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36465A - 一种可多次循环使用的超平建筑模板及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多次循环使用的超平建筑模板及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36465A
CN112936465A CN202110103366.1A CN202110103366A CN112936465A CN 112936465 A CN112936465 A CN 112936465A CN 202110103366 A CN202110103366 A CN 202110103366A CN 112936465 A CN112936465 A CN 11293646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rface layer
layer
fine material
raw materials
ultr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0336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旭峥
陆铜华
刘昊
徐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reezo New Mete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reezo New Mete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reezo New Mete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Treezo New Meteri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0336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36465A/zh
Publication of CN1129364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3646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7WORKING OR PRESERVING WOOD OR SIMILAR MATERIAL; NAILING OR STAPLING MACHINES IN GENERAL
    • B27DWORKING VENEER OR PLYWOOD
    • B27D1/00Joining wood veneer with any material; Forming articles thereby; Preparatory processing of surfaces to be joined, e.g. scoring
    • B27D1/04Joining wood veneer with any material; Forming articles thereby; Preparatory processing of surfaces to be joined, e.g. scoring to produce plywood or articles made therefrom; Plywood shee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7WORKING OR PRESERVING WOOD OR SIMILAR MATERIAL; NAILING OR STAPLING MACHINES IN GENERAL
    • B27DWORKING VENEER OR PLYWOOD
    • B27D1/00Joining wood veneer with any material; Forming articles thereby; Preparatory processing of surfaces to be joined, e.g. scoring
    • B27D1/04Joining wood veneer with any material; Forming articles thereby; Preparatory processing of surfaces to be joined, e.g. scoring to produce plywood or articles made therefrom; Plywood sheets
    • B27D1/08Manufacture of shaped articles; Presses specially designed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7WORKING OR PRESERVING WOOD OR SIMILAR MATERIAL; NAILING OR STAPLING MACHINES IN GENERAL
    • B27NMANUFACTURE BY DRY PROCESSES OF ARTICLES, WITH OR WITHOUT ORGANIC BINDING AGENTS, MADE FROM PARTICLES OR FIBRES CONSISTING OF WOOD OR OTHER LIGNOCELLULOSIC OR LIKE ORGANIC MATERIAL
    • B27N3/00Manufacture of substantially flat articles, e.g. boards, from particles or fibres
    • B27N3/08Moulding or pressing
    • B27N3/10Moulding of ma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7WORKING OR PRESERVING WOOD OR SIMILAR MATERIAL; NAILING OR STAPLING MACHINES IN GENERAL
    • B27NMANUFACTURE BY DRY PROCESSES OF ARTICLES, WITH OR WITHOUT ORGANIC BINDING AGENTS, MADE FROM PARTICLES OR FIBRES CONSISTING OF WOOD OR OTHER LIGNOCELLULOSIC OR LIKE ORGANIC MATERIAL
    • B27N3/00Manufacture of substantially flat articles, e.g. boards, from particles or fibres
    • B27N3/08Moulding or pressing
    • B27N3/10Moulding of mats
    • B27N3/14Distributing or orienting the particles or fibr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7WORKING OR PRESERVING WOOD OR SIMILAR MATERIAL; NAILING OR STAPLING MACHINES IN GENERAL
    • B27NMANUFACTURE BY DRY PROCESSES OF ARTICLES, WITH OR WITHOUT ORGANIC BINDING AGENTS, MADE FROM PARTICLES OR FIBRES CONSISTING OF WOOD OR OTHER LIGNOCELLULOSIC OR LIKE ORGANIC MATERIAL
    • B27N3/00Manufacture of substantially flat articles, e.g. boards, from particles or fibres
    • B27N3/08Moulding or pressing
    • B27N3/18Auxiliary operations, e.g. preheating, humidifying, cutting-of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7WORKING OR PRESERVING WOOD OR SIMILAR MATERIAL; NAILING OR STAPLING MACHINES IN GENERAL
    • B27NMANUFACTURE BY DRY PROCESSES OF ARTICLES, WITH OR WITHOUT ORGANIC BINDING AGENTS, MADE FROM PARTICLES OR FIBRES CONSISTING OF WOOD OR OTHER LIGNOCELLULOSIC OR LIKE ORGANIC MATERIAL
    • B27N3/00Manufacture of substantially flat articles, e.g. boards, from particles or fibres
    • B27N3/08Moulding or pressing
    • B27N3/20Moulding or pressing characterised by using platen-presses
    • B27N3/203Moulding or pressing characterised by using platen-presses with heating or cooling mea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9/00Forming or shuttering elements for general use
    • E04G9/02Forming boards or similar elements
    • E04G9/05Forming boards or similar elements the form surface being of plastic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多次循环使用的的超平建筑模板及制备方法,建筑模板结构包括下表层、芯层、上表层,下表层、芯层、上表层从下到上依次设置,下表层和/或上表层的原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40%‑55%麦秸秆细料、30%‑35%竹青细料、5%‑10%滑石粉、5%‑15%氟碳树脂。本发明制备的建筑模板防水、强度高、耐用;上、下表层细料中有麦秸秆细料,秸秆表面有一层非常光滑的高级脂肪族衍生物形成的角质蜡状膜,可以有效起到防水作用;上、下表层细料中滑石粉和氟碳树脂乳液进一步保证建筑模板的防水性能、强度。

Description

一种可多次循环使用的超平建筑模板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多次循环使用的的超平建筑模板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模板工程作为现浇钢筋混凝土的重要施工程序,对于保证施工进度、控制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施工质量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同时也是工程成本控制的重要考虑因素之一。据统计,模板工程所需费用占总工程费用的30%~35%,因此模板强度的增加和可循环再利用就显得尤为重要,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来控制工程成本并协调好效益与质量的关系。
现有技术中的模板不耐用,木质模板表面强度不够,重复使用几次后容易沾水泥;竹质模板基材生产比较困难,产量不稳定;其他有机复合模板成本较高。目前解决模板周转次数主要通过封边防水、采用塑胶材质等技术手段来实现。
现有技术中,专利申请号为CN 110900744 A的发明专利公开一种建筑模板的制作方法,采用的技术手段是:封边防水是在基材四侧涂抹一层融化的聚丙烯塑料,涂抹应将基材四层的缝隙填满。该专利的缺点是:建筑模板周转次数受多个因素共同影响,防水只是一方面,因此改良情况不会特别显著。
专利申请号为CN 108265968 A的发明专利公开一种高强高韧塑胶建筑模板,采用的技术手段改变了模板的材质,用塑胶代替木质材料,并且在塑胶中内层中加入了岩棉、玻璃纤维、发泡陶瓷和无机砂浆,大大提高强度和防水性能。该专利的缺点是:成本高,工艺复杂,和建筑行业对模板耗材低成本的需求不够贴近。
专利申请号为CN 103758340 B的发明专利公开一种木塑复合材覆面胶合板模板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一、木塑薄板的制备;二、无纺布改性处理;三、芯层胶合板的制备;四、铺装;五、成型。该发明一种木塑复合材覆面胶合板模板,制造成本低廉,强度高韧性好使用寿命长,抗潮湿不易胀模,耐腐不锈,表面光洁平整易于脱模,重量轻运输和施工方便。但是该专利的缺点是:工艺复杂,由于该专利中是先制备木塑薄板,然后再进行木塑板和胶合板的热压结合,不能够连续化的生产,导致生产效率低下。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多次循环使用的超平建筑模板及制备方法,模板强度较高,耐用,模板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方便大规模连续化生产。
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多次循环使用的超平建筑模板,包括下表层、芯层、上表层,下表层、芯层、上表层从下到上依次设置,下表层和/或上表层的原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 40%-55%麦秸秆细料、30%-35%竹青细料、5%-10%滑石粉、5%-15%氟碳树脂。
优选的是,所述下表层和/或上表层的原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42%-52%麦秸秆细料、32%-34%竹青细料、6%-8%滑石粉、8%-12%氟碳树脂。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下表层和/或上表层的原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 48%麦秸秆细料、34%竹青细料、8%滑石粉、10%氟碳树脂。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下表层和/或上表层的原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 50%麦秸秆细料、30%竹青细料、10%滑石粉、10%氟碳树脂。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下表层和/或上表层的原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 52%麦秸秆细料、32%竹青细料、8%滑石粉、8%氟碳树脂。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下表层和/或上表层的原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 55%麦秸秆细料、35%竹青细料、5%滑石粉、5%氟碳树脂。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下表层和/或上表层的原料还包括3-8%MDI、1-4%功能助剂。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功能助剂为乳化石蜡。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下表层和/或上表层的原料还包括4-6%MDI、2.5-3.5%功能助剂。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功能助剂包括乳化石蜡。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下表层和/或上表层的原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 42%-52%麦秸秆细料、32%-34%竹青细料、6%-8%滑石粉、8%-12%氟碳树脂、4-6%MDI、2-3%功能助剂。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下表层和/或上表层的原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 40%麦秸秆细料、34%竹青细料、6%滑石粉、12%氟碳树脂、5.5%MDI、2.5%功能助剂。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下表层和/或上表层的原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 42.5%麦秸秆细料、31.5%竹青细料、8.5%滑石粉、10%氟碳树脂、5%MDI、2.5%功能助剂。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下表层和/或上表层的原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 45%麦秸秆细料、30%竹青细料、7%滑石粉、11%氟碳树脂、4%MDI、3%功能助剂。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下表层和/或上表层的原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 50%麦秸秆细料、30%竹青细料、5%滑石粉、8%氟碳树脂、5%MDI、2%功能助剂。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下表层和/或上表层的原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 55%麦秸秆细料、30%竹青细料、5%滑石粉、6%氟碳树脂、3%MDI、1%功能助剂。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下表层和/或上表层的原料还包括3%MDI、1%功能助剂。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下表层和/或上表层的原料还包括4%MDI、2.5%功能助剂。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下表层和/或上表层的原料还包括6%MDI、3.5%功能助剂。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下表层和/或上表层的原料还包括8%MDI、4%功能助剂。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下表层和上表层的厚度相同。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下表层、芯层、上表层的厚度比为1:2-5:1。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下表层、芯层、上表层的厚度比为1:2:1。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下表层、芯层、上表层的厚度比为1:3:1。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下表层、芯层、上表层的厚度比为1:4:1。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下表层、芯层、上表层的厚度比为1:5:1。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芯层施胶方式采用表面喷涂,涂布量为200g/㎡。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芯层施胶所用的胶水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 75%-85%脲醛树脂、12%-20%面粉、2%-6%固化剂。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芯层施胶所用的胶水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75%脲醛树脂、20%面粉、5%固化剂。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芯层施胶所用的胶水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80%脲醛树脂、16%面粉、4%固化剂。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芯层施胶所用的胶水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85%脲醛树脂、12%面粉、3%固化剂。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可多次循环使用的超平建筑模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配比制备上表层和下表层的表层原料,混匀后,进行喷水蒸气处理
(2)首先铺装下表层,再将芯层基材放置于下表层上方,对芯层基材表面涂胶;
(3)在芯层基材表面铺装上表层细料;
(4)放入热压系统进行热压;
(5)堆垛后处理,养生。在室内放置一段时间,待完全冷却即可。
优选的是,所述步骤(1)中下表层和/或上表层的原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 40%-55%麦秸秆细料、30%-35%竹青细料、5%-10%滑石粉、5%-15%氟碳树脂。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步骤(1)中下表层和/或上表层的原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48%-52%麦秸秆细料、32%-34%竹青细料、6%-8%滑石粉、8%-12%氟碳树脂。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步骤(1)中下表层和/或上表层的原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48%麦秸秆细料、34%竹青细料、8%滑石粉、10%氟碳树脂。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步骤(1)中下表层和/或上表层的原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50%麦秸秆细料、30%竹青细料、10%滑石粉、10%氟碳树脂。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步骤(1)中下表层和/或上表层的原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52%麦秸秆细料、32%竹青细料、8%滑石粉、8%氟碳树脂。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步骤(1)中下表层和/或上表层的原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55%麦秸秆细料、35%竹青细料、5%滑石粉、5%氟碳树脂。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步骤(1)中下表层和/或上表层的原料还包括3-8%MDI、 1-4%功能助剂。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步骤(1)中下表层和/或上表层的原料还包括4-6%MDI、 2.5-3.5%功能助剂。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步骤(1)中下表层和/或上表层的原料还包括3%MDI、 1%功能助剂。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步骤(1)中下表层和/或上表层的原料还包括4%MDI、 2.5%功能助剂。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步骤(1)中下表层和/或上表层的原料还包括6%MDI、 3.5%功能助剂。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步骤(1)中下表层和/或上表层的原料还包括8%MDI、 4%功能助剂。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下表层和/或上表层的原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 42%-52%麦秸秆细料、32%-34%竹青细料、6%-8%滑石粉、8%-12%氟碳树脂、4-6%MDI、2-3%功能助剂。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下表层和/或上表层的原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 40%麦秸秆细料、34%竹青细料、6%滑石粉、12%氟碳树脂、5.5%MDI、2.5%功能助剂。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下表层和/或上表层的原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 42.5%麦秸秆细料、31.5%竹青细料、8.5%滑石粉、10%氟碳树脂、5%MDI、2.5%功能助剂。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下表层和/或上表层的原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 45%麦秸秆细料、30%竹青细料、7%滑石粉、11%氟碳树脂、4%MDI、3%功能助剂。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下表层和/或上表层的原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 50%麦秸秆细料、30%竹青细料、5%滑石粉、8%氟碳树脂、5%MDI、2%功能助剂。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下表层和/或上表层的原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 55%麦秸秆细料、30%竹青细料、5%滑石粉、6%氟碳树脂、3%MDI、1%功能助剂。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步骤(1)中下表层和上表层的厚度相同或不同。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步骤(2)中芯层施胶方式采用表面喷涂,涂布量为 150-250g/㎡。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步骤(2)中芯层施胶涂布量为150g/㎡。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步骤(2)中芯层施胶涂布量为200g/㎡。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步骤(2)中芯层施胶涂布量为250g/㎡。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步骤(2)中芯层施胶所用的胶水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75%-85%脲醛树脂、12%-20%面粉、2%-6%固化剂。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步骤(2)中芯层施胶所用的胶水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75%脲醛树脂、20%面粉、5%固化剂。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步骤(2)中芯层施胶所用的胶水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80%脲醛树脂、16%面粉、4%固化剂。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步骤(2)中芯层施胶所用的胶水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85%脲醛树脂、12%面粉、3%固化剂。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固化剂种类包括氯化铵、磷酸盐中的至少一种。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面粉为小麦粉。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小麦粉粒度为120-200目。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小麦粉粒度为140-180目。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小麦粉粒度为120目。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小麦粉粒度为140目。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小麦粉粒度为180目。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小麦粉粒度为200目。
上述任一方案中,优选的是,所述步骤(4)中热压时速度设置为≤360mm/s,热压温度 1区245±5℃,2区240±5℃,3区235±5℃,4区230±5℃,5区175±5℃。
有益效果
(1)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多次循环使用的的超平建筑模板及制备方法,制备的建筑模板防水、强度高、耐用;
(2)上、下表层细料中有麦秸秆细料,秸秆表面有一层非常光滑的高级脂肪族衍生物形成的角质蜡状膜,可以有效起到防水作用;
(3)上、下表层细料层和芯层的多层板/OSB的结构搭配会有比普通刨花板基材的建筑模板有更好的力学强度,强度较高;
(4)滑石粉的加入可以提高板材表面的硬度以及材料强度,氟碳树脂的加入可以提高板材的防水性能以及脱模能力,上、下表层细料中滑石粉和氟碳树脂乳液进一步保证建筑模板的防水性能、强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技术特征,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地阐述。实施例只对本发明具有示例性的作用,而不具有任何限制性的作用,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做出的任何非实质性的修改,都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实施例1
一种可多次循环使用的超平建筑模板,包括下表层、芯层、上表层,下表层、芯层、上表层从下到上依次设置,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材料准备:
本实施例下表层和上表层均为细料,所需要的原材料为麦秸秆细料、竹青细料、滑石粉、氟碳树脂,本实施例中功能助剂采用功能助剂,胶水为M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组分配比如下表1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2916434610000061
表1中的原料按照麦秸秆细料、竹青细料、滑石粉、乳化石蜡、最后添加氟碳树脂和MDI 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的原料添加顺序依次添加,滚筒式搅拌混匀,搅拌转速60r/min,处理15min。表层原料混匀后,进行喷水蒸气处理。
(2)铺装:
本实施例中的超平建筑模板上表层、下表层、芯层材料搭配如下表2所示:
表2
上表层细料用量 下表层细料用量 胶合板芯层
1.69kg 1.69kg 1.22m×2.44m×9mm
本实施例中芯层为多层板/OSB板,具体为厚度9mm的胶合板。上表层厚度和下表层用量相同,厚度相同均为4.5mm,铺装顺序为先下表层后芯层、上表层,先铺装下表层细料,再通过机械臂将芯层基材放置与下表层细料上方,芯层表面需要施胶,施胶方式采用表面喷涂,涂布量为200g/㎡,芯层胶水配比如下表3所示:
表3
脲醛树脂 面粉 固化剂
80% 16% 4%
芯层铺装完毕之后在芯层基材表面进行上表层细料铺装。
(3)热压:
热压机器为辛北尔康普生产,热压机是连续平压线,热压系统温度、压力设置如下表4 所示,0.1.2.3.....是不同区间,每个区间压力不同,进一步保证各层间的结合强度,进一步保证建筑模板的整体强度。
表4
Figure BDA0002916434610000071
(4)后处理:
将步骤(4)热压后将得到的素板进行后处理堆垛,堆垛出板必须堆放整齐,4根垫木上平均分布,垫木下一条线。板岀垛后堆垛养生72小时,在室内待完全冷却即可。后方可砂光、分检。
实施例2
一种可多次循环使用的超平建筑模板,和实施例1相似,不同的是,所述下表层和/或上表层的原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40%麦秸秆细料、34%竹青细料、6%滑石粉、12%氟碳树脂、5.5%MDI、2.5%乳化石蜡。
实施例3
一种可多次循环使用的超平建筑模板,和实施例1相似,不同的是,所述下表层和/或上表层的原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45%麦秸秆细料、30%竹青细料、7%滑石粉、11%氟碳树脂、4%MDI、3%乳化石蜡。
实施例4
一种可多次循环使用的超平建筑模板,和实施例1相似,不同的是,所述下表层和/或上表层的原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50%麦秸秆细料、30%竹青细料、5%滑石粉、8%氟碳树脂、5%MDI、2%乳化石蜡。
实施例5
一种可多次循环使用的超平建筑模板,和实施例1相似,不同的是,所述下表层和/或上表层的原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55%麦秸秆细料、30%竹青细料、5%滑石粉、6%氟碳树脂、3%MDI、1%乳化石蜡。
将实施例1-实施例5制备的建筑模板和普通模板,普通模板为日照澳思柏恩生产刨花板芯建筑模板,在应用数据上对比如表5所示:该试验进行时全部按GB/T 17657中规定的方法执行检测,检测结果如下:
表5
Figure BDA0002916434610000081
本发明制备的建筑模板防水、强度高、耐用;上、下表层细料中有麦秸秆细料,秸秆表面有一层非常光滑的高级脂肪族衍生物形成的角质蜡状膜,可以有效起到防水作用;上、下表层细料层和芯层的多层板/OSB的结构搭配会有比普通刨花板基材的建筑模板有更好的力学强度,强度较高;上、下表层细料中滑石粉和氟碳树脂乳液进一步保证建筑模板的防水性能、强度。
由表5中的检测结果可知,本申请制备的可多次循环使用的超平建筑模板,周转次数在 30次以上,弹性模量和静曲强度均较高,成本较低,制备方法简单,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实施例6
一种可多次循环使用的超平建筑模板,和实施例1相似,不同的是,所述下表层和/或上表层的原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48%麦秸秆细料、34%竹青细料、8%滑石粉、10%氟碳树脂。
实施例7
一种可多次循环使用的超平建筑模板,和实施例1相似,不同的是,所述下表层和/或上表层的原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50%麦秸秆细料、30%竹青细料、10%滑石粉、10%氟碳树脂。
实施例8
一种可多次循环使用的超平建筑模板,和实施例1相似,不同的是,所述下表层和/或上表层的原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52%麦秸秆细料、32%竹青细料、8%滑石粉、8%氟碳树脂。
实施例9
一种可多次循环使用的超平建筑模板,和实施例1相似,不同的是,所述下表层和/或上表层的原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55%麦秸秆细料、35%竹青细料、5%滑石粉、5%氟碳树脂。
实施例10
一种可多次循环使用的超平建筑模板,和实施例1相似,不同的是,所述步骤(2)中芯层施胶涂布量为150g/㎡。
实施例11
一种可多次循环使用的超平建筑模板,和实施例1相似,不同的是,所述步骤(2)中芯层施胶涂布量为250g/㎡。
实施例12
一种可多次循环使用的超平建筑模板,和实施例1相似,不同的是,所述步骤(2)中芯层施胶所用的胶水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75%脲醛树脂、20%面粉、5%固化剂。
实施例13
一种可多次循环使用的超平建筑模板,和实施例1相似,不同的是,所述步骤(2)中芯层施胶所用的胶水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85%脲醛树脂、12%面粉、3%固化剂。
实施例14
一种可多次循环使用的超平建筑模板,和实施例1相似,不同的是,所述步骤(4)中热压时热压温度1区240℃,2区235℃,3区230℃,4区225℃,5区170℃。
实施例15
一种可多次循环使用的超平建筑模板,和实施例1相似,不同的是,所述步骤(4)中热压时热压温度1区250℃,2区245℃,3区240℃,4区235℃,5区180℃。
实施例16
一种可多次循环使用的超平建筑模板,和实施例1相似,不同的是,所述下表层、芯层、上表层的厚度比为1:3:1。
实施例17
一种可多次循环使用的超平建筑模板,和实施例1相似,不同的是,所述下表层、芯层、上表层的厚度比为1:4:1。
实施例18
一种可多次循环使用的超平建筑模板,和实施例1相似,不同的是,所述下表层、芯层、上表层的厚度比为1:5:1。
实施例6-18制备的超平建筑模板,周转次数在30次以上,弹性模量和静曲强度均较高,静曲强度在16MPa以上,成本较低,制备方法简单,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上述实施例只对本发明具有示例性的作用,而不具有任何限制性的作用,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做出的任何非实质性的修改,都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可多次循环使用的超平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表层、芯层、上表层,下表层、芯层、上表层从下到上依次设置,下表层和/或上表层的原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40%-55%麦秸秆细料、30%-35%竹青细料、5%-10%滑石粉、5%-15%氟碳树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多次循环使用的超平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表层和/或上表层的原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48%-52%麦秸秆细料、32%-34%竹青细料、6%-8%滑石粉、8%-12%氟碳树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多次循环使用的超平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下表层和/或上表层的原料还包括3-8%MDI、1-4%功能助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多次循环使用的超平建筑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芯层施胶所用的胶水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75%-85%脲醛树脂、12%-20%面粉、2%-6%固化剂。
5.一种可多次循环使用的超平建筑模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按照配比制备上表层和下表层的表层原料,混匀后,进行喷水蒸气处理
(2)首先铺装下表层,再将芯层基材放置于下表层上方,对芯层基材表面涂胶;
(3)在芯层基材表面铺装上表层细料;
(4)放入热压系统进行热压;
(5)堆垛后处理,养生。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多次循环使用的超平建筑模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下表层和/或上表层的原料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40%-55%麦秸秆细料、30%-35%竹青细料、5%-10%滑石粉、5%-15%氟碳树脂。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多次循环使用的超平建筑模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下表层和/或上表层的原料还包括4-6%MDI、2.5-3.5%功能助剂。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多次循环使用的超平建筑模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芯层施胶方式采用表面喷涂,涂布量为150-250g/㎡。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多次循环使用的超平建筑模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芯层施胶所用的胶水包括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75%-85%脲醛树脂、12%-20%面粉、2%-6%固化剂。
10.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多次循环使用的超平建筑模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热压时速度设置为≤360mm/s,热压温度1区245±5℃,2区240±5℃,3区235±5℃,4区230±5℃,5区175±5℃。
CN202110103366.1A 2021-01-26 2021-01-26 一种可多次循环使用的超平建筑模板及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293646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03366.1A CN112936465A (zh) 2021-01-26 2021-01-26 一种可多次循环使用的超平建筑模板及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03366.1A CN112936465A (zh) 2021-01-26 2021-01-26 一种可多次循环使用的超平建筑模板及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36465A true CN112936465A (zh) 2021-06-11

Family

ID=762369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03366.1A Pending CN112936465A (zh) 2021-01-26 2021-01-26 一种可多次循环使用的超平建筑模板及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36465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65853A (zh) * 2013-05-24 2013-08-28 苏州市德莱尔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木质材料用氟碳树脂防火涂料
CN103437545A (zh) * 2013-09-09 2013-12-11 姜立平 一种新型复合建筑模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4626329A (zh) * 2013-11-13 2015-05-20 四川中科板业有限公司 一种无醛刨花板、生产方法及用途
CN105082309A (zh) * 2015-07-15 2015-11-25 百仪家具有限公司 一种可以直接喷涂涂料的高性价比高密度纤维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50345A (zh) * 2015-07-15 2015-12-16 百仪家具有限公司 一种耐酸碱腐蚀的新型高密度复合纤维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1500029A (zh) * 2020-05-08 2020-08-07 深圳国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基可降解刀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945482A (zh) * 2020-08-13 2020-11-17 东莞顺裕纸业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阻燃瓦楞纸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265853A (zh) * 2013-05-24 2013-08-28 苏州市德莱尔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木质材料用氟碳树脂防火涂料
CN103437545A (zh) * 2013-09-09 2013-12-11 姜立平 一种新型复合建筑模板及其制造方法
CN104626329A (zh) * 2013-11-13 2015-05-20 四川中科板业有限公司 一种无醛刨花板、生产方法及用途
CN105082309A (zh) * 2015-07-15 2015-11-25 百仪家具有限公司 一种可以直接喷涂涂料的高性价比高密度纤维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5150345A (zh) * 2015-07-15 2015-12-16 百仪家具有限公司 一种耐酸碱腐蚀的新型高密度复合纤维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1500029A (zh) * 2020-05-08 2020-08-07 深圳国至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基可降解刀叉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945482A (zh) * 2020-08-13 2020-11-17 东莞顺裕纸业有限公司 一种高强阻燃瓦楞纸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268912B (zh) 一种人造砂岩板的制品及其制备方法
CA2661937A1 (en) Low density drywall
CN102947241A (zh) 纤维增塑石膏混合物
CN102777002B (zh) 一种复合板及其制造方法
US20200047469A1 (en) Weather-resistant composite floor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and artificial mineral board and preparation method thereof
US20220025644A1 (en) Composite Fireproof Board and Method of Processing and Preparing the Same
CN109577094A (zh) 一种浸渍耐磨胶膜纸及配置方法
US20170218635A1 (en) Stucco support structures and stucco walls
CN107253240A (zh) 一种新型木质复合板
CN113788647A (zh) 一种轻质化人造石英石及其生产工艺
CN102490219A (zh) 一种强化杨木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2493617A (zh) 纤维水泥-石材复合板的生产方法及其产品
CN111496949A (zh) 一种无醛防潮刨花板及其制备工艺
CN112936465A (zh) 一种可多次循环使用的超平建筑模板及制备方法
CN101891446B (zh) 新型节能无机隔热板材的制备方法
CN105666978A (zh) 竖向碳纤维模板及生产方法
CN110919810B (zh) 一种carb级低吸胀纤维板制造工艺及其应用于高模压地板基材
CN101259632B (zh) 重组材板坯铺装装置、铺装方法及其重组材板坯和重组材
US20110056157A1 (en) Urea-formaldehyde resin reinforced gypsum composites and building materials made therefrom
CN106476340A (zh) 一种纤维复合装饰工程材料及其制造方法
CN100387414C (zh) 轻质水泥刨花板生产方法
CN102864924B (zh) 思茅松覆膜建筑模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09049261A (zh) 一种高密度刨花板及其一次成型工艺和木制品
CN109249660A (zh) 一种新型复合板材及其制造方法
CN103692502A (zh) 用作装饰型材基材的无纺布增强型单板层积材的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61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