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31865B - 一种实现数据存储的方法、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实现数据存储的方法、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及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31865B
CN113031865B CN202110310541.4A CN202110310541A CN113031865B CN 113031865 B CN113031865 B CN 113031865B CN 202110310541 A CN202110310541 A CN 202110310541A CN 113031865 B CN113031865 B CN 1130318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entity
static configuration
offset address
address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1054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31865A (zh
Inventor
张皓
熊辉
李兰春
周超文
毛伟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Helishi System Integr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Helishi System Integr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Helishi System Integr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Helishi System Integr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31054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31865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318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318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318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318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02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specifically adapted to achieve a particular effect
    • G06F3/061Improving I/O performanc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07Responding to the occurrence of a fault, e.g. fault tolerance
    • G06F11/08Error detection or correction by redundancy in data representation, e.g. by using checking codes
    • G06F11/10Adding special bits or symbols to the coded information, e.g. parity check, casting out 9's or 11's
    • G06F11/1004Adding special bits or symbols to the coded information, e.g. parity check, casting out 9's or 11's to protect a block of data words, e.g. CRC or checksu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2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making use of a particular technique
    • G06F3/0638Organizing or formatting or addressing of data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6Digital input from, or digital output to, record carriers, e.g. RAID, emulated record carriers or networked record carriers
    • G06F3/0601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 G06F3/0668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torage systems adopting a particular infrastructure
    • G06F3/067Distributed or networked storage systems, e.g. storage area networks [SAN],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NA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文公开一种实现数据存储的方法、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及终端,本发明实施例在存储静态配置数据之前,确定待存储的静态配置数据的初始偏移地址信息;存储静态配置数据时,在存储的静态配置数据中写入确定的初始偏移地址信息。本发明实施例在存储静态配置数据时进行一次初始偏移地址信息的写入,在后续每一次读取静态配置数据时均无需进行偏移计算,提升了静态配置信息的读取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实现数据存储的方法、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及终端
技术领域
本文涉及但不限于数据处理技术,尤指一种实现数据存储的方法、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及终端。
背景技术
基于无线通信的列车控制系统(CBTC,Communication Based Train Control)是城市轨道交通的主流控制系统。区域控制器(ZC)作为CBTC系统的核心地面子系统,其业务逻辑的正常运行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静态配置数据的正确配置。当线路中的区段数量、实体种类、ZC与CBTC系统中其他设备的接口数量增加时,静态配置数据的数据量也会增加。
目前,相关技术中对静态配置数据,将静态配置数据后分类后存储;每一次读取静态配置数据时需要先计算数据偏移,根据计算获得的数据偏移读取存储的数据;这种每一次读取静态配置数据均需要计算数据偏移的存取方式,影响了静态配置数据的读取效率。
发明内容
以下是对本文详细描述的主题的概述。本概述并非是为了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实现数据存储的方法、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及终端,能够提升静态配置信息的读取效率。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实现数据存储的方法,包括:
确定待存储的静态配置数据的初始偏移地址信息;
存储静态配置数据时,在存储的静态配置数据中写入确定的初始偏移地址信息。
另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现数据存储的方法。
再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保存有计算机程序;其中,
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
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实现数据存储的方法。
还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实现数据存储的装置,包括:确定单元和存储单元;其中,
确定单元设置为:确定待存储的静态配置数据的初始偏移地址信息;
存储单元设置为:存储静态配置数据时,在存储的静态配置数据中写入确定的初始偏移地址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在存储静态配置数据之前,确定待存储的静态配置数据的初始偏移地址信息;存储静态配置数据时,在存储的静态配置数据中写入确定的初始偏移地址信息。本发明实施例在存储静态配置数据时进行一次初始偏移地址信息的写入,提升了静态配置信息的读取效率。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相关技术分区存储静态配置数据的示意图;
图2为相关技术在CF卡中写入静态配置数据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实现数据存储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线路实体数据的存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接口关系数据的层次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实现数据存储的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静态配置数据一般采用分区存储的方式进行存储;一般分为文件头和实体数据两个部分,文件头用于描述数据版本、数据所属区域控制器(ZC)的身份标识(ID)、存储各实体数据的各数据区的名称、数据区的长度和数据区的偏移;图1为相关技术分区存储静态配置数据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包含文件头和实体数据两个部分,实体数据部分包含图示中数据区存储的数据内容。静态配置数据作为数据文件存储在标准闪存卡(CF,CompactFlash),要求数据文件写入连续的存储页(扇区,大小一般为512bytes)中;一般从指定的起始存储页(由CF卡的存储区域分配指定)开始连续写入数据文件。若出现数据文件未写满某个存储页的情况时,参照相关技术将该存储页的剩余空闲空间填充固定值0。图2为相关技术在CF卡中写入静态配置数据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在每个存储页中写入静态配置数据后,在存储页的最后四个字节写入32位循环冗余(CRC32)校验码,CRC32校验码为计算当前存储页中前508字节数据的校验和。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实现数据存储的方法的流程图,如图3所示,包括:
步骤301、确定待存储的静态配置数据的初始偏移地址信息;
步骤302、存储静态配置数据时,在存储的静态配置数据中写入确定的初始偏移地址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在存储静态配置数据之前,确定待存储的静态配置数据的初始偏移地址信息;存储静态配置数据时,在存储的静态配置数据中写入确定的初始偏移地址信息。本发明实施例在存储静态配置数据时进行一次初始偏移地址信息的写入,提升了静态配置信息的读取效率。
在一种示例性实例中,在步骤301确定待存储的静态配置数据的初始偏移地址信息之前,本发明实施例方法还包括将静态配置数据划分为以下两个以上种类:
线路实体数据、通信参数数据、系统应用参数数据和接口关系数据。
在一种示例性实例中,本发明实施例确定待存储的静态配置数据的初始偏移地址信息,包括:
根据静态配置数据的数据组成确定初始偏移地址信息。在一种示例性实例中,本发明实施例根据静态配置数据的数据组成确定的初始偏移地址信息,包括:
划分的静态配置数据包括线路实体数据,线路实体数据包括一种以上实体的静态配置数据时,为线路实体数据中的每一种实体的静态配置数据分别确定一个初始偏移地址信息;
划分的静态配置数据包括通信参数数据,通信参数数据包括一种以上通信参数时,为每一种通信参数分别确定一个初始偏移地址信息;
划分的静态配置数据包括系统应用参数数据,系统应用参数数据包括一种以上系统应用参数时,为每一种系统应用参数分别确定一个初始偏移地址信息。
在一种示例性实例中,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线路实体数据包括:ZC管辖区和识别区的每一个实体的属性及实体关系的信息集合;线路实体数据的组成分为数据头和实体数据;实体的属性包括实体的位置和类型等;实体关系包括实体之间的关系。在一种示例性实例中,本发明实施例实体包括:信号机、信号按钮、屏蔽门等城市轨道交通中的实体。在一种示例性实例中,本发明实施例线路实体数据中还包括:每一种实体的数量和每一种实体的数据。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线路实体数据的存储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在数据头中分别写入每一种实体的数量和每一种实体的实体数据的偏移;实体数据部分按序记录每一种实体的数据,每一种实体的数据中分别按照预先设置的该种类实体的编号记录每一个实体的信息;
在一种示例性实例中,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通信参数数据包括:ZC连接的外部设备、连接的各外部设备的数量、外部设备的通信地址等信息。
在一种示例性实例中,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系统应用参数数据包括:ZC主控软件的应用控制功能中可配置的系统应用参数;系统应用参数包含以下部分或全部参数:功能定时器、列车控制参数和系统容限等。系统应用参数可以包括通信判断断开时限、线路最高允许速度及移动授权(MA)中最大道岔数量等。
在一种示例性实例中,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接口关系数据包括:ZC与外部设备交互的数据,ZC与外部设备交互的数据包括以下部分或全部信息:协议版本、通信周期、消息有效期等;例如、可以包括:ZC与VOBC车载控制系统交互的数据、ZC与相邻ZC交互的数据、以及ZC与列车自动监控系统ATS交互的数据。
在一种示例性实例中,本发明实施例根据静态配置数据的数据组成确定的初始偏移地址信息,包括:
划分的静态配置数据包括接口关系数据时,将接口关系数据按照预设的层级结构进行整理;
为除层级结构末端以外的每一个层级的接口关系数据,分别确定相应的初始偏移地址信息。
在一种示例性实例中,本发明实施例层级结构包括:
总数据头部、接收数据的第一信息头部、发送数据的第二信息头部、接收数据的第一实体的第一实体概述信息、发送数据的第二实体的第二实体概述信息、第一实体的第一实体详细信息和发送数据的第二实体的第二实体详细信息;
其中,总数据头部为以接口关系数据作为整体的数据头部;第一信息头部为接口关系数据中包含的接收数据部分的数据头部,第二信息头部为接口关系数据中包含的发送数据部分的数据头部。
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设置简洁的数据结构,提高了ZC的数据处理效率和稳定性。
在一种示例性实例中,本发明实施例为除层级结构末端以外的每一个层级的接口关系数据分别确定相应的初始偏移地址信息,包括:
为总数据头部,确定指向第一信息头部的初始偏移地址信息和指向第二信息头部的初始偏移地址信息;
为第一信息头部,确定指向第一实体概述信息的初始偏移地址信息;为第二信息头部确定指向第二实体概述信息的初始偏移地址信息;
为第一实体概述信息,确定指向每一种第一实体的第一实体详细信息的初始偏移地址信息;
为第二实体概述信息,确定指向每一种第二实体的第二实体详细信息的初始偏移地址信息。
在一种示例性实例中,本发明实施例初始偏移地址信息可以通过相关技术中已有方法,基于数据的写入地址、写入数据的单位长度等计算获得。
在一种示例性实例中,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接口关系数据的层次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总数据头部包括:接口版本、接收接口数量、发送接口数量、第一信息头部的初始偏移地址信息和第二信息头部的初始偏移地址信息;上述第一信息头部可以理解为接收接口集合的数据;第二信息头部可以理解为发送接口集合的数据;通过第一信息头部的初始偏移地址信息可以指向第一信息头部,通过第二信息头部的初始偏移地址信息可以指向第二信息头部。本发明实施例第一信息头部可以包括接收协议版本、接收配置数据版本、接收信息包含实体种类、接收通信周期、接收数据有效期、接收总字节数以及第一实体概述信息的初始偏移地址信息;第二信息头部可以包括发送协议版本、发送配置数据版本、发送信息包含实体种类、发送通信周期、发送数据有效期、发送总字节数以及第二实体概述信息的初始偏移地址信息;通过第一实体概述信息的初始偏移地址信息可以读取第一实体概述信息,即接收实体的实体概述信息,接收实体的实体概述信息包括:每一类接收实体的类型编号、实体数量、每一个接收实体的第一实体详细信息的初始偏移地址信息;通过第二实体概述信息的初始偏移地址信息可以读取第二实体概述信息,即发送实体的实体概述信息,发送实体的实体概述信息包括:每一类发送实体的类型编号、实体数量、每一个发送实体的第一实体详细信息的初始偏移地址信息;通过第一实体详细信息的初始偏移地址信息可以读取每一类第一实体的详细信息,即每一类接收实体中包含的每一个接收实体的实体信息;通过第二实体详细信息的初始偏移地址信息可以读取每一类第二实体的详细信息,即每一类发送实体中包含的每一个发送实体的实体信息;本发明实施例实体信息包括:实体的名称、所属车站名称、安全侧取值、消息中字节偏移、掩码、实体状态所占比特位数、位偏移、对应实体ID等信息。
在一种示例性实例中,本发明实施例参照上述实施例确定静态配置数据的初始偏移地址信息后,可以将静态配置数据按照分区存储的方式,在CF卡中写入。
在一种示例性实例中,在步骤302之后,本发明实施例方法还包括:
接收到读取静态配置数据的指令时,根据写入的初始偏移地址信息读取存储的静态配置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实现数据存储的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保存有计算机程序;其中,
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
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实现数据存储的方法。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实现数据存储的装置的结构框图,如图6所示,包括:确定单元和存储单元;其中,
确定单元设置为:确定待存储的静态配置数据的初始偏移地址信息;
存储单元设置为:存储静态配置数据时,在存储的静态配置数据中写入确定的初始偏移地址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在存储静态配置数据之前,确定待存储的静态配置数据的初始偏移地址信息;存储静态配置数据时,在存储的静态配置数据中写入确定的初始偏移地址信息。本发明实施例在存储静态配置数据时进行一次初始偏移地址信息的写入,提升了静态配置信息的读取效率。
在一种示例性实例中,本发明实施例装置还包括分类单元,设置为:
将静态配置数据划分为以下两个以上种类:线路实体数据、通信参数数据、系统应用参数数据和接口关系数据。
在一种示例性实例中,本发明实施例确定单元是设置为:
根据数据组成确定的初始偏移地址信息。
在一种示例性实例中,本发明实施例确定单元是设置为根据数据组成确定的初始偏移地址信息,包括:
划分的静态配置数据包括线路实体数据,线路实体数据包括一种以上实体的静态配置数据时,为线路实体数据中的每一种实体的静态配置数据分别确定一个初始偏移地址信息;
划分的静态配置数据包括通信参数数据,通信参数数据包括一种以上通信参数时,为每一种通信参数分别确定一个初始偏移地址信息;
划分的静态配置数据包括系统应用参数数据,系统应用参数数据包括一种以上系统应用参数时,为每一种系统应用参数分别确定一个初始偏移地址信息。在一种示例性实例中,本发明实施例确定单元是设置为根据数据组成确定的初始偏移地址信息,包括:
划分的静态配置数据包括接口关系数据时,将接口关系数据按照预设的层级结构进行整理;
为除层级结构末端以外的每一个层级的接口关系数据,分别确定相应的初始偏移地址信息。
在一种示例性实例中,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层级结构包括:
总数据头部、接收数据的第一信息头部、发送数据的第二信息头部、接收数据的第一实体的第一实体概述信息、发送数据的第二实体的第二实体概述信息、第一实体的第一实体详细信息和发送数据的第二实体的第二实体详细信息;
其中,总数据头部为以接口关系数据作为整体的数据头部;第一信息头部为接口关系数据中包含的接收数据部分的数据头部,第二信息头部为接口关系数据中包含的发送数据部分的数据头部。
在一种示例性实例中,本发明实施例确定单元是设置为为除层级结构末端以外的每一个层级的接口关系数据分别确定相应的初始偏移地址信息,包括:
为总数据头部,确定指向第一信息头部的初始偏移地址信息和指向第二信息头部的初始偏移地址信息;
为第一信息头部,确定指向第一实体概述信息的初始偏移地址信息;为第二信息头部确定指向第二实体概述信息的初始偏移地址信息;
为第一实体概述信息,确定指向每一种第一实体的第一实体详细信息的初始偏移地址信息;为第二实体概述信息,确定指向每一种第二实体的第二实体详细信息的初始偏移地址信息。
在一种示例性实例中,本发明实施例装置还包括读取单元,设置为:
接收到读取静态配置数据的指令时,根据写入的初始偏移地址信息读取存储的静态配置数据。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文中所公开方法中的全部或某些步骤、系统、装置中的功能模块/单元可以被实施为软件、固件、硬件及其适当的组合。在硬件实施方式中,在以上描述中提及的功能模块/单元之间的划分不一定对应于物理组件的划分;例如,一个物理组件可以具有多个功能,或者一个功能或步骤可以由若干物理组件合作执行。某些组件或所有组件可以被实施为由处理器,如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微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或者被实施为硬件,或者被实施为集成电路,如专用集成电路。这样的软件可以分布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或非暂时性介质)和通信介质(或暂时性介质)。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术语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在用于存储信息(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的任何方法或技术中实施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除和不可移除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闪存或其他存储器技术、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装置、或者可以用于存储期望的信息并且可以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的介质。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是,通信介质通常包含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者诸如载波或其他传输机制之类的调制数据信号中的其他数据,并且可包括任何信息递送介质。”。

Claims (6)

1.一种实现数据存储的方法,包括:
确定待存储的静态配置数据的初始偏移地址信息;
存储静态配置数据时,在存储的静态配置数据中写入确定的初始偏移地址信息;
接收到读取静态配置数据的指令时,根据写入的初始偏移地址信息读取存储的静态配置数据;
其中,所述确定待存储的静态配置数据的初始偏移地址信息,包括:将静态配置数据划分为两个以上种类;划分的静态配置数据包括线路实体数据,线路实体数据包括一种以上实体的静态配置数据时,为每一种实体的静态配置数据分别确定一个初始偏移地址信息;划分的静态配置数据包括通信参数数据,通信参数数据包括一种以上通信参数时,为每一种通信参数分别确定一个所述初始偏移地址信息;划分的静态配置数据包括系统应用参数数据,系统应用参数数据包括一种以上系统应用参数时,为每一种系统应用参数分别确定一个初始偏移地址信息;划分的静态配置数据包括接口关系数据时,将接口关系数据按照预设的层级结构进行整理;为除层级结构末端以外的每一个层级的所述接口关系数据,分别确定相应的初始偏移地址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层级结构包括:
总数据头部、接收数据的第一信息头部、发送数据的第二信息头部、接收数据的第一实体的第一实体概述信息、发送数据的第二实体的第二实体概述信息、第一实体的第一实体详细信息和发送数据的第二实体的第二实体详细信息;
其中,所述总数据头部为以所述接口关系数据作为整体的数据头部;所述第一信息头部为所述接口关系数据中包含的接收数据部分的数据头部,所述第二信息头部为所述接口关系数据中包含的发送数据部分的数据头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为除所述层级结构末端以外的每一个层级的所述接口关系数据分别确定相应的所述初始偏移地址信息,包括:
为所述总数据头部,确定指向所述第一信息头部的初始偏移地址信息和指向所述第二信息头部的初始偏移地址信息;
为所述第一信息头部,确定指向所述第一实体概述信息的初始偏移地址信息;为所述第二信息头部确定指向所述第二实体概述信息的初始偏移地址信息;
为所述第一实体概述信息,确定指向每一种第一实体的所述第一实体详细信息的初始偏移地址信息;为所述第二实体概述信息,确定指向每一种第二实体的所述第二实体详细信息的初始偏移地址信息。
4.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实现数据存储的方法。
5.一种终端,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中保存有计算机程序;其中,
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
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实现数据存储的方法。
6.一种实现数据存储的装置,包括:确定单元、存储单元和读取单元;其中,
确定单元设置为:确定待存储的静态配置数据的初始偏移地址信息,确定待存储的静态配置数据的初始偏移地址信息,包括:将静态配置数据划分为两个以上种类;划分的静态配置数据包括线路实体数据,线路实体数据包括一种以上实体的静态配置数据时,为每一种实体的静态配置数据分别确定一个初始偏移地址信息;划分的静态配置数据包括通信参数数据,通信参数数据包括一种以上通信参数时,为每一种通信参数分别确定一个所述初始偏移地址信息;划分的静态配置数据包括系统应用参数数据,系统应用参数数据包括一种以上系统应用参数时,为每一种系统应用参数分别确定一个初始偏移地址信息;划分的静态配置数据包括接口关系数据时,将接口关系数据按照预设的层级结构进行整理;为除层级结构末端以外的每一个层级的所述接口关系数据,分别确定相应的初始偏移地址信息;
存储单元设置为:存储静态配置数据时,在存储的静态配置数据中写入确定的初始偏移地址信息;
读取单元设置为:接收到读取静态配置数据的指令时,根据写入的初始偏移地址信息读取存储的静态配置数据。
CN202110310541.4A 2021-03-23 2021-03-23 一种实现数据存储的方法、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及终端 Active CN11303186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10541.4A CN113031865B (zh) 2021-03-23 2021-03-23 一种实现数据存储的方法、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及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10541.4A CN113031865B (zh) 2021-03-23 2021-03-23 一种实现数据存储的方法、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及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31865A CN113031865A (zh) 2021-06-25
CN113031865B true CN113031865B (zh) 2023-12-22

Family

ID=7647306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10541.4A Active CN113031865B (zh) 2021-03-23 2021-03-23 一种实现数据存储的方法、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及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31865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764682A2 (de) * 2005-09-01 2007-03-21 Micronas GmbH Verfahren zum Verarbeiten von Daten verschiedenen Datentyps in einer Prozessorarchitektur
CN107967122A (zh) * 2017-11-22 2018-04-27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块设备的数据写入方法、装置及介质
CN108572925A (zh) * 2018-02-26 2018-09-25 湖南戈人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step文件等效的二进制数据存储方法
CN109741776A (zh) * 2018-12-29 2019-05-10 广东高云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块状静态随机存储器的初始化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0737404A (zh) * 2019-09-02 2020-01-31 深圳市金泰克半导体有限公司 硬盘数据存储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444219A (zh) * 2020-03-30 2020-07-24 深圳天岳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分布式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1459671A (zh) * 2020-03-30 2020-07-28 深圳市英威腾电源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数据交换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CN112328172A (zh) * 2020-10-27 2021-02-05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存储方法、装置及数据读取方法、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1764682A2 (de) * 2005-09-01 2007-03-21 Micronas GmbH Verfahren zum Verarbeiten von Daten verschiedenen Datentyps in einer Prozessorarchitektur
CN107967122A (zh) * 2017-11-22 2018-04-27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块设备的数据写入方法、装置及介质
CN108572925A (zh) * 2018-02-26 2018-09-25 湖南戈人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step文件等效的二进制数据存储方法
CN109741776A (zh) * 2018-12-29 2019-05-10 广东高云半导体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块状静态随机存储器的初始化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0737404A (zh) * 2019-09-02 2020-01-31 深圳市金泰克半导体有限公司 硬盘数据存储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1444219A (zh) * 2020-03-30 2020-07-24 深圳天岳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分布式的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CN111459671A (zh) * 2020-03-30 2020-07-28 深圳市英威腾电源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数据交换服务器和存储介质
CN112328172A (zh) * 2020-10-27 2021-02-05 北京百度网讯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存储方法、装置及数据读取方法、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31865A (zh) 2021-06-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209644B (zh)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以及NVMe存储器
CN101197164B (zh) 记录和/或再现方法
CN112269752B (zh) 一种PCIe虚拟通道的数据处理方法及相关装置
TWI459202B (zh) 資料處理方法、記憶體控制器與記憶體儲存裝置
CN101958732B (zh) 用于数据通信的系统、方法和装置
CN105808163A (zh) 一种访问叠瓦式磁记录smr硬盘的方法及服务器
CN114217738A (zh) 一种动态队列式循环存储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US11184212B2 (en) Dynamic configuration method, terminal device, network device and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CN113031865B (zh) 一种实现数据存储的方法、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11258492B (zh) 存储系统
CN111221746B (zh) 数据储存系统与其相关方法
CN103198526B (zh) 路侧单元处理多个车载单元的并发操作方法
KR20110010543A (ko) Rfid 태그의 동작방법, rfid 리더의 동작방법, rfid 태그 및 rfid리더
CN112148220B (zh) 一种实现数据处理的方法、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11181696A (zh) 信道数据的处理方法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3095510A (zh) 多功能车辆总线分析设备
CN109450517B (zh) Rdss通信传输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12447241A (zh) 一种实现数据重读的方法、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及终端
CN102835127B (zh) Otn开销的发送、接收方法和装置
CN107454953B (zh) Emv的实现方法及装置
CN109388513B (zh) 数据校验的方法、阵列控制器及硬盘
US6393595B1 (en) Method of communication with improved acknowledgement of reception
CN104023076A (zh) 以太网接口硬盘容量的管理方法和多租户交换机
CN109101436A (zh) 数据动态寻址存储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终端设备
CN114281244A (zh) 机车制动机、数据存储器及数据校验方法、轨道交通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130

Address after: 100176 room 3412, floor 4, building 3, yard 2, Desheng Middle Road,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Helishi system integration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76 courtyard 2, Disheng Middle Road, Beiji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Daxing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HOLLYSYS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