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45973B - 线圈用光源检测系统及线圈检测方法 - Google Patents

线圈用光源检测系统及线圈检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45973B
CN112945973B CN202110131393.XA CN202110131393A CN112945973B CN 112945973 B CN112945973 B CN 112945973B CN 202110131393 A CN202110131393 A CN 202110131393A CN 112945973 B CN112945973 B CN 11294597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il
light source
camera
plate
diffuse refle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3139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45973A (zh
Inventor
李�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zhou Clooney Autom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zhou Clooney Autom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zhou Clooney Autom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zhou Clooney Autom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3139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4597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4597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4597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4597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4597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84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G01N21/88Investigating the presence of flaws or contamination
    • G01N21/8806Specially adapted optical and illumination featur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Investigat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线圈用光源检测系统及线圈检测方法;线圈用光源检测,包括上摄像组件和下摄像组件;上摄像组件包括第一相机以及设置在其下方的顶光源和背光源,顶光源和背光源上下设置,且两者之间存在可容纳线圈的间隙,第一相机镜头朝下设置,且可拍摄到位于顶光源和背光源之间的线圈;顶光源具有均匀的光场;下摄像组件包括第二相机以及设置在其上方的紫外光源,第二相机镜头朝上设置,且能拍摄到位于紫外光源上方的线圈。线圈检测方法,包括采用背光源、顶光源以及紫外光源分步对线圈进行检测。本申请可以将线圈的细节更加全面和清晰的展现出来,能够更加全面的对线圈进行检测,提高了线圈检测的准确性,从而提高了线圈检测的效果。

Description

线圈用光源检测系统及线圈检测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线圈检测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线圈用光源检测系统及线圈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无线充电器是一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进行充电的设备。无线充电器的充电原理为:在无线充电器中设置发射线圈;相对应的,在被充电设备中设置接收线圈。发射线圈在电流激励下发出电磁信号,接收线圈收到电磁信号并且将其转变为电流,使被充电设备进行充电。因此线圈的质量直接决定了无线充电器的质量。故而,线圈的质量检测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相关技术中,对线圈的检测方式如下:采用位于线圈上方的光源对线圈进行照射,将其照亮。之后再用相机对线圈进行拍摄。通过电脑对相机拍摄的线圈照片和标准线圈照片进行比对,从而检测线圈轮廓、铜线的位置等是否符合要求。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仅仅用上方光源将线圈照亮而进行拍摄比对,无法对线圈的细节结构进行全面而准确的检测。尤其是对具有焊锡或涂胶等的线圈,相关技术的方法所拍摄的照片难以对焊锡和涂胶等特征反映清晰,导致检测不全面,检测效果不佳。
发明内容
为了使线圈检测更加全面,并提高检测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线圈用光源检测系统及线圈检测方法。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线圈用光源检测系统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线圈用光源检测系统,包括上摄像组件和下摄像组件;
所述上摄像组件包括第一相机以及设置在其下方的顶光源和背光源,所述顶光源和背光源上下设置,且两者之间存在可容纳线圈的间隙,所述第一相机镜头朝下设置,且可拍摄到位于顶光源和背光源之间的线圈;所述顶光源向下发射光线,且其具有均匀的光场;所述背光源向上发射光线;
所述下摄像组件包括第二相机以及设置在其上方的紫外光源,所述第二相机镜头朝上设置,且能拍摄到位于紫外光源上方的线圈;所述紫外光源向上发射光线。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背光源的照射,能够更加清晰的使线圈的轮廓以及线圈铜线的位置凸显出来,提高了拍摄的精度。具有均匀光场的顶光源的照射,在照亮线圈焊锡的同时,减少了焊锡的反光现象,提高了拍摄的清晰度,减少了误差。紫外光源的照射,使含有荧光粉的涂胶带能够明显的展现,提高了检测的直观性和准确性。通过上述各个光源的配合,加之第一相机、第二相机的配合拍摄,可以更加全面、清晰的展现线圈的细节,从而使线圈的检测更加全面,检测效果更好,检测准确性更高。
可选的,所述顶光源为环形无影灯或碗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环形无影灯和碗灯均具有均匀的光场,可以发出均匀柔和的光,从而在照亮焊锡的同时减少焊锡的反光。
可选的,所述顶光源为环形无影灯,其包括第一围圈、第一底板、第一PCB板、第一贴片LED以及第一漫反射板;
所述第一围圈为指环形结构,所述第一底板为环形板结构,所述第一漫反射板为指环形结构,且其一端具有向外翻折的第一环形折边,所述第一环形折边呈弧形翻折;所述第一围圈、第一底板以及第一漫反射板三者同轴设置,且第一漫反射板的自由端与第一底板相连接,第一围圈环绕在第一漫反射板外侧,其一端与第一底板连接,另一端与第一环形折边连接;
所述第一PCB板为环形板结构,且同轴设置在第一围圈与第一漫反射板之间;所述第一贴片LED设置多个,且呈阵列状连接在第一PCB板远离第一底板的一侧表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构建了环形无影光源。第一漫反射板整体圆滑而无明显折角,加之第一贴片LED的使用,使环形无影光源的光场均匀,所发出的光线更加柔和,从而可以减小被照射物体的反光现象。
可选的,所述背光源包括外壳、第二底板、第二PCB板、第二贴片LED、第二漫反射板以及第三漫反射板;
所述外壳为框形结构,所述第二底板盖合在外壳的一侧,所述第二漫反射板盖合在外壳的另一侧;
所述第二PCB板安装在外壳内临近于第二底板的一侧,所述第二贴片LED设置多个,且呈阵列状连接在第二PCB板远离第二底板一侧的表面上;
所述第三漫反射板安装在外壳内临近第二漫反射板的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构建了背光源。采用背光源照射,第二贴片LED发出的光线通过漫反射板发射出去,使被照射的线圈轮廓更加清晰。
可选的,所述第三漫反射板远离第二漫反射板的一侧表面连接有两层平行光栅膜,两层所述平行光栅膜的光栅纵横交叉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两层平行光栅膜的光栅形成井字形,这样使原本向各个方向出光的光路变为基本向垂直于平行光栅膜方向单一出光的光路,从而被照射的线圈的轮廓更加锐利,检测精度更高。
可选的,所述紫外光源包括第二围圈、第三底板、第三PCB板、紫外灯以及第四漫反射板;
所述第二围圈为指环形结构,所述第三PCB板为喇叭口形结构,所述第三底板为环形板结构,其一侧表面同轴设置有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外环面为柱面,内环面为锥面;所述第二围圈、第三底板以及第三PCB板三者同轴设置,所述第二围圈套接在环形凸台的外环面上,且其一端与第三底板相接,所述第三PCB板安装在环形凸台的内环面内;
所述第四漫反射板为喇叭口形结构,且同轴设置于第三PCB板内,且两者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第四漫反射板大口端具有向外翻折的第二环形折边,且第二环形折边与第二围圈的自由端连接;
所述紫外灯设置多个,且呈阵列状连接在第三PCB板上,所述紫外灯均位于第三PCB板和第四漫反射板之间的间隙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构建了紫外光源。通过紫外光的照射,可使含有荧光粉的涂胶带更容易显现。
可选的,所述第一相机和第二相机的镜头均为远心镜头。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减少了震动或不对称外力的长期影响造成的检测误差,提高了检测精度。
可选的,还包括分别固定上摄像组件和下摄像组件的支架;所述支架包括支撑杆,所述第一相机、顶光源、背光源、第二相机以及紫外光源均通过连接架连接在对应的支撑杆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相机、顶光源、背光源、第二相机以及紫外光源被稳定地固定了下来,有利于提高检测的效果。
可选的,还包括线圈输送组件,其包括转动台以及透明板;
所述转动台水平设置,且其边缘处设置通槽,所述透明板水平嵌在通槽中,用于承托线圈;
通过所述转动台的转动,透明板可被分别转到所述顶光源和背光源之间以及所述紫外光源之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实现了线圈自动且准确的检测上料,使检测更加方便和准确。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线圈检测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线圈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线圈置于第一相机和背光源之间,开启背光源,第一相机在背光源配合下向下对线圈进行拍摄,并与标准样照片比对,以检测线圈的内外径以及所连接的铜线;
将线圈置于第一相机和顶光源之间,开启顶光源,第一相机在顶光源配合下向下对线圈进行拍摄,并与标准样照片比对,以检测线圈上的焊锡;
将线圈置于紫外光源之上,开启紫外光源,第二相机在紫外光源配合下向上对线圈进行拍摄,并与标准样照片比对,以检测线圈上的涂胶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背光源对线圈的内外径以及所连接的铜线进行检测。采用顶光源对线圈上的焊锡进行检测。采用紫外光源对线圈上的涂胶带进行检测。从而能够对线圈进行更加全面的检测,且检测更加准确,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本申请通过背光源、具有均匀光场的顶光源以及紫外光源的配合,加之第一相机和第二相机的配合拍照,可以将线圈的细节更加全面和清晰的展现出来,能够更加全面的对线圈进行检测,提高了线圈检测的准确性,从而提高了线圈检测的效果。
2.本申请通过第一漫反射板整体圆滑无明显折角的设置,并配合第一贴片LED的使用,使顶光源的光场均匀,所发出的光线更加柔和,从而可以减小被照射物体的反光现象。
3.本申请的背光源中两层平行光栅膜的光栅纵横交叉设置,从而使原本向各个方向发散的光路成为基本沿平行光栅膜垂直方向运动的单一光路。采用该单一光路照射线圈,可以使线圈的轮廓显得更加锐利清晰,提高了检测的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光源检测系统的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光源检测系统另一个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顶光源的分解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顶光源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背光源的分解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背光源的剖面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线圈的俯视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光源检测系统又一个角度的立体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紫外光源的分解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紫外光源的剖面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线圈的仰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上摄像组件;11、第一相机;12、顶光源;121、第一围圈;122、第一底板;123、第一PCB板;124、第一贴片LED;125、第一漫反射板;1251、第一环形折边;126、第一电源线;13、背光源;131、外壳;132、第二底板;133、第二PCB板;134、第二贴片LED;135、第二漫反射板;136、第三漫反射板;137、平行光栅膜;138、第二电源线;2、下摄像组件;21、第二相机;22、紫外光源;221、第二围圈;222、第三底板;2221、环形凸台;223、第三PCB板;224、紫外灯;225、第四漫反射板;2251、第二环形折边;226、第三电源线;3、支架;31、支撑杆;32、连接架;321、安装套;4、线圈输送组件;41、转动台;42、透明板;43、转动轴;44、驱动电机;5、线圈;51、铜线;52、焊锡;53、涂胶带。
具体实施方式
线圈是无线充电器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件。故线圈的检测,对于保证无线充电器的质量有着重要的意义。相关技术中通常采用位于线圈上方的光源将线圈照亮。之后再用相机对线圈进行拍摄并比对。然而,上述方式拍摄,线圈的轮廓细节无法凸显清楚。且线圈中常具有焊锡,其具有高反光的材质和凹凸不平的表面,从而在光源照射下很容易反光,而导致焊锡本身以及其周围部分无法拍摄清晰。而且,线圈中常具有的涂胶带也无法有效的显示出来。
针对上述问题,发明人进行了深入研究。采用背光源对线圈进行照射,可以使线圈的轮廓以及线圈所连接的铜线能够有效的凸显出来。采用具有均匀光场的顶光源对线圈进行照射,可以在照亮线圈焊锡的同时,减少了焊锡的反光。采用紫外光源对线圈进行照射,可以使含有荧光粉的涂胶带可以清晰的展现出来。通过各种光源的相互配合可以对线圈进行全面而准确的检测。
以下结合附图1-11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线圈用光源检测系统。参照图1,线圈用光源检测系统包括上摄像组件1、下摄像组件2和支架3。其中,下摄像组件2位于上摄像组件1的下一个工位上。支架3设置两个,上摄像组件1和下摄像组件2与两个支架3一一对应,且分别连接在对应支架3上。支架3包括支撑杆31和连接架32,支撑杆31竖直设置。
参照图1和图2,上摄像组件1包括第一相机11、顶光源12以及背光源13,三者由上而下的安装在与上摄像组件1对应的支撑杆31上,且顶光源12和背光源13之间存在可供线圈5检测的间隙。具体的,背光源13位于顶光源12的正下方,顶光源12位于第一相机11的正下方。第一相机11、顶光源12以及背光源13分别通过一个连接架32与支撑杆31连接。每一连接架32一侧与第一相机11、顶光源12或背光源13通过螺栓、夹具或焊接等常规手段连接;另一侧通过安装套321套设在支撑杆31上,在调节到合适高度后通过螺丝抵紧安装套321,使其与支撑杆31固定,从而使连接架32固定在支撑杆31上。由于连接架32在支撑杆31上的高度可调节,故使第一相机11、顶光源12以及背光源13的高度可控制,从而可以灵活地调节第一相机11、顶光源12、背光源13以及线圈5之间的距离,以更好地对线圈5进行检测。
参照图2,第一相机11为CCD相机,其镜头为双侧远心镜头且镜头朝下设置。远心镜头可以在一定的物距范围内,使得到的图像放大倍率不会变化,这对被测物不在同一物面上的情况是非常重要。可以减小震动或不对称外力的长期影响对检测造成的不利影响。同时双侧远心镜头可以消除像方调焦不准和物方调焦不准所带来的检测误差,较其他类型的远心镜头,检测精度更高。
参照图3和图4,顶光源12为环形无影灯,其为倒置(即其底部在上,并向下发射光线)设置。顶光源12包括第一围圈121、第一底板122、第一PCB板123、第一贴片LED 124、第一漫反射板125以及第一电源线126。其中,第一底板122为圆环形板状结构,且其外圆同轴设置有环形凸边,其临近内圆处同轴设置有环形槽。第一围圈121为指环形结构,其径向截面为圆形。第一围圈121与第一底板122同轴设置,且其一端抵在第一底板122的环形凸边上,并通过螺丝螺孔结构连接。第一漫反射板125也为指环形结构,且其一端具有向外翻折的第一环形折边1251。第一环形折边1251呈弧形翻折,从而使第一漫反射板125整体圆滑,没有明显折角。第一漫反射板125与第一围圈121及第一底板122均同轴设置,且第一漫反射板125位于第一围圈121内侧(即第一围圈121环绕在第一漫反射板125外侧)。第一漫反射板125的自由端(不具有第一环形折边1251的一端)插接在第一底板122的环槽内,第一漫反射板125的第一环形折边1251边缘与第一围圈121远离第一底板122的一端连接。从而第一围圈121、第一底板122以及第一漫反射板125三者构成一环形的密闭空间。
参照图3和图4,第一PCB板123为环形板结构,且位于第一围圈121、第一底板122以及第一漫反射板125构成的密闭空间中。具体的,第一PCB板123同轴设置在第一围圈121与第一漫反射板125之间,并贴合在第一底板122的内侧。第一贴片LED 124设置多个,且呈阵列连接在第一PCB板123未与第一底板122贴合的一侧表面上。另外,第一电源线126与第一PCB板123电连接,且第一电源线126的插头端通过第一围圈121开设的通孔和第一底板122开设的让位槽而穿到顶光源12外。
顶光源12通过阵列设置的第一贴片LED 124以及第一漫反射板125整体圆滑的设计,使顶光源12具有均匀的光场,其发出的光线均匀柔和,从而明显减少了被照射物体的反光现象,从而可以减少检测的误差。当然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碗灯也具有能发出均匀光场的特性,故使用碗灯作为顶光源12也可以起到相同的功效。
参照图5和图6,背光源13为正置(即其底部在下,并向上发射光线)设置,其包括外壳131、第二底板132、第二PCB板133、第二贴片LED 134、第二漫反射板135、第三漫反射板136、平行光栅膜137以及第二电源线138。其中,外壳131为方框形结构,第二底板132方形板结构,且盖合在外壳131的一侧,第二漫反射板135也为方形板结构,并盖合在外壳131的另一侧。第二底板132和第二漫反射板135分别通过螺丝螺孔的结构连接在外壳131上。第二底板132还设置延伸到外壳131外的安装边,用于将背光源13进行整体的安装。
参照图5和图6,外壳131内临近第二底板132的一侧安装有第二PCB板133,第二PCB板133也为方形板状结构。第二PCB板133一侧表面与第二底板132临近,另一侧表面安装有多个第二贴片LED 134。多个第二贴片LED 134呈阵列状连接在第二PCB板133上。同时第二电源线138与第二PCB板133电连接,且第二电源线138的插头端通过外壳131开设的通孔而穿到背光源13外。
参照图5和图6,外壳131内临近第二漫反射板135的一侧安装有第三漫反射板136。第三漫反射板136也为方形板(尺寸略小于第二漫反射板135,使第三漫反射板136可完全容置于外壳131内),其一侧表面与第二漫反射板135贴合,另一侧表面上粘贴有两层平行光栅膜137。具体的,两层平行光栅膜137上下叠合的贴在第二漫反射板135上,且两层平行光栅膜137的光栅纵横交叉设置。这样,两层平行光栅膜137的光栅形成井字形,使原本向各个方向发散的光路成为基本沿平行光栅膜137垂直方向运动的单一光路。在该光路照射下,被照射物的被测部分会显得更加锐利清晰,从而能够提高检测精度。
参照图2和图7,在检测时,将待测线圈5置于顶光源12和背光源13之间,并与顶光源12同轴设置。此时第一相机11可通过顶光源12的中空部分而拍摄到线圈5。当开启顶光源12时,可对设置于线圈5正面的焊锡52进行拍摄检测。当开启背光源13时,可对线圈5的内外径以及所连接的铜线51进行拍摄检测。
参照图1和图8,下摄像组件2包括第二相机21以及设置在其上方的紫外光源22,两者分别通过连接架32固定在与下摄像组件2对应的支撑杆31上。与连接有上摄像组件1的支撑杆31类似,连接架32均通过安装套321可上下调节高度地连接在支撑杆31上,从而实现了第二相机21和紫外光源22的距离可调节,进而能按照需要调节两者的距离,提高检测的精确度。
参照图8,第二相机21为CCD相机,其镜头为双侧远心镜头且镜头朝上设置。双侧远心镜头的设置可以减小震动或不对称外力的长期影响对检测造成的不利影响,提高检测精度。为了提高检测的精确性,第二相机21为彩色相机。
参照图9和图10,紫外光源22为正置(即其底部在下,并向上发射光线)设置,其包括第二围圈221、第三底板222、第三PCB板223、紫外灯224、第四漫反射板225以及第三电源线226。其中,第二围圈221为径向截面为圆形的指环形结构,第三PCB板223、第四漫反射板225均为径向截面为圆形的喇叭口形结构,且第四漫反射板225大口端具有向外翻折的第二环形折边2251。第三底板222为圆环板形结构,其一侧表面同轴设置有环形凸台2221。该环形凸台2221外环面为与第二围圈221内环面相匹配的柱面,内环面为与第三PCB板223外环面相匹配的锥面。另外,第三底板222的内圆处设置有与环形凸台2221同侧的环形折边。
参照图9和图10,第二围圈221、第三底板222以及第三PCB板223三者同轴设置。第二围圈221套接在环形凸台2221的外环面上,且其端面与第三底板222设置环形凸台2221的一侧表面相接;第二围圈221通过螺丝螺孔的配合与环形凸台2221固定,从而实现了第二围圈221和第三底板222的固定。第三PCB板223安装在环形凸台2221的内环面内,其小口端套接在第三底板222内圆处设置的环形折边上。第三PCB板223上连接有多个紫外灯224,且多个紫外灯224呈阵列状排布在第三PCB板223上。在一些实施方案中,紫外灯224采用波段为365mm的紫外LED灯。另外,第三电源线226与第三PCB板223电连接,且第三电源线226的插头端通过第二围圈221开设的通孔和环形凸台2221开设的让位槽而穿到紫外光源22外。
参照图9和图10,第四漫反射板225同轴设置于第三PCB板223的内环面内,且两者之间存在间隙,所有紫外灯224均位于第三PCB板223和第四漫反射板225之间的间隙中。同时,第四漫反射板225的第二环形折边2251与第二围圈221的自由端通过螺丝螺孔的结构固定,从而实现第四漫反射板225和第二围圈221的固定。
参照图8和图11,在检测时,将待测线圈5置于紫外光源22的上方,并与紫外光源22同轴设置。此时第二相机21可通过紫外光源22的中空部分而拍摄到线圈5。当开启紫外光源22时,可对设置于线圈5背面的涂胶带53进行拍摄检测。
参照图1和图2,本系统还包括线圈输送组件4,其包括转动台41以及透明板42。其中,转动台41水平设置,其中心位置与竖直设置的转动轴43相连。转动轴43同时和驱动电机44相连,通过驱动电机44的驱动,可使转动台41绕竖直方向旋转。转动台41边缘处设置通槽,透明板42水平嵌在通槽中,待检测的线圈5置于透明板42上表面。
通过转动台41的转动,透明板42可被分别转到顶光源12和背光源之间以及紫外光源22正上方,从而将线圈5输送到两检测位进行检测。
本申请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采用上述线圈用光源检测系统的线圈5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待测线圈5放置在透明板42上,通过转动台41的转动,将透明板42以及线圈5置于第一相机11和背光源13之间。开启背光源13,线圈5的内外径以及所连接的铜线51在背光源13的照射下轮廓清晰。第一相机11在背光源13配合下向下对线圈5拍摄,并通过电脑将所拍摄的照片与标准样照片进行比对,从而实现了对线圈5的内外径以及所连接的铜线51的位置进行检测的目的。
背光源13有着十分均匀的发光面积,用其照射线圈5,可以使线圈5的轮廓很清楚的凸显出来,故非常有利于线圈5的轮廓检测以及铜线51的位置。同时,背光源13内贴有双层平行光栅膜137,从而使原本发散的光路变为朝竖直方向出光的单一光路,从而可以使线圈5、铜线51的轮廓更加清晰,进而提高了检测精度。
2、关闭背光源13,并开启顶光源12,线圈5的正面,包括焊锡52被照亮。第一相机11在顶光源12配合下向下对线圈5进行拍摄,并通过电脑将所拍摄的照片与标准样照片进行比对,从而实现了对线圈5正面的焊锡52长度进行检测的目的。
由于焊锡52需要正面检测,故采用顶光源12进行测试。同时,焊锡52具有高反光、凹凸不平等特性,普通的顶光不适用于焊锡检测。故本申请的顶光源12,采用阵列设置的第一贴片LED 124以及第一漫反射板125整体圆滑的设计,使顶光源12具有均匀的光场,使光路均匀柔和的发射出来。从而大大降低了焊锡52易反光及表面有凹凸情况对检测的影响,提高了检测的精度。
3、关闭顶光源12,同时转动台41转动,将透明板42以及线圈5置于紫外光源22之上。开启紫外光源22,线圈5背面的涂胶带53中含有荧光粉,故在紫外光源22照射中发出荧光。第二相机21在紫外光源22配合下向上对线圈5进行拍摄,并通过电脑将所拍摄的照片与标准样照片进行比对,从而实现了对线圈5背面的涂胶带53进行检测的目的,可检测涂胶情况,即涂胶的面积、有无断胶、漏胶、溢胶等情况。
由于涂胶带53所用的胶水含有荧光粉。故通过紫外线照射后,涂布胶水的区域(涂胶带53)颜色呈现蓝色;没有涂布胶水的区域还是原来的颜色,故十分适用于检测线圈5涂胶的好坏。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线圈用光源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上摄像组件(1)和下摄像组件(2);
所述上摄像组件(1)包括第一相机(11)以及设置在其下方的顶光源(12)和背光源(13),所述顶光源(12)和背光源(13)上下设置,且两者之间存在可容纳线圈(5)的间隙,所述第一相机(11)镜头朝下设置,且可拍摄到位于顶光源(12)和背光源(13)之间的线圈(5);所述顶光源(12)向下发射光线,且其具有均匀的光场;所述背光源(13)向上发射光线;所述背光源(13)包括外壳(131)、第二底板(132)、第二PCB板(133)、第二贴片LED(134)、第二漫反射板(135)以及第三漫反射板(136);
所述外壳(131)为框形结构,所述第二底板(132)盖合在外壳(131)的一侧,所述第二漫反射板(135)盖合在外壳(131)的另一侧;
所述第二PCB板(133)安装在外壳(131)内临近于第二底板(132)的一侧,所述第二贴片LED(134)设置多个,且呈阵列状连接在第二PCB板(133)远离第二底板(132)一侧的表面上;
所述第三漫反射板(136)安装在外壳(131)内临近第二漫反射板(135)的一侧;
所述下摄像组件(2)包括第二相机(21)以及设置在其上方的紫外光源(22),所述第二相机(21)镜头朝上设置,且能拍摄到位于紫外光源(22)上方的线圈(5);所述紫外光源(22)向上发射光线;
所述紫外光源(22)包括第二围圈(221)、第三底板(222)、第三PCB板(223)、紫外灯(224)以及第四漫反射板(225);
所述第二围圈(221)为指环形结构,所述第三PCB板(223)为喇叭口形结构,所述第三底板(222)为环形板结构,其一侧表面同轴设置有环形凸台(2221),所述环形凸台(2221)外环面为柱面,内环面为锥面;所述第二围圈(221)、第三底板(222)以及第三PCB板(223)三者同轴设置,所述第二围圈(221)套接在环形凸台(2221)的外环面上,且其一端与第三底板(222)相接,所述第三PCB板(223)安装在环形凸台(2221)的内环面内;
所述第四漫反射板(225)为喇叭口形结构,且同轴设置于第三PCB板(223)内,且两者之间存在间隙;所述第四漫反射板(225)大口端具有向外翻折的第二环形折边(2251),且第二环形折边(2251)与第二围圈(221)的自由端连接;
所述紫外灯(224)设置多个,且呈阵列状连接在第三PCB板(223)上,所述紫外灯(224)均位于第三PCB板(223)和第四漫反射板(225)之间的间隙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用光源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光源(12)为环形无影灯或碗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圈用光源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光源(12)为环形无影灯,其包括第一围圈(121)、第一底板(122)、第一PCB板(123)、第一贴片LED(124)以及第一漫反射板(125);
所述第一围圈(121)为指环形结构,所述第一底板(122)为环形板结构,所述第一漫反射板(125)为指环形结构,且其一端具有向外翻折的第一环形折边(1251),所述第一环形折边(1251)呈弧形翻折;所述第一围圈(121)、第一底板(122)以及第一漫反射板(125)三者同轴设置,且第一漫反射板(125)的自由端与第一底板(122)相连接,第一围圈(121)环绕在第一漫反射板(125)外侧,其一端与第一底板(122)连接,另一端与第一环形折边(1251)连接;
所述第一PCB板(123)为环形板结构,且同轴设置在第一围圈(121)与第一漫反射板(125)之间;所述第一贴片LED(124)设置多个,且呈阵列状连接在第一PCB板(123)远离第一底板(122)的一侧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用光源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漫反射板(136)远离第二漫反射板(135)的一侧表面连接有两层平行光栅膜(137),两层所述平行光栅膜(137)的光栅纵横交叉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用光源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相机(11)和第二相机(21)的镜头均为远心镜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圈用光源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固定上摄像组件(1)和下摄像组件(2)的支架(3);所述支架(3)包括支撑杆(31),所述第一相机(11)、顶光源(12)、背光源(13)、第二相机(21)以及紫外光源(22)均通过连接架(32)连接在对应的支撑杆(31)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线圈用光源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线圈输送组件(4),其包括转动台(41)以及透明板(42);
所述转动台(41)水平设置,且其边缘处设置通槽,所述透明板(42)水平嵌在通槽中,用于承托线圈(5);
通过所述转动台(41)的转动,透明板(42)可被分别转到所述顶光源(12)和背光源之间以及所述紫外光源(22)之上。
8.应用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 线圈用光源检测系统的线圈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线圈(5)置于第一相机(11)和背光源(13)之间,开启背光源(13),第二贴片LED(134)发出的光线通过第二漫反射板(135)以及第三漫反射板(136)发射,第一相机(11)在背光源(13)配合下向下对线圈(5)进行拍摄,并与标准样照片比对,以检测线圈(5)的内外径以及所连接的铜线(51);
将线圈(5)置于第一相机(11)和顶光源(12)之间,开启顶光源(12),第一相机(11)在顶光源(12)配合下向下对线圈(5)进行拍摄,并与标准样照片比对,以检测线圈(5)上的焊锡(52);
将线圈(5)置于紫外光源(22)之上,开启紫外光源(22),第二相机(21)在紫外光源(22)配合下向上对线圈(5)进行拍摄,并与标准样照片比对,以检测线圈(5)上的涂胶带(53)。
CN202110131393.XA 2021-01-30 2021-01-30 线圈用光源检测系统及线圈检测方法 Active CN11294597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31393.XA CN112945973B (zh) 2021-01-30 2021-01-30 线圈用光源检测系统及线圈检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31393.XA CN112945973B (zh) 2021-01-30 2021-01-30 线圈用光源检测系统及线圈检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45973A CN112945973A (zh) 2021-06-11
CN112945973B true CN112945973B (zh) 2022-11-08

Family

ID=762406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31393.XA Active CN112945973B (zh) 2021-01-30 2021-01-30 线圈用光源检测系统及线圈检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4597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46867B (zh) * 2021-09-22 2022-05-17 荣旗工业科技(苏州)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线圈外观检测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15183175B (zh) * 2022-06-13 2023-09-22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嘉兴供电公司 一种基于高光谱电缆检测仪的漫射光光源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23343U (en) * 2007-03-12 2007-12-11 Wu Jiun Nan Improvement for imaging apparatus of device examination
JP6098505B2 (ja) * 2013-12-27 2017-03-22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溶接品質検査装置及び溶接品質検査方法
CN204989048U (zh) * 2015-07-15 2016-01-20 苏州优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检测光源以及包括该光源的光学检测装置
CN205827031U (zh) * 2016-07-26 2016-12-21 东莞乐视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圆顶无影光源
CN206740660U (zh) * 2017-05-17 2017-12-12 马鞍山甬兴模塑有限公司 一种绝缘线圈的光学投影检测设备
CN109342443A (zh) * 2018-11-16 2019-02-15 博众精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视觉检测背光源及其视觉检测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45973A (zh) 2021-06-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945973B (zh) 线圈用光源检测系统及线圈检测方法
CN112903712B (zh) 应用多光源的组合式检测系统及采用该系统的检测方法
CN1227549C (zh) 光收发机的制造方法及其调整装置
TW402856B (en) LED illuminator
CN212255868U (zh) 一种显微成像的暗场照明器
US6163385A (en) Integrated and auxiliary light for image scanners for scanning transparencies and method of lighting transparencies for image scanning
JPH02224951A (ja) 電子部品の保持位置検出装置
US8950066B2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light emitting diode module
CN116520623A (zh) 元件识别装置、识别机构、贴片机及识别方法
CN103307973A (zh) 贴片机检测装置
WO2021190079A1 (zh) 一种显微成像的暗场照明器
US11751319B2 (en) Electronic device
CN1206572C (zh) 光学装置的制造机械
EP2821849A1 (en) Image projection apparatus and circuit-board retaining structure
JP5181174B2 (ja) 光軸確認可能な光源装置
CN219799271U (zh) 一种用于手机外壳多圆弧检测装置
CN117010427B (zh) 一种圆柱形回转体表面标识码采集装置
CN218674704U (zh) 一种可检测线材表面缺陷的组合光源
CN116539622B (zh) 一种柔性线路板的视觉检测设备
CN214670622U (zh) 一种防光干扰的光扫描器
CN212694238U (zh) 微型投影仪及其光机
CN219957366U (zh) 一种视觉检测台
CN217332218U (zh) 一种用于陶瓷基片图像拍摄测试平台
CN219320077U (zh) 一种双工位检测光源装置
CN220981158U (zh) 一种集成光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