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50327A -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50327A
CN113050327A CN202110262581.6A CN202110262581A CN113050327A CN 113050327 A CN113050327 A CN 113050327A CN 202110262581 A CN202110262581 A CN 202110262581A CN 113050327 A CN113050327 A CN 1130503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plate
light guide
bending
bending area
display pa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6258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曾庆明
陈志启
李竹山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Tianma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26258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50327A/zh
Publication of CN1130503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50327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15Edge-illuminating devices, i.e. illuminating from the sid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涉及显示技术领域,背光模组包括:第一非弯折区、第二非弯折区、以及弯折区;第一导光板位于第一非弯折区;第二导光板位于第二非弯折区;弯折部位于弯折区;第一光源位于第一导光板和弯折部之间;第二光源位于第二导光板和弯折部之间;背光组件,背光组件的一端位于第一非弯折区,背光组件的另一端位于第二非弯折区,且背光组件延伸经过弯折区;背光组件包括柔性基底和位于柔性基底一侧的多个第三光源,柔性基底远离第三光源一侧的表面与弯折部、部分第一导光板、部分第二导光板均相贴合。本发明在实现可折叠的同时,有利于实现窄边框,提高显示效果。

Description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显示面板的应用越来越广泛,用户对于显示面板的功能和外观的要求也越来越多样化。为了满足用户的这一需求,可变形弯曲的显示面板应运而生。
现有技术中,常采用侧入式背光模组给液晶显示面板提供光源,侧入式背光模组由于导光板的材质、以及导光网点等设计因素,无法实现弯折。因此,通过将两个液晶显示模组拼接,并在两个液晶显示模组的拼接处设置可弯折部实现弯折。
但是,由于侧入式背光模组中要达到所需光学效果需要一定的混光距离,再加上侧入式背光模组中需要设置侧入式光源和胶铁结构,使得显示模组中的边框较大,影响显示效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在实现可折叠的同时,有利于实现窄边框,提高显示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包括:第一非弯折区、第二非弯折区、以及位于第一非弯折区和第二非弯折区之间的弯折区;第一导光板,第一导光板位于第一非弯折区;第二导光板,第二导光板位于第二非弯折区;弯折部,弯折部位于弯折区,且弯折部位于第一导光板和第二导光板之间;第一光源,第一光源位于第一非弯折区,且第一光源位于第一导光板和弯折部之间;第二光源,第二光源位于第二非弯折区,且第二光源位于第二导光板和弯折部之间;背光组件,背光组件的一端位于第一非弯折区,背光组件的另一端位于第二非弯折区,且背光组件延伸经过弯折区;背光组件包括柔性基底和位于柔性基底一侧的多个第三光源,柔性基底远离第三光源一侧的表面与弯折部、部分第一导光板、部分第二导光板均相贴合。
基于同一思想,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背光模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背光组件包括柔性基底,柔性基底可弯折,从而背光组件可弯折,其不影响背光模组中弯折区的弯折。背光组件还包括位于柔性基底一侧的多个第三光源,第三光源用于提供光源。柔性基底远离第三光源一侧的表面与弯折部相贴合,使得背光模组中弯折区也有光源提供光线。为了达到显示面板所需的光学效果,第一导光板需要一定的混光距离,因此,第一导光板靠近第一光源的一侧存在一定混光区域,第一导光板中该区域的出光效果较差。背光组件中柔性基底远离第三光源一侧的表面还与部分第一导光板相贴合,背光组件中柔性基底的一端延伸至第一导光板中混光区域的上方,并覆盖第一导光板中的混光区域,从而通过与该部分第一导光板相贴合的柔性基底上的第三光源可以改善第一导光板中混光区域的出光效果,进一步提高背光模组的出光面积,有利于实现显示装置的窄边框化,有利于提高显示装置的屏占比。同理,为了达到显示面板所需的光学效果,第二导光板需要一定的混光距离,因此,第二导光板靠近第二光源的一侧存在一定混光区域,第二导光板中该区域的出光效果较差。背光组件中柔性基底远离第三光源一侧的表面还与部分第二导光板相贴合,背光组件中柔性基底的一端延伸至第二导光板中混光区域的上方,并覆盖第二导光板中的混光区域,从而通过与该部分第二导光板相贴合的柔性基底上的第三光源可以改善第二导光板中混光区域的出光效果,进一步提高背光模组的出光面积,有利于实现显示装置的窄边框化,有利于提高显示装置的屏占比。而且,背光组件的一端位于第一非弯折区,背光组件的另一端位于第二非弯折区,背光组件与部分第一导光板、部分第二导光板相贴合,降低了背光组件从背光模组中剥离的风险,提高背光模组的结构稳固性。
当然,实施本发明的任一产品不必特定需要同时达到以上所述的所有技术效果。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及其优点将会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被结合在说明书中并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的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连同其说明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图1所述的背光模组沿A-A’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背光模组的平面示意图;
图4是图3所述的背光模组沿E-E’的一种剖面示意图;
图5是图3所述的背光模组沿E-E’的另一种剖面示意图;
图6是图3所述的背光模组沿E-E’的又一种剖面示意图;
图7是图3所述的背光模组沿E-E’的又一种剖面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平面示意图;
图9是图8所述的显示装置沿F-F’的一种剖面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一种弯折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另一种弯折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8所述的显示装置沿F-F’的另一种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应注意到:除非另外具体说明,否则在这些实施例中阐述的部件和步骤的相对布置、数字表达式和数值不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以下对至少一个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实际上仅仅是说明性的,决不作为对本发明及其应用或使用的任何限制。
对于相关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技术、方法和设备可能不作详细讨论,但在适当情况下,所述技术、方法和设备应当被视为说明书的一部分。
在这里示出和讨论的所有例子中,任何具体值应被解释为仅仅是示例性的,而不是作为限制。因此,示例性实施例的其它例子可以具有不同的值。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讨论。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的平面示意图,参考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背光模组,用于向显示面板提供光源。本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为可折叠背光模组,具体而言,背光模组包括第一非弯折区BB、第二非弯折区CC和弯折区DD,弯折区DD位于第一非弯折区BB和第二非弯折区CC之间,通过弯折区DD实现背光模组的弯折。本实施例仅以背光模组包括第一非弯折区BB、第二非弯折区CC和一个弯折区DD为例进行说明,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背光模组还可以包括其他非弯折区、以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弯折区DD,本发明对此不做具体限制。
图2是图1所述的背光模组沿A-A’的剖面示意图,参考图2,背光模组包括第一导光板11、第二导光板12、第一光源31、第二光源32和弯折部20。弯折部20位于弯折区DD,且弯折部20位于第一导光板11和第二导光板12之间,通过弯折部20弯折实现背光模组的弯折。弯折部20可采用柔性材料制成。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弯折部20的材料为聚酰亚胺、聚甲基丙烯酸甲醋、聚碳酸醋、聚苯乙烯、丙烯基树脂等之中的一种。
第一导光板11和第一光源31均位于第一非弯折区BB,且第一光源31位于第一导光板11和弯折部20之间,第一光源31的出光面正对第一导光板11的入光面,第一导光板11中设置有导光点,当入射光线照射到第一导光板11中的各个导光点后朝各个角度扩散,然后破坏反射条件由第一导光板11的出光面射出,通过各种疏密、大小不一的导光点,可在第一导光板11的出光面实现均匀出光。
第二导光板12和第二光源32位于第二非弯折区CC,且第二光源32位于第二导光板12和弯折部20之间,第二光源32的出光面正对第二导光板12的入光面,第二导光板12中设置有导光点,当入射光线照射到第二导光板12中的各个导光点后朝各个角度扩散,然后破坏反射条件由第二导光板12的出光面射出,通过各种疏密、大小不一的导光点,可在第二导光板12的出光面实现均匀出光。
背光模组还包括背光组件40,背光组件40的一端位于第一非弯折区BB,背光组件40的另一端位于第二非弯折区CC,且背光组件40延伸经过弯折区DD。
具体的,背光组件40包括柔性基底41,柔性基底41可弯折,从而背光组件40可弯折,其不影响背光模组中弯折区DD的弯折。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弯折部20的材料可以为聚酰亚胺、聚甲基丙烯酸甲醋、聚碳酸醋、聚苯乙烯、丙烯基树脂等之中的一种。背光组件40还包括位于柔性基底41一侧的多个第三光源42,第三光源42用于提供光源。柔性基底41远离第三光源42一侧的表面与弯折部20相贴合,使得背光模组中弯折区DD也有光源提供光线。为了达到显示面板所需的光学效果,第一导光板11需要一定的混光距离,因此,第一导光板11靠近第一光源31的一侧存在一定混光区域L1,第一导光板11中该区域的出光效果较差。背光组件40中柔性基底41远离第三光源42一侧的表面还与部分第一导光板11相贴合,背光组件40中柔性基底41的一端延伸至第一导光板11中混光区域L1的上方,并覆盖第一导光板11中的混光区域L1,从而通过与该部分第一导光板11相贴合的柔性基底41上的第三光源42可以改善第一导光板11中混光区域L1的出光效果,进一步提高背光模组的出光面积,有利于实现显示装置的窄边框化,有利于提高显示装置的屏占比。同理,为了达到显示面板所需的光学效果,第二导光板12需要一定的混光距离,因此,第二导光板12靠近第二光源32的一侧存在一定混光区域L2,第二导光板12中该区域的出光效果较差。背光组件40中柔性基底41远离第三光源42一侧的表面还与部分第二导光板12相贴合,背光组件40中柔性基底41的一端延伸至第二导光板12中混光区域L2的上方,并覆盖第二导光板12中的混光区域L2,从而通过与该部分第二导光板12相贴合的柔性基底41上的第三光源42可以改善第二导光板12中混光区域L2的出光效果,进一步提高背光模组的出光面积,有利于实现显示装置的窄边框化,有利于提高显示装置的屏占比。
可选的,第一导光板11中的混光区域L1的尺寸和第二导光板12中混光区域L2的尺寸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而且,背光组件40的一端位于第一非弯折区BB,背光组件40的另一端位于第二非弯折区CC,背光组件40与部分第一导光板11、部分第二导光板12相贴合,降低了背光组件40从背光模组中剥离的风险,提高背光模组的结构稳固性。
继续参考图2,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光源31和第二光源32的尺寸大于第三光源42的尺寸,例如,第一光源31和第二光源32均为LED,第三光源42为Mini-LED或Micro-LED。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背光模组的平面示意图,图4是图3所述的背光模组沿E-E’的一种剖面示意图,参考图3和图4,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背光模组还包括第一框胶51,第一框胶51位于第一非弯折区BB,第一框胶51位于第一非弯折区BB的边缘区域,第一导光板11和第一光源31位于第一框胶51形成的容置空间内,第一框胶51对第一导光板11和第一光源31进行保护。背光模组还包括第二框胶52,第二框胶52位于第二非弯折区CC,第二导光板12和第二光源32位于第二框胶52形成的容置空间内,第二框胶52对第二导光板12和第二光源32进行保护。第一框胶51和第二框胶52由不透光的材料制成,示例性的可以由不透光的树脂材料制成,非出光区NA的宽度不具体限定,可根据实际情况去设定。
部分第一框胶51位于第一光源31和弯折部20之间,柔性基底41远离第三光源42一侧的表面与该部分第一框胶51相贴合,部分第二框胶52位于第二光源32和弯折部20之间,柔性基底41远离第三光源42一侧的表面与该部分第二框胶52相贴合,从而通过与该部分第一框胶51、第二框胶52相贴合的柔性基底41上的第三光源42提供光源,进一步提高背光模组的出光面积,有利于实现显示装置的窄边框化,且降低了背光组件40从背光模组中剥离的风险,提高背光模组的结构稳固性。
图5是图3所述的背光模组沿E-E’的另一种剖面示意图,参考图3和图5,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背光模组还包括第一背框60,第一背框60包括第一底板61、第一侧板62和第一延伸结构63,其中,第一底板61和第一侧板62均位于第一非弯折区BB,第一侧板62围设在第一底板61的边缘,从而,第一框胶51、第一导光板11和第一光源31位于第一底板61和第一侧板62所形成的空间内,第一背框60的材料可为金属,第一背框60具有一定的刚性,可以在受到外力时保护背光模组中的结构。
第一框胶51围绕第一侧板62靠近第一导光板11一侧的表面设置,第一框胶51嵌合在第一背框60中,第一框胶51通常选用树脂材料,弹性模量较小、材料刚度较小,在受到外力时可以为背光模组的中的第一导光板11和第一光源31提供缓冲作用。
第一延伸结构63的一端与第一侧板62相连接,第一延伸结构63的另一端嵌设于弯折部20内,提高弯折部20与背光模组位于第一非弯折BB的部分的连接稳固性,从而提高背光模组整体的结构稳固性。
背光模组还包括第二背框70,第二背框70包括第二底板71、第二侧板72和第二延伸结构73,其中,第二底板71和第二侧板72均位于第二非弯折区CC,第二侧板72围设在第二底板71的边缘,从而,第二框胶52、第二导光板12和第二光源32位于第二底板71和第二侧板72所形成的空间内,第二背框70的材料可为金属,第二背框70具有一定的刚性,可以在受到外力时保护背光模组中的结构。
第二框胶71围绕第二侧板72靠近第二导光板12一侧的表面设置,第二框胶52嵌合在第二背框70中,第二框胶52通常选用树脂材料,弹性模量较小、材料刚度较小,在受到外力时可以为背光模组的中的第二导光板12和第二光源32提供缓冲作用。
第二延伸结构73的一端与第二侧板72相连接,第二延伸结构73的另一端嵌设于弯折部20内,提高弯折部20与背光模组位于第二非弯折CC的部分的连接稳固性,从而提高背光模组整体的结构稳固性。
继续参考图5,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延伸结构63包括第一延伸部631、位于第一延伸部631两端的第一连接部632和第二连接部633,第一连接部632与第一侧板62相连接,第二连接部633嵌设于弯折部20内,从而实现第一延伸结构63的一端与第一侧板62相连接,第一延伸结构63的另一端嵌设于弯折部20内。
第二延伸结构73包括第二延伸部731、位于第二延伸部731两端的第三连接部732和第四连接部733,第三连接部732与第二侧板72相连接,第四连接部733嵌设于弯折部20内,从而实现第二延伸结构73的一端与第二侧板72相连接,第二延伸结构73的另一端嵌设于弯折部20内。
在第一非弯折区BB指向第二非弯折区CC的方向上,第二连接部633和第四连接部733位于弯折部20的两侧,第二连接部633和第四连接部733的设置不会影响弯折部20的弯折。
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一背框60和第二背框70均为一体成型结构。
继续参考图5,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一延伸部631所在平面和第一底板61所在平面相平行或位于同一平面,第一连接部632和第一侧板62构成U型,第一连接部632、第二连接部633均自第一延伸部631的边缘朝向背光组件40的方向弯折,这种结构有效减小第一背框60和弯折部20的连接难度,有利于实现弯折部20和第一背框60的连接。
第二延伸部731所在平面和第二底板71所在平面相平行或位于同一平面,第三连接部732和第二侧板72构成U型,第三连接部732、第四连接部733均自第二延伸部731的边缘朝向背光组件40的方向弯折,这种结构有效减小第二背框70和弯折部20的连接难度,有利于实现弯折部20和第二背框70的连接。
图6是图3所述的背光模组沿E-E’的又一种剖面示意图,参考图6,在一些可选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632和第一侧板62构成V型,第三连接部732和第二侧板72构成V型。
图7是图3所述的背光模组沿E-E’的又一种剖面示意图,参考图7,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背光模组还包括第一光学膜片81,第一光学膜片81位于第一非弯折区BB,且第一光学膜片81与背光组件40位于第一导光板11的同一侧,第一光学膜片81例如为扩散片、棱镜片等,第一光学膜片81的数量为至少一片,各第一光学膜片81的功能可以不同,第一导光板11的出光面射出的光线经各第一光学膜片81后射出。第一导光板11靠近第一光源31的一侧存在一定混光区域L1,在垂直于第一导光板11的方向上,第一光学膜片81和第一导光板11中位于混光区域L1的部分不交叠,且第一光学膜片81和背光组件40不交叠。
背光模组还包括第二光学膜片82,第二光学膜片82位于第二非弯折区CC,且第二光学膜片82与背光组件40位于第二导光板12的同一侧,第二光学膜片82例如为扩散片、棱镜片等,第二光学膜片82的数量为至少一片,各第二光学膜片82的功能可以不同,第二导光板12的出光面射出的光线经各第二光学膜片82后射出。第二导光板12靠近第二光源32的一侧存在一定混光区域L2,在垂直于第二导光板12的方向上,第二光学膜片82和第二导光板12中位于混光区域L2的部分不交叠,第二光学膜片82和背光组件40不交叠。
由于,在垂直于第一导光板11的方向上,第一光学膜片81和背光组件40不交叠,在垂直于第二导光板12的方向上,第二光学膜片82和背光组件40不交叠,因此,背光组件40可以位于第一光学膜片81和第二光学膜片82之间,背光组件40的设置不会影响背光模组的厚度。
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平面示意图,图9是图8所述的显示装置沿F-F’的一种剖面示意图,参考图8和图9,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100。图8实施例仅以手机为例,对显示装置进行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还可以是电脑、电视、车载显示装置等其他具有显示功能的显示装置,本发明对此不作具体限制。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具有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100的有益效果,具体可以参考上述各实施例对于背光模组100的具体说明,本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继续参考图8和图9,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显示装置还包括位于背光模组100的出光面一侧的第一显示面板210、第二显示面板220和第三显示面板230,第三显示面板230位于第一显示面板210和第二显示面板220之间,第一显示面板210至少位于第一非弯折区BB,第一光源31和第一导光板11和背光组件40给第一显示面板210提供光源,第二显示面板220至少位于第二非弯折区CC,第二光源32和第二导光板12和背光组件40给第二显示面板220提供光源,第三显示面板230位于弯折区DD,背光组件40给第三显示面板230提供光源,第一显示面板210、第二显示面板220和第三显示面板230均可进行显示,从而有效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面积,提高显示效果。且可通过背光组件40给第一显示面板210靠近第三显示面板230的一侧边缘、第二显示面板220靠近第三显示面板230的一侧边缘处提供光源,有效减小第一显示面板210靠近第三显示面板230的一侧边缘处的边框面积、以及第二显示面板220靠近第三显示面板230的一侧边缘处的边框面积,进一步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面积,有利于提高显示装置的屏占比,提高显示效果。
第三显示面板230为柔性显示面板,第三显示面板230可弯折,且背光模组100中弯折区DD可弯折,从而实现显示装置的弯折。
图10是本发明提供的显示装置的一种弯折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0,显示装置可朝向远离出光面的方向弯折。图11是本发明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另一种弯折结构示意图,参考图11,显示装置可朝向背离出光面的方向弯折。即本发明提供的显示装置即可实现朝向出光面的方向弯折,也可朝向背离出光面的方向弯折。可选的,本发明提供的显示装置可任意角度弯折。
图12是图8所述的显示装置沿F-F’的另一种剖面示意图,参考图8和图12,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显示装置还包括位于背光模组100的出光面一侧的第一显示面板210和第二显示面板220,第一显示面板210至少位于第一非弯折区BB,第一光源31和第一导光板11和背光组件40给第一显示面板210提供光源,第二显示面板220至少位于第二非弯折区CC,第二光源32和第二导光板12和背光组件40给第二显示面板220提供光源,从而第一显示面板210和第二显示面板220可进行显示,且可通过背光组件40给第一显示面板210靠近第三显示面板230的一侧边缘、第二显示面板220靠近第三显示面板230的一侧边缘处提供光源,有效减小第一显示面板210靠近第三显示面板230的一侧边缘处的边框面积、以及第二显示面板220靠近第三显示面板230的一侧边缘处的边框面积,有效提高显示装置的显示面积,有利于提高显示装置的屏占比,提高显示效果。
显示装置还包括弯折缓冲部240,弯折缓冲部240位于第一显示面板210和第二显示面板220之间,且弯折缓冲部240位于弯折区DD,弯折缓冲部240在显示装置弯折时起到缓冲作用,降低显示装置弯折时弯折区DD的应力,提高显示装置的弯折可靠性。
弯折缓冲部240所对应的背光组件40也可提供光源,从而淡化显示装置中弯折缓冲部240所对应处的黑边效果。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供的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至少实现了如下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背光组件包括柔性基底,柔性基底可弯折,从而背光组件可弯折,其不影响背光模组中弯折区的弯折。背光组件还包括位于柔性基底一侧的多个第三光源,第三光源用于提供光源。柔性基底远离第三光源一侧的表面与弯折部相贴合,使得背光模组中弯折区也有光源提供光线。为了达到显示面板所需的光学效果,第一导光板需要一定的混光距离,因此,第一导光板靠近第一光源的一侧存在一定混光区域,第一导光板中该区域的出光效果较差。背光组件中柔性基底远离第三光源一侧的表面还与部分第一导光板相贴合,背光组件中柔性基底的一端延伸至第一导光板中混光区域的上方,并覆盖第一导光板中的混光区域,从而通过与该部分第一导光板相贴合的柔性基底上的第三光源可以改善第一导光板中混光区域的出光效果,进一步提高背光模组的出光面积,有利于实现显示装置的窄边框化,有利于提高显示装置的屏占比。同理,为了达到显示面板所需的光学效果,第二导光板需要一定的混光距离,因此,第二导光板靠近第二光源的一侧存在一定混光区域,第二导光板中该区域的出光效果较差。背光组件中柔性基底远离第三光源一侧的表面还与部分第二导光板相贴合,背光组件中柔性基底的一端延伸至第二导光板中混光区域的上方,并覆盖第二导光板中的混光区域,从而通过与该部分第二导光板相贴合的柔性基底上的第三光源可以改善第二导光板中混光区域的出光效果,进一步提高背光模组的出光面积,有利于实现显示装置的窄边框化,有利于提高显示装置的屏占比。而且,背光组件的一端位于第一非弯折区,背光组件的另一端位于第二非弯折区,背光组件与部分第一导光板、部分第二导光板相贴合,降低了背光组件从背光模组中剥离的风险,提高背光模组的结构稳固性。
虽然已经通过例子对本发明的一些特定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以上例子仅是为了进行说明,而不是为了限制本发明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以上实施例进行修改。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来限定。

Claims (10)

1.一种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非弯折区、第二非弯折区、以及位于所述第一非弯折区和所述第二非弯折区之间的弯折区;
第一导光板,所述第一导光板位于所述第一非弯折区;
第二导光板,所述第二导光板位于所述第二非弯折区;
弯折部,所述弯折部位于所述弯折区,且所述弯折部位于所述第一导光板和所述第二导光板之间;
第一光源,所述第一光源位于所述第一非弯折区,且所述第一光源位于所述第一导光板和所述弯折部之间;
第二光源,所述第二光源位于所述第二非弯折区,且所述第二光源位于所述第二导光板和所述弯折部之间;
背光组件,所述背光组件的一端位于所述第一非弯折区,所述背光组件的另一端位于所述第二非弯折区,且所述背光组件延伸经过所述弯折区;
所述背光组件包括柔性基底和位于所述柔性基底一侧的多个第三光源,所述柔性基底远离所述第三光源一侧的表面与所述弯折部、部分所述第一导光板、部分所述第二导光板均相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框胶,所述第一框胶位于所述第一非弯折区,所述第一导光板和所述第一光源位于所述第一框胶形成的容置空间内;
第二框胶,所述第二框胶位于所述第二非弯折区,所述第二导光板和所述第二光源位于所述第二框胶形成的容置空间内;
所述柔性基底远离所述第三光源一侧的表面与部分所述第一框胶、部分所述第二框胶相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背框,所述第一背框包括第一底板、第一侧板和第一延伸结构;
其中,所述第一底板和所述第一侧板均位于所述第一非弯折区,所述第一侧板围设在所述第一底板的边缘,所述第一框胶围绕所述第一侧板靠近所述第一导光板一侧的表面设置,所述第一延伸结构的一端与所述第一侧板相连接,所述第一延伸结构的另一端嵌设于所述弯折部内;
第二背框,所述第二背框包括第二底板、第二侧板和第二延伸结构;
其中,所述第二底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均位于所述第二非弯折区,所述第二侧板围设在所述第二底板的边缘,所述第二框胶围绕所述第二侧板靠近所述第二导光板一侧的表面设置,所述第二延伸结构的一端与所述第二侧板相连接,所述第二延伸结构的另一端嵌设于所述弯折部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延伸结构包括第一延伸部、位于所述第一延伸部两端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第一侧板相连接,所述第二连接部嵌设于所述弯折部内;
所述第二延伸结构包括第二延伸部、位于所述第二延伸部两端的第三连接部和第四连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与所述第二侧板相连接,所述第四连接部嵌设于所述弯折部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延伸部所在平面和所述第一底板所在平面相平行或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一侧板构成V型或U型,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均自所述第一延伸部的边缘朝向背光组件的方向弯折;
所述第二延伸部所在平面和所述第二底板所在平面相平行或位于同一平面,所述第三连接部和所述第二侧板构成V型或U型,所述第三连接部、所述第四连接部均自所述第二延伸部的边缘朝向背光组件的方向弯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光学膜片,所述第一光学膜片位于所述第一非弯折区,且所述第一光学膜片与所述背光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导光板的同一侧,在垂直于所述第一导光板的方向上,所述第一光学膜片和所述背光组件不交叠;
第二光学膜片,所述第二光学膜片位于所述第二非弯折区,且所述第二光学膜片与所述背光组件位于所述第二导光板的同一侧,在垂直于所述第二导光板的方向上,所述第二光学膜片和所述背光组件不交叠;
所述背光组件位于所述第一光学膜片和所述第二光学膜片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光源和所述第二光源均为LED;
所述第三光源为Mini-LED或Micro-LED。
8.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面一侧的第一显示面板、第二显示面板和第三显示面板,所述第三显示面板位于所述第一显示面板和所述第二显示面板之间;
所述第一显示面板至少位于所述第一非弯折区,所述第二显示面板至少位于所述第二非弯折区,所述第三显示面板位于所述弯折区,所述第三显示面板为柔性显示面板。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面一侧的第一显示面板、第二显示面板和弯折缓冲部,所述弯折缓冲部位于所述第一显示面板和所述第二显示面板之间;
所述第一显示面板至少位于所述第一非弯折区,所述第二显示面板至少位于所述第二非弯折区,所述弯折缓冲部位于所述弯折区。
CN202110262581.6A 2021-03-10 2021-03-10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Withdrawn CN11305032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62581.6A CN113050327A (zh) 2021-03-10 2021-03-10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62581.6A CN113050327A (zh) 2021-03-10 2021-03-10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50327A true CN113050327A (zh) 2021-06-29

Family

ID=765112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62581.6A Withdrawn CN113050327A (zh) 2021-03-10 2021-03-10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50327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64311A (zh) * 2015-05-06 2015-08-26 广州创维平面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及其直下与侧入混合式背光模组
CN105676338A (zh) * 2014-12-04 2016-06-1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CN108445675A (zh) * 2018-03-27 2018-08-24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9581744A (zh) * 2018-12-25 2019-04-05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09597242A (zh) * 2018-11-12 2019-04-09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直下式背光源及其显示装置
CN110610929A (zh) * 2019-08-16 2019-12-24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
CN111599269A (zh) * 2019-02-21 2020-08-28 香港科技大学 含柔性发光二极管显示连接器的可折叠显示器及制造方法
CN111653207A (zh) * 2020-07-30 2020-09-11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和拼接屏
CN112015006A (zh) * 2020-09-14 2020-12-01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可弯折背光模组及显示面板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76338A (zh) * 2014-12-04 2016-06-1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显示装置
CN104864311A (zh) * 2015-05-06 2015-08-26 广州创维平面显示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及其直下与侧入混合式背光模组
CN108445675A (zh) * 2018-03-27 2018-08-24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CN109597242A (zh) * 2018-11-12 2019-04-09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直下式背光源及其显示装置
CN109581744A (zh) * 2018-12-25 2019-04-05 上海中航光电子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CN111599269A (zh) * 2019-02-21 2020-08-28 香港科技大学 含柔性发光二极管显示连接器的可折叠显示器及制造方法
CN110610929A (zh) * 2019-08-16 2019-12-24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
CN111653207A (zh) * 2020-07-30 2020-09-11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和拼接屏
CN112015006A (zh) * 2020-09-14 2020-12-01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可弯折背光模组及显示面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66802B2 (en) Curved display device
JP5101701B2 (ja)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た表示装置
US10254470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20100045891A1 (en) Display device
CN110277021B (zh) 显示模块和包括其的显示装置
US20190150297A1 (en) Printed circuit board, display panel,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printed circuit board and the display pane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display device
US20200348567A1 (en) Backlight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omprising the same
JP2019139072A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フレキシブル配線基板
KR101950567B1 (ko) 백라이트 장치 및 이것을 구비하는 표시 장치
CN113823184B (zh) 显示面板及应用其的显示装置的组装方法
CN110174723B (zh) 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US20170059764A1 (en) Light guide plate,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device
US20150366082A1 (en) Display device
KR101929378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US10712493B2 (en) Display apparatus
US20170235037A1 (en) Planar illumination apparatus
US11042065B2 (en) Display device
CN113050327A (zh) 背光模组和显示装置
KR20170124676A (ko) 표시 장치
KR101832483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US20210215965A1 (en) Display device
JP6638439B2 (ja) 面光源装置、表示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US10928663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JP6707921B2 (ja) 面光源装置、表示装置、電子機器、及び光源
KR20080038490A (ko) 표시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