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18915A - 一种渣处理设备和渣处理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渣处理设备和渣处理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018915A CN113018915A CN202110206068.5A CN202110206068A CN113018915A CN 113018915 A CN113018915 A CN 113018915A CN 202110206068 A CN202110206068 A CN 202110206068A CN 113018915 A CN113018915 A CN 11301891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edimentation tank
- slag
- settling
- water outlet
- wa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9000002893 slag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4062 sediment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71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21
- 239000002351 wastewat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9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1556 precipit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9000013049 sedi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9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4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5469 gran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3179 gran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5299 abras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3546 flue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2035 prolong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484 grav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1144 upstream manufactu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UGFAIRIUMAVXCW-UHFFFAOYSA-N Carbon monoxide Chemical compound [O+]#[C-] UGFAIRIUMAVXCW-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8044 dehyd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6297 dehydra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203 mixtur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086 pu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5572 biosynthetic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2156 mix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192 parti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6467 substitu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06 was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1/00—Separation of suspended solid particles from liquids by sedimentation
- B01D21/02—Settling tanks with single outlets for the separated liquid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1/00—Separation of suspended solid particles from liquids by sedimentation
- B01D21/24—Feed or discharge mechanisms for settling tanks
- B01D21/2405—Feed mechanisms for settling tank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1/00—Separation of suspended solid particles from liquids by sedimentation
- B01D21/24—Feed or discharge mechanisms for settling tanks
- B01D21/2444—Discharge mechanisms for the classified liquid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1/00—Separation of suspended solid particles from liquids by sedimentation
- B01D21/24—Feed or discharge mechanisms for settling tanks
- B01D21/245—Discharge mechanisms for the sediment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36/00—Filter circuits or combinations of filters with other separating devices
- B01D36/04—Combinations of filters with settling tank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4—CEMENTS; CONCRETE;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 C04B—LIME, MAGNESIA; SLAG; CEMENTS; COMPOSITIONS THEREOF, e.g. MORTARS, CONCRETE OR LIKE BUILDING MATERIALS; ARTIFICIAL STONE; CERAMICS; REFRACTORIES; TREATMENT OF NATURAL STONE
- C04B5/00—Treatment of metallurgical slag ; Artificial stone from molten metallurgical slag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eparation Of Suspended Particles By Flocculating Ag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冶金炉渣处理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渣处理设备和渣处理方法。本发明的渣处理设备,包括第一沉淀池和与第一沉淀池溢流连通的第二沉淀池,第一沉淀池包括与转鼓连通的第一进水口和与第二沉淀池连通的第一出水口,第二沉淀池包括与第一沉淀池连通的第二进水口和与外部储水部件连通的第二出水口,其中,至少第二沉淀池设置成:含渣废水进入第二进水口的流动方向与含渣废水通过第二出水口的排出方向至少在水平面上不共线。本发明的渣处理设备和渣处理方法可提高含渣废水内的渣的沉淀效果,同时提高炉渣的处理效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冶金炉渣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渣处理设备和渣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INBA法渣处理工艺是一种使用特定的渣处理设备处理高炉炉渣的工艺,使用的渣处理设备主要包括:用高压水冲制炉渣的粒化塔、与粒化塔连接的用于过滤粗渣的转鼓、在转鼓底部设置的一个用于过滤细渣的沉淀池。其中,从高炉中排出的炉渣具有粒径大、温度高的特点,渣处理设备在使用时,炉渣进入粒化塔中,在高压水的冲制后,炉渣的粒径减小、温度降低,炉渣与水混合形成含渣废水,含渣废水被运输进入转鼓中,并在转鼓的转动作用下将含渣废水中的粗渣进行过滤,细渣和水落入位于转鼓底部的沉淀池中,细渣在重力的作用下进行沉淀过滤,沉淀过滤后的水排入后续的热水池中并作冷却处理等,沉淀池底部的细渣经人工进行排渣处理。
传统INBA法渣处理工艺使用的渣处理设备的沉淀池设置在转鼓底部,这种设置方式具有以下缺点:1)经转鼓过滤的含渣废水直接落入沉淀池中,使得含渣废水的流动性较差,从而不利于炉渣的沉淀,容易造成对管道、泵和阀门等部件的磨损或堵塞;2)沉淀池位于转鼓底部,在沉淀池的上方设置有转鼓的其他部件,清理沉淀池底部的炉渣时需要穿过转鼓的其他部件进行清理,且转鼓底部的空间小,使得清理沉淀池中的细渣极为不便。
发明内容
为了提高含渣废水内的渣的沉淀效果,同时提高炉渣的处理效率,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渣处理设备和渣处理方法。
本发明的渣处理设备,包括第一沉淀池和与第一沉淀池溢流连通的第二沉淀池,第一沉淀池包括与转鼓连通的第一进水口和与第二沉淀池连通的第一出水口,第二沉淀池包括与第一沉淀池连通的第二进水口和与外部储水部件连通的第二出水口,其中,至少第二沉淀池设置成:含渣废水进入第二进水口的流动方向与含渣废水通过第二出水口的排出方向至少在水平面上不共线。
进一步地,第一沉淀池设置成:含渣废水进入第一进水口的流动方向与含渣废水通过第一出水口的排出方向至少在水平面上不共线。
进一步地,第一沉淀池和/或第二沉淀池的横截面构造为矩形,其中,第一进水口与第一出水口的连线为矩形的对角线,和/或第二进水口与第二出水口的连线为矩形的对角线;或第一沉淀池和/或第二沉淀池的横截面构造为圆形,其中,第一进水口与第一出水口的连线为圆形的直径,和/或第二进水口与第二出水口的连线为圆形的直径。
进一步地,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第二进水口及第二出水口的沿竖直方向上的位置依次降低;或第一进水口、第一出水口及第二出水口的沿竖直方向上的位置依次降低,且第一出水口与第二进水口的沿竖直方向上的位置相同。
进一步地,渣处理设备还包括设置在第一沉淀池和/或第二沉淀池内的挡渣板,其中,挡渣板与相对应的沉淀池的底面之间形成有用于流动含渣废水的间隙,含渣废水进入相对应的沉淀池的流动方向与挡渣板所在平面不相对。
进一步地,挡渣板将相对应的沉淀池分割为第一沉淀空间和第二沉淀空间,第一沉淀空间连通相对应的沉淀池的进水口,第二沉淀空间连通相对应的沉淀池的出水口,其中,第一沉淀空间的面积小于第二沉淀空间的面积。
进一步地,第一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构造为:第一进水口与转鼓设置成可通断连通,第一出水口与外部储水部件设置成可通断连通,第二进水口与转鼓设置成可通断连通,第二出水口与外部储水部件设置成可通断连通,第一出水口与第二进水口设置成可通断连通,以使第一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形成串并联连通。
进一步地,渣处理设备还包括独立流道,独立流道设置在第一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的外侧,其中,独立流道分别与转鼓、外部储水部件、第一沉淀池以及第二沉淀池设置成可通断连通,以使独立流道能够与第一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形成的沉淀池组形成并联连通,或者能够分别与第一沉淀池或第二沉淀池二者中的一者串联连通。
进一步地,第一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均设置在转鼓的外侧,以使得第一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的上方形成有设置空间,渣处理设备还包括设置在第一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内的排渣设备,排渣设备用于排出第一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内的沉淀的细渣。
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渣处理方法,包括:
设置第一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其中,第一沉淀池与第二沉淀池溢流连通,第一沉淀池包括与转鼓连通的第一进水口和与第二沉淀池连通的第一出水口,第二沉淀池包括与第一沉淀池连通的第二进水口和与外部储水部件连通的第二出水口;
至少将第二沉淀池设置成:含渣废水进入第二进水口的流动方向与含渣废水通过第二出水口的排出方向至少在水平面上不共线。
本发明的渣处理设备具有以下优点:
1)由于设置有第一沉淀池和与第一沉淀池溢流连接的第二沉淀池,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级沉淀,使得含渣废水在沉淀池内的沉淀路径以及沉淀时间更长,能够更加彻底地沉淀细渣,提高炉渣过滤效率,降低废水中的细渣含量,缓解细渣对下游管道等部件的磨损情况;
2)通过将第二沉淀池设置成含渣废水经第一沉淀池沉淀后,进入第二进水口的流动方向与含渣废水通过第二出水口的排出方向至少在水平面上不共线,能够使得含渣废水在第二沉淀池内的流动路径为斜线,能够增长流动路径,延长了含渣废水的沉淀路径和沉淀时间,以提高细渣的过滤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渣处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第一沉淀池与第二沉淀池的连接示意图,其中示出了第一沉淀池与第二沉淀池均正常工作时,含渣废水的流动路径和第一沉淀池与第二沉淀池均故障时,含渣废水的流动路径;
图3为图1所示的第一沉淀池与第二沉淀池的连接示意图,其中示出了第一沉淀池与第二沉淀池二者中的一者正常工作、另一者故障时,含渣废水的流动路径;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的渣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地了解本发明的目的、结构及功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渣处理设备和渣处理方法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渣处理设备100的结构,包括第一沉淀池1和与第一沉淀池1溢流连通的第二沉淀池2,第一沉淀池1包括与转鼓3连通的第一进水口11和与第二沉淀池2连通的第一出水口12,第二沉淀池2包括与第一出水口12连通的第二进水口21和与外部储水部件201连通的第二出水口22,其中,结合图2所示,至少第二沉淀池2设置成:含渣废水进入第二进水口21的流动方向C与含渣废水通过第二出水口22的排出方向D至少在水平面上不共线。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溢流连接”是指第一沉淀池1中的含渣废水的水位达到第一出水口12的高度后从第一沉淀池1中溢出,经第二进水口21进入到第二沉淀池2中以使得第一沉淀池1与第二沉淀池2连接,第一出水口12与第二进水口21可形成为同一个孔道或者两者通过管道连接。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第一沉淀池1可以设置为现有技术中的沉淀池,即可将第一沉淀池1设置于转鼓3的底部,这样,第二沉淀池2即可理解为本发明中增加的沉淀池。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含渣废水进入第二进水口21的流动方向C与含渣废水通过第二出水口22的排出方向D在水平面上不共线”是指在如图1所示的主视图内的水平横截面上,即如图2所示的平面上,含渣废水进入第二进水口21的流动方向C与含渣废水通过第二出水口22的排出方向D平行或者形成夹角,这里所说的“平行”基于第二进水口21与第二出水口22分别位于相对的侧面,即第二进水口21与第二出水口22平行错位相对。这里所说的“形成夹角”基于第二进水口21与第二出水口22分别位于相邻的侧面,即第二进水口21与第二出水口22不相对。
本实施例的渣处理设备100在使用时,含渣废水进入转鼓3后,在转鼓3的转动作用下将含渣废水中的粗渣过滤,留下细渣和水的混合物,细渣和水的混合物通过第一进水口11进入第一沉淀池1中,细渣在重力的作用下进行沉淀过滤,滤掉部分细渣后的水溢流出第一出水口12,并经第二进水口21进入第二沉淀池2中;未在第一沉淀池1中过滤彻底的细渣将在第二沉淀池2内受重力作用进行沉淀过滤,滤掉细渣后的水溢流出第二出水口22进入外部储水部件201中。
本实施例的渣处理设备100由于设置有第一沉淀池1和与第一沉淀池1溢流连接的第二沉淀池2,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级沉淀,使得含渣废水在沉淀池内的沉淀路径以及沉淀时间更长,能够更加彻底地沉淀细渣,提高炉渣过滤效率,降低废水中的细渣含量,缓解细渣对下游管道等部件的磨损情况;同时,通过将第二沉淀池2设置成含渣废水经第一沉淀池1沉淀后,进入第二进水口21的流动方向C与含渣废水通过第二出水口22的排出方向D至少在水平面上不共线,能够使得含渣废水在第二沉淀池2内的流动路径为斜线,能够增长流动路径,延长了含渣废水的沉淀路径和沉淀时间,以提高细渣的过滤效率。
在如图2所示的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沉淀池1也可设置成:含渣废水进入第一进水口11的流动方向A与含渣废水通过第一出水口12的排出方向B可至少在水平面上不共线。通过该设置,能够使得含渣废水在第一沉淀池1内的流动路径也为斜线,能够增长流动路径,延长了含渣废水的沉淀路径和沉淀时间,以提高细渣的过滤效率。
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中,含渣废水进入第一进水口11的流动方向A与含渣废水通过第二出水口22的排出方向D可以共线或者平行;含渣废水排出第一出水口12的流动方向B与含渣废水通过第二进水口21的流动方向C可以共线或者平行;含渣废水通过第一出水口12的排出方向B与含渣废水通过第二出水口22的排出方向D也可以共线或者平行。
优选地,第一沉淀池1和/或第二沉淀池2的横截面可构造为如图2所示的矩形,其中,第一进水口11与第一出水口12的连线可为矩形的对角线,和/或第二进水口21与第二出水口22的连线可为矩形的对角线;或第一沉淀池1和/或第二沉淀池2的横截面可构造为圆形(图中未示出),其中,第一进水口11与第一出水口12的连线可为圆形的直径,和/或第二进水口21与第二出水口22的连线可为圆形的直径。通过该设置,使得含渣废水在第一沉淀池1和/或第二沉淀池2中的流动路径最长,即具有最长的沉淀路径,提高细渣的过滤效率。一般地,出于制造方便和低成本的考虑,第一沉淀池1与第二沉淀池2可设置成如图2所示的具有矩形的横截面。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到的横截面是指在如图1所示的主视图内的水平横截面,即如图2所示的平面,第一沉淀池1和/或第二沉淀池2的横截面形状为矩形或者圆形。当然,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第一沉淀池1和/或第二沉淀池2的横截面形状不限于此,也可为其他形状,满足在该横截面内含渣废水的流动路径最长即可。
在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进水口11、第一出水口12、第二进水口21及第二出水口22的沿竖直方向上的位置可依次降低;或第一进水口11、第一出水口12及第二出水口22的沿竖直方向上的位置可依次降低,且第一出水口12与第二进水口21的沿竖直方向上的位置可相同。通过该设置,使得进入第一沉淀池1的含渣废水在达到第一出水口12的高度时可顺利通过第一出水口12排出至下游的第二沉淀池2,即实现单向流动,不会出现含渣废水从第一进水口11回流至转鼓3,使经过第一沉淀池1沉淀的含渣废水与未经过第一沉淀池1沉淀的含渣废水混合的情况。同时溢流效果更好,便于将含渣废水排出至下游,可进一步提高废水流动的稳定性。第二出水口22与第二进水口21的位置关系、原理同第一出水口12与第一进水口11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渣处理设备100还可包括设置在第一沉淀池1和/或第二沉淀池2内的挡渣板4,其中,挡渣板4与相对应的沉淀池的底面之间可形成有用于流动含渣废水的间隙(图中未示出),含渣废水进入相对应的沉淀池的流动方向与挡渣板4所在平面可不相对。通过该设置,使得含渣废水经过挡渣板4相对应的沉淀池时,含渣废水可在挡渣板4的阻挡作用下下沉至沉淀池的底部,同时不会与挡渣板4正面撞击,具有更好的沉淀过滤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到“含渣废水进入相对应的沉淀池的流动方向与挡渣板4所在平面不相对”是指含渣废水进入第一进水口11的流动方向A(或者含渣废水进入第二进水口21的流动方向C)与挡渣板4的所在平面不垂直相对,两者可形成小于30°的夹角,更优选为平行。
在如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挡渣板4可将相对应的沉淀池分割为第一沉淀空间111和第二沉淀空间122,第一沉淀空间111连通相对应的沉淀池的进水口,第二沉淀空间122连通相对应的沉淀池的出水口,其中,第一沉淀空间111的面积小于第二沉淀空间122的面积。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到的面积应该理解为挡渣板4相对应的沉淀池的横截面的面积,同时第一沉淀空间111的高度与第二沉淀空间122的高度相同,在第一沉淀空间111的面积小于第二沉淀空间122时,第一沉淀空间111的体积也小于第二沉淀空间122。
通过上述设置,含渣废水在进入第一沉淀池1后,首先进入第一沉淀空间111内,在该较小的第一沉淀空间111内受挡渣板4的阻挡,可将含渣废水中的大部分细渣集中在第一沉淀空间111内,并使得细渣向第一沉淀池1的底部沉淀,部分含渣废水通过间隙流进第二沉淀空间122中。其中,由于第一沉淀空间111的空间较小,流动性较差,因此利于渣的沉淀;还由于第二沉淀空间122的面积大于第一沉淀空间111的面积,因此含渣废水在第二沉淀空间122内的流动路径即沉淀路径更长,细渣沉淀过滤的效率更高。第二沉淀池2的第一沉淀空间内111与第二沉淀空间122的原理与第一沉淀池1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在另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二沉淀池2可设置成多个,多个第二沉淀池2可依次溢流连接,最上游的第二沉淀池2与第一沉淀池1连通,最下游的第二沉淀池2与外部储水部件201连通。通过该设置,可进一步延长含渣废水的沉淀路径,提高细渣过滤效率。
在图1和图2所示的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一沉淀池1和第二沉淀池2可构造为:第一进水口11与转鼓3设置成可通断连通,第一出水口12与外部储水部件201设置成可通断连通,第二进水口21与转鼓3设置成可通断连通,第二出水口22与外部储水部件201设置成可通断连通,第一出水口12与第二进水口21设置成可通断连通,以使第一沉淀池1和第二沉淀池2形成串并联连通。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第一沉淀池1与第二沉淀池2串联连通”是指第一沉淀池1与第二沉淀池2依次连接,其中,第一沉淀池1的第一进水口11与转鼓3连通,第二沉淀池2的第二出水口22与外部储水部件201连通。如图2所示,第一沉淀池1与第二沉淀池2均正常工作时,含渣废水的流动路径为路径E,即含渣废水从转鼓3排出后依次经第一沉淀池1、第二沉淀池2进入外部储水部件201。“第一沉淀池1与第二沉淀池2并联连通”是指第一沉淀池1与第二沉淀池2并列设置,其中,第一沉淀池1或第二沉淀池2二者中的一者的进水口与转鼓3连通、出水口与外部储水部件201连通。如图3所示,当第一沉淀池1故障时,含渣废水的流动路径为路径H,即含渣废水从转鼓3排出后不经第一沉淀池1,进入第二沉淀池2,最后进入外部储水部件201;当第二沉淀池2故障时,含渣废水的流动路径为路径G,即含渣废水从转鼓3排出后进入第一沉淀池1、不经第二沉淀池2进入外部储水部件201。
通过上述设置,当第一沉淀池1或者第二沉淀池2二者中的一者出现问题需要检修时,另一者可正常使用,确保渣处理设备100持续工作。
如图2所示,优选地,第一沉淀池1与第二沉淀池2之间可形成共用的分隔墙5,第一出水口12和第二进水口21可设置在分隔墙5上。通过设置分隔墙5,使得第一沉淀池1与第二沉淀池2的设置位置更加紧凑。
在如图2所示的优选的实施例中,渣处理设备100还可包括独立流道6,独立流道6可设置在第一沉淀池1和第二沉淀池2的外侧,其中,独立流道6可分别与转鼓3、外部储水部件201、第一沉淀池1以及第二沉淀池2设置成可通断连通,以使独立流道6能够与第一沉淀池1和第二沉淀池2形成的沉淀池组形成并联连通,或者能够分别与第一沉淀池1或第二沉淀池2二者中的一者串联连通。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独立流道6与第一沉淀池1和第二沉淀池2形成的沉淀池组并联连通”是指第一沉淀池1与第二沉淀池2串联形成沉淀池组,独立流道6与沉淀池组并列设置,独立流道6或沉淀池组两者中的一者的进水口与转鼓3连通、出水口与外部储水部件201连通。“独立流道6分别与第一沉淀池1或第二沉淀池2二者中的一者串联连通”是指独立流道6能够与第一沉淀池1或者第二沉淀池2两者中的一者连通。
通过上述设置,使得在第一沉淀池1与第二沉淀池2两者均出现问题需要检修而炉渣仍在排出时,含渣废水的流动路径可为如图2所示的路径F,即从转鼓3中流出的含渣废水可不经第一沉淀池1和第二沉淀池2,而只经独立流道6流入外部储水部件201中。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的第一沉淀池1与第二沉淀池2串联连通和并联连通、独立流道6与第一沉淀池1和第二沉淀池2形成的沉淀池组并联连通,或者独立流道6分别与第一沉淀池1或第二沉淀池2二者中的一者串联连通可通过阀门系统7实现。图2示出了当设置有一个第二沉淀池2时,阀门系统7的设置方式,其中,阀门系统7至少包括可通断连通转鼓3与第一沉淀池1的第一阀门71、可通断连通第一沉淀池1与第二沉淀池2的第二阀门72、可通断连通第二沉淀池2与外部储水部件201的第三阀门73、可通断连通转鼓3与外部储水部件201且位于第一阀门71下游的第四阀门74、可通断连通第一沉淀池1与外部储水部件201且位于第四阀门74下游的第五阀门75、可通断连接第二沉淀池2与外部储水部件201且位于第三阀门73上游的第六阀门76以及设置在独立流道6中且位于第六阀门76下游、第三阀门73上游的第七阀门77。
优选地,在如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第一沉淀池1和第二沉淀池2均可设置在转鼓3的外侧,以使得第一沉淀池1和第二沉淀池2的上方形成有设置空间,渣处理设备100还可包括设置在第一沉淀池1和第二沉淀池2内的排渣设备8,排渣设备8用于排出第一沉淀池1和第二沉淀池2内的沉淀的细渣。通过该设置,使得清理第一沉淀池1和第二沉淀池2中沉淀的细渣时,不会与转鼓3内部的其他部件相干涉,排渣更加方便;通过设置排渣设备8可实现机械化排渣,提高渣处理设备100的自动化水平。
本发明实施例中所提到的“第一沉淀池1和第二沉淀池2均设置在转鼓3的外侧”是指第一沉淀池1和第二沉淀池2均与转鼓3独立且位于转鼓3的外侧,第一沉淀池1和第二沉淀池2不属于转鼓3的一部分,但转鼓3与第一沉淀池1和/或第二沉淀池2能够连通。
优选地,排渣设备8可设置成气力提升机,气力提升机是一种利用压缩空气从地下向地上输送物体的设备。
本发明实施例的渣处理设备100还可包括:上述的转鼓3、用于对高炉排出的炉渣进行粒化处理的粒化塔205、用于收集和处理烟气的烟囱206、外部储水部件201、与外部储水部件201连接的用于对外部储水部件201中的热水进行冷却处理的冷却塔203、位于排渣设备8下方的用于对经排渣设备8排出的细渣进行脱水处理的脱水部件202、用于输送经转鼓3过滤的粗渣的第一输送部件、用于输送经脱水部件202脱水过滤的细渣的第二输送部件,其中,冷却塔203的出口可与粒化塔205连接,以循环使用经冷却塔203冷却的水。上述的外部储水部件201可设置成热水池。
在含渣废水进入转鼓3之前,含渣废水的形成是在粒化塔205中进行的:即大粒径、高温的高炉炉渣在进入粒化塔205后,在粒化塔205中被高压水冲制,快速击碎、淬冷和粒化以形成含渣废水,一方面降低了炉渣温度、另一方面减小了炉渣粒径,便于后续在转鼓3中进行粗渣过滤。这里所说的粗渣是指在转鼓3中过滤的炉渣,其相比于在第一沉淀池1和第二沉淀池2中沉淀的细渣具有更大的粒径,其具体数值与转鼓3中的滤网网孔数值有关。
本发明实施例的渣处理设备100还可进一步包括用于将外部储水部件201中的水抽至冷却塔203和用于将冷却塔203中的水抽至粒化塔205的抽水泵204。上述的转鼓3、粒化塔205、冷却塔203、热水池的结构与现有技术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使用时,由于从高炉中排出的炉渣的温度较高,因此在粒化塔205中对炉渣进行高压水冲制时,接触到炉渣的水会迅速气化,与粒径较小的细渣形成烟气。基于此,如图1所示,可在粒化塔205的上方设置用于收集和处理烟气的烟囱206,烟囱206还可同时与转鼓3连接以彻底收集和处理烟气。
如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了一种渣处理方法300,包括:
步骤一S1:设置第一沉淀池1和第二沉淀池2,其中,第一沉淀池1与第二沉淀池2溢流连通,第一沉淀池1包括与转鼓3连通的第一进水口11和与第二沉淀池2连通的第一出水口12,第二沉淀池2包括与第一沉淀池1连通的第二进水口21和与外部储水部件201连通的第二出水口22;
步骤二S2:至少将第二沉淀池2设置成:含渣废水进入第二进水口21的流动方向C与含渣废水通过第二出水口22的排出方向D至少在水平面上不共线。
本实施例的渣处理方法300由于设置有第一沉淀池1和与第一沉淀池1溢流连接的第二沉淀池2,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增加了一级沉淀,使得含渣废水在沉淀池内的沉淀路径以及沉淀时间更长,能够更加彻底地沉淀细渣,提高炉渣过滤效率,降低废水中的细渣含量,缓解细渣对下游管道等部件的磨损情况;同时,通过将第二沉淀池2设置成含渣废水经第一沉淀池1沉淀后,进入第二进水口21的流动方向C与含渣废水通过第二出水口22的排出方向D至少在水平面上不共线,能够使得含渣废水在第二沉淀池2内的流动路径为斜线,能够增长流动路径,延长了含渣废水的沉淀路径和沉淀时间,以提高细渣的过滤效率。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各个实施例中所提到的各项技术特征均可以任意方式组合起来。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渣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沉淀池和与所述第一沉淀池溢流连通的第二沉淀池,所述第一沉淀池包括与转鼓连通的第一进水口和与所述第二沉淀池连通的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二沉淀池包括与所述第一沉淀池连通的第二进水口和与外部储水部件连通的第二出水口,其中,至少所述第二沉淀池设置成:含渣废水进入所述第二进水口的流动方向与含渣废水通过所述第二出水口的排出方向至少在水平面上不共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渣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沉淀池设置成:含渣废水进入所述第一进水口的流动方向与含渣废水通过所述第一出水口的排出方向至少在水平面上不共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渣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沉淀池和/或所述第二沉淀池的横截面构造为矩形,其中,所述第一进水口与所述第一出水口的连线为所述矩形的对角线,和/或所述第二进水口与所述第二出水口的连线为所述矩形的对角线;或所述第一沉淀池和/或所述第二沉淀池的横截面构造为圆形,其中,所述第一进水口与所述第一出水口的连线为所述圆形的直径,和/或所述第二进水口与所述第二出水口的连线为所述圆形的直径。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渣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进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二进水口及所述第二出水口的沿竖直方向上的位置依次降低;或所述第一进水口、所述第一出水口及所述第二出水口的沿竖直方向上的位置依次降低,且所述第一出水口与所述第二进水口的沿竖直方向上的位置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渣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渣处理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沉淀池和/或所述第二沉淀池内的挡渣板,其中,所述挡渣板与相对应的沉淀池的底面之间形成有用于流动含渣废水的间隙,含渣废水进入所述相对应的沉淀池的流动方向与所述挡渣板所在平面不相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渣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渣板将所述相对应的沉淀池分割为第一沉淀空间和第二沉淀空间,所述第一沉淀空间连通所述相对应的沉淀池的进水口,所述第二沉淀空间连通所述相对应的沉淀池的出水口,其中,所述第一沉淀空间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沉淀空间的面积。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渣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沉淀池和所述第二沉淀池构造为:所述第一进水口与所述转鼓设置成可通断连通,所述第一出水口与外部储水部件设置成可通断连通,所述第二进水口与所述转鼓设置成可通断连通,所述第二出水口与所述外部储水部件设置成可通断连通,所述第一出水口与所述第二进水口设置成可通断连通,以使所述第一沉淀池和所述第二沉淀池形成串并联连通。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渣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渣处理设备还包括独立流道,所述独立流道设置在所述第一沉淀池和所述第二沉淀池的外侧,其中,所述独立流道分别与所述转鼓、所述外部储水部件、所述第一沉淀池以及所述第二沉淀池设置成可通断连通,以使所述独立流道能够与所述第一沉淀池和所述第二沉淀池形成的沉淀池组形成并联连通,或者能够分别与所述第一沉淀池或所述第二沉淀池二者中的一者串联连通。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渣处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沉淀池和所述第二沉淀池均设置在所述转鼓的外侧,以使得所述第一沉淀池和所述第二沉淀池的上方形成有设置空间,所述渣处理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沉淀池和所述第二沉淀池内的排渣设备,所述排渣设备用于排出所述第一沉淀池和所述第二沉淀池内的沉淀的细渣。
10.一种渣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设置第一沉淀池和第二沉淀池,其中,所述第一沉淀池与所述第二沉淀池溢流连通,所述第一沉淀池包括与转鼓连通的第一进水口和与所述第二沉淀池连通的第一出水口,所述第二沉淀池包括与所述第一沉淀池连通的第二进水口和与外部储水部件连通的第二出水口;
至少将所述第二沉淀池设置成:含渣废水进入所述第二进水口的流动方向与含渣废水通过所述第二出水口的排出方向至少在水平面上不共线。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206068.5A CN113018915A (zh) | 2021-02-24 | 2021-02-24 | 一种渣处理设备和渣处理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206068.5A CN113018915A (zh) | 2021-02-24 | 2021-02-24 | 一种渣处理设备和渣处理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018915A true CN113018915A (zh) | 2021-06-25 |
Family
ID=764610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206068.5A Pending CN113018915A (zh) | 2021-02-24 | 2021-02-24 | 一种渣处理设备和渣处理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3018915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733233A (zh) * | 2022-03-03 | 2022-07-12 | 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细渣高效分离方法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S2047713T3 (es) * | 1989-01-10 | 1994-03-01 | Peter Wetter | Filtro de tambor. |
CN1686874A (zh) * | 2005-04-05 | 2005-10-26 | 孙祥章 | 酶法处理有机废水的工艺及其配套装置 |
CN203253210U (zh) * | 2013-05-08 | 2013-10-30 | 大唐邓州生物质能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 电厂废水回收再利用装置 |
CN108579162A (zh) * | 2018-05-21 | 2018-09-28 | 苏州洋紫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高效的市政污水过滤装置 |
CN208990307U (zh) * | 2018-08-23 | 2019-06-18 | 深圳市工勘岩土集团有限公司 | 移动式污水处理多级沉淀装置 |
CN210560514U (zh) * | 2019-07-04 | 2020-05-19 | 山东省冶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高炉渣处理装置 |
CN111643933A (zh) * | 2020-06-10 | 2020-09-11 | 国电银河水务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曝气式斜板沉淀池 |
CN212025132U (zh) * | 2020-04-21 | 2020-11-27 |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重金属污水处理池 |
-
2021
- 2021-02-24 CN CN202110206068.5A patent/CN113018915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S2047713T3 (es) * | 1989-01-10 | 1994-03-01 | Peter Wetter | Filtro de tambor. |
CN1686874A (zh) * | 2005-04-05 | 2005-10-26 | 孙祥章 | 酶法处理有机废水的工艺及其配套装置 |
CN203253210U (zh) * | 2013-05-08 | 2013-10-30 | 大唐邓州生物质能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 电厂废水回收再利用装置 |
CN108579162A (zh) * | 2018-05-21 | 2018-09-28 | 苏州洋紫瑞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高效的市政污水过滤装置 |
CN208990307U (zh) * | 2018-08-23 | 2019-06-18 | 深圳市工勘岩土集团有限公司 | 移动式污水处理多级沉淀装置 |
CN210560514U (zh) * | 2019-07-04 | 2020-05-19 | 山东省冶金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高炉渣处理装置 |
CN212025132U (zh) * | 2020-04-21 | 2020-11-27 |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重金属污水处理池 |
CN111643933A (zh) * | 2020-06-10 | 2020-09-11 | 国电银河水务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曝气式斜板沉淀池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733233A (zh) * | 2022-03-03 | 2022-07-12 | 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细渣高效分离方法 |
CN114733233B (zh) * | 2022-03-03 | 2023-11-14 | 柳州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细渣高效分离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018915A (zh) | 一种渣处理设备和渣处理方法 | |
CN106966551A (zh) | 一种多级生物过滤沉淀池 | |
CN107233781B (zh) | 一种废气热回收冷凝系统及其废气处理方法 | |
CN207024716U (zh) | 一种污水处理用沉淀装置 | |
CN105080274A (zh) | 喷淋式脱硫除尘器 | |
CN104399333B (zh) | 一种破碎筛分除尘装置 | |
WO2023240663A1 (zh) | 一种基于电场的水合物法co2捕集装置及方法 | |
CN208082014U (zh) | 一种烟气脱酸用石灰浆净化装置 | |
CN214763502U (zh) | 一种高炉水渣系统用多级沉淀装置 | |
CN109399828B (zh) | 一种工业废水处理系统 | |
CN214260970U (zh) | 一种管道介质过滤装置 | |
CN204973446U (zh) | 喷淋式脱硫除尘器 | |
CN201999778U (zh) | 单层压力式一体化除油器 | |
CN210845528U (zh) | 一种高炉或矿热炉冶炼过程中熔渣粒化后的滤水设备 | |
CN101934193B (zh) | 废气净化装置 | |
CN110585797B (zh) | 一种蓝宝石切削液过滤冷却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 |
CN211799006U (zh) | 一种双向组合斜板沉淀池 | |
CN207175752U (zh) | 一种污泥水处理多级反应废气除尘装置 | |
CN218106849U (zh) | 一种水渣处理系统 | |
CN213725043U (zh) | 一种多层过滤网型数控磨床过滤池 | |
CN219823762U (zh) | 一种浮油吹扫装置及承压一体化污水净化设备 | |
CN217402594U (zh) | 锅炉脱硫系统 | |
CN216778483U (zh) | 一种用于废气处理酸碱处理液重复利用装置 | |
CN212269721U (zh) | 溶汽气浮水处理装置 | |
CN220098773U (zh) | 一种玻璃基板研磨废水回收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625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