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67678A - 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67678A
CN112967678A CN202110286784.9A CN202110286784A CN112967678A CN 112967678 A CN112967678 A CN 112967678A CN 202110286784 A CN202110286784 A CN 202110286784A CN 112967678 A CN112967678 A CN 1129676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driving
electrically connected
control transistor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8678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67678B (zh
Inventor
杨文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28678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6767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676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676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676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676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3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 G09G3/3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 G09G3/320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electroluminescent panels semiconductive, e.g. using light-emitting diodes [LED] organic, e.g. using 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s [OLED]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30/00Aspects of power supply; Aspects of display protection and defect management
    • G09G2330/02Details of power systems and of start or stop of display operation
    • G09G2330/021Power management, e.g. power sav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属于显示领域。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像素电路和驱动模组,所述驱动模组用于对所述像素电路提供相应的驱动信号,所述驱动模组包括驱动电路和控制电路;所述驱动电路包括多级驱动单元;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显示区域,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显示区域一一对应;所述驱动单元包括多个级联的移位寄存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的最后一级移位寄存器单元的驱动信号输出端与相邻下一级驱动单元包括的第一级移位寄存器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控制单元;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用于向与当前需显示的显示区域中的至少一显示区域对应的驱动单元中的第一级移位寄存器单元发送起始信号。本申请能够实现节省功耗。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显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柔性显示屏的应用技术的成熟,考虑将OLED屏幕的可弯曲可卷曲属性发挥出来也受到较大的关注。如应用在手机上,为了兼顾手机屏的大小和使用的灵活性,折叠手机和卷曲手机也逐渐成为未来的趋势。可折叠手机屏幕的尺寸和可卷曲手机屏幕的尺寸一般比现有的直板手机的尺寸要大,未来可能随着技术成熟和发展屏幕的尺寸会越来越大。大屏幕显示屏幕同样引入了一个缺点就是功耗的提升,可以通过识别用户使用场景,通过关闭非使用区来节省一部分的功耗。但是目前现有的驱动架构尽管可以将非显示区域“关闭”做到一部分的功耗节省,实际上,该“关闭”区域仅仅只是显示黑色而已,对应于该非显示区域的栅极驱动电路仍然不断的送出栅极驱动波形,造成功耗的浪费。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能够解决现有的显示面板中的驱动模组不能按照实际显示区域送出驱动信号,从而造成功耗的浪费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像素电路和驱动模组,所述驱动模组用于对所述像素电路提供相应的驱动信号,所述驱动模组包括驱动电路和控制电路;
所述驱动电路包括多级驱动单元;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显示区域,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显示区域一一对应;
所述驱动单元包括多个级联的移位寄存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的最后一级移位寄存器单元的驱动信号输出端与相邻下一级驱动单元包括的第一级移位寄存器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控制单元;
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用于向与当前需显示的显示区域中的至少一显示区域对应的驱动单元中的第一级移位寄存器单元发送起始信号。
第二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
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能够实现按实际显示区域送出驱动信号,可以实现按实际需求减少驱动级数,最终可以实现功耗节省和帧率提高或提升像素充电率,可以节省整机功耗并提升屏幕显示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至少一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至少一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显示面板包括的像素电路的至少一实施例的电路图;
图4是本发明至少一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的结构图;
图5是本发明至少一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的结构图;
图6是本发明至少一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的结构图;
图7是本发明至少一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的结构图;
图8是本发明至少一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的结构图;
图9是本发明至少一实施例所述的电子设备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进行详细地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包括像素电路和驱动模组,所述驱动模组用于所述像素电路提供相应的驱动信号;所述驱动模组包括驱动电路和控制电路;
所述驱动电路包括多级驱动单元;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显示区域,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显示区域一一对应;所述驱动单元包括多个级联的移位寄存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的最后一级移位寄存器单元的驱动信号输出端与相邻下一级驱动单元包括的第一级移位寄存器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控制单元;
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用于向与当前需显示的显示区域中的至少一显示区域对应的驱动单元中的第一级移位寄存器单元发送起始信号。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中的驱动模组通过采用第一控制单元,能够向与当前需显示的显示区域中的至少一显示区域对应的驱动单元中的第一级移位寄存器单元发送起始信号,从而实现按实际显示区域送出驱动信号,可以实现按实际需求减少驱动级数,最终可以实现功耗节省和帧率提高或提升像素充电率,可以节省整机功耗并提升屏幕显示效果。
在本发明至少一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显示区域包括当前需显示的最开始的显示区域,“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用于向当前需显示的显示区域中的至少一显示区域对应的驱动单元中的第一级移位寄存器单元发送起始信号”可以包括: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用于向当前需显示的最开始的显示区域对应的驱动单元中的第一级移位寄存器单元发送起始信号;但不以此为限。
在本发明至少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可以包括多列数据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的多个显示区域可以沿着所述数据线的延伸方向依次设置。例如,当所述显示面板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显示区域、第二显示区域、第三显示区域和第四显示区域时,所述驱动电路包括四个依次级联的第一驱动单元、第二驱动单元、第三驱动单元和第四驱动单元;
所述第一驱动单元与第一显示区域对应,所述第二驱动单元与所述第二显示区域对应,所述第三驱动单元与所述第三显示区域对应,所述第四驱动单元与第四显示区域对应,所述第一驱动单元中的最后一级移位寄存器单元的驱动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的第二驱动单元中的第一级移位寄存器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二驱动单元中的最后一级移位寄存器单元的驱动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的第三驱动单元中的第一级移位寄存器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三驱动单元中的最后一级移位寄存器单元的驱动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的第四驱动单元中的第一级移位寄存器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
当第一显示区域不需显示,第二显示区域需显示时,所述当前需显示的最开始的显示区域指的可以是第二显示区域;
当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不需显示,第三显示区域需显示时,所述当前需显示的最开始的显示区域指的可以是第三显示区域;
当第一显示区域、第二显示区域和第三显示区域不需显示,第四显示区域需显示时,所述当前需显示的最开始的显示区域指的可以是第四显示区域。
也即,当显示面板包括依次设置的M个显示区域,所述驱动电路包括M个相互级联的驱动单元时(M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显示区域与所述驱动单元一一对应,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的第m显示区域与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的第m驱动单元向对应,m为小于或等于M的正整数;则此时当第m显示区域之前的显示区域都不需显示,第m显示区域需要显示时,所述当前需显示的最开始的显示区域指的可以是第m显示区域。
在本发明至少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电路可以包括M个驱动单元,所述显示面板的有效显示区域可以被划分为M个显示区域,所述显示区域中可以设置有多行像素电路,M为大于1的整数;第m驱动单元电路用于为位于第m显示区域中的各行像素电路分别提供相应的驱动信号;m为小于或等于M的正整数;
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可以具体用于在第m个显示区域至第M个显示区域中的像素电路需要发光时,控制提供相应的起始信号至第m驱动单元电路包括的第一级移位寄存器单元。
在具体实施时,当第m个显示区域至第M个显示区域中的像素电路需要发光时,当前需显示的最开始的显示区域即为第m个显示区域。
在本发明至少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用于向与当前需显示的最开始的显示区域对应的驱动单元中的第一级移位寄存器单元发送起始信号指的可以是: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可以具体用于在第m个显示区域至第M个显示区域中的像素电路需要发光时,控制提供相应的起始信号至第m驱动单元电路包括的第一级移位寄存器单元;但不以此为限。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显示面板中的驱动模组通过采用第一控制单元,能够在第m个显示区域至第M个显示区域中的像素电路需要发光时,控制提供相应的起始信号至第m驱动单元包括的第一级移位寄存器单元,当m不等于1时,能够使得第一个驱动单元至第m个驱动单元中的移位寄存器单元不输出驱动信号,从而实现按实际显示区域送出驱动信号,可以实现按实际需求减少驱动级数,最终可以实现功耗节省和帧率提高或提升像素充电率,可以节省整机功耗并提升屏幕显示效果。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驱动电路包括M个驱动单元;第m驱动单元用于为位于第m显示区域中的各行像素电路分别提供相应的驱动信号;所述驱动单元包括多个级联的移位寄存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的最后一级移位寄存器单元的驱动信号输出端与相邻下一级驱动单元包括的第一级移位寄存器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
当所述M个显示区域都需要显示时,M个驱动单元都工作,此时需要提供起始信号至第一驱动单元包括的第一级移位寄存器单元的输入端;当第m个显示区域至第M个显示区域中的像素电路需要发光时,控制提供相应的起始信号至第m驱动单元包括的第一级移位寄存器单元的输入端。
在本发明至少一实施例中,所述起始信号可以为时钟信号,当所述起始信号被提供至第m驱动单元包括的第一级移位寄存器单元的输入端时,所述起始信号为提供至该第一级移位寄存器单元的输入信号,以使得该第一级移位寄存器单元能够根据该输入信号输出相应的驱动信号;所述驱动信号可以为栅极驱动信号,被提供至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的栅线。
在本发明至少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的有效显示区域被划分为M个显示区域,所述显示区域中设置有多行像素电路;
当所述显示面板包括A行栅线、B列数据线和A行B列像素电路时,每一显示区域中可以设置有多行B列像素电路;
其中,A和B都为大于1的整数。
在本发明至少一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二控制单元;
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提供时钟信号至当前需显示的显示区域对应的驱动单元包括的移位寄存器单元,并用于停止提供时钟信号至当前不需要显示的显示区域对应的驱动单元包括的移位寄存器单元。
在具体实施时,当所述移位寄存器单元需要输出相应的驱动信号时,所述移位寄存器单元需要接入相应的时钟信号,本发明至少一实施例通过采用第二控制单元,以控制提供时钟信号至需要发光的显示区域对应的驱动单元,并停止提供时钟信号至不需要发光的显示区域对应的驱动单元,以使得需要发光的显示区域对应的驱动单元能够输出驱动信号,不需要发光的显示区域对应的驱动单元不输出驱动信号,从而能够降低功耗。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设置于所述有效显示区域内的多行栅线;
所述驱动模组包括的驱动电路的个数为一个,所述驱动模组包括的控制电路的个数为一个,所述驱动电路与所述栅线电连接;或者,
所述驱动模组包括的驱动电路的个数为两个,所述驱动模组包括的控制电路的个数为两个,第一驱动电路与第一控制电路对应连接,第二驱动电路与第二控制电路对应连接;第一驱动电路设置于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第一侧,第二驱动电路设置于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第二侧,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为相对的两侧;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的栅线由第一侧延伸至第二侧;所述第一驱动电路与所述栅线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路与所述栅线的第二端电连接。
在本发明至少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模组可以包括一个驱动电路和一个控制电路,或者,所述驱动模组可以包括两个驱动电路和两个控制电路。当所述显示面板的尺寸较大时,可以采用两个驱动电路来为所述显示面板提供栅极驱动信号;例如,当栅线沿水平方向延伸时,第一侧可以为左侧,第二侧可以为右侧,所述第一端可以为左端,所述第二端可以为右端;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可以设置于有效显示区域的左侧,所述第二驱动电路可以设置于有效显示区域的右侧,所述第一驱动电路与所述栅线的左端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路与所述栅线的右端连接。
在本发明至少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基板、多行多列像素电路、多行栅线、多列数据线和显示驱动集成电路;所述多行多列像素电路、多行栅线和多列数据线设置于所述显示基板的有效显示区域内,所述显示驱动集成电路设置于显示基板的一侧边;所述数据线从远离显示驱动电路的一侧向着靠近显示驱动电路的一侧延伸,第一显示区域至第M显示区域沿着所述数据线延伸的方向依次设置。
在具体实施时,当所述栅线沿水平方向延伸,所述数据线沿竖直方向,从上至下延伸时,所述显示驱动集成电路可以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下侧边,第一显示区域至第M显示区域从上至下依次设置。
如图1所示,标号为A0的为有效显示区域,有效显示区域A0从上至下依次被划分为第一显示区域、第二显示区域、第三显示区域和第四显示区域;
驱动模组包括控制电路11和驱动电路;所述驱动电路设置于A0的左侧;
所述驱动电路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驱动单元21、第二驱动单元22、第三驱动单元23和第四驱动单元24;
所述控制电路11设置于所述有效显示区域A0左侧,所述控制电路11分别与第一驱动单元21、第二驱动单元22、第三驱动单元23和第四驱动单元24电连接。
在图1所示的显示面板的至少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模组包括一个控制电路11和一个驱动电路,所述控制电路11和所述驱动电路都设置于所述有效显示区域A0的左侧;在实际操作时,所述控制电路11和所述驱动电路也可以都设置于所述有效显示区域A0的右侧。
如图2所示,标号为A0的为有效显示区域,有效显示区域A0从上至下依次被划分为第一显示区域、第二显示区域、第三显示区域和第四显示区域;
驱动模组包括第一控制电路31、第二控制电路32、第一驱动电路和第二驱动电路;所述第一控制电路31和所述第一驱动电路都设置于所述有效显示区域A0的左侧;所述第二控制电路32和所述第二驱动电路都设置于所述有效显示区域A0的右侧;
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一个第一驱动单元41、第一个第二驱动单元42、第一个第三驱动单元43和第一个第四驱动单元44;
所述第二驱动电路包括从上至下依次设置的第二个第一驱动单元51、第二个第二驱动单元52、第二个第三驱动单元53和第二个第四驱动单元54;
所述第一控制电路31分别与第一个第一驱动单元41、第一个第二驱动单元42、第一个第三驱动单元43和第一个第四驱动单元44电连接;
所述第二控制电路32分别与第二个第一驱动单元51、第二个第二驱动单元52、第二个第三驱动单元53和第二个第四驱动单元54电连接。
在图2所示的显示面板的至少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模组包括两个控制电路和两个驱动电路,所述第一控制电路31和所述第一驱动电路都设置于所述有效显示区域A0的左侧;所述第二控制电路32和所述第二驱动电路都设置于所述有效显示区域A0的右侧。
在本发明至少一实施例中,以M等于4为例说明,在实际操作时,M可以为大于1的整数。
如图3所示,所述像素电路的至少一实施例可以包括数据写入晶体管T1、驱动晶体管T2和有机发光二极管O1;
数据写入晶体管T1的栅极与栅线Gate电连接,所述数据写入晶体管T1的源极与数据线Data电连接,所述数据写入晶体管T1的漏极与所述驱动晶体管T2的栅极电连接;
所述驱动晶体管T2的源极与高电平端电连接;所述高电平端用于提供高电平信号Vdd;
所述驱动晶体管T2的漏极与O1的阳极电连接,O1的阴极与低电平端电连接;所述低电平端用于提供低电平信号Vss。
在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T1和T2都为n型薄膜晶体管,但不以此为限。在实际操作时,T1和T2可以为MOS管(金属-氧化物-半导体晶体管),T1和T2也可以为p型晶体管。
本发明如图3所示的像素电路的至少一实施例在工作时,当所述栅线Gate提供的栅极驱动信号的电位为高电压时,T1打开,以将Data提供的数据电压Vdata提供至驱动晶体管T2的栅极,以使得T2根据所述数据电压Vdata驱动O1发光。
在图1所示的至少一实施例和图2所示的至少一实施例中,在第一显示区域中,设置有两行五列像素电路;在第二显示区域中,设置有两行五列像素电路;在第三显示区域中,设置有两行五列像素电路;在第四显示区域中,设置有两行五列像素电路;
在图1所示的至少一实施例和图2所示的至少一实施例中,标号为P11的为第一行第一列像素电路,标号为P12的为第一行第二列像素电路,标号为P13的为第一行第三列像素电路,标号为P14的为第一行第四列像素电路,标号为P15的为第一行第五列像素电路;
标号为P21的为第二行第一列像素电路,标号为P22的为第二行第二列像素电路,标号为P23的为第二行第三列像素电路,标号为P24的为第二行第四列像素电路,标号为P25的为第二行第五列像素电路;
标号为P31的为第三行第一列像素电路,标号为P32的为第三行第二列像素电路,标号为P33的为第三行第三列像素电路,标号为P34的为第三行第四列像素电路,标号为P35的为第三行第五列像素电路;
标号为P41的为第四行第一列像素电路,标号为P42的为第四行第二列像素电路,标号为P43的为第四行第三列像素电路,标号为P44的为第四行第四列像素电路,标号为P45的为第四行第五列像素电路;
标号为P51的为第五行第一列像素电路,标号为P52的为第五行第二列像素电路,标号为P53的为第五行第三列像素电路,标号为P54的为第五行第四列像素电路,标号为P55的为第五行第五列像素电路;
标号为P61的为第六行第一列像素电路,标号为P62的为第六行第二列像素电路,标号为P63的为第六行第三列像素电路,标号为P64的为第六行第四列像素电路,标号为P65的为第六行第五列像素电路;
标号为P71的为第七行第一列像素电路,标号为P72的为第七行第二列像素电路,标号为P73的为第七行第三列像素电路,标号为P74的为第七行第四列像素电路,标号为P75的为第七行第五列像素电路;
标号为P81的为第八行第一列像素电路,标号为P82的为第八行第二列像素电路,标号为P83的为第八行第三列像素电路,标号为P84的为第八行第四列像素电路,标号为P85的为第八行第五列像素电路;
在第一显示区域中,设置有P11、P12、P13、P14、P15、P21、P22、P23、P24和P25;
在第二显示区域中,设置有P31、P32、P33、P34、P35、P41、P42、P43、P44和P45;
在第三显示区域中,设置有P51、P52、P53、P54、P55、P61、P62、P63、P64和P65;
在第四显示区域中,设置有P71、P72、P73、P74、P75、P81、P82、P83、P84和P85;
P11、P12、P13、P14和P15都与第一行栅线G1电连接;
P21、P22、P23、P24和P25都与第二行栅线G2电连接;
P31、P32、P33、P34和P35都与第三行栅线G3电连接;
P41、P42、P43、P44和P45都与第四行栅线G4电连接;
P51、P52、P53、P54和P55都与第五行栅线G5电连接;
P61、P62、P63、P64和P65都与第六行栅线G6电连接;
P71、P72、P73、P74和P75都与第七行栅线G7电连接;
P81、P82、P83、P84和P85都与第八行栅线G8电连接;
P11、P21、P31、P41、P51、P61、P71和P81都与第一列数据线D1电连接;
P12、P22、P32、P42、P52、P62、P72和P82都与第二列数据线D2电连接;
P13、P23、P33、P43、P53、P63、P73和P83都与第三列数据线D3电连接;
P14、P24、P34、P44、P54、P64、P74和P84都与第四列数据线D4电连接;
P15、P25、P35、P45、P55、P65、P75和P85都与第五列数据线D5电连接。
在图1所示的至少一实施例中,第一驱动单元21包括的第一级移位寄存器单元S11与G1电连接,第一驱动单元21包括的第二级移位寄存器单元S12与G2电连接;第二驱动单元22包括的第一级移位寄存器单元S13与G3电连接,第二驱动单元22包括的第二级移位寄存器单元S14与G4电连接;第三驱动单元23包括的第一级移位寄存器单元S15与G5电连接,所述第三驱动单元23包括的第二级移位寄存器单元S17与G6电连接;第四驱动单元24包括的第一级移位寄存器单元与G7电连接,第四驱动单元24包括的第二级移位寄存器单元与G8电连接。
在图2所示的至少一实施例中,第一个第一驱动单元41包括的第一级移位寄存器单元S21与G1的左端电连接,第一个第一驱动单元41包括的第二级移位寄存器单元S22与G2的左端电连接;
第一个第二驱动单元42包括的第一级移位寄存器单元S23与G3的左端电连接,第一个第二驱动单元42包括的第二级移位寄存器单元S24与G4的左端电连接;
第一个第三驱动单元43包括的第一级移位寄存器单元S25与G5的左端电连接,第一个第三驱动单元43包括的第二级移位寄存器单元S26与G4的左端电连接;
第一个第四驱动单元44包括的第一级移位寄存器单元S27与G7的左端电连接,第一个第四驱动单元44包括的第二级移位寄存器单元S28与G8的左端电连接;
第二个第一驱动单元51包括的第一级移位寄存器单元S31与G1的右端电连接;第二个第一驱动单元51包括的第二级移位寄存器单元S32与G2的右端电连接;
第二个第二驱动单元52包括的第一级移位寄存器单元S33与G3的右端电连接;第二个第二驱动单元52包括的第二级移位寄存器单元S34与G4的右端电连接;
第二个第三驱动单元53包括的第一级移位寄存器单元S35与G5的右端电连接;第二个第三驱动单元53包括的第二级移位寄存器单元S36与G6的右端电连接;
第二个第四驱动单元54包括的第一级移位寄存器单元S37与G7的右端电连接;第二个第四驱动单元54包括的第二级移位寄存器单元S38与G8的右端电连接。
在图1所示的至少一实施例和图2所示的至少一实施例中,以每个显示区域内设置有两行五列像素电路为例说明,但是在实际操作时,每一显示区域内可以有多行多列像素电路,例如,可以有多行1080列像素电路,每一显示区域内的像素电路的列数可以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的像素电路的总列数相等。
在图1所示的至少一实施例和图2所示的至少一实施例中,标号为20的为显示驱动集成电路;所述显示驱动集成电路20设置于显示基板的下侧边。
在图1所示的至少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驱动集成电路20内可以设置有数据驱动电路,所述数据驱动电路分别与D1、D2、D3、D4和D5电连接,用于分别为D1、D2、D3、D4、D5提供相应的数据电压;
所述显示驱动集成电路20也可以为驱动电路提供电源电压。
在图2所示的至少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驱动集成电路20内可以设置有数据驱动电路,所述数据驱动电路分别与D1、D2、D3、D4和D5电连接,用于分别为D1、D2、D3、D4、D5提供相应的数据电压;
所述显示驱动集成电路20也可以分别为第一驱动电路和第二驱动电路提供电源电压。
在本发明至少一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电路可以为VSR(vertical shift resister,右垂直移位寄存器)。
在本发明如图1所示的至少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有效显示区域可以被平均分成多个显示区域,当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不显示,第三显示区域和第四显示区域显示时,控制电路中的第一控制单元控制将起始信号提供至S15的输入端,控制电路中的第二控制单元控制停止提供时钟信号至S11、S12、S13和S14,该第二控制单元控制提供时钟信号至S15、S16、S17和S18,从而控制S11、S12、S13和S14不输出相应的栅极驱动信号,S15、S16、S17和S18输出相应的栅极驱动信号,此时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处于disable(失能)状态,可以节省功耗。同时,由于整体驱动级数减少,可以通过调整整体驱动时序来提升每行像素的充电率,或者保持原有驱动充电频率,可以提升帧刷新率,达到提升显示画质的效果。以FHD(full high definition,全高清)显示面板(所述FHD显示面板可以包括1920行1080列像素电路)的驱动充电频率为60Hz为例,当显示面板中的所有像素电路都发光时,每帧驱动时间为16.7mS(毫秒),每行驱动时间约为8.7us,当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不显示,第三显示区域和第四显示区域显示时,则扫描一帧的时间约为8.35mS,则可以提升帧刷新率。而在保持同样的帧刷新率的前提下可以提升每行像素电路的充电时间。
在本发明如图2所示的至少一实施例中,显示面板的有效显示区域可以被平均分成多个显示区域,当第一显示区域和第二显示区域不显示,第三显示区域和第四显示区域显示时,第一控制电路中的第一控制单元控制将起始信号提供至S25的输入端,第二控制电路中的第一控制单元控制将起始信号提供至S35的输入端;第一控制电路中的第二控制单元控制停止提供时钟信号至S21、S22、S23和S24,第二控制电路中的第二控制单元控制停止提供时钟信号至S31、S32、S33和S34;第一控制电路中的第二控制单元控制提供时钟信号至S25、S26、S27和S28,从而控制S21、S22、S23和S24不输出相应的栅极驱动信号,S25、S26、S27和S28输出相应的栅极驱动信号;第二控制电路中的第二控制单元控制提供时钟信号至S35、S36、S37和S38,从而控制S31、S32、S33和S34不输出相应的栅极驱动信号,S35、S36、S37和S38输出相应的栅极驱动信号。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驱动模组包括第一驱动电路、第二驱动电路、第一控制电路和第二控制电路;
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包括的驱动单元与所述显示区域一一对应;所述第二驱动电路包括的驱动单元与所述显示区域一一对应;
所述第一控制电路包括的第一控制单元用于向第一驱动电路中的与当前需显示的显示区域中的至少一显示区域对应的驱动单元中的第一级移位寄存器单元发送起始信号;
所述第二控制电路包括的第一控制单元用于向第二驱动电路中的与当前需显示的显示区域中的至少一显示区域对应的第二驱动单元中的第一级移位寄存器单元发送起始信号。
在本发明至少一实施例中,所述至少一显示区域可以包括当前需显示的最开始的显示区域;
“所述第一控制电路包括的第一控制单元用于向第一驱动电路中的与当前需显示的显示区域中的至少一显示区域对应的驱动单元中的第一级移位寄存器单元发送起始信号”可以包括:所述第一控制电路包括的第一控制单元用于向第一驱动电路中的与当前需显示的最开始的显示区域对应的驱动单元中的第一级移位寄存器单元发送起始信号;
“所述第二控制电路包括的第一控制单元用于向第二驱动电路中的与当前需显示的显示区域中的至少一显示区域对应的第二驱动单元中的第一级移位寄存器单元发送起始信号”可以包括:所述第二控制电路包括的第一控制单元用于向第二驱动电路中的与当前需显示的最开始的显示区域对应的第二驱动单元中的第一级移位寄存器单元发送起始信号;
但不以此为限。可选的,所述第一控制电路包括的第二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提供时钟信号至所述第一驱动电路中的与当前需显示的显示区域对应的驱动单元包括的移位寄存器单元,并用于停止提供时钟信号至所述第一驱动电路中的与当前不需显示的显示区域对应的驱动单元包括的移位寄存器单元;
所述第二控制电路包括的第二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提供时钟信号至所述第二驱动电路中的与当前需显示的显示区域对应的驱动单元包括的移位寄存器单元,并用于停止提供时钟信号至所述第二驱动电路中的与当前不需显示的显示区域对应的驱动单元包括的移位寄存器单元。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可以包括M-1个第一控制子电路;M为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的驱动单元的个数,M为大于1的整数;
所述M-1个第一控制子电路与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的第二个驱动单元至第M个驱动单元一一对应;
所述第一控制子电路分别与相应的控制端、相应的驱动单元的第一级移位寄存器单元、相邻上一级第一节点和本级第一节点电连接,用于在相应的控制端的电位的控制下,控制相邻上一级第一节点与本级第一节点之间连通或断开,并控制本级第一节点与相应的驱动单元的第一级移位寄存器单元之间连通或断开;
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包括的第一个控制子电路对应的相邻上一级第一节点与第一驱动单元包括的第一级移位寄存器单元电连接;
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包括的第M-1个第一控制子电路对应的本级第一节点与起始信号输入端电连接。
例如,第一个第一控制子电路与第二个驱动单元对应,则对应的相邻上一级第一节点可以为第一个第一节点,对应的本级第一节点可以为第二个第一节点;
第二个第一控制子电路与第三个驱动单元对应,则对应的相邻上一级第一节点可以为第二个第一节点,对应的本级第一节点可以为第三个第一节点;
第n个第一控制子电路与第n+1个驱动单元对应,则对应的相邻上一级第一节点可以为第n个第一节点,对应的本级第一节点可以为第n+1个第一节点;
第M-1个控制子电路与第M个驱动单元对应,则对应的相邻上一级节点为第M-1个第一节点,对应的本级第一节点为第M个第一节点;
n为大于1而小于或等于M-1的整数。在本发明至少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可以包括M-1个第一控制子电路;
当有效显示区域中的像素电路都需要发光时,第一个第一控制子电路导通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包括的第一级移位寄存器单元与第二个第一节点之间的连接,并控制断开第二个第一节点与第二驱动单元包括的第一级移位寄存器单元之间的连接;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包括的第一级移位寄存器单元与第一个第一节点电连接;
当第一显示区域中的像素电路不需要发光,所述有效显示区域包括的其他显示区域中的像素电路都需要发光时,第一个第一控制子电路断开所述第一驱动单元包括的第一级移位寄存器单元与第二个第一节点之间的连接,并控制导通第二个第一节点与第二驱动单元包括的第一级移位寄存器单元之间的连接;
当第一显示区域至第n-1显示区域中的像素电路不需要发光,第n显示区域至第M显示区域中的像素电路需要发光时,第n个第一控制子电路控制导通所述第n个第一节点与所述第n+1个第一节点之间的连接,并控制断开所述第n+1个第一节点与第n+1驱动单元包括的第一级移位寄存器单元之间的连接;
当第一显示区域至第n显示区域中的像素电路不需要发光,第n+1显示区域至第M显示区域中的像素电路需要发光时,第n个第一控制子电路控制断开所述第n个第一节点与所述第n+1个第一节点之间的连接,并控制导通所述第n+1个第一节点与第n+1驱动单元包括的第一级移位寄存器单元之间的连接。
可选的,所述第一控制子电路包括第一控制晶体管和第二控制晶体管;
所述第一控制晶体管的控制极与相应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与相邻上一级第一节点电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本级第一节点电连接;
所述第二控制晶体管的控制极与相应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本级第一节点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与相应的驱动单元包括的第一级移位寄存器单元电连接。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第一控制晶体管可以为p型晶体管,所述第二控制晶体管可以为n型晶体管;或者,所述第一控制晶体管可以为n型晶体管,所述第二控制晶体管可以为p型晶体管。
如图4所示,在图1所示的至少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控制电路11可以包括第一控制单元,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可以包括第一个第一控制子电路111、第二个第一控制子电路112和第三个第一控制子电路113;
所述第一个第一控制子电路111包括第一个第一控制晶体管T11和第一个第二控制晶体管T12;
所述第二个第一控制子电路112包括第二个第一控制晶体管T13和第二个第二控制晶体管T14;
所述第三个第一控制子电路113包括第三个第一控制晶体管T15和第三个第二控制晶体管T16;
所述第一个第一控制晶体管T11的栅极与第一控制端CTR1电连接,所述第一个第一控制晶体管T11的漏极与第一个第一节点N11电连接,N11与第一驱动单元包括的第一级移位寄存器单元S11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个第一控制晶体管T11的源极与第二个第一节点N12电连接;
所述第一个第二控制晶体管T12的栅极与第一控制端CTR1电连接,所述第一个第二控制晶体管T12的漏极与第二个第一节点N12电连接,所述第一个第二控制晶体管T12的源极与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包括的第一级移位寄存器单元S13的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第二个第一控制晶体管T13的栅极与第二控制端CTR2电连接,所述第二个第一控制晶体管T13的漏极与第二个第一节点N12电连接,所述第二个第一控制晶体管T13的源极与第三个第一节点N13电连接;
所述第二个第二控制晶体管T14的栅极与第二控制端CTR2电连接,所述第二个第二控制晶体管T14的漏极与第三个第一节点N13电连接,所述第二个第二控制晶体管T14的源极与第三驱动单元包括的第一级移位寄存器单元S15的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第三个第一控制晶体管T15的栅极与第三控制端CTR3电连接,所述第三个第一控制晶体管T15的漏极与第三个第一节点N13电连接,所述第三个第一控制晶体管T15的源极与第四个第一节点N14电连接;
所述第三个第二控制晶体管T16的栅极与第三控制端CTR3电连接,所述第三个第二控制晶体管T16的漏极与第四个第一节点N14电连接,所述第三个第二控制晶体管T16的源极与第四驱动单元包括的第一级移位寄存器单元S17的输入端电连接;
第四个第一节点N14与起始信号输入端STV电连接。
在图4所示的至少一实施例中,T11、T13和T15为p型薄膜晶体管,T12、T14和T16为n型薄膜晶体管。
本发明如图4所示的显示面板的至少一实施例在工作时,
当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的所有像素电路都需要发光时,CTR1、CTR2和CTR3都提供低电压信号,T11、T13和T15都打开,T12、T14和T16都关闭,所述起始信号输入端STV与S11的输入端之间连通,STV与S13的输入端、S15的输入端和S17的输入端之间断开;
当第一显示区域中的像素电路不需要发光,第二显示区域中的像素电路、第三显示区域中的像素电路和第四显示区域中的像素电路都需要发光时,CTR1提供高电压信号,CTR2和CTR3都提供低电压信号,T12、T13和T15都打开,T11、T14和T16都关闭,STV与S13的输入端之间连通,STV与S11的输入端、S15的输入端和S17的输入端之间断开;
当第一显示区域中的像素电路和第二显示区域中的像素电路不需要发光,第三显示区域中的像素电路和第四显示区域中的像素电路都需要发光时,CTR2提供高电压信号,T13关断,T14打开,CTR3提供低电压信号,T15打开,T16关断,STV与S15的输入端电连接,STV与S11的输入端、S13的输入端与S17的输入端之间断开;此时,由于T13关断,STV提供的起始信号不会传送T11和T12,因此,CTR1提供的信号不会影响驱动模组的工作;
当第一显示区域中的像素电路、第二显示区域中的像素电路和第三显示区域中的像素电路不需要发光,第四显示区域中的像素电路需要发光时,CTR3提供高电压信号,T15关断,T16打开,STV与S17的输入端之间连通,为S17的输入端提供起始信号,此时,由于T15关断,STV提供的起始信号不会传送至T11、T12、T13和T14,因此,CTR1提供的信号和CTR2提供的信号不会影响驱动模组的工作。
可选的,第一控制子电路包括第一控制晶体管、第二控制晶体管、第三控制晶体管和第四控制晶体管;
所述第一控制晶体管的控制极与相应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与相邻上一级第一节点电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本级第一节点电连接;
所述第二控制晶体管的控制极与相应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一电压端电连接;
所述第三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二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电连接,所述第三控制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第三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都与所述第二电压端电连接;
所述第四控制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第二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电连接,所述第四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本级第一节点电连接,所述第四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与相应的驱动单元包括的第一级移位寄存器单元电连接。
在具体实施时,第一控制晶体管、第二控制晶体管、第三控制晶体管和第四控制晶体管可以都为p型晶体管;或者,第一控制晶体管、第二控制晶体管、第三控制晶体管和第四控制晶体管可以都为n型晶体管。
如图5所示,在图1所示的至少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控制电路11可以包括第一控制单元,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可以包括第一个第一控制子电路111、第二个第一控制子电路112和第三个第一控制子电路113;
所述第一个第一控制子电路111包括第一个第一控制晶体管T11、第一个第二控制晶体管T12、第一个第三控制晶体管T21和第一个第四控制晶体管T22;
所述第二个第一控制子电路112包括第二个第一控制晶体管T13、第二个第二控制晶体管T14、第二个第三控制晶体管T23和第二个第四控制晶体管T24;
所述第三个第一控制子电路113包括第三个第一控制晶体管T15和第三个第二控制晶体管T16、第三个第三控制晶体管T25和第三个第四控制晶体管T26;
所述第一个第一控制晶体管T11的栅极与第一控制端CTR1电连接,所述第一个第一控制晶体管T11的漏极与第一个第一节点N11电连接,N11与第一驱动单元包括的第一级移位寄存器单元S11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个第一控制晶体管T11的源极与第二个第一节点N12电连接;
所述第一个第二控制晶体管T12的栅极与第一控制端CTR1电连接,所述第一个第二控制晶体管T12的漏极与高电压端电连接;所述高电压端用于提供高电压Vgh;
所述第一个第三控制晶体管T21的漏极与所述第一个第二控制晶体管T12的源极电连接,所述第一个第三控制晶体管T21的栅极与所述第一个第三控制晶体管T21的源极都与低电压端电连接;所述低电压端用于提供低电压Vgl;
所述第一个第四控制晶体管T22的栅极与所述第一个第二控制晶体管T12的源极电连接,所述第一个第四控制晶体管T22的漏极与所述第二个第一节点N12电连接,所述第一个第四控制晶体管T22的源极与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包括的第一级移位寄存器单元S13电连接;
所述第二个第一控制晶体管T13的栅极与第二控制端CTR2电连接,所述第二个第一控制晶体管T13的漏极与第二个第一节点N12电连接,所述第二个第一控制晶体管T13的源极与所述第三个第一节点N13电连接;
所述第二个第二控制晶体管T14的栅极与所述第二控制端CTR2电连接,所述第二个第二控制晶体管T14的漏极与所述高电压端电连接;
所述第二个第三控制晶体管T23的漏极与所述第二个第二控制晶体管T23的源极电连接,所述第二个第三控制晶体管T23的栅极与所述第二个第三控制晶体管T23的源极都与所述低电压端电连接;
所述第二个第四控制晶体管T24的栅极与所述第二个第二控制晶体管T14的源极电连接,所述第二个第四控制晶体管T24的漏极与所述第三个第一节点N13电连接,所述第二个第四控制晶体管T24的源极与第三驱动单元包括的第一级移位寄存器单元S15的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第三个第一控制晶体管T15的栅极与第三控制端CTR3电连接,所述第三个第一控制晶体管T15的漏极与第三个第一节点N13电连接,所述第三个第一控制晶体管T15的源极与所述第四个第一节点N14电连接;
所述第三个第二控制晶体管T16的栅极与所述第三控制端CTR3电连接,所述第三个第二控制晶体管T16的漏极与所述高电压端电连接;
所述第三个第三控制晶体管T25的漏极与所述第三个第二控制晶体管T15的源极电连接,所述第三个第三控制晶体管T25的栅极与所述第三个第三控制晶体管T25的源极都与所述低电压端电连接;
所述第三个第四控制晶体管T26的栅极与所述第三个第二控制晶体管T16的源极电连接,所述第三个第四控制晶体管T26的漏极与所述第四个第一节点N14电连接,所述第三个第四控制晶体管T26的源极与第四驱动单元包括的第一级移位寄存器单元S17的输入端电连接;
第四个第一节点N14与起始信号输入端STV电连接。
在图5所示的显示面板的至少一实施例中,T11、T12、T21、T22、T13、T14、T23、T24、T15、T16、T25和T26都为p型薄膜晶体管。
在图5所示的显示面板的至少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压端为高电压端,所述的第二电压端为低电压端。
在本发明至少一实施例中,Vgh的电位可以为8V,Vgl的电位可以为-7V。
本发明如图5所示的显示面板的至少一实施例在工作时,
当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的所有像素电路都需要发光时,CTR1、CTR2和CTR3都提供低电压信号,T11、T12和T21都打开,T22的栅极的电位为高电平,T22关断,T13、T14和T23都打开,T24的栅极的电位为高电平,T24关断,T15、T16和T25都打开,T26的栅极的电位为高电平,T26关断,所述起始信号输入端STV与S11的输入端之间连通,STV与S13的输入端、S15的输入端和S17的输入端之间断开;
当第一显示区域中的像素电路不需要发光,第二显示区域中的像素电路、第三显示区域中的像素电路和第四显示区域中的像素电路都需要发光时,CTR1提供高电压信号,CTR2和CTR3都提供低电压信号,T11和T12都关断,T21打开,T22打开,T13、T14和T23都打开,T24的栅极的电位为高电平,T24关断,T15、T16和T25都打开,T26的栅极的电位为高电平,T26关断,STV与S13的输入端之间连通,STV与S11的输入端、S15的输入端和S17的输入端之间断开;
当第一显示区域中的像素电路和第二显示区域中的像素电路不需要发光,第三显示区域中的像素电路和第四显示区域中的像素电路都需要发光时,CTR2提供高电压信号,T13和T14都关断,T23和T24都打开;CTR3提供低电压信号,T15打开,T16打开,T25打开,T26关断,STV与S15的输入端电连接,STV与S11的输入端、S13的输入端与S17的输入端之间断开;此时,由于T13关断,STV提供的起始信号不会传送至T11和T22,因此,CTR1提供的信号不会影响驱动模组的工作;
当第一显示区域中的像素电路、第二显示区域中的像素电路和第三显示区域中的像素电路不需要发光,第四显示区域中的像素电路需要发光时,CTR3提供高电压信号,T15和T16都关断,T25和T26都打开,STV与S17的输入端之间连通,为S17的输入端提供起始信号,此时,由于T15关断,STV提供的起始信号不会传送至T11、T22、T13和T24,因此,CTR1提供的信号和CTR2提供的信号不会影响驱动模组的工作。
可选的,第一控制子电路包括第一控制晶体管、第二控制晶体管、第三控制晶体管和第四控制晶体管;
所述第一控制晶体管的控制极与相应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与相邻上一级第一节点电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本级第一节点电连接;
所述第二控制晶体管的控制极和所述第二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都与第一电压端电连接;
所述第三控制晶体管的控制极与相应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第三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所述第二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电连接,所述第三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与第二电压端电连接;
所述第四控制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第二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电连接,所述第四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本级第一节点电连接,所述第四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与相应的驱动单元包括的第一级移位寄存器单元电连接。
在具体实施时,第一控制晶体管、第二控制晶体管、第三控制晶体管和第四控制晶体管可以都为n型晶体管;或者,第一控制晶体管、第二控制晶体管、第三控制晶体管和第四控制晶体管可以都为p型晶体管。
如图6所示,在图1所示的至少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控制电路11可以包括第一控制单元;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包括第一个第一控制子电路111、第二个第一控制子电路112和第三个第一控制子电路113;
所述第一个第一控制子电路111包括第一个第一控制晶体管T11、第一个第二控制晶体管T12、第一个第三控制晶体管T21和第一个第四控制晶体管T22;
所述第二个第一控制子电路112包括第二个第一控制晶体管T13、第二个第二控制晶体管T14、第二个第三控制晶体管T23和第二个第四控制晶体管T24;
所述第三个第一控制子电路113包括第三个第一控制晶体管T15和第三个第二控制晶体管T16、第三个第三控制晶体管T25和第三个第四控制晶体管T26;
所述第一个第一控制晶体管T11的栅极与第一控制端CTR1电连接,所述第一个第一控制晶体管T11的漏极与第一个第一节点N11电连接,N11与第一驱动单元包括的第一级移位寄存器单元S11的输入端电连接,所述第一个第一控制晶体管T11的源极与所述第二个第一节点N12电连接;
所述第一个第二控制晶体管T12的栅极和所述第一个第二控制晶体管T12的漏极都与所述高电压端电连接;所述高电压端用于提供高电压Vgh;
所述第一个第三控制晶体管T21的栅极与第一控制端CTR1电连接,所述第一个第三控制晶体管T21的漏极与所述第一个第二控制晶体管T12的源极电连接,所述第一个第三控制晶体管T21的源极与低电压端电连接;所述低电压端用于提供低电压Vgl;
所述第一个第四控制晶体管T22的栅极与所述第一个第二控制晶体管T12的源极电连接,所述第一个第四控制晶体管T22的漏极与所述第二个第一节点N12电连接,所述第一个第四控制晶体管T22的源极与所述第二驱动单元包括的第一级移位寄存器单元S13的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第二个第一控制晶体管T13的栅极与第一控制端CTR1电连接,所述第二个第一控制晶体管T13的漏极与第二个第一节点N12电连接,所述第二个第一控制晶体管T13的源极与所述第三个第一节点N13电连接;
所述第二个第二控制晶体管T14的栅极和所述第二个第二控制晶体管T14的源极都与所述高电压端电连接;
所述第二个第三控制晶体管T23的栅极与所述第二控制端CTR2电连接,所述第二个第三控制晶体管T23的漏极所述第二个第二控制晶体管T14的源极电连接,所述第二个第三控制晶体管T23的源极与所述低电压端电连接;
所述第二个第四控制晶体管T24的栅极与所述第二个第二控制晶体管T14的源极电连接,所述第二个第四控制晶体管T24的漏极与所述第三个第一节点N13电连接,所述第二个第四控制晶体管T24的源极与第三驱动单元包括的第一级移位寄存器单元S15的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第三个第一控制晶体管T15的栅极与第n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第三个第一控制晶体管T15的漏极与第三个第一节点N13电连接,所述第三个第一控制晶体管T15的源极与所述第四个第一节点N14电连接;
所述第三个第二控制晶体管T16的栅极和所述第三个第二控制晶体管T16的漏极都与所述高电压端电连接;
所述第三个第三控制晶体管T25的栅极与所述第三控制端CTR2电连接,所述第三个第三控制晶体管T25的漏极所述第三个第二控制晶体管T16的源极电连接,所述第三个第三控制晶体管T25的源极与所述低电压端电连接;
所述第三个第四控制晶体管T26的栅极与所述第三个第二控制晶体管T16的源极电连接,所述第三个第四控制晶体管T26的漏极与所述第四个第一节点N14电连接,所述第三个第四控制晶体管T26的源极与第四驱动单元包括的第一级移位寄存器单元S17的输入端电连接;
第四个第一节点N14与起始信号输入端STV电连接。
在图6所示的显示面板的至少一实施例中,T11、T12、T21、T22、T13、T14、T23、T24、T15、T16、T25和T26都为n型薄膜晶体管。
在图6所示的显示面板的至少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压端为高电压端,所述的第二电压端为低电压端。
本发明如图6所示的显示面板的至少一实施例在工作时,
当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的所有像素电路都发光时,CTR1、CTR2和CTR3都提供高电压信号,T11、T12和T21都打开,T22的栅极的电位为低电平,T22关断,T13、T14和T23都打开,T24的栅极的电位为低电平,T24关断,T15、T16和T25都打开,T26的栅极的电位为低电平,T26关断,所述起始信号输入端STV与S11的输入端之间连通,STV与S13的输入端、S15的输入端和S17的输入端之间断开;
当第一显示区域中的像素电路不需要发光,第二显示区域中的像素电路、第三显示区域中的像素电路和第四显示区域中的像素电路都需要发光时,CTR1提供低电压信号,CTR2和CTR3都提供高电压信号,T11关断,T12打开,T21关断,T22打开,T13打开,T14打开,T23打开,T24关断,T15打开,T16打开,T25打开,T26关断;STV与S13的输入端之间连通,STV与S11的输入端、S15的输入端和S17的输入端之间断开;
当第一显示区域中的像素电路和第二显示区域中的像素电路不需要发光,第三显示区域中的像素电路和第四显示区域中的像素电路都需要发光时,CTR2提供低电压信号,T13关断,T14打开,T23关断,T24打开;CTR3提供高电压信号,T15打开,T16打开,T25打开,T26关断;STV与S15的输入端电连接,STV与S11的输入端、S13的输入端与S17的输入端之间断开;此时,由于T13关断,STV提供的起始信号不会传送至T11和T22,因此,CTR1提供的信号不会影响驱动模组的工作;
当第一显示区域中的像素电路、第二显示区域中的像素电路和第三显示区域中的像素电路不需要发光,第四显示区域中的像素电路需要发光时,CTR3提供低电压信号,T15关断,T16打开,T25关断,T26打开,STV与S17的输入端之间连通,为S17的输入端提供起始信号,此时,由于T15关断,STV提供的起始信号不会传送至T11、T22、T13和T24,因此,CTR1提供的信号和CTR2提供的信号不会影响驱动模组的工作。
本发明如图4所示的显示面板的至少一实施例、本发明如图5所示的显示面板的至少一实施例和本发明如图6所示的显示面板的至少一实施例在工作时,当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的所有像素电路都不需要发光时,STV可以不输出起始信号。
可选的,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包括M-1个第五控制晶体管;所述M-1个第五控制晶体管与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的第一级驱动单元至第M-1级驱动单元一一对应;
所述第五控制晶体管的控制极与相应的时钟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第五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本级第二节点电连接,所述第五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与相邻下一级第二节点电连接;
所述本级第二节点与相应的驱动单元中的各级移位寄存器单元都电连接;
与所述第二控制单元中的第M-1个第五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电连接的相邻下一级第二节点分别与时钟信号输入端和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的第M级驱动单元中的各级移位寄存器单元电连接;
M为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的驱动单元的个数,M为大于1的整数。
例如,第一个第五控制晶体管可以与第一级驱动单元对应,本级第二节点可以为第一级第二节点,相邻下一级第二节点可以为第二级第二节点;
第二各第五控制晶体管可以与第二级驱动单元对应,本级第二节点可以为第二级节点,相邻下一级第二节点可以为第三节第二节点。
如图7所示,在图1所示的显示面板的至少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控制电路11可以包括第二控制单元;
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包括第一个第五控制晶体管T51、第二个第五控制晶体管T52和第三个第五控制晶体管T53;
第一个第五控制晶体管T51的栅极与第一时钟控制端CTR11电连接,所述第一个第五控制晶体管T51的漏极与第一个第二节点N21电连接,所述第一个第五控制晶体管T51的源极与第二个第二节点N22电连接;
S11和S12都与所述第一个第二节点N21电连接;
第二个第五控制晶体管T52的栅极与第二时钟控制端CTR12电连接,所述第二个第五控制晶体管T52的漏极与第二个第二节点N22电连接,所述第二个第五控制晶体管T52的源极与第三个第二节点N23电连接;
S13和S14都与所述第二个第二节点N22电连接;S15和S16都与第三个第二节点N23电连接;
第三个第五控制晶体管T53的栅极与第三时钟控制端CTR13电连接,所述第三个第五控制晶体管T53的漏极与第三个第二节点N23电连接,所述第三个第五控制晶体管T53的源极与第四个第二节点N24电连接;
S17和S18都与N24电连接;
N24与时钟信号输入端CLK电连接。
在本发明如图7所示的显示面板的至少一实施例中,T51、T52和T53可以都为p型薄膜晶体管。
本发明如图7所示的显示面板的至少一实施例在工作时,
当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的所有像素电路都需要发光时,CTR11、CTR12和CTR13都提供低电压信号,T51、T52和T53都打开,S11与CLK之间连通,S12与CLK之间连通,S13与CLK之间连通,S14与CLK之间连通,S15与CLK之间连通,S16与CLK之间连通,S17与CLK之间连通,S18都与CLK之间连通;
当第一显示区域中的像素电路不需要发光,第二显示区域中的像素电路、第三显示区域中的像素电路和第四显示区域中的像素电路都需要发光时,CTR11提供高电压信号,CTR12和CTR13都提供低电压信号,T51关断,T52和T53都打开,S11与CLK之间断开,S12与CLK之间断开,S13与CLK之间连通,S14与CLK之间连通,S15与CLK之间连通,S16与CLK之间连通,S17与CLK之间连通,S18都与CLK之间连通;
当第一显示区域中的像素电路和第二显示区域中的像素电路不需要发光,第三显示区域中的像素电路和第四显示区域中的像素电路都需要发光时,CTR11和CTR12都提供高电压信号,CTR13提供低电压信号,T51和T52都打开,T53关断,S11与CLK之间断开,S12与CLK之间断开,S13与CLK之间断开,S14与CLK之间断开,S15与CLK之间连通,S16与CLK之间连通,S17与CLK之间连通,S18都与CLK之间连通;
当第一显示区域中的像素电路、第二显示区域中的像素电路和第三显示区域中的像素电路不需要发光,第四显示区域中的像素电路需要发光时,CTR11、CTR12和CTR13都提供高电压信号,T51、T52和T53都关断,S11与CLK之间断开,S12与CLK之间断开,S13与CLK之间断开,S14与CLK之间断开,S15与CLK之间断开,S16与CLK之间断开,S17与CLK之间连通,S18都与CLK之间连通。
本发明如图7所示的显示面板的至少一实施例在工作时,当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的所有像素电路都不需要发光时,CLK可以不输出时钟信号。
如图8所示,在图4所示的显示面板的至少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控制电路11还可以包括第二控制单元;
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包括第一个第五控制晶体管T51、第二个第五控制晶体管T52和第三个第五控制晶体管T53;
第一个第五控制晶体管T51的栅极与第一控制端CTR1电连接,所述第一个第五控制晶体管T51的漏极与第一个第二节点N21电连接,所述第一个第五控制晶体管T51的源极与第二个第二节点N22电连接;
S11和S12都与所述第一个第二节点N21电连接;
第二个第五控制晶体管T52的栅极与第二控制端CTR2电连接,所述第二个第五控制晶体管T52的漏极与第二个第二节点N22电连接,所述第二个第五控制晶体管T52的源极与第三个第二节点N23电连接;
S13和S14都与所述第二个第二节点N22电连接;S15和S16都与第三个第二节点N23电连接;
第三个第五控制晶体管T53的栅极与第三控制端CTR3电连接,所述第三个第五控制晶体管T53的漏极与第三个第二节点N23电连接,所述第三个第五控制晶体管T53的源极与第四个第二节点N24电连接;
S17和S18都与N24电连接;
N24与时钟信号输入端CLK电连接。
在本发明如图8所示的显示面板的至少一实施例中,T51、T52和T53可以都为p型薄膜晶体管。
在图8所示的至少一实施例中,第一时钟控制端为第一控制端CTR1,第二时钟控制端为第二控制端CTR2,第三时钟信号端为第三控制端CTR3。
在具体实施时,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的第二控制单元的个数可以不限为一个,所述控制电路也可以包括至少两个第二控制单元,每个控制单元分别控制提供不同的时钟信号至各级移位寄存器单元。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显示面板。
在本发明至少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可以为可折叠或可卷曲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可以为OLED柔性显示屏。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包括移动电子设备和非移动电子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和装置的范围不限按示出或讨论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还可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例如,可以按不同于所描述的次序来执行所描述的方法,并且还可以添加、省去、或组合各种步骤。另外,参照某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可在其他示例中被组合。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13)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像素电路和驱动模组,所述驱动模组用于对所述像素电路提供相应的驱动信号,所述驱动模组包括驱动电路和控制电路;
所述驱动电路包括多级驱动单元;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多个显示区域,所述驱动单元与所述显示区域一一对应;
所述驱动单元包括多个级联的移位寄存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包括的最后一级移位寄存器单元的驱动信号输出端与相邻下一级驱动单元包括的第一级移位寄存器单元的输入端电连接;
所述控制电路包括第一控制单元;
所述第一控制单元用于向与当前需显示的显示区域中的至少一显示区域对应的驱动单元中的第一级移位寄存器单元发送起始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电路还包括第二控制单元;
所述第二控制单元用于在控制提供时钟信号至当前需显示的显示区域对应的驱动单元包括的移位寄存器单元,并用于停止提供时钟信号至当前不需要显示的显示区域对应的显示区域。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设置于所述显示区域内的多行栅线;
所述驱动模组包括的驱动电路的个数为一个,所述驱动模组包括的控制电路的个数为一个,所述驱动电路与所述栅线电连接;或者,
所述驱动模组包括的驱动电路的个数为两个,所述驱动模组包括的控制电路的个数为两个,第一驱动电路与第一控制电路对应连接,第二驱动电路与第二控制电路对应连接;第一驱动电路设置于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第一侧,第二驱动电路设置于所述有效显示区域的第二侧,所述第一侧与所述第二侧为相对的两侧;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的栅线由第一侧延伸至第二侧;所述第一驱动电路与所述栅线的第一端电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电路与所述栅线的第二端电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模组包括第一驱动电路、第二驱动电路、第一控制电路和第二控制电路;
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包括的驱动单元与所述显示区域一一对应;所述第二驱动电路包括的驱动单元与所述显示区域一一对应;
所述第一控制电路包括的第一控制单元用于向第一驱动电路中的与当前需显示显示区域中的至少一显示区域对应的驱动单元中的第一级移位寄存器单元发送起始信号;
所述第二控制电路包括的第一控制单元用于向第二驱动电路中的与当前需显示的显示区域中的至少一显示区域对应的第二驱动单元中的第一级移位寄存器单元发送起始信号。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控制电路包括的第二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提供时钟信号至所述第一驱动电路中的与当前需显示的显示区域对应的驱动单元包括的移位寄存器单元,并用于停止提供时钟信号至所述第一驱动电路中的与当前不需显示的显示区域对应的驱动单元包括的移位寄存器单元;
所述第二控制电路包括的第二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提供时钟信号至所述第二驱动电路中的与当前需显示的显示区域对应的驱动单元包括的移位寄存器单元,并用于停止提供时钟信号至所述第二驱动电路中的与当前不需显示的显示区域对应的驱动单元包括的移位寄存器单元。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显示基板、多行多列像素电路、多行栅线、多列数据线和显示驱动集成电路;所述多行多列像素电路、多行栅线和多列数据线设置于所述显示基板的有效显示区域内,所述显示驱动集成电路设置于显示基板的一侧边;所述数据线从远离显示驱动电路的一侧向着靠近显示驱动电路的一侧延伸,第一显示区域至最后一显示区域沿着所述数据线延伸的方向依次设置。
7.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包括M-1个第一控制子电路;M为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的驱动单元的个数,M为大于1的整数;所述M-1个第一控制子电路与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的第二个驱动单元至第M个驱动单元一一对应;
所述第一控制子电路分别与相应的控制端、相应的驱动单元的第一级移位寄存器单元、相邻上一级第一节点和本级第一节点电连接,用于在相应的控制端的电位的控制下,控制相邻上一级第一节点与本级第一节点之间连通或断开,并控制本级第一节点与相应的驱动单元的第一级移位寄存器单元之间连通或断开;
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包括的第一个控制子电路对应的相邻上一级第一节点与第一驱动单元包括的第一级移位寄存器单元电连接;
与所述第一控制单元包括的第M-1个第一控制子电路对应的本级第一节点与起始信号输入端电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控制子电路包括第一控制晶体管和第二控制晶体管;
所述第一控制晶体管的控制极与相应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相邻上一级第一节点电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本级第一节点电连接;
所述第二控制晶体管的控制极与相应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本级第一节点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与相应的驱动单元包括的第一级移位寄存器单元电连接。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晶体管为p型晶体管,所述第二控制晶体管为n型晶体管;或者,所述第一控制晶体管为n型晶体管,所述第二控制晶体管为p型晶体管。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第一控制子电路包括第一控制晶体管、第二控制晶体管、第三控制晶体管和第四控制晶体管;
所述第一控制晶体管的控制极与相应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与相邻上一级第一节点电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本级第一节点电连接;
所述第二控制晶体管的控制极与相应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第二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与第一电压端电连接;
所述第三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第二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电连接,所述第三控制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第三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都与第二电压端电连接;
所述第四控制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第二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电连接,所述第四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本级第一节点电连接,所述第四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与相应的驱动单元包括的第一级移位寄存器单元电连接。
11.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
第一控制子电路包括第一控制晶体管、第二控制晶体管、第三控制晶体管和第四控制晶体管;
所述第一控制晶体管的控制极与相应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与相邻上一级第一节点电连接,所述第一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与本级第一节点电连接;
所述第二控制晶体管的控制极和所述第二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都与第一电压端电连接;
所述第三控制晶体管的控制极与相应的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第三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所述第二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电连接,所述第三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与第二电压端电连接;
所述第四控制晶体管的控制极与所述第二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电连接,所述第四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所述本级第一节点电连接,所述第四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与相应的驱动单元包括的第一级移位寄存器单元电连接。
12.如权利要求2至5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控制单元包括M-1个第五控制晶体管;所述M-1个第五控制晶体管与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的第一级驱动单元至第M-1级驱动单元一一对应;
所述第五控制晶体管的控制极与相应的时钟控制端电连接,所述第五控制晶体管的第一极与本级第二节点电连接,所述第五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与相邻下一级第二节点电连接;
所述本级第二节点与相应的驱动单元中的各级移位寄存器单元都电连接;
与所述第二控制单元中的第M-1个第五控制晶体管的第二极电连接的相邻下一级第二节点分别与时钟信号输入端和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的第M级驱动单元中的各级移位寄存器单元电连接;
M为所述驱动电路包括的驱动单元的个数,M为大于1的整数。
13.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显示面板。
CN202110286784.9A 2021-03-17 2021-03-17 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1129676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86784.9A CN112967678B (zh) 2021-03-17 2021-03-17 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86784.9A CN112967678B (zh) 2021-03-17 2021-03-17 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67678A true CN112967678A (zh) 2021-06-15
CN112967678B CN112967678B (zh) 2022-04-29

Family

ID=762790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86784.9A Active CN112967678B (zh) 2021-03-17 2021-03-17 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67678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39177A (zh) * 2021-07-30 2021-10-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扫描控制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显示装置
WO2023245602A1 (zh) * 2022-06-24 2023-12-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电路、驱动方法、显示装置和显示控制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53761A (zh) * 2002-04-23 2003-11-05 东北先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和驱动方法
CN106782290A (zh) * 2016-12-28 2017-05-31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9697966A (zh) * 2019-02-28 2019-04-30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CN110111738A (zh) * 2019-05-31 2019-08-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电路、显示基板、显示装置及驱动方法
CN110136626A (zh) * 2019-05-20 2019-08-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栅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
CN111179812A (zh) * 2020-03-16 2020-05-19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53761A (zh) * 2002-04-23 2003-11-05 东北先锋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显示面板的驱动装置和驱动方法
CN106782290A (zh) * 2016-12-28 2017-05-31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9697966A (zh) * 2019-02-28 2019-04-30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阵列基板、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
CN110136626A (zh) * 2019-05-20 2019-08-16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栅驱动电路及其驱动方法
CN110111738A (zh) * 2019-05-31 2019-08-0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像素电路、显示基板、显示装置及驱动方法
CN111179812A (zh) * 2020-03-16 2020-05-19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39177A (zh) * 2021-07-30 2021-10-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扫描控制电路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显示装置
WO2023245602A1 (zh) * 2022-06-24 2023-12-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驱动电路、驱动方法、显示装置和显示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67678B (zh) 2022-04-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78174B (zh) 一种栅极驱动电路及其控制方法、移动终端
US6791539B2 (en) Display, method for driving the same, and portable terminal
JP4560275B2 (ja)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型表示装置とその駆動方法
TWI396159B (zh) 光電裝置及驅動電路
JP4306748B2 (ja) 電気光学装置、電気光学装置の駆動方法および電子機器
CN112967678B (zh) 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WO2021023201A1 (zh) 像素阵列、阵列基板及显示装置
US20190051365A1 (en) Shift register unit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gate driving circuit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9368083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dapted to partial display
US20230222974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for, and display device
US11282425B2 (en) Source driving circuit and display panel
CN111354309A (zh) 显示驱动模组、显示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US20160217727A1 (en) Display panel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as well as display device
CN107958655A (zh) 一种液晶显示器和像素单元
CN112017613A (zh) 电荷共享电路、方法、显示驱动模组和显示装置
US8144098B2 (en) Dot-matrix display refresh charging/discharging control method and system
CN113113071A (zh) 移位寄存器单元及其驱动方法、栅极驱动电路、显示装置
KR20220060089A (ko) 구동 회로 및 그것을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CN115831031A (zh) 电平转换电路、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14333729B (zh) 液晶显示模组及其显示控制电路和方法、液晶显示装置
CN113628588B (zh) 显示驱动模组、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
KR20220008950A (ko) 표시 장치
KR20220014389A (ko) 표시 장치
CN114944138B (zh) 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驱动电路和显示装置
US20240013714A1 (en) Display panel, driv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