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13507A - 二次电池管理装置及其方法、非暂时性的记录介质 - Google Patents

二次电池管理装置及其方法、非暂时性的记录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13507A
CN113013507A CN202011492409.1A CN202011492409A CN113013507A CN 113013507 A CN113013507 A CN 113013507A CN 202011492409 A CN202011492409 A CN 202011492409A CN 113013507 A CN113013507 A CN 1130135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condary battery
state value
correction amount
battery pack
volt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9240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13507B (zh
Inventor
数见昌弘
松下武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kogawa Electri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Yokogawa Electr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kogawa Electric Corp filed Critical Yokogawa Electri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30135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135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135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135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4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6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G01R31/374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with means for correcting the measurement for temperature or age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4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 H01M10/441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for several batteries or cell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RMEASURING ELECTRIC VARIABLES; MEASURING MAGNETIC VARIABLES
    • G01R31/00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electric properties; Arrangements for locating electric faults;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al testing characterised by what is being tested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1R31/36Arrangements for testing, measuring or monitoring the electrical condition of accumulators or electric batteries, e.g. capacity or state of charge [SoC]
    • G01R31/382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battery or accumulator variables, e.g. SoC
    • G01R31/3842Arrangements for monitoring battery or accumulator variables, e.g. SoC combining voltage and current measuremen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8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 H01M10/482Accumulators combined with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esting or indicating the condition of cells, e.g. the level or density of the electrolyte for several batteries or cell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03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characterised by data exchang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13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acting upon several batterie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13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acting upon several batterie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H02J7/0014Circuits for equalisation of charge between batteries
    • H02J7/0016Circuits for equalisation of charge between batteries using shunting, discharge or bypass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7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monitoring or indicating devices or circuit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68Battery or charger load switching, e.g. concurrent charging and load suppl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发明的二次电池管理装置与具有二次电池的二次电池组可通信地连接,进行所述二次电池组的管理。二次电池管理装置对所述二次电池组请求所述二次电池的电压以及状态值,接收从所述二次电池组发送的所述二次电池的所述电压以及所述状态值。二次电池管理装置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电压以及所述状态值运算所述状态值的校正量,将运算出的所述校正量发送到所述二次电池组以反映该校正量。

Description

二次电池管理装置及其方法、非暂时性的记录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二次电池管理装置、二次电池管理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取的非暂时性的记录介质。
本申请要求基于2019年12月19日提出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第2019-229655号的优先权,将其内容沿用于此。
背景技术
近年,具有可充放电的二次电池,在需要时根据需要进行对二次电池的充放电的系统被用于各种领域。例如,在电力领域,被用于使昼间电力消耗的一部分转移到夜间电力(峰移(peak shift))。在这样的系统中,为了安全并且高效地长期运用系统,高精度地检测表示二次电池的状态的信息非常重要。表示二次电池的状态的信息例如是二次电池的残存容量、充电率(State of Charge,以下也称为“SOC”)等。
可是,以往的系统大多在二次电池组的内部独自进行表示检测到的二次电池的状态的信息的管理。另外,若二次电池组的制造商不同,则表示二次电池的状态的信息或充放电控制的管理方法不同。这样,以往由于在内部进行表示二次电池的状态的信息的管理,所以在正确掌握二次电池的状态,适当地控制二次电池的充放电上存在问题。
发明内容
(1)本发明是为了解决上述的课题而完成的,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二次电池管理装置,与具有二次电池的二次电池组可通信地连接,进行所述二次电池组(unit)的管理,对所述二次电池组请求所述二次电池的电压以及状态值,接收从所述二次电池组发送的所述二次电池的所述电压以及所述状态值,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电压以及所述状态值运算所述状态值的校正量,为了反映运算出的所述校正量而将其发送到所述二次电池组。
(2)本发明的另一方式是(1)的二次电池管理装置,在对所述二次电池指定的定时,使所述校正量反映给所述二次电池。
(3)本发明的另一方式是(1)或者(2)的二次电池管理装置,从多个所述二次电池组的每一个接收所述电压以及所述状态值,对多个所述二次电池组使用共同的算法运算所述校正量,在对所述多个二次电池组的每一个指定的定时反映所述校正量。
(4)本发明的另一方式是(1)至(3)的任意一项的二次电池管理装置,所述二次电池包含多个单体电池(cell),二次电池管理装置接收所述多个单体电池的每一个的所述电压以及所述状态值,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电压以及所述状态值运算所述多个单体电池的每一个的所述校正量,将运算出的各所述校正量发送到所述二次电池组,并且对所述二次电池组指示每个单体电池的放电控制。
(5)本发明的另一方式是(1)至(4)的任意一项的二次电池管理装置,所述状态值至少包含所述二次电池的充电率、残存容量、最大容量、劣化程度中的任意一个。
(6)本发明的另一方式是(1)的二次电池管理装置,所述二次电池的所述电压和所述状态值之间的关系具有规定的特性,所述二次电池管理装置通过利用所述规定的特性中的特征点或者特征区间,运算所述状态值的所述校正量。
(7)本发明的另一方式是(4)的二次电池管理装置,所述状态值表示所述二次电池的残存容量,所述二次电池管理装置比较所述多个单体电池间的所述残存容量,控制所述残存容量相对较高的一部分单体电池的放电时间。
(8)本发明的另一方式是由与具有二次电池的二次电池组可通信地连接,进行所述二次电池组的管理的二次电池管理装置执行的二次电池管理方法,该方法包括:对所述二次电池组请求所述二次电池的电压以及状态值;接收从所述二次电池组发送的所述二次电池的所述电压以及所述状态值;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电压以及所述状态值运算所述状态值的校正量;以及为了反映运算出的所述校正量而将其发送到所述二次电池组。
(9)本发明的另一方式是(8)的二次电池管理方法,还包括:在对所述二次电池指定的定时,使所述校正量反映给所述二次电池。
(10)本发明的另一方式是(8)或者(9)的二次电池管理方法,还包括:从多个所述二次电池组的每一个接收所述电压以及所述状态值;对多个所述二次电池组使用共同的算法运算所述校正量;以及在对所述多个二次电池组的每一个指定的定时反映所述校正量。
(11)本发明的另一方式是(8)至(10)的任意一项的二次电池管理方法,所述二次电池包含多个单体电池,该二次电池管理方法还包括:接收所述多个单体电池的每一个的所述电压以及所述状态值;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电压以及所述状态值运算所述多个单体电池的每一个的所述校正量;将运算出的各所述校正量发送到所述二次电池组;以及对所述二次电池组指示每个单体电池的放电控制。
(12)本发明的另一方式是(8)至(11)的任意一项的二次电池管理方法,所述状态值至少包含所述二次电池的充电率、残存容量、最大容量、劣化程度中的任意一个。
(13)本发明的另一方式是(8)的二次电池管理方法,还包括:所述二次电池的所述电压和所述状态值之间的关系具有规定的特性,通过利用所述规定的特性中的特征点或者特征区间,运算所述状态值的所述校正量。
(14)本发明的另一方式是(11)的二次电池管理方法,还包括:所述状态值表示所述二次电池的残存容量,比较所述多个单体电池间的所述残存容量,控制所述残存容量相对较高的一部分单体电池的放电时间。
(15)本发明的另一方式是存储了由与具有二次电池的二次电池组可通信地连接,进行所述二次电池组的管理二次电池管理装置执行的程序的计算机可读取的非暂时性的记录介质,所述程序使所述二次电池管理装置对所述二次电池组请求所述二次电池的电压以及状态值,接收从所述二次电池组发送的所述二次电池的所述电压以及所述状态值,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电压以及所述状态值运算所述状态值的校正量,为了反映运算出的所述校正量而将其发送到所述二次电池组。
(16)本发明的另一方式是(15)的计算机可读取的非暂时性的记录介质,所述程序使所述二次电池管理装置在对所述二次电池指定的定时,使所述校正量反映给所述二次电池。
(17)本发明的另一方式是(15)或者(16)的计算机可读取的非暂时性的记录介质,所述程序使所述二次电池管理装置从多个所述二次电池组的每一个接收所述电压以及所述状态值,对多个所述二次电池组使用共同的算法运算所述校正量,在对所述多个二次电池组的每一个指定的定时反映所述校正量。
(18)本发明的另一方式是(15)至(17)的任意一项的计算机可读取的非暂时性的记录介质,所述二次电池包含多个单体电池,所述程序使所述二次电池管理装置接收所述多个单体电池的每一个的所述电压以及所述状态值,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电压以及所述状态值运算所述多个单体电池的每一个的所述校正量,将运算出的各所述校正量发送到所述二次电池组,对所述二次电池组指示每个单体电池的放电控制。
(19)本发明的另一方式是(15)至(18)的任意一项的计算机可读取的非暂时性的记录介质,所述状态值至少包含所述二次电池的充电率、残存容量、最大容量、劣化程度中的任意一个。
(20)本发明的另一方式是(15)的计算机可读取的非暂时性的记录介质,所述二次电池的所述电压和所述状态值之间的关系具有规定的特性,所述程序使所述二次电池管理装置通过利用所述规定的特性中的特征点或者特征区间,运算所述状态值的所述校正量。
本发明的进一步的特征以及方式,可以参照附图,由以下叙述的实施方式的详细的说明而明白。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管理系统的结构的方框图。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管理装置的硬件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3是表示二次电池的充电特性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管理装置的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组的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优选实施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使用本发明的教导达成本实施方式许多代替方案,本发明不限于这里说明的优选本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是提供可从外部管理表示二次电池的状态的信息的二次电池管理装置、二次电池管理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取的非暂时性的记录介质。
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二次电池管理装置、二次电池管理方法、以及计算机可读取的非暂时性的记录介质的实施方式。
[概要]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管理装置可从外部管理表示二次电池的状态的信息。具体地说,管理装置可以按照来自二次电池组的外部的控制,校正表示二次电池的状态的信息。即,管理装置可以以计划的定时,校正表示二次电池的状态的信息。另外,可以按照不依赖于二次电池组的制造商的方法的被统一的方法,校正表示二次电池的状态的信息。
具有可充放电的二次电池的系统高精度地检测表示二次电池的状态的信息(以下,称为“状态值”)非常重要。通过高精度地检测状态值,可以安全并且高效地长期运用系统。二次电池的状态值例如是,二次电池的残存容量、SOC、最大容量、劣化程度(State ofHealth,以下也称为“SOH”)等。
例如,作为计算残存容量的方法之一,有使用电流的累计量的方法。在该方法中,将已充放电的电流累计而获取累计值,通过在初始的残存容量中加上累计量,计算残存容量。在长期使用二次电池组的情况下,电流值的测定误差累计,算出的残存容量和实际的残存容量之间产生误差。为了校正误差,进行残存容量的校正。但是,校正等状态值的管理在二次电池组的内部独自进行。因此,有时在用户不希望的定时校正状态值,无法按照计划实施充放电控制。
另外,有如虚拟电厂(Virtual Power Plant)等那样有效利用分散电源,使其具有作为虚拟发电厂的功能的搭配。这样的系统具有多个不同制造商的二次电池组。状态值的校正算法或校正的定时根据二次电池组的制造商或种类而不同。因此,有时难以按照统一化的方法管理多个二次电池组的状态值。
对于二次电池的状态值的概念,也根据二次电池组的制造商或种类而不同。例如,有时在多个二次电池组之间满充电时的SOC的值不同。因此,有时难以按照统一的概念,有效利用多个二次电池组的状态值。
另外,若要在各二次电池组的内部进行高级的运算处理而检测精度高的状态值,则产生在二次电池组中具备高功能的处理器的需要。但是,由于在各二次电池组的内部安装高功能的处理器,系统的成本上升。
因此,本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的管理装置与具有二次电池的二次电池组可通信地连接,从外部进行二次电池组的管理。管理装置对二次电池组请求二次电池的电压以及状态值,接收从二次电池组发送的二次电池的电压以及状态值。管理装置根据接收到的电压以及状态值运算状态值的校正量,为了反映运算出的校正量而发送到二次电池组。由此,可以从外部管理表示二次电池的状态的信息。
[第1实施方式]
<二次电池管理系统的结构>
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管理系统的一个结构例。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二次电池管理系统的结构的方框图。图1所示的二次电池管理系统具有管理装置100、以及多个二次电池组200A~200C。二次电池管理系统的用户例如是,电力公司、信息服务公司、设施的管理者、信息汇集公司(aggregator)等。
图1所示的多个二次电池组200A~200C也可以是相互不同的制造商的二次电池组200。另外,在图1的例子中,例示二次电池管理系统具有多个二次电池组200A~200C的情况,但是二次电池组200也可以是一个。以下,在不区别多个二次电池组200A~200C情况下,称为二次电池组200。
管理装置100和各二次电池组200经由网络连接。管理装置100控制各个二次电池组200的充放电,并且管理各二次电池201的状态值。另外,管理装置100也可以是云环境上的服务器。
管理装置100具有控制部101以及校正运算部102。控制部101控制各二次电池组200的充放电。控制部101按照充放电计划,对各二次电池组200输出充放电的控制指示。校正运算部102对二次电池组200请求用于状态值的校正量的运算的数据,根据接收到的数据运算校正量。校正运算部102在对二次电池组200指定的定时,使运算出的校正量反映给二次电池组200。
本实施方式中的状态值例如表示二次电池的残存容量、SOC、最大容量、SOH等。残存容量(Ah)是当前时刻的二次电池可放电的剩余的电量。最大容量(Ah)是在规定的电压的范围中,可在二次电池中最大限度地蓄积的电量。SOC(%)表示二次电池的充电率,按照式子“残存容量÷最大容量×100”进行计算。SOH(%)表示二次电池的劣化程度,按照式子“当前时刻的最大容量÷初始的最大容量×100”进行计算。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状态值例示校正残存容量的情况。
二次电池组200具有:二次电池201、充放电控制部202、测量部203、电流值累计部204、以及残存容量计算部205。这里,说明一个二次电池组200的结构,但是对于其它的二次电池组200的结构也同样。
二次电池201是锂离子电池、镍氢电池等。充放电控制部202按照从管理装置100的控制部101输出的指示,控制二次电池201的充电以及放电的状态。测量部203以规定间隔测量二次电池201的电流值以及电压值。测量部203例如具有电压传感器、电流传感器等。测量部203将测量出的电流值以及电压值输出到电流值累计部204以及校正运算部102。
电流值累计部204按照库仑计数(Coulomb count)处理累计测量部203测定的电流值,计算规定期间的电流值的累计值。电流值累计部204在放电时减去累计值,在充电时加上累计值。即,电流值累计部204累计在二次电池201中流入的电流和从二次电池201流出的电流,计算规定期间的累计值。
残存容量计算部205通过将残存容量和累计值相加,更新残存容量。残存容量计算部205响应来自管理装置100的请求,将电压值以及电流值的测量值、以及电流值累计部204算出的残存容量输出到管理装置100。另外,残存容量计算部205若从管理装置100接收残存容量的校正量,则按照校正量更新残存容量。
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管理装置100的硬件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管理装置100是具有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单元)110、通信模块111、接口112等的计算机。管理装置100进一步具有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113、ROM(ReadOnly Memory,只读存储器)115、HDD(Hard Disk Drive,硬盘驱动)116等。
RAM113存储管理程序114。CPU110读出并执行RAM113等中存储的管理程序114。由此,管理装置100实现控制部101、校正运算部102的各功能。另外,这些功能101、102中的一部分也可以通过电路实现。
通信模块111与各二次电池组200连接。通信模块111可以在各二次电池组200之间进行无线通信,也可以进行有线通信。另外,管理装置100也可以经由通信模块111,与未图示的终端装置连接。用户例如通过操作终端装置,在终端装置上显示管理装置100运算出的校正量或校正后的残存容量。
这里,按照图3,说明一般的状态值的校正方法。另外,本实施方式中的校正量的运算方法不限于图3的例子。状态值的校正方法有一般已知的各种方法。
<残存容量的校正方法>
图3是表示二次电池的充电特性的一个例子的图。图3的横轴表示残存容量(Ah),纵轴表示电压值(V)。图3表示在二次电池中流过恒定电流的状态下进行了充电的情况的电压值的变迁。二次电池的电压根据二次电池的残存容量的变化而变化。在图3的例子中,在电压值最小的情况下表示SOC“0%”,在电压值最大的情况下表示SOC“100%”。
如图3所示,二次电池的电压和残存容量之间的关系具有规定的特性。例如,作为特性,在某个SOC的区间中明显的特征被表现在关系中。将表现明显的特征的SOC的值或者SOC的区间称为特征点F1或者特征区间F2。特征点F1以及特征区间F2例如根据二次电池的特性而不同。通过利用特征点或特征区间,可以运算残存容量的校正量。
例如,例示特征点F1为SOC“80%”的情况下的校正量的运算方法。在二次电池201为SOC“80%”时测定的电压值以及残存容量被获取。根据图3所示的被预先存储的特性,获取与被测定的电压值对应的残存容量。然后,获取根据特性(图3)获取的残存容量、与二次电池201为SOC“80%”时的残存容量的差分,作为校正量。
残存容量和电压的关系的特性根据二次电池的制造商或种类而不同。因此,特征点F1不限于图3的例子。特征点F1可以是SOC“100%”,也可以是其它值。例如,通过在为SOC“100%”的情况下使二次电池满充电,被满充电的状态的SOC被校正为值“100%”。但是,在该情况下,由于使二次电池满充电,二次电池的品质容易劣化。
另外,例示特征区间F2为SOC“30%~40%”的情况下的校正量的运算方法。在二次电池201为SOC“30%~40%”时被测定的电压值、以及残存容量被获取。根据预先存储的特性(图3),分别获取与被测定的各电压值对应的各残存容量。然后,获取根据特性(图3)获取的各残存容量、与二次电池201为SOC“30%~40%”时的各残存容量的差分,作为校正量。
如上述那样,残存容量的校正量的运算不限于该例子。例如,也可以除了电压值、残存容量,还根据温度或电阻值等,运算残存容量的校正量。通过还基于温度或电阻值等,可以更高精度地求出校正量。
另外,还有使用复杂的运算处理高精度地运算校正量的方法。在这样的方法中,有求排除了充放电时的电压的变化的开路电压(OCV:Open Current Voltage)的方法、或者使用微分特性的方法。微分特性“dV/dQ”表示二次电池的电压值的变化量“dV”对于残存容量的变化量“dQ”的比例。通过利用微分特性“dV/dQ”和残存容量的关系,可以更高精度地求出校正量。
<校正运算处理的流程>
图4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管理装置100的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图5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各二次电池组200的处理的一个例子的流程图。如前述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校正残存容量的情况。
首先,按照图4的流程图说明管理装置100的处理的流程。管理装置100的控制部101对二次电池组200,开始运行校正条件(步骤S11)。具体地说,控制部101控制二次电池组200的充放电,使得二次电池变为在图3中说明的特征点F1或者特征区间F2的SOC。在该例中,控制部101控制二次电池组200的充放电,以进行在SOC“30%~40%”中充电或者放电的至少一方。
更具体地说,例如在当前时刻的SOC为“20%”的情况下,控制部101将在二次电池201中流动的电流设为恒定电流,使二次电池201充电至变为SOC“40%”。另一方面,例如,在当前时刻的SOC为“40%”的情况下,控制部101使二次电池201放电至变为SOC“30%”。
若二次电池201满足校正条件,则管理装置100的校正运算部102将数据的转发请求输出到二次电池组200(步骤S12)。数据是二次电池201的SOC被包含在特征区间F2中的状态的电压值以及电流值的测定值、以及残存容量。即,校正运算部102对二次电池组200请求SOC“30%~40%”的状态下的规定的时间间隔的电压值、电流值的测定值以及残存容量。校正运算部102从二次电池组200接收数据,存储在RAM113或HDD116等存储器中。校正运算部102也可以每隔规定的时间间隔从二次电池组200接收数据,也可以一并接收数据。
校正运算部102根据从二次电池组200接收到的数据,运算残存容量的校正量(步骤S13)。校正运算部102按照规定的算法运算校正量。另外,对于运算校正量的算法,也可以预先从多个算法指定。
例如,校正运算部102根据预先存储的二次电池201的特性(图3),求出与SOC“30%~40%”的状态中的电压值的测定值对应的残存容量。校正运算部102求被求出的残存容量、与从二次电池组200接收到的残存容量的差分作为校正量。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校正运算部102为了验证是否在二次电池201中流过恒定电流的状态下充放电被控制,获取电流值。
这样,二次电池组200的外部的管理装置100运算残存容量的校正量。另外,在具有多个二次电池组200的情况下,管理装置100对多个二次电池组200使用共同的算法运算校正量。由此,可以不依赖于二次电池组200的制造商的方法,而按照统一的方法校正二次电池的状态值。
校正运算部102在对二次电池组200指定的定时,将算出的校正量“ΔQc”输出到二次电池组200(步骤S14)。由此,二次电池组200的残存容量“Q”被校正。作为定时被指定的日期时间等信息被存储在RAM113或HDD116等存储器中。CPU110按照管理程序114,在指定的定时进行对二次电池组200反映校正量的控制。
步骤S14的定时例如是,通过用户经由管理装置100指示了校正的时刻。或者,定时也可以是被预先指定的规定的日期时间、或被预先指定的定期的日期时间。这样,在被预先指定的定时,反映残存容量。因此,可以抑制由于在用户不希望的定时校正残存容量,无法按照计划实施充放电控制的事态的发生。
另外,在具有多个二次电池组200的情况下,管理装置100在对多个二次电池组200的每一个指定的各定时反映校正量。在该情况下,对于多个二次电池组200的每一个,在存储器中存储日期时间等的定时的信息。CPU110按照管理程序114,在对各二次电池组200指定的定时,进行反映与各二次电池组200对应的校正量的控制。由此,管理装置100可以在对各二次电池组200适合的定时校正残存容量。
另外,管理装置100与指定的定时匹配地进行步骤S11~S13的处理。例如,管理装置100也可以在紧靠被指定的定时之前进行步骤S11~S13的处理。或者,管理装置100也可以在指定的定时的前一天等预先进行步骤S11~S13的处理。
例如,CPU110预先从存储器读出并获取反映二次电池组200的校正量的定时的信息。CPU110按照获取的定时的信息,设定执行步骤S11~S13的处理的处理期间,控制该处理的执行。另外,也可以在紧靠定时之前、被指定的期间等那样,除了定时还指定处理期间。由此,可以更灵活地从外部管理残存容量。
另外,也可以在不同的期间执行步骤S11、S12的处理、和步骤S13的处理。即,校正运算部102也可以在不同的期间执行校正条件的运行的指示以及数据的获取处理、和校正量的运算处理。例如,校正运算部102也可以预先获取数据,在反映校正量的定时之前运算校正量。
接着,按照图5的流程图,说明二次电池组200的处理的流程。虽然在流程图中未图示,但是二次电池组200从管理装置100接收校正条件的运行的指示。二次电池组200一边根据校正条件的运行的指示控制充放电,一边反复下面所示的步骤S21~S24的处理。
二次电池组200的测量部203测定二次电池201的电压值以及电流值(步骤S21)。二次电池组200的电流值累计部204累计规定期间的电流值的测定值(步骤S22)。电流值累计部204求规定期间的电流值的累计值“ΔQ”(步骤S23)。二次电池组200的残存容量计算部205将规定期间的电流值的累计值“ΔQ”和保持的残存容量“Q”相加,更新残存容量(步骤S24)。
残存容量计算部205判定是否从管理装置100接收到数据转发请求(步骤S25)。在接收到数据转发请求的情况下(S25的“是”),残存容量计算部205向管理装置100转发满足校正条件的状态的时间序列的连续的数据(步骤S26)。即,残存容量计算部205对管理装置100输出SOC“30%~40%”时的电压值以及电流值的测定值(S21)、残存容量(S24)。
残存容量计算部205判定是否从管理装置100接收到校正量“ΔQc”(步骤S27)。在接收到校正量“ΔQc”的情况下(S27的“是”),残存容量计算部205按照接收到的校正量“ΔQc”,校正残存容量(步骤S28)。即,残存容量计算部205对在步骤S24中被更新的最新的残存容量“Q”加上接收到的校正量“ΔQc”,更新残存容量。
在残存容量的校正处理(步骤S28)后,或者在未接收校正量的情况下(S27的“否”),残存容量计算部205返回步骤S21的处理。
这样,二次电池组200一边定期地测量电压值、电流值,一边反复通过累计检测残存容量的处理。若在该处理期间,从管理装置100接受校正条件的运行指示,则二次电池组200将SOC控制为特征点或者特征区间的状态。二次电池组200对管理装置100输出SOC在特征点或者特征区间中的校正量的计算用的数据。二次电池组200若在对二次电池组200指定的定时从管理装置100接收校正量,则根据校正量更新残存容量。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计算残存容量的校正量的情况,但是对于计算SOC的校正量的情况也同样。管理装置100也可以在步骤S13中计算SOC的差分值作为校正量。或者,也可以根据校正的残存容量校正SOC。
另外,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管理装置100从二次电池组200接收电压值、电流值、以及残存容量的情况。但是,不限于该例,管理装置100也可以仅接收电压值以及残存容量。或者,管理装置100也可以除了电压值以及残存容量,还从二次电池组200接收温度或电阻值等其他数据。
另外,在校正量的运算中使用的特征点F1或者特征区间F2也可以根据二次电池组200而不同。如前述那样,若二次电池组200的制造商或种类不同,则二次电池201的特性也不同。因此,根据二次电池201的特性,对每个二次电池201设定特征点F1或者特征区间F2。另外,也可以经由管理装置100,通过用户管理各二次电池组200的特征点F1或者特征区间F2。
(变形例)
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校正残存容量或者SOC的情况。不限于该例,本实施方式也能够适用于最大容量或SOH的校正。与残存容量的校正量的运算同样,可以根据电压值以及残存容量,运算最大容量或SOH的校正量。最大容量或SOH的校正量的运算方法有各种方法,是一般已知的技术。
管理装置100例如从二次电池组200请求SOC在特征点或者特征区间中的电压值以及残存容量。管理装置100根据从二次电池组200接收到的电压值以及残存容量,运算最大容量的校正量。管理装置100在对二次电池组200指定的定时,将最大容量的校正量对二次电池组200发送并反映。另外,管理装置100也可以计算SOH的差分值作为校正量。或者,也可以根据校正的最大容量,校正SOH。
如以上那样,本实施方式中的管理装置100与具有二次电池201的二次电池组200可通信地连接,进行二次电池组200的管理。管理装置100对二次电池组200请求二次电池的电压以及状态值,接收从二次电池组200发送的二次电池201的电压以及状态值。管理装置100根据接收到的电压以及状态值运算状态值的校正量,为了反映运算的校正量而将其发送到二次电池组200。
由此,管理装置100可以从二次电池组200的外部指示二次电池201的状态值的校正。即,可以从二次电池组200的外部控制二次电池201的状态值的校正的定时。由此,可以在用户希望的定时,校正二次电池201的状态值。
因此,可以抑制二次电池201的状态值在用户不希望的定时被校正,无法按照计划实施充放电控制的事态的发生。换言之,通过在计划的定时校正二次电池201的状态值,可以按照计划实施充放电控制。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二次电池组200的外部的管理装置100按照共享的算法运算状态值的校正量。因此,在二次电池管理系统具有多个二次电池组200的情况下,产生以下效果。即,可以按照不依赖于制造商的方法的共同的算法校正状态值,并且能够识别校正量的运算中使用的算法。另外,与二次电池组200的制造商的差异无关,可以将状态值的概念统一。这样,可以按照一元化的算法和概念,管理二次电池201的状态值。
另外,关于本实施方式中的管理装置100,二次电池组200的外部的管理装置100具有状态值的校正量的运算功能。由此,不需要在各个二次电池组200的内部具备具有高度的运算功能的处理器。因此,可以抑制二次电池组200的成本。
[第2实施方式]
虽然在图1中未图示,但是二次电池组200具有将二次电池201的单电池单元串联地连接多个的单体电池群。在多个单体电池之间残存容量不一致的情况下,二次电池201的残存容量被限制为残存容量最少的单体电池的残存容量。因此,为了将各单体电池的残存容量均衡,进行单体电池间的放电控制(单体电池平衡功能)。
这里,说明单体电池平衡功能的控制的一个例子。例如,在单体电池平衡功能的控制中,在多个单体电池中的特定的单体电池达到了最大电压(满充电)的情况下,使该单体电池的充电停止并使其放电。另外,例如对未达到满充电的其它单体电池指示充电。通过对串联连接的各单体电池反复充电以及放电,多个单体电池的残存容量变为满充电。
若按照该例,通过将充电以及放电反复相当于串联连接的单体电池的个数,则产生无法使用二次电池201的期间。因此,希望实现单体电池平衡而不使各单体电池满充电。但是,在各二次电池组200的内部实现分析多个单体电池间的残存容量的平衡的算法的情况下,成本上升。
因此,第2实施方式中的管理装置100,二次电池组200的外部的管理装置100实现单体电池平衡功能。即,检测二次电池组200的各单体电池的残存容量,对每个单体电池进行放电控制。系统的结构例或管理装置100的硬件结构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除了下述的处理,对于管理装置100以及二次电池组200的处理的流程图也与第1实施方式相同。
第2实施方式中的管理装置100对二次电池组200请求多个单体电池各自的电压以及残存容量。管理装置100根据接收到的各单体电池的电压以及残存容量,运算各单体电池的残存容量的校正量。管理装置100将运算出的各单体电池的校正量发送到二次电池组200,并且根据各单体电池的校正后的残存容量对每个单体电池指示放电控制。
管理装置100比较多个单体电池间的残存容量,控制残存容量相对较高的一部分单体电池的放电时间。即,管理装置100使残存容量相对较高的单体电池放电。由此,可以均衡多个单体电池的残存容量而不使各单体电池满充电。另外,可以抑制因为单体电池平衡的实施而发生无法使用的期间。这样,管理装置100可以管理二次电池组200的各单体电池的残存容量,并且可以管理各单体电池的放电。
另外,在第2实施方式中,例示了运算多个单体电池各自的残存容量的校正量的情况,但是与第1实施方式一样,对于计算SOC的校正量的情况也有效。管理装置100也可以计算SOC的差分值,作为各单体电池的状态值的校正量。或者,也可以根据校正后的残存容量,获取SOC。另外,与第1实施方式一样,对于计算多个单体电池各自的最大容量或SOH的校正量的情况也有效。
如在图2中上述的那样,管理装置100也可以通过计算机实现。在该情况下,用于实现各个功能的程序被记录在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中。也可以使该记录介质中记录的程序读入计算机系统,通过由CPU等运算处理电路执行来实现。
另外,这里所说的“计算机系统”是各装置中内置的计算机系统,设为包含OS或周边设备等硬件。另外,“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是指软盘、光磁盘、ROM、CD-ROM等可移动介质、计算机系统中内置的硬盘等存储装置。
“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也可以包含如经由因特网等网络或电话线路等通信线路发送程序的情况下的通信线那样,短时间、动态地保持程序的介质。另外,“计算机可读取的记录介质”也可以包含如发送程序的情况下的服务器或成为客户端的计算机系统内部的易失性存储器那样,在一定时间保持程序的介质。
上述程序也可以是用于实现上述的一部分功能的程序。另外,上述程序也可以是通过与计算机系统中已记录的程序的组合来实现上述功能的程序。另外,上述的计算机系统也可以被构成作为云计算系统的结构要素即计算资源。云计算系统能够经由网络相互地发送接收各种数据。
另外,上述各装置的一部分或者全部也可以通过LSI(Large Scale Integration,大规模集成电路)等集成电路实现。各装置的各功能块既可以单独地处理器化,也可以将一部分或者全部集成而处理器化。另外,集成电路化的方法不限于LSI,也可以通过专用电路或者通用处理器实现。另外,在由于半导体技术的进步而出现了替代LSI的集成电路化的技术的情况下,也可以使用基于该技术的集成电路。
本说明书中表示“前、后、上、下、右、左、垂直、水平、纵、横、行以及列”等方向的语言,涉及到本发明的装置中的这些方向。因此,本发明的说明书中的这些语言,应在本发明的装置中被相对地解释。
“被构成”这样的语言为了执行本发明的功能而被构成,或者为了表示装置的结构、要素、部分而被使用。
进而,在权利要求中被表现作为“装置加功能”的语言,应包含为了执行本发明中包含的功能而可利用的所有构造。
“组(unit)”这样的语言被用于表示结构要素、组件、硬件或为了执行希望的功能而被编程的软件的一部分。硬件的典型例是设备或电路,但不限于此。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结构的附加、省略、置换、以及其它的变更。本发明不被上述的说明限定,仅由添加的权利要求书限定。

Claims (20)

1.一种二次电池管理装置,与具有二次电池的二次电池组可通信地连接,进行所述二次电池组的管理,
对所述二次电池组请求所述二次电池的电压以及状态值,接收从所述二次电池组发送的所述二次电池的所述电压以及所述状态值,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电压以及所述状态值运算所述状态值的校正量,将运算出的所述校正量发送到所述二次电池组以反映该校正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管理装置,
所述二次电池管理装置在对所述二次电池指定的定时,使所述校正量反映给所述二次电池。
3.如权利要求1或者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次电池管理装置,
所述二次电池管理装置从多个所述二次电池组的每一个接收所述电压以及所述状态值,对多个所述二次电池组使用共同的算法运算所述校正量,在对所述多个二次电池组的每一个指定的定时反映所述校正量。
4.如权利要求1或者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次电池管理装置,
所述二次电池包含多个单体电池,
所述二次电池管理装置接收所述多个单体电池的每一个的所述电压以及所述状态值,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电压以及所述状态值运算所述多个单体电池的每一个的所述校正量,将运算出的各所述校正量发送到所述二次电池组,并且对所述二次电池组指示每个单体电池的放电控制。
5.如权利要求1或者权利要求2所述的二次电池管理装置,
所述状态值至少包含所述二次电池的充电率、残存容量、最大容量、劣化程度中的任意一个。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二次电池管理装置,
所述二次电池的所述电压和所述状态值之间的关系具有规定的特性,
所述二次电池管理装置通过利用所述规定的特性中的特征点或者特征区间,运算所述状态值的所述校正量。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二次电池管理装置,
所述状态值表示所述二次电池的残存容量,
所述二次电池管理装置比较所述多个单体电池间的所述残存容量,控制所述残存容量相对较高的一部分单体电池的放电时间。
8.一种二次电池管理方法,由与具有二次电池的二次电池组可通信地连接,进行所述二次电池组的管理的二次电池管理装置执行,该方法包括:
对所述二次电池组请求所述二次电池的电压以及状态值;
接收从所述二次电池组发送的所述二次电池的所述电压以及所述状态值;
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电压以及所述状态值运算所述状态值的校正量;以及
将运算出的所述校正量发送到所述二次电池组以反映该校正量。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二次电池管理方法,还包括:
在对所述二次电池指定的定时,使所述校正量反映给所述二次电池。
10.如权利要求8或者权利要求9所述的二次电池管理方法,还包括:
从多个所述二次电池组的每一个接收所述电压以及所述状态值;
对多个所述二次电池组使用共同的算法运算所述校正量;以及
在对所述多个二次电池组的每一个指定的定时反映所述校正量。
11.如权利要求8或者权利要求9所述的二次电池管理方法,
所述二次电池包含多个单体电池,
该二次电池管理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多个单体电池的每一个的所述电压以及所述状态值;
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电压以及所述状态值运算所述多个单体电池的每一个的所述校正量;
将运算出的各所述校正量发送到所述二次电池组;以及
对所述二次电池组指示每个单体电池的放电控制。
12.如权利要求8或者权利要求9所述的二次电池管理方法,
所述状态值至少包含所述二次电池的充电率、残存容量、最大容量、劣化程度中的任意一个。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二次电池管理方法,还包括:
所述二次电池的所述电压和所述状态值之间的关系具有规定的特性,
通过利用所述规定的特性中的特征点或者特征区间,运算所述状态值的所述校正量。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二次电池管理方法,还包括:
所述状态值表示所述二次电池的残存容量,
比较所述多个单体电池间的所述残存容量,控制所述残存容量相对较高的一部分单体电池的放电时间。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取的非暂时性的记录介质,存储由与具有二次电池的二次电池组可通信地连接,进行所述二次电池组的管理二次电池管理装置执行的程序,所述程序使所述二次电池管理装置
对所述二次电池组请求所述二次电池的电压以及状态值,
接收从所述二次电池组发送的所述二次电池的所述电压以及所述状态值,
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电压以及所述状态值运算所述状态值的校正量,
将运算出的所述校正量发送到所述二次电池组以反映该校正量。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取的非暂时性的记录介质,
所述程序使所述二次电池管理装置在对所述二次电池指定的定时,使所述校正量反映给所述二次电池。
17.如权利要求15或者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取的非暂时性的记录介质,
所述程序使所述二次电池管理装置
从多个所述二次电池组的每一个接收所述电压以及所述状态值,
对多个所述二次电池组使用共同的算法运算所述校正量,
在对所述多个二次电池组的每一个指定的定时反映所述校正量。
18.如权利要求15或者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取的非暂时性的记录介质,
所述二次电池包含多个单体电池,
所述程序使所述二次电池管理装置
接收所述多个单体电池的每一个的所述电压以及所述状态值,
根据接收到的所述电压以及所述状态值运算所述多个单体电池的每一个的所述校正量,
将运算出的各所述校正量发送到所述二次电池组,
对所述二次电池组指示每个单体电池的放电控制。
19.如权利要求15或者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取的非暂时性的记录介质,
所述状态值至少包含所述二次电池的充电率、残存容量、最大容量、劣化程度中的任意一个。
20.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取的非暂时性的记录介质,
所述二次电池的所述电压和所述状态值之间的关系具有规定的特性,
所述程序使所述二次电池管理装置
通过利用所述规定的特性中的特征点或者特征区间,运算所述状态值的所述校正量。
CN202011492409.1A 2019-12-19 2020-12-17 二次电池管理系统及二次电池管理方法 Active CN11301350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229655 2019-12-19
JP2019229655A JP2021099898A (ja) 2019-12-19 2019-12-19 二次電池管理装置及び二次電池管理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13507A true CN113013507A (zh) 2021-06-22
CN113013507B CN113013507B (zh) 2024-04-09

Family

ID=738553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92409.1A Active CN113013507B (zh) 2019-12-19 2020-12-17 二次电池管理系统及二次电池管理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843095B2 (zh)
EP (1) EP3839533B1 (zh)
JP (1) JP2021099898A (zh)
CN (1) CN11301350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495976B2 (en) * 2019-10-01 2022-11-08 Samsung Sdi Co., Ltd. Battery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battery system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40094A (ja) * 2004-11-15 2006-06-01 Ntt Power & Building Facilities Inc 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の管理装置および容量算出方法なら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WO2008026476A1 (fr) * 2006-08-29 2008-03-06 Nec Corporation Procédé et dispositif pour estimer une valeur d'état de charge de batterie secondaire et procédé et dispositif de jugement de dégradation
CN101312298A (zh) * 2007-05-23 2008-11-26 佳能株式会社 电池充电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1981750A (zh) * 2008-04-01 2011-02-23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二次电池系统
CN102144169A (zh) * 2008-09-02 2011-08-03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二次电池的状态推定装置
JP2012088157A (ja) * 2010-10-19 2012-05-10 Mitsubishi Motors Corp 二次電池の制御装置
CN107076802A (zh) * 2014-12-05 2017-08-18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二次电池状态检测装置以及二次电池状态检测方法
CN107076803A (zh) * 2014-11-19 2017-08-18 株式会社杰士汤浅国际 二次电池的管理装置及二次电池的管理方法
CN107533109A (zh) * 2015-03-31 2018-01-02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电池控制装置以及电动车辆系统
CN108701872A (zh) * 2016-03-09 2018-10-23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电池管理系统、电池系统以及混合动力车辆控制系统
CN110024208A (zh) * 2017-07-31 2019-07-16 株式会社Lg化学 电池管理装置和包括该电池管理装置的电池组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338639B1 (ko) * 2010-06-07 2013-12-06 미쓰비시덴키 가부시키가이샤 충전 상태 추정 장치
JP6033155B2 (ja) * 2013-03-29 2016-11-30 日立オートモティブシステムズ株式会社 電池制御装置
EP2988144B1 (en) * 2013-04-19 2018-03-07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Battery system monitoring device
WO2020054828A1 (ja) * 2018-09-13 2020-03-19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電源システム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40094A (ja) * 2004-11-15 2006-06-01 Ntt Power & Building Facilities Inc リチウムイオン電池の管理装置および容量算出方法なら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WO2008026476A1 (fr) * 2006-08-29 2008-03-06 Nec Corporation Procédé et dispositif pour estimer une valeur d'état de charge de batterie secondaire et procédé et dispositif de jugement de dégradation
CN101312298A (zh) * 2007-05-23 2008-11-26 佳能株式会社 电池充电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01981750A (zh) * 2008-04-01 2011-02-23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二次电池系统
CN102144169A (zh) * 2008-09-02 2011-08-03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二次电池的状态推定装置
JP2012088157A (ja) * 2010-10-19 2012-05-10 Mitsubishi Motors Corp 二次電池の制御装置
CN107076803A (zh) * 2014-11-19 2017-08-18 株式会社杰士汤浅国际 二次电池的管理装置及二次电池的管理方法
CN107076802A (zh) * 2014-12-05 2017-08-18 古河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二次电池状态检测装置以及二次电池状态检测方法
CN107533109A (zh) * 2015-03-31 2018-01-02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电池控制装置以及电动车辆系统
CN108701872A (zh) * 2016-03-09 2018-10-23 日立汽车系统株式会社 电池管理系统、电池系统以及混合动力车辆控制系统
CN110024208A (zh) * 2017-07-31 2019-07-16 株式会社Lg化学 电池管理装置和包括该电池管理装置的电池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839533A1 (en) 2021-06-23
EP3839533B1 (en) 2024-03-06
US20210194071A1 (en) 2021-06-24
JP2021099898A (ja) 2021-07-01
CN113013507B (zh) 2024-04-09
US11843095B2 (en) 2023-12-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67636B (zh) 电池的荷电状态修正方法、装置、系统和存储介质
EP3002597B1 (en) Battery control device
EP2851700B1 (en) Method and terminal for displaying capacity of battery
US10408887B2 (en) Method for estimating degradation of rechargeable battery, degradation estimation circuit,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vehicle including same
JP2018082618A (ja) バッテリ充電方法、バッテリ充電情報生成方法、及びバッテリ充電装置
CN106662621B (zh) 电池状态检测装置、二次电池系统、程序产品和电池状态检测方法
US10038325B2 (en) Electric storage device and deterioration determination method
CN113030742B (zh) 电池容量的估算方法、装置及设备
JP6405942B2 (ja) 電池パックの異常判定装置
JP6881577B2 (ja) 二次電池の容量維持率を推定する装置及び方法
WO2016009756A1 (ja) 電池状態検知装置、二次電池システム、プログラム製品、電池状態検知方法
CN111416397B (zh) 电池均衡方法及装置、控制设备、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20210074003A (ko) 배터리 퇴화도 진단 장치 및 방법
JPWO2018211824A1 (ja) 電池制御装置および車両システム
WO2018012151A1 (ja) 情報処理装置、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17222904A (zh) 电池状态推定装置、电力系统
JP2017225212A (ja) 充放電制御装置
CN114503392A (zh) 涉及多个电池的判定装置、蓄电系统、判定方法和判定程序
JP6848475B2 (ja) 蓄電制御装置、サーバ、蓄電制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JP6393559B2 (ja) 蓄電システム、管理装置、およびdc/dcコンバータ
CN113013507B (zh) 二次电池管理系统及二次电池管理方法
JP5851514B2 (ja) 電池制御装置、二次電池システム
JP5558391B2 (ja) 二次電池交換方法および交換用二次電池取得装置
JPWO2020075503A1 (ja) 電池制御装置
US20210288511A1 (en) Charge and discharge control method, battery-mounted device, management system, management method, management server, and non-transitory storage mediu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