 电子装置
CN109599029A (zh) 显示屏、显示屏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14200713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765706B (zh) 一种显示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7153298A (zh) 面光源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CN109765724A (zh) 一种液晶显示模组及移动终端
CN111679503A (zh) 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213780604U (zh) 一种显示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4401331A (zh) 显示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4141131A (zh) 具有内置摄像头的显示装置
CN111880338A (zh) 一种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