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78190B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78190B
CN113078190B CN202110305458.8A CN202110305458A CN113078190B CN 113078190 B CN113078190 B CN 113078190B CN 202110305458 A CN202110305458 A CN 202110305458A CN 113078190 B CN113078190 B CN 1130781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ning
light
layer
display panel
col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0545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78190A (zh
Inventor
吴曜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0545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78190B/zh
Priority to US17/346,850 priority patent/US11957027B2/en
Publication of CN1130781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781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781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781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60OLEDs integrated with inorganic light-sensitive elements, e.g. with inorganic solar cells or inorganic photodiod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2Fingerprints or palmprints
    • G06V40/13Sensors therefor
    • G06V40/1318Sensors therefor using electro-optical elements or layers, e.g. electroluminescent sensing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6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 H10K50/865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comprising light absorbing layers, e.g. light-blocking laye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30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 H10K59/38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ulticolour light emission comprising colour filters or colour changing media [CCM]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60OLEDs integrated with inorganic light-sensitive elements, e.g. with inorganic solar cells or inorganic photodiodes
    • H10K59/65OLEDs integrated with inorganic image senso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91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 H10K59/8792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comprising light absorbing layers, e.g. black laye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包括:感光阵列层,感光阵列层包括多个阵列的感光单元;发光功能层;以及色阻层,发光功能层位于色阻层和感光阵列层之间;色阻层包括第一遮光层以及第一色阻单元,第一遮光层开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与感光单元对应,第一色阻单元至少覆盖第二开口;其中,至少部分第二开口与第一开口连通。本申请通过将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连通,使得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之间没有明显的第一遮光层,从而削弱成像光线产生衍射而影响感光单元的成像效果,提高成像的清晰度;在没有成像对象时,整个感光阵列层的成像单元能够对发光器件进行成像,可以通过成像内容来实时监测发光器件的工作状态。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的使用,人们通常会使用指纹锁对电子产品进行保护,为了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在电子产品上的显示屏也会设置指纹识别装置,用于指纹解锁。现有的显示屏存在屏下成像模糊,检测精度度地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能够削弱显示面板中光线的衍射,提高成像的清晰度。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感光阵列层,感光阵列层包括多个阵列的感光单元;发光功能层;以及色阻层,发光功能层位于色阻层和感光阵列层之间;色阻层包括第一遮光层以及第一色阻单元,第一遮光层开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第一开口与感光单元对应,第一色阻单元至少覆盖第二开口;其中,至少部分第二开口与第一开口连通。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方面的显示面板。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通过将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连通,使得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之间没有明显的第一遮光层,从而削弱成像光线产生衍射而影响感光单元的成像效果,提高成像的清晰度;同时,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连通,使得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更加靠近,可以减少相邻发光器件的光线对的成像光线的串扰,进一步提高成像的清晰度;此外,在没有成像对象时,整个感光阵列层的成像单元能够对发光器件进行成像,可以通过成像内容来实时监测发光器件的工作状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对应图1中B区域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现有技术对应图1中A-A截面的显示面板的剖视图。
图4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对应图1中A-A截面的显示面板的剖视图。
图5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对应图1中B区域第一遮光层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对应图1中B区域色阻层的局部放大图。
图7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对应图1中A-A截面的剖视图。
图8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对应图1中A-A截面的剖视图。
图9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对应图1中B区域色阻层的局部放大图。
图10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对应图1中B区域第一遮光层的局部放大图。
图11为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对应图1中B区域第一遮光层的局部放大图。
图12为本申请再一个实施例对应图1中B区域第一遮光层的局部放大图。
图13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对应图1中B区域第一遮光层的局部放大图。
图14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对应图1中B区域色阻层的局部放大图。
图15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对应图1中B区域第一遮光层的局部放大图。
图16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对应图1中B区域色阻层的局部放大图。
图17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对应图1中B区域第一遮光层和第二色阻单元的局部放大图。
图18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对应图1中B区域色阻层和第二色阻单元的局部放大图。
图19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对应图1中A-A截面的剖视图。
图20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对应图1中B区域色阻层的局部放大图。
图2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对应图1中B区域色阻层的局部放大图。
图22为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对应图1中B区域色阻层的局部放大图。
图23为本申请中与图22对应的发光功能层的局部放大图。
图24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装置。
附图中:
100,显示面板;101,遮光层;102,遮光层开口;103,成像开口;104,边框;
110,衬底;
120,阵列层;
130,平坦化层;
140,发光功能层;141,阳极;142,有机发光层;143,阴极;144,空穴传输层;145,电子传输层;146,像素定义层,147,像素定义开口;148,发光器件;148A,第一发光器件;148B,第二发光器件;148C,第三发光器件;
150,感光阵列层;151,感光单元;
160,色阻层;161,第一遮光层;162,第一色阻单元;163A,第一开口;163B,第二开口;163C,第三开口;163D,第四开口;164,第一连接通道;165,第二色阻单元;166,第二连接通道;167,第三色阻单元;
170,封装层;
180,盖板;
190,第二遮光层;191,成像小孔;
200,显示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申请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申请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申请的示例来提供对本申请的更好的理解。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应当理解,在描述部件的结构时,当将一层、一个区域称为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上面”或“上方”时,可以指直接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上面,或者在其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之间还包含其它的层或区域。并且,如果将部件翻转,该一层、一个区域将位于另一层、另一个区域“下面”或“下方”。
另外,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与A相应的B”表示B与A相关联,根据A可以确定B。但还应理解,根据A确定B并不意味着仅仅根据A确定B,还可以根据A和/或其它信息确定B。
图1为显示面板的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对应图1中B区域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现有技术对应图1中A-A截面的显示面板的剖视图。
发明人发现,在进行屏下成像时,显示面板100存在成像清晰度较差的问题。发明人经过研究,发现:在显示区AA内,成像开口103与遮光层101(例如黑矩阵层(BM))上阵列的遮光层开口102之间存在边框104,由于该边框104是遮光层101的一部分,因此边框104不透光,在光线通过遮光层开口102与成像开口103时,不透光的边框104会造成光线衍射,从而使得成像的清晰度下降。
经过发明人研究和分析,在显示面板100进行成像时,显示面板100会通过发光功能层140的发光器件148发出的光线来进行成像。发光器件148发出光线,先经穿过遮光层开口102,照射到显示面板100的盖板180外的被测对象(例如人的手指)。光线经过被测对象的反射,穿过成像开口103,照射到显示面板100的感光阵列层150上,进行成像。遮光层开口102是阵列的开口,遮光层101会形成网格的不透光层,成像开口103与遮光层开口102并不交叠,因此,遮光层开口102与成像开口103之间存在不透光的边框104。由于该边框104的宽度较小,光线在穿过遮光层开口102和成像开口103时,都会因边框104遮挡而出现衍射的情况,导致靠近边框104的光线发生弯折,光线能够照着到由边框104遮挡的区域内,使得光线更加发散,最终使得成像的清晰度下降。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面板100。继续参考图1,显示面板100划分为显示区AA和非显示区NA。
图4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对应图1中A-A截面的显示面板100的剖视图。
参考图1,并结合图4,显示面板还包括衬底110、阵列层120、发光功能层140和封装层170。陈列层位于衬底110上。发光功能层140位于阵列层120背离衬底110的一侧。封装层170位于发光功能层140背离阵列层120的一侧。发光功能层140包括发光器件148,发光器件148位于显示区AA内。
具体的,衬底110可以由诸如玻璃、聚酰亚胺(PI)、聚碳酸酯(PC)、聚醚砜(PES)、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PEN)、多芳基化合物(PAR)或玻璃纤维增强塑料(FRP)等聚合物材料形成。衬底110可以是透明的、半透明的或不透明的。本申请实施例中的衬底110还可以为柔性基板,由厚度较薄的聚合物形成,例如聚酰亚胺。基板还可以包括缓冲层,缓冲层可以包括多层无机、有机层层叠结构,以阻挡氧和湿气,防止湿气或杂质通过基板扩散,并且在基板的上表面上提供平坦的表面,具体结构本申请不再赘述。
具体的,阵列层120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Thin Film Transistor,TFT)以及由薄膜晶体管构成像素电路,用于控制发光器件148。本申请实施例以顶栅型的薄膜晶体管为例进行的结构说明。阵列层120包括用于形成薄膜晶体管的有源层,有源层包括通过掺杂N型杂质离子或P型杂质离子而形成的源极区域和漏极区域,在源极区域和漏极区域之间区沟道区域;位于有源层上的栅极绝缘层;位于栅极绝缘层上的薄膜晶体管的栅极。位于栅极上的层间绝缘层,层间绝缘层可以由氧化硅或氮化硅等的绝缘无机层形成,可选择地,层间绝缘层可以由绝缘有机层形成。薄膜晶体管的源电极和漏电极位于层间绝缘层上。源电极和漏电极分别通过接触孔电连接(或结合)到源极区域和漏极区域,接触孔是通过选择性地去除栅绝缘层和层间绝缘层而形成的。
可选的,阵列层120还包括钝化层(图中未示出),位于薄膜晶体管上。具体的,钝化层位于源电极和漏电极上。钝化层可以由氧化硅或氮化硅等的无机层形成或者由有机层形成。
可选的,显示面板100还包括位于阵列层120上的平坦化层130。平坦化层130可以包括压克力、聚酰亚胺(PI)或苯并环丁烯(BCB)等的有机层,平坦化层130具有平坦化作用。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发光器件148可以为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以下以OLED发光器件为例进行说明,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发光器件148也可以为无机发光二极管(LED)。
具体的,发光功能层140位于平坦化层130上,以发光器件148为OLED为例,发光器件148包括阳极141、覆盖阳极141的像素定义层146、有机发光层142和阴极143。沿背离衬底110的方向阳极141、有机发光层142和阴极143依次设置。阳极141包括与像素单元一一对应的阳极图案,阳极图案通过平坦化层130上的过孔与薄膜晶体管的源电极或漏电极连接。像素定义层146位于阳极141背离阵列层120的一侧。像素定义层146可以由诸如聚酰亚胺(PI)、聚酰胺、苯并环丁烯(BCB)、压克力树脂或酚醛树脂等的有机材料形成,或由诸如SiNx的无机材料形成。
像素定义层146包括多个像素定义开口147,像素定义开口147暴露阳极141。像素定义层146覆盖阳极图案的边缘。有机发光层142至少部分填充在像素定义开口147内,并与阳极141接触。像素定义开口147内的有机发光层142形成一个最小的发光器件148,每个发光器件148根据不同的有机发光层142能够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线,每个发光器件148和像素电路共同构成子像素,多个子像素形成像素单元,多个像素单元进行画面的显示。
可选的,有机发光层142可使用喷墨印刷或喷嘴印刷或蒸镀等方法形成于像素定义层146的像素定义开口147内。阴极143可以通过蒸镀的方式形成于有机发光层142上。可选的,阴极143整面覆盖有机发光层142、像素定义层146。
可选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发光功能层140还包括空穴传输层144和电子传输层145,其中,空穴传输层144位于阳极141背离衬底110的一侧表面上,有机发光层142位于空穴传输层144背离阳极141的一侧表面上,电子传输层145位于有机发光层142背离空穴传输层144的一侧表面上。空穴传输层144位于阳极141和有机发光层142之间,用于增强阳极141的空穴注入和传输至有机发光层142的能力,电子传输层145位于有机发光层142和阴极143之间,用于增强阴极143的电子注入和传输至有机发光层142的能力。由此可使空穴和电子较多的注入有机发光层142,进而提高复合效率,达到提高有机发光层142的发光效率的效果。
可选的,该显示面板100还可以包括空穴注入层和电子注入层(图中未示出);空穴注入层位于空穴传输层144背离有机发光层142的一侧表面上,即位于阳极141和空穴传输层144之间;电子注入层位于电子传输层145背离有机发光层142的一侧表面上,即位于阴极143和电子传输层145之间。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封装层170可以为薄膜封装层,薄膜封装层位于发光功能层140背离阵列层120的一侧。薄膜封装层包封显示层,即薄膜封装层的四周边缘与阵列层120接触,将发光部件密封起来。可选的,薄膜封装层完全覆盖整个显示区AA,并且由显示区AA延伸至非显示区NA,在非显示区NA中与阵列层120接触。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显示面板100还包括盖板180。盖板180位于封装层170背离衬底110的一侧,用于保护显示面板100。本申请实施例中,当被测对象靠近盖板180时,能够被测对象进行屏下成像。
可选的,显示面板100还包括触控面板。触控面板位于盖板180背离发光功能层140的一侧,用于实现触控功能。触控面板可以采用现有的触控面板结构,具体结构本申请不再赘述。
图5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对应图1中B区域第一遮光层的局部放大图。图6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对应图1中B区域色阻层的局部放大图。图7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对应图1中A-A截面的剖视图。图7中未示出发光功能层140和阵列层120的具体结构,发光功能层140和阵列层120的具体结构可以参考图4。
参考图1,并结合图5、图6和图7,显示面板100还包括感光阵列层150和色阻层160。感光阵列层150位于衬底110背离发光功能层140的一侧,感光阵列层150包括多个阵列的感光单元151,用于接收光线并成像。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以感光阵列层150成像所需的光线由发光功能层140提供为例进行说明,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额外设置光源,来提供光线,使得感光阵列层150能够对被测对象进行成像。具体的,发光功能层140能够发出光线,光线经过距离盖板180表面较近的被测对象的反射后,光线照射在感光阵列层150上,并在感光阵列层150进行成像,获得被测对象的图像。色阻层160位于盖板180与发光功能层140之间,用于防止不同颜色的光线之间发生串扰。
发光功能层140发出光线,光线经过距离盖板180表面较近的被测对象的反射后,光线照射在感光阵列层150上,并在感光阵列层150进行成像,获得被测对象的图像。
具体的,色阻层160包括第一遮光层161以及第一色阻单元162。第一遮光层161开设有第一开口163A和第二开口163B,第一开口163A与感光单元151对应,第一色阻单元162至少覆盖第二开口163B。需要说明书的是,第一开口163A与感光单元151“对应”,指的是,第一开口163A在显示面板10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与感光单元151在显示面板10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交叠。
继续参考图7,发光功能层140发出的光线,经过第一遮光层161的遮挡,会经由第二开口163B射出;射出的光线经过被测对象的反射后,再次经过第一遮光层161的阻挡,经由第一开口163A照射在感光阵列层150上,实现感光成像。考虑到发光功能层140的发光器件发出的光线经过被测对象的反射,均能够以较小的入射角照射到感光阵列层150上。如果杂光为显示面板的外界光线,其光线入射角度的不确定性容易造成成像模糊。如果杂光为显示面板中其他发光器件发出的其他颜色的光线,那么由于对应发光器件距离第一开口163A的距离相对于与第一开口163A对应的发光器件较远,因此其他颜色的光线会以更大的输入角度照射到感光阵列层150上,使得成像的区域增加,影响根据成像和光路反映被测对象的精度。因为第一色阻单元162覆盖第二开口163B,所以从第二开口163B射出的光线与第一色阻单元162的色阻颜色相同,而感光阵列层150对相应颜色的光进行成像,通过第一色阻单元162还对杂光进行滤光,可避免其他杂光对成像清晰度的干扰。
需要说明的,第一开口163A和第二开口163B之间的实线仅示意二者的界限,并不表示存在第一遮光层161。
继续参考图6,至少部分第二开口163B与第一开口163A连通,使得第一开口163A与第二开口163B形成组合开口。通过将第一开口163A和第二开口163B连通,使得本申请实施例能够减少第一开口163A与第二开口163B之间的第一遮光层161的边框,从而削弱因第一开口163A与第二开口163B之间的遮光层边框引起的光线衍射,从而提高感光阵列层150成像的清晰度。
继续参考图7,显示面板100还包括第二遮光层190。第二遮光层190包括成像小孔191,成像小孔191与第一开口163A对应,即成像小孔191在显示面板10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与第一开口163A在显示面板10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交叠,显示面板100采用小孔成像的形式来使感光阵列层150能够获得清晰且较大的图像,经过被测对象反射的光线,通过第二遮光层190的成像小孔191,在感光阵列层150上进行小孔成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影响成像效果的前提下,本申请的也可采用其他成像方式,示例性地,可以采用透镜成像或直接成像。需要说明的是,第二遮光层190为金属层,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遮光层190可以与发光功能层140中的部分膜层复用,示例性地,阵列层120包括多个金属层,多个金属层中至少一个复用为第二遮光层190,其他金属层上成像小孔191投影覆盖的区域透明,以保证光线能够顺利地穿过阵列基板、并经由成像小孔191在感光阵列层150上进行小孔成像。当多个金属层形成的组合膜层共同复用为第二遮光层190时,多个金属层不透光的区域在显示面板10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形成图形,与成像小孔191在显示面板10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不交叠。
继续参考图7,成像小孔191在显示面板10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的面积小于第一开口163A在显示面板10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的面积,使得相对成像小孔191,光线的入射一侧的第一开口163A的比成像小孔191大,从而使得通过成像小孔191,经由第一开口163A的光线能够以小孔成像的形式在感光阵列层150上感光成像。成像小孔191与第一开口163A对应,即,成像小孔191在在显示面板10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与第一开口163A在显示面板10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交叠,使得经过被测对象反射的光线能够顺利地穿过第一开口163A和成像小孔191,以小孔成像的方式在感光阵列层150上感光成像。
继续参考图7,发光功能层140包括第一发光器件148A,第一发光器件148A发出光线,光线透过第一色阻单元162,照射在被测对象上,经过被测对象的反射,光线穿过第一开口163A照射在感光阵列层150上,并在感光阵列层150上进行成像。为了提高透过第一色阻单元162的光线的强度,第一发光器件148A的发光颜色与第一色阻单元162的色阻颜色相同,使得更多的光线能够透过第一色阻单元162,并用于成像,最终增加图像的亮度。第一发光器件148A与第一色阻单元162对应,即,第一发光器件148A在显示面板10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与第一色阻单元162在显示面板10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交叠,保证第一发光器件148A发出的光线能够以更小的入射角透过第一色阻单元162,光线经过被测对象的反射后,能够顺利地照射在感光阵列层150上进行成像,避免光线因散射或全反射而影响成像的清晰度和亮度。
图8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对应图1中A-A截面的剖视图。图8中未示出发光功能层140和阵列层120的具体结构,发光功能层140和阵列层120的具体结构可以参考图4。继续参考图7,考虑到第一发光器件148A设有多个,针对某一个第一发光器件148A,在进行成像时,由于该第一发光器件148A与第二开口163B对应,且第一开口163A和第二开口163B连通,所以该第一发光器件148A发出的光线,能够以较小的入射角照射到盖板180上,因此该光线能够透过盖板180照射到被测对象上,进而经由被测对象的反射而进行成像。参考图8,由于子像素(相当于发光器件)排布时不同颜色相邻排布,相同颜色的像素之间会间隔其他颜色的像素,相比于该第一发光器件148A,其他的第一发光器件148A到该第一发光器件148A对应的第一开口163A的距离更大,因此其他第一发光器件148A发出的光线的一部分,(在没有手指按压的情况下)会以较大的入射角度照射到盖板180。由于光线入射角较大,因此在盖板180与外界的交界面处,光线会发生全反射。其他第一发光器件148A的光线经过全反射后,穿过与该第一发光器件148A对应的第一开口163A,也能够在感光阵列层150上成像。此时的成像对象为其他第一发光器件148A,即发光器件成像。可以根据发光器件成像来实时判断其他第一发光器件148A是否处于正常工作状态,也可以根据发光器件成像来调整其他第一发光器件148A的控制参数,来提高发光功能层140的发光均匀性。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为了避免发光器件成像和被测对象成像造成干扰,当被测对象位靠近盖板180(例如手指按压显示面板进行指纹识别)时,进行被测对象成像,当盖板180附近没有被测对象时(例如没有手指按压显示面板),进行发光器件成像。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发光功能层140也用于显示面板100的显示发光,因此,第一遮光层161可以为显示面板100的黑矩阵层,用以简化显示面板100的结构。
图9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对应图1中B区域色阻层的局部放大图。
参考图5,并结合图9,第一色阻单元162除了覆盖第二开口163B以外,还覆盖第一开口163A的至少一部分,使得在经过被测对象反射后的光线穿过第一开口163A时,反射后的光线也需要至少部分地透射第一色阻单元162。针对某一个第一开口163A,该第一开口163A对应某一个像素单元,该像素单元包括多个不同颜色的子像素,不同颜色的子像素分别对应不同颜色的发光器件。不同颜色的发光器件中的一个为该第一开口163A对应的第一发光器件148A,由于其他颜色的发光器件与该第一开口163A的距离较近,因此其他颜色的发光器件发出的其他颜色的光线也能够以较小的入射角照射到盖板180,其他颜色的光线经过被测对象反射后也可能经由第一开口163A照射到感光阵列层150上,造成成像模糊。由于第一色阻单元162覆盖可第一开口163A的至少一部分,能够阻止上述其他颜色的光线穿过第一开口163A。因此通过使第一色阻单元162覆盖第一开口163A的一部分,从而减少能够穿过第一开口163A的其他干扰光线,使得照射在感光阵列层150上的光线能够更加真实地反映被测对象。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说的干扰光线可以为与第一色阻单元162的色阻颜色不同的外界光线或显示面板100发出的光线。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色阻单元162可以完全覆盖第一开口163A和第二开口163B。
继续参考图5,第一开口163A和第二开口163B采用直接连通的形式:第一开口163A和第二开口163B形成组合开口,第一开口163A在显示面板10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和第二开口163B在显示面板10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交叠,此时第一开口163A的边线和第二开口163B的边线合并并形成组合开口的边线。当组合开口的边线存在明显的尖锐处,例如尖角或弯折,光线经过尖锐处会更容易产生衍射从而影响成像的清晰度。本申请实施例中,组合开口边线上任一点处的两侧边线的延伸方向的夹角大于或等于90°,使得组合开口的边线不会出现明显尖锐处,从而保证感光阵列层150能够呈现清晰的图像。需要说明的是,组合开口的边线可以是直线段和曲线段中的一者或二者的组合:当组合开口的相邻的两个边线为直线段时,两条边线的夹角大于或等于90°,当组合开口相邻的两个边线其中一个为直线段另一个为曲线段时,在两条边线的连接处,曲线段的切线与直线段的夹角大于或等于90°,当组合开口相邻的两个边线均为曲线段时,在两条边线的连接处,两条曲线段的切线的夹角大于或等于90°。
图10为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对应图1中B区域第一遮光层的局部放大图。图11为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对应图1中B区域第一遮光层的局部放大图。图12为本申请再一个实施例对应图1中B区域第一遮光层的局部放大图。其中,图10、图11和图12均包含一组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设有多组。
参考图5,并结合图10、图11和图12,第一开口163A和第二开口163B均为多边形开口,有利于第一开口163A和第二开口163B在第一遮光层161上的阵列设置。第一开口163A的至少一条边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二开口163B的至少一条边的至少一部分连通。示例性地,参考图5、图10和图11,当第一开口163A和第二开口163B均为矩形时,第一开口163A和第二开口163B的边线处连通,组合开口为“L字形”、“T字形”或矩形,任意相邻的两个边线之间的夹角均为90°,在边线的顶点处不会出现明显的衍射现象,因此感光阵列层150能够获得清晰的图像。
参考图12,当第一开口163A和第二开口163B均为正六边形时,第一开口163A和第二开口163B的边线处连通,任意相邻的两个边线之间的夹角为120°。申请实施例中,第一开口163A和第二开口163B的形状并不限于矩形和正六边形,第一开口163A和第二开口163B的形状也可为其他多边形形状。当第一开口163A和第二开口163B直接连通时,第一开口163A的开口面积可以小于或等于第二开口163B的开口面积,以方便光线汇聚成像。此时第一开口163A与的一条边线与第二开口163B的一条边线的一部分连通,使得第一开口163A位于第二开口163B的顶角处或边线处,以第一开口163A和第二开口163B均为正方形为例,参照图10,第一开口163A可以位于第二开口163B的顶角处,使得第一开口163A和第二开口163B形成的组合开口为“L字形”。参照图5,第一开口163A也可以位于第二开口163B的边线处,使得第一开口163A和第二开口163B形成的组合开口为“T字形”,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述示例。
图13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对应图1中B区域第一遮光层的局部放大图。图14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对应图1中B区域色阻层的局部放大图。其中,图13和图14均包含一组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第一连接通道164,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第一连接通道164设有多组。
参考图13和图14,第一开口163A和第二开口163B采用间接连通的形式:第一开口163A通过至少一个第一连接通道164与第二开口163B连通,此时,第一开口163A在感光阵列层150的正投影位于第二开口163B在感光阵列层150的正投影以外,使得第一开口163A和第二开口163B为第一遮光层161上的相互独立的开口,再通过第一连接通道164使第一开口163A和第二开口163B连通,第一开口163A、第二开口163B和第一连接通道164形成组合开口,不仅避免第一开口163A和第二开口163B之间存在明显的第一遮光层161的边框,从而减少边框处引起的光线衍射,提高感光阵列层150成像的清晰度,还能够避免第一开口163A的其中一侧的边缘全部由第一色阻单元来限定,从而避免第一开口163A的边缘处对应成像不清晰。
继续参照图13,沿第一连接通道164的宽度方向,第一连接通道164的最大尺寸小于第一开口163A的最大尺寸,且第一连接通道164的最大尺寸小于第二开口163B的最大尺寸。由于第一连接通道164的宽度小于第一开口163A和第二开口163B,使得第一开口163A、第一连接通道164和第二开口163B形成两端宽中部窄的“哑铃形”。
图15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对应图1中B区域第一遮光层的局部放大图。其中,图15均包含一组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第一连接通道,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第一连接通道设有多组。
继续参考图13,当第一开口163A和第二开口163B直接连通时,第一开口163A和第二开口163B应当采用规则形状,以方便二者的连通,例如第一开口163A和第二开口163B的形状采用矩形或六边形。参考图15,当第一开口163A和第二开口163B通过第一连接通道164进行间接连通时,第一开口163A和第二开口163B的形状可以采用规则或不规则的形状,例如第一开口163A和第二开口163B的形状为矩形、菱形、圆形或椭圆形,第一开口163A、第二开口163B和第一连接通道164形成组合开口。如果第一开口163A和第二开口163B的形状不方便直接连通,那么可以采用第一连接通道164来使第一开口163A和第二开口163B间接连通,示例性地,第一开口163A和第二开口163B至少一者的边线的一部分为曲线,由于边线一部分为曲线,而在不产生明显尖锐处的前提下,曲线的部分难以采用直接连通的形式,可以通过第一连接通道164来连通边线中曲线的部分。
图16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对应图1中B区域色阻层的局部放大图。其中,图16均包含一组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第一连接通道,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第一连接通道设有多组。
参照图16,第一色阻单元162除了覆盖第二开口163B以外,还覆盖第一连接通道164。光线经过被测对象反射后,除了可以穿过第一开口163A并照射在感光阵列层150上成像以外,也可以穿过第一连接通道164并照射在感光阵列层150上成像,因此将第一色阻单元162覆盖第一连接通道164,能够避免其他干扰光线穿过第一连接通道164对感光阵列层150的成像造成干扰,保证感光阵列层150成像清晰。第一色阻单元162也可以同时覆盖第一开口163A、第二开口163B和第一连接通道164,以进一步削弱干扰光线对成像造成的干扰。
图17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对应图1中B区域第一遮光层和第二色阻单元的局部放大图。图18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对应图1中B区域色阻层的局部放大图。图19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对应图1中A-A截面的剖视图。图19中未示出发光功能层140和阵列层120的具体结构,发光功能层140和阵列层120的具体结构可以参考图4。参考图17、图18和图19,色阻层160还包括第二色阻单元165;第二色阻单元165的色阻颜色与第一色阻单元162的色阻颜色不同;第一遮光层161还包括第三开口163C,第三开口163C与第一开口163A连通,第二色阻单元165至少覆盖第三开口163C。第三开口163C和第二开口163B均与第一开口163A连通,因此可以通过第三开口163C和第二开口163B来确定第一开口163A的大小。发光功能层140发出的光线,透过第一色阻单元162,形成第一色阻单元162对应颜色的光线,并经过被测对象的反射,穿过第一开口163A后,在感光阵列层150上成像。发光功能层140发出的光线,透过第二色阻单元165,形成第二色阻单元165对应颜色的光线,并经过被测对象的反射,穿过第一开口163A后,在感光阵列层150上成像。两种颜色的光线均在感光阵列层150上成像,由于第一开口163A与第三开口163C的位置差异,两种颜色的光线在感光阵列层150上的成像区域也存在差异,使得两种颜色的光线对应的成像的总区域大于单一颜色光线对应的成像的区域,从而提高了感光阵列层150的成像面积,且由于第三开口163C和第二开口163B均与第一开口163A连通,第三开口163C与第一开口163A之间,以及第二开口163B与第一开口163A之间,均没有明显的第一遮光层161边框,因此能够保证两种颜色的光线都能够在感光阵列层150上呈现清晰的图像。
继续参考图18,第一开口163A、第二开口163B和第三开口163C均为多边形开口,第一开口163A的至少一条边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二开口163B的至少一条边的至少一部分连通,第一开口163A的至少一条边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三开口163C的至少一条边的至少一部分连通,使得第二开口163B和第三开口163C均能够与第一开口163A直接连通,从而使得两种颜色的光线都能够具备较小的入射角,避免散射、折射或全反射影响成像的清晰度。
继续参考图19,发光功能层140包括第二发光器件148B,光线透过第二色阻单元165,照射在被测对象上,经过被测对象的、反射,光线穿过第一开口163A照射在感光阵列层150上,并在感光阵列层150上进行成像。为了提高透过第二色阻单元165的光线的强度,第二发光器件148B的发光颜色与第二色阻单元165的色阻颜色相同,使得更多的光线能够透过第二色阻单元165,并用于成像,最终增加图像的亮度。第二发光器件148B与第二色阻单元165对应,即,第二发光器件148B在显示面板10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与第二色阻单元165在显示面板10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交叠,保证第二发光器件148B发出的光线能够以更小的入射角透过第二色阻单元165,光线经过被测对象的反射后,能够顺利地照射在感光阵列层150上进行成像,如果光线因散射、折射或全反射那么会产生较大的入射角度,采用上述投影关系,能够限制光路允许的最大入射角度,从而避免光线因散射、折射或全反射而影响成像的清晰度和亮度。
继续参考图18,第一色阻单元162和第二色阻单元165均不覆盖第一开口163A,即,第一开口163A位于第一色阻单元162覆盖的区域以外,第一开口163A位于第二色阻单元165覆盖的区域以外,使得第一色阻单元162在显示面板10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与第一开口163A在显示面板10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间隔设置,二者不交叠,同时,第二色阻单元165在显示面板10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与第一开口163A在显示面板10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间隔设置,二者不交叠。由于第一色阻单元162和第二色阻单元165均不覆盖第一开口163A,使得两种颜色的光线对应的图像能够具备较高的亮度。
图20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对应图1中B区域色阻层的局部放大图。其中,图20包含一组第一开口163A、第二开口163B和第三开口163C,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开口163A、第二开口163B和第三开口163C设有多组。
参考图20当第一开口163A和第二开口163B采用间接连通的形式时,第三开口163C和第一开口163A也可以采用间接连通的形式。具体的,第一开口163A通过至少一个第一连接通道164与第二开口163B连通,第一开口163A通过至少一个第二连接通道166与第三开口163C连通。第一连接通道164的宽度方向与第二连接通道166的宽度方向平行。沿第一连接通道164的宽度方向,第一连接通道164的最大尺寸小于第一开口163A的最大尺寸,且第一连接通道164的最大尺寸小于第二开口163B的最大尺寸;第二连接通道166的最大尺寸小于第一开口163A的最大尺寸,且第二连接通道166的最大尺寸小于第三开口163C的最大尺寸。通过设置第一连接通道164和第二连接通道166,既能避免第一开口163A和第二开口163B之间、以及第三开口163C和第一开口163A之间存在明显的第一遮光层161的边框,从而减少边框处引起的光线衍射,提高感光阵列层150成像的清晰度,还能够避免第一开口163A的其中一侧的边缘全部由第一色阻单元162或第二色阻单元165来限定,从而避免第一开口163A的边缘处对应成像不清晰。
图21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对应图1中B区域色阻层的局部放大图。图21包含一组第一开口163A、第二开口163B和第三开口163C,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第一开口163A、第二开口163B和第三开口163C设有多组。
参考图21,第一色阻单元162覆盖第一开口163A的至少一部分,第二色阻单元165覆盖第一开口163A的一部分,能够避免干扰光线穿过第一开口163A,进而避免对两种颜色的光线在感光阵列层150上的成像造成干扰。考虑到两种颜色的光线对应的图像均要用来进行对被测对象的成像,两种颜色的光线对应的图像成像比例近似一致,以方便比较两种颜色光线对应的图像。因此,第一色阻单元162与第二色阻单元165彼此间隔,防止两种颜色的光线之间互相干扰。此外,第一开口163A被第一色阻单元162覆盖的区域与第一开口163A被第二色阻单元165覆盖的区域形状相同,使得两种颜色的光线对应的图像的成像区域的形状相同,方便比较两种颜色光线对应的图像。通过上述设置,使得两种颜色的光线在感光阵列层150上的图像形状大小几乎相等,位置不同,通过不同位置的图像即可更加准确地反映被测对象。
图22为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对应图1中B区域色阻层的局部放大图。图23为本申请中与图22对应的发光功能层的局部放大图。
参考图22和图23,色阻层160还包括第三色阻单元167,第一遮光层161还包括第四开口163D,第三色阻单元167至少覆盖第四开口163D。发光功能层140还包括第三发光器件148C,第三发光器件148C的发光颜色与第三色阻单元167的颜色相同,第三发光器件148C与第三色阻单元167对应,即,第三发光器件148C在显示面板10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与第三色阻单元167在显示面板100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交叠。第一色阻单元162、第二色阻单元165和第三色阻单元167中,任意二者的色阻颜色互不相同,使得透过第一色阻单元162的光线、透过第二色阻单元165的光线和透过第三色阻单元167的光线中,任意二者的颜色不同,在透过第一色阻单元162的光线和透过第二色阻单元165的光线分别成像时,透过第三色阻单元167的光线不会造成成像的干扰。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发光器件148A、第二发光器件148B和第三发光器件148C的颜色可以分别为显示面板100的像素单元对应的红、绿、蓝发光颜色,此时,显示面板100中,所有第一子像素中的一部分可以复用为第一发光器件148A,所有第二子像素中的一部分可以复用为第二发光器件148B,所有第三子像素中的一部分可以复用为第三发光器件148C。
图24为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参考图24,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200。显示装置200包括上述任一个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100。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200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导航仪等任何具有现实功能的产品或部件。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通过将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连通,使得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之间没有明显的第一遮光层,从而削弱成像光线产生衍射而影响感光单元的成像效果,提高成像的清晰度;同时,本申请实施例通过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连通,使得第一开口与第二开口更加靠近,可以减少相邻发光器件的光线对的成像光线的串扰,进一步提高成像的清晰度;此外,在没有成像对象时,整个感光阵列层的成像单元能够对发光器件进行成像,可以通过成像内容来实时监测发光器件的工作状态。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0)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感光阵列层,所述感光阵列层包括多个阵列的感光单元;
发光功能层;以及
色阻层,所述发光功能层位于所述色阻层和感光阵列层之间;所述色阻层包括第一遮光层以及第一色阻单元,所述第一遮光层开设有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感光单元对应,所述第一色阻单元至少覆盖所述第二开口;
其中,至少部分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第一开口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
第二遮光层,位于所述感光阵列层与所述色阻层之间;所述第二遮光层包括成像小孔,所述成像小孔与所述第一开口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成像小孔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一开口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的面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色阻单元覆盖第一开口的至少一部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和所述第二开口形成组合开口,所述组合开口边线上任一点处的两侧边线的延伸方向的夹角大于等于9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均为多边形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的至少一条边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二开口的至少一条边的至少一部分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在所述感光阵列层的正投影位于所述第二开口在所述感光阵列层的正投影以外;
其中,所述第一开口通过至少一个第一连接通道与所述第二开口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色阻单元还覆盖所述第一连接通道。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沿所述第一连接通道的宽度方向,所述第一连接通道的最大尺寸小于所述第一开口的最大尺寸,且所述第一连接通道的最大尺寸小于所述第二开口的最大尺寸。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和第二开口至少一者的边线的一部分为曲线。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功能层包括:
第一发光器件,所述第一发光器件的发光颜色与所述第一色阻单元的色阻颜色相同;所述第一发光器件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一色阻单元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对应。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色阻层还包括第二色阻单元;所述第二色阻单元的色阻颜色与所述第一色阻单元的色阻颜色不同;
所述第一遮光层还包括第三开口,所述第三开口与所述第一开口连通,所述第二色阻单元至少覆盖所述第三开口。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色阻单元覆盖所述第一开口的至少一部分,所述第二色阻单元覆盖所述第一开口的一部分。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色阻单元与所述第二色阻单元彼此间隔。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被所述第一色阻单元覆盖的区域与该所述第一开口被所述第二色阻单元覆盖的区域形状相同。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位于所述第一色阻单元覆盖的区域以外;所述第一开口位于所述第二色阻单元覆盖的区域以外。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口、第二开口和第三开口均为多边形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的至少一条边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二开口的至少一条边的至少一部分连通,所述第一开口的至少一条边的至少一部分与所述第三开口的至少一条边的至少一部分连通。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功能层包括:
第二发光器件,所述第二发光器件的发光颜色与所述第二色阻单元的颜色相同;所述第二发光器件与所述第二色阻单元对应。
19.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色阻层还包括第三色阻单元;所述第一色阻单元、所述第二色阻单元和第三色阻单元中,任意二者的色阻颜色互不相同;
所述第一遮光层还包括第四开口,所述第三色阻单元至少覆盖所述第四开口;
所述发光功能层还包括:
第三发光器件,所述第三发光器件的发光颜色与所述第三色阻单元的颜色相同;所述第三发光器件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与所述第三色阻单元在所述显示面板所在平面的正投影对应。
20.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至19任一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110305458.8A 2021-03-19 2021-03-19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ctive CN1130781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05458.8A CN113078190B (zh) 2021-03-19 2021-03-19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7/346,850 US11957027B2 (en) 2021-03-19 2021-06-14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05458.8A CN113078190B (zh) 2021-03-19 2021-03-19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78190A CN113078190A (zh) 2021-07-06
CN113078190B true CN113078190B (zh) 2022-08-23

Family

ID=766132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05458.8A Active CN113078190B (zh) 2021-03-19 2021-03-19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1957027B2 (zh)
CN (1) CN11307819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94216B (zh) * 2021-07-29 2022-05-31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Oled显示面板、显示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94999A (zh) * 2015-03-26 2015-07-22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CN110187546A (zh) * 2019-05-28 2019-08-30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指纹识别显示装置
CN110456547A (zh) * 2019-08-19 2019-11-15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11708213A (zh) * 2020-06-30 2020-09-25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彩膜基板母板、显示面板母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877992B2 (ja) * 2010-10-25 2016-03-08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表示装置
KR102400868B1 (ko) * 2017-09-28 2022-05-2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94999A (zh) * 2015-03-26 2015-07-22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
CN110187546A (zh) * 2019-05-28 2019-08-30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指纹识别显示装置
CN110456547A (zh) * 2019-08-19 2019-11-15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111708213A (zh) * 2020-06-30 2020-09-25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彩膜基板母板、显示面板母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957027B2 (en) 2024-04-09
CN113078190A (zh) 2021-07-06
US20220302224A1 (en) 2022-09-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312792B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2379794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1508176B2 (en) Display substrat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display apparatus
CN108604296B (zh) 发光指纹识别面板及包括其的指纹识别显示装置
CN108710237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20230123648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08415188A (zh) 一种液晶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其指纹解锁方法
CN110970480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1139010A1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112530998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1411057B2 (en) Electroluminescent device
CN109583381B (zh) 一种纹路识别装置、自发光显示面板
US20220093892A1 (en) Display substrate,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display apparatus, and mask
US20230031404A1 (en) Display panel,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for, and display device
CN111666929A (zh) 显示装置
US20220367582A1 (en) Display substrate and display apparatus
CN112099256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3078190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WO2022022068A1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708205A (zh) 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彩膜基板及显示装置
CN110850630A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WO2021258957A1 (zh) 纹路识别装置以及电子装置
WO2021217325A1 (zh) 纹路识别装置以及对向基板
CN110176484B (zh) 一种显示装置
CN116548086A (zh) 终端设备、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