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02331A - 用于车辆充电系统的感应充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车辆充电系统的感应充电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3002331A CN113002331A CN202011489442.9A CN202011489442A CN113002331A CN 113002331 A CN113002331 A CN 113002331A CN 202011489442 A CN202011489442 A CN 202011489442A CN 113002331 A CN113002331 A CN 11300233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mperature
- temperature control
- magnetic field
- control device
- field conduc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0000001939 in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4
- 239000004020 conducto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02
- 230000005291 magnetic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4
- 239000012530 fl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2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9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8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8
- 238000009529 body temperature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3
- 230000001965 increas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146 energy storage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
- 230000003071 parasitic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2123 tempo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8000002203 pretreatment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18109 developmental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29910000859 α-F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3213 acti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33228 biological regul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088 sim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35939 shock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32683 ag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3528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452 ben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826 cool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BASFCYQUMIYNBI-UHFFFAOYSA-N platinum Chemical compound [Pt] BASFCYQUMIYNBI-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5882 str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853 adhes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070 adhe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73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426 asphal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7 bidirection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43 condition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288 electromagne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672 electromagnetic field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5293 ferrimagne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3302 ferromagnet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257 mal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35699 permeabil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697 platin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45 sinter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997 thermal pre-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930 thermomechan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8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power electronics, e.g. for inverters for controlling motor
- H05K7/20945—Thermal management, e.g. inverter temperature control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005—Mechanical details of housing or structure aiming to accommodate the power transfer means, e.g. mechanical integration of coils, antennas or transducers into emitting or receiving devic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1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the charging station and the vehicle
- B60L53/12—Inductive energy transfe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1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nergy transfer between the charging station and the vehicle
- B60L53/12—Inductive energy transfer
- B60L53/126—Methods for pairing a vehicle and a charging station, e.g. establishing a one-to-one relation between a wireless power transmitter and a wireless power receiver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53/00—Methods of charging batteri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ectric vehicles; Charging stations or on-board charging equipment therefor; Exchange of energy storage elements in electric vehicles
- B60L53/3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charging stations
- B60L53/302—Cooling of charging equipment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1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 H02J50/12—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inductive coupling of the resonant type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4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using two or more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device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50/0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50/80—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wireless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involving the exchange of data, concerning supply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between transmitting devices and receiving devic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72—Electromobility specific charging systems or methods for batteries, ultracapacitors, supercapacitors or double-layer capacitor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2—Electric charging st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T90/1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arging of electric vehicles
- Y02T90/14—Plug-in electric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充电系统(2)的感应充电装置(1)并且涉及一种用于限制这种感应充电装置(1)的磁场导体(3)的热负荷的方法。本发明基于抑制或至少减少磁场导体(3)的不被允许的热负荷的总体思想,尤其是基于抑制或至少减少在磁场导体(3)中产生不被允许的温度梯度的总体思想。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车辆充电系统的感应充电装置并且涉及一种用于限制这种感应充电装置的磁场导体的热负荷的方法。此外,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车辆充电系统并且涉及一种具有根据本发明的感应充电装置的车辆。
背景技术
为了增加终端用户对电动车辆的接受度,以非接触或无线的方式来进行固定能源与车辆的牵引储能器单元之间的能量传输可能是有利的。无线能量传输因为例如无需携带或插入充电线而对终端用户有利。另外,固定感应充电站能够部分地埋在地面区域中,使得其可以更好地整合在城镇景观或乡村景观中。
感应充电站包含用于传导磁场的磁场导体,以便使得可以在无线能量传输期间减少传输损耗。尽管如此,每次无线能量传输都受到某些传输损耗的干扰。这能够包括例如欧姆损耗,该欧姆损耗导致感应充电装置的感应线圈的热负荷并使其温度升高。此外,在磁场导体中能够发生磁滞损耗和/或在感应充电装置的导电组件中发生涡流损耗和/或在感应充电装置的功率电子组件中发生调节损耗或切换损耗。
这些传输损耗例如导致了感应充电装置的磁场导体的热负荷,其中尤其是能够在在磁场导体内产生温度梯度。
在例如能够被设计为烧结铁氧体的磁场导体中,这种温度梯度能够引起热膨胀(热力学),该热膨胀在非受力位置对磁场导体施加弯曲和/或变形。然而,当磁场导体例如处在感应充电装置中的受力位置中时,其中,例如弯曲和/或变形不能在没有障碍的情况下实现,必须通过磁场导体的适当机械膨胀来对该热膨胀进行补偿,从而维持该受力位置。
由于通过烧结工艺来进行制造,铁氧体材料的磁场导体具有非常脆(类似于玻璃)的材料特性,这就是该材料仅能吸收非常小的机械膨胀即会破裂的原因。铁氧体材料结构中的任何破坏(例如微裂纹)都会对磁场导体的电磁特性产生负面影响,并且因此导致能量传输效率大大减少,这就是应该避免或至少减小磁场导体的机械过载的原因。另外,磁场导体中的任何结构破坏都会导致增加的和/或附加的传输损耗,这附加地放大了磁场导体的热力学膨胀过程。
传输功率超过10kW时,感应充电装置配备有流体循环的温度控制装置,以便将导致磁场导体热负荷的传输损耗释放到感应充电装置的周围环境中。在某些情况下,尤其是在能量传输开始时,非常温暖的温度控制流体能够流入到非常冷的感应充电装置中,或者冷的温度控制流体能够流入到非常温暖的感应充电装置中。这会导致热冲击,该热冲击在磁场导体中形成高的温度梯度,这继而导致对磁场导体结构的损坏并削弱磁场导体的铁氧体特性。通过磁场导体的这种加速老化,显著减少了整个能量传输的效率,这能够导致车辆充电系统的监控系统不再允许能量传输。
本发明基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感应充电装置以及一种用于这种感应充电装置的方法,其避免或至少减少了由于热负荷而导致的磁场导体的老化和/或损坏。
根据本发明,该问题通过独立权利要求的主题来解决。有利的实施例是从属权利要求的主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基于抑制或至少减少磁场导体不被允许的热负荷的总体思想,尤其是改进磁场导体中不被允许的温度梯度的总体思想。
根据本发明的用于车辆充电系统的感应充电装置包含至少一个磁场导体以及至少一个控制装置。在此和/或在下文中,术语“控制装置”能够指调节装置。控制装置能够形成调节装置和/或能够是调节装置。
与空气相比,磁场导体具有更高的磁导率并且能够至少部分地由亚铁磁性和/或由铁磁性材料形成。磁场导体能够形成为板状元件和/或形成为烧结的板状元件。感应充电装置能够包含多个磁场导体,尤其是彼此间隔开的多个磁场导体。
此外,感应充电装置包含至少一个温度控制装置以用于利用由该控制装置预设的温度控制功率来对磁场导体进行温度控制。将该温度控制装置被设计为使得其能够由用于对磁场导体进行温度控制的温度控制流体流过。磁场导体的温度控制能够指的是通过温度控制装置来对磁场导体进行冷却或者通过温度控制装置来对磁场导体进行加热。流过温度控制装置以用于对磁场导体进行温度控制的温度控制流体能够形成为温度控制液体,尤其是形成为冷却剂或制冷剂。能够规定,温度控制流体在流过温度控制装置时将热能传递到磁场导体上并因此对其进行加热,或者规定温度控制流体在流过温度控制装置时吸收磁场导体的热能并因此对其进行冷却。
由控制装置预设的温度控制功率能够是冷却功率或加热功率。能够经由对流过温度控制装置的温度控制流体的质量流量进行调节来影响该温度控制功率。温度控制流体的质量流量的这种调节能够利用以下方式来实施,即控制装置激活输送装置,尤其是激活电动输送装置或电动流体泵以用于将温度控制流体输送到温度控制流体回路中,其中,温度控制装置能够流体连接到温度控制流体回路,或者其中,温度控制装置至少部分地形成温度控制流体回路。
能够经由在前侧上调节温度控制流体温度来影响该温度控制功率。为此,控制装置能够激活热交换器装置,以便在前侧上对温度控制流体温度进行调节。热交换器装置能够例如被设计为附加的热交换器或者被设计为电附加的加热器或者设计为冷却器单元,尤其是被设计为液冷式热交换器。冷却器单元能够流体连接到附加的制冷剂回路和/或利用其来操作。
表述“由控制装置预设的温度控制功率”并不意味着必须在任何时间点处对该温度控制功率进行专门地测量、计算、确定或设立。控制装置的温度控制功率的预设也能够利用以下方式来实施,即例如仅向上或向下地调节温度控制流体的质量流量或温度控制流体的温度,直到所期望的测量变量在所期望的范围内。在该过程中,例如甚至不必专门地对温度控制流体的质量流量进行测量、计算、定义或确定。
此外,感应充电装置包含至少一个感应线圈,该感应线圈用于以由控制装置预设的传输功率进行无线能量传输或者接收无线传输的能量。该感应线圈能够被设计为扁平螺旋线圈或者设计为双D型线圈。感应线圈能够被设计为初级线圈,该初级线圈产生随时间变化的磁场,以便能够利用所预设的传输功率来进行无线能量传输。为此,能够经由固定能源来向初级线圈供应所需的电能。感应线圈能够被设计为次级线圈,在该次级线圈位于随时间变化的初级线圈的磁场范围内的情况下,在该次级线圈中感应出交变电压和/或交变电流。
被设计为初级线圈的感应线圈能够接收电磁控制信号和/或发送电磁控制信号。被设计为次级线圈的感应线圈可以接收电磁控制信号和/或发送电磁控制信号。在此可以规定,初级线圈和次级线圈经由电磁控制信号,尤其是经由频率调制的电磁控制信号和/或幅值调制的电磁控制信号来彼此通信。因此例如能够规定,以预设的传输功率进行的无线能量传输只能够从初级线圈传输到次级线圈,而借助于电磁控制信号的通信能够从初级线圈到次级线圈,以及从次级线圈到初级线圈来进行。
在感应线圈被设计为初级线圈的情况下,控制装置能够通过激活感应充电装置的功率电子单元来影响传输功率。在感应线圈被设计为次级线圈的情况下,控制装置能够通过将功率调节请求发送到带有初级线圈的装置来产生和/或初始化传输功率。在最简单的形式中,控制信号能够例如是一种安全信号(例如,在所定义时间间隔内的永久信号或重复信号),该安全信号由带有次级线圈的就绪装置永久地发送,并且一旦该信号停止,传输便也终止。附加地或替代地,能够在车辆中的带有次级线圈的装置与带有初级线圈的装置之间进行通信,尤其是进行更智能的通信,该通信被设计为使得带有初级线圈的装置被告知和/或确定所需的传输功率。例如,这能够通过向初级线圈传输合适的控制信号来进行。带有初级线圈的装置随后能够根据所接收的控制信号来调节传输功率。
能够规定,预设的传输功率具有至少10kW的最大传输功率。至少10kW的最大传输功率尤其有利于为车辆的牵引储能器单元进行充电,以便将所需的充电时间最小化。
温度控制装置和感应线圈关于轴向轴线彼此间隔开地布置,其中,磁场导体相关于轴向轴线布置在温度控制装置与感应线圈之间。温度控制装置关于轴向轴线与磁场导体的温度控制侧相对地定位成和/或面向该温度控制侧,其中,感应线圈关于轴向轴线与磁场导体的线圈侧相对地定位和/或面向该线圈侧。该轴向轴线能够基本上垂直于和/或横向于磁场导体的温度控制侧和/或朝向磁场导体的线圈侧定向。磁场导体的温度控制侧能够由磁场导体在温度控制侧的表面形成。磁场导体的线圈侧能够由磁场导体在线圈侧的表面形成。磁场导体的温度控制侧和磁场导体的线圈侧能够关于轴向轴线彼此间隔开。磁场导体的温度控制侧和磁场导体的线圈侧的该间隔能够相对于轴向轴线来限定磁场导体的厚度。感应线圈能够基本上卷绕该轴向轴线。
能够规定,温度控制装置直接或间接地与温度控制装置、磁场导体的温度控制侧,尤其是与磁场导体的温度控制侧表面进行机械接触。在直接接触时,磁场导体能够在没有中间物质或中间材料的情况下以机械接触的方式抵靠温度控制装置。在间接接触时,能够在磁场导体和温度控制装置之间布置有中间物质和/或中间材料,尤其是是布置有粘合剂和/或导热装置和/或导热膏。
能够规定,温度控制流体基本上横向于轴向轴线流过温度控制装置,以便对磁场导体进行温度控制。能够规定,温度控制装置具有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其中流体入口与流体出口经由流体通道和/或经由温度控制装置的流体通道系统而流体地相互连接。温度控制流体能够经由流体入口流入到温度控制装置中,并经由流体出口流出温度控制装置。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能够分别流体连接到温度控制流体回路。
此外,感应充电装置包含用于确定温度控制侧的温度控制侧磁场导体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用于确定线圈侧的线圈侧磁场导体温度的第二温度传感器和/或用于测量温度控制装置中的温度控制流体的温度控制流体温度的温度控制流体温度传感器。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和/或温度控制流体温度传感器分别通信地连接到控制装置。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和/或温度控制流体温度传感器能够分别地将温度测量值传输到控制装置。
在此,通信连接意味着在彼此通信地连接的两个组件之间能够提供双向或单向数据连接,利用该数据连接能够以模拟形式或数字形式来传输电控制信号、调节信号和/或测量信号。能够利用总线系统来实现两个以上组件之间的通信。
能够将温度控制流体温度传感器设计为用于测量前侧的温度控制流体温度。通过这种方式,例如能够在温度控制流体流入温度控制装置时测量其温度。温度控制流体温度传感器例如能够布置在温度控制装置的流体入口中,以便对前侧的温度控制流体温度进行测量。
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能够分别被设计为测量电阻器,尤其是被设计为具有成本效益的铂测量电阻器(例如PT100),其例如在相应的测量点处直接或间接地与磁场导体进行机械接触。在此,温度传感器能够布置在分配给它们的磁场导体上的磁场导体的温度测量点处。这样的温度传感器能够例如布置在电磁负荷恰好较低的温度测量点处,例如在感应充电装置的边缘区域中。
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能够分别被设计为光学温度传感器,尤其是被设计为红外温度传感器,其使得可以进行磁场导体的非接触式温度测量。在此,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能够布置为与磁场导体间隔开。通过这种方式,能够避免或至少减少由有源磁场引起的温度传感器的自加热。在此,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能够与温度测量点间隔开地布置在分配给它们的磁场导体上。
第一温度传感器能够在磁场导体的第一温度测量点处对磁场导体进行温度测量,相比于磁场导体的线圈侧,该第一温度测量点例如关于轴向轴线更加靠近磁场导体的温度控制侧。
第二温度传感器能够在磁场导体的第二温度测量点处对磁场导体进行温度测量,相比于磁场导体的温度控制侧,该第二温度测量点例如关于轴向轴线更加靠近磁场导体的线圈侧。
磁场导体的第一温度测量点和磁场导体的第二温度测量点能够关于轴向轴线彼此间隔开地布置。磁场导体的第一温度测量点和磁场导体的第二温度测量点能够关于轴向轴线对准地布置和/或相对地定位。磁场导体的第一温度测量点和磁场导体的第二温度测量点能够关于轴向轴线对准地布置和/或相对地定位,使得温度测量点处的温度测量值之差能够确定沿轴向轴线的温度梯度。
能够规定,温度控制装置由导电材料形成,以便形成电磁屏蔽元件。此外,感应充电装置能够形成带有底部和盖部的壳体,其中,底部和盖部能够形成壳体内部。该壳体内部能够被设计为相对于感应充电装置的周围环境流体密封。盖部能够由温度控制装置形成。
磁场导体、感应线圈、第一温度传感器和第二温度传感器能够布置在感应充电装置壳体的壳体内部中。温度控制流体温度传感器能够布置在感应充电装置壳体的壳体内部的外侧。
控制装置被设计为和/或编程为用于限制磁场导体的热负荷。特别地,控制装置能够被设计为和/或编程为用于限制磁场导体的热冲击和/或用于避免磁场导体中不被允许的温度梯度。
此外,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限制根据本发明的感应充电装置的磁场导体热负荷的方法。该方法能够被设计为用于限制磁场导体的热冲击和/或用于避免磁场导体中不被允许的温度梯度。
利用根据本发明的方法,规定第一温度传感器将第一温度值传输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利用该第一温度值来确定温度控制侧上的温度控制侧的磁场导体温度。此外规定温度传感器将第二温度值传输给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利用该第二温度值来确定线圈侧上的线圈侧的磁场导体温度。控制装置根据所确定的温度侧磁场导体温度与所确定的线圈侧磁场导体温度之差的绝对值来确定温度梯度值,其中,控制装置将该温度梯度值与预定的梯度极限值进行比较。在温度梯度值大于该预定的梯度极限值的情况下,控制装置对温度控制装置的温度控制功率进行调节和/或对感应充电装置和/或感应线圈和/或传输功率调节装置的传输功率进行调节。
所述温度梯度值能够对应于磁场导体内关于轴向轴线的温度梯度的绝对值。
在此,能够对温度控制装置的温度控制功率进行调节和/或对感应充电装置的传输功率进行调节,直到温度梯度值小于预定的梯度极限值或对应于该预定的梯度极限值。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将温度梯度在磁场导体上的冲击时间最小化并对不被允许的温度梯度的产生进行了抑制,使得防止或至少减少了磁场导体的老化或损坏。
能够连续地对温度测量值进行传输以及对温度控制装置的温度控制功率进行调节和/或对感应充电装置的传输功率进行调节。
在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的有利的另一改进方案中,规定温度控制流体温度传感器传输所测量的温度控制流体的温度控制流体温度,该温度控制流体流过温度控制装置以用于对磁场导体进行温度控制并流到控制装置。所测量的温度控制流体的温度控制流体温度能够是前侧上的温度控制流体温度,其是在温度控制装置的流体入口中测量的。
此外规定,控制装置根据所确定的温度控制侧磁场导体温度与所测量的温度控制流体温度之差的绝对值来确定差值,其中该控制装置将该差值与预定的差极限值进行比较。在差值大于该预定的差极限值的情况下,控制装置对温度控制装置的温度控制功率进行调节和/或对感应充电装置和/或感应线圈和/或传输功率调节装置的传输功率进行调节。
在此,可以对温度控制装置的温度控制功率进行调节和/或对感应充电装置的传输功率进行调节,直到差值小于预定的差极限值或对应于该预定的差极限值。
通过这种方式,能够避免例如磁场导体的热冲击。特别地,能够经由温度控制装置来监控到磁场导体中的任何热输入和/或冷输入,使得考虑到磁场导体的导热性,尤其是考虑到铁氧体材料的导热性,能够避免在磁场导体中,尤其是在铁氧体材料中热机械应力的局部过载。在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的另一有利的实施例中,规定控制装置将所确定的温度控制侧磁场导体温度和/或所确定的线圈侧磁场导体温度与预定的温度极限值进行比较,并且规定在所确定的温度侧磁场导体温度和/或所确定的线圈侧磁场导体温度大于预定的温度极限值的情况下,控制装置对温度控制装置的温度控制功率进行调节和/或对感应充电装置的传输功率进行调节。
在此,能够对温度控制装置的温度控制功率进行调节和/或对感应充电装置的传输功率进行调节,直到所确定的温度控制侧磁场导体温度和/或所确定的线圈侧磁场导体温度小于预定的温度极限值或者对应于该预定的温度极限值。
该温度极限值能够低于磁场导体材料的居里温度,尤其是磁场导体铁氧体材料的居里温度。这是尤其重要的,因为在磁场导体的温度高于磁场导体材料的居里温度时,磁场导体的磁特性,尤其是铁氧体材料的磁特性会消失。
在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的有利的另一改进方案中,规定在温度梯度值小于预定的梯度极限值或者与该预定的梯度极限值相对应的情况下,和/或在该差值小于预定的差极限值或者与该预定的差极限值相对应的情况下,和/或在所确定的温度控制侧磁场导体温度和/或所确定的线圈侧磁场导体温度小于预定的温度极限值或者与该预定的温度极限值相对应的情况下,控制装置以感应充电装置的最大传输功率实施无线能量传输。
当所确定的温度和/或所确定的温度商和/或所确定的温度梯度值与以未减小的标准值进行的传输不相抵触时,“最大传输功率”不被认为是任何技术上可能的值,而是利用传输功率实施传输的该传输功率的未减小的标准值。
在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的另一有利的实施例中,规定第一温度传感器将第一温度值传输到控制装置,该第一温度值是在磁场导体的温度控制侧上测量的,和/或规定第二温度传感器将第二温度值传输到控制装置,该第二温度值是在磁场导体的线圈侧上测量的。
第一温度传感器能够将第一温度值传输到控制装置,该第一温度值是在磁场导体的温度控制侧表面上测量的,该温度控制侧表面形成磁场导体的温度控制侧。
第二温度传感器能够将第二温度值传输到控制装置,该第二温度值是在磁场导体的线圈侧表面上测量的,该线圈侧表面形成磁场导体的线圈侧。
在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的有利的另一改进方案中,规定第一温度传感器将第一温度值传输到控制装置,该第一温度值是在磁场导体上与温度控制侧间隔开的测量点处测量的,并且规定带有所存储的传输函数的控制装置根据该第一温度值来确定温度侧的温度控制侧磁场导体温度。此外规定,第二温度传感器将第二温度值传输到控制装置,该第二温度值是在磁场导体上与线圈侧间隔开的测量点处测量的,并且规定带有所存储的传输函数的控制装置根据该第二温度值来确定线圈侧的线圈侧磁场导体温度。
所存储的传输函数例如能够通过测量和/或模拟来确定,尤其是通过数字三维模拟来确定。
通过这种方式,温度传感器能够例如在温度测量点处进行测量,和/或被布置在从设计角度来说更容易接近和/或发生较低电磁负载的温度测量点上。测量点能够是指温度测量点。
在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的另一有利的实施例中,规定带有至少一个存储的校正函数的控制装置校正第一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值和/或校正第二温度传感器的温度值和/或相对于电磁效应和/或相对于寄生热效应来校正温度控制流体温度传感器的所测量的温度控制流体温度。
寄生热效应是指例如作用在相应温度传感器上的而不是从待确定温度的物体发出的热效应。寄生热效应通过外部周围环境的方式,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畸变地作用在例如温度传感器上。
例如能够通过测量和/或通过模拟,尤其是通过数字三维模拟来确定存储的校正函数。
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使用具有成本效益的传感器(例如PT100),因为在给定的磁场强度下,能够建立自热的影响,并在确定磁场导体的温度梯度值时将自热的影响考虑在内。
在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的有利的另一改进方案中,规定第一温度传感器进行磁场导体的非接触式温度测量或磁场导体的接触式温度测量,和/或规定第二温度传感器进行磁场导体的非接触式温度测量或磁场导体的接触式温度测量。
非接触式温度测量能够例如借助于使用红外温度传感器的红外测量来进行。
在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的另一有利的实施例中,规定控制装置借助于所存储的传热特性图根据感应充电装置的操作参数,尤其是根据所确定的温度控制侧磁场导体温度、所确定的线圈侧磁场导体温度、温度控制装置的温度控制功率和感应充电装置的传输功率,来确定预定的时间间隔的温度梯度的时间预测,其中控制装置确定了预定的时间间隔内温度梯度的最大预测值,并且规定控制装置将预定的时间间隔内的温度梯度的该最大预测值确立为温度梯度值。
能够通过感应充电装置的热惯性和/或通过磁场导体的热惯性来预设该预定的时间间隔。特别地,该预定的间隔能够在30秒到5分钟之间。传热特性图例如能够通过测量和/或通过模拟来确定,尤其是通过数字三维模拟来确定。
通过该时间预测的方式,控制装置能够通过调节温度控制装置的温度控制功率和/或通过调节感应充电装置的传输功率来及时地抵消超过预定梯度极限值的不被允许的温度梯度值。
操作参数还能够包括感应充电装置的环境温度和/或感应充电装置的操作时间和/或使用感应充电装置的地理区域和/或制造感应充电装置的年份和/或感应充电装置的制造工厂。
在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的有利的另一改进方案中,规定控制装置将感应充电装置的操作参数传输到计算机设备,尤其是将所确定的温度控制侧磁场导体温度和/或所确定的线圈侧磁场导体温度和/或温度控制装置的温度控制功率和/或感应充电装置的传输功率传输到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经由数据网络,尤其是经由无线数据网络而与感应充电装置分离,其中,计算机装置借助于由计算机执行的分析方法来确定传热特性图。感应充电装置的数据或操作参数也能够被传输到云(大数据)。
操作参数还能够包括感应充电装置的环境温度和/或感应充电装置的操作时间和/或使用感应充电装置的地理区域和/或制造感应充电装置的年份和/或感应充电装置的制造工厂和/或感应充电装置的故障。
能够规定,将多个感应充电装置的操作参数传输到该单独的计算机设备和/或云。能够通过算法,尤其是是通过来自人工智能(AI)领域的算法来检查这些操作参数的相关性,以便由此推断出用于感应充电装置的更好的调节策略。这些算法能够例如使用人工神经网络,尤其是多层神经网络。
在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的另一有利的实施例中,规定由计算机设备所确定的传热特性图经由数据网络,尤其是经由无线数据网络而传输到控制装置,其中,传输到控制装置的传热特性图替代了传输之前存储在控制装置中的传热特性图。传热特性图的传输能够在感应充电装置的固件更新期间进行。通过这种方式,能够进一步增加磁场导体的寿命,尤其是增加铁氧体磁场导体的寿命,从而优化感应充电装置的操作。
在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的有利的另一改进方案中,规定通过调节温度控制流体的温度控制流体温度来对温度控制装置的温度控制功率进行调节,和/或其中通过调节温度控制流体的质量流量来对温度控制装置的温度功率进行调节。
温度控制流体的质量流量的这种调节能够利用以下方式来实施,即控制装置激活输送装置,尤其是激活电动输送装置或电动流体泵以用于将温度控制流体输送到温度控制流体回路中,其中,温度控制装置能够流体连接到温度控制流体回路,或者其中,温度控制装置至少部分地形成温度控制流体回路。
对温度控制流体的质量流量的调节能够是如下措施,其在现有的电力输送装置中需要最少的努力,并且因此总是比其他措施更为优选。当然,这需要的前提条件是,通过调节温度控制流体的质量流量来对温度控制装置的温度控制功率进行调节就足以以所需的方式来对温度梯度值和/或差值进行调节。
也能够想到可以将温度控制流体预处理到感应充电装置的温度和/或磁场导体的温度。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在不引起磁场导体的损坏,尤其是铁氧体的损坏的风险的情况下,以最大的传输功率立即进行能量传输。然而,这总是与附加的热交换器的操作有关。例如,其能够是与制冷剂回路的操作相结合的附加的电加热器或冷却器。由于这种支出,温度控制流体的预处理应作为最后的措施来实施。
在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的另一有利的实施例中,规定在调节温度控制装置的温度控制功率时,在感应充电装置的预定的操作时间段期间将温度控制功率从初始值增加到终止值,和/或规定在调节温度控制流体的温度控制流体温度时,在感应充电装置的预定的操作时间段期间将温度控制流体温度从初始值增加到终止值,和/或规定在调节温度控制流体的质量流量时,在感应充电装置的预定的操作时间段期间将质量流量从初始值增加到终止值,和/或规定在调节感应充电装置的传输功率时,在感应充电装置的预定的操作时间段期间将传输功率从初始值增加到终止值。
温度控制功率的初始值能够小于温度控制功率的终止值。温度控制流体温度的初始值能够小于温度控制流体温度的终止值。质量流量的初始值能够小于质量流量的终止值。
就时间而言,预定的操作时间段例如能够是在无线能量传输之前和/或期间和/或之后。预定的操作时间段例如能够取决于磁场导体的热惯性和/或取决于感应充电装置的热惯性。能够规定,首先确定差值,并且规定如果该差值大于预定的差极限值,则直接采取所描述的对策。能够规定,在差值不超过或不再超过差极限值的情况下确立温度梯度值,并且在温度梯度值超过梯度极限值的情况下采取所描述的对策。能够规定,在该差值不超过该差极限值并且该温度梯度值不超过该梯度极限值的情况下,检验温度控制侧磁场导体温度和/或线圈侧磁场导体温度是否超过温度极限值并规定采取适当的对策。在另一有利的实施例中,这些查询的顺序能够互换。
例如,感应充电装置和/或磁场导体的热预处理能够通过在不进行能量传输的情况下对温度控制流体进行温度控制来进行。
在过冷的感应冷却装置和/或过冷的磁场导体的情况下,仅调节温度控制流体的质量流量并不总能确保在具有立即最大的传输功率的情况下磁场导体,尤其是铁氧体的热冲击应力足够低。在这种情况下,应在初始时以较低热量输入将系统缓慢升温。
在温度控制流体比磁场导体更温暖的情况下,能够使用于预处理的温度控制流体的质量流量缓慢增加。为了避免不被允许的温度状态,可以调节或至少避免传输功率,直到由温度控制流体引入到磁场导体中的热量的温度前沿有效地到达磁场导体的线圈侧。
还能够规定,传输功率以节流的方式增加,以便利用热量损失形式的较低的传输损失来安全可靠地加热感应充电装置和/或磁场导体。在这种情况下,该温度前沿一旦到达温度控制装置和/或磁场导体的温度控制侧,就将温度控制流体的受节流的质量流量馈送到感应充电装置和/或能够根据当前的温度控制流体温度开始向磁场导体馈送温度控制流体,并且因此能够将温度控制流体回路加热到工作温度以便对例如车辆组件进行预处理。
对于加热的感应充电装置和较冷的冷却剂(例如在加热的沥青上停车),同样并不总能立即以最大传输功率来开始能量传输并同时耗散最大冷却功率。在这种情况下,还必须针对传输功率来对冷却和受节流的启动阶段进行匹配。
在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的有利的另一改进方案中,规定在调节感应充电装置的传输功率同时调节温度控制装置的温度控制功率,或者规定在无线能量传输之前或在调节感应充电装置的传输功率之前调节温度控制装置的温度控制功率,或者规定在调节感应充电装置的传输功率之后或在其期间调节温度控制装置的温度控制功率。
在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的另一有利的实施例中,规定在调节感应充电装置的传输功率期间以调节温度控制流体的质量流量的形式进行所述温度控制装置的温度控制功率的调节,以便实施对组件的预处理,特别是实施对车辆组件的预处理,所述组件热耦合至温度控制流体回路,该温度控制流体回路流体连接到温度控制装置。
在根据本发明的解决方案的有利的另一改进方案中,提供了将该方法设计为计算机实施的方法。
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可读数据载体,其包含使根据本发明的装置具有根据本发明的方法而执行的方法步骤的指令。
在根据本发明的感应充电装置的有利的另一改进方案中,规定控制装置配置为和/或编程为使得其实施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以用于限制磁场导体的热负荷。
在根据本发明的感应充电装置的有利的另一改进方案中,规定温度控制装置流体连接到温度控制流体回路,其中温度控制流体回路包含用于调节温度控制流体质量流量的电动输送装置和/或用于调节温度控制流体的温度控制流体温度的热交换器装置,其中,输送装置通信地连接到控制装置,和/或其中热交换器装置通信地连接至控制装置。
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固定感应充电站并且具有车辆的车辆充电系统,该固定感应充电站至少部分地由根据本发明的感应充电装置形成,该车辆包含至少部分地由根据本发明的感应充电装置形成的移动感应装置,其中能够实现从固定感应充电站到车辆的移动感应充电装置的无线能量传输。为此目的,固定感应充电站能够连接到固定能源。固定感应充电站能够例如埋在路基中。固定感应充电站能够形成初级线圈,而车辆的感应充电装置能够形成次级线圈。
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根据本发明的车辆充电系统的车辆,其具有至少部分地由根据本发明的感应充电装置形成的移动感应装置,并且具有电耦合至该移动感应充电装置并经由该装置被供应电能的牵引储能器单元。
该车辆可以是具有至少一个旋转电机的电动车辆,其中该旋转电机确保对车辆的驱动并且在此过程中经由牵引储能器单元而被供应电能。该车辆能够是公路车辆,尤其是无轨公路车辆。该车辆能够是电动车辆、混合动力车辆或插电式混合动力车辆。
移动感应充电装置能够靠近路基布置在车辆中。能够规定,感应充电装置的感应线圈布置为比温度控制装置更靠近路基,使得温度控制装置能够用于屏蔽其他车辆组件的电磁场。
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操作根据本发明的车辆充电系统的方法,其中特别是按照上述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来对固定感应充电站以及移动感应装置的温度和/或温度梯度进行监控。这种监控特别地能够同时针对固定感应充电站和移动感应装置来实施。
在固定感应充电站和移动感应装置中的温度梯度值小于预定的梯度极限值或者与该预定的梯度极限值相对应的情况下,和/或在固定感应充电站和移动感应装置中的差值小于预定的差极限值或者与该预定的差极限值相对应的情况下,和/或在固定感应充电站和移动感应装置中所确定的温度控制侧磁场导体温度和/或在其中所确定的线圈侧磁场导体温度小于预定的温度极限值或者与该预定的温度极限值相对应的情况下,才进行具有最大传输功率的无线能量传输。
在根据本发明的感应充电装置的有利的另一改进方案中,提供了将该方法设计为由计算机执行的方法。
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可读数据载体,其包含使装置,尤其是车辆充电系统来执行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步骤的指令。
此外,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充电系统,其中,固定感应充电站和移动感应装置,尤其是它们的相应控制装置被配置为和/或编程为使得它们执行根据本发明的方法。
本发明的其他重要特征和优点可以从从属权利要求、附图以及根据附图的相关附图说明中获得。
应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以上提到的并且仍将在下文说明的特征不仅能够以所述的相应组合使用,而且能够以其他组合或者单独使用。
本发明的优选示例性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并且在下文的描述中更详细地说明,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或功能相同的组件。
附图说明
分别示意性地示出: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通过感应充电装置的截面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感应充电装置的分解图示,
图3是带有所示温度控制流体回路的根据本发明的感应充电装置,
图4是带有所示温度控制流体回路和单独的计算机设备的根据本发明的感应充电装置,
图5是根据本发明的车辆充电系统,
图6是根据本发明的用于车辆充电系统的车辆。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图5中示出的车辆充电系统2的感应充电装置1。感应充电装置1包含彼此间隔开的多个磁场导体3,所述磁场导体布置在壳体内部25中。感应充电装置1的壳体内部25由温度控制装置5和底部24形成。
在图1至图4中,根据本发明的感应充电装置1示例性地具有可以在车辆19中形成的定向。在关于水平轴线垂直于轴向轴线7定向的镜像视图中,图1至图4还能够描述和/或表示固定感应充电站18。
温度控制装置5被设计为用于对磁场导体3进行温度控制。为此目的,温度控制装置5被设计为使得其能够由温度控制流体流过,其中,温度控制流体经由流体入口21流入到温度控制装置5中,并经由流体出口22流出温度控制装置5。流体入口21和流体出口22经由温度控制装置5的至少一个流体通道彼此流体连接。
感应充电装置1包含用于无线能量传输的至少一个感应线圈6,其布置在壳体内部25中。
温度控制装置5和感应线圈6关于轴向轴线7彼此间隔地布置,其中,磁场导体3关于轴向轴线7布置在温度控制装置5与感应线圈6之间。
关于轴向轴线7,温度控制装置5被布置为与磁场导体3的温度控制侧8相对定位和/或面向该温度控制侧,并且与它们直接或间接地进行机械接触。关于轴向轴线7,感应线圈6被布置为与磁场导体3的线圈侧9相对定位和/或面向该线圈侧。在图2中能够看到磁场导体3的温度控制侧8和线圈侧9。每个磁场导体3具有温度控制侧8和线圈侧9,其关于轴向轴线7彼此间隔开地布置。
从图1和图3中可以明显看出,用于确定温度控制侧8的温度控制侧磁场导体温度的第一温度传感器10布置在壳体内部25中,并且用于确定线圈侧9的线圈侧磁场导体温度的第二温度传感器11布置在壳体内部25中,用于测量温度控制流体的温度控制流体温度的温度控制流体温度传感器12布置在温度控制装置5中且布置在壳体内部25的外侧。
第一温度传感器10、第二温度传感器11和温度控制流体温度传感器12分别通信地连接到控制装置4。在图3和图4中,以虚线示出了用于通信连接的通信线路。控制装置4被配置为和/或编程为用于限制磁场导体3的热负荷。
温度控制装置5经由流体入口21和流体出口22流体连接至温度控制流体回路15。温度控制流体回路15包含用于调节温度控制流体的质量流量的电动输送装置16以及用于调节温度控制流体的温度控制流体温度的热交换器装置17。输送装置16和热交换器装置17分别通信地连接到控制装置4。
此外,控制装置4能够通信地连接到传输功率调节装置23,该传输功率调节装置23能够被设计为用于在无线能量传输时调节传输功率。
传输功率调节装置23能够被设计为软件,尤其是能够被设计为在控制装置4内的软件项目和/或由计算机执行的方法。该传输功率调节装置23能够例如提示固定感应充电站18对传输功率进行调节和/或减小。
通过激活输送装置16和/或通过激活热交换器装置17,控制装置4能够调节温度控制流体的温度控制功率或温度控制装置的温度控制功率。通过激活传输功率调节装置23,控制装置4能够在无线能量传输期间调节传输功率。
在温度梯度值大于预定的梯度极限值的情况下,控制装置4对温度控制装置5的温度控制功率进行调节和/或对感应充电装置1的传输功率进行调节。
在差值大于预定的差极限值的情况下,控制装置4对温度控制装置5的温度控制功率进行调节和/或对感应充电装置1的传输功率进行第一次调节。
在所确定的温度控制侧磁场导体温度和/或所确定的线圈侧磁场导体温度大于预定的温度极限值的情况下,控制装置4对温度控制装置5的温度控制功率进行调节和/或对感应充电装置1的传输功率进行调节。
与图3相比,图4中的控制装置4经由数据网络14数据传输地连接到单独的计算机设备13,并且将例如感应充电装置1的操作参数传输到该计算机设备13。计算机设备13借助于由计算机执行的分析方法来对这些操作参数进行分析,并生成传热特性图,该传热特性图被传输到感应充电装置1并能够优化该感应充电装置的操作。
图5示出了一种具有固定感应充电站18以及车辆19的车辆充电系统2,该固定感应充电站至少部分地由根据本发明的感应充电装置1形成,该车辆包含至少部分地由根据本发明的感应充电装置1形成的移动感应装置26,其中,能够进行从固定感应充电站18到车辆19的移动感应充电装置26的无线能量传输。
图6示出了用于车辆充电系统2的车辆19,其具有移动感应充电装置26并且具有牵引储能器20,该牵引储能器电耦合到该移动感应充电装置6并且能够经由该移动感应充电装置被供应电能。
Claims (23)
1.一种用于车辆充电系统(2)的感应充电装置(1),
-具有至少一个磁场导体(3)并且具有至少一个控制装置(4),
-具有至少一个温度控制装置(5),其用于利用由所述控制装置(4)预设的温度控制功率来对磁场导体(3)进行温度控制,
-其中,用于对所述磁场导体(3)进行温度控制的温度控制装置(5)被设计为使得其能够被温度控制流体流过,
-具有至少一个感应线圈(6),其用于无线能量传输或者用于利用由所述控制装置(4)预设的传输功率来接收无线传输能量,
-其中,所述温度控制装置(5)和感应线圈(6)关于轴向轴线(7)彼此间隔开地布置,
-其中,所述磁场导体(3)关于轴向轴线(7)布置在温度控制装置(5)和感应线圈(6)之间,
-其中,所述温度控制装置(5)关于轴向轴线(7)与磁场导体(3)的温度控制侧(8)相对定位和/或面向所述温度控制侧,
-其中,所述感应线圈(6)关于轴向轴线(7)与磁场导体(3)的线圈侧(9)相对定位和/或面向所述线圈侧,
-具有第一温度传感器(10),其用于确定所述温度控制侧(8)的温度控制侧磁场导体温度,以及
-具有第二温度传感器(11),其用于确定所述线圈侧(9)的线圈侧磁场导体温度,和/或
-具有温度控制流体温度传感器(12),其用于测量温度控制装置(5)中温度控制流体的温度控制流体温度,
-其中,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10)和第二温度传感器(11)和/或温度控制流体温度传感器(12)分别通信地连接到控制装置(4),
-其中,所述控制装置(4)被配置为和/或编程为用于限制磁场导体(3)的热负荷。
2.一种用于限制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充电装置(1)的磁场导体(3)的热负荷的方法,
-其中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10)将第一温度值传输到控制装置(4),所述控制装置(4)利用所述第一温度值来确定温度控制侧(8)的温度控制侧磁场导体温度,
-其中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11)将第二温度值传输到控制装置(4),所述控制装置(4)利用所述第二温度值来确定线圈侧(9)的线圈侧磁场导体温度,
-其中所述控制装置(4)根据所确定的温度控制侧磁场导体温度与所确定的线圈侧磁场导体温度之差的绝对值来确定温度梯度值,
-其中所述控制装置(4)将所述温度梯度值与预定的梯度极限值进行比较,
-其中在所述温度梯度值大于所述预定的梯度极限值的情况下,所述控制装置(4)对温度控制装置(5)的温度控制功率进行调节和/或对感应充电装置(1)和/或感应线圈(6)和/或传输功率调节装置(23)的传输功率进行调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温度控制流体温度传感器(12)将所测量的温度控制流体的温度控制流体温度传输到控制装置(4),所述温度控制流体流过温度控制装置(4)以用于对磁场导体(3)进行温度控制,
-所述控制装置(4)根据所确定的温度控制侧磁场导体温度与所测量的温度控制流体温度之差的绝对值来确定差值,
-其中所述控制装置(4)将所述差值与预定的差极限值进行比较,
-在所述差值大于所述预定的差极限值的情况下,所述控制装置(4)对温度控制装置(5)的温度控制功率进行调节和/或对感应充电装置(1)和/或感应线圈(6)和/或传输功率调节装置(23)的传输功率进行调节。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4)将所确定的温度控制侧磁场导体温度和/或所确定的线圈侧磁场导体温度与预定的温度极限值进行比较,
-在所确定的温度控制侧磁场导体温度和/或所确定的线圈侧磁场导体温度大于预定的温度极限值的情况下,所述控制装置(4)对温度控制装置(5)的温度控制功率进行调节和/或对感应充电装置(1)的传输功率进行调节。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4)在以下情况下以感应充电装置(1)的最大传输功率来实施无线能量传输:
-所述温度梯度值小于预定的梯度极限值或者对应于所述预定的梯度极限值,和/或
-所述差值小于预定的差极限值或者对应于所述预定的差极限值,和/或
-所述所确定的温度控制侧磁场导体温度和/或所确定的线圈侧磁场导体温度小于预定的温度极限值或者对应于所述预定的温度极限值。
6.根据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10)将第一温度值传输到控制装置(4),所述第一温度值是在磁场导体(3)的温度控制侧(8)上测量的,和/或
-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11)将第二温度值传输到控制装置(4),所述第二温度值是在磁场导体(3)的线圈侧(9)上测量的。
7.根据权利要求2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10)将第一温度值传输到控制装置(4),所述第一温度值是在磁场导体(3)上与温度控制侧(8)间隔开的测量点处测量的,以及
-带有所存储的传输函数的控制装置(4)根据所述第一温度值来确定温度控制侧(8)的温度控制侧磁场导体温度,和/或
-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11)将第二温度值传输到控制装置(4),所述第二温度值是在磁场导体(3)上与线圈侧(9)间隔开的测量点处测量的,以及
-带有所存储的传输函数的控制装置(4)根据所述第二温度值来确定线圈侧(9)的线圈侧磁场导体温度。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4)利用至少一个所存储的校正函数来校正第一温度传感器(10)的温度值和/或校正第二温度传感器(11)的温度值和/或相对于电磁效应和/或寄生热效应校正温度控制流体温度传感器(12)的所测量的温度控制流体温度,和/或
-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10)对磁场导体(3)进行非接触式温度测量或者对磁场导体(3)进行接触式温度测量,和/或
-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11)对磁场导体(3)进行非接触式温度测量或者对磁场导体(3)进行接触式温度测量。
9.根据权利要求2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4)借助于所存储的传热特性图根据感应充电装置(1)的操作参数,尤其是根据所确定的温度控制侧磁场导体温度、所确定的线圈侧磁场导体温度、温度控制装置(5)的温度控制功率和感应充电装置(1)的传输功率,来确定预定的时间间隔的温度梯度的时间预测,
-所述控制装置(4)确定预定的时间间隔内的最大预测值,
-所述控制装置(4)将该预定的时间间隔内的温度梯度的最大预测值确立为温度梯度值。
10.根据权利要求2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装置(4)将感应充电装置(1)的操作参数传输到计算机设备(13),尤其是将所确定的温度控制侧磁场导体温度和/或所确定的线圈侧磁场导体温度和/或温度控制装置(5)的温度控制功率和/或感应充电装置(1)的传输功率传输到计算机设备(13),所述计算机设备经由数据网络(14),尤其是经由无线数据网络与感应充电装置(1)分离,
-其中,所述计算机设备(13)借助于由计算机执行的分析方法来确定传热特性图。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由所述计算机设备(13)所确定的传热特性图经由数据网络(14),尤其是经由无线网络被传输到控制装置(4),
-其中,传输到所述控制装置(4)的传热特性图替代了在传输之前存储在控制装置(4)中的传热特性图。
12.根据权利要求2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调节所述温度控制流体的温度控制流体温度来对温度控制装置(5)的温度控制功率进行调节,和/或
-通过调节所述温度控制流体的质量流量来对温度控制装置(5)的温度控制功率进行调节。
13.根据权利要求2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调节所述温度控制装置(5)的温度控制功率时,所述感应充电装置(1)的预定的操作时间段期间的温度控制功率从初始值增加到终止值,和/或
-在调节所述温度控制流体的温度控制流体温度时,所述感应充电装置(1)的预定的操作时间段期间的温度控制流体温度从初始值增加到终止值,和/或
-在调节所述温度控制流体的质量流量时,所述感应充电装置(1)的预定的操作时间段期间的质量流量从初始值增加到终止值,和/或
-在调节所述感应充电装置(1)的传输功率时,所述感应充电装置(1)的预定的操作时间段期间的传输功率从初始值增加到终止值。
14.根据权利要求2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调节所述感应充电装置(1)的传输功率的同时对温度控制装置(5)的温度控制功率进行调节,或
-在无线能量传输之前或者在调节所述感应充电装置(1)的传输功率之前对温度控制装置(5)的温度控制功率进行调节,或
-在调节所述感应充电装置(1)的传输功率之后或在其期间对温度控制装置(5)的温度控制功率进行调节。
15.根据权利要求2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感应充电装置(1)的传输功率调节期间以调节温度控制流体的质量流量的形式进行所述温度控制装置(5)的温度控制功率的调节,以便进行组件的预处理,尤其是进行车辆组件的预处理,所述组件热耦合到温度控制流体回路(15),所述温度控制流体回路流体连接到温度控制装置(5)。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感应充电装置(1),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4)被配置为和/或编程为使得为了限制磁场导体(3)的热负荷而执行根据权利要求2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16中任一项所述的感应充电装置(1),其特征在于,
-所述温度控制装置(5)流体连接到温度控制流体回路(15),
-其中,所述温度控制流体回路(15)包含用于调节温度控制流体的质量流量的电动输送装置(16)和/或用于调节温度控制流体的温度控制流体温度的热交换器装置(17),
-其中,所述输送装置(16)通信地连接到控制装置(4),和/或
-其中,所述热交换器装置(17)通信地连接到控制装置(4)。
18.一种车辆充电系统(2),
-具有固定感应充电站(18),所述固定感应充电站至少部分地由根据权利要求1、16和/或17中任一项所述的感应充电装置(1)形成,和/或
-具有车辆(19),其包含移动感应装置(26),所述移动感应装置至少部分地由根据权利要求1、16和/或17中任一项所述的感应充电装置(1)形成,
-其中,能够进行从固定感应站(18)到所述车辆(19)的移动感应充电站(26)的无线能量传输。
19.一种用于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车辆充电系统(2)的车辆(19),
-具有移动感应装置(26),所述移动感应装置至少部分地由根据权利要求1、16和/或17中任一项所述的感应充电装置(1)形成,
-具有牵引储能器单元(20),所述牵引储能器单元电耦合到移动感应充电装置(26)并且能够经由所述移动感应充电装置而被供应电能。
20.一种用于操作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车辆充电系统(2)的方法,
-其中尤其是根据权利要求2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对所述固定感应充电站(18)和移动感应装置(26)的温度和/或温度梯度进行监控,
-其中,具有最大传输功率的无线能量传输仅在以下情况下进行:
-所述固定感应充电站(18)和移动感应装置(26)中的温度梯度值小于预定的梯度极限值或者对应于所述预定的梯度极限值,和/或
-所述固定感应充电站(18)和移动感应装置(26)中的差值小于预定的差极限值或者对应于所述预定的差极限值,和/或
-所述固定感应充电站(18)和移动感应装置(26)中所确定的温度控制侧磁场导体温度和/或所确定的线圈侧磁场导体温度小于预定的温度极限值或者对应于所述预定的温度极限值。
21.根据权利要求20或根据权利要求2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设计为由计算机执行的方法。
22.一种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可读数据载体,其包含使权利要求18的装置执行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步骤的指令,或者使权利要求1的装置执行根据权利要求2至15或21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步骤的计算机程序或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计算机可读数据载体指令。
23.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车辆充电系统(2),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感应充电站(18)和所述移动感应装置(26),尤其是它们的相应控制装置(4),被配置为和/或编程为使得他们执行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DE102019220463.5A DE102019220463A1 (de) | 2019-12-20 | 2019-12-20 | Induktionsladevorrichtung für ein Fahrzeugladesystem |
DE102019220463.5 | 2019-12-20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002331A true CN113002331A (zh) | 2021-06-22 |
CN113002331B CN113002331B (zh) | 2024-03-08 |
Family
ID=762066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489442.9A Active CN113002331B (zh) | 2019-12-20 | 2020-12-16 | 用于车辆充电系统的感应充电装置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11818873B2 (zh) |
CN (1) | CN113002331B (zh) |
DE (1) | DE102019220463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18203557A1 (de) * | 2018-03-08 | 2019-09-12 |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 Induktionsladevorrichtung |
DE102018203555A1 (de) * | 2018-03-08 | 2019-09-12 |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 Induktionsladevorrichtung |
DE102020215074A1 (de) * | 2020-11-30 | 2022-06-02 |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 Elektromagnetische Induktionsladeeinrichtung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40015522A1 (en) * | 2012-07-13 | 2014-01-1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on of metal objects in a predetermined space |
EP2963763A1 (de) * | 2014-07-02 | 2016-01-06 | Robert Bosch Gmbh | Induktive ladeeinrichtung und vorrichtung zur erkennung eines fremdobjektes an einer oberfläche einer induktiven einrichtung zur energieübertragung |
US20160250935A1 (en) * | 2015-02-27 | 2016-09-01 |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 Power transfer system |
US20190241087A1 (en) * | 2018-02-06 | 2019-08-08 | Witricity Corporation | Thermal Feedback for Power Transfer Optimization |
WO2019170838A1 (de) * | 2018-03-08 | 2019-09-12 |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 Induktionsladevorrichtung |
WO2019170594A1 (de) * | 2018-03-08 | 2019-09-12 |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 Induktionsladevorrichtung |
US20190333676A1 (en) * | 2018-04-30 | 2019-10-31 |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 Cooling magnetic cores with ferrofluid and magnetic cores so cooled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DE102008054949A1 (de) * | 2008-12-19 | 2010-06-24 | Robert Bosch Gmbh | Verfahren zum Einstellen der Temperatur mindestens eines Batterieelements einer wiederaufladbaren Batterie |
DE102009011998A1 (de) * | 2009-03-05 | 2010-09-16 | Fujitsu Siemens Computers Gmbh | Kühlkörper zur Kühlung eines Wärme erzeugenden Bauteils und elektronisches System |
US10245963B2 (en) * | 2016-12-05 | 2019-04-02 | Lear Corporation | Air cooled wireless charging pad |
-
2019
- 2019-12-20 DE DE102019220463.5A patent/DE102019220463A1/de active Pending
-
2020
- 2020-12-16 CN CN202011489442.9A patent/CN113002331B/zh active Active
- 2020-12-21 US US17/129,378 patent/US11818873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40015522A1 (en) * | 2012-07-13 | 2014-01-16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ystems,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detection of metal objects in a predetermined space |
EP2963763A1 (de) * | 2014-07-02 | 2016-01-06 | Robert Bosch Gmbh | Induktive ladeeinrichtung und vorrichtung zur erkennung eines fremdobjektes an einer oberfläche einer induktiven einrichtung zur energieübertragung |
US20160250935A1 (en) * | 2015-02-27 | 2016-09-01 |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 Power transfer system |
US20190241087A1 (en) * | 2018-02-06 | 2019-08-08 | Witricity Corporation | Thermal Feedback for Power Transfer Optimization |
WO2019170838A1 (de) * | 2018-03-08 | 2019-09-12 |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 Induktionsladevorrichtung |
WO2019170594A1 (de) * | 2018-03-08 | 2019-09-12 | Mahle International Gmbh | Induktionsladevorrichtung |
US20190333676A1 (en) * | 2018-04-30 | 2019-10-31 |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 Cooling magnetic cores with ferrofluid and magnetic cores so cooled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3002331B (zh) | 2024-03-08 |
DE102019220463A1 (de) | 2021-06-24 |
US11818873B2 (en) | 2023-11-14 |
US20210195811A1 (en) | 2021-06-2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002331B (zh) | 用于车辆充电系统的感应充电装置 | |
US9876346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mpressor motor protection | |
US9410473B2 (en) | Motor vehicle cooling device | |
US10875417B2 (en) | Thermal feedback for power transfer optimization | |
US20130313249A1 (en) | Method for regulating the temperature of an automotive vehicle component and system for regulat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is component | |
US20160211064A1 (en) | Wireless power charging apparatus using superconducting coil | |
US20160094047A1 (en) | Heatable capacitor and circuit arrangement | |
CN107390744A (zh) | 一种温控功率放大电路 | |
CN111356251A (zh) | 电热器的操作方法 | |
CN106560681B (zh) | 温度校准器和用于冷却和加热温度校准器的方法 | |
CN108005880A (zh) | 压缩机加热系统和方法 | |
CN105517842B (zh) | 包括具有继电器的调节装置的电调温装置 | |
US20230024244A1 (en) | Method for operating a heat exchanger, and energy store heat exchange system | |
JP6764803B2 (ja) | 電動車両の温調装置 | |
US11511633B2 (en) |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for charging an energy accumulator, and vehicle | |
JP6388164B2 (ja) | 非接触電力伝送システム | |
KR20160089267A (ko) | 초전도 코일을 이용한 무선 전력 충전 시스템 | |
JP2015151063A (ja) | 熱交換システム | |
CN107683221A (zh) | 对机动车的电蓄能器进行感应充电的充电设备和运行充电设备的方法 | |
JP2019208301A (ja) | 電源装置 | |
CN112768212B (zh) | 用于车辆充电系统的感应充电装置 | |
CN103347720A (zh) | 用于控制机动车辆的空气调节系统的系统和方法 | |
CN103384606B (zh) | 用于控制机动车辆所装备的电加热元件的系统和方法 | |
JP3083642U (ja) | 能動型放射冷却壁 | |
KR20020001696A (ko) | 열전소자를 사용한 저장고 [냉장고 또는 온장고]의고내온도 제어장치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