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85743A - 可独立调节安装角的平面叶栅实验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可独立调节安装角的平面叶栅实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85743A
CN112985743A CN202110210800.6A CN202110210800A CN112985743A CN 112985743 A CN112985743 A CN 112985743A CN 202110210800 A CN202110210800 A CN 202110210800A CN 112985743 A CN112985743 A CN 11298574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rew
hole
blade
grid plate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1080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85743B (zh
Inventor
高丽敏
黎浩学
蔡明�
侯为民
刘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021080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8574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857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857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857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857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9/00Aerodynamic testing; Arrangements in or on wind tunnels
    • G01M9/02Wind tunnels
    • G01M9/04Detai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5/00Testing of engines
    • G01M15/02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testing apparatu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5/00Testing of engines
    • G01M15/14Testing gas-turbine engines or jet-propulsion engin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Fluid Mechan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Aerodynamic Tests, Hydrodynamic Tests, Wind Tunnels, And Water Tank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独立调节安装角的平面叶栅实验装置,包括:上栅板、下栅板、第1定距柱、第2定距柱、叶片、上转盘、上压板、下转盘和下压板;通过操作工具作用于操作孔,使上转盘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当上转盘旋转时,通过第1螺钉和所述第2螺钉,带动上压板同步旋转,当旋转到所需角度时,再拧紧第1螺钉和所述第2螺钉,实现上转盘位置固定。各个叶片通过独立的安装角调节单元,可独立实现各叶片安装角的独立调节,因此,有效节省费用;采用特殊设计的压板、转盘和栅板结构,一方面,可灵活实现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叶片角度的调节;另一方面,转盘位置固定牢固,不会在风洞实验过程中发生偏转,保证了风洞实验精度。

Description

可独立调节安装角的平面叶栅实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平面叶栅实验装置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独立调节安装角的平面叶栅实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航空发动机技术的提高,各种发动机普遍采用可调叶片控制器调节压气机静子叶片的位置,以改善发动机非设计点的性能,扩大压气机稳定工作范围。目前,现代航空发动机大多采用多级静子叶片可调技术,通过调节静子叶片角度,使得转子叶片处于满意的攻角下工作,从而避免喘振,并使压气机在偏离设计工况下仍能保证转子叶片在基本满意的攻角下工作,改善压气机的工作特性,扩大稳定工作范围。
平面叶栅吹风实验作为航空发动机叶片机性能的基础实验,是获得叶栅速度及攻角特性的常规实验手段。通过实验可以方便、经济、快速,并详尽地研究平面叶栅中的基本流动现象,因此被广泛地应用于叶栅研究。
现有平面叶栅吹风实验所使用的叶栅实验装置的结构为:在栅板上开出叶型槽,叶片与栅板通过叶型槽固定连接。此种结构具有以下问题:当叶栅实验装置加工完成后,叶片安装角度唯一确定,因此,叶片安装角度固定不可调节。所以,一套叶栅实验装置,只能满足一种工况的使用要求。当需要进行多种安装角的多工况实验时,需要加工出多套安装角度各不相同的叶栅实验装置,不仅花费较高,而且,多次拆卸平面叶栅实验件,会大大增加风洞实验时间,降低风洞实验效率。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独立调节安装角的平面叶栅实验装置,可有效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独立调节安装角的平面叶栅实验装置,包括:上栅板(1)、下栅板(2)、第1定距柱(3)、第2定距柱(4)、叶片(5)、上转盘(6)、上压板(7)、下转盘(8)和下压板(9);
所述上栅板(1)和所述下栅板(2)上下相对设置,所述上栅板(1)的左侧与所述下栅板(2)的左侧通过所述第1定距柱(3)连接固定;所述上栅板(1)的右侧与所述下栅板(2)的右侧通过所述第2定距柱(4)连接固定;
所述叶片(5)包括一体成形的叶片本体(5-1)、叶片上端部(5-2)和叶片下端部(5-3);所述叶片上端部(5-2)和所述叶片下端部(5-3)均为叶型形状;
所述叶片上端部(5-2)、所述上转盘(6)、所述上栅板(1)和所述上压板(7)形成的上装配部,与所述叶片下端部(5-3)、所述下转盘(8)、所述下栅板(2)和所述下压板(9)形成的下装配部,为上下对称结构;
所述叶片上端部(5-2)、所述上转盘(6)、所述上栅板(1)和所述上压板(7)形成的上装配部结构为:
所述上转盘(6)开设贯通的与所述叶片上端部(5-2)形状相匹配的上叶型通孔(6A);所述叶片(5)的叶片上端部(5-2)紧密插入到所述上叶型通孔(6A)的内部,进而实现所述叶片(5)和所述上转盘(6)的固定;所述上转盘(6)的上部开设操作孔(6B),用于与操作工具配合,实现对所述上转盘(6)的旋转操作;
所述上栅板(1)等距开设N个阶梯轴孔(1-1);每个阶梯轴孔(1-1)用于配合安装一个所述叶片(5)的叶片上端部(5-2);其中,所述阶梯轴孔(1-1)为光滑通孔,包括贯通的上部小孔(1A)和下部大孔(1B);
所述上转盘(6)为阶梯状转盘,包括一体成形的下圆盘(6C)和上圆盘(6D);所述下圆盘(6C)的直径和高度,均与所述下部大孔(1B)相匹配;所述上圆盘(6D)的直径与所述上部小孔(1A)相匹配;所述上圆盘(6B)的高度,小于所述上部小孔(1A)的高度;
所述上转盘(6)插入到所述上栅板(1)的阶梯轴孔(1-1),使所述下圆盘(6C)与所述下部大孔(1B)适配,所述上圆盘(6D)与所述上部小孔(1A)相匹配,但所述上转盘(6)的顶面与所述上栅板(1)的顶面之间具有由高度差导致的间隙(10);所述上转盘(6)与所述上栅板(1)的阶梯轴孔(1-1)具有内接触面(11);
所述上转盘(6)的上部还对称开设第1螺纹孔(6E)和第2螺纹孔(6F);
所述上压板(7)设置于所述上栅板(1)的上面;所述上压板(7)和所述上栅板(1)之间形成接触平面(14);
所述上压板(7)的中心开设过让通孔(7A),所述过让通孔(7A)的左侧设置第1光滑通孔(7B),所述过让通孔(7A)的右侧设置第2光滑通孔(7C);所述过让通孔(7A)大于所述操作孔(6B),以使所述操作孔(6B)可直接操作;所述第1光滑通孔(7B)和所述第1螺纹孔(6E)同轴贯通;所述第2光滑通孔(7C)和所述第2螺纹孔(6F)同轴贯通;采用第1螺钉(12)穿过所述上压板(7)的第1光滑通孔(7B)后,旋进所述上转盘(6)的第1螺纹孔(6E),采用第2螺钉(13)穿过所述上压板(7)的第2光滑通孔(7C)后,旋进所述上转盘(6)的第2螺纹孔(6F);
当所述第1螺钉(12)和所述第2螺钉(13)拧紧时,在所述第1螺钉(12)和所述第2螺钉(13)不断拧紧的过程中,所述第1螺钉(12)和所述第2螺钉(13)向所述上转盘(6)施加向上的拉力,使所述上转盘(6)受到向上的作用力,该向上的作用力会使内接触面(11)位置的作用力逐渐增大;同时,所述第1螺钉(12)和所述第2螺钉(13)向所述上压板(7)施加向下的压力,使所述上压板(7)受到向下的作用力,该向下的作用力会使接触平面(14)位置的作用力逐渐增大;
因此,一方面,通过所述第1螺钉(12)和所述第2螺钉(13)的拧紧力,使所述上压板(7)、所述上转盘(6)和所述上栅板(1)的相对位置固定,又由于所述上栅板(1)位置固定,因此使所述上转盘(6)的位置固定;另一方面,由于所述上压板(7)和所述上转盘(6)通过所述第1螺钉(12)和所述第2螺钉(13)连接,所述上压板(7)和所述上转盘(6)固定形成整体;由于所述上转盘(6)的顶面与所述上栅板(1)的顶面之间具有间隙(10),因此,所述上压板(7)与所述上转盘(6)并不直接接触;所述上压板(7)的四周与所述上栅板(1)紧密接触,并形成摩擦力,该摩擦力使所述上压板(7)和所述上栅板(1)的相对位置固定,进而实现所述上转盘(6)位置的固定,使所述上转盘(6)不可旋转;
当需要调节叶片(5)的安装角时,反向旋转所述第1螺钉(12)和所述第2螺钉(13),使所述第1螺钉(12)上升,但所述第1螺钉(12)的末端并不需要脱离第1螺纹孔(6E),同样的,使所述第2螺钉(13)上升,但所述第2螺钉(13)的末端并不需要脱离第2螺纹孔(6F);当所述第1螺钉(12)和所述第2螺钉(13)上升时,释放所述第1螺钉(12)和所述第2螺钉(13)向所述上转盘(6)施加的向上拉力,同时释放所述第1螺钉(12)和所述第2螺钉(13)向所述上压板(7)施加的向下压力;
然后,通过操作工具作用于所述上圆盘(6B),使所述上转盘(6)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当所述上转盘(6)旋转时,通过所述第1螺钉(12)和所述第2螺钉(13),带动所述上压板(7)同步旋转,当旋转到所需角度时,再拧紧第1螺钉(12)和所述第2螺钉(13),实现对所述上转盘(6)位置的固定。
优选的,所述上栅板(1)的表面,且包围在每个所述阶梯轴孔(1-1)的外部,均设置刻度线(15)。
优选的,所述上转盘(6)的表面设置有刻线指针。
优选的,所述叶片(5)包括不带静压孔叶片(5-4)、吸力面带静压孔叶片(5-5)和压力面带静压孔叶片(5-6);
所述上栅板(1)和所述下栅板(2)之间,共装配N个叶片(5);其中,位置中间位置的两个相邻叶片,分别为:吸力面带静压孔叶片(5-5)和压力面带静压孔叶片(5-6),其他位置的叶片为不带静压孔叶片(5-4)。
本发明提供的可独立调节安装角的平面叶栅实验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各个叶片通过独立的安装角调节单元,可独立实现各叶片安装角的独立调节,因此,可适应各种工况实验的需求,由于不需要加工出多套叶栅实验装置,因此,有效节省费用;
(2)由于在调节各叶片安装角时,不需要从风洞实验实验段拆卸下平面叶栅实验装置,因此,缩短了风洞实验时间,保证了风洞实验精度,从而提高风洞实验效率;
(3)采用特殊设计的压板、转盘和栅板结构,一方面,可灵活实现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叶片角度的调节;另一方面,转盘位置固定牢固,不会在风洞实验过程中发生偏转,保证了风洞实验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可独立调节安装角的平面叶栅实验装置在一种角度下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可独立调节安装角的平面叶栅实验装置在一种角度下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不带静压孔叶片的结构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带静压孔叶片的结构图;
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带静压孔叶片的主视图;
图6为图5沿D-D的剖面图;
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叶片、上转盘和下转盘在一种角度下的装配图;
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叶片、上转盘和下转盘在另一种角度下的装配图;
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上栅板、上转盘和上压板装配后的剖面图;
图10为本发明提供的上转盘在一种角度下的立体图;
图11为本发明提供的上转盘在另一种角度下的立体图;
图12为本发明提供的上转盘的俯视图;
图13为本发明提供的上压板的立体图;
图14为本发明提供的上栅板的局部俯视图;
图15为本发明提供的上栅板的立体图;
图16为本发明提供的叶栅风洞构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独立调节安装角的平面叶栅实验装置,参考图1和图2,包括:上栅板1、下栅板2、第1定距柱3、第2定距柱4、叶片5、上转盘6、上压板7、下转盘8和下压板9;
上栅板1和下栅板2上下相对设置,上栅板1的左侧与下栅板2的左侧通过第1定距柱3连接固定;上栅板1的右侧与下栅板2的右侧通过第2定距柱4连接固定;
参考图3,叶片5包括一体成形的叶片本体5-1、叶片上端部5-2和叶片下端部5-3;叶片上端部5-2和叶片下端部5-3均为叶型形状;
叶片上端部5-2、上转盘6、上栅板1和上压板7形成的上装配部,与叶片下端部5-3、下转盘8、下栅板2和下压板9形成的下装配部,为上下对称结构;
因此,在下面描述中,仅以叶片上端部5-2、上转盘6、上栅板1和上压板7形成的上装配部结构为例,进行介绍:
参考图7、图8,再结合图10-图12,上转盘6开设贯通的与叶片上端部5-2形状相匹配的上叶型通孔6A;叶片5的叶片上端部5-2紧密插入到上叶型通孔6A的内部,进而实现叶片5和上转盘6的固定;上转盘6的上部开设操作孔6B,用于与操作工具配合,实现对上转盘6的旋转操作;
参考图15,上栅板1等距开设N个阶梯轴孔1-1;每个阶梯轴孔1-1用于配合安装一个叶片5的叶片上端部5-2;其中,阶梯轴孔1-1为光滑通孔,包括贯通的上部小孔1A和下部大孔1B;
参考图10,上转盘6为阶梯状转盘,包括一体成形的下圆盘6C和上圆盘6D;下圆盘6C的直径和高度,均与下部大孔1B相匹配;上圆盘6D的直径与上部小孔1A相匹配;上圆盘6B的高度,小于上部小孔1A的高度;
参考图9,上转盘6插入到上栅板1的阶梯轴孔1-1,使下圆盘6C与下部大孔1B适配,上圆盘6D与上部小孔1A相匹配,但上转盘6的顶面与上栅板1的顶面之间具有由高度差导致的间隙10;上转盘6与上栅板1的阶梯轴孔1-1具有内接触面11;
上转盘6的上部还对称开设第1螺纹孔6E和第2螺纹孔6F;
上压板7设置于上栅板1的上面;上压板7和上栅板1之间形成接触平面14;
参考图13,上压板7的中心开设过让通孔7A,过让通孔7A的左侧设置第1光滑通孔7B,过让通孔7A的右侧设置第2光滑通孔7C;过让通孔7A大于操作孔6B,以使操作孔6B可直接操作;第1光滑通孔7B和第1螺纹孔6E同轴贯通;第2光滑通孔7C和第2螺纹孔6F同轴贯通;采用第1螺钉12穿过上压板7的第1光滑通孔7B后,旋进上转盘6的第1螺纹孔6E,采用第2螺钉13穿过上压板7的第2光滑通孔7C后,旋进上转盘6的第2螺纹孔6F;
当第1螺钉12和第2螺钉13拧紧时,在第1螺钉12和第2螺钉13不断拧紧的过程中,第1螺钉12和第2螺钉13向上转盘6施加向上的拉力,使上转盘6受到向上的作用力,该向上的作用力会使内接触面11位置的作用力逐渐增大;同时,第1螺钉12和第2螺钉13向上压板7施加向下的压力,使上压板7受到向下的作用力,该向下的作用力会使接触平面14位置的作用力逐渐增大;
因此,一方面,通过第1螺钉12和第2螺钉13的拧紧力,使上压板7、上转盘6和上栅板1的相对位置固定,又由于上栅板1位置固定,因此使上转盘6的位置固定;另一方面,由于上压板7和上转盘6通过第1螺钉12和第2螺钉13连接,上压板7和上转盘6固定形成整体;由于上转盘6的顶面与上栅板1的顶面之间具有间隙10,因此,上压板7与上转盘6并不直接接触;上压板7的四周与上栅板1紧密接触,并形成摩擦力,该摩擦力使上压板7和上栅板1的相对位置固定,进而实现上转盘6位置的固定,使上转盘6不可旋转;
当需要调节叶片5的安装角时,反向旋转第1螺钉12和第2螺钉13,使第1螺钉12上升,但第1螺钉12的末端并不需要脱离第1螺纹孔6E,同样的,使第2螺钉13上升,但第2螺钉13的末端并不需要脱离第2螺纹孔6F;当第1螺钉12和第2螺钉13上升时,释放第1螺钉12和第2螺钉13向上转盘6施加的向上拉力,同时释放第1螺钉12和第2螺钉13向上压板7施加的向下压力;
然后,通过操作工具作用于上圆盘6B,使上转盘6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当上转盘6旋转时,通过第1螺钉12和第2螺钉13,带动上压板7同步旋转,当旋转到所需角度时,再拧紧第1螺钉12和第2螺钉13,实现对上转盘6位置的固定。
参考图14,上栅板1的表面,且包围在每个阶梯轴孔1-1的外部,均设置刻度线15。上转盘6的表面设置有刻线指针。因此,通过设置刻度线15,可方便操作人员观察上转盘6的旋转角度。
本发明中,叶片5包括不带静压孔叶片5-4、吸力面带静压孔叶片5-5和压力面带静压孔叶片5-6;
上栅板1和下栅板2之间,共装配N个叶片5;在附图中,N为6个;参考图1,位置中间位置的两个相邻叶片,分别为:吸力面带静压孔叶片5-5和压力面带静压孔叶片5-6,其他位置的叶片为不带静压孔叶片5-4。参考图4、图5和图6,为带静压孔叶片的结构图。
参考图1和图16,本发明提供的可独立调节安装角的平面叶栅实验装置,其使用方法为:
1)基于实际叶栅风洞实验段尺寸以及平面叶栅实验规范要求,完成安装角独立可调的平面叶栅实验装置的设计,确定实验叶栅的叶片数、弦长、叶片表面测压孔位置及数目。
作为一种具体实现方式,受叶栅实验段尺寸限制,栅板共放置6枚叶片,稠度为1;为使导叶安装角便于调节,采用带叶型槽的上转盘和下转盘;采用压板以使叶栅安装角在吹风实验过程中固定。
2)完成可独立调节安装角的平面叶栅实验装置的组装。组装方式为:
2.1)首先将每个叶片装配完成上转盘6和下转盘8,装配方式为插接方式,装配方式简单;
2.2)装配上栅板1:将各个带叶片的上转盘6插入到上栅板1的对应阶梯轴孔1-1内,实现上栅板1、各个带叶片的上转盘6的安装;
2.3)装配下栅板2:将各个带叶片的下转盘8插入到下栅板2的对应阶梯轴孔1-1内,实现下栅板2、各个带叶片的下转盘8的安装;
2.4)装配第1定距柱3和第2定距柱4:在上栅板1和下栅板2的两端各装配第1定距柱3和第2定距柱4,实现上栅板1和下栅板2相对位置的固定;
2.5)装配各个上压板7:在上栅板1的上表面,装配各个上压板7,并采用螺钉实现上压板7和上转盘6的连接;
2.6)装配各个下压板9:在下栅板2的下表面,装配各个下压板9,并采用螺钉实现下压板9和下转盘8的连接;
3)由于每个叶片配套独立的上压板和下压板,因此,可实现各个叶片安装角的独立调节,并且,各个叶片的安装角可调节至各不相同的状态,从而满足风洞实验需求;
对于每个叶片,其安装角调节方式为:
将叶片对应的上压板装配的两个螺钉旋松,再将叶片对应的下压板装配的两个螺钉旋松;然后,通过六角扳手插入上转盘或下转盘的内六角孔,使上转盘6或下转盘8旋转,通过观察栅板表面的刻度线,旋转到该叶片所需的安装角位置;再将上压板装配的两个螺钉和下压板装配的两个螺钉拧紧,实现对该叶片安装角的固定。
4)对于带静压孔叶片,安装软管,将软管再连接到压力扫描阀;压力扫描阀和测量终端连接;
5)将各叶片安装角调节后的平面叶栅实验装置放置到风洞实验的实验段,进行风洞实验;
6)本次风洞实验结束后,当需要进行其他安装角下的风洞实验时,不需要从实验段取出平面叶栅实验装置,只需要拧松各螺钉,实现各叶片安装角调节后,再拧紧各螺钉即可。因此,操作简单方便,也保证了风洞实验的精度。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独立调节安装角的平面叶栅实验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各个叶片通过独立的安装角调节单元,可独立实现各叶片安装角的独立调节,因此,可适应各种工况实验的需求,由于不需要加工出多套叶栅实验装置,因此,有效节省费用;
(2)由于在调节各叶片安装角时,不需要从风洞实验实验段拆卸下平面叶栅实验装置,因此,缩短了风洞实验时间,保证了风洞实验精度,从而提高风洞实验效率;
(3)采用特殊设计的压板、转盘和栅板结构,一方面,可灵活实现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叶片角度的调节;另一方面,转盘位置固定牢固,不会在风洞实验过程中发生偏转,保证了风洞实验精度。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4)

1.一种可独立调节安装角的平面叶栅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栅板(1)、下栅板(2)、第1定距柱(3)、第2定距柱(4)、叶片(5)、上转盘(6)、上压板(7)、下转盘(8)和下压板(9);
所述上栅板(1)和所述下栅板(2)上下相对设置,所述上栅板(1)的左侧与所述下栅板(2)的左侧通过所述第1定距柱(3)连接固定;所述上栅板(1)的右侧与所述下栅板(2)的右侧通过所述第2定距柱(4)连接固定;
所述叶片(5)包括一体成形的叶片本体(5-1)、叶片上端部(5-2)和叶片下端部(5-3);所述叶片上端部(5-2)和所述叶片下端部(5-3)均为叶型形状;
所述叶片上端部(5-2)、所述上转盘(6)、所述上栅板(1)和所述上压板(7)形成的上装配部,与所述叶片下端部(5-3)、所述下转盘(8)、所述下栅板(2)和所述下压板(9)形成的下装配部,为上下对称结构;
所述叶片上端部(5-2)、所述上转盘(6)、所述上栅板(1)和所述上压板(7)形成的上装配部结构为:
所述上转盘(6)开设贯通的与所述叶片上端部(5-2)形状相匹配的上叶型通孔(6A);所述叶片(5)的叶片上端部(5-2)紧密插入到所述上叶型通孔(6A)的内部,进而实现所述叶片(5)和所述上转盘(6)的固定;所述上转盘(6)的上部开设操作孔(6B),用于与操作工具配合,实现对所述上转盘(6)的旋转操作;
所述上栅板(1)等距开设N个阶梯轴孔(1-1);每个阶梯轴孔(1-1)用于配合安装一个所述叶片(5)的叶片上端部(5-2);其中,所述阶梯轴孔(1-1)为光滑通孔,包括贯通的上部小孔(1A)和下部大孔(1B);
所述上转盘(6)为阶梯状转盘,包括一体成形的下圆盘(6C)和上圆盘(6D);所述下圆盘(6C)的直径和高度,均与所述下部大孔(1B)相匹配;所述上圆盘(6D)的直径与所述上部小孔(1A)相匹配;所述上圆盘(6B)的高度,小于所述上部小孔(1A)的高度;
所述上转盘(6)插入到所述上栅板(1)的阶梯轴孔(1-1),使所述下圆盘(6C)与所述下部大孔(1B)适配,所述上圆盘(6D)与所述上部小孔(1A)相匹配,但所述上转盘(6)的顶面与所述上栅板(1)的顶面之间具有由高度差导致的间隙(10);所述上转盘(6)与所述上栅板(1)的阶梯轴孔(1-1)具有内接触面(11);
所述上转盘(6)的上部还对称开设第1螺纹孔(6E)和第2螺纹孔(6F);
所述上压板(7)设置于所述上栅板(1)的上面;所述上压板(7)和所述上栅板(1)之间形成接触平面(14);
所述上压板(7)的中心开设过让通孔(7A),所述过让通孔(7A)的左侧设置第1光滑通孔(7B),所述过让通孔(7A)的右侧设置第2光滑通孔(7C);所述过让通孔(7A)大于所述操作孔(6B),以使所述操作孔(6B)可直接操作;所述第1光滑通孔(7B)和所述第1螺纹孔(6E)同轴贯通;所述第2光滑通孔(7C)和所述第2螺纹孔(6F)同轴贯通;采用第1螺钉(12)穿过所述上压板(7)的第1光滑通孔(7B)后,旋进所述上转盘(6)的第1螺纹孔(6E),采用第2螺钉(13)穿过所述上压板(7)的第2光滑通孔(7C)后,旋进所述上转盘(6)的第2螺纹孔(6F);
当所述第1螺钉(12)和所述第2螺钉(13)拧紧时,在所述第1螺钉(12)和所述第2螺钉(13)不断拧紧的过程中,所述第1螺钉(12)和所述第2螺钉(13)向所述上转盘(6)施加向上的拉力,使所述上转盘(6)受到向上的作用力,该向上的作用力会使内接触面(11)位置的作用力逐渐增大;同时,所述第1螺钉(12)和所述第2螺钉(13)向所述上压板(7)施加向下的压力,使所述上压板(7)受到向下的作用力,该向下的作用力会使接触平面(14)位置的作用力逐渐增大;
因此,一方面,通过所述第1螺钉(12)和所述第2螺钉(13)的拧紧力,使所述上压板(7)、所述上转盘(6)和所述上栅板(1)的相对位置固定,又由于所述上栅板(1)位置固定,因此使所述上转盘(6)的位置固定;另一方面,由于所述上压板(7)和所述上转盘(6)通过所述第1螺钉(12)和所述第2螺钉(13)连接,所述上压板(7)和所述上转盘(6)固定形成整体;由于所述上转盘(6)的顶面与所述上栅板(1)的顶面之间具有间隙(10),因此,所述上压板(7)与所述上转盘(6)并不直接接触;所述上压板(7)的四周与所述上栅板(1)紧密接触,并形成摩擦力,该摩擦力使所述上压板(7)和所述上栅板(1)的相对位置固定,进而实现所述上转盘(6)位置的固定,使所述上转盘(6)不可旋转;
当需要调节叶片(5)的安装角时,反向旋转所述第1螺钉(12)和所述第2螺钉(13),使所述第1螺钉(12)上升,但所述第1螺钉(12)的末端并不需要脱离第1螺纹孔(6E),同样的,使所述第2螺钉(13)上升,但所述第2螺钉(13)的末端并不需要脱离第2螺纹孔(6F);当所述第1螺钉(12)和所述第2螺钉(13)上升时,释放所述第1螺钉(12)和所述第2螺钉(13)向所述上转盘(6)施加的向上拉力,同时释放所述第1螺钉(12)和所述第2螺钉(13)向所述上压板(7)施加的向下压力;
然后,通过操作工具作用于所述上圆盘(6B),使所述上转盘(6)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当所述上转盘(6)旋转时,通过所述第1螺钉(12)和所述第2螺钉(13),带动所述上压板(7)同步旋转,当旋转到所需角度时,再拧紧第1螺钉(12)和所述第2螺钉(13),实现对所述上转盘(6)位置的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独立调节安装角的平面叶栅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栅板(1)的表面,且包围在每个所述阶梯轴孔(1-1)的外部,均设置刻度线(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独立调节安装角的平面叶栅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转盘(6)的表面设置有刻线指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独立调节安装角的平面叶栅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叶片(5)包括不带静压孔叶片(5-4)、吸力面带静压孔叶片(5-5)和压力面带静压孔叶片(5-6);
所述上栅板(1)和所述下栅板(2)之间,共装配N个叶片(5);其中,位置中间位置的两个相邻叶片,分别为:吸力面带静压孔叶片(5-5)和压力面带静压孔叶片(5-6),其他位置的叶片为不带静压孔叶片(5-4)。
CN202110210800.6A 2021-02-25 2021-02-25 可独立调节安装角的平面叶栅实验装置 Active CN1129857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10800.6A CN112985743B (zh) 2021-02-25 2021-02-25 可独立调节安装角的平面叶栅实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10800.6A CN112985743B (zh) 2021-02-25 2021-02-25 可独立调节安装角的平面叶栅实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85743A true CN112985743A (zh) 2021-06-18
CN112985743B CN112985743B (zh) 2023-03-24

Family

ID=763505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10800.6A Active CN112985743B (zh) 2021-02-25 2021-02-25 可独立调节安装角的平面叶栅实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85743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94194A (zh) * 2021-07-08 2021-08-24 中南大学 一种隧道射流风机实验装置
CN113550827A (zh) * 2021-08-04 2021-10-26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扇形叶栅叶片及其角度安装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377669A1 (en) * 2014-03-13 2015-12-31 Siemens Energy,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distribution of temperature and velocity in a gas turbine engine
CN106950029A (zh) * 2017-03-20 2017-07-14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联动结构的叶栅风洞流道调节机构
CN109374252A (zh) * 2018-09-28 2019-02-22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压气机串列叶栅实验装置
CN110907118A (zh) * 2019-12-12 2020-03-24 西北工业大学 可变安装角的平面叶栅实验装置以及实验方法
CN112304556A (zh) * 2020-11-16 2021-02-02 大连海事大学 一种用于改善平面叶栅周期性和出口流场品质的组合抽吸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50377669A1 (en) * 2014-03-13 2015-12-31 Siemens Energy,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distribution of temperature and velocity in a gas turbine engine
CN106950029A (zh) * 2017-03-20 2017-07-14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联动结构的叶栅风洞流道调节机构
CN109374252A (zh) * 2018-09-28 2019-02-22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压气机串列叶栅实验装置
CN110907118A (zh) * 2019-12-12 2020-03-24 西北工业大学 可变安装角的平面叶栅实验装置以及实验方法
CN112304556A (zh) * 2020-11-16 2021-02-02 大连海事大学 一种用于改善平面叶栅周期性和出口流场品质的组合抽吸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赵长宇等: "平面叶栅风洞的设计与研究", 《沈阳航空工业学院学报》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94194A (zh) * 2021-07-08 2021-08-24 中南大学 一种隧道射流风机实验装置
CN113550827A (zh) * 2021-08-04 2021-10-26 哈尔滨工业大学 一种扇形叶栅叶片及其角度安装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85743B (zh) 2023-03-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985743B (zh) 可独立调节安装角的平面叶栅实验装置
CN110907118B (zh) 可变安装角的平面叶栅实验装置以及实验方法
CN103852238B (zh) 风洞试验段翼型快速安装装置
CN114227536A (zh) 一种适应涡轮多联导叶零件组件的磨削夹具
CN106289709A (zh) 实现大攻角的风洞侧窗试验机构
JP4002907B2 (ja) 設定角度可変のブレードのための遊び補正を伴う制御レバー取り付け装置
CN106697273B (zh) 多角度可调节飞行机器人及其工作方法
CN215035716U (zh) 一种异型喷嘴壳体加工工装
CN213691956U (zh) 一种刻蚀机线圈调整结构
CN210802393U (zh) 一种实时测量舵机翼片旋转角度及频率的装置
CN112879351A (zh) 一种燃气轮机压气机可调静叶角度固定工装
CN210615817U (zh) 一种用于汽轮机动叶片中心孔加工的夹具
RU2369781C1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изготовления сдвоенных листовых лопаток рабочего колеса осевого вентилятора
CN218258687U (zh) 一种螺旋桨安装角调整工装
CN213592319U (zh) 一种用于对三叶罗茨风机叶轮进行加工的等分机构
CN220465412U (zh) 一种供氢系统控制器的安装结构
CN216177011U (zh) 一种用于导叶铣加工的高精度定位装置
CN215293013U (zh) 一种燃气轮机压气机可调静叶角度固定工装
CN219113963U (zh) 一种电动机风扇叶拆卸夹具及装置
CN220170147U (zh) 一种汽轮机低电对轮中心读取调节机构
CN216390674U (zh) 一种盘式步进电机
CN216542061U (zh) 一种透平机械数控加工多工序夹具
CN201546895U (zh) 一种垂直轴风力发电机叶片连接支架
CN219170747U (zh) 一种涡喷发动机涡轮轴转子拆装装置
CN220248460U (zh) 一种离心风机的导风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