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90733A - 一种防滑差速器及其安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滑差速器及其安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90733A
CN113090733A CN202110526348.4A CN202110526348A CN113090733A CN 113090733 A CN113090733 A CN 113090733A CN 202110526348 A CN202110526348 A CN 202110526348A CN 113090733 A CN113090733 A CN 11309073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fferential
bolt
bevel gear
groove
mou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2634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建
常如贵
曹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Bolong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Anhui Bolong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nhui Bolong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Anhui Bolong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2634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90733A/zh
Publication of CN1130907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9073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48/00Differential gearings
    • F16H48/38Constructional detai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57/00General details of gearing
    • F16H57/04Features relating to lubrication or cooling or heating
    • F16H57/0463Grease lubrication; Drop-feed lubrication
    • F16H57/0465Drop-feed lubric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etard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滑差速器及其安装方法,涉及差速器安装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整体装置、润滑装置、安装装置和辅助装置,润滑装置设置在整体装置内,润滑装置与整体装置固定连接,安装装置设置在整体装置的侧面,安装装置与整体装置固定连接,辅助装置设置在安装装置内,辅助装置与安装装置固定连接。本发明通过设置润滑装置,当转向齿轮和锥齿轮转动时可以使储油箱内的润滑油循环间歇滴落在转向齿轮和锥齿轮之间,对转向齿轮和锥齿轮进行润滑,减少齿轮之间的摩擦力,使齿轮转动的更加顺畅,进而使差速器可以正常使用,同时也可以避免转向齿轮和锥齿轮损坏,延长转向齿轮和锥齿轮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一种防滑差速器及其安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差速器安装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防滑差速器及其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防滑差速器经常被用在车辆内,然而现有的防滑差速器在使用时还存在一定的缺陷,现有的防滑差速器在使用时并没有设置润滑装置,当差速器内的各个齿轮啮合转动时由于缺少对齿轮的润滑装置,会增大各个齿轮之间的摩擦力,进而降低齿轮的转速,甚至使差速器不能正常使用,同时在对差速器进行安装时只是简单的通过螺栓对差速器进行安装,当差速器长时间使用后螺栓会松动,导致差速器与车辆驱动机构分离而发生危险,因此我们对此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防滑差速器及其安装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滑差速器及其安装方法,以解决了现有的问题:现有的防滑差速器在使用时还存在一定的缺陷,现有的防滑差速器在使用时并没有设置润滑装置,当差速器内的各个齿轮啮合转动时由于缺少对齿轮的润滑装置,会增大各个齿轮之间的摩擦力,进而降低齿轮的转速,甚至使差速器不能正常使用,同时在对差速器进行安装时只是简单的通过螺栓对差速器进行安装,当差速器长时间使用后螺栓会松动,导致差速器与车辆驱动机构分离而发生危险。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为一种防滑差速器及其安装方法,包括整体装置、润滑装置、安装装置和辅助装置,所述润滑装置设置在整体装置内,所述润滑装置与整体装置固定连接,所述安装装置设置在整体装置的侧面,所述安装装置与整体装置固定连接,所述辅助装置设置在安装装置内,所述辅助装置与安装装置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润滑装置包括储油箱、移动杆、凹槽、连接弹簧、固定杆、出油口、密封垫、复位弹簧、侧杆、第一强力磁铁、第二强力磁铁和竖杆,所述固定杆设置在储油箱的内顶壁,所述固定杆与储油箱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杆设置在储油箱的内底壁,所述移动杆与储油箱滑动连接,所述凹槽开设在移动杆内,所述固定杆延伸至凹槽内并与凹槽滑动连接,所述连接弹簧设置在凹槽与固定杆之间。
进一步地,连接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凹槽和固定杆弹性连接,所述第一强力磁铁设置在移动杆的底部,所述第一强力磁铁与移动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强力磁铁设置在竖杆的顶部,所述第二强力磁铁与竖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强力磁铁设置在第一强力磁铁的正下方,所述第二强力磁铁与第一强力磁铁相近端的磁极相同。
进一步地,所述侧杆设置移动杆的侧面,所述侧杆与移动杆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垫设置在侧杆的底部,所述密封垫与侧杆固定连接,所述出油口开设在储油箱的底部,所述密封垫设置在出油口的正上方,所述密封垫与出油口相抵,所述复位弹簧设置在密封垫与储油箱内表壁之间,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密封垫和储油箱的内表壁弹性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装置包括安装板、螺栓、卡板、插销、螺帽和支撑板,所述螺栓设置在安装板内,所述螺栓与安装板螺纹连接,所述螺帽设置在螺栓的端部,所述螺帽与螺栓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设置在安装板的侧面,所述支撑板与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卡板设置在螺帽的侧面,所述卡板与螺帽卡接,所述插销设置在支撑板内,所述插销贯穿支撑板和卡板,所述支撑板和卡板分别与插销插接。
进一步地,所述辅助装置包括卡槽、第一梯形板和第二梯形板,所述卡槽开设在螺帽内,所述第二梯形板设置在卡槽内,所述第二梯形板与卡槽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梯形板设置在卡板的侧面,所述第一梯形板与卡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梯形板延伸至卡槽内,所述第一梯形板与第二梯形板相抵。
进一步地,所述整体装置包括差速器外壳、转向齿轮和锥齿轮,所述差速器外壳设置在安装板的侧面,所述差速器外壳与安装板固定连接,所述转向齿轮和锥齿轮均设置在差速器外壳内。
进一步地,所述转向齿轮和锥齿轮均与差速器外壳转动连接,所述转向齿轮和锥齿轮啮合,所述锥齿轮设置在竖杆的底部,所述锥齿轮与竖杆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防滑差速器及其安装方法,用于上述防滑差速器,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储油箱和储油箱内部的部件固定连接在差速器外壳的内表壁,然后将转向齿轮和锥齿轮安装在差速器外壳内,并使差速器外壳和安装板固定连接在一起;
步骤二:将转动螺栓和螺帽,使安装板和汽车驱动机构安装在一起,然后将卡板放置在螺帽内的卡槽内,然后使卡板表面的第二梯形板和卡槽内的第一梯形板卡接,进而完成对差速器和汽车驱动机构的安装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设置润滑装置,当转向齿轮和锥齿轮转动时可以使储油箱内的润滑油循环间歇滴落在转向齿轮和锥齿轮之间,对转向齿轮和锥齿轮进行润滑,减少齿轮之间的摩擦力,使齿轮转动的更加顺畅,进而使差速器可以正常使用,同时也可以避免转向齿轮和锥齿轮损坏,延长转向齿轮和锥齿轮的使用寿命。
2、本发明通过设置安装装置和辅助装置可以将差速器外壳与汽车驱动机构紧紧的安装在一起,避免传统的当差速器与汽车驱动机构长时间使用后出现螺栓松动的现象,使差速器在使用时可以更加安全。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并不一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图1中B处的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图1中C处的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图1中D处的放大图;
图5为本发明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
1、整体装置;101、差速器外壳;102、转向齿轮;103、锥齿轮;2、润滑装置;201、储油箱;202、移动杆;203、凹槽;204、连接弹簧;205、固定杆;206、出油口;207、密封垫;208、复位弹簧;209、侧杆;2010、第一强力磁铁;2011、第二强力磁铁;2012、竖杆;3、安装装置;301、安装板;302、螺栓;303、卡板;304、插销;305、螺帽;306、支撑板;4、辅助装置;401、卡槽;402、第一梯形板;403、第二梯形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5所示,本发明为一种防滑差速器及其安装方法,包括整体装置1、润滑装置2、安装装置3和辅助装置4,润滑装置2设置在整体装置1内,润滑装置2与整体装置1固定连接,安装装置3设置在整体装置1的侧面,安装装置3与整体装置1固定连接,辅助装置4设置在安装装置3内,辅助装置4与安装装置3固定连接,润滑装置2包括储油箱201、移动杆202、凹槽203、连接弹簧204、固定杆205、出油口206、密封垫207、复位弹簧208、侧杆209、第一强力磁铁2010、第二强力磁铁2011和竖杆2012,固定杆205设置在储油箱201的内顶壁,固定杆205与储油箱201固定连接,移动杆202设置在储油箱201的内底壁,移动杆202与储油箱201滑动连接,凹槽203开设在移动杆202内,固定杆205延伸至凹槽203内并与凹槽203滑动连接,连接弹簧204设置在凹槽203与固定杆205之间,连接弹簧204的两端分别与凹槽203和固定杆205弹性连接,第一强力磁铁2010设置在移动杆202的底部,第一强力磁铁2010与移动杆202固定连接,第二强力磁铁2011设置在竖杆2012的顶部,第二强力磁铁2011与竖杆2012固定连接,第二强力磁铁2011设置在第一强力磁铁2010的正下方,第二强力磁铁2011与第一强力磁铁2010相近端的磁极相同,侧杆209设置移动杆202的侧面,侧杆209与移动杆202固定连接,密封垫207设置在侧杆209的底部,密封垫207与侧杆209固定连接,出油口206开设在储油箱201的底部,密封垫207设置在出油口206的正上方,密封垫207与出油口206相抵,复位弹簧208设置在密封垫207与储油箱201内表壁之间,复位弹簧208的两端分别与密封垫207和储油箱201的内表壁弹性连接,润滑装置2可以向转向齿轮102和锥齿轮103的表面循环间歇滴加润滑油,使转向齿轮102和锥齿轮103可以转动的更加快速,进而使差速器可以正常使用,当转向齿轮102转向时,带动锥齿轮103转动,当锥齿轮103转动时带动竖杆2012和第二强力磁铁2011转动,由于竖杆2012不是固定在锥齿轮103的中心处,当第二强力磁铁2011转动到第一强力磁铁2010的正下方时,由于第二强力磁铁2011和第一强力磁铁2010相近端的磁极相同,进而可以使第一强力磁铁2010带动移动杆202向上移动,当移动杆202向上移动时带动侧杆209和密封垫207向上移动,此时储油箱201内的润滑油滴落在转向齿轮102和锥齿轮103的表面,当第二强力磁铁2011转动到远离第一强力磁铁2010时,此时第一强力磁铁2010、移动杆202和密封垫207在连接弹簧204、复位弹簧208和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向下移动,回复到原位置,如此循环,可以向转向齿轮102和锥齿轮103的表面循环滴加润滑油,使转向齿轮102和锥齿轮103转动的更加快速,延长转向齿轮102和锥齿轮103的使用寿命。
安装装置3包括安装板301、螺栓302、卡板303、插销304、螺帽305和支撑板306,螺栓302设置在安装板301内,螺栓302与安装板301螺纹连接,螺帽305设置在螺栓302的端部,螺帽305与螺栓302固定连接,支撑板306设置在安装板301的侧面,支撑板306与安装板301固定连接,卡板303设置在螺帽305的侧面,卡板303与螺帽305卡接,插销304设置在支撑板306内,插销304贯穿支撑板306和卡板303,支撑板306和卡板303分别与插销304插接,辅助装置4包括卡槽401、第一梯形板402和第二梯形板403,卡槽401开设在螺帽305内,第二梯形板403设置在卡槽401内,第二梯形板403与卡槽401固定连接,第一梯形板402设置在卡板303的侧面,第一梯形板402与卡板303固定连接,第一梯形板402延伸至卡槽401内,第一梯形板402与第二梯形板403相抵,整体装置1包括差速器外壳101、转向齿轮102和锥齿轮103,差速器外壳101设置在安装板301的侧面,差速器外壳101与安装板301固定连接,转向齿轮102和锥齿轮103均设置在差速器外壳101内,安装装置3中插销304对卡板303的插接作用,以及第一梯形板402和第二梯形板403之间的卡接作用,可以将差速器和汽车驱动机构紧紧的连接在一起,同时将差速器外壳101固定在安装板301的侧面,然后转动螺栓302和螺帽305,使安装板301和汽车驱动机构安装在一起,然后将卡板303插接在卡槽401内,使卡板303表面的第二梯形板403和卡槽401表面的第一梯形板402卡接在一起,然后将插销304插接在卡板303和支撑板306内,避免当差速器长时间使用后,差速器与汽车驱动机构分离。
转向齿轮102和锥齿轮103均与差速器外壳101转动连接,转向齿轮102和锥齿轮103啮合,锥齿轮103设置在竖杆2012的底部,锥齿轮103与竖杆2012固定连接,用于上述防滑差速器,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储油箱201和储油箱201内部的部件固定连接在差速器外壳101的内表壁,然后将转向齿轮102和锥齿轮103安装在差速器外壳101内,并使差速器外壳101和安装板301固定连接在一起;步骤二:将转动螺栓302和螺帽305,使安装板301和汽车驱动机构安装在一起,然后将卡板303放置在螺帽305内的卡槽401内,然后使卡板303表面的第二梯形板403和卡槽401内的第一梯形板402卡接,进而完成对差速器和汽车驱动机构的安装。
本实施例的一个具体应用为:将差速器外壳101固定在安装板301的侧面,然后转动螺栓302和螺帽305,使安装板301和汽车驱动机构安装在一起,然后将卡板303插接在卡槽401内,使卡板303表面的第二梯形板403和卡槽401表面的第一梯形板402卡接在一起,然后将插销304插接在卡板303和支撑板306内,完成对差速器外壳101的安装工作,当转向齿轮102转向时,带动锥齿轮103转动,当锥齿轮103转动时带动竖杆2012和第二强力磁铁2011转动,由于竖杆2012不是固定在锥齿轮103的中心处,当第二强力磁铁2011转动到第一强力磁铁2010的正下方时,由于第二强力磁铁2011和第一强力磁铁2010相近端的磁极相同,进而可以使第一强力磁铁2010带动移动杆202向上移动,当移动杆202向上移动时带动侧杆209和密封垫207向上移动,此时储油箱201内的润滑油滴落在转向齿轮102和锥齿轮103的表面,当第二强力磁铁2011转动到远离第一强力磁铁2010时,此时第一强力磁铁2010、移动杆202和密封垫207在连接弹簧204、复位弹簧208和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向下移动,回复到原位置,如此循环,可以向转向齿轮102和锥齿轮103的表面循环滴加润滑油,使转向齿轮102和锥齿轮103转动的更加快速,延长转向齿轮102和锥齿轮103的使用寿命。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公开的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只是用于帮助阐述本发明。优选实施例并没有详尽叙述所有的细节,也不限制该发明仅为所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显然,根据本说明书的内容,可作很多的修改和变化。本说明书选取并具体描述这些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解释本发明的原理和实际应用,从而使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能很好地理解和利用本发明。本发明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防滑差速器,包括整体装置(1)、润滑装置(2)、安装装置(3)和辅助装置(4),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装置(2)设置在整体装置(1)内,所述润滑装置(2)与整体装置(1)固定连接,所述安装装置(3)设置在整体装置(1)的侧面,所述安装装置(3)与整体装置(1)固定连接,所述辅助装置(4)设置在安装装置(3)内,所述辅助装置(4)与安装装置(3)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滑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装置(2)包括储油箱(201)、移动杆(202)、凹槽(203)、连接弹簧(204)、固定杆(205)、出油口(206)、密封垫(207)、复位弹簧(208)、侧杆(209)、第一强力磁铁(2010)、第二强力磁铁(2011)和竖杆(2012),所述固定杆(205)设置在储油箱(201)的内顶壁,所述固定杆(205)与储油箱(201)固定连接,所述移动杆(202)设置在储油箱(201)的内底壁,所述移动杆(202)与储油箱(201)滑动连接,所述凹槽(203)开设在移动杆(202)内,所述固定杆(205)延伸至凹槽(203)内并与凹槽(203)滑动连接,所述连接弹簧(204)设置在凹槽(203)与固定杆(205)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滑差速器,其特征在于:连接弹簧(204)的两端分别与凹槽(203)和固定杆(205)弹性连接,所述第一强力磁铁(2010)设置在移动杆(202)的底部,所述第一强力磁铁(2010)与移动杆(20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强力磁铁(2011)设置在竖杆(2012)的顶部,所述第二强力磁铁(2011)与竖杆(2012)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强力磁铁(2011)设置在第一强力磁铁(2010)的正下方,所述第二强力磁铁(2011)与第一强力磁铁(2010)相近端的磁极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滑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侧杆(209)设置移动杆(202)的侧面,所述侧杆(209)与移动杆(202)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垫(207)设置在侧杆(209)的底部,所述密封垫(207)与侧杆(209)固定连接,所述出油口(206)开设在储油箱(201)的底部,所述密封垫(207)设置在出油口(206)的正上方,所述密封垫(207)与出油口(206)相抵,所述复位弹簧(208)设置在密封垫(207)与储油箱(201)内表壁之间,所述复位弹簧(208)的两端分别与密封垫(207)和储油箱(201)的内表壁弹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滑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装置(3)包括安装板(301)、螺栓(302)、卡板(303)、插销(304)、螺帽(305)和支撑板(306),所述螺栓(302)设置在安装板(301)内,所述螺栓(302)与安装板(301)螺纹连接,所述螺帽(305)设置在螺栓(302)的端部,所述螺帽(305)与螺栓(302)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滑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306)设置在安装板(301)的侧面,所述支撑板(306)与安装板(301)固定连接,所述卡板(303)设置在螺帽(305)的侧面,所述卡板(303)与螺帽(305)卡接,所述插销(304)设置在支撑板(306)内,所述插销(304)贯穿支撑板(306)和卡板(303),所述支撑板(306)和卡板(303)分别与插销(304)插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滑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装置(4)包括卡槽(401)、第一梯形板(402)和第二梯形板(403),所述卡槽(401)开设在螺帽(305)内,所述第二梯形板(403)设置在卡槽(401)内,所述第二梯形板(403)与卡槽(401)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梯形板(402)设置在卡板(303)的侧面,所述第一梯形板(402)与卡板(303)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梯形板(402)延伸至卡槽(401)内,所述第一梯形板(402)与第二梯形板(403)相抵。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滑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整体装置(1)包括差速器外壳(101)、转向齿轮(102)和锥齿轮(103),所述差速器外壳(101)设置在安装板(301)的侧面,所述差速器外壳(101)与安装板(301)固定连接,所述转向齿轮(102)和锥齿轮(103)均设置在差速器外壳(101)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防滑差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齿轮(102)和锥齿轮(103)均与差速器外壳(101)转动连接,所述转向齿轮(102)和锥齿轮(103)啮合,所述锥齿轮(103)设置在竖杆(2012)的底部,所述锥齿轮(103)与竖杆(2012)固定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滑差速器及其安装方法,用于上述防滑差速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将储油箱(201)和储油箱(201)内部的部件固定连接在差速器外壳(101)的内表壁,然后将转向齿轮(102)和锥齿轮(103)安装在差速器外壳(101)内,并使差速器外壳(101)和安装板(301)固定连接在一起;
步骤二:将转动螺栓(302)和螺帽(305),使安装板(301)和汽车驱动机构安装在一起,然后将卡板(303)放置在螺帽(305)内的卡槽(401)内,然后使卡板(303)表面的第二梯形板(403)和卡槽(401)内的第一梯形板(402)卡接,进而完成对差速器和汽车驱动机构的安装。
CN202110526348.4A 2021-05-14 2021-05-14 一种防滑差速器及其安装方法 Pending CN11309073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26348.4A CN113090733A (zh) 2021-05-14 2021-05-14 一种防滑差速器及其安装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26348.4A CN113090733A (zh) 2021-05-14 2021-05-14 一种防滑差速器及其安装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90733A true CN113090733A (zh) 2021-07-09

Family

ID=766655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26348.4A Pending CN113090733A (zh) 2021-05-14 2021-05-14 一种防滑差速器及其安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9073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22846A (zh) * 2021-07-14 2021-10-22 南京公诚石油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热电厂的esep全智能防垢除垢设备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361346A (zh) * 2018-02-24 2018-08-03 潍坊学院 限滑差速器
CN209084375U (zh) * 2018-12-03 2019-07-09 青岛美斯威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润滑油注油装置
CN209228849U (zh) * 2018-10-24 2019-08-09 大乘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紧固件防松的连接件
JP2019143652A (ja) * 2018-02-16 2019-08-29 株式会社イケヤフォ−ミュラ デファレンシャル装置
CN110614519A (zh) * 2019-10-16 2019-12-27 湖北三江航天万山特种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行星齿轮垫片井型油槽加工工装
CN211482103U (zh) * 2019-12-18 2020-09-15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植物培养用定时供水培养盆
CN111853200A (zh) * 2020-07-14 2020-10-30 王兴 一种汽车差速器
CN212959750U (zh) * 2020-07-15 2021-04-13 浙江明元机械有限公司 带提高行星齿轮离心力承受能力结构的差速器壳体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9143652A (ja) * 2018-02-16 2019-08-29 株式会社イケヤフォ−ミュラ デファレンシャル装置
CN108361346A (zh) * 2018-02-24 2018-08-03 潍坊学院 限滑差速器
CN209228849U (zh) * 2018-10-24 2019-08-09 大乘汽车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紧固件防松的连接件
CN209084375U (zh) * 2018-12-03 2019-07-09 青岛美斯威石油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工业润滑油注油装置
CN110614519A (zh) * 2019-10-16 2019-12-27 湖北三江航天万山特种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行星齿轮垫片井型油槽加工工装
CN211482103U (zh) * 2019-12-18 2020-09-15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植物培养用定时供水培养盆
CN111853200A (zh) * 2020-07-14 2020-10-30 王兴 一种汽车差速器
CN212959750U (zh) * 2020-07-15 2021-04-13 浙江明元机械有限公司 带提高行星齿轮离心力承受能力结构的差速器壳体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22846A (zh) * 2021-07-14 2021-10-22 南京公诚石油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热电厂的esep全智能防垢除垢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8129855A1 (zh) 快速加解锁套件
CN103057390A (zh)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箱锁紧装置及电动汽车
CN113090733A (zh) 一种防滑差速器及其安装方法
CN202368320U (zh) 电动汽车动力电池箱锁紧装置及电动汽车
CN213512000U (zh) 一种稳定性高的减速齿轮箱
CN101582336B (zh) 一种交流高压隔离开关双输出轴的电动操动机构
CN111674281A (zh) 一种充电桩底座
CN213717084U (zh) 一种新型多功能接地线装置
CN211867630U (zh) 一种用于生产车间的稳定性电动工具
CN205509351U (zh) 一种电动底盘车装置
CN206900326U (zh) 一种雨刮电机壳
CN215911839U (zh) 一种线路同塔带电换线用辅助装置
CN105047841A (zh) 一种汽车电池定位机构
CN220111739U (zh) 一种用于煤矿井下的高压带电警示装置
CN219007610U (zh) 一种履带式移动靶车的动力系统
CN212657484U (zh) 一种用于机械设备的安装底座
CN218408477U (zh) 一种触摸式屏下感应档位开关
CN217281865U (zh) 一种无人机用的电力杆塔拉线装置
CN114368302A (zh) 一种汽车用交流充电桩
CN214459491U (zh) 一种土木工程施工路面整平维修装置
CN220874064U (zh) 一种电气火灾探测器的固定装置
CN219472711U (zh) 一种汽车用堵盖
CN220929092U (zh) 一种电动门的动力装置
CN220798429U (zh) 一款基于北斗卫星定位的双摄像头路侧巡查装置
CN221079524U (zh) 一种电力工程区域安全警示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