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84353A - 手持云台及其夹持机构 - Google Patents

手持云台及其夹持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84353A
CN112984353A CN201911289292.4A CN201911289292A CN112984353A CN 112984353 A CN112984353 A CN 112984353A CN 201911289292 A CN201911289292 A CN 201911289292A CN 112984353 A CN112984353 A CN 11298435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sitioning
rod
elastic
clamping mechanism
clamp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8929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韦炜
廖德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Royole Technologies Co Ltd
Royol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Royole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Royole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Royole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8929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84353A/zh
Publication of CN1129843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8435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3/00Other supports for positioning apparatus or articles; Means for steadying hand-held apparatus or articles
    • F16M13/04Other supports for positioning apparatus or articles; Means for steadying hand-held apparatus or articles for supporting on, or holding steady relative to, a person, e.g. by chains, e.g. rifle butt or pistol grip supports, supports attached to the chest or hea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02Heads
    • F16M11/04Means for attachment of apparatus; Means allowing adjustment of the apparatus relatively to the stand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MFRAMES, CASINGS OR BEDS OF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NOT SPECIFIC TO ENGINES, MACHINES OR APPARATUS PROVIDED FOR ELSEWHERE; STANDS; SUPPORTS
    • F16M11/00Stands or trestles as supports for apparatus or articles placed thereon ; Stands for scientific apparatus such as gravitational force meters
    • F16M11/02Heads
    • F16M11/16Details concerning attachment of head-supporting legs, with or without actuation of locking members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夹持机构,用于夹持智能移动终端,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卡爪及用于控制所述卡爪的控制结构,所述控制结构包括定位件,定位件将所述卡爪定位在远端位置,便于放置智能移动终端;所述控制结构控制定位件解除对所述卡爪的定位,使所述卡爪恢复到近端位置,以夹持智能移动终端,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手持云台。

Description

手持云台及其夹持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云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持云台及所述手持云台的夹持机构。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移动终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人开始使用手持云台进行摄影,使得手持云台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手持云台能够驱动云台能够在单一维度或多个维度内转动,实现云台的稳定跟拍。手持云台一般包括手柄和设置在手柄上的主体,主体具有夹持拍摄设备的夹持机构,一般夹持机构包括卡爪,于夹持智能移动终端。然而,现有的夹持机构在使用过程中需要人为收纳,使用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夹持机构及设置有所述夹持机构的手持云台。
本发明提供一种夹持机构,用于夹持智能移动终端,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卡爪及用于控制所述卡爪的控制结构,所述控制结构包括定位件,定位件将所述卡爪定位在远端位置;所述控制结构控制定位件解除对所述卡爪的定位,使所述卡爪恢复到近端位置。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手持云台,其包括手持杆、云台主体及夹持机构,所述云台主体包括定位框,所述夹持机构设置于所述定位框,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可滑动地设置于定位框的卡爪及用于控制所述卡爪的控制结构,所述控制结构包括定位件,定位件将所述卡爪定位在远端位置,以放置智能移动终端;所述控制结构控制定位件解除对所述卡爪的定位,使所述卡爪恢复到近端位置,以定位智能移动终端。
本发明的手持云台的夹持机构包括卡爪及控制结构,所述控制结构包括用于控制卡爪的定位件,当定位件定位卡爪在远端位置时,方便放置智能移动终端在卡爪之间;所述控制结构控制定位件解除对所述卡爪的定位,使所述卡爪恢复到近端位置,以使卡爪夹持所述智能移动终端。因此,采用本发明的夹持机构能方便夹持智能移动终端,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发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其中一实施例中的手持云台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手持云台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手持云台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的手持云台的部分夹持机构与定位框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5是图4中的夹持机构的弹性卡持结构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2中的手持云台的夹持机构的弹性卡持结构的立体结构分解示意图。
图7是图6中的弹性卡持结构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6中的弹性卡持结构的立体结构组装示意图。
图9是图7中的弹性卡持结构的立体结构组装示意图
图10是图1中沿X-X线的剖视图。
图11是图1中的手持云台的其中一使用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的手持云台隐藏定位框及盖板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11中沿XIII-XIII线的剖视图。
图14是本发明手持云台的夹持机构夹持智能移动终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4中沿XV-XV线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此外,以下各实施方式的发明是参考附加的图示,用以例示本发明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方式。本发明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为了更好、更清楚地发明及理解本发明,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发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在……上”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地连接,或者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其中,远端位置是指卡爪向远离云台主体移动至方便放置智能移动终端在卡爪之间的位置;近端位置是指卡爪朝向云台主体移动至夹持所述智能移动终端的位置;当手机移除后,卡爪之间或者卡爪与固定档止件的间距比近端位置时的间距更小,从而便于收纳。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3,本发明的其中一实施例中的手持云台100用于夹持智能移动终端,以方便所述智能移动终端的使用,手持云台100包括手持杆20、云台主体30及夹持机构50,手持杆20连接于云台主体30,夹持机构50设置于云台主体30上。云台主体30包括第一壳体32、套设于第一壳体32的第二壳体33,以及设置于第一壳体32的定位框34,夹持机构50设置于定位框34。夹持机构50包括卡爪52及用于控制卡爪52的控制结构54,控制结构54包括定位件540。在放置该智能移动终端之前时,定位件540可将卡爪52定位在远端位置;当该智能移动终端放置在该手持云台100中之后,该控制结构54控制定位件540解除对卡爪52的定位,使卡爪52恢复到近端位置;当该智能移动终端从该手持云台100中移除之后,卡爪52进一步朝向从远端位置指向近端位置的方向移动,直至所述夹持机构的宽度达到最小,从而便于手持。本实施例中,夹持机构50包括能相对位移的两个卡爪52及用于控制两个卡爪52的控制结构 54,控制结构54包括活动地设置于手持云台100的两个定位件540,两个定位件540分别定位两个卡爪52在远端位置,两个卡爪52彼此远离,以方便放置智能移动终端于两个卡爪52之间;控制结构54控制两个定位件540一同解除对两个卡爪52的定位,两个卡爪52定位在近端位置,且两个卡爪52彼此靠近,以夹持所述智能移动终端。即两个卡爪52分别可滑动地设置于定位框34,两个卡爪52与定位框34共同定位智能移动终端。因此,由于卡爪52被定位件540 限制在远端位置,因此当放置该智能移动设备时,无需担心卡爪52受回复力的作用而卡手;并且在放置该智能移动设备后,可以实现自动缩回,无需人为干预。
本实施例中,所述智能移动终端例如是,但不局限于手机、摄影机、照像机、平板电脑等其它任何具有拍照功能的产品和部件。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上下文中的各个实施例中,卡爪52的数量为两个。然而在其他实施例中,卡爪52的数量为1个,则该夹持机构50还包括固定挡止件 (图中未示出),当该卡爪52定位在远端位置时,卡爪远离该固定挡止件;当卡爪恢复到近端位置时,卡爪靠近该固定挡止件。如下实施例中,提到的两个卡爪52的相向移动及任何其他联动,都可以同理应用到单个卡爪52相对因定档止件的单向移动中来。
本发明的手持云台100的夹持机构50的控制结构54通过定位件540来控制两个卡爪52,当两个定位件540分别定位两个卡爪52在远端位置时,两个卡爪52之间的间隔大于智能移动终端的宽度,以方便将所述智能移动终端放置于两个卡爪52之间;操作控制结构54以控制两个定位件540一同解除对两个卡爪52的定位,两个卡爪52相互靠近,以夹持所述智能移动终端。因此,采用本发明的夹持机构50能方便夹持智能移动终端,操作简单,使用方便。
手持杆20的一端固定连接于云台主体30,具体地,手持杆20的一端固定连接于第二壳体33,手持杆20可以是伸缩杆,即手持杆20的另一端可以伸缩,以调节手持杆20的长度。云台主体30的第一壳体32与第二壳体33之间设置主板、旋转驱动件、无线通信组件等器件,手持杆20上设置有电连接于所述主板的控制按钮,所述控制按钮用于控制云台主体30的工作,所述旋转驱动件用于驱动第一壳体32、定位框34及两个卡爪52相对于第二壳体33转动,以调节夹持于两个卡爪52之间的智能移动终端的位置;所述无线通信组件包括蓝牙通信装置或WIFI通信装置中的至少一项,所述无线通信组件用于与调节夹持于两个卡爪52之间的智能移动终端进行无线通信。第一壳体32的外壁上设置电连接于所述主板的连接孔329,以方便外接数据线或信息线。
如图2所示,第一壳体32及第二壳体33均为圆筒结构,第一壳体32的一端可转动地容置于第二壳体33内。第一壳体32内沿其径向设置支撑板320,定位框34设置于支撑板320上,两个卡爪52及控制结构54设置于定位框34与支撑板320之间。支撑板320与第一壳体32的周壁围成具有正面开口的收容空间321,收容空间321用于收纳卡爪52、控制结构54及定位框34。第一壳体 32的周壁开设连通收容空间321的一对缺口322,一对缺口322沿径向相对设置;支撑板320邻近每一缺口322处沿第一壳体32的轴向开设收纳槽323,每一收纳槽323与对应的缺口322共同容置一卡爪52。支撑板320的正面中部开设容置槽324,容置槽324用于容置两个定位件540的一端,即每一定位件540 的部分可插入容置槽324内。容置槽324为矩形槽,容置槽324的长度方向平行于第一壳体32的径向方向。支撑板320的正面于容置槽324相对的两侧分别凸设分隔片325,分隔片325沿第一壳体32的径向延伸。支撑板320的正面邻近每一分隔片325处开设连接孔326。支撑板320的正面凸设若干定位杆327,若干定位杆327用于支撑定位框34。支撑板320的正面的四周凸设若干连接柱 328,每一连接柱328沿其轴向开设连接孔。所述正面是指手持云台100夹持智能移动终端后面朝所述智能移动终端的面,所述背面指手持云台100夹持智能移动终端后背离所述智能移动终端的面。
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5,每一卡爪52包括框体521、爪体523,以及沿卡爪 52的位移方向延伸的定位杆525,爪体523滑动地连接于框体521,定位杆525 的一端固定连接于框体521;定位杆525随卡爪52向远离另一卡爪52的一侧位移,直至定位杆52被对应的定位件540定位。具体地,框体521包括导滑块5210 及设置于导滑块5210正面的导滑板5212,导滑块5210的正面开设穿通其背面的导槽5214,爪体523可滑动地插设于导槽5214内。导滑板5212相对的两侧远离导滑块5210的端部分别设置导滑条5215;导滑板5212远离导滑块5210的一端的中部开设半圆形的收容口2516。爪体523包括可滑动地插接于导槽5214 内的滑动条5232及设置于滑动条5232一端的卡持钩5234,滑动条5232的外周面与导槽5214的内表面过盈配合,滑动条5232远离卡持钩5234的一端可卡持于导槽5214内,卡持钩5234止挡于导滑块5210的正面于导槽5214的周围。定位杆525及导滑板5212位于导滑块5210的同侧,且定位杆525的轴心线平行于导滑板5212的延伸方向。
每一卡爪52还包括第一弹性件526,第一弹性件526用于驱动卡爪52在脱离定位件540的定位之后位移复位,具体地,第一弹性件526用于驱动框体521 位移复位。第一弹性件526的一端连接于框体521,第一弹性件526相对的另一端连接于定位框34,卡爪52相对于定位框34向外移动,第一弹性件526弹性变形。本实施例中,第一弹性件526为弹簧。
每一卡爪52还包括沿卡爪52的位移方向延伸的导滑杆527,即导滑杆527 的一端固定连接于导滑块5210,导滑杆527相对的另一端沿框体521的位移方向延伸;第一弹性件526套设于导滑杆527,在卡爪52向所述远端位置位移的过程中,即两个卡爪52在彼此远离的过程中,第一弹性件526发生弹性变形;定位件540定位所述定位杆525后,定位件540克服第一弹性件526的弹力以防止卡爪52位移复位;当定位件540解除对定位杆525的定位后,第一弹性件 526恢复弹性形变的弹性力用于驱动卡爪52位移复位。本实施例中,导滑杆527远离导滑块5210的一端设置凸缘5270,第一弹性件526套设于导滑杆527,且第一弹性件526相对的两端分别抵触于凸缘5270及导滑块5210。
如图4及图5所示,定位框34概呈圆形框,定位框34沿卡爪25的位移方向开设滑槽340,每一卡爪52的导滑板5212滑动地容置于滑槽340内,两个卡爪52分别沿滑槽340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具体地,滑槽340沿定位框34的径向开设于定位框34的正面,定位框34的正面于滑槽340相对的两端分别开设连通滑槽340的缺口341,两个缺口341用于分别收容两个卡爪52的导滑块 5210。定位框34邻近每一缺口341处向滑槽340内凸设挡止块3402,挡止块3402用于止挡容置于滑槽340内对应的导滑板5212的导滑条5215,以防止导滑板5212脱离滑槽340。定位框34正面的中部开设连通滑槽340的穿孔3405,定位框34背面周围设置有轴向开设固定孔3406的固定柱3407,每一固定孔3406 穿通定位框34的正面。
定位框34设置有平行于滑槽340的两个第一导滑槽342,两个卡爪52的定位杆525分别滑动地插设于两个第一导滑槽342内,每一定位件540包括用于定位对应的定位杆525的定位块5401,两个定位件540均容置于定位框34的穿孔3405内,两个定位件540的定位块5401分别延伸至两个第一导滑槽342内,两个定位杆525的外周面分别抵持两个定位块5401远离第一导滑槽342,当每一定位杆525沿对应的第一导滑槽342滑动至解除与对应的定位块5401的抵持后,定位块5401插入对应的第一导滑槽342内,以定位于定位杆525的端面。定位框34的背面于两个第一导滑槽342之间沿平行于第一导滑槽342的延伸方向开设条形槽343,穿孔3405连通条形槽343的中部。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一导滑槽342及条形槽343开设于定位框34的背面,每一第一导滑槽342相对的两端分别连通两个缺口341。
定位框34设置有平行于滑槽340的两个第二导滑槽345,两个卡爪52的导滑杆527分别可滑动地容置于两个第二导滑槽345内,两个卡爪52的第一弹性件526分别容置两个第二导滑槽345内,每一第一弹性件526抵持于对应的导滑杆527与对应的第二导滑槽345的内壁之间。具体地,两个第二导滑槽345 开设于定位框34的背面于分别邻近两个第一导滑槽342远离条形槽343的一侧,两个第二导滑槽345与两个第二导滑槽342间隔平行;其中一第二导滑槽345 的一端穿通对应的缺口341,相对的另一端向第二导滑槽345内设置止挡片3450,止挡片3450开设连通对应的第二导滑槽345与缺口341的通槽3452;另一第二导滑槽345靠近上述其中一第一导滑槽342的挡片3450的一端穿通对应的缺口341,所述另一第二导滑槽345相对的另一端向第二导滑槽345内设置止挡片3450,止挡片3450开设连通对应的第二导滑槽345与缺口341的通槽3452。即两个止挡片3450分别位于滑槽340相对的两端。定位框34的背面还设置有若干轴向开设连接孔的连接柱346。
请一并参阅图6至图9,控制结构54包括两个定位件540,每一定位件540 还包括操作杆5402,操作杆5402设在定位块5401之上,操作所述操作杆5402 能带动定位块5401移动,以使定位块5401解除对相应的定位杆525的定位。具体地,操作杆5402为半圆柱,每一操作杆5402设置有面朝另一操作杆5402 的导滑面5403,操作杆5402背离导滑面5403的外周面的一端凸设连接片5405,定位块5401设置于连接片5405远离操作杆5402的一端,且定位块5401与操作杆5402位于连接片5405的同侧,定位块5401、连接片5405及操作杆5402 围成收容槽。操作杆5402背离导滑面5403的外周面靠近定位块5401处向外凸设相对的两个延伸块5407,两个延伸块5407均沿操作杆5402的径向延伸。
控制结构54还包括连接于定位件540的第二弹性件542,第二弹性件542 能控制定位件540对卡爪52进行定位,当卡爪52处于近端位置时,第二弹性件542的弹力驱动定位块540抵顶定位杆525。本实施例中,控制结构54包括连接于两个定位件540的第二弹性件542,第二弹性件542用于控制两个定位件 540分别位移复位,以分别对两个卡爪52进行定位。优选地,第二弹性件542 包括相对间隔的两个弹性部5421及连接于两个弹性部5421之间的连接部5424,两个弹性部5421分别弹性抵顶于两个定位件540,以用于分别驱动两个定位件540位移复位,连接部5424用于固定连接于手持云台100的支撑板320。本实施例中,第二弹性件542为弹性片,连接部5424为连接片,两个弹性部5421 是分别自所述连接片一侧相对的两端分别倾斜延伸而成的弹性片,两个弹性部 5421之间有间隔,以方便两个弹性部5421分别抵顶两个定位件540,即其中一弹性部5421被对应的定位件540抵压或解除抵压不会影响另一弹性部5421与对应的定位件540之间的连接关系。连接部5424上开设通孔5425。每一弹性部 5421的末端设置折片5426,折片5426大致平行于连接部5424。
控制结构54还包括按压套545,按压套545为正面封闭、背面开口的圆筒体,即按压套545的一端沿轴向开设收纳孔5451。按压套545套接于两个操作杆5402背离连接片5405的端部,两个操作杆542靠近分别插设于收纳孔5451 内,每一操作杆5402能在收纳孔5451内滑动。按压套545于收纳孔5451的周围设置若干凸片5452,其中相对的两个凸片5452的末端向外凸设一卡钩5455
如图1至图3所示,手持云台100还包括圆形的盖板36,盖板36的中部对应定位框34的穿孔3405开设通孔362。盖板36的背面对应定位框34的固定柱 3407的固定孔3406凸设若干连接柱364。
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10,组装手持云台100时,将两个第二弹性件542分别支撑板320正面于容置槽324相对的两侧,每一第二弹性件542的通孔5425 正对相应的连接孔326,且支撑板320上的两个分隔片325分别插入两个第二弹性件542的两个弹性部5421之间的间隔内,两个锁固件分别穿过两个第二弹性件542的通孔5425分别锁固于支撑板320的两个连接孔326内;将两个定位件 540的导滑面5403贴合后将设置有连接片5405的一端插入支撑板320的容置槽 324内,此时,每一第二弹性件542的两个弹性部5421的折片5426分别抵顶两个定位件540对应的延伸块5407;两个卡爪52分别组装于定位框34,具体地,将每一卡爪52的导滑板5212插入滑槽340内,导滑块5210容置于对应的缺口 341内,定位杆525插入对应的第一导滑槽342内,及导滑杆527插入对应的第二导滑槽345内,导滑杆527靠近导滑块5210的一端容置于对应的通槽3452 内,导滑杆527上的第一弹性件526的一端抵顶于止挡片3450,第一弹性件526 相对的另一端抵顶于导滑杆527的凸缘5270,两个导滑板5212的收容口2516 围成正对定位框34的穿孔3405的通孔;将盖板36覆盖于定位框34的正面,盖板36的连接柱364分别卡接于对应的固定柱3407的固定孔3406内,使盖板 36固定连接于定位框34,盖板36的背面贴合于定位框34的正面及导滑板5212 的正面,盖板36的通孔362正对定位框34的穿孔3405;将定位框34组装于第一壳体32的收容空间321内,具体地,定位框34容置于收容空间321内,两个滑动条5232分别插入支撑板320的两个收纳槽323内,两个导滑块5210分别卡接于两个缺口322内,支撑板320上的若干定位杆327分别卡接于连接柱 346的连接孔内,两个分隔片325位于两个定位件540之间,两个操作杆5402 远离定位杆252的一端穿过穿孔3405、两个收容口2516围成的通孔及盖板36 的通孔362后,伸出手持云台100的外壳;再将按压套545套接于两个操作杆 5402外露出盖板36的部分,且按压套545的卡钩5455止挡于盖板36的背面于通孔362的周围。此时,两个卡爪52的定位杆525分别抵推两个定位件540的定位块5401,使每一定位块5401容置于容置槽324内,每一第二弹性件542的两个折片5426分别被两个定位块5401的延伸块5407抵推,使每一弹性部5421 发生弹性变形。
请一并参阅图11至图15,使用手持云台100时,先将两个卡爪52分别拉出云台主体30,具体地,将每一卡爪52的滑动条5232向远离第二壳体33的一侧拉出收纳槽323,至滑动条5232远离卡持钩5234的一端卡持在对应的导槽 5214内,使卡爪52的卡持钩5234远离对应的导滑板5212;再沿第一壳体32 的径向拉出每一卡爪52,即导滑块5210脱离与对应的缺口322;导滑板5212 沿滑槽340朝远离按压套545的一端滑动,定位杆525及导滑杆527分别沿第一导滑槽342及第二导滑槽345滑动,第一弹性件526被挤压而发生弹性变形,第二弹性件542的弹性部5421弹性复位而抵推定位件540朝按压套545移动,使定位块5401插入对应的第一导滑槽342内,操作杆5402抵推按压套545伸出盖板36的通孔362,使得定位块5401止挡定位杆525的端面,导滑板5212 的导滑条5215止挡于对应的挡止块3402。此过程中,定位块5401相对于定位杆525位移后的位置满足定位块5401的一部分位于定位杆525的位移路径上,从而克服第一弹性件526的弹力,抵持定位杆525朝向所述近端位置的一端。此时,第一弹性件526处于压缩状态,两个爪体523与盖板36及第一壳体32 的正面共同围成用于容置待夹持的智能移动终端400的空间,两个爪体523之间的间隔宽度大于待夹持的智能移动终端400的宽度。将智能移动终端400放置于两个爪体523之间的空间内,调节智能移动终端400在所述空间内的合适位置,沿手持云台100的轴向按压智能移动终端400,使智能移动终端400挤压按压套545沿轴向朝靠近定位框34移动,按压套545带动两个操作杆5402朝向第二壳体33的一侧移动,当操作杆5402受到大于第二弹性件542的弹力的驱动时带动定位块5401移动,定位块5401解除对定位杆525的定位,定位块 5401移动后的位置满足,具体地,定位块5401受驱动力作用,克服第二弹性件 542的弹力被移动至远离定位杆525的位移路径,从而使卡爪52受第一弹性件 526的弹力朝向近端位置移动,第二弹性件542的每一弹性部5421被对应的延伸块5407挤压而发生弹性变形;直至每一定位块5401脱离与对应的定位杆525 端面的抵挡时,两个第一弹性件526一同恢复弹性形变,两个第一弹性件526 的弹性力同时驱动两个卡爪52朝智能移动终端400移动,直至两个卡爪52夹持于智能移动终端400相对的两侧,两个第一弹性件526继续保持弹性抵推两个卡爪52朝智能移动终端400移动的弹力,以使智能移动终端400稳定地定位于手持云台100。
本发明的手持云台100的两个卡爪52能分别沿云台主体30的径向拉开,即操作其中一卡爪52不会干扰到另一卡爪52,操作方便;每一卡爪52拉开后有对应的定位件540对卡爪52进行定位,防止卡爪52自动复位而影响智能移动终端400的放置;两个卡爪52之间的间隔宽度大于智能移动终端400的宽度,方便智能移动终端400的放置和位置调节,使用方便;在两个卡爪52之间放好智能移动终端400后,只需按压智能移动终端400,按压套545受智能移动终端 400的挤压以带动两个定位件540一并移动,使两个定位件540的定位块5401 一并解除对定位杆525的定位,两个卡爪52一同朝智能移动终端400移动而同时夹持智能移动终端400,操作方便,夹持牢固;且手持云台100的夹持机构的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
可选地,两个卡爪52分别为包括爪体523、沿爪体523的位移方向延伸的导滑杆527和定位杆525,以及套设于导滑杆527的第一弹性件526;控制结构 54包括两个定位块540、套设在定位块540之上的操作杆和第二弹性件542;当卡爪52处于近端位置时,两个定位块540分别位于两个定位杆525下方并且受第二弹性件542的弹力而抵持定位杆525;当爪体523受到朝向所述远端位置的大于第一弹性件526的弹性力的驱动力时,卡爪52朝向所述远端位置移动,直至定位杆525远离定位块540,定位块540受第二弹性件542的弹力作用相对定位杆525位移,所述位移后的位置满足定位块540的一部分位于定位杆525的位移路径上;当操作杆受到大于第二弹性件542的弹力的驱动力时,定位块540 受所述驱动力作用,克服第二弹性件542的弹力被移动至远离定位杆525的位移路径,从而使卡爪52受第一弹性件526的弹力朝向所述近端位置移动。
在本实施例中,当用户使用该手持云台100时,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使用手持云台100前,两个卡爪52分别容置于云台主体30的收容空间321 内,两个卡爪52处于缩回的初始状态,具体地,每一卡爪52的爪体523容置于对应的收纳槽323内,框体521容置于对应的缺口322内;用户将每一卡爪 52的爪体523拉出对应的收纳槽323,使爪体523的滑动条5232远离卡持钩5234 的一端卡持在对应的框体521的导槽5214内,使每一卡爪52的卡持钩5234远离对应的导滑板5212;
再沿第一壳体32的径向朝外拉出每一卡爪52,定位杆525及导滑杆527分别沿第一导滑槽342及第二导滑槽345滑动,第一弹性件526被挤压而发生弹性变形,当定位杆525脱离与对应的定位件540的抵推后,第二弹性件542的弹性部5421弹性复位而抵推定位件540朝按压套545移动,使定位块5401插入对应的第一导滑槽342内,使得定位块5401止挡定位杆525的端面,操作杆 5402抵推按压套545伸出盖板36的通孔362,导滑板5212的导滑条5215止挡于对应的挡止块3402,使两个卡爪52定位于远端位置;
将智能移动终端400放置于两个爪体523之间的空间内,调节智能移动终端400在所述空间内的合适位置,沿手持云台100的轴向按压智能移动终端400,使智能移动终端400挤压按压套545沿轴向朝靠近定位框34移动,按压套545 带动两个操作杆5402朝向第二壳体33的一侧移动,当操作杆5402受到大于第二弹性件542的弹力的驱动时带动定位块5401移动,定位块5401解除对定位杆525的定位,两个卡爪52受第一弹性件526的弹力朝向近端位置移动,直至两个卡爪52夹持于智能移动终端400相对的两侧,方便使用;此时,两个卡爪52位于近端位置;
使用完成后,从两个卡爪52之间取出手持云台100,两个卡爪52分别在两个第一弹性件526的弹力作用下进一步从远端位置向近端位置的方向移动,直至每一卡爪52的爪体523正对相应的收纳槽323,向云台主体30的内腔按压每一卡爪52,使爪体523容置于对应的收纳槽323内,此时,夹持机构50的宽度达到最小,手持云台100缩回至最初的初始状态,方便用户手持。
以上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实施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6)

1.一种夹持机构,用于夹持智能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包括卡爪及用于控制所述卡爪的控制结构,所述控制结构包括定位件,定位件将所述卡爪定位在远端位置;所述控制结构控制定位件解除对所述卡爪的定位,使所述卡爪恢复到近端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持机构还包括一固定挡止件,当所述卡爪定位在所述远端位置时,所述卡爪远离所述固定挡止件;当所述卡爪恢复到所述近端位置时,所述卡爪靠近所述固定挡止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爪的数量为两个,当两个所述卡爪定位在所述远端位置时,两个所述卡爪彼此远离;当两个所述卡爪定位在所述近端位置时,两个所述卡爪彼此靠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爪包括爪体及沿所述爪体的位移方向延伸的定位杆,所述定位杆随所述卡爪向远离所述远端位置位移,直至所述定位杆被对应的定位件定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爪还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用于驱动所述卡爪在脱离所述定位件的定位之后位移复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爪还包括沿所述卡爪的位移方向延伸的导滑杆,所述第一弹性件套设于所述导滑杆,所述卡爪向所述远端位置位移的过程中,所述第一弹性件发生弹性变形;定位件定位所述定位杆后,所述定位件克服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力以防止所述卡爪位移复位;所述定位件解除对所述定位杆的定位后,所述第一弹性件恢复弹性形变而驱动所述卡爪位移复位。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结构还包括连接于定位件的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能控制所述定位件对所述卡爪进行定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包括用于定位对应的定位杆的定位块,当所述卡爪处于近端位置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弹力驱动所述定位块抵顶所述定位杆。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杆随对应的爪体位移,所述定位杆相对于对应的定位块位移,至所述定位杆解除对所述定位块的抵持后,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弹性力驱动所述定位块相对于定位杆位移,以定位所述定位杆。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相对于所述定位杆位移后的位置满足所述定位块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定位杆的位移路径上,从而克服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力,抵持所述定位杆朝向所述近端位置的一端。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件还包括操作杆,所述操作杆设在所述定位块之上,并且在受到大于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弹力的驱动力时带动所述定位块移动,以使所述定位块解除对定位杆的定位。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块移动后的位置满足,所述定位块受所述驱动力作用,克服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弹力被移动至远离所述定位杆的位移路径,从而使所述卡爪受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力朝向所述近端位置移动。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结构还包括按压套,所述按压套套接于两个所述操作杆外,按压所述按压套使所述操作杆移动,使所述定位块解除对所述定位杆的定位。
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卡爪分别为包括爪体、沿所述爪体的位移方向延伸的导滑杆和定位杆,以及套设于所述导滑杆的第一弹性件;所述控制结构包括两个定位块、套设在所述定位块之上的操作杆和第二弹性件;当所述卡爪处于近端位置时,所述两个定位块分别位于所述两个定位杆下方并且受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弹力而抵持所述定位杆;当所述爪体受到朝向所述远端位置的大于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性力的驱动力时,所述卡爪朝向所述远端位置移动,直至所述定位杆远离所述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受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弹力作用相对所述定位杆位移,所述位移后的位置满足所述定位块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定位杆的位移路径上;当所述操作杆受到大于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弹力的驱动力时,定位块受所述驱动力作用,克服所述第二弹性件的弹力被移动至远离所述定位杆的位移路径,从而使所述卡爪受所述第一弹性件的弹力朝向所述近端位置移动。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操作杆中间设置有分隔片,当每一定位杆解除对相应的定位件的抵顶后,所述相应定位件相对于所述定位杆位移,使得所述定位件定位对应的定位杆。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一操作杆设置面朝另一操作杆的导滑面,所述导滑面滑动地接触所述分隔片。
17.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件包括相对间隔的两个弹性部,两个所述弹性部分别弹性抵顶于两个定位件,以用于分别驱动两个定位件位移复位。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每一定位件还包括延伸块,其中一弹性部弹性抵顶所述延伸块。
1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弹性件还包括连接于两个弹性部之间的连接部。
20.一种手持云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持杆、云台主体及根据权利要求1-19任意一项所述的夹持机构,所述云台主体包括定位框,所述夹持机构设置于所述定位框,卡爪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定位框,卡爪与所述定位框共同定位智能移动终端。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手持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框沿卡爪的位移方向开设滑槽,每一卡爪分别设置导滑板,所述导滑板滑动地容置于滑槽内,两个卡爪分别沿滑槽相互靠近或相互远离。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手持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框设置有平行于滑槽的两个第一导滑槽,两个卡爪的定位杆分别滑动地插设于两个所述第一导滑槽内,两个定位件的定位块能分别延伸至两个所述第一导滑槽内,两个所述定位杆的外周面分别抵持两个所述定位块远离第一导滑槽,当定位杆沿对应的第一导滑槽滑动至解除与对应的定位块的抵持后,定位块插入对应的第一导滑槽,以定位于所述定位杆的端面。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手持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框开设通孔,两个所述定位件的操作杆的一端穿过所述通孔外露出所述定位框。
24.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手持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框设置有平行于滑槽的两个第二导滑槽,两个卡爪的导滑杆分别可滑动地容置于两个所述第二导滑槽内,两个卡爪的第一弹性件分别容置两个所述第二导滑槽内,每一第一弹性件抵持于对应的导滑杆与对应的第二导滑槽的内壁之间。
25.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手持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云台主体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设置支撑板,所述夹持机构的第二弹性件设置于所述支撑板,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两个弹性部分别抵推两个所述定位件,每一定位件的定位块插入对应的第一导滑槽内。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手持云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的正面凸设分隔片,分隔片用于分隔两个定位件,使每一定位件能单独位移复位。
CN201911289292.4A 2019-12-13 2019-12-13 手持云台及其夹持机构 Pending CN112984353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89292.4A CN112984353A (zh) 2019-12-13 2019-12-13 手持云台及其夹持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89292.4A CN112984353A (zh) 2019-12-13 2019-12-13 手持云台及其夹持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84353A true CN112984353A (zh) 2021-06-18

Family

ID=763429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89292.4A Pending CN112984353A (zh) 2019-12-13 2019-12-13 手持云台及其夹持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84353A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03244042A1 (en) * 2002-09-02 2004-03-18 Rig Engineering Pty. Ltd. Instant-release camera support platform for camera support and stabilizing apparatus
CN103994310A (zh) * 2014-06-06 2014-08-20 威宝摄影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移动终端夹持装置
CN104154386A (zh) * 2014-07-24 2014-11-19 宁波乐歌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平板电脑的夹头
CN105465560A (zh) * 2016-01-08 2016-04-06 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 一种便携式可折叠的手机全景拍照支架
CN205579103U (zh) * 2015-11-11 2016-09-14 源德盛塑胶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线控自拍杆
CN106678506A (zh) * 2017-02-28 2017-05-17 深圳市越疆科技有限公司 摄像增稳固定装置
CN207261946U (zh) * 2017-09-06 2018-04-20 广东思锐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夹持机构及手持稳定器
CN110360416A (zh) * 2019-07-30 2019-10-22 源德盛塑胶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夹持装置及自拍杆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03244042A1 (en) * 2002-09-02 2004-03-18 Rig Engineering Pty. Ltd. Instant-release camera support platform for camera support and stabilizing apparatus
CN103994310A (zh) * 2014-06-06 2014-08-20 威宝摄影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便携式移动终端夹持装置
CN104154386A (zh) * 2014-07-24 2014-11-19 宁波乐歌视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平板电脑的夹头
CN205579103U (zh) * 2015-11-11 2016-09-14 源德盛塑胶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线控自拍杆
CN105465560A (zh) * 2016-01-08 2016-04-06 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 一种便携式可折叠的手机全景拍照支架
CN106678506A (zh) * 2017-02-28 2017-05-17 深圳市越疆科技有限公司 摄像增稳固定装置
CN207261946U (zh) * 2017-09-06 2018-04-20 广东思锐光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夹持机构及手持稳定器
CN110360416A (zh) * 2019-07-30 2019-10-22 源德盛塑胶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夹持装置及自拍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401381B2 (ja) 保持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リモートコントローラ
US8899649B2 (en) Clamping device
US7023430B2 (en) Stylus retaining and releasing mechanism for stylus-receiving housing
US7784774B2 (en) Assembly method and apparatus
US7185862B1 (en) Mounting platform assembly for a stand device
US20200192197A1 (en) Holding mechanism and a handheld stabilizer
US20060145039A1 (en) Universal modular docking platform for portable device
US8902609B2 (en) Chip card holding mechanism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CN207219212U (zh) 遥控器
US20140060220A1 (en) Positioning device and positioning mechanism for same
CN113227632A (zh) 夹持结构、云台设备及可移动平台
CN112984353A (zh) 手持云台及其夹持机构
US8339779B2 (en) Electronic device providing card holder access
EP3313053A1 (en) Card support, card connecting apparatus, and mobile terminal
US8374659B2 (en) Sliding mechanism with changeable paths and cellular phone having the same
CN213576315U (zh) 夹持结构、云台设备、及可移动平台
CN215173599U (zh) 电子设备支架
JP4537541B2 (ja) プリンタの用紙ホルダ
CN111113824B (zh) 顶出回退机构
CN213207028U (zh) 夹持装置及移动终端夹具
CN213207083U (zh) 终端固持装置及稳定器
US11047519B2 (en) Holder for a tablet electronic device
CN210183389U (zh) 夹持支架
CN214216158U (zh) 支架组件及可移动平台
CN220957487U (zh) 冷靴滑块和冷靴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618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