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03945A - 玻璃制品和包括玻璃制品的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玻璃制品和包括玻璃制品的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03945A
CN113003945A CN202011472516.8A CN202011472516A CN113003945A CN 113003945 A CN113003945 A CN 113003945A CN 202011472516 A CN202011472516 A CN 202011472516A CN 113003945 A CN113003945 A CN 1130039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ression
glass article
stress
depth
gla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7251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沉揆仁
姜秉薰
金�承
朴瑛玉
成秀珍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30039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039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3/00Glass compositions
    • C03C3/04Glass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silica
    • C03C3/076Glass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silica with 40% to 90% silica, by weight
    • C03C3/083Glass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silica with 40% to 90% silica, by weight containing aluminium oxide or an iron compound
    • C03C3/085Glass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silica with 40% to 90% silica, by weight containing aluminium oxide or an iron compound containing an oxide of a divalent metal
    • C03C3/087Glass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silica with 40% to 90% silica, by weight containing aluminium oxide or an iron compound containing an oxide of a divalent metal containing calcium oxide, e.g. common sheet or container glas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21/00Treatment of glass, not in the form of fibres or filaments, by diffusing ions or metals in the surface
    • C03C21/001Treatment of glass, not in the form of fibres or filaments, by diffusing ions or metals in the surface in liquid phase, e.g. molten salts, solutions
    • C03C21/002Treatment of glass, not in the form of fibres or filaments, by diffusing ions or metals in the surface in liquid phase, e.g. molten salts, solutions to perform ion-exchange between alkali 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3/00Glass compositions
    • C03C3/04Glass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silica
    • C03C3/076Glass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silica with 40% to 90% silica, by weight
    • C03C3/083Glass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silica with 40% to 90% silica, by weight containing aluminium oxide or an iron compound
    • C03C3/085Glass compositions containing silica with 40% to 90% silica, by weight containing aluminium oxide or an iron compound containing an oxide of a divalent metal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08Support structures for LCD panels, e.g. frames or bezels
    • G02F1/133331Cover glas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01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ed to the housing of computer displays, e.g. of CRT monitors, of flat display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01Constructional details related to the housing of computer displays, e.g. of CRT monitors, of flat displays
    • G06F1/1607Arrangements to support accessories mechanically attached to the display housing
    • G06F1/1609Arrangements to support accessories mechanically attached to the display housing to support filters or lens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52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flexible, e.g. mimicking a sheet of paper, or rollabl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56Details related to functional adaptations of the enclosure, e.g. to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EMI, shock, water, or to host detachable peripherals like a mouse or removable expansions units like PCMCIA cards, or to provide access to internal components for maintenance or to removable storage supports like CDs or DVDs, or to mechanically mount accessor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2Digitisers structurally integrated in a display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提供了玻璃制品和包括玻璃制品的显示装置。玻璃制品包括彼此相对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从第一表面延伸到第一压缩深度处的点的第一压缩区、从第二表面延伸到第二压缩深度处的点的第二压缩区以及布置在第一压缩区与第二压缩区之间的拉伸区。第一压缩区的应力分布包括位于第一表面与第一过渡点之间的第一段以及位于第一过渡点与第一压缩深度处的点之间的第二段。从第一表面到第一过渡点的深度为8.1μm至9.5μm,第一过渡点处的应力大于或等于197Mpa,并且在深度方向上距第一表面50μm的点处的应力大于或等于75MPa。

Description

玻璃制品和包括玻璃制品的显示装置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9年12月20日提交的第10-2019-0171428号韩国专利申请的优先权以及从其获得的所有权益,该韩国专利申请的内容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玻璃制品和包括玻璃制品的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玻璃制品广泛地用于包括显示装置的电子装置或建筑材料中。更具体地,玻璃制品应用于诸如液晶显示器(“LCD”)、有机发光显示器(“OLED”)和电泳显示器(“EPD”)的平板显示装置的基板或者应用于用于保护被其覆盖的元件的覆盖窗。
发明内容
随着包括玻璃制品的便携式电子装置(诸如智能电话和平板个人电脑(“PC”))已变得更广泛地被使用,这种玻璃制品可能经常暴露于外部冲击。相应地,期望开发一种玻璃制品,其对于便携性而言是薄的并且能够承受外部冲击。已经尝试通过热强化或化学强化来改善玻璃制品的强度,但是期望更精确的应力分布管理以满足客户需求。
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包括通过精确的应力分布而具有高强度的玻璃制品的显示装置。
玻璃制品的实施方式包括第一表面、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从第一表面延伸到距第一表面的第一压缩深度处的点的第一压缩区、从第二表面延伸到距第二表面的第二压缩深度处的点的第二压缩区以及布置在第一压缩区与第二压缩区之间的拉伸区。在这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压缩区的应力分布包括位于第一表面与第一过渡点之间的第一段以及位于第一过渡点与第一压缩深度处的点之间的第二段,其中,从第一表面到第一过渡点的深度在约8.1微米(μm)至约9.5μm的范围内,其中,第一过渡点处的应力大于或等于约197兆帕(MPa),以及其中,在深度方向上距第一表面50μm的点处的应力大于或等于约75MPa。
显示装置的实施方式包括:包含多个像素的显示面板、布置在显示面板上方的覆盖窗以及布置在显示面板与覆盖窗之间的光学透明接合层。在这种实施方式中,覆盖窗包括第一表面、与第一表面相对的第二表面、从第一表面延伸到距第一表面的第一压缩深度处的点的第一压缩区、从第二表面延伸到距第二表面的第二压缩深度处的点的第二压缩区以及布置在第一压缩区与第二压缩区之间的拉伸区。在这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压缩区的应力分布包括位于第一表面与第一过渡点之间的第一段以及位于第一过渡点与第一压缩深度处的点之间的第二段,其中,从第一表面到第一过渡点的深度在约8.1μm至约9.5μm的范围内,其中,第一过渡点处的应力大于或等于约197MPa,以及其中,在深度方向上距第一表面约50μm的点处的应力大于或等于约75MPa。
根据玻璃制品和包括玻璃制品的显示装置的实施方式,玻璃制品可通过精确地控制应力分布而具有高强度,使得玻璃制品不容易因外部冲击而破裂。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本公开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将变得更加明确,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各种实施方式的玻璃制品的透视图;
图2是示出其中玻璃制品应用于显示装置的覆盖窗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剖面图;
图3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具有平坦板状的玻璃制品的剖面图;
图4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用于制造玻璃制品的方法的步骤的流程图;
图5是示意性地示出图4的从切割步骤到强化之后的表面抛光步骤的处理的图;
图6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离子交换处理的示意图;
图7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玻璃制品的应力分布的曲线图;
图8是图7的第一压缩区的附近的放大曲线图;
图9是示意性地示出图8的应力分布近似成的直线图的图;
图10是示出根据第一过渡点的各种应力深度比的应力分布的示意图;
图11是示出在第一过渡点的相同应力深度比下具有各种压缩能的应力分布的示意图;
图12是解释每个区的应力能的应力分布曲线图;
图13是示出样品组A、样品组B和样品组C的厚度方向上的每个位置处的应力的曲线图;
图14是示出样品组B的临界划痕载荷测量实验的结果的照片;
图15是示出样品组C的临界划痕载荷测量实验的结果的照片;以及
图16是示出用于模型跌落实验的模型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在下文中将参照示出了本发明的各种实施方式的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然而,本发明可以不同的形式实施,并且不应被解释为受限于本文中所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以使得本公开将是透彻和完整的,并且将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全面地传达本发明的范围。
也将理解的是,当层被称为在另一层或基板“上”时,该层可直接在另一层或基板上,或者也可存在有中间层。相反,当元件被称为“直接”在另一元件“上”时,则不存在中间元件。
将理解的是,尽管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可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各种元件、部件、区、层和/或部分,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层和/或部分不应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层或者部分与另一元件、部件、区、层或者部分区分开。因此,下面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层或部分可被称为第二元件、部件、区、层或部分,而不背离本文中的教导。
本文中使用的措辞仅用于描述特定实施方式的目的,并不旨在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中另有明确指示,否则如本文中所使用的“一(a)”、“一(an)”、“该(the)”和“至少一个”不表示数量的限制,并且旨在包括单数和复数两者。例如,除非上下文中另有明确指出,否则“一元件”与“至少一个元件”具有相同的含义。“至少一个”不应被解释为限制“一(a)”或者“一(an)”。“或者”意味着“和/或”。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相关所列项目中的一个或多个项目的任何和所有组合。还将理解的是,术语“包括(comprise)”和/或“包括(comprising)”或者“包含(include)”和/或“包含(including)”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时,指定存在所述及的特征、区、整体、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但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区、整体、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其组。
为了描述的容易,可在本文中使用空间关系术语,诸如“在……之下”、“在……下面”、“下部的”、“在…上面”、“上部的”等,来描述如图中所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与另一(多个)元件或另一(多个)特征的关系。将理解的是,空间关系术语旨在涵盖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除图中描绘的方位以外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图中的装置被翻转,则被描述为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下面”或“之下”的元件将被定向为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上面”。因此,示例性术语“在……下面”可包括上和下两个方位。装置可以以其他方式定向(旋转90度或位于其他方位),并且相应地解释本文中所使用的空间关系描述词。
在整个说明书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的部件。
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玻璃制品”是指完全或部分由玻璃制成的制品。
考虑到所讨论的测量和与具体量的测量相关的误差(即,测量系统的制约),本文所使用的“约”或者“近似”包括所述及的值,并且意味着在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确定的针对具体值的偏差的可接受范围内。例如,“约”可以意味着在一个或者多个标准偏差内或者所述及的值的±30%、±20%、±10%或±5%内。
除非另有定义,否则本文中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公开所属于的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含义相同的含义。将进一步理解的是,术语,诸如在常用词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被解释为具有与它们在相关领域的背景以及本公开中的含义一致的含义,并且除非本文中明确进行如此限定,否则将不在理想的或过于刻板的意义上进行解释。
本文参考作为理想化实施方式的示意图示的剖面图示来描述示例性实施方式。这样,由于例如制造技术和/或公差导致的图示形状的变化将被预期。因此,本文描述的实施方式不应被解释为限于本文所示出的区的特定形状,而是包括由例如制造引起的形状偏差。例如,示出或描述为平坦的区通常可具有粗糙和/或非线性特征。此外,示出的锐角可以是圆角的。因此,图中所示的区本质上是示意性的,并且它们的形状并不旨在示出区的精确形状,并不旨在限制权利要求的范围。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图1为根据各种实施方式的玻璃制品的透视图。
玻璃制品可在诸如平板个人电脑(“PC”)、膝上型电脑、智能电话、电子书、电视和PC监视器等包括显示面板的电子装置以及包括显示屏的冰箱和洗衣机中被用作用于保护显示面板的覆盖窗、用于显示面板的基板、用于触摸面板的基板、诸如导光板的光学构件等。玻璃制品也可被采用作为用于车辆的仪表板的覆盖玻璃、用于太阳能电池的覆盖玻璃、用于建筑材料的内部材料、用于建筑物和房屋的窗等。
一些玻璃制品期望具有高强度。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例如,在玻璃制品被采用为窗的情况下,窗被期望具有小的厚度以具有高透射率和轻重量,并且也期望具有高强度,使得窗不易被外部冲击破坏。强化玻璃可通过例如化学强化或热强化来制造。具有各种形状的强化玻璃制品的各种实施方式如图1中所示。
参照图1,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玻璃制品100可具有平坦片状或平坦板状。在可替代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玻璃制品101、102或103可具有包括弯曲部的三维形状。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例如,玻璃制品的平坦部的边缘可被弯曲(例如,玻璃制品101),或者玻璃制品的平坦部可被整个弯折(例如,玻璃制品102)或折叠(例如,玻璃制品103)。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玻璃制品100至103的平面形状可为矩形,但不限于此。可替代地,玻璃制品100的平面形状可具有诸如具有圆拐角的矩形、正方形、圆形和椭圆形等各种形状中的一种。在下文中,为了描述的便利,将对玻璃制品100具有的形状为具有矩形平面形状的平坦板状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
图2是示出玻璃制品应用于显示装置的覆盖窗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剖面图。
参照图2,显示装置500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可包括显示面板200、布置在显示面板200上并且用作覆盖窗的玻璃制品100、以及布置在显示面板200与玻璃制品100之间以将显示面板200和玻璃制品100彼此接合的光学透明接合层300。
在这种实施方式中,显示面板200不仅可包括诸如有机发光显示(“OLED”)面板、无机电致发光(“EL”)显示面板、量子点(“QED”)显示面板、微型发光显示(“微型LED”)面板、纳米发光显示(“纳米LED”)面板、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场发射显示(“FED”)面板和阴极射线管(“CRT”)显示面板的自发光显示面板,而且还可包括诸如液晶显示(LCD)面板和电泳显示(EPD)面板的光接收显示面板。
显示面板200包括多个像素PX,并且可通过使用从每个像素PX发射的光来显示图像。显示装置500还可包括触摸构件(未示出)。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触摸构件可嵌入在显示面板200中。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例如,触摸构件直接形成在显示面板200的显示构件上,使得显示面板200自身可执行触摸功能。在可替代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触摸构件可与显示面板200分开制造,并且然后通过光学透明接合层附接到显示面板200的顶表面。
玻璃制品100布置在显示面板200上方以保护显示面板200。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玻璃制品100在尺寸上大于显示面板200,使得其侧表面SS(图1中所示)可从显示面板200的侧表面向外突出,但其不限于此。显示装置500还可包括在玻璃制品100的边缘部处布置在玻璃制品100的至少一个表面上的印刷层(未示出)。印刷层可防止显示装置500的边框区域从外部可见,并且可执行装饰功能。
光学透明接合层300布置在显示面板200与玻璃制品100之间。光学透明接合层300用于将玻璃制品100固定到显示面板200上。光学透明接合层300可包括光学透明粘合剂(“OCA”)、光学透明树脂(“OCR”)等。
在下文中,将对强化玻璃制品100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图3是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具有平坦板状的玻璃制品的剖面图。
参照图3,玻璃制品100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可包括第一表面US、第二表面RS和侧表面。在具有平坦板状的玻璃制品100中,第一表面US和第二表面RS为具有大面积的主表面,并且侧表面是将第一表面US与第二表面RS连接的外表面。
第一表面US和第二表面RS在厚度方向上彼此相对。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在玻璃制品100用于以与显示器的覆盖窗相同的方式透射光的情况下,光可主要入射在第一表面US和第二表面RS中的一个上并且穿过另一个。
玻璃制品100的厚度t限定为第一表面US与第二表面RS之间的距离。玻璃制品100的厚度t可在从约0.1毫米(mm)至约2mm的范围内,但不限于此。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例如,玻璃制品100的厚度t可为约0.8mm或更小。在可替代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玻璃制品100的厚度t可为约0.75mm或更小。在另一可替代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玻璃制品100的厚度t可为约0.7mm或更小。在又一可替代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玻璃制品100的厚度t可为约0.6mm或更小。在又一可替代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玻璃制品100的厚度t可为约0.65mm或更小。在又一可替代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玻璃制品100的厚度t可为约0.5mm或更小。在又一可替代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玻璃制品100的厚度t可为约0.3mm或更小。在一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玻璃制品100的厚度t可在从约0.6mm至约0.8mm的范围内或在从约0.69mm至约0.71mm的范围内。玻璃制品100可具有均匀的厚度t,但不限于此,并且对于每个区可具有不同的厚度t。在下文中,为了描述的便利,将对玻璃制品100具有约0.70mm的厚度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
玻璃制品100可被强化以在其中具有预定的应力分布。与强化之前的玻璃制品100相比,强化玻璃制品100更有效地防止因外部冲击而导致的裂纹的产生、裂纹的扩展、破裂等。通过强化处理强化的玻璃制品100可对于每个区具有不同的应力。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例如,施加有压缩应力的压缩区CSR1和CSR2可布置在玻璃制品100的表面附近(即,在第一表面US和第二表面RS附近),并且施加有拉伸应力的拉伸区CTR可布置在玻璃制品100内部。压缩区CSR1和CSR2与拉伸区CTR之间的边界可具有零的应力值。压缩区CSR1和CSR2中的一个内的压缩应力可根据位置(即,距表面的深度)而在其应力值上变化。另外,拉伸区CTR可根据距表面US、RS的深度而具有不同的应力值。
玻璃制品100中的压缩区CSR1和CSR2的位置、压缩区CSR1和CSR2中的应力分布、压缩区CSR1和CSR2的压缩能、拉伸区CTR的拉伸能等对玻璃制品100的机械性能(诸如表面强度)具有很大影响,这将在后面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图4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用于制造玻璃制品的方法的流程图。图5是示意性地示出图4的从切割处理到强化之后的表面抛光处理的各处理的图。
参照图4和图5,用于制造强化玻璃制品100的方法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可包括:模制步骤(或处理)S11、切割步骤S12、侧面抛光步骤S13、强化之前的表面抛光步骤S14(或第一表面抛光步骤)、强化步骤S15和强化之后的表面抛光步骤S16(或第二表面抛光步骤)。
模制步骤S11可包括制备玻璃组合物并且模制玻璃组合物。
玻璃组合物可包括选自本领域已知的各种组合物中的至少一种材料。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玻璃组合物可包括包含铝硅酸锂的锂-氧化铝-硅(“LAS”)玻璃陶瓷。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例如,玻璃组合物可包含50至80mol%的SiO2、1至30mol%的Al2O3、0至5mol%的B2O3、0至4mol%的P2O5、3至20mol%的Li2O、0至20mol%的Na2O、0至10mol%的K2O、3至20mol%的MgO、0至20mol%的CaO、0至20mol%的SrO、0至15mol%的BaO、0至10mol%的ZnO、0至1mol%的TiO2和0至8mol%的ZrO2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术语“含量为0mol%”意味着其实质上不包含对应的组分。如本文所使用的术语“(组合物)实质上不包括(某种组分)”意味着无意将某种组分包括在原材料等中,并且包括例如不可避免地包含微量(例如,0.1mol%或更小)杂质的情况。
在下文中,将更详细地描述玻璃组合物的每种组分。在玻璃组合物的实施方式中,SiO2构成玻璃的骨架,可增加化学耐久性,并且可用于减少在玻璃表面上产生划痕(压痕)时裂纹的出现。在实施方式中,可包含50mol%或更大量的SiO2以改善化学耐久性。在实施方式中,为了充分的熔融性,玻璃组合物中可包含80mol%或更少的SiO2
Al2O3用于改善玻璃的耐破损性。即,Al2O3可用于当玻璃破裂时产生较少数量的碎片。另外,Al2O3可用作在化学强化期间改善离子交换性能并且在强化之后增加表面压缩应力的活性组分。在实施方式中,Al2O3的含量为1mol%或更多,从而可有效地执行上述功能。在实施方式中,Al2O3的含量可为30mol%或更少以保持玻璃的耐酸性和熔融性。
B2O3增强玻璃的耐崩裂性并且改善玻璃的熔融性。在实施方式中,B2O3可被省略(或包含0mol%的量)。可替代地,可包含0.5mol%或更大量的B2O3以改善玻璃的熔融性。在这种实施方式中,可包含5mol%或更少的B2O3以抑制熔融期间条纹的产生。
P2O5改善离子交换性能和耐崩裂性。在实施方式中,P2O5可被省略(0mol%)。可替代地,可包含0.5mol%或更大量的P2O5以有效地执行上述功能。在这种实施方式中,可包含4mol%或更少的量的P2O5以防止耐破损性和耐酸性的显著降低。
Li2O用于通过离子交换形成表面压缩应力。玻璃表面附近的锂离子可通过离子交换处理与钠离子等交换。Li2O也可用于改善玻璃的耐破损性。用于有效离子交换的Li2O的含量为3mol%或更多,并且就耐酸性而言,Li2O的含量可为20mol%或更少。
Na2O用于通过离子交换形成表面压缩应力,并且改善玻璃的熔融性。玻璃表面附近的钠离子可通过离子交换处理与钾离子等交换。在实施方式中,Na2O可被省略。可替代地,可包含1mol%或更大量的Na2O以有效地执行上述作用。如果仅进行锂离子和钠离子交换处理并且不执行钾离子交换处理,则Na2O的含量可为8mol%或更少以用于平滑的锂离子和钠离子交换。如果也执行钾离子交换处理,则可使用较大量的Na2O。然而,还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有效的耐酸性,Na2O的含量可为20mol%或更少。
K2O改善离子交换性能并且与耐破损性相关联。在实施方式中,K2O可被省略。可替代地,可包含0.5mol%或更大量的K2O以改善离子交换性能。在这种实施方式中,K2O的含量可为10mol%或更少以防止耐破损性的过度降低。
MgO用于增加化学强化玻璃的表面压缩应力并且改善耐破损性。在实施方式中,MgO的含量为3mol%或更多以有效地增加化学强化玻璃的表面压缩应力并且改善耐破损性。在这种实施方式中,MgO的含量可为20mol%或更低以减少玻璃熔融期间失透的产生。
CaO用于改善玻璃的熔融性和耐破损性。在实施方式中,CaO可被省略。可替代地,可包含0.5mol%或更多的含量的CaO以有效地改善玻璃的熔融性和耐破损性。如果CaO的含量过高,则离子交换性能可能劣化。相应地,在这种实施方式中,CaO的含量可为20mol%或更少。
与CaO相似地,SrO用于改善玻璃的熔融性和耐破损性。在实施方式中,SrO可被省略。可替代地,可包含0.5mol%或更多的含量的SrO以有效地改善玻璃的熔融性和耐破损性。如果SrO的含量过高,则离子交换性能可能劣化。相应地,在这种实施方式中,SrO的含量可为20mol%或更少。
BaO用于改善玻璃的熔融性和耐破损性。在实施方式中,BaO可被省略。可替代地,可包含0.5mol%或更多含量的BaO以有效地改善玻璃的熔融性和耐破损性。在这种实施方式中,可包含15mol%或更少的量的BaO以防止离子交换性能的过度降低。
ZnO用于改善玻璃的熔融性。在实施方式中,ZnO可被省略。可替代地,可包含0.25mol%或更多含量的ZnO以显著地展现出改善熔融性的效果。在这种实施方式中,ZnO的含量可以是10mol%或更少以防止耐候性的降低。
TiO2改善化学强化玻璃的耐破损性。在实施方式中,TiO2可被省略。可替代地,可包含0.1mol%或更高含量的TiO2以显著地展现出改善耐破损性的效果。在这种实施方式中,TiO2的含量可为1mol%或更少以防止熔融期间的失透。
ZrO2可增加由于离子交换而引起的表面压缩应力,并且改善玻璃的耐破损性。在实施方式中,ZrO2可被省略。可替代地,可包含0.5mol%或更高含量的ZrO2以有效地增加由于离子交换而引起的表面压缩应力并且有效地改善玻璃的耐破损性。在这种实施方式中,可包含8mol%或更少的量的ZrO2以抑制熔融期间的失透。
除了上述组分以外,玻璃组合物还可包含诸如Y2O3、La2O3、Nb2O5、Ta2O5和Gd2O3的组分。玻璃制品100的组合物可通过模制处理、离子交换处理等来改变,这将在后面描述。
玻璃制品100的组合物和组成比可考虑成品强化玻璃的应变点来确定。通常,玻璃的粘度随温度而变化,并且玻璃具有约1014.5泊的粘度时的温度定义为应变点。随着应变点增加,玻璃的耐划性得到改善。然而,如果应变点过度增加,则玻璃制品100的弹性降低,这在产品一致性方面可能是不期望的。根据实验结果,当玻璃制品100的应变点在530℃至540℃的范围内时,其可具有足够的耐划性和确保产品一致性的适当的弹性。应变点可通过玻璃制品100的组分和组成比来调节。在实施方式中,可在模制步骤S11中调节玻璃制品100的组分和组成比以满足上述范围的应变点。
上述的玻璃组合物可通过本领域已知的各种方法中的至少一种来模制成平板玻璃形状。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例如,玻璃组合物可通过浮法工艺、熔融拉伸工艺、狭缝拉伸工艺等来模制。
模制成平坦板状的玻璃可通过切割步骤S12来切割。模制成平坦板状的玻璃可具有与最终玻璃制品100的尺寸不同的尺寸。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例如,可执行玻璃模制以形成大面积基板,作为包括多个玻璃制品100的母基板玻璃10a,如图5中所示。母基板玻璃10a可被切割成多个单元玻璃10以生产多个玻璃制品100。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例如,在最终玻璃制品100具有约6英寸的尺寸的情况下,玻璃可被模制成具有几倍至几百倍的尺寸(例如,120英寸),并且然后被切割。相应地,在这种实施方式中,一次可获得模制成平坦板状的20个玻璃制品,使得与分开模制单独的玻璃制品100的情况相比,可提高处理效率。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当模制与一个玻璃制品100的尺寸对应的玻璃时,如果最终玻璃制品100具有各种平面形状,则最终玻璃制品100可通过切割处理制造成期望的形状。
母基板玻璃10a的切割可使用切割刀20、切割轮、激光等来执行。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玻璃的切割步骤S12可在玻璃的强化步骤S15之前执行。母基板玻璃10a可被强化一次,并且然后切割成最终玻璃制品100的尺寸。然而,在这种情况下,切割表面(例如,玻璃的侧表面)可处于非强化状态。相应地,可以期望在切割完成之后执行强化步骤S15。
在玻璃的切割步骤S12和强化步骤S15之间,可执行强化之前的抛光步骤。抛光步骤可包括侧面抛光步骤S13和强化之前的表面抛光步骤S14。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在首先执行侧面抛光步骤S13之后,可执行强化之前的表面抛光步骤S14,但是可修改或颠倒抛光的顺序。
侧面抛光步骤S13为对经切割的玻璃10的侧表面进行抛光的步骤。在侧面抛光步骤S13中,玻璃10的侧表面被抛光成具有平滑的表面。在这种实施方式中,玻璃10的每个侧表面可通过侧面抛光步骤S13而具有均匀(例如,平坦或平滑)的表面。在这种实施方式中,经切割的玻璃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切割表面。在一些经切割的玻璃10中,四个侧表面中的两个侧表面可为切割表面。在一些其它经切割的玻璃10中,四个侧表面中的三个侧表面可为切割表面。在一些其它经切割的玻璃10中,四个侧表面中的全部可为切割表面。当侧表面为切割表面时,其可具有与未切割的表面的表面粗糙度不同的表面粗糙度。另外,甚至切割表面可具有彼此不同的表面粗糙度。因此,在这种实施方式中,通过侧面抛光步骤S13抛光每个侧面,每个侧表面可具有均匀的表面粗糙度等。在这种实施方式中,可通过侧面抛光步骤S13去除可能在侧表面上出现的小裂纹。
可对多个经切割的玻璃10同时执行侧面抛光步骤S13。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图5中所示,可在多个经切割的玻璃10被堆叠的状态下同时抛光堆叠的玻璃10。
侧面抛光步骤S13可使用抛光设备30通过机械抛光方法或化学机械抛光方法来执行。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可同时抛光经切割的玻璃10的两个相对侧表面,并且然后可同时抛光其它两个相对侧表面,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
可执行强化之前的表面抛光步骤S14以使得每个玻璃10具有均匀的表面。强化之前的表面抛光步骤S14可针对每个经切割的玻璃10分开执行。然而,当化学机械抛光设备40与玻璃10相比足够大时,多个玻璃10可被水平地排列,并且然后可同时执行表面抛光。
强化之前的表面抛光步骤S14可通过化学机械抛光来执行。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使用化学机械抛光设备40和抛光浆料来抛光经切割的玻璃10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可同时抛光。可替代地,可首先抛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中的一个表面,并且然后可抛光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中的另一个表面。
在强化之前的表面抛光步骤S14之后,执行强化步骤S15。强化步骤S15可包括化学强化和/或热强化。在玻璃10具有2mm或更小(例如,约0.75mm或更小)的较薄厚度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可应用化学强化方法以用于精确的应力分布控制。在下文中,为了描述的便利,将对化学强化方法应用于玻璃10的强化步骤S15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不限于此。
化学强化可通过离子交换处理来执行。离子交换处理是使玻璃10中的离子与其它离子进行交换的处理。通过执行离子交换处理,玻璃10的表面处或附近的离子可被具有相同化合价或氧化态的较大离子取代或与其交换。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例如,在玻璃10包含诸如Li+、Na+、K+和Rb+的一价碱金属的情况下,表面上的一价阳离子可被具有较大离子半径的Na+、K+、Rb+或Cs+离子取代。在下文中将参照图6对离子交换处理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图6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离子交换处理的示意图。图6示出了玻璃内部的钠离子与钾离子交换的情况。
参照图6,当包含钠离子的玻璃通过例如将玻璃浸入包含硝酸钾的熔融盐浴中而暴露于钾离子时,玻璃中的钠离子被释放到外部并且钾离子可取代钠离子。交换后的钾离子产生压缩应力,因为钾离子具有比钠离子大的离子半径。交换后的钾离子的量越大,压缩应力变得更大。由于离子交换是通过玻璃的表面产生的,因此玻璃表面上的钾离子的量最大。尽管交换后的钾离子中的一些可扩散到玻璃中以增加压缩区的深度(即,压缩深度),但是交换后的钾离子的量通常可随着远离表面而减少。因此,玻璃可具有在表面上具有最大压缩应力并且朝向内部减小的应力分布。然而,示例性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应力分布可根据离子交换处理的温度、时间、次数、热处理的存在与否等来修改。
返回参照图4和图5,离子交换处理可执行两次或更多次。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例如,离子交换处理可包括初次离子交换处理S51和二次离子交换处理S52。初次离子交换处理S51和二次离子交换处理S52可分别在不同的浴51和52中执行。初次离子交换处理S51和二次离子交换处理S52中的每个可对多个玻璃10同时执行。即,通过将多个玻璃10浸入单个浴51或52中,可对多个玻璃10同时执行离子交换处理。稍后将对离子交换处理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在强化步骤S15之后,选择性地,还可执行强化之后的表面抛光步骤S16。强化之后的表面抛光步骤S16可去除强化玻璃10的表面上的细小裂纹并且控制强化玻璃10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压缩应力。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例如,通过使玻璃组合物流入锡浴中来执行作为用于制造玻璃板的方法中的一种的浮法。在这种实施方式中,玻璃板的与锡浴接触的表面可具有不同于不与锡浴接触的表面的组合物。结果,在玻璃10的强化步骤S15之后,在与锡浴接触的表面与不与锡浴接触的表面之间可能产生压缩应力的偏差。在这种实施方式中,可通过经由抛光将玻璃10的表面去除到适当的厚度来减小接触表面和非接触表面之间的压缩应力的偏差。
强化之后的表面抛光步骤S16可通过化学机械抛光方法来执行。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作为待处理的玻璃10的强化玻璃10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使用化学机械抛光设备60和抛光浆料来抛光。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抛光厚度可例如在约100nm至约1000nm的范围内,但不限于此。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的抛光厚度可彼此相同,或可替代地,可彼此不同。
虽未在图中示出,但是在强化之后的表面抛光步骤S16之后,可根据需要进一步执行形状加工处理。在生产如图1中所示的具有三维形状的玻璃制品101、102或103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可在完成强化之后的表面抛光步骤S16之后执行三维加工处理。
在这种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成品玻璃制品100具有在约530℃至约540℃的温度范围内的应变点,并因此可具有高耐划性。
在下文中,将对强化玻璃制品100的应力分布进行详细描述。
图7是示出根据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玻璃制品的应力分布的曲线图。在图7的曲线图中,X轴表示玻璃制品100的厚度方向。在图7中,压缩应力具有正值,而拉伸应力具有负值。在本文中,压缩应力/拉伸应力的大小是指应力的绝对值的大小,而不管其符号或类型如何。
参照图7,玻璃制品100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包括第一压缩区CSR1和第二压缩区CSR2,第一压缩区CSR1从第一表面US延伸(或扩展)到距第一表面US的第一压缩深度DOC1处的点,第二压缩区CSR2从第二表面RS延伸(或扩展)到距第二表面RS的第二压缩深度DOC2处的点。拉伸区CTR布置在第一压缩深度DOC1与第二压缩深度DOC2之间。玻璃制品100中的整体应力分布可在第一表面US和第二表面RS的两个区之间相对于厚度t的方向上的假想中心线对称。虽然未在图7中示出,但是在这种实施方式中,可将压缩区和拉伸区布置在玻璃制品100的相对的侧表面之间。
第一压缩区CSR1和第二压缩区CSR2耐外部冲击以防止玻璃制品100的裂纹或破裂的发生。随着第一压缩区CSR1的最大压缩应力CS1和第二压缩区CSR2的最大压缩应力CS2变得更大,玻璃制品100的强度通常增加。由于通常通过玻璃制品100的表面传输外部冲击,因此就耐久性而言,期望的是在玻璃制品100的表面处具有最大压缩应力CS1和CS2。相应地,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压缩区CSR1和第二压缩区CSR2的压缩应力可在表面处最大,并且通常朝向内部减小。
第一压缩深度DOC1和第二压缩深度DOC2抑制了形成在第一表面US和第二表面RS中的裂纹或凹槽扩展到玻璃制品100内部的拉伸区CTR。随着第一压缩深度DOC1和第二压缩深度DOC2变大,能够更有效地防止裂纹等的扩展。与第一压缩深度DOC1和第二压缩深度DOC2对应的点对应于第一压缩区CSR1和第二压缩区CSR2与拉伸区CTR之间的边界,并且具有零的应力值。
在整个玻璃制品100中,拉伸区CTR的拉伸应力可与第一压缩区CSR1和第二压缩区CSR2的压缩应力平衡。即,玻璃制品100中的总压缩应力(即,压缩能)可与玻璃制品100中的总拉伸应力(即,拉伸能)相同。在玻璃制品100中在厚度t方向上具有恒定宽度的一个区中累积的应力能可计算为应力分布的积分值。在具有厚度t的玻璃制品100中的应力分布表示为函数f(x)的情况下,可获得以下关系表达式。
[数学表达式1]
Figure BDA0002836260250000161
玻璃制品100中的拉伸应力的大小越大,则当玻璃制品100破裂时碎片越有可能被剧烈释放,并且玻璃制品100从内部破裂的可能性越大。满足玻璃制品100的脆性标准的最大拉伸应力可满足但不限于以下关系:
[数学表达式2]CT1≤-38.7×ln(t)+48.2
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最大拉伸应力CT1可为约80兆帕(MPa)或更小,例如,约45MPa或更小。可期望约60MPa或更大的最大拉伸应力CT1以改善诸如强度的机械性能。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最大拉伸应力CT1可大于或等于约65MPa并且小于或等于约75MPa,但不限于此。
玻璃制品100的最大拉伸应力CT1通常可位于玻璃制品100的厚度t方向上的中心部处。例如,玻璃制品100的最大拉伸应力CT1可位于约0.4t至约0.6t的范围内或约0.45t至约0.55t的范围内的深度处,或者约0.5t的深度处。此处,t表示玻璃制品100的厚度。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压缩应力和第一压缩深度DOC1和第二压缩深度DOC2可具有较大的值以增加玻璃制品100的强度。然而,随着压缩能增加,拉伸能也增加,并且最大拉伸应力CT1会增加。相应地,在这种实施方式中,期望以使得最大压缩应力CS1和CS2以及第一压缩深度DOC1和第二压缩深度DOC2具有较大的值而压缩能变得较小的方式来调节应力分布,以在具有高强度的同时满足脆性要求。相应地,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压缩区CSR1和第二压缩区CSR2中的每个可包括应力分布的斜率突然变化的第一过渡点TP1和第二过渡点TP2。应力分布的形状(特别是,压缩区中的应力分布的形状)可通过调节初次离子交换处理和二次离子交换处理的处理条件来精确地控制。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6和图7对压缩区的应力分布进行详细描述。为了描述的便利,由于第一压缩区CSR1和第二压缩区CSR2在应力分布中彼此对称,因此将主要对第一压缩区CSR1的应力分布进行详细描述,并且将省略或简化第二压缩区CSR2的应力分布的任何重复的详细描述。
图8是图7的第一压缩区附近的放大曲线图。图9是示意性地示出图8的应力分布所近似成的直线图的图。
参照图8和图9,第一压缩区CSR1中的应力分布具有负斜率并且通常随着其从第一表面US前进到第一压缩深度DOC1而减小。第一压缩区CSR1中的应力分布包括斜率突然变化的至少一个第一过渡点TP1(或拐点)。
第一过渡点TP1位于第一表面US与第一压缩深度DOC1之间。应力分布可基于第一过渡点TP1而被划分为第一段SG1和第二段SG2。即,应力分布可包括从第一表面US延伸到第一过渡点TP1的第一段SG1和从第一过渡点TP1延伸到第一压缩深度DOC1的第二段SG2。
如图9中所示,第一段SG1和第二段SG2可通过渗透的离子的类型来划分。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例如,钾离子可仅渗透到与第一表面US相对靠近地定位的第一段SG1的深度区段(或某一深度处的点),并且实质上不会渗透到在第一压缩区CSR1中相对靠内定位的第二段SG2的深度区段中。在这种实施方式中,具有比钾离子小的离子尺寸的钠离子不仅可渗透到第一段SG1的深度区段中,而且可渗透到第二段SG2的深度区段中。
第一压缩区CSR1中与第一表面US相对靠近地定位的第一段SG1的应力可主要由钾离子的密度确定。在这种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第一段SG1的区段还可包括钠离子,但是该对应区段的应力可主要取决于具有较大离子尺寸的钾离子的密度。在第一段SG1的深度区段中,钾离子的密度越大,应力变得越高,并且应力分布可实质上近似于钾离子的密度分布。第一过渡点TP1可对应于钾离子的最大渗透深度。
关于第一压缩区CSR1靠内定位的第二段SG2的应力可主要由钠离子的密度确定。即,在第二段SG2的深度区段中,钠离子的密度越大,应力变得越高,并且应力分布可实质上近似于钠离子的密度分布。第一压缩深度DOC1可实质上对应于钠离子的最大渗透深度。
第一段SG1可实质上近似于在对应区段中连接第一过渡点TP1的坐标和第一表面US的坐标的第一直线l1。第一直线l1可在以X轴指示深度并且以Y轴指示应力的坐标平面中表示为下面的数学表达式3中的第一函数:
[数学表达式3]y=m1x+a
在数学表达式3中,m1表示第一直线l1的第一斜率,并且a是表示第一表面US处的压缩应力的y轴截距。
第二段SG2可实质上近似于在对应区段中连接第一过渡点TP1的坐标和具有零的应力值的第一压缩深度DOC1的坐标的第二直线l2。第二直线l2可在以X轴指示深度并且以Y轴指示应力的坐标平面中表示为下面的数学表达式4中的第二函数:
[数学表达式4]y=m2x+b
在数学表达式4中,m2表示第二段SG2的平均斜率,其为第二直线l2的第二斜率,b表示y轴截距,并且-b/m2是表示第一压缩深度DOC1的x轴截距。
拉伸区CTR的与第一压缩区CSR1相邻的一些区段可具有与第二直线l2一致的应力分布。
在以上函数中,第一斜率m1和第二斜率m2中的每个具有负值,并且第一直线l1的第一斜率m1的绝对值大于第二直线l2的第二斜率m2的绝对值。第一段SG1可实质上具有第一斜率m1,并且第二段SG2可实质上具有第二斜率m2
应力分布的斜率(或梯度)在第一过渡点TP1处突然变化。第一过渡点TP1位于第一直线l1和第二直线l2彼此相交的点处,但是实际应力分布中的第二段SG2和第一段SG1在实际应力分布弯折的第一过渡点TP1周围具有拐点。应力分布可在第一过渡点TP1处具有第三斜率m3,并且第三斜率m3可被计算为应力分布在第一过渡点TP1处的切线l3的斜率。第三斜率m3可近似于连接第一段SG1的与第一过渡点TP1相邻的一个点和第二段SG2的一个点的直线的斜率。第一过渡点TP1处的切线l3可表示为在以下数学表达式5中的第三函数:
[数学表达式5]y=m3x+c
第三斜率m3具有负值,并且第三斜率m3的绝对值可小于第一斜率m1的绝对值并且大于第二斜率m2的绝对值。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三函数的第三斜率m3的绝对值可在约9MPa/μm至约12MPa/μm的范围内。在可替代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三函数的第三斜率m3的绝对值可在约10MPa/μm至约11MPa/μm的范围内。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三函数的y轴截距可在约270MPa至约300MPa的范围内。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例如,m3可为约-10.249MPa/μm,并且c可为约292.5MPa。当第三函数的第三斜率m3和y轴截距分别在上述范围内时,第一过渡点TP1的压缩能的大小和应力深度比CDR可在稍后描述的期望范围内。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具有彼此不同的斜率的第一段SG1和第二段SG2可通过多个离子交换处理来来生成。第二段SG2可通过初次离子交换处理生成,并且第一段SG1可通过二次离子交换处理生成。
在这种实施方式中,初次离子交换处理是向玻璃赋予第一压缩深度DOC1和第二压缩深度DOC2的处理,并且通常可通过将玻璃暴露于包含钠离子的单一熔融盐或包含钾离子和钠离子的混合熔融盐中来执行。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例如,对于初次离子交换处理,将玻璃浸入含有包含硝酸钠的单一熔融盐或混合有硝酸钾和硝酸钠的混合熔融盐的第一浴51(参见图5)中。在使用混合熔融盐的可替代的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浴中硝酸钾和硝酸钠的含量可彼此相似。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例如,硝酸钾与硝酸钠的盐比可在约40:60至约60:40的范围内调节。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初次离子交换处理的混合熔融盐中硝酸钾与硝酸钠的盐比可为约50:50,但不限于此。
初次离子交换处理可在比玻璃转变温度低了50℃的温度的±20℃的范围内的温度下执行。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例如,在玻璃转变温度为约580℃的情况下,初次离子交换处理可在约500℃或更高的温度下执行。初次离子交换处理时间可在3小时至8小时的范围内,但不限于此。
通过初次离子交换处理,玻璃内部是小离子的锂离子/钠离子与熔融盐中比锂离子/钠离子大的钠离子/钾离子交换,从而增加玻璃中钠离子和/或钾离子的浓度。由于向熔融盐提供来自玻璃的锂离子,因此除了钠离子和钾离子以外,初次离子交换处理之后的第一浴的熔融盐还可包含锂离子。
在初次离子交换处理之后且二次离子交换处理之前,还可执行应力消除处理(或退火处理)。应力消除处理可在约500℃或更高的温度下执行达1小时至3小时。应力消除处理可减小最大压缩应力,并且允许钠离子(和/或钾离子)扩散到玻璃中以增加压缩深度。应力消除处理可在空气或液体中执行。可替代地,应力消除处理可被省略。
一旦完成初次离子交换处理(如果附加地执行应力消除处理,则在应力消除处理完成时),在玻璃制品100中生成与第二直线l2对应的应力分布。即,混合熔融盐的钠离子和/或钾离子被交换从而渗透到玻璃中,并且然后在深度方向上扩散。钠离子通常扩散到第一压缩深度DOC1以形成从第一表面US到第一压缩深度DOC1的具有压缩应力的第一压缩区CSR1。即,第一压缩深度DOC1由初次离子交换处理和/或应力消除处理确定。
扩散离子的密度实质上与扩散距离成反比。由于钠离子和钾离子通过离子交换从玻璃的表面进入玻璃并且在深度方向上扩散,因此钠离子和钾离子的浓度实质上趋于随着其远离玻璃的第一表面US而线性地减小。结果,应力分布在玻璃的第一表面US1处具有最大的应力,并且以与第二直线l2相同的方式在深度方向上减小。
另外,离子的扩散程度与离子的尺寸成反比。换言之,随着离子的尺寸减小,离子扩散更多。因此,当钠离子和钾离子均通过第一离子交换处理渗透到玻璃中时,具有相对小尺寸的钠离子可更容易地扩散并且更深地渗透到玻璃制品100中。钠离子可扩散到第一压缩深度DOC1,而钾离子可仅扩散到小于或等于第一过渡点TP1的深度。
在这种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第一压缩深度DOC1与作为被离子交换的较小离子的钠离子的最大扩散深度密切相关。第一压缩深度DOC1可与钠离子的最大扩散深度相同,或者即使存在细微差异也可定位在其附近,并且通常与钠离子的最大扩散深度成比例。如上所述,初次离子交换处理和/或应力消除处理是通过充分扩散形成预定的第一压缩深度DOC1的处理,并且执行足够长的时间以允许离子被充分扩散。
在这种实施方式中,随着执行更多的离子扩散,最大压缩应力CS1可变得更小。最大压缩应力CS1随着离子密度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如果相同量的离子进入到玻璃中,则扩散变得更多,离子的密度越小,并且压缩应力变得更小。如上所述,由于初次离子交换处理对增加第一表面US的最大压缩应力CS1具有局限性,因此在初次离子交换处理之后进一步执行二次离子交换处理以形成更大的表面压缩应力。
二次离子交换处理是增加最大压缩应力CS1的处理,并且通常通过将玻璃暴露于包含钾离子的单一熔融盐或包含钾离子和钠离子的混合熔融盐来执行。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例如,对于二次离子交换处理,将经历了初次离子交换处理的玻璃浸入包含含有硝酸钾的单一熔融盐或混合有硝酸钾和硝酸钠的混合熔融盐的第二浴52(参见图5)中。即使当使用混合熔融盐时,也将盐比调节成使得渗透到玻璃中的主要离子是钾离子。即,第二浴中硝酸钾的含量大于初次离子交换处理时的含量,并且此外,硝酸钾的浓度可大于硝酸钠的浓度。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例如,在第二浴中硝酸钾与硝酸钠的盐比可调节为在约80:20至约98:2的范围内。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二次离子交换处理的混合熔融盐中硝酸钾与硝酸钠的盐比可为约92:8,但不限于此。
二次离子交换处理可在比初次离子交换处理更低的温度和更短的时间内执行。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例如,二次离子交换处理可在约380℃至约460℃的温度范围内执行1小时至3小时,或1.3小时至2小时。
通过二次离子交换处理,第一表面US的浅深度区段中的压缩应力大幅增加。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在钾离子渗透到玻璃中的情况下,对应部分中的压缩应力由于钾离子具有较大的尺寸而变大。渗透到玻璃中的钾离子在深度方向上扩散。与初次离子交换处理相比,钾离子具有比钠离子更慢的扩散速率,并且二次离子交换处理的持续时间比初次离子交换处理的持续时间短。相应地,通过二次离子交换处理扩散的钾离子的扩散深度可比在第一压缩深度DOC1中的扩散深度小得多。如上所述,钾离子的最大扩散深度可等于或小于第一过渡点TP1。
由通过二次离子交换处理附加地渗透的钾离子形成的应力分布具有与第一直线l1的形状实质上相同的形状。第一表面US的最大压缩应力CS1通过二次离子交换处理而增加,而钾离子的渗透深度(或第一过渡点TP1)小于第一压缩深度DOC1。因此,第一直线l1的第一斜率m1的绝对值大于第二直线l2的第二斜率m2的绝对值。即,压缩应力分布可在玻璃制品100的表面附近具有陡峭的斜率,并且朝向玻璃制品100的内部变得缓和。
如上所述的第一压缩区CSR1中的应力分布可具有至少三个主要特征点。
第一特征点对应于第二直线l2的y轴截距并且位于第一表面US上。第二特征点对应于第一直线l1的x轴截距并且对应于第一压缩深度DOC1。第三特征点位于第一过渡点TP1处。特征点的位置是实质上确定应力分布的因素。由于第一特征点与第三特征点之间的应力分布近似于第一直线l1,并且第二特征点与第三特征点之间的应力分布近似于第二直线l2,因此当确定了第一特征点、第二特征点和第三特征点时,也可确定应力分布的形状。
第一特征点是位于第一表面US上的点,并且具有0的x轴坐标值和与最大压缩应力CS1对应的y轴坐标值。由第一特征点表示的最大压缩应力CS1与玻璃制品100的强度相关联。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可通过增加最大压缩应力CS1来有效地防止因外部冲击而导致的裂纹的发生。最大压缩应力CS1主要由二次离子交换处理中交换的钾离子的量确定,并且与离子交换之后的扩散程度有一定关系。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最大压缩应力CS1可为约300MPa或更大。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例如,最大压缩应力CS1可为约350MPa或更大、约400MPa或更大、约450MPa或更大、或约500MPa或更大。另外,最大压缩应力CS1可为约2000MPa或更小。在这种实施方式中,最大压缩应力CS1可为约1800MPa或更小、约1500MPa或更小、或约1050MPa或更小。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例如,最大压缩应力CS1可在约780MPa至约820MPa的范围内。
第二特征点是应力值为0的点,并且具有0的y轴坐标值和与第一压缩深度DOC1对应的x轴坐标值。由第二特征点表示的第一压缩深度DOC1对应于玻璃制品100的第一压缩区CSR1的尺寸(或宽度)。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可通过增加第一压缩深度DOC1来有效地防止裂纹扩展到拉伸区CTR。相应地,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压缩深度DOC1(即,从第一表面US到第一压缩深度DOC1的距离)可为约50微米(μm)或更大、约65μm或更大、约80μm或更大、或约95μm或更大。然而,如果第一压缩深度DOC1过大,则压缩能和拉伸能可变得过大,这可能导致无法满足脆性标准。相应地,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压缩深度DOC1可为约250μm或更小、约200μm或更小、约180μm或更小、约150μm或更小、或约135μm或更小。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例如,第一压缩深度DOC1可在约110μm至约120μm的范围内。
第一压缩深度DOC1可主要通过初次离子交换处理和/或应力消除处理的温度和持续时间来控制。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压缩深度DOC1可为约0.1t或更大、约0.15t或更大、或约0.18t或更大,其中玻璃的厚度为t。在这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压缩深度DOC1可为约0.25t或更小、约0.23t或更小、或约0.2t或更小,其中玻璃的厚度为t。
第三特征点位于预定深度处并且具有预定应力值。由第三特征点表示的第一过渡点TP1主要与第一段SG1的第一斜率m1和第二段SG2的第二斜率m2相关联。第一斜率m1可通过初次离子交换处理和应力消除处理的处理条件来确定,并且第二斜率m2可通过二次离子交换处理的处理条件来确定。
第一过渡点TP1的x轴坐标值(深度)具有介于0与第一压缩深度DOC1之间的值,并且第一过渡点TP1的y轴坐标值(应力)具有介于0与最大压缩应力CS1之间的值。根据如上所述的第一压缩深度DOC1和最大压缩应力CS1的实例,第一过渡点TP1的深度可在约0μm至约9.0μm的范围内,并且第一过渡点TP1的应力可在约0MPa至约220MPa的范围内。第一过渡点TP1的位置确定第一压缩区CSR1中的应力分布的大致形状。另外,第一过渡点TP1的位置确定第一压缩区CSR1的面积,即,压缩能的大小。
如果第一过渡点TP1的深度DOL_TP1过大,则生产成本会增加,压缩能的大小会过大,或者诸如强度的机械性能会下降。如果第一过渡点TP1的深度DOL_TP1过小,则会减小能够有效地防止因强烈冲击而导致的裂纹的扩展的区段。鉴于上述,第一过渡点TP1的深度DOL_TP1可在约8.1μm至约9.5μm的范围内。
第一过渡点TP1的深度DOL_TP1与第一压缩深度DOC1的比可在约0.065至约0.095的范围内或者在约0.07至约0.08的范围内。相对于玻璃的厚度t,第一过渡点TP1的深度DOL_TP1可在约0.010t至约0.015t的范围内或者在约0.011t至约0.014t的范围内。
第一过渡点TP1的应力CS_TP1可为约150MPa或更大、约180MPa或更大、或约197MPa或更大。另外,第一过渡点TP1的应力CS_TP1可为约250MPa或更小、约230MPa或更小、或约207MPa或更小。如果第一过渡点TP1的应力CS_TP1过大,则压缩能增加或第一过渡点TP1的深度DOL_TP1变小,使得可能无法有效地防止裂纹的扩展。如果第一过渡点TP1的应力CS_TP1过小,则强度可能变得过小。相应地,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过渡点TP1的应力CS_TP1可在约150MPa至约250MPa的范围内。在这种实施方式中,第一过渡点TP1的应力CS_TP1可在约180MPa至约230MPa的范围内。在这种实施方式中,第一过渡点TP1的应力CS_TP1可在约197MPa至约207MPa的范围内。第一过渡点TP1的应力CS_TP1可在最大压缩应力CS1的约0.220倍至约0.260倍的范围内,或者在最大压缩应力CS1的约0.230倍至约0.255倍的范围内。
除了第一过渡点TP1的深度DOL_TP1和应力CS_TP1以外,第一过渡点TP1的应力CS_TP1与深度DOL_TP1的比(在下文中称为应力深度比CDR)是确定应力分布中的每个段SG1、SG2的压缩能(即,通过对每个段进行积分而获得的值)的比时的主要因素。
如图8中所示,应力分布在防裂点P50处具有防裂应力CS_50。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防裂点P50可为位于距第一表面US约50μm的深度处的点,并且防裂应力CS_50在将在后面描述的实验例3的模型跌落实验中对玻璃的临界跌落高度具有显著影响。作为实验结果,在实验例3的模型跌落实验的各样品中产生的裂纹深度具有约50μm的中值。稍后将参照实验例3的模型跌落实验对防裂应力CS_50对临界跌落高度的这种影响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防裂点P50的防裂应力CS_50可具有大于零且小于第一过渡点TP1的应力CS_TP1的值,但不限于此。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防裂应力CS_50可具有约55MPa或更大的值、约65MPa或更大的值、或约75MPa或更大的值。在这种实施方式中,防裂应力CS_50可为约100MPa或更低、约90MPa或更低、或约80MPa或更低。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例如,防裂应力CS_50可具有在约55MPa至约100MPa的范围内的值。在这种实施方式中,防裂应力CS_50可具有在约65MPa至约90MPa的范围内的值。在这种实施方式中,防裂应力CS_50可具有在75MPa至80MPa的范围内的值,但是不限于此。
图9中所示的应力分布在连接第二段SG2的第一过渡点TP1的坐标和第一压缩深度DOC1的坐标的第二直线l2上,可具有定位在距第一表面US 50μm的深度(DOL_50)处的近似防裂点P'50。在近似防裂点P'50处的应力可为近似防裂应力CS'_50。近似防裂应力CS'_50可具有大于防裂应力CS_50且小于第一过渡点TP1的应力CS_TP1的值。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近似防裂应力CS'_50可具有在约80MPa至约170MPa的范围内的值。在一个实施方式中,例如,近似防裂应力CS'_50可具有在约100MPa至约150MPa的范围内的值。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例如,近似防裂应力CS'_50可具有在约120MPa至约130MPa的范围内的值,但不限于此。
另外,图9中所示的应力分布可具有限定为近似防裂应力CS'_50与防裂应力CS_50之间的差值的防裂应力间隙ΔCS_50。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防裂应力间隙ΔCS_50可具有在约30MPa至约70MPa的范围内的值。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例如,防裂应力间隙ΔCS_50可具有在约40MPa至约60MPa的范围内的值。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例如,防裂应力间隙ΔCS_50可具有在约45MPa至约55MPa的范围内的值,但不限于此。
图10是示出根据第一过渡点的各种应力深度比的应力分布的示意图。
参照图8、图9和图10,随着第一过渡点TP1的应力深度比CDR增加,第一过渡点TP1的深度DOL_TP1相对减小,并且第一过渡点TP1的应力CS_TP1相对增加。此外,随着第一过渡点TP1的应力深度比CDR增加,第一段SG1的第一压缩能(或表面压缩能)相对减小,但是第二段SG2的第二压缩能(或内部压缩能)相对增加。另一方面,当第一过渡点TP1的应力深度比CDR减小时,展现出相反的趋势。
根据图10中所示的实验结果,当第一过渡点TP1的深度DOL_TP1在约8.0μm至约9.0μm的范围内,并且第一过渡点TP1的应力CS_TP1在约180MPa至约210MPa的范围内时,随着第一过渡点TP1的应力深度比CDR增加,诸如强度的机械性能得到改善。如果第一过渡点TP1的应力深度比CDR为约20MPa/μm或更大,则在玻璃冲击测试(“GIT”)中可展现出显著的强度改善效果。另一方面,当第一过渡点TP1的应力深度比CDR过大时,第一过渡点TP1的深度DOL_TP1变小并且与第一段SG1对应的区段变得过窄。由于难以精确地形成应力分布,因此可能存在很多产品之间的偏差。另外,如果第一过渡点TP1的应力深度比CDR过大,则可减小能够有效地防止因强烈冲击而导致的裂纹的扩展的区段,并且第二压缩能可被进一步增加从而过度增加总压缩能和拉伸能。相应地,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过渡点TP1的应力深度比CDR可调节为小于或等于25MPa/μm。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如上所述,在第一过渡点TP1的应力深度比CDR在约20MPa/μm至约25MPa/μm的范围内的情况下,第二压缩能大于第一压缩能并且可为第一压缩能的约2至5倍或约3至4倍。
图11是示出在第一过渡点的相同应力深度比下具有各种压缩能的应力分布的示意图。
参照图8至图11,即使在作为第一特征点的最大压缩应力CS1和作为第二特征点的第一压缩深度DOC1是固定的并且与第三特征点对应的第一过渡点TP1的应力深度比CDR具有特定值的情况下,也可由第一过渡点TP1的实际坐标来改变压缩能和拉伸能。如果在保持应力深度比CDR的同时第一过渡点TP1的应力CS_TP1和深度DOL_TP1均增加,则应力分布被定位在相对上部处,并因此,曲线图下方的面积增加,使得压缩能和拉伸能增加。压缩能的某种增加可改善机械性能。例如,当通过将第一压缩区CSR1的第一压缩能和第二压缩能相加而获得的总压缩能为约8000焦耳每平方米(J/m2)或更大时,在玻璃冲击测试中具有改善机械性能的效果。然而,拉伸能的过度增加可能导致无法满足玻璃制品100的脆性标准。相应地,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通过将第一压缩区CSR1的第一压缩能和第二压缩能相加而获得的总压缩能可具有约12000J/m2或更小的值。
关于第二压缩能,能够改善机械性能并且满足脆性标准的第二压缩能的范围可在约5500J/m2至约8500J/m2的范围内。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二压缩能可在约7000J/m2至约8000J/m2的范围内。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例如,第二压缩能可在约7250J/m2至约7750J/m2的范围内。
此外,关于第一压缩能,能够改善机械性能并且满足脆性标准的第一压缩能的范围可在约3200J/m2至约4000J/m2的范围内。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压缩能可在约3400J/m2至约3800J/m2的范围内。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例如,第一压缩能可在约3500J/m2至约3700J/m2的范围内。
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第一压缩区CSR1的压缩能(即,第一压缩能与第二压缩能之和)可在约8700J/m2至约12500J/m2的范围内。在一个示例性实施方式中,例如,第一压缩区CSR1的压缩能可在约10500J/m2至约11500J/m2的范围内。
拉伸能是第一压缩区CSR1的压缩能与第二压缩区CSR2的压缩能之和,并且等于每个压缩区的压缩能的两倍。因此,考虑到机械性能和脆性标准,拉伸能可在16000J/m2至24000J/m2的范围内。
本文中描述的压缩应力、第一压缩深度DOC1、拉伸应力、第一过渡点TP1等可通过表面应力计和/或散射光光弹性应力计来测量。
具体地,与最大压缩应力CS1和第一过渡点TP1相关联的第一段SG1可通过诸如由折原工业株式会社(Orihara Industrial Co.,Ltd)(日本)制造的FSM-6000的表面应力计来测量。表面应力计可测量玻璃制品100中钾离子的密度。因此,应力分布的第一段SG1可通过测量从玻璃制品100的第一表面US到作为钾离子的最大渗透深度的第一过渡点TP1的钾离子的密度来估算。
拉伸应力可通过诸如由折原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SLP-1000的散射光光弹性应力计来测量。散射光光弹性应力计可使用激光和散射光光弹性分析技术来测量玻璃制品100内部的应力,并且主要用于测量拉伸区CTR的拉伸应力。拉伸应力在玻璃制品100的中心处最大,并且当其到达第一压缩深度DOC1时具有零的应力值。因此,由散射光光弹性应力计测量的应力值为零的点可被估算为第一压缩深度DOC1,并且可通过从第一压缩深度DOC1到第一过渡点TP1的连接来估算第二段SG2。
然而,测量应力分布的方法不限于上述方法,而是可通过使用本领域已知的各种其它设备和方法中的至少一种来测量应力分布。
在下文中,将参照图12至图15通过生产例和实验例对示例性实施方式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图12是解释每个区的应力能的应力分布曲线图。
参照图12,应力分布曲线图下方的面积可意味着对应区的应力能的大小。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具有约700μm的厚度t的玻璃的第一压缩区CSR1的应力能包括从第一表面US到第一过渡点TP1的区段的压缩能S1、从第一过渡点TP1到第一压缩深度DOC1的区段的压缩能S2以及从第一压缩深度DOC1到0.5t的深度(即,约350μm)的拉伸能S3。在相对于0.5t(约350μm)的点对称的应力分布中,根据数学表达式1,从第一表面US到第一过渡点TP1的区段的压缩能S1与从第一过渡点TP1到第一压缩深度DOC1的区段的压缩能S2之和的绝对值可等于从第一压缩深度DOC1到0.5t的深度(约350μm)的拉伸能S3的绝对值。
图13是示出样品组A、样品组B和样品组C的在厚度方向上的每个位置处的应力的曲线图。图14是示出样品组B的临界划痕载荷测量实验的结果的照片。图15是示出样品组C的临界划痕载荷测量实验的结果的照片。图16是示出用于模型跌落实验的模型的透视图。
生产实例:强化玻璃的生产
制备了具有约0.70毫米(mm)的厚度并且具有硅铝酸锂组合物的多个板状玻璃基板,并且进行了化学强化处理以生产具有相似应力分布但是具有不同的应变点的样品组A、样品组B和样品组C。
作为化学强化处理,通过将玻璃基板浸入以约50:50的盐比混合硝酸钾和硝酸钠的第一熔融盐浴中来对玻璃基板执行初次离子交换处理,并且通过将玻璃基板浸入以约98:2的盐比混合硝酸钾和硝酸钠的第二熔融盐浴中来执行二次离子交换处理。为了根据应力分布比较强度,控制离子交换处理的温度和时间,在不同的浴中对每个样品组执行离子交换处理,使得每个样品组具有不同的应力分布。处理条件调节成使得每个样品组的最大压缩应力对应于约810MPa±40Mpa。
关于已完成强化处理的玻璃基板,通过FSM-6000和SLP-1000测量厚度方向上的每个位置处的应力、压缩深度和能量,并且结果示出在下表1中并且示出在图13中。
[表1]
Figure BDA0002836260250000291
Figure BDA0002836260250000301
另外,每个样品组的过渡点处的切线方程计算如下。
[表2]
样品组 过渡点处的切线等式
A y=-10.983x+280.66
B y=-10.249x+292.5
C y=-9.800x+279.8
使用通过在改变样品的温度的同时施加载荷来测量样品的尺寸随温度的变化的热机械分析(“TMA”)以及通过在改变样品和基准材料的温度的同时测量样品与基准材料之间的温度差随温度的变化的差热分析(“DTA”)来测量玻璃的应变点。
样品组A在用100个样品测量的应变点处展现出525℃至535℃(例如,约530℃)的值。样品组B在用100个样品测得的应变点处展现出530℃至540℃(例如,约535℃)的值。样品组C在用100个样品测量的应变点处展现出496℃至506℃(例如,约501℃)的值。
玻璃的硬度H可通过使用纳米压痕仪,利用三角形金字塔状玻氏压头(Berkovichtip)将载荷P施加到样品上并且测量三角形压痕面积A,通过以下等式来获得。在示例性实施方式中,载荷P可为约1牛顿(N),并且从玻氏压头的中心到顶点的距离可为约20纳米(nm)。
[数学表达式6]
Figure BDA0002836260250000311
在硬度测量评估中,在样品组A中测量到7.904GPa的硬度平均值,在样品组B中测量到8.082GPa的硬度平均值,并且在样品组C中测量到8.159Gpa的硬度平均值。硬度的趋势与最大压缩应力的趋势实质上一致。具有最高的最大压缩应力的样品组C展现出最高的硬度,并且具有最低的最大压缩应力的样品组A展现出最低的硬度。
实验例1:临界划痕载荷评估
执行了临界划痕载荷评估。临界划痕载荷是用于评估耐划性的量度。临界划痕载荷是指当使用维氏硬度测试计用具有约19μm的对角线长度的金字塔形金刚石尖端在样品的约2mm长的区上,将载荷从约0N增加到约15N时开始出现划痕时的载荷。表3示出了每个样品组的临界划痕载荷平均值。
[表3]
Figure BDA0002836260250000312
Figure BDA0002836260250000321
参照表3,在临界划痕载荷评估中,在样品组A中测量到9.3N的临界划痕载荷平均值,在样品组B中测量到9.9N的临界划痕载荷平均值,并且在样品组C中测量到6.1N的临界划痕载荷平均值。临界划痕载荷的趋势与最大压缩应力的趋势实质上不一致。另一方面,临界划痕载荷的趋势与应变点的趋势实质上一致。具有相似应变点的样品组A和样品组B展现出相似的临界划痕载荷值,并且与样品组A和样品组B相比,具有相对低的应变点的样品组C展现出低临界划痕载荷值。
参照图14和图15,特别地,对样品组B和样品组C进行比较以对即使具有相似的应力分布但是因应变点的差异而产生的耐划性进行比较。即,可看出即使样品组B具有与样品组C的最大压缩应力相似的最大压缩应力,但样品组B也因高应变点而展现出约9N或更高的高临界划痕载荷值,并因此具有高耐划性。
实验例2:玻璃冲击测试评估
执行玻璃冲击测试(“GIT”)评估。为了根据实验例2进行评估,制备了针对样品组A、样品组B和样品组C中的每个的100个样品。通过将强化玻璃样品放置并固定在环上,并且然后将60g的球跌落到样品的表面上来检查样品破裂时的高度以执行GIT评估。在本文中,60g的球是具有约60克(g)的重量的球。如果在球跌落时没有出现裂纹,则通过将高度增加5cm来重复落球。最后,当出现裂纹时,紧接着出现裂纹之前的高度(即,没有出现裂纹时的最大高度)被确定为临界跌落高度。表4示出了每个样品组的临界跌落高度的平均值。
[表4]
Figure BDA0002836260250000322
Figure BDA0002836260250000331
参照表4,在GIT评估中,在样品组A中测量到33.7cm的临界跌落高度的平均值,并且在样品组C中测量到29.2cm的临界跌落高度的平均值。另一方面,在比样品组C具有较小的最大压缩应力的样品组B中测量到49.2cm的临界跌落高度的平均值。因此,样品组B被评估为具有比样品组C高得多的表面强度。即,在对100个样品使用60g的球的GIT评估中,样品组B展现出约49cm或更大的临界跌落高度的平均值,这表示样品组B具有高表面强度。
实验例3:临界跌落高度评估
执行临界跌落高度评估。参照图16,通过使应用样品组A、样品组B或样品组C、具有80mm的水平长度L1、160mm的垂直长度L2、5mm的高度L3和175g的种量的夹具模型600跌落到SiC320砂纸上来检查每个样品组破坏时的高度以执行临界跌落高度评估。夹具模型600是可应用每个样品组的智能电话的模型。实验模拟出每个样品组应用于最终产品时的情况。
在使应用样品组A、样品组B、样品组C的夹具模型600跌落之后,如果没有出现裂纹,则通过将高度增加5cm来重复夹具模型600的跌落。最后,当出现裂纹时,紧接着出现裂纹之前的高度(即,没有出现裂纹时的最大高度)被确定为临界跌落高度h。
[数学表达式7]
Figure BDA0002836260250000332
如上述数学表达式7中所表示的,影响临界跌落高度h的因素包括:夹具模型600的水平长度L1、夹具模型600的垂直长度L2和夹具模型600的高度L3、包括玻璃的夹具模型600的杨氏模量Ecomp、夹具模型600的重量m、距玻璃样品的表面的50μm深度处的压缩应力CS_50、玻璃样品的断裂韧性KIC、根据裂纹形状的常数Y、裂纹长度c、限定为弯曲能量与总动能之比的衰减系数α、玻璃样品的杨氏模量Eglass等。
影响临界跌落高度h的压缩应力为距表面的50μm深度处的压缩应力CS_50。作为实验结果,如上所述,由于在每个样品中产生的裂纹的深度具有约50μm的中值,因此裂纹的深度点处的应力(即,距玻璃表面的50μm的深度点处的压缩应力CS_50)可对临界跌落高度h具有显著影响。
作为临界跌落高度评估的结果,每个样品组的临界跌落高度的平均值示出在表5中。
[表5]
样品组 模型临界跌落高度(cm)
A 44.7
B 63.2
C 39.7
参照表5,在模型临界跌落高度评估中,在样品组A中测量到44.7cm的临界跌落高度的平均值,并且在样品组C中测量到39.7cm的临界跌落高度的平均值。另一方面,在具有比样品组C小的最大压缩应力,但是具有高应变点并且根据实验例1的结果展现出高耐划性的样品组B中,测量到63.2cm的临界跌落高度的平均值。因此,样品组B被评估为具有比样品组C高得多的表面强度。也就是说,在100个样品的模型临界跌落高度评估中,样品组B展现出60cm或更大的临界跌落高度的平均值,这表示样品组B具有高表面强度。
本发明不应被解释为受限于本文中所阐述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示例性实施方式以使得本公开将是透彻和完整的,并且将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全面地传达本发明的构思。
虽然已参照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具体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理解,在不背离由随附权利要求限定的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可在其中作出形式和细节上的各种变化。

Claims (22)

1.一种玻璃制品,包括:
第一表面;
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
第一压缩区,从所述第一表面延伸到距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一压缩深度处的点;
第二压缩区,从所述第二表面延伸到距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二压缩深度处的点;以及
拉伸区,布置在所述第一压缩区与所述第二压缩区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压缩区的应力分布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表面与第一过渡点之间的第一段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过渡点与所述第一压缩深度处的所述点之间的第二段,
其中,从所述第一表面到所述第一过渡点的深度在8.1μm至9.5μm的范围内,
其中,所述第一过渡点处的应力大于或等于197Mpa,以及
其中,在深度方向上距所述第一表面50μm的点处的应力大于或等于75MPa。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制品,其中,所述玻璃制品具有1014.5泊的粘度时的温度在530℃至540℃的范围内。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制品,其中,所述第一压缩区的压缩能具有大于或等于10500J/m2且小于或等于11500J/m2的值。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玻璃制品,其中,所述第一段的第一压缩能小于所述第二段的第二压缩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玻璃制品,其中,所述第二压缩能具有所述第一压缩能的1.9至2.2倍的大小。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玻璃制品,其中,
所述第一段的所述第一压缩能具有大于或等于3500J/m2且小于或等于3700J/m2的值,以及
所述第二段的所述第二压缩能具有大于或等于7350J/m2且小于或等于7550J/m2的值。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制品,其中,所述第一表面处的压缩应力在780MPa至820MPa的范围内。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玻璃制品,其中,所述第一过渡点处的应力为所述第一表面处的所述压缩应力的0.23至0.255倍。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制品,其中,所述第一压缩深度在110μm至120μm的范围内。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玻璃制品,其中,所述第一过渡点的深度为所述第一压缩深度的0.07至0.08倍。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制品,
其中,所述第一段具有第一斜率,
其中,所述第二段具有第二斜率,
其中,所述第一过渡点处的切线具有第三斜率,以及
其中,所述第三斜率的绝对值小于所述第一斜率的绝对值且大于所述第二斜率的绝对值。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玻璃制品,其中,所述第三斜率的所述绝对值在10MPa/μm至11MPa/μm的范围内。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制品,其中,
所述玻璃制品包含铝硅酸锂,以及
所述玻璃制品具有在0.69mm至0.71mm的范围内的厚度。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制品,
其中,所述第一压缩深度对应于钠离子的最大渗透深度,以及
其中,所述第一过渡点的深度对应于钾离子的最大渗透深度。
1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制品,
其中,所述第二压缩区的应力分布包括位于所述第二表面与第二过渡点之间的第一段以及位于所述第二过渡点与所述第二压缩深度处的所述点之间的第二段,
其中,从所述第二表面到所述第二过渡点的深度在8.1μm至9.5μm的范围内,
其中,所述第二过渡点处的应力大于或等于197Mpa,以及
其中,在深度方向上距所述第二表面50μm的点处的应力大于或等于75MPa。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玻璃制品,其中,所述第二压缩区的所述应力分布与所述第一压缩区的所述应力分布彼此对称。
1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制品,其中,所述拉伸区的最大拉伸应力在60MPa至75MPa的范围内。
1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制品,其中,在使用60g的球对100个或更多个样品进行的所述玻璃制品的玻璃冲击测试评估中,临界跌落高度的平均值大于或等于49cm。
1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制品,其中,在通过将所述玻璃制品应用于具有80mm的水平长度、160mm的垂直长度和5mm的高度的夹具模型来进行的临界跌落高度评估中,临界跌落高度的平均值大于或等于60cm。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玻璃制品,其中,在所述玻璃制品的临界划痕载荷评估中,临界划痕载荷的平均值大于或等于9N。
21.一种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面板,包括多个像素;
覆盖窗,布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上方;以及
光学透明接合层,布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覆盖窗之间,
其中,所述覆盖窗包括:
第一表面;
第二表面,与所述第一表面相对;
第一压缩区,从所述第一表面延伸到距所述第一表面的第一压缩深度处的点;
第二压缩区,从所述第二表面延伸到距所述第二表面的第二压缩深度处的点;以及
拉伸区,布置在所述第一压缩区与所述第二压缩区之间,
其中,所述第一压缩区的应力分布包括:位于所述第一表面与第一过渡点之间的第一段以及位于所述第一过渡点与所述第一压缩深度处的所述点之间的第二段,
其中,从所述第一表面到所述第一过渡点的深度在8.1μm至9.5μm的范围内,
其中,所述第一过渡点处的应力大于或等于197Mpa,以及
其中,在深度方向上距所述第一表面50μm的点处的应力大于或等于75MPa。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显示装置,
其中,所述覆盖窗包括玻璃制品,所述玻璃制品包括铝硅酸锂并且具有在0.69mm至0.71mm的范围内的厚度,
其中,所述第一压缩区的压缩能具有大于或等于10500J/m2且小于或等于11,500J/m2的值,
其中,所述第一段的第一压缩能具有大于或等于3500J/m2且小于或等于3700J/m2的值,
其中,所述第二段的第二压缩能具有大于或等于7350J/m2且小于或等于7550J/m2的值,
其中,所述第一表面处的压缩应力在780MPa至820MPa的范围内,以及
其中,所述第一压缩深度在110μm至120μm的范围内。
CN202011472516.8A 2019-12-20 2020-12-15 玻璃制品和包括玻璃制品的显示装置 Pending CN11300394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9-0171428 2019-12-20
KR1020190171428A KR20210080654A (ko) 2019-12-20 2019-12-20 유리 제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03945A true CN113003945A (zh) 2021-06-22

Family

ID=726156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72516.8A Pending CN113003945A (zh) 2019-12-20 2020-12-15 玻璃制品和包括玻璃制品的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161771B2 (zh)
EP (1) EP3838860B1 (zh)
KR (1) KR20210080654A (zh)
CN (1) CN113003945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10080654A (ko) * 2019-12-20 2021-07-0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리 제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210127268A (ko) 2020-04-13 2021-10-2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리 제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31740A (zh) * 2008-07-11 2011-07-20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消费用途的具有压缩表面的玻璃
CN105683106A (zh) * 2013-08-29 2016-06-15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含硼和磷的可离子交换玻璃
CN106232541A (zh) * 2014-02-24 2016-12-14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改善的幸存能力的强化玻璃制品
CN107108345A (zh) * 2014-07-25 2017-08-29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深的压缩深度的强化玻璃
CN107265884A (zh) * 2016-04-08 2017-10-20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含两个区域的应力分布的玻璃基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48870A (zh) * 2016-05-31 2018-03-27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展现出改进的破裂性能的玻璃制品
WO2018186402A1 (ja) * 2017-04-06 2018-10-11 Agc株式会社 化学強化ガラス
CN109906365A (zh) * 2016-09-26 2019-06-18 折原制作所有限公司 强化玻璃的应力测量装置、强化玻璃的应力测量方法、强化玻璃的制造方法、强化玻璃
WO2019147733A1 (en) * 2018-01-24 2019-08-01 Corning Incorporated Glass-based articles having high stress magnitude at depth
US20190375679A1 (en) * 2018-06-08 2019-12-12 Corning Incorporated Fracture resistant stress profiles in glass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566481B2 (en) 2003-12-15 2009-07-28 Guardian Industries Corp. Method of making scratch resistant coated glass article including layer(s) resistant to fluoride-based etchant(s)
US8341976B2 (en) 2009-02-19 2013-01-01 Corning Incorporated Method of separating strengthened glass
US8796165B2 (en) 2010-11-30 2014-08-05 Corning Incorporated Alkaline earth alumino-borosilicate crack resistant glass
US20140272346A1 (en) 2013-03-15 2014-09-18 Rubicon Technology, Inc. Method of growing aluminum oxide onto substrates by use of an aluminum source in an oxygen environment to create transparent, scratch resistant windows
DE102014108057A1 (de) 2014-06-06 2015-12-17 Schott Ag Kratzfestes, chemisch vorgespanntes Glassubstrat und dessen Verwendung
US11267747B2 (en) 2015-03-24 2022-03-08 Corning Incorporated High strength, scratch resistant and transparent glass-based materials
KR102500473B1 (ko) * 2015-10-26 2023-02-16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플로트 유리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TWI722069B (zh) * 2015-12-08 2021-03-21 美商康寧公司 S型應力輪廓及製造方法
EP3402763A1 (en) 2016-01-13 2018-11-21 Corning Incorporated Ultra-thin, non-frangible glass and methods of making
US11453612B2 (en) 2016-04-20 2022-09-27 Corning Incorporated Glass-based articles including a metal oxide concentration gradient
KR102294930B1 (ko) 2016-05-27 2021-08-31 코닝 인코포레이티드 내파단성 및 내스크래치성 유리 물품
KR102571242B1 (ko) 2016-07-11 2023-08-2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고경도 플라스틱 기판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장치
KR20180057814A (ko) 2016-11-22 2018-05-3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에 포함되는 윈도우 부재의 제조 방법
JP7209626B2 (ja) 2016-12-20 2023-01-20 コーニング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物品の強度及び耐擦傷性を保持するための亀裂を緩和する単層及び多層フィルムを有するガラスベース物品
KR20210077057A (ko) * 2019-12-16 2021-06-2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리 제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210077854A (ko) * 2019-12-17 2021-06-2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리 제품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20210080654A (ko) * 2019-12-20 2021-07-01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리 제품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20210081478A (ko) * 2019-12-23 2021-07-0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유리 제품 및 그 제조 방법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31740A (zh) * 2008-07-11 2011-07-20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消费用途的具有压缩表面的玻璃
CN105683106A (zh) * 2013-08-29 2016-06-15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含硼和磷的可离子交换玻璃
CN106232541A (zh) * 2014-02-24 2016-12-14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改善的幸存能力的强化玻璃制品
CN107108345A (zh) * 2014-07-25 2017-08-29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深的压缩深度的强化玻璃
CN107265884A (zh) * 2016-04-08 2017-10-20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含两个区域的应力分布的玻璃基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7848870A (zh) * 2016-05-31 2018-03-27 康宁股份有限公司 展现出改进的破裂性能的玻璃制品
CN109906365A (zh) * 2016-09-26 2019-06-18 折原制作所有限公司 强化玻璃的应力测量装置、强化玻璃的应力测量方法、强化玻璃的制造方法、强化玻璃
WO2018186402A1 (ja) * 2017-04-06 2018-10-11 Agc株式会社 化学強化ガラス
US20200039876A1 (en) * 2017-04-06 2020-02-06 AGC Inc. Chemically strengthened glass
WO2019147733A1 (en) * 2018-01-24 2019-08-01 Corning Incorporated Glass-based articles having high stress magnitude at depth
US20190375679A1 (en) * 2018-06-08 2019-12-12 Corning Incorporated Fracture resistant stress profiles in glass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10188695A1 (en) 2021-06-24
EP3838860B1 (en) 2023-11-15
EP3838860A1 (en) 2021-06-23
KR20210080654A (ko) 2021-07-01
US11161771B2 (en) 2021-1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070650A1 (en) Ultrathin glass with high impact resistance
US20200262746A1 (en) Protective cover, its use and method of making a protective cover
US20210078899A1 (en) Ultrathin glass with special chamfer shape and high strength
US11465930B2 (en) Flexible ultrathin glass with high contact resistance
US20200102245A1 (en) High contact resistant flexible ultrathin glass
US20240150234A1 (en) Glass articl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CN113003945A (zh) 玻璃制品和包括玻璃制品的显示装置
US11465936B2 (en) Glass article and method for producing the same
CN112979181A (zh) 玻璃制品及包括其的显示装置
EP3838858A1 (en) Glass article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US20210269356A1 (en) Glass articl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US20240083811A1 (en) Glass article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EP4245733A1 (en) Glass composition, glass article prepared therefrom, and display device
KR20230136870A (ko) 유리 조성물, 이로부터 제조된 유리 제품 및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16768468A (zh) 玻璃组合物、玻璃制品和显示装置
KR20240004499A (ko) 엣지 내충격성이 높은 초박형 유리
CN113156680A (zh) 玻璃制品及其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