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65358B - 可穿戴设备和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可穿戴设备和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965358B CN112965358B CN201911191550.5A CN201911191550A CN112965358B CN 112965358 B CN112965358 B CN 112965358B CN 201911191550 A CN201911191550 A CN 201911191550A CN 112965358 B CN112965358 B CN 11296535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ontact
- control signal
- main body
- charging
- wear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G—ELECTRONIC TIME-PIECES
- G04G17/00—Structural details; Housings
-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9/00—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s; Determining position, velocity or attitude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such systems
- G01S19/38—Determining a navigation solution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a 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
- G01S19/39—Determining a navigation solution using signals transmitted by a 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 the satellite radio beacon positioning system transmitting time-stamped messages, e.g. 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LONASS [Global Orbiting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or GALILEO
- G01S19/42—Determining pos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和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佩戴组件和主体,其中,佩戴组件,设有第一触点;主体,与所述佩戴组件连接,所述主体设有第二触点;当所述第二触点与所述第一触点接触连接时,所述主体采集所述佩戴组件上的控制信号,并运行与所述控制信号对应的目标工作模式。所述可穿戴设备中主体与佩戴组件电连接,通过主体获取佩戴组件上的控制信号,并根据控制信号运行对应的目标工作模式,基于将生成控制信号的功能设置于所述佩戴组件上,实现主体与佩戴组件之间的交互通信,同时缓解主体尺寸受限导致功能受限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可穿戴设备技术,特别是涉及一种可穿戴设备和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品质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水平越来越高,也对移动电子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市场上涌现出各种智能手表、智能手环等可穿戴设备。
可穿戴设备由表带和表体组成,表体为功能实现及用户交互区,表带仅仅用于将表体绑定在在用户手上,表体的功能设计往往会受到尺寸的限定。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和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缓解主体尺寸受限的问题。
一种可穿戴设备,包括:
佩戴组件,设有第一触点;
主体,与所述佩戴组件连接,所述主体设有第二触点;
当所述第二触点与所述第一触点接触连接时,所述主体采集所述佩戴组件上的控制信号,并运行与所述控制信号对应的目标工作模式。
一种佩戴组件,所述佩戴组件设有第一触点;所述第一触点用于当与主体上设置的第二触点接触连接时,传输控制信号至所述主体以使所述主体运行与所述控制信号对应的目标工作模式。
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所述的可穿戴设备,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佩戴组件和与所述佩戴组件连接的主体,所述佩戴组件设有第一触点,所述主体设有第二触点,所述第二触点与所述第一触点接触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控制所述主体采集所述佩戴组件上的控制信号;
控制所述主体运行与所述控制信号对应的目标工作模式。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上述可穿戴设备和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佩戴组件,设有第一触点;主体,与所述佩戴组件连接,所述主体设有第二触点;当所述第二触点与所述第一触点接触连接时,所述主体采集所述佩戴组件上的控制信号,并运行与所述控制信号对应的目标工作模式。所述可穿戴设备中主体与佩戴组件电连接,通过主体获取佩戴组件上的控制信号,并根据控制信号运行对应的目标工作模式,基于将生成控制信号的功能设置于所述佩戴组件上,实现主体与佩戴组件之间的交互通信,同时缓解主体尺寸受限导致功能受限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为一个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b为又一个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佩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主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互锁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7为又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可以理解,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可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各种元件,但这些元件不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第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区分。举例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将第一触点称为第二触点,且类似地,可将第二触点称为第一触点。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两者都是触点,但其不是同一触点。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可穿戴设备,如图1a所示,可穿戴设备10包括:佩戴组件100和主体200。需要说明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本申请的应用领域不限于智能手表,任何其它具有主体和佩戴组件的可穿戴设备,例如蓝牙耳机、智能头箍、智能眼镜、智能手环、智能臂环等均可以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技术方案。
图1b为又一个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佩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b和图2所示,佩戴组件100设有第一触点110。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主体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b和图3所示,主体200,能够与佩戴组件100连接,且主体200设有第二触点220。
其中,第一触点110可以是一个触点还可以是包括多个触点,第一触点110 能够将佩戴组件100上的电信号传输至主体上,同时,第一触点110能够接收主体发送的电信号。
具体的,佩戴组件100用于当用户穿戴可穿戴设备时固定主体,例如,当用户将可穿戴设备佩戴于人体的手腕时,佩戴组件100用于将主体佩戴固定于人体的手腕。在佩戴组件100上设置第一触点110,第一触点110能够与主体上的第二触点220配合连接,当第一触点110与第二触点220配合时,佩戴组件 100与主体连接。
主体200,与佩戴组件100连接,且主体200设有第二触点220。当第二触点220与第一触点110接触连接时,主体200采集佩戴组件100上的控制信号,并运行与控制信号对应的目标工作模式。
其中,第二触点220可以是一个触点还可以是包括多个触点,第二触点220 能够将主体200上的电信号传输至佩戴组件100上,同时,第二触点220能够接收佩戴组件100发送的电信号。控制信号指的是主体200通过第二触点220 采集佩戴组件100上的第二触点220上的信号,主体200获取该控制信号,对应的根据该控制信号执行相应的操作即可。在目标工作模式下,主体200可以单独执行操作,也可以主体200和佩戴组件100配合执行。主体200内部的处理器按预设周期采集控制信号,当未检测到控制信号时,处理器控制第一触点110与第二触点220的断开连接,以防止佩戴组件100与主体200拆卸过程中损坏主体200和佩戴组件100中的电子设备功能。
具体的,主体200是执行可穿戴设备功能的实体,例如当可穿戴设备为智能手表时,主体200可以包括表壳、与表壳连接的显示屏、以及设置于表壳内部的处理电路及电源等。在主体200上设置有第二触点220,第二触点220与能够与佩戴组件100上的第一触点110配合连接,当第一触点110与第二触点220 配合时,佩戴组件100与主体200连接。当第一触点110与第二触点220连接时,佩戴组件100根据自身的电路模块或者根据主体200传输的电信号生成控制信号。主体200通过第二触点220在第一触点110上采集该控制信号,该控制信号用于指示主体200运行目标工作模式。举例来说,如当控制信号是充电控制信号时,目标工作模式指的是主体200将佩戴组件100作为充电装置;当控制信号是天线控制信号时,目标工作模式指的是主体200将佩戴组件100作为天线装置;当控制信号时存储控制信号时,目标模式指的主体200将佩戴组件100作为存储装置,上述举例仅用于对控制信号进行说明,不对控制信号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提供的可穿戴设备包括:佩戴组件,设有第一触点;主体,与佩戴组件连接,主体设有第二触点;当第二触点与第一触点接触连接时,主体采集佩戴组件上的控制信号,并运行与控制信号对应的目标工作模式。可穿戴设备中主体与佩戴组件电连接,通过主体获取佩戴组件上的控制信号,并根据控制信号运行对应的目标工作模式,基于将生成控制信号的功能设置于佩戴组件上,实现主体与佩戴组件之间的交互通信,同时缓解主体尺寸受限的问题。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佩戴组件与主体拆卸式连接。
具体的,佩戴组件可以与主体拆卸式连接,当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连接时,佩戴组件与主体连接。当佩戴组件与主体拆开时,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断开连接。当主体与佩戴组件建立连接时,主体上可以生成连接提示信号,用于提示用户是否启用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连接功能。当主体与佩戴组件断开连接时,主体可以提示用户佩戴组件与主体断开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佩戴组件,佩戴组件设有第一触点;第一触点用于当与主体上设置的第二触点接触连接时,传输控制信号至主体以使主体运行与控制信号对应的目标工作模式。
具体的,佩戴组件设有第一触点,主体上设置有第二触点,第二触点与能够与第一触点接触连接。当佩戴组件与主体连接,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配合时,佩戴组件根据自身的电路模块或者根据主体传输的电信号生成控制信号。主体通过第二触点在第一触点上采集该控制信号,该控制信号用于指示主体运行目标工作模式。举例来说,如当控制信号是充电控制信号时,目标工作模式指的是主体将佩戴组件作为充电装置;当控制信号是天线控制信号时,目标工作模式指的是主体将佩戴组件作为天线装置;当控制信号时存储控制信号时,目标模式指的主体将佩戴组件作为存储装置,上述举例仅用于对控制信号进行说明,不对控制信号作具体限定。其中,主体是执行可穿戴设备功能的实体,例如当可穿戴设备为智能手表时,主体可以包括表壳、与表壳连接的显示屏、以及设置于表壳内部的处理电路及电源等。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的结构示意图,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触点110包括:第一控制触点111,第二触点220包括:第二控制触点211,第二控制触点211与第一控制触点111连接,用于采集第一控制触点111 上控制信号。
具体的,第一触点包括第一控制触点111,第一控制触点111设置于佩戴组件上,第二触点包括第二控制触点211,第二控制触点211设置于主体上。第一控制触点111能够与第二控制触点211对应连接,当第二控制触点211连接第一控制触点111时,佩戴组件与主体连接,佩戴组件根据自身的电路模块或者根据主体传输的电信号生成控制信号。该控制信号可以是电压信号如图4所示的电阻R2两端的电压信号,也可以是电流信号,此处不作限定。主体通过第二控制触点211在第一控制触点111上采集该控制信号,该控制信号用于指示主体运行目标工作模式。在目标工作模式下,主体可以单独执行操作,也可以主体和佩戴组件配合执行。当佩戴组件与主体拆开时,第一控制触点111与第二控制触点211断开连接。其中,第一控制触点111可以包括两个,其中一个连接地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佩戴组件包括充电模块,如图4所示,第一触点110 还包括:第一充电触点112,与充电模块连接;第二触点还包括:第二充电触点 212,与第一充电触点112连接,用于当控制信号为充电控制信号时,接收第一充电触点112输出的充电信号为主体充电。
其中,充电模块可以包括:用于储电电池和稳压电路。储电电池可以是可充电电池。该佩戴组件可以有专用充电器,专用充电器用于为佩戴组件内的充电模块充电。当主体检测到获取的控制信号为充电控制信号时,主体可以通过显示屏上弹出提示消息,以提示用户佩戴组件作为充电宝与主体建立连接,用户可以选择是否启佩戴组件的充电宝功能;当充电模块的剩余电量低于电量阈值时,佩戴组件可以生成电量提示信号以提示用户;若充电过程中佩戴组件与主体断开连接时,主体和/或佩戴组件可以生成提示信号提示用户充电停止。
具体的,第一触点110包括第一充电触点112,第一充电触点112设置于佩戴组件上,且与充电模块连接,第二触点包括第二充电触点212,第二充电触点 212设置于主体上。当第二充电触点212连接第一充电触点112时,佩戴组件内的充电模块可以为连接的主体充电。其工作过程举例来说,当主体电量不足、用户通过主体发送充电指令至佩戴组件时,配戴组件生成对应的充电控制信号,主体通过第二控制触点211采集第一控制触点111上的充电控制信号后,主体将运行与充电控制信号对应的充电工作模式。在充电工作模式下,佩戴组件的充电模块产生充电信号并传输至第一充电触点112,主体经第二充电触点212获取第一充电触点112上的充电信号,实现佩戴组件为主体充电。当佩戴组件与主体拆开时,第一充电触点112与第二充电触点212断开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充电触点用于当所述充电模块的剩余电量低于电量阈值时,停止输出的充电信号。
具体的,当佩戴组件作为充电宝为主体充电模式下,若充电模块的剩余电量低于电量阈值,标识佩戴组件作为充电宝电量不足,不能继续为主体提供充电信号,第一充电触点停止输出的充电信号至主体。其中电量阈值可以是10%、 5%、4%、3%、2%、1%或者是0%,电量阈值可以是剩余电量百分比,还可是具体剩余电量数值,此处不做限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佩戴组件包括存储模块,如图4所示,第一触点110 还包括:第一传输触点113,与存储模块连接;第二触点210还包括:第二传输触点213,与第一传输触点113连接,用于当控制信号为传输控制信号时,向存储模块发送第一存储数据,或,从存储模块中获取第二存储数据。
其中,存储模块指的是用来存储数据和指令等的记忆部件。当主体检测到获取的控制信号为存储控制信号时,主体可以通过显示屏上弹出提示消息,以提示用户佩戴组件作为存储器与主体建立连接,用户可以选择是否启佩戴组件的存储器功能;当存储模块的剩余容量低于内存阈值时,佩戴组件可以生成容量提示信号给用户提示;若数据存储过程中佩戴组件与主体断开连接,主体和/ 或佩戴组件可以生成提示信号提示用户停止使用佩戴组件存储数据。在存储工作模式下,当存储控制信号为保存信号时,主体通过第二保存触点将第一存储数据传输至第一保存触点连接的佩戴组件;当存储控制信号为读取信号时,主体通过第二读取触点、第一读取触点获取佩戴组件中保存第二存储数据。当佩戴组件与主体拆开时,第一传输触点113与第二传输触点213断开连接。
具体的,第一触点110包括第一传输触点113,第一传输触点113设置于佩戴组件上,且与存储模块连接。第二触点220包括第二传输触点213,第二传输触点213设置于主体上。第一传输触点113可以包括:第一保存触点和第一读取触点。第二传输触点213可以包括:第二保存触点和第二读取触点。存储模块的工作过程举例来说,当主体内存电量不足或用户通过主体发送存储指令至佩戴组件时,配戴组件生成对应的存储控制信号。主体通过第二控制触点211 采集第一控制触点111上的存储控制信号。检测存储控制信号,主体将运行与存储控制信号对应的存储工作模式。若存储控制信号为保存信号,则第二保存触点连接第一保存触点,主体可以发送第一存储数据经第二保存触点至第一保存触点连接的存储模块。若存储控制信号为读取信号,则第二读取触点连接第一读取触点,主体可以通过第二读取触点读取第一保存触点连接的存储模块中的第二存储数据。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存储数据可以是预先存储的第一存储数据,且主体可以在保存第一存储数据的同时读取第二存储数据。由于主体的体积受到限制,在产品测试阶段无法存储大量的原始数据,则可以利用佩戴组件存储原始数据,还可以将主体运行过程中的日志数据、视频数据、图片数据、音频数据等存入佩戴组件中。其中,原始数据包括:GPS原始NMEA数据,加速度传感器、地磁、陀螺仪等等原始数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佩戴组件包括第一GPS天线,如图4所示,第一触点110还包括:第一天线触点114,与第一GPS天线连接,第二触点220还包括:第二天线触点214,与第一天线触点114连接,用于当控制信号为天线控制信号时,通过第一天线触点114接收第一GPS天线获取的GPS信号。
其中,第一GPS天线指的是通过接收卫星信号的天线,卫星信号能够进行定位或者导航。当主体检测到获取的控制信号为天线控制信号时,主体可以通过显示屏上弹出提示消息,以提示用户佩戴组件作为天线与主体建立连接,用户可以选择是否启佩戴组件的GPS天线功能;当第一GPS天线的信号强度低于强度阈值时,佩戴组件可以生成强度提示信号给用户提示;在启用第一GPS天线过程中,若佩戴组件与主体断开连接,则主体和/或佩戴组件可以生成提示信号提示用户停止使用佩戴组件中的第一GPS天线。其中,第一天线触点114可以包括两个,其中一个连接地线。
具体的,第一触点110包括第一天线触点114,第一天线触点114设置于佩戴组件上,且与第一GPS天线连接,第二触点220包括第二天线触点214,第二天线触点214设置于主体上。当第二天线触点214连接第一天线触点114时,佩戴组件内的第一GPS天线可以作为主体GPS天线。其工作过程举例来说,当主体内GPS天线信号强度较弱或用户通过主体发送天线指令至佩戴组件时,配戴组件生成对应的天线控制信号,主体通过第二控制触点211采集第一控制触点111上的天线控制信号后,主体将运行与天线控制信号对应的天线工作模式。在天线工作模式下,佩戴组件中的第一GPS天线获取GPS信号并传输至第一天线触点114,主体经第二天线触点214获取第一天线触点114上的GPS信号,实现利用佩戴组件作为主体的GPS天线。当佩戴组件与主体拆开时,第一天线触点114与第二天线触点214断开连接。由于主体内置的GPS天线转化效率较低,往往不到7%,通过在佩戴组件中设置外置GPS天线,外置GPS天线因为不受限表体内部各种结构的限制,可以将天线转化效率提高到50%,这样当用户在户外运动,对GPS轨迹要求较高的情况下,可以换上设置有GPS天线的佩戴组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触点110包括:第一供电触点115,第二触点220包括:第二供电触点215,第二供电触点215与第一供电触点115 连接,用于将主体输出的供电信号通过第一供电触点115传输至佩戴组件,以使佩戴组件根据供电信号生成控制信号。
具体的,第一触点110包括第一供电触点115,第一供电触点115设置于佩戴组件上,第二触点220包括第二供电触点215,第二供电触点215设置于主体上。当第二供电触点215连接第一供电触点115时,主体通过第二供电触点215 为佩戴组件供电。其工作过程举例来说,当主体与佩戴组件连接,且第二供电触点215与第一供电触点115连接时,主体输出供电信号经第二供电触点215、与第一供电触点115至佩戴组件,配戴组件获取供电信号,并根据供电信号生成对应的控制信号。如,可以根据供电信号的电压值生成对应的控制信号,当供电信号为第一电压,对应的控制信号可以是充电控制信号;当供电信号为第二电压,对应的控制信号可以是存储控制信号;当供电信号为第三电压,对应的控制信号可以是天线控制信号,其中,第一电压、第二电压和第三电压可以为不同的电压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一触点110为电连接顶针,第二触点220为电连接凹槽,电连接顶针与电连接凹槽尺寸匹配,使每个电连接顶针容置于对应的电连接凹槽。
具体的,佩戴组件上设置的第一触点110为电连接顶针,主体上设置的第二触点220为电连接凹槽。第二触点220与能够与第一触点110配合连接,且电连接顶针与电连接凹槽的尺寸匹配,当第一触点110与第二触点220配合连接时,佩戴组件与主体连接且能够交互电信号。其中,电连接顶针和电连接凹槽是成对出现,可以是一对也可以是多对。电连接凹槽能够通过连接的电连接顶针将主体上的电信号传输至佩戴组件上,同时,电连接凹槽能够通过电连接顶针接收佩戴组件发送的电信号。其中,第一触点110设置为电连接顶针是由于第一触点110与第二触点220接触连接过程中,电连接顶针的容易造成磨损或者损坏,设计在主体上不便于维修,设计于佩戴组件上容易维修或者替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均为防水导电触点。
具体的,由于可穿戴设备往往暴露于空气、雨水环境中,金属制成的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接触到水可能会导致接触不良或者电连接触点生锈等导致电通信不稳定等情况。利用防水导电材料如导电硅胶、导电泡棉等制造第一触点和第二触点,可以提升可穿戴装置的稳定性能。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互锁部件的结构示意图,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 所示,可穿戴设备10还包括互锁部件,互锁部件包括:第一互锁部件130和第二互锁部件230,第一互锁部件130设置于佩戴组件上,第二互锁部件230设置于主体上,第二互锁部件230能够与第一互锁部件130相配合,且当第一互锁部件130和第二互锁部件230相配合时,佩戴组件与主体相连接。
具体的,可穿戴设备10包括互锁部件,互锁部件包括第一互锁部件130和第二互锁部件230,第一互锁部件130,设置于佩戴组件上,第二互锁部件230,设置于主体上。第二互锁部件230能够与第一互锁部件130相配合,当第一互锁部件130是凸起,第二互锁部件230为能够与该凸起尺寸匹配的凹槽,反之亦然,当第一互锁部件130是凹槽,第二互锁部件230为能够与该凹槽尺寸匹配的凸起。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互锁部件130、第二互锁部件230的形状不作限定,当第一互锁部件130与第二互锁部件230连接时,使得佩戴组件与主体稳定连接即可。当第一互锁部件130与第二互锁部件230建立连接时,主体上可以生成连接提示信号,用于提示用户是否启用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连接。当主体与佩戴组件断开连接时,主体可以提示用户佩戴组件与主体断开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一互锁部件130包括:弹性凸起,第二互锁部件230设有能够与弹性凸起相配合的互锁凹槽,且当弹性凸起与互锁凹槽相配合时,佩戴组件与主体相连接。
具体的,第一互锁部件130,设置于佩戴组件上,且第一互锁部件130包括弹性凸起;第二互锁部件230,设置于主体上,设有能够与弹性凸起尺寸匹配的互锁卡槽。弹性凸起能够弹性收缩,当弹性凸起进入互锁卡槽时,弹性凸起处于伸展状态且被互锁卡槽卡住,佩戴组件与主体相连接。其中,弹性凸起可是设置为半球体,半球体的目的是可以轻易地滑入互锁卡槽,对应的互锁卡槽也设置为尺寸匹配的半球体凹槽。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可穿戴设备还包括:解锁部件240,可活动地与弹性凸起相连接,并用于抵压弹性凸起以将弹性凸起抵出互锁凹槽。
具体的,可穿戴设备可以设有解锁部件240,解锁部件240可以设置于佩戴组件上,也可以设置于佩戴组件上。当弹性凸起进入互锁卡槽,弹性凸起处于伸展状态且被互锁卡槽卡住时,解锁部件240可活动地与弹性凸起相连接,抵压弹性凸起以将弹性凸起抵出互锁凹槽。如图5所示,解锁部件240可以设置于互锁卡槽的底部,用以将卡入互锁卡槽内部的弹性凸起从底部抵出,以使佩戴组件与主体拆卸。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所示,佩戴组件100设有第一方向标识端120,主体200设有能够与第一方向标识端120相配合的第二方向标识端 220,当第一方向标识端120与第二方向标识端220相配合时,佩戴组件100与主体200相连接。
具体的,佩戴组件100设有第一方向标识端120,主体200设有第二方向标识端220。第二方向标识端220能够与第一方向标识端120相配合,当第一方向标识端120是凸起,第二方向标识端220为能够与该凸起尺寸匹配的凹槽,反之亦然,当第一方向标识端120是凹槽,第二方向标识端220为能够与该凹槽尺寸匹配的凸起。当然第一方向标识端120、第二方向标识端220的形状不作限定,当第一方向标识端120与第二方向标识端220连接,能够防止反插。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方向标识端120为凸起端,第二方向标识端220 为凹槽端,凸起端和凹槽端尺寸匹配。
具体的,第一方向标识端120,设置于佩戴组件100上,且第一方向标识端 120为凸起端;第二方向标识端220,设置于主体200上,设有能够与凸起端尺寸匹配的凹槽端。可以将凹槽端设置为三角凹槽,对应的凸起端设置为三角凸起,通过在佩戴组件100和主体200上设置匹配的方向标识端能够让用户准确判断出佩戴组件100和主体200的连接方向。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包括:佩戴组件和与佩戴组件连接的主体,佩戴组件设有第一触点,主体设有第二触点,第二触点与第一触点接触连接;方法包括:
步骤602、控制主体采集佩戴组件上的控制信号;
具体的,在佩戴组件上设置第一触点,第一触点能够与主体上的第二触点配合连接,当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配合时,佩戴组件与主体连接。主体通过第二触点采集佩戴组件上的第二触点上的信号,主体获取该控制信号,对应的根据该控制信号执行相应的操作即可。在目标工作模式下,主体可以单独执行操作,也可以主体和佩戴组件配合执行。主体内部的处理器按预设周期采集控制信号,当未检测到控制信号时,主体中处理器控制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的断开连接,以防止佩戴组件与主体拆卸过程中损坏主体和佩戴组件中的电子设备功能。
步骤604、控制主体运行与控制信号对应的目标工作模式。
具体的,当第一触点与第二触点连接时,佩戴组件根据自身的电路模块或者根据主体传输的电信号生成控制信号,主体通过第二触点在第一触点上采集该控制信号,该控制信号用于指示主体运行目标工作模式。在目标工作模式下,主体可以单独执行操作,也可以主体和佩戴组件配合执行。举例来说,如当控制信号是充电控制信号时,目标工作模式指的是主体将佩戴组件作为充电装置;当控制信号是天线控制信号时,目标工作模式指的是主体将佩戴组件作为天线装置;当控制信号时存储控制信号时,目标模式指的主体将佩戴组件作为存储装置,上述举例仅用于对控制信号进行说明,不对控制信号作具体限定。控制信号指的是主体装置通过第二触点采集佩戴组件上的第二触点上的信号,主体获取该控制信号,对应的根据该控制信号执行相应的操作即可。
图7为又一个实施例中控制方法的流程图,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佩戴组件包括充电模块,第一触点包括与充电模块连接的第一充电触点;第二触点包括与第一充电触点连接的第二充电触点,控制主体运行与控制信号对应的目标工作模式,包括:步骤702、控制信号为充电控制信号时,目标工作模式为充电模式,充电模式下,第二充电触点接收第一充电触点输出的充电信号为主体充电。
具体的,当主体检测到获取的控制信号为充电控制信号时,主体可以通过显示屏上弹出提示消息,以提示用户佩戴组件作为充电宝与主体建立连接,用户可以选择是否启佩戴组件的充电宝功能。当第二充电触点连接第一充电触点时,佩戴组件内的充电模块可以为连接的主体充电。其工作过程举例来说,当主体电量不足、用户通过主体发送充电指令至佩戴组件时,配戴组件生成对应的充电控制信号,主体通过第二控制触点采集第一控制触点上的充电控制信号后,主体将运行与充电控制信号对应的充电工作模式。在充电工作模式下,佩戴组件的充电模块产生充电信号并传输至第一充电触点,主体经第二充电触点获取第一充电触点上的充电信号,实现佩戴组件为主体充电。当佩戴组件与主体拆开时,第一充电触点与第二充电触点断开连接。当充电模块的剩余电量低于电量阈值时,佩戴组件可以生成电量提示信号以提示用户;若充电过程中佩戴组件与主体断开连接时,主体和/或佩戴组件可以生成提示信号提示用户充电停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该控制方法还包括:检测充电模块的剩余电量;当充电模块的剩余电量低于电量阈值时,控制第一充电触点停止输出的充电信号。
具体的,当佩戴组件作为充电宝为主体充电模式下,若充电模块的剩余电量低于电量阈值,标识佩戴组件作为充电宝电量不足,不能继续为主体提供充电信号,第一充电触点停止输出的充电信号至主体。其中电量阈值可以是10%、 5%、4%、3%、2%、1%或者是0%,电量阈值可以是剩余电量百分比,还可是具体剩余电量数值,此处不做限定。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佩戴组件包括存储模块,第一触点包括:与存储模块连接的第一传输触点;第二触点包括:与第一传输触点连接的第二传输触点,控制主体运行与控制信号对应的目标工作模式,包括:步骤704、当控制信号为传输控制信号时,目标工作模式为传输模式,传输模式下,第二传输触点向存储模块发送第一存储数据,或,从存储模块中获取第二存储数据。
具体的,当主体内存电量不足或用户通过主体发送存储指令至佩戴组件时,配戴组件生成对应的存储控制信号。主体通过第二控制触点采集第一控制触点上的存储控制信号。检测存储控制信号,主体将运行与存储控制信号对应的存储工作模式。若存储控制信号为保存信号,则第二保存触点连接第一保存触点,主体可以发送第一存储数据经第二保存触点至第一保存触点连接的存储模块。若存储控制信号为读取信号,则第二读取触点连接第一读取触点,主体可以通过第二读取触点读取第一保存触点连接的存储模块中的第二存储数据。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存储数据可以是预先存储的第一存储数据,且主体可以在保存第一存储数据的同时读取第二存储数据。由于主体的体积受到限制,在产品测试阶段无法存储大量的原始数据,则可以利用佩戴组件存储原始数据,还可以将主体运行过程中的日志数据、视频数据、图片数据、音频数据等存入佩戴组件中。其中,原始数据包括:GPS原始NMEA数据,加速度传感器、地磁、陀螺仪等等原始数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佩戴组件包括第一GPS天线,第一触点包括:与第一GPS天线连接的第一天线触点,第二触点包括:与第一天线触点连接的第二天线触点,控制主体运行与控制信号对应的目标工作模式,包括:步骤706、当控制信号为天线控制信号时,目标工作模式为天线切换模式,天线切换模式下,第二天线触点通过第一天线触点接收第一GPS天线获取的GPS信号。
具体的,当主体内GPS天线信号强度较弱或用户通过主体发送天线指令至佩戴组件时,配戴组件生成对应的天线控制信号,主体通过第二控制触点采集第一控制触点上的天线控制信号后,主体将运行与天线控制信号对应的天线工作模式。在天线工作模式下,佩戴组件中的第一GPS天线获取GPS信号并传输至第一天线触点,主体经第二天线触点获取第一天线触点上的GPS信号,实现利用佩戴组件作为主体的GPS天线。当佩戴组件与主体拆开时,第一天线触点与第二天线触点断开连接。由于主体内置的GPS天线转化效率较低,往往不到 7%,通过在佩戴组件中设置外置GPS天线,外置GPS天线因为不受限表体内部各种结构的限制,可以将天线转化效率提高到50%,这样当用户在户外运动,对GPS轨迹要求较高的情况下,可以换上设置有GPS天线的佩戴组件。另外,当主体检测到获取的控制信号为天线控制信号时,主体可以通过显示屏上弹出提示消息,以提示用户佩戴组件作为天线与主体建立连接,用户可以选择是否启佩戴组件的GPS天线功能;当第一GPS天线的信号强度低于强度阈值时,佩戴组件可以生成强度提示信号给用户提示;在启用第一GPS天线过程中,若佩戴组件与主体断开连接,则主体和/或佩戴组件可以生成提示信号提示用户停止使用佩戴组件中的第一GPS天线。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触点包括:第一供电触点,第二触点包括:第二供电触点,第二供电触点,方法还包括:步骤708、控制主体输出的供电信号经由第二供电触点、第一供电触点传输至佩戴组件,以使佩戴组件根据供电信号生成控制信号。
具体的,当主体与佩戴组件连接,且第二供电触点与第一供电触点连接时,主体输出供电信号经第二供电触点、与第一供电触点至佩戴组件,配戴组件获取供电信号,并根据供电信号生成对应的控制信号。如,可以根据供电信号的电压值生成对应的控制信号,当供电信号为第一电压,对应的控制信号可以是充电控制信号;当供电信号为第二电压,对应的控制信号可以是存储控制信号;当供电信号为第三电压,对应的控制信号可以是天线控制信号,其中,第一电压、第二电压和第三电压可以为不同的电压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主体连接至少两个相同功能的佩戴组件时,控制主体运行与控制信号对应的目标工作模式之前,方法还包括:根据至少两个功能相同的佩戴组件的标识生成提示信号,提示信号用于提示用户从至少两个功能相同的佩戴组件中选择目标佩戴组件;控制主体采集目标佩戴组件生成的控制信号。
具体的,主体包括多组第一触点,则可以同时连接多个佩戴组件。举例来说,若主体上连接两个佩戴组件,当两个佩戴组件为相同功能佩戴组件时,主体可以通过显示屏弹出提示信号,该提示信号用于提示用户选择其中一个佩戴组件作为目标佩戴组件,并使用目标佩戴组件的功能。主体采集目标佩戴组件生成的控制信号,并根据该控制信号运行对应模式。如当目标佩戴组件生成的控制信号是充电控制信号时,目标工作模式指的是主体将佩戴组件作为充电装置;当控制信号是天线控制信号时,目标工作模式指的是主体将佩戴组件作为天线装置;当控制信号时存储控制信号时,目标模式指的主体将佩戴组件作为存储装置,上述举例仅用于对控制信号进行说明,不对控制信号作具体限定。控制信号指的是主体装置通过第二触点采集佩戴组件上的第二触点上的信号,主体获取该控制信号,对应的根据该控制信号执行相应的操作即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主体连接至少两个不同功能的佩戴组件时,至少两个功能不同的佩戴组件生成多功能控制信号,多功能控制信号包括:充电控制信号、传输控制信号、天线控制信号中的至少两种;控制主体运行与控制信号对应的目标工作模式,包括:当控制信号为多功能控制信号时,控制主体运行与多功能控制信号对应的多功能运行模式。
具体的,主体包括多组第一触点,则可以同时连接多个佩戴组件。举例来说,若主体上连接两个佩戴组件,当两个佩戴组件为不同功能佩戴组件时,多个不同功能佩戴组件生成多功能控制信号。如当两个佩戴组件的功能分别为充电功能和传输功能,则主体采集两个佩戴组件上的充电控制信号和传输控制信号并生成多功能控制信号,该多功能控制信号包括:充电控制信号和传输控制信号,还可以包括两个佩戴组件的使用优先级信息。控制主体运行与多功能控制信号对应的多功能运行模式。当多功能控制信号包括充电控制信号和传输控制信号时,对应的控制主体运行充电模式和传输模式。需要说明的是,多功能控制信号包括:充电控制信号、传输控制信号、天线控制信号中的至少两种,多功能运行模式与多功能控制信号对应。如当生产测试时,可以将充电模式和传输模式结合;当用户户外运动时,可以将充电模式带和天线模式结合。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一个或多个包含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计算机可执行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处理器执行控制方法的步骤。
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控制方法。
本申请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 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它用作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 (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 SDRAM)、增强型 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 (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20)
1.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佩戴组件,设有第一触点,所述第一触点包括第一控制触点和第一供电触点;
主体,与所述佩戴组件连接,所述主体设有第二触点,所述第二触点包括第二控制触点和第二供电触点;
当所述第二触点与所述第一触点接触连接时,所述第二供电触点与所述第一供电触点连接,且所述第二控制触点与所述第一控制触点连接,所述第二供电触点用于将所述主体输出的具有不同电压值的供电信号通过所述第一供电触点传输至所述佩戴组件,所述佩戴组件根据自身的电路模块或根据所述供电信号的电压值生成对应的控制信号,所述主体的所述第二控制触点用于采集所述佩戴组件的所述第一控制触点上的所述控制信号,并运行与所述控制信号对应的目标工作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佩戴组件包括充电模块,
所述第一触点还包括:第一充电触点,与所述充电模块连接;
所述第二触点还包括:第二充电触点,与所述第一充电触点连接,用于当所述控制信号为充电控制信号时,接收所述第一充电触点输出的充电信号为所述主体充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佩戴组件包括存储模块,
所述第一触点还包括:第一传输触点,与所述存储模块连接;
所述第二触点还包括:第二传输触点,与所述第一传输触点连接,用于当所述控制信号为传输控制信号时,向所述存储模块发送第一存储数据,或,从所述存储模块中获取第二存储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佩戴组件包括第一GPS天线,
所述第一触点还包括:第一天线触点,与所述第一GPS天线连接,
所述第二触点还包括:第二天线触点,与所述第一天线触点连接,用于当所述控制信号为天线控制信号时,通过所述第一天线触点接收所述第一GPS天线获取的GPS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点为电连接顶针,所述第二触点为电连接凹槽,所述电连接顶针与所述电连接凹槽尺寸匹配,使每个所述电连接顶针容置于对应的所述电连接凹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佩戴组件与所述主体拆卸式连接。
7.一种佩戴组件,其特征在于,
所述佩戴组件设有第一触点,所述第一触点包括第一控制触点和第一供电触点;所述第一触点用于当与主体上设置的第二触点接触连接时,经所述第一供电触点接收来自所述主体的第二供电触点输出的具有不同电压值的供电信号,并根据自身的电路模块或根据所述供电信号的电压值生成对应的控制信号,还用于传输所述控制信号至所述主体的第二控制触点,以使所述主体运行与所述控制信号对应的目标工作模式,其中,所述第二触点包括所述第二供电触点和所述第二控制触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佩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佩戴组件包括充电模块,所述第一触点包括与所述充电模块连接的第一充电触点;所述第二触点包括第二充电触点,
当所述控制信号为充电控制信号时,所述目标工作模式为充电模式;
所述第一充电触点用于通过所述第二充电触点传输充电信号至所述主体为所述主体充电。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佩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充电触点用于当所述充电模块的剩余电量低于电量阈值时,停止输出的所述充电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佩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佩戴组件包括存储模块,所述第一触点包括与所述存储模块连接的第一传输触点;所述第二触点包括第二传输触点,
当所述控制信号为传输控制信号时,所述目标工作模式为传输模式;
所述第一传输触点用于通过所述第二传输触点传输第一存储数据至所述主体,或接收所述第二传输触点传输的第二存储数据。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佩戴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佩戴组件包括第一GPS天线,所述第一触点包括与所述第一GPS天线连接的第一天线触点;所述第二触点包括第二天线触点,
当所述控制信号为天线控制信号时,所述目标工作模式为天线切换模式;
所述第一天线触点用于将所述第一GPS天线获取的GPS信号发送至所述第二天线触点。
12.一种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可穿戴设备,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佩戴组件和与所述佩戴组件连接的主体,所述佩戴组件设有第一触点,所述主体设有第二触点,所述第一触点包括第一控制触点和第一供电触点,所述第二触点包括第二控制触点和第二供电触点,所述第二触点与所述第一触点接触连接;所述方法包括:
控制所述主体生成供电信号,并经所述第二供电触点输出所述供电信号;
控制所述主体经所述第二控制触点采集所述佩戴组件的所述第一控制触点上的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为所述佩戴组件根据自身的电路模块或根据经所述第一供电触点接收的所述供电信号生成的信号;
控制所述主体运行与所述控制信号对应的目标工作模式。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佩戴组件包括充电模块,所述第一触点包括与所述充电模块连接的第一充电触点;所述第二触点包括与所述第一充电触点连接的第二充电触点,所述控制所述主体运行与所述控制信号对应的目标工作模式,包括:
当所述控制信号为充电控制信号时,所述目标工作模式为充电模式,所述充电模式下,所述第二充电触点接收所述第一充电触点输出的充电信号为所述主体充电。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充电模块的剩余电量;
当所述充电模块的剩余电量低于电量阈值时,控制所述第一充电触点停止输出的所述充电信号。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佩戴组件包括存储模块,所述第一触点包括:与所述存储模块连接的第一传输触点;所述第二触点包括:与所述第一传输触点连接的第二传输触点,所述控制所述主体运行与所述控制信号对应的目标工作模式,包括:
当所述控制信号为传输控制信号时,所述目标工作模式为传输模式,所述传输模式下,所述第二传输触点向所述存储模块发送第一存储数据,或,从所述存储模块中获取第二存储数据。
16.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佩戴组件包括第一GPS天线,所述第一触点包括:与所述第一GPS天线连接的第一天线触点,所述第二触点包括:与所述第一天线触点连接的第二天线触点,所述控制所述主体运行与所述控制信号对应的目标工作模式,包括:
当所述控制信号为天线控制信号时,所述目标工作模式为天线切换模式,所述天线切换模式下,所述第二天线触点通过所述第一天线触点接收所述第一GPS天线获取的GPS信号。
17.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点包括:第一供电触点,所述第二触点包括第二供电触点,所述方法还包括:
控制所述主体输出的供电信号经由所述第二供电触点、所述第一供电触点传输至所述佩戴组件,以使所述佩戴组件根据所述供电信号生成所述控制信号。
18.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连接至少两个相同功能的佩戴组件时,所述控制所述主体运行与所述控制信号对应的目标工作模式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至少两个功能相同的佩戴组件的标识生成提示信号,所述提示信号用于提示用户从所述至少两个功能相同的佩戴组件中选择目标佩戴组件;
控制所述主体采集所述目标佩戴组件生成的所述控制信号。
19.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连接至少两个不同功能的佩戴组件时,所述至少两个功能不同的佩戴组件生成多功能控制信号,所述多功能控制信号包括:充电控制信号、传输控制信号、天线控制信号中的至少两种;
所述控制所述主体运行与所述控制信号对应的目标工作模式,包括:
当所述控制信号为多功能控制信号时,控制所述主体运行与所述多功能控制信号对应的多功能运行模式。
2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2至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191550.5A CN112965358B (zh) | 2019-11-28 | 2019-11-28 | 可穿戴设备和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1191550.5A CN112965358B (zh) | 2019-11-28 | 2019-11-28 | 可穿戴设备和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965358A CN112965358A (zh) | 2021-06-15 |
CN112965358B true CN112965358B (zh) | 2023-01-20 |
Family
ID=762706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1191550.5A Active CN112965358B (zh) | 2019-11-28 | 2019-11-28 | 可穿戴设备和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96535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341681B (zh) * | 2021-06-22 | 2023-07-14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腕戴设备、显示方法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795624A (zh) * | 2016-05-09 | 2016-07-27 | 深圳市奔跑科技有限公司 | 腕带、腕戴设备主体及腕戴设备 |
CN105974785A (zh) * | 2016-06-15 | 2016-09-2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智能穿戴设备及智能穿戴设备的运行方法和装置 |
CN106325053A (zh) * | 2015-07-01 | 2017-01-1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表及其供电方法 |
CN108027589A (zh) * | 2015-07-31 | 2018-05-11 | 宋永僖 | 在带上安装有柔性半导体封装的可穿戴智能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259577A (ja) * | 1999-03-12 | 2000-09-22 | Hitachi Ltd | 携帯型情報処理装置 |
JP4042340B2 (ja) * | 2000-05-17 | 2008-02-06 |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 情報機器 |
US9081542B2 (en) * | 2012-08-28 | 2015-07-14 | Google Technology Holdings LL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 wearable touch-sensitive device |
EP2966517A1 (fr) * | 2014-07-10 | 2016-01-13 | The Swatch Group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Ltd. | Dispositif électronique portable d'affichage d'une information |
KR101855392B1 (ko) * | 2014-11-05 | 2018-05-08 | 전자부품연구원 | 모듈형 기능 블록을 포함하는 웨어러블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웨어러블 장치의 기능 확장 방법 |
CN106299898B (zh) * | 2015-06-02 | 2019-08-13 | 北京握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接口保护装置及保护方法 |
KR20170004695A (ko) * | 2015-07-03 | 2017-01-11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와치 타입 단말기 |
CN106572427B (zh) * | 2015-10-12 | 2020-03-31 |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一种近距离通信的建立方法和装置 |
CN106211355B (zh) * | 2016-06-15 | 2019-12-20 | 飞天诚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控制数据交互的设备、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
CN108023370A (zh) * | 2016-11-01 | 2018-05-1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手表,电池及手表的供电方法 |
TWI632464B (zh) * | 2017-05-10 | 2018-08-11 | 陳淑玲 | 多線式傳輸的穿戴裝置 |
CN107454563B (zh) * | 2017-09-08 | 2020-08-28 |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蓝牙通信方法、装置和蓝牙设备 |
US11165141B2 (en) * | 2018-05-01 | 2021-11-02 | Apple Inc. | Antenna assemblies for watch bands |
CN113225693B (zh) * | 2019-04-18 | 2022-04-1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蓝牙连接方法、设备及系统 |
-
2019
- 2019-11-28 CN CN201911191550.5A patent/CN11296535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6325053A (zh) * | 2015-07-01 | 2017-01-1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表及其供电方法 |
CN108027589A (zh) * | 2015-07-31 | 2018-05-11 | 宋永僖 | 在带上安装有柔性半导体封装的可穿戴智能设备 |
CN105795624A (zh) * | 2016-05-09 | 2016-07-27 | 深圳市奔跑科技有限公司 | 腕带、腕戴设备主体及腕戴设备 |
CN105974785A (zh) * | 2016-06-15 | 2016-09-28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智能穿戴设备及智能穿戴设备的运行方法和装置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965358A (zh) | 2021-06-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6032900B2 (ja) | 電子機器 | |
US20070182368A1 (en) | Multifunctional travel charger | |
CN205283535U (zh) | 一种无线通信装置 | |
CN106325052B (zh) | 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的控制方法及装置 | |
CN112965358B (zh) | 可穿戴设备和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7889012B (zh) | 可为可穿戴设备充电的无线耳机 | |
CN104868529A (zh) | 一种可穿戴电子设备及其充电的方法 | |
CN112398187B (zh) | 可穿戴设备、充电设备、充电控制方法和存储介质 | |
CN106200365A (zh) | 一种智能手表及智能手表控制方法 | |
KR100740948B1 (ko) | 다목적 블루투스 헤드셋 장치 | |
CN204732929U (zh) | 一种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移动电源 | |
CN106410944A (zh) | 双电池供电电路和智能腕表 | |
KR101669018B1 (ko) | 유에스비 충전 크래들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웨어러블 디바이스 | |
CN104935050A (zh) | 一种具有无线充电功能的移动电源 | |
CN118589626A (zh) | 一种充电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 |
CN212906591U (zh) | 一种遥控装置 | |
CN109474047B (zh) | 一种背夹电池 | |
CN208432871U (zh) | 一种智能手表 | |
CN210015237U (zh) | 导航模组测试系统 | |
CN108023370A (zh) | 手表,电池及手表的供电方法 | |
CN104635862A (zh) | 电子装置组、平板电脑与智能手表 | |
CN204559197U (zh) | 一种携带gps功能的太阳能储电包 | |
CN105515107A (zh) | 一种腕戴式可弯曲移动电源 | |
CN209913533U (zh) | 一种可锁定的充电结构 | |
CN218154142U (zh) | 一种穿戴式照明智能终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