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77755A - 一种船舶螺旋桨的矫正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船舶螺旋桨的矫正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977755A CN112977755A CN202110224448.1A CN202110224448A CN112977755A CN 112977755 A CN112977755 A CN 112977755A CN 202110224448 A CN202110224448 A CN 202110224448A CN 112977755 A CN112977755 A CN 112977755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rrected
- area
- clamp
- correcting
- correc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81/00—Repairing or maintaining vessel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1/00—Straightening, restoring form or removing local distortions of sheet metal or specific articles made therefrom; Stretching sheet metal combined with roll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SHEET METAL OR METAL TUBES, RODS OR PROFILES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D53/00—Making 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 B21D53/88—Making other particular articles other parts for vehicles, e.g. cowlings, mudguar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Straightening Metal Sheet-Like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船舶螺旋桨的矫正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作矫正夹具,将矫正夹具卡于螺旋桨叶片待矫正区域的最小螺距处;采用重熔炬对卡有矫正夹具的待矫正区域进行加热矫正;待当前矫正区域恢复至原状并冷却后,将矫正夹具沿螺距从小到大的方向分步移动至其他待矫正区域并固定,逐步对各个待矫正区域进行加热矫正直至整个螺旋桨叶片矫正完毕。本发明的船舶螺旋桨的矫正方法,通过将矫正夹具卡于螺旋桨叶片的各个待矫正区域处,并根据螺距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对待矫正区域进行逐步加热矫正,能够对面积较大的大型螺旋桨进行变形后的矫正,使得矫正后的螺旋桨螺距恢复尺寸,继续投入使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螺旋桨矫正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船舶螺旋桨的矫正方法。
背景技术
螺旋桨是指靠桨叶在空气或水中旋转,将发动机转动功率转化为推进力的装置,可有两个或较多的叶与毂相连,叶的向后一面为螺旋面或近似于螺旋面的一种推进器,可作为船舶等设备的推进器。
在船舶的航行中,其螺旋桨容易碰撞到礁石、冰块、浮筒、锚链等硬物,导致螺旋桨产生裂纹,弯曲变形,严重时甚至断桨,而如果船舶螺旋桨出现变形会影响到尾轴的震动,从而导致船舶主机运转时损伤,因此,一旦螺旋桨出现变形等问题就急需修复。一般的船舶螺旋桨变形的矫正方法为:根据螺旋桨叶片的厚度做一个叉工具卡在叶片里面,在螺旋桨待矫正叶片加温至通红状态时用叉工具进行扳正,或者制作卡码卡紧并通过螺丝来收拢,或用油压床来压,甚至直接采用大锤敲打,但上述螺旋桨的矫正方法的局限性较大,无法对面积较大的大型螺旋桨进行变形后的矫正。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点和不足,提供一种船舶螺旋桨的矫正方法,能够应用于面积较大的大型螺旋桨的变形矫正。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船舶螺旋桨的矫正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制作矫正夹具,将矫正夹具卡于螺旋桨叶片待矫正区域的最小螺距处;
采用重熔炬对卡有矫正夹具的待矫正区域进行加热矫正;
待当前矫正区域恢复至原状并冷却后,将矫正夹具沿螺距从小到大的方向分步移动至其他待矫正区域并固定,逐步对各个待矫正区域进行加热矫正直至整个螺旋桨叶片矫正完毕。
本发明的船舶螺旋桨的矫正方法,通过将矫正夹具卡于螺旋桨叶片的各个待矫正区域处,并根据螺距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对待矫正区域进行逐步加热矫正,能够对面积较大的大型螺旋桨进行变形后矫正,矫正后的螺旋桨螺距恢复尺寸,能够继续投入使用。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制作矫正夹具,将矫正夹具卡于螺旋桨叶片待矫正区域的最小螺距处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步骤:
在螺旋桨叶片待矫正区域内沿螺距从小到大的方向依次画出若干条矫正线,其中,若干条矫正线的间距根据待矫正区域的叶片厚度设定。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在螺旋桨叶片待矫正区域内沿螺距从小到大的方向依次画出若干条矫正线时,当螺旋桨叶片待矫正区域的叶片厚度为80毫米至100毫米范围内时,以100毫米为间距画出矫正线;当螺旋桨叶片待矫正区域的叶片厚度为50毫米至80毫米范围内时,以150毫米为间距画出矫正线;当螺旋桨叶片待矫正区域的叶片厚度小于50毫米时,以200毫米为间距画出矫正线。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将矫正夹具沿螺距从小到大的方向分步移动至其他待矫正区域并固定的方法为:将矫正夹具沿螺距从小到大的方向分步移动至其他矫正线处并固定。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采用重熔炬对卡有矫正夹具的待矫正区域进行加热矫正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配重块与矫正夹具上的吊耳连接;
采用重熔炬对矫正夹具夹持的待矫正区域进行均匀加热;
待当前矫正区域的压力面和吸力面均被加热至通红时,用起重设备将配重块吊起至一定高度;其中,配重块吊起的高度与预设的螺旋桨叶片的矫正变形量相匹配;
对当前矫正区域持续加热直至配重块落地。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矫正夹具包括第一夹具、第二夹具和第三夹具;
当对螺距为0.7R至0.8R范围内的待矫正区域进行加热矫正时,采用第一夹具卡于螺旋桨叶片的中部的待矫正区域,并在第一夹具靠近螺旋桨叶片的吸力面的吊耳上连接第一配重块,同时采用第二夹具卡于螺旋桨叶片的边缘,并在第二夹具上连接第二配重块,待当前矫正区域的压力面和吸力面均被加热至通红时,用起重设备将第一夹具所连接的第一配重块,以及第二夹具所连接的第二配重块吊起至一定高度,并持续加热直至第一配重块和第二配重块落地;
当对螺距为0.8R至0.85R范围内的待矫正区域进行加热矫正时,采用第一夹具卡于螺旋桨叶片的中部的待矫正区域,并在第一夹具靠近螺旋桨叶片的吸力面的吊耳上连接第一配重块,待当前矫正区域的压力面和吸力面均被加热至通红时,用起重设备将第一夹具所连接的第一配重块吊起至一定高度,并持续加热直至第一配重块落地;
当对螺距为0.85R至0.95R范围内的待矫正区域进行加热矫正时,采用第一夹具卡于螺旋桨叶片的中部的待矫正区域,采用第二夹具卡于螺旋桨叶片的叶梢处的待矫正区域,并在第二夹具上连接第二配重块,待当前矫正区域的压力面和吸力面均被加热至通红时,用起重设备将第二夹具所连接的第二配重块吊起至一定高度,持续加热直至第二配重块落地;
当对螺距大于0.95R的待矫正区域进行加热矫正时,采用第三夹具卡于螺旋桨叶片的叶梢处的待矫正区域,不使用配重块,握住第三夹具的套筒将变形区域扳正。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采用重熔炬对卡有矫正夹具的待矫正区域进行加热矫正时,沿矫正夹具夹持的待矫正区域来回缓慢移动重熔炬均匀加热,其加热范围从矫正夹具所夹持的螺旋桨叶片的中心点向各个方向延伸至周围300毫米的邻近区域,且加热时的降温梯度不超过每300毫米降低55度。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采用重熔炬对卡有矫正夹具的待矫正区域进行加热矫正时,不断调整天然气和氧气的体积比采用不同的火焰对待矫正区域进行加热矫正。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采用重熔炬对卡有矫正夹具的待矫正区域进行加热矫正时,不断调整天然气和氧气的体积比采用不同的火焰对待矫正区域进行加热矫正的方法为:
采用纯天然气对卡有矫正夹具的待矫正区域持续加热4.5小时;
调整氧气和天然气的体积比至1.3使火焰变为中性焰,并使中性焰距离待矫正区域130毫米处持续加热直至待矫正区域的温度升高至650度至850度;
调整氧气和天然气的体积比至小于1.3使中性焰变为碳化焰,并使碳化焰距离待矫正区域170毫米处持续加热直至待矫正区域的颜色变为暗红色;
调整氧气和天然气的体积比至大于1.3使碳化焰变为氧化焰,并使氧化焰距离待矫正区域200毫米处持续加热直至待矫正区域恢复至原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原螺旋桨叶片矫正方法存在的无法对面积较大的大型螺旋桨进行变形后的矫正,操作复杂,且矫正过程中容易断桨,或矫正后出现裂纹等问题。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不同的矫正夹具卡于螺旋桨叶片的各个待矫正区域处,并根据螺距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对待矫正区域进行逐步加热矫正,能够对面积较大的大型螺旋桨进行变形后矫正,操作方便,且矫正过程中不易产生断桨,矫正后的螺旋桨螺距顺畅,不会出现裂纹。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发明。
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螺旋桨叶片上的矫正线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第一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第二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第三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螺旋桨第一矫正阶段的矫正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螺旋桨第二矫正阶段的矫正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螺旋桨第三矫正阶段的矫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船舶的航行中,螺旋桨作为船舶的一种推进器推动船舶前进或后退,很容易碰撞到礁石、冰块、浮筒、锚链等硬物,导致螺旋桨产生裂纹,弯曲变形,严重时甚至断桨,而如果船舶螺旋桨出现变形会影响到尾轴的震动,从而导致船舶主机运转时损伤,因此,一旦螺旋桨出现变形等问题就急需修复。而有些螺旋桨叶片的面积非常大,且非常厚,如叶片面积大约为1100mm*980毫米,变形处的螺距为0.95R、0.9R、0.85R、0.8R、0.7R,甚至达到0.65R,叶片厚度为50毫米至100毫米范围时,如果还采用原矫正方法就无法实现大面积螺旋桨变形叶片的矫正,且矫正过程中容易出现断桨,矫正以后的螺距不够顺畅,且操作无法进行。而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船舶螺旋桨的矫正方法,能够使大面积发生变形的大型螺旋桨恢复原状继续使用,且在矫正过程中螺旋桨不易出现断桨,矫正之后的螺旋桨叶片不会出现裂纹,且螺距顺畅。
本实施例的船舶螺旋桨的矫正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制作矫正夹具,将矫正夹具卡于螺旋桨叶片待矫正区域的最小螺距处;
S2:采用重熔炬对卡有矫正夹具的待矫正区域进行加热矫正;
S3:待当前矫正区域恢复至原状并冷却后,将矫正夹具沿螺距从小到大的方向分步移动至其他待矫正区域并固定,逐步对各个待矫正区域进行加热矫正直至整个螺旋桨叶片矫正完毕。
本实施例的矫正方法,通过制作矫正夹具,将矫正夹具卡于螺旋桨叶片的各个待矫正区域处,并根据螺距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对各个待矫正区域进行逐步矫正,能够对面积较大的大型螺旋桨进行变形后矫正,且矫正过程中不易产生断桨,矫正之后的螺旋桨叶片不会出现裂纹,且螺距顺畅。
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步骤S1,制作矫正夹具,将矫正夹具卡于螺旋桨叶片待矫正区域的最小螺距处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步骤:
在螺旋桨叶片待矫正区域内沿螺距从小到大的方向依次画出若干条矫正线,其中,若干条矫正线的间距根据待矫正区域的叶片厚度设定,且若干条矫正线为直线,以便于操作人员快速准确的放置固定好矫正夹具;并且在重熔炬加热过程中,有助于观察火炬的移动是否按照直线移动,能够防止火炬移动时出现左右摆动,以免加热不够均匀而影响到矫正的效果。
请参阅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螺旋桨叶片上的矫正线的示意图。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固定矫正夹具之前,在螺旋桨叶片10的待矫正区域的压力面和吸力面上沿螺距从小到大的方向依次画出了五条矫正直线20,即从螺旋桨叶片的根部至叶梢方向依次分布的五条矫正线20,且螺旋桨叶片的压力面的矫正线和吸力面的矫正线一一对应。在将矫正夹具沿螺距从小到大的方向分步移动至其他待矫正区域并固定时,可以将矫正夹具沿螺距从小到大的方向分步移动至其他矫正线20处并固定。矫正线作为矫正夹具夹持时的参考线,有利于操作人员快速准确地将矫正夹具卡于螺旋桨叶片的待矫正区域上。其中,从螺旋桨叶片的根部至叶梢方向,在螺距为0.7R处画有第一条矫正线,在螺距为0.75R处画有第二条矫正线,在螺距为0.8R处画有第三条矫正线,在螺距为0.85R处画有第四条矫正线,在螺距为0.9R处画有第四条矫正线,在螺距为0.95R处画有第五条矫正线。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当螺旋桨叶片待矫正区域的叶片厚度为80毫米至100毫米范围内时,以100毫米为间距画出矫正线;当螺旋桨叶片的待矫正区域的叶片厚度为50毫米至80毫米范围内时,以150毫米为间距画出矫正线;当螺旋桨叶片的待矫正区域的叶片厚度小于50毫米时,以200毫米为间距画出矫正线。
在步骤S1中,制作矫正夹具,将矫正夹具卡于螺旋桨叶片待矫正区域的最小螺距处。
本实施例中制作了三种矫正夹具,分别为第一夹具、第二夹具和第三夹具。
请参阅图2,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第一夹具的结构示意图。第一夹具30由规格为120*120*80毫米的工字钢制作而成,其包括上板夹31和下板夹32,当第一夹具30卡于待矫正的螺旋桨叶片上时,上板夹31和下板夹32通过插销锁紧;且上板夹31和下板夹32上均设置有吊耳,以便于将夹具吊起移动,或悬挂配重块;上板夹31,以及下板夹32的中间腰部区域均设置有加强筋,以提高板夹的牢固强度。具体的,在第一夹具31制作时,由于螺旋桨叶片螺距为0.7R处的宽度为最宽,因此,第一夹具31的宽度以螺旋桨叶片螺距为0.7R处的宽度为基准,以便于第一夹具31能够将螺旋桨叶片0.7R螺距处完全夹持,利于变形矫正。将第一夹具31卡于螺旋桨叶片中部的各个螺距处的各个待矫正区域,以给变形的叶片施加一定的压力,有助于加热矫正过程中螺旋桨叶片恢复原状。另外,第一夹具的使用还可以遮挡住火焰带来的高温气浪,防止伤害到操作人员。
请参阅图3,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第二夹具的结构示意图。第二夹具40包括第一夹持部41和设置于第一夹持部41上的第一悬梁42,其中第一夹持部41上具有开口,通过开口可以套入螺旋桨叶片10的叶梢处,以便于对螺旋桨叶片10的待矫正区域进行加热矫正;其中,第一悬梁42用于悬挂配重块,以便于给变形的叶片施加一定的压力,有助于加热矫正过程中叶片恢复原状。
请参阅图4,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第三夹具的结构示意图。第三夹具50包括第二夹持部51和设置于第二夹持部51上的套筒52,其中第二夹持部51为G型夹持部。由于螺旋桨叶片的叶梢处的厚度较小,可以将G型夹持部卡入螺旋桨叶片的叶梢处,当待矫正区域加温至通红状态时,操作人员手握套筒将待变形的叶梢处矫正,方便快捷。其中,将G型夹持部卡入螺旋桨叶片的叶梢处时,一些情况下,矫正时需要加上垫块,具体情况视叶梢处的变形面积和形态而定。例如对于螺旋桨叶片的边缘厚度小于第三夹具的第二夹持部的卡口时,需要加垫块,又如当螺旋桨叶片的边缘存在裂开及波浪形状时需要加垫块,有助于稳固地对螺旋桨叶片的边缘进行夹持,利于矫正。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观察矫正部位的受热情况以及变形恢复情况,还可以在待矫正区域的压力面与矫正夹具之间的中间空隙处放置垫块,以及可以在待矫正区域的吸力面与矫正夹具之间的中间空隙处放置垫块。
在步骤S2中,采用重熔炬对卡有矫正夹具的待矫正区域进行加热矫正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21:将配重块与矫正夹具上的吊耳连接。
S22:采用重熔炬对矫正夹具夹持的待矫正区域进行均匀加热,当待矫正区域画有矫正线时,加热时的火焰需要按照矫正线直线走动,防止火焰的左右摆动导致加热不均影响矫正。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采用重熔炬对待矫正区域进行均匀加热时,可以将重熔炬悬挂在一定高度,并放置于矫正夹具上,才重熔炬火焰移动时,可以沿矫正夹具的压力面滑动重熔炬,操作人员不用再提起重熔炬,减轻了作业强度。
S23:待当前矫正区域的压力面和吸力面均被加热至通红时,用起重设备将配重块吊起至一定高度;其中,配重块吊起的高度与预设的螺旋桨叶片的矫正变形量相匹配,需要分多次吊起配重块;配重块的重量约为1吨的铁块,配重块的使用能够给矫正过程的叶片受力点施加一定的拉力,有助于叶片快速地恢复至原状。
具体的,可以根据预先确定的矫正尺寸来设定配重块的悬空高度,每一次当配重块落地时,就可以知道矫正恢复的尺寸,其中每一次吊起配重块的悬空尺寸不能过大,每次以60毫米至100毫米为宜,分多次逐步的矫正恢复。
S24:对当前矫正区域持续加热直至配重块落地。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需要分四个阶段进行加热矫正,通过在不同的螺距处使用不同的夹具,以及悬挂不同的配重块来逐步矫正各个待矫正区域,是一种软性矫正方法,有利于螺旋桨叶片螺距恢复至原来尺寸,且在矫正过程中不易出现断桨,矫正后不易出现裂纹。
请同时参阅图5至图7,其中,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螺旋桨第一矫正阶段的矫正示意图;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螺旋桨第二矫正阶段的矫正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螺旋桨第三矫正阶段的矫正示意图。
第一阶段时,当对螺距为0.7R至0.8R范围内的待矫正区域进行加热矫正时,采用第一夹具30卡于螺旋桨叶片10的中部的待矫正区域,并在第一夹具30靠近螺旋桨叶片10的吸力面的吊耳上连接第一配重块60,同时采用第二夹具40卡于螺旋桨叶片10的边缘,并在第二夹具40上连接第二配重块60,待当前矫正区域的压力面和吸力面均被加热至通红时,用起重设备将第一夹具30所连接的第一配重块60,以及第二夹具40所连接的第二配重块60吊起至一定高度,并持续加热直至第一配重块和第二配重块落地。若在螺距为0.7R至0.8R范围内的待矫正区域,画有多条矫正线,则需要移动多次第一夹具的位置,按照上述方法进行多次加热矫正才能完成螺距为0.7R至0.8R区域内的变形矫正。
第二阶段时,当对螺距为0.8R至0.85R范围内的待矫正区域进行加热矫正时,采用第一夹具30卡于螺旋桨叶片10的中部的待矫正区域,并在第一夹具30靠近螺旋桨叶片10的吸力面的吊耳上连接第一配重块60,待当前矫正区域的压力面和吸力面均被加热至通红时,用起重设备将第一夹具30所连接的第一配重块60吊起至一定高度,并持续加热直至第一配重块60落地。若在螺距为0.8R至0.85R范围内的待矫正区域,画有多条矫正线,则需要移动多次第一夹具的位置,按照上述方法进行多次加热矫正才能完成螺距为0.85R至0.95R区域内的变形矫正。
第三阶段时,当对螺距为0.85R至0.95R范围内的待矫正区域进行加热矫正时,采用第一夹具30卡于螺旋桨叶片10的中部的待矫正区域,此时,第一夹具30上不需要再连接配重块,采用第二夹具40卡于螺旋桨叶片10的叶梢处的待矫正区域,并在第二夹具40上连接第二配重块60,待当前矫正区域的压力面和吸力面均被加热至通红时,用起重设备将第二夹具40所连接的第二配重块60吊起至一定高度,持续加热直至第二配重块60落地。若在螺距为0.85R至0.95R范围内的待矫正区域,画有多条矫正线,则需要多次移动第一夹具的位置,按照上述方法进行多次加热矫正才能完成螺距为0.85R至0.95R区域内的变形矫正。
第四阶段时,当对螺距大于0.95R的待矫正区域进行加热矫正时,采用第三夹具50卡于螺旋桨叶片10的叶梢处的待矫正区域,不使用配重块,当当前待矫正区域加温至通红状态时,操作人员用手直接握住第三夹具的套筒将变形区域扳正。若在螺距为大于0.95R的待矫正区域,画有一条矫正线,则需要固定一次矫正夹具的位置,按照上述方法进行一次加热矫正就能完成螺距为大于0.95R区域内的变形矫正。
需要说明的是,在每一次移动矫正夹具或者更换矫正夹具时,需要等当前矫正区域冷却至250度再进行,以保证叶片能够矫正恢复至原状。
在对待矫正区域进行加热矫正的过程中,采用重熔炬对卡有矫正夹具的待矫正区域进行加热矫正时,需要对加热范围以及加热温度进行严格控制,即沿矫正夹具夹持的待矫正区域来回缓慢移动重熔炬均匀加热,避免局部过热。加热时,还需要以螺旋桨的压力面为正面,采用软性火焰进行缓慢均匀的加热,温度应该通过变形的整个截面,其加热范围从矫正夹具所夹持的螺旋桨叶片的中心点向各个方向延伸至周围300毫米的邻近区域,且加热时的降温梯度不超过每300毫米降低55度。
另外,由于螺旋桨叶片的中心位置的厚度会比边缘的厚度要厚,因此,加热火焰在待矫正区域中部沿矫正线移动时的速度需要比叶片边缘时的移动速度慢,有助于均匀加热。
进一步的,在对待矫正区域进行加热矫正的过程中,由于不同阶段需要的火焰以及温度均不同,需要不断调整天然气和氧气的体积比采用不同的火焰对待矫正区域进行加热矫正。具体的,包括以下步骤:
采用纯天然气对卡有矫正夹具的待矫正区域持续加热4.5小时;
调整氧气和天然气的体积比至1.3使火焰变为中性焰,并使中性焰距离待矫正区域130毫米处持续加热直至待矫正区域的温度升高至650度至850度;
然后调整氧气和天然气的体积比至小于1.3使中性焰变为碳化焰,并使碳化焰距离待矫正区域170毫米处持续加热直至待矫正区域的颜色变为暗红色;
最后调整氧气和天然气的体积比至大于1.3使碳化焰变为氧化焰,并使氧化焰距离待矫正区域200毫米处持续加热直至待矫正区域恢复至原状。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在对待矫正区域进行加热矫正的过程中,可先采用一把重熔炬在螺旋桨叶片的压力面进行加热,直到能够看到铜合金材料出现暗红时,转换为氧化焰继续加热,此时,再加一把重熔炬对准待矫正区域的吸力面继续加热,并将天然气和氧气的气体流量开大最大。当待矫正区域的压力面和吸力面的对称位置加热至通红时,用其中设备将配重块吊起挂在夹具上,并记住配重块距离地面的悬空高度,根据这个悬空高度来测量判断叶片恢复的尺寸,同时,可以在螺旋桨叶片的压力面再加入一把重熔炬,两把重熔炬同时,分别对待矫正区域的两端进行加热,有助于快速矫正。
利用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述螺旋桨变形的矫正方法,通过将不同的矫正夹具卡于螺旋桨叶片的各个待矫正区域处,并根据螺距从小到大的顺序依次对待矫正区域进行逐步加热矫正,能够对面积较大的大型螺旋桨进行变形后矫正,操作方便。由于螺旋桨为铜合金材料制作而成,且面积较大,叶片厚度较厚,在碰撞等海损过程中其变形属于冷态强制变形,会产生材质内应力,而本申请中的按照螺距从小到大的方向依次逐步加热矫正的方法是一种软性矫正方法,能够使其加热矫正过程中逐渐释放内应力,使得恢复的螺距不会起波浪状,整体平顺无裂纹,且在矫正过程中不易出现断桨。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9)
1.一种船舶螺旋桨的矫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制作矫正夹具,将矫正夹具卡于螺旋桨叶片待矫正区域的最小螺距处;
采用重熔炬对卡有矫正夹具的待矫正区域进行加热矫正;
待当前矫正区域恢复至原状并冷却后,将矫正夹具沿螺距从小到大的方向分步移动至其他待矫正区域并固定,逐步对各个待矫正区域进行加热矫正直至整个螺旋桨叶片矫正完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螺旋桨的矫正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制作矫正夹具,将矫正夹具卡于螺旋桨叶片待矫正区域的最小螺距处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步骤:
在螺旋桨叶片待矫正区域内沿螺距从小到大的方向依次画出若干条矫正线,其中,若干条矫正线的间距根据待矫正区域的叶片厚度设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舶螺旋桨的矫正方法,其特征在于:在螺旋桨叶片待矫正区域内沿螺距从小到大的方向依次画出若干条矫正线时,当螺旋桨叶片待矫正区域的叶片厚度为80毫米至100毫米范围内时,以100毫米为间距画出矫正线;当螺旋桨叶片待矫正区域的叶片厚度为50毫米至80毫米范围内时,以150毫米为间距画出矫正线;当螺旋桨叶片待矫正区域的叶片厚度小于50毫米时,以200毫米为间距画出矫正线。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船舶螺旋桨的矫正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将矫正夹具沿螺距从小到大的方向分步移动至其他待矫正区域并固定的方法为:将矫正夹具沿螺距从小到大的方向分步移动至其他矫正线处并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螺旋桨的矫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重熔炬对卡有矫正夹具的待矫正区域进行加热矫正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配重块与矫正夹具上的吊耳连接;
采用重熔炬对矫正夹具夹持的待矫正区域进行均匀加热;
待当前矫正区域的压力面和吸力面均被加热至通红时,用起重设备将配重块吊起至一定高度;其中,配重块吊起的高度与预设的螺旋桨叶片的矫正变形量相匹配;
对当前矫正区域持续加热直至配重块落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船舶螺旋桨的矫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矫正夹具包括第一夹具、第二夹具和第三夹具;
当对螺距为0.7R至0.8R范围内的待矫正区域进行加热矫正时,采用第一夹具卡于螺旋桨叶片的中部的待矫正区域,并在第一夹具靠近螺旋桨叶片的吸力面的吊耳上连接第一配重块,同时采用第二夹具卡于螺旋桨叶片的边缘,并在第二夹具上连接第二配重块,待当前矫正区域的压力面和吸力面均被加热至通红时,用起重设备将第一夹具所连接的第一配重块,以及第二夹具所连接的第二配重块吊起至一定高度,并持续加热直至第一配重块和第二配重块落地;
当对螺距为0.8R至0.85R范围内的待矫正区域进行加热矫正时,采用第一夹具卡于螺旋桨叶片的中部的待矫正区域,并在第一夹具靠近螺旋桨叶片的吸力面的吊耳上连接第一配重块,待当前矫正区域的压力面和吸力面均被加热至通红时,用起重设备将第一夹具所连接的第一配重块吊起至一定高度,并持续加热直至第一配重块落地;
当对螺距为0.85R至0.95R范围内的待矫正区域进行加热矫正时,采用第一夹具卡于螺旋桨叶片的中部的待矫正区域,采用第二夹具卡于螺旋桨叶片的叶梢处的待矫正区域,并在第二夹具上连接第二配重块,待当前矫正区域的压力面和吸力面均被加热至通红时,用起重设备将第二夹具所连接的第二配重块吊起至一定高度,持续加热直至第二配重块落地;
当对螺距大于0.95R的待矫正区域进行加热矫正时,采用第三夹具卡于螺旋桨叶片的叶梢处的待矫正区域,不使用配重块,握住第三夹具的套筒将变形区域扳正。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螺旋桨的矫正方法,其特征在于:
采用重熔炬对卡有矫正夹具的待矫正区域进行加热矫正时,沿矫正夹具夹持的待矫正区域来回缓慢移动重熔炬均匀加热,其加热范围从矫正夹具所夹持的螺旋桨叶片的中心点向各个方向延伸至周围300毫米的邻近区域,且加热时的降温梯度不超过每300毫米降低55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船舶螺旋桨的矫正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重熔炬对卡有矫正夹具的待矫正区域进行加热矫正时,不断调整天然气和氧气的体积比采用不同的火焰对待矫正区域进行加热矫正。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船舶螺旋桨的矫正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采用重熔炬对卡有矫正夹具的待矫正区域进行加热矫正时,不断调整天然气和氧气的体积比采用不同的火焰对待矫正区域进行加热矫正的方法为:
采用纯天然气对卡有矫正夹具的待矫正区域持续加热4.5小时;
调整氧气和天然气的体积比至1.3使火焰变为中性焰,并使中性焰距离待矫正区域130毫米处持续加热直至待矫正区域的温度升高至650度至850度;
调整氧气和天然气的体积比至小于1.3使中性焰变为碳化焰,并使碳化焰距离待矫正区域170毫米处持续加热直至待矫正区域的颜色变为暗红色;
调整氧气和天然气的体积比至大于1.3使碳化焰变为氧化焰,并使氧化焰距离待矫正区域200毫米处持续加热直至待矫正区域恢复至原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224448.1A CN112977755B (zh) | 2021-03-01 | 2021-03-01 | 一种船舶螺旋桨的矫正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224448.1A CN112977755B (zh) | 2021-03-01 | 2021-03-01 | 一种船舶螺旋桨的矫正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977755A true CN112977755A (zh) | 2021-06-18 |
CN112977755B CN112977755B (zh) | 2022-04-22 |
Family
ID=763514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224448.1A Active CN112977755B (zh) | 2021-03-01 | 2021-03-01 | 一种船舶螺旋桨的矫正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977755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790140B (zh) * | 2022-03-10 | 2023-01-11 | 國立清華大學 | 面形改造裝置及其方法 |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SU948485A1 (ru) * | 1980-12-31 | 1982-08-07 | Центральное Опытное Конструкторское Проектно-Технологическое Бюро Всесоюзного Научно-Производственного Объединения "Ремдеталь" |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правки металлоконструкций |
CN101758525A (zh) * | 2008-12-26 | 2010-06-30 | 武村工艺株式会社 | 板体形状矫正夹具 |
CN102151717A (zh) * | 2010-12-27 | 2011-08-17 | 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挂舵臂壳体板火焰矫正方法 |
CN102266882A (zh) * | 2011-07-29 | 2011-12-07 | 安徽鸿路钢结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夹紧矫正装置及矫正方法 |
JP2013169549A (ja) * | 2012-02-17 | 2013-09-02 |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 曲げ加工装置 |
JP2013169548A (ja) * | 2012-02-17 | 2013-09-02 |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 曲げ加工装置 |
CN204974824U (zh) * | 2015-07-27 | 2016-01-20 | 天津中际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中薄板焊接的矫正卡具 |
CN109648250A (zh) * | 2019-01-30 | 2019-04-19 | 广州中船文冲船坞有限公司 | 螺旋桨断桨的镶块修复方法 |
CN112008273A (zh) * | 2020-07-09 | 2020-12-01 | 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船舶t型材焊接变形矫正方法 |
CN112061340A (zh) * | 2020-09-16 | 2020-12-11 |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 一种船体壁板的矫正变形方法 |
-
2021
- 2021-03-01 CN CN202110224448.1A patent/CN11297775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SU948485A1 (ru) * | 1980-12-31 | 1982-08-07 | Центральное Опытное Конструкторское Проектно-Технологическое Бюро Всесоюзного Научно-Производственного Объединения "Ремдеталь" |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правки металлоконструкций |
CN101758525A (zh) * | 2008-12-26 | 2010-06-30 | 武村工艺株式会社 | 板体形状矫正夹具 |
CN102151717A (zh) * | 2010-12-27 | 2011-08-17 | 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挂舵臂壳体板火焰矫正方法 |
CN102266882A (zh) * | 2011-07-29 | 2011-12-07 | 安徽鸿路钢结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夹紧矫正装置及矫正方法 |
JP2013169549A (ja) * | 2012-02-17 | 2013-09-02 |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 曲げ加工装置 |
JP2013169548A (ja) * | 2012-02-17 | 2013-09-02 |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 曲げ加工装置 |
CN204974824U (zh) * | 2015-07-27 | 2016-01-20 | 天津中际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 中薄板焊接的矫正卡具 |
CN109648250A (zh) * | 2019-01-30 | 2019-04-19 | 广州中船文冲船坞有限公司 | 螺旋桨断桨的镶块修复方法 |
CN112008273A (zh) * | 2020-07-09 | 2020-12-01 | 中船第九设计研究院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船舶t型材焊接变形矫正方法 |
CN112061340A (zh) * | 2020-09-16 | 2020-12-11 |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 一种船体壁板的矫正变形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李家熹等: "《船舶保险海事处理指南》", 30 April 2001, 大连海事大学出版社 *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790140B (zh) * | 2022-03-10 | 2023-01-11 | 國立清華大學 | 面形改造裝置及其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977755B (zh) | 2022-04-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2977755B (zh) | 一种船舶螺旋桨的矫正方法 | |
JP4740620B2 (ja) | タービンバケットのテノンを補修するための装置及び方法 | |
CN105499891B (zh) | 一种三点球面支承的焊接方法 | |
JPH06198438A (ja) | 超合金製のワークピースの溶接方法及び装置 | |
CN104722609B (zh) | 一种矫正c型铸钢件的装置及其方法 | |
CN104164547B (zh) | 基于局部热处理的金属件修复后去应力和校形方法与装置 | |
CN107116361A (zh) | 汽轮机组蒸汽管道整体试压、整体无应力配管施工方法 | |
CN107649843A (zh) | 一种高强度低磁锚链及其制造工艺 | |
CN107828958A (zh) | 焊后热处理支撑工具及焊后热处理支撑装置 | |
CN103692063A (zh) | 一种新型焊接装置 | |
CN205932922U (zh) | 一种钢筋笼吊装滑轮装置 | |
CN211595733U (zh) | 一种紧固件加工用热处理设备 | |
CN204602909U (zh) | 一种矫正c型铸钢件的装置 | |
FR2586473A1 (fr) | Dispositif de suspension d'un four de cuisson pour electrodes, pour fours electriques ou analogues | |
CN216156020U (zh) | 一种单晶硅导流筒拆装辅助装置 | |
CN214350629U (zh) | 一种悬挂式齿轮减速机箱体开裂手工焊接装置 | |
CN103273262A (zh) | 一种过驳浮台臂架板焊接及整形方法 | |
CN210388012U (zh) | 一种高速车轮大型铝锻合金吊具的焊接装置 | |
CN106216939A (zh) | 一种铝电解多功能机组清理铲抓斗修复方法 | |
CN208747453U (zh) | 一种不规则锅炉膜式壁用起吊装置 | |
CN209485852U (zh) | 空化水射流表面强化处理试验用夹持装置 | |
CN107248420B (zh) | 核电站钢制安全壳电气贯穿件的安装方法 | |
CN214244530U (zh) | 一种用于控制高空作业车车臂热处理变形的工装 | |
CN105057907A (zh) | 超大直径金刚石圆锯片基体的拼装焊接工艺 | |
JP5557461B2 (ja) | 転炉og設備のフードチューブの補修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