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23876A - 一种用于河塘水质改善的生态修复菌剂制备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河塘水质改善的生态修复菌剂制备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23876A
CN113023876A CN202110269933.0A CN202110269933A CN113023876A CN 113023876 A CN113023876 A CN 113023876A CN 202110269933 A CN202110269933 A CN 202110269933A CN 113023876 A CN113023876 A CN 11302387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aeration
oil
inner cavity
side wa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6993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家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1026993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23876A/zh
Publication of CN1130238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2387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02Aerobic process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3/00Apparatus and plants for the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203/006Apparatus and plants for the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details of construction, e.g. specially adapted seals, modules, connec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9/0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parameters in water treatment
    • C02F2209/005Processes using a 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PLC]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9/0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parameters in water treatment
    • C02F2209/02Temperatur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9/00Controlling or monitoring parameters in water treatment
    • C02F2209/22O2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水体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河塘水质改善的生态修复菌剂制备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方设有保温套筒,所述保温套筒的下侧壁四角均固定安装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远离所述保温套筒的一端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保温套筒的内腔固定安装有釜体,所述釜体的上侧壁固定安装有釜盖,所述釜体的内腔侧壁固定安装有支撑环,所述支撑环的内腔转动安装有转筒,所述转筒的表面均匀开设有通孔,所述转筒的内侧壁均匀固定安装有拨料板,所述转筒的下侧壁中心处固定安装有转轴;避免传统的菌剂制备装置的充氧设备所排出的氧气的温度低于菌种繁殖所需的温度,使得氧气排入菌液中会影响菌种的繁殖,进而降低整个菌种的制备效率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河塘水质改善的生态修复菌剂制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体修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河塘水质改善的生态修复菌剂制备装置。
背景技术
微生物菌剂用于污染水体的生物修复具有经济高效、低能耗、不产生二次污染等特点近年来微生物菌剂在水体修复中的研究与应用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咸为水体生物修复技术的研究热点之一。
在微生物菌剂生产制备过程中需要培养大量的生物菌液,将生物培养基接种菌苗后,经过搅拌,并提供适量的温度和氧气,使菌种不断繁殖,菌种在发酵过程中,需要与氧气充分接触并反应,同时需要对菌种繁殖过中的温度进行严格把控,进而使菌种繁殖效率最大化,但传统的菌剂制备装置的充氧设备所排出的氧气的温度低于菌种繁殖所需的温度,使得氧气排入菌液中会影响菌种的繁殖,进而降低整个菌种的制备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用于河塘水质改善的生态修复菌剂制备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用于河塘水质改善的生态修复菌剂制备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上方设有保温套筒,所述保温套筒的下侧壁四角均固定安装有支撑腿,所述支撑腿远离所述保温套筒的一端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保温套筒的内腔固定安装有釜体,所述釜体的上侧壁固定安装有釜盖,所述釜体的内腔侧壁固定安装有支撑环,所述支撑环的内腔转动安装有转筒,所述转筒的表面均匀开设有通孔,所述转筒的内侧壁均匀固定安装有拨料板,所述转筒的下侧壁中心处固定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贯穿所述釜体延伸至所述保温套筒的底部,所述转轴与所述釜体转动连接,所述底座的下上侧壁中心处固定安装有电机座,所述电机座的内腔转动安装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所述转轴固定连接,所述保温套筒的内腔固定安装有环形管,所述环形管的内侧壁均匀固定安装有相连通的第二曝气管,所述第二曝气管贯穿所述釜体延伸至所述釜体的内腔下侧壁,各组所述第二曝气管均与所述釜体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曝气管靠近所述釜体内腔的一侧均匀开设有第一曝气孔,所述环形管的下侧壁固定安装有相连通的导气铜管,所述导气管远离所述环形管的一端贯穿所述保温套筒延伸至所述保温套筒的外侧,所述导气铜管远离所述环形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导气管,所述导气管远离所述导气铜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电动阀门,所述电动阀门远离所述导气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氧气罐,所述氧气罐与所述底座固定连接,所述釜体的下侧壁固定安装有相连通的排料管,所述排料管贯穿所述保温套筒延伸至所述保温套筒的外侧,所述釜盖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与所述釜体内腔相连通的进料管,所述底座的上侧壁一侧固定安装有PLC控制器,所述电动阀门和驱动电机均与所述PLC控制器电性连接,所述保温套筒的一侧设有温控装置。
优选的,所述温控装置包括储油箱,所述储油箱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的上侧壁,所述储油箱的内腔固定安装有电热管,所述储油箱的上侧壁固定安装有油泵,所述油泵的输入端固定安装有出油管,所述出油管贯穿所述储油箱的上侧壁延伸至所述储油箱的内腔底部,所述电热管和所述油泵均与所述PLC控制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油泵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油管,所述油管远离所述油泵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进油管,所述进油管贯穿所述保温套筒延伸至所述保温套筒的内腔,所述进油管与所述保温套筒固定连接,所述保温套筒的下侧固定安装有排油管,所述排油管贯穿所述保温套筒和所述储油箱,延伸至所述储油箱的内腔,所述排油管与所述储油箱固定连接,所述储油箱的内腔设有导热油。
优选的,所述釜盖的内腔中心处固定安装有气管,所述气管贯穿所述釜盖延伸至所述转筒的内腔,所述气管远离所述转筒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远离所述气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贯穿所述保温套筒延伸至所述保温套筒的内腔,所述导流管远离所述第二单向阀的一端与所述导气铜管固定连接。
优选的,各组所述拨料板的相对侧壁均匀开设有容纳槽,所述容纳槽的内腔套设曝气环,所述曝气环的内侧壁均匀固定安装有相连通的第一曝气管,所述气管的外侧壁均匀固定安装有相连通的曝气圆盘,所述第一曝气管远离所述曝气环的一端与所述曝气圆盘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曝气管与所述曝气圆盘相连通,所述曝气环和所述第一曝气管的表面均匀开设有第二曝气孔。
优选的,所述气管的外侧壁固定安装有相连通的连接支管,所述连接支管位于所述釜盖的顶端,所述连接支管远离所述气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阀门,所述阀门与所述PLC控制器电性连接。
优选的,所述釜盖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排气管,所述排气管贯穿所述釜盖延伸至所述釜盖的内腔,所述排气管远离所述釜盖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单向阀远离所述排气管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废气连接管。
优选的,所述釜体的下侧壁中心处固定安装有锥形导料环,所述锥形导料环套设于所述转轴的外侧。
优选的,所述釜盖的上侧壁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一侧设有氧气浓度传感器,所述氧气浓度传感器与所述釜盖固定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远离所述氧气浓度传感器的一侧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压力传感器与所述釜盖固定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所述氧气浓度传感器均与所述PLC控制器电性连接。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河塘水质改善的生态修复菌剂制备装置,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通过设置保温套筒、导气铜管和电动阀门,并将导气铜管置于保温套筒和釜体之间,使得电动阀门打开后,氧气罐内腔的氧气通过导气管排入导气铜管的内腔,在氧气流经导气铜管内腔时可以通过储油箱对流经导气铜管内腔的氧气进行保温加热,从而避免传统的菌剂制备装置的充氧设备所排出的氧气的温度低于菌种繁殖所需的温度,使得氧气排入菌液中会影响菌种的繁殖,进而降低整个菌种的制备效率的问题。
2、本发明通过设置转筒、拨料板、气管和第一曝气管,使得在菌种繁殖的过程中,驱动电机启动工作,并通过转轴带动转筒和拨料板转动,从而对釜体内腔的菌液进行搅拌,同时导气铜管内部分加热后的氧气通过导流管、气管、曝气圆盘、第一曝气管排入曝气环的内腔,最后通过第二曝气孔均匀的排入釜体内腔的菌液中,并配合拨料板的不断搅拌,从而有效提高菌液中的含氧量,进而进一步提高菌种的繁殖效率,增加菌剂的制备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河塘水质改善的生态修复菌剂制备装置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河塘水质改善的生态修复菌剂制备装置结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河塘水质改善的生态修复菌剂制备装置的曝气圆盘结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河塘水质改善的生态修复菌剂制备装置的转筒结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河塘水质改善的生态修复菌剂制备装置的环形管结构仰视图;
图6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河塘水质改善的生态修复菌剂制备装置的第二曝气管结构侧视图。
图中:底座1、保温套筒2、支撑腿3、釜体4、釜盖5、支撑环6、转筒7、拨料板8、容纳槽9、曝气环10、气管11、曝气圆盘12、第一曝气管13、环形管14、第二曝气管15、导气铜管16、导气管17、电动阀门18、氧气罐19、导流管20、转轴21、电机座22、驱动电机23、锥形导料环24、排料管25、进油管26、排油管27、压力传感器28、温度传感器29、进料管30、排气管31、第一单向阀32、废气连接管33、氧气浓度传感器34、储油箱35、电热管36、出油管37、油泵38、油管39、第二单向阀40、连接支管41、阀门42、PLC控制器43、第一曝气孔44、导热油45、通孔46、第二曝气孔47。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6,一种用于河塘水质改善的生态修复菌剂制备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的上方设有保温套筒2,保温套筒2的下侧壁四角均固定安装有支撑腿3,支撑腿3远离保温套筒2的一端与底座1固定连接,保温套筒2的内腔固定安装有釜体4,釜体4的上侧壁固定安装有釜盖5,釜体4的内腔侧壁固定安装有支撑环6,支撑环6的内腔转动安装有转筒7,转筒7的表面均匀开设有通孔46,转筒7的内侧壁均匀固定安装有拨料板8,转筒7的下侧壁中心处固定安装有转轴21,转轴21贯穿釜体4延伸至保温套筒2的底部,转轴21与釜体4转动连接,底座1的下上侧壁中心处固定安装有电机座22,电机座22的内腔转动安装有驱动电机23,驱动电机23的输出端与转轴21固定连接,保温套筒2的内腔固定安装有环形管14,环形管14的内侧壁均匀固定安装有相连通的第二曝气管15,第二曝气管15贯穿釜体4延伸至釜体4的内腔下侧壁,各组第二曝气管15均与釜体4的内壁固定连接,第二曝气管15靠近釜体4内腔的一侧均匀开设有第一曝气孔44,环形管14的下侧壁固定安装有相连通的导气铜管16,导气管17远离环形管14的一端贯穿保温套筒2延伸至保温套筒2的外侧,导气铜管16远离环形管1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导气管17,导气管17远离导气铜管16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电动阀门18,电动阀门18远离导气管17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氧气罐19,氧气罐19与底座1固定连接,釜体4的下侧壁固定安装有相连通的排料管25,排料管25贯穿保温套筒2延伸至保温套筒2的外侧,釜盖5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与釜体4内腔相连通的进料管30,进料管30用于向釜体4的内勤排入相应的菌种培养液以及菌种培养原料,排料管25用于在打开时,将培养好的菌液排出,驱动电机23用于在启动工作时通过转轴21带动转筒7和拨料板8转动,进而对釜体4内腔的菌液进行搅拌,从而提高菌种的繁殖效率,电动阀门18用于在打开时,使得氧气罐19内腔的氧气通过导气管17、导气铜管16、环形管14和第二曝气管15,最后通过各组第一曝气孔44排入釜体4的内腔,从而对釜体4内腔的菌液进行曝气,使得氧气与菌液充分接触,从而进一步提高菌种的繁殖效率。
底座1的上侧壁一侧固定安装有PLC控制器43,电动阀门18和驱动电机23均与PLC控制器43电性连接,保温套筒2的一侧设有温控装置,温控装置包括储油箱35,储油箱35固定安装于底座1的上侧壁,储油箱35的内腔固定安装有电热管36,储油箱35的上侧壁固定安装有油泵38,油泵38的输入端固定安装有出油管37,出油管37贯穿储油箱35的上侧壁延伸至储油箱35的内腔底部,电热管36和油泵38均与PLC控制器43电性连接,油泵38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油管39,油管39远离油泵38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进油管26,进油管26贯穿保温套筒2延伸至保温套筒2的内腔,进油管26与保温套筒2固定连接,保温套筒2的下侧固定安装有排油管27,排油管27贯穿保温套筒2和储油箱35,延伸至储油箱35的内腔,排油管27与储油箱35固定连接,储油箱35的内腔设有导热油45,电热管36用于在启动工作时为导热油45进行加热,油泵38用于在启动工作时将储油箱35内腔的导热油45通过油管39和进油管26抽取至保温套筒2的内腔,从而对釜体4内腔培育的菌种进行加热保温,从而满足菌种繁殖时所需要的温度,通过可以对流经导气铜管16和环形管14内腔的氧气进行保温加热,从而避免氧气罐19内腔的气体直接排入釜体4的内腔,容易造成氧气温度较低,影响菌种的繁殖效率的问题。
釜盖5的内腔中心处固定安装有气管11,气管11贯穿釜盖5延伸至转筒7的内腔,气管11远离转筒7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单向阀40,第二单向阀40远离气管1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导流管20,导流管20贯穿保温套筒2延伸至保温套筒2的内腔,导流管20远离第二单向阀40的一端与导气铜管16固定连接,各组拨料板8的相对侧壁均匀开设有容纳槽9,容纳槽9的内腔套设曝气环10,曝气环10的内侧壁均匀固定安装有相连通的第一曝气管13,气管11的外侧壁均匀固定安装有相连通的曝气圆盘12,第一曝气管13远离曝气环10的一端与曝气圆盘12固定连接,第一曝气管13与曝气圆盘12相连通,曝气环10和第一曝气管13的表面均匀开设有第二曝气孔47,气管11的外侧壁固定安装有相连通的连接支管41,连接支管41位于釜盖5的顶端,连接支管41远离气管1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阀门42,阀门42与PLC控制器43电性连接,导流管20用于将流经导气铜管16内腔的氧气部分导流至气管11的内腔,然后排入第一曝气管13和曝气环10的内腔,最后从各组第二曝气孔47均匀排出,从而使得釜体4内腔培育的菌种可以与氧气充分接触,从而进一步提高了菌种的繁效率,进而提高了菌剂的生产效率,阀门42可以在进行菌种繁殖前连接蒸汽发生器的输出端,然后打开阀门42,使得蒸汽通过连接支管41和气管11排入保温套筒2的内腔,进而实现对该装置进行杀菌消毒,从而避免在菌种培育繁殖的过程中部分杂菌也随之繁殖。
釜盖5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排气管31,排气管31贯穿釜盖5延伸至釜盖5的内腔,排气管31远离釜盖5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单向阀32,第一单向阀32远离排气管3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废气连接管33,釜体4的下侧壁中心处固定安装有锥形导料环24,锥形导料环24套设于转轴21的外侧,釜盖5的上侧壁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29,温度传感器29的一侧设有氧气浓度传感器34,氧气浓度传感器34与釜盖5固定连接,温度传感器29远离氧气浓度传感器34的一侧设有压力传感器28,压力传感器28与釜盖5固定连接,压力传感器28、温度传感器29和氧气浓度传感器34均与PLC控制器43电性连接,排气管31用排出菌种培育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废气连接管33用于连接相应的废气处理装置,温度传感器29用于在启动工作时实时监测釜体4内腔的温度,氧气浓度传感器34用于在启动公司时实时检测釜体4内腔的氧气浓度,压力传感器28用于实时检测底座1内腔的压力。
工作原理:本发明在使用时,将阀门42远离连接支管41的一端连接蒸汽发生器,然后打开阀门42,启动蒸汽发生器,使得蒸汽发生器产生的蒸汽通过连接支管41、气管11、曝气圆盘12排入第一曝气管13和曝气环10的内腔,最后从第二曝气孔47均匀排入釜体4的内腔,利用蒸汽对釜盖5和釜体4之间的区域进行消毒灭菌,然后关闭阀门42,将进料管30打开,将混有相应菌种培育液和菌种通过进料管30排入釜体4的内腔,然后关闭进料管30,接着启动驱动电机23,使得驱动电机23通过转轴21带动转筒7和拨料板8不断转动,从而使菌种菌液的分散混合在菌种培育液中,同时启动电热管36和油泵38,使得电热管36启动工作时可以对储油箱35内腔的导热油45进行加热,然后通过油泵38、油管39和进油管26排入保温套筒2的内腔,进而对釜体4内腔的菌种培育液进行保温加热,以满足菌种繁殖所需要的温度,同时打开电动阀门18,使得氧气罐19内腔的氧气通过导气管17排入导气铜管16的内腔,氧气在经过导气铜管16时可以被排入保温套筒2内腔的导热油45加热,然后部分通过环形管14排入各组第二曝气管15的内腔,最后通过各组第一曝气孔44均匀排入釜体4的内腔四周,从而提供菌种繁殖所需要的氧气,另一部分氧气则通过导流管20、气管11、曝气圆盘12、第一曝气管13排入曝气环10的内腔,最后通过第二曝气孔47均匀的排入釜体4内腔的菌液中,从而进一步使菌种与氧气接触,进而进一步提高菌种的繁殖效率,待菌种繁殖培育完毕后,只需打开排料管25,使得菌液从排料管25排出即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用于河塘水质改善的生态修复菌剂制备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的上方设有保温套筒(2),所述保温套筒(2)的下侧壁四角均固定安装有支撑腿(3),所述支撑腿(3)远离所述保温套筒(2)的一端与所述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保温套筒(2)的内腔固定安装有釜体(4),所述釜体(4)的上侧壁固定安装有釜盖(5),所述釜体(4)的内腔侧壁固定安装有支撑环(6),所述支撑环(6)的内腔转动安装有转筒(7),所述转筒(7)的表面均匀开设有通孔(46),所述转筒(7)的内侧壁均匀固定安装有拨料板(8),所述转筒(7)的下侧壁中心处固定安装有转轴(21),所述转轴(21)贯穿所述釜体(4)延伸至所述保温套筒(2)的底部,所述转轴(21)与所述釜体(4)转动连接,所述底座(1)的下上侧壁中心处固定安装有电机座(22),所述电机座(22)的内腔转动安装有驱动电机(23),所述驱动电机(23)的输出端与所述转轴(21)固定连接,所述保温套筒(2)的内腔固定安装有环形管(14),所述环形管(14)的内侧壁均匀固定安装有相连通的第二曝气管(15),所述第二曝气管(15)贯穿所述釜体(4)延伸至所述釜体(4)的内腔下侧壁,各组所述第二曝气管(15)均与所述釜体(4)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曝气管(15)靠近所述釜体(4)内腔的一侧均匀开设有第一曝气孔(44),所述环形管(14)的下侧壁固定安装有相连通的导气铜管(16),所述导气管(17)远离所述环形管(14)的一端贯穿所述保温套筒(2)延伸至所述保温套筒(2)的外侧,所述导气铜管(16)远离所述环形管(14)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导气管(17),所述导气管(17)远离所述导气铜管(16)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电动阀门(18),所述电动阀门(18)远离所述导气管(17)的一端固定安装有氧气罐(19),所述氧气罐(19)与所述底座(1)固定连接,所述釜体(4)的下侧壁固定安装有相连通的排料管(25),所述排料管(25)贯穿所述保温套筒(2)延伸至所述保温套筒(2)的外侧,所述釜盖(5)的一侧固定安装有与所述釜体(4)内腔相连通的进料管(30),所述底座(1)的上侧壁一侧固定安装有PLC控制器(43),所述电动阀门(18)和驱动电机(23)均与所述PLC控制器(43)电性连接,所述保温套筒(2)的一侧设有温控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河塘水质改善的生态修复菌剂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温控装置包括储油箱(35),所述储油箱(35)固定安装于所述底座(1)的上侧壁,所述储油箱(35)的内腔固定安装有电热管(36),所述储油箱(35)的上侧壁固定安装有油泵(38),所述油泵(38)的输入端固定安装有出油管(37),所述出油管(37)贯穿所述储油箱(35)的上侧壁延伸至所述储油箱(35)的内腔底部,所述电热管(36)和所述油泵(38)均与所述PLC控制器(43)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河塘水质改善的生态修复菌剂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泵(38)的输出端固定安装有油管(39),所述油管(39)远离所述油泵(38)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进油管(26),所述进油管(26)贯穿所述保温套筒(2)延伸至所述保温套筒(2)的内腔,所述进油管(26)与所述保温套筒(2)固定连接,所述保温套筒(2)的下侧固定安装有排油管(27),所述排油管(27)贯穿所述保温套筒(2)和所述储油箱(35),延伸至所述储油箱(35)的内腔,所述排油管(27)与所述储油箱(35)固定连接,所述储油箱(35)的内腔设有导热油(4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河塘水质改善的生态修复菌剂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釜盖(5)的内腔中心处固定安装有气管(11),所述气管(11)贯穿所述釜盖(5)延伸至所述转筒(7)的内腔,所述气管(11)远离所述转筒(7)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二单向阀(40),所述第二单向阀(40)远离所述气管(1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导流管(20),所述导流管(20)贯穿所述保温套筒(2)延伸至所述保温套筒(2)的内腔,所述导流管(20)远离所述第二单向阀(40)的一端与所述导气铜管(16)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河塘水质改善的生态修复菌剂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各组所述拨料板(8)的相对侧壁均匀开设有容纳槽(9),所述容纳槽(9)的内腔套设曝气环(10),所述曝气环(10)的内侧壁均匀固定安装有相连通的第一曝气管(13),所述气管(11)的外侧壁均匀固定安装有相连通的曝气圆盘(12),所述第一曝气管(13)远离所述曝气环(10)的一端与所述曝气圆盘(1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曝气管(13)与所述曝气圆盘(12)相连通,所述曝气环(10)和所述第一曝气管(13)的表面均匀开设有第二曝气孔(47)。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河塘水质改善的生态修复菌剂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管(11)的外侧壁固定安装有相连通的连接支管(41),所述连接支管(41)位于所述釜盖(5)的顶端,所述连接支管(41)远离所述气管(1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阀门(42),所述阀门(42)与所述PLC控制器(43)电性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河塘水质改善的生态修复菌剂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釜盖(5)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排气管(31),所述排气管(31)贯穿所述釜盖(5)延伸至所述釜盖(5)的内腔,所述排气管(31)远离所述釜盖(5)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第一单向阀(32),所述第一单向阀(32)远离所述排气管(31)的一端固定安装有废气连接管(33)。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河塘水质改善的生态修复菌剂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4)的下侧壁中心处固定安装有锥形导料环(24),所述锥形导料环(24)套设于所述转轴(21)的外侧。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河塘水质改善的生态修复菌剂制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釜盖(5)的上侧壁固定安装有温度传感器(29),所述温度传感器(29)的一侧设有氧气浓度传感器(34),所述氧气浓度传感器(34)与所述釜盖(5)固定连接,所述温度传感器(29)远离所述氧气浓度传感器(34)的一侧设有压力传感器(28),所述压力传感器(28)与所述釜盖(5)固定连接,所述压力传感器(28)、温度传感器(29)和所述氧气浓度传感器(34)均与所述PLC控制器(43)电性连接。
CN202110269933.0A 2021-03-12 2021-03-12 一种用于河塘水质改善的生态修复菌剂制备装置 Pending CN11302387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69933.0A CN113023876A (zh) 2021-03-12 2021-03-12 一种用于河塘水质改善的生态修复菌剂制备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69933.0A CN113023876A (zh) 2021-03-12 2021-03-12 一种用于河塘水质改善的生态修复菌剂制备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23876A true CN113023876A (zh) 2021-06-25

Family

ID=764700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69933.0A Pending CN113023876A (zh) 2021-03-12 2021-03-12 一种用于河塘水质改善的生态修复菌剂制备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23876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57444A1 (zh) * 2008-11-21 2010-05-27 东莞市松山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密闭式离解脱硫反应器及其系统
CN108041648A (zh) * 2017-12-08 2018-05-18 王荣忠 一种转动式蓝莓烘干设备
CN109399880A (zh) * 2017-08-18 2019-03-01 天津大学 一种脉冲式菌剂/药剂投加同步曝气充氧装置
CN209254753U (zh) * 2018-11-25 2019-08-16 铁岭市龙首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化工生产用高效反应釜
CN210641718U (zh) * 2019-05-05 2020-06-02 镇江日泰生物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食用菌液体发酵罐
CN211570494U (zh) * 2020-01-10 2020-09-25 河北旺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菌肥制备用加热搅拌装置
CN212017824U (zh) * 2019-12-28 2020-11-27 山东富斯特油脂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反应釜的导热油设备
CN112108033A (zh) * 2020-09-18 2020-12-22 杨秀利 一种基于河塘水质改善的生态修复菌剂用制备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57444A1 (zh) * 2008-11-21 2010-05-27 东莞市松山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密闭式离解脱硫反应器及其系统
CN109399880A (zh) * 2017-08-18 2019-03-01 天津大学 一种脉冲式菌剂/药剂投加同步曝气充氧装置
CN108041648A (zh) * 2017-12-08 2018-05-18 王荣忠 一种转动式蓝莓烘干设备
CN209254753U (zh) * 2018-11-25 2019-08-16 铁岭市龙首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化工生产用高效反应釜
CN210641718U (zh) * 2019-05-05 2020-06-02 镇江日泰生物工程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食用菌液体发酵罐
CN212017824U (zh) * 2019-12-28 2020-11-27 山东富斯特油脂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反应釜的导热油设备
CN211570494U (zh) * 2020-01-10 2020-09-25 河北旺鲲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菌肥制备用加热搅拌装置
CN112108033A (zh) * 2020-09-18 2020-12-22 杨秀利 一种基于河塘水质改善的生态修复菌剂用制备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311178A (zh) 斜置底部进气式好氧发酵反应器及其好氧发酵反应方法
CN101955883A (zh) 一种多功能生物固体发酵罐
CN206512197U (zh) 一种固态发酵装置
CN205223254U (zh) 一种生物制药发酵罐
CN207142908U (zh) 加压纯氧曝气反应装置
WO2017152476A1 (zh) 大型自旋式夹层加温充气发酵罐
CN201241154Y (zh) 白腐菌固体发酵系统
CN213060348U (zh) 一种用于废水处理的菌种扩繁装置
CN108359588B (zh) 一种光合培养发酵罐
CN201695042U (zh) 微生物反应器
CN113023876A (zh) 一种用于河塘水质改善的生态修复菌剂制备装置
CN206502818U (zh) 一种微生物培养装置
CN215250779U (zh) 一种微生物功能性实验用微生物培养装置
CN201080477Y (zh) 一种膳食纤维蒸煮发酵罐
CN201873685U (zh) 一种多功能生物固体发酵罐
CN113402034A (zh) 一种水产养殖用肠道菌群调节剂及制备方法
CN206680491U (zh) 新型微生物发酵装置
CN214360928U (zh) 畜禽养殖粪便循环发酵沼气池
CN219469823U (zh) 一种水处理线的发酵罐
CN214881465U (zh) 一种发酵罐
CN110550809A (zh) 一种利用生物发酵加热交换取暖的方法及其装置
CN213739506U (zh) 一种生物酶反应器
CN219950690U (zh) 一种厌氧发酵配水装置
CN215799480U (zh) 一种用于好氧菌的活化反应装置
CN220183274U (zh) 一种节能高效磁力搅拌驱动式益生菌发酵培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625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