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24087A - 一种调整液晶玻璃明暗纹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调整液晶玻璃明暗纹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24087A
CN113024087A CN202110221005.7A CN202110221005A CN113024087A CN 113024087 A CN113024087 A CN 113024087A CN 202110221005 A CN202110221005 A CN 202110221005A CN 113024087 A CN113024087 A CN 1130240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lass substrate
bright
dark
adjusting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2100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青
李赫然
张北斗
李俊生
杨道辉
李斌
韩春林
李兆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ansu Xusheng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Dongxu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Tunghsu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ansu Xusheng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Dongxu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Tunghsu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ansu Xusheng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Dongxu Optoelectronic Technology Co Ltd, Tunghsu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Gansu Xusheng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22100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24087A/zh
Publication of CN1130240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2408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19/00Other methods of shaping glas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06Details
    • G02F1/1309Repairing; Testing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调整液晶玻璃明暗纹的方法,通过将轮廓曲线和明暗纹检测相结合的方式,能够快速定位玻璃基板中产生明暗纹的区域,并能够对液晶玻璃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明暗纹进行快速有效地调整,且能避免调整过度。该方法操作简便,且调整效果良好,不影响生产节奏,能够提高液晶玻璃的品质,满足后续使用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调整液晶玻璃明暗纹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液晶玻璃品质调整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调整液晶玻璃明暗纹的方法。
背景技术
明暗纹是评价液晶玻璃的一项重要指标,明暗纹的优劣直接反映了生产制程是否稳定可靠,对后续的制程工艺也有较大影响。明暗纹在形态上和条纹相同,均为贯穿型缺陷,一旦发生,则生产期间每张玻璃在相同位置均会发生明暗纹缺陷,明暗纹在对策上有区别于条纹。
明暗纹由明纹和暗纹组成,表现形式其一为:明纹+暗纹+明纹,表现形式其二为:暗纹+明纹+暗纹,为伴生关系。明暗纹的总宽度为30-100mm。
明暗纹严重程度上均在明显差异,发生时,其一表现为明纹明显,暗纹不明显;其二表现为,暗纹明显,明纹不明显;其三表现为明暗纹均比较明显;其四为明纹、暗纹均不明显,即为合格品。
现有技术中,对液晶玻璃的明暗纹没有快速有效的调整方法。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调整液晶玻璃明暗纹的方法,该方法能够通过简单的操作快速有效地调整液晶玻璃产品的明暗纹,提高产品品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调整液晶玻璃明暗纹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裁取玻璃基板成品,进行明暗纹检测,判断所述玻璃基板成品是否为合格品;
(2)如果所述玻璃基板成品为不合格品,确定液晶玻璃成型工序中玻璃基板成型体上的明暗纹区域;
(3)测量所述玻璃基板成品的第一主表面的波纹度,确定所述第一主表面的第一轮廓曲线;测量所述玻璃基板成品的第二主表面的波纹度,确定所述第二主表面的第二轮廓曲线;
(4)根据所述第一轮廓曲线和所述第二轮廓曲线,调节所述玻璃基板成型体上的明暗纹区域的厚度;
(5)重复步骤(1),如果所述玻璃基板成品为不合格品,则重复步骤(2)-步骤(4),直至所述玻璃基板成品为合格品。
可选地,所述玻璃基板成型体为液晶玻璃成型工序中的玻璃熔体;
步骤(4)中,所述的调节所述玻璃基板成型体上的明暗纹区域的厚度,包括:调整成型工序中的热风管的位置和出风温度。
可选地,步骤(4)中,所述的根据所述第一轮廓曲线和所述第二轮廓曲线,调节所述玻璃基板成型体上的明暗纹区域的厚度,包括:
a、使用最小二乘法将所述第一轮廓曲线中明暗纹区域的高度正常值拟合为第一直线,和使用最小二乘法将所述第二轮廓曲线中明暗纹区域的高度正常值拟合为第二直线;将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第二直线之间的距离确定为所述玻璃基板成品的明暗纹区域的厚度;
b、使用最小二乘法将所述第一轮廓曲线中正常区域的高度正常值拟合为第三直线,使用最小二乘法将所述第二轮廓曲线中正常区域的高度正常值拟合为第四直线,并将所述第三直线与所述第四直线之间的距离确定为所述玻璃基板成品的正常区域的厚度;
c、调整所述热风管的出风温度;其中,降低明纹区域的出风温度,提高暗纹区域的出风温度;所述出风温度的调整幅度为△T;
d、确定所述玻璃基板成品的明暗纹区域的厚度和所述玻璃基板成品的正常区域的厚度的差值的变化幅度;
如果所述变化幅度不在幅度标准范围内,则改变所述△T,直至所述变化幅度在所述幅度标准范围内;其中所述幅度标准范围为15-50%。
可选地,确定所述高度正常值的方法包括:通过箱形图法剔除所述第一轮廓曲线中明暗纹区域和正常区域的高度异常值和所述第二轮廓曲线中明暗纹区域和正常区域的高度异常值。
可选地,所述△T的初始值为1-7℃;改变所述△T包括:当所述变化幅度为小于15%时,将所述△T增加3-4℃;当所述变化幅度大于50%时,将所述△T减小1-2℃。
可选地,所述热风管的出风温度的初始值为1100-1120℃。
可选地,所述调整成型工序中的热风管的位置,包括:使所述热风管的出风口位于所述玻璃基板成型体的两侧,并分别对准所述明暗纹区域。
可选地,调节所述明暗纹区域的厚度还包括:所述热风管的出风温度调整完成后,保持温度不变。
可选地,测量所述波纹度的方法包括:采用GBT 32643-2016平板显示器基板玻璃表面波纹度的测量方法测量所述波纹度。
可选地,确定所述第一轮廓曲线和第二轮廓曲线的方法包括:使用表面轮廓仪进行测试。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本公开提出一种调整液晶玻璃明暗纹的方法,通过将轮廓曲线和明暗纹检测相结合的方式,能够快速定位玻璃基板中产生明暗纹的区域,并能够对液晶玻璃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明暗纹进行快速有效地调整,且能避免调整过度,该方法操作简便,且调整效果良好,不影响生产节奏,能够提高液晶玻璃的品质,满足后续使用需求。
本公开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的第一轮廓曲线和第二轮廓曲线与玻璃基板成品明暗纹区域对应的示意图;
图2是本公开的检测玻璃基板成品明暗纹的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公开,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
本公开提供一种调整液晶玻璃明暗纹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裁取玻璃基板成品,进行明暗纹检测,判断所述玻璃基板成品是否为合格品;
(2)如果所述玻璃基板成品为不合格品,确定液晶玻璃成型工序中玻璃基板成型体上的明暗纹区域;
(3)测量所述玻璃基板成品的第一主表面的波纹度,确定所述第一主表面的第一轮廓曲线;测量所述玻璃基板成品的第二主表面的波纹度,确定所述第二主表面的第二轮廓曲线;
(4)根据所述第一轮廓曲线和所述第二轮廓曲线,调节所述玻璃基板成型体上的明暗纹区域的厚度;
(5)重复步骤(1),如果所述玻璃基板成品为不合格品,则重复步骤(2)-步骤(4),直至所述玻璃基板成品为合格品。
本公开提出一种调整液晶玻璃明暗纹的方法,通过轮廓曲线和明暗纹检测相结合的方式,快速有效地对液晶玻璃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明暗纹进行调整,且避免调整过度,该方法操作简便,且调整效果良好,能够提高液晶玻璃的品质,满足后续使用需求。
在本公开中,根据GB/T16747-2009,波纹度指的是由间距比粗糙度大得多的、随机的或接近周期形式的成分构成的表面不平度。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1)中,测量波纹度的方法包括:GBT 32643-2016平板显示器基板玻璃表面波纹度的测量方法。
在本公开中,根据GB/T16747-2009,轮廓曲线指的是由一个指定的平面与实际表面相交所得的轮廓。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1)中所述的确定第一轮廓曲线和第二轮廓曲线的方法包括使用表面轮廓仪。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玻璃基板成品中有明暗纹的区域为玻璃基板成型体中有明暗纹的区域,即在步骤(1)中,确定玻璃基板成型体中的明暗纹区域的方法为:根据玻璃基板成品中的明暗纹区域确定。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2)中的第一主表面和第二主表面为玻璃基板成型体的相对的两个面。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玻璃基板成型体为液晶玻璃成型工序中尚未完全冷却成型的膏状玻璃熔体,玻璃基板成型体上有明暗纹区域和正常区域。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步骤(3)中,调节所述玻璃基板成型体上的明暗纹区域的厚度,包括:调整成型工序中的热风管的位置和出风温度。所使用的热风管为玻璃生产领域常规的,能够达到使玻璃基板成型体粘度和流动性变化的目的即可,在此不做具体限制。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根据第一轮廓曲线和第二轮廓曲线,调节玻璃基板成型体上的明暗纹区域的厚度,包括:
a、使用最小二乘法将所述第一轮廓曲线中明暗纹区域的高度正常值拟合为第一直线,和使用最小二乘法将所述第二轮廓曲线中明暗纹区域的高度正常值拟合为第二直线;将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第二直线之间的距离确定为所述玻璃基板成品的明暗纹区域的厚度;
b、使用最小二乘法将所述第一轮廓曲线中正常区域的高度正常值拟合为第三直线,使用最小二乘法将所述第二轮廓曲线中正常区域的高度正常值拟合为第四直线,并将所述第三直线与所述第四直线之间的距离确定为所述玻璃基板成品的正常区域的厚度;
c、调整所述热风管的出风温度;其中,降低明纹区域的出风温度,提高暗纹区域的出风温度;所述出风温度的调整幅度为△T;
d、确定所述玻璃基板成品的明暗纹区域的厚度和所述玻璃基板成品的正常区域的厚度的差值的变化幅度;
如果所述变化幅度不在幅度标准范围内,则改变所述△T,直至所述变化幅度在所述幅度标准范围内;其中所述幅度标准范围为15-50%。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确定高度正常值的方法包括:通过使用箱形图法剔除第一轮廓曲线中明暗纹区域和正常区域的高度异常值,并剔除第二轮廓曲线中明暗纹区域和正常区域的高度异常值。此操作为本领域常规的,在此不做赘述。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T的初始值为1-7℃,优选为1-3℃。改变所述△T的步骤包括:当所述变化幅度为小于15%时,将所述△T增加3-4℃,优选为3℃;当所述变化幅度大于50%时,将所述△T减小1-2℃,优选为1℃。其中,变化幅度包括正偏离和负偏离。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热风管的出风温度的初始值为1100-1120℃,优选为1100-1110℃。其中,出风温度可以根据明暗纹区域与正常区域的厚度差值的变化幅度和具体调节需要进行调整,优选使变化幅度在15-50%范围内。
为了提高厚度调整效率,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调整成型工序中的热风管的位置,包括:使所述热风管的出风口位于所述玻璃基板成型体的两侧,并分别对准所述明暗纹区域。其中,热风管呈对称分布,需要调整明暗纹时,两侧同时进行加热,热风管的数量不做具体限制,能达到快速调整厚度的目的即可。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通过调整温度的方式,调整玻璃基板成型体的明暗纹区域的粘度,改变流动性,达到调整厚度的目的。当热风管的出风温度调整完成后,保持温度不变。其中,当玻璃基板成品的明暗纹检测为合格品时,即为出风温度调整完成,保持当前温度不变。第一轮廓曲线和第二轮廓曲线中隆起处为暗纹区域,凹陷处为明纹区域,凹陷处进行降温处理,隆起处进行升温处理。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判断明暗纹是否合格的方法包括:参照专利CN207163930 U的装置(图2)及系统,检验员面对幕布,目视距离小于500mm,从0°开始检查条纹(从近端、中端、远端,上端、中端、下端依次全面检查),若看不到明暗纹,将玻璃基板成品依次轻轻旋转到15°、30°、45°、60°进行检查,记录每个角度的明暗纹情况,根据表1判断玻璃基板成品是否合格,当玻璃基板成品的检测等级为1.0-3.0级时,即为合格品。
表1
Figure BDA0002954915400000071
在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中,首先对玻璃基板成品的明暗纹情况进行检测,如果为不合格品,找出明暗纹区域,即为玻璃基板成型体的明暗纹区域。对玻璃基板成品的第一主表面和第二主表面的明暗纹交界处分别进行标记。分别测量第一主表面和第二主表面的波纹度,确定第一主表面的第一轮廓曲线和第二主表面的第二轮廓曲线。使用箱形图法确定第一轮廓曲线明暗纹区域的高度正常值和正常区域的高度正常值,并确定第二轮廓曲线明暗纹区域的高度正常值和正常区域的高度正常值,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确定玻璃基板成品的明暗纹区域的厚度和正常区域的厚度并计算差值。调整热风管位置,使热风管的出风口从玻璃基板成型体的两侧分别对准玻璃基板成型体明暗纹区域,热风管的出风温度初始值为1100-1110℃。调整热风管的出风温度,调整幅度△T的初始值为1-7℃,调整△T,使玻璃基板成品的明暗纹区域的厚度与正常区域的厚度的差值的变化幅度在15-50%范围内。确定△T之后,每进行一次出风温度的调整,对玻璃基板成品进行明暗纹检测,直至为合格品。
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公开的调整液晶玻璃明暗纹的方法。
波纹度的测量方法:GBT 32643-2016;
表面轮廓仪型号:S1400G。
实施例
(1)裁取玻璃基板成品,尺寸为50*80mm,对此样品进行明暗纹检测,判断是否为合格品,如果为不合格品,确定玻璃基板成型体中的明暗纹区域。其中,明暗纹平行于50mm的方向,垂直于80mm的方向。
(2)分别测量玻璃基板成品的第一主表面和第二主表面的波纹度,确定第一主表面(A面)的第一轮廓曲线和第二主表面(B面)的第二轮廓曲线(第一轮廓曲线和第二轮廓曲线中隆起处为暗纹区域,凹陷处为明纹区域),使用箱形图法确定第一轮廓曲线明暗纹区域的高度正常值和正常区域的高度正常值以及第二轮廓曲线明暗纹区域的高度正常值和正常区域的高度正常值,通过最小二乘法拟合确定玻璃基板成品的明暗纹区域的厚度和正常区域的厚度并计算差值。对玻璃基板成品的第一主表面和第二主表面的明暗纹交界处分别进行标记。将第二轮廓曲线垂直翻转180°,并与第一轮廓曲线和标记后的玻璃基板成品结合为图1所示的示意图。
(3)调整热风管位置,使热风管的出风口位于玻璃基板成型体的两侧,分别对准玻璃基板成型体明暗纹区域,调整出风温度。
(4)热风管的出风温度的初始值为1100-1110℃,调整幅度△T初始值为4℃,调整△T,使玻璃基板成品的明暗纹区域的厚度的变化幅度在15-50%范围内。
(5)确定△T之后,每进行一次出风温度的调整,对玻璃基板成品的明暗纹情况进行检测;
如果所得的玻璃基板成品为合格品,停止调整出风温度,保持当前温度不变。如果所得的玻璃基板成品为不合格品,则重复步骤(2)-步骤(4),直至玻璃基板成品为合格品。
记录每一次热风管的出风温度、玻璃基板成品明暗纹区域厚度和正常区域厚度的差值变化幅度,列于表2。其中,表2中明纹变化趋势和暗纹变化趋势中的“+”表示明纹或暗纹减弱,“-”表示明纹或暗纹增强。
表2
第N次调整 △T(℃) 差值变化幅度(%) 等级 是否合格
1 4 65 4 废品
2 2 35 4 废品
3 2 15 4 废品
4 2 15 3.5 废品
5 2 15 3 良品
根据表2数据可知,本公开提供的调整液晶玻璃明暗纹的方法,能够快速有效地将玻璃成型过程中的明暗纹调整为正常范围,提高成品玻璃的品质,使生产出的玻璃能够满足后续的应用需求。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公开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公开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公开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公开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公开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公开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公开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0)

1.一种调整液晶玻璃明暗纹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裁取玻璃基板成品,进行明暗纹检测,判断所述玻璃基板成品是否为合格品;
(2)如果所述玻璃基板成品为不合格品,确定液晶玻璃成型工序中玻璃基板成型体上的明暗纹区域;
(3)测量所述玻璃基板成品的第一主表面的波纹度,确定所述第一主表面的第一轮廓曲线;测量所述玻璃基板成品的第二主表面的波纹度,确定所述第二主表面的第二轮廓曲线;
(4)根据所述第一轮廓曲线和所述第二轮廓曲线,调节所述玻璃基板成型体上的明暗纹区域的厚度;
(5)重复步骤(1),如果所述玻璃基板成品为不合格品,则重复步骤(2)-步骤(4),直至所述玻璃基板成品为合格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玻璃基板成型体为液晶玻璃成型工序中的玻璃熔体;
步骤(4)中,所述的调节所述玻璃基板成型体上的明暗纹区域的厚度,包括:调整成型工序中的热风管的位置和出风温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步骤(4)中,所述的根据所述第一轮廓曲线和所述第二轮廓曲线,调节所述玻璃基板成型体上的明暗纹区域的厚度,包括:
a、使用最小二乘法将所述第一轮廓曲线中明暗纹区域的高度正常值拟合为第一直线,和使用最小二乘法将所述第二轮廓曲线中明暗纹区域的高度正常值拟合为第二直线;将所述第一直线与所述第二直线之间的距离确定为所述玻璃基板成品的明暗纹区域的厚度;
b、使用最小二乘法将所述第一轮廓曲线中正常区域的高度正常值拟合为第三直线,使用最小二乘法将所述第二轮廓曲线中正常区域的高度正常值拟合为第四直线,并将所述第三直线与所述第四直线之间的距离确定为所述玻璃基板成品的正常区域的厚度;
c、调整所述热风管的出风温度;其中,降低明纹区域的出风温度,提高暗纹区域的出风温度;所述出风温度的调整幅度为△T;
d、确定所述玻璃基板成品的明暗纹区域的厚度和所述玻璃基板成品的正常区域的厚度的差值的变化幅度:
如果所述变化幅度不在幅度标准范围内,则改变所述△T,直至所述变化幅度在所述幅度标准范围内;其中所述幅度标准范围为15-5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高度正常值的方法包括:通过箱形图法剔除所述第一轮廓曲线中明暗纹区域和正常区域的高度异常值,并剔除所述第二轮廓曲线中明暗纹区域和正常区域的高度异常值。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T的初始值为1-7℃;改变所述△T包括:当所述变化幅度为小于15%时,将所述△T增加3-4℃;当所述变化幅度大于50%时,将所述△T减小1-2℃。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热风管的出风温度的初始值为1100-1120℃。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调整成型工序中的热风管的位置,包括:使所述热风管的出风口位于所述玻璃基板成型体的两侧,并分别对准所述明暗纹区域。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调节所述明暗纹区域的厚度还包括:所述热风管的出风温度调整完成后,保持温度不变。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测量所述波纹度的方法包括:采用GBT 32643-2016平板显示器基板玻璃表面波纹度的测量方法测量所述波纹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确定所述第一轮廓曲线和第二轮廓曲线的方法包括:使用表面轮廓仪进行测试。
CN202110221005.7A 2021-02-26 2021-02-26 一种调整液晶玻璃明暗纹的方法 Pending CN11302408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21005.7A CN113024087A (zh) 2021-02-26 2021-02-26 一种调整液晶玻璃明暗纹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21005.7A CN113024087A (zh) 2021-02-26 2021-02-26 一种调整液晶玻璃明暗纹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24087A true CN113024087A (zh) 2021-06-25

Family

ID=764621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21005.7A Pending CN113024087A (zh) 2021-02-26 2021-02-26 一种调整液晶玻璃明暗纹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24087A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03632A (ja) * 1998-09-30 2000-04-11 Asahi Glass Co Ltd 強化ガラス、強化ガラス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CN203700160U (zh) * 2013-11-29 2014-07-09 陕西彩虹电子玻璃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玻璃基板的厚度控制箱
CN105121365A (zh) * 2014-02-21 2015-12-02 安瀚视特控股株式会社 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及玻璃板的制造装置
WO2016146895A2 (en) * 2015-03-17 2016-09-22 Optitune Oy Scratch resistant, easy-to-clean coatings, methods of producing the same and the use thereof
CN107032583A (zh) * 2017-04-26 2017-08-11 东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调整散热板对中溢流砖砖尖的方法和玻璃基板生产设备
CN107922259A (zh) * 2015-09-04 2018-04-17 旭硝子株式会社 玻璃板的制造方法、玻璃板、玻璃物品的制造方法、玻璃物品以及玻璃物品的制造装置
US20180352668A1 (en) * 2015-01-19 2018-12-06 Corning Incorporated Enclosures having an anti-fingerprint surface
CN110312687A (zh) * 2016-12-22 2019-10-08 肖特股份有限公司 薄玻璃基板及其制造方法和设备
KR102033714B1 (ko) * 2019-01-21 2019-10-18 리그마글라스주식회사 사물인터넷 기반의 투명한 발열 유리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111830804A (zh) * 2019-04-18 2020-10-27 佳能株式会社 显影剂承载构件、显影设备、处理盒以及图像形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103632A (ja) * 1998-09-30 2000-04-11 Asahi Glass Co Ltd 強化ガラス、強化ガラス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CN203700160U (zh) * 2013-11-29 2014-07-09 陕西彩虹电子玻璃有限公司 一种液晶玻璃基板的厚度控制箱
CN105121365A (zh) * 2014-02-21 2015-12-02 安瀚视特控股株式会社 玻璃板的制造方法及玻璃板的制造装置
US20180352668A1 (en) * 2015-01-19 2018-12-06 Corning Incorporated Enclosures having an anti-fingerprint surface
WO2016146895A2 (en) * 2015-03-17 2016-09-22 Optitune Oy Scratch resistant, easy-to-clean coatings, methods of producing the same and the use thereof
CN107922259A (zh) * 2015-09-04 2018-04-17 旭硝子株式会社 玻璃板的制造方法、玻璃板、玻璃物品的制造方法、玻璃物品以及玻璃物品的制造装置
CN110312687A (zh) * 2016-12-22 2019-10-08 肖特股份有限公司 薄玻璃基板及其制造方法和设备
CN107032583A (zh) * 2017-04-26 2017-08-11 东旭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调整散热板对中溢流砖砖尖的方法和玻璃基板生产设备
KR102033714B1 (ko) * 2019-01-21 2019-10-18 리그마글라스주식회사 사물인터넷 기반의 투명한 발열 유리 및 이의 제조 방법
CN111830804A (zh) * 2019-04-18 2020-10-27 佳能株式会社 显影剂承载构件、显影设备、处理盒以及图像形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033144B1 (ko) 연속적으로 생산되는 유리 시트로부터 유리 패인을절단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TWI767990B (zh) 線上檢測玻璃板上或內之小瑕疵的系統及相關聯方法
CN108445020B (zh) 一种玻璃基板缺陷聚集识别方法
JP6358359B2 (ja) 金属板の補修方法、及び鋳型の製造方法
JP6956744B2 (ja) ガラス製造方法及び装置
US20080204741A1 (en) Method for quantifying defects in a transparent substrate
CN105203731A (zh) 一种带钢横断面轮廓缺陷局部高点量化方法及装置
CN104713486B (zh) 一种合掌产品宽度在线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10027738B (zh) 小盒烟包热封方法
CN108645862A (zh) 一种基于激光的大幅面玻璃板局部凸凹缺陷检测方法
JP2011227049A (ja) 光透過性矩形板状物の端面検査方法及び端面検査装置
US8465827B2 (en) Glass substrate for display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glass substrate
CN109798843B (zh) 一种判定冷轧工序中钢板表面波纹度影响因素的方法
CN113024087A (zh) 一种调整液晶玻璃明暗纹的方法
CN106092028B (zh) 一种异形曲面玻璃的检测方法
CN110696170B (zh) 一种板材成型平整度的控制方法
WO2017049863A1 (zh) 液晶滴注系统及控制方法
Hotař et al. Objective evaluation of the corrugation test for sheet glass surfaces
CN109108096B (zh) 一种热轧平整机组激光板形监测方法及其系统
CN205537436U (zh) 一种轴、盘、轮类零件的外径测量检具
CN107978729B (zh) 模头垫片倒角尺寸的确定方法及实现该方法的模头垫片
WO2022032615A1 (zh) 一种针对大尺寸物体的高精度厚度测量方法及装置
CN104729413A (zh) 一种合掌产品宽度在线自动检测与调节装置及方法
CN102543628A (zh) 一种线体制作工艺
CN108526223A (zh) 轧辊表面曲线的确定方法和轧辊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