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55618B - 用于驱动机构的锁头 - Google Patents

用于驱动机构的锁头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55618B
CN112955618B CN201980072978.XA CN201980072978A CN112955618B CN 112955618 B CN112955618 B CN 112955618B CN 201980072978 A CN201980072978 A CN 201980072978A CN 112955618 B CN112955618 B CN 11295561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on
thrust
lock cylinder
cam
coupling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7297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55618A (zh
Inventor
A·坎普拉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max Sawtoot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max Sawtoot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max Sawtooth Co ltd filed Critical Omax Sawtooth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9556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5561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556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5561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9/00Lock casings or latch-mechanism casings ; Fastening locks or fasteners or parts thereof to the wing
    • E05B9/10Coupling devices for the two halves of double cylinder locks, e.g. devices for coupling the rotor with the locking cam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13/00Devices preventing the key or the handle or both from being used
    • E05B13/10Devices preventing the key or the handle or both from being used formed by a lock arranged in the handle
    • E05B13/101Devices preventing the key or the handle or both from being used formed by a lock arranged in the handle for disconnecting the handl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47/00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E05B47/06Controlling mechanically-operated bolts by electro-magnetically-operated detents
    • E05B47/0611Cylinder locks with electromagnetic control
    • E05B47/0615Cylinder locks with electromagnetic control operated by handles, e.g. by knob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BLOCKS; ACCESSORIES THEREFOR; HANDCUFFS
    • E05B47/00Operating or controlling locks or other fastening devices by electric or magnetic means
    • E05B47/06Controlling mechanically-operated bolts by electro-magnetically-operated detents
    • E05B47/0611Cylinder locks with electromagnetic control
    • E05B47/0638Cylinder locks with electromagnetic control by disconnecting the rotor
    • E05B47/0642Cylinder locks with electromagnetic control by disconnecting the rotor axially, i.e. with an axially disengaging coupling el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 Jib Cranes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 Manipulator (AREA)
  • Forklifts And Lifting Vehicles (AREA)
  • Eye Examination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用于驱动机构的锁头(1)包括:主体(2);可旋转地容纳在主体(2)中的第一旋转体(4);可旋转地固定到主体(2)并且可选择性地联接到第一旋转体(4)的凸轮(5);构造成可替代地呈现其中它联接凸轮(5)和第一旋转体(4)的联接位置和脱开位置的联接元件(6);刚性地固定到第一旋转体(4)以使第一旋转体(4)绕旋转轴线(100)旋转的操纵体(7);可旋转地容纳在操纵体(7)中的第二旋转体(8);以及致动机构(10),致动机构机械地插设在第二旋转体(8)与联接元件(6)之间,以将第二旋转体(8)的旋转转换成联接元件(6)从脱开位置到联接位置的位移,和/或相反亦然。

Description

用于驱动机构的锁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驱动机构的锁头。
背景技术
存在已知的、通常为标准尺寸的锁头,这些锁头联接到驱动机构,该驱动机构通常是框架锁或其它机构,比如用于控制自动装置(例如,用于打开/关闭门或大门的马达)的开关。
用于驱动机构的锁头通常包括主体(也称为定子),在该主体上可旋转地固定有具有突出部分的凸轮(通常称为舌部),该突出部分致动锁头所应用到的驱动机构,例如锁的锁舌和/或闩锁的平移部,以通过凸轮的突出部分直接或间接致动。
机械锁头通常包括可旋转地容纳在主体中的旋转体(通常称为锁芯),并且通常包括形状适于插入编码钥匙的座部,该编码钥匙具有的截面与座部本身的截面兼容,并且具有由齿和/或确定编码或组合的不同高度的凹部组成的齿部。
机械式锁头通常还包括(机械和/或磁性)编码的锁定机构,该锁定机构能够在没有钥匙插入到座部中的情况下防止旋转体相对于主体旋转。锁定机构通常包括多个孔,这些孔在主体和旋转体中制成,并用于容纳相应的销(弹子)、反向销和弹簧。在主体的孔与旋转体的孔对齐的情况下,钥匙的插入会导致每个销的滑动,这取决于钥匙上相对齿/凹部的高度(或取决于磁体的存在)。如果钥匙具有正确的编码,则每个销的接触相应的反向销的相应端部都位于旋转体的外周缘处,其构造成允许钥匙的旋转(用术语“钥匙转动”)以及旋转体相对于主体的旋转。
该旋转引起凸轮的旋转(通常借助钥匙联接到旋转体),这继而引起驱动机构的致动。
发明内容
申请人已经发现,已知的用于驱动机构的锁头具有一些缺点和/或能够在一些方面进行改进。
首先,申请人已经注意到,在已知的机械锁头中,为了使旋转体旋转,需要使插入锁头中的钥匙旋转。钥匙的这种旋转可能是不舒服的和/或令人疲劳的(特别是如果连续重复进行),因为钥匙具有通常减小尺寸的操纵部分(因此它们难以操纵,从而在驱动旋转体时产生更大的难度和/或努力)。
申请人还已经注意到,当将已知的锁头安装在锁中时,必须存在与锁头分开的操纵体(例如,手柄或旋钮),以移动闩锁来打开锁(缩回的锁舌)。这反过来导致其中安装有锁头的锁的更大的结构复杂性,因此增加了结构和/或组装和/或安装成本,并且增加了美学影响。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驱动机构的锁头,该锁头简单且符合人体工程学地被致动(例如,在旋转体的旋转中)。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驱动机构的锁头,该锁头允许通过与该锁头自身成整体的操纵体移动闩锁来打开锁,从而简化了驱动机构/锁的结构。
另一目的是限制锁头的构造和/或组装和/或安装成本。
根据本申请人,通过根据所附权利要求的和/或具有以下一个或多个特征的用于驱动机构的锁头来解决实现这些目的中的一个或多个的问题。
根据一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驱动机构的锁头,该锁头包括:具有腔体的主体;可旋转地容纳在所述腔体中并且具有沿着所述锁头的纵向展开方向的旋转轴线的第一旋转体;以及凸轮,该凸轮可旋转地固定到所述主体上,并选择性地联接到所述第一旋转体,以与所述第一旋转体刚性地围绕所述旋转轴线旋转。
所述锁头包括联接元件,该联接元件构造成可替代地呈现其中它将所述凸轮与所述第一旋转体联接的联接位置和其中它不使所述凸轮与所述第一旋转体联接的脱开位置。
所述锁头包括(刚性地)固定到所述第一旋转体的操纵体,用于使所述第一旋转体绕所述旋转轴线旋转。
所述锁头包括第二旋转体,该第二旋转体可旋转地容纳在所述操纵体中并具有相应的旋转轴线。
较佳地,所述第二旋转体包括成形为用于插入钥匙的座部,所述钥匙使得所述第二旋转体能够旋转。
所述锁头包括机械地插设在所述第二旋转体和所述联接元件之间的致动机构,以将所述第二旋转体的旋转转换成所述联接元件从所述脱开位置到所述联接位置的位移,和/或反之亦然。
根据本申请人,上述特征的组合,特别是刚性地固定到第一旋转体的操纵体;容纳在该操纵体中并且由能够使其旋转的钥匙可致动的第二旋转体;以及致动机构,该致动机构插设在第二旋转体和联接元件之间并且构造成将第二旋转体的旋转转换成联接元件从脱开位置到联接位置的位移,实现了一种用于驱动机构的锁头,其致动简单且符合人体工程学,并且同时包括操纵体与锁头本身集成在一起。
实际上,当将钥匙插入第二旋转体的座部中时,通常由于存在编码的锁定机构,使得第二旋转体相对于操纵体的旋转成为可能。使钥匙旋转并因此使第二旋转体旋转的使用者致动致动机构,该致动机构将联接元件从脱开位置(闭合构造)位移到联接位置,在该联接位置中,联接元件将凸轮联接到第一旋转体。因此,通过固定到第一旋转体的操纵体的旋转,可以使凸轮旋转并致动与锁头相关联的驱动机构。这样,因此,通常通过钥匙(所谓的钥匙转动)施加到旋转体的旋转,在已知的机械锁头中,该钥匙能够例如致动锁的锁舌,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操纵体施加,由于较高的人体工程学和抓持容易性,该操纵体有利地允许更简单和更符合人体工程学的锁头致动。此外,仅在通过钥匙使第二旋转体旋转之后才使凸轮与第一旋转体/操纵体之间的联接发生,因此保证了期望的安全性。
此外,当锁舌完全缩回时,在一些锁中,还可以通过凸轮的旋转来致动闩锁,这由于本发明通过操纵体的旋转而发生,而无需存在专用于闩锁的单独的操纵体(例如,手柄)。
在一个或多个前述方面中,本发明可以具有一个或多个以下较佳特征。
较佳地,所述致动机构至少部分地,更佳地主要地,甚至更佳地基本上完全地容纳在所述操纵体内部。这样,简化了锁头的结构。
较佳地,所述致动机构包括推力元件,推力元件机械地连接到所述第二旋转体和所述联接元件并且可操作地插设在所述第二旋转体和所述联接元件之间。
较佳地,所述致动机构包括联接系统(更佳地具有倾斜平面),该联接系统将所述第二旋转体与所述推力元件联接并且构造成将所述第二旋转体的旋转转换成所述推力元件从远离所述凸轮的静止位置(线性)平移到接近所述凸轮的推力位置。这样,由于致动机构的联接系统,第二旋转体的旋转替代了通常由编码钥匙当手动插入到共用的旋转体中时给出的推力致动。
较佳地,所述联接系统包括围绕所述第二旋转体的所述旋转轴线具有(至少部分地)螺旋形的展开部的引导部(更佳地为狭槽或凹槽),所述引导部在所述第二旋转体和推力元件中的一个中(更佳地在所述推力元件中)实现。较佳地,所述联接系统包括销(通常相对于第二旋转体的旋转轴线具有径向展开部),其可滑动地接合所述引导部,所述销固定到所述第二旋转体和推力元件中的另一个(更佳地,固定到所述第二旋转体)。这样,制成了简单且合理的联接系统。实际上,例如与第二旋转体一起旋转的销,在螺旋形引导部中滑动,其接触引导部的至少一个倾斜侧壁(确定其螺旋形的壁)。这样,由销施加到引导部的力被适当地分解以产生导致其线性平移的分量。
较佳地,引导部的所述螺旋形的展开部成形为允许所述推力元件在第二旋转体的旋转中从静止位置到推力位置的位移具有大于或等于75°和/或小于或等于105°的幅度。这样,通过第二旋转体的有限旋转将推力元件带入推力位置,并且因此面对使用者在钥匙上的有限动作(因此以更简单和更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方式)。
较佳地,所述推力元件机械地连接到所述联接元件,使得所述推力元件从所述静止位置到所述推力位置的位移向所述联接元件提供在所述凸轮的方向上的推力。这样,推力元件的致动允许凸轮和第一旋转体之间的联接(如果第一旋转体与凸轮正确地成角度地对准)。
较佳地,所述第二旋转体包括接近所述凸轮的第一部分,所述联接系统在第二旋转体的所述第一部分处。这样,通过第二旋转体和推力元件之间的联接系统的联接被促进。
较佳地,所述锁头包括具有相应腔体的另一主体,所述第二旋转体可旋转地容纳在所述相应腔体中。较佳地,所述另一主体容纳在所述操纵体的内部并且刚性地固定到所述操纵体。
较佳地,所述锁头包括(例如机械和/或磁性)编码的锁定机构,其实现在所述另一主体和第二旋转体中,并且构造成防止在没有插入在第二旋转体的所述座部中的所述钥匙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旋转体相对于所述另一主体旋转。这样,钥匙通过利用例如基于合并原理的锁定机构来使第二旋转体旋转。
较佳地,所述第一旋转体包括纵向贯通腔体。较佳地,第一旋转体的所述腔体在远离所述凸轮的一端处由所述推力元件接合,并且在接近所述凸轮的一端处由所述联接元件接合。这样,在第一旋转体内实现了在致动机构和联接元件之间的连接通道。
较佳地,处于所述推力位置的所述推力元件至少部分地在所述第一旋转体的所述腔体内部展开。这样,在推力位置中的推力元件被适当地定位,以模拟将共用的编码钥匙插入到具有通常的机械驱动器的锁头中。
较佳地,所述锁头包括第一弹性元件(例如弹簧),该第一弹性元件可操作地插设在所述联接元件和所述推力元件之间,并且构造成对抗(增加的)弹性反作用力,以将所述推力元件从所述静止位置(增加)位移到所述推力位置。这样,在推力元件处于推力位置的情况下,第一弹性元件在联接元件上朝向凸轮施加推力,如果凸轮与第一旋转体之间存在正确的角度对准,则允许凸轮与第一旋转体之间的联接。在没有所述正确的角度对准的情况下,第一弹性元件将联接元件保持推力抵靠凸轮的抵接壁。当通过第一旋转体的旋转实现正确的角度对准时,联接元件能够呈现联接位置。
较佳地,所述锁头包括第二弹性元件(例如弹簧),该第二弹性元件可操作地插设在所述主体和所述联接元件之间,并且构造成抵抗(增加的)弹性反作用力,以将所述联接元件从所述联接位置(增加)位移到所述脱开位置。这样,在没有作用在联接元件上的其它外力(例如,推力元件的推力)的情况下,第二弹性元件趋向于将联接元件带回到脱开位置。
较佳地,所述第一和/或第二弹性元件是压缩弹簧,更佳地彼此相同,其沿着所述纵向方向布置在所述联接元件的相对两侧处。这样,第一和第二弹性元件的弹性反作用力被适当地引导。
较佳地,所述第一和/或第二弹性元件在锁头的闭合构造中具有相应的预加载程度,在闭合构造中,所述联接元件处于脱开位置并所述推力元件处于静止位置。这样,即使面对制造公差,也确保了弹性元件在所有的锁头构造中都起作用。
较佳地,在所述闭合构造中,所述第一和第二弹性元件的预加载程度相同。这样,在没有致动的情况下,联接元件(以及可能的另一联接元件)保持在脱开位置。
较佳地,所述第一弹性元件容纳在所述第一旋转体的所述腔体中,并且包括与所述联接元件接触的第一端和构造成接纳来自所述推力元件的推力的第二端。这样,能够将由推力元件提供的推力传递到联接元件。
较佳地,所述第二旋转体的所述相应旋转轴线平行于所述第一旋转体的所述旋转轴线。这样,第二旋转体的旋转是合理的,并且通过它将推力元件从静止位置位移到推力位置。
较佳地,所述第二旋转体的所述相应旋转轴线与所述第一旋转体的所述旋转轴线不重合。这样,能够使操纵体相对于第一旋转体居中,从而为编码的锁定机构留下自由空间,同时限制了操纵体的尺寸。
较佳地,第二旋转体的所述座部具有主纵向展开部。
较佳地,所述锁头包括第三旋转体,该第三旋转体可旋转地容纳在主体的另一腔体中,该另一腔体在相对于所述腔体的所述凸轮的相对侧处实现,并且具有与第一旋转体的所述旋转轴线重合的相应的旋转轴线。较佳地,所述第三旋转体牢固且刚性地联接到所述凸轮,以与所述凸轮一起围绕所述旋转轴线刚性地旋转。这样,第三旋转体的旋转引起锁的打开。
较佳地,所述锁头包括(牢固地)固定到所述第三旋转体的另一操纵体。这样,能够在相对于操纵体相反的闭合侧上致动锁。
较佳地,所述锁头包括另一联接元件,该另一联接元件构造成可替代地呈现其中它将所述凸轮与所述第一旋转体联接的联接位置和其中它不使所述凸轮与所述第一旋转体联接的脱开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头具有垂直于第一旋转体的旋转轴线的中间对称平面(用于联接元件的位置)。换言之,该锁头是在两侧上都具有根据本发明的机械钥匙驱动器的整体锁头。
在另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锁头包括(更佳地为机电的)致动器,该致动器构造成将所述另一联接元件从脱开位置移位到联接位置,和/或反之亦然。这样,获得了用于驱动机构的混合式锁头,即,包括在闭合侧的机械钥匙驱动器和在相反的闭合侧的电子驱动器的锁头,这两者的目的都是将操纵体选择性地联接到凸轮。
混合式锁头通常安装在框架锁中。在已知的混合式锁头中,在机械钥匙闭合侧(没有与锁头成整体的操纵体)处,锁舌由使旋转体旋转的机械钥匙操作,而闩锁由单独的操纵体(例如手柄或旋钮)操作。可选地,闩锁也能够通过在缩回锁舌所需的完整旋转(钥匙转动)结束时钥匙的有限旋转来操作。在已知的混合式锁头的使用中,即使使用者成功地(例如借助无线信号)与电子驱动侧(位于框架的其它部分上)进行通信,来自机械钥匙驱动侧并且仅被提供有电子钥匙的使用者,他将无法在任何情况下致动锁舌(以打开锁),因为通常在机械钥匙驱动侧(上述手柄)处存在的操纵体仅致动闩锁(如上所述),因此,实际上缺少致动锁舌所需的必要元件(机械钥匙除外)。
相反,在包括本发明的混合式锁头中,能够克服上述问题。实际上,机械钥匙驱动侧的操纵体与锁头集成在一起,并且当通过第一旋转体和致动机构联接到凸轮时,如前所述,它允许驱动锁舌,并能够驱动锁的闩锁。另外,仅被提供有电子钥匙的使用者也能够驱动来自机械钥匙驱动侧的锁舌。实际上,一旦将正确的电子访问钥匙(例如通过无线信号)连通到电子侧,致动器就通过另一个联接元件将凸轮联接到第一旋转体,并允许使用者通过使操纵体旋转来驱动锁舌(从而来打开锁)。因此,能够有利地安装混合式锁头,使得操纵体放置在其进入受到框架(或通常是其它进入屏障装置)控制的环境外部,因此不需要电子侧上的防闯入装甲。
较佳地,所述锁头包括电连接到所述致动器的电力供应部,并且较佳地容纳在所述另一操纵体内部。这样,能够供应致动器。
较佳地,所述电力供应部包括一个或多个蓄能器,例如电池或电容器。
较佳地,所述锁头包括命令和控制单元,该命令和控制单元较佳地容纳在所述另一操纵体内部,并且电连接到所述电力供应部和所述致动器。这样,电触头保持限定在另一操纵体中。
较佳地,将所述命令和控制单元编程并构造成接收识别访问权限的信号(较佳地为无线信号)作为输入,并基于对识别访问权限的所述信号的验证来致动所述致动器。这样,电子锁头的致动仅发生在存在正确的访问权限的情况下。
较佳地,所述致动器是沿所述纵向方向起作用的线性致动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致动器包括电磁体(或由电磁体构成),电磁体通常包括螺线管,铁磁材料的推力元件与螺线管相关联,该推力元件通过由螺线管中的电流产生的磁场而移动。这种类型的致动器广泛且便宜。
在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致动器包括马达,更佳地是电动马达。对于通常在推力元件被致动期间会持续消耗电流的电磁体(因此会缩短一个或多个蓄能器的寿命),电动马达可设置成以更小的整体电力消耗致动电子锁头。
较佳地,所述致动器(较佳地,所述马达或所述螺线管)至少部分地(更佳地,主要地)容纳在所述另一操纵体中。
较佳地,所述致动器包括另一推力元件(例如,杆),其具有沿着第一旋转体的所述旋转轴线的主展开方向,其中,所述致动器构造成将所述另一推力元件从远离凸轮的静止位置线性位移到接近凸轮的推力位置。这样,在电子驱动侧,另一推力元件模拟共用钥匙的插入。
较佳地,所述另一推力元件机械地连接到所述另一联接元件,使得所述另一推力元件从所述静止位置到所述推力位置的位移向所述另一联接元件提供在所述第一旋转体的方向上的推力。这样,另一推力元件的致动允许凸轮和第一旋转体之间的联接(如果第一旋转体与凸轮正确地成角度地对准)。
较佳地,所述第三旋转体包括纵向贯通腔体。较佳地,第三旋转体的所述腔体在远离所述凸轮的一端处由所述致动器接合,并且在接近所述凸轮的一端处由所述另一联接元件接合。这样,在第三旋转体内部获得了致动机构与联接元件之间的连接通道。
较佳地,处于所述推力位置的所述另一推力元件至少部分地在所述第三旋转体的所述腔体内部展开。较佳地,所述第二弹性元件容纳在所述第三旋转体的所述腔体中,并且包括与所述另一联接元件接触的第一端和构造成接纳来自所述另一推力元件的推力的第二端。这样,能够将由另一推力元件施加的推力传递到另一联接元件,从而允许混合式锁头的电子侧联接第一旋转体和凸轮。
较佳地,所述另一联接元件沿着所述纵向方向并排布置到所述联接元件并且与所述联接元件相互接触。这样,由推力元件和由另一推力元件施加的推力分别刚性地传递到另一联接元件和联接元件,并且因此也传递到沿纵向方向以链状布置的比如弹性元件之类的其它元件,从而允许两个弹性元件都作用在两个联接元件上。这样,在另一推力元件处于推力位置且推力元件处于静止位置的情况下,第二弹性元件在另一联接元件上朝向第一旋转体施加推力,如果凸轮和第一旋转体之间存在正确的角度对准,则允许凸轮和第一旋转体之间的联接。在没有正确的角度对准的情况下,第二弹性元件将另一联接元件保持推力抵靠第一旋转体的抵接壁。当通过第一旋转体的旋转实现正确的角度对准时,另一联接元件能够呈现联接位置。另外,在没有其它外力作用在另一推力元件上(例如,马达或螺线管的作用)的情况下,第二弹性元件趋于将另一推力元件带回到静止位置。此外,这样,在没有其它外力作用在另一个联接元件上(例如,另一个推力元件的推力)的情况下,第一弹性元件(其作用力通过联接元件刚性地传递到另一联接元件)趋于将另一联接元件带回到脱开位置。
较佳地,所述锁头包括插设在所述推力元件和所述第一弹性元件之间的第一接触体和插设在所述另一推力元件和所述第二弹性元件之间的第二接触体。这样,推力元件的推力被传递到相应的最接近的弹性元件。
附图说明
参考附图,借助本发明的非限制性示例呈现的以下一些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将进一步阐明本发明的特征和优点,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用于驱动机构的锁头的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示出了处于闭合构造的图1的锁头的纵向剖视图;
图3示出了处于打开构造的图1的锁头的纵向剖视图;
图4示出了处于第二打开构造的图1的锁头的纵向剖视图;
图5示出了图1的锁头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包括用于驱动机构的任何类型的锁头,例如混合式锁头(其中,该锁头在一侧上包括电子驱动器,而在另一侧上包括根据本发明的机械钥匙驱动器,如以下第二实施例中所示)、仅具有机械钥匙驱动器的整体锁头(未示出,其中锁头至少在一侧或两侧上包括根据本发明的手动机械钥匙驱动器),具有机械驱动器的半锁头(未示出,其中锁头在一侧上包括根据本发明的机械钥匙驱动器,而在另一侧上没有驱动器),并且具有任何形状,比如下面示例性地示出的欧洲锁头形状,或者未示出的椭圆形、圆形等
图2、3和4中所示的截面是在根据本发明的锁头1的纵向中间平面200(图1所示)上截取的。纵向平面200较佳地是用于锁头1的基本几何对称的平面(例如,除了较小的不对称之外,比如用于插入钥匙的纵向座部、锁定机构以及具有倾斜平面的联接系统)。
在附图中,标记1表示用于驱动机构的锁头,该锁头包括具有腔体3的主体2、可旋转地容纳在腔体3中并具有沿锁头1的纵向展开方向的旋转轴线100的第一旋转体4以及凸轮5,凸轮5可旋转地固定到主体2并且可选择性地联接到第一旋转体4,以与第一旋转体2一起围绕旋转轴线100刚性地旋转。
较佳地,锁头1包括联接元件6,该联接元件构造成可替代地呈现联接位置(在图3中示出)和脱开位置(在图2中示出),在该联接位置中,它将凸轮5与第一旋转体4联接,在脱开位置中,它不将凸轮5与第一旋转体4联接。甚至图4所示的位置也代表了另一位置,在该另一位置中,联接元件不使两个元件联接。
较佳地,锁头1包括操纵体7(例如旋钮),该操纵体7牢固地固定(例如借助于未示出的螺钉)到第一旋转体4,以使第一旋转体4绕旋转轴线100旋转。
较佳地,锁头1包括第二旋转体8,该第二旋转体8可旋转地容纳在操纵体7中,并且具有沿着纵向方向的相应的旋转轴线101。
示例性地,第二旋转体8包括座部9,该座部9的纵向主展开形状成形为用于插入钥匙(未示出),该钥匙使得第二旋转体8能够旋转。
较佳地,锁头1包括机械地插设在第二旋转体8和联接元件6之间的致动机构10。
示例性地,致动机构10机械地包括推力元件11,该推力元件连接到第二旋转体8和联接元件6并且可操作地插设在第二旋转体8和联接元件6之间。
较佳地,致动机构10包括具有倾斜平面50的联接系统,该联接系统包括示例性地在推力元件11中制成的狭槽12和销13,该狭槽具有围绕第二旋转体8的旋转轴线101的螺旋部段展开部,该销固定到第二旋转体8上,可滑动地接合狭槽12。示例性地,第二旋转体8包括接近凸轮5的第一子元件8′和远离凸轮5的第二旋转子元件8′,它们彼此不同并刚性地联接。联接系统50被放置在第二旋转体8的第一部分14处(示例性地,销13被固定到第一旋转子元件8′)。
在一个未示出的替代实施例中,狭槽制成在第二旋转体中,并且销与推力元件成整体。
示例性地,锁头1包括另一主体15(示例性地由彼此刚性连接的两个不同的件组成),另一主体容纳在操纵体7内部并且刚性地固定(例如通过未示出的螺钉)到操纵体7,并且具有相应的腔体16,第二旋转体8可旋转地容纳在相应的腔体16中。
示例性地,锁头1包括机械编码的锁定机构17(在图中仅部分地示出为例如已知类型的),该机械编码的锁定机构17在另一主体15和第二旋转体8中制成并且构造成防止在没有钥匙插入到座部9中的情况下,第二旋转体8相对于另一主体15旋转。
示例性地,第一旋转体4包括纵向贯通腔体18,该纵向贯通腔体18在远离凸轮5的一端20处被推力元件11(更确切地说是通过其推力销70)接合,并且在接近凸轮5的一端22处被联接元件6接合。
推力元件11在接近凸轮的推力位置(图3所示)至少部分地在第一旋转体4的腔体18内展开。
示例性地,锁头1包括可操作地插设在联接元件6和推力元件11之间的第一弹性元件23以及可操作地插设在主体2和联接元件6之间的第二弹性元件24。
示例性地,第一弹性元件23和第二弹性元件24是彼此相同的压缩弹簧。
示例性地,将第一弹性元件23容纳在第一旋转体4的腔体18中,并且包括与联接元件6接触的第一端25和与接触体43接触的第二端26,其插设在第一弹性元件本身与推力元件11之间。
示例性地,第二旋转体8的相应旋转轴线101与第一旋转体4(图1)的旋转轴线100平行但不重合。
在一个实施例(未示出)中,锁头1具有垂直于第一旋转体4的旋转轴线100(用于联接元件的位置)的中间对称平面,即,锁头是在两侧上具有根据本发明的机械钥匙驱动器的整体锁头。
在另一个较佳实施例中(比如附图中示出的),锁头是混合整体锁头。
锁头包括另一联接元件30和(示例性的机电)致动器31,该致动器31构造成使另一联接元件30从脱开位置位移到联接位置,在脱开位置中,它不将凸轮5与第一旋转体4联接,在联接位置中,它将凸轮5与第一旋转体4连接。
示例性地,锁头1包括第三旋转体27,该第三旋转体27可旋转地容纳在主体2的另一腔体28中,该另一腔体相对于腔体3在凸轮5的相对侧处实现,并且具有与第一旋转体4的旋转轴线重合的相应的旋转轴线。示例性地,第三旋转体27牢固且刚性地联接到凸轮5(例如,通过搭接),以与凸轮5一起绕旋转轴线100旋转。第一旋转体4和第三旋转体27的相互面对的端部成形为支承凸轮5。
示例性地,锁头1包括牢固地固定到第三旋转体27的另一操纵体29(例如旋钮)和电连接至致动器31并容纳在另一操纵体29内部的合适的座部中的电力供应部32(示例性地包括附图中所示的电池)。另一操纵体29较佳地包括可拆卸的盖60,用于关闭用于抽出/插入电力供应部32的开口61,并保护电力供应部32。
示例性地,锁头包括命令和控制单元33(仅示意性地示出),该命令和控制单元33容纳在另一操纵体29内部,电连接到电力供应部32和致动器31,并且被编程和构造成接收识别访问权限的信号(较佳地,无线信号,例如RFID、蓝牙、红外或Wifi)作为输入,并且用于基于识别访问权限的信号的验证来致动致动器31。
示例性地,致动器31是沿纵向方向起作用的线性致动器,并且包括容纳在另一操纵体29内部的马达34,例如由砺锋(PrimoPalTM)销售的PPML20C24电动马达。示例性地,致动器31包括另一推力元件35(例如,杆),其具有沿着第一旋转体4的旋转轴线100的主展开方向。
示例性地,第三旋转体27包括纵向贯通腔体36,该纵向贯通腔体36在远离凸轮5的端部37处被另一推力元件35接合,并且在接近凸轮5的端部38处被另一联接元件30接合。
示例性地,另一推力元件35在接近凸轮的推力位置(图4)在第三旋转体27的腔体36内部至少部分地展开。第二弹性元件24容纳在腔体36内部并包括第一端41和第二端42,第一端与另一联接元件30接触,第二端与插设在第二弹性元件和另一推力元件35之间的接触体44接触。
示例性地,另一联接元件30沿着纵向方向并排布置到联接元件6并且与联接元件6相互接触。
示例性地,锁头1包括用于第一旋转体4和第三旋转体27的相应的开口的弹性环45(例如,“西格(Seeger)”型)。这些元件和它们的功能在此不再描述,因为众所周知。
在未示出的实施例中,致动器由电磁体组成,该电磁体包括螺线管,与该螺线管相关联的铁磁材料的相应推力元件通过由螺线管中的电流通过而产生的磁场而移动。插入螺线管的相应推力元件与致动器31的另一推力元件35相似,而螺线管占据了马达34的地方(和位置)。关于根据本发明的电子锁头的操作的以下描述还可以应用于其中致动器31包括电磁体(或由电磁体组成)的电子锁头。
在正常条件下,即,在闭合构造中(图2),推力元件11和另一个推力元件35处于其相应的静止位置,而联接元件6和另一个联接元件30处于其相应的脱开位置。示例性地,第一弹性元件23和第二弹性元件24具有彼此相等的相应的预加载程度。
在锁头的任何构造中,另一操纵体29的旋转总是允许打开锁。
在第二旋转体8的座部9中插入具有正确编码的钥匙(未示出)使得第二旋转体8能够相对于操纵体7旋转。
使用者旋转钥匙并因此旋转第二旋转体8,致动了致动机构10。将狭槽12的螺旋形的展开部成形为通过销13的滑动将第二旋转体8的旋转转换成推力元件11从远离凸轮的静止位置(如图2和4所示)到推力位置的线性(示例性地纵向)平移。示例性地,推力元件11从静止位置到推力位置的位移发生在第二旋转体8的有限旋转(等于大约90°)的面上。
在推力元件11处于推力位置(并且较佳地,另一个推力元件35处于静止位置)的情况下,第一弹性元件23朝向凸轮5将力施加在联接元件6上。当通过第一旋转体4(通过操纵体7)的旋转,在凸轮和联接元件之间实现了正确的角度对准(其中,例如,联接元件的适当的径向松开同时接合制成在凸轮中的相应的座部)时,联接元件6能够呈现将凸轮5与第一旋转体4联接的联接位置(图3)。此时,操纵体7的旋转引起凸轮5的旋转,并允许打开锁。如果相反地不存在这种正确的角度对准,则第一弹性元件23将联接元件6保持推力抵靠凸轮5的抵接壁。
从闭合构造开始,如果使用者仅被提供了电子钥匙,则他也能够操作来自机械驱动侧的闩锁。实际上,已向电子侧传达了正确的电子访问钥匙(例如通过无线信号),致动器31的马达34(或螺线管)将另一推力元件35从远离凸轮5的静止位置(图2和3所示)线性地平移到推力位置。在另一推力元件35处于后一位置(并且较佳地,推力元件11处于静止位置)的情况下,第二弹性元件24在另一联接元件30上朝向第一旋转体4施加推力,如果在上述两个元件之间存在正确的角度对准,则允许凸轮5和第一旋转体4之间的联接。在没有正确的角度对准的情况下,第二弹性元件24将另一联接元件30保持推力抵靠第一旋转体4的抵接壁。当通过第一旋转体4的旋转(通过操纵体7)实现正确的角度对准时,另一个联接元件30能够呈现联接位置(图4),并且能够通过操纵体7的旋转来打开锁。
由推力元件11和另一推力元件35施加的推力分别刚性地传递到另一联接元件30和联接元件6,并且因此也刚性地传递到沿着纵向方向成链状布置的其它元件,从而允许两个弹性元件都作用在两个联接元件上。这样,一旦停止了由推力元件11提供的推力作用(例如,向后旋转钥匙以将推力元件11缩回至静止位置),则第二弹性元件24将联接元件6带回到脱开位置(图2)。类似地,一旦马达34(或螺线管)停止作用在另一推力元件35上,则第一弹性元件23将另一联接元件30带回到脱开位置,并且第二弹性元件24将另一元件推力35带回到静止位置(图2)。

Claims (12)

1.用于驱动机构的锁头(1),所述锁头包括具有腔体(3)的主体(2),可旋转地容纳在所述腔体(3)中并具有沿所述锁头(1)的纵向展开方向的旋转轴线(100)的第一旋转体(4),以及凸轮(5),所述凸轮可旋转地固定到所述主体(2)并选择性地可联接到所述第一旋转体(4),以与所述第一旋转体(4)一起围绕所述旋转轴线(100)刚性地旋转,其中,所述锁头(1)包括:
- 联接元件(6),所述联接元件构造成可替代地呈现联接位置和脱开位置,在所述联接位置中,所述联接元件将所述凸轮(5)与所述第一旋转体(4)联接,在所述脱开位置中,所述联接元件不将所述凸轮(5)与所述第一旋转体(4)联接,
- 操纵体(7),所述操纵体刚性地固定到所述第一旋转体(4)以使所述第一旋转体(4)绕所述旋转轴线(100)旋转;
- 第二旋转体(8),所述第二旋转体可旋转地容纳在所述操纵体(7)中,并具有相应旋转轴线(101),其中,所述第二旋转体(8)包括成形为用于插入钥匙的座部(9),所述钥匙使得所述第二旋转体(8)能够旋转;
- 致动机构(10),所述致动机构机械地插设在所述第二旋转体(8)和所述联接元件(6)之间,以将所述第二旋转体(8)的旋转转换成所述联接元件(6)从所述脱开位置到所述联接位置的位移,和/或反之亦然,
其中,所述第二旋转体(8)的相应旋转轴线(101)平行于所述第一旋转体(4)的所述旋转轴线(100)并且与所述旋转轴线(100)不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头(1),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机构(10)至少部分地容纳在所述操纵体(7)的内部,其中,所述致动机构(10)包括推力元件(11),所述推力元件机械地连接到所述第二旋转体(8)和所述联接元件(6)并且可操作地插设在所述第二旋转体(8)和所述联接元件(6)之间,其中,所述致动机构(10)包括联接系统(50),所述联接系统将所述第二旋转体(8)与所述推力元件(11)联接,并且构造成将所述第二旋转体(8)的旋转转换成所述推力元件(11)从远离所述凸轮(5)的静止位置到接近所述凸轮(5)的推力位置的平移,并且其中,所述推力元件(11)机械地连接到所述联接元件(6),使得所述推力元件(11)从所述静止位置到所述推力位置的位移向所述联接元件(6)提供在所述凸轮(5)的方向上的推力。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锁头(1),其特征在于,所述联接系统(50)具有倾斜的平面并且包括引导部(12),所述引导部具有围绕所述第二旋转体(8)的所述相应旋转轴线(101)的至少部分螺旋形的展开部,在所述第二旋转体(8)和推力元件(11)之一中实现所述引导部,其中,所述联接系统(50)包括滑动地接合所述引导部(12)的销(13),所述销(13)固定到所述第二旋转体(8)和推力元件(11)中的另一个,其中,所述引导部(12)的所述螺旋形的展开部成形为允许所述推力元件(11)在第二旋转体(8)的旋转中从所述静止位置到所述推力位置的位移具有大于或等于75°和小于或等于105°的幅度。
4.根据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锁头(1),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相应腔体(16)的另一主体(15),所述第二旋转体(8)可旋转地容纳在所述相应腔体(16)中,其中,所述另一主体(15)容纳在所述操纵体(7)的内部并且刚性地固定到所述操纵体,并且其中,所述锁头(1)包括编码的锁定机构,所述编码的锁定机构实现在所述另一主体(15)和第二旋转体(8)中,并且构造成防止在没有插入在第二旋转体(8)的所述座部(9)中的所述钥匙的情况下,所述第二旋转体(8)相对于所述另一主体(15)旋转。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锁头(1),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弹性元件(23)和第二弹性元件(24),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3)可操作地插设在所述联接元件(6)与推力元件(11)之间,并且构造成对抗增加的弹性反作用力,以将所述推力元件(11)从静止位置增加位移到推力位置,所述第二弹性元件(24)可操作地插设在所述主体(2)和所述联接元件(6)之间,并构造为对抗增加的弹性反作用力,以将所述联接元件(6)从所述脱开位置增加位移到所述联接位置,其中,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3)和/或第二弹性元件(24)是沿着所述纵向展开方向布置在所述联接元件(6)的相对两侧处的压缩弹簧,其中,所述第一弹性元件(23)和/或第二弹性元件(24)在所述锁头(1)的闭合构造中具有相应的预加载程度,其中所述联接元件(6)处于所述脱开位置并且所述推力元件(11)处于所述静止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锁头(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旋转体(4)包括纵向贯通腔体(18),所述纵向贯通腔体在远离所述凸轮(5)的一端处被推力元件(11)接合并且在接近所述凸轮(5)的另一端处被所述联接元件(6)接合,其中,处于推力位置的所述推力元件(11)至少部分地在所述第一旋转体(4)的所述纵向贯通腔体(18)内部展开,并且其中,第一弹性元件(23)容纳在所述第一旋转体(4)的所述纵向贯通腔体(18)中,并且包括与所述联接元件(6)接触的第一端a(25)和构造成接纳来自所述推力元件(11)的推力的第二端a(26)。
7.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锁头(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旋转体(8)的所述座部(9)具有主纵向展开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锁头(1),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三旋转体(27),所述第三旋转体可旋转地容纳在所述主体(2)的另一腔体(28)中,所述另一腔体在相对于所述腔体(3)的所述凸轮(5)的相对侧处实现,并且具有与第一旋转体(4)的所述旋转轴线(100)重合的相应的旋转轴线,其中,所述第三旋转体(27)牢固且刚性地联接到所述凸轮(5),以与所述凸轮(5)一起围绕所述旋转轴线(100)刚性地旋转,其中,所述锁头(1)包括牢固地固定到所述第三旋转体(27)的另一操纵体(29),其中,所述锁头(1)包括另一联接元件(30),所述另一联接元件构造成可替代地呈现联接位置和脱开位置,在所述联接位置中,所述另一联接元件将所述凸轮(5)与所述第一旋转体(4)联接,在所述脱开位置中,所述另一联接元件不将所述凸轮(5)与所述第一旋转体(4)联接,其中,所述锁头包括致动器(31),所述致动器构造成将所述另一联接元件(30)从所述脱开位置移动到所述联接位置,和/或反之亦然,其中,所述致动器(31)是沿所述纵向展开方向起作用的线性致动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锁头(1),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器(31)包括马达(34)和/或螺线管,其中,所述致动器(31)至少部分地容纳在所述另一操纵体(29)中,其中,所述致动器(31)包括另一推力元件(35),所述另一推力元件(35)具有沿着所述第一旋转体(4)的所述旋转轴线(100)的主展开方向,其中,所述致动器(31)构造成使所述另一推力元件(35)从远离所述凸轮(5)的静止位置线性位移到接近所述凸轮(5)的推力位置,并且其中,所述另一推力元件(35)机械地连接到所述另一联接元件(30),使得所述另一推力元件(35)从所述静止位置到所述推力位置的位移向所述另一联接元件(30)提供在所述第一旋转体(4)的方向上的推力。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锁头(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旋转体(27)包括相应纵向贯通腔体(36),所述相应纵向贯通腔体(36)在远离所述凸轮(5)的一端处被所述致动器(31)接合,并且在接近所述凸轮(5)的另一端处被所述另一联接元件(30)接合,其中,处于所述推力位置的所述另一推力元件(35)至少部分地在所述第三旋转体(27)的所述相应纵向贯通腔体(36)内部展开,其中,第二弹性元件(24)容纳在所述第三旋转体(27)的所述相应纵向贯通腔体(36)中,并且包括与所述另一联接元件(30)接触的第一端b(41)和构造成接纳来自所述另一推力元件(35)的推力的第二端b(42),其中,所述锁头(1)包括电连接到所述致动器(31)并容纳在所述另一操纵体(29)内部的电力供应部(32),其中,所述电力供应部(32)包括至少一个电力蓄能器,其中,所述锁头(1)包括命令和控制单元(33),所述命令和控制单元容纳在所述另一操纵体(29)内部,并且电连接到所述电力供应部(32)和所述致动器(31),并且其中,将所述命令和控制单元(33)编程并构造成接收识别访问权限的信号作为输入,并基于对识别访问权限的所述信号的验证来致动所述致动器(31)。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锁头(1),其特征在于,所述另一联接元件(30)沿着所述纵向展开方向并排布置到所述联接元件(6)并且与所述联接元件(6)相互接触。
12.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锁头(1),其特征在于,所述致动机构(10)基本上完全地容纳在所述操纵体(7)的内部。
CN201980072978.XA 2018-11-16 2019-11-05 用于驱动机构的锁头 Active CN11295561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IT102018000010406 2018-11-16
IT102018000010406A IT201800010406A1 (it) 2018-11-16 2018-11-16 Cilindro per meccanismi di azionamento
PCT/IT2019/050237 WO2020100173A1 (en) 2018-11-16 2019-11-05 Cylinder for driving mechanism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55618A CN112955618A (zh) 2021-06-11
CN112955618B true CN112955618B (zh) 2022-05-27

Family

ID=655764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72978.XA Active CN112955618B (zh) 2018-11-16 2019-11-05 用于驱动机构的锁头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EP (1) EP3880906B1 (zh)
CN (1) CN112955618B (zh)
ES (1) ES2929374T3 (zh)
HR (1) HRP20221408T1 (zh)
IT (1) IT201800010406A1 (zh)
WO (1) WO2020100173A1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88209A1 (en) * 1992-09-15 1994-03-23 Costruzioni Italiane Serrature Affini C.I.S.A. S.p.A. Lock with electric activation
EP1707712A1 (en) * 2005-03-30 2006-10-04 WFE Technology Corp. Cylinder lock assembly with 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 mechanism
CN101405466A (zh) * 2006-02-24 2009-04-08 纽弗雷公司 薄断面的锁舌装置
CN103470110A (zh) * 2012-06-01 2013-12-25 阿萨阿布洛伊澳大利亚有限公司 插销或锁
WO2017066838A1 (en) * 2015-10-21 2017-04-27 Rmd Innovations Pty. Ltd. A lock cylind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0018243B4 (de) * 2010-04-23 2012-03-22 ASTRA Gesellschaft für Asset Management mbH & Co. KG Schließzylinderanordnung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588209A1 (en) * 1992-09-15 1994-03-23 Costruzioni Italiane Serrature Affini C.I.S.A. S.p.A. Lock with electric activation
EP1707712A1 (en) * 2005-03-30 2006-10-04 WFE Technology Corp. Cylinder lock assembly with 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 mechanism
CN101405466A (zh) * 2006-02-24 2009-04-08 纽弗雷公司 薄断面的锁舌装置
CN103470110A (zh) * 2012-06-01 2013-12-25 阿萨阿布洛伊澳大利亚有限公司 插销或锁
WO2017066838A1 (en) * 2015-10-21 2017-04-27 Rmd Innovations Pty. Ltd. A lock cylind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880906A1 (en) 2021-09-22
ES2929374T3 (es) 2022-11-28
CN112955618A (zh) 2021-06-11
WO2020100173A1 (en) 2020-05-22
HRP20221408T1 (hr) 2023-01-06
IT201800010406A1 (it) 2020-05-16
EP3880906B1 (en) 2022-09-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2115250B1 (en) Solenoid-operated electromechanical lock
US6845642B2 (en) Clutch mechanism for electronic locks
EP3111026B1 (en) Electronic lock with movable in-line locking lug
US8978428B2 (en) Apparatus for automatically returning a lock to a desired orientation
EP2599943B1 (en) Electronic door lock device for connecting clutch easily
KR101853053B1 (ko) 데드볼트용 무부하 제어수단을 구비한 모티스
EP2385199B1 (en) Anti-panic lock adapted to doors
CN112955619B (zh) 用于驱动机构的锁头
WO2015065944A1 (en) Electromechanical lock cylinder
KR100920199B1 (ko) 도어용 잠금장치
CN112955618B (zh) 用于驱动机构的锁头
CN110173156A (zh) 叶片锁芯及其换码方法、锁具、钥匙及锁具系统
RU2514482C2 (ru) Пружинный замок с дистанционным управлением
EP2327849B1 (en) Lock
CN114046095A (zh) 一种智能锁芯及锁具
EP2385198B1 (en) Electromechanical lock adapted to doors
WO1997013944A1 (fr) Serrure
WO2018160713A1 (en) Lockbox index drive
CN211058468U (zh) 一种闭锁机构
US20220259892A1 (en) Locking device
CN108979318B (zh)
EP4165266A2 (en) Adapter for a locking device
CN112240131A (zh) 一种电机锁体的机械应急装置及电机锁体
CN114658292A (zh) 一种拉链锁
CN112081464A (zh) 锁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