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756A - 顶盘盘秤 - Google Patents

顶盘盘秤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756A
CN1130756A CN95119118.7A CN95119118A CN1130756A CN 1130756 A CN1130756 A CN 1130756A CN 95119118 A CN95119118 A CN 95119118A CN 1130756 A CN1130756 A CN 11307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rizontal cell
fulcrum
elasticity
movable column
rigidit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9511911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5903C (zh
Inventor
河本晟
岛内邦夫
西林一夫
深井秋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madzu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imadzu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adzu Corp filed Critical Shimadzu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307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7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5903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5903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GWEIGHING
    • G01G21/00Details of weighing apparatus
    • G01G21/24Guides or linkages for ensuring parallel motion of the weigh-pans
    • G01G21/244Guides or linkages for ensuring parallel motion of the weigh-pans combined with flexure-plate fulcrums

Abstract

一种顶盘盘秤具有一架盘秤元件链和载荷重量传递杠杆,前者的可动立柱由弹性连接支轴连接杠杆的力作用点,在架盘秤元件链的上下水平元件之中较接近弹性连接支轴的水平元件的刚度大于另一水平元件;或者它们的刚度相等,弹性连接支轴位于上、下水平元件之间的中点处。这样防止或降低了由偏置载荷引起的弹性连接支轴的前后运动。即使顶盘盘秤做得紧凑并薄化,杠杆的杠杆比率增加,顶盘盘秤也会由于偏移位置误差较小而具有高精度。

Description

顶盘盘秤
本发明涉及一种顶盘盘秤,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具有架盘秤元件链(Roberval′s chain)和用于传递载荷的杠杆机构的顶盘盘秤。要指出,本发明不仅能够适用于具有电磁平衡型的载荷传感部分的所谓电子秤,而且适用于具有载荷传感器或用作载荷传感部分的类似器件的所谓盘秤。
图9(A)和(B)是常规的顶盘盘秤的平面图和侧视图,图10表示其机构。在这种顶盘盘秤中,样品秤盘20利用架盘秤元件链10(其还称为平行导杆)来支承。这就限制了样品秤盘20横向移动和/或倾斜,使得样品秤盘20在维持水平的同时竖直移动。这就防止了由于样品在样品秤盘20上的偏移而产生的误差,即所谓的偏移位置误差(其还被称为四角误差)。
在架盘秤元件链10具有的结构中,可动立柱13通过两个平行的水平元件连接到静止立柱14上,这两个元件即上和下水平元件11、12,每一个元件在其两端都设有可弯曲部分11a、11b、12a、12b,它们用作铰接部分。样品秤盘20由可动立柱13支承。作用在样品秤盘20上的载荷由连接到可动立柱13上的杠杆30传递到例如为载荷传感器、电磁平衡机构之类的载荷传感部件40上。
杠杆30通常由弹性支轴31支承,并且在其一端设有一个力的作用点32,该力的作用点通过连接件50连接到可动立柱13上。杠杆30的另一端连接载荷传感部件40,使得作用在样品秤盘20上的被测载荷按照1比几到1比一百几十的降低的比例传给载荷传感部件40。杠杆30的力的作用点32沿图10中箭头R表示的方向(即沿杠杆30摆动的方向)是可变通的。为了在连接件50和可动立柱13之间形成连接,形成一个弹性连接支轴51。因此,要做到保证弹性连接支轴51和可活动的力的作用点32不仅能吸收由于将载荷施加到样品秤盘20上而引起可动立柱13沿前后方向的轻微位移,而且还能吸收由于杠杆30的倾斜引起的力的作用点32沿前后方向的轻微位移。
通常,在具有上述配置的架盘秤元件链10中,上和下水平元件11、12之间的平行度是很重要的。更确切地说,只有在上、下水平元件11、12彼此严格平行的条件下,才可消除在样品秤盘20上的载荷的偏移位置误差。即除非精确调节水平元件11、12使得图9(B)中的距离H、H′彼此严格相等,否则就会产生偏移位置误差。特别是,电磁平衡型的精密电子秤之类要求的精确度其数量级不大于μm。因此,这种调节并不是根据通过测量距离H和H′可能实现的水平而进行的。在实际的调节中,对水平元件11、12之间的平行度要进行微调,使得当将载荷施加到样品秤盘20上每个不同的位置时,在每个位置的测量值都不会改变。
对于用于调节架盘秤元件链10的平行度的机构,一般公知的是如图11中所示的机构。更确切地说,由于利用了一个其一端弹性地固定到静止立柱14而另一端是自由端的调节臂71,通过旋转调节螺钉72使调节臂71的竖直移动减少到d2/d1,因此使水平元件11或12的连接部分F产生细微的移动(例如,公开号为63—308522的日本实用新型公报)。此外,公知一种机构,其中使用一个不同的螺钉作为调节螺钉72(公开号为63—35924的日本实用新型公报),以及一种机构,其中通过利用尖劈原理使一个水平元件的连接部分F相对静止立柱14产生细微移动(公开号为62—40531的日本实用新型)以及其它类似机构。
随着近来对更小更薄的秤的需求,与已有技术的秤相比,更需要增加杠杆比率,以便利用很小的机构测量大的载荷。然而,假如采用常规的装置,当它仅是以简单方式增加杠杆比率来降低秤的尺寸的话,偏移位置误差则变大,不能满足对秤的技术要求。
更确切地说,当增加杠杆比率,以便将弹性支轴31和杠杆30的力的作用点32之间的距离L1缩短到大约1mm或更小时,特别是沿前后方向的偏移位置误差随载荷的大小变化。因此,即使利用上述的调节机构对于某一载荷精确调节该偏移位置误差,对另一载荷仍会产生偏移位置误差。这就妨碍了这种秤投入实际使用。
图1是说明一实施例的机构的侧视图,其中将第一发明应用到一种电磁平衡型的电子秤;
图2是说明一特定实例配置的视图,其中在图1中所示实施例中的上水平元件11比下水平元件12的刚度低;
图3是说明当一偏移放置的载荷作用到图1中的机构上时形成的工况的视图;
图4是以几何方式说明这样一种条件的视图,在这种条件下,使在图1所示机构中由于偏移放置的负载而产生的弹性连接支轴51的移动量为0;
图5是说明一实施例的机构的侧视图,其中将第二发明应用到一种电磁平衡型的电子秤;
图6是说明当一偏移放置的载荷作用到图5所示机构上时形成的工况的视图;
图7是说明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工况的视图,其中将弹性连接支轴51和杠杆30的力作用点32配置成使其从一垂线位置偏移的情况,该垂线将上、下水平元件的对应可弯曲部分11a、12a彼此连接;
图8(A)和图8(B)是说明第一发明的改进的特定配置的视图;
图9(A)和图9(B)是具有架盘秤元件链和杠杆的顶盘盘秤的一般配置的平面图和侧视图;
图10是说明图9中的秤的机构的侧视图;
图11表示利用调节臂来调节架盘秤元件链的平行度的常规机构;以及
图12是图10中的机构的主要部分的放大视图,说明由于偏移放置的载荷的作用各组成元件的位置怎样变化。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顶盘盘秤,其能够解决常规的顶盘盘秤存在的上述问题,其中即使通过增加杠杆比率使机构设计紧凑并薄型化,根据载荷的大小产生的偏移位置误差变化仍很小,因此使得能够在设计紧凑并薄型化的情况下由于具有较小的偏移位置误差,使顶盘盘秤高度精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如图1所示,第一发明提供的一种顶盘盘秤包含:一架盘秤元件链10,其具有(i)上、下两个平行的水平元件11、12,每一个水平元件在其两端都设有可弯曲部分,(ii)一个可动立柱13和(iii)一个由水平元件11、12连接可动立柱13的静止立柱14;一由可动立柱13支承的样品秤盘20;一具有弹性支轴31和力的作用点32的杠杆30,该力的作用点32通过位于上、下水平元件11、12之间的弹性连接支轴51,连接到可动立柱13上;以及一载荷传感部分40,利用杠杆30将作用在样品秤盘20上的载荷传递到其上,该顶盘盘秤的特征在于,对于上和下水平元件11、12,较接近弹性连接支轴51的水平元件(在图1中为下水平元件)其刚度大于另一个水平元件(在图11中为上水平元件11)。
水平元件11或12的刚度还包括在其两端形成的每一个可弯曲部分11a、11b或12a、12b的刚度,以及更确切地说包括可动或静止立柱13或14沿水平方向的刚度。因而,上述的第一发明还包括一种装置,其中包括其两端可弯曲部分11a、11b、12a、12b的刚度的水平元件11、12本身的刚度彼此基本上相等,并且,连接到水平元件11、12各一端处的可动主柱13或静止立柱14被削弱,这样离弹性连接支轴51较远的水平元件(图1中的上水平元件11)的刚度与另一个水平元件(图1中的下水平元件12)的刚度相比,显然被削弱。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如图5所示,第二发明提供的顶盘盘秤包含:与第一发明相同的架盘秤元件链10和杠杆30并且其中杠杆30的力的作用点32通过弹性连接支轴51连接到可动立柱13上,该顶盘盘秤的特点在于,上和下水平元件11、12的刚度基本上相同,并且弹性连接支轴51的竖直位置位于上、下水平元件11、12之间的中心处。
本发明的实现是基于下述发现,即发现在常规的顶盘盘秤中,当杠杆比率超过某一限值时使偏移位置误差增加,这是因为由于偏移放置的载荷引起杠杆比率变化,使误差量随偏移放置的载荷大小的改变而变化。
通过采用上述的第一和第二发明的设置,使本发明能消除由于偏移放置的载荷引起的杠杆比率的变化,借此实现预定的目的。
参阅图10和12,如下的说明将讨论(i)杠杆比率随偏移放置的载荷变化的事实以及(ii)通过采用第一和第二发明中的每一个的装置,如何消除由于偏移放置的载荷引起的杠杆比率的变化。图10是说明一种顶盘盘秤的机构的侧视图,其中架盘秤元件链10的可动立柱13由弹性连接支轴51连接到杠杆30的力的作用点32,而图12是图9中主要部分的放大图。
在图10中,当样品秤盘20上的载荷从位置a移动到位置b时,一个拉伸力作用到架盘秤元件链10的上水平元件11上,使水平元件11被拉伸。另一方面,一个压缩力作用到下水平元件12上,使水平元件12被压缩。当载荷移动到位置c时,上水平元件11被压缩,而下水平元件12被拉伸。
在上述类型的常规的顶盘盘秤中,上、下水平元件11、12的刚度基本上相同,且水平元件11或12的拉伸量基本上等于水平元件12或11的压缩量。这一拉伸/压缩量称为δ4。根据偏移放置的载荷的位置,如图12所示,各组成元件围绕一连接上水平元件11的可弯曲部分11a和对应的下水平元件12的可弯曲部分12a的直线的中点P产生移动。
通常,当力的作用点32和弹性连接支轴51之间的距离较长时,则精确度较好。相应地,弹性连接支轴51的竖直位置低于在上、下水平元件11、12之间的中心位置。即A大于B。因此,当作用在样品秤盘20上的载荷位于秤盘的中心时,弹性连接支轴51从位置K移动,当载荷移动到位置b时该支轴51移动到位置Kb,并且当载荷移动到位置c时,支轴51移动到位置Kc
当弹性连接支轴51移动到位置Kb时,在力的作用点32和杠杆30的弹性支轴31之间的距离L′小于距离L1,并且杠杆比率从L1/L2变化到L1′/L2(其中L1′小于L1)。另一方面,当弹性连接支轴51移动到位置Kc时,L1增加,杠杆比率变化到L1″/L2(其中L1″大于L)。下面假设,在秤的称重范围内的例如2kg的载荷在样品秤盘20上进行移动。然后,如图11所示的调节机构动作,以调节架盘秤元件链10的平行度,使得垂直显示值不变化。因此,形成一种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偏移位置误差等于0。在这种情况下,意味着,通过使架盘秤元件链10的平行度产生变化,使由于上述的杠杆比率的变化引起的误差被校正。那么,下面假设,在实现这种调节之后,使具有不同重量例如4kg的载荷在样品秤盘20上移动。在这种情况下,当使4kg的载荷移动的距离等于原2kg的载荷移动距离的一半时,对样品秤盘20的力矩变得等于对2kg载荷的力矩,并且作用在上、下水平元件11、12上的拉伸力和压缩力彼此变得相等,而对k点的移动量也彼此相等。然而,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载荷加倍,所以由于杠杆比率变化引起的误差也加倍。因而,对于2kg载荷进行的校正量对于4kg载荷就不够了,因此产生误差。实际上,4kg载荷的移动距离等于原2kg载荷移动的距离。因此,4kg的载荷的误差进一步增加。
上面已经讨论了为什么当杠杆比率变大和距离L1短到约1mm或其以下时,偏移位置误差会增加的原因。
鉴于上述内容,本发明能消除在施加偏移位置的载荷时引起的点k(弹性连接支轴51)的移动,借此防止由于偏移放置的载荷引起的杠杆比率的变化。
更确切地说,根据第一发明采用一种装置,其中象常规方式所做的那样,该弹性连接支轴51随着其位置朝向其中一个水平元件的移动就位,并且在其中较接近弹性连接支轴51的水平元件的刚度大于另一个水平元件。因而,上和下水平元件或下和上水平元件的延伸和压缩量彼此不相等,由此防止了点k的移动。当下水平元件12较靠近弹性连接支轴51时,象上述实例中的一样,下水平元件12的刚度高于上水平元件11。在这种情况下,如图3中所示,形成关系式δ1>δ2,其中δ1是由于偏移放置的载荷所引起的上水平元件11的延伸或压缩量而δ2是由于偏移放置的载荷所引起的下水平元件12的压缩或延伸量。因此,点k的移动量很小。理论上,当使δ1和δ2之间的比率等于如下所示A和B间的比率时就消除了点k的移动;
                  δ12=A/B…(1)
如下的说明将证明上述关系。
如图4中表示的几何图形,建立如下的关系式:
                    δ=θ(C-B)          ....(2) θ = δ 1 + δ 2 H - - - - ( 3 ) C δ 2 = H - C δ 1 . . . C = δ 2 δ 1 + δ 2 H - - - - ( 4 ) . . . δ = δ 1 + δ 2 H · ( δ 2 δ 1 + δ 2 H - B ) = δ 2 - δ 1 + δ 2 H B - - - - ( 5 )
其中C是在各有关组成元件的位移的中心即中点P和下水平元件11之间的距离,θ是一角度,即由于偏移放置的载荷使得连接上水平元件11在可动立柱13侧的可弯曲部分11a和下水平元件12在可动立柱13侧的可弯曲部分12a的直线相对于垂线倾斜的角度,以及δ是在此时点k的移动量。
为了使由于偏移放置的载荷引起的点k的移动等于0,将0代入方程(5)中的δ,然后得到如下的方程: δ 2 = B H ( δ 1 + δ 2 ) - - - - ( 6 ) B H = δ 2 δ 1 + δ 2 , . . . δ 2 A = δ 1 B - - - - ( 7 )
因此,当满足方程(1)时,点k的移动被消除。
此外,通过削弱可动立柱13或静止立柱14沿水平方向的刚度,离弹性连接支轴51较远的上水平元件11可以比下水平元件12显著降低刚度。因而,当由于使上、下水平元件11、12的刚度无差别而有意地削弱可动立柱13或静止立柱14的刚度时,所产生的影响等效于利用使水平元件11本身削弱刚度而水平元件12本身不变的装置产生的影响。
另一方面,根据第二发明采用一种装置,其中象常规方式所做的一样,使上、下水平元件11、12的刚度基本相同,并且在其中,使弹性连接支轴51的竖直位置位于在上、下水平元件11、12之间的中心处。因此,如图6所示,由于偏移放置的载荷引起的上或下水平元件11、12的延伸或压缩量δ3等于由于偏移放置的载荷引起的下或上水平元件12、11的压缩或延伸量δ3,并且弹性连接支轴51(点k)位于由于这种延伸或压缩引起各组成元件位移的中心点。这就消除了点k的移动。
图1是一优选实施例的机构的侧视图,其中将第一发明应用到一种电磁平衡型的电子秤上。
一架盘秤元件链10具有的基本结构等同于在图9和10中所示的常规结构,其中可动立柱13由上、下水平元件11、12连接到静止立柱14上,在上、下水平元件的每一个的两端处都设有可弯曲部分11a、11b或12a、12b,并且其中样品秤盘20由可动立柱13支承。
象常规的秤一样,作用在可动立柱13上的载荷通过由弹性支轴31支承的杠杆30传递到一个用作载荷传感部分的电磁力发生装置40上。更确切地说,配置在杠杆30的一端上的力的作用点32利用连接件50通过弹性连接支轴51连接到可动立柱13上。将电磁力发生装置40的力检测线圈42固定到杠杆30上的相对于弹性支轴31为与力的作用点32相反的一侧上。在该电磁力发生装置40中,固定在杠杆30上的力检测线圈42以可动方式处于由一主要包含永久磁铁41a的磁路41产生的静态磁场中。杠杆30的位移利用一个用于检测在杠杆30另一端中的切口的位置的位移传感器34来检测。控制力检测线圈42中流动的电流,使位移检测的结果始终为0。根据这一电流的大小检测在样品秤盘20上的载荷。
弹性连接支轴51的竖直位置与上水平元件11相比更接近架盘秤元件链10的下水平元件12。即A大于B,其中A是上水平元件11和弹性连接支轴51之间的竖直距离,B是下水平元件12和弹性连接支轴51之间的竖直距离。
下水平元件12的刚度高于上水平元件11。更确切地说,如图2(A)所示,上水平元件11在主体部分的厚度t1小于下水平元件12,或者上水平元件11在每个可弯曲部分的厚度t2小于下水平元件12。此外,上水平元件11在主体部分的宽度窄于下水平元件12。
相反,上、下水平元件11、12作得使其厚度t1和t2彼此相等,同时,切口S仅形成在上水平元件11上以便形成如图2(B)所示的弹性部分E,该图是上水平元件11的局部平面图。
另外,将上水平元件11的可弯曲部分11a、11b中的每一个的宽度W做得小于下水平元件12的可弯曲部分12a、12b中的每一个的宽度(见图2(B))。
调节上、下水平元件11、12间的刚度比,使得
                δ12A/B…(8)其中δ1是由于偏移放置的载荷引起的上水平元件11的延伸/压缩量,δ2是由于偏移放置的载荷引起的下水平元件12的压缩/延伸量。
在上述实施例中,下面假设满足方程(8)。如图3所示,即使由于偏移放置的载荷引起上和下水平元件11、12延伸或压缩,弹性连接支轴51也很难移动。因此,即使将杠杆比率增加并且使弹性支轴31和杠杆30的力作用点32之间的距离降低到大约1mm或其以下,偏移放置的载荷也不会增加。
如下的说明将讨论第二发明的装置,它也可应用于电磁平衡型电子秤的情况。图5是说明第二发明的机构的侧视图。
在这个实施例中,关于架盘秤元件链10的机构以及杠杆30和载荷传感部分40之类的基本结构分别与上述实施例中的相同。因此,利用在图1中使用的相同参考标号来标注相同的部分,并略去对它们的说明。
图5中所示实施例的特征在于,架盘秤元件链10的上、下水平元件11、12的刚度基本上相同,并且弹性连接支轴51的竖直位置位于在上、下水平元件11、12之间的距离H的中心处。
根据图5中的设置,由于偏移放置的载荷引起的上、下水平元件11、12的延伸和压缩量彼此相等,该量下面称为δ3。如图6中所示,由于这一延伸/压缩量δ3,弹性连接支轴51很难移动。
在上述的每一个实施例中,弹性连接支轴51和杠杆30的力的作用点32均位于一条垂直线上,该直线将上、下水平元件11、12的对应的可弯曲部分11a、12a彼此连接。从位置的相互关系来看,这种配置是理想的。然而,本发明并不总是需要以上述的方式配置。实际上,如图7所示,弹性连接支轴51和力的作用点32位置上可以从将对应的上、下可弯曲部分11a、12a彼此连接的垂直线上移开ε。更确切地说,为了制备具有不同称重范围的同一系列的各种类型的盘秤/秤,每一个盘秤/秤的制造商通常根据各称重范围而分别提供具有各种不同的杠杆比率的盘秤/秤。因此,对于所有类型的盘秤/秤中的每一种,要应用上述的理想位置关系是困难的。因而,要更优先考虑选择这样一种位置关系,以便达到称重范围/灵敏度的预期的分辨率,这是所要实现的最困难的性能。
下面假设采用如图7中所示的位置关系。当由于偏移放置的载荷引起上、下水平元件11、12延伸/压缩时,弹性连接支轴51位置所在的点k竖直移动γ。然而,因为由电磁力发生装置40产生的电磁力作用使杠杆30维持在恒定的姿态,仅有可动立柱13可竖直移动。当可动立柱13竖直移动时,架盘秤元件链10的上、下水平元件11、12按照相同的角度倾斜,使得水平元件11,12之间的平行度并没有超出范围。此外,架盘秤元件链10的可弯曲部分11a、11b、12a、12b的恢复力与水平元件11、12的倾斜度成比例并且不太受载荷量的影响。总之,根据可动立柱13的竖直移动量(与在样品秤盘20上的作用力矩按比例增加),可以调节架盘秤元件链10的平行度,使得误差近于0。上述部分还可以应用到图1和图5中所示的每一个实施例中。另外,要保证在ε≤约3mm的范围内不会遇到问题。
当然重要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中的架盘秤元件链10的上、下水平元件11、12的延伸/压缩量δ1、δ2、δ3必须不仅包含上、下水平元件11、12本身的延伸/压缩量,而且还包括可弯曲部分11a、11b、12a、12b的弯曲。因而,上、下水平元件11、12的刚度也包括可弯曲部分11a、11b、12a、12b的刚度。
水平元件11、12固定到立柱13、14上,当可动立柱13或静止立柱14的刚度太弱以至于被忽略时,水平元件11、12中的每一个的实际刚度受可动立柱13或静止立柱14的刚度的影响。
作为第一发明的一种改进,其中使在上、下水平元件11、12之间的刚度有差别,可以降低可动或静止立柱13或14的刚度,使得距弹性连接支轴51较远的水平元件的刚度,即图1所示实施例中的上水平元件11的刚度显著弱于下水平元件12的刚度。这种改进可以产生的工作效果等同于利用图1和2所示装置产生的效果。第一发明也包括这种装置。
图8(A)和8(B)表示了一特定实例的配置,其中通过削弱可动立柱13的刚度,与下水平元件12相比较,上水平元件11的刚度显著被削弱。
在图8(A)中,在可动立柱13中的邻近固定上水平元件11的部分处竖直地形成一个切口13a。这就削弱了沿水平方向的可动立柱13的刚度。
在图8(B)中,在分别固定上水平元件11和下水平元件12的可动立柱13的部分附近,该处的可动立柱13较细。在这种情况下,形成关系式L1<L2。这也削弱了可动立柱13沿水平方向的刚度。
应当承认,为了削弱可动立柱13或静止立柱14的刚度还有另外一些结构。例如,通过使可动立柱13或静止立柱14局部地或整体地以细长方式构成,将可以消除点k的移动。
在图1所示的第一发明的装置中,使杠杆30的位置离上水平元件11比离下水平元件12更近。然而,也可以使杠杆30所处位置更接近下水平元件12。在这种设置中,根据精确度的要求,通过支轴51将力的作用点32连接到可动立柱13的弹性连接支轴51所处的位置最好比较接近上水平元件11。因而,与下水平元件12相比较,需要增加上水平元件11的刚度。当然,第一发明也可以包含这样的设置。
此外,在上述的每一个实施例中,都是将本发明应用于利用电磁力发生装置40作为载荷传感部分的电磁平衡型电子秤。当然,本发明也能应用于具有例如载荷传感器件等其它类型的载荷传感部分的电子秤。

Claims (8)

1.一种顶盘盘秤,包含一架盘秤元件链,该元件链具有(i)上和下两个平行的水平元件,在每个元件的两端设有可弯曲的部分,(ii)一可动立柱和(iii)一静止立柱,其由所述的两个水平元件连接到所述可动立柱上;一由所述可动立柱支承的样品秤盘;一具有弹性支轴和力的作用点的杠杆机构,所述力的作用点通过位于在所述上、下水平元件之间的弹性连接支轴连接到所述可动立柱上;以及一载荷传感部分,利用所述杠杆机构使在所述样品秤盘上的载荷传递到该载荷传感部分上,
所述顶盘盘秤的特征在于,其中一个较接近所述弹性连接支轴的所述水平元件的刚度大于另一个水平元件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盘盘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较接近所述弹性连接支轴的水平元件的主体部分的厚度大于所述另一个水平元件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盘盘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较接近所述弹性连接支轴的水平元件在其两端的每一弹性部分的厚度比所述另一个水平元件的大。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盘盘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较接近所述弹性连接支轴的水平元件的宽度比所述另一个水平元件的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顶盘盘秤,其特征在于,
所述上、下水平元件的主体部分的厚度以及在其两端的每一个可弯曲部分的厚度相同,以及
仅在距所述弹性连接支轴较远的水平元件中形成一切口,使得所述水平元件是可弯曲的。
6.一种顶盘盘秤,包含:一架盘秤元件链,该元件链具有(i)上、下两个平行的水平元件,在每个元件的两端设有可弯曲的部分,(ii)一可动立柱及(iii)一静止立柱,其由所述水平元件连接到所述可动立柱上;一由所述可动立柱支承的样品秤盘;一具有弹性支轴和力的作用点的杠杆机构,所述力的作用点通过位于在所述上、下水平元件之间的弹性连接支轴连接到所述可动立柱上;以及一载荷传感部分,利用所述杠杆机构将在所述样品秤盘上的载荷传递到所述载荷传感部分上,
所述顶盘盘秤的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水平元件的刚度基本上相同,并且所述静止立柱的刚度被削弱,使得距所述弹性连接支轴较远的水平元件的刚度显著小于另一水平元件的刚度。
7.一种顶盘盘秤,包含一架盘秤元件链,该元件链具有(i)上和下两个平行的水平元件,在每个元件的两端设有可弯曲的部分,(ii)一可动立柱和(iii)一静止立柱,其由所述两水平元件连接到所述可动立柱上;一由所述可动立柱支承的样品秤盘;一具有弹性支轴和力的作用点的杠杆机构,所述力的作用点通过位于在所述上、下水平元件之间的弹性连接支轴连接到所述可动立柱上;以及一载荷传感部分,利用所述杠杆机构将在所述样品秤盘上的载荷传递到该载荷传感部分上,
所述顶盘盘秤的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水平元件的刚度基本上相同,并且,所述可动立柱的刚度被削弱,使得距所述弹性连接支轴较远的水平元件的刚度明显地小于另一个水平元件的刚度。
8.一种顶盘盘秤,包含一架盘秤元件链,该元件链具有:(i)上和下两个平行的水平元件,在每个元件的两端设有可弯曲的部分,(ii)一可动立柱和(iii)一静止立柱,其由所述水平元件连接到所述可动立柱上;一由所述可动立柱支承的样品秤盘;一具有弹性支轴和力的作用点的杠杆机构,所述力的作用点经一位于所述上、下水平元件之间的弹性连接支轴连接到所述可动立柱上;以及一载荷传感部分,利用所述杠杆机构将在所述样品秤盘上的载荷传递到所述载荷传感部分,
所述顶盘盘秤的特征在于,所述上、下水平元件的刚度基本上相同,并且所述弹性连接支轴的位置沿竖直方向处在所述上、下水平元件之间的中心处。
CN95119118.7A 1994-10-05 1995-10-04 顶盘盘秤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5903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4111994 1994-10-05
JP241119/1994 1994-10-05
JP241119/94 1994-10-0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756A true CN1130756A (zh) 1996-09-11
CN1105903C CN1105903C (zh) 2003-04-16

Family

ID=170695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5119118.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05903C (zh) 1994-10-05 1995-10-04 顶盘盘秤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5962818A (zh)
EP (1) EP0706035B1 (zh)
CN (1) CN1105903C (zh)
DE (1) DE69516965T2 (zh)
TW (1) TW287229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50229C (zh) * 2003-06-13 2007-11-21 扎托里乌斯股份公司 紧凑的称量装置
CN102077064B (zh) * 2008-06-24 2013-05-29 赛多利斯称量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转换杠杆的称量系统
CN114846313A (zh) * 2019-12-23 2022-08-02 纽拉机器人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测量长度变化的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729623B4 (de) * 1997-07-10 2004-10-07 Mettler-Toledo Gmbh Anordnung zum Befestigen einer Parallelogrammführung in einer Kraftmeßvorrichtung
US6472618B1 (en) * 1999-03-30 2002-10-29 A&D Co., Ltd. Electronic weighing scale using general purpose block member
DE202004011793U1 (de) * 2004-07-27 2005-09-01 Sartorius Ag Wägesystem nach dem Prinzip der elektromagnetischen Kraftkompensation
JP4942390B2 (ja) 2006-05-02 2012-05-30 株式会社エー・アンド・デイ 電子天秤の荷重計測機構
EP1898193B1 (de) * 2006-09-05 2016-06-01 Mettler-Toledo GmbH Kraftmessvorrichtung und Referenzeinheit
PL2607866T3 (pl) * 2011-12-22 2015-05-29 Mettler Toledo Gmbh Ogniwo obciążnikowe według zasady elektromagnetycznej kompensacji siły z optoelektronicznym czujnikiem pozycji
EP2610596B2 (de) * 2011-12-30 2022-03-30 WIPOTEC GmbH Brückenelement zur Ausbildung einer Waage
EP2634543A1 (de) 2012-02-29 2013-09-04 Mettler-Toledo AG Wägezelle nach dem Prinzip der magnetischen Kraftkompensation mit optoelektronischem Positionssensor
CN105118358B (zh) * 2015-09-20 2018-11-27 天津大学 具有运动数学模型的精密天平平衡-放大机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377738A (en) * 1971-07-31 1974-12-18 Avery Ltd W T Force measuring devices
CH625617A5 (zh) * 1978-03-08 1981-09-30 Mettler Instrumente Ag
JPS57111419A (en) * 1980-12-29 1982-07-10 Shimadzu Corp Electronic even balance
US4485881A (en) * 1983-09-09 1984-12-04 Pitney Bowes Inc. Shift adjustment for a load cell
DE3505070A1 (de) * 1985-02-14 1986-08-14 Sartorius GmbH, 3400 Göttingen Oberschalige elektronische waage mit einer lenkerparallelfuehrung
CH669043A5 (de) 1985-08-23 1989-02-15 Mettler Instrumente Ag Praezisionswaage.
CH670704A5 (en) 1986-08-22 1989-06-30 Mettler Instrumente Ag Precision balance with supported weighing dish
DE3710997C1 (de) 1987-04-01 1988-05-26 Sartorius Gmbh Oberschalige elektronische Waage mit Ecklasteinstellung
EP0291258A3 (en) * 1987-05-09 1990-03-28 Shimadzu Corporation Electronic balance
JPH02150537U (zh) * 1989-05-24 1990-12-26
DE4119734A1 (de) * 1991-06-14 1992-12-17 Mettler Toledo Ag Vorrichtung zur kraftuntersetzung in einer kraftmesseinrichtung, insbesondere einer waage
JPH05302844A (ja) * 1992-04-27 1993-11-16 Shimadzu Corp 電子天秤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350229C (zh) * 2003-06-13 2007-11-21 扎托里乌斯股份公司 紧凑的称量装置
CN102077064B (zh) * 2008-06-24 2013-05-29 赛多利斯称量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具有转换杠杆的称量系统
CN114846313A (zh) * 2019-12-23 2022-08-02 纽拉机器人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测量长度变化的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0706035A3 (en) 1996-07-03
EP0706035B1 (en) 2000-05-17
CN1105903C (zh) 2003-04-16
DE69516965T2 (de) 2000-11-09
US5962818A (en) 1999-10-05
TW287229B (zh) 1996-10-01
DE69516965D1 (de) 2000-06-21
EP0706035A2 (en) 1996-04-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4432C (zh) 载荷传感器
CN1105903C (zh) 顶盘盘秤
US4300648A (en) Mass and force meter
CN1077025A (zh) 电子力敏载荷元件
CN85108400A (zh) 多量程测力计称重仪
US7851713B2 (en) Adjustable parallel-guiding mechanism, specifically for a gravimetric measuring instrument
US8100016B2 (en) Vibratory sensor
CN1113223C (zh) 自撑式重量传感器和装有这种传感器的秤
CN101216363A (zh) 扭矩测量仪的标定设备
WO1995025262A1 (en) Thin load cell having unitary structure
SE433884B (sv) Lastomvandlare av tradtojningstyp med en parallellogramformad balk
JPH0676840U (ja) 力測定用装置
US9297689B2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the adjustment of an eccentric load error in a parallel-guiding mechanism
CN1162688C (zh) 电子天平
US4501160A (en) Force transducer
SU1336953A3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измерени веса
KR20020063454A (ko) 편심 및 경사에 의한 오차의 보상이 가능한 전자저울
CN211234647U (zh) 五柱式称重传感器
US3248936A (en) Temperature compensated transducer
US4284155A (en) Device for supporting the load or a load carrier in an electromechanical scale
CN111412967B (zh) 一种五柱式称重传感器
JP4178681B2 (ja) 上皿はかり
CN1261153A (zh) 测力装置、尤其是称重单元
US11754433B2 (en) Load sensing system with stabilized fulcrums
JPS6323490B2 (zh)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0416

Termination date: 201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