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43608B - 阻尼条粘贴治具 - Google Patents

阻尼条粘贴治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43608B
CN113043608B CN202110316424.9A CN202110316424A CN113043608B CN 113043608 B CN113043608 B CN 113043608B CN 202110316424 A CN202110316424 A CN 202110316424A CN 113043608 B CN113043608 B CN 11304360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pper die
damping strip
track
lower die
pie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1642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43608A (zh
Inventor
肖功良
朱细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Jindunxing Mechanical & Electr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Jindunxing Mechanical &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Jindunxing Mechanical & Electr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Jindunxing Mechanical &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1642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43608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436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436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4360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4360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5/00Joining or sealing of preformed parts, e.g. welding of plastics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65/48Joining or sealing of preformed parts, e.g. welding of plastics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using adhesives, i.e. using supplementary joining material; solvent bond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5/00Joining or sealing of preformed parts, e.g. welding of plastics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65/74Joining or sealing of preformed parts, e.g. welding of plastics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by welding and severing, or by joining and severing, the severing being performed in the area to be joined, next to the area to be joined, in the joint area or next to the joint area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6/00General aspects of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joining preformed parts
    • B29C66/01General aspects dealing with the joint area or with the area to be joined
    • B29C66/02Preparation of the material, in the area to be joined, prior to joining or welding
    • B29C66/022Mechanical pre-treatments, e.g. reshaping
    • B29C66/0224Mechanical pre-treatments, e.g. reshaping with removal of material
    • B29C66/02241Cutting, e.g. by using waterjets, or saw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L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 B29C, RELATING TO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00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9L2031/34Electrical apparatus, e.g. sparking plugs or parts thereof
    • B29L2031/3406Components, e.g. resis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阻尼条粘贴治具,包括上模、下模、冲头以及剪切件,所述下模与所述上模相对设置,所述下模形成有用于输送待切阻尼条的第一轨道和用于输送电刷料带的第二轨道,所述第一轨道位于所述第二轨道上方;所述冲头凸设于所述上模的朝向所述下模的一侧,并朝向所述第一轨道设置;所述剪切件设于所述下模,并位于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之间,所述剪切件开设有剪口,所述剪口与所述冲头相对设置;其中,所述上模可朝向或远离所述下模运动,所述上模朝向所述下模运动时,所述冲头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剪口到达所述第二轨道。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提高了阻尼条的分切和粘贴效率。

Description

阻尼条粘贴治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阻尼条粘贴治具。
背景技术
电刷是电动机上的主要元件,电动机运行时由于电刷固定而换向器旋转,电刷被反复带动,因此常在电刷上贴附有橡胶、纸或PET等材质的阻尼条。阻尼条一般通过人工贴附,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阻尼条粘贴治具,旨在提高阻尼条的分切和粘贴效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阻尼条粘贴治具,包括:
上模;
下模,所述下模与所述上模相对设置,所述下模形成有用于输送待切阻尼条的第一轨道和用于输送电刷料带的第二轨道,所述第一轨道位于所述第二轨道上方;
冲头,所述冲头凸设于所述上模的朝向所述下模的一侧,并朝向所述第一轨道设置;以及
剪切件,所述剪切件设于所述下模,并位于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之间,所述剪切件开设有剪口,所述剪口与所述冲头相对设置;
其中,所述上模可朝向或远离所述下模运动,所述上模朝向所述下模运动时,所述冲头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剪口到达所述第二轨道。
可选地,所述阻尼条粘贴治具还包括脱料件,所述脱料件设于所述下模,且至少部分所述脱料件位于所述第一轨道的靠近所述上模的一侧,所述脱料件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冲头相对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轨道包括第一导向辊和第二导向辊,所述第一导向辊和所述第二导向辊夹持形成供待切阻尼条穿过的通道。
可选地,所述阻尼条粘贴治具还包括用于驱动待切阻尼条移动的第一送料组件,所述第一送料组件包括:
第一滚动件,所述第一滚动件设于所述第一轨道的末端;
第二滚动件,所述第二滚动件设于所述第一轨道的末端,并与所述第一滚动件间隔设置,以与所述第一滚动件夹持形成送料通道;
其中,所述第一滚动件与所述第二滚动件滚动以带动送料通道中的待切阻尼条前移。
可选地,所述第一送料组件还包括:
棘轮,所述棘轮与所述第一滚动件同轴连接;
棘爪,所述棘爪的一端与所述上模转动连接;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穿设于所述棘爪并插设于所述上模,所述连接件的远离所述上模的一端设有限位部;以及
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套设于所述连接件,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棘爪和所述限位部抵接;
其中,所述上模朝向所述下模运动时,所述棘爪拨动所述棘轮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一滚动件转动,所述上模远离所述下模运动时,所述棘爪与所述棘轮抵接的一端在所述第一弹簧的驱动下跳向所述棘轮的下一级。
可选地,所述阻尼条粘贴治具还包括用于驱动电刷料带移动的第二送料组件,所述第二送料组件包括:
移动件,所述移动件设于所述下模,并可沿所述第二轨道的方向往复滑动,以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沿第二轨道的前进方向依次排布;
定位件,所述定位件设于所述移动件,用于固定电刷料带;
其中,所述移动件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定位件锁持所述电刷料带,所述移动件从所述第二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定位件释放所述电刷料带。
可选地,所述下模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移动件可滑动地设于所述限位槽中,所述移动件的顶壁和前壁之间设有导向斜面,所述第二送料组件还包括:
推动件,所述推动件设于所述上模的朝向所述下模的一侧表面,并朝向所述导向斜面设置;和
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设于所述限位槽,并分别与所述限位槽的槽壁和所述移动件的后壁抵接;
其中,所述上模朝向所述下模移动时,所述推动件抵持所述导向斜面以推动所述移动件自所述第二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所述上模远离所述下模时,所述第二弹簧推动所述移动件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
可选地,所述移动件开设有容置槽,所述定位件可升降地设于所述容置槽,所述定位件的朝向所述上模的一侧凸设有定位柱,所述第二送料组件还包括:
顶推件,所述顶推件凸出所述上模的朝向所述下模的一侧表面设置,并与所述定位件相对设置;和
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设于所述容置槽,并位于所述定位件的背离所述上模的一侧,所述第三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定位件和所述容置槽的槽底抵接;
其中,所述第三弹簧顶持所述定位件,使得所述定位柱插设于电刷料带的定位孔以锁持电刷料带,所述上模朝向所述下模移动时,所述顶推件按压所述定位件以使所述定位柱脱离电刷料带的定位孔。
可选地,所述移动件的顶面开设有限位孔,所述第二送料组件还包括限位柱,所述限位柱凸出所述上模的朝向所述下模的一侧表面设置,所述限位柱于所述送料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插设于所述限位孔。
可选地,所述阻尼条粘贴治具还包括导柱和导套,所述上模的朝向所述下模的一侧设有所述导柱和所述导套的其中之一,所述下模的朝向所述上模的一侧设有所述导柱和所述导套的其中之另一,所述导柱和所述导套均沿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的排布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导柱可滑动地插设于所述导套;
且/或,所述下模的朝向所述上模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导向孔,所述上模的朝向所述下模的一侧表面凸设有定位针,所述上模朝向或远离所述下模移动时,所述定位针进出所述导向孔。
本发明的阻尼条粘贴治具中,设置有可相互靠近和远离的上模和下模,将冲头固定于上模,在下模设有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并在第一轨道和第二轨道之间设置有剪切件,剪切件开设有与冲头对应设置的剪口。应用该阻尼条粘贴治具分切粘贴阻尼条时,仅需将阻尼条放置于下模的第一轨道,将电刷料带放置于第二轨道,此时,冲头随上模朝向下模运动,抵持阻尼条穿过剪口实现阻尼条的分切,继而携带分切脱离后单体的阻尼条移动自第二轨道上的电刷料带,将阻尼条粘贴于电刷料带,完成单次的阻尼条分切和粘贴工序,而后移动阻尼条在第一轨道上的位置和电刷料带在第二轨道上的位置,即可进行下一次的分切和粘贴。也即,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替代了人工,提高了阻尼条分切粘贴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阻尼条粘贴治具一实施例的结构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
图3为图1中B处第二送料组件的放大图;
图4为图3第二送料组件中移动件处于第二位置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阻尼条粘贴治具另一实施例下模固定部分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送料件和定位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Figure BDA0002990672420000041
Figure BDA0002990672420000051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在本发明中如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出一种阻尼条粘贴治具100。
请参照图1和图2,所述阻尼条粘贴治具100包括上模10、下模20、冲头31以及剪切件32,所述下模20与所述上模10相对设置,所述下模20形成有用于输送待切阻尼条的第一轨道40和用于输送电刷料带的第二轨道,所述第一轨道40位于所述第二轨道上方;所述冲头31凸设于所述上模10的朝向所述下模20的一侧,并朝向所述第一轨道40设置;所述剪切件32设于所述下模20,并位于所述第一轨道40和所述第二轨道之间,所述剪切件32开设有剪口321,所述剪口321与所述冲头31相对设置;其中,所述上模10可朝向或远离所述下模20运动,所述上模10朝向所述下模20运动时,所述冲头31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轨道40和所述剪口321到达所述第二轨道。
具体的,待切阻尼条是一体式结构,常见的采用卷料包装的形式,通过冲压得到单体阻尼条,并将单体阻尼条贴在电刷料带上,完成一次完整的分切和粘贴过程。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中,阻尼条粘贴治具100包括上模10和下模20,并定义上模10相对下模20所在方向为阻尼条粘贴治具100的上方,上模10可朝向或远离下模20的方向运动,下模20形成有用于输送待切阻尼条的第一轨道40和用于输送电刷料带的第二轨道,第一轨道40和第二轨道层叠且间隔设置,第一轨道40靠近上模10设置并位于第二轨道的上方,阻尼条冲压治具还包括冲压组件30,冲压组件30包括设于上模10的冲头31和设于下模20的剪切件32,冲头31朝向第一轨道40设置,至少部分剪切件32位于第一轨道40和第二轨道之间,且位于第一轨道40和第二轨道之间的剪切件32开设有剪口321,剪口321与冲头31对应设置,且剪口321与冲头31的冲压端形状适配,并能使冲头31的冲压端穿过,需要说明的是,冲头31的冲压端的形状根据用户所需的阻尼条的形状由用户自行设置。实际应用时,待切阻尼条安置于第一轨道40,电刷料带安置于第二轨道,并可以将上模10安装在台式冲床上,通过台式冲床带动上模10朝向和远离下模20移动,当上模10朝向下模20运动时,冲头31随着上模10一起朝向下模20移动,到达第一轨道40抵持第一轨道40上的待切阻尼条,进入剪切件32的剪口321,以冲出与剪口321形状适配的单体的阻尼条,实现阻尼条的一次分切,继而,冲头31携带分切出的单体的阻尼条继续下压至第二轨道位置,将阻尼条贴附于第二轨道上的电刷料带,实现阻尼条的一次粘贴。继而,移动阻尼条和电刷料带的位置,便可进行下一次分切和粘贴。如图所示,分切好的阻尼条排布在刷片料带上,无需先将阻尼条切好后,再由人工一个个贴至电刷上,提高了加工效率和稳定性,降低了成本。
因此,可以理解的,本发明的阻尼条粘贴治具100中,设置有可相互靠近和远离的上模10和下模20,将冲头31固定于上模10,在下模20设有第一轨道40和第二轨道,并在第一轨道40和第二轨道之间设置有剪切件32,剪切件32开设有与冲头31对应设置的剪口321。应用该阻尼条粘贴治具100分切粘贴阻尼条时,仅需将阻尼条放置于下模20的第一轨道40,将电刷料带放置于第二轨道,此时,冲头31随上模10朝向下模20运动,抵持阻尼条穿过剪口321实现阻尼条的分切,继而携带分切脱离后单体的阻尼条移动自第二轨道上的电刷料带,将阻尼条粘贴于电刷料带,完成单次的阻尼条分切和粘贴工序,而后移动阻尼条在第一轨道40上的位置和电刷料带在第二轨道上的位置,即可进行下一次的分切和粘贴。也即,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有效替代了人工,提高了阻尼条分切粘贴效率。
请参照图2,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阻尼条粘贴治具100还包括脱料件33,所述脱料件33设于所述下模20,且至少部分所述脱料件33位于所述第一轨道40的靠近所述上模10的一侧,所述脱料件33开设有通孔331,所述通孔331与所述冲头31相对设置。
具体地,前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通过在下模20设置层叠设置的第一轨道40和第二轨道,并在第一轨道40和第二轨道之间设置剪切件32,以在冲头31冲压分切阻尼条之后得以直接将阻尼条贴附于第二轨道上的电刷料带。本实施例中,阻尼条粘贴治具100还包括脱料件33,脱料件33设于下模20,且至少部分脱料件33并位于第一轨道40的背离第二轨道的一侧,且位于第一轨道40和冲头31之间,脱料件33开设有通孔331。此时,待切阻尼条设于第一轨道40时夹设于脱料件33和第一轨道40之间,冲头31随上模10朝向下模20运动时,冲头31穿过通孔331以到达并抵持第一轨道40上的待切阻尼条,冲头31继续下压完成后续分切和粘贴工序。完成一次分切粘贴后,上模10退回远离下模20,此时,冲头31从通孔331中退出,脱料件33的设置,得以压住待切阻尼条以避免冲头31挂住待切阻尼条导致待切阻尼条随冲头31一同向远离下模20的方向移动。
请参照图1和图5,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轨道40包括第一导向辊41和第二导向辊42,所述第一导向辊41和所述第二导向辊42夹持形成供待切阻尼条穿过的通道。
具体地,前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下模20形成有用于穿设阻尼条的第一轨道40,完成一次冲压粘贴后使阻尼条沿第一轨道40移动即可进行下一次分切。本实施例中,第一轨道40设有第一导向辊41和第二导向辊42,第一导向辊41和第二导向辊42均垂直于第一轨道40延伸设置,第一导向辊41和第二导向辊42沿上模10和下模20的方向间隔设置,此时,可设置多个第一导向辊41和多个第二导向辊42,待切阻尼条交错缠绕于多个导向辊,可以理解的,多个导向辊间隔设置,一方面减少待切阻尼条与第一轨道40的接触面积,且导向辊的外壁为弧面,减少阻尼条移动过程与第一轨道40之间的摩擦;同时得以预留冲头31路径,无需开设孔位以供冲头31穿过。
请参照图1,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阻尼条粘贴治具100还包括用于驱动待切阻尼条移动的第一送料组件50,所述第一送料组件50包括第一滚动件51和第二滚动件52,所述第一滚动件51设于所述第一轨道40的末端;所述第二滚动件52设于所述第一轨道40的末端,并与所述第一滚动件51间隔设置,以与所述第一滚动件51夹持形成送料通道;其中,所述第一滚动件51与所述第二滚动件52滚动以带动送料通道中的待切阻尼条前移。
前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下模20设有用于穿设待切阻尼条的第一轨道40,当一次分切粘贴完成后,沿第一轨道40的延伸方向移动待切阻尼条,即可进行下一次的分切粘贴。本实施例中,阻尼条粘贴治具100还包括第一送料组件50,以在每一次分切工序前驱使阻尼条前移做好分切准备。具体地,第一送料组件50包括设于下模20的第一滚动件51和第二滚动件52,所述第一滚动件51和所述第二滚动件52间隔设置以形成送料通道,所述送料通道设于第一轨道40的末端;待切阻尼条自第一轨道40延伸至送料通道中,待切阻尼条的两个表面分别与第一滚动件51和第二滚动件52的滚动面抵接,受第一滚动件51和第二滚动件52挤压,第一滚动件51转动时,由于摩擦力和挤压力作用,驱动待切阻尼条前移,同时第二滚动件52滚动,避免第二滚动件52牵扯待切阻尼条导致待切阻尼条断裂。
请参照图1,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送料组件50还包括棘轮53、棘爪54、连接件57以及第一弹簧55,所述棘轮53与所述第一滚动件同轴连接;所述棘爪54的一端与所述上模10转动连接;所述连接件57穿设于所述棘爪54并插设于所述上模10,所述连接件57的远离所述上模10的一端设有限位部571;所述第一弹簧55套设于所述连接件57,所述第一弹簧55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棘爪54和所述限位部571抵接;其中,所述上模10朝向所述下模20运动时,所述棘爪54拨动所述棘轮53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一滚动件转动,所述上模10远离所述下模20运动时,所述棘爪54与所述棘轮53抵接的一端在所述第一弹簧55的驱动下跳向所述棘轮53的下一级。
具体地,前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阻尼条粘贴治具100中设有用于驱动待切阻尼条前移的第一送料组件50,第一送料组件5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滚动件51和第二滚动件52,待切阻尼条夹持于第一滚动件51和第二滚动件52之间的送料通道中,第一滚动件和第二滚动件滚动时挤压驱动待切阻尼条前移。本实施例中,第一送料组件50还包括棘轮机构,棘轮机构包括棘轮53和棘爪54,棘轮53设于下模20并与第一滚动件同轴连接;当上模10朝向下模20运动时,棘抵接棘轮53的棘齿以拨动棘轮53转动,进而驱使第一滚动件51转动,此时,由于摩擦力和挤压力作用,驱动待切阻尼条前移,同时第二滚动件52滚动,避免第二滚动件52牵扯待切阻尼条导致待切阻尼条断裂;进一步地,上模10朝向阻尼条粘贴治具100的前侧延伸有横梁56,棘爪54设于横梁56并与横梁56转动连接,第一送料组件50还包括连接件57以及第一弹簧55,连接件57穿设于棘爪54并插设于所述上模10,连接件57的远离所述上模10的一端设有限位部571,第一弹簧55套设于所述连接件57,第一弹簧55的两端分别与棘爪54和限位部571抵接;当阻尼条粘贴治具100实现一次分切粘贴后,上模10带动棘爪54向远离下模20的方向移动,此时棘爪54与棘轮53抵接并受棘轮53的反向力向远离棘轮53的方向移动,同时第一弹簧55收缩,直至棘爪54脱离棘轮53,而后第一弹簧55驱动棘爪54复位进入棘轮53的下一级准备进行下次送料。
常见的,第一滚动件51为转轴,棘轮53套设于所述转轴,第二滚动件52为轴承或其他与所述转轴相切的滚动结构,在此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一些实施例中,当上模10朝向下模20运动以准备冲压阻尼条时,棘爪54先到达棘轮53位置以拨动棘爪54转动,使得第一滚动件带动阻尼条前移,继而上模10继续朝向下模20运动,带动冲头31抵持第一轨道40上的阻尼条进行分切和粘贴工,也即,本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在上模10朝向下模20运动的过程,先使得待切阻尼条移动做好分切准备,继而进行分切和粘贴工序。
当然,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棘轮53反向设置,上模10朝向棘轮53运动时,棘爪54与棘轮53抵接并向远离棘轮53的方向转动,此时棘爪54不拨动棘轮53转动,当冲头31完成对阻尼条的分切和粘贴后,上模10向远离下模20的方向移动时,此时棘爪54拨动棘轮53转动,进而驱使第一滚动件同步转动,此时,由于摩擦力和挤压力作用,驱动待切阻尼条前移,同时第二滚动件52滚动,避免第二滚动件52牵扯待切阻尼条导致待切阻尼条断裂;本实施例中,在上模10脱离下模20的过程中,第一送料组件50便已经驱使待切阻尼条移动以准备下一次分切,同样能实现与前述实施例相同的技术效果。
请参照图1、图3和图4,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阻尼条粘贴治具100还包括用于驱动电刷料带移动的第二送料组件60,所述第二送料组件60包括移动件61和定位件62,所述移动件61设于所述下模20,并可沿所述第二轨道的方向往复滑动,以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沿第二轨道的前进方向依次排布;所述定位件62设于所述移动件61,用于固定电刷料带;其中,所述移动件61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定位件62锁持所述电刷料带,所述移动件61从所述第二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定位件62释放所述电刷料带。
前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下模20设有用于穿设电刷料带的第二轨道,当一次分切粘贴完成后,沿第二轨道的延伸方向移动电刷料带,即可进行下一次的分切粘贴。本实施例中,阻尼条粘贴治具100还包括用于驱动电刷料带的第二送料组件60,以在每一次粘贴工序前驱使电刷料带前移做好粘贴准备。具体地,第二送料组件60包括设于下模20的移动件61和定位件62,移动件61可沿第二轨道的延伸方向往复滑动,并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定位件62设于移动件61,以随移动件61于下模20上往复滑动,同时,定位件62于所述移动件61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的过程中锁持第二轨道上的电刷料带,以使电刷料带往前移动做好粘贴准备;定位件62于所述移动件61从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的过程中,释放电刷料带,以避免电刷料带随定位件62和移动件61退回第一位置,以此往复,使得电刷料带不断前移。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移动件61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往复滑动,可以是通过气缸驱动移动件61往复移动,活塞往复伸缩时带动移动件61往复滑动,也可以是设置驱动机构和复位机构的组合,驱动机构驱动移动件61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复位机构驱动移动件61从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定位件62可以是手指气缸,手指气缸于移动件61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的过程中夹持电刷料带以带动电刷料带一同前移,移动件61从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的过程中手指气缸松开电刷料带。当然,移动件61和定位件62的设置不限于前述实施例,在此不作赘述。
请参照图3和图4,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模20开设有限位槽24,所述移动件61可滑动地设于所述限位槽24中,所述移动件61的顶壁和前壁之间设有导向斜面612,所述第二送料组件60还包括推动件63和第二弹簧64,所述推动件63设于所述上模10的朝向所述下模20的一侧表面,并朝向所述导向斜面612设置;所述第二弹簧64设于所述限位槽24,并分别与所述限位槽24的槽壁和所述移动件61的后壁抵接;其中,所述上模10朝向所述下模20移动时,所述推动件63抵持所述导向斜面612以推动所述移动件61自所述第二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所述上模10远离所述下模20时,所述第二弹簧64推动所述移动件61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
具体地,前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阻尼条粘贴治具100中设有第二送料组件60,第二送料组件60包括可滑动地设于下模20的移动件61以及设于移动件61的定位件62,通过定位件62锁持电刷料带并随移动件61移动以驱使电刷料带前移。本实施例中,下模20中开设有限位槽24,限位槽24沿第二轨道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移动件61设于限位槽24中以在限位槽24中滑动到达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限位槽24的设置,得以提高移动件61滑动路径的准确性,避免电刷料带偏位,进而确保阻尼条准确地粘贴于电刷料带。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第二送料组件60还包括推动件63和第二弹簧64,以电刷料带前移方向为移动件61的前方,以上模10相对下模20所在位置为移动件61的上方,所述移动件61的前壁和顶壁之间设有导向斜面612,上模10朝向下模20移动以使冲头31冲压分切粘贴阻尼条的过程中,推动件63抵持导向斜面612,以推动移动件61从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继而使定位件62在第一位置锁持电刷料带,上模10向远离下模20的方向移动,推动件63松开对移动件61的抵持,移动件61在第二弹簧64的作用下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进而得以带动电刷料带前移,以待下次分切粘贴。再进一步地,移动件61的后壁开设有避位槽613,第二弹簧64位于避位槽613中,一方面对第二弹簧64限位,避免第二弹簧64伸缩时偏位;另一方面,避位槽613的设置得以预留更多空间使得第二弹簧64具有一定的长度,具有足够的弹力驱使移动件61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
请参照图3、图4以及图6,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动件61开设有容置槽611,所述定位件62可升降地设于所述容置槽611,所述定位件62的朝向所述上模10的一侧凸设有定位柱621,所述第二送料组件60还包括顶推件65和第三弹簧66,所述顶推件65凸出所述上模10的朝向所述下模20的一侧表面设置,并与所述定位件62相对设置;所述第三弹簧66设于所述容置槽611,并位于所述定位件62的背离所述上模10的一侧,所述第三弹簧66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定位件62和所述容置槽611的槽底抵接;其中,所述第三弹簧66顶持所述定位件62,使得所述定位柱621插设于电刷料带的定位孔以锁持电刷料带,所述上模10朝向所述下模20移动时,所述顶推件65按压所述定位件62以使所述定位柱621脱离电刷料带的定位孔。
具体地,前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在阻尼条粘贴治具100中设置有第二送料组件60,第二送料组件60包括可滑动地设于下模20的移动件61以及设于移动件61的定位件62,通过定位件62锁持电刷料带并随移动件61移动以驱使电刷料带前移。本实施例中,移动件61内开设有容置槽611,定位件62可升降地设于容置槽611内,定位件62的朝向上模10的一侧凸设有定位柱621,定位柱621用于穿设电刷料带的定位孔以锁持电刷料带;请参照图,电刷料带上设有多个粘贴区域,同时对应每一粘贴区域设有多个沿电刷料带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定位孔,当定位件62的定位柱621插设于定位孔时,可使得电刷料带与定位件62一同随移动件61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实现电刷料带的前移。进一步地,定位件62可升降地设于移动件61的容置槽611中,并在容置槽611的槽底设有第三弹簧66,第三弹簧66的两端分别抵持容置槽611的槽底和定位件62的底壁,第三弹簧66处于自然伸缩状态时顶持定位件62以使定位柱621插设于电刷料带的定位孔中,实现对电刷料带的锁持,同时,在上模10中设有顶推件65,顶推件65凸出上模10的朝向下模20的一侧表面朝向定位件62设置,顶推件65和上模10之间还设有第三弹簧66,第三弹簧66的两端分别顶持顶推件65和上模10,当上模10朝向下模20移动时,顶推件65抵持定位件62以使定位件62向背离上模10的方向移动,使得定位柱621脱离电刷料带的定位孔,同时,第三弹簧66受顶推件65传递至定位件62的顶推力收缩,继而,推动件63抵持移动件61的导向斜面612使得移动件61和定位件62从第二位置滑动至第一位置,此过程中,定位件62与电刷料带不连接,电刷料带不会随移动件61和定位件62一同后退;当上模10远离下模20移动时,顶推件65远离定位件62,定位件62在第三弹簧66的作用下抬升,使得定位柱621插设于电刷料带的定位孔中,同时推动件63远离移动件61的导向斜面612,使得移动件61在第二弹簧64的作用下带动定位件62从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此过程中,由于电刷料带与定位件62连接,定位件62带动电刷料带一同前移。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下模20的朝向上模10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导向槽25,导向槽25沿第二轨道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定位柱621插设于所述导向槽25,定位件62于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往复移动时,定位柱621于导向槽25中移动,以对定位柱621的移动形成二次限位,保证对点数料带送料的稳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顶推件65可升降设置,所述第二送料组件60还包括第四弹簧67,第四弹簧67设于上模10并位于顶推件65的背离下模20的一侧,第四弹簧67的两端分别与上模10和顶推件65抵接,当所述上模10朝向所述下模20移动时,所述顶推件65和所述定位件62抵接,所述第四弹簧67收缩以为所述顶推件65提供缓冲,避免所述顶推件65直接冲击所述定位件62,从而避免所述顶推件65和所述定位件62损毁,提高所述阻尼条粘贴治具100的使用寿命。
请参照图3至图6,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移动件61的顶面开设有限位孔614,所述第二送料组件60还包括限位柱68,所述限位柱68凸出所述上模10的朝向所述下模20的一侧表面设置,所述限位柱68于所述移动件61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插设于所述限位孔614。
具体地,前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阻尼条粘贴治具100中设有第二送料组件60,第二送料组件60包括可滑动地设于下模20的移动件61以及设于移动件61的定位件62,通过定位件62锁持电刷料带并随移动件61移动以驱使电刷料带前移。本实施例中,定义移动件61的朝向上模10的一侧表面为所述移动件61的顶面,移动件61的顶面开设有限位孔614,上模10的朝向下模20的一侧表面凸设有限位柱68,上模10朝向所述下模20移动时,限位柱68随上模10一同朝向移动件61移动,此时,移动件61从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当移动件61到达第一位置时,限位柱68正好插设于移动件61的限位孔614中,避免移动件61持续后退,以限定移动件61从第一位置到第二位置之间的位移,确保移动件61和定位件62单次驱动电刷料带前移固定的距离,保证阻尼条的粘接精度。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限位柱68设于上模10并随上模10一同朝向下模20移动,以在移动件61到达第一位置时插设于限位孔614中。可以是如下实施方式,设定限位柱68的长度稍短,当上模10朝向下模20移动时,使得移动件61带动定位件62从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的过程中,限位柱68不与移动件61或下模20抵接,当移动件61到达第一位置时,限位柱68正好随上模10移动至限位孔614的孔口,上模10继续朝向下模20移动使得限位柱68插设于限位孔614中,限制移动件61继续移动。在一些实施例中,移动件61是通过设于上模10的推动件63推动而从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此时,限位柱68插设于限位孔614时,得以阻碍推动件63继续下移,进而限制上模10继续朝向下模20移动,得以限制上模10的冲压终止位置,避免冲头31随上模10移动过度与电刷料带产生冲击导致电刷料带或冲头31损毁,当然,此实施例中,限位孔614的孔径可以略大于限位柱68,避免限位柱68到达限位孔614的孔口需要持续下移插设于限位孔614时,由于推动件63同时下移推动移动件61移动导致限位孔614和限位柱68错位。
限位柱68和限位孔614的插接配合也可以是如下方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柱68可伸缩地设于所述上模10,其中,所述上模10朝向所述下模20移动时,所述移动件61自所述第二位置移动至第一位置,所述限位柱68抵持所述移动件61的顶面,并向所述上模10的方向收缩,所述移动件61到达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限位柱68伸长并插设于所述限位孔614。
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送料组件60还包括第五弹簧69,第五弹簧69设于上模10并位于限位柱68的背离下模20的一侧,第五弹簧69的两端分别与上模10和限位柱68抵接。此时,当限位柱68随上模10朝向下模20移动时,限位柱68抵持移动件61的顶面并向背离移动件61的方向收缩,同时第五弹簧69受压收缩,当移动件61到达第一位置时,限位柱68刚好到达限位孔614位置,此时,限位柱68不受移动件61的顶推力,第五弹簧69伸长并推动限位柱68伸长以使限位柱68插设于限位孔614中,实现对移动件61的限位。
请参照图1,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上模10包括自上而下层叠设置的上模座11、上垫板12以及固定板13,上模座11、上垫板12以及固定板13任意两相邻的工件之间可拆卸连接,便于拆装冲头31、顶推件65、推动件63、第四弹簧67以及第五弹簧69等工件;同样地,下模20包括自下而上层叠设置的下模座21、下垫板22以及下模板23,下模座21、下垫板22以及下模板23任意两相邻的工件之间可拆卸连接,便于拆装第二送料组件60,同时,在垫板和下模板23之间形成有所述第二轨道。
请参照图1和图5,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阻尼条粘贴治具100还包括导柱71和导套72,所述上模10的朝向所述下模20的一侧设有所述导柱71和所述导套72的其中之一,所述下模20的朝向所述上模10的一侧设有所述导柱71和所述导套72的其中之另一,所述导柱71和所述导套72均沿所述上模10和所述下模20的排布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导柱71可滑动地插设于所述导套72。
具体地,前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阻尼条粘贴治具100包括相对设置的上模10和下模20,上模10设置有冲头31,并可朝向或远离下模20运动,以带动冲头31冲压分切下模20上的阻尼条并将阻尼条粘贴于电刷料带。本实施例中,阻尼条粘贴治具100还包括设于上模10和下模20之间的导柱导套结构70,导柱导套结构70包括相互套合且滑动连接的导柱71和导套72,上模10的朝向下模20的一侧设有导柱71和导套72的其中之一,下模20的朝向上模10的一侧设有导柱71和导套72的其中之另一,且导柱71和导套72均沿上模10和下模20的排布方向延伸设置,导柱71插设于导套72并与导套72滑动连接,导柱导套结构70得以为上模10的运动导向,提高冲压过程的稳定性。进一步地,导套72的套筒内壁设有多个滚动体,以减少导柱71和导套72滑动过程的摩擦。
请参照图1,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下模20的朝向所述上模10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导向孔,所述上模10的朝向所述下模20的一侧表面凸设有定位针80,所述上模10朝向或远离所述下模20移动时,所述定位针80进出所述导向孔。
具体地,前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中,阻尼条粘贴治具100包括相对设置的上模10和下模20,上模10设置有冲头31,并可朝向或远离下模20运动,以带动冲头31冲压分切下模20上的阻尼条并将阻尼条粘贴于电刷料带。本实施例中,上模10朝向所述下模20的一侧凸设有定位针80,下模20朝向所述上模10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导向孔,上模10朝向或远离下模20运动时,定位针80进出导向孔,以确保冲头31冲压准确,提高阻尼条分切粘贴的精确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阻尼条粘贴治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上模;
下模,所述下模与所述上模相对设置,所述下模形成有用于输送待切阻尼条的第一轨道和用于输送电刷料带的第二轨道,所述第一轨道位于所述第二轨道上方;
冲头,所述冲头凸设于所述上模的朝向所述下模的一侧,并朝向所述第一轨道设置;以及
剪切件,所述剪切件设于所述下模,并位于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第二轨道之间,所述剪切件开设有剪口,所述剪口与所述冲头相对设置;
其中,所述上模可朝向或远离所述下模运动,所述上模朝向所述下模运动时,所述冲头依次穿过所述第一轨道和所述剪口到达所述第二轨道;
其中,待切阻尼条安置于第一轨道,电刷料带安置于第二轨道,当上模朝向下模运动时,冲头随着上模一起朝向下模移动,到达第一轨道抵持第一轨道上的待切阻尼条,进入剪切件的剪口,以冲出与剪口形状适配的单体的阻尼条,实现阻尼条的一次分切,继而,冲头携带分切出的单体的阻尼条继续下压至第二轨道位置,将阻尼条贴附于第二轨道上的电刷料带,实现阻尼条的一次粘贴,继而,移动阻尼条和电刷料带的位置,便可进行下一次分切和粘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条粘贴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条粘贴治具还包括脱料件,所述脱料件设于所述下模,且至少部分所述脱料件位于所述第一轨道的靠近所述上模的一侧,所述脱料件开设有通孔,所述通孔与所述冲头相对设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条粘贴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道包括第一导向辊和第二导向辊,所述第一导向辊和所述第二导向辊夹持形成供待切阻尼条穿过的通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条粘贴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条粘贴治具还包括用于驱动待切阻尼条移动的第一送料组件,所述第一送料组件包括:
第一滚动件,所述第一滚动件设于所述第一轨道的末端;和
第二滚动件,所述第二滚动件设于所述第一轨道的末端,并与所述第一滚动件间隔设置,以与所述第一滚动件夹持形成送料通道;
其中,所述第一滚动件与所述第二滚动件滚动以带动送料通道中的待切阻尼条前移。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阻尼条粘贴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送料组件还包括:
棘轮,所述棘轮与所述第一滚动件同轴连接;
棘爪,所述棘爪的一端与所述上模转动连接;
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穿设于所述棘爪并插设于所述上模,所述连接件的远离所述上模的一端设有限位部;
第一弹簧,所述第一弹簧套设于所述连接件,所述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棘爪和所述限位部抵接;
其中,所述上模朝向所述下模运动时,所述棘爪拨动所述棘轮转动以带动所述第一滚动件转动,所述上模远离所述下模运动时,所述棘爪与所述棘轮抵接的一端在所述第一弹簧的驱动下跳向所述棘轮的下一级。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尼条粘贴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条粘贴治具还包括用于驱动电刷料带移动的第二送料组件,所述第二送料组件包括:
移动件,所述移动件设于所述下模,并可沿所述第二轨道的方向往复滑动,以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沿第二轨道的前进方向依次排布;和
定位件,所述定位件设于所述移动件,用于固定电刷料带;
其中,所述移动件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定位件锁持所述电刷料带,所述移动件从所述第二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定位件释放所述电刷料带。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阻尼条粘贴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开设有限位槽,所述移动件可滑动地设于所述限位槽中,所述移动件的顶壁和前壁之间设有导向斜面,所述第二送料组件还包括:
推动件,所述推动件设于所述上模的朝向所述下模的一侧表面,并朝向所述导向斜面设置;和
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设于所述限位槽,并分别与所述限位槽的槽壁和所述移动件的后壁抵接;
其中,所述上模朝向所述下模移动时,所述推动件抵持所述导向斜面以推动所述移动件自所述第二位置移动至所述第一位置,所述上模远离所述下模时,所述第二弹簧推动所述移动件从所述第一位置移动至第二位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阻尼条粘贴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件的朝向所述上模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容置槽,所述定位件可升降地设于所述容置槽,所述定位件的朝向所述上模的一侧凸设有定位柱,所述第二送料组件还包括:
顶推件,所述顶推件凸出所述上模的朝向所述下模的一侧表面设置,并与所述定位件相对设置;和
第三弹簧,所述第三弹簧设于所述容置槽,并位于所述定位件的背离所述上模的一侧,所述第三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定位件和所述容置槽的槽底抵接;
其中,所述第三弹簧顶持所述定位件,使得所述定位柱插设于电刷料带的定位孔以锁持电刷料带,所述上模朝向所述下模移动时,所述顶推件按压所述定位件以使所述定位柱脱离电刷料带的定位孔。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阻尼条粘贴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件的顶面开设有限位孔,所述第二送料组件还包括限位柱,所述限位柱凸出所述上模的朝向所述下模的一侧表面设置,所述限位柱于所述送料件处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插设于所述限位孔。
10.如权利要求1至9任意一项中所述的阻尼条粘贴治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尼条粘贴治具还包括导柱和导套,所述上模的朝向所述下模的一侧设有所述导柱和所述导套的其中之一,所述下模的朝向所述上模的一侧设有所述导柱和所述导套的其中之另一,所述导柱和所述导套均沿所述上模和所述下模的排布方向延伸设置,所述导柱可滑动地插设于所述导套;
且/或,所述下模的朝向所述上模的一侧表面开设有导向孔,所述上模的朝向所述下模的一侧表面凸设有定位针,所述上模朝向或远离所述下模移动时,所述定位针进出所述导向孔。
CN202110316424.9A 2021-03-24 2021-03-24 阻尼条粘贴治具 Active CN11304360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16424.9A CN113043608B (zh) 2021-03-24 2021-03-24 阻尼条粘贴治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16424.9A CN113043608B (zh) 2021-03-24 2021-03-24 阻尼条粘贴治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43608A CN113043608A (zh) 2021-06-29
CN113043608B true CN113043608B (zh) 2023-01-13

Family

ID=765155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16424.9A Active CN113043608B (zh) 2021-03-24 2021-03-24 阻尼条粘贴治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43608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1104427U (zh) * 2019-09-03 2020-07-28 深圳市金盾兴机电有限公司 用于分切电刷阻尼条的分切模具
CN112246988A (zh) * 2020-10-28 2021-01-22 上海集强金属工业有限公司 可旋转模芯的新型自动贴条冲压模具
CN212471805U (zh) * 2020-04-30 2021-02-05 深圳市富诚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裁切包装一体化设备及模具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11104427U (zh) * 2019-09-03 2020-07-28 深圳市金盾兴机电有限公司 用于分切电刷阻尼条的分切模具
CN212471805U (zh) * 2020-04-30 2021-02-05 深圳市富诚达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裁切包装一体化设备及模具
CN112246988A (zh) * 2020-10-28 2021-01-22 上海集强金属工业有限公司 可旋转模芯的新型自动贴条冲压模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43608A (zh) 2021-06-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70190038A1 (en) Stapler
JP5713309B2 (ja) アンダーカット処理機構
CN201342686Y (zh) 不干胶带冲切及贴覆装置
CN113043608B (zh) 阻尼条粘贴治具
CN110842097A (zh) 贴片上料装置
CN113422100A (zh) 贴胶装置及卷绕设备
CN112707207A (zh) 一种卷绕设备
CN106113580B (zh) 一种锯条压合机构及应用其的装订机
CN211464603U (zh) 贴片上料装置
JP5029481B2 (ja) キャップ成型装置
CN211225422U (zh) 薄片成型机的送料机构
JP2001205524A (ja) ナット打込み装置
CN211444473U (zh) 贴胶带装置
CN112705614B (zh) 电机定子冲片的叠铆模具
CN111545691B (zh) 一种半开式金属弹性件成型设备及其成型方法
CN211942172U (zh) 一种离合式同步冲孔、贴胶、裁断多功能贴胶机构
CN113477809A (zh) 一种端子稳定连续冲压模具
CN217667605U (zh) 剃须刀头自动装配线用动刀片上料机构
CN214211914U (zh) 金属料带精准成型折弯裁切机构
CN217252023U (zh) 一种d型栓帽的复合成型冲切模装置
CN215375429U (zh) 血液测试卡的试纸粘贴装置
CN216989421U (zh) 冲切模具
CN217701072U (zh) 一种冲压模内自动送料装置
CN214166771U (zh) 一种卷绕设备
CN220699877U (zh) 一种高效稳定的pc贴胶组件的自动冲贴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