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74027A - 喷雾器 - Google Patents

喷雾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74027A
CN112974027A CN201911281575.4A CN201911281575A CN112974027A CN 112974027 A CN112974027 A CN 112974027A CN 201911281575 A CN201911281575 A CN 201911281575A CN 112974027 A CN112974027 A CN 1129740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taining
connecting piece
connecting port
piece
cylinder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8157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其彬
高昌印
乔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Positec Power Tool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8157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74027A/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25046 priority patent/WO2021114942A1/zh
Publication of CN1129740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7402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11/00Single-unit hand-held apparatus in which flow of contents is produced by the muscular force of the operator at the moment of use
    • B05B11/01Single-unit hand-held apparatus in which flow of contents is produced by the muscular force of the operator at the moment of use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producing the flow
    • B05B11/10Pump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the contents from the container to a pump chamber by a sucking effect and forcing the contents out through the dispensing nozzle
    • B05B11/1001Piston pump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5SPRAYING OR ATOMISING IN GENERAL; APPLYING FLUENT MATERIALS TO SURFACES, IN GENERAL
    • B05BSPRAYING APPARATUS; ATOMISING APPARATUS; NOZZLES
    • B05B11/00Single-unit hand-held apparatus in which flow of contents is produced by the muscular force of the operator at the moment of use
    • B05B11/01Single-unit hand-held apparatus in which flow of contents is produced by the muscular force of the operator at the moment of use characterised by the means producing the flow
    • B05B11/10Pump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the contents from the container to a pump chamber by a sucking effect and forcing the contents out through the dispensing nozzle
    • B05B11/1042Components or details

Landscapes

  • Catching Or Destruc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喷雾器,包括筒体,设有连接口,连接口具有轴线方向;主机,包括气体产生机构;气体产生机构的出气端配接有能插入连接口中并能在连接口中沿轴线方向移动的连接件,连接件包括连通气体产生机构的出气端与筒体的导气通道、设在其外壁的第一止退部;止退机构,其一端与筒体可拆卸连接,另一端设有与第一止退部可配合的第二止退部;止退机构与筒体连接时,止退机构与所述筒体至少沿轴线方向固定;连接件在连接口中处于工作位置时,第一止退部和第二止退部配合以抑制连接件在连接口中朝背离筒体的方向移动。本发明实施例的喷雾器可使一个主机适配多种不同筒体,主机的通用性较佳。

Description

喷雾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液体喷洒用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喷雾器。
背景技术
喷雾器通常可用于将液体例如包括但不限于杀虫剂、除草剂、杀真菌剂、杀虫剂、肥料溶液、营养液等施加到目标区域,用于地面维护、支持作物生长、害虫防治等。在一种已知的实施例中,喷雾器可包括设有气体产生机构的主机和用于容置液体的筒体。使用时,主机与筒体连接,启动控制开关,气体产生机构操作,向筒体内充入高压气体,对容置与筒体内的液体进行增压。当筒体内的气压超过一定值后,筒体内容置的液体通过喷嘴喷出并被施加到目标区域上,实现喷雾作业。
但是,现有的喷雾器中的主机,一般只能针对性连接一种对应型号的筒体。当需要使用多种不同型号的筒体时,需要针对这些型号不同的筒体的型号配备对应的主机。因此,主机无法与多种不同型号的筒体适配,通用性较差。
发明内容
基于前述的现有技术缺陷,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喷雾器,其可使一个主机适配多种不同筒体,主机的通用性较佳。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喷雾器,包括:
筒体,设有连接口,所述连接口具有轴线方向;
主机,包括气体产生机构;所述气体产生机构的出气端配接有能插入所述连接口中并能在所述连接口中沿所述轴线方向移动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连通所述气体产生机构的出气端与所述筒体的导气通道、设于其外壁的第一止退部;
止退机构,其一端与所述筒体可拆卸连接,另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止退部配合的第二止退部;所述止退机构与所述筒体连接时,所述止退机构与所述筒体至少沿所述轴线方向固定;所述连接件在所述连接口中处于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一止退部与第二止退部配合以抑制所述连接件在所述连接口中朝背离所述筒体的方向移动。
优选地,所述止退机构包括与所述筒体可拆卸连接的转接件、与所述转接件连接的止退件;所述第一止退部设在所述止退件上。
优选地,所述止退件连接有止退环,所述第一止退部设在所述止退环的内壁;
所述第一止退部为形成在所述连接件外壁的外螺纹,所述第二止退部为形成在所述止退环内壁的内螺纹;或者,
所述第一止退部为形成在所述连接件外壁并倾斜向下延伸的第一止退齿,所述第二止退部为形成在所述止退环内壁并倾斜向下延伸的第二止退齿。
优选地,所述筒体包括筒身、设在所述筒身上并沿径向向内颈缩的瓶颈结构、设在所述瓶颈结构上并沿径向向外扩展的壶口结构;所述连接口形成在所述瓶颈结构中;
所述转接件背对所述止退件的端部连接有卡环,所述卡环可拆卸的套设在所述瓶颈结构外并顶抵所述壶口结构的下端。
优选地,所述卡环包括多个扇环,多个所述扇环可围合拼接形成所述卡环。
优选地,所述转接件包括与多个所述扇环对应连接的径向转接部、与多个所述径向转接部对应连接的轴向转接部;多个所述扇环分别设在多个所述径向转接部背对所述轴向转接部的端部,所述轴向转接部与所述止退件可至少沿所述轴线方向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外设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在所述连接件处于工作位置时密封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连接口之间的缝隙。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上设有压块;所述连接件处于工作位置时,所述压块将所述密封件压紧在所述压块与所述连接口之间。
优选地,所述压块具有颈缩部及位于所述颈缩部上方的周向扩展凸缘,所述密封件套设在所述颈缩部外并顶抵所述周向扩展凸缘的下端。
优选地,所述颈缩部的径向尺寸不大于所述连接口的口径,所述周向扩展凸缘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连接口的口径;
所述连接件处于工作位置时,所述颈缩部嵌入所述连接口中,所述周向扩展凸缘封堵所述连接口的外端面,所述密封件压紧在所述周向扩展凸缘和所述连接口内壁之间。
优选地,所述压块套设在所述连接件外;所述连接件在所述连接口中周向旋转时,所述压块及所述密封件相对于所述连接口静止,所述压块及所述密封件不随所述连接件一起转动。
优选地,所述连接件的外壁设有位于所述压块上方的顶推台阶,所述顶推台阶顶抵在所述周向扩展凸缘的上端面。
当操作主机而带动连接件在筒体的连接口中沿轴线方向移动至工作位置之后,止退机构与筒体至少沿轴线方向固定,第一止退部与第二止退部配合以抑制连接件在连接口中朝背离筒体的方向移动。从而,借助止退机构,使连接件固定在连接口中,并被维持在工作位置,而不与连接口发生脱离。
并且,由于止退机构与筒体可拆卸连接。因此,当需要主机与其他型号的筒体适配时,只需将止退机构从当前的筒体上拆卸,再将其连接至需要更换的筒体上,即可对连接件在另一个筒体的连接口中的位置进行固定,从而实现主机与不同型号的筒体的适配安装。如此,一个主机可适配多种不同型号的筒体,提高了主机的通用性。
参照后文的说明和附图,详细公开了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指明了本发明的原理可以被采用的方式。应该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在范围上并不因而受到限制。
针对一种实施例描述和/或示出的特征可以以相同或类似的方式在一个或更多个其它实施例中使用,与其它实施例中的特征相组合,或替代其它实施例中的特征。
应该强调,术语“包括/包含”在本文使用时指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一个或更多个其它特征、整件、步骤或组件的存在或附加。
附图说明
在此描述的附图仅用于解释目的,而不意图以任何方式来限制本发明公开的范围。另外,图中的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等仅为示意性的,用于帮助对本发明的理解,并不是具体限定本发明各部件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教导下,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各种可能的形状和比例尺寸来实施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喷雾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喷雾器中的筒体的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喷雾器中的连接件的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的喷雾器中的止退机构的构示意图;
图5为图4所示的止退机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所示的止退机构中的止退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止退机构与连接件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所示的喷雾器中的压块与密封件的装配分解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例。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在本说明书中,将本发明实施例的喷雾器在正常使用状态下,背对地面的方向定义为“前”,将与之相反,或者,将指向或面对地面的方向定义为“后”。更具体的,将图1中所示意的向上的方向定义为“上”,将图1中所示意的向下的方向定义为“下”。
值得注意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对各方向定义,只是为了说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方便,并不限定本发明实施例的喷雾器在包括但不限定于使用、测试、运输和制造等等其他可能导致喷雾器方位发生颠倒或者位置发生变换的场景中的方向。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喷雾器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即主机1和筒体2。两者通过连接件3实现可拆卸连接。
主机1可包括壳体101、收容在壳体101内用于产生高压气体的气体产生机构。连接件3可配接在气体产生机构的出气端。如图3所示,连接件3大致呈空心杆状结构,其具有导气通道302,连通气体产生机构的出气端与筒体2,用于将气体产生机构产生的高压气体导入筒体2,以对筒体2内的液体施加压力,使液体经由与筒体2连接的喷管或喷头喷出。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例中,气体产生机构可以为手工操作式结构,包括手动气泵,手动气泵的出气口即形成气体产生机构的出气端,手动气泵的活塞杆可连接操作件。使用时,操作人员捏合操作件驱动活塞在活塞筒中移动,产生高压气体。
当然,气体产生机构不限于上述手动操作式结构,还可以为电动驱动式结构。具体的,如图1所示,电动驱动式结构可包括电机102、被电机102旋转驱动的气泵103(电动气泵),电动气泵103的出气口形成气体产生机构的出气端。出气端可连接有转接弯头108,连接件3的上端可设有插接头303,插接头303可插拔的插入转接弯头108中,籍此实现电动气泵103的出气端与筒体2的连通。此外,电机102与气泵103之间可设有减速机构104(例如不同直径的齿轮)和曲柄滑块机构105,从而将电机102的高速旋转运动转化为气泵103活塞的低速直线往复运动。
进一步地,壳体101上可设有电池包接合部109,用于可拆卸连接电池包。壳体101内可收容有控制模块,控制模块与电机102、电池包接合部109以及设在壳体101上的微动开关电连接。控制模块可基于微动开关的触发而产生控制电机102启停的启闭信号,并将启闭信号加载至驱动信息中传输给电机102,以控制电机102运转或停转。
此外,主机1内可设有与控制模块连接用于检测筒体2内气体压力的压力传感器106,压力传感器106的检测通道107可通过转接弯头108与筒体2的内部空间连通。当压力传感器106检测到筒体2内气压超过设定的上限阈值时,控制模块控制电机102停转,停止继续向筒体2中增压。开启喷雾工作一定时间后,筒体2内压力降低。当压力传感器106检测到筒体2内气压降低至设定的下限阈值时,控制模块控制电机102运转,向筒体2中补压。
筒体2可设有泄压阀,泄压阀可直接设于筒体2的侧壁,或者设于喷管上。当完成喷雾作业后,筒体2内存在残余压力,可通过手动操作泄压阀卸压。以避免后续拆卸主机1与筒体2时,由于筒体2内存在高压而导致两者之间发生迸射事故。
连接件3一方面起到连通气体产生机构与筒体2的作用,另一方面用于实现主机1与筒体2的连接。连接件3的一端(上端)与气体产生机构的出气端连接,另一端(下端)延伸至壳体101的外部,用于与筒体2连接。
筒体2设有连接口201,用于供连接件3穿设。连接口201具有轴线方向,如图1和图2所示,连接口201可设在筒体2的上端,轴线方向可以为图1和图2所示意的上下方向。连接件3的外径不大于连接口201的口径,从而连接件3可活动穿设在连接口201中,并能在连接口201中沿轴线方向上下移动,也可以在连接口201中围绕轴线方向转动。
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件3可与主机1沿周向和轴向固定。并且,连接件3的下端可延伸至主机1的外侧。这样,操作人员只需握持主机1的壳体101,并对壳体101施加旋转作用力或者按压力,连接件3即可被带动在连接口201中旋转或轴向移动。
为使一个主机1能够与多种不同型号的筒体2相适配,使得一个主机1能够适用于多个筒体2,本发明实施例借助外置的止退机构10来实现主机1与筒体2的可拆卸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谓筒体2的型号,可以包括筒体2的规格(包括体积、高度尺寸、最大径向尺寸等)、容量、以及连接口201的口径。通常,不同型号的筒体2所配置的连接口201的口径是不同的。不过,与同一个主机1相适配的多种不同型号的筒体2,其连接口201的口径均不大于连接件3的外径。籍此,方能使得连接件3在这些筒体2的连接口201中移动或转动。
如图3和图4所示,连接件3的外壁可设有第一止退部301,止退机构10的一端(如图1所示意的下端)与筒体2可拆卸连接,另一端(如图1所示意的上端)可设有与第一止退部301可配合的第二止退部1002。止退机构10与筒体2连接时,其与筒体2至少沿轴线方向(如图1所示意的上下方向)固定。连接件3在连接口201中处于工作位置时,第一止退部301与第二止退部1002配合以抑制连接件3在连接口201中朝背离筒体2的方向移动。
这样,当操作主机1而带动连接件3在筒体2的连接口201中沿轴线方向移动至工作位置之后,止退机构10与筒体2至少沿轴线方向固定,第一止退部301与第二止退部1002配合以抑制连接件3在连接口201中朝背离筒体2的方向移动。从而,借助止退机构10,使连接件3固定在连接口201中,并被维持在工作位置,而不与连接口201发生脱离。
并且,由于止退机构10与筒体2可拆卸连接。因此,当需要主机1与其他型号的筒体2适配时,只需将止退机构10从当前的筒体2上拆卸,再将其连接至需要更换的筒体2上,即可对连接件3在另一个筒体2的连接口201中的位置进行固定,从而实现主机1与不同型号的筒体2的适配安装。如此,一个主机1可适配多种不同型号的筒体2,提高了主机1的通用性。
当连接件3在连接口201中的轴向移动时,连接件3可同时相对于止退机构10移动,则可带动设在连接件3上的第一止退部301和设在止退机构10上的第二止退部1002相互运动,实现配合。当连接件3在连接口201中移动至处于工作位置之后,第一止退部301和第二止退部1002的配合可抑制连接件3向上的移动。
结合图4和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止退机构10可包括与筒体2可拆卸连接的转接件4以及与转接件4连接的止退件5。其中,第二止退部1002设在止退件5上。进一步地,止退件5可连接有止退环7,第二止退部1002可设在止退环7的内壁。
转接件4可借助筒体2所具有的特殊构造,实现与筒体2的连接。具体的,如图1和图2所示,筒体2可包括筒身202、设在筒身202上并沿径向向内颈缩的瓶颈结构203、设在瓶颈结构203上并沿径向向外扩展的壶口结构204;连接口201可形成在瓶颈结构203中。如图5所示,转接件4背对止退件5的端部可连接有卡环6,卡环6可拆卸的套设在瓶颈结构203外并顶抵壶口结构204的下端。这样,当卡环6套设在瓶颈结构203外时,可由筒身202和壶口结构204对其进行轴向限位。
为实现转接件4与筒体2的可拆卸连接,卡环6可包括多个扇环601,多个扇环601可围合拼接形成卡环6。为避免转接件4与壶口结构204之间发生干涉,转接件4可包括与多个扇环601对应连接的径向转接部401、与多个径向转接部401对应连接的轴向转接部402,轴向转接部402与止退件5至少沿轴线方向固定连接。
如图4和图7所示,转接件4大致可呈转折状或“L”状,径向转接部401径向延伸,其外端可位于壶口结构204边缘的外侧,轴向转接部402可设在径向转接部401的外端。优选地,径向转接部401和轴向转接部402一体构造,具体可以为径向转接部401的外端向上弯折形成轴向转接部402。从而,可避免转接件4与壶口结构204的干涉。
扇环601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每个扇环601的圆心角可以为360/n°,n为扇环601的数量。这样,多个扇环601拼合时,可形成一个完整的呈圆环形构造的卡环6。转接件4的数量与扇环601的数量相等,并且多个扇环601分别设在多个径向转接部401背对轴向转接部402的端部即内端。这样,多个转接件4卡擎着多个扇环601围合在筒体2的瓶颈结构203外,限定出卡环6。而将多个扇环601从筒体2的瓶颈结构203外拆分,即可实现转接件4与筒体2的拆卸。
结合图6所示,止退件5可呈杆状,其数量同样可以为多个,并与多个轴向转接部402的数量对应相等。多个止退件5连接止退环7的外壁,并且多个止退件5沿周向均匀排布。止退件5与轴向转接部402至少沿轴线方向固定,从而,转接件4可沿轴向被筒体2和止退件5固定,进而转接件4可作为轴向固定件,对连接件3实现轴向固定。
当然,止退件5还可以呈板状,呈板状的止退件5上可设有开口,止退环7可设在该开口中。或者,在止退件5呈板状,且止退件5上设有开口的基础上,可以不必在开口中设置止退环7,而是将第二止退部1002直接设在开口的内壁上。
为使多个扇环601能够自由的在合围状态和拆分状态之间进行切换,转接件4可与止退件5可拆卸连接,或者,转接件4可相对于止退件5向外转动。
如图6所示,在一种可行的实施例中,转接件4与止退件5可拆卸连接的方式可以为,止退件5中设有用于供轴向转接部402穿设的安装孔502,以及与安装孔502接通的第一销孔。安装孔502可以为贯通止退件5上下表面的通孔,第一销孔可以为贯通止退件5外壁面的盲孔,并且与安装孔502对接连通。第一销孔中以可插拔的方式穿设销轴503,销轴503在轴向转接部402穿设在安装孔502中顶紧轴向转接部402的侧壁,从而使轴向转接部402固定在安装孔502中。而将销轴503从第一销孔中拔出,轴向转接部402即可从安装孔502中抽出,实现转接件4与止退件5的拆卸。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孔502进一步可朝向外侧开口。这样,轴向转接部402可经外侧开口进入安装孔502中,并可在安装孔502中水平移动,以此适应不同筒体2所具有的不同外径的瓶颈结构203。
或者,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轴向转接部402中可设有第二销孔,第二销孔可以为贯穿轴向转接部402左右侧壁的通孔。当轴向转接部402穿设在安装孔502时,第二销孔与第一销孔对应,销轴503可插拔的穿设在第一销孔和第二销孔中。这样,将轴向转接部402插入安装孔502中,使第二销孔对准第一销孔,随后再在第二销孔和第一销孔中插入销轴503,即可实现止退件5与转接件4的装配。而将销轴503从第二销孔和第一销孔中拔出,轴向转接部402即可从安装孔502中抽出,实现两者的拆卸。
如图6所示,销轴503可以为U形销,具有两个相对平行的销叉。第一销孔、第二销孔的数量可分别对应为两个,销轴503的两个销叉可分别穿设在两个第一销孔、第二销孔中。
当需要更换与主机1连接的筒体2时,可将销轴503拔出,转接件4与止退件5实现拆卸分离。随后,即可将移出转接件4,使连接在径向转接部401内端的扇环601与筒体2的瓶颈结构203脱离,实现转接件4与筒体2的拆卸。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止退件5与转接件4转动连接的方式可以为,止退件5的外端设有豁口,轴向转接部402的上端嵌入豁口中,并通过转轴与止退件5的外端连接。向外拨动转接件4,转接件4可围绕转轴转动,从而使得连接在其端部的扇环601远离筒体2的瓶颈结构203,实现卡环6与瓶颈结构203的拆卸。
如图3和图4所示,在一种可行的实施例中,第一止退部301可以为形成在连接件3外壁的外螺纹,第二止退部1002可以为形成在止退环7内壁的内螺纹。这样,连接件3可通过周向旋转,借助螺纹之间的旋合运动,使连接件3在转动的同时,在连接口201中同步实现轴向移动。
当需要将主机1与筒体2连接时,操作人员可握持主机1的壳体101,并对壳体101施加旋转作用力,带动连接件3沿上扣方向旋转。连接件3在旋转的过程中,借助螺纹的旋合作用,其在连接口201中沿轴向向下移动。至连接件3轴向移动到位即到达工作位置后,停止旋转。此时,借助连接件3与止退机构10的螺纹啮合作用,对连接件3进行轴向限位或固定,使连接件3维持在工作位置。
当需要更换筒体2时,沿反向旋转壳体101,使连接件3沿卸扣方向旋转。相应的,连接件3在旋转过程中,其在连接口201中沿轴向向上移动。至连接件3与连接口201完全脱扣时,再将止退机构10从筒体2上拆卸。随后,将止退机构10连接至需要更换的筒体2上。再执行上述的上扣步骤,即完成主机1与另一个筒体2的装配。
由于细牙螺纹的自锁性能好,抗振动防松的能力较佳。因此,在止退部为螺纹的实施例中,内外螺纹优选为细牙螺纹,以此降低连接件3处于工作位置时出现松动而从连接口201中脱出的风险。
上述即为止退部采用螺纹的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连接件3的轴向移动,可通过连接件3旋转,并借助螺纹旋合来实现。当然,止退部不限于采用螺纹的实施例,在另一种可行的实施例中,第一止退部301可以为形成在连接件3外壁并倾斜向下延伸的第一止退齿,第二止退部1002可以为形成在止退环7内壁并倾斜向下延伸的第二止退齿。
第一止退齿相对于第二止退齿可发生向下的移动,而第一止退齿和第二止退齿互相啮合或咬合,可限制第一止退齿相对于第二止退齿的向上移动。如此,连接件3可相对于止退机构10向下移动,实现在连接口201中的轴向向下移动。
止退部采用止退齿结构,使得连接件3相对于止退机构10只能单向移动,即连接件3只能向下移动,而不能向上移动。为使两个止退齿能够实现可拆卸,限定第二止退齿的止退环7可采用可拆卸的拼接结构。具体的,止退环7可包括多个拼接环体,每个拼接环体的内壁均设有止退齿,多个拼接环体可以拼合在一起形成止退环7。多个拼接环体可通过周向固定部件例如抱箍而被维持在拼合状态。
当需要将主机1与筒体2连接时,操作人员可握持主机1的壳体101,并对壳体101施加向下的按压力。连接件3可穿过止退环7向下移动。至连接件3轴向移动到位即到达工作位置后,停止按压。此时,借助第一止退齿和第二止退齿的啮合或咬合作用,对连接件3进行轴向限位或固定,使连接件3维持在工作位置。
当需要更换筒体2时,解除止退环7的周向固定部件,将止退环7拆开。此时,第一止退齿失去第二止退齿对其的咬合作用,也就是连接件3失去止退机构10对其的轴线限位或固定作用,则连接件3可以沿轴向向上从连接口201中抽出。随后,可将止退机构10从筒体2上拆卸。再将止退机构10连接至需要更换的筒体2上。再执行上述的按压步骤,即完成主机1与另一个筒体2的装配。
承接上文描述,在本发明实施例中,一个主机1适配多个不同筒体2要求连接件3的外径不大于筒体2连接口201的口径。因此,连接件3在连接口201中完成定位后,连接件3与连接口201之间将存在缝隙,而喷雾器的工作原理要求筒体2具有较佳的气密性。因此,为解决连接件3与连接口201的接合处密封的问题,连接件3外设有密封件8,密封件8在连接件3处于工作位置时密封连接件3与连接口201之间的缝隙。
如图8所示,密封件8呈圈状,其由柔弹性的密封材料(例如橡胶)制成。为了对密封件8进行限位,使其能沿周向均匀地被压紧变形,可采用压块9对其进行限位。具体的,压块9呈环状或圈状,可套设在连接件3外。当连接件3处于工作位置时,压块9可将密封件8压紧在压块9与连接口201之间。
进一步地,压块9大致呈倒置的“凸”字形结构,其可包括颈缩部901及位于颈缩部901上方的周向扩展凸缘902,密封件8可套设在颈缩部901外并顶抵周向扩展凸缘902的下端。周向扩展凸缘902与密封件8接触的表面形成止挡面或者限位面,从而密封件8与周向扩展凸缘902为面接触。当连接件3在连接口201中向下移动至周向扩展凸缘902接触连接口201时,压块9被向下压缩,进而止挡面或者限位面压缩密封件8,可实现密封件8的均匀压紧变形。
同样的,压块9也可由柔弹性的密封材料制成。周向扩展凸缘902的径向尺寸大于连接口201的口径,而颈缩部901的径向尺寸不大于连接口201的口径,优选略大于连接口201的口径。这样,当连接件3在连接口201中出工作位置时,颈缩部901嵌入连接口201中形成过盈配合,周向扩展凸缘902封堵连接口201的外端面,密封件8压紧在周向扩展凸缘902和连接口201内壁之间,从而对连接口201形成稳定的密封。
在止退部采用螺纹的实施例中,连接件3通过旋转运动实现在连接口201中的轴向向下移动。在一个实施例中,当连接件3在连接口201中发生周向旋转时,压块9及密封件8相对于连接口201静止。即压块9和密封件8并不随连接件3一起转动。这样,可避免密封件8随连接件3一起旋转时与连接口201之间发生摩擦,进而避免密封件8被磨损导致密封效果不佳、寿命下降的问题。
其中,使压块9及密封件8不随连接件3一起转动的实现方式可以为,压块9的颈缩部901可实现嵌入连接口201中,两者过盈配合。压块9设有穿设孔903,连接件3穿设在其中。并且,连接口201与颈缩部901之间的摩擦力,大于连接件3与穿设孔903之间的摩擦力。这样,连接件3在旋转的过程对压块9施加的周向摩擦力,被连接口201对颈缩部901施加的摩擦力克服。从而,压块9保持静止而不随连接件3一起转动。
进一步地,为实现对压块9的限位,如图3所示,连接件3的外壁可设有位于压块9上方的顶推台阶304,顶推台阶304顶抵在周向扩展凸缘902的上端面。在一个实施例中,顶推台阶304可以为连接件3自身结构的一部分,其可以为形成在连接件3外壁的台肩。具体可以为,连接件3呈分段设置,其包括外径较大的上段和外径较小的下段,压块9可套设在下段上,上段超出下段的部分即形成所述顶推台阶304。或者,在另一个实施例中,顶推台阶304可以为额外设置的单独部件,具体可以为固定套设在连接件3外的套筒结构。
实际实施时,通过旋转或按压壳体101,带动连接件3在连接口201中向下移动,顶推台阶304随之一起向下移动。至顶推台阶304的下端顶抵周向扩展凸缘902的上端面,连接件3继续向下移动,顶推台阶304对周向扩展凸缘902施加的顶固力逐渐增大,直至连接件3移动至工作位置,颈缩部901被向下推而压入连接口201中,密封件8被紧紧的压在周向扩展凸缘902与连接口201之间,实现对连接件3与连接口201之间缝隙的密封。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和区别类似的对象,两者之间并不存在先后顺序,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几个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申请文件公开的内容,可以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或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2)

1.一种喷雾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筒体,设有连接口,所述连接口具有轴线方向;
主机,包括气体产生机构;所述气体产生机构的出气端配接有能插入所述连接口中并能在所述连接口中沿所述轴线方向移动的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包括连通所述气体产生机构的出气端与所述筒体的导气通道、设于其外壁的第一止退部;
止退机构,其一端与所述筒体可拆卸连接,另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止退部配合的第二止退部;所述止退机构与所述筒体连接时,所述止退机构与所述筒体至少沿所述轴线方向固定;所述连接件在所述连接口中处于工作位置时,所述第一止退部与第二止退部配合以抑制所述连接件在所述连接口中朝背离所述筒体的方向移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止退机构包括与所述筒体可拆卸连接的转接件、与所述转接件连接的止退件;所述第一止退部设在所述止退件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止退件连接有止退环,所述第一止退部设在所述止退环的内壁;
所述第一止退部为形成在所述连接件外壁的外螺纹,所述第二止退部为形成在所述止退环内壁的内螺纹;或者,
所述第一止退部为形成在所述连接件外壁并倾斜向下延伸的第一止退齿,所述第二止退部为形成在所述止退环内壁并倾斜向下延伸的第二止退齿。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喷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包括筒身、设在所述筒身上并沿径向向内颈缩的瓶颈结构、设在所述瓶颈结构上并沿径向向外扩展的壶口结构;所述连接口形成在所述瓶颈结构中;
所述转接件背对所述止退件的端部连接有卡环,所述卡环可拆卸的套设在所述瓶颈结构外并顶抵所述壶口结构的下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喷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环包括多个扇环,多个所述扇环可围合拼接形成所述卡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喷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件包括与多个所述扇环对应连接的径向转接部、与多个所述径向转接部对应连接的轴向转接部;多个所述扇环分别设在多个所述径向转接部背对所述轴向转接部的端部,所述轴向转接部与所述止退件可至少沿所述轴线方向固定连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外设有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在所述连接件处于工作位置时密封所述连接件与所述连接口之间的缝隙。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喷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上设有压块;所述连接件处于工作位置时,所述压块将所述密封件压紧在所述压块与所述连接口之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喷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具有颈缩部及位于所述颈缩部上方的周向扩展凸缘,所述密封件套设在所述颈缩部外并顶抵所述周向扩展凸缘的下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喷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颈缩部的径向尺寸不大于所述连接口的口径,所述周向扩展凸缘的径向尺寸大于所述连接口的口径;
所述连接件处于工作位置时,所述颈缩部嵌入所述连接口中,所述周向扩展凸缘封堵所述连接口的外端面,所述密封件压紧在所述周向扩展凸缘和所述连接口内壁之间。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喷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块套设在所述连接件外;所述连接件在所述连接口中周向旋转时,所述压块及所述密封件相对于所述连接口静止,所述压块及所述密封件不随所述连接件一起转动。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喷雾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的外壁设有位于所述压块上方的顶推台阶,所述顶推台阶顶抵在所述周向扩展凸缘的上端面。
CN201911281575.4A 2019-12-13 2019-12-13 喷雾器 Pending CN11297402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81575.4A CN112974027A (zh) 2019-12-13 2019-12-13 喷雾器
PCT/CN2020/125046 WO2021114942A1 (zh) 2019-12-13 2020-10-30 喷雾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81575.4A CN112974027A (zh) 2019-12-13 2019-12-13 喷雾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74027A true CN112974027A (zh) 2021-06-18

Family

ID=763322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81575.4A Pending CN112974027A (zh) 2019-12-13 2019-12-13 喷雾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74027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950627B2 (en) Method of dispensing material from a bag using a segmented piston
JP2018126734A (ja) 電動カートリッジ式流体吐出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CN211707144U (zh) 喷雾器
JPH1147643A (ja) スプレーガン
JP2009539607A (ja) 液体吐出シリンジ
AU2003284999A1 (en) Spraygun with built-in quick-fit connector for a paint reservoir
JP2003154300A (ja) 粘性流体化合物アプリケーター
EP3096890B1 (en) Resilient fluid housing
CA2900262C (en) Grease gun
WO2012177645A2 (en) Pour spout adapter assembly for pumping system
EP2695676B1 (en) Rotary spraying device
EP0751833B1 (en) Twin tube locking assembly
CN112974027A (zh) 喷雾器
US3940070A (en) Atomiser having a plunger tube
WO2021114942A1 (zh) 喷雾器
JP5364079B2 (ja) パンク修理キット
JP2002161904A (ja) 前部を取り囲んだ容器を装備した流体圧式装置
MX2014010696A (es) Dispositivo inalambrico de rociado.
CN215612913U (zh) 一种可拆卸活塞连接结构及胶枪
CN114033128A (zh) 输料过渡机构、泵送装置及喷涂设备
CN111336101A (zh) 流体增压装置、其应用及液体增压系统
CN219095159U (zh) 机器人末端快速更换装置
AU2014268204B2 (en) A Hand Pump Apparatus
CN219333054U (zh) 一种便于更换枪头的泡沫枪
CN210950320U (zh) 自动脱扣组件、消防转接头、消防水带及消防机器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