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91936B - 可折叠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可折叠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91936B
CN112991936B CN202011318274.7A CN202011318274A CN112991936B CN 112991936 B CN112991936 B CN 112991936B CN 202011318274 A CN202011318274 A CN 202011318274A CN 112991936 B CN112991936 B CN 11299193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ystem unit
hinge
plate
display device
sla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1827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91936A (zh
Inventor
高大勋
黄龙益
金宝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Displa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9919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919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919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919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75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 G06F1/1681Details related solely to hing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17Mechanical details of casings
    • H05K5/0226Hing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11/00Pivots; Pivotal connections
    • F16C11/04Pivotal connec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41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formed by a plurality of foldable display compone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52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flexible, e.g. mimicking a sheet of paper, or rollable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017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with operator interface uni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其包括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以及在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之间的折叠部分;第一系统单元和第二系统单元,其被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下方并且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和所述第二显示区域;弹性板,其位于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第一系统单元和所述第二系统单元之间;以及铰链系统,其对应于所述折叠部分并且被设置在所述第一系统单元和所述第二系统单元的后表面上,所述铰链系统包括在所述第一系统单元的后表面上的第一铰链部和在所述第二系统单元的后表面上的第二铰链部,其中,所述第一铰链部和所述第二铰链部彼此能旋转地铰接结合。

Description

可折叠显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可折叠显示装置,更具体地,涉及一种能够轻便且薄轮廓并且具有改善的耐久性的可折叠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近来,随着进入成熟的信息时代,对处理和显示大量信息的信息显示器的兴趣日益增长。鉴于此,各种平板显示装置已经被开发并且已经受到关注。
平板显示装置的具体示例包括液晶显示(LCD)装置、等离子体显示面板(PDP)装置、场发射显示(FED)装置、电致发光显示(ELD)装置、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OLED)装置。平板显示装置呈现出厚度薄、重量轻和功耗低的优异性能,并且已经迅速取代了阴极射线管(CRT)。
然而,由于平板显示装置使用玻璃基板来承受在制造过程期间产生的高热量,因此在提供轻重量、薄厚度和柔性方面存在限制。
因此,柔性显示装置正在成为下一代显示装置,其通过使用诸如塑料之类的柔性材料代替无柔性的玻璃基板来制造,以在即使像纸一样被弯曲的情况下也可以保持显示性能。
柔性显示装置使用塑料薄膜晶体管基板而不是玻璃。柔性显示装置可以被分类为具有高耐久性的不易断裂的显示装置、能够被弯曲而不会断裂的可弯曲显示装置、能够被卷起的可卷曲显示装置以及能够被折叠的可折叠显示装置。柔性显示装置可以具有空间利用率、内部和设计上的优点,并且可以具有各种应用。
具体地,近来,已经积极研究了在折叠状态下便携并且在展开状态下显示图像的可弯曲或可折叠显示装置,以实现大面积以及超薄厚度、轻重量和小尺寸。
可弯曲或可折叠显示装置可以应用于诸如电视机、监视器等的各种领域,以及诸如移动电话、超级移动PC、电子书或电子报纸之类的移动装置。
此外,可弯曲或可折叠显示装置(下文称为可折叠显示装置)需要诸如用于显示图像的显示面板、用于折叠或展开显示面板的机构、以及用于弹性地电镀显示面板以使得显示面板保持在折叠状态或展开状态的机构之类的各种组件。
因此,难以实现近来需要的轻便且薄的可折叠显示装置,并且存在折叠的显示面板非常容易受到外部冲击的问题,因此需要研究可折叠显示装置以解决该问题。
发明内容
因此,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涉及可折叠显示装置,其基本上消除了由于现有技术的限制和缺点而导致的一个或更多个问题。
本公开的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容易地折叠和展开,同时具有轻重量和薄轮廓的可折叠显示装置。
本公开的另一方面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改进的耐久性的可折叠显示装置。
其它特征和方面将在以下描述中阐述,并且部分特征和方面将根据描述变得显而易见,或者可以通过实践本文提供的发明构思来获知。本发明构思的其它特征和方面可以通过在书面描述中具体指出的结构或从其衍生的结构、其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来实现和获得。
为了实现本发明构思的这些和其它方面,如在本文中具体实施和广泛描述的,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以及在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之间的折叠部分;第一系统单元和第二系统单元,该第一系统单元和该第二系统单元被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下方并且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和所述第二显示区域;弹性板,所述弹性板位于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第一系统单元和所述第二系统单元之间;以及铰链系统,该铰链系统对应于所述折叠部分并且被设置在所述第一系统单元和所述第二系统单元的后表面上,所述铰链系统包括在所述第一系统单元的所述后表面上的第一铰链部和在所述第二系统单元的所述后表面上的第二铰链部,其中,所述第一铰链部和所述第二铰链部彼此能旋转地铰接结合。
应当理解,前面的一般描述和下面的详细描述都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且旨在提供对所要求保护的发明构思的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被包括以提供对本公开的进一步理解并且被并入本申请中并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附图例示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并且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各种原理。在附图中:
图1A是示意性地例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可折叠显示装置的展开状态的立体图;
图1B是放大图1A的可折叠显示装置的一部分的截面图;
图1C是示意性地例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可折叠显示装置的折叠状态的截面图;
图2A是示意性地例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铰链系统的立体图。
图2B是放大图2A的区域A的分解图;
图2C是放大图2A的区域B的分解图;
图2D是放大图2A的第一板条的阶梯端和第二板的突出端的示意图;
图3A至图3E是示意性地例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铰链系统的操作的立体图;
图4A至图4E是示意性地例示根据铰链系统的操作而处于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的可折叠显示装置的操作的截面图;
图5A是例示铰链系统所固定到的第一系统单元和第二系统单元的上表面的放大图;
图5B是例示铰链系统所固定到的第一系统单元和第二系统单元的后表面的放大图;
图6A是示意性地例示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铰链系统的立体图;
图6B是放大图6A的区域C的分解图;
图7A至图7E是示意性地例示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根据铰链系统的操作而处于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的可折叠显示装置的操作的截面图;以及
图8A至图8D是示意性地例示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根据铰链系统的操作而处于另一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的可折叠显示装置的操作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详细参照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在附图中例示了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示例。
<第一实施方式>
图1A是示意性地例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可折叠显示装置的展开状态的立体图,图1B是放大图1A的可折叠显示装置的一部分的截面图,并且图1C是示意性地例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可折叠显示装置的折叠状态的截面图。
如图1A所示,可折叠显示装置100被划分为相对于折叠轴FX实现图像的第一显示区域EA1和第二显示区域EA2。第一显示区域EA1由第一显示面板111限定,并且第二显示区域EA2由第二显示面板113限定。
第一显示区域EA1和第二显示区域EA2可以实现不同的图像,或者可以如图所示同时实现一个图像。
另外,参照图1C,第一显示区域EA1和第二显示区域EA2可以在折叠状态下实现不同的图像或相同的图像。
如图1B所示,第一系统单元115和第二系统单元117设置在与通过其实现图像的第一显示面板111和第二显示面板113的前表面相对的后表面上,以分别支撑第一显示面板111和第二显示面板113。弹性板118设置在第一显示面板111和第二显示面板113与第一系统单元115和第二系统单元117之间。
因此,可折叠显示装置100的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能够通过第一系统单元115和第二系统单元117以及弹性板118来支撑。
换句话说,第一显示面板111和第二显示面板113分别由串联连接的第一系统单元115和第二系统单元117支撑。由于第二系统单元117与第一系统单元115可旋转地连接,因此根据第二系统单元117的旋转,第一显示区域EA1和第二显示区域EA2被折叠以朝向不同的方向实现图像I和图像II或者被展开以朝向相同方向实现图像I和图像II。
因此,如图1C所示,第二显示面板113和第二系统单元117在图中沿折叠轴FX顺时针旋转,并且可折叠显示装置100处于向外折叠状态,使得第一显示区域EA1和第二显示区域EA2朝向不同的方向(即,相反的方向)实现图像I和图像II。
为此,第一系统单元115和第二系统单元117的彼此面对的侧表面115c和侧表面117c被形成为在相反的方向上具有预定的倾斜度。因此,第一系统单元115和第二系统单元117的面积从第一系统单元115和第二系统单元117的与弹性板118接触的上表面115b和上表面117b到第一系统单元115和第二系统单元117的后表面115a和后表面117a减小,并且第一系统单元115和第二系统单元117的彼此面对的侧表面朝向后表面115a和后表面117a彼此远离。
第一系统单元115和第二系统单元117提供了其中可以设置有第一显示面板111和第二显示面板113的驱动电路(未示出)等的存储空间,并且同时支撑第一显示面板111和第二显示面板113。具体地,当可折叠显示装置100处于折叠状态时,第一系统单元115和第二系统单元117防止第二显示面板113的曲率半径小于可折叠显示装置100的曲率半径,从而稳定地保持折叠状态。
在此,设置在第一系统单元115和第二系统单元117与第一显示面板111和第二显示面板113之间的弹性板118使得处于折叠状态的可折叠显示装置100能够通过弹性恢复力容易地以展开状态操作。
弹性板118可以被形成为具有与可折叠显示装置100相同的尺寸,或者可以被形成为具有其长度和宽度与可折叠显示装置100的长度和宽度相同但中心区域的一部分被敞开的格板结构。
弹性板118可以由诸如布纳N橡胶、氯丁橡胶、布纳S橡胶、硅橡胶或聚丁二烯之类的橡胶材料、硅化合物或者由诸如聚二甲基硅氧烷(PDMA)或二苯甲酮之类的材料制成的高分子聚合物形成。
弹性板118被设置为粘附至第一显示面板111和第二显示面板113,并且通过弹性力拉伸粘附部之外的区域。
具体地,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可折叠显示装置100还包括用于从第一系统单元115可旋转地连接第二系统单元117的铰链系统120。在铰链系统120从第一系统单元115可旋转地连接第二系统单元117的同时,铰链系统120还用于限制第一系统单元115和第二系统单元117,以保持可折叠显示装置100的折叠状态。
多个铰链系统120可以在第一系统单元115与第二系统单元117之间沿着长度方向彼此间隔开。
在下文中,将参照以下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铰链系统120。
图2A是示意性地例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铰链系统的立体图,图2B是放大图2A的区域A的分解图,图2C是放大图2A的区域B的分解图,并且图2D是放大图2A的第一板条的阶梯端和第二板的突出端的示意图,为了便于说明,所述组件被倒置地示出。
图3A至图3E是示意性地例示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铰链系统的操作的立体图。
如图2A所示,铰链系统120被划分为第一铰链部120a和第二铰链部120b。第一铰链部120a被固定至图1C的第一系统单元115,并且第二铰链部120b被固定至图1C的第二系统单元117。
第一铰链部120a包括第一板条121、第二板条123a和第三板条123b。第一板条121具有条形状并且在第一方向(即,图中的X方向)上延伸。第二板条123a和第三板条123b各自具有条形状并且从第一板条121的两端起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即,图中的Y方向)延伸。第一板条121、第二板条123a和第三板条123a形成类似U形的形状。
第一铰链部120a还包括第四板条125a和第五板条125b。第四板条125a从第二板条123a起以预定角度向上延伸,并且第五板条125b从第三板条123b起以预定角度向上延伸。
在第一铰链部120a中,第一板条121、第二板条123a和第三板条123b被固定在图1C的第一系统单元115的后表面115a处,并且第四板条125a和第五板条125b被固定在图1C的第一系统单元115的侧表面115c处。分别由第二板条123a和第三板条123b与第四板条125a和第五板条125b形成的预定角度对应于图1C的第一系统单元115的侧表面115c的倾角。
第二铰链部120b包括具有板形状的第一板126和第二板128。第一板126与第一铰链部120a的第四板条125a和第五板条125b可旋转地铰接结合。
也就是说,如图2B所示,第一固定孔122a被设置在第四板条125a和第五板条125b中的每一个的一端处,并且第一固定突起124a被设置在第一板126的第一边缘的两个侧表面中的每一个上。
第一板126的第一边缘被设置在第一铰链部120a的第四板条125a与第五板条125b之间,并且第一固定突起124a被放置并插入到第四板条125a和第五板条125b中的每一个的一端处所设置的第一固定孔122a中。
此时,第一固定突起124a和第一固定孔122a被形成为圆形形状,并且在第一板126的第一固定突起124a被放置并插入到第四板条125a和第五板条125b的第一固定孔122a中的状态下,第一板126与第四板条125a和第五板条125b可旋转地铰接结合。
另外,在第二铰链部120b中,第二板128与第一板126可旋转地铰接结合。
如图2C所示,在第一板126的第二边缘处设置有一对固定支架127。也就是说,在第一板126的第二边缘的两个侧表面的每一个上设置有固定支架127。在固定支架127中设置有第二固定孔122b。
第二固定突起124b被设置在第二板128的第一边缘的两个侧表面的每一个处并且被放置并插入到第二固定孔122b中。第二板128的第一边缘被设置在第一板126的一对固定支架127之间,并且第二固定突起124b被放置并插入到一对固定支架127中的每一个中所设置的第二固定孔122b中。
此时,第二固定突起124b和第二固定孔122b被形成为圆形形状,并且在第二固定突起124b被放置并插入到一对固定支架127中的每一个的第二固定孔122b中的状态下,第二板128与第一板126可旋转地铰接结合。
即,第一铰链部120a和第二铰链部120b彼此可旋转地铰接结合,并且第二铰链部120b的第一板126和第二板128也彼此可旋转地铰接结合。
在这种情况下,如图2D所示,沿着第二铰链部120b的第二板128的第二边缘设置有突出端128a,并且沿着第一铰链部120a的第一板条121的长度方向(即,沿着第一方向)设置有阶梯端121a。第二板128的突出端128a被放置并插入到阶梯端121a中。
在此,阶梯端121a设置在第一板条121的与第二板条123a和第三板条123b的第一端相邻的一侧,所述第一端与第二板条123a和第三板条123b的第二端相对,第一铰链部120a的第四板条125a和第五板条125b被设置成从所述第二端以预定角度向上倾斜。也就是说,阶梯端121a被设置在第一板条121的面向第二铰链部120b的一侧。当第二铰链部120b朝向第一铰链部120a旋转时,设置在第二铰链部120b的第二板128的第二边缘处的突出端128a与设置在第一铰链部120a的第一板条121处的阶梯端121a互锁并插入到该阶梯端121a中,使得铰链系统120被限制在折叠状态。
此时,有益的是,第一板126的在图中限定的X方向上的第一宽度d1对应于第一铰链部120a的第四板条125a与第五板条125b之间的第一距离s1,第一板126的在图中限定的Y方向上的第二宽度d2对应于第四板条125a和第五板条125b的长度l1,第二板128的在图中限定的X方向上的第三宽度d3对应于第一铰链部120a的第二板条123a与第三板条123b之间的距离s2,并且第二板128的在图中限定的Y方向上的除了突出端128a之外的第四宽度d4对应于垂直于第一板条121延伸的第二板条123a和第三板条123b的长度l2。
将参照图3A至图3E更详细地描述铰链系统120的操作。如图3A所示,第一铰链部120a和第二铰链部120b彼此铰接结合,并且在这种状态下,如图3B所示,第二铰链部120b的第一板126通过设置在第一板126上的第一固定突起124a以及设置在第四板条125a和第五板条125b中的每一个上的第一固定孔122a沿图中限定的顺时针方向旋转,使得第一铰链部120a的第四板条125a和第五板条125b与第一板126彼此靠近。
如图3C所示,将第一板126旋转直至其完全设置在第一铰链部120a的第四板条125a与第五板条125b之间,使得第一板126与第四板条125a和第五板条125b彼此形成平面(即,在同一平面上)。
接下来,当第一板126与第四板条125a和第五板条125b在同一平面上时,如图3D所示,第二板128通过第二板128的第二固定突起124b和设置在第一板126上的第二固定孔122b从第一板126起沿图中限定的顺时针方向旋转。然后,如图3E所示,第二板128完全设置在第一板条121与第二板条123a和第三板条123b之间,并且第二板128与第一板条121、第二板条123a和第三板条123b彼此形成平面(即,在同一平面上),由此完成铰链系统120的操作。
此时,设置在第二板128的第二边缘处的突出端128a被放置并插入到第一板条121处所设置的阶梯端121a中,使得第一铰链部120a和第二铰链部120b被限制在折叠状态中。
也就是说,通过将图1C的弹性板118以及第一系统单元115和第二系统单元117设置在图1C的第一显示面板111和第二显示面板113下方并且能够使图1C的第一系统单元115和第二系统单元117通过铰链系统120彼此可旋转地连接,能够容易地将图1C的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可折叠显示装置100支撑在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下。
图4A至图4E是示意性地例示根据铰链系统的操作而处于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的可折叠显示装置的操作的截面图。图5A是例示铰链系统所固定到的第一系统单元和第二系统单元的上表面的放大图,并且图5B是例示铰链系统所固定到的第一系统单元和第二系统单元的后表面的放大图。
如图4A所示,弹性板118被设置在串联连接的第一系统单元115和第二系统单元117上,第一显示面板111被设置在弹性板118上以对应于第一系统单元115,并且第二显示面板113被设置在弹性板118上以对应于第二系统单元117。
另外,铰链系统120被设置在第一系统单元115和第二系统单元117的后表面115a和后表面117a上。铰链系统120的第一铰链部120a的第一板条121、第二板条123a和第三板条123b与第一系统单元115的后表面115a紧密接触并固定至第一系统单元115的后表面115a,并且第一铰链部120a的第四板条125a和第五板条125b与第一系统单元115的侧表面115c紧密接触并固定至第一系统单元115的侧表面115c。
第二铰链部120b的第二板128与第二系统单元117的后表面117a紧密接触并固定至第二系统单元117的后表面117a,并且第一板126与第二系统单元117的侧表面117c紧密接触并固定至第二系统单元117的侧表面117c。
此时,如图5A所示,孔115d设置在第一系统单元115和第二系统单元117的上表面115b和117b上,以暴露铰链系统120的第一板126的第一边缘以及第四板条125a和第五板条125b的与第一板126的第一边缘连接的一端。如图5B所示,在第二系统单元117的后表面117a上设置有其中放置铰链系统120的第一板126和第二板128的缩进部(indentation)117e。
在此,在其中放置第一板126和第二板128的缩进部117e可被形成为大于第一板126和第二板128,使得当铰链系统120完全折叠时第一铰链部120a的第一板条121、第二板条123a、第三板条123b、第四板条125a和第五板条125b也放置在缩进部117e中。
设置在第一系统单元115和第二系统单元117的上表面115b和上表面117b上的孔115d使得第一系统单元115和第二系统单元117彼此紧密接触并串联连接,并且也使得第一系统单元115和第二系统单元117可以自由操作而不影响铰链系统120的操作。
另外,当可折叠显示装置100处于折叠状态时,由于第一系统单元115和第二系统单元117的后表面115a和后表面117a因第二系统单元117的缩进部117e而能够彼此完全紧密接触,因此即使铰链系统120设置在第一系统单元115和第二系统单元117的后表面115a和后表面117a上,可折叠显示装置100也能够更稳定地保持在折叠状态。
如图4B所示,第二显示面板113和第二系统单元117沿图中限定的顺时针方向旋转,并且在这种情况下,第二铰链部120b的第一板126通过设置在第一板126处的第一固定突起124a和设置在第四板条125a和第五板条125b中的每一个处的第一固定孔122a沿图中限定的顺时针方向旋转,使得第一铰链部120a的第四板条125a和第五板条125b与第二铰链部120b的第一板126彼此靠近。
接下来,如图4C所示,第二显示面板113和第二系统单元117沿图中限定的顺时针方向进一步旋转,使得第一显示面板111和第二显示面板113朝向彼此垂直的各个方向实现图像。
在此,由于第一系统单元115和第二系统单元117的彼此面对的侧表面115c和侧表面117c彼此紧密接触,因此铰链系统120的第一板126完全设置在第四板条125a与第五板条125b之间,并且第一板126与第四板条125a和第五板条125b彼此形成一个平面(即,在同一平面上)。
此时,设置在第一系统单元115和第二系统单元117与第一显示面板111和第二显示面板113之间的弹性板118被部分地拉伸预定弹性模量,使得弹性板118的一部分在第一显示面板111与第二显示面板113之间暴露于外部。
接下来,如图4D所示,第二显示面板113和第二系统单元117沿图中限定的顺时针方向进一步旋转,此时,第二铰链部120b的第二板128通过设置在第二板128的第一边缘处的第二固定突起124b和设置在第一板126的第二边缘处的第二固定孔122b沿图中限定的顺时针方向旋转,使得铰链系统120的第二板128与第一板条121、第二板条123a和第三板条123b彼此靠近。
此时,弹性板118被进一步拉伸,并且弹性板118的一部分在第一显示面板111与第二显示面板113之间进一步被暴露于外部。
然后,如图4E所示,第二显示面板113和第二系统单元117沿图中限定的顺时针方向进一步旋转,并且第二系统单元117的后表面117a和第一系统单元115的后表面115a彼此紧密接触,使得可折叠显示装置100处于折叠状态,以在相反的方向上实现第一显示面板111和第二显示面板113的图像。
在这种情况下,铰链系统120的第二板128完全设置在第一板条121、第二板条123a和第三板条123b之间。第二板128与第一板条121、第二板条123a和第三板条123b彼此形成一个平面(即,在同一平面上),并且被放置在第二系统单元117的后表面117a上所设置的缩进部117e中。
此时,沿第二板128的第二边缘设置的突出端128a被放置并插入在第一板条121中所设置的阶梯端121a中,使得铰链系统120被限制在折叠状态,并且可折叠显示装置100通过铰链系统120的结合力保持在折叠状态。
在此,弹性板118被进一步拉伸以包围第一系统单元115和第二系统单元117的侧表面115c和侧表面117c。
然后,当通过施加大于铰链系统120的结合力的外部压力来将可折叠显示装置100从折叠状态操作到展开状态时,可以通过弹性板118的弹性恢复力使处于折叠状态的可折叠显示装置100容易地操作至展开状态。
通过将弹性板118以及第一系统单元115和第二系统单元117设置在第一显示面板111和第二显示面板113下方并且通过铰链系统120可旋转地连接第一系统单元115和第二系统单元117,能够容易地将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可折叠显示装置100支撑在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下。
具体地,铰链系统120的能够在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下支撑可折叠显示装置100的结构是简单的,并且能够实现近来要求的重量轻和轮廓薄的可折叠显示装置100。另外,可以降低工艺成本,并且可以提高工艺效率。
此外,即使铰链系统120在折叠状态下暴露于外部,在根据本公开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可折叠显示装置100中,也可以通过将弹性板118设置在第一系统单元115和第二系统单元117与第一显示面板111和第二显示面板113之间,来通过弹性板118保护铰链系统120。
因此,可以提供具有在折叠状态下抵抗外部冲击的改进的耐久性的可折叠显示装置100。
此外,第一系统单元115和第二系统单元117可以由铜(Cu)、银(Ag)、铝(Al)、铁(Fe)、镍(Ni)和钨(W)中的至少一种金属材料或者包括其中一种或多种的合金来形成,或者第一系统单元115和第二系统单元117的外表面可以镀有镍(Ni)、银(Ag)和金(Au)中的至少一种金属材料或包括其中一种或多种的合金。
当第一系统单元115和第二系统单元117由具有优异的导热性的铝(Al)形成时,第一系统单元115和第二系统单元117有益地由纯度为99.5%的铝(Al)形成。另外,通过阳极氧化处理,可在第一系统单元115和第二系统单元117的表面上形成黑色氧化膜。由于经过阳极氧化处理的第一系统单元115和第二系统单元117呈黑色,因此吸热率增大,由此第一系统单元115和第二系统单元117具有相对高的热导率。
因此,第一系统单元115和第二系统单元117有效地将从第一显示面板111和第二显示面板113产生的高温热量排放到外部。
具体地,第一系统单元115和第二系统单元117被形成为具有预定倾斜度的侧表面115c和侧表面117c,并且孔115d被形成为使得铰链系统120的一部分暴露,由此高温热量可以通过该结构有效地排放到外部。
<第二实施方式>
图6A是示意性地例示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铰链系统的立体图,图6B是放大图6A的区域C的分解图。
如图6A所示,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铰链系统130被划分为第一铰链部130a和第二铰链部130b。
第一铰链部130a包括第一板条131、第二板条133a和第三板条133b。第一板条131具有条形状并且在第一方向(即,图中的X方向)上延伸。第二板条133a和第三板条133b分别具有条形状并且从第一板条131的两端沿垂直于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即,图中的Y方向)延伸。第一板条131、第二板条133a和第三板条133b形成类似于U形的形状。
第一铰链部130a还包括第四板条135a和第五板条135b。第四板条135a从第二板条133a起以预定角度向上延伸,并且第五板条135b从第三板条133b起以预定角度向上延伸。
第二铰链部130b包括具有板形状的第一板136和第二板138。第一板136可旋转地铰接结合到第一铰链部130a的第四板条135a和第五板条135b。
另外,第一板136和第二板138彼此可旋转地铰接结合。
此时,沿着第二铰链部130b的第二板138的第二边缘设置有突出端138a,并且沿第一铰链部130a的第一板条131的长度方向(即,沿第一方向)设置有图2D的阶梯端121a。第二板138的突出端138a被放置并插入到图2D的阶梯端121a中。当第二铰链部130b朝向第一铰链部130a旋转时,设置在第二铰链部130b的第二板138的第二边缘处的突出端138a与设置在第一铰链部130a的第一板条131处的图2D的阶梯端121a互锁并插入到阶梯端121a中,使得铰链系统130被限制在折叠状态。
在此,当更详细地观察第一铰链部130a的第四板条135a和第五板条135b与第二铰链部130b的第一板136之间的铰接结合时,如图6B所示,第一固定突起134被设置在第一板136的第一边缘的两个侧表面的每一个上,并且第一固定孔132a被设置在第四板条135a和第五板条135b中的每一个的一端处。
第一板136的第一边缘被设置在第一铰链部130a的第四板条135a与第五板条135b之间,并且第一固定突起134被放置并插入到第四板条135a和第五板条135b中的每一个的一端处的第一固定孔132a中。
此时,第一固定突起134和第一固定孔132a被形成为圆形形状,并且在第一板136的第一固定突起134被放置并插入到第四板条135a和第五板条135b的第一固定孔132a中的状态下,第一板136与第四板条135a和第五板条135b可旋转地铰接结合。
在此,第一固定突起134由磁体形成,也就是说,第一固定突起134由诸如铁(Fe)、钴(Co)、镍(Ni)或钆(Gd)之类的铁磁物质、含有稀土离子的稀土氧化物或由石榴石、正铁氧体、钛铁矿或六角铁氧体制成的磁性材料形成。
此外,在第一固定孔132a中设置有由金属制成的膜(未示出),并且第一固定突起134通过磁力附接至第一固定孔132a。因此,第一板与第四板条135a和第五板条135b可旋转地铰接结合。
具体地,导向槽132b设置在第一固定孔132a中,使得第一固定突起134可以通过从外部施加的压力沿着导向槽132b与第一固定孔132a分开。
即,第一铰链部130a的第四板条135a和第五板条135b与第二铰链部130b的第一板136通过第一固定孔132a和第一固定突起134彼此可旋转地铰接结合,第四板条135a和第五板条135b以及第一板136也可以通过从外部施加的压力彼此容易地分开。
由此,在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铰链系统130中,第一铰链部130a和第二铰链部130b可以根据用户的选择进行铰接结合或分开。
图7A至图7E是示意性地例示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根据铰链系统的操作而处于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的可折叠显示装置的操作的截面图。
如图7A所示,第一系统单元115、第二系统单元117和第三系统单元119串联连接,弹性板118设置在第一系统单元115、第二系统单元117和第三系统单元119上,第一显示面板111被设置在弹性板118上以对应于第一系统单元115,并且第二显示面板113被设置在弹性板118上以对应于第二系统单元117。另外,第三显示面板114被设置在弹性板118上以对应于第三系统单元119。
也就是说,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可折叠显示装置100具有多折叠结构。
此外,铰链系统130设置在第一系统单元115、第二系统单元117和第三系统单元119的后表面上。第一铰链系统130-1设置在第一系统单元115和第二系统单元117的后表面上,并且第二铰链系统130-2设置在第二系统单元117和第三系统单元119的后表面上。
在第一铰链系统130-1和第二铰链系统130-2中,第一铰链系统130-1的第一铰链部130a的第一板条131、第二板条133a和第三板条133b与第一系统单元115的后表面115a紧密接触并且被固定至第一系统单元115的后表面115a,并且第一铰链系统130-1的第一铰链部130a的第四板条135a和第五板条135b与第一系统单元115的一个侧表面115c紧密接触并且被固定至第一系统单元115的一个侧表面115c。
另外,第一铰链系统130-1的第二铰链部130b的第二板138与第二系统单元117的后表面117a紧密接触并固定至第二系统单元117的后表面117a,并且第一板136与第二系统单元117的一个侧表面117c紧密接触并固定至第二系统单元117的一个侧表面117c。
此外,第二铰链系统130-2的第一铰链部130a的第一板条131、第二板条133a和第三板条133b与第三系统单元119的后表面119a紧密接触并固定至第三系统单元119的后表面119a,并且第二铰链系统130-2的第一铰链部130a的第四板条135a和第五板条135b与第三系统单元119的一个侧表面119c紧密接触并固定至第三系统单元119的一个侧表面119c。
另外,第二铰链系统130-2的第二铰链部130b的第二板138与第二系统单元117的后表面117a紧密接触并固定至第二系统单元117的后表面117a,并且第一板136与第二系统单元117的另一侧表面117d紧密接触并固定至第二系统单元117的另一侧表面117d。
此时,在第一系统单元115和第二系统单元117的上表面115b和上表面117b以及第二系统单元117和第三系统单元119的上表面117b和上表面119b中的每一个上设置孔115d,以暴露第一铰链系统130-1和第二铰链系统130-2的第一板136的第一边缘以及第四板条135a和第五板条135b的与第一板136的第一边缘连接的一端。在第二系统单元117的后表面117a上设置有第一缩进部117e和第二缩进部117f。第一铰链系统130-1的第一板136和第二板138被放置在第一缩进部117e中,并且第二铰链系统130-2的第一板136和第二板138被放置在第二缩进部117f中。
在此,其中放置有第一铰链系统130-1和第二铰链系统130-2的第一板136和第二板138的第一缩进部117e和第二缩进部117f可被形成为大于第一板136和第二板138,使得当第一铰链系统130-1和第二铰链系统130-2完全折叠时,第一铰链系统130-1和第二铰链系统130-2的第一铰链部130a的第一板条131、第二板条133a、第三板条133b、第四板条135a和第五板条135b也放置在第一缩进部117e和第二缩进部117f中。
此时,如图7B所示,第三显示面板114和第三系统单元119沿图中限定的顺时针方向旋转,并且在这种情况下,第一铰链部130b的第四板条135a和第五板条135b通过设置在第二铰链部130b的第一板136处的图6B的第一固定突起134和图6B的第一固定孔132a沿图中限定的顺时针方向旋转,使得第二铰链系统130-2的第一铰链部130a的第四板条135a和第五板条135b与第二铰链部130b的第一板136彼此靠近。
接下来,如图7C所示,第三显示面板114和第三系统单元119沿图中限定的顺时针方向进一步旋转,并且第三系统单元119的后表面119a和第二系统单元117的后表面117a彼此紧密接触,从而实现第二系统单元117和第三系统单元119的折叠状态,使得第三显示面板114和第二显示面板113朝向相反方向实现图像。
在这种情况下,第二铰链系统130-2的第二板138完全设置在第一板条131、第二板条133a和第三板条133b之间。第二板138与第一板条131、第二板条133a和第三板条133b彼此形成一个平面(即,在同一平面上),并且放置在第二系统单元117的后表面117a上所设置的第二缩进部117f中。
此时,沿着第二板138的第二边缘设置的图6A的突出端138a被放置并插入到第一板条131中所设置的图2D的阶梯端121a中,使得第二铰链系统130-2被限制在折叠状态,并且第二系统单元117和第三系统单元119通过第二铰链系统130-2的结合力保持在折叠状态。
在此,弹性板118被拉伸以包围第二系统单元117和第三系统单元119的一个侧表面117d和119c。
因此,第二系统单元117和第三系统单元119处于向外折叠状态。
接下来,如图7D所示,第一显示面板111和第一系统单元115沿图中限定的逆时针方向旋转,并且在这种情况下,第一铰链系统130-1的第一铰链部130a和第二铰链部130b彼此分开。
也就是说,在第一铰链系统130-1中,设置在第二铰链部130b的第一板136的第一边缘的两个侧表面中的每一个处的图6B的第一固定突起134通过图6B的导向槽132b与设置在第四板条135a和第五板条135b中的每一个的一端处的图6B的第一固定孔132a分开。
此时,弹性板118保持被拉伸。
然后,如图7E所示,第一显示面板111和第一系统单元115沿图中限定的逆时针方向进一步旋转,第一系统单元115的后表面115a与第三系统单元119的第三显示面板114紧密接触,使得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可折叠显示装置100能够实现折叠状态。
因此,第一显示面板111和第二显示面板113朝向相反方向实现图像。
也就是说,在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可折叠显示装置100中,第一系统单元115和第二系统单元117处于向外折叠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第一铰链系统130-1的第二板138完全设置在第一板条131、第二板条133a和第三板条133b之间。第二板138与第一板条131、第二板条133a和第三板条133b彼此形成一个平面(即,在同一平面上),并且被设置为与第三显示面板114紧密接触。
在此,弹性板118被进一步拉伸以包围第二系统单元117的一个侧表面117c和第三系统单元119的另一侧表面以及第一系统单元115的一个侧表面115c。
通过将弹性板118以及第一系统单元115、第二系统单元117和第三系统单元119设置在第一显示面板111、第二显示面板113和第三显示面板114下方并且通过第一铰链系统130-1和第二铰链系统130-2可旋转地连接第一系统单元115、第二系统单元117和第三系统单元119,可以容易地将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可折叠显示装置100支撑在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下。
具体地,第一铰链系统130-1和第二铰链系统130-2的能够在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下支撑可折叠显示装置100的结构是简单的,并且能够实现近来要求的重量轻和轮廓薄的可折叠显示装置100。另外,可以降低工艺成本,并且可以提高工艺效率。
此外,在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可折叠显示装置100中,即使第一铰链系统130-1和第二铰链系统130-2在折叠状态下暴露于外部,也可以通过将弹性板118设置在第一系统单元115、第二系统单元117和第三系统单元119与第一显示面板111、第二显示面板113和第三显示面板114之间,来通过弹性板118保护第一铰链系统130-1和第二铰链系统130-2。
因此,可以提供具有在折叠状态下抵抗外部冲击的改进的耐久性的可折叠显示装置100。
图8A至图8D是示意性地例示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根据铰链系统的操作而处于另一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的可折叠显示装置的操作的截面图。
如图8A所示,弹性板118设置在串联连接的第一系统单元115和第二系统单元117上,第一显示面板111设置在弹性板118上以对应于第一系统单元115,并且第二显示面板113设置在弹性板118上以对应于第二系统单元117。
此外,铰链系统130设置在第一系统单元115和第二系统单元117的后表面上。铰链系统130的第一铰链部130a的第一板条131、第二板条133a和第三板条133b与第一系统单元115的后表面115a紧密接触并固定至第一系统单元115的后表面115a,并且第一铰链部130a的第四板条135a和第五板条135b与第一系统单元115的侧表面115c紧密接触并固定至第一系统单元115的侧表面115c。
另外,第二铰链部130b的第二板138与第二系统单元117的后表面117a紧密接触并固定至第二系统单元117的后表面117a,并且第一板136与第二系统单元117的侧表面117c紧密接触并固定至第二系统单元117的侧表面117c。
此时,如图8B所示,铰链系统130的第一铰链部130a和第二铰链部130b彼此分开,由此将第一系统单元115和第二系统单元117分开。也就是说,在铰链系统130中,设置在第二铰链部130b的第一板136的第一边缘的两个侧表面中的每一个处的图6B的第一固定突起134通过图6B的导向槽132b与设置在第四板条135a和第五板条135b的每一个的一端处的图6B的第一固定孔132a分开。
然后,如图8C所示,第一系统单元115沿图中限定的顺时针方向旋转。
在这种情况下,设置在第一系统单元115和第二系统单元117与第一显示面板111和第二显示面板113之间的弹性板118被部分地拉伸预定弹性模量,使得弹性板118的一部分在第一显示面板111与第二显示面板113之间暴露于外部。
接下来,如图8D所示,第一显示面板111和第一系统单元115沿图中限定的顺时针方向进一步旋转,并且第一系统单元115的第一显示面板111与第二系统单元117的第二显示面板113紧密接触,使得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可折叠显示装置100可以实现折叠状态。
因此,在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可折叠显示装置100中,第一系统单元115和第二系统单元117处于向内折叠状态。
在此,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铰链系统130能够使第一铰链部130a和第二铰链部130b通过外部施加的压力彼此可旋转地铰接结合并且能够容易地彼此分开,从而根据本公开的第二实施方式的铰链系统130可以允许可折叠显示装置100以向外折叠状态和向内折叠状态自由操作。
此外,在实施方式中,已经作为示例描述了第一显示面板111和第二显示面板113分别被设置在第一系统单元115和第二系统单元117上,但是柔性显示面板也可以设置在第一系统单元115和第二系统单元117上。
如上所述,存在这样的效果:通过将弹性板以及第一系统单元和第二系统单元设置在第一显示面板和第二显示面板下方并且使第一系统单元和第二系统单元通过铰链系统彼此可旋转地连接,可以容易地将根据本公开的可折叠显示装置支撑在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下。
具体地,铰链系统的能够在折叠状态和展开状态下支撑可折叠显示装置的结构是简单的,并且能够实现近来需要的轻重量且薄轮廓的可折叠显示装置。另外,可以降低工艺成本,并且可以提高工艺效率。
另外,通过将弹性板设置在第一系统单元和第二系统单元与第一显示面板和第二显示面板之间,弹性板可以保护铰链系统,并且具有这样的效果:能够提供具有在折叠状态下抵抗外部冲击的改进的耐久性的可折叠显示装置。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将显而易见的是,在不脱离本公开的技术思想或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本公开的可折叠显示装置进行各种修改和变型。因此,本公开旨在覆盖本公开的落入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的范围内的修改和变型。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9年12月2日在韩国提交的韩国专利申请No.10-2019-0158066的优先权和权益,该韩国专利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合并于本文中。

Claims (16)

1.一种可折叠显示装置,该可折叠显示装置包括:
显示面板,该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以及在所述第一显示区域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之间的折叠部分;
第一系统单元和第二系统单元,该第一系统单元和该第二系统单元被设置在所述显示面板下方并且分别对应于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和所述第二显示区域;
弹性板,所述弹性板位于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第一系统单元和所述第二系统单元之间;以及
铰链系统,该铰链系统对应于所述折叠部分并且被设置在所述第一系统单元和所述第二系统单元的后表面上,所述铰链系统包括在所述第一系统单元的后表面上的第一铰链部和在所述第二系统单元的后表面上的第二铰链部,
其中,所述第一铰链部和所述第二铰链部彼此能旋转地铰接结合,
其中,所述第一铰链部包括与所述第一系统单元的后表面紧密接触的第一板条、从所述第一板条的两端起垂直延伸的第二板条和第三板条、以及与所述第一系统单元的侧表面紧密接触并且分别从所述第二板条和所述第三板条起以预定角度向上延伸的第四板条和第五板条,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铰链部包括与所述第二系统单元的面向所述第一系统单元的所述侧表面的侧表面紧密接触的第一板和与所述第二系统单元的后表面紧密接触的第二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板与所述第四板条和所述第五板条能旋转地铰接结合,并且
其中,所述第二板与所述第一板能旋转地铰接结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显示装置,其中,第一固定孔被设置在所述第四板条和所述第五板条中的每一个的一端处,并且第一固定突起被设置在所述第一板的第一边缘的两个侧表面中的每一个处并且被放置并插入到所述第一固定孔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折叠显示装置,其中,固定支架被设置在所述第一板的第二边缘的两个侧表面中的每一个处,并且第二固定孔被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中,并且
其中,第二固定突起被设置在所述第二板的第一边缘的两个侧表面中的每一个处,并且被放置并插入到所述第二固定孔中。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显示装置,其中,第一固定孔被设置在所述第四板条和所述第五板条中的每一个的一端处,并且导向槽被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孔中,
其中,第一固定突起被设置在所述第一板的第一边缘的两个侧表面中的每一个处,并且被放置并插入到所述第一固定孔中,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固定突起由磁体形成,并且所述第一固定突起通过磁力附接至所述第一固定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折叠显示装置,其中,固定支架被设置在所述第一板的第二边缘的两个侧表面中的每一个处,并且第二固定孔被设置在所述固定支架中,并且
其中,第二固定突起被设置在所述第二板的第一边缘的两个侧表面中的每一个处,并且被放置并插入到所述第二固定孔中。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二板被旋转以设置在所述第一板条、所述第二板条和所述第三板条之间,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板被旋转以设置在所述第四板条与所述第五板条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折叠显示装置,其中,阶梯端被设置在所述第一板条处,并且
其中,突出端被设置在所述第二板处并且与所述阶梯端互锁。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显示装置,其中,在其中放置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的缩进部被设置在所述第二系统单元的所述后表面上,并且
其中,当所述显示面板处于其中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和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的图像朝向相反的方向显示的折叠状态时,所述第一板条、所述第二板条、所述第三板条、所述第四板条和所述第五板条与所述第一板和所述第二板一起被放置在所述缩进部中。
10.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折叠显示装置,其中,当所述显示面板处于其中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和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的图像朝向相反的方向显示的折叠状态时,所述弹性板被拉伸并且被设置在所述铰链系统的外侧。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折叠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固定突起通过所述导向槽与所述第一固定孔分开,使得所述第一铰链部与所述第二铰链部彼此分开。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折叠显示装置,该可折叠显示装置还包括:第三系统单元,所述第三系统单元位于所述第二系统单元的一侧,
其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三显示区域,并且所述第三系统单元对应于所述第三显示区域,
其中,所述第三系统单元朝向所述第二系统单元旋转,使得所述第二系统单元的后表面与所述第三系统单元的后表面彼此面对,并且
其中,所述第一系统单元朝向所述第二系统单元旋转,使得所述第三显示区域与所述第一系统单元的后表面彼此面对。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可折叠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系统单元和所述第二系统单元彼此间隔开预定距离,并且处于其中所述第一系统单元的后表面与所述第二系统单元的后表面彼此面对的向外折叠状态,或者
其中,所述第一系统单元和所述第二系统单元处于其中所述第一系统单元的后表面与所述第二系统单元的后表面面向相反的方向的向内折叠状态。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分别具有所述第一显示区域和所述第二显示区域的第一显示面板和第二显示面板。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显示面板是柔性的。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显示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板具有对应于所述第四板条与所述第五板条之间的第一距离的第一宽度和对应于所述第四板条和所述第五板条中的每一个的长度的第二宽度,并且所述第二板具有对应于所述第二板条与所述第三板条之间的第二距离的第三宽度。
CN202011318274.7A 2019-12-02 2020-11-23 可折叠显示装置 Active CN112991936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90158066A KR20210068722A (ko) 2019-12-02 2019-12-02 폴더블 표시장치
KR10-2019-0158066 2019-12-02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91936A CN112991936A (zh) 2021-06-18
CN112991936B true CN112991936B (zh) 2023-02-21

Family

ID=760913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18274.7A Active CN112991936B (zh) 2019-12-02 2020-11-23 可折叠显示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582876B2 (zh)
KR (1) KR20210068722A (zh)
CN (1) CN11299193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00979A (zh) * 2020-05-22 2020-08-2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可弯折显示屏的支撑骨架及可弯折显示屏
JP2022066795A (ja) * 2020-10-19 2022-05-02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情報機器システムおよび入力装置
TW202300809A (zh) * 2021-06-25 2023-01-0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可攜式電子裝置
CN114241913B (zh) * 2021-12-21 2023-06-16 湖北长江新型显示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可弯折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27940A (zh) * 2013-01-11 2014-07-16 株式会社普莱斯科 可折叠的柔性显示装置
CN104900152A (zh) * 2014-03-07 2015-09-09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可折叠式显示装置
CN105096756A (zh) * 2014-05-13 2015-11-25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可折叠显示装置
CN105659187A (zh) * 2013-08-26 2016-06-0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包括柔性显示元件的可折叠电子装置
CN105788458A (zh) * 2014-09-01 2016-07-20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可折叠显示装置
CN105810104A (zh) * 2015-01-21 2016-07-27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可折叠显示装置
CN106373490A (zh) * 2015-07-23 2017-02-01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可折叠显示装置
CN106462185A (zh) * 2014-07-21 2017-02-22 申振澈 屏幕扩展型移动终端
CN106486018A (zh) * 2015-08-31 2017-03-08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可折叠显示设备
CN106710447A (zh) * 2015-11-13 2017-05-24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可折叠显示装置
CN109272872A (zh) * 2015-11-16 2019-01-25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可折叠显示设备
CN208595386U (zh) * 2018-07-03 2019-03-12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屏支撑机构及柔性显示装置
CN109523915A (zh) * 2017-09-18 2019-03-26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11848B (zh) * 2009-04-30 2013-10-11 Au Optronics Corp 具複數顯示模組之顯示裝置
EP2546721B1 (en) * 2011-07-11 2020-12-3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lexible display with display support
KR102202228B1 (ko) * 2014-06-11 2021-01-13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KR101776262B1 (ko) * 2014-06-27 2017-09-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접철식 기기
US9996108B2 (en) * 2014-09-25 2018-06-12 Dell Products, Lp Bi-stable hinge
US11268565B2 (en) * 2015-04-09 2022-03-0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oldable device
US10539978B2 (en) * 2015-09-08 2020-01-21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terminal and control method therof
KR101861077B1 (ko) 2016-06-02 2018-06-05 주식회사 이랜텍 힌지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플렉서블 디스플레이 디바이스
US10571962B2 (en) * 2017-04-28 2020-02-25 Sharp Kabushiki Kaisha Mobile terminal with flexible display
KR102450111B1 (ko) 2017-12-28 2022-10-05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WO2020006683A1 (zh) * 2018-07-03 2020-01-09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屏支撑机构及柔性显示装置
TWI675356B (zh) * 2018-09-06 2019-10-21 富世達股份有限公司 多連桿式鉸鏈及電子裝置
KR102650633B1 (ko) * 2018-11-19 2024-03-25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6917973B2 (ja) * 2018-12-28 2021-08-11 Nissha株式会社 折り畳み式表示装置
EP3891576A4 (en) * 2019-02-04 2022-07-20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EXIT DEVICE ORIENTATIONS ADJUSTMENTS
CN111698355B (zh) * 2019-03-15 2021-07-0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转轴机构及移动终端
CN109992054B (zh) * 2019-03-30 2021-04-13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连接装置
KR20200124099A (ko) * 2019-04-23 2020-11-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폴더블 전자 장치
TWI715023B (zh) * 2019-04-30 2021-01-01 兆利科技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折疊式裝置的轉軸模組(六)
CN110085129A (zh) * 2019-05-27 2019-08-02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折叠式显示装置
JP6868064B2 (ja) * 2019-07-12 2021-05-12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携帯用情報機器
JP2021015492A (ja) * 2019-07-12 2021-02-12 レノボ・シンガポール・プライベート・リミテッド 携帯用情報機器
US11294431B2 (en) * 2019-08-02 2022-04-05 Dell Products L.P. Synchronized dual axis pivot hinge
CN112443562B (zh) * 2019-08-30 2022-03-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KR20210048022A (ko) * 2019-10-22 2021-05-0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폴더블 표시 장치 및 그를 위한 힌지 장치
TWM591752U (zh) * 2019-10-29 2020-03-01 富世達股份有限公司 顯示裝置及其絞鏈機構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27940A (zh) * 2013-01-11 2014-07-16 株式会社普莱斯科 可折叠的柔性显示装置
CN105659187A (zh) * 2013-08-26 2016-06-0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包括柔性显示元件的可折叠电子装置
CN104900152A (zh) * 2014-03-07 2015-09-09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可折叠式显示装置
CN105096756A (zh) * 2014-05-13 2015-11-25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可折叠显示装置
CN106462185A (zh) * 2014-07-21 2017-02-22 申振澈 屏幕扩展型移动终端
CN105788458A (zh) * 2014-09-01 2016-07-20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可折叠显示装置
CN105810104A (zh) * 2015-01-21 2016-07-27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可折叠显示装置
CN106373490A (zh) * 2015-07-23 2017-02-01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可折叠显示装置
CN106486018A (zh) * 2015-08-31 2017-03-08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可折叠显示设备
CN106710447A (zh) * 2015-11-13 2017-05-24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可折叠显示装置
CN109272872A (zh) * 2015-11-16 2019-01-25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可折叠显示设备
CN109523915A (zh) * 2017-09-18 2019-03-26 三星显示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208595386U (zh) * 2018-07-03 2019-03-12 深圳市柔宇科技有限公司 柔性显示屏支撑机构及柔性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91936A (zh) 2021-06-18
US11582876B2 (en) 2023-02-14
KR20210068722A (ko) 2021-06-10
US20210168952A1 (en) 2021-06-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991936B (zh) 可折叠显示装置
CN111199687B (zh) 显示装置
CN111210722B (zh) 显示装置
US10783809B2 (en) Rollable display device
US7515406B2 (en) Foldable multi-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reof
US9164547B1 (en) Foldable display apparatus
US20190265758A1 (en) Supporting Frame for Flexible Display and Flexible Display Apparatus Comprising the Same
CN108122493B (zh) 可折叠显示设备
JP4476375B2 (ja) 携帯用電子表示装置
CN110599903B (zh) 柔性显示面板
EP3660936B1 (en) Foldable display device with hinge
US11792946B2 (en) Display device having a folding area
KR20140101274A (ko) 플렉서블 휴대단말장치
US8542481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for portable terminal
EP3660817A1 (en) Display device
US10826025B2 (en)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CN112038366B (zh) 显示面板以及包括该显示面板的显示设备
KR20190043349A (ko) 플렉서블 영상 표시용 지지 프레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플렉서블 표시장치
CN209859506U (zh) 柔性显示装置
US11803211B2 (en) Display device
CN114286972A (zh) 折叠显示面板、其制作方法及折叠显示装置
US20240176389A1 (en) Display device
TWM317020U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structu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