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4935812B - 光学系统、取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光学系统、取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4935812B
CN114935812B CN202210859865.8A CN202210859865A CN114935812B CN 114935812 B CN114935812 B CN 114935812B CN 202210859865 A CN202210859865 A CN 202210859865A CN 114935812 B CN114935812 B CN 11493581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optical system
lens element
image
refractive pow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85986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4935812A (zh
Inventor
党绪文
张文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xi Jingchao Opt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xi Jingchao Opt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xi Jingchao Opt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xi Jingchao Opt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85986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935812B/zh
Publication of CN11493581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3581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49358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493581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ive or more lens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光学系统、取像模组及电子设备,光学系统共有六片具有屈折力的非球面透镜,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为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二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三透镜、具有屈折力的第四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五透镜以及具有正屈折力的第六透镜;通过各透镜面型的匹配,以及折射率与屈折力的合理分配,可实现光学系统的轻薄性,以提升光学系统的紧凑性,进而压缩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使光学系统具有小型化的结构特点;同时,光学系统也可保持长焦取像的特性,并获得优良的远摄能力。

Description

光学系统、取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学成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光学系统、取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近些年来,各种搭载摄像镜头的移动电子装置(包括数码相机、智能手机、笔记本电脑、平板电脑等各种便携式信息终端)正在迅速地发展普及。其中移动设备的便携性提升,对摄像装置的厚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像质提升需求也已成为了必然的趋势。
而现有的摄像装置不能满足厚度减薄的同时拥有足够的长焦焦距,因此,如何调节摄像装置的轻薄性与长焦焦距之间的平衡,是相关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学系统、取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光学系统,共有六片具有屈折力的非球面透镜,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为:
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物侧面以及像侧面于近光轴处均为凸面;
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二透镜,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
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三透镜,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
具有屈折力的第四透镜,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
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五透镜,物侧面以及像侧面于近光轴处均为凹面;
具有正屈折力的第六透镜,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
设置第一透镜具有正屈折力,有助于压缩光学系统的入射光线的入射角度,进而提升光学系统的紧凑性;第一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有助于增强第一透镜的正屈折力;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可进一步调整光线汇聚程度,使光线以较为平缓的角度入射至第二透镜,以降低光学系统的像差。
设置第二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可压缩光学系统中各视场的光线走向,有效地降低光学系统的球差,以满足光学系统的高像质以及小型化的需求;配合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有利于增强第二透镜的负屈折力,进一步为边缘光线提供合理的入射角度,以提高光学系统的成像质量。
设置第三透镜具有负屈折力,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可增强第三透镜的负屈折力,进一步地为边缘光线的引入提供较为合理的入射角度。
设置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利于第三透镜射出的光线汇聚到第四透镜,同时配合第四透镜的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可使光线以较为合适的角度射出第四透镜,且以较为平缓的角度入射至第五透镜。
设置第五透镜具有负屈折力,其中,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有利于增强第五透镜的负屈折力,以增加光学系统的有效焦距;同时合理地约束第五透镜的曲率半径,可有效地降低第五透镜的公差敏感性以及产生杂散光的风险。
设置第六透镜具有正屈折力,且第六透镜的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有利于提高光学系统的有效焦距的同时可压缩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并且有助于校正光学系统的畸变、像散以及场曲量等像差,进而满足光学系统的低像差以及高像质的需求。
同时光学系统还满足条件式(1):3<AT34/AT45<14.5;其中,AT34为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至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于光轴上的距离,AT45为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至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于光轴上的距离。
基于上述实施例,控制光学系统满足上述条件式(1),通过约束第三透镜与第四透镜间的间隙,以及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间的间隙,可保障第三透镜、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间两两之间于光轴上的间隙合适,有助于各透镜发挥非球面与厚度的优势,较好地完成内外视场的像差矫正,以降低相对照度的损失;同时保持合理的间隙距离,有利于光学系统整体性能的提升,以及光学系统的公差敏感性的下降。当高于条件式上限时,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间的间隙过小,容易导致组装后的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两者的透镜的外观划伤,降低第四透镜与第五透镜的良率;当低于条件式下限时,导致第四透镜靠近第三透镜但远离第五透镜,不利于在光学系统的屈折力分配中获得较好的综合性能,也不利于光学系统的公差敏感性的降低。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光学系统满足条件式(2):2.5<R12/R41<3.3;其中,R12为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于光轴处的曲率半径,R41为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于光轴处的曲率半径。
基于上述实施例,控制光学系统满足条件式(2),通过调整R12与R41间的比值,可约束第一透镜与第四透镜间的屈折力分配,且可保障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以及第四透镜的物侧面呈朝像侧侧弯曲的面型状态,可防止第一透镜以及第四透镜的两者的曲率半径的正负相反,带来的面型扭曲以及公差敏感性的增加;当高于条件式上限时,第四透镜的物侧面过于弯曲,容易导致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于最大有效通光口径处的矢高过大,不利于光学系统中各透镜的成型以及光学系统的性能稳定性;当低于条件式下限时,第一透镜的像侧面过于弯曲,容易导致第一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与第一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通光口径处至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的最大有效通光口径处在平行于所述光轴方向上的厚度的比值过大,不利于第一透镜的成型加工,导致第一透镜的成型良率降低。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光学系统满足条件式(3):-0.6>EPD/f2>-0.73;其中,EPD为所述光学系统的入瞳直径,f2为所述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
基于上述实施例,通过控制EPD以及f2满足条件式(3),可使光学系统拥有较大的光圈,以实现高进光量,并配合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的调整,对第一透镜以及大光圈引入的像差予以修正,从而提高光学系统的整体的成像质量。当低于条件式下限时,第二透镜的屈折力分配不足,导致外视场的像差无法收敛,影响光学系统的整体解析力;当高于条件式上限时,光学系统的入瞳直径过大,光学系统的进光量过大,不能较好地调节光学系统的整体像质,同时第二透镜屈折力分配过大,透镜弯曲程度增加,不利于光学系统的公差敏感性的降低。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光学系统满足条件式(4):3.0<(CT4+CT5+CT6)/(AT45+AT56)<7.2;其中,CT4为所述第四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CT5为所述第五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CT6为所述第六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AT45为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至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于光轴上的距离,AT56为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至所述第六透镜的物侧面于光轴上的距离。
基于上述实施例,通过控制CT4、CT5、CT6、AT45以及AT56满足条件式(4),可使透镜厚度以及各透镜间的空气间隔于光轴上的占比维持在合理的范围内,有助于降低光学系统的像差以及公差敏感性;同时也可使各透镜间的非光学有效径区域排布得当,有助于降低各透镜结构设计的难度,从而增加量产可行性;当低于条件式下限时,导致透镜偏薄,各透镜间的空气间隙过大,导致非光学有效径区域不得已引入如隔圈等额外的固持装置,也即额外引入公差,不利于量产的工艺稳定性;当高于条件式上限时,导致第四透镜至第六透镜间隙较小,第四透镜、第五透镜以及第六透镜间的间隙过小,组装时容易发生碰撞,也不利于光线在透镜间的过度,从而导致良率和性能均有所下降。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光学系统满足条件式(5):2.45<CT6/CT5<3.1;其中,CT5为所述第五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CT6为所述第六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
基于上述实施例,通过约束CT6与CT5间的比值,以限定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间的关系,可保障第五透镜与第六透镜两者于光轴上的厚度的均布,防止厚度差异过大而导致空间分布不均,进而降低结构排布的难度,提高成品良率。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光学系统满足条件式(6):1.1<|SAG41/CT4|<1.6;其中,SAG41为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于最大有效通光口径处的矢高,CT4为所述第四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
基于上述实施例,通过约束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于最大有效通光口径处的矢高,与第四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间的比值,可较好地控制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于最大有效通光口径处的矢高在合理的范围内,可使第四透镜的物侧面弯曲程度可控,利于第四透镜的成型制造;同时可使第四透镜的形状良好,可较好地承接第三透镜入射的光线,降低外视场光线在第四透镜上的入射角度,既能避免光线被部分阻拦,也能降低光线在成像面上的主光线入射角度,有助于提升边缘视场的相对照度,使光学系统的性能得到保障。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光学系统满足条件式(7):2.1<CT6/ET6<3.1;其中,CT6为所述第六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ET6为所述第六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通光口径处至所述第六透镜的像侧面的最大有效通光口径处在平行于光轴方向上的厚度。
基于上述实施例,光学系统满足条件式(7),可使第六透镜的厚薄比得当,可在合理的范围内尽可能地使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过小,且可保持第六透镜的加工可行性;当高于条件式上限时,第六透镜的厚薄比过大,导致第六透镜的工艺性较差,量产可行性不高;当低于条件式下限时,第六透镜的厚薄比过小,工艺性良好,但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过大,不利于缩短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光学系统满足条件式(8):1.0<SD22/SD31<1.3;其中,SD22为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最大有效通光口径的一半,SD31为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通光口径的一半。
基于上述实施例,光学系统满足条件式(8),通过约束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最大有效通光口径的一半,与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通光口径的一半间的关系,可以合理地控制外视场光线入射至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入射角度,进而可调节光线入射成像面的角度在合理的范围内,以使得外视场光线高度下降范围合适,且各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的最大有效通光口径的大小得当,利于光学系统小型化以及轻薄性的同时对主光线入射角的合理约束,进而可保障光学系统与感光元件的匹配性;同时防止对边缘光线产生部分遮挡,进而防止引入过量的渐晕,确保了衍射极限处于合理范围内。当高于条件式上限时,导致外视场光线高度下降过快,引入渐晕过大,不利于外视场保持较高的相对照度;当低于条件式下限时,导致外视场光线高度抬升,容易造成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与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两者于最大有效通光口径处的矢高过大,致使第二透镜的像侧面与第三透镜的物侧面两者的面型弯曲程度过大,对光学系统的公差敏感性带来不利影响。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光学系统满足条件式(9):2.36<f/EPD<2.53;其中,f为所述光学系统的有效焦距,EPD为所述光学系统的入瞳直径。
基于上述实施例,光学系统满足条件式(9),通过控制光学系统的有效焦距与光学系统的入瞳直径间的比值,可较好保障光学系统具备较大的光圈,以提升光学系统的进光量,保障感光元件接收到足够的光线能量,同时配合六片式非球面透镜,可使光学系统获得较佳的解像力。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光学系统满足条件式(10):0.92<ND4/ND6<0.95;其中,ND4为所述第四透镜在波长为587.00nm下的折射率,ND6为所述第六透镜在波长为587.00nm下的折射率。
基于上述实施例,光学系统满足条件式(10),以使光学系统中的六片透镜的屈折力合理分配,第四透镜采用低折射率,同时配合第六透镜采用高折射率,结合第四透镜与第六透镜的屈折力分布,以缩短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提升光学系统的像差矫正能力,进而缩小光学系统的色差以及紫边风险。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各透镜面型的匹配,以及折射率与屈折力的合理分配,可实现光学系统的轻薄性,以提升光学系统的紧凑性,进而压缩第一透镜的物侧面至成像面于光轴上的距离,使光学系统具有小型化的结构特点,同时,光学系统也可保持长焦取像的特性,并获得优良的远摄能力。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取像模组,取像模组包括感光元件以及如上述的光学系统,感光元件设置在光学系统的像侧,用于接收穿过光学系统的光线并将光线转化成图像信号。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的取像模组,通过采用如上述的光学系统,能使取像模组满足轻薄设计的同时还能保持长焦取像的特性。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固定件以及如上述的取像模组,取像模组安装在固定件上用以获取图像。
基于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通过采用如上述的光学系统,能使电子设备满足轻薄设计的同时还能保持长焦取像的特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光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光学系统的球差曲线图、像散曲线图以及畸变曲线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光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光学系统的球差曲线图、像散曲线图以及畸变曲线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光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光学系统的球差曲线图、像散曲线图以及畸变曲线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的光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四提供光学系统的球差曲线图、像散曲线图以及畸变曲线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的光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五提供光学系统的球差曲线图、像散曲线图以及畸变曲线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六提供的光学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六提供光学系统的球差曲线图、像散曲线图以及畸变曲线图;
图13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提供的取像模组的剖视图;
图14为本申请一种实施例中提供的电子设备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申请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申请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参见图1、图3、图5、图7、图9以及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光学系统100的结构示意图,该光学系统100共有六片具有屈折力的非球面透镜,沿光轴H由物侧至像侧依次为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L1、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二透镜L2、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三透镜L3、具有屈折力的第四透镜L4、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五透镜L5以及具有正屈折力的第六透镜L6。
光学系统100包括光阑ST,通过调节光阑ST的通光孔径可改变来自物侧的光线进入光学系统100的通光量,以满足不同的光亮度需求,进而在扩大视场角的同时维持光学系统100的小型化。光阑ST中心位于光学系统100的光轴H上,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光阑ST设置在第一透镜L1的物侧,用于调节通过光线的强弱,进而在扩大视场角的同时维持光学系统100的小型化。光阑ST可设置为遮光图层,遮光图层涂覆于光学系统100的透镜的物侧面或像侧面上,并保留通光区域以允许光线穿过。
光学系统100中各透镜的材质可均为塑料,也可均为玻璃,或者可为玻璃与塑料的组合搭配。塑料材质的透镜能够减少光学系统100的重量并降低制备成本,而玻璃材质的透镜能够耐受较高的温度且具有优良的光学效果。具体地,在本申请的示例性的实施例中,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以及第六透镜L6的材质均为塑料。当然,光学系统100中透镜材质配置关系并不限于上述实施例,任意一个透镜的材质可以为塑料,也可以为玻璃,具体配置关系根据实际设计需求而定,此处不加以赘述。
当上述光学系统100用于成像时,来自物侧的光线依次穿过光阑ST、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以及第六透镜L6后投射至成像面IMG内。成像面IMG内可设置有感光元件,穿过第六透镜L6后的光线可被成像面IMG内的感光元件接收并转化为图像信号,感光元件再将图像信号传给后端其它系统进行图像解析等处理。
第一透镜L1具有正屈折力,有助于压缩光学系统100的入射光线的入射角度,进而提升光学系统100的紧凑性;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于近光轴H处为凸面,有利于增强第一透镜L1的正屈折力;第一透镜L1的像侧面S2于近光轴H处可为凸面,可进一步调整光线汇聚程度,使光线以较为平缓的角度入射至第二透镜L2,以降低光学系统100的像差。
第二透镜L2具有负屈折力,可压缩光学系统100中各视场的光线走向,有效地降低光学系统100的球差,以满足光学系统100的高像质以及小型化的需求;配合第二透镜L2的像侧面S4于近光轴H处为凹面,有利于增强第二透镜L2的负屈折力,进一步为边缘光线提供合理的入射角度,以提升光学系统100的成像质量。
第三透镜L3具有负屈折力,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于近光轴H处为凹面,第三透镜L3的像侧面S6于近光轴H处可以为凸面,也可以为凹面,可增强第三透镜L3的负屈折力,进一步地为边缘光线的引入提供较为合理的光线入射角度。
第四透镜L4可具有正屈折力,也可具有负屈折力,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于近光轴H处为凹面,利于第三透镜L3射出的光线汇聚到第四透镜L4,同时配合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S8于近光轴H处为凸面,可使光线以较为合适的角度射出第四透镜L4,且以较为平缓的角度入射至第五透镜L5。
第五透镜L5具有负屈折力,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S9于近光轴H处可为凹面,有利于增强第五透镜L5的负屈折力,以增加光学系统100的有效焦距;同时合理地约束第五透镜L5的曲率半径,可有效地降低第五透镜L5的公差敏感性以及产生杂散光的风险。
第六透镜L6具有正屈折力,且第六透镜L6的物侧面S11于近光轴H处可为凸面,也可为凹面,第六透镜L6的像侧面S12于近光轴H处为凸面,有利于提高光学系统100的有效焦距的同时可压缩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至成像面IMG于光轴H上的距离,并且有助于校正光学系统100的畸变、像散以及场曲量等像差,进而满足光学系统100的低像差以及高像质的需求。
光学系统100满足条件式(1):3<AT34/AT45<14.5;其中,AT34为所述第三透镜L3的像侧面S6至所述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于光轴H上的距离,AT45为所述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S8至所述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S9于光轴H上的距离。
例如,AT34/AT45的值可为3.1、4.5、8.1、12.5或14.3等,通过约束第三透镜L3与第四透镜L4间的间隙,以及第四透镜L4与第五透镜L5间的间隙,可保障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与第五透镜L5间两两之间于光轴H上的间隙合适,有助于各透镜发挥非球面与厚度的优势,较好地完成内外视场的像差矫正,以降低相对照度的损失;同时保持合理的间隙距离,有利于光学系统100整体性能的提升,以及光学系统100的公差敏感性的下降。当高于条件式上限时,第四透镜L4与第五透镜L5间的间隙过小,容易导致组装后的第四透镜L4与第五透镜L5两者的透镜的外观划伤,降低第四透镜L4与第五透镜L5的良率;当低于条件式下限时,导致第四透镜L4靠近第三透镜L3但远离第五透镜L5,不利于在光学系统100的屈折力分配中获得较好的综合性能,也不利于光学系统100的公差敏感性的降低。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光学系统100还满足条件式(2):2.5<R12/R41<3.3;其中,R12为所述第一透镜L1的像侧面S2于光轴H处的曲率半径,R41为所述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于光轴H处的曲率半径。
例如,R12/R41的值可为2.51、2.68、2.84、3.12或3.25等。通过调整R12与R41间的比值,可约束第一透镜L1与第四透镜L4的屈折力分配,且可保障第一透镜L1的像侧面S2以及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呈朝像侧弯曲的面型状态,可防止第一透镜L1以及第四透镜L4的两者的曲率半径的正负相反,带来的面型扭曲以及公差敏感性的增加;当高于条件式上限时,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过于弯曲,容易导致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于最大有效通光口径处的矢高过大,不利于光学系统100中各透镜的成型以及光学系统100的性能稳定性;当低于条件式下限时,第一透镜L1的像侧面S2过于弯曲,容易导致第一透镜L1于光轴H上的厚度与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的最大有效通光口径处至所述第一透镜L1的像侧面S2的最大有效通光口径处在平行于光轴H方向上的厚度的比值过大,不利于第一透镜L1的成型加工,导致第一透镜L1的成型良率降低。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光学系统100满足条件式(3):-0.6>EPD/f2>-0.73;其中,EPD为所述光学系统100的入瞳直径,f2为所述第二透镜L2的有效焦距。
例如,EPD/f2的值可为-0.72、-0.69、-0.68、-0.63或-0.61等,通过控制EPD以及f2满足上述的条件式(3),可使光学系统100拥有较大的光圈,以实现高进光量,并配合第二透镜L2的有效焦距的调整,对第一透镜L1以及大光圈引入的像差予以修正,从而提高光学系统100的整体的成像质量。当低于条件式下限时,第二透镜L2的屈折力分配不足,导致外视场的像差无法收敛,影响光学系统100的整体解析力;当高于条件式上限时,光学系统100的入瞳直径过大,光学系统100的进光量过大,不能较好调节光学系统100的整体像质,同时第二透镜L2屈折力分配过大,透镜弯曲程度增加,不利于光学系统100的公差敏感性的降低。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光学系统100满足条件式(4):3.0<(CT4+CT5+CT6)/(AT45+AT56)<7.2;其中,CT4为所述第四透镜L4于光轴H上的厚度,CT5为所述第五透镜L5于光轴H上的厚度,CT6为所述第六透镜L6于光轴H上的厚度,AT45为所述第四透镜L4的像侧面S8至所述第五透镜L5的物侧面S9于光轴H上的距离,AT56为所述第五透镜L5的像侧面S10至所述第六透镜L6的物侧面S11于光轴H上的距离。
例如,(CT4+CT5+CT6)/(AT45+AT56)的值可为3.1、4.2、5.8、6.7或7.1等,满足上述条件式(4),可使透镜厚度以及各透镜间的空气间隔于光轴H上的占比维持在合理的范围内,有助于降低光学系统100的像差以及公差敏感性;同时也可使各透镜间的非光学有效径区域排布得当,有助于降低各透镜结构设计的难度,从而增加量产可行性;当低于条件式下限时,导致透镜偏薄,各透镜间的空气间隙过大,导致非光学有效径区域不得已引入如隔圈等额外的固持装置,也即额外引入公差,不利于量产的工艺稳定性;当高于条件式上限时,导致第四透镜L4至第六透镜L6间隙较小,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以及第六透镜L6间的间隙过小,组装时容易发生碰撞,也不利于光线在透镜间的过度,从而导致良率和性能均有所下降。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光学系统100满足条件式(5):2.45<CT6/CT5<3.1;其中,CT5为所述第五透镜L5于光轴H上的厚度,CT6为所述第六透镜L6于光轴H上的厚度。
例如,CT6/CT5的值可为2.50、2.61、2.89、3.01或3.09等,通过约束CT6与CT5间的比值,以限定第五透镜L5与第六透镜L6于光轴H上的厚度间的关系,可保障第五透镜L5与第六透镜L6两者于光轴H上的厚度的均布,防止厚度差异过大而导致空间分布不均,进而降低结构排布的难度,提高成品良率。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光学系统100满足条件式(6):1.1<|SAG41/CT4|<1.6;其中,SAG41为所述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于最大有效通光口径处的矢高(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的最大有效通光口径处至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与光轴H的交点沿平行于光轴H方向上的距离),CT4为所述第四透镜L4于光轴H上的厚度。
例如,|SAG41/CT4|的值可为1.2、1.3、1.4、1.5或1.58等,通过约束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于最大有效通光口径处的矢高,与第四透镜L4于光轴H上的厚度间的比值,可较好地控制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于最大有效通光口径处的矢高在合理的范围内,可使第四透镜L4的物侧面S7弯曲程度可控,利于第四透镜L4的成型制造;同时可使第四透镜L4的形状良好,可较好地承接第三透镜L3入射的光线,降低外视场光线在第四透镜L4上的入射角度,既能避免光线被部分阻拦,也能降低光线在成像面IMG的上的主光线入射角度,有助于提升边缘视场的相对照度,使光学系统100的性能得到保障。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光学系统100满足条件式(7):2.1<CT6/ET6<3.1;其中,CT6为所述第六透镜L6于光轴H上的厚度,ET6为所述第六透镜L6的物侧面S11的最大有效通光口径处至所述第六透镜L6的像侧面S12的最大有效通光口径处在平行于光轴H方向上的厚度。
例如,CT6/ET6的值可为2.15、2.35、2.75、2.95或3.05等,光学系统100通过满足条件式(7),可使第六透镜L6的厚薄比得当,可在合理的范围内尽可能地使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至成像面IMG于光轴H上的距离过小,且可保持第六透镜L6的加工可行性;当高于条件式上限时,第六透镜L6的厚薄比过大,导致第六透镜L6的工艺性较差,量产可行性不高;当低于条件式下限时,第六透镜L6的厚薄比过小,工艺性良好,但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至成像面IMG于光轴H上的距离过大,不利于缩短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至成像面IMG于光轴H上的距离。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光学系统100满足条件式(8):1.0<SD22/SD31<1.3;其中,SD22为所述第二透镜L2的像侧面S4的最大有效通光口径的一半,SD31为所述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的最大有效通光口径的一半。
SD22/SD31的值可为1.05、1.12、1.18、1.25或1.29等,通过约束第二透镜L2的像侧面S4的最大有效通光口径的一半,与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的最大有效通光口径的一半间的关系,可以合理控制外视场光线入射至第二透镜L2的像侧面S4的角度,进而可调节光线入射成像面的角度在合理的范围内,以使得外视场光线高度下降范围合适,且各透镜的物侧面和像侧面的最大有效通光口径的大小得当,利于光学系统100的小型化以及轻薄性的同时对主光线入射角的合理约束,进而可保障光学系统100与感光元件的匹配性;同时防止对边缘光线产生部分遮挡,进而防止引入过量的渐晕,确保了衍射极限处于合理范围内。当高于条件式上限时,导致外视场光线高度下降过快,引入渐晕过大,不利于外视场保持较高的相对照度;当低于条件式下限时,导致外视场光线高度抬升,容易造成第二透镜L2的像侧面S4与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两者于最大有效通光口径处的矢高过大,致使第二透镜L2的像侧面S4与第三透镜L3的物侧面S5两者的面型弯曲程度过大,对光学系统100的公差敏感性带来不利影响。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光学系统100满足条件式(9):2.36<f/EPD<2.53;其中,f为所述光学系统100的有效焦距,EPD为所述光学系统100的入瞳直径。
f/EPD的值可为2.37、2.41、2.43、2.50或2.52等,通过控制光学系统100的有效焦距与光学系统100的入瞳直径间的比值,可较好保障光学系统100具备较大的光圈,以提升光学系统100的进光量,保障感光元件接收到足够的光线能量,同时配合六片式非球面透镜,可使光学系统100获得较佳的解像力。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光学系统100满足条件式(10):0.92<ND4/ND6<0.95;其中,ND4为所述第四透镜L4在波长为587.00nm下的折射率,ND6为所述第六透镜L6在波长为587.00nm下的折射率。
例如,ND4/ND6的值可为0.925、0.930、0.935、0.940或0.945等,光学系统100满足条件式(10),以使光学系统100中的六片透镜的屈折力合理分配,第四透镜L4采用低折射率,同时配合第六透镜L6采用高折射率,结合第四透镜L4与第六透镜L6的屈折力分布,以缩短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至成像面IMG于光轴H上的距离,提升光学系统100的像差矫正能力,进而缩小光学系统100的色差以及紫边风险。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以及第六透镜L6的物侧面/或像侧面可为非球面,非球面设计能够使透镜的物侧面及/或像侧面拥有更灵活的设计,使各个透镜在较小、较薄的情况下便能良好地解决成像不清,视界歪曲、视野狭小等不良现象,无需设置过多的透镜便能使透镜组拥有良好的成像品质,且有助于缩短光学系统100的长度。需要说明的是,光学系统100中各透镜的表面可为球面和非球面的任意组合,并不一定均为球面或均为非球面;球面透镜的制作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以及便于灵设计各透镜面型,提升各透镜的成像解析能力;非球面设计能够使透镜的物侧面及/或像侧面拥有更灵活的设计,使透镜在较小、较薄的情况下便能良好地解决成像不清,视界歪曲、视野狭小等不良现象,无需设置过多的透镜便能使透镜组拥有良好的成像品质,且有助于缩短光学系统100的长度;通过球面与非球面的配合也可有效消除光学系统100的像差,使光学系统100具有良好的成像品质,且同时提高光学系统100内各透镜的设计及组装的灵活性。
光学系统100还包括滤光片L7,滤光片L7设置于第六透镜L6的像侧面和成像面IMG之间。滤光片L7为用于滤除红外光的红外截止滤光片,防止红外光到达光学系统100的成像面IMG,从而防止红外光干扰正常成像。滤光片L7可与各透镜一同装配以作为光学系统100中的一部分。
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光学系统100中的各透镜安装于镜筒内,滤光片L7安装于镜筒的像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滤光片L7并不属于光学系统100的元件,此时滤光片L7可以在光学系统100与感光元件装配成取像模组时,一并安装至光学系统100与感光元件之间。在一些实施例中,滤光片L7也可设置在第一透镜L1的物侧。另外,在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不设置滤光片L7,而是通过在第一透镜L1至第六透镜L6中的至少一个透镜的物侧面或像侧面上设置红外滤光膜,以实现滤除红外光的作用。
本申请的上述实施方式的光学系统100可采用多片透镜,通过合理分配各透镜焦距、屈折力、面型、厚度以及各透镜之间的轴上间距等,可在不影响光学系统100的基本性能的条件下,可以实现相对照度最大化的同时,结构更加紧凑,从而较好地确保光学系统100的进光量,以提高光学系统100的解像力,使光学系统100具有良好的成像品质。
以下将参照附图及表格,结合具体数值介绍本技术方案的光学系统100在各具体实施方式中的组装结构以及对应的实施结果。
各实施例中示出的标记意义如下所示:
S1、S3、S5、S7、S9、S11以及S13分别为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以及滤光片L7物侧面的编号,S2、S4、S6、S8、S10、S12以及S14分别为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以及滤光片L7像侧面的编号。
当第一透镜L1至第六透镜L6的物侧面或像侧面为偶次非球面时,则偶次非球面满足数学式1的非球面公式:
数学式1:
Figure 375958DEST_PATH_IMAGE001
其中,K为圆锥常数(Conic Conant),“A4”、“A6”、“A8”、“A10”、“A12”分别表示4阶、6阶、8阶、10阶、12阶非球面系数;r为非球面上任一点至光轴H的距离;c为非球面顶点处的曲率;Z为非球面沿光轴H方向在高度为r的位置时,距离非球面顶点的距离的矢量高度。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中的光学系统100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所示,光学系统100包括沿光轴H由物侧至像侧依次设置的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第六透镜L6和滤光片L7,光阑ST设于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光学系统100的成像面IMG位于滤光片L7远离第六透镜L6的一侧。第一透镜L1、第二透镜L2、第三透镜L3、第四透镜L4、第五透镜L5以及第六透镜L6的材质均为塑料;滤光片L7为玻璃材质的红外截止滤光片。
其中,第一透镜L1具有正屈折力,第一透镜L1物侧面S1于近光轴H处为凸面、像侧面S2于近光轴H处为凸面。第二透镜L2具有负屈折力,第二透镜L2物侧面S3于近光轴H处为凸面、像侧面S4于近光轴H处为凹面。第三透镜L3具有负屈折力,第三透镜L3物侧面S5于近光轴H处为凹面、像侧面S6于近光轴H处为凸面。第四透镜L4具有负屈折力,第四透镜L4物侧面S7于近光轴H处为凹面、像侧面S8于近光轴H处为凸面。第五透镜L5具有负屈折力,第五透镜L5物侧面S9于近光轴H处为凹面、像侧面S10于近光轴H处为凹面。第六透镜L6具有正屈折力,第六透镜L6物侧面S11于近光轴H处为凹面、像侧面S12于近光轴H处为凸面。
实施例一中光学系统100的折射率、阿贝数以及焦距是以波长为587.00nm的光线为参考,光学系统100的相关参数如表1所示。其中,f为光学系统100的有效焦距,FNO表示光圈数,FOV为光学系统100的最大视场角,TTL为光学系统100的第一透镜L1的物侧面S1至成像面IMG于光轴H上的距离,各透镜的像侧面以及物侧面两者于光轴H处的曲率半径、各透镜于光轴H上的厚度、各透镜的有效焦距的单位均为毫米。
表1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3
实施例一中各透镜的表面对应的圆锥常数K和非球面系数如表2所示。
表2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5
图2中的(A)(B)以及(C)分别为实施例一中球差曲线图、像散曲线图以及畸变曲线图。
球差曲线图的横坐标表示焦点偏移量、纵坐标表示归一化视场,图2的(A)中给出的波长分别在650.00nm、610.00nm、587.00nm、510.00nm、470.00nm以及435.00nm时,不同视场的焦点偏移均在±0.08mm以内,说明本实施例中光学系统100的球差较小、成像质量较好。
像散曲线图横坐标表示焦点偏移,纵坐标表示像高,图2的(B)给出的像散曲线表示波长在587.00nm时,子午像面和弧矢像面的焦点偏移量均在±0.20mm以内,说明本实施例中光学系统100的像散较小、成像质量较好。
畸变曲线图横坐标表示畸变率,纵坐标表示像高,图2的(C)给出的畸变曲线表示波长在587.00nm时的畸变在±2%以内,说明本实施例中光学系统100的畸变得到了较好的矫正、成像质量较好。
根据图2中的(A)(B)以及(C)可知,实施例一中给出的光学系统100能够实现良好的成像效果。
实施例二
实施例二相较于实施例一,实施例二中的光学系统100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3所示。第一透镜L1具有正屈折力,第一透镜L1物侧面S1于近光轴H处为凸面、像侧面S2于近光轴H处为凸面。第二透镜L2具有负屈折力,第二透镜L2物侧面S3于近光轴H处为凸面、像侧面S4于近光轴H处为凹面。第三透镜L3具有负屈折力,第三透镜L3物侧面S5于近光轴H处为凹面、像侧面S6于近光轴H处为凸面。第四透镜L4具有负屈折力,第四透镜L4物侧面S7于近光轴H处为凹面、像侧面S8于近光轴H处为凸面。第五透镜L5具有负屈折力,第五透镜L5物侧面S9于近光轴H处为凹面、像侧面S10于近光轴H处为凹面。第六透镜L6具有正屈折力,第六透镜L6物侧面S11于近光轴H处为凸面、像侧面S12于近光轴H处为凸面。实施例二中光学系统100的相关参数如表3所示。
表3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7
实施例二中各透镜的表面对应的圆锥常数K和非球面系数如表4所示。
表4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9
请参阅图4,由图4中的(A)球差曲线图,(B)像散曲线图以及(C)畸变曲线图可知,光学系统100的纵向球差、像散和畸变均得到良好的控制,从而该实施例的光学系统100拥有良好的成像品质。此外,关于图4中的(A)、图4中的(B)以及图4中的(C)中各曲线对应的波长可参考第一实施例中关于图2中的(A)、图2中的(B)、图2中的(C)所描述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三
实施例三相较于实施例一,实施例三中的光学系统100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5所示。第一透镜L1具有正屈折力,第一透镜L1物侧面S1于近光轴H处为凸面、像侧面S2于近光轴H处为凸面。第二透镜L2具有负屈折力,第二透镜L2物侧面S3于近光轴H处为凸面、像侧面S4于近光轴H处为凹面。第三透镜L3具有负屈折力,第三透镜L3物侧面S5于近光轴H处为凹面、像侧面S6于近光轴H处为凸面。第四透镜L4具有负屈折力,第四透镜L4物侧面S7于近光轴H处为凹面、像侧面S8于近光轴H处为凸面。第五透镜L5具有负屈折力,第五透镜L5物侧面S9于近光轴H处为凹面、像侧面S10于近光轴H处为凹面。第六透镜L6具有正屈折力,第六透镜L6物侧面S11于近光轴H处为凸面、像侧面S12于近光轴H处为凸面。实施例三中光学系统100的相关参数如表5所示。
表5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1
实施例三中各透镜的表面对应的圆锥常数K和非球面系数如表6所示。
表6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3
请参阅图6,由图6中的(A)球差曲线图,(B)像散曲线图以及(C)畸变曲线图可知,光学系统100的纵向球差、像散和畸变均得到良好的控制,从而该实施例的光学系统100拥有良好的成像品质。此外,关于图6中的(A)、图6中的(B)以及图6中的(C)中各曲线对应的波长可参考第一实施例中关于图2中的(A)、图2中的(B)、图2中的(C)所描述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四
实施例四相较于实施例一,实施例四中的光学系统100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7所示。第一透镜L1具有正屈折力,第一透镜L1物侧面S1于近光轴H处为凸面、像侧面S2于近光轴H处为凸面。第二透镜L2具有负屈折力,第二透镜L2物侧面S3于近光轴H处为凸面、像侧面S4于近光轴H处为凹面。第三透镜L3具有负屈折力,第三透镜L3物侧面S5于近光轴H处为凹面、像侧面S6于近光轴H处为凸面。第四透镜L4具有负屈折力,第四透镜L4物侧面S7于近光轴H处为凹面、像侧面S8于近光轴H处为凸面。第五透镜L5具有负屈折力,第五透镜L5物侧面S9于近光轴H处为凹面、像侧面S10于近光轴H处为凹面。第六透镜L6具有正屈折力,第六透镜L6物侧面S11于近光轴H处为凸面、像侧面S12于近光轴H处为凸面。实施例四中光学系统100的相关参数如表7所示。
表7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5
实施例四中各透镜的表面对应的圆锥常数K和非球面系数如表8所示。
表8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7
请参阅图8,由图8中的(A)球差曲线图,(B)像散曲线图以及(C)畸变曲线图可知,光学系统100的纵向球差、像散和畸变均得到良好的控制,从而该实施例的光学系统100拥有良好的成像品质。此外,关于图8中的(A)、图8中的(B)以及图8中的(C)中各曲线对应的波长可参考第一实施例中关于图2中的(A)、图2中的(B)、图2中的(C)所描述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五
实施例五相较于实施例一,实施例五中的光学系统100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9所示。第一透镜L1具有正屈折力,第一透镜L1物侧面S1于近光轴H处为凸面、像侧面S2于近光轴H处为凸面。第二透镜L2具有负屈折力,第二透镜L2物侧面S3于近光轴H处为凸面、像侧面S4于近光轴H处为凹面。第三透镜L3具有负屈折力,第三透镜L3物侧面S5于近光轴H处为凹面、像侧面S6于近光轴H处为凹面。第四透镜L4具有负屈折力,第四透镜L4物侧面S7于近光轴H处为凹面、像侧面S8于近光轴H处为凸面。第五透镜L5具有负屈折力,第五透镜L5物侧面S9于近光轴H处为凹面、像侧面S10于近光轴H处为凹面。第六透镜L6具有正屈折力,第六透镜L6物侧面S11于近光轴H处为凸面、像侧面S12于近光轴H处为凸面。实施例五中光学系统100的相关参数如表9所示。
表9
Figure DEST_PATH_IMAGE019
实施例五中各透镜的表面对应的圆锥常数K和非球面系数如表10所示。
表10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1
请参阅图10,由图10中的(A)球差曲线图,(B)像散曲线图以及(C)畸变曲线图可知,光学系统100的纵向球差、像散和畸变均得到良好的控制,从而该实施例的光学系统100拥有良好的成像品质。此外,关于图10中的(A)、图10中的(B)以及图10中的(C)中各曲线对应的波长可参考第一实施例中关于图2中的(A)、图2中的(B)、图2中的(C)所描述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实施例六
实施例六相较于实施例一,实施例六中的光学系统100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1所示。第一透镜L1具有正屈折力,第一透镜L1物侧面S1于近光轴H处为凸面、像侧面S2于近光轴H处为凸面。第二透镜L2具有负屈折力,第二透镜L2物侧面S3于近光轴H处为凹面、像侧面S4于近光轴H处为凹面。第三透镜L3具有负屈折力,第三透镜L3物侧面S5于近光轴H处为凹面、像侧面S6于近光轴H处为凹面。第四透镜L4具有正屈折力,第四透镜L4物侧面S7于近光轴H处为凹面、像侧面S8于近光轴H处为凸面。第五透镜L5具有负屈折力,第五透镜L5物侧面S9于近光轴H处为凹面、像侧面S10于近光轴H处为凹面。第六透镜L6具有正屈折力,第六透镜L6物侧面S11于近光轴H处为凸面、像侧面S12于近光轴H处为凸面。实施例六中光学系统100的相关参数如表11所示。
表11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3
实施例六中各透镜的表面对应的圆锥常数K和非球面系数如表12所示。
表12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5
请参阅图12,由图12中的(A)球差曲线图,(B)像散曲线图以及(C)畸变曲线图可知,光学系统100的纵向球差、像散和畸变均得到良好的控制,从而该实施例的光学系统100拥有良好的成像品质。此外,关于图12中的(A)、图12中的(B)以及图12中的(C)中各曲线对应的波长可参考第一实施例中关于图2中的(A)、图2中的(B)、图2中的(C)所描述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综上所述,根据实施例一至六得出光学系统100中的各透镜相关参数之间的数值关系计算结果如表13所示。
表13
Figure DEST_PATH_IMAGE027
根据表13中结果可知,实施例一至六中光学系统100中的各透镜相关参数之间的数值关系计算结果分别一一对应满足条件式(1)至条件式(10)。
如图13所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取像模组200,取像模组200包括感光元件210以及如上所述的光学系统100。感光元件210具有感光面,感光面位于光学系统100的成像面内,以接收由所述光学系统100形成的图像的光线。感光元件210可以为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或CMOS(Complementary Metal Oxide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在装配时,光学系统100的成像面与感光元件210的感光表面211重叠。
如图14所示,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300,取像模组200应用于电子设备300以使电子设备300具备摄像功能。具体地,电子设备300包括固定件310以及如上所述的取像模组200,取像模组200安装在固定件310上用以获取图像。固定件310可以为电路板、中框、保护壳体等部件。电子设备300可以为但不限于便携式的智能手机、电话机、视频电话、电子书籍阅读器、行车记录仪、可穿戴装置等。以电子设备300为智能手机为例,取像模组200可安装智能手机的壳体内,如图14所示,为取像模组200安装于智能手机壳体的主视图。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此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申请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申请之权利范围,因此依本申请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本申请所涵盖的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共有六片具有屈折力的非球面透镜,沿光轴由物侧至像侧依次为:
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镜,物侧面以及像侧面于近光轴处均为凸面;
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二透镜,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
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三透镜,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
具有屈折力的第四透镜,物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凹面、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
具有负屈折力的第五透镜,物侧面以及像侧面于近光轴处均为凹面;
具有正屈折力的第六透镜,像侧面于近光轴处为凸面;
所述光学系统还满足条件式:3<AT34/AT45<14.5;其中,AT34为所述第三透镜的像侧面至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于光轴上的距离,AT45为所述第四透镜的像侧面至所述第五透镜的物侧面于光轴上的距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系统满足条件式:2.5<R12/R41<3.3;其中,R12为所述第一透镜的像侧面于光轴处的曲率半径,R41为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于光轴处的曲率半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系统还满足条件式:-0.6>EPD/f2>-0.73;其中,EPD为所述光学系统的入瞳直径,f2为所述第二透镜的有效焦距。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系统还满足条件式:3.0<(CT4+CT5+CT6)/(AT45+AT56)<7.2;其中,CT4为所述第四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CT5为所述第五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CT6为所述第六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AT56为所述第五透镜的像侧面至所述第六透镜的物侧面于光轴上的距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系统还满足条件式:2.45<CT6/CT5<3.1;其中,CT5为所述第五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CT6为所述第六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系统还满足条件式:1.1<|SAG41/CT4|<1.6;其中,SAG41为所述第四透镜的物侧面于最大有效通光口径处的矢高,CT4为所述第四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系统还满足条件式:2.1<CT6/ET6<3.1;其中,CT6为所述第六透镜于光轴上的厚度,ET6为所述第六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通光口径处至所述第六透镜的像侧面的最大有效通光口径处在平行于光轴方向上的厚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系统还满足条件式:1.0<SD22/SD31<1.3;其中,SD22为所述第二透镜的像侧面的最大有效通光口径的一半,SD31为所述第三透镜的物侧面的最大有效通光口径的一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系统还满足条件式:2.36<f/EPD<2.53;和/或,0.92<ND4/ND6<0.95;其中,f为所述光学系统的有效焦距,EPD为所述光学系统的入瞳直径,ND4为所述第四透镜在波长为587.00nm下的折射率,ND6为所述第六透镜在波长为587.00nm下的折射率。
10.一种取像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光学系统以及感光元件,所述感光元件设置在所述光学系统的像侧。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取像模组以及固定件,所述取像模组安装于所述固定件。
CN202210859865.8A 2022-07-22 2022-07-22 光学系统、取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493581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59865.8A CN114935812B (zh) 2022-07-22 2022-07-22 光学系统、取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859865.8A CN114935812B (zh) 2022-07-22 2022-07-22 光学系统、取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35812A CN114935812A (zh) 2022-08-23
CN114935812B true CN114935812B (zh) 2022-11-15

Family

ID=828680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859865.8A Active CN114935812B (zh) 2022-07-22 2022-07-22 光学系统、取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493581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60043B (zh) * 2023-07-07 2023-09-01 深圳弗莱斯光电有限公司 外置长焦望远镜头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76488A (zh) * 2011-06-20 2014-10-01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拾取光学系统
CN105242374A (zh) * 2014-07-11 2016-01-13 佳能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
CN107765394A (zh) * 2016-08-22 2018-03-06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摄像系统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10221408A (zh) * 2019-06-29 2019-09-10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CN110346922A (zh) * 2019-06-29 2019-10-18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WO2021119894A1 (zh) * 2019-12-16 2021-06-24 诚瑞光学(常州)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76488A (zh) * 2011-06-20 2014-10-01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拾取光学系统
CN105242374A (zh) * 2014-07-11 2016-01-13 佳能企业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镜头
CN107765394A (zh) * 2016-08-22 2018-03-06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光学摄像系统组、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10221408A (zh) * 2019-06-29 2019-09-10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CN110346922A (zh) * 2019-06-29 2019-10-18 瑞声科技(新加坡)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WO2021119894A1 (zh) * 2019-12-16 2021-06-24 诚瑞光学(常州)股份有限公司 摄像光学镜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4935812A (zh) 2022-08-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917667A (zh) 摄像镜头
CN111443461A (zh) 光学系统、镜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3552694B (zh) 光学系统、取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1786316U (zh) 光学系统、镜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3484983B (zh) 光学系统、镜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CN211786312U (zh) 光学系统、摄像模组及电子装置
CN113341539B (zh) 光学系统、镜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4935812B (zh) 光学系统、取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3149353U (zh) 光学系统、镜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3866939A (zh) 光学系统、镜头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CN212111955U (zh) 光学系统、镜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CN210720856U (zh) 光学系统、取像装置及电子装置
CN210775999U (zh) 光学系统、镜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4326052B (zh) 光学系统、取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4721126B (zh)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3900225B (zh) 光学系统、取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3960759B (zh) 光学镜头、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4019654B (zh) 光学系统、取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4474193U (zh) 光学系统、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2925086B (zh) 光学系统、取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114994880A (zh) 光学系统、镜头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3482554U (zh) 光学系统、摄像模组和电子设备
CN210401819U (zh) 光学系统、镜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CN213122416U (zh) 光学系统、镜头模组和电子设备
CN114895436A (zh) 成像透镜组、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