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450517B - Rdss通信传输控制方法和系统 - Google Patents

Rdss通信传输控制方法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450517B
CN109450517B CN201810912831.4A CN201810912831A CN109450517B CN 109450517 B CN109450517 B CN 109450517B CN 201810912831 A CN201810912831 A CN 201810912831A CN 109450517 B CN109450517 B CN 1094505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munication
frame
director
subordinate
subordinate termin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91283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450517A (zh
Inventor
周恽峰
高峰
许祥滨
文宇波
何方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chtotop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chtotop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chtotop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chtotop Micro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91283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450517B/zh
Publication of CN1094505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505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4505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4505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85Space-based or airborne stations; Stations for satellite systems
    • H04B7/1851Systems using a satellite or space-based relay
    • H04B7/18513Transmission in a satellite or space-based system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85Space-based or airborne stations; Stations for satellite systems
    • H04B7/1851Systems using a satellite or space-based relay
    • H04B7/18517Transmission equipment in earth st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6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forma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09Selective-repeat protoco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RDSS通信传输控制方法及系统,其中方法包括包括如下步骤:S10:指挥机以通播模式将第N个控制帧发送至所有下属终端;S20:每个下属终端接收第N个控制帧;S30:每个下属终端读取第N个控制帧中通讯标志区与其对应的数据位的值;S40:若下属终端读取到第N个控制帧中通讯标志区与其对应的数据位的值为B时,则下属终端向指挥机发送上一个数据帧;S50:指挥机判断或读取对每个下属终端所发送的数据帧的接收状态;S60:若指挥机未成功接收新的数据帧或上一个数据帧,指挥机在第N+1个控制帧中的通讯标志区,对未成功接收新的数据帧或上一个数据帧所属的下属终端对应的数据位的值置为B。节约北斗通信信道资源的前提下,提高RDSS通讯可靠性。

Description

RDSS通信传输控制方法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卫星通信领域,尤其指一种RDSS通信传输控制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由空间段、地面段和用户段三部分组成,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具短报文通信能力,已经初步具备区域导航、定位和授时能力,定位精度10米,测速精度0.2米/秒,授时精度10纳秒。
北斗短报文功能可以看做是人们平时使用的“短信息”,通过北斗的双向通信功能实现用户与用户之间双向简报数字通信,目前,北斗卡可以支持的报文通信,其中三级北斗卡发送短报文时间频率/通信频率为1分钟发送一次数据帧,而且三级北斗卡每分钟发送数据帧的传输空间为628bit,相当于78.5个字节。
在现有技术中,为了确定北斗RDSS通讯是否可靠,通常会采用重发数据的方式来提高北斗RDSS通讯的可靠度,但是这样会产生多次发送、重复发送、漏发等的问题,而且重发数据的方式,既不能保证通信的可靠性,而且又过多的占用了北斗RDSS通信资源或带宽。因此需要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RDSS通信传输控制方法和系统,以实现在节约北斗通信信道资源的前提下,提高RDSS通讯可靠性的技术目的。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公开了如下一个实施例:
一种RDSS通信传输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0:指挥机以通播模式将第N个控制帧发送至所有下属终端;
S20:每个下属终端接收第N个控制帧;
S30:每个下属终端读取第N个控制帧中通讯标志区与其对应的数据位的值;
S40:若下属终端读取到第N个控制帧中通讯标志区与其对应的数据位的值为B时,则下属终端向指挥机发送上一个数据帧;
S50:指挥机判断或读取对每个下属终端所发送的数据帧的接收状态;
S60:若指挥机未成功接收新的数据帧或上一个数据帧,指挥机在第N+1个控制帧中的通讯标志区,对未成功接收新的数据帧或上一个数据帧所属的下属终端对应的数据位的值置为B;
S70:指挥机以通播模式将第N+1个控制帧发送至所有下属终端。
优选地,所述步骤S40和步骤S50之间还包括以下步骤:
S80:若下属终端读取到第N个控制帧中通讯标志区与其对应的数据位的值为A时,则下属终端向指挥机发送新的数据帧。
由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RDSS通信传输控制方法,指挥机发送第N个控制帧,所有下属终端接收第N个控制帧,由于控制帧中的通讯标志区的至少一部分数据位的值记录了指挥机与相应每个下属终端的通信状态信息,具体记录了指挥机在发送第N-1个控制帧时,指挥机是否成功接收了每个下属终端所发送数据帧的状态信息。因此在下属终端收到指挥机发送的第N个控制帧时,并读取通讯标志区对应的数据位的值后,可以获取相应下属终端在接收到第N-1个控制帧时所发送的数据帧是否被指挥机成功接收。如果数据位的值表示指挥机在发送第N-1个控制帧后未成功接收下属终端所发送的数据帧,则下属终端向指挥机补发上一个数据帧,从而可以避免现有技术中的指挥机通过重新发送数据的方式让所有下属终端重新发送数据帧,而产生的北斗通信信道、通信资源占用过多或浪费的问题,节约了北斗的通信资源,降低了北斗通信链路的压力。而且控制帧中的通信标志区的至少一部分数据位,可以记录上一次通信过程中指挥机是否成功接收下属终端所发送的数据帧的状态信息,由此在下属终端接收到新的控制帧后,可以获取相应下属终端与指挥机通信是否成功的信息,根据上述信息,可以有针对性发送不同的数据帧,提高了指挥机和下属终端之间的通信可靠性。
优选地,所述步骤S60和步骤S70之间还包括以下步骤:S90:若指挥机成功接收新的数据帧或上一个数据帧,指挥机在第N+1个控制帧中的通讯标志区,对成功接收新的数据帧或上一个数据帧所属的下属终端对应的数据位的值置为A。
优选地,所述控制帧还包括标准时间区,所述标准时间区记录基准时间信息,所述步骤S20和步骤S30之间还包括以下步骤:S100:每个下属终端以控制帧中标准时间区的时间信息为同步基准,进行时间同步。
优选地,所述步骤S10具体为:指挥机在第M个通信频度以通播模式将第N个控制帧发送至所有下属终端;
所述步骤S40具体为:若下属终端读取到第N个控制帧中通讯标志区与其对应的数据位的值为B时,则下属终端在第M+1个通讯频度向指挥机发送上一个数据帧;
所述步骤S80具体为:若下属终端读取到第N个控制帧中通讯标志区与其对应的数据位的值为A时,则下属终端在第M+1个通讯频度向指挥机发送新的数据帧;
所述步骤S70具体为:指挥机在第M+2个通信频度以通播模式将第N+1个控制帧发送至所有下属终端。
优选地,所述通讯标志区的长度为X bit,所述下属终端的总数量为Y个,其中X≥Y,所述通讯标志区的其中Y bit分别对应Y个下属终端。
优选地,所述控制帧还包括帧头,所述帧头的长度为4bit,所述通讯标志区的长度X为592bit,所述标准时间区的长度为32bit。
本发明还公开了如下另一个实施例:
一种RDSS通信传输控制系统,包括:指挥机,所述指挥机包括:指挥卡;主控制模块,所述主控制模块与所述指挥卡电连接,所述主控制模块读取指挥卡对应下属子卡的地址,将下属子卡的地址分别对应于控制帧中通讯标志区的至少一部分数据位;所述主控制模块判断或读取对每个下属终端所发送的数据帧的接收状态;所述主控制模块在控制帧中的通讯标志区,对未成功接收新的数据帧或上一个数据帧所属的下属终端对应的数据位的值置为B;所述主控制模块将控制帧传输给主通信模块;和主通信模块,所述主通信模块与所述主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主通信模块用于将控制帧发送给下属终端,和/或接收下属终端发送的数据帧;和至少一个下属终端,每个所述下属终端包括:子卡;子控制模块,所述子控制模块与所述子卡电连接,所述子控制模块读取控制帧中通讯标志区相应的数据位的值,若读取的相应数据位的值为B,所述子控制模块控制子通信模块将上一个数据帧发送给指挥机;和子通信模块,所述子通信模块接收指挥机发送的控制帧,和/或发送数据帧给指挥机。
优选地,若子控制模块读取控制帧中通讯标志区的相应数据位的值为A,所述子控制模块控制子通信模块将新的数据帧发送给指挥机。
优选地,所述主控制模块在控制帧中的通讯标志区,对成功接收新的数据帧或上一个数据帧所属的下属终端对应的数据位的值置为A。
优选地,所述控制帧还包括标准时间区,所述标准时间区记录基准时间信息,每个所述下属终端的子通信模块接收到控制帧后,每个所述下属终端以控制帧中标准时间区记录的基准时间信息为同步基准,进行时间同步。
优选地,每个所述子卡具有子卡号,所述子控制模块存储所有子卡号中的最小子卡号,所述子控制模块读取相应子卡的子卡号,并减去最小子卡号后,获得所述子卡在通讯标志区相应的数据位。
优选地,所述通讯标志区的长度为X bit,所述下属终端的总数量为Y个,其中X≥Y,所述通讯标志区的其中Y bit分别对应Y个下属终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RDSS通信传输控制方法的一个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的RDSS通信传输控制方法的另一个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的RDSS通信传输控制方法的又一个流程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RDSS通信传输控制方法的再一个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的RDSS通信传输控制方法中的控制帧的格式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的RDSS通信传输控制系统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出一种RDSS通信传输控制方法和系统,以实现在不占用通讯频度的前提下,提高RDSS通讯可靠性的技术目的。
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RDSS通信传输控制方法。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RDSS通信传输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T10:指挥机以通播模式将第N个控制帧发送至所有下属终端;
T20:每个下属终端接收第N个控制帧;
T30:每个下属终端读取第N个控制帧中通讯标志区与其对应的数据位的值;
T40:若下属终端读取到第N个控制帧中通讯标志区与其对应的数据位的值为B时,则下属终端向指挥机发送上一个数据帧;
T50:指挥机判断或读取对每个下属终端所发送的数据帧的接收状态;
T60:若指挥机未成功接收新的数据帧或上一个数据帧,指挥机在第N+1个控制帧中的通讯标志区,对未成功接收新的数据帧或上一个数据帧所属的下属终端对应的数据位的值置为B;
T70:指挥机以通播模式将第N+1个控制帧发送至所有下属终端。其中N为整数。
需要说明的是,指挥机包括指挥卡,下属终端包括子卡或从属卡,由于指挥卡的用户ID/地址与子卡的用户ID/地址有对应关系,因此具有指挥卡的指挥机能以通播的方式向具有子卡的下属终端发送数据。可以理解的是,指挥卡的用户ID/地址可以和两个以上的子卡用户ID/地址有对应关系,从而指挥机可以向多个下属终端发送数据,实现通播的通信方式。
如图5所示,在本发明实施例的RDSS通信传输控制方法中,控制帧中的通讯标志区的至少一部分数据位与每个下属子卡的用户ID/地址对应,通讯标志区中的上述数据位的值可以记录上一次通信中指挥机是否成功接收了下属终端发送的数据帧。具体地,第N个控制帧中通讯标志区的与每个子卡对应的数据位的值,记录了各个下属终端在收到第N-1个控制帧时,指挥机是否成功接收到各个下属终端发送的数据帧的状态。例如,数据位的值为1b时,可以表示指挥机成功接收了下属终端发送的数据帧;数据位的值为0b时,可以表示指挥机未成功接收下属终端发送的数据帧。
需要说明的是,指挥机和下属终端之间的通信,均需要通过北斗卫星进行传输,换言之,指挥机将数据信息发送给下属终端时,指挥机先要将所需要发送的数据信息发送给北斗卫星,再由北斗卫星将指挥机发送的数据信息传输给下属终端,反之亦然。
由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RDSS通信传输控制方法,指挥机发送第N个控制帧,所有下属终端接收第N个控制帧,由于控制帧中的通讯标志区的至少一部分数据位的值记录了指挥机与相应每个下属终端的通信状态信息,具体记录了指挥机在发送第N-1个控制帧时,指挥机是否成功接收了每个下属终端所发送数据帧的状态信息。因此在下属终端收到指挥机发送的第N个控制帧时,并读取通讯标志区对应的数据位的值后,可以获取相应下属终端在接收到第N-1个控制帧时所发送的数据帧是否被指挥机成功接收。如果数据位的值表示指挥机在发送第N-1个控制帧后未成功接收下属终端所发送的数据帧,则下属终端向指挥机补发上一个数据帧,从而可以避免现有技术中的指挥机通过重新发送数据的方式让所有下属终端重新发送数据帧,而产生的北斗通信信道、通信资源占用过多或浪费的问题,节约了北斗的通信资源,降低了北斗通信链路的压力。而且控制帧中的通信标志区的至少一部分数据位,可以记录上一次通信过程中指挥机是否成功接收下属终端所发送的数据帧的状态信息,由此在下属终端接收到新的控制帧后,可以获取相应下属终端与指挥机通信是否成功的信息,根据上述信息,可以有针对性发送不同的数据帧,提高了指挥机和下属终端之间的通信可靠性。
优选地,如图2所示,所述步骤T40和步骤T50之间还包括以下步骤:T80:若下属终端读取到第N个控制帧中通讯标志区与其对应的数据位的值为A时,则下属终端向指挥机发送新的数据帧。由此,在下属终端收到指挥机发送的第N个控制帧时,并读取通讯标志区对应的数据位的值后,如果数据位的值表示指挥机在发送第N-1个控制帧后成功接收下属终端所发送的数据帧,则下属终端向指挥机发送新的数据帧,从而在同一个通播的通信过程中,每个下属终端可以根据其与指挥机的上一次通信成功与否的状态,以选择发送新的数据帧或上一个数据帧,提高了指挥机和下属终端之间的通信可靠性。
优选地,如图2所示,所述步骤T60和步骤T70之间还包括以下步骤:T90:若指挥机成功接收新的数据帧或上一个数据帧,指挥机在第N+1个控制帧中的通讯标志区,对成功接收新的数据帧或上一个数据帧所属的下属终端对应的数据位的值置为A。由此,指挥机以通播模式向所有下属终端发送第N+1个控制帧,每个下属终端收到第N+1个控制帧后,下属终端可根据第N+1个控制帧中通信标志区的相应数据位的信息获取上一次其与指挥机的通信状态,以选择发送新的数据帧或上一个数据帧。
优选地,如图3所示,所述控制帧还包括标准时间区,所述标准时间区记录基准时间信息,所述步骤T20和步骤T30之间还包括以下步骤:T100:每个下属终端以控制帧中标准时间区的时间信息为同步基准,进行时间同步。
优选地,如图4所示,所述步骤T10具体为:指挥机在第M个通信频度以通播模式将第N个控制帧发送至所有下属终端;所述步骤T40具体为:若下属终端读取到第N个控制帧中通讯标志区与其对应的数据位的值为B时,则下属终端在第M+1个通讯频度向指挥机发送上一个数据帧;所述步骤T80具体为:若下属终端读取到第N个控制帧中通讯标志区与其对应的数据位的值为A时,则下属终端在第M+2个通讯频度向指挥机发送新的数据帧;所述步骤T70具体为:指挥机在第M+1个通信频度以通播模式将第N+1个控制帧发送至所有下属终端。具体地,若指挥卡在M个通信频度向所有下属终端通播了第N个控制帧,下属终端在第M+1个通讯频度可以根据其上一个通信频度与指挥机的通信状态发送不同的数据帧,也就是在当一个下属终端发送失败或者多个下属终端同时发生通讯失败时,指挥机可以让发送失败的下属终端进行补发,而通讯成功的下属终端可以发送下一条数据帧,在不额外占用通信频度的基础上,实现了可靠通讯。
优选地,所述通讯标志区的长度为X bit,所述下属终端的总数量为Y个,其中X≥Y,所述通讯标志区的其中Y bit分别对应Y个下属终端。优选地,所述控制帧还包括帧头,所述帧头的长度为4bit,所述通讯标志区的长度X为592bit,所述标准时间区的长度为32bit。具体地,北斗RDSS通信短报文的单次通信容量限制在628bit,或者说北斗RDSS通信的带宽为628bit,也就是说控制帧的长度和北斗RDSS通信的短报文的带宽/单次通信容量相同。控制帧中通信标志区的长度/容量为592bit,理论上来说,控制帧的通信标志区可以记录592个下属终端在上一次与指挥机通信过程中,下属终端发送的数据帧是否被指挥机接收的状态,通信标志区的长度/容量占控制帧的总长度/容量的比例较大,控制帧可以记录更多的下属终端与指挥机的通信状态的信息。一般地,一张指挥卡至多与200个子卡相对应,也就是一部指挥机至多与200个下属终端进行通信,从而通讯标志区中至多可以将200个字节与每个子卡的用户ID/地址分别对应。
优选地,A为1b,B为0b;或A为0b,B为1b。
本发明还公开了如下另一个实施例:
如图6所示,一种RDSS通信传输控制系统,包括:指挥机和至少一个下属终端。指挥机包括:指挥卡、主控制模块和主通信模块。其中,主控制模块与指挥卡电连接,主控制模块读取指挥卡对应下属子卡的地址,将下属子卡的地址分别对应于控制帧中通讯标志区的至少一部分数据位,主控制模块判断或读取对每个下属终端所发送的数据帧的接收状态。主控制模块在控制帧中的通讯标志区,对未成功接收新的数据帧或上一个数据帧所属的下属终端对应的数据位的值置为B,主控制模块将控制帧传输给主通信模块。主通信模块与主控制模块电连接,主通信模块用于将控制帧发送给下属终端,和/或接收下属终端发送的数据帧。每个下属终端包括:子卡、子控制模块和子通信模块。其中,子控制模块与子卡电连接,子控制模块读取控制帧中通讯标志区相应的数据位的值,若读取的相应数据位的值为B,子控制模块控制子通信模块将上一个数据帧发送给指挥机,子通信模块接收指挥机发送的控制帧,和/或发送数据帧给指挥机。
由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RDSS通信传输控制系统,指挥机发送第N个控制帧,所有下属终端接收第N个控制帧,由于控制帧中的通讯标志区的至少一部分数据位的值记录了指挥机与相应每个下属终端的通信状态信息,具体记录了指挥机在发送第N-1个控制帧时,指挥机是否成功接收了每个下属终端所发送数据帧的状态信息。因此在下属终端收到指挥机发送的第N个控制帧时,并读取通讯标志区对应的数据位的值后,可以获取相应下属终端在接收到第N-1个控制帧时所发送的数据帧是否被指挥机成功接收。如果数据位的值表示指挥机在发送第N-1个控制帧后未成功接收下属终端所发送的数据帧,则下属终端向指挥机补发上一个数据帧,从而可以避免现有技术中的指挥机通过重新发送数据的方式让所有下属终端重新发送数据帧,而产生的北斗通信信道、通信资源占用过多或浪费的问题,节约了北斗的通信资源,降低了北斗通信链路的压力。而且控制帧中的通信标志区的至少一部分数据位,可以记录上一次通信过程中指挥机是否成功接收下属终端所发送的数据帧的状态信息,由此在下属终端接收到新的控制帧后,可以获取相应下属终端与指挥机通信是否成功的信息,根据上述信息,可以有针对性发送不同的数据帧,提高了指挥机和下属终端之间的通信可靠性。
优选地,若子控制模块读取控制帧中通讯标志区的相应数据位的值为A,子控制模块控制子通信模块将新的数据帧发送给指挥机。由此,在下属终端收到指挥机发送的第N个控制帧时,并读取通讯标志区对应的数据位的值后,如果数据位的值表示指挥机在发送第N-1个控制帧后成功接收下属终端所发送的数据帧,则下属终端向指挥机发送新的数据帧,从而在同一个通播的通信过程中,每个下属终端可以根据其与指挥机的上一次通信成功与否的状态,以选择发送新的数据帧或上一个数据帧,提高了指挥机和下属终端之间的通信可靠性。
优选地,主控制模块在控制帧中的通讯标志区,对成功接收新的数据帧或上一个数据帧所属的下属终端对应的数据位的值置为A。由此,指挥机以通播模式向所有下属终端发送第N+1个控制帧,每个下属终端收到第N+1个控制帧后,下属终端可根据第N+1个控制帧中通信标志区的相应数据位的信息获取上一次其与指挥机的通信状态,以选择发送新的数据帧或上一个数据帧。
优选地,控制帧还包括标准时间区,标准时间区记录基准时间信息,每个下属终端的子通信模块接收到控制帧后,每个下属终端以控制帧中标准时间区记录的基准时间信息为同步基准,进行时间同步。
优选地,每个子卡具有子卡号,子控制模块存储所有子卡号中的最小子卡号,子控制模块读取相应子卡的子卡号,并减去最小子卡号后,获得子卡在通讯标志区相应的数据位。具体地,子卡的子卡号为子卡的用户ID/地址。
优选地,通讯标志区的长度为X bit,下属终端的总数量为Y个,其中X≥Y,通讯标志区的其中Y bit分别对应Y个下属终端。优选地,所述控制帧还包括帧头,所述帧头的长度为4bit,所述通讯标志区的长度X为592bit,所述标准时间区的长度为32bit。具体地,北斗RDSS通信短报文的单次通信容量限制在628bit,或者说北斗RDSS通信的带宽为628bit,也就是说控制帧的长度和北斗RDSS通信的短报文的带宽/单次通信容量相同。控制帧中通信标志区的长度/容量为592bit,理论上来说,控制帧的通信标志区可以记录592个下属终端在上一次与指挥机通信过程中,下属终端发送的数据帧是否被指挥机接收的状态,通信标志区的长度/容量占控制帧的总长度/容量的比例较大,控制帧可以记录更多的下属终端与指挥机的通信状态的信息。一般地,一张指挥卡至多与200个子卡相对应,也就是一部指挥机至多与200个下属终端进行通信,从而通讯标志区中至多可以将200个字节与每个子卡的用户ID/地址分别对应。
应该理解的是,本发明所公开的实施例不限于这里所公开的特定结构、处理步骤,而应当延伸到相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所理解的这些特征的等同替代。还应当理解的是,在此使用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味着限制。
说明书中提到的“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意指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因此,说明书通篇各个地方出现的短语“一个实施例”或“实施例”并不一定均指同一个实施例。
虽然本发明所公开的实施方式如上,但所述的内容只是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而采用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所公开的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在实施的形式上及细节上作任何的修改与变化,但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仍须以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RDSS通信传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0:指挥机以通播模式将第N个控制帧发送至所有下属终端;
S20:每个下属终端接收第N个控制帧;
S30:每个下属终端读取第N个控制帧中通讯标志区与其对应的数据位的值;
S40:若下属终端读取到第N个控制帧中通讯标志区与其对应的数据位的值为B时,则下属终端向指挥机发送上一个数据帧;
S80:若下属终端读取到第N个控制帧中通讯标志区与其对应的数据位的值为A时,则下属终端向指挥机发送新的数据帧;
S50:指挥机判断或读取对每个下属终端所发送的数据帧的接收状态;
S60:若指挥机未成功接收新的数据帧或上一个数据帧,指挥机在第N+1个控制帧中的通讯标志区,对未成功接收新的数据帧或上一个数据帧所属的下属终端对应的数据位的值置为B:
S90:若指挥机成功接收新的数据帧或上一个数据帧,指挥机在第N+1个控制帧中的通讯标志区,对成功接收新的数据帧或上一个数据帧所属的下属终端对应的数据位的值置为A;
S70:指挥机以通播模式将第N+1个控制帧发送至所有下属终端;
所述步骤S10具体为:指挥机在第M个通信频度以通播模式将第N个控制帧发送至所有下属终端;
所述步骤S40具体为:若下属终端读取到第N个控制帧中通讯标志区与其对应的数据位的值为B时,则下属终端在第M+1个通讯频度向指挥机发送上一个数据帧;
所述步骤S80具体为:若下属终端读取到第N个控制帧中通讯标志区与其对应的数据位的值为A时,则下属终端在第M+1个通讯频度向指挥机发送新的数据帧;
所述步骤S70具体为:指挥机在第M+2个通信频度以通播模式将第N+1个控制帧发送至所有下属终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RDSS通信传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帧还包括标准时间区,所述标准时间区记录基准时间信息,所述步骤S20和步骤S30之间还包括以下步骤:
S100:每个下属终端以控制帧中标准时间区的时间信息为同步基准,进行时间同步。
3.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RDSS通信传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标志区的长度为X bit,所述下属终端的总数量为Y个,其中X≥Y,所述通讯标志区的其中Ybit分别对应Y个下属终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RDSS通信传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帧还包括帧头,所述帧头的长度为4bit,所述通讯标志区的长度X为592bit,所述标准时间区的长度为32bit。
5.一种RDSS通信传输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执行权利要求1-4任一项权利要求的方法,包括:
指挥机,所述指挥机包括:
指挥卡;
主控制模块,所述主控制模块与所述指挥卡电连接,所述主控制模块读取指挥卡对应下属子卡的地址,将下属子卡的地址分别对应于控制帧中通讯标志区的至少一部分数据位;所述主控制模块判断或读取对每个下属终端所发送的数据帧的接收状态;所述主控制模块在控制帧中的通讯标志区,对未成功接收新的数据帧或上一个数据帧所属的下属终端对应的数据位的值置为B,所述主控制模块在控制帧中的通讯标志区,对成功接收新的数据帧或上一个数据帧所属的下属终端对应的数据位的值置为A;所述主控制模块将控制帧传输给主通信模块;
主通信模块,所述主通信模块与所述主控制模块电连接,所述主通信模块用于将控制帧发送给下属终端,和/或接收下属终端发送的数据帧;
和至少一个下属终端,每个所述下属终端包括:
子卡;
子控制模块,所述子控制模块与所述子卡电连接,所述子控制模块读取控制帧中通讯标志区相应的数据位的值,若读取的相应数据位的值为B,所述子控制模块控制子通信模块将上一个数据帧发送给指挥机;
若子控制模块读取控制帧中通讯标志区的相应数据位的值为A,所述子控制模块控制子通信模块将新的数据帧发送给指挥机;
子通信模块,所述子通信模块接收指挥机发送的控制帧,和/或发送数据帧给指挥机。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RDSS通信传输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帧还包括标准时间区,所述标准时间区记录基准时间信息,每个所述下属终端的子通信模块接收到控制帧后,每个所述下属终端以控制帧中标准时间区记录的基准时间信息为同步基准,进行时间同步。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RDSS通信传输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子卡具有子卡号,所述子控制模块存储所有子卡号中的最小子卡号,所述子控制模块读取相应子卡的子卡号,并减去最小子卡号后,获得所述子卡在通讯标志区相应的数据位。
8.如权利要求6-7中任一项所述的RDSS通信传输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标志区的长度为X bit,所述下属终端的总数量为Y个,其中X≥Y,所述通讯标志区的其中Ybit分别对应Y个下属终端。
CN201810912831.4A 2018-08-10 2018-08-10 Rdss通信传输控制方法和系统 Active CN1094505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12831.4A CN109450517B (zh) 2018-08-10 2018-08-10 Rdss通信传输控制方法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912831.4A CN109450517B (zh) 2018-08-10 2018-08-10 Rdss通信传输控制方法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50517A CN109450517A (zh) 2019-03-08
CN109450517B true CN109450517B (zh) 2021-11-16

Family

ID=655300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912831.4A Active CN109450517B (zh) 2018-08-10 2018-08-10 Rdss通信传输控制方法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45051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139348B (zh) * 2019-05-21 2022-10-28 广东几米星联通讯有限公司 一种rdss通信方法及其终端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40364A (zh) * 2010-07-29 2012-02-01 张�杰 广播信息接收设备和方法
CN104468059A (zh) * 2014-12-05 2015-03-25 北京艾力泰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北斗卫星的可靠数据传输方法
CN204408357U (zh) * 2014-12-05 2015-06-17 北京艾力泰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北斗卫星的可靠数据传输系统
CN105430674A (zh) * 2015-11-03 2016-03-23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网络通信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929328D0 (en) * 1999-12-10 2000-02-02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Data processing
US7242942B2 (en) * 2002-04-25 2007-07-10 Sony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 and computer program
US8566857B2 (en) * 2005-09-20 2013-10-22 Forefront Assets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Method, system and program product for broadcast advertising and other broadcast content performance verification utilizing digital artifacts
CN202373147U (zh) * 2011-09-30 2012-08-08 北京北方胜达机电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公车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监控系统
CN103021152B (zh) * 2012-11-22 2014-10-01 国网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基于确认方式的北斗数据传输方法
US10021435B2 (en) * 2016-05-17 2018-07-10 SpectraRep, LLC Method and system for datacasting and content management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40364A (zh) * 2010-07-29 2012-02-01 张�杰 广播信息接收设备和方法
CN104468059A (zh) * 2014-12-05 2015-03-25 北京艾力泰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北斗卫星的可靠数据传输方法
CN204408357U (zh) * 2014-12-05 2015-06-17 北京艾力泰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北斗卫星的可靠数据传输系统
CN105430674A (zh) * 2015-11-03 2016-03-23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网络通信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450517A (zh) 2019-03-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598917B2 (en) Improvements in or relating to data transmissio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transmitting data
KR100792772B1 (ko) 데이터 전송방법 및 장치
US7693173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communication control method, communication control apparatus, and communication control program
US20130166800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data having a variable bit length
JPS63279633A (ja) 同報通信システム
US11715337B2 (en) Controller diagnostic device and method thereof
CN109450517B (zh) Rdss通信传输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13473532B (zh) 一种无线链路控制状态报告优化传输方法及系统
RU2292656C2 (ru) Способ подтверждения приема данных
CN114040446A (zh) 一种信息间耦合校验的方法及装置
US20060083266A1 (en) Initial access signaling method in synchronous ethernet device
US6456840B1 (e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terminal equipment used therefor, and service control station used therefor
CN111291008B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JP2962632B2 (ja) デジタル式移動電話制御システム
CN104185169B (zh) 空中写卡的状态同步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1783712A (zh) Lte版本识别的方法、用户终端和网络节点
KR20230008076A (ko) 통신 장치 및 통신 방법
CN103973592A (zh) 信元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4499750A (zh) 一种数据包的处理方法、通信装置及通信系统
CN111181689B (zh) 一种简化DigRF接收侧的NEST机制处理方法及系统
KR20060053671A (ko) Ack 프레임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CN102377825B (zh) 一种用于上传报文的系统及方法
CN101414896B (zh) 一种移动接收窗口方法、系统和装置
JPWO2020116184A1 (ja)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CN114513523B (zh) 数据同步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RDSS communication transmission control method and system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16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11116

Pledgee: China Co. truction Bank Corp Guangzhou Tianhe subbranch

Pledgor: TECHTOTOP MICROELECTRONICS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2980027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