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75785A - 光学系统、摄像模组及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光学系统、摄像模组及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075785A CN113075785A CN202010009386.8A CN202010009386A CN113075785A CN 113075785 A CN113075785 A CN 113075785A CN 202010009386 A CN202010009386 A CN 202010009386A CN 113075785 A CN113075785 A CN 11307578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ens
- optical system
- optical axis
- image
- lens elemen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Withdrawn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our lens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18—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with lenses having one or more non-spherical faces, e.g. for reducing geometrical aberration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24—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for reproducing or copying at short object distanc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学系统、摄像模组及电子装置。光学系统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于光轴处为凸面;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二透镜,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于光轴处为凹面;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镜,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于光轴处为凸面;具有负屈折力的第四透镜,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于光轴处为凹面;光学系统还满足关系:0.28<M<1.3;M为光学系统的放大倍率。满足上述透镜的屈折力、透镜面型及条件式关系时,有利于光学系统应用于微距拍摄及实现小型化设计,且光学系统在实现小型化的同时还将具备大放大倍率的效果,从而可以在微距拍摄时获得被摄物的更多细节,提高被摄物体细节的成像质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光学成像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光学系统、摄像模组及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随着智能手机相关硬件软件及制造等技术的不断发展,消费者对手机镜头功能多样化以及高质量的成像品质的需求日渐提高。其中,不同拍摄条件下是否能拍摄出画质清晰的图片也是现代人选择何种电子产品的关键因素。而特别地,在微距拍摄时,一般的摄像镜头难以对微距下的被摄物体实现清晰成像,从而导致成像画面模糊,无法将被摄物的主体细节良好地呈现出来。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如何在微距拍摄时获得物体更多细节的问题,提供一种光学系统、摄像模组及电子装置。
一种光学系统,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
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于光轴处为凸面;
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二透镜,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于光轴处为凹面;
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镜,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于光轴处为凸面;
具有负屈折力的第四透镜,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于光轴处为凹面;
所述光学系统还满足关系:
0.28<M<1.3;
其中,M为所述光学系统的放大倍率。
满足上述透镜的屈折力、透镜面型及条件式关系时,有利于所述光学系统应用于微距拍摄及实现小型化设计,且所述光学系统在实现小型化的同时还将具备大放大倍率的效果,从而可以在微距拍摄时获得被摄物的更多细节,提高被摄物体细节的成像质量。当上述关系低于下限时,将难以达到获取被摄物更多细节的效果;而高于上限时,将不利所述光学系统于小型化设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学系统满足以下关系:
3.3<TT/Imgh<7.4;
其中,TT为所述光学系统的物面至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Imgh为所述光学系统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满足上述关系时,所述光学系统在微小的拍摄距离内可实现大放大倍率效果,从而可以拍摄出被摄物的更多细节。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学系统满足以下关系:
TTL/Imgh<2.5;
其中,TTL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光学系统的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Imgh为所述光学系统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满足上述关系时,所述光学系统可实现小型化设计。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学系统满足以下关系:
-1<f1/f2<0;
f1为所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2为所述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所述第一透镜为所述光学系统提供正屈折力,从而有利于光线更好地会聚以进入所述光学系统,保证系统的长焦特性。当满足上述关系时,所述第二透镜能够对经过所述第一透镜的光线进行发散,从而有效修正像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学系统满足以下关系:
2<TTL/f<4;
其中,TTL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光学系统的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f为所述光学系统的有效焦距。由于所述光学系统可实现小型化设计,从而在满足高清晰成像性能的同时,所述光学系统还需与系统结构相匹配的焦距。相应地,当满足上述关系时,所述光学系统的焦距与光学总长能够得到合理配置,从而可减小所述光学系统的敏感度,并修正像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学系统满足以下关系:
1.8<(f1+f3)/f<3.2;
其中,f1为所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3为所述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为所述光学系统的有效焦距。满足上述关系时,所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所述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以及所述光学系统的有效焦距能够得到合理分配,以此确保所述光学系统在微距取像的应用范围内具有合理的放大倍率,从而提升有效的识别精度。同时,上述配置还可降低所述光学系统的像差,提升所述光学系统在微距拍摄时的成像质量。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学系统满足以下关系:
2<R1/R8<4.5;
其中,R1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于光轴处的曲率半径,R8为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于光轴处的曲率半径。满足上述关系时,能够减小光线进入所述光学系统时的入射角,使所述光学系统具有较小的视场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学系统满足以下关系:
1.4<CT3/CT2<4;
其中,CT2为所述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CT3为所述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满足上述关系时,有利于所述第二透镜和所述第三透镜在形状上相互配合,从而有效提升系统周边的相对亮度,同时能够提升透镜组装时的良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学系统满足以下关系:
0<|SAG41|/CT4<0.7;
其中,SAG41为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矢高,CT4为所述第四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满足上述关系时,能够得到减小所述光学系统的成像面上的主光线入射角,同时有效控制最大视场处的光线在靠近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时的入射角。另外,当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斜率变化较大时,还能减少该物侧面因镀膜不均而导致的反射光线,从而规避杂散光。
一种摄像模组,包括感光元件及上述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学系统,所述感光元件设置于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通过采用上述光学系统,所述摄像模组同样能够实现小型化设计,且同时还能在微距拍摄时获得被摄物体的更多清晰的细节。
一种电子装置,包括壳体及上述摄像模组,所述摄像模组设置于所述壳体。通过采用上述摄像模组,所述电子装置将具备优良的微距拍摄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提供的光学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第一实施例中光学系统的球色差图(mm)、像散图(mm)和畸变图(%);
图3为本申请第二实施例提供的光学系统的示意图;
图4为第二实施例中光学系统的球色差图(mm)、像散图(mm)和畸变图(%);
图5为本申请第三实施例提供的光学系统的示意图;
图6为第三实施例中光学系统的球色差图(mm)、像散图(mm)和畸变图(%);
图7为本申请第四实施例提供的光学系统的示意图;
图8为第四实施例中光学系统的球色差图(mm)、像散图(mm)和畸变图(%);
图9为本申请第五实施例提供的光学系统的示意图;
图10为第五实施例中光学系统的球色差图(mm)、像散图(mm)和畸变图(%);
图11为本申请第六实施例提供的光学系统的示意图;
图12为第六实施例中光学系统的球色差图(mm)、像散图(mm)和畸变图(%);
图13为本申请第七实施例提供的光学系统的示意图;
图14为第七实施例中光学系统的球色差图(mm)、像散图(mm)和畸变图(%);
图1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摄像模组的示意图;
图16为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本发明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原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原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相反,当元件被称作“直接在”另一原件“上”时,不存在中间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参考图1,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光学系统10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光阑STO、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L1、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二透镜L2、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镜L3及具有负屈折力的第四透镜L4。光学系统10中各透镜及光阑STO同轴设置,即各透镜和光阑STO的中心均位于同一直线上,该直线可称为光学系统10的光轴,也可称为第一光轴。光阑STO于第一光轴上的投影与第一透镜L1于第一光轴上的投影重叠,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光阑STO和第一透镜L1于第一光轴上的投影也可不重叠。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及第四透镜L4分别只包括一片透镜。但需要注意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及第四透镜L4中的任一个可以是由两片或多片透镜组成的透镜组,例如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分别只包括一片透镜,而第四透镜L4由两片或多片透镜构成;或者第一透镜L1和第二透镜L2分别只包括一片透镜,而第三透镜L3和第四透镜L4分别包括两片透镜。
第一透镜L1包括物侧面S1和像侧面S2,第二透镜L2包括物侧面S3和像侧面S4,第三透镜L3包括物侧面S5和像侧面S6,第四透镜L4包括物侧面S7和像侧面S8,另外,光学系统10还有一成像面S11,成像面S11位于第四透镜L4的像侧,入射光线在经过光学系统10的各透镜调节后能够成像于成像面S11上,为方便理解,成像面S11可视为感光元件的感光表面。光学系统10同时还具备一物面,位于该物面上的被摄物体能够于光学系统10的成像面S11上形成清晰的成像。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于光轴处为凸面,第二透镜L2的像侧面S4于光轴处为凹面,第三透镜L3的像侧面S6于光轴处为凸面,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S8于光轴处为凹面。满足上述透镜屈折力及面型关系时有利于光学系统10应用于微距拍摄及实现小型化设计。
在该实施例中,第一透镜L1至第四透镜L4中各透镜的物侧面及像侧面均为非球面,非球面的面型设置能够有效帮助光学系统10消除像差,解决视界歪曲的问题,同时还有利于光学系统10的小型化设计,使光学系统10能够在保持小型化设计的前提下同时具备优良的光学效果。
非球面的面型计算可参考非球面公式:
其中,Z为非球面上相应点到与表面顶点相切的平面的距离,r为非球面上相应点到光轴的距离,c为非球面顶点的曲率,k为圆锥系数,Ai为非球面面型公式中与第i项高次项相对应的系数。
另一方面,需要注意的是,当本申请的实施例在描述透镜的一个侧面于光轴处(该侧面的中心区域)为凸面时,可理解为该透镜的该侧面于光轴附近的区域为凸面,因此也可认为该侧面于近轴处为凸面;当描述透镜的一个侧面于圆周处为凹面时,可理解为该侧面在靠近最大有效半孔径处的区域为凹面。举例而言,当该侧面于光轴处为凸面,且于圆周处也为凸面时,该侧面由中心(光轴)至边缘方向的形状可以为纯粹的凸面;或者是先由中心的凸面形状过渡到凹面形状,随后在靠近最大有效半孔径处时变为凸面。此处仅为说明光轴处与圆周处的关系而做出的示例,侧面的多种形状结构(凹凸关系)并未完全体现,但其他情况可根据以上示例推导得出,也应视为是本申请所记载的内容。
一些实施例中的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S8具有反曲点,且像侧面S8于光轴处为凹面,于圆周处为凸面。当第四透镜L4满足上述面型时,有利于缩短光学系统10的总长,同时可有效减小边缘视场入射到成像面S11上的入射角度,提升成像面S11上感光元件接收光线的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及第三透镜L3及第四透镜L4的材质均为塑料。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透镜L1的材质为玻璃,而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的材质均为塑料,此时,由于光学系统10中位于物方的透镜的材质为玻璃,因此这些位于物方的玻璃透镜对极端环境具有很好耐受效果,不易受物方环境的影响而出现老化等情况,从而当光学系统10处于暴晒高温等极端环境下时,这种结构能够有效避免光学系统10出现成像质量下降及使用寿命减少的情况。塑料材质的透镜能够减少光学系统10的重量并降低生成成本,而玻璃材质的透镜能够耐受较高的温度且具有优良的光学性能。当然,光学系统10中各透镜的材质配置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任一透镜的材质可以为塑料也可以为玻璃。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系统10包括红外截止滤光片L5,红外截止滤光片L5包括物侧面S9和像侧面S10。红外截止滤光片L5用于滤除红外光,防止红外光到达成像面S11,从而防止红外光干扰正常成像。红外截止滤光片L5可与各透镜一同装配以作为光学系统10中的一部分,或者,也可以在光学系统10与感光元件装配成摄像模组时,一并安装至光学系统10与感光元件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红外截止滤光片L5也可设置在第一透镜L1的物侧。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不设置红外截止滤光片L5,而是通过在第一透镜L1至第四透镜L4中的任一透镜上设置滤光涂层以实现滤除红外光的作用。
以上,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系统10除了包括具有屈折力的透镜外,还可包括光阑STO、红外截止滤光片L5、保护玻璃、感光元件、用于改变入射光路的反射镜等元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系统10满足以下关系:
0.28<M<1.3;
其中,M为光学系统10的放大倍率。一些实施例中的M可以为0.35、0.40、0.50、0.55、0.60、0.70、0.80、0.90、1.00、1.10、1.15或1.20。满足上述关系时,光学系统10在实现小型化的同时还将具备大放大倍率的效果,从而可以在微距拍摄时获得被摄物的更多细节,提高对物体细节的成像质量。当上述关系低于下限时,将难以达到获取被摄物更多细节的效果;而高于上限时,将不利所述光学系统于小型化设计。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系统10满足以下关系:
3.3<TT/Imgh<7.4;
其中,TT为光学系统10的物面至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Imgh为光学系统10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一些实施例中的TT/Imgh可以为3.40、3.50、3.70、4.00、4.50、5.00、6.00、6.50、7.00、7.10、7.20或7.30。满足上述关系时,光学系统10在微小的拍摄距离内可实现大放大倍率效果,从而可以拍摄出被摄物的更多细节。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系统10满足以下关系:
TTL/Imgh<2.5;
其中,TTL为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至光学系统10的成像面S11于光轴上的距离,Imgh为光学系统10的成像面S11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一些实施例中的TTL/Imgh可以为1.70、1.75、1.80、1.85、2.00、2.10、2.20、2.30、2.40、2.41、2.42或2.43。满足上述关系时,光学系统10可实现小型化设计。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系统10满足以下关系:
-1<f1/f2<0;
其中,f1为第一透镜L1的有效焦距,f2为第二透镜L2的有效焦距。第一透镜L1为光学系统10提供正屈折力,从而有利于光线更好地会聚以进入光学系统10,保证系统的长焦特性。一些实施例中的f1/f2可以为-0.95、-0.90、-0.80、-0.70、-0.50、-0.40、-0.30、-0.25、-0.24、-0.23或-0.22。当满足上述关系时,第二透镜L2能够对经过第一透镜L1的光线进行发散,从而有效修正像差。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系统10满足以下关系:
2<TTL/f<4;
其中,TTL为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至光学系统10的成像面S11于光轴上的距离,f为光学系统10的有效焦距。一些实施例中的TTL/f可以为2.20、2.30、2.40、3.00、3.20、3.40、3.60、3.65或3.70。由于光学系统10可实现小型化设计,从而在满足高清晰成像性能的同时,光学系统10还需与系统结构相匹配的焦距。相应地,当满足上述关系时,光学系统10的焦距与光学总长能够得到合理配置,从而可减小光学系统10的敏感度,并修正像差。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系统10满足以下关系:
1.8<(f1+f3)/f<3.2;
其中,f1为第一透镜L1的有效焦距,f3为第三透镜L3的有效焦距,f为光学系统10的有效焦距。一些实施例中的(f1+f3)/f可以为1.85、1.90、2.00、2.20、2.50、2.80、3.00、3.05、3.10或3.15。满足上述关系时,第一透镜L1的有效焦距、第三透镜L3的有效焦距以及光学系统10的有效焦距能够得到合理分配,以此确保光学系统10在微距取像的应用范围内具有合理的放大倍率,从而提升有效的识别精度。同时,上述配置还可降低光学系统10的像差,提升光学系统10在微距拍摄时的成像质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系统10满足以下关系:
2<R1/R8<4.5;
其中,R1为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于光轴处的曲率半径,R8为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S8于光轴处的曲率半径。一些实施例中的R1/R8可以为2.10、2.20、2.30、2.50、2.80、3.50、3.80、4.00、4.10或4.20。满足上述关系时,能够减小光线进入光学系统10时的入射角,使光学系统10具有较小的视场角。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系统10满足以下关系:
1.4<CT3/CT2<4;
其中,CT2为第二透镜L2于光轴上的厚度,CT3为第三透镜L3于光轴上的厚度。一些实施例中的CT3/CT2可以为1.50、1.55、1.60、1.80、2.00、2.50、3.00、3.50、3.60、3.65或3.70。满足上述关系时,有利于第二透镜L2和第三透镜L3在形状上相互配合,从而有效提升系统周边的相对亮度,同时能够提升透镜组装时的良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系统10满足以下关系:
0<|SAG41|/CT4<0.7;
其中,SAG41为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的矢高,即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在光轴上的交点至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的最大有效半径处于平行光轴的水平位移量(水平位移量朝向像侧方向定义为正,朝向物侧面则定义为负),CT4为第四透镜L4于光轴上的厚度。一些实施例中的|SAG41|/CT4可以为0.020、0.030、0.050、0.100、0.150、0.200、0.300、0.500、0.600、0.640、0.650、或0.660。满足上述关系时,能够得到减小光学系统10的成像面上的主光线入射角,同时有效控制最大视场处的光线在靠近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时的入射角。另外,当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的斜率变化较大时,还能减少该物侧面S7因镀膜不均而导致的反射光线,从而规避杂散光。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满足上述各项关系的情况下,光学系统10将具有小视场及短焦距特性,以及拥有较高的相对照度,同时还拥有小景深特性以突出主题及虚化背景,另外,还能有效改善微距拍摄时近处物体的细节成像质量。
接下来以更为具体详细的实施例来对本申请的光学系统10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例
参考图1和图2,在第一实施例中,光学系统10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光阑STO、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L1、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二透镜L2、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镜L3以及具有负屈折力的第四透镜L4。图2包括第一实施例中光学系统10的球色差图(mm)、像散图(mm)和畸变图(%),其中的像散图和畸变图为555nm波长下的曲线图。
其中,像散图和畸变图的纵坐标可理解为光学系统10的成像面S11上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长度的一半,纵坐标的单位为mm。
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于光轴处为凸面,于圆周处为凸面;像侧面S2于光轴处为凸面;于圆周处为凸面。
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于光轴处为凸面,于圆周处为凹面;像侧面S4于光轴处为凹面,于圆周处为凹面。
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于光轴处为凹面,于圆周处为凹面;像侧面S6于光轴处为凸面,于圆周处为凹面。
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于光轴处为凹面,于圆周处为凸面;像侧面S8于光轴处为凹面,于圆周处为凸面。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和像侧面S8均存在反曲点。由于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S8具有反曲点,且像侧面S8于光轴处为凹面,于圆周处为凸面,因此有利于缩短光学系统10的总长,同时可有效减小边缘视场入射到成像面S11上的入射角度,提升成像面S11上感光元件接收光线的效率。
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和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通过配合光学系统10中各透镜的非球面面型,从而能够有效解决光学系统10视界歪曲的问题,也能够使透镜在较小、较薄的情况下实现优良的光学效果,进而使光学系统10具有更小的体积,有利于光学系统10实现小型化设计。
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和第四透镜L4的材质均为塑料。塑料透镜的采用能够降低光学系统10的制造成本,同时降低光学系统10的重量。
第四透镜L4的像侧还设置有用于滤除红外光的红外截止滤光片L5。在一些实施例中,红外截止滤光片L5为光学系统10的一部分,例如红外截止滤光片L5与各透镜一同组装至镜筒上。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红外截止滤光片L5也可在光学系统10与感光元件装配成摄像模组时一并安装至光学系统10与感光元件之间。
在第一实施例中,光学系统10满足以下各关系:
M=0.58;其中M为光学系统10的放大倍率。满足上述关系时,光学系统10在实现小型化的同时还将具备大放大倍率的效果,从而可以在微距拍摄时获得被摄物的更多细节,提高对物体细节的成像质量。
TT/Imgh=3.889;其中,TT为光学系统10的物面至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Imgh为光学系统10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满足上述关系时,光学系统10在微小的拍摄距离内可实现大放大倍率效果,从而可以拍摄出被摄物的更多细节。
TTL/Imgh=1.694;其中,TTL为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至光学系统10的成像面S11于光轴上的距离,Imgh为光学系统10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满足上述关系时,光学系统10可实现小型化设计。
f1/f2=-0.463;其中,f1为第一透镜L1的有效焦距,f2为第二透镜L2的有效焦距。第一透镜L1为光学系统10提供正屈折力,从而有利于光线更好地会聚以进入光学系统10,保证系统的长焦特性。当满足上述关系时,第二透镜L2能够对经过第一透镜L1的光线进行发散,从而有效修正像差。
TTL/f=2.293;其中,TTL为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至光学系统10的成像面S11于光轴上的距离,f为光学系统10的有效焦距。由于光学系统10可实现小型化设计,从而在满足高清晰成像性能的同时,光学系统10还需与系统结构相匹配的焦距。相应地,当满足上述关系时,光学系统10的焦距与光学总长能够得到合理配置,从而可减小光学系统10的敏感度,并修正像差。
(f1+f3)/f=1.820;其中,f1为第一透镜L1的有效焦距,f3为第三透镜L3的有效焦距,f为光学系统10的有效焦距。满足上述关系时,第一透镜L1的有效焦距、第三透镜L3的有效焦距以及光学系统10的有效焦距能够得到合理分配,以此确保光学系统10在微距取像的应用范围内具有合理的放大倍率,从而提升有效的识别精度。同时,上述配置还可降低光学系统10的像差,提升光学系统10在微距拍摄时的成像质量。
R1/R8=2.036;其中,R1为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于光轴处的曲率半径,R8为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S8于光轴处的曲率半径。满足上述关系时,能够减小光线进入光学系统10时的入射角,使光学系统10具有较小的视场角。
CT3/CT2=1.824;其中,CT2为第二透镜L2于光轴上的厚度,CT3为第三透镜L3于光轴上的厚度。满足上述关系时,有利于第二透镜L2和第三透镜L3在形状上相互配合,从而有效提升系统周边的相对亮度,同时能够提升透镜组装时的良率。
|SAG41|/CT4=0.676;其中,SAG41为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的矢高,即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在光轴上的交点至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的最大有效半径处于平行光轴的水平位移量(水平位移量朝向像侧方向定义为正,朝向物侧面则定义为负),CT4为第四透镜L4于光轴上的厚度。满足上述关系时,能够得到减小光学系统10的成像面上的主光线入射角,同时有效控制最大视场处的光线在靠近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时的入射角。另外,当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的斜率变化较大时,还能减少该物侧面S7因镀膜不均而导致的反射光线,从而规避杂散光。
在满足上述各项关系时,光学系统10将具有小视场及短焦距特性,以及拥有较高的相对照度,同时还拥有小景深特性以突出主题及虚化背景,另外,还能有效改善微距拍摄时近处物体的细节成像质量。
另外,光学系统10的各透镜参数由表1和表2给出,表2中的K为圆锥系数,Ai为非球面面型公式中与第i项高次项相对应的系数。由物面至成像面S11的各元件依次按照表1从上至下的各元件的顺序排列,其中,位于物面的被摄物能够于光学系统10的成像面S11上形成清晰的成像。面序号1和2分别表示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和像侧面S2,即同一透镜中,面序号较小的表面为物侧面,面序号较大的表面为像侧面。表1中的Y半径为相应面序号的物侧面或像侧面于近轴处(或理解为于光轴上)的曲率半径。透镜于“厚度”参数列中的第一个数值为该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第二个数值为该透镜的像侧面至后一透镜的物侧面于光轴上的距离。光阑STO于“厚度”参数列中的数值为光阑STO至后一透镜(该实施例中为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顶点(顶点指透镜与光轴的交点)于光轴上的距离,我们默认第一透镜L1物侧面到最后一枚镜片像侧面的方向为光轴的正方向,当该值为负时,表明光阑STO设置于透镜的物侧面顶点的右侧(或理解为位于该顶点的像侧),当光阑STO的“厚度”参数为正值时,光阑STO在透镜物侧面顶点的左侧(或理解为位于该顶点的物侧)。该实施例中,光阑STO于第一光轴上的投影与第一透镜L1于第一光轴上的投影存在部分重叠。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各透镜的光轴处于同一直线上,该直线作为光学系统10的光轴。面序号8中的“厚度”参数值为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S8至红外截止滤光片L5的物侧面S9于光轴上的距离。红外截止滤光片L5于面序号10所对应的“厚度”参数数值为红外截止滤光片L5的像侧面S10至光学系统10的像面(成像面S11)于光轴上的距离。
在第一实施例中,光学系统10的有效焦距f=1.33mm,光圈数FNO=3.05,最大视场角(对角线视角)FOV=75.7°,光学总长TTL=3.05mm,光学总长TTL为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至光学系统10的成像面S11于光轴上的距离。
另外,在以下各实施例(第一实施例、第二实施例、第三实施例、第四实施例、第五实施例、第六实施例及第七实施例)中,各透镜的折射率、阿贝数和焦距均为555nm波长下的数值。另外,各实施例的关系式计算和透镜结构以透镜参数(如表1、表2、表3、表4等)为准。
表1
表2
第二实施例
参考图3和图4,在第二实施例中,光学系统10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光阑STO、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L1、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二透镜L2、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镜L3以及具有负屈折力的第四透镜L4。图4包括第二实施例中光学系统10的球色差图(mm)、像散图(mm)和畸变图(%),其中的像散图和畸变图为555nm波长下的曲线图。
其中,像散图和畸变图的纵坐标为光学系统10的成像面S11上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长度的一半,纵坐标的单位为mm。
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于光轴处为凸面,于圆周处为凸面;像侧面S2于光轴处为凹面;于圆周处为凹面。
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于光轴处为凸面,于圆周处为凹面;像侧面S4于光轴处为凹面,于圆周处为凸面。
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于光轴处为凸面,于圆周处为凹面;像侧面S6于光轴处为凸面,于圆周处为凸面。
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于光轴处为凸面,于圆周处为凹面;像侧面S8于光轴处为凹面,于圆周处为凸面。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和像侧面S8均存在反曲点。由于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S8具有反曲点,且像侧面S8于光轴处为凹面,于圆周处为凸面,因此有利于缩短光学系统10的总长,同时可有效减小边缘视场入射到成像面S11上的入射角度,提升成像面S11上感光元件接收光线的效率。
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和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通过配合光学系统10中各透镜的非球面面型,从而能够有效解决光学系统10视界歪曲的问题,也能够使透镜在较小、较薄的情况下实现优良的光学效果,进而使光学系统10具有更小的体积,有利于光学系统10实现小型化设计。
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和第四透镜L4的材质均为塑料。塑料透镜的采用能够降低光学系统10的制造成本,同时降低光学系统10的重量。
第四透镜L4的像侧还设置有用于滤除红外光的红外截止滤光片L5。在一些实施例中,红外截止滤光片L5为光学系统10的一部分,例如红外截止滤光片L5与各透镜一同组装至镜筒上。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红外截止滤光片L5也可在光学系统10与感光元件装配成摄像模组时一并安装至光学系统10与感光元件之间。
在第二实施例中,光学系统10的有效焦距f=2.05mm,光圈数FNO=3.05,最大视场角(对角线视角)FOV=68°,光学总长TTL=4.4mm。
另外,光学系统10的各透镜参数由表3和表4给出,其中各参数的定义可由第一实施例中得出,此处不加以赘述。
表3
表4
由以上数据可得:
第三实施例
参考图5和图6,在第三实施例中,光学系统10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光阑STO、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L1、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二透镜L2、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镜L3以及具有负屈折力的第四透镜L4。图6包括第三实施例中光学系统10的球色差图(mm)、像散图(mm)和畸变图(%),其中的像散图和畸变图为555nm波长下的曲线图。
其中,像散图和畸变图的纵坐标为光学系统10的成像面S11上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长度的一半,纵坐标的单位为mm。
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于光轴处为凸面,于圆周处为凹面;像侧面S2于光轴处为凸面;于圆周处为凸面。
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于光轴处为凹面,于圆周处为凹面;像侧面S4于光轴处为凹面,于圆周处为凸面。
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于光轴处为凸面,于圆周处为凸面;像侧面S6于光轴处为凸面,于圆周处为凹面。
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于光轴处为凸面,于圆周处为凹面;像侧面S8于光轴处为凹面,于圆周处为凸面。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和像侧面S8均存在反曲点。由于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S8具有反曲点,且像侧面S8于光轴处为凹面,于圆周处为凸面,因此有利于缩短光学系统10的总长,同时可有效减小边缘视场入射到成像面S11上的入射角度,提升成像面S11上感光元件接收光线的效率。
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和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通过配合光学系统10中各透镜的非球面面型,从而能够有效解决光学系统10视界歪曲的问题,也能够使透镜在较小、较薄的情况下实现优良的光学效果,进而使光学系统10具有更小的体积,有利于光学系统10实现小型化设计。
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和第四透镜L4的材质均为塑料。塑料透镜的采用能够降低光学系统10的制造成本,同时降低光学系统10的重量。
第四透镜L4的像侧还设置有用于滤除红外光的红外截止滤光片L5。在一些实施例中,红外截止滤光片L5为光学系统10的一部分,例如红外截止滤光片L5与各透镜一同组装至镜筒上。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红外截止滤光片L5也可在光学系统10与感光元件装配成摄像模组时一并安装至光学系统10与感光元件之间。
在第三实施例中,光学系统10的有效焦距f=1.18mm,光圈数FNO=3.05,最大视场角(对角线视角)FOV=76.0°,光学总长TTL=4.38mm。
另外,光学系统10的各透镜参数由表5和表6给出,其中各参数的定义可由第一实施例中得出,此处不加以赘述。
表5
表6
由以上数据可得:
第四实施例
参考图7和图8,在第四实施例中,光学系统10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光阑STO、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L1、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二透镜L2、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镜L3以及具有负屈折力的第四透镜L4。图8包括第四实施例中光学系统10的球色差图(mm)、像散图(mm)和畸变图(%),其中的像散图和畸变图为555nm波长下的曲线图。
其中,像散图和畸变图的纵坐标为光学系统10的成像面S11上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长度的一半,纵坐标的单位为mm。
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于光轴处为凸面,于圆周处为凹面;像侧面S2于光轴处为凸面;于圆周处为凸面。
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于光轴处为凹面,于圆周处为凹面;像侧面S4于光轴处为凹面,于圆周处为凸面。
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于光轴处为凸面,于圆周处为凸面;像侧面S6于光轴处为凸面,于圆周处为凹面。
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于光轴处为凸面,于圆周处为凹面;像侧面S8于光轴处为凹面,于圆周处为凸面。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和像侧面S8均存在反曲点。由于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S8具有反曲点,且像侧面S8于光轴处为凹面,于圆周处为凸面,因此有利于缩短光学系统10的总长,同时可有效减小边缘视场入射到成像面S11上的入射角度,提升成像面S11上感光元件接收光线的效率。
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和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通过配合光学系统10中各透镜的非球面面型,从而能够有效解决光学系统10视界歪曲的问题,也能够使透镜在较小、较薄的情况下实现优良的光学效果,进而使光学系统10具有更小的体积,有利于光学系统10实现小型化设计。
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和第四透镜L4的材质均为塑料。塑料透镜的采用能够降低光学系统10的制造成本,同时降低光学系统10的重量。
第四透镜L4的像侧还设置有用于滤除红外光的红外截止滤光片L5。在一些实施例中,红外截止滤光片L5为光学系统10的一部分,例如红外截止滤光片L5与各透镜一同组装至镜筒上。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红外截止滤光片L5也可在光学系统10与感光元件装配成摄像模组时一并安装至光学系统10与感光元件之间。
在第四实施例中,光学系统10的有效焦距f=1.21mm,光圈数FNO=3.05,最大视场角(对角线视角)FOV=76.0°,光学总长TTL=4.38mm。
另外,光学系统10的各透镜参数由表7和表8给出,其中各参数的定义可由第一实施例中得出,此处不加以赘述。
表7
表8
由以上数据可得:
第五实施例
参考图9和图10,在第五实施例中,光学系统10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光阑STO、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L1、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二透镜L2、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镜L3以及具有负屈折力的第四透镜L4。图10包括第五实施例中光学系统10的球色差图(mm)、像散图(mm)和畸变图(%),其中的像散图和畸变图为555nm波长下的曲线图。
其中,像散图和畸变图的纵坐标为光学系统10的成像面S11上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长度的一半,纵坐标的单位为mm。
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于光轴处为凸面,于圆周处为凹面;像侧面S2于光轴处为凸面;于圆周处为凸面。
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于光轴处为凸面,于圆周处为凹面;像侧面S4于光轴处为凹面,于圆周处为凸面。
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于光轴处为凹面,于圆周处为凹面;像侧面S6于光轴处为凸面,于圆周处为凹面。
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于光轴处为凸面,于圆周处为凹面;像侧面S8于光轴处为凹面,于圆周处为凸面。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和像侧面S8均存在反曲点。由于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S8具有反曲点,且像侧面S8于光轴处为凹面,于圆周处为凸面,因此有利于缩短光学系统10的总长,同时可有效减小边缘视场入射到成像面S11上的入射角度,提升成像面S11上感光元件接收光线的效率。
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和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通过配合光学系统10中各透镜的非球面面型,从而能够有效解决光学系统10视界歪曲的问题,也能够使透镜在较小、较薄的情况下实现优良的光学效果,进而使光学系统10具有更小的体积,有利于光学系统10实现小型化设计。
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和第四透镜L4的材质均为塑料。塑料透镜的采用能够降低光学系统10的制造成本,同时降低光学系统10的重量。
第四透镜L4的像侧还设置有用于滤除红外光的红外截止滤光片L5。在一些实施例中,红外截止滤光片L5为光学系统10的一部分,例如红外截止滤光片L5与各透镜一同组装至镜筒上。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红外截止滤光片L5也可在光学系统10与感光元件装配成摄像模组时一并安装至光学系统10与感光元件之间。
在第五实施例中,光学系统10的有效焦距f=1.19mm,光圈数FNO=3.05,最大视场角(对角线视角)FOV=74.1°,光学总长TTL=3.50mm。
另外,光学系统10的各透镜参数由表9和表10给出,其中各参数的定义可由第一实施例中得出,此处不加以赘述。
表9
表10
由以上数据可得:
第六实施例
参考图11和图12,在第六实施例中,光学系统10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光阑STO、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L1、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二透镜L2、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镜L3以及具有负屈折力的第四透镜L4。图12包括第六实施例中光学系统10的球色差图(mm)、像散图(mm)和畸变图(%),其中的像散图和畸变图为555nm波长下的曲线图。
其中,像散图和畸变图的纵坐标为光学系统10的成像面S11上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长度的一半,纵坐标的单位为mm。
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于光轴处为凸面,于圆周处为凹面;像侧面S2于光轴处为凸面;于圆周处为凸面。
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于光轴处为凸面,于圆周处为凹面;像侧面S4于光轴处为凹面,于圆周处为凸面。
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于光轴处为凹面,于圆周处为凹面;像侧面S6于光轴处为凸面,于圆周处为凹面。
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于光轴处为凸面,于圆周处为凸面;像侧面S8于光轴处为凹面,于圆周处为凸面。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S8存在反曲点。由于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S8具有反曲点,且像侧面S8于光轴处为凹面,于圆周处为凸面,因此有利于缩短光学系统10的总长,同时可有效减小边缘视场入射到成像面S11上的入射角度,提升成像面S11上感光元件接收光线的效率。
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和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通过配合光学系统10中各透镜的非球面面型,从而能够有效解决光学系统10视界歪曲的问题,也能够使透镜在较小、较薄的情况下实现优良的光学效果,进而使光学系统10具有更小的体积,有利于光学系统10实现小型化设计。
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和第四透镜L4的材质均为塑料。塑料透镜的采用能够降低光学系统10的制造成本,同时降低光学系统10的重量。
第四透镜L4的像侧还设置有用于滤除红外光的红外截止滤光片L5。在一些实施例中,红外截止滤光片L5为光学系统10的一部分,例如红外截止滤光片L5与各透镜一同组装至镜筒上。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红外截止滤光片L5也可在光学系统10与感光元件装配成摄像模组时一并安装至光学系统10与感光元件之间。
在第六实施例中,光学系统10的有效焦距f=1.23mm,光圈数FNO=3.05,最大视场角(对角线视角)FOV=76°,光学总长TTL=3.52mm。
另外,光学系统10的各透镜参数由表11和表12给出,其中各参数的定义可由第一实施例中得出,此处不加以赘述。
表11
表12
由以上数据可得:
第七实施例
参考图13和图14,在第七实施例中,光学系统10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光阑STO、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L1、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二透镜L2、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镜L3以及具有负屈折力的第四透镜L4。图14包括第七实施例中光学系统10的球色差图(mm)、像散图(mm)和畸变图(%),其中的像散图和畸变图为555nm波长下的曲线图。
其中,像散图和畸变图的纵坐标为光学系统10的成像面S11上有效像素区域的对角线长度的一半,纵坐标的单位为mm。
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于光轴处为凸面,于圆周处为凹面;像侧面S2于光轴处为凸面;于圆周处为凸面。
第二透镜L2的物侧面S3于光轴处为凸面,于圆周处为凹面;像侧面S4于光轴处为凹面,于圆周处为凸面。
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于光轴处为凸面,于圆周处为凹面;像侧面S6于光轴处为凸面,于圆周处为凹面。
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于光轴处为凸面,于圆周处为凹面;像侧面S8于光轴处为凹面,于圆周处为凸面。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S8存在反曲点。由于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S8具有反曲点,且像侧面S8于光轴处为凹面,于圆周处为凸面,因此有利于缩短光学系统10的总长,同时可有效减小边缘视场入射到成像面S11上的入射角度,提升成像面S11上感光元件接收光线的效率。
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和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和像侧面均为非球面。通过配合光学系统10中各透镜的非球面面型,从而能够有效解决光学系统10视界歪曲的问题,也能够使透镜在较小、较薄的情况下实现优良的光学效果,进而使光学系统10具有更小的体积,有利于光学系统10实现小型化设计。
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和第四透镜L4的材质均为塑料。塑料透镜的采用能够降低光学系统10的制造成本,同时降低光学系统10的重量。
第四透镜L4的像侧还设置有用于滤除红外光的红外截止滤光片L5。在一些实施例中,红外截止滤光片L5为光学系统10的一部分,例如红外截止滤光片L5与各透镜一同组装至镜筒上。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红外截止滤光片L5也可在光学系统10与感光元件装配成摄像模组时一并安装至光学系统10与感光元件之间。
在第七实施例中,光学系统10的有效焦距f=1.34mm,光圈数FNO=3.05,最大视场角(对角线视角)FOV=73.8°,光学总长TTL=3.27mm。
另外,光学系统10的各透镜参数由表13和表14给出,其中各参数的定义可由第一实施例中得出,此处不加以赘述。
表13
表14
由以上数据可得:
参考图15,在本申请提供的一个实施例中,光学系统10与感光元件210组装以形成摄像模组20,此时,该实施例中的第四透镜L4与感光元件210之间设置有红外截止滤光片L5。感光元件210可以为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或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通过采用上述光学系统10,摄像模组20能够实现小型化设计,且同时还能在微距拍摄时获得被摄物体的更多清晰的细节。
在一些实施例中,感光元件210与光学系统10中的各透镜的距离相对固定,此时,摄像模组20为定焦模组。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可通过设置音圈马达等驱动机构以使感光元件210能够相对光学系统10中的各透镜相对移动,从而实现对焦效果。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通过设置驱动机构以驱动光学系统10中的部分透镜移动,从而实现光学变焦效果。
参考图16,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30,摄像模组20应用于电子装置30。具体地,电子装置30包括壳体310,摄像模组20安装于壳体310,壳体310可以是电路板、中框等部件。电子装置30包括但不限于智能手机、智能手表、电子书阅读器、车载摄像设备、监控设备、医疗设备(如内窥镜)、平板电脑、生物识别设备(如指纹识别设备或瞳孔识别设备等)、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个人数字助理)、无人机等。具体地,在一些实施例中,摄像模组20应用于智能手机,智能手机包括中框和电路板,电路板设置于中框,摄像模组20安装于智能手机的中框,且其中的感光元件与电路板电性连接。摄像模组20可作为智能手机的前置摄像模组或者后置摄像模组。通过采用上述摄像模组20,电子装置30将具备优良的微距拍摄能力。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1)
1.一种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由物侧至像侧依次包括:
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于光轴处为凸面;
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二透镜,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于光轴处为凹面;
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三透镜,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于光轴处为凸面;
具有负屈折力的第四透镜,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于光轴处为凹面;
所述光学系统还满足关系:
0.28<M<1.3;
其中,M为所述光学系统的放大倍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满足以下关系:
3.3<TT/Imgh<7.4;
其中,TT为所述光学系统的物面至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Imgh为所述光学系统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满足以下关系:
TTL/Imgh<2.5;
其中,TTL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光学系统的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Imgh为所述光学系统的成像面上有效像素区域对角线长的一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满足以下关系:
-1<f1/f2<0;
其中,f1为所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2为所述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满足以下关系:
2<TTL/f<4;
其中,TTL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所述光学系统的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f为所述光学系统的有效焦距。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满足以下关系:
1.8<(f1+f3)/f<3.2;
其中,f1为所述第一透镜的有效焦距,f3为所述第三透镜的有效焦距,f为所述光学系统的有效焦距。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满足以下关系:
2<R1/R8<4.5;
其中,R1为所述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于光轴处的曲率半径,R8为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于光轴处的曲率半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满足以下关系:
1.4<CT3/CT2<4;
其中,CT3为所述第三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CT2为所述第二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满足以下关系:
0<|SAG41|/CT4<0.7;
其中,SAG41为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的矢高,CT4为所述第四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
10.一种摄像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感光元件及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所述的光学系统,所述感光元件设置于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
1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及权利要求10所述的摄像模组,所述摄像模组设置于所述壳体。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009386.8A CN113075785A (zh) | 2020-01-06 | 2020-01-06 | 光学系统、摄像模组及电子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009386.8A CN113075785A (zh) | 2020-01-06 | 2020-01-06 | 光学系统、摄像模组及电子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075785A true CN113075785A (zh) | 2021-07-06 |
Family
ID=766088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009386.8A Withdrawn CN113075785A (zh) | 2020-01-06 | 2020-01-06 | 光学系统、摄像模组及电子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075785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217422A (zh) * | 2021-09-24 | 2022-03-22 |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 一种四片式光学成像镜头 |
-
2020
- 2020-01-06 CN CN202010009386.8A patent/CN113075785A/zh not_active Withdrawn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217422A (zh) * | 2021-09-24 | 2022-03-22 | 浙江舜宇光学有限公司 | 一种四片式光学成像镜头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308659A (zh) | 光学系统、摄像模组及电子装置 | |
CN111308658A (zh) | 光学系统、摄像模组及电子装置 | |
CN111352218A (zh) | 光学系统、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 |
CN211741691U (zh) | 光学系统、摄像模组及电子装置 | |
CN211263924U (zh) | 光学系统、摄像模组及电子装置 | |
CN112630933A (zh) | 光学系统、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 |
CN211554450U (zh) | 光学系统、摄像模组及电子装置 | |
CN112327458A (zh) | 光学系统、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 |
CN111323891A (zh) | 光学组件、取像模组及移动终端 | |
CN113960759B (zh) |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 |
CN111239971A (zh) | 光学系统、摄像模组及电子装置 | |
CN211554452U (zh) | 光学系统、摄像模组及电子装置 | |
CN114815181A (zh) | 光学系统、镜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 |
CN214151197U (zh) | 光学系统、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 |
CN211786312U (zh) | 光学系统、摄像模组及电子装置 | |
CN211786318U (zh) | 光学系统、摄像模组及电子装置 | |
CN211263926U (zh) | 光学系统、摄像模组及电子装置 | |
CN111381345A (zh) | 成像组件、摄像模组及移动终端 | |
CN211577551U (zh) | 光学系统、摄像模组及电子装置 | |
CN211786333U (zh) | 光学系统、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 |
CN211786314U (zh) | 光学系统、摄像模组及电子装置 | |
CN114935812B (zh) | 光学系统、取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 |
CN211528803U (zh) | 光学系统、摄像模组及电子装置 | |
CN114815154B (zh) |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 |
CN112083548A (zh) | 光学组件、成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706 |
|
WW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