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06674B - 电驱动或自主供电驱动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百叶帘限位器 - Google Patents

电驱动或自主供电驱动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百叶帘限位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06674B
CN113006674B CN202110404687.5A CN202110404687A CN113006674B CN 113006674 B CN113006674 B CN 113006674B CN 202110404687 A CN202110404687 A CN 202110404687A CN 113006674 B CN113006674 B CN 1130066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cavity
sleeve
support
adjus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0468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06674A (zh
Inventor
肖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Sdl Energy Conser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Sdl Energy Conser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Sdl Energy Conser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Sdl Energy Conserv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40468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06674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066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066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066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066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9/24Screens or other constructions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light, especially against sunshine; Similar screens for privacy or appearance; Slat blinds
    • E06B9/26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 E06B9/28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with horizontal lamellae, e.g. non-liftable
    • E06B9/30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with horizontal lamellae, e.g. non-liftable liftabl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9/24Screens or other constructions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light, especially against sunshine; Similar screens for privacy or appearance; Slat blinds
    • E06B9/26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 E06B9/264Combinations of lamellar blinds with roller shutters, screen windows, windows, or double panes; Lamellar blinds with special devic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9/24Screens or other constructions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light, especially against sunshine; Similar screens for privacy or appearance; Slat blinds
    • E06B9/26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 E06B9/28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with horizontal lamellae, e.g. non-liftable
    • E06B9/30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with horizontal lamellae, e.g. non-liftable liftable
    • E06B9/32Operating, guiding, or securing devices therefo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9/24Screens or other constructions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light, especially against sunshine; Similar screens for privacy or appearance; Slat blinds
    • E06B9/26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 E06B9/28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with horizontal lamellae, e.g. non-liftable
    • E06B9/30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with horizontal lamellae, e.g. non-liftable liftable
    • E06B9/32Operating, guiding, or securing devices therefor
    • E06B9/322Details of operating devices, e.g. pulleys, brakes, spring drums, driv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6DOORS, WINDOWS, SHUTTERS, OR ROLLER BLINDS IN GENERAL; LADDERS
    • E06BFIXED OR MOVABLE CLOSURES FOR OPENINGS IN BUILDINGS, VEHICLES, FENCES OR LIKE ENCLOSURES IN GENERAL, e.g. DOORS, WINDOWS, BLINDS, GATES
    • E06B9/00Screening or protective devices for wall or similar openings, with or without operating or securing mechanisms; Closures of similar construction
    • E06B9/24Screens or other constructions affording protection against light, especially against sunshine; Similar screens for privacy or appearance; Slat blinds
    • E06B9/26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 E06B9/28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with horizontal lamellae, e.g. non-liftable
    • E06B9/30Lamellar or like blinds, e.g. venetian blinds with horizontal lamellae, e.g. non-liftable liftable
    • E06B9/32Operating, guiding, or securing devices therefor
    • E06B9/322Details of operating devices, e.g. pulleys, brakes, spring drums, drives
    • E06B2009/3222Cordless, i.e. user interface without cor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Blind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驱动或自主供电驱动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百叶帘限位器,属于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技术领域。包括壳体,壳体具有壳体腔;左支座设在壳体腔内且位于壳体腔的左端,右支座设在壳体腔内且位于壳体腔的右端,左支座与右支座之间由固定杆连接;百叶帘升降设定位置信号采集机构设在左支座的左支座腔内,信号采集器触发机构设在壳体腔内并且该信号采集器触发机构的左端探入左支座腔内与百叶帘升降设定位置信号采集机构配合,右端探入右支座的右支座腔并且在右支座腔内与调整机构连接,左盖板与左支座固定,右盖板与右支座固定,调整机构设在右盖板上。满足对电机运行与否的精确控制要求;满足实际使用要求;保障百叶帘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电驱动或自主供电驱动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百叶帘限位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驱动或自主供电驱动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百叶帘限位器。
背景技术
上面提及的电驱动是指借助于市电电源即借助于常规的家用电源通过电机驱动百叶帘的升降以及帘片的翻转;上面提及的自主供电驱动是指借助于太阳能光伏组件为电机提供电能并由电机驱动百叶帘的升降以及帘片的翻转。前者可参见类似于CN112081517A(遥控式磁驱动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后者可参见类似于CN111980564A(具有自动排绳功能的自主供电驱动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除此之外还有手动与自动兼备的驱动方式,自动包括电驱动和/或自主供电驱动,如CN111520058A(一种使用太阳能自主供电无线控制与手动控制的中空百叶窗)以及CN111395933A(自主供电手自一体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等等。
上面提及的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主要指但并非绝对限于指双层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以下同),例如还有多层如三玻璃两腔如中国专利CN105041268B和CN105041169B等的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具有不言而喻的以下长处:隔热性好而得以体现建筑物的节能;隔音性能优异而得以避免外界喧嚣噪声之袭扰;防结露凝霜而得以确保室内光线充足并且体现期望的亮丽效果;通过对百叶窗的帘片的偏转角度即翻转角度调节而得以获得所需的室内采光要求并且保护隐私;免受尘杂沾污百叶帘帘片(习惯简称“帘片”)而得以体现优异的免清洁效果;对建筑物具有理想的点缀性而得以提升建筑物的档次;抗冲击性强、安全性好并且使用寿命长而得以满足高层建筑的安装要求以及满足极致的长期使用免维护要求,等等。
在公开的中外专利文献中不乏见诸关于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技术信息,如CN2564720Y(内置百叶窗帘的中空玻璃)、CN2767624Y(中空玻璃内的百叶窗)、CN2767625Y(结构改进的中空玻璃内的百叶窗)、CN2756796Y(中空玻璃内的百叶窗)、CN2232968Y(在双层玻璃内设有横向百叶窗的整体式门窗扇)、CN2297952Y(磁驱动式加层伸缩帘幕)、CN2326718Y(全封闭式百叶窗)、CN100535378C(结构改良的中空玻璃内的百叶窗)、CN102444372A(一种内设遮阳中空百叶帘),CN105064896B(单操控双层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CN105041168B(结构简化的节能型多层中空玻璃百叶窗)、CN105041170B(非磁铁驱动式双层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CN105041172B(珠链驱动式双层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CN109538096A(百叶帘腔与外界压力平衡的双操控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CN109538097A(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用的百叶帘防下溜装置)、CN109441323A(能防止百叶窗下溜的单操控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和CN109488189A(能防止玻璃内吸的单操控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国外专利如US20021897681A、1US2004211528A、US2015159431A1、GB671685A、EP2369121A2、EP1542054A1和W003071082A等等,等等。
在上述公开的专利中,除CN112081517A、CN111980564A、CN111520058A以及CN111395933A外,其余专利的共同特点都是纯粹利用手驱动操作实现帘片的翻转与百叶帘的升降,即由手动操作机构通过手动操作实现帘片的翻转与百叶帘的升降。前述手动操作机构的结构体系的部件包括内操控器和外操控器,由于上下移动地设置在内玻璃背对外玻璃一侧的外操控器隔着内玻璃与设置在内玻璃与外玻璃之间的内操控器磁性吸合在一起,又由于对应于内操控器上方的翻转轴驱动装置与帘片翻转及百叶帘升降执行机构的结构体系的翻转轴连接,还由于帘片翻转牵引绳与内操控器、翻转轴驱动装置的结构体系的绕绳轮以及对应于内操控器的下方的帘片翻转牵引绳涨紧装置连结,因而当使用者向上或向下拨移外操控器时,由外操控器带动内操控器相应上下位移,从而由内操控器带动帘片翻转牵引绳,由帘片翻转牵引绳带动前述翻转轴驱动装置的结构体系的绕绳轮,由于前述翻转轴与绕绳轮插固,因而由绕绳轮带动帘片翻转轴及百叶帘升降执行机构运动,使帘片依需翻转或使百叶帘依需升降。
由上述说明可知:若要使百叶帘的帘片翻转一定角度而满足室内的采光要求以及依需使百叶帘向上升起或下降,都必须由使用者向上或向下拨移前述的外控制器来实现,这种结构带来的操作模式成了广大使用者普遍默认并接受的模式,但是这种操作模式客观上至少存在以下技术问题:其一,如果前述的内外操控器彼此隔着内玻璃吸合的吸合力与位于内、外玻璃之间的百叶帘的质量(重量)有失匹配,例如吸合力过小,则会产生非正常滑动而无法使百叶帘可靠地保持在期望的上升位置,反之,则会使操作费力并且盲目地增大内、外操控器的成本,因为增加价格相对昂贵的永久磁铁的数量和/或增大永久磁铁的体积必然会显著提高成本;其二,只要存在手动拨移外操控器的情形,那么相对而言是费力的,尤其是百叶帘的幅面宽度愈大,百叶帘的整体重量便愈重,内、外操控器相互吸合的磁吸合力愈强,这对于体弱者如未成年人及年迈者而言是十分尴尬或称为难的;其三,一旦内操控器出现诸如变位、变形、卡滞之类的影响滑动的情形,那么修理是相当麻烦的,需要由生产厂商或原始安装方或专业人员上门修理,并且修理通常需要卸除内玻璃,工程量大、花费时间长、支付费用高,正是考虑到这些因素,使用者往往不愿维修而凑合着使用,从而使其成了摆设乃至成了累赘;其四,由于需要为内操控器提供滑动通道,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采光面积。
上述CN112081517A、CN111980564A、CN111520058A、CN111395933A以及上面未提及的CN110513023A(电动旋转磁传动内置遮阳中空玻璃)等等,由于改变了传统的拨动外操控器的操作模式,因而在使用过程中无疑是十分省力的。
如业界所知,在电驱动或自主供电驱动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使用过程中,为了有效地对电机实施控制,例如在百叶帘上升至极限或下降到位后,如果电机继续工作,那么对电机产生的不利影响是较大的,甚至是致命的,并且还有可能损及与电机传动连接的类似于如CN112081517A所示的百叶帘升降与帘片翻转执行机构的结构体系的相关部件,因而配备合理结构的限位器可以起到保护电机等的作用。
在中国专利申请公布号CN111852307A推荐的“一种外驱动的中空百叶窗智能装置”中提及有限位器(专利称“可调机械限位器”),其是将限位器设置在六角轴上并且位于两个卷绳器之间,在其中一个卷绳器与限位器之间设置锁紧环。通过对该CN111852307A的说明书第0008至0009说明可知,由于限位器并不对电气控制部件产生信号,因而在百叶帘上升或下降至极限程度时专利中提及的电机停止工作与否仍需由人为操作实现,这对于保护电机及其它相关部件如前述百叶帘升降与帘片翻转执行机构的结构体系的相关部件并不能达到业界期望的效果。鉴此,有必要加以探索与设计,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使机械部件的主动位置变化以电气信号的方式输出而得以满足对电机运行与否进行精确控制的要求、有利于依据百叶帘上升或下降的预设位置进行适应性调整而得以满足实际的使用要求、有益于对电机及其它相关部件起到积极的保护作用而得以保障百叶帘的使用寿命的电驱动或自主供电驱动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百叶帘限位器。
本发明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电驱动或自主供电驱动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百叶帘限位器,包括一壳体,该壳体具有一自壳体的左端贯通至右端的壳体腔;一左支座和一右支座,左支座设置在所述壳体腔内并且位于壳体腔的左端,右支座设置在壳体腔内并且位于壳体腔的右端,左支座与右支座之间由固定杆连接;一百叶帘升降设定位置信号采集机构、一信号采集器触发机构、一左盖板、一右盖板和一调整机构,百叶帘升降设定位置信号采集机构设置在左支座的左支座腔内,信号采集器触发机构在对应于左支座与右支座之间的位置设置在所述壳体腔内并且该信号采集器触发机构的左端探入所述左支座腔内与所述百叶帘升降设定位置信号采集机构相配合,而右端探入右支座的右支座腔并且在右支座腔内与调整机构连接,左盖板在对应于所述壳体腔的左腔口的位置与所述左支座固定,右盖板在对应于所述壳体腔的右腔口的位置与所述右支座固定,调整机构在对应于右支座腔的位置设置在右盖板上。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左支座朝向所述右支座的一侧的壁体构成为左支座腔底壁,而右支座朝向左支座的一侧的壁体构成为右支座腔底壁;所述信号采集器触发机构的左端经所述左支座腔底壁探入所述左支座腔内,而信号采集器触发机构的右端经所述右支座腔底壁探入所述右支座腔内;所述固定杆的左端穿过所述左支座腔底壁探入左支座腔内并且在左支座腔内与左支座腔底壁固定,而固定杆的右端穿过所述右支座腔底壁探入右支座腔内并且在右支座腔内与右支座腔底壁固定;所述左盖板通过左盖板固定螺钉在对应于所述壳体的壳体腔的左腔口的位置与左支座固定,并且由该左盖板固定螺钉将所述百叶帘升降设定位置信号采集机构限定在所述左支座腔内;所述右盖板通过右盖板固定螺钉在对应于壳体腔的右腔口的位置连同所述调整机构与所述右支座固定。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壳体腔内的所述信号采集器触发机构包括齿轮驱动轴、上齿轮螺杆、下齿轮螺杆、上齿轮、下齿轮、信号采集器上触发套、信号采集器下触发套、上触发套复位弹簧和下触发套复位弹簧,齿轮驱动轴的左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左支座的所述左支座腔底壁的中央位置,并且该齿轮驱动轴的左端还同时转动地支承在所述百叶帘升降设定位置信号采集机构以及所述左盖板的中央位置,齿轮驱动轴的右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右支座的所述右支座腔底壁的中央位置,在齿轮驱动轴的中部的外壁上构成有平行于齿轮驱动轴的长度方向的驱动轴齿,上齿轮螺杆对应于齿轮驱动轴的后上方并且与齿轮驱动轴的长度方向平行,该上齿轮螺杆的左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左支座腔底壁上,而右端穿过所述右支座腔底壁探入所述右支座腔并且与设置在所述右盖板上的所述调整机构连接,下齿轮螺杆对应于齿轮驱动轴的前下方并且与齿轮驱动轴的长度方向平行,该下齿轮螺杆的左端转动地支承在左支座腔底壁上,而右端穿过右支座腔底壁探入所述右支座腔内并且同样与设置在所述右盖板上的所述调整机构连接,上齿轮左右移动地设置在上齿轮螺杆上并且与所述驱动轴齿相啮合,下齿轮左右移动地设置在下齿轮螺杆上并且同样与所述驱动轴齿相啮合,信号采集器上触发套左右滑动地套置在所述上齿轮螺杆的左端,在该信号采集器上触发套的左侧面上并且位于左侧面的边缘部位延伸有一信号采集器上触发爪,该信号采集器上触发爪穿过所述左支座腔底壁探入所述左支座腔内并且与所述百叶帘升降设定位置信号采集机构相配合,信号采集器下触发套左右滑动地套置在下齿轮螺杆的左端,在该信号采集器下触发套的左侧面上并且位于左侧面的边缘部位延伸有一信号采集器下触发爪,该信号采集器下触发爪穿过所述左支座腔底壁探入所述左支座腔内并且同样与百叶帘升降设定位置信号采集机构相配合,上触发套复位弹簧在位于信号采集器上触发套的左侧的位置空套在上齿轮螺杆的左端,该上触发套复位弹簧的左端支承在所述左支座腔底壁的右侧面上,而上触发套复位弹簧的右端支承在信号采集器上触发套的左侧面上,下触发套复位弹簧在位于信号采集器下触发套的左侧的位置空套在下齿轮螺杆的左端,该下触发套复位弹簧的左端同样支承在所述左支座腔底壁的右侧面上,而下触发套复位弹簧的右端支承在信号采集器下触发套的左侧面上。
在本发明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左支座的左支座腔的左支座腔底壁上并且位于中央位置开设有一齿轮驱动轴左支承孔,在对应于所述上齿轮螺杆的左端的位置开设有一上齿轮螺杆左支承孔,而在对应于所述下齿轮螺杆的左端的开设有一下齿轮螺杆左支承孔;在所述左盖板的中央位置开设有一左盖板支承孔,该左盖板支承孔与下齿轮螺杆左支承孔相对应;在所述右支座的右支座腔底壁上并且位于中央位置开设有一齿轮驱动轴右支承孔,在对应于所述上齿轮螺杆的右端的位置开设有一上调整套配合孔,而在对应于所述下齿轮螺杆的右端的位置开设有一下调整套配合孔;所述齿轮驱动轴的左端转动地支承在齿轮驱动轴左支承孔上并且在穿过所述百叶帘升降设定位置信号采集机构的状态下同时支承在百叶帘升降设定位置信号采集机构以及所述左盖板上的所述左盖板支承孔上,而齿轮驱动轴的右端转动地支承在齿轮驱动轴右支承孔;所述上齿轮螺杆的左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上齿轮螺杆左支承孔上,而在上齿轮螺杆的右端延伸有一上齿轮螺杆调整轴头;所述下齿轮螺杆的左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下齿轮螺杆左支承孔上,而在下齿轮螺杆的右端延伸有一下齿轮螺杆调整轴头;设置在所述右盖板朝向所述右支座腔一侧的所述调整机构与所述上调整套配合孔以及下调整套配合孔相配合,并且所述上齿轮螺杆调整轴头在对应于上调整套配合孔的位置与调整机构插嵌连接,而所述下齿轮螺杆调整轴头在对应于下调整套配合孔的位置与调整机构插嵌连接。
在本发明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百叶帘升降设定位置信号采集机构包括一电路板、一上极限位置信号采集器和一下极限位置信号采集器,电路板设在所述左支座的左支座腔内,在该电路板的前侧和后侧边缘部位并且在相互对应的位置各开设有一左盖板固定螺钉限定凹腔,而在电路板的中央位置开设有一电路板让位支承孔,上极限位置信号采集器设置在电路板的右侧上方并且与电路板电气连接,下极限位置信号采集器设置在电路板的右侧下部并且同样与电路板电气连接,由所述电路板上引出的电路板电气连接线穿过所述左盖板引至外界;在所述左支座腔底壁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信号采集器上触发爪的位置开设有一上触发爪让位槽,而在对应于信号采集器下触发爪的位置开设有一下触发爪让位槽,所述信号采集器上触发爪经过上触发爪让位槽伸入所述左支座腔内并且与所述上极限位置信号采集器相配合,所述信号采集器下触发爪经下触发爪让位槽伸入左支座腔内并且与下极限位置信号采集器相配合;所述齿轮驱动轴的左端在穿过所述电路板让位支承孔的状态下转动地支承在所述左盖板支承孔上。
在本发明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上极限位置信号采集器以及下极限位置信号采集器为微动开关、行程开关、位置接近开关、干簧管或霍尔感应元件;在所述左支座腔底壁的左侧并且在对应于所述上触发爪让位槽的一侧的位置延伸有一上触发爪限定导向板,而在对应于所述下触发爪让位槽后侧的位置延伸有一下触发爪限定导向板;所述信号采集器上触发爪的前侧面与上触发爪限定导向板滑动配合,所述信号采集器下触发爪的后侧面与下触发爪限定导向板滑动配合;在所述左盖板的上部的居中位置开设有一用于供所述电路板电气连接线引出并与电机电气控制连接的电机电气连接线通过孔。
在本发明的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调整机构包括上调整套、下调整套、上调整套轴遮蔽盖和下调整套轴遮蔽盖,上调整套以水平悬臂状态位于右盖板朝向所述右支座的右支座腔的一侧并且插入所述上调整套配合孔内,在上调整套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上齿轮螺杆调整轴头配合孔,而在上调整套的右端端面的中央位置延伸有一上调整套支承轴,该上调整套支承轴通过上调整套支承轴承转动地支承在所述右盖板上,并且该上调整套支承轴的中心位置构成有一上调整套支承轴花键孔,下调整套以水平悬臂状态位于右盖板朝向所述右支座的右支座腔的一侧并且插入所述下调整套配合孔内,在下调整套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下齿轮螺杆调整轴头配合孔,而在下调整套的右端端面的中央位置延伸有一下调整套支承轴,该下调整套支承轴通过下调整套支承轴承转动地支承在右盖板上,并且该下调整套支承轴的中心位置构成有一下调整套支承轴花键孔,上调整套轴遮蔽盖在对应于上调整套支承轴的右端端面的位置可插拔地嵌置在右盖板的右侧,并且由该上调整套轴遮蔽盖对上调整套支承轴锁定或解除锁定,下调整套轴遮蔽盖在对应于下调整套支承轴的右端端面的位置可插拔地嵌置在右盖板的右侧,并且由该下调整套轴遮蔽盖对下调整套支承轴锁定或解除锁定;所述上齿轮螺杆的上齿轮螺杆调整轴头与所述上齿轮螺杆调整轴头配合孔插嵌固定,所述下齿轮螺杆的下齿轮螺杆调整轴头与所述下齿轮螺杆调整轴头配合孔插嵌固定。
在本发明的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上调整套配合孔与所述下调整套配合孔彼此形成对角设置的位置关系,所述上调整套与所述下调整套相互形成对角设置的位置关系;所述上齿轮螺杆调整轴头配合孔以及下齿轮螺杆调整轴头配合孔的横截面形状呈D字形,所述上齿轮螺杆调整轴头以及下齿轮螺杆调整轴头的横截面形状呈D字形。
在本发明的又更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右盖板的右侧并且在对应于所述上调整套支承轴的右端端面的位置构成有一上盖腔,而在对应于所述下调整套支承轴的右端端面的位置构成有一下盖腔,上盖腔与下盖腔彼此形成对角设置的位置关系,用于对所述上调整套支承轴锁定或解除锁定的所述上调整套轴遮蔽盖嵌置于或撤离于所述上盖腔对所述上调整套支承轴花键孔锁定或解除锁定,用于对所述下调整套支承轴锁定或解除锁定的所述下调整套轴遮蔽盖嵌置于或撤离于所述下盖腔对所述下调整套支承轴花键孔锁定或解除锁定。
在本发明的又进而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上调整套轴遮蔽盖的左侧构成有一上花键头,该上花键头与所述上调整套支承轴花键孔锁定或解除锁定;在所述下调整套轴遮蔽盖的左侧构成有一下花键头,该下花键头与所述下调整套支承轴花键孔锁定或解除锁定。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技术效果之一,由于可由信号采集器触发机构给百叶帘升降设定位置信号采集机构信号,因而能使机械部件的运动位置变化以电气信号的方式输出而得以满足对电机运行与否的精确控制要求;之二,由于可通过对调整机构的操作使信号采集器触发机构触发百叶帘升降设定位置信号采集机构的时机相应改变,因而有利于依据百叶帘上升或下降的预设极限位置进行适应性调整而满足实际的使用要求;之三,由于在使用状态可由百叶帘升降设定位置信号采集机构及时对电机的工作与否进行控制,因而有益于对电机及其它相关部件起到积极的保护作用,保障百叶帘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本发明的应用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发明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范畴。
在下面的描述中凡是涉及上、下、左、右、前和后的方向性或称方位性的概念都是以图1所示的位置状态为例的,因而不能将其理解为对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特别限定。
实施例:
请参见图1,示出了一壳体1,该壳体1具有一自壳体1的左端贯通至右端的壳体腔11。在本实施例中,前述壳体1的横截面形状大体上呈矩形,但并不受到这种形状的限制,例如可以设计为圆管形,当将壳体1设计为圆管形即管状体时,那么下面将要提及的相关部件如左、右支座2、3左、右盖板20、30等的形状也作适应性改变;示出了前面已提及的一左支座2和一右支座3,左支座2设置在前述壳体腔11内并且位于壳体腔11的左端,右支座3设置在壳体腔11内并且位于壳体腔11的右端,左支座2与右支座3之间由固定杆10(本实施例为一对,即两根)连接;示出了一百叶帘升降设定位置信号采集机构4、一信号采集器触发机构5、前面已提及的一左盖板20、一右盖板30和一调整机构6,百叶帘升降设定位置信号采集机构4设置在左支座2的左支座腔21内,信号采集器触发机构5在对应于左支座2与右支座3之间的位置设置在前述壳体腔11内并且该信号采集器触发机构5的左端探入前述左支座腔21内与前述百叶帘升降设定位置信号采集机构4相配合,而右端探入右支座3的右支座腔31并且在右支座腔31内与调整机构6连接,左盖板20在对应于前述壳体腔11的左腔口的位置与前述左支座2固定,右盖板30在对应于前述壳体腔11的右腔口的位置与前述右支座3固定,调整机构6在对应于右支座腔31的位置设置在右盖板30上。
由图1所示,前述固定杆10的左端伸展到左支座腔21内并且由左固定螺母101锁定,而固定杆10的右端伸展到右支座腔31内并且由右固定螺母102锁定。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杆10的数量有上面已提及的一对并且在左、右支座2、3之间大体上形成对角设置的位置关系。
前述左支座2朝向前述右支座3的一侧即左支座2的右侧的壁体构成为左支座腔底壁22,而右支座3朝向左支座2的一侧即右支座3的左侧的壁体构成为右支座腔底壁32;前述信号采集器触发机构5的左端经前述左支座腔底壁22探入前述左支座腔21内,而信号采集器触发机构5的右端经前述右支座腔底壁32探入前述右支座腔31内;前述固定杆10的左端穿过前述左支座腔底壁22探入左支座腔21内并且在左支座腔21内由前述的左固定螺母101与左支座腔底壁22固定,而固定杆10的右端穿过前述右支座腔底壁32探入右支座腔31内并且在右支座腔31内由前述的右固定螺母102与右支座腔底壁32固定;前述左盖板20通过左盖板固定螺钉201在对应于前述壳体1的壳体腔11的左腔口的位置与左支座2固定,并且由该左盖板固定螺钉201将前述百叶帘升降设定位置信号采集机构4限定在前述左支座腔21内;前述右盖板30通过右盖板固定螺钉301在对应于壳体腔11的右腔口的位置连同前述调整机构6与前述右支座3固定。
由图1所示,在前述左盖板20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左盖板固定螺钉201的位置开设有左盖板螺钉孔203,而在左支座2上并且在对应于左盖板螺钉孔203的位置开设有左支座螺孔23,左盖板固定螺钉201经左盖板螺钉孔203旋入左支座螺孔23内,从而将左盖板20在对应于壳体1的壳体腔11的左腔口的位置与左支座2固定。由于右盖板30与右支座3固定形式基本与前述雷同,因而不再复述。
请继续见图1,设置在前述壳体1的壳体腔11内的前述信号采集器触发机构5包括齿轮驱动轴51、上齿轮螺杆52、下齿轮螺杆53、上齿轮54、下齿轮55、信号采集器上触发套56、信号采集器下触发套57、上触发套复位弹簧58和下触发套复位弹簧59,齿轮驱动轴51的左端优选加轴承转动地支承在前述左支座2的前述左支座腔底壁22的中央位置,并且该齿轮驱动轴51的左端还同时转动地支承在前述百叶帘升降设定位置信号采集机构4以及前述左盖板20的中央位置,齿轮驱动轴51的右端同样优选加轴承转动地支承在前述右支座3的前述右支座腔底壁32的中央位置,在齿轮驱动轴51的中部的外壁上构成有平行于齿轮驱动轴51的长度方向的驱动轴齿511,上齿轮螺杆52对应于齿轮驱动轴51的后上方并且与齿轮驱动轴51的长度方向平行,该上齿轮螺杆52的左端转动地支承在前述左支座腔底壁22上,而右端穿过前述右支座腔底壁32探入前述右支座腔31并且与设置在前述右盖板30上的前述调整机构6连接,下齿轮螺杆53在对应于齿轮驱动轴51的前下方并且与齿轮驱动轴51的长度方向平行,该下齿轮螺杆53的左端转动地支承在左支座腔底壁22上,而右端穿过右支座腔底壁32探入前述右支座腔31内并且同样与设置在前述右盖板30上的前述调整机构6连接,上齿轮54左右移动地设置在上齿轮螺杆52上并且与前述驱动轴齿511相啮合,下齿轮55左右移动地设置在下齿轮螺杆53上并且同样与前述驱动轴齿511相啮合,信号采集器上触发套56左右滑动地套置在前述上齿轮螺杆52的左端(左端的光滑段),在该信号采集器上触发套56的左侧面上并且位于左侧面的边缘部位延伸有一信号采集器上触发爪561,该信号采集器上触发爪561穿过前述左支座腔底壁22探入前述左支座腔21内并且与前述百叶帘升降设定位置信号采集机构4相配合,信号采集器下触发套57左右滑动地套置在下齿轮螺杆53的左端,在该信号采集器下触发套57的左侧面上并且位于左侧面的边缘部位延伸有一信号采集器下触发爪571,该信号采集器下触发爪571穿过前述左支座腔底壁22探入前述左支座腔21内并且同样与百叶帘升降设定位置信号采集机构4相配合,上触发套复位弹簧58在位于信号采集器上触发套56的左侧的位置空套在上齿轮螺杆52的左端,该上触发套复位弹簧58的左端支承在前述左支座腔底壁22的右侧面上,而上触发套复位弹簧58的右端支承在信号采集器上触发套56的左侧面上,下触发套复位弹簧59在位于信号采集器下触发套57的左侧的位置空套在下齿轮螺杆53的左端,该下触发套复位弹簧59的左端同样支承在前述左支座腔底壁22的右侧面上,而下触发套复位弹簧59的右端支承在信号采集器下触发套57的左侧面上。
继续见图1,在前述左支座2的左支座腔21的左支座腔底壁22上并且位于中央位置开设有一齿轮驱动轴左支承孔221,在对应于前述上齿轮螺杆52的左端的位置开设有一上齿轮螺杆左支承孔222,而在对应于前述下齿轮螺杆53的左端的开设有一下齿轮螺杆左支承孔223;在前述左盖板20的中央位置开设有一左盖板支承孔202,该左盖板支承孔202与下齿轮螺杆左支承孔223相对应;在前述右支座3的右支座腔底壁32上并且位于中央位置开设有一齿轮驱动轴右支承孔321,在对应于前述上齿轮螺杆52的右端的位置开设有一上调整套配合孔322,而在对应于前述下齿轮螺杆53的右端的位置开设有一下调整套配合孔323;前述齿轮驱动轴51的左端转动地支承在齿轮驱动轴左支承孔221上并且在穿过前述百叶帘升降设定位置信号采集机构4的状态下同时支承在百叶帘升降设定位置信号采集机构4以及前述左盖板20上的前述左盖板支承孔202上,而齿轮驱动轴51的右端转动地支承在齿轮驱动轴右支承孔321;前述上齿轮螺杆52的左端转动地支承在前述上齿轮螺杆左支承孔222上,而在上齿轮螺杆52的右端延伸有一上齿轮螺杆调整轴头521;前述下齿轮螺杆53的左端转动地支承在前述下齿轮螺杆左支承孔223上,而在下齿轮螺杆53的右端延伸有一下齿轮螺杆调整轴头531;设置在前述右盖板30朝向前述右支座腔31一侧的前述调整机构6与前述上调整套配合孔322以及下调整套配合孔323相配合,并且前述上齿轮螺杆调整轴头521在对应于上调整套配合孔322的位置与调整机构6插嵌连接,而前述下齿轮螺杆调整轴头531在对应于下调整套配合孔323的位置与调整机构6插嵌连接。
由图1所示,在前述齿轮驱动轴51的长度方向的中央位置开设有一优选自齿轮驱动轴51的左端贯通至右端的齿轮驱动轴孔512,并且该齿轮驱动轴孔512的横截面形状呈正六边形。
继续见图1,前述的百叶帘升降设定位置信号采集机构4包括一电路板41、一上极限位置信号采集器42和一下极限位置信号采集器43,电路板41设在前述左支座2的左支座腔21内,在该电路板41的前侧和后侧边缘部位并且在相互对应的位置各开设有一左盖板固定螺钉限定凹腔411,而在电路板41的中央位置开设有一电路板让位支承孔412,上极限位置信号采集器42设置在电路板41的右侧上方并且与电路板41电气连接,下极限位置信号采集器43设置在电路板41的右侧下部并且同样与电路板41电气连接,由前述电路板41上引出的电路板电气连接线413穿过前述左盖板20引至外界;在前述左支座腔底壁22上并且在对应于前述信号采集器上触发爪561的位置开设有一上触发爪让位槽224,而在对应于信号采集器下触发爪571的位置开设有一下触发爪让位槽225,前述信号采集器上触发爪561经过上触发爪让位槽224伸入前述左支座腔21内并且与前述上极限位置信号采集器42相配合,前述信号采集器下触发爪571经下触发爪让位槽225伸入左支座腔21内并且与下极限位置信号采集器43相配合;前述齿轮驱动轴51的左端在穿过前述电路板让位支承孔412的状态下转动地支承在前述左盖板支承孔202上。
由图1的示意可知,前述左盖板固定螺钉201在对应于前述左盖板固定螺钉限定凹腔411的位置可有效地将电路板41限定。
在本实施例中,前述的上极限位置信号采集器42以及下极限位置信号采集器43为微动开关,但是如果使用行程开关、位置接近开关、干簧管或霍尔感应元件,那么应当视为等效的技术手段而依然属于本发明公开的技术内涵范畴。由图1所示:在前述左支座腔底壁22的左侧并且在对应于前述上触发爪让位槽224的一侧的位置延伸有一上触发爪限定导向板226,而在对应于前述下触发爪让位槽225后侧的位置延伸有一下触发爪限定导向板227;前述信号采集器上触发爪561的前侧面与上触发爪限定导向板226滑动配合,前述信号采集器下触发爪571的后侧面与下触发爪限定导向板227滑动配合;在前述左盖板20的上部的居中位置开设有一用于供前述电路板电气连接线413引出并与电机电气控制连接的电机电气连接线通过孔204。
继续见图1,前述调整机构6包括上调整套61、下调整套62、上调整套轴遮蔽盖63和下调整套轴遮蔽盖64,上调整套61以水平悬臂状态位于右盖板30朝向前述右支座3的右支座腔31的一侧即左侧并且插入前述上调整套配合孔322内,在上调整套61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上齿轮螺杆调整轴头配合孔611,而在上调整套61的右端端面的中央位置延伸有一上调整套支承轴612,该上调整套支承轴612通过上调整套支承轴承6121转动地支承在前述右盖板30上,并且该上调整套支承轴612的中心位置构成有一上调整套支承轴花键孔,下调整套62以水平悬臂状态位于右盖板30朝向前述右支座3的右支座腔31的一侧并且插入前述下调整套配合孔323内,在下调整套62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下齿轮螺杆调整轴头配合孔621,而在下调整套62的右端端面的中央位置延伸有一下调整套支承轴622,该下调整套支承轴622通过下调整套支承轴承6221转动地支承在右盖板30上,并且该下调整套支承轴622的中心位置构成有一下调整套支承轴花键孔,上调整套轴遮蔽盖63在对应于上调整套支承轴612的右端端面的位置可插拔地嵌置在右盖板30的右侧,并且由该上调整套轴遮蔽盖63对上调整套支承轴612锁定或解除锁定,下调整套轴遮蔽盖64在对应于下调整套支承轴622的右端端面的位置可插拔地嵌置在右盖板30的右侧,并且由该下调整套轴遮蔽盖64对下调整套支承轴622锁定或解除锁定;前述上齿轮螺杆52的上齿轮螺杆调整轴头521与前述上齿轮螺杆调整轴头配合孔611插嵌固定,前述下齿轮螺杆53的下齿轮螺杆调整轴头531与前述下齿轮螺杆调整轴头配合孔621插嵌固定。
前述的上调整套配合孔322与前述下调整套配合孔323彼此形成对角设置的位置关系,前述上调整套61与前述下调整套62相互形成对角设置的位置关系;前述上齿轮螺杆调整轴头配合孔611以及下齿轮螺杆调整轴头配合孔621的横截面形状呈D字形,前述上齿轮螺杆调整轴头521以及下齿轮螺杆调整轴头531的横截面形状呈D字形。
在前述右盖板30的右侧并且在对应于前述上调整套支承轴612的右端端面的位置构成有一上盖腔302,而在对应于前述下调整套支承轴622的右端端面的位置构成有一下盖腔303,上盖腔302与下盖腔303彼此形成对角设置的位置关系,用于对前述上调整套支承轴612锁定或解除锁定的前述上调整套轴遮蔽盖63嵌置于或撤离于前述上盖腔302对前述上调整套支承轴花键孔锁定或解除锁定,用于对前述下调整套支承轴622锁定或解除锁定的前述下调整套轴遮蔽盖64嵌置于或撤离于前述下盖腔303对前述下调整套支承轴花键孔锁定或解除锁定。
继续见图1,在前述上调整套轴遮蔽盖63的左侧构成有一上花键头631,该上花键头631与前述上调整套支承轴花键孔锁定或解除锁定;在前述下调整套轴遮蔽盖64的左侧构成有一下花键头641,该下花键头641与前述下调整套支承轴花键孔锁定或解除锁定。
当前述上调整套轴遮蔽盖63嵌置到上盖腔302内时,由于上花键头631插入上调整套支承轴花键孔,因而前述的上调整套支承轴612被锁定而不能带动上调整套61转动,上调整套61便不能带动与其上齿轮螺杆调整轴头配合孔611插固的上齿轮螺杆调整轴头521转动,上齿轮螺杆52不发生转动,反之,当将上调整套轴遮蔽盖63撤离于上盖腔302内时,那么因上花键头631离开(退出)了上调整套支承轴花键孔,上调整套支承轴612被解除锁定,此时可使用与上调整套支承轴花键孔相配合(适配)的工具人为使上调整套支承轴612转动,从而由上调整套支承轴612带动上调整套61转动,由上调整套61带动上齿轮螺杆调整轴头521转动,并且上齿轮螺杆调整轴头521转动带动上齿轮螺杆52转动。由于上齿轮54是以螺纹配合方式与上齿轮螺杆52相配合的,因而在调整过程中,上齿轮螺杆52在作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时,则由上齿轮螺杆52带动上齿轮54在上齿轮螺杆52上依需左右移动,达到调整的目的。前述达到调整的目的是指:上齿轮54在上齿轮螺杆52上的位置与信号采集器上触发套56之间的距离得到确定(调整),也就是说上齿轮54在上齿轮螺杆52上移动并得以由其信号采集器上触发爪561触及上极限位置信号采集器42的行程得到调整。在前述上齿轮54由上齿轮螺杆52的人为转动而使其移动进,上齿轮54并不会带动齿轮驱动轴51转动,这是因为上齿轮54与齿轮驱动轴51的啮合方式表现为两者的齿以及齿槽处于彼此的并行状态,因而只有在齿轮驱动轴51转动时才由其带动上齿轮54以及下齿轮55。之所以要对上齿轮54的位置进行调整,是因为在实际的使用中,有可能存在用户需要使百叶帘上部保留一定距离而不完全向上收起的情形,又因为依据窗体高度的差异可实现适应性调整,等等。由于对下齿轮55在下齿轮螺杆53上的位置调整与前述相仿并且依据举一反三之理而不会给理解产生困惑,据此,申请人不再重复说明。
应用例:
请参见图2并且结合图1,在图2中示出了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结构体系的一百叶帘7和一百叶帘升降与帘片翻转执行机构8,由于百叶帘7以及百叶帘升降与帘片翻转执行机构8的具体结构以及作用机理或称工作原理属于已有技术,例如可以参见中国专利CN112081517A等,因而申请人不再对其展开说明。此外,在图2中虽然未示出窗体(也可称“框体”),但由于其同样属于公知技术,因而同样不会对理解本发明产生障碍。
以电驱动模式为例,由设置在窗体上部左方或称左上角的电机(图中未示出)带动前述百叶帘升降与帘片翻转执行机构8,即由电机带动与其传动连接的百叶帘升降与帘片翻转执行机构8的结构体系的执行机构作用轴81,由执行机构作用轴81带动本发明的信号采集器触发机构5的结构体系的齿轮驱动轴51。具体而言,由于执行机构作用轴81是通过与齿轮驱动轴孔512的插嵌连接而实现与齿轮驱动轴51连接的,因而得以由执行机构作用轴81带动齿轮驱动轴51。上面已提及的电路板电气连接线413通过图2中未示出的窗体的上横框条上的敷线槽引至位于窗体的左上方处的电机并以串联方式与电机电气控制连接。
继续见图2并且结合图1,在上述电机经执行机构作用轴81带动齿轮驱动轴51转动时,则由齿轮驱动轴51带动上齿轮54循着上齿轮轴52向右向左运动,即向着信号采集器上触发套56的方向运动,直至与信号采集器上触发套56的右侧接触并推动信号采集器上触发套56在克服上触发套复位弹簧58的反作用力下向左位移,使信号采集器上触发套56的信号采集器上触发爪561触及上极限位置信号采集器42,由该上极限位置信号采集器42将信号反馈给电路板41,由电路板41通过前述电路板电气连接线413使电机停止工作,执行机构作用轴81不再带动齿轮驱动轴51,上齿轮54不再运动,由于百叶帘7的上升实际上已在前述百叶帘升降与帘片翻转执行机构8的作用下上升至预设的极限位置,因而随着电机的停止工作,百叶帘7不再上升。在前述过程中,下齿轮55则向右位移,也就是说在齿轮驱动轴51的同时带动下,使其朝着与上齿轮54相反的方向位移。
当要使百叶帘7下行时,上述电机带动执行机构作用轴81反向动作,按前述相反的动作,上齿轮54向右移动,而下齿轮55向左移动,直至与信号采集器下触发套57的右侧接触并推动信号采集器下触发套57在克服下触发套复位弹簧59的反作用力下向左位移,信号采集器下触发套57的信号采集器下触发爪571触及下极限位置信号采集器43,由该下极限位置信号采集器43将信号反馈给电路板41,由电路板41通过电路板电气连接线413使电机停止工作,执行机构作用轴81不再带动齿轮驱动轴51作与前述相反的方向运动,下齿轮55不再运动,由于百叶帘7的下降实际上已在前述百叶帘升降与帘片翻转执行机构8的作用下下降到了预设的极限位置,因而随着电机的停止工作,百叶帘不再下降。在前述的第一种即前一种状态下,上触发套复位弹簧58处于压缩的储能状态,而下触发套复位弹簧59处于伸长状态而将信号采集器下触发套57向右推移;在前述第二种即后一种状态下,下触发套复位弹簧59处于压缩的储能状态,而上触发套复位弹簧58处于伸展长状态而将信号采集器上触发套56向右推移。
如果使用者需要使百叶帘7的升起的极限与窗体上部即与上横框条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如10-20cm或其它程度的距离时,那么先按上述操作将百叶帘7上升至与窗体上部之间保持期望的距离的位置,使电机停止工作,再按申请人在上面所述的方式对上齿轮54在上齿轮螺杆521上的位置进行调整,以满足百叶帘7在尚未上升至极限即在尚有前述期望的距离时,便由信号采集器上触发爪561触及上极限位置信号采集器42。由于对下降的调整设定同例,因而不再赘述。
以自主供电驱动模式为例,由太阳能光伏电池组件为与其电路(线路)连接的并且配有遥控器的接收器内的锂离子电池充电,将本发明与电机串联连接,再与前述接收器电气连接。由于自主供电的典型的例子可参见并非限于例举的CN111980564A、CN212454192U等等,因而申请人不再展开说明。
可以认为:上述电驱动模式下支持电机工作的电源为经对电压进行调压后的市电电源即家用电源,而自主供电驱动模式利用的自然能源即太阳能。当然本发明结构可以应用于任意驱动模式的百叶窗,例如应用于前述两种模式的组合模式等等,因而本发明不应受到实施例及应用例的限制。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弥补了已有技术中的缺憾,顺利地完成了发明任务,如实地兑现了申请人在上面的技术效果栏中载述的技术效果。

Claims (9)

1.一种电驱动或自主供电驱动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百叶帘限位器,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壳体(1),该壳体(1)具有一自壳体(1)的左端贯通至右端的壳体腔(11);一左支座(2)和一右支座(3),左支座(2)设置在所述壳体腔(11)内并且位于壳体腔(11)的左端,右支座(3)设置在壳体腔(11)内并且位于壳体腔(11)的右端,左支座(2)与右支座(3)之间由固定杆(10)连接;一百叶帘升降设定位置信号采集机构(4)、一信号采集器触发机构(5)、一左盖板(20)、一右盖板(30)和一调整机构(6),百叶帘升降设定位置信号采集机构(4)设置在左支座(2)的左支座腔(21)内,信号采集器触发机构(5)在对应于左支座(2)与右支座(3)之间的位置设置在所述壳体腔(11)内并且该信号采集器触发机构(5)的左端探入所述左支座腔(21)内与所述百叶帘升降设定位置信号采集机构(4)相配合,而右端探入右支座(3)的右支座腔(31)并且在右支座腔(31)内与调整机构(6)连接,左盖板(20)在对应于所述壳体腔(11)的左腔口的位置与所述左支座(2)固定,右盖板(30)在对应于所述壳体腔(11)的右腔口的位置与所述右支座(3)固定,调整机构(6)在对应于右支座腔(31)的位置设置在右盖板(30)上;所述调整机构(6)包括上调整套(61)、下调整套(62)、上调整套轴遮蔽盖(63)和下调整套轴遮蔽盖(64),上调整套(61)以水平悬臂状态位于右盖板(30)朝向所述右支座(3)的右支座腔(31)的一侧,在上调整套(61)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上齿轮螺杆调整轴头配合孔(611),而在上调整套(61)的右端端面的中央位置延伸有一上调整套支承轴(612),该上调整套支承轴(612)通过上调整套支承轴承(6121)转动地支承在所述右盖板(30)上,并且该上调整套支承轴(612)的中心位置构成有一上调整套支承轴花键孔,下调整套(62)以水平悬臂状态位于右盖板(30)朝向所述右支座(3)的右支座腔(31)的一侧,在下调整套(62)的中央位置构成有一下齿轮螺杆调整轴头配合孔(621),而在下调整套(62)的右端端面的中央位置延伸有一下调整套支承轴(622),该下调整套支承轴(622)通过下调整套支承轴承(6221)转动地支承在右盖板(30)上,并且该下调整套支承轴(622)的中心位置构成有一下调整套支承轴花键孔,上调整套轴遮蔽盖(63)在对应于上调整套支承轴(612)的右端端面的位置可插拔地嵌置在右盖板(30)的右侧,并且由该上调整套轴遮蔽盖(63)对上调整套支承轴(612)锁定或解除锁定,下调整套轴遮蔽盖(64)在对应于下调整套支承轴(622)的右端端面的位置可插拔地嵌置在右盖板(30)的右侧,并且由该下调整套轴遮蔽盖(64)对下调整套支承轴(622)锁定或解除锁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动或自主供电驱动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百叶帘限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支座(2)朝向所述右支座(3)的一侧的壁体构成为左支座腔底壁(22),而右支座(3)朝向左支座(2)的一侧的壁体构成为右支座腔底壁(32);所述信号采集器触发机构(5)的左端经所述左支座腔底壁(22)探入所述左支座腔(21)内,而信号采集器触发机构(5)的右端经所述右支座腔底壁(32)探入所述右支座腔(31)内;所述固定杆(10)的左端穿过所述左支座腔底壁(22)探入左支座腔(21)内并且在左支座腔(21)内与左支座腔底壁(22)固定,而固定杆(10)的右端穿过所述右支座腔底壁(32)探入右支座腔(31)内并且在右支座腔(31)内与右支座腔底壁(32)固定;所述左盖板(20)通过左盖板固定螺钉(201)在对应于所述壳体(1)的壳体腔(11)的左腔口的位置与左支座(2)固定,并且由该左盖板固定螺钉(201)将所述百叶帘升降设定位置信号采集机构(4)限定在所述左支座腔(21)内;所述右盖板(30)通过右盖板固定螺钉(301)在对应于壳体腔(11)的右腔口的位置连同所述调整机构(6)与所述右支座(3)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驱动或自主供电驱动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百叶帘限位器,其特征在于设置在所述壳体(1)的壳体腔(11)内的所述信号采集器触发机构(5)包括齿轮驱动轴(51)、上齿轮螺杆(52)、下齿轮螺杆(53)、上齿轮(54)、下齿轮(55)、信号采集器上触发套(56)、信号采集器下触发套(57)、上触发套复位弹簧(58)和下触发套复位弹簧(59),齿轮驱动轴(51)的左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左支座(2)的所述左支座腔底壁(22)的中央位置,并且该齿轮驱动轴(51)的左端还同时转动地支承在所述百叶帘升降设定位置信号采集机构(4)以及所述左盖板(20)的中央位置,齿轮驱动轴(51)的右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右支座(3)的所述右支座腔底壁(32)的中央位置,在齿轮驱动轴(51)的中部的外壁上构成有平行于齿轮驱动轴(51)的长度方向的驱动轴齿(511),上齿轮螺杆(52)对应于齿轮驱动轴(51)的后上方并且与齿轮驱动轴(51)的长度方向平行,该上齿轮螺杆(52)的左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左支座腔底壁(22)上,而右端穿过所述右支座腔底壁(32)探入所述右支座腔(31)并且与设置在所述右盖板(30)上的所述调整机构(6)连接,下齿轮螺杆(53)对应于齿轮驱动轴(51)的前下方并且与齿轮驱动轴(51)的长度方向平行,该下齿轮螺杆(53)的左端转动地支承在左支座腔底壁(22)上,而右端穿过右支座腔底壁(32)探入所述右支座腔(31)内并且同样与设置在所述右盖板(30)上的所述调整机构(6)连接,上齿轮(54)左右移动地设置在上齿轮螺杆(52)上并且与所述驱动轴齿(511)相啮合,下齿轮(55)左右移动地设置在下齿轮螺杆(53)上并且同样与所述驱动轴齿(511)相啮合,信号采集器上触发套(56)左右滑动地套置在所述上齿轮螺杆(52)的左端,在该信号采集器上触发套(56)的左侧面上并且位于左侧面的边缘部位延伸有一信号采集器上触发爪(561),该信号采集器上触发爪(561)穿过所述左支座腔底壁(22)探入所述左支座腔(21)内并且与所述百叶帘升降设定位置信号采集机构(4)相配合,信号采集器下触发套(57)左右滑动地套置在下齿轮螺杆(53)的左端,在该信号采集器下触发套(57)的左侧面上并且位于左侧面的边缘部位延伸有一信号采集器下触发爪(571),该信号采集器下触发爪(571)穿过所述左支座腔底壁(22)探入所述左支座腔(21)内并且同样与百叶帘升降设定位置信号采集机构(4)相配合,上触发套复位弹簧(58)在位于信号采集器上触发套(56)的左侧的位置空套在上齿轮螺杆(52)的左端,该上触发套复位弹簧(58)的左端支承在所述左支座腔底壁(22)的右侧面上,而上触发套复位弹簧(58)的右端支承在信号采集器上触发套(56)的左侧面上,下触发套复位弹簧(59)在位于信号采集器下触发套(57)的左侧的位置空套在下齿轮螺杆(53)的左端,该下触发套复位弹簧(59)的左端同样支承在所述左支座腔底壁(22)的右侧面上,而下触发套复位弹簧(59)的右端支承在信号采集器下触发套(57)的左侧面上;所述上齿轮螺杆(52)的上齿轮螺杆调整轴头(521)与所述上齿轮螺杆调整轴头配合孔(611)插嵌固定,所述下齿轮螺杆(53)的下齿轮螺杆调整轴头(531)与所述下齿轮螺杆调整轴头配合孔(621)插嵌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驱动或自主供电驱动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百叶帘限位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支座(2)的左支座腔(21)的左支座腔底壁(22)上并且位于中央位置开设有一齿轮驱动轴左支承孔(221),在对应于所述上齿轮螺杆(52)的左端的位置开设有一上齿轮螺杆左支承孔(222),而在对应于所述下齿轮螺杆(53)的左端的开设有一下齿轮螺杆左支承孔(223);在所述左盖板(20)的中央位置开设有一左盖板支承孔(202),该左盖板支承孔(202)与下齿轮螺杆左支承孔(223)相对应;在所述右支座(3)的右支座腔底壁(32)上并且位于中央位置开设有一齿轮驱动轴右支承孔(321),在对应于所述上齿轮螺杆(52)的右端的位置开设有一上调整套配合孔(322),而在对应于所述下齿轮螺杆(53)的右端的位置开设有一下调整套配合孔(323);所述齿轮驱动轴(51)的左端转动地支承在齿轮驱动轴左支承孔(221)上并且在穿过所述百叶帘升降设定位置信号采集机构(4)的状态下同时支承在百叶帘升降设定位置信号采集机构(4)以及所述左盖板(20)上的所述左盖板支承孔(202)上,而齿轮驱动轴(51)的右端转动地支承在齿轮驱动轴右支承孔(321);所述上齿轮螺杆(52)的左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上齿轮螺杆左支承孔(222)上,而在上齿轮螺杆(52)的右端延伸有一上齿轮螺杆调整轴头(521);所述下齿轮螺杆(53)的左端转动地支承在所述下齿轮螺杆左支承孔(223)上,而在下齿轮螺杆(53)的右端延伸有一下齿轮螺杆调整轴头(531);设置在所述右盖板(30)朝向所述右支座腔(31)一侧的所述调整机构(6)与所述上调整套配合孔(322)以及下调整套配合孔(323)相配合,并且所述上齿轮螺杆调整轴头(521)在对应于上调整套配合孔(322)的位置与调整机构(6)插嵌连接,而所述下齿轮螺杆调整轴头(531)在对应于下调整套配合孔(323)的位置与调整机构(6)插嵌连接;所述上调整套(61)朝向右支座(3)的右支座腔(31)的一侧插入所述上调整套配合孔(322)内;所述下调整套(62)朝向右支座(3)的右支座腔(31)的一侧插入所述下调整套配合孔(323)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驱动或自主供电驱动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百叶帘限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百叶帘升降设定位置信号采集机构(4)包括一电路板(41)、一上极限位置信号采集器(42)和一下极限位置信号采集器(43),电路板(41)设在所述左支座(2)的左支座腔(21)内,在该电路板(41)的前侧和后侧边缘部位并且在相互对应的位置各开设有一左盖板固定螺钉限定凹腔(411),而在电路板(41)的中央位置开设有一电路板让位支承孔(412),上极限位置信号采集器(42)设置在电路板(41)的右侧上方并且与电路板(41)电气连接,下极限位置信号采集器(43)设置在电路板(41)的右侧下部并且同样与电路板(41)电气连接,由所述电路板(41)上引出的电路板电气连接线(413)穿过所述左盖板(20)引至外界;在所述左支座腔底壁(22)上并且在对应于所述信号采集器上触发爪(561)的位置开设有一上触发爪让位槽(224),而在对应于信号采集器下触发爪(571)的位置开设有一下触发爪让位槽(225),所述信号采集器上触发爪(561)经过上触发爪让位槽(224)伸入所述左支座腔(21)内并且与所述上极限位置信号采集器(42)相配合,所述信号采集器下触发爪(571)经下触发爪让位槽(225)伸入左支座腔(21)内并且与下极限位置信号采集器(43)相配合;所述齿轮驱动轴(51)的左端在穿过所述电路板让位支承孔(412)的状态下转动地支承在所述左盖板支承孔(202)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驱动或自主供电驱动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百叶帘限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极限位置信号采集器(42)以及下极限位置信号采集器(43)为微动开关、行程开关、位置接近开关、干簧管或霍尔感应元件;在所述左支座腔底壁(22)的左侧并且在对应于所述上触发爪让位槽(224)的一侧的位置延伸有一上触发爪限定导向板(226),而在对应于所述下触发爪让位槽(225)后侧的位置延伸有一下触发爪限定导向板(227);所述信号采集器上触发爪(561)的前侧面与上触发爪限定导向板(226)滑动配合,所述信号采集器下触发爪(571)的后侧面与下触发爪限定导向板(227)滑动配合;在所述左盖板(20)的上部的居中位置开设有一用于供所述电路板电气连接线(413)引出并与电机电气控制连接的电机电气连接线通过孔(204)。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驱动或自主供电驱动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百叶帘限位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调整套配合孔(322)与所述下调整套配合孔(323)彼此形成对角设置的位置关系,所述上调整套(61)与所述下调整套(62)相互形成对角设置的位置关系;所述上齿轮螺杆调整轴头配合孔(611)以及下齿轮螺杆调整轴头配合孔(621)的横截面形状呈D字形,所述上齿轮螺杆调整轴头(521)以及下齿轮螺杆调整轴头(531)的横截面形状呈D字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驱动或自主供电驱动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百叶帘限位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右盖板(30)的右侧并且在对应于所述上调整套支承轴(612)的右端端面的位置构成有一上盖腔(302),而在对应于所述下调整套支承轴(622)的右端端面的位置构成有一下盖腔(303),上盖腔(302)与下盖腔(303)彼此形成对角设置的位置关系,用于对所述上调整套支承轴(612)锁定或解除锁定的所述上调整套轴遮蔽盖(63)嵌置于或撤离于所述上盖腔(302)对所述上调整套支承轴花键孔锁定或解除锁定,用于对所述下调整套支承轴(622)锁定或解除锁定的所述下调整套轴遮蔽盖(64)嵌置于或撤离于所述下盖腔(303)对所述下调整套支承轴花键孔锁定或解除锁定。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电驱动或自主供电驱动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百叶帘限位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上调整套轴遮蔽盖(63)的左侧构成有一上花键头(631),该上花键头(631)与所述上调整套支承轴花键孔锁定或解除锁定;在所述下调整套轴遮蔽盖(64)的左侧构成有一下花键头(641),该下花键头(641)与所述下调整套支承轴花键孔锁定或解除锁定。
CN202110404687.5A 2021-04-15 2021-04-15 电驱动或自主供电驱动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百叶帘限位器 Active CN1130066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04687.5A CN113006674B (zh) 2021-04-15 2021-04-15 电驱动或自主供电驱动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百叶帘限位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04687.5A CN113006674B (zh) 2021-04-15 2021-04-15 电驱动或自主供电驱动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百叶帘限位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06674A CN113006674A (zh) 2021-06-22
CN113006674B true CN113006674B (zh) 2022-12-23

Family

ID=763888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04687.5A Active CN113006674B (zh) 2021-04-15 2021-04-15 电驱动或自主供电驱动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百叶帘限位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06674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IT1292962B1 (it) * 1997-03-04 1999-02-11 Fitem Srl Dispositivo di trascinamento per elementi avvolgibili con gruppo di arresto universale.
CN2692908Y (zh) * 2004-03-16 2005-04-13 黄飞挺 管状卷帘电机
CN204835810U (zh) * 2015-07-16 2015-12-02 杨连国 一种管状电机的行程机构
TWI661117B (zh) * 2016-09-19 2019-06-01 德侑股份有限公司 窗簾及其致動系統
CN110242713A (zh) * 2019-07-05 2019-09-17 惠州市奥科伟业精密电机有限公司 应用于天棚帘的驱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06674A (zh) 2021-06-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125167B1 (en) Motorized barrier adjustment apparatus and method
CN109113552B (zh) 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帘片翻转牵引绳涨紧装置
US20230151682A1 (en) Motorized window treatment
CN111520058A (zh) 一种使用太阳能自供电无线控制与手动控制的中空百叶窗
KR100704451B1 (ko) 문 자동개폐장치
CN2828281Y (zh) 自动开合门
KR101351862B1 (ko) 침수방지를 위한 실내개폐용 문틀
CN113006674B (zh) 电驱动或自主供电驱动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百叶帘限位器
CN214835989U (zh) 电驱动或自主供电驱动百叶窗的百叶帘限位器
KR102160421B1 (ko) 복층유리용 자동블라인드장치
CN215056973U (zh) 电动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CN214835990U (zh) 电驱动或自主供电驱动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CN214886725U (zh) 遥控式电动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JP7023010B2 (ja) 建物用の垂直スライド窓
CN112081516A (zh) 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用的磁力传动驱动装置
DE202009005021U1 (de) Rolloeinrichtung im Zwischenraum einer Isolierglasscheibeneinheit
CN215056974U (zh) 具有自主供电驱动功能的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CN214196106U (zh) 自供电电动磁驱动的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CN213869638U (zh) 一种磁驱动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CN213869639U (zh) 用于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的改进型磁传动驱动装置
KR200410638Y1 (ko) 내장형 전동 블라인드 장치
CN212454191U (zh) 自主供电手自一体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CN214997324U (zh) 改进型磁力驱动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CN210817562U (zh) 一种智能窗帘配件钻孔设备
CN212454193U (zh) 手自一体中空玻璃内置百叶窗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