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37623B - 时延处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时延处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37623B
CN113037623B CN201911350543.5A CN201911350543A CN113037623B CN 113037623 B CN113037623 B CN 113037623B CN 201911350543 A CN201911350543 A CN 201911350543A CN 113037623 B CN113037623 B CN 1130376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wdm
path
transmission delay
service
transmis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35054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37623A (zh
Inventor
董海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35054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37623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376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376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376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376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2Alternate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03Arrangements for fault recovery
    • H04B10/038Arrangements for fault recovery using bypass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12Shortest path evaluation
    • H04L45/121Shortest path evaluation by minimising delay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5/00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5/28Routing or path finding of packets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using route fault recover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05Switch and router aspe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时延处理方法、设备及系统。在第一客户设备通过第一DWDM设备、第二DWDM设备与第二客户设备进行业务传输,第一DWDM设备与第二DWDM设备通过第一路径与第二路径连接的场景下,第一DWDM设备可以执行如下方法:第一DWDM设备获取第一路径的第一传输时延和第二路径的第二传输时延,并在第一传输时延与第二传输时延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差值阈值时,对业务的传输时延进行处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时延处理技术,可以避免因第一DWDM设备与第二DWDM设备从传输时延小的路径切换至传输时延大的路径,而引发客户设备的业务传输异常的问题。

Description

时延处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尤其涉及一种时延处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背景技术
光传送网(optical transport network,OTN)中的密集型光波复用(dense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DWDM)是利用光纤的带宽以及低损耗的特性,采用多个波长作为载波,允许各载波信道在一根光纤内同时传输的技术。DWDM不仅可以提高通信系统的通信容量,还具有扩容简单、性能可靠、传输距离更远、网络架构更加简化等诸多优点。因此,许多通信系统通过布局OTN,将客户设备的传输距离拉远。
以第一客户设备通过OTN中的第一DWDM设备与第二DWDM设备与第二客户设备进行业务传输为例,为了确保传输可靠性,第一DWDM设备与第二DWDM设备之间通过两个路径连接。这两个路径互为保护,这样,第一DWDM设备与第二DWDM设备在其中一条路径出现故障时,可切换至另一路径进行数据传输。但是,这两个路径的传输时延可能不同。这可能导致第一客户设备与第二客户设备之间的业务传输出现异常,甚至导致业务长断。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时延处理方法、设备及系统,用于解决因DWDM设备从传输时延小的路径切换至传输时延大的路径,而引发的客户设备的业务传输异常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时延处理方法。当两个客户设备通过第一密集型光波复用DWDM设备和第二DWDM设备进行业务传输时,若第一DWDM设备与第二DWDM设备通过第一路径与第二路径连接,则第一DWDM设备可以执行如下方法:第一DWDM设备获取第一路径的第一传输时延,以及,第二路径的第二传输时延,并在第一传输时延与第二传输时延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差值阈值时,对业务的传输时延进行处理。
客户设备不具有提前检测不同路径的传输时延,所以不具有在路径发生切换时检测到路径发生变化和/或传输时延发生变化的能力。另外,接入DWDM设备的客户设备的种类和型号繁多且客户设备传输的业务的多元化,由客户设备对路径上的传输时延进行监控和处理实现困难。因此,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增加DWDM设备对传输时延的处理动作,由DWDM设备在两个路径的传输时延不同时,对所传输的业务的传输时延进行处理,既可以避免因第一DWDM设备与第二DWDM设备从传输时延小的路径切换至传输时延大的路径,而引发的客户设备的业务传输异常的问题,还可以使方案更加便于实施和落地。
上述第一DWDM设备对所述业务的传输时延进行处理,可以包括如下几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第一DWDM设备在业务的传输路径从第一路径切换至第二路径时,向第一客户设备发送维护信号。其中,该维护信号用于通知第一客户设备进行业务自愈。这里所说的维护信号例如可以包括下述任一项:网络运维信号(network operation signal,NOS)、帧丢失(loss of frame,LOF)信号、报警指示信号(alarm indication signal,AIS)、10比特错误(byte_error,B_ERR)信号、本地错误(Localfault)信号、远程错误(RemoteFault)信号等。该维护信号的类型例如可以与业务的类型相关。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还可以进一步结合下述至少一项信息确认第一客户设备的维护信号:客户设备的类型、型号、版本等。
上述第一客户设备的维护信号可以为预设在第一DWDM设备上的,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第一DWDM设备接收来自网管设备的第一配置信息;其中,第一配置信息用于配置与第一客户设备对应的维护信号的类型。
上述第一客户设备进行业务自愈。例如,第一客户设备对业务进行保护倒换;或者,第一客户设备调整业务的缓存大小;或者,第一客户设备重启与第一DWDM设备传输业务的端口;或者,第一客户设备重置业务的保护机制等。
通过上述方式,第一DWDM设备可以在业务的传输路径从第一路径切换至第二路径时,即业务的传输路径的传输时延发生变化时,可以触发第一客户设备进行业务自愈,以避免因传输路径切换而引发的客户设备的业务传输异常的问题。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第一DWDM设备向第一客户设备发送维护信号还可以被替换为如下动作:第一DWDM设备可以利用第一客户设备发送的数据帧的开销中的一个字段,通知第一客户设备进行业务自愈。此时,该数据帧的开销中的字段的作用等同于上述所说的维护信号,对此不再赘述。
第二种方式:第一DWDM设备在业务的传输路径从第一路径切换至第二路径时,向第二DWDM设备发送业务的数据帧,该数据帧的开销包括字段,该字段用于指示第二DWDM设备向第二客户设备发送维护信号。例如,该字段的取值为第一值或第二值,第一值用于表征业务的传输时延由小变大,第二值用于表征业务的传输时延由大变小。或者,该字段的取值为第一传输时延与第二传输时延的差值的绝对值。
通过上述方式,第一DWDM设备可以在业务的传输路径从第一路径切换至第二路径时,即业务的传输路径的传输时延发生变化时,可以通知第二DWDM设备触发第二客户设备进行业务自愈。这样,即便第二DWDM设备不具有传输时延检测能力,或者,第二DWDM设备传输时延检测未使能,第二DWDM设备也可以在业务的传输路径从第一路径切换至第二路径时,触发第二客户设备进行业务自愈,以避免因第一DWDM设备与第二DWDM设备从传输时延小的路径切换至传输时延大的路径,而引发的第二客户设备的业务传输异常的问题。
第三种方式:第一DWDM设备在业务的传输路径从第一路径切换至第二路径时,向第一客户设备发送维护信号,并向第二DWDM设备发送业务的数据帧。其中,数据帧的开销包括字段,该字段用于指示第二DWDM设备向第二客户设备发送维护信号。
通过该方式,在业务的传输路径从第一路径切换至第二路径时,既可以保证第一客户设备的业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也可以保障第二客户设备的业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第四种方式:第一DWDM设备在使用传输时延较小的路径向第二DWDM设备传输业务时,根据第一传输时延与第二传输时延的差值的绝对值,对业务进行传输时延补偿。以传输时延较小的路径为第二路径为例,补偿后的业务的传输时延与第一传输时延相等,或者,补偿后的业务的传输时延与第一传输时延的差值小于差值阈值。这样,后续即便第一DWDM设备与第二DWDM设备从传输时延小的路径切换至传输时延大的路径,因第一客户设备与第二客户设备之间所传输的业务的传输时延的变化位于容忍范围内,因此,不会对业务的传输造成影响,保障了业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上述方法还包括:第一DWDM设备接收来自网管设备的第二配置信息;其中,第二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第一DWDM设备对第一DWDM设备与第二DWDM设备的路径上传输的业务进行传输时延处理。通过该方式,可以灵活的配置第一DWDM设备是否对第一DWDM设备与第二DWDM设备的路径上传输的业务进行传输时延处理,扩展了方案的应用场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差值阈值为预设的;或者,差值阈值根据第一客户设备的时延参数确定;或者,上述方法还包括:第一DWDM设备接收来自网管设备的第三配置信息,第三配置信息用于配置差值阈值。通过该方式,可以灵活的配置该差值阈值,扩展了方案的实现方式以及应用场景。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DWDM设备。该DWDM设备为第一方面或者第一方面任意实现方式所述的第一DWDM设备。该第一DWDM设备包括:处理模块。可选地,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DWDM设备还可以包括:发送模块和/或接收模块。
处理模块,用于获取第一路径的第一传输时延,以及,第二路径的第二传输时延,并在第一传输时延与第二传输时延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差值阈值时,对业务的传输时延进行处理。
处理模块采用如第一方面关于传输时延处理方法,在此不再赘述。此外,上述第二方面和第二方面的各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第一DWDM设备,其有益效果可以参见上述第一方面和第一方面的各可能的实现方式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加赘述。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DWDM设备。该DWDM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当处理器执行指令时,指令使该DWDM设备执行如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各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包括用于执行以上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各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方法的单元、模块或电路。该通信装置可以为DWDM设备,也可以为应用在DWDM设备中的一个模块。例如,可以为应用在DWDM设备中的芯片。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芯片。该芯片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程序被芯片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各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方法。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该计算机程序代码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各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方法。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各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方法。
第八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第一客户设备、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各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第一DWDM设备、第二DWDM设备及第二客户设备;其中,第一客户设备通过第一DWDM设备、第二DWDM设备与第二客户设备进行业务传输,第一DWDM设备与第二DWDM设备通过第一路径与第二路径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传输时延处理技术,当判断路径切换时两条路径的传输时延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差值阈值时,对业务的传输时延进行处理,可以避免因第一DWDM设备与第二DWDM设备从传输时延小的路径切换至传输时延大的路径,而引发的客户设备的业务传输异常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应用的网络架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传输时延示意图;
图3为一种DWDM设备路径切换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时延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时延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时延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时延处理方法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时延处理方法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DWDM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DWDM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应用的网络架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OTN包括第一DWDM设备与第二DWDM设备。位于第一DWDM设备侧的客户设备通过无线或有线的方式与第一DWDM设备相连,第一DWDM设备与第二DWDM设备通过第一路径与第二路径相连,第二DWDM设备通过无线或有线的方式与位于第二DWDM设备侧的客户设备相连,以使位于第一DWDM设备侧的客户设备通过第一DWDM设备、第二DWDM设备与位于第二DWDM设备侧的客户设备进行业务传输。本申请实施例对接入第一DWDM设备的客户设备的数量,以及,接入第二DWDM设备的客户设备的数量不做限定。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客户设备可以是任一接入OTN进行业务传输的设备。例如,无线接入网设备、存储设备、服务器、交换机、路由器等。这里所说的无线接入网设备是终端设备通过无线方式接入到无线接入网设备所在的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接入设备,可以是网络侧NodeB、演进型网络侧eNodeB、5G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网络侧、未来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网络侧或WiFi系统中的接入节点等。本申请的实施例对无线接入网设备所采用的具体技术和具体设备形态不做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客户设备也可以描述为:为用户提供服务的设备,或者,位于用户侧的设备等。
在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中,第一DWDM设备和第二DWDM设备有第一路径和第二路径。即,第一DWDM设备使用一个硬件模块通过一条路径与第二DWDM设备的一个硬件模块连接,第二DWDM设备使用另一个硬件模块通过另一条路径与第二DWDM设备的另一硬件模块连接。这里所说的硬件模块是指DWDM设备上用于对信号进行复用、解复用、映射等处理的模块。该硬件模块可以通过多个DWDM设备上的多个单板实现,也可以通过一个单板实现,例如线路单板、支路单板或者支线路合一单板等。
上述所说的第一路径和第二路径可以是针对同一传输方向的路径。上述第一路径与第二路径互为保护。当第一DWDM设备与第二DWDM设备在其中一条路径出现故障时,可以切换至另一路径进行数据传输,确保了传输可靠性。这里所说的路径出现故障可以是任一导致第一DWDM设备与第二DWDM设备无法通过该路径进行业务传输的故障。
应理解,上述所说的第一路径与第二路径仅是对第一和第二DWDM设备之间的传输路径的统称,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一和第二DWDM设备之间如何通过实际的物理链路实现上述第一路径与第二路径不进行限定。例如,第一DWDM设备与第二DWDM设备可以通过光纤直连,以通过该光纤实现上述第一路径与第二路径。或者,第一DWDM设备与第二DWDM设备之间通过OTN中的至少一个DWDM设备跳转,实现上述第一路径与第二路径。即,第一DWDM设备与第二DWDM设备并非是直连,而是经由其他DWDM设备跳转实现连接。
图2为一种传输时延示意图。如图2所示,第一DWDM设备与第二DWDM设备之间的第一路径的第一传输时延,与第二路径的第二传输时延可以如下述表1所示:
表1
序号 第一传输时延 第二传输时延
1 第一光时延 第二光时延
2 第一电时延 第二电时延
3 第一光时延+第一电时延 第二光时延+第二电时延
应理解,图2仅是以一个路径为例的时延示意图。
以第一DWDM设备的硬件模块1通过第一路径与第二DWDM设备的硬件模块1连接,第一DWDM设备的硬件模块2通过第二路径与第二DWDM设备的硬件模块2连接为例,对上述表1中的各种概念进行解释:
第一光时延:第一DWDM设备的硬件模块1与第二DWDM设备的硬件模块1通过第一路径传输光信号(或者说光波)的时长。在一些实施例中,光时延也可以称为光信号时延或DWDM设备光层的时延。
第二光时延:第一DWDM设备的硬件模块2与第二DWDM设备的硬件模块2通过第二路径传输光信号的时长。
第一电时延:第一DWDM设备的硬件模块1内部对信号进行处理(例如对信号进行复用、解复用、映射等处理)的时长,以及,第二DWDM设备的硬件模块1内部对信号进行处理的时长之和。在一些实施例中,电时延也可以称为电信号时延或DWDM设备电层的时延。
第二电时延:第一DWDM设备的硬件模块2内部对信号进行处理(例如对信号进行复用、解复用、映射等处理)的时长,以及,第二DWDM设备的硬件模块2内部对信号进行处理的时长之和。
光时延的大小与路径的长短有关,路径越长,光时延越大。电时延与硬件模块对信号进行处理的速度相关,硬件模块对信号处理的速度越快,电时延越小。因此,受限于不同硬件模块对信号的处理速度可能不同,和/或,第一路径与第二路径的长度可能不同,第一路径的第一传输时延和第二路径的第二传输时延可能不同。
目前,接入DWDM设备的客户设备在业务传输异常时,可以根据业务传输异常的严重程度(例如少量误码、严重误码、闪断50ms、业务长断等),触发客户设备内部进行业务保护动作(比如控制业务发送流量、报文重传、业务倒换等),以进行业务自愈(即业务恢复)。例如,客户设备在检测到所传输的业务的数据帧存在少量误码情况下,不进行业务自愈。当客户设备检测到业务闪断超过一定的时间阈值,则进行业务自愈。关于业务自愈的详细描述可以参见后续实施例。
图3为一种DWDM设备路径切换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以位于第一DWDM设备侧的第一客户设备,通过第一DWDM设备、第二DWDM设备与位于第二DWDM设备侧的第二客户设备进行业务传输为例,在该场景下,当第一DWDM设备与第二DWDM设备从传输时延小的路径切换至传输时延大的路径(图3是以从第一路径切换至第二路径为例的示意图)时,由于该路径的切换对业务中断的时间很小(例如大于或等于1毫秒,小于50毫秒),因此,第一客户设备与第二客户设备仅能检测到所传输的业务的数据帧存在少量误码,并不能识别出传输业务的路径是否发生了切换,也无法获知业务的传输时延变大。该情况下,第一客户设备与第二客户设备并不会执行业务自愈的操作。此时,第一客户设备与第二客户设备仍然会基于第一路径的第一传输时延来进行业务信号的收发。若第一客户设备与第二客户设备对时延敏感,则会导致第一客户设备与第二客户设备之间的业务传输出现异常(例如业务流控、业务转发机制等出现异常),甚至导致业务长断。
示例性地,以金融数据中心的双活应用场景为例,假定第一客户设备为交换机A、第二客户设备为交换机B,其中,第一路径的长度为40公里(kilometer,KM),第二路径的长度为60KM。基于前述对传输时延的描述可知,在该示例下,第一DWDM设备与第二DWDM设备之间的第一路径的第一传输时延,小于,第二路径的第二传输时延。假定第一传输时延为1微秒,第二传输时延为2微秒。
交换机在向另一交换机转发用户侧的业务时,通常采用先进先出(first infirst out,FIFO)缓存该业务待转发的数据帧。在数据帧转发成功后,交换机将该数据帧从FIFO中删除。该FIFO的容量大小(即空间大小)与交换机传输该业务的时延相关。例如,传输时延越大,数据帧的传输速度越慢,FIFO中需要缓存的数据越多。此时,需要使用较大容量的FIFO。传输时延越小,数据帧的传输速度越快,FIFO中需要缓存的数据越少,此时,需要容量较小的FIFO。
以交换机A为例,在本示例下,假定第一DWDM设备与第二DWDM设备通过第一路径进行交换机A与交换机B的业务的传输,若第一路径出现故障,则第一DWDM设备与第二DWDM设备会从第一路径切换至第二路径。该路径的切换对业务中断的时间很小(例如大于或等于1毫秒,小于50毫秒)。因此,交换机A仅能检测到所传输的业务存在少量误码,并不能识别出传输业务的路径发生了切换,也无法获知业务的传输时延从1微秒变成2微秒。此时,交换机A仍然会基于1微秒的传输时延对数据帧是否转发成功进行判断,而实际上数据帧在2微秒才会到达交换机B。在这种情况下,交换机A会误认为数据帧传输失败,导致交换机A的FIFO中缓存的数据帧越来越多(即FIFO逐步消耗完),业务流量逐步变小,进而导致交换机的存储输入输出(input/output,I/O)超时,业务严重阻塞。
故,在第一DWDM设备与第二DWDM设备之间的两个路径的传输时延不同时,需要解决因第一DWDM设备与第二DWDM设备从传输时延小的路径切换至传输时延大的路径,而引发的客户设备的业务传输异常的问题。
如前述所说,客户设备不具有提前检测不同路径的传输时延,也不具有在路径发生切换时检测到路径发生变化和/或传输时延发生变化的能力。此外,考虑到接入DWDM设备的客户设备的种类和型号繁多且客户设备传输的业务的多元化,由客户设备对路径上的传输时延进行监控和处理实现困难。因此,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扩充和加强波分设备链路保护协议,增加DWDM设备对传输时延的处理动作,由DWDM设备在两个路径的传输时延不同时,对所传输的业务的传输时延进行处理,既可以避免因第一DWDM设备与第二DWDM设备从传输时延小的路径切换至传输时延大的路径,而引发的客户设备的业务传输异常的问题,还可以使方案更加便于实施和落地。
下面以图1所示的场景为例,通过一些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加赘述。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传输时延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S101、第一DWDM设备获取第一路径的第一传输时延和第二路径的第二传输时延。该第一传输时延和第二传输时延例如可以为前述表1中序号1所示的传输时延,或者,序号2所示的传输时延,或者,序号3所示的传输时延等。
例如,第一DWDM设备可以对第一路径和第二路径分别进行传输时延测量,得到第一传输时延和第二传输时延。关于第一DWDM设备对第一路径和第二路径进行传输时延测量的方式,可以参见现有技术,对此不予赘述。又如,第一DWDM设备可以接收来自第二DWDM设备发送的第一传输时延与第二传输时延。此时,第一传输时延与第二传输时延可以是第二DWDM设备对第一路径与第二路径进行传输时延测量得到的,或者,由网管设备发送给第二DWDM设备的。再例如,第一DWDM设备可以接收来自网管设备发送的第一传输时延和第二传输时延。此时,该第一传输时延和第二传输时延可以由运维人员通过相关测量工具测量获得,也可以由网管设备通过第一DWDM设备对第一路径与第二路径进行传输时延测量获得,对此不进行限定。
S102、第一DWDM设备判断第一传输时延与第二传输时延的差值的绝对值是否大于或等于差值阈值。若是,则执行S103,若否,则结束流程。
该差值阈值用于确定两个传输时延的差异是否位于第一客户设备对传输时延的容忍范围内。即,用于确定两个路径的传输时延差异是否会对所传输的业务造成影响。可选的,该差值阈值可以为预设的,或者,该差值阈值可以根据第一客户设备的时延参数确定。这里所说的时延参数例如可以是:表征第一客户设备对传输时延的容忍范围的参数、和/或、表征第一客户设备所传输的业务对传输时延的容忍范围的参数。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DWDM可以接收来自网管设备发送的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用于配置该差值阈值。应理解,第一DWDM设备在针对不同客户设备进行判断时,可以采用各客户设备对应的差值阈值来判断。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DWDM设备在获取到第一传输时延与第二传输时延后,可以获取第一传输时延与第二传输时延的差值的绝对值。若第一传输时延与第二传输时延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差值阈值,说明在业务的传输路径在两个路径之间进行切换时,会引发第一客户设备与第二客户设备之间的业务传输异常的问题。若第一传输时延与第二传输时延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差值阈值,说明在业务的传输路径在两个路径之间进行切换时,不会引发第一客户设备与第二客户设备之间的业务传输异常的问题。在该场景下,第一DWDM设备可以不做任何处理。
S103、第一DWDM设备对业务的传输时延进行处理。
可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在上述步骤S101之前,该方法还可以包括:第一DWDM设备可以接收来自网管设备的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第一DWDM设备对第一DWDM设备与第二DWDM设备的路径上传输的业务进行传输时延处理。即,第一DWDM设备是否对业务进行传输时延处理由网管设备侧进行配置。通过该方式,可以灵活的配置第一DWDM设备是否执行该操作。
下面重点描述在第一传输时延与第二传输时延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差值阈值时,第一DWDM设备如何对业务的传输时延进行处理,例如可以包括如下几种方式:
第一种方式:以从第一路径切换至第二路径为例,第一DWDM设备在业务的传输路径从第一路径切换至第二路径时,即业务的传输路径的传输时延发生变化时,触发第一客户设备进行业务自愈。即,由第一DWDM设备主动触发第一客户设备进行业务自愈。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传输时延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5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S201、第一DWDM设备获取第一路径的第一传输时延和第二路径的第二传输时延。
S202、第一DWDM设备判断第一传输时延与第二传输时延的差值的绝对值是否大于或等于差值阈值。若是,则执行S203,若否,则结束流程。
S203、第一DWDM设备在业务的传输路径从第一路径切换至第二路径时,触发第一客户设备进行业务自愈。关于从第一路径切换至第二路径的操作可以由第一DWDM设备执行,或者,第二DWDM设备执行,或者第一DWDM设备与第二DWDM设备之间相互协商执行,具体可以根据第一路径的故障原因确定,对此不进行限定。
上述所说的业务自愈可以理解为使客户设备的业务恢复正常的操作。例如,第一客户设备可以对业务进行保护倒换,以将与第一DWDM设备传输该业务的端口切换至另一个端口。在切换至另一端口后,第一客户设备会执行测量第一客户设备与第二客户设备之间的当前路径的传输时延的操作,以获取到当前第一客户设备与第二客户设备之间传输业务所使用的传输时延。这样,第一客户设备与第二客户设备可以基于准确的传输时延进行业务的传输,确保了业务传输的可靠性。在一些实施例中,将上述第一客户设备从一个端口切换至另一端口的动作也可以描述为将第一客户设备与第一DWDM设备之间的传输通道从一个通道切换另一个通道。应理解,这里仅描述了涉及传输时延部分的内容,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一客户设备在切换至另一端口后,还可以执行其他的与业务相关的操作,对此不进行限定。
再例如,第一客户设备可以重启与第一DWDM设备传输业务的端口。在重启端口后,第一客户设备会执行测量第一客户设备与第二客户设备之间的当前路径的传输时延的操作,以获取到当前第一客户设备与第二客户设备之间传输业务所使用的传输时延。这样,第一客户设备与第二客户设备可以基于准确的传输时延进行业务的传输,确保了业务传输的可靠性。应理解,这里仅描述了涉及传输时延部分的内容,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上述第一客户设备在重启端口后,还可以执行其他的与业务相关的操作,对此不进行限定。
再例如,第一客户设备可以重置业务的保护机制。这里所说的业务的保护机制可以包括下述至少一项:控制业务发送流量的机制、报文重传的机制、业务倒换的机制等。通过重置该业务的保护机制,可以使重置后的业务的保护机制与当前第一客户设备与第二客户设备之间传输业务所使用的传输时延匹配。这样,第一客户设备与第二客户设备可以基于该匹配的业务的保护机制进行业务的传输,确保了业务传输的可靠性。
再例如,第一客户设备可以调整业务的缓存大小。即,调整传输该业务数据时所使用的缓存大小。通过该方式,可以避免因传输时延的变化(例如由小变大),致使业务的缓存容量不足,进而导致业务阻塞的问题。以交换机为例,该缓存例如可以为FIFO。
应理解,上述仅是一些业务自愈的示例,由于不同客户设备在传输时延发生变化时,所导致的业务的问题不同,因此,不同客户设备对业务自愈时所执行的操作也不同,具体可以根据第一客户设备因传输时延变化所导致的业务的问题确定。
具体地,第一DWDM设备可以采用如下手段触发客户设备的业务自愈。
手段1:第一DWDM设备向第一客户设备发送维护信号。其中,维护信号用于通知第一客户设备进行业务自愈。相应地,第一客户设备在接收到该维护信号后,可以执行业务自愈的操作,以确保业务的正常传输。即,第一DWDM设备通过向第一客户设备下插维护信号的方式,触发第一客户设备进行业务自愈。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上述所说的维护信号可以为新增的一个维护信号,专门用于通知第一客户设备进行业务自愈。此时,该维护信号可以适用于任一类型和型号的客户设备,或者,按照客户设备所传输的业务、以及,客户设备的型号分成不同的维护信号,以通过不同的维护信号,触发不同的客户设备进行业务自愈。
作为另一可能的实现方式,上述所说的维护信号为现有的维护信号,例如可以是下述任一种信号:NOS、LOF信号、AIS、10B_ERR信号、Localfault信号、RemoteFault信号等。此时,具体使用哪种类型的维护信号通知第一客户设备进行业务自愈,可以根据第一客户设备与第二客户设备所传输的业务的类型确定。即维护信号的类型与业务的类型相关。示例性的,下述表2给出了一些维护信号类型与业务类型的映射关系的示例:
表2
Figure BDA0002334552690000091
应理解,上述表2仅是提供了一种示例,本申请实施例对此并不进行限定。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针对一个业务类型采用何种维护信号,可以从该业务类型所支持的维护信号的类型中确定。即,当一个业务类型支持多种维护信号时,可以在不同的应用场景下,选择使用不同类型的维护信号实现业务自愈,也可以在任何场景下均使用同一类型的维护信号实现业务自愈等。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进一步结合下述至少一项信息确认第一客户设备的维护信号:客户设备的类型、型号或版本等。这样可以提高所使用的维护信号的精准性。
在上述通过维护信号的方式通知第一客户设备进行业务自愈时,上述维护信号可以为预设在第一DWDM设备侧的维护信号,还可以网管设备配置的维护信号。例如,上述第一DWDM设备还可以接收来自网管设备的配置信息;该配置信息用于配置与第一客户设备对应的维护信号的类型等。
手段2:第一DWDM设备向第一客户设备发送业务的第一数据帧,第一数据帧的开销包括第一字段,第一字段用于指示第一客户设备进行业务自愈。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对DWDM设备与客户设备之间传输数据帧的格式进行调整,以使第一DWDM设备可以在向第一客户设备发送的该业务的数据帧的开销中添加第一字段,通过该第一字段指示第一客户设备进行业务自愈。例如,该第一字段的取值可以为第一值或第二值。其中,第一值用于指示第一客户设备进行业务自愈,第二值用于指示第一客户设备无需进行业务自愈。以第一字段占用1个比特为例,示例性的,第一值为0、第二值为1,或者,第一值为1、第二值为0。
应理解,上述手段1和手段2仅是对如何触发第一客户设备进行业务自愈的一种示例,第一DWDM设备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触发第一客户设备进行业务自愈。
通过上述方式,第一DWDM设备可以在业务的传输路径从第一路径切换至第二路径时,即业务的传输路径的传输时延发生变化时,可以触发第一客户设备进行业务自愈,以避免因第一DWDM设备与第二DWDM设备从传输时延小的路径切换至传输时延大的路径,而引发的客户设备的业务传输异常的问题。
第二种方式:以从第一路径切换至第二路径为例,第一DWDM设备在业务的传输路径从第一路径切换至第二路径时,即业务的传输路径的传输时延发生变化时,触发第二客户设备进行业务自愈。
例如,上述第一DWDM设备可以在业务的传输路径从第一路径切换至第二路径时,向第二DWDM设备发送业务的第二数据帧,第二数据帧的开销包括第二字段,第二字段用于指示第二DWDM设备向第二客户设备发送维护信号。即,在第一DWDM设备在识别出两个路径的传输时延存在差异后,可以在进行路径切换时,通过在第一客户设备与第二客户设备之间的业务数据帧的开销上新增的一个字段的取值,指示第二DWDM设备向第二客户设备发送维护信号。以第一DWDM设备与第二DWDM设备之间传输的第二数据帧为光通路数据单元(Optical channel data unit,ODU)k帧为例,则该第二字段可以为ODUk帧的光通道数据单元(optical channel data unit,ODU)开销中的一个字段,例如保留字段。在该实现方式下,第二DWDM设备可以具有两个路径的传输时延检测能力,也可以不具有两个路径的传输时延检测能力,对此不进行限定。
可选的,上述第二字段的取值可以为第一值或第二值,第一值用于表征业务的传输时延由小变大,第二值用于表征业务的传输时延由大变小。或者,第一值用于表征业务的传输时延发生了变化,第二值用于表征业务的传输时延未发生变化。此时,该字段可以占用1比特。再例如,该第二字段的取值可以为第一传输时延与第二传输时延的差值的绝对值。关于两个传输时延的差值的绝对值的描述可以参见前述步骤S102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关于第二DWDM设备如何向第二客户设备发送维护信号,可以参见前述关于第一DWDM设备向第一客户设备发送维护信号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第三种方式:以从第一路径切换至第二路径为例,第一DWDM设备在业务的传输路径从第一路径切换至第二路径时,即业务的传输路径的传输时延发生变化时,触发第一客户设备和第二客户设备进行业务自愈。
例如,第一DWDM设备在业务的传输路径从第一路径切换至第二路径时,向第一客户设备发送维护信号,并向第二DWDM设备发送业务的第二数据帧。其中,第二数据帧的开销包括第二字段,该第二字段用于指示第二DWDM设备向第二客户设备发送维护信号。
再例如,第一DWDM设备在业务的传输路径从第一路径切换至第二路径时,向第一客户设备发送该业务的第一数据帧,并向第二DWDM设备发送该业务的第二数据帧。其中,第一数据帧的开销包括第一字段,第一字段用于指示第一客户设备进行业务自愈。第二数据帧的开销包括第二字段,该第二字段用于指示第二DWDM设备向第二客户设备发送维护信号。
通过该方式,在业务的传输路径从第一路径切换至第二路径时,既可以保证第一客户设备的业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也可以保障第二客户设备的业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应理解,虽然上述第一种方式至第三种方式均以从第一路径切换至第二路径为例进行了示例说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当从第二路径切换至第一路径时,也可以采用前述第一种方式至第三种方式中的任一方式,对业务的传输时延进行处理。或者,仅在从传输时延小的路径切换至传输时延大的路径时,采用前述第一种方式至第三种方式中的任一方式,对业务的传输时延进行处理,对此不再赘述。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以通过扩展波分设备链路保护协议(例如光线路保护、子网连接保护(sub-network connection protection,SNCP)等)的倒换条件(例如传输时延检测)和倒换动作(即触发第一客户设备进行业务自愈和/或通过第二DWDM设备触发第二客户设备进行业务自愈等),来通过上述第一种方式至第三种方式中的任一方式,在业务的传输路径的传输时延发生变化时保障了第一客户设备与第二客户设备之间的业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第四种方式:第一DWDM设备在使用传输时延较小的路径向第二DWDM设备传输业务时,根据第一传输时延与第二传输时延的差值,对业务进行传输时延补偿。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传输时延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6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
S301、第一DWDM设备获取第一路径的第一传输时延和第二路径的第二传输时延。
S302、第一DWDM设备判断第一传输时延与第二传输时延的差值的绝对值是否大于或等于差值阈值。若是,则执行S303,若否,则结束流程。
S303、第一DWDM设备在使用传输时延较小的路径向第二DWDM设备传输业务时,根据第一传输时延与第二传输时延的差值的绝对值,对业务进行传输时延补偿。
以第二传输时延小于第一传输时延为例,即传输时延较小的路径为第二路径,第一DWDM设备在使用第二路径传输第一客户设备与第二客户设备之间的业务时,可以将该第一传输时延与第二传输时延的差值的绝对值,全部补偿至在第二路径上传输的业务的数据帧上。则在该实现方式下,补偿后的业务的传输时延与第一传输时延相等。或者,第一DWDM设备根据该第一传输时延与第二传输时延的差值的绝对值,补偿第二路径上传输的业务,以使补偿后的业务的传输时延与第一传输时延的差值小于差值阈值。
通过上述方式,第一DWDM设备可以在两个路径的传输时延不同时,对传输时延小的路径上传输的业务的数据帧进行补偿。这样,后续即便第一DWDM设备与第二DWDM设备从传输时延小的路径切换至传输时延大的路径,因第一客户设备与第二客户设备之间所传输的业务的传输时延的变化位于容忍范围内,因此,不会对业务的传输造成影响,保障了业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以通过扩充和加强波分设备链路保护协议(例如光线路保护、SNCP)等)的倒换条件(例如传输时延补偿),来通过上述第二种方式,对传输时延小的路径上的业务进行传输时延补偿,以使客户设备基于一种传输时延,可以在任一路径上实现业务的传输,保障了第一客户设备与第二客户设备之间的业务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下面以第一DWDM设备包括配置模块、链路保护模块和硬件模块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时延处理方法进行示例说明。应理解,前述提到的三个模块均为第一DWDM设备的硬件。例如,配置模块和链路保护模块可以集成在第一DWDM设备上的主控单板中,硬件模块可以为第一DWDM设备上的线路单板或者支路单板或者支线路合一单板等。具体这些模块采用何种形式设置在第一DWDM设备上,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
在下述示例中,假定差值阈值为F、维护信号的类型为Z,第一路径与第二路径为互为保护为一个保护组。第一路径为主用路径,第二路径为备用路径。其中,第一路径的第一传输时延为A,第二路径的第二传输时延为B。
下面通过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时延处理方法进行示例说明。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时延处理方法的示意图。如图7所示,该方法包括:
S401、配置模块接收来自网管设备的第一配置信息、第二配置信息和第三配置信息。
第一配置信息用于配置与第一客户设备对应的维护信号的类型Z(例如,为NOS)。第二配置信息用于配置第一DWDM设备对第一DWDM设备与第二DWDM设备的路径上传输的业务进行传输时延处理。第三配置信息用于配置差值阈值F(例如,F为2微秒)。
应理解,上述三个配置信息可以通过一条配置消息发送给配置模块,也可以通过不同的配置消息发送给配置模块。
S402、配置模块对所接收到的配置信息进行校验和保存。关于如何对配置信息校验可以参见现有技术,对此不再赘述。
S403、配置模块向链路保护模块发送时延检测使能消息、差值阈值F、与第一客户设备对应的维护信号的类型Z(即NOS)。
S404、链路保护模块保存差值阈值F、与第一客户设备对应的维护信号的类型Z,并根据保护组关系,查找第一路径对应的硬件模块1和第二路径对应的硬件模块2。
S405、链路保护模块通知硬件模块1和硬件模块2启动时延测量。
S406、硬件模块1发起第一路径的传输时延测量,得到第一传输时延A,并向链路保护模块上报第一传输时延A。
S407、硬件模块2发起第二路径的传输时延测量,得到第二传输时延B,并向链路保护模块上报第二传输时延B。
本实施例不限定S406与S407的执行顺序。
S408、链路保护模块根据保护组关系,计算A-B的绝对值。
S409、链路保护模块判断A-B的绝对值是否大于或等于差值阈值F。若是,则执行S410,若否,则结束。
S410、链路保护模块判断A是否大于B。
若是,说明第一路径的传输时延大于第二路径的传输时延,即,从第二路径切换至第一路径时,易导致业务的传输出现异常,则执行S411,若否,说明第二路径的传输时延大于第一路径的传输时延,即,从第一路径切换至第二路径时,易导致业务的传输出现异常,则执行S413。
S411、链路保护模块向硬件模块1发送与第一客户设备对应的维护信号的类型Z(即NOS)。
S412、硬件模块1设置与第一客户设备对应的维护信号的类型Z(即NOS)。
这样,后续在第一DWDM设备与第二DWDM设备之间的路径从第二路径切换至第一路径时,硬件模块1可以在业务瞬断时直接向第一客户设备下插维护信号NOS,以触发第一客户设备进行业务自愈。
S413、链路保护模块向硬件模块2发送与第一客户设备对应的维护信号的类型Z(即NOS)。
S414、硬件模块2设置与第一客户设备对应的维护信号的类型Z(即NOS)。
这样,后续在第一DWDM设备与第二DWDM设备之间的路径从第一路径切换至第二路径时,硬件模块2可以在业务瞬断时直接向第一客户设备下插维护信号NOS,以触发第一客户设备进行业务自愈。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411-S414可以被替换为如下步骤,即在上述步骤S410之后,链路保护模块判断A是否大于B之后,可以采用如下方式对业务的时延进行处理。其中,在A大于B时,执行S511,在A小于B时,执行S513,具体地:
S511、链路保护模块向硬件模块1发送A-B的绝对值。
S512、硬件模块1设置该A-B的绝对值。
这样,第一DWDM设备在使用第一路径向第二DWDM设备传输业务时,硬件模块1可以根据第一传输时延与第二传输时延的差值的绝对值,对所传输的业务进行传输时延补偿。
S513、链路保护模块向硬件模块2发送A-B的绝对值。
S514、硬件模块2设置该A-B的绝对值。
这样,第一DWDM设备在使用第二路径向第二DWDM设备传输业务时,硬件模块2可以根据第一传输时延与第二传输时延的差值的绝对值,对所传输的业务进行传输时延补偿。
在该方式下,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网管设备在向第一DWDM设备的配置模块发送配置信息时,可以无需发送第一配置信息,即无需配置与第一客户设备对应的维护信号的类型Z。相应地,第一DWDM设备的配置模块也无需向链路保护模块发送与第一客户设备对应的维护信号的类型Z。
在一些实施例中,上述图8所示的方法实施例在实施过程中,也无需配置差值阈值F,第一DWDM设备在检测到两个路径存在传输时延差时,即可根据传输时延差,在使用传输时延小的路径进行业务传输时,对该路径上的业务进行传输时延补偿处理,对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时延处理方法,在第一客户设备通过第一DWDM设备、第二DWDM设备与第二客户设备进行业务传输,第一DWDM设备与第二DWDM设备通过第一路径与第二路径连接时,第一DWDM设备可以获取第一路径的第一传输时延,以及,第二路径的第二传输时延,进而可以在第一传输时延与第二传输时延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差值阈值时,对业务的传输时延进行处理,可以避免因第一DWDM设备与第二DWDM设备从传输时延小的路径切换至传输时延大的路径,而引发的客户设备的业务传输异常的问题。
应理解,虽然上述实施例均以第一DWDM设备为例,对第一DWDM设备如何对业务的传输时延进行处理进行了说明。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第二DWDM设备也可以采用上述方式对业务的传输时延进行处理,其实现方式类似,对此不再赘述。
另外,虽然上述实施例均以OTN中的DWDM设备为例进行了示例说明。但是,该方法也可以使用于OTN中存在同样或相似问题的其他设备,也可以适用于其他网络(例如分组传送网(packet transport network,PTN))中存在同样或相似问题的设备,以避免因从传输时延小的路径切换至传输时延大的路径,而引发的客户设备的业务传输异常的问题。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DWDM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该DWDM设备为第一DWDM设备,第一客户设备通过第一DWDM设备、第二DWDM设备与第二客户设备进行业务传输,第一DWDM设备与第二DWDM设备通过第一路径与第二路径连接,该第一DWDM设备包括:处理模块11。可选的,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第一DWDM设备还可以包括:发送模块12和/或接收模块13。
其中,处理模块11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第一DWDM设备的处理动作,上述发送模块12用于执行上述第一DWDM设备的发送动作,上述接收模块,用于执行上述第一DWDM设备的发送动作,以实现前述方法实施例所描述的时延处理方法,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应理解以上接收模块实际实现时可以为接收器或通信接口、发送模块实际实现时可以为发送器或通信接口。而处理模块、定位管理模块可以以软件通过处理元件调用的形式实现;也可以以硬件的形式实现。例如,处理模块可以为单独设立的处理元件,也可以集成在上述装置的某一个芯片中实现,此外,也可以以程序代码的形式存储于上述装置的存储器中,由上述装置的某一个处理元件调用并执行以上处理模块的功能。此外这些模块全部或部分可以集成在一起,也可以独立实现。这里所述的处理元件可以是一种集成电路,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或以上各个模块可以通过处理器元件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
例如,以上这些模块可以是被配置成实施以上方法的一个或多个集成电路,例如: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或,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或,一个或者多个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等。再如,当以上某个模块通过处理元件调度程序代码的形式实现时,该处理元件可以是通用处理器,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或其它可以调用程序代码的处理器。再如,这些模块可以集成在一起,以片上系统(system-on-a-chip,SOC)的形式实现。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DWDM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该DWDM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21(例如CPU)、存储器22;存储器22可能包含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NVM),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存储器22中可以存储各种指令,以用于完成各种处理功能以及实现本申请中第一DWDM设备侧的方法步骤。可选的,本申请涉及的DWDM设备还可以包括:电源23、通信总线24以及通信端口25。通信总线24用于实现元件之间的通信连接。上述通信端口25用于实现DWDM设备与其他外设之间进行连接通信。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存储器22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当处理器21执行指令时,指令使DWDM设备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第一DWDM设备的动作,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可以包括:第一客户设备、第一DWDM设备、第二DWDM设备及第二客户设备;其中,第一客户设备通过第一DWDM设备、第二DWDM设备与第二客户设备进行业务传输,第一DWDM设备与第二DWDM设备通过第一路径与第二路径连接。该第一DWDM设备用于执行前述方法实施例所示的方法,以对第一客户设备与第二客户设备之间所传输的业务的时延进行处理,从而可以避免因第一DWDM设备与第二DWDM设备从时延小的路径切换至时延大的路径,而引发的客户设备的业务传输异常的问题,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的流程或功能。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Claims (27)

1.一种时延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客户设备通过第一密集型光波复用DWDM设备、第二DWDM设备与第二客户设备进行业务传输,所述第一DWDM设备与所述第二DWDM设备通过第一路径与第二路径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DWDM设备获取所述第一路径的第一传输时延和所述第二路径的第二传输时延;
若所述第一传输时延与所述第二传输时延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差值阈值,则所述第一DWDM设备对所述业务的传输时延进行处理;
所述第一DWDM设备对所述业务的传输时延进行处理,包括:
所述第一DWDM设备在所述业务的传输路径从所述第一路径切换至所述第二路径时,向所述第一客户设备发送维护信号;其中,所述维护信号用于通知所述第一客户设备进行业务自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维护信号的类型与所述业务的类型相关。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维护信号包括下述任一项:
网络运维信号NOS、帧丢失LOF信号、报警指示信号AIS、10比特错误10B_ERR信号、本地错误Localfault信号、远程错误RemoteFault信号。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DWDM设备接收来自网管设备的第一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配置与所述第一客户设备对应的维护信号的类型。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客户设备进行业务自愈,包括:
所述第一客户设备对所述业务进行保护倒换;或者,
所述第一客户设备调整所述业务的缓存大小;或者,
所述第一客户设备重启与所述第一DWDM设备传输所述业务的端口;或者,
所述第一客户设备重置所述业务的保护机制。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DWDM设备对所述业务的传输时延进行处理,还包括:
所述第一DWDM设备在所述业务的传输路径从所述第一路径切换至所述第二路径时,向第二DWDM设备发送所述业务的数据帧,所述数据帧的开销包括字段,所述字段用于指示所述第二DWDM设备向第二客户设备发送维护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字段的取值为第一值或第二值,所述第一值用于表征所述业务的传输时延由小变大,所述第二值用于表征所述业务的传输时延由大变小。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字段的取值为所述第一传输时延与所述第二传输时延的差值的绝对值。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DWDM设备对所述业务的传输时延进行处理,还包括:
所述第一DWDM设备在使用传输时延较小的路径向所述第二DWDM设备传输所述业务时,根据所述第一传输时延与所述第二传输时延的差值的绝对值,对所述业务进行传输时延补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时延较小的路径为所述第二路径,补偿后的所述业务的传输时延与所述第一传输时延相等,或者,补偿后的所述业务的传输时延与所述第一传输时延的差值小于所述差值阈值。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DWDM设备接收来自网管设备的第二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用于配置所述第一DWDM设备对所述第一DWDM设备与所述第二DWDM设备的路径上传输的业务进行传输时延处理。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差值阈值为预设的;或者,
所述差值阈值根据所述第一客户设备的时延参数确定;或者,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DWDM设备接收来自网管设备的第三配置信息,所述第三配置信息用于配置所述差值阈值。
13.一种密集型光波复用DWDM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DWDM设备为第一DWDM设备,第一客户设备通过所述第一DWDM设备、第二DWDM设备与第二客户设备进行业务传输,所述第一DWDM设备与所述第二DWDM设备通过第一路径与第二路径连接,所述第一DWDM设备包括:
处理模块,用于获取所述第一路径的第一传输时延和所述第二路径的第二传输时延,并在所述第一传输时延与所述第二传输时延的差值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差值阈值时,对所述业务的传输时延进行处理;
所述第一DWDM设备还包括:发送模块;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在所述业务的传输路径从所述第一路径切换至所述第二路径时,通过所述发送模块向所述第一客户设备发送维护信号;其中,所述维护信号用于通知所述第一客户设备进行业务自愈。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维护信号的类型与所述业务的类型相关。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维护信号包括下述任一项:
网络运维信号NOS、帧丢失LOF信号、报警指示信号AIS、10比特错误10B_ERR信号、本地错误Localfault信号、远程错误RemoteFault信号。
16.根据权利要求13-15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DWDM设备还包括:接收模块;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网管设备的第一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一配置信息用于配置与所述第一客户设备对应的维护信号的类型。
17.根据权利要求13-16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客户设备进行业务自愈,包括:
所述第一客户设备对所述业务进行保护倒换;或者,
所述第一客户设备调整所述业务的缓存大小;或者,
所述第一客户设备重启与所述第一DWDM设备传输所述业务的端口;或者,
所述第一客户设备重置所述业务的保护机制。
18.根据权利要求13-17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DWDM设备还包括:发送模块;
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在所述业务的传输路径从所述第一路径切换至所述第二路径时,通过所述发送模块向第二DWDM设备发送所述业务的数据帧,所述数据帧的开销包括字段,所述字段用于指示所述第二DWDM设备向第二客户设备发送维护信号。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字段的取值为第一值或第二值,所述第一值用于表征所述业务的传输时延由小变大,所述第二值用于表征所述业务的传输时延由大变小。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字段的取值为所述第一传输时延与所述第二传输时延的差值的绝对值。
21.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在使用传输时延较小的路径向所述第二DWDM设备传输所述业务时,根据所述第一传输时延与所述第二传输时延的差值的绝对值,对所述业务进行传输时延补偿。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时延较小的路径为所述第二路径,补偿后的所述业务的传输时延与所述第一传输时延相等,或者,补偿后的所述业务的传输时延与所述第一传输时延的差值小于所述差值阈值。
23.根据权利要求13-22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DWDM设备还包括:接收模块;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网管设备的第二配置信息;其中,所述第二配置信息用于配置所述第一DWDM设备对所述第一DWDM设备与所述第二DWDM设备的路径上传输的业务进行传输时延处理。
24.根据权利要求13-23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差值阈值为预设的;或者,
所述差值阈值根据所述第一客户设备的时延参数确定;或者,
所述第一DWDM设备还包括:接收模块;
所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来自网管设备的第三配置信息,所述第三配置信息用于配置所述差值阈值。
25.一种密集型光波复用DWDM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DWDM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
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当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指令时,所述指令使所述DWDM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时延处理方法。
26.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在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芯片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时延处理方法。
27.一种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系统包括:第一客户设备、如权利要求13-24任一项所述的第一密集型光波复用DWDM设备、第二DWDM设备及第二客户设备;
其中,所述第一客户设备通过所述第一DWDM设备、所述第二DWDM设备与所述第二客户设备进行业务传输,所述第一DWDM设备与所述第二DWDM设备通过第一路径与第二路径连接。
CN201911350543.5A 2019-12-24 2019-12-24 时延处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Active CN1130376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50543.5A CN113037623B (zh) 2019-12-24 2019-12-24 时延处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350543.5A CN113037623B (zh) 2019-12-24 2019-12-24 时延处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37623A CN113037623A (zh) 2021-06-25
CN113037623B true CN113037623B (zh) 2022-06-24

Family

ID=764521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350543.5A Active CN113037623B (zh) 2019-12-24 2019-12-24 时延处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3762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422069B (zh) * 2022-01-04 2023-12-05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FlexE业务的时延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66796A (zh) * 2013-03-13 2013-06-19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力通信网业务恢复时业务信号收发路径一致的实现方法
CN103299582A (zh) * 2012-11-15 2013-09-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时延补偿方法及装置
CN106937305A (zh) * 2015-12-30 2017-07-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时延管理方法、传输网设备及通信系统
CN107453905A (zh) * 2017-07-31 2017-12-08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灵活以太网1:1保护倒换实现方法
CN109962807A (zh) * 2017-12-26 2019-07-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灵活以太网中故障指示方法以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99582A (zh) * 2012-11-15 2013-09-11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时延补偿方法及装置
CN103166796A (zh) * 2013-03-13 2013-06-19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力通信网业务恢复时业务信号收发路径一致的实现方法
CN106937305A (zh) * 2015-12-30 2017-07-0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时延管理方法、传输网设备及通信系统
CN107453905A (zh) * 2017-07-31 2017-12-08 烽火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灵活以太网1:1保护倒换实现方法
CN109962807A (zh) * 2017-12-26 2019-07-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灵活以太网中故障指示方法以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37623A (zh) 2021-06-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391693B2 (en) Protection for distributed radio access networks
US11252585B2 (en) Access network nod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program
US11606288B2 (en) Network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10554296B2 (en) Optical network system
US9621455B2 (en) Cross-device linear multiplex section protection method, gateway and controller
US20160248623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error occurrence information to respective end nodes terminating paths
US20220239370A1 (en) Proactive isolation of telecommunication faults based on alarm indicators
US8954057B2 (en) Base station, detection device,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tection method
CN113037623B (zh) 时延处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US11350386B2 (en) Point-to-point radio apparatus, mobile backhaul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JP2009231906A (ja) データ伝送システム、伝送装置、およびプロテクション制御方法
CN110890933B (zh) 业务保护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及介质
US11888757B2 (en) Performing calculation for state management when failure in communication has occurred
CN102487327B (zh) 业务切换方法及装置
WO2018012480A1 (ja) 管理装置、通信システム、及びその方法
CN113037364B (zh) 一种业务保护倒换的方法和设备
CN102546206B (zh) 以太网端口保护方法及装置
CN114698003A (zh) 一种网络性能检测的方法及装置
JP5672208B2 (ja) 転送装置及びネットワークシステム
JP2007043414A (ja) 光ネットワークの障害時パス切り替え方式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