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181696A - 信道数据的处理方法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信道数据的处理方法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1181696A
CN111181696A CN201811345827.0A CN201811345827A CN111181696A CN 111181696 A CN111181696 A CN 111181696A CN 201811345827 A CN201811345827 A CN 201811345827A CN 111181696 A CN111181696 A CN 11118169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code block
internal storage
storage resource
bloc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34582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云生
向茜
张为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echip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echip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echip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echip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34582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1181696A/zh
Publication of CN1111816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118169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45Arrangements at the receiv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35Buffer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04L1/1835Buffer management
    • H04L1/1845Combining techniques, e.g. code combin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信道数据的处理方法和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获取传输块中每个码块的译码操作的处理结果,其中所述处理结果用于指示所述码块的译码操作的正确性;根据所述每个码块对应的处理结果,确定在内部存储资源中每个码块对应存储的内容,得到确定结果;根据所述确定结果,在所述内部存储资源内为每个码块存储对应的内容。

Description

信道数据的处理方法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领域,尤指一种信道数据的处理方法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由于移动通信存在各种干扰和衰落,信号在发送端出来后在传输过程中往往由于各种原因,使得在传送的数据流中产生误码,导致在接收端产生数据差错的情况,这样就需要在信号传输之前对信号进行信道编码,同时在接收端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信道译码,从而增强信号在信道中传输时抵御各种干扰的能力,提高系统的可靠性。
图1为现有技术中数字移动通信的基本结构图。图1所示结构中,可以看出信道译码(Channel decoding)在的位置。
随着4G、PRE5G、5G等移动通信时代的到来,超大容量、超高速率的数据传输要求导致对信道容量的需求越来越高,同时对传输中的可靠性的要求也不断上升。LTE(Long TermEvolution,长期演进)作为UMTS(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通用移动通信系统)技术标准的长期演进。图2为现有技术中LTE系统中发送端的数据信道译码(Channel decoding)的示意图。图3为现有技术中LTE系统中发送端的数据信道编码(Channel coding) 的示意图。5G的数据信道编译码方式除了译码核选择的译码方式不一样以外,整体的流程目前来看基本上是一样,从图3中可以看到,在传输过程中由于存在误码的原因,导致部分信息可能在接收端通过信道译码无法解析出来,此时就需要发送端对错误信息进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重传,如果harq重传之后的数据译码依然错误,那么就需要进行多次harq重传,而在接收端则需要对多次harq重传的数据进行 harq合并,利用多次harq重传数据的合并增益来增加译码正确性的概率。
由于需要利用到多次harq重传的数据来进行harq合并,这样就需要在芯片系统存储空间中保存大量的用户重传的旧数据,在每次harq合并之前都需要将上一次的结果数据从存储空间读进来与当前重传的新数据进行合并,而合并完成后又需要将合并后的数据写回到存储空间,如果译码错误需要再次合并。
随着芯片需要支持的用户数和harq合并进程数的增加,用户业务数据量需求不断增长,采用普通的ram或者fifo已经无法满足对harq数据存储容量的需求,所以相关技术中的处理方式是把harq合并的旧数据存放在芯片外部存储资源中,给外部存储资源带来巨大存储负荷。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信道数据的处理方法和计算机存储介质,能够降低外部存储资源的负荷。
为了达到本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信道数据的处理方法,包括:
获取传输块中每个码块的译码操作的处理结果,其中所述处理结果用于指示所述码块的译码操作的正确性;
根据所述每个码块对应的处理结果,确定在内部存储资源中每个码块对应存储的内容,得到确定结果;
根据所述确定结果,在所述内部存储资源内为每个码块存储对应的内容。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确定结果,在所述内部存储资源内为每个码块存储对应的内容,包括:
如果所述码块的译码操作的处理结果为正确,则确定在内部存储资源中所述码块对应存储的内容为所述码块译码操作解析得到的数据;
如果所述码块的译码操作的处理结果为错误,则确定在内部存储资源中所述码块对应存储的内容为所述码块执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合并操作所生成的数据。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确定结果,在所述内部存储资源内为每个码块存储对应的内容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传输块中有一个或至少两个码块的译码操作的处理结果为错误时,记录所述传输块中发生译码错误的码块的编号信息。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确定结果,在所述内部存储资源内为每个码块存储对应的内容,包括:
将所述码块的数据写入内部存储资源中和外部存储资源中,并标记所述码块的数据在内部存储资源的数据为可擦除的数据;
在检测到内部存储空间的剩余空间不能满足待写入的数据时,利用所述内部存储资源中可擦除的数据的存储空间,进行数据写入操作。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码块对应的数据的写入到内部存储资源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包括:
获取每个码块的数据在内部存储资源的写地址;
根据预先存储的写地址与存储空间的映射关系,判断所述写地址是否在所述映射关系中;
如果所述写地址在所述映射关系中,将所述码块的数据写入到所述映射关系中写地址对应的存储空间中;
如果所述写地址不在所述映射关系中,则执行如下操作:
判断所述内部存储资源是否能够写入所述码块对应的数据的目标存储空间;
如果有,则将所述码块的数据写入到所述目标存储空间,并将所述写地址和所述目标存储空间的对应关系增加到所述映射关系中;
如果没有,则判断所述检查是否有暂存的空间存在,从内存存储空间选择空间大小符合所述码块对应数据大小的暂存数据的存储空间作为目标空间,将所述码块的数据写入到所述目标空间;否则,触发将码块的数据存储至外部存储资源的流程。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确定结果,在所述内部存储资源内为每个码块存储对应的内容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接收到所述传输块的重传数据后,从内部存储资源中获取所述传输块的译码错误的码块对应的数据;
利用发生译码错误的码块对应的数据,对所述重传的数据中编号与所述发生译码错误的码块的编号相同的每个目标码块,均执行HARQ合并操作,得到每个目标码块对应的合并结果;
触发对每个目标码块对应的合并结果执行译码操作。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从内部存储资源中获取所述传输块的译码错误的码块对应的数据,包括:
获取从内部存储资源中译码错误的码块对应的数据的读地址;
根据预先设置的读地址与存储空间的映射关系,判断所述读地址是否在所述映射关系中;
如果所述读地址在所述映射关系中,读取所述映射关系中读地址对应的存储空间中的数据;
如果所述读地址不在所述映射关系中,触发从外部存储资源读取数据的流程。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读取所述映射关系中读地址对应的存储空间中的数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清除所述读地址对应的存储空间中的数据;和/或,
删除所述读地址与存储空间的映射关系中所述译码错误的码块对应的数据的读地址的信息。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确定结果,在所述内部存储资源内为每个码块存储对应的内容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传输块中的所有码块的译码操作的处理结果均为正确时,清除所述内部存储资源中所述传输块的所有码块对应的数据。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当所述传输块中的所有码块的译码操作的处理结果均为正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删除所述传输块的每个码块在所述内部存储资源中的映射关系,其中所述映射关系为读/写地址与存储空间的对应关系。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删除所述传输块的每个码块对应的数据的映射关系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查询所述传输块的每个码块映射关系中的存储空间是否有残留数据;
如果有残留数据,则删除所述残留数据,并清除所述残留数据对应的映射关系。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内部存储资源无可用存储空间时,获取内部存储资源中数据已存储的时长信息;
当已存储的时长信息超过所述预先设置的时长阈值,则删除时长超过所述时长阈值的数据。
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通过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文任一所述的方法。
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获取传输块中每个码块的译码操作的处理结果,根据所述每个码块对应的处理结果,确定在内部存储资源中每个码块对应存储的内容,得到确定结果,根据所述确定结果,在所述内部存储资源内为每个码块存储对应的内容,减少码块存储的数据量,从而减少对存储空间的占用,达到降低外部存储资源的负荷的目的。
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发明而了解。本发明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现有技术中数字移动通信的基本结构图;
图2为现有技术中LTE系统中发送端的数据信道译码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LTE系统中发送端的数据信道编码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信道数据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加入存储自动管理装置的数据信道译码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存储自动管理装置的写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存储自动管理装置的读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存储自动管理装置的清除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文中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任意组合。
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信道数据的处理方法的流程图。图1所示方法包括:
步骤401、获取传输块中每个码块的译码操作的处理结果,其中所述处理结果用于指示所述码块的译码操作的正确性;
将每一笔传输块tb的数据业务按照码块分割的原则分成一个或者多个码块进行分别处理,以码块作为harq合并和译码的处理粒度,并分别获取每个码块在执行完译码操作后译码操作的处理结果;
步骤402、根据所述每个码块对应的处理结果,确定在内部存储资源中每个码块对应存储的内容,得到确定结果;
如果所述码块的译码操作的处理结果为正确,则确定在内部存储资源中所述码块对应存储的内容为所述码块译码操作解析得到的数据;
如果所述码块的译码操作的处理结果为错误,则确定在内部存储资源中所述码块对应存储的内容为所述码块执行HARQ合并操作所生成的数据。
步骤403、根据所述确定结果,在所述内部存储资源内为每个码块存储对应的内容。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为每个码块均存储HARQ合并操作所生成的数据相比,本发明仅对译码错误的码块存储harq合并所生成的数据,对译码正确的码块存储解析得到的数据,会大幅度缩短该码块需存储的数据量,从而减少传输块所需存储的数据量。
本发明提供的方法实施例,获取传输块中每个码块的译码操作的处理结果,根据所述每个码块对应的处理结果,确定在内部存储资源中每个码块对应存储的内容,得到确定结果,根据所述确定结果,在所述内部存储资源内为每个码块存储对应的内容,减少码块存储的数据量,从而减少对存储空间的占用,达到降低外部存储资源的负荷的目的。
下面对本发明提供的方法作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主要针对在数据信道译码过程中大量的harq合并中间数据需要保存在外部存储资源,一方面对芯片的存储空间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导致芯片的面积和功耗增加;另一方面由于需要频繁读写访问外部存储资源导致对系统总线和业务吞吐量造成严重冲击的问题,通过对harq合并和译码模块进行统一策略管理,同时在外部存储资源之间插入一个存储自动管理装置进行存储空间的有效管理的方式,一方面极大地减小了需要保存的harq合并中间数据对存储空间的需求,另一方面降低了对总线的频繁操作,保证了在较低频率下总线依然能满足4G\PRE5G\5G下的超大译码数据量的访问需求,降低了系统功耗,同时极大减小了访问延迟,提高了业务的吞吐量。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确定结果,在所述内部存储资源内为每个码块存储对应的内容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传输块中有一个或至少两个码块的译码操作的处理结果为错误时,记录所述传输块中发生译码错误的码块的编号信息。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传输块被划分成N个码块,其中N为正整数;如果该传输块中存储译码错误的码块,则表示该传输块需要进行重传,并在接收到重传数据后进行合并和译码,通过记录上述发生译码错误的码块的编码,在接收到的重传的数据后,只需根据记录的编号,对编码对应的码块进行处理即可,无需根据已存储的数据的内容是否为HARQ合并操作所生成的数据来确定哪些码块需要合并和译码,提高处理速度。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确定结果,在所述内部存储资源内为每个码块存储对应的内容,包括:
将所述码块的数据写入内部存储资源中和外部存储资源中,并标记所述码块的数据在内部存储资源的数据为可擦除的数据;
在检测到内部存储空间的剩余空间不能满足待写入的数据时,利用所述内部存储资源中可擦除的数据的存储空间,进行数据写入操作。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当存储空间良好和/或总线传输负荷小时,可以将码块对应的数据同时存储在内部存储空间和外部存储空间,以达到外部存储空间为内部存储空间进行数据备份的目的,由于已经为该数据进行了备份,表示该数据在内部存储空间中是可以被覆盖的,即该数据是可以被擦除的;在内部存储空间瞬间数据量增多时,内部存储空间会出现短期存储空间不足的情况,可以将可被擦除的数据的存储空间提供给待写入的数据。
其中,存储空间良好可以通过存储空间的剩余量与预先设置的剩余量阈值来确定,总线传输负荷的大小可以根据传输的数据量和预先设置的数据量阈值来确定。
在存储环境良好的时候,为部分数据进行备份,以便在待写入的数据瞬间增多的时候,能够应对数据的写入工作,且在读取在内部存储资源中已擦除的数据时,能够利用外部存储空间的存储数据进行响应。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码块对应的数据的写入到内部存储资源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包括:
获取每个码块的数据在内部存储资源的写地址;
根据预先存储的写地址与存储空间的映射关系,判断所述写地址是否在所述映射关系中;
如果所述写地址在所述映射关系中,将所述码块的数据写入到所述映射关系中写地址对应的存储空间中;
如果所述写地址不在所述映射关系中,则执行如下操作:
判断所述内部存储资源是否能够写入所述码块对应的数据的目标存储空间;
如果有,则将所述码块的数据写入到所述目标存储空间,并将所述写地址和所述目标存储空间的对应关系增加到所述映射关系中;
如果没有,则判断所述检查是否有暂存的空间存在,从内存存储空间选择空间大小符合所述码块对应数据大小的暂存数据的存储空间作为目标空间,将所述码块的数据写入到所述目标空间;否则,触发将码块的数据存储至外部存储资源的流程。
通过上述判断步骤,可以为待写入的数据选择合适的存储空间,完成数据的写入操作。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确定结果,在所述内部存储资源内为每个码块存储对应的内容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接收到所述传输块的重传数据后,从内部存储资源中获取所述传输块的译码错误的码块对应的数据;
利用发生译码错误的码块对应的数据,对所述重传的数据中编号与所述发生译码错误的码块的编号相同的每个目标码块,均执行HARQ合并操作,得到每个目标码块对应的合并结果;
触发对每个目标码块对应的合并结果执行译码操作。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接收到重传的数据后,对重传的数据中编号与上一次译码错误的码块进行合并和译码,而对于重传的数据中编码与上一次译码错误的码块,无需再重复进行译码操作,在完成重传的数据的处理的同时,实现对重传的数据中一部分码块的处理,缩短了处理的时间,提高了处理效率。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从内部存储资源中获取所述传输块的译码错误的码块对应的数据,包括:
获取从内部存储资源中译码错误的码块对应的数据的读地址;
根据预先设置的读地址与存储空间的映射关系,判断所述读地址是否在所述映射关系中;
如果所述读地址在所述映射关系中,读取所述映射关系中读地址对应的存储空间中的数据;
如果所述读地址不在所述映射关系中,触发从外部存储资源读取数据的流程。
通过设置读地址和存储空间的映射关系,可以快速的读取所需的数据,提高数据读取的效率。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读取所述映射关系中读地址对应的存储空间中的数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如下至少一个:
方式1:清除所述读地址对应的存储空间中的数据;
通过方式1的方法,在完成数据读取后,通过上述操作可以快速的完成空间的释放;
方式2:删除所述读地址与存储空间的映射关系中所述译码错误的码块对应的数据的读地址的信息。
通过方式2的方法,实现对映射关系的维护,方便后续对映射关系的正确使用。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所述确定结果,在所述内部存储资源内为每个码块存储对应的内容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传输块中的所有码块的译码操作的处理结果均为正确时,清除所述内部存储资源中所述传输块的所有码块对应的数据。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当传输块的码块都译码正确后,清除该传输块的码块对应的全部数据,实现对存储空间的释放。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当所述传输块中的所有码块的译码操作的处理结果均为正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删除所述传输块的每个码块在所述内部存储资源中的映射关系,其中所述映射关系为读/写地址与存储空间的对应关系。
通过对映射关系的维护,减少无用映射关系在映射表的存在,提高查找映射关系的效率。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删除所述传输块的每个码块对应的数据的映射关系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查询所述传输块的每个码块映射关系中的存储空间是否有残留数据;
如果有残留数据,则删除所述残留数据,并清除所述残留数据对应的映射关系。
在本示例性实施例中,依照映射关系中指示的存储空间,完成对残留数据的清除,可以有效的维护存储空间的使用,提高空间的利用率。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内部存储资源无可用存储空间时,获取内部存储资源中数据已存储的时长信息;
当已存储的时长信息超过所述预先设置的时长阈值,则删除时长超过所述时长阈值的数据。
在本示例性的实施例中,通过对超过时长阈值的数据的清理,可以快速实现空间释放的目的。
下面以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进行说明:
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例为一种提高数据信道译码效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
步骤一:harq合并模块和译码模块进行统一的策略管理,方案中如图4 所示,harq合并模块和译码模块以码块为粒度处理合并和译码,harq合并之后先将合并结果送到译码模块进行译码,译码模块将译码结果返回给harq合并模块,harq合并模块根据译码的结果判断往存储自动管理装置中写的数据类型,如果码块的译码结果正确,则将译码的结果写入存储自动管理装置,如果译码结果错误,则将harq合并之后的数据写入存储自动管理装置中。如果一个传输块的所有码块都译码正确,则发送清除命令到存储自动管理装置中,将之前保存的所有码块的中间数据清除;如果一个传输块有部分码块译码错误,则下一次harq合并只读取译码错误的码块进行harq合并,等到该传输块的所有码块都译码正确了,再发送清除命令将对应传输块的所有码块的中间数据清除。
步骤二:在存储自动管理装置的实现上,主要是分为三种操作行为,分别是写、读、清除命令三种:
写主要是指将harq合并的中间数据写到存储自动管理装置或者外部存储资源中,如图6所示,首先根据总线的流量限制配置一定比例的数据暂存在内部存储资源,写数据时如果该笔数据是属于暂存数据,则一方面写入内部存储资源中,另外一方面也写入外部存储资源中,当内部存储资源因为在某些时刻由于环境恶劣导致频繁重传而耗净时,可以覆盖暂存数据的那部分空间,主要目的是通过在业务较空闲时释放一部分数据流量到外部存储资源中,当业务繁忙时,可以利用已暂存的那部分内部存储资源,来平滑峰值流量对总线的瞬时冲击。
写入内部存储资源的数据则首先根据写的地址与存储空间映射信息进行匹配,如果匹配上了表示之前该空间已经被使用但业务上已经可以被重用了,则直接用新数据覆盖旧数据并更新映射信息;其次如果未匹配上,则寻找是否有空余的空间供本次写操作写入,如果有,则将数据写入并更新映射信息;再次如果也没有剩余的空间可写入,则检查是否有暂存的空间存在,即判断是否有已经通过暂存模式在DDR中数据进行了备份的空间存在,如果有,则直接替换写入同时更新映射信息,否则将数据通过总线写出到外部存储资源中;
读主要是指将harq合并写入的中间数据在下一次harq合并时读取出来进行harq合并以获取合并增益,如图6所示,首先根据读的地址信息与存储空间映射信息进行匹配,如果匹配上了则表示内部已经存储了之前harq合并的数据,直接将数据返回同时删除地址映射信息回收空间,如果没匹配上则表示内部未存储有之前的harq合并数据,直接到外部存储资源中读取对应的数据;
清除主要是指删除残留数据的地址映射信息,首先根据清除配置的地址信息与存储空间映射信息进行匹配,如果匹配上则表示内部存储有残留数据,删除对应残留数据的地址映射信息。
步骤三:每次写存储自动管理装置时,都会更新相对应的映射信息;每次读存储自动管理装置时,都会删除相对应的映射信息,也就是读清除操作;每次通过清除命令来清除残留数据时都会删除匹配的映射信息,也就是命令清除操作。
步骤四:如果在极恶劣的环境下导致内部缓存存满无可用存储空间,则把后续数据写入外部存储资源中,同时装置本身不停地定时检查内部映射信息中的时间信息,判断是否存在超时无效的数据,如果存在则执行清除操作,回收空间,可以避免空间被无效数据一直占用导致效率降低。
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例,一方面通过对码块的译码结果的有效判断,只暂存和合并码块译码错误的harq合并结果数据,而对译码正确的码块只存储译码结果,大大缓解了harq合并结果数据对存储空间的压力,保证了 4G\PRE5G\5G业务下庞大的harq合并中间处理数据能够存放在内部存储资源中,供内部译码资源进行直接的读写和存储,也极大地减少了频繁通过总线去访问外部存储资源的延迟,大幅提高了业务吞吐量的同时也地降低了总线的压力;另一方面通过对存储空间的有效管理,通过读清除、命令清除、超时检查等主动策略,保证了对内部存储资源的最大利用,通过暂存策略,控制在正常的数据流量时,及时地释放一定比例的流量到总线访问外部存储资源,保证在恶劣的通信条件时,能有效地缓解对总线的峰值冲击,平滑了总线的处理延迟,保证了译码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下面对本发明提供的应用实例对本发明提供的方法进行说明:
本发明应用实例提供的方法包括harq合并和译码策略控制,存储空间映射信息管理、空间主动管理、数据存储和返回4个部分,下面就对这四个过程的实现进行示例性说明:
1、harq合并和译码策略控制
harq合并模块与译码模块进行统一的策略管理,根据译码模块的结果控制harq合并之后中间数据的存储类型,将每一笔传输块tb的数据业务按照码块分割的原则分成一个或者多个码块进行分别处理,以码块作为harq合并和译码的处理粒度,译码结果和crc校验也以码块进行crc校验,所有码块的crc 校验正确则表示一笔传输块tb的crc结果正确。
每个码块harq合并之后的数据先缓存在harq合并模块内部,等待码块译码结果的返回,如果码块译码结果正确,则向存储自动管理装置只写译码的结果,如果码块的译码结果错误,则向存储自动管理装置写harq合并之后的中间数据,记录该传输块各码块的译码结果信息,下一次harq合并时,只读取记录中该传输块上一次译码错误的码块进行harq合并和译码,如果发现该传输块下的所有的码块译码结果都已正确,则发送清除命令给存储自动管理装置,清除相关的数据信息,回收空间给其他用户使用。
与存储自动管理装置的交互以内部基本单元的数据量为交互的颗粒度,比如以2048bit为粒度,地址按照完整的外部存储资源的地址编址不断累加,具体数据存储的策略可以根据业务的实现方式进行合理的优化控制,以便更大效率地合理重用空间。
2、存储空间映射信息管理
存储空间映射信息管理模块主要是管理对应存储空间的用户信息,存储自动管理装置的缓存空间采用组相联的映射方式与外部存储资源对应,比如以2048bit作为一个单元存储所对应的数据量,把内部存储资源的暂存空间开 8M为例,则相当于暂存资源总共有16*2048个单元,映射到外部存储资源则可以N*16*2048*2048bit的空间,每8M空间间隔地址会回环一次,对应的也就需要在存储空间映射信息表中保存16*2048个单元的用户信息,用户信息包括对应数据的地址信息、单元空间的状态信息等。
以harq合并模块写操作为例子,harq合并模块发送写地址时,以2048bit 为粒度,地址不断累加,存储空间映射信息管理模块根据地址的低15位进行地址译码,判断放到哪一个单元中,如果该单元空间可用,则将对应的数据存储在该单元空间中,同时记录对应数据的地址信息、单元空间的状态信息等,并更新到对应的映射信息表中,以便下一次地址译码到对应单元地址时,将该信息读出来进行比较判断。
3、空间主动管理
空间主动管理的行为包括暂存、读清除和超时清除:
暂存行为:harq合并后的数据按照一定的比例配置,将一部分数据既存在内部存储资源中,又存储在外部存储资源中,当通信环境良好,译码正确率很高时,此时内部缓存资源可以不断被回收利用,基本上都不需要把数据存储到外部存储资源中,外部存储资源本身的带宽资源就被浪费了,此时释放一部分流量到外部存储资源中能有效利用这部分带宽资源,又不会对总线造成冲击;当通信环境恶劣,译码正确率很低,需要频繁harq重传合并,占用大量的内部缓存空间甚至外部存储资源时,由于之前控制了一定比例的数据进行了暂存,外部存储资源中也保存了数据,此时这部分内部缓存空间就可以被覆盖利用,减小了瞬间冲击总线的数据流量,有效平滑了数据冲击总线的峰值流量。
读清除:由于harq中间数据的特点,只要被读出去进行了合并则该笔数据就失效了,采用读清除的行为,保证每次读数据之后都会主动对内部存储资源进行回收,最大效率重用存储空间。
老化行为:在译码业务的处理过程中,由于环境或者高层调度的影响,经常会有一部分数据在译码过程中被丢弃不用的情况,这样就可能会出现有一部分harq合并之后的中间数据存储在内部存储资源后,对应的业务被停止,导致这部分的数据成为垃圾数据,占据着宝贵的内部存储资源,如果该数据越积越多而不进行清理就会严重降低内部存储资源的效率,此时需要通过定时检查内部存储信息的方式,假如发现存储信息映射表中有数据的时间信息超过了正常的业务时间范围,而判定为该数据已失效,将对应的信息映射表中的信息删除,回收该数据占用的空间。
4、数据存储和返回
根据前面控制的判断结果,对于数据的流向,写操作的时候,如果内部存储资源可用,则把对应的数据存储到内部缓存资源中,如果内部存储资源不可用,则将数据相应的写到外部存储资源中,读操作的行为也类似,如果在存储空间映射信息中找到匹配的信息,则直接从该信息对应的内部存储单元中将数据读出来返回给harq合并模块,否则从外部存储资源中将数据读回再返回。
本发明应用实例提供的方法,一方面大大降低了译码的延迟、提高了业务的吞吐量,另一方面对harq合并和译码流程进行了策略控制、对存储单元进行了主动的管理,保证了大量的harq合并中间数据能在尽可能小的缓存资源中存储和读取,既减小了芯片面积又降低了对外部存储资源和总线的严重冲击,有效提高了芯片系统的可靠性。
这里的harq合并和译码策略控制、存储空间映射信息管理、空间主动管理、数据存储和返回都可以按照业务或者需求场景的不同而进行定制化调整。
本发明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通过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文任一所述的方法。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文中所公开方法中的全部或某些步骤、系统、装置中的功能模块/单元可以被实施为软件、固件、硬件及其适当的组合。在硬件实施方式中,在以上描述中提及的功能模块/单元之间的划分不一定对应于物理组件的划分;例如,一个物理组件可以具有多个功能,或者一个功能或步骤可以由若干物理组件合作执行。某些组件或所有组件可以被实施为由处理器,如数字信号处理器或微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或者被实施为硬件,或者被实施为集成电路,如专用集成电路。这样的软件可以分布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或非暂时性介质) 和通信介质(或暂时性介质)。如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术语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在用于存储信息(诸如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其他数据)的任何方法或技术中实施的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可移除和不可移除介质。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RAM、ROM、EEPROM、闪存或其他存储器技术、CD-ROM、数字多功能盘(DVD)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盒、磁带、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装置、或者可以用于存储期望的信息并且可以被计算机访问的任何其他的介质。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公知的是,通信介质通常包含计算机可读指令、数据结构、程序模块或者诸如载波或其他传输机制之类的调制数据信号中的其他数据,并且可包括任何信息递送介质。

Claims (13)

1.一种信道数据的处理方法,包括:
获取传输块中每个码块的译码操作的处理结果,其中所述处理结果用于指示所述码块的译码操作的正确性;
根据所述每个码块对应的处理结果,确定在内部存储资源中每个码块对应存储的内容,得到确定结果;
根据所述确定结果,在所述内部存储资源内为每个码块存储对应的内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确定结果,在所述内部存储资源内为每个码块存储对应的内容,包括:
如果所述码块的译码操作的处理结果为正确,则确定在内部存储资源中所述码块对应存储的内容为所述码块译码操作解析得到的数据;
如果所述码块的译码操作的处理结果为错误,则确定在内部存储资源中所述码块对应存储的内容为所述码块执行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合并操作所生成的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确定结果,在所述内部存储资源内为每个码块存储对应的内容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所述传输块中有一个或至少两个码块的译码操作的处理结果为错误时,记录所述传输块中发生译码错误的码块的编号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确定结果,在所述内部存储资源内为每个码块存储对应的内容,包括:
将所述码块的数据写入内部存储资源中和外部存储资源中,并标记所述码块的数据在内部存储资源的数据为可擦除的数据;
在检测到内部存储空间的剩余空间不能满足待写入的数据时,利用所述内部存储资源中可擦除的数据的存储空间,进行数据写入操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码块对应的数据的写入到内部存储资源是通过如下方式实现的,包括:
获取每个码块的数据在内部存储资源的写地址;
根据预先存储的写地址与存储空间的映射关系,判断所述写地址是否在所述映射关系中;
如果所述写地址在所述映射关系中,将所述码块的数据写入到所述映射关系中写地址对应的存储空间中;
如果所述写地址不在所述映射关系中,则执行如下操作:
判断所述内部存储资源是否能够写入所述码块对应的数据的目标存储空间;
如果有,则将所述码块的数据写入到所述目标存储空间,并将所述写地址和所述目标存储空间的对应关系增加到所述映射关系中;
如果没有,则判断所述检查是否有暂存的空间存在,从内存存储空间选择空间大小符合所述码块对应数据大小的暂存数据的存储空间作为目标空间,将所述码块的数据写入到所述目标空间;否则,触发将码块的数据存储至外部存储资源的流程。
6.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确定结果,在所述内部存储资源内为每个码块存储对应的内容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接收到所述传输块的重传数据后,从内部存储资源中获取所述传输块的译码错误的码块对应的数据;
利用发生译码错误的码块对应的数据,对所述重传的数据中编号与所述发生译码错误的码块的编号相同的每个目标码块,均执行HARQ合并操作,得到每个目标码块对应的合并结果;
触发对每个目标码块对应的合并结果执行译码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内部存储资源中获取所述传输块的译码错误的码块对应的数据,包括:
获取从内部存储资源中译码错误的码块对应的数据的读地址;
根据预先设置的读地址与存储空间的映射关系,判断所述读地址是否在所述映射关系中;
如果所述读地址在所述映射关系中,读取所述映射关系中读地址对应的存储空间中的数据;
如果所述读地址不在所述映射关系中,触发从外部存储资源读取数据的流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读取所述映射关系中读地址对应的存储空间中的数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清除所述读地址对应的存储空间中的数据;和/或,
删除所述读地址与存储空间的映射关系中所述译码错误的码块对应的数据的读地址的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确定结果,在所述内部存储资源内为每个码块存储对应的内容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传输块中的所有码块的译码操作的处理结果均为正确时,清除所述内部存储资源中所述传输块的所有码块对应的数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所述传输块中的所有码块的译码操作的处理结果均为正确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删除所述传输块的每个码块在所述内部存储资源中的映射关系,其中所述映射关系为读/写地址与存储空间的对应关系。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删除所述传输块的每个码块对应的数据的映射关系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查询所述传输块的每个码块映射关系中的存储空间是否有残留数据;
如果有残留数据,则删除所述残留数据,并清除所述残留数据对应的映射关系。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内部存储资源无可用存储空间时,获取内部存储资源中数据已存储的时长信息;
当已存储的时长信息超过所述预先设置的时长阈值,则删除时长超过所述时长阈值的数据。
13.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通过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2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1811345827.0A 2018-11-13 2018-11-13 信道数据的处理方法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118169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45827.0A CN111181696A (zh) 2018-11-13 2018-11-13 信道数据的处理方法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345827.0A CN111181696A (zh) 2018-11-13 2018-11-13 信道数据的处理方法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1181696A true CN111181696A (zh) 2020-05-19

Family

ID=706571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345827.0A Pending CN111181696A (zh) 2018-11-13 2018-11-13 信道数据的处理方法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118169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37356A (zh) * 2021-02-01 2021-06-25 北京邮电大学 卫星通信系统中码块组大小自适应调整的harq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83913A (zh) * 2005-12-17 2007-06-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2214144A (zh) * 2010-04-02 2011-10-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harq存储器的分层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03595513A (zh) * 2012-08-15 2014-02-19 重庆重邮信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harq数据存取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983913A (zh) * 2005-12-17 2007-06-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2214144A (zh) * 2010-04-02 2011-10-1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harq存储器的分层管理方法和系统
CN103595513A (zh) * 2012-08-15 2014-02-19 重庆重邮信科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harq数据存取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37356A (zh) * 2021-02-01 2021-06-25 北京邮电大学 卫星通信系统中码块组大小自适应调整的harq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15500B2 (en) Memory device performance enhancement through pre-erase mechanism
KR100946894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복합 자동 재전송버퍼를 동적으로 할당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2214144B (zh) 一种harq存储器的分层管理方法和系统
JP6319607B2 (ja) データを書き込むようにソリッドステートディスクを制御するためのアレイコントローラ、ソリッドステートディスクおよび方法
CN104811645B (zh) 一种嵌入式录像数据存储方法
US20200341688A1 (en) Bounded latency and command non service methods and apparatus
US8255663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cessing read request
CN108989432B (zh) 用户态的文件发送方法、文件接收方法和文件收发装置
CN110347613B (zh) 多租户固态盘中实现raid的方法、控制器及多租户固态盘
CN115292266B (zh) 一种基于存储器的高可靠日志存储方法
CN111061752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US8010834B2 (en) Failure information monitoring apparatus and failure information monitoring method
CN111181696A (zh) 信道数据的处理方法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6466879A (zh) 一种cxl内存模组、内存数据的置换方法及计算机系统
CN108829355B (zh) 一种垃圾回收方法及装置
KR101077901B1 (ko) 로그 블록 단위 매핑 기법을 이용한 플래시 메모리 관리 장치 및 방법
CN113672572A (zh) 一种嵌入式linux系统syslog的日志存储方法
CN117492661A (zh) 数据写入方法、介质、装置和计算设备
CN103714059A (zh) 一种更新数据的方法及装置
CN113377296B (zh) 车载终端NAND Flash的存储管理方法和系统、车载终端、车辆
CN101894075B (zh) Harq内存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01770426B (zh) 存储方法及存储设备
CN112765051B (zh) 降低闪存设备trim消耗的方法、装置及介质
CN106021124B (zh) 一种数据的存储方法及存储系统
CN110401458B (zh) 数据校验编码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0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