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33502A - 一种教学使用的组合教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教学使用的组合教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33502A
CN112933502A CN202110226051.6A CN202110226051A CN112933502A CN 112933502 A CN112933502 A CN 112933502A CN 202110226051 A CN202110226051 A CN 202110226051A CN 112933502 A CN112933502 A CN 1129335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ock
teaching
limiting
adjusting
teaching a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26051.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菊红
邢誉田
杨万云
杨万生
李能琴
李能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10226051.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33502A/zh
Publication of CN1129335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335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5/00Apparatus for jumping
    • A63B5/02High-jumping post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教学使用的组合教具,涉及教学教具相关技术领域,包括两个底座、两个调节机构和标高杆,两个所述底座左右水平正对分布,两个所述底座的上端面相互靠近的一段中段位置均垂直设有支撑立柱,两个所述调节机构分别滑动设置在两个支撑立柱上,所述标高杆的轴向两端分别可拆卸设置在两个调节机构上。本发明为一种教学使用的组合教具,便于快速组装成型,不便于户外教学使用,并且改变传统直接将标高杆架设在两根立杆上的支撑块上的方式,在跳高过程中,一旦出现无法逾越标高杆,且标高杆可直接落下,避免发生跌倒的现象,提高使用安全性。

Description

一种教学使用的组合教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教学教具相关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教学使用的组合教具。
背景技术
如今,人们越来越注重身体健康,而在工作学习之余经常进行体育锻炼有利于身体健康;而为了保证学生的身体健康以及发展体育教学,学校通常会开设体育课;学生在体育课堂上进行体育锻炼时会选择不同的体育教具,不同的体育教具可以使人体的不同部位得到锻炼;例如跳高架等体育教具是常见的体育教具,其主要作用是锻炼腿部肌肉,还有助于提高爆发力和耐力,受到各类人群的喜爱;但这类体育教具的高度调节是直接将标高杆架设在两根立杆上的支撑块上,在跳高过程中,易出现无法逾越标高杆,且标高杆无法从支撑块上滑落,而发生跌倒的现象,并且现有跳高架不便于快速组装成型,不便于户外教学使用,所以这里设计了一种教学使用的组合教具,以便于解决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教学使用的组合教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教学使用的组合教具,包括两个底座、两个调节机构和标高杆,两个所述底座左右水平正对分布,两个所述底座的上端面相互靠近的一段中段位置均垂直设有支撑立柱,两个所述调节机构分别滑动设置在两个支撑立柱上,所述标高杆的轴向两端分别可拆卸设置在两个调节机构上,先将两个底座摆放好,然后调整好两个调节机构分别位于两个支撑立柱上的位置后,可将标高杆的轴向两端分别可拆卸设置在两个调节机构上,便于快速组装成型,便于户外教学使用;
在跳高过程中,一旦出现无法逾越标高杆,标高杆受到学生的体重下压,可直接将标高杆从调节机构上直接压落下,能够避免标高杆无法掉落而将学生绊倒,从而避免发生跌倒的现象,提高使用安全性。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底座的底端面四个边角位置均垂直设有定位钢钎,且定位钢钎的尖端为锥形结构,利用尖端为锥形结构的定位钢钎支撑起底座,降低底座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便于找准平衡基准点,避免高度出现偏差,影响跳高成绩。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两个所述支撑立柱的侧壁竖直方向均设有刻度线,通过参考支撑立柱的侧壁的刻度线,便于精确调整标高杆高度。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两个所述底座的上端面相互远离的一端均设有配重机构,所述配重机构包括插接杆和若干个配重盘,所述插接杆垂直设置在底座的上端面远离对应支撑立柱的一端,若干个所述配重盘套接在对应的插接杆外部,根据配重需求,将配重盘套接在对应的插接杆外部,只要底座不发生晃动即可。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立柱开设有矩形导向孔,所述矩形导向孔的内部两侧侧壁均设有竖直分布的限位齿条,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限位滑块、第二限位滑块和调节块,所述调节块滑动卡接在矩形导向孔内部,所述第一限位滑块和第二限位滑块分别位于矩形导向孔的开口前后两侧,且分别与调节块的前后两侧侧壁固定连接,通过将第一限位滑块和第二限位滑块分别位于矩形导向孔的开口前后两侧,且分别与调节块的前后两侧侧壁固定连接,实现将调节机构在支撑立柱上可进行高度调节操作;
另外,利用限位齿条来对整个调节机构进行限位,避免调整好高度的调节机构发生位移,影响高度调节。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限位滑块开设有延伸至调节块内部的T型调节槽,所述T型调节槽的内部滑动插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一端延伸至第一限位滑块的外部,且连接有操作把手,通过操作把手便于手持操作调整调节机构3高度,省时省力;
所述调节杆的外壁固定套接有位于T型调节槽内的限位盘,所述调节杆的外壁滑动套接有位于限位盘和第一限位滑块之间的弹簧,自然状态下弹簧能够实时顶起限位盘,从而可将调节杆向T型调节槽内部深处顶起,调节块的两侧均开设有与T型调节槽内部相互连通的矩形凹槽,两个矩形凹槽的内部靠近第一限位滑块的一侧通过销轴铰接有限位卡块,且铰接处设有第一扭簧,通过在铰接处设置第一扭簧,从而使得自然状态下,能够将限位卡块围绕铰接处向远离矩形凹槽的开口处一侧转动,从而可将限位卡块收纳进矩形凹槽的内部,这里利用实时向T型调节槽内部深处顶起的调节杆,即可将限位卡块向矩形凹槽的开口处一侧转动顶起,从而便于通过限位齿条对限位卡块进行定位,避免调整好高度的调节机构发生位移,影响高度调节;
两个所述限位卡块相互远离的一侧侧壁均开设有分别与矩形导向孔的内部两侧的限位齿条匹配的限位齿槽,所述调节杆的另一端固定设有位于两个限位卡块之间,且与限位卡块相对侧壁平行贴合的锥台型顶块,实时向T型调节槽内部深处顶起的调节杆尖端的锥台型顶块,即可通过锥台型顶块将限位卡块向矩形凹槽的开口处一侧转动顶起,从而便于通过限位齿条与限位卡块的限位齿槽匹配,实现对限位卡块进行定位,另外,通过向远离第一限位滑块的一侧拉动操作把手,即可拉动调节杆沿着T型调节槽的内部滑动,通过限位盘使得弹簧被压缩,同时锥台型顶块跟随锥台型顶块的移动同步移动,这样即可使得锥台型顶块逐渐向着限位卡块铰接位置的一侧调节,这样限位卡块即可通过第一扭簧的反转势能转动,这样即可使得限位卡块的限位齿槽远离矩形导向孔内部两侧的限位齿条,这也就可以沿着矩形导向孔内部上下滑动调节块,从而实现调整调节机构高度。
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支撑板和弧形压板,所述支撑板的一端开设有铰接缺口,所述第二限位滑块的两侧侧壁底部分别通过销轴与支撑板的铰接缺口内部两侧侧壁铰接,且铰接处设有第二扭簧,通过设置第二扭簧,利用第二扭簧的扭转势能,保证自然状态下,支撑板保持水平支撑状态,以便于支撑标高杆;
所述弧形压板位于支撑板的上方,且与第二限位滑块远离调节块的一侧侧壁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标高杆的一端夹持在弧形压板与支撑板之间位置,将标高杆的一端夹持在弧形压板与支撑板之间位置,标高杆的另一端夹持在另一个弧形压板与支撑板之间位置,这样即可架起标高杆,一旦出现无法逾越标高杆的现象,标高杆受到学生的体重下压,即可使得支撑板围绕解决点发生转动,第二扭簧反转,这样即可沿着倾斜的支撑板直接落下,避免发生跌倒的现象,提高使用安全性,改变传统直接将标高杆架设在两根支撑立柱上的方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为一种教学使用的组合教具,便于快速组装成型,便于户外教学使用,并且改变传统直接将标高杆架设在两根立杆上的支撑块上的方式,在跳高过程中,一旦出现无法逾越标高杆,且标高杆可直接落下,避免发生跌倒的现象,提高使用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主体结构爆炸图;
图2为本发明的图1中A处结构放大图;
图3为本发明的调节机构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的调节机构局部剖视图。
图中:1、底座;11、定位钢钎;12、支撑立柱;13、矩形导向孔;14、限位齿条;2、配重机构;21、插接杆;22、配重盘;3、调节机构;31、第一限位滑块;32、第二限位滑块;33、操作把手;34、支撑板;35、调节块;36、弧形压板;37、限位卡块;38、T型调节槽;39、矩形凹槽;310、第一扭簧;311、调节杆;312、锥台型顶块;313、限位盘;314、弹簧;4、标高杆。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教学使用的组合教具,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提出的问题;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一
请参阅图1-4,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教学使用的组合教具,包括两个底座1、两个调节机构3和标高杆4,两个底座1左右水平正对分布,两个底座1的上端面相互靠近的一段中段位置均垂直设有支撑立柱12,两个调节机构3分别滑动设置在两个支撑立柱12上,标高杆4的轴向两端分别可拆卸设置在两个调节机构3上,先将两个底座1摆放好,然后调整好两个调节机构3分别位于两个支撑立柱12上的位置后,可将标高杆4的轴向两端分别可拆卸设置在两个调节机构3上,便于快速组装成型,便于户外教学使用;
在跳高过程中,一旦出现无法逾越标高杆4,标高杆4受到学生的体重下压,可直接将标高杆4从调节机构3上直接压落下,能够避免标高杆4无法掉落而将学生绊倒,从而避免发生跌倒的现象,提高使用安全性标高杆4可直接落下,避免发生跌倒的现象,提高使用安全性。
为了解决如何精确调整标高杆4高度的问题,两个支撑立柱12的侧壁竖直方向均设有刻度线,通过参考支撑立柱12的侧壁的刻度线,便于精确调整标高杆4高度。
为了解决如何增强整体结构稳定性的问题,两个底座1的上端面相互远离的一端均设有配重机构2,配重机构2包括插接杆21和若干个配重盘22,插接杆21垂直设置在底座1的上端面远离对应支撑立柱12的一端,若干个配重盘22套接在对应的插接杆21外部,根据配重需求,将配重盘22套接在对应的插接杆21外部,只要底座1不发生晃动即可。
为了解决如何调整调节机构3高度的问题,支撑立柱12开设有矩形导向孔13,矩形导向孔13的内部两侧侧壁均设有竖直分布的限位齿条14,调节机构3包括第一限位滑块31、第二限位滑块32和调节块35,调节块35滑动卡接在矩形导向孔13内部,第一限位滑块31和第二限位滑块32分别位于矩形导向孔13的开口前后两侧,且分别与调节块35的前后两侧侧壁固定连接,通过将第一限位滑块31和第二限位滑块32分别位于矩形导向孔13的开口前后两侧,且分别与调节块35的前后两侧侧壁固定连接,实现将调节机构3在支撑立柱12上可进行高度调节操作;
另外,利用限位齿条14来对整个调节机构3进行限位,避免调整好高度的调节机构3发生位移,影响高度调节。
为了进一步解决如何调整调节机构3高度的问题,第一限位滑块31开设有延伸至调节块35内部的T型调节槽38,T型调节槽38的内部滑动插接有调节杆311,调节杆311的一端延伸至第一限位滑块31的外部,且连接有操作把手33,通过操作把手33便于手持操作调整调节机构3高度,省时省力;
调节杆311的外壁固定套接有位于T型调节槽38内的限位盘313,调节杆311的外壁滑动套接有位于限位盘313和第一限位滑块31之间的弹簧314,自然状态下弹簧314能够实时顶起限位盘313,从而可将调节杆311向T型调节槽38内部深处顶起,调节块35的两侧均开设有与T型调节槽38内部相互连通的矩形凹槽39,两个矩形凹槽39的内部靠近第一限位滑块31的一侧通过销轴铰接有限位卡块37,且铰接处设有第一扭簧310,通过在铰接处设置第一扭簧310,从而使得自然状态下,能够将限位卡块37围绕铰接处向远离矩形凹槽39的开口处一侧转动,从而可将限位卡块37收纳进矩形凹槽39的内部,这里利用实时向T型调节槽38内部深处顶起的调节杆311,即可将限位卡块37向矩形凹槽39的开口处一侧转动顶起,从而便于通过限位齿条14对限位卡块37进行定位,避免调整好高度的调节机构3发生位移,影响高度调节;
两个限位卡块37相互远离的一侧侧壁均开设有分别与矩形导向孔13的内部两侧的限位齿条14匹配的限位齿槽,调节杆311的另一端固定设有位于两个限位卡块37之间,且与限位卡块37相对侧壁平行贴合的锥台型顶块312,实时向T型调节槽38内部深处顶起的调节杆311尖端的锥台型顶块312,即可通过锥台型顶块312将限位卡块37向矩形凹槽39的开口处一侧转动顶起,从而便于通过限位齿条14与限位卡块37的限位齿槽匹配,实现对限位卡块37进行定位,另外通过向远离第一限位滑块31的一侧拉动操作把手33,即可拉动调节杆311沿着T型调节槽38的内部滑动,通过限位盘313使得弹簧314被压缩,同时锥台型顶块312跟随锥台型顶块312的移动同步移动,这样即可使得锥台型顶块312逐渐向着限位卡块37铰接位置的一侧调节,这样限位卡块37即可通过第一扭簧310的反转势能转动,这样即可使得限位卡块37的限位齿槽远离矩形导向孔13内部两侧的限位齿条14,这也就可以沿着矩形导向孔13内部上下滑动调节块35,从而实现调整调节机构3高度。
为了解决如何定位标高杆4的问题,调节机构3还包括支撑板34和弧形压板36,支撑板34的一端开设有铰接缺口,第二限位滑块32的两侧侧壁底部分别通过销轴与支撑板34的铰接缺口内部两侧侧壁铰接,且铰接处设有第二扭簧,通过设置第二扭簧,利用第二扭簧的扭转势能,保证自然状态下,支撑板34保持水平支撑状态,以便于支撑标高杆4;
弧形压板36位于支撑板34的上方,且与第二限位滑块32远离调节块35的一侧侧壁顶端固定连接,标高杆4的一端夹持在弧形压板36与支撑板34之间位置,将标高杆4的一端夹持在弧形压板36与支撑板34之间位置,标高杆4的另一端夹持在另一个弧形压板36与支撑板34之间位置,这样即可架起标高杆4,一旦出现无法逾越标高杆4的现象,标高杆4受到学生的体重下压,即可使得支撑板34围绕解决点发生转动,第二扭簧反转,这样即可沿着倾斜的支撑板34直接落下,避免发生跌倒的现象,提高使用安全性,改变传统直接将标高杆4架设在两根支撑立柱12上的方式。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1-4,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改进:
为了解决如何辅助支撑底座1的问题,两个底座1的底端面四个边角位置均垂直设有定位钢钎11,且定位钢钎11的尖端为锥形结构,利用尖端为锥形结构的定位钢钎11支撑起底座1,降低底座1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从而便于找准平衡基准点,避免高度出现偏差,影响跳高成绩。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7)

1.一种教学使用的组合教具,包括两个底座(1)、两个调节机构(3)和标高杆(4),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底座(1)左右水平正对分布,两个所述底座(1)的上端面相互靠近的一段中段位置均垂直设有支撑立柱(12),两个所述调节机构(3)分别滑动设置在两个支撑立柱(12)上,所述标高杆(4)的轴向两端分别可拆卸设置在两个调节机构(3)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教学使用的组合教具,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底座(1)的底端面四个边角位置均垂直设有定位钢钎(11),且定位钢钎(11)的尖端为锥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教学使用的组合教具,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立柱(12)的侧壁竖直方向均设有刻度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教学使用的组合教具,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底座(1)的上端面相互远离的一端均设有配重机构(2),所述配重机构(2)包括插接杆(21)和若干个配重盘(22),所述插接杆(21)垂直设置在底座(1)的上端面远离对应支撑立柱(12)的一端,若干个所述配重盘(22)套接在对应的插接杆(21)外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教学使用的组合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立柱(12)开设有矩形导向孔(13),所述矩形导向孔(13)的内部两侧侧壁均设有竖直分布的限位齿条(14),所述调节机构(3)包括第一限位滑块(31)、第二限位滑块(32)和调节块(35),所述调节块(35)滑动卡接在矩形导向孔(13)内部,所述第一限位滑块(31)和第二限位滑块(32)分别位于矩形导向孔(13)的开口前后两侧,且分别与调节块(35)的前后两侧侧壁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教学使用的组合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滑块(31)开设有延伸至调节块(35)内部的T型调节槽(38),所述T型调节槽(38)的内部滑动插接有调节杆(311),所述调节杆(311)的一端延伸至第一限位滑块(31)的外部,且连接有操作把手(33),所述调节杆(311)的外壁固定套接有位于T型调节槽(38)内的限位盘(313),所述调节杆(311)的外壁滑动套接有位于限位盘(313)和第一限位滑块(31)之间的弹簧(314),所述调节块(35)的两侧均开设有与T型调节槽(38)内部相互连通的矩形凹槽(39),两个所述矩形凹槽(39)的内部靠近第一限位滑块(31)的一侧通过销轴铰接有限位卡块(37),且铰接处设有第一扭簧(310),两个所述限位卡块(37)相互远离的一侧侧壁均开设有分别与矩形导向孔(13)的内部两侧的限位齿条(14)匹配的限位齿槽,所述调节杆(311)的另一端固定设有位于两个限位卡块(37)之间,且与限位卡块(37)相对侧壁平行贴合的锥台型顶块(312)。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教学使用的组合教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3)还包括支撑板(34)和弧形压板(36),所述支撑板(34)的一端开设有铰接缺口,所述第二限位滑块(32)的两侧侧壁底部分别通过销轴与支撑板(34)的铰接缺口内部两侧侧壁铰接,且铰接处设有第二扭簧,所述弧形压板(36)位于支撑板(34)的上方,且与第二限位滑块(32)远离调节块(35)的一侧侧壁顶端固定连接,所述标高杆(4)的一端夹持在弧形压板(36)与支撑板(34)之间位置。
CN202110226051.6A 2021-03-01 2021-03-01 一种教学使用的组合教具 Pending CN11293350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26051.6A CN112933502A (zh) 2021-03-01 2021-03-01 一种教学使用的组合教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26051.6A CN112933502A (zh) 2021-03-01 2021-03-01 一种教学使用的组合教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33502A true CN112933502A (zh) 2021-06-11

Family

ID=762469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26051.6A Pending CN112933502A (zh) 2021-03-01 2021-03-01 一种教学使用的组合教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3350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61473A (zh) * 2021-12-09 2022-04-01 武汉理工大学 用于无人艇对接的连接器机构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9603168U1 (de) * 1996-02-22 1996-10-10 Budweg Rainer Lichttechnische Höhenmeßeinrichtung für Hoch- u. Stabhochsprung
CN206964950U (zh) * 2017-06-22 2018-02-06 滨州学院 一种用于体育教学的跳高架
CN208130290U (zh) * 2018-04-20 2018-11-23 咸阳师范学院 一种体育教学用跳高装置
CN210543061U (zh) * 2019-07-02 2020-05-19 衡阳师范学院 一种体育教学用的跳高装置
CN212067560U (zh) * 2020-05-13 2020-12-04 南昌工学院 一种方便调高的体育教学用跳高架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9603168U1 (de) * 1996-02-22 1996-10-10 Budweg Rainer Lichttechnische Höhenmeßeinrichtung für Hoch- u. Stabhochsprung
CN206964950U (zh) * 2017-06-22 2018-02-06 滨州学院 一种用于体育教学的跳高架
CN208130290U (zh) * 2018-04-20 2018-11-23 咸阳师范学院 一种体育教学用跳高装置
CN210543061U (zh) * 2019-07-02 2020-05-19 衡阳师范学院 一种体育教学用的跳高装置
CN212067560U (zh) * 2020-05-13 2020-12-04 南昌工学院 一种方便调高的体育教学用跳高架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61473A (zh) * 2021-12-09 2022-04-01 武汉理工大学 用于无人艇对接的连接器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877396A (zh) 一种伸缩式大学生课堂教学对照讲解装置
CN112933502A (zh) 一种教学使用的组合教具
CN212282724U (zh) 一种体育教学用健美操训练者劈腿训练装置
US11406868B2 (en) Push-up exercise device
US3107091A (en) Miniature-type jumping stand
GB2254260A (en) Golf trainer
CN212700428U (zh) 一种便于使用的网球学习用训练装置
CN109011462B (zh) 武术弓马步调整器
CN111249702A (zh) 砂板乒乓球动作训练器
CN109697893B (zh) 一种可对比中西方健美操差异的教学装置
US20050239603A1 (en) Gym equipment for the training of pole vault movements
CN211611434U (zh) 一种体育武术学习平衡训练台
CN211273430U (zh) 一种倒立训练器
CN210933647U (zh) 一种啦啦操身体平衡训练器
CN113398551A (zh) 一种素质拓展训练用装置
CN206792873U (zh) 一种可调节高度和宽度的体育与健康课程用双杠
CN114917525B (zh) 一种具有调节结构的教学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CN201612997U (zh) 模拟高尔夫球推杆与短挥杆动作的练习器
CN215285118U (zh) 一种多功能儿童玩具平衡车
CN219630536U (zh) 一种组合式健身器材
CN201088806Y (zh) 可调式自动计数腰腹锻炼器
CN204840803U (zh) 一种游泳运动员多功能健身器械
CN210009607U (zh) 一种武术专项身体素质训练器械
CN111097151B (zh) 一种可变式多功能幼儿训练装置
CN210873901U (zh) 一种健美操练习用平衡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61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