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92645B - 便于更换晶体的医疗用低噪音光电倍增管 - Google Patents
便于更换晶体的医疗用低噪音光电倍增管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992645B CN112992645B CN202110143251.5A CN202110143251A CN112992645B CN 112992645 B CN112992645 B CN 112992645B CN 202110143251 A CN202110143251 A CN 202110143251A CN 112992645 B CN112992645 B CN 11299264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ir bag
- photomultiplier
- sleeve
- upper sleeve
- lower sleev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43/00—Secondary-emission tubes; Electron-multiplier tubes
- H01J43/04—Electron multiplier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J—ELECTRIC DISCHARGE TUBES OR DISCHARGE LAMPS
- H01J43/00—Secondary-emission tubes; Electron-multiplier tubes
- H01J43/04—Electron multipliers
- H01J43/28—Vessels, e.g. wall of the tube; Windows; Screens; Suppressing undesired discharges or currents
Landscapes
- Measurement Of Radi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电倍增管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便于更换晶体的医疗用低噪音光电倍增管,包括光电倍增管、上套和下套;所述下套套接安装在光电倍增管的下端;所述上套套接安装在光电倍增管的上端;所述下套的下表面上固定安装有插接引脚;所述上套的上表面中心位置开设有通光孔;所述上套内固定安装有闪烁晶体,且闪烁晶体位于上套内的顶面和光电倍增管的上表面之间;本发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更换闪烁晶体时拆装简单,同时,晶体与光电倍增管之间的密封性好,能够有效防止防止光线泄漏或者外界的光线进入,降低对光电倍增管的干扰,提高光电倍增管输出结果的准确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电倍增管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便于更换晶体的医疗用低噪音光电倍增管。
背景技术
光电倍增管是将微弱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的真空电子器件,由于其优秀的工作性能以及整体的综合使用功能性,被广泛应用在多个领域。但是现有的光电倍增管,整体内部聚光效果较差,导致整体的使用效果较差,大部分都会通过在光电倍增管下端增加晶体,从而对整体进行聚光,但是添加了晶体的光电倍增管不方便对晶体进行更换,且现有的光电倍增管引脚的连接不够稳定,降低了整体连接的稳定性,从而降低了整体实用性。
现有技术中也存在部分技术方案,如申请号为CN201620322831.5的中国专利,包含晶体、光电倍增管、晶体连接基座,光电倍增管连接筒、光电倍增管连接筒盖、光电倍增管屏蔽筒、密封垫、缓冲垫、硅胶护线圈等组成,晶体和晶体连接基座筒盖螺纹连接,晶体连接基座和光电倍增管连接筒通过螺纹连接,光电倍增管连接筒和光电倍增管连接筒盖通过沉头螺丝连接,电路板上的铜弹簧针有伸缩功能,通过光电倍增管连接筒盖压实使晶体和光电倍增管通过耦合硅油贴合紧密,在连接部位通过密封垫、O型圈密封,使整个腔体为遮光状态,避免外界光对光电倍增管检测信号干扰,该方案中能够较好的保证晶体与光电倍增管之间的密封性,防止干扰,但是在使用过程中,通过螺纹和沉头螺丝进行连接相对较为繁琐,且需要相应的工具才能进行拆装,同时,在安装过程中,晶体与光电倍增管之间直接硬性接触,无弹性活动空隙,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存在拧紧力度过大并导致晶体或光电倍增管受损的情况出现。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保证在拆装过程中晶体更换难度小和复杂程度低,提高光电倍增管与晶体之间的密封效果,防止出现光线泄漏或外界光线干扰,提升光电倍增管的使用效果,本发明提出便于更换晶体的医疗用低噪音光电倍增管。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所述便于更换晶体的医疗用低噪音光电倍增管,包括光电倍增管、上套和下套;所述下套套接安装在光电倍增管的下端;所述上套套接安装在光电倍增管的上端;所述下套的下表面上固定安装有插接引脚;所述上套和下套均采用绝缘塑料制成,插接引脚采用金属材料制成;所述插接引脚的内部中空,且插接引脚内的空间与下套内部的空间连通;所述光电倍增管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引脚本体;所述引脚本体插入到插接引脚内的空间中,且引脚本体与插接引脚之间电连接。
所述上套的下端开口处设置为阶梯形;所述下套的上端开口处设置为阶梯形;所述上套的下端和下套的上端之间相互插接并紧密配合;所述上套上阶梯形区域中的凸起部分上开设有安装槽一;所述安装槽一中固定安装有上挤压气囊;所述上套与下套同时套接安装到光电倍增管上之后,上挤压气囊的下端接触下套上梯形区域中的凹陷部分,并受到挤压;所述上套内开设有通孔一;所述通孔一的一端与上挤压气囊连通。
所述上套的上表面中心位置开设有通光孔;所述通光孔的中心线与光电倍增管的中心线相互重合;所述上套内固定安装有闪烁晶体,且闪烁晶体位于上套内的顶面和光电倍增管的上表面之间;所述上套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安装槽二;所述安装槽二正对闪烁晶体的侧面;所述安装槽二内固定安装有微动气囊;所述微动气囊与通孔一的另一端相互连通。
所述上套上阶梯形区域处的凸起部分上远离下套的一端的外侧面上开设有活动腔;所述活动腔与通孔一保持连通;所述活动腔中滑动安装有锁定柱,且锁定柱与活动腔的内壁之间保持密封;所述锁定柱的中心线指向上套的中心线,且两根中心线之间相互垂直;所述下套的外表面上开设有凹槽;所述下套的侧壁中滑动安装有推动杆;所述推动杆位于凹槽的中心处,且推动杆的中心线与锁定柱的中心线相互垂直;所述锁定柱伸出活动腔后,锁定柱的部分插入到下套中,将上套与下套相互锁定。
工作时,将上套和下套套接安装在光电倍增管的上下两端,同时,在将上套安装到光电倍增管的上端之间,将闪烁晶体安装到上套内部,之后,将上套套接安装到光电倍增管的上端,从而使闪烁晶体紧贴到光电倍增管上端的端窗处,保证微弱光线顺利进入到光电倍增管中,完成探测,同时,在完成上套和下套的安装后,光电倍增管的主体部分受到上套和下套的保护,降低外界环境对光电倍增管的影响,避免外界环境对光电倍增管的检测结果产生干扰,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将上套和下套安装完毕后的光电倍增管,直接将下套上的插接引脚插入到管座中,通过插接引脚的转接作用,将光电倍增管接入到电路中,防止在重复调试的过程中,不断的插拔光电倍增管,导致光电倍增管上的引脚本体受损或者断裂,影响到光电倍增管的正常使用,同时,在过程中,在将上套和下套同时套接安装到光电倍增管的上下两端之后,上套上的阶梯形区域处的凸起部分上固定安装的上挤压气囊接触并被下套上的阶梯形区域处的凹陷部分挤压,从而使上挤压气囊的体积缩小,内部的压力增加,上套的内侧壁上开设有正对闪烁晶体的侧面的安装槽二,且安装槽二中固定安装有微动气囊,同时,上挤压气囊和微动气囊之间通过上套内部开设的通孔一保持连通,因此,在上挤压气囊受到挤压,体积缩小,内部压力增加后,上挤压气囊内的压力升高后的气体通过通孔一进入到微动气囊中,使微动气囊开始膨胀,同时,在微动气囊开始膨胀后,微动气囊接触并挤压在闪烁晶体的侧面上,通过微动气囊与闪烁晶体之间的摩擦力,完成对闪烁晶体的固定,同时,通过微动气囊对闪烁晶体的固定存在一定的弹性,能够防止通过硬性结构直接接触闪烁晶体并固定时,出现对闪烁晶体的作用力过大,导致闪烁晶体受损,影响到待检测的微弱光线的通过或者影响到光线在闪烁晶体中的通行路径,同时,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将上套和下套同时套接在光电倍增管上,并使安装在上套上的上挤压气囊接触并挤压到下套上,完成对上挤压气囊的压缩,防止在上套和下套的安装过程中,安装者用力过大,导致上套和下套相对光电倍增管之间发生碰撞或者过度挤压,引起光电倍增管损伤,从而影响到光电倍增管的性能或者使用寿命,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当上套和下套同时套接到光电倍增管中且上挤压气囊接触并受到下套的挤压后,上挤压气囊中压力升高的气体通过通孔一进行传递,由于活动腔与通孔一之间保持连通,因此,在上挤压气囊中的压力升高后的气体通过通孔一进行传递时,部分压力升高后的气体进入到活动腔中,在活动腔中的压力升高后,压力增大的气体推动滑动安装在活动腔中的锁定柱向着远离上套中心线的方向移动,从而使锁定柱伸出到活动腔之外,并插入到下套中,完成对上套和下套的锁定,防止在使用过程中上套和下套自行分离,影响到正常使用,同时,在锁定柱插入到下套内之后,锁定柱位于下套内的一端将下套的侧壁中滑动安装的推动杆推动,使推动杆远离下套中心线的一端在凹槽中凸起。
在需要对光电倍增管上的闪烁晶体进行更换与重新匹配时,工作人员将安装有上套和下套的光电倍增管从管座上直接拔出,之后,工作人员手动按动下套上的凹槽内突出的推动杆,通过推动杆将锁定柱推回到活动腔中,解除上套和下套的锁定,在上套和下套的锁定解除后,由于上挤压气囊解除并受到下套的挤压,因此,在上挤压气囊的作用下,上套相对下套远离,使上套分离,便于工作人员将上套取下,同时,在工作人员在将上套取下后,上套上的上挤压气囊不再受到挤压,内部压力减小,因此,通过通孔一与上挤压气囊连通的微动气囊内的气压减小,微动气囊恢复原样,不再挤压并固定闪烁晶体,从而使工作人员轻松的将闪烁晶体取下并更换,完成对新的闪烁晶体与光电倍增管的匹配工作。
优选的,所述上套的顶面上固定安装有缓冲囊,且缓冲囊呈环形,不遮挡通光孔;所述缓冲囊上靠近上套的竖直内壁的位置均匀开设有微孔;所述缓冲囊中填充有耦合硅油;所述闪烁晶体的竖直侧面上均匀开设有微型槽,且耦合硅油从微型槽中通过,到达闪烁晶体与光电倍增管的接触面处;所述上套内的侧壁上开设有安装槽三;所述安装槽三中固定安装有封闭气囊;所述封闭气囊通过连通孔与通孔一保持连通;所述封闭气囊膨胀后,封闭气囊紧贴在光电倍增管靠近闪烁晶体的一端。
工作时,在使用过程中,安装闪烁晶体之前,在上套内固定安装一个缓冲囊,之后,将闪烁晶体安装到上套内,使闪烁晶体与缓冲囊接触并受到缓冲囊的缓冲作用,同时,在上套和下套同步安装到光电倍增管上的过程中,上套和下套完全安装到预定位置之前,闪烁晶体与光电倍增管的上端接触后,光电倍增管对闪烁晶体存在一定的推动作用,使闪烁晶体向着靠近上套顶端的方向移动,同时,在闪烁晶体向着上套的顶端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闪烁晶体接触并挤压缓冲囊,通过缓冲囊的作用,能够防止闪烁晶体直接接触到上套内的顶面上,避免闪烁晶体受到过度挤压,出现损伤,同时,避免闪烁晶体直接接触上套内的顶面,导致闪烁晶体不存在位置上的弹性变动空间,引起挤压闪烁晶体的光电倍增管受损,影响到光电倍增管的正常使用或缩短光电倍增管的使用寿命,同时,在使用过程中,通过缓冲囊的作用,能够有效的提高闪烁晶体与上套顶面之间的密封效果,防止闪烁晶体与上套的顶面之间存在空隙,引起闪烁晶体中的光线泄漏,降低光电倍增管的作用效果,同时,避免在过程中,外界的杂质进入到上套与光电倍增管之间,影响到光电倍增管的正常使用,导致光电倍增管的检测误差增大;同时,在安装过程中,由于缓冲囊中填充有耦合硅油,缓冲囊上开设有微孔,且闪烁晶体的竖直侧面上均匀开设有微型槽,因此,在安装过程中,缓冲囊受到挤压后,缓冲囊座填充的耦合硅油流出,沿微型槽进入到闪烁晶体与光电倍增管之间的空隙中,提高光线从闪烁晶体传导至光电倍增管内的效果,减小光线在两者之间存在全反射,同时,通过耦合硅油的作用,使闪烁晶体与光电倍增管之间结合更加紧密,提高光线传输效果,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在微动气囊膨胀的过程中,上套的内侧壁上的安装的封闭气囊同步膨胀,对于光电倍增管进行接触并挤压、固定,保证光电倍增管在上套和下套内部不发生移动,保证光电倍增管使用的稳定性,同时,通过封闭气囊的作用,将光电倍增管与上套内壁之间的空隙进行封闭,防止缓冲囊中流出的耦合硅油泄漏造成污染,以及避免耦合硅油泄漏后,闪烁晶体与光电倍增管之间的光线传递受到影响。
优选的,所述下套上阶梯形区域的凹陷部分中开设有安装槽四;所述安装槽四中固定安装有下挤压气囊;所述凹陷部分与凸起部分之间不直接接触,且上挤压气囊与下挤压气囊之间直接接触并相互挤压;所述下套中开设有通孔二;所述通孔二的一端与下挤压气囊之间保持连通;所述下套内开设有安装槽五;所述引脚本体穿过下套的底面并插入到插接引脚的路径中,引脚本体通过下套底面上的安装孔;所述安装槽五位于安装孔的内壁上;所述安装槽五中固定安装有卡紧气囊,且通孔二的另一端与卡紧气囊保持连通;所述卡紧气囊呈环形,且引脚本体从卡紧气囊中间位置穿过;所述卡紧气囊膨胀后,卡紧气囊环绕且紧贴在引脚本体的外表面上。
工作时,在将上套和下套同时套接安装到光电倍增管上的过程中,由于下套上阶梯形区域的凹陷部分中固定安装有下挤压气囊,下挤压气囊与上挤压气囊之间直接接触且两者之间相互挤压,从而使下挤压气囊受到压缩,内部压力升高,同时,在上套和下套之间的凹陷部分和凸起部分不直接接触,通过上挤压气囊和下挤压气囊进行接触、挤压,之后,在上挤压气囊和下挤压气囊的作用下,将上套和下套之间的空隙进行封闭,提高上套和下套之间空隙处的密封性,防止光线泄漏或者外界的光线进入,导致光电倍增管的检测结果收到的影响,同时,在使用过程中,通过上挤压气囊和下挤压气囊的接触和挤压,能够保证上套和下套之间的封闭充分且彻底,避免上套和下套之间直接接触进行封闭时,两者之间的接触面不平整,导致两者的接触面之间存在微小的空隙,从而使被上套和下套完全套接并保护的光电倍增管受到外界的影响,干扰光电倍增管的正常使用,同时,在使用过程中,下套的底面上的安装孔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卡紧气囊,同时,卡紧气囊通过通孔二与下挤压气囊保持连通,因此,在下挤压气囊受到挤压,内部压力升高后,下挤压气囊内的压力升高后的气体通过通孔二进入到卡紧气囊中,使卡紧气囊开始膨胀,由于引脚本体从卡紧气囊的中间位置穿过,因此,在卡紧气囊膨胀后,卡紧气囊挤压并固定引脚本体,进一步保证光电倍增管在下套内的稳定性,防止光电倍增管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异动,影响到光电倍增管的正常使用,导致其检测结果误差增打,同时,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卡紧气囊将光电倍增管上的引脚本体进行固定后,能够防止引脚本体出现晃动,导致引脚本体与插接引脚的内壁之间出现断续接触,引起引脚本体与插接引脚之间的接触不良,导致光电倍增管损坏或者不能正常工作;同时,在需要更换晶体或重新配对时,工作人员将上套取下后,上挤压气囊和下挤压气囊分离并不再接触,下挤压气囊恢复原样,内部压力降低,因此,卡紧气囊中的气体重新通过通孔二回到下挤压气囊中,同时,卡紧气囊中的气体回到下挤压气囊中之后,卡紧气囊中的压力降低,卡紧气囊恢复原样,不再接触并挤压引脚本体,工作人员能够轻松的取下光电倍增管,方便进行维修、更换。
优选的,所述插接引脚内环绕引脚本体均匀设置有弹性片;所述弹性片的下端固连在插接引脚内的底面上;所述弹性片的上端表面恰好与卡紧气囊的中间位置平齐;所述插接引脚内的空间的直径与安装孔的直径相同,且插接引脚的中心线与安装孔的中心线相互重合;所述卡紧气囊未膨胀前,弹性片的上端靠近并恰好接触安装孔的内壁,弹性片的下端与插接引脚的内壁之间存在空隙;所述卡紧气囊膨胀后,卡紧气囊挤压并推动弹性片上端,弹性片紧贴到引脚本体的外侧面上。
工作时,在将光电倍增管的引脚本体插入到插接引脚的内部之后,引脚本体的下端与插接引脚内的弹性片远离下套的一端接触,保证引脚本体与插接引脚之间的连接的稳定性,防止两者之间出现接触不良,影响到光电倍增管的正常使用,同时,在卡紧气囊开始膨胀后,膨胀的卡紧气囊挤压并推动弹性片的上端,使弹性片开始向着引脚本体靠近并接触引脚本体,因此,通过卡紧气囊的膨胀,卡紧气囊推动弹性片接触并固定引脚本体,提升弹性片与引脚本体之间的接触面积,提升引脚本体与插接引脚之间连接的稳定性,防止出现接触不良,同时,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弹性片接触并挤压在引脚本体的外侧面上,引脚本体受到弹性片的固定,进一步保证在光电倍增管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防止光电倍增管出现晃动,影响到光电倍增管的正常使用,同时,在使用过程中,通过使用下套上的插接引脚插入到管座上,能够减少在重复插拔的过程中对与光电倍增管的引脚本体的影响,防止在调试或者重新配对过程中,插拔次数过多,导致光电倍增管上的引脚本体受损或者断裂,影响到光电倍增管的正常使用。
优选的,所述弹性片上朝向引脚本体的侧面上沿弹性片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卡块;所述卡块与引脚本体的外侧面之间紧密接触;所述卡块上与引脚本体接触的侧面上,开设有三角形槽,且三角形槽倾斜向下。
工作时,当卡紧气囊开始膨胀,并推动弹性片接触到引脚本体的外侧面之后,由于弹性片上与引脚本体接触的侧面上均匀设置有卡块,因此,通过卡块的作用,弹性片对于引脚本体的摩擦力增加,弹性片与引脚本体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保证在使用过程中,引脚本体与插接引脚之间不会出现接触不良的情况,进而影响到光电倍增管的正常使用,同时,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卡块上设置有倾斜向下的三角形槽,因此,在卡块与引脚本体接触的过程中,卡块上的三角形槽提高卡块与引脚本体接触的紧密程度,提升卡块对于引脚本体的固定效果,进一步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引脚本体在竖直方向上的移动,从而避免避免光电倍增管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晃动,防止光电倍增管受损或者检测结果误差增大。
优选的,所述使用到的气囊的侧壁中均包埋有增强纤维;所述增强纤维由碳纤维制成;所述使用到的气囊的外表面上喷涂有一层聚四氟乙烯涂层。
工作时,由于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经常拆装上套、下套,进行闪烁晶体的更换和重新匹配,因此,在上套和下套中使用的各气囊均频繁膨胀和收缩,通过在气囊的内壁中包埋由碳纤维制成的增强纤维,能够有效的提升气囊的使用寿命,降低损坏的可能,保证光电倍增管的正常使用,避免在光电倍增管使用过程中,出现气囊受损,导致上套和下套对与光电倍增管的固定作用失效,影响到光电倍增管的正常使用或者出现意外,导致光电倍增管损坏;同时,通过在气囊的表面设置有一层聚四氟乙烯涂层,能够有效的降低气囊表面受到的摩擦力,降低气囊在膨胀、收缩过程中受到的磨损,延长气囊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气囊表面聚四氟乙烯涂层的作用,避免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气囊表面的摩擦力过大,导致气囊的部分区域卡死,使气囊不能正常的膨胀和收缩,影响到光电倍增管的固定与正常使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所述便于更换晶体的医疗用低噪音光电倍增管,通过使用下挤压气囊、通孔一、微动气囊和缓冲囊,在使用过程中,在上套安装的过程中,使上挤压气囊接触并受到下套的挤压,从而使上挤压气囊体积减小,内部压力增加,进而使微动气囊发生膨胀,完成对闪烁晶体的固定,同时,在使用的过程中,通过缓冲囊的作用,能够有效的缓冲闪烁晶体与光电倍增管之间的压力,防止光电倍增管对闪烁晶体的挤压力过大,导致闪烁晶体受损或者光电倍增管损坏,同时,在使用过程中,通过上挤压气囊中压力升高的气体推动活动腔中的锁定柱移动,进而将上套和下套进行锁定,避免上套和下套在使用时出现分离,同时,在需要对闪烁晶体进行更换时,通过按下推动杆,能够轻松接触上套和下套的锁定,并在上挤压气囊的作用下,使上套与下套分离,便于工作人员取下上套,对闪烁晶体进行更换。
2.本发明所述便于更换晶体的医疗用低噪音光电倍增管,通过设置下挤压气囊、通孔二、卡紧气囊、弹性片,在使用过程中,通过上挤压气囊与下挤压气囊之间的接触与挤压,保证上套和下套之间的空隙处的密封性,防止光线泄漏或者外界的光线进入,同时,在使用过程中,下挤压气囊受到挤压,从而使下挤压气囊体积减小,内部压力增加,进而使卡紧气囊发生膨胀,对穿过卡紧气囊中间位置的引脚本体进行固定,防止引脚本体发生移动,同时,在卡紧气囊发生膨胀的过程中,卡紧气囊推动弹性片发生移动,使弹性片接触并挤压到引脚本体的外侧面上,在保证引脚本体与弹性片之间接触紧密,防止出现接触不良的情况下,通过弹性片进一步完成对引脚本体的固定,保证在使用过程中,光电倍增管不会出现晃动,影响到光电倍增管的正常使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便于更换晶体的医疗用低噪音光电倍增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处局部放大图。
图4是图1中C处局部放大图。
图5是图1中D处局部放大图。
图6是图5中E处局部放大图。
图中:下套1、通孔一22、凹槽12、推动杆121、下挤压气囊13、卡紧气囊14、凹陷部分15、上套2、通光孔21、通孔二11、缓冲囊23、微孔231、微动气囊24、封闭气囊25、连通孔251、上挤压气囊26、活动腔27、锁定柱271、凸起部分28、闪烁晶体3、微型槽31、光电倍增管4、引脚本体41、插接引脚5、弹性片51、卡块52、三角形槽53。
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所述便于更换晶体的医疗用低噪音光电倍增管,包括光电倍增管4、上套2和下套1;所述下套1套接安装在光电倍增管4的下端;所述上套2套接安装在光电倍增管4的上端;所述下套1的下表面上固定安装有插接引脚5;所述上套2和下套1均采用绝缘塑料制成,插接引脚5采用金属材料制成;所述插接引脚5的内部中空,且插接引脚5内的空间与下套1内部的空间连通;所述光电倍增管4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引脚本体41;所述引脚本体41插入到插接引脚5内的空间中,且引脚本体41与插接引脚5之间电连接。
所述上套2的下端开口处设置为阶梯形;所述下套1的上端开口处设置为阶梯形;所述上套2的下端和下套1的上端之间相互插接并紧密配合;所述上套2上阶梯形区域中的凸起部分28上开设有安装槽一;所述安装槽一中固定安装有上挤压气囊26;所述上套2与下套1同时套接安装到光电倍增管4上之后,上挤压气囊26的下端接触下套1上梯形区域中的凹陷部分15,并受到挤压;所述上套2内开设有通孔一22;所述通孔一22的一端与上挤压气囊26连通。
所述上套2的上表面中心位置开设有通光孔21;所述通光孔21的中心线与光电倍增管4的中心线相互重合;所述上套2内固定安装有闪烁晶体3,且闪烁晶体3位于上套2内的顶面和光电倍增管4的上表面之间;所述上套2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安装槽二;所述安装槽二正对闪烁晶体3的侧面;所述安装槽二内固定安装有微动气囊24;所述微动气囊24与通孔一22的另一端相互连通。
所述上套2上阶梯形区域处的凸起部分28上远离下套1的一端的外侧面上开设有活动腔27;所述活动腔27与通孔一22保持连通;所述活动腔27中滑动安装有锁定柱271,且锁定柱271与活动腔27的内壁之间保持密封;所述锁定柱271的中心线指向上套2的中心线,且两根中心线之间相互垂直;所述下套1的外表面上开设有凹槽12;所述下套1的侧壁中滑动安装有推动杆121;所述推动杆121位于凹槽12的中心处,且推动杆121的中心线与锁定柱271的中心线相互垂直;所述锁定柱271伸出活动腔27后,锁定柱271的部分插入到下套1中,将上套2与下套1相互锁定。
工作时,将上套2和下套1套接安装在光电倍增管4的上下两端,同时,在将上套2安装到光电倍增管4的上端之前,将闪烁晶体3安装到上套2内部,之后,将上套2套接安装到光电倍增管4的上端,从而使闪烁晶体3紧贴到光电倍增管4上端的端窗处,保证微弱光线顺利进入到光电倍增管4中,完成探测,同时,在完成上套2和下套1的安装后,光电倍增管4的主体部分受到上套2和下套1的保护,降低外界环境对光电倍增管4的影响,避免外界环境对光电倍增管4的检测结果产生干扰,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将上套2和下套1安装完毕后的光电倍增管4,直接将下套1上的插接引脚5插入到管座中,通过插接引脚5的转接作用,将光电倍增管4接入到电路中,防止在重复调试的过程中,不断的插拔光电倍增管4,导致光电倍增管4上的引脚本体41受损或者断裂,影响到光电倍增管4的正常使用,同时,在过程中,在将上套2和下套1同时套接安装到光电倍增管4的上下两端之后,上套2上的阶梯形区域处的凸起部分28上固定安装的上挤压气囊26接触并被下套1上的阶梯形区域处的凹陷部分15挤压,从而使上挤压气囊26的体积缩小,内部的压力增加,上套2的内侧壁上开设有正对闪烁晶体3的侧面的安装槽二,且安装槽二中固定安装有微动气囊24,同时,上挤压气囊26和微动气囊24之间通过上套2内部开设的通孔一22保持连通,因此,在上挤压气囊26受到挤压,体积缩小,内部压力增加后,上挤压气囊26内的压力升高后的气体通过通孔一22进入到微动气囊24中,使微动气囊24开始膨胀,同时,在微动气囊24开始膨胀后,微动气囊24接触并挤压在闪烁晶体3的侧面上,通过微动气囊24与闪烁晶体3之间的摩擦力,完成对闪烁晶体3的固定,同时,通过微动气囊24对闪烁晶体3的固定存在一定的弹性,能够防止通过硬性结构直接接触闪烁晶体3并固定时,出现对闪烁晶体3的作用力过大,导致闪烁晶体3受损,影响到待检测的微弱光线的通过或者影响到光线在闪烁晶体3中的通行路径,同时,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将上套2和下套1同时套接在光电倍增管4上,并使安装在上套2上的上挤压气囊26接触并挤压到下套1上,完成对上挤压气囊26的压缩,防止在上套2和下套1的安装过程中,安装者用力过大,导致上套2和下套1相对光电倍增管4之间发生碰撞或者过度挤压,引起光电倍增管4损伤,从而影响到光电倍增管4的性能或者使用寿命,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当上套2和下套1同时套接到光电倍增管4中且上挤压气囊26接触并受到下套1的挤压后,上挤压气囊26中压力升高的气体通过通孔一22进行传递,由于活动腔27与通孔一22之间保持连通,因此,在上挤压气囊26中的压力升高后的气体通过通孔一22进行传递时,部分压力升高后的气体进入到活动腔27中,在活动腔27中的压力升高后,压力增大的气体推动滑动安装在活动腔27中的锁定柱271向着远离上套2中心线的方向移动,从而使锁定柱271伸出到活动腔27之外,并插入到下套1中,完成对上套2和下套1的锁定,防止在使用过程中上套2和下套1自行分离,影响到正常使用,同时,在锁定柱271插入到下套1内之后,锁定柱271位于下套1内的一端将下套1的侧壁中滑动安装的推动杆121推动,使推动杆121远离下套1中心线的一端在凹槽12中凸起。
在需要对光电倍增管4上的闪烁晶体3进行更换与重新匹配时,工作人员将安装有上套2和下套1的光电倍增管4从管座上直接拔出,之前,工作人员手动按动下套1上的凹槽12内突出的推动杆121,通过推动杆121将锁定柱271推回到活动腔27中,解除上套2和下套1的锁定,在上套2和下套1的锁定解除后,由于上挤压气囊26解除并受到下套1的挤压,因此,在上挤压气囊26的作用下,上套2相对下套1远离,使上套2分离,便于工作人员将上套2取下,同时,在工作人员在将上套2取下后,上套2上的上挤压气囊26不再受到挤压,内部压力减小,因此,通过通孔一22与上挤压气囊26连通的微动气囊24内的气压减小,微动气囊24恢复原样,不再挤压并固定闪烁晶体3,从而使工作人员轻松的将闪烁晶体3取下并更换,完成对新的闪烁晶体3与光电倍增管4的匹配工作。
作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上套2的顶面上固定安装有缓冲囊23,且缓冲囊23呈环形,不遮挡通光孔21;所述缓冲囊23上靠近上套2的竖直内壁的位置均匀开设有微孔231;所述缓冲囊23中填充有耦合硅油;所述闪烁晶体3的竖直侧面上均匀开设有微型槽31,且耦合硅油从微型槽31中通过,到达闪烁晶体3与光电倍增管4的接触面处;所述上套2内的侧壁上开设有安装槽三;所述安装槽三中固定安装有封闭气囊25;所述封闭气囊25通过连通孔251与通孔一22保持连通;所述封闭气囊25膨胀后,封闭气囊25紧贴在光电倍增管4靠近闪烁晶体3的一端。
工作时,在使用过程中,安装闪烁晶体3之前,在上套2内固定安装一个缓冲囊23,之后,将闪烁晶体3安装到上套2内,使闪烁晶体3与缓冲囊23接触并受到缓冲囊23的缓冲作用,同时,在上套2和下套1同步安装到光电倍增管4上的过程中,上套2和下套1完全安装到预定位置之前,闪烁晶体3与光电倍增管4的上端接触后,光电倍增管4对闪烁晶体3存在一定的推动作用,使闪烁晶体3向着靠近上套2顶端的方向移动,同时,在闪烁晶体3向着上套2的顶端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闪烁晶体3接触并挤压缓冲囊23,通过缓冲囊23的作用,能够防止闪烁晶体3直接接触到上套2内的顶面上,避免闪烁晶体3受到过度挤压,出现损伤,同时,避免闪烁晶体3直接接触上套2内的顶面,导致闪烁晶体3不存在位置上的弹性变动空间,引起挤压闪烁晶体3的光电倍增管4受损,影响到光电倍增管4的正常使用或缩短光电倍增管4的使用寿命,同时,在使用过程中,通过缓冲囊23的作用,能够有效的提高闪烁晶体3与上套2顶面之间的密封效果,防止闪烁晶体3与上套2的顶面之间存在空隙,引起闪烁晶体3中的光线泄漏,降低光电倍增管4的作用效果,同时,避免在过程中,外界的杂质进入到上套2与光电倍增管4之间,影响到光电倍增管4的正常使用,导致光电倍增管4的检测误差增大;同时,在安装过程中,由于缓冲囊23中填充有耦合硅油,缓冲囊23上开设有微孔231,且闪烁晶体3的竖直侧面上均匀开设有微型槽31,因此,在安装过程中,缓冲囊23受到挤压后,缓冲囊23座填充的耦合硅油流出,沿微型槽31进入到闪烁晶体3与光电倍增管4之间的空隙中,提高光线从闪烁晶体3传导至光电倍增管4内的效果,减小光线在两者之间存在全反射,同时,通过耦合硅油的作用,使闪烁晶体3与光电倍增管4之间结合更加紧密,提高光线传输效果,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在微动气囊24膨胀的过程中,上套2的内侧壁上的安装的封闭气囊25同步膨胀,对于光电倍增管4进行接触并挤压、固定,保证光电倍增管4在上套2和下套1内部不发生移动,保证光电倍增管4使用的稳定性,同时,通过封闭气囊25的作用,将光电倍增管4与上套2内壁之间的空隙进行封闭,防止缓冲囊23中流出的耦合硅油泄漏造成污染,以及避免耦合硅油泄漏后,闪烁晶体3与光电倍增管4之间的光线传递受到影响。
作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下套1上阶梯形区域的凹陷部分15中开设有安装槽四;所述安装槽四中固定安装有下挤压气囊13;所述凹陷部分15与凸起部分28之间不直接接触,且上挤压气囊26与下挤压气囊13之间直接接触并相互挤压;所述下套1中开设有通孔二11;所述通孔二11的一端与下挤压气囊13之间保持连通;所述下套1内开设有安装槽五;所述引脚本体41穿过下套1的底面并插入到插接引脚5的路径中,引脚本体41通过下套1底面上的安装孔;所述安装槽五位于安装孔的内壁上;所述安装槽五中固定安装有卡紧气囊14,且通孔二11的另一端与卡紧气囊14保持连通;所述卡紧气囊14呈环形,且引脚本体41从卡紧气囊14中间位置穿过;所述卡紧气囊14膨胀后,卡紧气囊14环绕且紧贴在引脚本体41的外表面上。
工作时,在将上套2和下套1同时套接安装到光电倍增管4上的过程中,由于下套1上阶梯形区域的凹陷部分15中固定安装有下挤压气囊13,下挤压气囊13与上挤压气囊26之间直接接触且两者之间相互挤压,从而使下挤压气囊13受到压缩,内部压力升高,同时,在上套2和下套1之间的凹陷部分15和凸起部分28不直接接触,通过上挤压气囊26和下挤压气囊13进行接触、挤压,之后,在上挤压气囊26和下挤压气囊13的作用下,将上套2和下套1之间的空隙进行封闭,提高上套2和下套1之间空隙处的密封性,防止光线泄漏或者外界的光线进入,导致光电倍增管4的检测结果收到的影响,同时,在使用过程中,通过上挤压气囊26和下挤压气囊13的接触和挤压,能够保证上套2和下套1之间的封闭充分且彻底,避免上套2和下套1之间直接接触进行封闭时,两者之间的接触面不平整,导致两者的接触面之间存在微小的空隙,从而使被上套2和下套1完全套接并保护的光电倍增管4受到外界的影响,干扰光电倍增管4的正常使用,同时,在使用过程中,下套1的底面上的安装孔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卡紧气囊14,同时,卡紧气囊14通过通孔二11与下挤压气囊13保持连通,因此,在下挤压气囊13受到挤压,内部压力升高后,下挤压气囊13内的压力升高后的气体通过通孔二11进入到卡紧气囊14中,使卡紧气囊14开始膨胀,由于引脚本体41从卡紧气囊14的中间位置穿过,因此,在卡紧气囊14膨胀后,卡紧气囊14挤压并固定引脚本体41,进一步保证光电倍增管4在下套1内的稳定性,防止光电倍增管4在使用过程中出现异动,影响到光电倍增管4的正常使用,导致其检测结果误差增打,同时,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卡紧气囊14将光电倍增管4上的引脚本体41进行固定后,能够防止引脚本体41出现晃动,导致引脚本体41与插接引脚5的内壁之间出现断续接触,引起引脚本体41与插接引脚5之间的接触不良,导致光电倍增管4损坏或者不能正常工作;同时,在需要更换晶体或重新配对时,工作人员将上套2取下后,上挤压气囊26和下挤压气囊13分离并不再接触,下挤压气囊13恢复原样,内部压力降低,因此,卡紧气囊14中的气体重新通过通孔二11回到下挤压气囊13中,同时,卡紧气囊14中的气体回到下挤压气囊13中之后,卡紧气囊14中的压力降低,卡紧气囊14恢复原样,不再接触并挤压引脚本体41,工作人员能够轻松的取下光电倍增管4,方便进行维修、更换。
作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插接引脚5内环绕引脚本体41均匀设置有弹性片51;所述弹性片51的下端固连在插接引脚5内的底面上;所述弹性片51的上端表面恰好与卡紧气囊14的中间位置平齐;所述插接引脚5内的空间的直径与安装孔的直径相同,且插接引脚5的中心线与安装孔的中心线相互重合;所述卡紧气囊14未膨胀前,弹性片51的上端靠近并恰好接触安装孔的内壁,弹性片51的下端与插接引脚5的内壁之间存在空隙;所述卡紧气囊14膨胀后,卡紧气囊14挤压并推动弹性片51上端,弹性片51紧贴到引脚本体41的外侧面上。
工作时,在将光电倍增管4的引脚本体41插入到插接引脚5的内部之后,引脚本体41的下端与插接引脚5内的弹性片51远离下套1的一端接触,保证引脚本体41与插接引脚5之间的连接的稳定性,防止两者之间出现接触不良,影响到光电倍增管4的正常使用,同时,在卡紧气囊14开始膨胀后,膨胀的卡紧气囊14挤压并推动弹性片51的上端,使弹性片51开始向着引脚本体41靠近并接触引脚本体41,因此,通过卡紧气囊14的膨胀,卡紧气囊14推动弹性片51接触并固定引脚本体41,提升弹性片51与引脚本体41之间的接触面积,提升引脚本体41与插接引脚5之间连接的稳定性,防止出现接触不良,同时,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弹性片51接触并挤压在引脚本体41的外侧面上,引脚本体41受到弹性片51的固定,进一步保证在光电倍增管4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防止光电倍增管4出现晃动,影响到光电倍增管4的正常使用,同时,在使用过程中,通过使用下套1上的插接引脚5插入到管座上,能够减少在重复插拔的过程中对与光电倍增管4的引脚本体41的影响,防止在调试或者重新配对过程中,插拔次数过多,导致光电倍增管4上的引脚本体41受损或者断裂,影响到光电倍增管4的正常使用。
作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弹性片51上朝向引脚本体41的侧面上沿弹性片51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卡块52;所述卡块52与引脚本体41的外侧面之间紧密接触;所述卡块52上与引脚本体41接触的侧面上,开设有三角形槽53,且三角形槽53倾斜向下。
工作时,当卡紧气囊14开始膨胀,并推动弹性片51接触到引脚本体41的外侧面之后,由于弹性片51上与引脚本体41接触的侧面上均匀设置有卡块52,因此,通过卡块52的作用,弹性片51对于引脚本体41的摩擦力增加,弹性片51与引脚本体41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保证在使用过程中,引脚本体41与插接引脚5之间不会出现接触不良的情况,进而影响到光电倍增管4的正常使用,同时,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卡块52上设置有倾斜向下的三角形槽53,因此,在卡块52与引脚本体41接触的过程中,卡块52上的三角形槽53提高卡块52与引脚本体41接触的紧密程度,提升卡块52对于引脚本体41的固定效果,进一步防止在使用过程中,引脚本体41在竖直方向上的移动,从而避免避免光电倍增管4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晃动,防止光电倍增管4受损或者检测结果误差增大。
作为本发明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使用到的气囊的侧壁中均包埋有增强纤维;所述增强纤维由碳纤维制成;所述使用到的气囊的外表面上喷涂有一层聚四氟乙烯涂层。
工作时,由于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经常拆装上套2、下套1,进行闪烁晶体3的更换和重新匹配,因此,在上套2和下套1中使用的各气囊均频繁膨胀和收缩,通过在气囊的内壁中包埋由碳纤维制成的增强纤维,能够有效的提升气囊的使用寿命,降低损坏的可能,保证光电倍增管4的正常使用,避免在光电倍增管4使用过程中,出现气囊受损,导致上套2和下套1对与光电倍增管4的固定作用失效,影响到光电倍增管4的正常使用或者出现意外,导致光电倍增管4损坏;同时,通过在气囊的表面设置有一层聚四氟乙烯涂层,能够有效的降低气囊表面受到的摩擦力,降低气囊在膨胀、收缩过程中受到的磨损,延长气囊的使用寿命,同时,通过气囊表面聚四氟乙烯涂层的作用,避免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气囊表面的摩擦力过大,导致气囊的部分区域卡死,使气囊不能正常的膨胀和收缩,影响到光电倍增管4的固定与正常使用。
具体工作流程如下。
工作时,将上套2和下套1套接安装在光电倍增管4的上下两端,同时,在将上套2安装到光电倍增管4的上端之前,将闪烁晶体3安装到上套2内部,之后,将上套2套接安装到光电倍增管4的上端,使闪烁晶体3紧贴到光电倍增管4上端的端窗处,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将上套2和下套1安装完毕后的光电倍增管4,直接将下套1上的插接引脚5插入到管座中,通过插接引脚5的转接作用,将光电倍增管4接入到电路中,同时,在过程中,在将上套2和下套1同时套接安装到光电倍增管4的上下两端之后,上套2上的阶梯形区域处的凸起部分28上固定安装的上挤压气囊26接触并被下套1上的阶梯形区域处的凹陷部分15挤压,从而使上挤压气囊26的体积缩小,内部的压力增加,上套2的内侧壁上开设有正对闪烁晶体3的侧面的安装槽二,且安装槽二中固定安装有微动气囊24,同时,上挤压气囊26和微动气囊24之间通过上套2内部开设的通孔一22保持连通,因此,在上挤压气囊26受到挤压,体积缩小,内部压力增加后,上挤压气囊26内的压力升高后的气体通过通孔一22进入到微动气囊24中,使微动气囊24开始膨胀,同时,在微动气囊24开始膨胀后,微动气囊24接触并挤压在闪烁晶体3的侧面上,通过微动气囊24与闪烁晶体3之间的摩擦力,完成对闪烁晶体3的固定,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当上套2和下套1同时套接到光电倍增管4中且上挤压气囊26接触并受到下套1的挤压后,上挤压气囊26中压力升高的气体通过通孔一22进行传递,由于活动腔27与通孔一22之间保持连通,因此,在上挤压气囊26中的压力升高后的气体通过通孔一22进行传递时,部分压力升高后的气体进入到活动腔27中,在活动腔27中的压力升高后,压力增大的气体推动滑动安装在活动腔27中的锁定柱271向着远离上套2中心线的方向移动,从而使锁定柱271伸出到活动腔27之外,并插入到下套1中,完成对上套2和下套1的锁定,同时,在锁定柱271插入到下套1内之后,锁定柱271位于下套1内的一端将下套1的侧壁中滑动安装的推动杆121推动,使推动杆121远离下套1中心线的一端在凹槽12中凸起;在需要对光电倍增管4上的闪烁晶体3进行更换与重新匹配时,工作人员将安装有上套2和下套1的光电倍增管4从管座上直接拔出,之后,工作人员手动按动下套1上的凹槽12内突出的推动杆121,通过推动杆121将锁定柱271推回到活动腔27中,解除上套2和下套1的锁定,同时,在工作人员在将上套2取下后,上套2上的上挤压气囊26不再受到挤压,内部压力减小,因此,通过通孔一22与上挤压气囊26连通的微动气囊24内的气压减小,微动气囊24恢复原样,不再挤压并固定闪烁晶体3;在使用过程中,安装闪烁晶体3之前,在上套2内固定安装一个缓冲囊23,之后,将闪烁晶体3安装到上套2内,使闪烁晶体3与缓冲囊23接触并受到缓冲囊23的缓冲作用,同时,在上套2和下套1同步安装到光电倍增管4上的过程中,上套2和下套1完全安装到预定位置之前,闪烁晶体3与光电倍增管4的上端接触后,光电倍增管4对闪烁晶体3存在一定的推动作用,使闪烁晶体3向着靠近上套2顶端的方向移动,同时,在闪烁晶体3向着上套2的顶端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闪烁晶体3接触并挤压缓冲囊23;同时,在安装过程中,由于缓冲囊23中填充有耦合硅油,缓冲囊23上开设有微孔231,且闪烁晶体3的竖直侧面上均匀开设有微型槽31,因此,在安装过程中,缓冲囊23受到挤压后,缓冲囊23座填充的耦合硅油流出,沿微型槽31进入到闪烁晶体3与光电倍增管4之间的空隙中,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在微动气囊24膨胀的过程中,上套2的内侧壁上的安装的封闭气囊25同步膨胀,对于光电倍增管4进行接触并挤压、固定,同时,通过封闭气囊25的作用,将光电倍增管4与上套2内壁之间的空隙进行封闭,防止缓冲囊23中流出的耦合硅油泄漏造成污染;在将上套2和下套1同时套接安装到光电倍增管4上的过程中,由于下套1上阶梯形区域的凹陷部分15中固定安装有下挤压气囊13,下挤压气囊13与上挤压气囊26之间直接接触且两者之间相互挤压,从而使下挤压气囊13受到压缩,内部压力升高,同时,在使用过程中,下套1的底面上的安装孔的内壁上固定安装有卡紧气囊14,同时,卡紧气囊14通过通孔二11与下挤压气囊13保持连通,因此,在下挤压气囊13受到挤压,内部压力升高后,下挤压气囊13内的压力升高后的气体通过通孔二11进入到卡紧气囊14中,使卡紧气囊14开始膨胀,由于引脚本体41从卡紧气囊14的中间位置穿过,因此,在卡紧气囊14膨胀后,卡紧气囊14挤压并固定引脚本体41;同时,在需要更换晶体或重新配对时,工作人员将上套2取下后,上挤压气囊26和下挤压气囊13分离并不再接触,下挤压气囊13恢复原样,内部压力降低,因此,卡紧气囊14中的气体重新通过通孔二11回到下挤压气囊13中,同时,卡紧气囊14中的气体回到下挤压气囊13中之后,卡紧气囊14中的压力降低,卡紧气囊14恢复原样,不再接触并挤压引脚本体41;在将光电倍增管4的引脚本体41插入到插接引脚5的内部之后,引脚本体41的下端与插接引脚5内的弹性片51远离下套1的一端接触,同时,在卡紧气囊14开始膨胀后,膨胀的卡紧气囊14挤压并推动弹性片51的上端,使弹性片51开始向着引脚本体41靠近并接触引脚本体41,因此,通过卡紧气囊14的膨胀,卡紧气囊14推动弹性片51接触并固定引脚本体41,提升弹性片51与引脚本体41之间的接触面积以及两者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当卡紧气囊14开始膨胀,并推动弹性片51接触到引脚本体41的外侧面之后,由于弹性片51上与引脚本体41接触的侧面上均匀设置有卡块52,因此,通过卡块52的作用,弹性片51对于引脚本体41的摩擦力增加,弹性片51与引脚本体41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密,同时,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卡块52上设置有倾斜向下的三角形槽53,因此,在卡块52与引脚本体41接触的过程中,卡块52上的三角形槽53提高卡块52与引脚本体41接触的紧密程度,提升卡块52对于引脚本体41的固定效果;由于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经常拆装上套2、下套1,进行闪烁晶体3的更换和重新匹配,因此,在上套2和下套1中使用的各气囊均频繁膨胀和收缩,通过在气囊的内壁中包埋由碳纤维制成的增强纤维,能够有效的提升气囊的使用寿命,降低损坏的可能,保证光电倍增管4的正常使用,避免在光电倍增管4使用过程中,出现气囊受损,导致上套2和下套1对与光电倍增管4的固定作用失效,影响到光电倍增管4的正常使用或者出现意外,导致光电倍增管4损坏;同时,通过在气囊的表面设置有一层聚四氟乙烯涂层,能够有效的降低气囊表面受到的摩擦力,减少气囊受到的磨损。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6)
1.便于更换晶体的医疗用低噪音光电倍增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光电倍增管(4)、上套(2)和下套(1);所述下套(1)套接安装在光电倍增管(4)的下端;所述上套(2)套接安装在光电倍增管(4)的上端;所述下套(1)的下表面上固定安装有插接引脚(5);所述上套(2)和下套(1)均采用绝缘塑料制成,插接引脚(5)采用金属材料制成;所述插接引脚(5)的内部中空,且插接引脚(5)内的空间与下套(1)内部的空间连通;所述光电倍增管(4)的下端固定安装有引脚本体(41);所述引脚本体(41)插入到插接引脚(5)内的空间中,且引脚本体(41)与插接引脚(5)之间电连接;
所述上套(2)的下端开口处设置为阶梯形;所述下套(1)的上端开口处设置为阶梯形;所述上套(2)的下端和下套(1)的上端之间相互插接并紧密配合;所述上套(2)上阶梯形区域中的凸起部分(28)上开设有安装槽一;所述安装槽一中固定安装有上挤压气囊(26);所述上套(2)与下套(1)同时套接安装到光电倍增管(4)上之后,上挤压气囊(26)的下端接触下套(1)上梯形区域中的凹陷部分(15),并受到挤压;所述上套(2)内开设有通孔一(22);所述通孔一(22)的一端与上挤压气囊(26)连通;
所述上套(2)的上表面中心位置开设有通光孔(21);所述通光孔(21)的中心线与光电倍增管(4)的中心线相互重合;所述上套(2)内固定安装有闪烁晶体(3),且闪烁晶体(3)位于上套(2)内的顶面和光电倍增管(4)的上表面之间;所述上套(2)的内侧壁上开设有安装槽二;所述安装槽二正对闪烁晶体(3)的侧面;所述安装槽二内固定安装有微动气囊(24);所述微动气囊(24)与通孔一(22)的另一端相互连通;
所述上套(2)上阶梯形区域处的凸起部分(28)上远离下套(1)的一端的外侧面上开设有活动腔(27);所述活动腔(27)与通孔一(22)保持连通;所述活动腔(27)中滑动安装有锁定柱(271),且锁定柱(271)与活动腔(27)的内壁之间保持密封;所述锁定柱(271)的中心线指向上套(2)的中心线,且两根中心线之间相互垂直;所述下套(1)的外表面上开设有凹槽(12);所述下套(1)的侧壁中滑动安装有推动杆(121);所述推动杆(121)位于凹槽(12)的中心处,且推动杆(121)的中心线与锁定柱(271)的中心线相互垂直;所述锁定柱(271)伸出活动腔(27)后,锁定柱(271)的部分插入到下套(1)中,将上套(2)与下套(1)相互锁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便于更换晶体的医疗用低噪音光电倍增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套(2)的顶面上固定安装有缓冲囊(23),且缓冲囊(23)呈环形,不遮挡通光孔(21);所述缓冲囊(23)上靠近上套(2)的竖直内壁的位置均匀开设有微孔(231);所述缓冲囊(23)中填充有耦合硅油;所述闪烁晶体(3)的竖直侧面上均匀开设有微型槽(31),且耦合硅油从微型槽(31)中通过,到达闪烁晶体(3)与光电倍增管(4)的接触面处;所述上套(2)内的侧壁上开设有安装槽三;所述安装槽三中固定安装有封闭气囊(25);所述封闭气囊(25)通过连通孔(251)与通孔一(22)保持连通;所述封闭气囊(25)膨胀后,封闭气囊(25)紧贴在光电倍增管(4)靠近闪烁晶体(3)的一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便于更换晶体的医疗用低噪音光电倍增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套(1)上阶梯形区域的凹陷部分(15)中开设有安装槽四;所述安装槽四中固定安装有下挤压气囊(13);所述凹陷部分(15)与凸起部分(28)之间不直接接触,且上挤压气囊(26)与下挤压气囊(13)之间直接接触并相互挤压;所述下套(1)中开设有通孔二(11);所述通孔二(11)的一端与下挤压气囊(13)之间保持连通;所述下套(1)内开设有安装槽五;所述引脚本体(41)穿过下套(1)的底面并插入到插接引脚(5)的路径中,引脚本体(41)通过下套(1)底面上的安装孔;所述安装槽五位于安装孔的内壁上;所述安装槽五中固定安装有卡紧气囊(14),且通孔二(11)的另一端与卡紧气囊(14)保持连通;所述卡紧气囊(14)呈环形,且引脚本体(41)从卡紧气囊(14)中间位置穿过;所述卡紧气囊(14)膨胀后,卡紧气囊(14)环绕且紧贴在引脚本体(41)的外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便于更换晶体的医疗用低噪音光电倍增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插接引脚(5)内环绕引脚本体(41)均匀设置有弹性片(51);所述弹性片(51)的下端固连在插接引脚(5)内的底面上;所述弹性片(51)的上端表面恰好与卡紧气囊(14)的中间位置平齐;所述插接引脚(5)内的空间的直径与安装孔的直径相同,且插接引脚(5)的中心线与安装孔的中心线相互重合;所述卡紧气囊(14)未膨胀前,弹性片(51)的上端靠近并恰好接触安装孔的内壁,弹性片(51)的下端与插接引脚(5)的内壁之间存在空隙;所述卡紧气囊(14)膨胀后,卡紧气囊(14)挤压并推动弹性片(51)上端,弹性片(51)紧贴到引脚本体(41)的外侧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便于更换晶体的医疗用低噪音光电倍增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片(51)上朝向引脚本体(41)的侧面上沿弹性片(51)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卡块(52);所述卡块(52)与引脚本体(41)的外侧面之间紧密接触;所述卡块(52)上与引脚本体(41)接触的侧面上,开设有三角形槽(53),且三角形槽(53)倾斜向下。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便于更换晶体的医疗用低噪音光电倍增管,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到的气囊的侧壁中均包埋有增强纤维;所述增强纤维由碳纤维制成;所述使用到的气囊的外表面上喷涂有一层聚四氟乙烯涂层。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143251.5A CN112992645B (zh) | 2021-02-02 | 2021-02-02 | 便于更换晶体的医疗用低噪音光电倍增管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143251.5A CN112992645B (zh) | 2021-02-02 | 2021-02-02 | 便于更换晶体的医疗用低噪音光电倍增管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992645A CN112992645A (zh) | 2021-06-18 |
CN112992645B true CN112992645B (zh) | 2023-08-15 |
Family
ID=763462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143251.5A Active CN112992645B (zh) | 2021-02-02 | 2021-02-02 | 便于更换晶体的医疗用低噪音光电倍增管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992645B (zh) |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1260494A (fr) * | 1960-06-23 | 1961-05-05 | Harshaw Chem Corp | Compteur de scintillation et son procédé de fabrication |
GB881317A (en) * | 1959-04-23 | 1961-11-01 | Harshaw Chem Corp | Improvements in photomultiplier tubes |
US4574478A (en) * | 1983-05-24 | 1986-03-11 | Siemens Gammasonics, Inc. |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mounting in a radiation detector a photomultiplier tube |
CN203463099U (zh) * | 2013-08-09 | 2014-03-05 | 西安思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自然伽马组合减震结构 |
CN205623004U (zh) * | 2016-04-18 | 2016-10-05 | 贝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晶体和光电倍增管的组装结构 |
CN109444182A (zh) * | 2018-12-22 | 2019-03-08 | 苏州瑞派宁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闪烁晶体测试装置 |
-
2021
- 2021-02-02 CN CN202110143251.5A patent/CN11299264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881317A (en) * | 1959-04-23 | 1961-11-01 | Harshaw Chem Corp | Improvements in photomultiplier tubes |
FR1260494A (fr) * | 1960-06-23 | 1961-05-05 | Harshaw Chem Corp | Compteur de scintillation et son procédé de fabrication |
US4574478A (en) * | 1983-05-24 | 1986-03-11 | Siemens Gammasonics, Inc. | Method and device for demounting in a radiation detector a photomultiplier tube |
CN203463099U (zh) * | 2013-08-09 | 2014-03-05 | 西安思坦仪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自然伽马组合减震结构 |
CN205623004U (zh) * | 2016-04-18 | 2016-10-05 | 贝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晶体和光电倍增管的组装结构 |
CN109444182A (zh) * | 2018-12-22 | 2019-03-08 | 苏州瑞派宁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闪烁晶体测试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992645A (zh) | 2021-06-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207051B (zh) | 管道气密性检测密封装置、管道气密性检测系统及方法 | |
KR100420655B1 (ko) | 유체기기의 유체통로 출력포트의 구조 | |
CN111360871B (zh) | 一种机械臂关节结构及其安装方法以及机械臂 | |
CN112992645B (zh) | 便于更换晶体的医疗用低噪音光电倍增管 | |
CN115275725A (zh) | 一种双槽型通信电子精密连接器 | |
CN217864099U (zh) | 安装支架及其测试接头安装总成 | |
CN111928995B (zh) | 一种管道液体压力检测用压力传感器 | |
CN114354091A (zh) | 一种外涨式密封检测装置 | |
CN113687476B (zh) | 防水性好的光缆连接器 | |
CN209963889U (zh) | 隔爆接线装置 | |
CN213517338U (zh) | 一种气密和电相位检测装置 | |
JP2001182726A (ja) | 固定具 | |
CN220031223U (zh) | 半自动胶管装配设备 | |
CN217355948U (zh) | 外包式管道端部密封连接装置 | |
CN111457143A (zh) | 一种感应龙头 | |
CN212807483U (zh) | 一种快速智能连接器 | |
CN216290142U (zh) | 一种密封效果好的电缆接口 | |
CN109140006A (zh) | 一种空调用充气预警一体阀 | |
CN111489785B (zh) | 半导体存储器老化测试设备中老化测试板卡散热供气装置 | |
CN219796529U (zh) | 一种医疗设备用陶瓷管接头 | |
CN216846403U (zh) | 一种具有防漏水结构的物联网水表 | |
CN116683222B (zh) | 一种新型防水连接器 | |
CN219996418U (zh) | 一种真空度自动监控报警器 | |
CN221899927U (zh) | 水池机器人 | |
CN219014154U (zh) | 用于汽车车灯的玻璃灯罩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