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51725B - 基于通用型辅助变量法的det与relap5耦合的动态特性分析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于通用型辅助变量法的det与relap5耦合的动态特性分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51725B
CN113051725B CN202110270621.1A CN202110270621A CN113051725B CN 113051725 B CN113051725 B CN 113051725B CN 202110270621 A CN202110270621 A CN 202110270621A CN 113051725 B CN113051725 B CN 11305172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
relap5
simulation
time
fi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7062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51725A (zh
Inventor
王贺
汪良军
孙大彬
陈浩尹
夏庚磊
李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027062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5172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517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51725A/zh
Priority to PCT/CN2022/088183 priority patent/WO2022188895A1/zh
Priority to US17/861,465 priority patent/US11935664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517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517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21NUCLEAR PHYSICS; NUCLEAR ENGINEERING
    • G21DNUCLEAR POWER PLANT
    • G21D3/00Control of nuclear power plant
    • G21D3/007Expert systems
    • GPHYSICS
    • G21NUCLEAR PHYSICS; NUCLEAR ENGINEERING
    • G21DNUCLEAR POWER PLANT
    • G21D3/00Control of nuclear power plant
    • G21D3/001Computer implemented control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5Risk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activities
    • GPHYSICS
    • G21NUCLEAR PHYSICS; NUCLEAR ENGINEERING
    • G21DNUCLEAR POWER PLANT
    • G21D3/00Control of nuclear power plant
    • G21D3/001Computer implemented control
    • G21D3/002Core design; core simulations; core optimisation
    • GPHYSICS
    • G21NUCLEAR PHYSICS; NUCLEAR ENGINEERING
    • G21DNUCLEAR POWER PLANT
    • G21D3/00Control of nuclear power plant
    • G21D3/04Safety arrangem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9/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type or aim of the analysis or the optimisation
    • G06F2119/02Reliability analysis or reliability optimisation; Failure analysis, e.g. worst case scenario performance, failure mode and effects analysis [FMEA]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通用型辅助变量法的DET与RELAP5耦合的动态特性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离散动态事件树的DET仿真模型,根据DET仿真对象状态转移类型,通过增加通用型辅助TRIP变量的方式,修改输入文件TRIP卡;通用型辅助TRIP变量为变量型或逻辑型;通过设定RELAP5程序的仿真时间,控制仿真时间步长,解析RELAP5程序每个仿真步长的输出结果文件;根据DET仿真对象状态转移类型,回溯执行RELAP5程序。本发明具有的优点是简化了DET与RELAP5程序耦合需要的RELAP5程序输入文件中DET状态转移对象TRIP的设定流程和方法,减小了建模复杂度,提高了建模效率。

Description

基于通用型辅助变量法的DET与RELAP5耦合的动态特性分析 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电厂安全分析领域,尤其涉及基于通用型辅助变量法的DET与RELAP5耦合的动态特性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传统的核电厂安全分析方法包括确定论安全分析方法和概率安全评价方法两种;其中确定论安全分析方法普遍采用RELAP5软件;概率安全评价方法基于传统事件树/故障树方法。单一的确定论或概率论方法在分析核电厂事故动态特性上存在局限性,例如法国电力集团开展的核电厂案例分析结果表明,传统的分析方法在估计由于核电厂严重事故现象导致的放射性释放频率上相当保守;因此,为了实现对复杂系统演化过程中的硬件/软件/流程/人类行为之间可能的复杂交互模型进行显式建模,进而发展了动态事件树方法;而且动态事件树方法与传统分析方法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核电厂事故物理进程由核电厂系统动态仿真演化结果驱动,减少了对分析人员经验的依赖,同时减少了不必要的保守的工程判断。
目前,离散动态事件树(DDET)是动态事件树方法在实际工程应用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方法(以下除特殊说明,DDET简称DET),DET方法根据其有效的分支规则生成一系列含时间动态变化的事件序列,具体通过确定分支条件的方式确定系统演化路径,即当条件满足时,就会导致复杂系统在不同分支路径上的演化,进而得到一系列事件序列集用以生成DET模型;DET模型生成后,所有由分支表示的事件序列都可以利用确定论安全分析方法进行仿真模拟,也即可开展确定论分析;通过DET与确定论分析软件的动态耦合,除了可以获得传统的确定论分析计算结果之外,还可获得计算分析结果的可能性也就是发生概率,进而为核电厂的设计、运行及管理提供风险指引型的决策支持信息。
传统地,基于核电厂确定论安全分析,离散动态事件树方法需要大量的计算资源并产生大量的数据,基于传统的分析人员手动设置分析边界条件的方法不能实现上述需求,因此,发展一种可自动实现DET方法与确定论分析软件耦合的核电厂安全分析方法、技术方案和分析工具,进而实现在概率的环境下对核电厂的事故演化过程进行动态模拟,以获得核电厂的安全裕度特性以及安全性能。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克服传统的核电厂单一的确定论安全分析和概率安全评价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基于通用型辅助变量法的DET与RELAP5耦合的动态特性分析方法,通用性更强,适用范围更广,只需要区分DET仿真对象状态转移属于参数型状态转移还是逻辑性状态转移两种即可;不需要在对仿真对象区分运行型还是需求型,一次转移还是多次转移,以及转移条件的逻辑判断关系。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基于通用型辅助变量法的DET与RELAP5耦合的动态特性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构建离散动态事件树的DET仿真模型,根据DET仿真对象状态转移类型,通过增加通用型辅助TRIP变量的方式,修改输入文件的TRIP卡;其中通用型辅助TRIP变量为变量型或逻辑型;
S2、确定DET仿真对象应用于RELAP5程序的仿真时间和仿真时间步长,并运行RELAP5程序;
S3、根据RELAP5程序输出仿真时间步长的结果文件,解析结果文件获取DET仿真对象状态转移控制TRIP变量变化的时间信息;
S4、识别DET仿真对象状态转移发生的DET分支时刻,并依据DET仿真模型的分支规则获取RELAP5程序回溯再启动的RELAP5再启动号;
S5、确定DET仿真对象状态转移类型,更新RELAP5程序计算的再启动输入文件,并生成用于DET成功分支和失败分支的RELAP5程序计算的再启动输入文件;
S6、依据DET分支时刻确定RELAP5程序回溯再启动时间,并以更新后的成功和失败再启动文件为输入,结合当前仿真步长RELAP5计算结果文件,回溯执行RELAP5程序,完成DET成功分支和失败分支的下一个仿真步长的模拟;
S7、循环步骤S2-步骤S6的过程,一直到仿真时间达到用户指定的仿真任务时间,DET与RELAP5程序的动态耦合结束。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增加辅助TRIP变量的方法,简化了RELAP5程序输入文件中,DET仿真对象状态转移TRIP的设定流程和方法,降低了复杂性,提高了效率。
进一步地,在步骤S1中,以核电厂系统、设备或人员操作作为DET仿真对象,DET仿真对象的状态转移通过RELAP5中的TRIP变量控制;TRIP变量逻辑值分为真(True),假(False);DET仿真对象的TRIP变量空间向量
Figure GDA0003029032700000032
其中n为DET仿真对象数量,si代表第i个DET仿真对象对应的TRIP的逻辑值,即
Figure GDA0003029032700000031
进一步地,在步骤S2中,确定核电厂始发事故的分析对象,按照确定论分析方法编程模拟核电厂事故的初始RELAP5程序输入卡文件,所述输入卡文件包括初始RELAP5输入文件Root.i和初始再启动计算文件R0.i;其中“Root”代表符合RELAP5程序要求的任意文件名,“R0”代表文件名,“.i”代表文件类型。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该部分是RELAP5与DET耦合所必需的部分,Root.i文件中的DET仿真对象的TRIP卡需要按通用型辅助变量方式建模,使其内容上简化。
进一步地,在步骤S2中,所述RELAP5初始再启动计算文件R0.i文件包括①、RELAP5程序再启动103卡;②、RELAP5程序时间步长控制201卡;③、RELAP5程序的100卡。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该步骤是重启调用RELAP5程序必须的,该技术方案作为整体的一部分。
进一步地,在步骤S3和步骤S4中,识别DET仿真对象状态转移发生的DET分支时刻的具体方法如下:
第1步:根据步骤S3获得DET仿真对象状态转移控制TRIP变量变化的时间信息;
第2步:判断仿真时间步长是否存在分支;若不存在分支,则更新RELAP5初始的再启动文件R0.i中的仿真时间,RELAP5程序输入卡中时间控制卡的仿真时间为结束时仿真时间与RELAP5程序的仿真步长之和,然后以初始再启动计算文件R0.i和结果文件Root.r为输入,再次运行RELAP5程序;
第3步:若存在分支,则通过解析结果文件获得DET仿真对象状态转移TRIP触发最小时间,然后根据DET仿真模型的分支规则获得与其RELAP5回溯再启动信息块编号对应的RELAP5再启动号。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传统分析方法中不需要自动回溯确定RELAP5再启动号;RELAP5程序作为封装的工具软件,在一个仿真时间步长内是不对外交互的,因此只能通过解析每一个步长的仿真输出结果,利用上述编号确定DET分支节点;该方法可以自动准确识别需要修改的DET分支点。
进一步地,在步骤S4中,所述DET回溯再启动号识别方法如下:
第(1)步:根据DET分支时刻获取的TRIP触发时间集合,识别其中最小触发时间TRIPTimemin以及TRIPTimemin对应TRIP号,比较并选择TRIPTimemin对应的TRIP号中最小TRIPNummin的DET仿真对象状态转移进行分支;
第(2)步:判断TRIPTimemin对应的DET仿真对象是否为单次状态转移类型,若是则执行第(4)步;否则执行第(3)步;
第(3)步:本仿真步长DET仿真对象可能发生多次状态转移,解析Root.o文件中所有的Restart信息块信息,比较获得其中本步长DET分支仿真对象最小的状态转移时刻,并赋值给TRIPTimemin,然后执行第(4)步;
第(4)步:将TRIPTimemin替换{TRIPT1,TRIPT 2,…,TRIPTN}中对应的元素,然后执行第(5)步。
第(5)步:计算DET回溯再启动信息块编号BloNum。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自动、准确识别DET仿真对象状态转移发生的时刻。
更进一步地,所述BloNum是利用下述公式计算:
Δt=CpuTimemax×ResFre
Figure GDA0003029032700000051
其中:
BloNum:根据DET仿真对象状态转移的最小TRIP触发时间TRIPTimemin计算的RELAP5回溯再启动信息块编号;
CpuTimemax:RELAP5程序输入卡中时间控制卡中的CPU最大仿真步长时间;
INT[]:取整函数;
ResFre:RELAP5程序输入卡中时间控制卡的再启动频率;
TRIPTimemin:当前RELAP5仿真步长计算结果中DET仿真对象状态转移最小TRIP触发时间;
△t:RELAP5程序输入卡中时间控制卡中两个再启动信息块的时间间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自动、准确的根据DET仿真对象状态转移发生的时刻确定RELAP5再启动时刻。
进一步地,在步骤S3中,所述RELAP5再启动文件的更新方法是在每个RELAP5仿真步长结束,需要按照以下两类情况更新再启动文件:①、DET分支不存在DET仿真对象状态转移;②、DET分支存在DET仿真对象状态转移。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其属于实际物理过程,按DET状态是否转移划分,结果就存在这两种可能,即成功和失效,不考虑部分成功的中间状态。
更进一步地,针对DET分支不存在DET仿真对象状态转移,RELAP5再启动文件更新方法如下:
第1步:将当前节点RELAP5再启动文件中103卡第1位的再启动号更新为本次仿真步长仿真结果*.o文件中最后一个再启动编号ResNumLast;
第2步:将当前节点RELAP5再启动文件中201的时间控制卡第1位的仿真结束时间SimTime按下列公式更新;
SimTime=SimTime+ΔT
其中:SimTime:RELAP5程序输入卡中时间控制卡的仿真时间,也即当前节点结束时的仿真时间;△T:每次RELAP5程序的仿真步长。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用户设置△T,可以方便控制RELAP5的仿真步长,并具备动态调整步长,进一步提高计算效率的可能。方法中是在每一个△T步长内识别DET状态对象转移,若客观上系统运行平稳,预计没有状态转移,则△T可以动态设定长一些,减少RELAP5停止、调用以及解析输出文件的时间,整体上提高运行效率。
更进一步地,针对DET分支存在DET仿真对象状态转移,RELAP5再启动文件更新方法如下:
第1步:将当前节点RELAP5再启动文件*.i中103卡第1位的再启动号更新为ResNum;
第2步:将当前节点RELAP5再启动文件*.i中的201的时间控制卡第1位的仿真结束时间SimTime按下列公式进行更新:
Figure GDA0003029032700000061
其中:INT[]:取整函数;TRIPTimemin:当前RELAP5仿真步长计算结果中DET仿真对象状态转移最小TRIP触发时间;△t:RELAP5程序输入卡中时间控制卡中两个再启动信息块的时间间隔;△T:每次RELAP5程序的仿真步长;
第3步:分类更新DET仿真对象状态转移控制TRIP信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自动根据再启动时间自动动态确定下一步RELAP5仿真步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基于离散动态事件树方法和RELAP5程序,给出了一种确定论与概率论动态耦合的核电厂事故实现分析方法,弥补传统安全分析方法在处理核电厂事故过程中系统、设备和操纵人员随机失效与核电厂动态过程耦合影响的不足,提高了耦合分析效率,减少对分析人员经验和判断的依赖,分析结果趋于现实;
(2)本发明可自动获得大量的核电厂事故仿真结果,从而获得核电厂事故工况下的安全特性,为基于风险指引的核电厂设计、运行和管理决策支持提供了支撑,优化核电厂设计、运行和管理,最终提高核电厂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3)本发明中的离散动态事件树方法在动态概率安全分析中普遍使用,RELAP5程序核电厂核安全分析领域广泛使用的商业软件,便于被核电工程和应用人员接受,有利于现实推广应用;
(4)本方法适用性广,可模拟核电厂事故分析过程中绝大多数核电厂系统、设备、人员操作状态转移、系统过程参数变化过程;
(5)本方法通用型强,可用于核电厂事故及瞬态的动态性能分析,也适用于可以利用RELAP5进行仿真模拟的其他复杂系统的性能分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核电厂状态演化的DET模型结构示意图;
图3是DET与RELAP5程序动态耦合示意图;
图4是DET仿真对象单次状态转移示意图;
图5是DET仿真对象多次状态转移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
基于通用型辅助变量法的DET与RELAP5耦合的动态特性分析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S1、构建离散动态事件树的DET仿真模型,根据DET仿真对象状态转移类型,通过增加通用型辅助TRIP变量的方式,修改输入文件的TRIP卡;其中通用型辅助TRIP变量为变量型或逻辑型;
S2、确定DET仿真对象应用于RELAP5程序的仿真时间和仿真时间步长,并运行RELAP5程序;
S3、根据RELAP5程序输出仿真时间步长的结果文件,解析结果文件获取DET仿真对象状态转移控制TRIP变量变化的时间信息;
S4、识别DET仿真对象状态转移发生的DET分支时刻,并依据DET仿真模型的分支规则获取RELAP5程序回溯再启动的RELAP5再启动号;
S5、确定DET仿真对象状态转移类型,更新RELAP5程序计算的再启动输入文件,并生成用于DET成功分支和失败分支的RELAP5程序计算的再启动输入文件;
S6、依据DET分支时刻确定RELAP5程序回溯再启动时间,并以更新后的成功和失败再启动文件为输入,结合当前仿真步长RELAP5计算结果文件,回溯执行RELAP5程序,完成DET成功分支和失败分支的下一个仿真步长的模拟;
S7、循环步骤S2-步骤S6的过程,一直到仿真时间达到用户指定的仿真任务时间,DET与RELAP5程序的动态耦合结束。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步骤S1的具体实现原理如下:
首先以需要仿真模拟的核电厂系统、设备或人员操作为DET仿真对象,然后根据DET分析方法进行下列分析:
如图2所示,图中每个节点代表由DET仿真对象状态组合构成的一个核电厂特定状态Si,其中根节点代表DET与RELAP5动态耦合仿真时核电厂的初始状态S0,中间节点代表核电厂系统、设备不同状态的组合,终节点代表预先定义的核电厂某一个吸收终止状态,如达到核电厂堆芯损毁或稳定状态;
DET与RELAP5动态耦合时将从根节点开始,随着时间变化,DET仿真对象状态将发生随机性转移;在达到预设的分支规则时,从该时刻产生的“分支”代表仿真对象的一次状态转移;且从父节点到子节点代表仿真对象的一次状态转移;
当DET仿真对象状态转移触发条件满足时,DET仿真对象状态转移仅存在状态转移成功和状态转移失败的两种状态,父节点对应DET模型产生的新的分支将演化为成功节点和失败节点,其中上节点代表成功节点,节点编码方式是“父节点名-1;下节点代表转移失败节点,节点编码方式是“父节点名称-2”;终节点代表DET与RELAP5耦合的终止,节点名称编码方式是“父节点名称-f”,并且从父节点到子节点之间的系统演化过程由RELAP5程序的1个或多个仿真步长计算。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如图2所示,当DET与RELAP5程序耦合时,就是在每个节点之间进行计算;与传统的事件树方法不同,DET中节点分支发生的时间是由RELAP5仿真的物理过程决定的,减小了传统方法中对分析人员经验依赖或保守的工程判断。
实施例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步骤S2-步骤S7的具体实现过程如下:
如图3所示,针对图中所示符号定义如下:
BloNum:根据DET仿真对象状态转移的最小TRIP触发时间TRIPTimemin计算的RELAP5回溯再启动信息块编号;
CpuTimemax:RELAP5程序输入卡中时间控制卡中的CPU最大仿真步长时间;
ErrNum:RELAP5异常终止计数;
MT:运行型状态转移DET仿真对象的状态转移任务时间;
NorNum:RELAP5正常时间终止计数;
ResFre:RELAP5程序输入卡中时间控制卡的再启动频率;
ResNum:与RELAP5回溯重启信息块编号BloNum对应的RELAP5再启动号;
SimTime:RELAP5程序输入卡中时间控制卡的仿真时间,也即当前节点结束时的仿真时间;
TaskTime:DET与RELAP5耦合仿真的任务时间,也是RELAP5仿真最终终止的仿真终止时间;
TRIPTimemin:当前RELAP5仿真步长计算结果中DET仿真对象状态转移最小TRIP触发时间;
ResNumLast:当前RELAP5仿真步长计算结果文件中最后一个再启动编号;
△t:RELAP5程序输入卡中时间控制卡中的重启频率;
△T:每次RELAP5程序的仿真步长。
结合图3说明DET与RELAP5程序动态耦合的总体过程如下:
第1步:编写DET与RELAP5耦合仿真事故分析输入文件Root.i和初始再启动文件R0.i文件;
第2步:根据DET仿真对象状态转移类型,通过增加辅助变量的方法,修改Root.i中的TRIP信息,形成新的Root.i输入文件;
第3步:在DET根节点,以RELAP5事故分析输入文件Root.i为初始输入文件,以SimTime=△T作为仿真时间,运行RELAP5程序;
第4步:在RELAP5仿真步长结束以后,生成结果文件分别为Root.o和Root.r;解析Root.o文件中的DET仿真对象状态控制TRIP变量变化的时间信息;
第5步:判断本次仿真步长是否存在分支;若不存在分支,则更新RELAP5初始的再启动文件R0.i中的仿真时间,SimTime=SimTime+△T,然后以R0.i和Root.r为输入,再次运行RELAP5分析;
第6步:若存在分支,则通过解析Root.o文件获得DET仿真对象状态转移TRIP触发最小时间TRIPTimemin,然后根据规则获得RELAP5程序回溯再启动编号ResNum;
第7步:根据DET仿真对象状态转移类别,更新R0.i,分别生成DET成功分支RELAP5再启动输入文件Root-1.i和DET失败分支RELAP5再启动输入文件Root-2.i;
第8步:分别以成功分支再启动文件和失败分支再启动文件,如Root-1.i和Root-2.i,以及当前节点RELAP5计算输出的Root.r文件作为输入,分别运行RELAP5,RELAP5的节点输出文件名称根据规则更新,如Root-1-1.i和Root-1-1.o等;
第9步:循环第2步-第8步的过程,一直到节点的RELAP5仿真时间SimTime达到仿真任务时间TaskTime或者达到RELAP5其他终止条件。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在第1步中,确定核电厂始发事故的分析对象,按照确定论分析方法编程模拟核电厂事故的初始RELAP5程序输入卡文件,其中输入卡文件包括初始RELAP5输入文件Root.i和初始再启动计算文件R0.i;其中“Root”代表符合RELAP5程序要求的任意文件名,“R0”代表文件名,“.i”代表文件类型;并且始发事故RELAP5仿真模型需调试稳定,典型的事故序列分析结果符合预期;Root.i调试稳定后,将Root.i输入卡中的201时间控制卡第1个数据位初始化为△T。
在第1步中,RELAP5初始再启动计算文件R0.i文件包括①、RELAP5程序再启动103卡;②、RELAP5程序时间步长控制201卡;③、RELAP5程序的100卡;具体地,以图2结合图3中根节点第1次DET分支为例:
第①步:根据第3步获得DET仿真对象状态转移控制TRIP变量变化的时间信息;
第②步:判断仿真时间步长是否存在分支;若不存在分支,则更新RELAP5初始的再启动文件R0.i中的仿真时间,RELAP5程序输入卡中时间控制卡的仿真时间为结束时仿真时间与RELAP5程序的仿真步长之和,然后以初始再启动计算文件R0.i和结果文件Root.r为输入,再次运行RELAP5程序;
第③步:若存在分支,则通过解析结果文件获得DET仿真对象状态转移TRIP触发最小时间,然后根据DET仿真模型的分支规则获得与其RELAP5回溯再启动信息块编号对应的RELAP5再启动号。
上述判断仿真时间步长是否存在DET分支的判断和识别方法如下:
第(1)步:初始化DET仿真对象状态转移TRIP触发时间集合变量{TRIPT1,TRIPT2,…,TRIPT N}和当前节点TRIP触发事件集合变量{NowTRIPT1,NowTRIPT 2,…,NowTRIPTN},每个触发时间为“-1”。其中N代表与DET仿真对象状态转移相关的TRIP逻辑数量;
第(2)步:打开RELAP5输出的*.o文件,提取输出文件Root.o中最后一个Restart信息模块中的所有与DET仿真对象状态转移相关的TRIP号的触发时间,获得当前仿真步长DET仿真对象状态转移TRIP触发时间集合{NowTRIPT1,NowTRIPT 2,…,NowTRIPTN};
第(3)步:逐一对应比较{TRIPT1,TRIPT 2,…,TRIPT N}和{NowTRIPT1,NowTRIPT2,…,NowTRIPTN}的元素,获得TRIP触发时间变化的信息集合{NowTRIPTi},其中i∈(1,N);若{NowTRIPTi}为空,则本步长不发生DET仿真对象状态转移,不存在DET分支,本步长仿真DET分支识别结束。若{NowTRIPTi}不为空,则在本步长仿真中存在DET仿真对象状态转移过程,存在DET分支,本步长DET分支识别结束。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在第2步中,通过如下方式设置通用型辅助TRIP变量;具体地,通用型辅助TRIP变量分参数型和逻辑型状态转移对象的DET与RELAP5耦合方法,并且其分别按单次状态转移和多次状态转移两种类别的具体设置方法如下:
(1)参数型状态转移TRIP辅助变量设置方法
RELAP5程序中,需求型单次状态转移辅助TRIP卡修改方式如下:
CC1控制DET仿真对象状态转移的判断逻辑l
1、检测到CC1为True且状态将发生改变,则其分支逻辑如下:
状态不变:CC1 time 0 ge null 0 0.0 n
状态转移:CC1 继承初始TRIP逻辑
2、检测到CC1为False且状态将发生改变,则其分支逻辑如下:
状态不变:CC1 time 0 lt null 0 -10.0 n
状态转移:CC1 继承初始TRIP逻辑
其中:
CC1:初始RELAP5的输入文件中满足独立性的,根据核电厂事故特性设置的控制DET仿真对象正常需求状态转移的TRIP逻辑。本发明中讨论了CC1初始逻辑值为“假”和“真”两种状态下,在不同的初始状态条件下满足上述所示的不同的状态转移规则。
598:辅助TRIP变量,其逻辑值是一个“真”的常量;
599:辅助TRIP变量,其逻辑值是一个“假”的常量。
当DET分支过程中检测到状态转移恢复信号后,将状态转移后的CC1逻辑重置为转移前的控制逻辑,等待后续的参数型分支信号触发并按上述的规则进行分支,即可实现CC1的多次状态转移。
(2)逻辑状态转移辅助TRIP变量设置方法
RELAP5程序中,逻辑状态转移辅助TRIP卡修改如下设置。
辅助变量永真Trip:598 time 0 ge null 0 0.0 n
辅助变量永假Trip:599 time 0 lt null 0 -10.0 n
CC1 单次需求状态转移DET仿真对象的TRIP逻辑 l
辅助变量799Trip:799原CC1TRIP逻辑(799被使用则选用798卡,依此类推)
1、检测到CC1为True且状态将发生改变,则其分支逻辑如下:
状态不变:CC1 799 and 599 n
状态转移:CC1 继承初始TRIP逻辑
2、检测到CC1为False且状态将发生改变,则其分支逻辑如下:
状态不变:CC1 799 and 598 n
状态转移:CC1 继承初始TRIP逻辑 n
其中:
CC1:上述所控制DET仿真对象可进行1次状态转移的TRIP逻辑,当检测到TRIP状态转移信号时,当初始状态为True时执行上述的第一个状态转移规则,当初始状态为False时执行上述中第二个状态转移规则,状态发生转移后其值便不再变化。
598:辅助TRIP变量,其逻辑值是一个“真”的常量;
599:辅助TRIP变量,其逻辑值是一个“假”的常量;
799:辅助TRIP变量,其逻辑值是一个与CC1逻辑值完全相同的常量;
当DET分支过程中检测到状态转移恢复信号后,将状态转移后的CC1逻辑重置为转移前的控制逻辑,等待后续分支信号继续执行上述的分支规则即可实现CC1的多次状态转移。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以图2结合图3中RELAP5输出文件第2个仿真步长,也就是2△T结束时的分支,说明DET回溯再启动号识别方法如下:
第(1)步:根据DET分支时刻获取的TRIP触发时间集合,识别其中最小触发时间TRIPTimemin以及TRIPTimemin对应TRIP号,比较并选择TRIPTimemin对应的TRIP号中最小TRIPNummin的DET仿真对象状态转移进行分支;
第(2)步:判断TRIPTimemin对应的DET仿真对象是否为单次状态转移类型,若是则执行第(4)步;否则执行第(3)步;
第(3)步:本仿真步长DET仿真对象可能发生多次状态转移,解析Root.o文件中所有的Restart信息块信息,比较获得其中本步长DET分支仿真对象最小的状态转移时刻,并赋值给TRIPTimemin,然后执行第(4)步;
第(4)步:将TRIPTimemin替换{TRIPT1,TRIPT 2,…,TRIPTN}中对应的元素,然后执行第(5)步。
第(5)步:计算DET回溯再启动信息块编号BloNum。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上述BloNum是利用如下公式计算:
Δt=CpuTimemax×ResFre
Figure GDA0003029032700000151
其中:
BloNum:根据DET仿真对象状态转移的最小TRIP触发时间TRIPTimemin计算的RELAP5回溯再启动信息块编号;
CpuTimemax:RELAP5程序输入卡中时间控制卡中的CPU最大仿真步长时间;
INT[]:取整函数;
ResFre:RELAP5程序输入卡中时间控制卡的再启动频率;
TRIPTimemin:当前RELAP5仿真步长计算结果中DET仿真对象状态转移最小TRIP触发时间;
△t:RELAP5程序输入卡中时间控制卡中两个再启动信息块的时间间隔。
通过上述公式,可以确定一次仿真步长过程中,比DET仿真对象状态转移时刻小,并且最近的RELAP5信息块编号BloNum;通过本仿真步长RELAP5输出文件Root.o的解析,即可查找到与BloNum对应的RELAP5回溯计算需要的再启动号ResNum;利用ResNum更新RELAP5再启动卡中的再启动编号,结合当前节点RELAP5的r文件,如图3中的Root.r,就可以在ResNum对应的时间点继续运行RELAP5仿真。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在第4步中,RELAP5再启动文件的更新方法是在每个RELAP5仿真步长结束,需要按照以下两类情况更新再启动文件:①、DET分支不存在DET仿真对象状态转移;②、DET分支存在DET仿真对象状态转移。
具体地,针对DET分支不存在DET仿真对象状态转移,RELAP5再启动文件更新方法如下:
第1步:将当前节点RELAP5再启动文件中103卡第1位的再启动号更新为本次仿真步长仿真结果*.o文件中最后一个再启动编号ResNumLast;
第2步:将当前节点RELAP5再启动文件中201的时间控制卡第1位的仿真结束时间SimTime按下列公式更新;
SimTime=SimTime+ΔT
其中:SimTime:RELAP5程序输入卡中时间控制卡的仿真时间,也即当前节点结束时的仿真时间;△T:每次RELAP5程序的仿真步长。
具体地,针对DET分支存在DET仿真对象状态转移,RELAP5再启动文件更新方法如下:
第1步:将当前节点RELAP5再启动文件*.i中103卡第1位的再启动号更新为ResNum;
第2步:将当前节点RELAP5再启动文件*.i中的201的时间控制卡第1位的仿真结束时间SimTime按下列公式进行更新:
Figure GDA0003029032700000161
其中:INT[]:取整函数;TRIPTimemin:当前RELAP5仿真步长计算结果中DET仿真对象状态转移最小TRIP触发时间;△t:RELAP5程序输入卡中时间控制卡中两个再启动信息块的时间间隔;△T:每次RELAP5程序的仿真步长;
第3步:分类更新DET仿真对象状态转移控制TRIP信息。
在上述方案的基础上,通用型TRIP变量为变量型或逻辑性变量设置,具体设置内容如下:
若DET仿真对象状态转移控制TRIP属于参数型,则按如下方式更新TRIP信息:
CC1控制DET仿真对象状态转移的判断逻辑l
1、检测到CC1为True且状态将发生改变,则其分支逻辑如下:
状态不变:CC1 time 0 ge null 0 0.0 n
状态转移:CC1 继承初始TRIP逻辑
2、检测到CC1为False且状态将发生改变,则其分支逻辑如下:
状态不变:CC1 time 0 lt null 0 -10.0 n
状态转移:CC1 继承初始TRIP逻辑
若识别DET仿真对象初始状态为true(真)状态,则上下分支再启动文件按如下方式更新:
上分支(成功分支、状态转移分支):再启动文件R0.i不更新。也即实际过程中程序将按照既定的转移规则发生状态转移;
下分支(失败分支、状态不转移分支):在再启动文件R0.i中按RELAP5规则增加一行TRIP信息。
CC1 time 0 ge null 0 0.0 n
其中CC1是初始DET仿真对象状态转移控制的TRIP号。
若识别DET仿真对象初始状态为false(假)状态,则上下分支再启动文件按如下方式更新:
上分支(成功分支、状态转移分支):再启动文件R0.i不更新。也即实际过程中程序将按照既定的转移规则发生状态转移;
下分支(失败分支、状态不转移分支):在再启动文件R0.i中按RELAP5规则增加一行TRIP信息。
CC1 time 0 lt null 0 -10.0 n
其中CC1是初始DET仿真对象状态转移控制的TRIP号。
若DET仿真对象状态转移控制TRIP属于逻辑性型,则按如下方式更新TRIP信息:
辅助变量永真TRIP:598 time 0 ge null 0 0.0 n
辅助变量永假TRIP:599 time 0 lt null 0 -10.0 n
CC1单次需求状态转移DET仿真对象的TRIP逻辑l
辅助变量799TRIP:799原CC1TRIP逻辑(799被使用则选用798卡,依此类推)
1、检测到CC1为True且状态将发生改变,则其分支逻辑如下:
状态不变:CC1 799 and 599 n
状态转移:CC1 继承初始TRIP逻辑
2、检测到CC1为False且状态将发生改变,则其分支逻辑如下:
状态不变:CC1 799 and 598 n
状态转移:CC1 继承初始TRIP逻辑 n
若识别DET仿真对象初始状态为true(真)状态,则上下分支再启动文件按如下方式更新:
上分支(成功分支、状态转移分支):再启动文件R0.i不更新。也即实际过程中程序将按照既定的转移规则发生状态转移;
下分支(失败分支、状态不转移分支):在再启动文件R0.i中按RELAP5规则增加一行TRIP信息。
CC1 799 and 598 n
其中
CC1:是初始DET仿真对象状态转移控制的TRIP号;
799:任意辅助变量TRIP号,该TRIP号符合RELAP5要求,并满足独立性和唯一性即可。
598:辅助变量TRIP号,逻辑值为永“真”
若识别DET仿真对象初始状态为false(假)状态,则上下分支再启动文件按如下方式更新:
上分支(成功分支、状态转移分支):再启动文件R0.i不更新。也即实际过程中程序将按照既定的转移规则发生状态转移;
下分支(失败分支、状态不转移分支):在再启动文件R0.i中按RELAP5规则增加一行TRIP信息。
CC1 799 and 598 n
CC1:是初始DET仿真对象状态转移控制的TRIP号;
799:任意辅助变量TRIP号,该TRIP号符合RELAP5要求,并满足独立性和唯一性即可。
599:辅助变量TRIP号,逻辑值为永“假”
其中:598(CCT)是一个RELAP5软件中一个逻辑TRIP的编号,是为便于实现DET与RELAP5程序动态耦合而额外增加的一个辅助变量,其逻辑指是永“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根据需要在满足RELAP5程序的要求下,符合唯一性、独立性要求的逻辑变量号均可;
590(CCF)是一个RELAP5软件中一个逻辑TRIP的编号,是为便于实现DET与RELAP5程序动态耦合而额外增加的一个辅助变量,其逻辑指是永“假”。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根据需要在满足RELAP5程序的要求下,符合唯一性、独立性要求的逻辑变量号均可;其还可以用一个CCT或CCF代替。
效果实施例
根据事故特征和仿真计算资源条件,初始化DET与RELAP5动态耦合相关参数,包括:
BloNum:根据DET仿真对象状态转移的最小TRIP触发时间TRIPTimemin计算的RELAP5回溯再启信息块编号,初始值为0;
CpuTimemax:RELAP5程序输入卡中时间控制卡中的CPU最大仿真步长时间,初始值用户自定义;
ErrNum:RELAP5异常终止计数,初始值为0;
MT:运行型状态转移DET仿真对象的状态转移任务时间,根据涉及到的运行型状态转移对象的数量确定需要的任务时间随机变量的数量,并根据用户自定义的离散方式对每个任务时间随机变量进行离散,获得离散的任务时间序列;
NorNum:RELAP5正常时间终止计数,初始值为0;
ResFre:RELAP5程序输入卡中时间控制卡的再启动频率,用户自定义;
ResNum:与RELAP5回溯重启信息块编号BloNum对应的RELAP5再启动号,初始值为0;
SimTime:RELAP5程序输入卡中时间控制卡的仿真时间,也即当前节点结束时的仿真时间,初始值为△T;
TaskTime:DET与RELAP5耦合仿真的任务时间,也是RELAP5仿真最终终止的仿真终止时间,初始值用户自定义;
TRIPTimemin:当前RELAP5仿真步长计算结果中DET仿真对象状态转移最小TRIP触发时间,初始值为0;
ResNumLast:当前RELAP5仿真步长计算结果文件中最后一个再启动编号,初始值为0;
△t:RELAP5程序输入卡中时间控制卡中的重启频率,初始值用户自定义;
△T:每次RELAP5程序的仿真步长,初始值用户自定义。
如图3所示,DET与RELAP5程序动态具体耦合过程:
第1步:将DET根节点的初始RELAP5输入文件Root.i和初始再启动文件R0.i作为一对文件放入计算队列中;
第2步:判断计算队列中是否存在RELAP输入文件。若存在RELAP5输入文件,则按照“后进先出”的原则,选择一个RELAP5输入文件作为RELAP5程序的输入,假定文件名为*.i,运行REALP5仿真,获得RELAP5输出结果*.o和*.r;若计算队列中不存在RELAP5输入文件,则执行第5步;
第3步:以*.o为输入,利用DET分支判别方法,判断是否存在DET分支。若不存在DET分支,则按照没有DET分支的类别,更新*.o对应的上一个RELAP5仿真步长的再启动文件*.i。根节点Root.i对应的再启动文件为初始的R0.i;其他的再启动文件名与当前仿真步长RELAP5输入文件名保持一致;将更新后的再启动文件*.i和对应的RELAP5的r文件*.r文件作为一个计算案例放入计算队列中;然后执行第2步;
若存在分支,则执行第4步;
第4步:根据DET仿真对象类别,按照再启动文件更新方法生成DET成功分支和失败分支的再启动文件,分别命名为*-1.i和*-2.i,并分别与REALP5的r文件*.r组成两个计算案例放入计算队列中,然后执行第2步;
第5步:每个DET分支都达到用户指定的仿真任务时间或RELAP5仿真终止条件,DET与RELAP5程序的动态耦合结束;
综上所述,DET与RELAP5程序动态耦合以后,可以通过解析每个分支节点及终节点的输入文件,提取不同分支序列的核电厂的物理特性;可以通过统计分析、聚类分析等,获得核电厂的安全特性等。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

1.基于通用型辅助变量法的DET与RELAP5耦合的动态特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构建离散动态事件树的DET仿真模型,根据DET仿真对象的状态转移类型,通过增加通用型辅助TRIP变量方式修改RELAP5程序输入文件的TRIP卡;其中通用型辅助TRIP变量为变量型或逻辑型;这里的DET仿真对象为核电厂系统、设备或人员操作,DET仿真对象的状态转移通过RELAP5中的TRIP变量控制;TRIP变量的逻辑值分为真True,假False;DET仿真对象的TRIP变量的空间向量
Figure FDA0003741707890000011
Figure FDA0003741707890000012
其中n为DET仿真对象数量,si代表第i个DET仿真对象所对应的TRIP逻辑值;即
Figure FDA0003741707890000013
S2、确定DET仿真对象应用于RELAP5程序的仿真时间和仿真时间步长,并运行RELAP5程序;此时的DET仿真对象为核电厂始发事故的分析对象,按照确定论分析方法编程模拟核电厂事故的初始RELAP5程序输入卡文件,所述输入卡文件包括初始RELAP5输入文件Root.i和初始再启动计算文件R0.i;其中“Root”代表符合RELAP5程序要求的任意文件名,“R0”代表文件名,“.i”代表文件类型;
S3、根据RELAP5程序输出仿真时间步长的结果文件,解析结果文件获取DET仿真对象状态转移控制TRIP变量变化的时间信息;
S4、识别DET仿真对象状态转移发生的DET分支时刻,并依据DET仿真模型的分支规则获取RELAP5程序回溯再启动的RELAP5再启动号;上述识别DET仿真对象状态转移发生的DET分支时刻的具体方法如下:第①步:根据步骤S3获得DET仿真对象状态转移控制TRIP变量变化的时间信息;第②步:判断仿真时间步长是否存在分支;若不存在分支,则更新RELAP5初始的再启动文件R0.i中的仿真时间,RELAP5程序输入卡中时间控制卡的仿真时间为结束时仿真时间与RELAP5程序的仿真步长之和,然后以初始再启动计算文件R0.i和结果文件Root.r为输入,再次运行RELAP5程序;第③步:若存在分支,则通过解析结果文件获得DET仿真对象状态转移TRIP触发最小时间,然后根据DET仿真模型的分支规则获得与其RELAP5回溯重启信息块编号对应的RELAP5再启动号;这里的DET回溯再启动号识别方法如下:第(1)步:根据DET分支时刻获取的TRIP触发时间集合,识别其中最小触发时间TripTimemin以及TripTimemin对应TRIP号,比较并选择TripTimemin对应的TRIP号中最小TRIPNummin的DET仿真对象状态转移进行分支;第(2)步:判断TripTimemin对应的DET仿真对象是否为单次状态转移类型,若是则执行第(4)步;否则执行第(3)步;第(3)步:本仿真步长DET仿真对象发生多次状态转移,解析Root.o文件中所有的Restart信息块信息,比较获得其中本步长DET分支仿真对象最小的状态转移时刻,并赋值给TripTimemin,然后执行第(4)步;第(4)步:将TripTimemin替换{TRIPT1,TRIPT 2,…,TRIPT N}中对应的元素,然后执行第(5)步;第(5)步:计算DET回溯重启信息块编号BloNum,这里的BloNum是利用下述公式计算:
Δt=CpuTimemax×ResFre
Figure FDA0003741707890000021
其中:BloNum:根据DET仿真对象状态转移的最小TRIP触发时间TripTimemin计算的RELAP5回溯重启信息块编号;CpuTimemax:RELAP5程序输入卡中时间控制卡中的CPU最大仿真步长时间;INT[]:取整函数;ResFre:RELAP5程序输入卡中时间控制卡的再启动频率;TripTimemin:当前RELAP5仿真步长计算结果中DET仿真对象状态转移最小TRIP触发时间;△t:RELAP5程序输入卡中时间控制卡中两个再启动信息块的时间间隔;
S5、确定DET仿真对象状态转移类型,更新RELAP5程序计算的再启动输入文件,并生成用于DET成功分支和失败分支的RELAP5程序计算的再启动输入文件;这里的RELAP5再启动文件的更新方法是在每个RELAP5仿真步长结束,需要按照以下两类情况更新再启动文件:①DET分支不存在DET仿真对象状态转移,此时的RELAP5再启动文件更新方法为:第1步:将当前节点RELAP5再启动文件中103卡第1位的再启动号更新为本次仿真步长仿真结果*.o文件中最后一个再启动编号ResNumLast;第2步:将当前节点RELAP5再启动文件中201的时间控制卡第1位的仿真结束时间SimTime按下列公式更新;SimTime=SimTime+ΔT;其中:SimTime:RELAP5程序输入卡中时间控制卡的仿真时间,也即当前节点结束时的仿真时间;△T:每次RELAP5程序的仿真步长;②DET分支存在DET仿真对象状态转移;此时的RELAP5再启动文件更新方法如下:第1步:将当前节点RELAP5再启动文件*.i中103卡第1位的再启动号更新为ResNum;第2步:将当前节点RELAP5再启动文件*.i中的201的时间控制卡第1位的仿真结束时间SimTime按下列公式进行更新:
Figure FDA0003741707890000031
其中:INT[]:取整函数;TripTimemin:当前RELAP5仿真步长计算结果中DET仿真对象状态转移最小TRIP触发时间;△t:RELAP5程序输入卡中时间控制卡中两个再启动信息块的时间间隔;△T:每次RELAP5程序的仿真步长;第3步:分类更新DET仿真对象状态转移控制TRIP信息;
S6、依据DET分支时刻确定RELAP5程序回溯再启动时间,并以更新后的成功和失败再启动文件为输入,结合当前仿真步长RELAP5计算结果文件,回溯执行RELAP5程序,完成DET成功分支和失败分支的下一个仿真步长的模拟;
S7、循环步骤S2-步骤S6的过程,一直到仿真时间达到用户指定的仿真任务时间,DET与RELAP5程序的动态耦合结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通用型辅助变量法的DET与RELAP5耦合的动态特性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步骤S2中,所述RELAP5初始再启动计算文件R0.i文件包括①RELAP5程序再启动103卡;②RELAP5程序时间步长控制201卡;③RELAP5程序的100卡。
CN202110270621.1A 2021-03-12 2021-03-12 基于通用型辅助变量法的det与relap5耦合的动态特性分析方法 Active CN1130517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70621.1A CN113051725B (zh) 2021-03-12 2021-03-12 基于通用型辅助变量法的det与relap5耦合的动态特性分析方法
PCT/CN2022/088183 WO2022188895A1 (zh) 2021-03-12 2022-04-21 基于通用型辅助变量法的det与relap5耦合的动态特性分析方法
US17/861,465 US11935664B2 (en) 2021-03-12 2022-07-11 Dynamic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method of DET and RELAP5 coupling based on universal instrumental variable method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70621.1A CN113051725B (zh) 2021-03-12 2021-03-12 基于通用型辅助变量法的det与relap5耦合的动态特性分析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51725A CN113051725A (zh) 2021-06-29
CN113051725B true CN113051725B (zh) 2022-09-09

Family

ID=765126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70621.1A Active CN113051725B (zh) 2021-03-12 2021-03-12 基于通用型辅助变量法的det与relap5耦合的动态特性分析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935664B2 (zh)
CN (1) CN113051725B (zh)
WO (1) WO202218889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463264B (zh) * 2020-12-11 2022-12-09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用于反应堆破口事故分析程序的交互功能实现方法
CN113051725B (zh) * 2021-03-12 2022-09-09 哈尔滨工程大学 基于通用型辅助变量法的det与relap5耦合的动态特性分析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30102A (ja) * 1989-06-28 1991-02-08 Hitachi Ltd 磁気記録データ再生回路
JP2013096325A (ja) * 2011-11-02 2013-05-20 Diamond Electric Mfg Co Ltd 内燃機関の燃焼制御装置
CN103559071A (zh) * 2013-10-12 2014-02-05 中广核(北京)仿真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核电仿真系统集成工程分析软件的方法和核电仿真系统
CN106227931A (zh) * 2016-07-19 2016-12-14 中国人民解放军63920部队 一种航天器故障仿真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6548029A (zh) * 2016-11-01 2017-03-29 哈尔滨工程大学 韦伯燃烧规则经验系数的确定方法
CN112085399A (zh) * 2020-09-15 2020-12-15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能源系统可靠性确定方法、装置和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33837B1 (en) * 1999-10-14 2003-10-14 Object Reservoir Method and system for generating software code using a symbolic language translator
CA2366183A1 (en) * 2001-12-21 2003-06-21 Ibm Canada Limited-Ibm Canada Limitee Dynamic status tree facility
CA2738805A1 (en) * 2008-10-13 2010-04-22 Shell Internationale Research Maatschappij B.V. Circulated heated transfer fluid systems used to treat a subsurface formation
US8538673B2 (en) * 2008-10-31 2013-09-17 Czech Technical University In Prague System and method for planning/replanning collision free flight plans in real or accelerated time
US8851170B2 (en) * 2009-04-10 2014-10-07 Shell Oil Company Heater assisted fluid treatment of a subsurface formation
CN102421988A (zh) * 2009-05-05 2012-04-18 埃克森美孚上游研究公司 通过基于一种或更多生产资源的可用性控制生产操作来将源自地下地层的有机物转化为可生产的烃
US9300137B2 (en) * 2010-07-29 2016-03-29 Spirae, Inc. Dynamic distributed power grid control system
CA2825780A1 (en) * 2011-01-25 2012-08-02 Power Analytics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eal-time dc microgrid power analytics for mission-critical power systems
US20120191439A1 (en) * 2011-01-25 2012-07-26 Power Analytics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tomated model-based real-time simulation of a microgrid for market-based electric power system optimization
US9805148B2 (en) * 2014-08-18 2017-10-31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s Represented By The Secretary Of The Navy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analytical reply method
JP6765325B2 (ja) * 2017-03-07 2020-10-07 株式会社日立産機システム 電力変換装置および地絡箇所判定方法
CN109299868A (zh) * 2018-09-14 2019-02-01 湖南工学院 多机组核电厂动态人因可靠性分析方法与装置
CN111177900B (zh) * 2019-12-17 2022-12-27 中国航天标准化研究所 一种基于匹配适应度的空间人机系统安全性动态建模方法
CN113052443B (zh) * 2021-03-12 2022-09-09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基于辅助变量法的ddet与relap5耦合的动态特性分析方法
CN113051725B (zh) * 2021-03-12 2022-09-09 哈尔滨工程大学 基于通用型辅助变量法的det与relap5耦合的动态特性分析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330102A (ja) * 1989-06-28 1991-02-08 Hitachi Ltd 磁気記録データ再生回路
JP2013096325A (ja) * 2011-11-02 2013-05-20 Diamond Electric Mfg Co Ltd 内燃機関の燃焼制御装置
CN103559071A (zh) * 2013-10-12 2014-02-05 中广核(北京)仿真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核电仿真系统集成工程分析软件的方法和核电仿真系统
CN106227931A (zh) * 2016-07-19 2016-12-14 中国人民解放军63920部队 一种航天器故障仿真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6548029A (zh) * 2016-11-01 2017-03-29 哈尔滨工程大学 韦伯燃烧规则经验系数的确定方法
CN112085399A (zh) * 2020-09-15 2020-12-15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能源系统可靠性确定方法、装置和设备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esearch on Time-Dependent Failure Modeling Method of Integrating Discrete Dynamic Event Tree With Fault Tree;Xu Anqi;《Frontiers in Energy Research》;20191231;第7卷;1-16 *
基于动态事件树的小破口事故风险分析;李丹;《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工程科技Ⅱ辑》;20180615(第06期);C040-11 *
基于参数化的载人潜水器总体设计与优化;王贺;《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硕士)工程科技Ⅱ辑》;20200315(第03期);C036-289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935664B2 (en) 2024-03-19
CN113051725A (zh) 2021-06-29
WO2022188895A1 (zh) 2022-09-15
US20220375640A1 (en) 2022-1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35664B2 (en) Dynamic characteristic analysis method of DET and RELAP5 coupling based on universal instrumental variable method
CN108255728B (zh) 软件的失效模式的识别方法及装置
CN112087334A (zh) 告警根因分析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784447B (zh) 一种用于det与relap5程序动态耦合框架的核电厂事故建模方法
CN113052443B (zh) 一种基于辅助变量法的ddet与relap5耦合的动态特性分析方法
CN113051726B (zh) 基于离散动态事件树与relap5耦合的动态特性分析方法
Blake et al. Systems simulation with digital computers
CN116737436A (zh) 面向混合部署场景的微服务系统根因定位方法及系统
CN110782117A (zh) 驾驶风险检测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
CN115906410A (zh) 基于通用型辅助变量法的DET与cosSYST程序耦合的动态特性分析方法
CN115292072A (zh) 一种可视化业务流编排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3051722B (zh) 利用嵌入离散动态事件树改进核电厂安全性能分析的方法
CN115906485A (zh) 一种离散动态事件树与核仿真程序高效并行动态耦合分析方法
CN105045580A (zh) 一种复合行为驱动方法及装置
CN109359781A (zh) 一种智能制造系统余寿的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12463578B (zh) 一种基于组件合约的逐级求解的系统测试用例生成方法
CN112631653B (zh) 一种指标库代码适配方法及系统
CN112733155B (zh) 一种基于外部环境模型学习的软件强制安全防护方法
CN110705051B (zh) 时间约束触改逻辑的动态故障树模型及仿真方法
Hou et al. Analysis of Interrupt Behavior Based on Probabilistic Model Checking
CN106850270B (zh) 一种iec61850关键逻辑节点辨识方法
CN114896604A (zh) 智能合约与链环境交互漏洞检测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11815442A (zh) 一种链接预测的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6661839A (zh) 基于状态机的过程仿真评分方法及系统
CN113868959A (zh) 一种基于自适应抽样与det结合的核电厂事故失效概率计算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