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16208A - 用于模式3.5/RSU调度模式的eV2X移动性支持 - Google Patents

用于模式3.5/RSU调度模式的eV2X移动性支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16208A
CN113016208A CN201980073275.9A CN201980073275A CN113016208A CN 113016208 A CN113016208 A CN 113016208A CN 201980073275 A CN201980073275 A CN 201980073275A CN 113016208 A CN113016208 A CN 11301620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er
base station
scheduling mode
mode
schedul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7327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H.程
A.巴拉德瓦杰
S.K.巴格尔
K.古拉蒂
吴志斌
J.李
S.帕蒂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ualcomm Inc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CN1130162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1620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2Selection of wireless resources by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3Reselecting a link using a direct mode conn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70Services for machine-to-machine communication [M2M] or machine type communication [MT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3Manipulation of direct-mode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14Spectrum sharing arrangements between different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4Direct-mode setu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4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 H04W92/10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different network devices between terminal device and access point, i.e. wireless air interfa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00Interfa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92/16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 H04W92/18Interfaces between hierarchically similar devices between terminal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描述了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系统和设备。该方法、系统和装置可以包含在车联网通信中管理用户设备的操作模式。在一些方面,用户设备可以向基站发送非活动请求消息(或请求消息)以指示用户设备正在从基站调度模式(或无线接入网节点调度模式)转换到对等用户设备调度模式(或路侧单元调度模式)。用户设备可以从基站接收指示允许对等用户设备调度模式的状态改变的确认消息。在一些情况下,用户设备可以从基站接收区域标识符,并且该区域标识符可以指示允许对等用户设备调度模式的区域。

Description

用于模式3.5/RSU调度模式的eV2X移动性支持
交叉引用
本专利申请要求由CHENG等人于2019年11月4日提交的标题为“eV2X MOBILITYSUPPORT FOR MODE 3.5/RSU SCHEDULED MODE”的美国专利申请号16/673,886和由CHENG等人于2018年11月13日提交的标题为“eV2X MOBILITY SUPPORT FOR MODE 3.5/RSUSCHEDULED MODE”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号62/760,148的优先权,其已转让给本申请的受让人。
技术领域
以下总体上涉及用于管理车联网(V2X)通信的用户设备(UE)的操作模式的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无线通信系统被广泛部署以提供各种类型的通信内容,诸如语音、视频、分组数据、消息收发、广播等。这些系统能够通过共享可用系统资源(例如,时间、频率和功率)来支持与多个用户的通信。这种多址系统的示例包含码分多址(CDMA)系统、时分多址(TDMA)系统、频分多址(FDMA)系统和正交频分多址(OFDMA)系统。无线多址通信系统可以包含多个基站,每个基站同时支持多个通信设备的通信,这些通信设备又称为UE。
发明内容
本公开涉及支持用于侧行链路通信的路侧单元(RSU)调度模式(例如,模式3.5)的方法、系统、设备和装置。描述了在车联网(V2X)通信中管理第一用户设备(UE)的操作模式,其可以包含第一UE向基站发送非活动请求消息(例如,PC5非活动请求消息)以指示UE正在从基站调度模式(例如,无线电接入网(RAN)节点调度模式)转换到对等UE调度模式(例如,RSU调度模式),第一UE从基站接收指示允许对等UE调度模式的状态改变的确认消息。在一些方面,第一UE从基站接收区域标识符(ID),区域ID指示允许对等UE调度模式的区域。
描述了在设备到设备通信中管理第一UE的操作模式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包含由第一UE向基站发送指示第一UE正在从基站调度模式转换到对等UE调度模式的请求消息,以及由第一UE从基站接收指示允许对等UE调度模式的状态改变的确认消息。
描述了用于在设备到设备通信中管理第一UE的操作模式的装置。该装置可以包含处理器和与该处理器耦合的存储器。处理器可以被配置为向基站发送指示第一UE正在从基站调度模式转换到对等UE调度模式的请求消息,并且从基站接收指示允许对等UE调度模式的状态改变的确认消息。
描述了用于在设备到设备通信中管理第一UE的操作模式的另一装置。该装置可以包含用于向基站发送指示第一UE正在从基站调度模式转换到对等UE调度模式的请求消息的部件以及从基站接收指示允许对等UE调度模式的状态改变的确认消息的部件。
描述了存储用于在设备到设备通信中管理第一UE的操作模式的代码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该代码可以包含可由处理器执行来向基站发送指示第一UE正在从基站调度模式转换到对等UE调度模式的请求消息以及从基站接收指示允许对等UE调度模式的状态改变的确认消息的指令。
在本文描述的方法、装置和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方面,对等UE调度模式可以包含第二UE为第一UE分配用于设备到设备通信的资源,其中资源可以使用第一UE与第二UE之间的直接通信接口、第一UE与第二UE之间的侧行链路接口,或其任何组合来分配。
本文描述的方法、装置和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方面可以包含用于由第一UE执行从第二UE到第三UE的切换以继续对等UE调度模式的操作、特征、部件或指令。
在本文描述的方法、装置和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方面,该切换可以包含由第一UE向基站发送包含第三UE的标识符的另一请求消息。在本文描述的方法、装置和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方面,第二UE包含路侧单元(RSU)。
本文描述的方法、装置和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方面可以包括用于由第一UE确定第一UE可以在由区域标识符标识的区域内,以及由第一UE向基站发送恢复消息以指示第一UE可以正从对等UE调度模式转换至基站调度模式的操作、特征、部件或指令。
在本文描述的方法、装置和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方面,该区域标识符包含标识符列表,该标识符列表中的至少一个标识符可以由为第一UE分配用于设备到设备通信的资源的第二UE来通告。
在本文描述的方法、装置和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方面,区域标识符包含由基站通告的标识符。在本文描述的方法、装置和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方面,恢复消息包含恢复标识符。
本文描述的方法、装置和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方面可以包含用于由第一UE从基站接收区域标识符的操作、特征、部件或指令,该区域标识符指示其中可以允许对等UE调度模式的区域。本文描述的方法、装置和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方面可以包含用于由第一UE执行从基站到另一基站的切换以及维持对等UE调度模式的操作、特征、部件或指令。
本文描述的方法、装置和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方面可以包含用于由第一UE基于可以由第一UE处理的应用来确定对等UE调度模式中的设备到设备通信流量的优先级的操作、特征、部件或指令。在本文描述的方法、装置和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方面,确认消息包含恢复标识符。
在本文所描述的方法、装置和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方面,该请求消息可以是无线电资源控制消息或介质访问控制消息。在本文所描述的方法、装置和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方面,设备到设备通信包含V2X通信。
描述了由基站在设备到设备通信中管理第一UE的操作模式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包含:基站从第一UE接收指示该第一UE正在从基站调度模式转换到对等UE调度模式的请求消息;该基站向该第一UE发送指示允许对等UE调度模式的状态改变的确认消息;以及在UE处在对等UE调度模式时,基站维持UE的连接状态。
描述了用于在设备到设备通信中管理第一UE的操作模式的装置。该装置可以包含处理器、与该处理器耦合的存储器,以及存储在该存储器中的指令。指令可由处理器执行以使得该装置从第一UE接收指示第一UE正在从基站调度模式转换到对等UE调度模式的请求消息,向第一UE发送指示允许对等UE调度模式的状态改变的确认消息,以及在第一UE处于对等UE调度模式时维持UE的连接状态。
描述了用于在设备到设备通信中管理第一UE的操作模式的另一装置。该装置可以包含用于从第一UE接收指示第一UE正在从基站调度模式转换到对等UE调度模式的请求消息、向第一UE发送指示允许对等UE调度模式的状态改变的确认消息,以及在第一UE处于对等UE调度模式时维持第一UE的连接状态的部件。
描述了存储用于在设备到设备通信中管理第一UE的操作模式的代码的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该代码可以包含可由处理器执行以下的指令:从第一UE接收指示第一UE正在从基站调度模式转换到对等UE调度模式的请求消息、向第一UE发送指示允许对等UE调度模式的状态改变的确认消息,以及在第一UE处于对等UE调度模式时维持第一UE的连接状态。
本文描述的方法、装置和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方面可以包含用于由基站基于第二UE的标识符来执行对等UE调度模式的至少一种类型的授权的操作、特征、部件或指令。
在本文描述的方法、装置和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方面,执行至少一种类型的授权包含由基站增加或减少分配给第二UE的用于对等UE调度模式操作的资源。
在本文描述的方法、装置和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的一些方面,该请求消息包含第二UE的标识符。
附图说明
图1是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示例性电信系统的框图。
图2是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分布式无线电接入网(RAN)的示例性逻辑架构的框图。
图3是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分布式RAN的示例性物理架构的示意图。
图4是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示例性基站和用户设备(UE)的设计的框图。
图5A是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的下行链路(DL)中心子帧的示例的示意图。
图5B是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的上行链路(UL)中心子帧的示例的示意图。
图6图示了使用PC5信令在它们之间通信的UE。
图7图示了使用PC5信令在它们之间通信以及使用Uu接口与RAN节点通信的UE。
图8图示了使用PC5信令在它们之间通信的UE、使用Uu接口与RAN节点通信的UE,以及使用PC5信令与RSU通信的UE。
图9提供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用于UE在操作模式之间转换的信令的细节。
图10是公开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用于管理UE的操作模式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11图示了可以包含在基站内的组件。
图12图示了可以包含在无线通信设备内的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一些无线通信系统可以支持用户设备(UE)之间的侧行链路通信。侧行链路通信也可以称为设备到设备(D2D)通信、对等(P2P)通信、车对车(V2V)通信、车联网(V2X)通信等。在一些方面(例如,V2X通信),UE可以通过侧行链路通信链路与一个或多个其他UE通信,并且UE还可以与基站通信。在一些情况下,基站可以为UE提供用于侧行链路通信的资源。另外地或可替代地,UE可以自主地选择用于与另一UE进行通信的用于侧行链路通信的资源。
可以在各种无线通信系统(例如,长期演进(LTE)系统、5G新无线电(NR)系统)中采用侧行链路通信,并且侧行链路通信可以与用于下行链路(例如,从基站到UE)和上行链路(例如,从UE到基站)通信的信令和波形共存。在一些无线通信系统中(例如,5G NR系统),可以缩放子载波间隔。另外,被选择用于通信的波形可以包含循环前缀(CP)-正交频分复用(CP-OFDM)和离散傅里叶变换(DFT)-扩展(DFT-s)OFDM。另外,一些系统可以允许在上行链路上在CP-OFDM与DFT-s-OFDM之间进行转换,以获得CP-OFDM的多输入多输出(MIMO)空间复用益处和DFT-s-OFDM的链路预算益处。在一些无线通信系统(例如,LTE系统、5G NR系统)中,OFDMA通信信号可以用于下行链路通信,而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通信信号可以用于上行链路通信。DFT-s-OFDMA方案在频域上对多个数据符号(即,数据符号序列)进行扩展,这不同于OFDMA方案。与OFDMA方案相比,DFT-s-OFDMA方案可以降低发送信号的峰均功率比(PAPR)。DFT-s-OFDMA方案还可以被称为SC-FDMA方案。
在某些方面,可缩放正交频分复用(OFDM)多音调参数集(numerology)是5G NR系统的另一特征。LTE的在先版本支持OFDM音调之间的15kHz间隔的基本固定的OFDM参数集(通常称为子载波)以及多达20兆赫兹(MHz)的载波带宽。可缩放OFDM参数集可以支持各种频谱频带/类型和部署模型。在一个方面,5G NR可以在毫米波(mmWave)频带中操作,该毫米波频带具有比LTE中使用的信道宽度更宽的信道宽度(例如,100MHz)。另外,OFDM子载波间隔可以随信道宽度缩放,并且快速傅立叶变换(FFT)大小可以缩放,使得对于较宽的带宽,处理复杂度不会不必要地增加。本申请中参数集是指通信系统的不同特征可能采取的不同值,诸如子载波间隔,循环前缀、符号长度、FFT大小、传输时间间隔(TTI)持续时间等。
同样在LTE和5G NR中,蜂窝技术已经扩展到独立和授权辅助(LAA)的非授权频谱。另外,非授权频谱可以占用多达60千兆赫(GHz)的频率,也称为mmWave。非授权频带的使用提供了增加的容量。
本技术族的第一成员被称为LTE Unlicensed或LTE-U。通过将非授权频谱中的LTE与授权频谱中的“锚”信道聚合,为客户启用更快的下载。另外,LTE-U与Wi-Fi公平地共享非授权频谱。这是一个优点,因为在Wi-Fi设备被广泛使用的5GHz非授权频带中,期望LTE-U与Wi-Fi共存。然而,LTE-U网络可能对现有的共信道Wi-Fi设备造成射频(RF)干扰。选择优选的操作信道并使对附近Wi-Fi网络造成的干扰最小化是LTE-U设备的目标。然而,如果所有可用信道被Wi-Fi设备占用,则LTE-U单载波(SC)设备可以在与Wi-Fi相同的信道上操作。为了协调LTE-U和Wi-Fi之间的频谱接入,首先检测跨越预期的传输频带的能量。该能量检测(ED)机制向设备通知其他节点正在进行的传输。基于该ED信息,设备决定其是否应当发送。Wi-Fi设备可以不为了LTE-U而退避,除非Wi-Fi设备的干扰水平高于能量检测阈值(例如,在20MHz上-62dBm)。因此,在没有适当的共存机制的情况下,LTE-U传输相对于Wi-Fi传输可能对Wi-Fi网络造成相当大的干扰。
LAA是非授权技术族的另一成员。类似于LTE-U,LAA还使用授权频谱中的锚信道。然而,LAA还可以向LTE功能添加“对话前监听”(LBT)。
门控间隔(gating interval)可以用于获得对共享频谱的信道的接入。该门控间隔可以确定基于竞争的协议(诸如LBT协议)的应用。该门控间隔可以指示何时执行空闲信道评估(CCA)。共享非授权频谱的信道是可用的还是在使用中可以由CCA确定。如果信道是“空闲”以供使用,即可用的,则门控间隔可以允许发送装置使用该信道。对信道的接入可以是预定义的传输间隔。因此,在非授权频谱的情况下,在发送消息之前执行LBT过程。如果信道未得空闲以供使用,则设备可以不发送。
该非授权技术族的另一成员是LTE-无线局域网(WLAN)聚合(LWA),其可以利用LTE和Wi-Fi两者。考虑到两个信道条件,LWA可以将单个数据流分割成两个数据流,这允许LTE和Wi-Fi信道两者都用于应用。代替与Wi-Fi竞争,LTE信号可以无缝地使用WLAN连接来增加容量。
该非授权的技术族的附加的成员可以包含MulteFire。MulteFire通过仅在诸如全局5GHz频带的非授权频谱中操作4G LTE或5G NR技术来开启了新的机会。与LTE-U和LAA不同,MulteFire允许设备在不接入任何授权频谱的情况下通信。因此,MulteFire可以独立地在非授权频谱中操作,就是说,在授权频谱中不具有锚信道。因此,MulteFire不同于LTE-U、LAA和LWA,因为LTE-U、LAA和LWA在授权频谱中具有锚的情况下才可以聚合非授权频谱。在不依赖授权频谱作为锚定服务的情况下,Multitefire允许类似Wi-Fi的部署。因此,MulteFire网络可以包含在非授权的射频频带中(例如,在不具有授权的锚载波的情况下)进行通信的接入点(AP)和/或基站。
发现参考信号(DRS)测量定时配置(DMTC)可以是允许MulteFire以对包含Wi-Fi的其他非授权的技术的最小干扰来发送的技术。发现信号的周期性可以是稀疏的,从而允许支持MulteFire的设备偶尔接入信道、发送发现和控制信号,然后空出信道。由于非授权频谱与类似或不类似的无线技术的其他无线电共享,因此LBT方法可以应用于信道感测。LBT涉及在预定义的最小时间量内感测介质,并且如果信道忙则退避。因此,用于独立LTE-U的初始随机接入(RA)过程可以涉及尽可能少的传输并且还具有低时延,从而可以最小化LBT操作的数量并且然后可以尽快地完成RA过程。
利用DMTC窗口,MulteFire算法可以在非授权频带中搜索和解码来自领域基站的参考信号,以知道哪个基站将是用于服务该用户的最佳基站。例如,当用户移动经过一个基站时,他们的UE向该基站发送测量报告,触发切换并将呼叫者(以及他们的所有内容和信息)传输到下一个基站。
由于LTE传统上在授权频谱中操作,而Wi-Fi在非授权频带中操作,所以当设计LTE时不考虑与Wi-Fi或其他非授权技术的共存。在向非授权的RF频谱移动时,修改LTE波形并且添加算法来执行LBT。可以不仅通过获取信道且立即发送来尊重包含Wi-Fi在内的非授权的现任者(incumbent)的操作。本方面支持LBT以及Wi-Fi信道使用信标信号(WCUBS)的检测和传输,以确保与Wi-Fi领域的共存。
Multefire被设计成“听”领域Wi-Fi基站的传输(例如,由于在非授权频谱中的操作)。当在同一信道上没有其他领域Wi-Fi发送时,MulteFire首先监听,并自主地做出传送决定。该技术确保MulteFire和Wi-Fi之间的共存。
另外,可以针对LBT过程遵守由第3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和欧洲电信标准协会(ETSI)设置的强制执行(mandate)-72dBm LBT检测阈值的非授权的规则和规章,这可以进一步避免与Wi-Fi通信的冲突。Multefire的LBT设计与3GPP中定义的用于LAA/增强LAA(eLAA)的标准已知,并且符合ETSI规则。
5G的扩展功能涉及5G NR频谱共享或NR-SS的使用。5G频谱共享使得能够增强、扩展和升级LTE中引入的频谱共享技术。这些包含LWA、LAA、eLAA和市民宽带无线电服务(CBRS)/授权共享接入(LSA)。
本公开的各方面最初是在无线通信系统的上下文中被描述的。然后,通过涉及管理车联网(V2X)通信中的UE的操作模式的装置图、系统图和流程图来图示和描述本公开的方面。
图1是图示了示例性电信系统的框图。在一个方面,图1图示了可以在其中执行本公开的各方面的示例性无线网络100,诸如NR或5G网络。
如图1所示,无线网络100可以包含多个基站110和其他网络实体。基站110可以是与UE 120通信的站。每个基站110可以为特定地理区域提供通信覆盖。术语“小区”可以指代节点B的覆盖区域和/或服务于该覆盖区域的节点B子系统,这取决于使用该术语的上下文。术语“小区”和eNB、节点B、5G NodeB(NB)、AP、NR基站、NR BS、5G Radio NodeB(gNB)或传输接收点(TRP)可以是可互换的。在一些方面,小区可以不是固定的,并且小区的地理区域可以根据移动基站110的位置而移动。在一些方面,基站110可以在无线网络100中使用任何合适的传输网络通过各种类型的回程接口(诸如直接物理连接、虚拟网络等)彼此互连和/或互连到一个或多个其他基站110或网络节点(未示出)。
一般而言,在给定的地理区域中可以部署任何数目的无线网络。每个无线网络可以支持特定的无线电接入技术(RAT),并且可以在一个或多个频率上操作。RAT也可以称为无线电技术、空中接口等。频率也可以称为载波、频率信道等。每个频率可以支持给定地理区域中的单个RAT,以避免不同RAT的无线网络之间的干扰。在一些情况下,可以部署NR或5GRAT网络。
基站110可以为宏小区、微微小区、毫微微小区和/或其他类型的小区提供通信覆盖。宏小区可以覆盖相对较大的地理区域(例如,半径为数千米),并且可以允许具有服务订阅的UE 120不受限制地接入。微微小区可以覆盖相对较小的地理区域,并且可以允许具有服务订阅的UE 120不受限制地接入。毫微微小区可以覆盖相对小的地理区域(例如,家庭),并且可以允许具有与毫微微小区相关联的UE 120(例如,封闭订户组(CSG)中的UE 120、家庭中的用户的UE 120等)的受限制地接入。宏小区的基站110可以称为宏基站110。微微小区的基站110可以称为微微基站110。毫微微小区的基站110可称为毫微微基站110或家庭基站110。在图1所示的方面,基站110a、110b和110c可以分别是宏小区102a、102b和102c的宏基站110。基站110x可以是用于微微小区102x的微微基站110。基站110y和110z可以分别是毫微微小区102y和102z的毫微微基站110。基站110可以支持一个或多个(例如,三个)小区。
无线网络100还可以包含中继站。中继站是从上游站(例如,基站110或UE 120)接收数据和/或其他信息的传输并将该数据和/或其他信息的传输发送到下游站(例如,UE120或基站110)的站。中继站还可以是中继针对其他UE 120的传输的UE 120。在图1所示的方面,中继站110r可以与基站110a和UE 120r通信,以促进基站110a和UE 120r之间的通信。中继站还可以被称为中继基站110、中继等。
无线网络100可以是异构网络,其包含不同类型的基站110,例如宏基站110、微微基站110、毫微微基站110、中继等。这些不同类型的基站110可以具有不同的发送功率水平、不同的覆盖区域和对无线网络100中的干扰的不同影响。在一个方面,宏基站110可以具有高发送功率水平(例如,20瓦),而微微基站110、毫微微基站110和中继可以具有较低的发送功率水平(例如,1瓦)。
无线网络100可以支持同步或异步操作。对于同步操作,基站110可以具有类似的帧定时,且来自不同基站110的传输可以在时间上大致对准。对于异步操作,基站110可以具有不同的帧定时,且来自不同基站110的传输可以在时间上不对准。本文所述的技术可以用于同步和异步操作两者。
网络控制器130可以耦合到一组基站110,并且为这些基站110提供协调和控制。网络控制器130可以经由回程与基站110通信。基站110还可以例如经由无线或有线回程直接地或间接地彼此通信。
UE 120(例如,120x、120y等)可以分散在整个无线网络100中,并且每个UE 120可以是固定的或移动的。UE 120还可以被称为移动站、终端、接入终端、订户单元、站、客户驻地设备(CPE)、蜂窝电话、智能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无线调制解调器、无线通信设备、手持设备、膝上型计算机、无绳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LL)站、平板计算机、相机、游戏设备、上网本、智能本、超级本、医疗设备或医疗装备、保健设备、生物计量传感器/设备、可穿戴设备(诸如智能手表、智能服装、智能眼镜、虚拟现实护目镜、智能腕带、智能珠宝(例如,智能指环、智能手环等))、娱乐设备(例如,音乐设备、视频设备、卫星无线电等)、车载组件或传感器、智能仪表/传感器、机器人、无人机、工业制造设备、定位设备(例如,全球定位系统(GPS)、北斗导航卫星系统(BDS)、地面)或被配置为经由无线或有线介质通信的任何其他合适的设备。
一些UE 120可被认为是机器类型通信(MTC)设备或演进MTC(eMTC)设备,其可以包含可与基站110、另一远程设备或一些其他实体通信的远程设备。MTC可以指代涉及在通信的至少一端上的至少一个远程设备的通信,并且可以包含涉及不一定需要人交互的一个或多个实体的数据通信的形式。在一个方面,MTC UE 120可以包含能够通过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LMN)与MTC服务器和/或其他MTC设备通信的UE 120。在一些方面,MTC和eMTC UE 120包含可以与基站110、另一设备(例如,远程设备)或一些其他实体通信的机器人、无人机、远程设备、传感器、仪表、监视器、相机、位置标签等。在一个方面,无线节点可以经由有线或无线通信链路来为网络(例如,广域网,诸如互联网或蜂窝网络)或向该网络提供连接性。MTC UE120以及其他UE 120可以被实施为物联网(IoT)设备,例如,窄带IoT(NB-IoT)设备。在NB-IoT中,在UE 120在扩展的覆盖中解码数据时,UL和DL具有较高的周期性和重复间隔值。
在图1中,具有双向箭头的实线指示UE 120与服务基站110之间的期望传输,服务基站110是被指定为在下行链路和/或上行链路上服务UE 120的基站110。具有双向箭头的虚线指示UE 120与基站110之间的干扰传输。
某些无线网络(例如,LTE)利用下行链路上的OFDM和上行链路上的单载波频分复用(SC-FDM)。OFDM和SC-FDM将系统带宽分割成多个(K个)正交子载波,这些正交子载波通常也称为音调、箱(bin)等。每个子载波可以用数据进行调制。通常,在OFDM的情况下在频域中发送调制符号,且在SC-FDM的情况下在时域中发送调制符号。相邻子载波之间的间隔可以是固定的,并且子载波的总数(K)可以取决于系统带宽。在一个方面,子载波的间隔可以是15kHz,并且最小资源分配(称为“资源块”)可以是12个子载波(或180kHz)。因此,对于1.25、2.5、5、10或20兆赫兹(MHz)的系统带宽,标称FFT大小可以分别等于128、256、512、1024或2048。系统带宽也可以被分割成子带。在一个方面,子带可以覆盖1.08MHz(例如,6个资源块),并且对于1.25、2.5、5、10或20MHz的系统带宽可以分别存在1、2、4、8或16个子带。
虽然本文描述的示例的各方面可以与LTE技术相关联,但是本公开的各方面可以适用于诸如NR的其他无线通信系统。NR可以在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上利用具有CP的OFDM,并且包含对使用时分双工(TDD)的半双工操作的支持。可以支持100MHz的单个分量载波带宽。NR资源块可以在0.1ms持续时间上跨越具有75kHz的子载波带宽的12个子载波。每个无线电帧可以由长度为10ms的50个子帧构成。因此,每个子帧可以具有0.2ms的长度。每个子帧可以指示用于数据传输的链路方向(例如,DL或UL),并且可以动态地转换每个子帧的链路方向。每个子帧可以包含DL/UL数据以及DL/UL控制数据。用于NR的UL和DL子帧可以如下面关于图6和图7更详细地描述的。可以支持波束成形并且可以动态地配置波束方向。还可以支持具有预编码的MIMO传输。DL中的MIMO配置可以支持多达8个发送天线(具有多达8个流和每UE 120多达2个流的多层DL传输)。可以支持每UE多达2个流的多层传输。可以使用多达8个服务小区来支持多个小区的聚合。替代地,NR可以支持除基于OFDM的接口以外的不同的空中接口。NR网络可以包含诸如中央单元(CU)和/或分布式单元(DU)的实体。
在一些方面,可以调度对空中接口的接入,其中调度实体(例如,基站)在其服务区域或小区内分配用于一些或全部设备和装备之间的通信的资源。在本公开内,如下文进一步论述,调度实体可以负责为一个或多个从属实体调度、指派、重新配置和释放资源。就是说,对于调度的通信,从属实体利用由调度实体分配的资源。基站110可能不是可充当调度实体的唯一实体。就是说,在一些方面,UE 120可以用作调度实体、为一个或多个从属实体(例如,一个或多个其他UE)调度资源。在本文方面,UE 120充当调度实体,且其他UE 120利用由UE 120调度的资源进行无线通信。UE 120可以充当对等(P2P)网络和/或网状网络中的调度实体。在网状网络中,除了与调度实体通信以外,UE 120可以可选地直接彼此通信。
因此,在具有调度的对时间-频率资源的接入且具有蜂窝配置、P2P配置和网状网配置的无线通信网络中,调度实体和一个或多个从属实体可以利用调度的资源进行通信。
如上所述,RAN可以包含CU和DU。NR基站110(例如,eNB、5G节点B、节点B、TRP、AP或gNB)可以对应于一个或多个基站110。NR小区可以被配置为接入小区(ACell)或仅数据小区(DCell)。在一个方面,RAN(例如,CU或DU)可以配置小区。DCell可以是用于载波聚合或双连接性的小区,但是不用于初始接入、小区选择/重选或切换。在一些情况下,DCell可以不发送同步信号(SS),反之,在其他情况下,DCell可以发送SS。NR基站110可以向UE发送指示小区类型的下行链路信号。基于小区类型指示,UE可以与NR基站110通信。在一个方面,UE 120可以基于指示的小区类型来确定NR基站110以考虑小区选择、接入、切换和/或测量。
如在本文所描述的,当UE 120在调度节点之间(例如,在基站调度模式和对等UE调度模式之间)转换时,图1的无线通信网络可以支持UE 120和基站110之间的信令。这种信令可以包含非活动请求消息(例如,PC5非活动请求消息)和非活动确认消息(例如,PC5非活动确认)的交换。信令可以进一步包含恢复消息(例如,PC5恢复消息)和恢复确认消息(例如,PC5恢复确认消息)的交换。在一些方面,UE 120当移动到对等UE调度模式时可以被提供有恢复ID,并且可以当转换回基站调度模式时使用的信令中包含恢复ID。UE 120可以在转换到对等UE调度模式之后与可以为UE 120调度侧行链路资源的不同UE 120(诸如RSU)通信。在这种情况下,当UE 120处于对等UE调度模式时,基站110可以确保UE 120保持连接到网络,这可以防止在UE 120与基站110通信的情况下(例如,在对等UE调度模式中时或在转换回基站调度模式之后与侧行链路通信同时发生)的不必要的延迟。
图2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分布式RAN 200的示例性逻辑架构。分布式RAN 200可以在图1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中实施。5G接入节点206可以包含接入节点控制器(ANC)202。ANC可以是分布式RAN 200的CU。到下一代核心网(NG-CN)204的回程接口可以在ANC处终止。到领域下一代接入节点(NG-AN)的回程接口可以在ANC处终止。ANC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TRP 208(其也可以被称为基站110、NR基站110、节点B、5G NB、AP、eNB、gNB或一些其他术语)。如本文所述,TRP可以与“小区”互换使用。
TRP 208可以是DU。TRP 208可以连接到一个ANC 202或多于一个ANC 202(未图示)。在一些方面,对于RAN共享,作为服务的无线电(RaaS)和服务特定的ANC部署,TRP 208可以连接到多于一个的ANC 202。TRP 208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天线端口。TRP 208可以被配置为单独地(例如,动态选择)或联合地(例如,联合传输)向UE供应流量。
分布式RAN 200的本地架构可以用于图示出前传(fronthaul)定义。该架构可以支持跨不同部署类型的前传解决方案。在一个方面,该架构可以基于发送网络能力(例如,宽带、时延和/或抖动(jitter))。
该架构可以与LTE共享特征和/或组件。根据各方面,NG-AN 210可以支持与NR的双连接性。NG-AN可以共享用于LTE和NR的公共前传。该架构可以使得TRP 208之间的协作成为可能。在一个方面,协作可以预设在TRP 208内和/或经由ANC 202跨越TRP 208。根据各方面,可以不需要/不存在TRP间的接口。
根据各方面,在分布式RAN 200的架构内可以存在分割逻辑功能的动态配置。无线资源控制(RRC)层、分组数据会聚协议(PDCP)层、无线点链路控制(RLC)层、介质访问控制(MAC)层和物理(PHY)层可以自适应地放置在DU或CU(例如,分别为TRP 208或ANC 202)处。根据一些方面,基站110可以包含CU(例如,ANC 202)和/或一个或多个DU(例如,一个或多个TRP 208)。在一些情况下,TRP 208和/或ANC 202(或DU和/或CU)可以执行本文所述的基站、gNB或类似设备的功能的各方面。在一些方面,参考图2描述的TRP 208和ANC 202可以执行以下功能的各方面:从UE接收非活动请求、向UE发送非活动确认、从UE接收恢复消息,以及向UE发送恢复确认消息。
图3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分布式RAN 300的示例性物理架构。集中式核心网单元(C-CU)302可以主管核心网功能。该C-CU可以被集中部署。C-CU功能可以被卸载(例如,卸载到高级无线服务(AWS)),以便处理峰值容量。
集中式RAN单元(C-RU)304可以主管一个或多个ANC功能。可选地,C-RU可以局部地主管核心网功能。该C-RU可以具有分布式部署。C-RU可以更靠近网络边缘。
DU 306可以主管一个或多个TRP(边缘节点(EN)、边缘单元(EU)、无线电头(RH)、智能无线电头(SRH)等)。DU可以位于具有射频(RF)功能的网络的边缘。另外,如本文所述,DU和/或CU可以执行基站、gNB或类似设备的功能的各方面。在一些情况下,参考图3描述的DU和CU可以执行以下功能的各方面:从UE接收非活动请求、向UE发送非活动确认、从UE接收恢复消息,以及向UE发送恢复确认消息。
图4图示了图1中所示的基站110和UE 120的示例性组件,其可以用于实施本公开的各方面。如本文所述,基站110可以包含TRP。基站110和UE 120的一个或多个组件可以用于执行本公开的各方面。在一个方面,UE 120的天线452,处理器466、458、464和/或控制器/处理器480,和/或基站110的天线434、处理器430、420、438和/或控制器/处理器440可以用于执行本文所述的操作。参考图1描述,基站110可以是宏基站110c的示例,且UE 120可以是UE 120y的示例。基站110还可以是一些其他类型的基站。基站110可以配备有天线434a到434t,并且UE 120可以配备有天线452a到452r。
在基站110处,发送处理器420可以从数据源412接收数据且从控制器/处理器440接收控制信息。控制信息可以用于物理广播信道(PBCH)、物理控制格式指示符信道(PCFICH)、物理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指示符信道(PHICH)、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等。数据可以用于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等。处理器420可以处理(例如,编码和符号映射)数据和控制信息,以分别获得数据符号和控制符号。处理器420还可以生成例如用于主同步信号(PSS)、辅同步信号(SSS)和小区特定参考信号的参考符号。发送(TX)多输入多输出(MIMO)处理器430可以对数据符号、控制符号和/或参考符号(如果适用的话)执行空间处理(例如,预编码),并且可以向调制器(MOD)432a到432t提供输出符号流。在一个方面,发送(Tx)MIMO处理器430可以执行参考信号复用的一些方面。每个调制器432可以处理相应的输出符号流(例如,OFDM等)以获得输出样本流。每个调制器432可以进一步处理(例如,变换至模拟、放大、滤波及上变频)输出样本流以获得下行链路信号。来自调制器432a至432t的下行链路信号可以分别经由天线434a到434t而被发送。
在UE 120处,天线452a至452r可以从基站110接收下行链路信号,并且可以将所接收的信号分别提供给解调器(DEMOD)454a至454r。每个解调器454可以调节(例如,滤波、放大、下变频和数字化)相应接收的信号以获得输入样本。每个解调器454可以进一步处理输入样本(例如,针对OFDM等)以获得接收符号。MIMO检测器456可以从所有解调器454a到454r获得接收的符号,在适用的情况下对接收的符号执行MIMO检测,并且提供检测的符号。接收处理器458可以处理(例如,解调、解交织和解码)检测的符号,将用于UE 120的解码数据提供给数据宿460,并且将解码控制信息提供给控制器/处理器480。根据一个或多个情况,协作多点(CoMP)方面可以包含提供天线以及一些Tx/接收(Rx)功能,使得它们驻留分布式单元中。在一个方面,一些Tx/Rx处理可以在中央单元中执行,而其他处理可以在分布式单元中执行。在一个方面,根据如示意图中所示的一个或多个方面,基站mod/demod 432可以在分布式单元中。
在上行链路上,在UE 120处,发送处理器464可以接收和处理来自数据源462的数据(例如,用于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和来自控制器/处理器480的控制信息(例如,用于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发送处理器464还可以生成用于参考信号的参考符号。如果适用,来自发送处理器464的符号可以由Tx MIMO处理器466预编码,进一步由解调器454a到454r(例如,用于SC-FDM等)处理,并发送到基站110。在基站110处,来自UE 120的上行链路信号可以由天线434接收、由调制器432处理、由MIMO检测器436检测(如果适用的话),并且由接收处理器438进一步处理以获得由UE 120发送的解码数据和控制信息。接收处理器438可以将经解码的数据提供给数据宿439,并且将经解码的控制信息提供给控制器/处理器440。
控制器/处理器440和480可以分别指导基站110和UE 120处的操作。基站110处的处理器440和/或其他处理器和模块可以执行或指导本文所述技术的过程。UE 120处的处理器480和/或其他处理器和模块还可以执行或指导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过程。存储器442和482可以分别存储用于基站110和UE 120的数据和程序代码。调度器444可以调度UE以在下行链路和/或上行链路上进行数据传输。
如本文所述,基站110可以与一个或多个UE 120通信,其中UE 120可以发送UE 120正在转换到对等UE调度模式的指示。基于UE 120正在转换到对等UE调度模式的指示,基站110可以确保UE 120在对等UE调度模式中操作时保持连接(例如,在RRC_CONNECTED模式)。在一些方面,对等UE调度模式可以包含为UE 120调度侧行链路资源的另一UE 120(诸如RSU),并且基站110可以向RSU指示哪些资源被分配用于侧行链路通信。
图5A是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的以DL为中心的子帧的示例的示意图500A。以DL为中心的子帧可以包含控制部分502A。控制部分502A可以存在于以DL为中心的子帧的初始或开始部分中。控制部分502A可以包含与以DL为中心的子帧的各个部分相对应的各种调度信息和/或控制信息。在一些配置中,控制部分502A可以是物理DL控制信道(PDCCH),如图5A中所指示的。
以DL为中心的子帧还可以包含DL数据部分504A。DL数据部分504A有时可以被称为以DL为中心的子帧的有效载荷。DL数据部分504A可以包含用于将DL数据从调度实体(例如,eNB、基站、节点B、5G NB、TRP、gNB等)传送到从属实体(例如,UE 120)的通信资源。在一些配置中,DL数据部分504A可以是物理DL共享信道(PDSCH)。
以DL为中心的子帧还可以包含公共UL部分506A。公共UL部分506A有时可以被称为UL突发、公共UL突发和/或各种其他合适的术语。公共UL部分506A可以包含与以DL为中心的子帧的各种其他部分相对应的反馈信息。在一个方面,公共UL部分506可以包含与控制部分502A相对应的反馈信息。反馈信息的非限制性示例可以包含确认(ACK)信号、否定确认(NACK)信号、HARQ指示符和/或各种其他合适类型的信息。公共UL部分506A可以包含附加的或替换的信息,诸如与随机接入信道(RACH)过程、调度请求(SR)、探测参考信号(SRS)和各种其他合适类型的信息有关的信息。
如图5A所示,DL数据部分504A的结束可以在时间上与公共UL部分506A的开始相分离。该时间分离有时可以被称为间隙、保护时段、保护间隔和/或各种其他合适的术语。该分离提供了用于从DL通信(例如,由从属实体(例如,UE 120)进行的接收操作)转换到UL通信(例如,由从属实体(例如,UE 120)进行的发送)的时间。然而,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前述内容仅是以DL为中心的子帧的一个方面,并且在不必然偏离本文所描述的方面的情况下,可以存在具有类似特征的替代结构。
图5B是图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的以UL为中心的子帧的示例的示意图500B。该以UL为中心的子帧可以包含控制部分502B。控制部分502B可以存在于以UL为中心的子帧的初始或开始部分中。图5B中的控制部分502B可以类似于上文参考图5A描述的控制部分502A。在一些配置中,控制部分502B可以是物理UL控制信道(PUCCH),如图5A中指示。
该以UL为中心的子帧还可以包含UL数据部分504B。UL数据部分504B有时可以被称为以UL为中心的子帧的有效载荷。UL部分可以指代用于将UL数据从从属实体(例如,UE120)传送到调度实体(例如,eNB)的通信资源。在一些配置中,控制部分502B可以是物理UL共享信道(PUSCH)。如在图5B中所图示的,控制部分502B的末端可以在时间上与UL数据部分504B的开始相分离。该时间间隔有时可以被称为间隙、保护时段、保护间隔和/或各种其他合适的术语。该分离提供了用于从DL通信(例如,调度实体的接收操作)到UL通信(例如,调度实体的发送)的转换的时间。
该以UL为中心的子帧还可以包含公共UL部分506B。图5B中的公共UL部分506B可以类似于以上参考图5A描述的公共UL部分506A。公共UL部分506B可以附加地或替代地包含与信道质量指示符(CQI)、探测参考信号(SRS)以及各种其他合适类型的信息有关的信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前述内容仅是以UL为中心的子帧的一个方面,并且在不必偏离本文所描述的方面的情况下也可以存在具有类似特征的替代结构。
总之,以UL为中心的子帧可以用于从一个或多个移动台向基站发送UL数据,以DL为中心的子帧可以用于从基站向一个或多个移动台发送DL数据。在一个方面,帧可以包含以UL为中心的子帧和以DL为中心的子帧两者。在该方面,可以基于要发送的UL数据量和DL数据量来动态地调整帧中的以UL为中心的子帧与DL子帧的比率。在一个方面,如果存在更多UL数据,则可以增加以UL为中心的子帧与DL子帧的比率。相反,如果存在更多DL数据,则可以降低以UL为中心的子帧与DL子帧的比率。
在一些方面,UE之间的侧行链路传输(例如,用于V2X通信)可以利用与参考以DL为中心的和以UL为中心的子帧描述的方面类似的资源。因此,侧行链路通信可以包含在侧行链路通信链路(例如,使用PC5接口)上在两个或更多个设备之间的一个或多个控制部分502、一个或多个数据部分504、一个或多个公共部分506或其任意组合的传输。UE可以通过使用控制部分502B或数据部分504B发送指示来指示从基站调度模式到对等UE调度模式(例如,RSU调度模式)的改变。另外,UE可以使用DL控制部分502A或DL数据部分504A接收分配的侧行链路资源的指示,其中指示可以从基站、RSU或另一UE接收。
V2X通信涉及车辆之间(例如,V2V)、车辆和基础设施之间(例如,车辆到基础设施(V2I))、车辆和行人之间(例如,车辆到行人(V2P))以及车辆和网络服务器之间(车辆到网络(V2N))的通信。对于V2V、V2P和V2I通信,数据分组可以在车辆或路侧单元(RSU)之间直接发送,而不通过网络、eNB或gNB。现有的V2X通信可以利用多种操作模式。在一个方面,模式3是网络调度的资源分配操作模式,其可以是集中式模式(例如,基于eNB),其中,网络调度资源以供UE使用(例如,每发送的分组)。在模式3的情况下,网络基础设施不涉及数据传输。尽管在模式3中基站可能不携带数据流量,但是基站可以控制资源的调度。UE可以连接到网络(例如,在RRC_CONNECTED模式下)以发送数据。UE从基站请求传输资源,且基站可以调度传输资源以供侧行链路控制信息和数据的传输。侧行链路半持久调度(SPS)(例如,其中流量的调度可以是半持久的)可以被支持用于调度的资源分配。结果,由于可以避免潜在的资源冲突因而可以实现资源效率。因此,对于模式3,即使基站不发送或接收数据,基站也与UE交换控制信号。
另一操作模式是模式4,其中UE自主地选择资源。在模式4的情况下,UE从分配的资源池中选择要使用哪些资源。该选择可以是随机的或基于算法。这样的技术可以被称为蜂窝V2X(C-V2X)操作的无基础设施模式。UE可以自主地从资源池中选择资源并执行传输格式选择以发送侧行链路控制信息和数据。如果配置了地带与V2X侧行链路传输资源池之间的映射,则UE可以基于UE所在的地带选择V2X侧行链路资源池。在某些方面,UE针对侧行链路资源的(重新)选择执行感测。基于感测结果,UE(重新)选择一些特定的侧行链路资源并预留多个侧行链路资源。可以允许UE执行多达两个并行的独立资源预留过程。UE还被允许执行针对其V2X侧行链路传输的单个资源选择。用于模式4的另一术语可以包含UE自主资源选择模式。
在增强型V2X(eV2X)操作中(例如,使用NR PC5接口),额外的操作模式是可能的,其包含另一UE可调度通信的操作。在一个方面,一种类型的UE(例如,RSU)可以用于直接使用PC5接口来调度附近的其他UE。可以授权RSU使用对等UE调度模式或RSU调度模式来管理RSU周围的UE的群组的资源。在该模式下,RSU可以被分配资源的群组,并且RSU可以调度通过PC5接口在RSU下注册的UE来将这些资源用于V2X通信。RSU可以从网络(例如,eNB或gNB)动态地获得资源的群组,或者RSU可以基于预配置被分配有资源的群组。在对等UE调度模式或RSU调度模式中,UE使用PC5接口从RSU获得资源分配,并且因此可以不使用与网络(例如,eNB/gNB)的Uu/RRC信令。对等UE调度模式或RSU调度模式也可以被称为模式3.5,其中网络在群组级别为群组中的所有UE管理资源分配。
由RSU或编队(platoon)群组的领导者使用PC5/侧行链路通信信道执行对各个UE的精确资源管理。在侧行链路通信的一个方面,图6图示了使用PC5信令在UE之间通信的UE120,图7图示了使用PC5信令在UE之间通信并使用Uu接口与RAN节点(例如,基站110)通信的UE 120。图8图示了使用PC5信令在UE之间通信,使用Uu接口与RAN节点(例如,基站110)通信,以及使用PC5信令与RSU 805通信的UE 120。在任何情况下,Uu接口可以由RAN节点用来与UE进行通信,而PC5可以支持UE 120之间的直接通信(例如,用于广播/多播或群播/单播)。
在一个方面,在用于V2X通信的模式3中操作的特定UE通过Uu接口从网络(例如eNB/gNB)接收调度信令。在UE与网络(例如,eNB/gNB)之间的RRC连接处于连接模式(例如,RRC_CONNECTED)。即使UE不具有活动分组数据单元(PDU)会话/分组数据网络(PDN)连接或任何活动数据无线电承载(DRB),UE也可以处于RRC_CONNECTED模式。然而,当UE转变到在本文描述的对等UE调度模式,或RSU调度模式,或模式3.5时,UE可以经由PC5接口从RSU获得资源分配。因此,在UE和eNB/gNB之间的Uu接口上可能不需要任何信令交换。例如,由于V2X通信,将不触发RRC信令、MAC信令(例如,缓冲状态报告(BSR))或调度指派。这可能导致UE和eNB/gNB之间的Uu连接由于非活动而超时。在一些方面,网络可以将UE移动到空闲模式(例如,RRC_IDLE)并且可以释放RRC连接。这样,如果通过Uu接口与eNB或gNB一起的UE最初处于模式3(即RRC_CONNECTED),并且UE从模式3转变(或转换)到RSU调度模式(也称为模式3.5)或对等UE调度模式,则UE可以移动到空闲模式中。当在RSU调度模式(例如,模式3.5)中UE不再通过Uu链路与eNB通信以调度资源时,可能发生这种情况。
由于非活动性,eNB可以将UE移动到RRC_IDLE模式并且可以删除所有UE上下文。这意味着,当UE转换回模式3时或者当UE确实具有要通过Uu发送的数据时,UE可能必须重新建立与网络的活动连接,即,与核心网交换信令,再次建立基站中的上下文,并且可能执行认证/授权过程。这样的过程可能导致延迟和不必要的核心网信令负载。另外,如果存在下行链路数据,则网络可能浪费有限的寻呼资源来寻呼UE。因此,在对等UE调度模式中进行通信时将UE移动到空闲模式可能是不期望的,由于UE可能在任何时间与V2X通信并行地发送/接收Uu数据,和/或可能由于离开RSU的覆盖而转换回模式3。
本方法和装置包括定义UE与RAN节点(例如,基站、eNB和/或gNB)之间的显式信令,以支持在模式3.5(即,RSU调度模式或对等UE调度模式)与模式3之间的转换,以用于侧行链路通信(例如,eV2X NR PC5操作)。具体地,可以在使用来自RAN节点的Uu信令的模式3和模式3.5(即,RSU调度模式)之间进行转换。
本方法和装置公开了使用RRC或MAC信令来通知RAN节点(或基站,例如eNB/gNB)调度模式改变。在一个方面,UE向RAN节点发送指示其将从模式3改变到模式3.5(即,对等UE调度模式或RSU调度模式)的信令消息。此信令消息可以被称为非活动请求消息、PC5非活动请求消息或其他类似术语。另外,UE与基站之间的信令可以使基站避免在对等UE调度模式中通信时将UE移动到空闲模式中,并且还可以使基站保持UE的上下文/状态。例如,在接收到非活动请求消息时,基站可以避免对与UE的Uu连接进行定时以维持UE的上下文和/或状态,并且可以避免在UE正在对等UE调度模式中操作进行侧行链路通信时将UE移动到RRC_IDLE模式。
图8图示了通过数据接口(例如,PC5数据接口)交换数据的两辆汽车、UE-1和UE-2。UE-1还使用Uu接口连接到RAN节点。UE-1和UE-2还通过调度接口(例如,PC5调度接口)从RSU接收调度信号。
当UE-1处于RAN节点(eNB/gNB)覆盖并且UE-1选择用于PC5调度的模式3时,UE-1可以在Uu接口上处于RRC_CONNECTED模式。该RAN节点通过在该Uu接口上发送信令来调度PC5通信。
当RSU接受UE-1进行调度时,UE-1向RAN节点信令通知以将Uu上的与PC5接口相关的操作(即,调度侧行链路消息的发送和接收)置于非活动模式(例如,PC5_INACTIVE模式),其中当RAN节点从UE-1接收非活动请求(PC5非活动请求)时,RAN节点上的PC5模式3操作状态机可被置于非活动模式。然后,UE-1可以请求RSU调度UE-1的PC5操作,例如与UE-2的通信。然而,这可能不会影响RAN节点和UE-1之间的Uu连接的操作(例如,用于单播通信)。
UE-1可以决定在任何时间点或者在RAN节点命令这样做时转换回模式3(即,在Uu上的RRC_CONNECTED模式)。在一些方面,可以通过向RAN节点发送恢复消息(例如,PC5恢复消息)来执行转换回模式3,并且UE-1可以通过Uu接口从RAN节点再次接收调度消息(例如,用于PC5操作)。
当转换调度节点时在UE-1和RAN节点之间提供显示信令的优点在于,当转换时可以规划用于UE的资源。另一个优点是UE的上下文/状态被保留,使得UE可以不间断地转换回(例如,未使用核心网(CN)信令),以允许在两种模式之间的快速转换。因此,在接收到来自UE-1的指示操作模式正在改变的信令时,可以通过侧行链路资源的配置来增加通信效率。另外,模式之间的不间断转换可以提高UE-1处的服务的质量和可靠性。
图9提供了根据本公开的某些方面的用于UE-1在操作模式之间转换的信令的细节。例如,图9描述了所涉及的信令和实体的行为。
如图9所示,步骤0,UE-1(例如,UE 120)可以在用于PC5通信的模式3中操作,并且因此在与RAN节点(例如,基站110)的Uu接口上处于RRC_CONNECTED状态。UE-1发送调度请求(其可以包含BSR)到RAN节点,并且通过Uu接口从RAN节点接收调度许可,例如SA。
在某个时间点,例如在步骤1,UE-1进入对等UE(例如RSU 905)的覆盖范围。UE-1可以标识对等UE(例如,RSU)和对等UE的能力。这可以通过对这些UE的主动轮询或者通过PC5接口监听广播消息来实现。UE-1可以另外地或替代地配置有对等UE(例如,RSU)的位置信息,使得UE-1基于其位置知道RSU在UE-1附近。UE-a可以决定其优选由RSU调度用于侧行链路(例如,PC5)操作,例如,由于UE-a可能能够避免Uu上的活动,进而转换到不同的RAT或出于其他原因。UE-1可以尝试获得与对等UE(例如,RSU)的关联,使得UE-1可以使用由RSU提供的调度服务(例如,用于侧行链路通信)。
为了从对等UE(例如RSU)获得调度服务,UE-1可以首先从对等UE寻求授权。授权可以是与对等UE的显式信令的形式,或者是通过检查来自对等UE的通告的隐式授权。在显式信令的情况下,UE-1可以经由PC5接口向对等UE或RSU发送注册请求。该请求可以是RRC消息、PC5信令消息、应用层信令消息或其任意组合的形式。在一个方面,如果对等UE是编队领导者,则该信令可以是编队成员管理信令的一部分。该注册请求可以包含UE-1的标识符,并且允许对等UE在后续资源调度管理中使用该标识符。对等UE(例如,RSU)可以向UE发送注册确认消息,其中,注册被确认,并且对等UE可以在资源调度控制中使用UE-1的标识符。
在隐式授权的情况下,对等UE(例如,RSU)可以周期性地广播用于UE的信息以知道对等UE的存在及其资源调度的能力(例如,模式3.5)。根据广播信息,UE-1还可以学习如何与对等UE交互以进行资源调度操作,例如,在建立资源管理时是使用MAC-CE还是RRC消息。在该过程之后,如图9的步骤1所标识,UE-1可以开始使用RSU的调度用于其侧行链路(例如,PC5)操作,如图9的步骤2所示。
UE-1可以向RAN节点发送非活动请求消息(例如,PC5非活动请求消息),以通知RAN节点在模式之间转换,如步骤3中那样。该非活动请求消息包含用于对等UE(例如,RSU)的标识符,该对等UE可以为UE-1提供调度服务。在授权过程中,例如图9的步骤1,UE-1还可以学习UE-1将在非活动请求消息中使用的对等UE(例如,RSU)的标识符。对等UE标识符可以允许RAN节点(例如,基站)在接收到非活动请求消息时授权UE的操作模式的改变。RAN节点还可以确定优选操作,例如,以改变对对等UE的资源分配。
RAN节点基于各种信息来确定允许UE-1转换到对等UE调度模式,即模式3.5,该信息可以包含UE的订阅信息、对等UE的标识符以及是否允许对等UE执行模式3.5调度、UE的位置、日期时间、区域的无线电条件等。如果UE被授权从模式3转换到对等UE调度模式,即模式3.5,则RAN节点可以将UE的PC5或侧行链路操作状态标记为非活动(例如,PC5_INACTIVE),并且将对应的信息存储在UE上下文中。RAN节点可以不再为UE在Uu接口上调度或预留用于PC5操作的资源,例如,释放先前指派给UE的SPS资源,等等。然而,RAN节点可以存储分配给UE用于PC5或侧行链路操作的标识符。在一些方面,所存储的标识符可以包含用于侧行链路的一个或多个RNTI、UE-PC5聚合最大比特率(AMBR)、授权操作模式等。
非活动状态(例如,PC5_INACTIVE状态)可能影响UE的PC5操作,但是Uu接口上的单播发送可能不受影响,即,UE可能仍然处于RRC_CONNECTED状态以用于Uu上的单播传输,并且DRB可以根据正常操作来维持。RAN节点(即,基站)可以发送包含恢复标识符(ID)和其他信息的非活动确认消息(例如,PC5非活动确认消息)。该恢复ID由RAN节点分配并用于索引UE存储的用于PC5操作的上下文信息。当UE转换回模式3操作时,恢复ID可以用于撷取UE的存储上下文以帮助建立对应的RRC状态。
另外,如果RSU在RAN节点的控制下,则RAN节点还可以调整RSU的配置。在一些方面,这包含增加或减少分配给RSU/对等UE的资源,将UE-1的授权信息传送到RSU以供调度使用,和/或一些安全上下文,使得RSU能够针对授权操作验证UE-1。
在某个时间点,UE-1可以确定转换回模式3操作。例如,UE-1可能正在离开RSU的覆盖范围,到RSU的连接丢失等。UE-1向RAN节点发送恢复消息(例如,PC5恢复消息),并且包含在非活动确认消息(例如,步骤4的PC5非活动确认消息)中UE-1接收的恢复ID。恢复ID允许RAN节点标识UE-1的存储上下文并验证恢复请求的真实性。在一个方面,恢复ID可以包含基于可存储在RAN节点处的UE-1的安全上下文可验证(例如,可加密验证)的一些部分。如果验证成功,则RAN节点可以恢复UE-1的用于侧行链路通信的调度操作(例如,PC5操作,诸如模式3PC5操作等),并且RAN节点可以发送恢复确认消息(例如,PC5恢复确认消息)以确认到UE-1的模式转换。
在另一方面,在步骤4中,RAN节点可以在非活动确认消息(例如,PC5非活动确认消息)中提供区域ID(例如,PC5 RAN区域ID)。区域ID可以标识授权模式3.5操作的区域(例如,地理区域、小区、位置等)。区域ID可以是RAN节点所通告的一些ID的形式(例如,ECGI、5G小区ID、跟踪区域ID、注册区域ID等)。替代地,区域ID也可以是对等UE或RSU ID的列表。这样,如果UE-1移动到未被区域ID覆盖的区域,则UE-1可以执行恢复由RAN节点调度的侧行链路通信的操作(例如,PC5恢复操作,如步骤5和6),并转换回模式3操作。
在另一个方面,当UE-1移出由区域ID指示的区域,并且UE-1已经发现并与新的对等UE或RSU相关联时,UE-1可以通过重复步骤3和4直接请求附加模式3.5操作的授权。在一些方面,当UE-1从第一RAN节点的覆盖范围行进到第二RAN节点的覆盖范围,同时保持在同一编队中且由同一编队领导者服务时,UE-1可以向第二RAN节点发送非活动请求消息(例如,PC5非活动请求消息)。在该非活动请求消息中,UE-1还可以包含恢复ID,或者附加地包含第一RAN节点的ID。第二RAN节点然后可以使用恢复ID和/或第一RAN节点的ID从第一RAN节点撷取UE-1的上下文。第二RAN节点还可以授权由第二RAN节点提供的覆盖范围内的UE-1的模式3.5操作。
图10是公开用于管理V2X通信中的第一UE的操作模式的方法的流程图。在一些方面,图10图示了用于转换到PC5非活动模式/从PC5非活动模式转换的信令,这可以包含如本文所示的用于在模式3和模式3.5(即,对等UE调度模式或RSU调度模式)之间转换的信令。
在步骤1010中,第一UE向RAN节点(即,基站)发送非活动请求消息(例如,PC5非活动请求消息)以指示第一UE正在从基站调度模式(即,RAN节点调度模式或模式3)转换到对等UE调度模式,这也可以被称为RSU调度模式或模式3.5。该非活动请求消息包含用于第二UE(例如,RSU)的标识符,其中第二UE可以为第一UE调度侧行链路通信。
在这种情况下,第一UE可以使用来自RSU的包含模式3.5的侧行链路调度(例如,PC5调度模式),而不是使用模式3,该模式3可以使用来自RAN节点的Uu信令。然而,用于侧行链路操作的RSU调度模式可以与通过用于单播的Uu来接收数据的UE并行运行。
在步骤1020中,第一UE接收由基站发送的指示状态改变的确认消息,其中,该指示指示了第一UE的状态(或操作模式)已经改变为对等UE调度模式或RSU调度模式,即模式3.5。所使用的信令方法可以包含RRC信令或MAC消息。在一个方面,确认消息包含恢复ID。
基站(例如,RAN节点)可以保持用于PC5信令的UE上下文(例如,来自CN的订阅信息、分配的ID等)。基站可以单独地保持用于侧行链路(例如,PC5)操作的UE的上下文。然而,基站可以去除用于在Uu接口上调度侧行链路操作的资源。潜在地,可以向基站提供RSU ID,这可以允许基站执行RSU操作的一些类型的授权。在一个方面,基站可以基于第二UE的标识符来执行对等UE调度模式的至少一种类型的授权。在一些情况下,基站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RSU资源分配块(其可以包含为侧行链路通信分配的资源池)来增加或减少为对等UE调度模式操作分配给第二UE的资源。在一些情况下,基站可以执行其他类型的授权。
在步骤1030,第一UE可以从基站接收指示允许对等UE调度模式(或RSU调度模式或模式3.5)的位置的区域ID。基站还可以提供允许对等UE调度模式的ID列表,例如RSU ID列表。这样,在该方面,UE通过检查区域ID和/或RSU ID来知道在位置中使用的调度模式。
区域ID包含标识符列表,其中的至少一个标识符由第二UE(即,RSU)通告。该列表包含由UE允许进行该操作的RSU(或第二UE)。基站还可以向UE提供恢复ID。
在步骤1040,第二UE可以像RSU那样使用第一UE和第二UE之间的直接通信接口(即RSU)或PC5接口为第一UE分配用于侧行链路(例如,V2X)通信的资源。
在另一方面,第一UE向基站发送第一UE正在从模式3.5(即,对等UE调度模式或RSU调度模式)转换到模式3的信令消息。该信令消息可以包含恢复消息(例如,PC5恢复消息)。该恢复消息可以是从第一UE到基站的信令消息,以通知RAN节点该第一UE正在为该侧行链路(例如,PC5链路)转换回模式3操作。因此,基站恢复用于PC5模式3操作的状态机。
在步骤1045中,第一UE可以确定是否从对等UE调度模式(即,RSU调度模式)转换到基站调度模式。在一些情况下,当确定是否转换回基站调度模式时,第一UE可以是在由区域ID标识的区域内的第一UE。
在步骤1050中,如果第一UE移出RSU覆盖范围,或者如果第一UE确定转换回基站调度模式,即模式3(例如,基于步骤1045的确定),则在步骤1052中,第一UE将具有恢复ID的恢复消息(例如,PC5恢复消息)(通过Uu)发送到基站。在第一UE确定转换回基站调度模式即模式3的情形中,在一些方面,如果第一UE确定它当由RAN节点调度时可以比由RSU调度时移动得更快,则第一UE可以这样做。另外,基站调度模式区域可以大于RSU调度模式区域。
因此,如果步骤1050的回答为是(即,UE已经移出RSU覆盖范围或移出PC5非活动状态可以被允许的区域,或者如果UE返回到基站调度模式),则在步骤1052中,UE(通过Uu)向基站发送具有恢复ID的恢复消息。在步骤1053中,基站使用PC5恢复ID来撷取第一UE的上下文。恢复ID可以允许基站为第一UE撷取PC5上下文而不使用CN信令。
在步骤1060中,基站基于恢复ID恢复用于侧行链路通信的调度操作。如果该基站与步骤1010中的基站不同,则基站使用恢复ID从前一基站获得第一UE的上下文。
另外地或替代地,第一UE可以从第一基站的覆盖范围移动到第二基站的覆盖范围,在由同一RSU服务时,UE-1可向第二基站发送非活动请求消息(例如,PC5非活动请求消息)。因此,如果步骤1050的回答为否,则第一UE可以向第二基站发送非活动请求消息,以指示该UE正在对等UE调度模式(例如,RSU调度模式)下操作。在该非活动请求消息中,第一UE可以包含恢复ID和/或第一基站的ID。
在图10中,在基站接收到非活动请求消息之后(例如,在步骤1010),基站可以基于所提供的RSU ID来决定是否允许模式3.5(即,对等UE调度模式或RSU调度模式)。如在本文所描述的,由UE发送的非活动请求(例如,PC5非活动请求)请求将调度模式改变为模式3.5。基站是否授权到模式3.5的转换可以基于所指示的RSU。在一些情况下,UE可以同时使Uu和PC5接口两者都是活动的,并且UE正在处理的流量的类型可以用于确定对哪个操作进行优先级处理。在一个方面,如果PC5操作用于具有高优先级的消息,例如,高的近距离通信分组优先级(pro se per-packet priority,PPPP)或5G服务质量(QoS)标识符(5QI)优先级,则即使这种发送由基站调度并且与PC5发送冲突,第一UE也可以延迟Uu接口上传输的操作,。
基站可以与PC5通信分开地管理Uu接口。基站可以调度第一UE以用于使用Uu接口与基站通信,而RSU同时调度第一UE进行PC5操作,这可能导致冲突。基站可以依靠第一UE通过为一些流量优先级优先化侧行链路信令来处理该冲突。在一个方面,可以基于UE正在处理的应用来对优先化PC5流量。可以为用于应用的流量分组分配每分组优先级。UE还可以配置有优先级阈值。如果用于PC5的应用流量超过优先级阈值,则UE可以将来自模式3.5中的RSU的调度优先于用于Uu传输的基站调度。在另一个方面,诸如在步骤1065,第一UE基于UE正在处理的应用确定在对等UE调度模式下的V2X通信流量的优先级。
在一些方面,可以不再需要UE到RAN节点的Uu连接(例如,PDU会话被移除,或者由于UE可能没有在接收数据导致的非活动而使Uu连接超时)。在这种情况下,RAN节点可以向UE提供另一恢复ID和附加信息。该另一恢复ID可以与PC5恢复ID一起使用或单独使用,使得第一UE可以单独向基站指示第一UE是否想仅恢复PC5调度操作(模式3)或Uu操作(即,也恢复DRB)。
在一些方面,基站可以创建区域概念,其中第一UE可以在特定区域内在模式3和模式3.5之间自由转换。该区域可以覆盖多个小区,其可以另外与多个小区ID相关联。与该区域相关联的区域ID可以包含由基站通告的标识符。区域ID可以由基站广播。
当第一UE离开RSU调度模式区域(或对等UE调度模式区域,或模式3.5区域),或者它与RSU失去连接时,第一UE可以通过向基站信令通知(通知)第一UE正在转换到模式3,而回退到模式3。这可以使得第一UE使用PC5恢复消息向基站信令通知,如先前关于步骤1052所讨论的。当第一UE处于RSU调度模式区域内时,可以存在用于UE的RSU间切换,以允许UE在RSU之间转换。或者,对于模式3.5,当群组领导者仍然存在时,该群组可以经过该区域中的不同小区。因此,当UE离开RSU调度模式区域,或者UE失去与任何RSU的连接时,可以调度UE进行切换,如步骤1070所示。在一些方面,第一UE可以执行从第二UE(例如,RSU)到第三UE(例如,另一RSU)的切换,以继续对等UE调度模式。在另一方面,第一UE向基站发送包含第三UE的恢复ID的PC5非活动请求消息。另外地或替代地,第一UE执行从基站到另一基站的切换,同时维持对等UE调度模式。
当第一UE移出RSU调度模式区域(或者对等UE调度模式或模式3.5)时,第一UE可以通过信令通知请求将模式改变为RSU调度模式或模式3.5的非活动请求(例如,PC5非活动请求),来直接向新区域中的新基站(或RAN节点)指示它想要进入对等UE调度模式(或者RSU调度模式或模式3.5),而不进行回退到使用Uu接口与基站通信。
图11图示了可以包含在基站1101内的组件。基站1101可以是接入点、NodeB、演进NodeB等。基站1101包含处理器1103。处理器1103可以是通用单芯片或多芯片微处理器(例如,高级精简指令集计算(RISC)机器(ARM))、专用微处理器(例如,数字信号处理器(DSP))、微控制器、可编程门阵列等。处理器1103可以被称为中央处理单元(CPU)。虽然在图11的基站1101中图示了单个处理器1103,但是在替代的配置中,可以使用处理器的组合(例如,ARM和DSP)。
基站1101还包含存储器1105。存储器1105可以是能够存储电子信息的任何电子组件。存储器1105可以被实现为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磁盘存储介质、光存储介质、RAM中的闪存设备、包括处理器的板载存储器、可擦除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寄存器等,包含其组合。
数据1107和指令1109可以存储在存储器1105中。指令1109可由处理器1103执行以实施本文所公开的方法。执行指令1109可以涉及使用存储在存储器1105中的数据1107。当处理器1103执行指令1109时,指令1109a的各个部分可以被加载到处理器1103上,并且各个数据1107a可以被加载到处理器1103上。
基站1101还可以包含发送器1111和接收器1113,以允许向基站1101发送信号和从基站1101接收信号。发送器1111和接收器1113可以统称为收发器1115。多个天线1117a-b可电耦合到收发器1115。虽然未示出,但是基站1101还可以包含多个发送器、多个接收器和/或多个收发器。
基站1101的各个组件可以通过一条或多条总线耦合在一起,该总线可以包含电力总线、控制信号总线、状态信号总线、数据总线等。为了清楚起见,各种总线在图11中被示为总线系统1119。
图12图示了可以包含在无线通信设备1201内的组件。无线通信设备1201可以是接入终端,移动站,UE等。无线通信设备1201包含处理器1203。处理器1203可以是通用单芯片或多芯片微处理器(例如,ARM)、专用微处理器(例如,DSP)、微控制器、可编程门阵列等。处理器1203可以被称为CPU。尽管在图12的无线通信设备1201中图示了单个处理器1203,但是在替代的配置中,可以使用处理器的组合(例如,ARM和DSP)。
无线通信设备1201还包含存储器1205。存储器1205可以是能够存储电子信息的任何电子组件。存储器1205可以实现为RAM、ROM、磁盘存储介质、光存储介质、RAM中的闪存设备、包含处理器的板上存储器、EPROM、EEPROM、寄存器等,包含其组合。
数据1207和指令1209可以存储在存储器1205中。指令1209可由处理器1203执行以实施本文所公开的方法。执行指令1209可以涉及使用存储在存储器1205中的数据1207。当处理器1203执行指令1209时,指令1209a的各个部分可以被加载到处理器1203上,并且各个数据1207a可以被加载到处理器1203上。
无线通信设备1201还可以包含发送器1211和接收器1213,以允许向无线通信设备1201发送信号和从无线通信设备1201接收信号。发送器1211和接收器1213可以统称为收发器1215。多个天线1217a-b可电耦合到收发器1215。无线通信设备1201还可以包含多个发送器、多个接收器和/或多个收发器。
无线通信设备1201的各个组件可以通过一条或多条总线耦合在一起,该总线可以包含电源总线、控制信号总线、状态信号总线、数据总线等。为了清楚起见,各种总线在图12中被示为总线系统1219。
使用指示用于侧行链路通信或V2X通信的操作模式的改变的显式信令,无线通信设备1201(例如,控制接收器1213、发送器1211或收发器1215)的处理器1203可以被有效地分配资源以用于通过侧行链路通信链路与另一设备进行通信。这样,当无线通信设备1201执行侧行链路通信时,处理器可以准备通过降低处理能力的斜升来(例如,从RSU)更有效地接收侧行链路资源的分配。另外,当操作模式转换到对等UE调度模式时,尽管无线通信设备1201可能在一段时间内没有要与基站(例如,经由Uu接口)通信的数据,但是可以保持无线通信设备1201的上下文,并且无线通信设备1201的连接可以不(例如,由RAN节点或基站)超时。因此,当无线通信设备1201与基站通信时,可以避免额外的信令(例如,重新建立连接),从而减少处理器1203的处理开销并且减少收发器1215、接收器1212或发送器1211的信令。
应当注意,在本文中所描述的方法描述了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操作和步骤可以被重新排列或者以其他方式修改,使得其他实施方式也是可能的。在一些方面,可以组合来自该方法中的两种或更多种的特征。在一个方面,每种方法的方面可以包含其他方法的步骤或方面,或本文描述的其他步骤或技术。因此,本公开的各方面可提供用于转换用于侧行链路通信的操作模式。
提供本文的描述是为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制造或使用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将容易了解对本公开的各种修改,以及本文中所界定的一般原理可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应用于其他变型。因此,本公开不限于本文中所描述的示例和设计,而是符合与本文中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征一致的最广泛范围。
本文所描述的功能可被实施于硬件、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固件或其任意组合中。如果实施于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中,那么功能可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而被存储或发送。其他方面和实施方式在本公开和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在一个方面,由于软件的性质,可以使用由处理器执行的软件、硬件、固件、硬布线或任意这些的组合来实施在本文中所描述的功能。实施功能的特征还可以在物理上位于各种位置,包含被分布为使得部分功能被实施在不同的物理(PHY)位置处。同样,如本文所用,包括在权利要求中,如在项目列表(诸如,以诸如“至少一个”或“一个或多个”的短语为开头的项目列表)中所用的“或”指示包含性列表,使得在一些方面,A、B或C中的至少一者的列表意指A或B或C或AB或AC或BC或ABC(即,A和B和C)。
计算机可读介质包含非暂时性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两者,通信介质包含促进计算机程序从一个地方到另一个地方的传送的任意介质。非暂时性存储介质可以是可由通用或专用计算机存取的任意可用介质。作为示例而非限制,非暂时性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含RAM、ROM、EEPROM、光盘(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磁盘存储或其他磁存储设备,或可用于携带或存储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所需程序代码部件且可由通用或专用计算机,或通用或专用处理器存取的任何其他非暂时性介质。另外,任意连接适当地称为计算机可读介质。在一个方面,如果使用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数字订户线(DSL)或诸如红外线、无线电和微波等无线技术从网站、服务器或其他远程源发送软件,则同轴电缆、光纤电缆、双绞线、DSL或诸如红外线、无线电和微波等无线技术包含于介质的定义中。如在本文中所使用的,盘和碟包含CD、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碟(DVD)、软盘和蓝光碟,其中盘通常磁性地再现数据,而碟使用激光光学地再现数据。上述的组合也包含在计算机可读介质的范围内。
本文描述的技术可以用于各种无线通信系统,诸如CDMA、TDMA、FDMA、O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和其他系统。术语“系统”和“网络”通常可互换使用。CDMA系统可以实施诸如CDMA2000、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UTRA)等的无线电技术。CDMA2000涵盖IS-2000、IS-95和IS-856标准。IS-2000版本0和A通常被称为CDMA2000 1X、1X等。IS-856(TIA-856)通常被称为CDMA2000 1xEV-DO、高速率分组数据(HRPD)等。UTRA包含宽带CDMA(WCDMA)和CDMA的其他变型。TDMA系统可以实施诸如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SM)的无线电技术。OFDMA系统可以实施无线电技术,诸如超移动宽带(UMB)、演进通用陆地无线接入(E-UTRA)、电气与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802.11(无线保真(Wi-Fi))、IEEE 802.16(WiMAX)、IEEE 802.20、Flash-OFDM等。UTRA和E-UTRA是通用移动电信系统(UMTS)的一部分。3GPP LTE和LTE高级(LTE-A)是使用E-UTRA的UMTS的新版本。UTRA、E-UTRA、UMTS、LTE-a和GSM在来自名为“第3代合作伙伴计划”(3GPP)的组织的文档中描述。在来自名为“第3代合作伙伴计划2(3GPP2)”的组织的文档中描述了CDMA2000和UMB。本文描述的技术可以用于上述系统和无线电技术以及其他系统和无线电技术。然而,本文的描述出于示例的目的描述了LTE系统,并且在上面的大部分描述中使用了LTE术语,尽管这些技术可以应用于LTE应用之外。
在LTE/LTE-A网络(包含在本文描述的网络)中,术语演进型节点B(eNB)通常可以用于描述基站。本文描述的一个或多个无线通信系统可以包含异构LTE/LTE-A网络,其中不同类型的eNB为各种地理区域提供覆盖。在一个方面,每个eNB或基站可以为宏小区、小小区或其他类型的小区提供通信覆盖。术语“小区”是3GPP术语,其可以用于描述基站、与基站相关联的载波或分量载波(CC),或者载波或基站的覆盖区域(例如,扇区等),这取决于上下文。
基站可以包含或者可以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称为基站收发台、无线电基站、AP、无线电收发机、NodeB、eNB、gNB、home NodeB、home eNodeB或一些其他适当的术语。基站的地理覆盖区域可以被划分为构成覆盖区域的一部分的扇区。本文描述的一个或多个无线通信系统可以包含不同类型的基站(例如,宏小区基站或小小区基站)。在本文描述的UE能够与各种类型的基站和网络设备(包含宏eNB、小小区eNB、中继基站等)进行通信。对于不同的技术可能存在重叠的地理覆盖区域。在一些情况下,不同的覆盖区域可以与不同的通信技术相关联。在一些情况下,通信技术的覆盖区域可以与另一技术相关联的覆盖区域重叠。不同的技术可以与相同的基站相关联,或者与不同的基站相关联。
在本文中所描述的无线通信系统可以支持同步或异步操作。对于同步操作,基站可以具有类似的帧定时,且来自不同基站的传输可以在时间上大致对准。对于异步操作,基站可以具有不同的帧定时,且来自不同基站的传输可以不在时间上对准。本文描述的技术可用于同步或异步操作。
本文所述的DL传输也可称为前向链路传输,而UL传输也可称为反向链路传输。在一个方面,在本文描述的包含图1的无线网络100的每个通信链路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载波,其中每个载波可以是由多个子载波组成的信号(例如,不同频率的波形信号)。每个调制信号可以在不同的子载波上发送,并且可以携带控制信息(例如,参考信号、控制信道等)、开销信息、用户数据等)。在本文描述的通信链路可以使用频分双工(FDD)(例如,使用成对的频谱资源)或时分双工(TDD)操作(例如,使用不成对的频谱资源)来发送双向通信。可以为FDD(例如,帧结构类型1)和TDD(例如,帧结构类型2)定义帧结构。
因此,本公开的方面可以提供用于管理在D2D或V2X通信中的一个或多个UE的操作模式。应当注意,这些方法描述了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操作和步骤可以被重新排列或者以其他方式修改,以及其他实施方式也是可能的。
结合本公开描述的各种图示性的方框和模块可以用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其他可编程逻辑设备、分立门或晶体管逻辑、分立硬件组件或设计成执行本公开描述的功能的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施或执行。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但在替代方案中,处理器可以是任意常规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或状态机。处理器也可被实施为计算设备的组合(例如,DSP与微处理器的组合、多个微处理器、结合DSP核心的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或任意其他此类配置)。因此,在本文描述的功能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其他处理单元(或核心)在至少一个集成电路(IC)上执行。在各个方面,可以使用可以以本领域已知的任何方式编程的不同类型的IC(例如,结构化/平台ASIC、FPGA或其他半定制IC)。每个单元的功能还可以全部或部分地用在存储器中实现的指令来实施,这些指令被格式化为由一个或多个通用或专用处理器来执行。
在附图中,相似的组件或特征可以具有相同的参考标号。另外,可以通过在参考标号之后跟随破折号和区分相似组件的第二标号来区分相同类型的各种组件。如果在说明书中仅使用第一参考标号,则该描述适用于具有相同第一参考标号的类似组件中的任意一者,而与第二参考标号无关。

Claims (30)

1.一种用于在设备到设备通信中管理第一用户设备UE的操作模式的方法,包括:
所述第一UE向基站发送指示所述第一UE正在从基站调度模式转换到对等UE调度模式的请求消息;以及
所述第一UE从所述基站接收指示允许所述对等UE调度模式的状态改变的确认消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对等UE调度模式包括:
第二UE为所述第一UE分配用于所述设备到设备通信的资源,其中,使用所述第一UE与所述第二UE之间的直接通信接口、所述第一UE与所述第二UE之间的侧行链路接口或其任意组合来分配所述资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UE执行从所述第二UE到第三UE的切换以继续所述对等UE调度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切换包括:
所述第一UE向所述基站发送包含所述第三UE的标识符的另一请求消息。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第二UE包括路侧单元RSU。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UE确定所述第一UE处于区域标识符所标识的区域内;以及
所述第一UE向所述基站发送恢复消息,以指示所述第一UE正在从所述对等UE调度模式转换到所述基站调度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区域标识符包含标识符列表,所述标识符列表中的至少一个标识符由为所述第一UE分配用于设备到设备通信的资源的第二UE来通告。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区域标识符包含由所述基站通告的标识符。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恢复消息包含恢复标识符。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UE从所述基站接收区域标识符,所述区域标识符指示允许所述对等UE调度模式的区域。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UE执行从所述基站到另一基站的切换;以及
所述第一UE维持所述对等UE调度模式。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UE基于所述第一UE正在处理的应用来确定所述对等UE调度模式下的设备到设备通信流量的优先级。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确认消息包含恢复标识符。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请求消息是无线资源控制消息或介质访问控制消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设备到设备通信包括车联网(V2X)通信。
16.一种第一用户设备UE,管理所述第一UE在设备到设备通信中的操作模式,所述第一UE包括:
用于向基站发送指示所述第一UE正在从基站调度模式转换到对等UE调度模式的请求消息的部件;以及
用于从所述基站接收指示允许所述对等UE调度模式的状态改变的确认消息的部件。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第一UE,其中,所述对等UE调度模式包括:
为所述第一UE分配用于所述设备到设备通信的资源的第二UE,其中,使用所述第一UE与所述第二UE之间的直接通信接口,或所述第一UE与所述第二UE之间的侧行链路接口或其任意组合来分配所述资源。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第一UE,还包括:
用于执行从所述第二UE到第三UE的切换以继续所述对等UE调度模式的部件。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第一UE,其中,所述请求消息包含所述第二UE的标识符。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第一UE,还包括:
用于确定所述第一UE处于由区域标识符标识的区域内的部件;以及
用于向所述基站发送恢复消息以指示所述第一UE正在从所述对等UE调度模式转换到所述基站调度模式的部件。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第一UE,其中,所述区域标识符包含由所述基站通告的标识符。
22.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第一UE,还包括:
用于执行从所述基站到另一基站的切换的部件;以及
用于维持所述对等UE调度模式的部件。
23.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第一UE,还包括:
用于基于所述第一UE正在处理的应用来确定所述对等UE调度模式中的设备到设备通信流量的优先级的部件。
24.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第一UE,其中,所述确认消息包含恢复标识符。
25.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第一UE,还包括从所述基站接收区域标识符,所述区域标识符指示允许所述对等UE调度模式的区域。
26.一种用于由基站在设备到设备通信中管理第一用户设备UE的操作模式的方法,包括:
所述基站从所述第一UE接收指示所述第一UE正在从基站调度模式转换到对等UE调度模式的请求消息;
所述基站向所述第一UE发送指示允许所述对等UE调度模式的状态改变的确认消息;以及
在所述第一UE处于所述对等UE调度模式时,所述基站维持所述第一UE的连接状态。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所述基站基于第二UE的标识符执行所述对等UE调度模式的至少一种类型的授权。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中,执行所述至少一种类型的授权包括:
所述基站增加或减少分配给所述第二UE的用于对等UE调度模式操作的资源。
29.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请求消息包含所述第二UE的标识符。
30.一种用于由基站在设备到设备通信中管理第一用户设备UE的操作模式的装置,包括:
用于所述基站从所述第一UE接收指示所述第一UE正在从基站调度模式转换到对等UE调度模式的请求消息的部件;
用于所述基站向所述第一UE发送指示允许所述对等UE调度模式的状态改变的确认消息的部件;以及
用于在所述第一UE处于所述对等UE调度模式时所述基站维持所述第一UE的连接状态的部件。
CN201980073275.9A 2018-11-13 2019-11-05 用于模式3.5/RSU调度模式的eV2X移动性支持 Pending CN11301620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862760148P 2018-11-13 2018-11-13
US62/760,148 2018-11-13
US16/673,886 US11234285B2 (en) 2018-11-13 2019-11-04 EV2X mobility support for mode 3.5/RSU scheduled mode
US16/673,886 2019-11-04
PCT/US2019/059902 WO2020101953A1 (en) 2018-11-13 2019-11-05 Ev2x mobility support for mode 3.5/rsu scheduled mode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16208A true CN113016208A (zh) 2021-06-22

Family

ID=705500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73275.9A Pending CN113016208A (zh) 2018-11-13 2019-11-05 用于模式3.5/RSU调度模式的eV2X移动性支持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2) US11234285B2 (zh)
EP (1) EP3881599B1 (zh)
CN (1) CN113016208A (zh)
WO (1) WO202010195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234285B2 (en) 2018-11-13 2022-01-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EV2X mobility support for mode 3.5/RSU scheduled mode
WO2020199908A1 (en) * 2019-04-01 2020-10-08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of same
JP7271288B2 (ja) * 2019-04-22 2023-05-11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制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15380621A (zh) * 2020-04-09 2022-11-22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侧链路通信中资源分配和释放的方法和设备
KR20230041015A (ko) * 2020-08-06 2023-03-23 지티이 코포레이션 사이드링크 통신을 위한 정보 교환 방법 및 시스템
WO2022082562A1 (en) * 2020-10-22 2022-04-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idelink transmissions enabled by receiver user-equipment (ue)
US11219028B1 (en) * 2020-12-09 2022-01-04 Charter Communications Operating, Llc Millimeter wave access system for device to device communication
EP4278669A1 (en) * 2021-01-15 2023-11-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obility in sidelink-assisted access link connectivity
US11825440B2 (en) 2021-03-04 2023-11-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Vehicular and cellular wireless device colocation using uplink communications
US11778435B2 (en) * 2021-03-04 2023-10-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idelink assisted cellular operation optimization
US11800581B2 (en) 2021-03-04 2023-10-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sidelink assisted device association
US20240155570A1 (en) * 2021-03-11 2024-05-09 Softbank Corp. System, radio terminal apparatus, vehicle, control apparatus, base station, method and program for performing control in inter-terminal direct communication
JP7190520B2 (ja) * 2021-03-11 2022-12-15 ソフトバンク株式会社 端末間直接通信における無線リソース割当制御モードの選択制御を行うシステム、無線端末装置、車両、制御装置、基地局、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US20230037156A1 (en) * 2021-08-02 2023-02-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On demand assistance for sidelink mode 1 communication
WO2023143837A1 (en) * 2022-01-25 2023-08-03 Sony Group Corporation Methods, communications devices, and infrastructure equipment
CN115866561B (zh) * 2023-02-21 2023-06-13 信通院(江西)科技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v2x网络的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27489A (zh) * 2013-08-29 2015-03-1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通信切换、建立方法及设备
CN106105371A (zh) * 2014-03-28 2016-11-09 Lg 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d2d操作的方法和装置
CN107295454A (zh) * 2016-03-31 2017-10-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资源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EP3273634A1 (en) * 2016-07-18 2018-01-24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Improved support of quality of service for v2x transmission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82127B (zh) * 2012-07-18 2017-04-19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d2d资源获取方法、设备及系统
US10524099B2 (en) * 2015-10-30 2019-12-31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bearer type for V2X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7135740A1 (ko) * 2016-02-06 2017-08-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V2x 통신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7347214A (zh) 2016-05-05 2017-11-14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pc5接口上的资源分配方法及装置
US11057753B2 (en) * 2016-10-07 2021-07-0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device for performing V2X communication
US10972913B2 (en) * 2016-12-23 2021-04-0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performing V2X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for same
CN109417695B (zh) 2017-01-10 2020-10-2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路径转换方法及设备
CN108632919A (zh) * 2017-03-23 2018-10-09 索尼公司 用于无线通信的电子装置以及无线通信方法
US11219054B2 (en) 2017-05-05 2022-01-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laying in a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9429373B (zh) * 2017-06-23 2021-12-1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模式切换方法及网络侧设备与终端设备
KR102339503B1 (ko) * 2017-11-16 2021-12-14 프라운호퍼-게젤샤프트 추르 푀르데룽 데어 안제반텐 포르슝 에 파우 무선 통신 네트워크에서의 사이드링크 통신에 대한 리소스 할당
CN110972197B (zh) * 2018-09-28 2021-12-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US11234285B2 (en) 2018-11-13 2022-01-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EV2X mobility support for mode 3.5/RSU scheduled mode
KR20190084002A (ko) * 2019-06-25 2019-07-1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통신 모드 전환 장치 및 방법
CN114503712A (zh) * 2019-09-29 2022-05-13 苹果公司 双模式侧链路操作
WO2021138897A1 (en) * 2020-01-10 2021-07-15 Mediatek Singapore Pte. Ltd. Methods and apparatus of connention establishing and bearer mapping for ue-to-network relay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27489A (zh) * 2013-08-29 2015-03-18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通信切换、建立方法及设备
CN106105371A (zh) * 2014-03-28 2016-11-09 Lg 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d2d操作的方法和装置
CN107295454A (zh) * 2016-03-31 2017-10-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资源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EP3273634A1 (en) * 2016-07-18 2018-01-24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Improved support of quality of service for v2x transmission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20225464A1 (en) 2022-07-14
EP3881599A1 (en) 2021-09-22
WO2020101953A1 (en) 2020-05-22
US20200154501A1 (en) 2020-05-14
US11234285B2 (en) 2022-01-25
US11690127B2 (en) 2023-06-27
EP3881599B1 (en) 2023-08-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90127B2 (en) EV2X mobility support for mode 3.5/RSU scheduled mode
EP3777399B1 (en) Hybrid operation mode for vehicle-to-everything communications
CN111937330B (zh) 支持用于混合通信协议的复用规则的方法和设备
CN109644498B (zh) 针对频谱共享的新无线电先听后讲设计
CN111670597B (zh) Ue指示的用于ul传输的定时关系
CN112106433B (zh) 无执照下行链路和有执照上行链路部署中的先听后讲操作
KR102627786B1 (ko) 연결에서의 베어러들의 선택적인 활성화
CN116261911A (zh) 用于条件主辅小区添加/改变配置的信令
KR102304288B1 (ko) Sul(supplemental uplink) 상에서의 랜덤 액세스 지원을 위한 랜덤 액세스 응답의 명확화
KR20200097723A (ko) Nr-ss에서의 리소스 할당
JP2017536015A (ja) 無認可無線周波数スペクトル帯域を介してサウンディング基準信号またはスケジューリング要求を送信するための技法
CN110463277B (zh) 系统信息的可靠传送
CN110506447B (zh) 基于可靠性和时延目标的调度请求复用
KR20230074635A (ko) 우선순위화된 랜덤 액세스 절차
CN114731565A (zh) 侧行链路介质访问控制(mac)控制元素(ce)设计
KR20230053599A (ko) 스몰 데이터 전달을 위한 TBS(transport block size) 구성
WO2019104545A1 (en) Nb iot optimized connected mode rach handling to improve throughput
US20220353870A1 (en) Reliability enhancement for sidelink communication
CN111919483B (zh) 用于车联网通信的混合操作模式
WO2024023092A1 (en) Channel access procedure selection for sidelink communications in an unlicensed spectrum
WO2024068824A1 (en) Sharing of channel occupancy time by user devices for a sidelink communication in an unlicensed spectru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