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90321A - 一种矿井用自救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矿井用自救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90321A
CN113090321A CN202110438744.1A CN202110438744A CN113090321A CN 113090321 A CN113090321 A CN 113090321A CN 202110438744 A CN202110438744 A CN 202110438744A CN 113090321 A CN113090321 A CN 1130903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eway
plate
roadway
arm
ro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3874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刘国磊
崔嵛
袁光明
王泽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11043874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90321A/zh
Publication of CN1130903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9032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FSAFETY DEVICES, TRANSPORT, FILLING-UP, RESCUE, VENTILATION, OR DRAINING IN OR OF MINES OR TUNNELS
    • E21F11/00Rescue devices or other safety devices, e.g. safety chambers or escape way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21EARTH OR ROCK DRILLING; MINING
    • E21FSAFETY DEVICES, TRANSPORT, FILLING-UP, RESCUE, VENTILATION, OR DRAINING IN OR OF MINES OR TUNNELS
    • E21F13/00Transport specially adapted to underground conditions
    • E21F13/004Staff transport system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Geology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矿井用自救方法,施工人员利用逃生装置进行自救逃生,逃生装置包括:支撑机构,支撑机构的巷道掘进端设有水平的储车滑道、脱钩滑道,储车滑道上设有安装吊架,脱钩滑道上设有脱钩槽,脱钩槽内穿设有牵引索,储车滑道上活动架设有夹板,夹板的四周边缘处设有滑轮,夹板一侧延伸设有拉臂,拉臂末端设有连臂,连臂下端设有载人板,夹板内板面上设有抱索板;逃生方法,通过人员的自重,将抱索板与牵引索锁紧,载人板携带人员撤离至安全区域。本发明的一种矿井用自救方法,单人即可进行撤离;负重小,撤离速度快。

Description

一种矿井用自救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井下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矿井用自救方法。
背景技术
矿产,是蕴藏于地下、分布于地表、岩石风化/沉积的可供人类利用的天然矿物或岩石资源。矿产可分为金属、非金属、可燃有机等类别,是不可再生资源。矿井,是对蕴藏于地下的矿产进行采集,其通过机械设备所形成的开采系统进行。矿井,是井巷、硐室、装备、地面建筑物和构筑物的总称;矿山地下开拓中的斜井、竖井、平硐等也称为矿井。矿井的重要性指标,包括:井田范围大小、矿井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自体设计。
由此可以看出,在井下特殊的环境下,若出现透水事故时,迅速地离开事故所在的掘进迎头面至关重要。目前,透水事故是不可预测的,因此,无法提前进行预警。通常透水事故发生时,掘进迎头面处的施工人员,有撤离的时间,但随着水势的增大,撤离难度也会增加。通常地撤离方式是,通过人车进行,然而,采用此方法,依然存在以下不足之处:
1、人车载人数量有限,无法完全将施工人员进行撤离;
2、人车的运行速度慢,水势过大时,无法撤离至安全区域。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矿井用自救方法,单人即可进行撤离;负重小,撤离速度快。
本发明解决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矿井用自救方法,包括:
井下巷道掘进工作面处的施工人员利用逃生装置进行自救逃生,所述逃生装置包括:
间隔设置于巷道内的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的巷道掘进端设置有水平的储车滑道,所述储车滑道上设置有与支撑机构固定连接的安装吊架,储车滑道远离掘进端的一侧平滑连接设置有脱钩滑道,所述脱钩滑道倾斜向下设置,并且其上设置有向下开放的脱钩槽,所述脱钩槽内穿设有牵引索,储车滑道上活动架设有多个倒“V”字型夹板,所述夹板的四周边缘处设置有与储车滑道、脱钩滑道滚动连接的滑轮,夹板的一侧延伸设置有拉臂,所述拉臂的末端设置有“┓”状的连臂,所述连臂的下端固定设置有水平的载人板,夹板的内板面上固定设置有抱索板;
所述逃生方法,包括:
当井下掘进工作面发生透水事故时,牵引索向远离巷道掘进端的一侧移动;
施工人员通过推动拉臂,夹板上所设的滑轮使夹板从储车滑道上移动至脱钩滑道上,此时,抱索板与牵引索滑动连接;
施工人员手扶连臂,并乘坐于载人板上,施工人员的重量增大了抱索板与牵引索之间的摩擦力,使两者锁紧,逃生装置沿牵引索向远离巷道掘进端的一侧移动;
同时,逃生装置上所设的载人板乘载施工人员向远离巷道掘进端的一侧移动,直至安全区域。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垂直设置于巷道水平地面上的多根立杆,所述立杆的上顶端固定设置有横杆,立杆上还设置有连接座,立杆上所设的连接座上固定设置有沿巷道方向的连杆。
进一步的,所述逃生装置与巷道掘进端之间的横杆上设置有转向轮,所述转向轮上缠设牵引索。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机构上固定设置有牵引机构,所述牵引机构用以支撑牵引索,包括:
与横杆固定连接的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向下固定设置有垂直臂,所述垂直臂的下端旋转设置有下撑轮,垂直臂的中部设置有水平臂,所述水平臂的末端旋转设置有上撑轮。
进一步的,所述下撑轮、上撑轮的轮面上设置有环状的凹槽;
所述牵引索卡设于下撑轮、上撑轮轮面上端的凹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垂直臂、水平臂的连接处设置有调高节。
进一步的,所述牵引索设置为封闭的环状,其远离巷道掘进端的一侧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用以带动牵引索移动,包括:
沿巷道方向并列设置的第一基座、第二基座;
所述第一基座上固定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旋转轴上经减速机连接设置有绞轮,所述绞轮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滑轮组、第二滑轮组;
所述第二基座上固定设置有推进装置、平移滑道,所述平移滑道上滑动设置有与推进装置推进端固定连接的平移架,所述平移架上旋转设置有第三滑轮组、第四滑轮组;
所述第一滑轮组、第二滑轮组、第三滑轮组、第四滑轮组、绞轮与牵引索轴铰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轮组、第二滑轮组、第三滑轮组、第四滑轮组的轮面上设置有用以卡设牵引索的环状内凹槽。
进一步的,所述载人板设置为两层结构,包括:
设置于上层用以施工人员乘坐的座板;
所述座板的下方设置有用以施工人员脚踏的踏板;
远离巷道掘进端一侧的横杆上设置有与储车滑道、脱钩滑道对称的脱索机构。
进一步的,所述逃生方法,还包括:
当抱索板与牵引索滑动连接时,施工人员手扶连臂,脚踩踏板,将身体重心转移至逃生装置上,施工人员的重量增大了抱索板与牵引索之间的摩擦力,使两者锁紧;
当逃生装置平稳移动时,施工人员手扶连臂坐于座板上;
当施工人员乘载逃生装置移动至远离巷道掘进端的安全区域时,在惯性的作用下使逃生装置移动至与储车滑道、脱钩滑道对称的脱索机构上;
此时,抱索板与牵引索分离,逃生装置在脱索机构缓慢停止;
逃生装置在脱索机构上停止后,施工人员先将脚从踏板上移至地面上,手扶连臂,再从座板上起身。
本发明一种矿井用自救方法的优点在于:
1、通过储车滑道、夹板上所设的滑轮,存储多个逃生用载人板,部过度占用井下的空间;
2、通过脱钩滑道使夹板滑下,同时,抱索板与牵引索相接触,操作方便;
3、通过载人板乘载施工人员,在重力作用下,使抱索板与牵引索接合,由此带动载人板上的施工人员离开事故区域,并移动至安全区域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的附图作简单介绍,下列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实例提供一种矿井用自救方法的逃生装置示意图一;
图2是本发明实例提供一种矿井用自救方法的逃生装置示意图二;
图3是本发明实例提供一种矿井用自救方法的逃生装置示意图三;
图4是本发明实例提供一种矿井用自救方法的逃生装置示意图四;
图5是本发明实例提供一种矿井用自救方法的逃生装置总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例提供一种矿井用自救方法的支撑机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例提供一种矿井用自救方法的牵引机构示意图一;
图8是本发明实例提供一种矿井用自救方法的牵引机构示意图二;
图9是本发明实例提供一种矿井用自救方法的驱动机构示意图。
图中:
1、支撑机构,
10、转向轮,17、连接座,
2、牵引机构,
21、安装座,22、垂直臂,23、下撑轮,24、水平臂,25、上撑轮,26、调高节,
3、牵引索,
4、驱动机构,
41-A、第一基座,41-B、第二基座,42、驱动电机,43、绞轮,44-A、第一滑轮组,44-B、第二滑轮组,44-C、第三滑轮组,44-D、第四滑轮组,45、推进装置,46、平移滑道,47、平移架,
9、逃生装置,
91-A、储车滑道,91-B、脱钩滑道,92、安装吊架,93、脱钩槽,94、夹板,95、滑轮,96、拉臂,97、抱索板,98、连臂,99、载人板,99-A、座板,99-B、踏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加清楚地、明确地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目的和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完整的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在未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基于本发明所描述实施例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范围。
本发明一种矿井用自救方法,包括:井下巷道掘进工作面处的施工人员利用逃生装置9进行自救逃生。
所述逃生装置9,如图5所示,包括:
间隔设置于巷道内的支撑机构1,如图6所示,所述支撑机构1包括垂直设置于巷道水平地面上的多根立杆11,所述立杆11的上顶端固定设置有横杆12,远离巷道掘进端一侧的横杆12上设置有与储车滑道91-A、脱钩滑道91-B对称的脱索机构。立杆11上还设置有连接座17,立杆11上所设的连接座17上固定设置有沿巷道方向的连杆。
如图1、图2所示,巷道掘进端一侧的横杆12下端设置有水平的储车滑道91-A,所述储车滑道91-A上设置有与横杆12固定连接的安装吊架92,储车滑道91-A远离掘进端的一侧平滑连接设置有脱钩滑道91-B,所述脱钩滑道91-B倾斜向下设置,并且其上设置有向下开放的脱钩槽93;储车滑道91-A与巷道掘进端之间的横杆12上设置有转向轮10,所述转向轮10上缠设牵引索3,所述牵引索3穿设于脱钩槽93内。
如图3、图4所示,储车滑道91-A上活动架设有多个倒“V”字型夹板94,所述夹板94的四周边缘处设置有与储车滑道91-A、脱钩滑道91-B滚动连接的滑轮95,夹板94的一侧延伸设置有拉臂96,所述拉臂96的末端设置有“┓”状的连臂98,所述连臂98的下端固定设置有水平的载人板99,如图1所示,所述载人板99设置为两层结构,包括:设置于上层用以施工人员乘坐的座板99-A,所述座板99-A的下方设置有用以施工人员脚踏的踏板99-B,夹板94的内板面上固定设置有抱索板97。
支撑机构1上固定设置有牵引机构2,所述牵引机构2用以支撑牵引索3,包括:
如图7、图8所示,与横杆12固定连接的安装座21,所述安装座21向下固定设置有垂直臂22,所述垂直臂22的下端旋转设置有下撑轮23,垂直臂22的中部设置有水平臂24,所述水平臂24的末端旋转设置有上撑轮25。如图8所示,所述下撑轮23、上撑轮25的轮面上设置有环状的凹槽,所述牵引索3卡设于下撑轮23、上撑轮25轮面上端的凹槽内。所述垂直臂22、水平臂24的连接处设置有调高节26。
牵引索3设置为封闭的环状,其远离巷道掘进端的一侧设置有驱动机构4,如图9所示,所述驱动机构4用以带动牵引索3移动,包括:
沿巷道方向并列设置的第一基座41-A、第二基座41-B:
所述第一基座41-A上固定设置有驱动电机42,所述驱动电机42的旋转轴上经减速机连接设置有绞轮43,所述绞轮4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滑轮组44-A、第二滑轮组44-B;
所述第二基座41-B上固定设置有推进装置45、平移滑道46,所述平移滑道46上滑动设置有与推进装置45推进端固定连接的平移架47,所述平移架47上旋转设置有第三滑轮组44-C、第四滑轮组44-D;
所述第一滑轮组44-A、第二滑轮组44-B、第三滑轮组44-C、第四滑轮组44-D的轮面上设置有用以卡设牵引索3的环状内凹槽,使牵引索3与第一滑轮组44-A、第二滑轮组44-B、第三滑轮组44-C、第四滑轮组44-D,以及绞轮43轴铰连接。
所述逃生方法,包括:
当井下掘进工作面发生透水事故时,牵引索3向远离巷道掘进端的一侧移动;
施工人员通过推动拉臂96,夹板94上所设的滑轮95使夹板94从储车滑道91-A上移动至脱钩滑道91-B上,此时,抱索板97与牵引索3滑动连接;
施工人员手扶连臂98,并乘坐于载人板99上,施工人员的重量增大了抱索板97与牵引索3之间的摩擦力,使两者锁紧,逃生装置9沿牵引索3向远离巷道掘进端的一侧移动;
同时,逃生装置9上所设的载人板99乘载施工人员向远离巷道掘进端的一侧移动,直至安全区域。
当抱索板97与牵引索3滑动连接时,施工人员手扶连臂98,脚踩踏板99-B,将身体重心转移至逃生装置9上,施工人员的重量增大了抱索板97与牵引索3之间的摩擦力,使两者锁紧;
当逃生装置9平稳移动时,施工人员手扶连臂98坐于座板99-A上;
当施工人员乘载逃生装置9移动至远离巷道掘进端的安全区域时,在惯性的作用下使逃生装置9移动至与储车滑道91-A、脱钩滑道91-B对称的脱索机构上;
此时,抱索板97与牵引索3分离,逃生装置9在脱索机构缓慢停止;
逃生装置9在脱索机构上停止后,施工人员先将脚从踏板99-B上移至地面上,手扶连臂98,再从座板99-A上起身。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一种矿井用自救方法的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矿井用自救方法,其特征在于:
井下巷道掘进工作面处的施工人员利用逃生装置(9)进行自救逃生,所述逃生装置(9)包括:
间隔设置于巷道内的支撑机构(1),所述支撑机构(1)的巷道掘进端设置有水平的储车滑道(91-A),所述储车滑道(91-A)上设置有与支撑机构(1)固定连接的安装吊架(92),储车滑道(91-A)远离掘进端的一侧平滑连接设置有脱钩滑道(91-B),所述脱钩滑道(91-B)倾斜向下设置,并且其上设置有向下开放的脱钩槽(93),所述脱钩槽(93)内穿设有牵引索(3),储车滑道(91-A)上活动架设有多个倒“V”字型夹板(94),所述夹板(94)的四周边缘处设置有与储车滑道(91-A)、脱钩滑道(91-B)滚动连接的滑轮(95),夹板(94)的一侧延伸设置有拉臂(96),所述拉臂(96)的末端设置有“┓”状的连臂(98),所述连臂(98)的下端固定设置有水平的载人板(99),夹板(94)的内板面上固定设置有抱索板(97);
所述逃生方法,包括:
当井下掘进工作面发生透水事故时,牵引索(3)向远离巷道掘进端的一侧移动;
施工人员通过推动拉臂(96),夹板(94)上所设的滑轮(95)使夹板(94)从储车滑道(91-A)上移动至脱钩滑道(91-B)上,此时,抱索板(97)与牵引索(3)滑动连接;
施工人员手扶连臂(98),并乘坐于载人板(99)上,施工人员的重量增大了抱索板(97)与牵引索(3)之间的摩擦力,使两者锁紧,逃生装置(9)沿牵引索(3)向远离巷道掘进端的一侧移动;
同时,逃生装置(9)上所设的载人板(99)乘载施工人员向远离巷道掘进端的一侧移动,直至安全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井用自救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机构(1)包括垂直设置于巷道水平地面上的多根立杆(11),所述立杆(11)的上顶端固定设置有横杆(12),立杆(11)上还设置有连接座(17),立杆(11)上所设的连接座(17)上固定设置有沿巷道方向的连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矿井用自救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逃生装置(9)与巷道掘进端之间的横杆(12)上设置有转向轮(10),所述转向轮(10)上缠设牵引索(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矿井用自救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机构(1)上固定设置有牵引机构(2),所述牵引机构(2)用以支撑牵引索(3),包括:
与横杆(12)固定连接的安装座(21),所述安装座(21)向下固定设置有垂直臂(22),所述垂直臂(22)的下端旋转设置有下撑轮(23),垂直臂(22)的中部设置有水平臂(24),所述水平臂(24)的末端旋转设置有上撑轮(2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矿井用自救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下撑轮(23)、上撑轮(25)的轮面上设置有环状的凹槽;
所述牵引索(3)卡设于下撑轮(23)、上撑轮(25)轮面上端的凹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矿井用自救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垂直臂(22)、水平臂(24)的连接处设置有调高节(26)。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矿井用自救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牵引索(3)设置为封闭的环状,其远离巷道掘进端的一侧设置有驱动机构(4),所述驱动机构(4)用以带动牵引索(3)移动,包括:
沿巷道方向并列设置的第一基座(41-A)、第二基座(41-B),
所述第一基座(41-A)上固定设置有驱动电机(42),所述驱动电机(42)的旋转轴上经减速机连接设置有绞轮(43),所述绞轮(43)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滑轮组(44-A)、第二滑轮组(44-B);
所述第二基座(41-B)上固定设置有推进装置(45)、平移滑道(46),所述平移滑道(46)上滑动设置有与推进装置(45)推进端固定连接的平移架(47),所述平移架(47)上旋转设置有第三滑轮组(44-C)、第四滑轮组(44-D);
所述第一滑轮组(44-A)、第二滑轮组(44-B)、第三滑轮组(44-C)、第四滑轮组(44-D)、绞轮(43)与牵引索(3)轴铰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矿井用自救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滑轮组(44-A)、第二滑轮组(44-B)、第三滑轮组(44-C)、第四滑轮组(44-D)、的轮面上设置有用以卡设牵引索(3)的环状内凹槽。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矿井用自救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载人板(99)设置为两层结构,包括:
设置于上层用以施工人员乘坐的座板(99-A);
所述座板(99-A)的下方设置有用以施工人员脚踏的踏板(99-B);
远离巷道掘进端一侧的横杆(12)上设置有与储车滑道(91-A)、脱钩滑道(91-B)对称的脱索机构。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矿井用自救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逃生方法,还包括:
当抱索板(97)与牵引索(3)滑动连接时,施工人员手扶连臂(98),脚踩踏板(99-B),将身体重心转移至逃生装置(9)上,施工人员的重量增大了抱索板(97)与牵引索(3)之间的摩擦力,使两者锁紧;
当逃生装置(9)平稳移动时,施工人员手扶连臂(98)坐于座板(99-A)上;
当施工人员乘载逃生装置(9)移动至远离巷道掘进端的安全区域时,在惯性的作用下使逃生装置(9)移动至与储车滑道(91-A)、脱钩滑道(91-B)对称的脱索机构上;
此时,抱索板(97)与牵引索(3)分离,逃生装置(9)在脱索机构缓慢停止;
逃生装置(9)在脱索机构上停止后,施工人员先将脚从踏板(99-B)上移至地面上,手扶连臂(98),再从座板(99-A)上起身。
CN202110438744.1A 2021-04-23 2021-04-23 一种矿井用自救方法 Pending CN11309032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38744.1A CN113090321A (zh) 2021-04-23 2021-04-23 一种矿井用自救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38744.1A CN113090321A (zh) 2021-04-23 2021-04-23 一种矿井用自救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90321A true CN113090321A (zh) 2021-07-09

Family

ID=766795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38744.1A Pending CN113090321A (zh) 2021-04-23 2021-04-23 一种矿井用自救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90321A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1695029A1 (ru) * 1989-07-19 1991-11-30 Донецкий политехниче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эвакуации горнорабочих
US20060289235A1 (en) * 2005-06-27 2006-12-28 Lin-Hsiung Chen Rescue system
CN201283864Y (zh) * 2008-09-17 2009-08-05 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单侧架空乘人装置
CN201325449Y (zh) * 2008-10-22 2009-10-14 肖公平 矿用索道静态上下车装置
CN201687515U (zh) * 2010-04-28 2010-12-29 文方 一种用于矿井井下救援索道装置
CN202753940U (zh) * 2012-06-14 2013-02-27 李云斗 煤矿架空乘人装置新型托压轮
CN203063943U (zh) * 2013-03-09 2013-07-17 展伟 煤矿用架空乘人装置
CN203946084U (zh) * 2014-07-16 2014-11-19 贵阳高原矿山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煤矿索道猴车装置
CN207737276U (zh) * 2017-12-29 2018-08-17 山东东山新驿煤矿有限公司 一种猴车运行装置
CN210852441U (zh) * 2019-09-27 2020-06-26 山西汾西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煤矿架空乘人装置防掉绳保护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1695029A1 (ru) * 1989-07-19 1991-11-30 Донецкий политехниче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эвакуации горнорабочих
US20060289235A1 (en) * 2005-06-27 2006-12-28 Lin-Hsiung Chen Rescue system
CN201283864Y (zh) * 2008-09-17 2009-08-05 兖州煤业股份有限公司 单侧架空乘人装置
CN201325449Y (zh) * 2008-10-22 2009-10-14 肖公平 矿用索道静态上下车装置
CN201687515U (zh) * 2010-04-28 2010-12-29 文方 一种用于矿井井下救援索道装置
CN202753940U (zh) * 2012-06-14 2013-02-27 李云斗 煤矿架空乘人装置新型托压轮
CN203063943U (zh) * 2013-03-09 2013-07-17 展伟 煤矿用架空乘人装置
CN203946084U (zh) * 2014-07-16 2014-11-19 贵阳高原矿山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煤矿索道猴车装置
CN207737276U (zh) * 2017-12-29 2018-08-17 山东东山新驿煤矿有限公司 一种猴车运行装置
CN210852441U (zh) * 2019-09-27 2020-06-26 山西汾西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煤矿架空乘人装置防掉绳保护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858213B (zh) 煤巷双平台四臂钻装运锚一体化机
CN203796297U (zh) 一种掘进工作面临时支护装备
CN103758522B (zh) 一种掘进工作面临时支护方法及其装备
CN109470342B (zh) 一种用于桥梁的防车辆超重监测机构
CN113090321A (zh) 一种矿井用自救方法
CN113107584B (zh) 井下逃生系统
CN113107584A (zh) 井下逃生系统
CN201696041U (zh) 煤巷双平台四臂钻装运锚一体化机
CN218894664U (zh) 一种矿山巷道支护结构
CN112389470B (zh) 一种用于煤矿架空乘人的防逆行保护装置
CN113187538B (zh) 井下掘进工作面逃生与运输系统
CN212799374U (zh) 一种煤矿开采设备维修用起吊装置
CN210822279U (zh) 一种用于煤矿井下的牵引装置
CN211549732U (zh) 一种煤矿巷道新型支护装置
CN212583751U (zh) 一种煤矿安全生产用井下救生舱
CN203807020U (zh) 可移动的支固式牵引绞车
CN217270304U (zh) 一种隧道逃生通道快速移动装置
CN205778999U (zh) 一种适用于隧道施工救生舱的履带移动系统
CN112339778B (zh) 一种煤矿架空乘人装置用可转向吊椅
CN213478376U (zh) 一种液压支架安装调向就位辅助装置
CN213534697U (zh) 一种材料运输车用伸缩式防挡装置
CN204357469U (zh) 一种机载式辅助支架升降搬运装置
CN215325079U (zh) 一种架空皮带索道运输系统
CN212424383U (zh) 一种煤矿开采用原料输送装置
CN117231281B (zh) 一种自移式多功能门型支架、施工方法及掘进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