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29479A - 电子设备壳体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壳体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29479A
CN112929479A CN202110172501.8A CN202110172501A CN112929479A CN 112929479 A CN112929479 A CN 112929479A CN 202110172501 A CN202110172501 A CN 202110172501A CN 112929479 A CN112929479 A CN 1129294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shell
assembly
limiting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7250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29479B (zh
Inventor
刘世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7250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2947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294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294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294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294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18Telephone s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ships, mines, or other places exposed to adverse environment
    • H04M1/185Improving the rigidity of the casing or resistance to shock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G06F1/1654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the display being detachable, e.g. for remote us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56Details related to functional adaptations of the enclosure, e.g. to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EMI, shock, water, or to host detachable peripherals like a mouse or removable expansions units like PCMCIA cards, or to provide access to internal components for maintenance or to removable storage supports like CDs or DVDs, or to mechanically mount accessori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8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 G06F1/168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related to integrated I/O periphera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35 - G06F1/1675 the I/O peripheral being an integrated camer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35Slidable or telescopic telephones, i.e. with a relative translation movement of the body parts; Telephone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translation and other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54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comprising one or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detachable modul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2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battery compart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4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camera module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display module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79Improving the user comfort or ergonomics
    • H04M1/0283Improving the user comfort or ergonomics for providing a decorative aspect, e.g. customization of casings, exchangeable faceplat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以及限位组件;所述第二壳体开设有通孔;所述限位组件固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并穿设于所述通孔;其中,所述第二壳体被配置为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滑动拆卸,所述限位组件被配置为能够限位所述第二壳体的滑动行程。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壳体组件,通过设置第二壳体能够相对于第一壳体滑动拆卸,且设置限位组件限位第二壳体的滑动行程,使得第二壳体可以顺畅地完成滑动拆卸,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壳体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结构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壳体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逐步轻薄化以及影像功能强需求化,摄像头装饰件位置凸起和电子设备壳体不可拆卸的特性成为现阶段流行趋势,在电子设备的配置上通常做适当取舍以满足整机轻薄化的需求。
为了满足用户个性化的需求,需要在一些电子设备上采用可拆卸电池盖的结构方案。然而,如何在满足影像功能的前提下实现可拆卸电池盖,以及同时满足电子设备外观要求的方案成为业内亟待突破的方向。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以及限位组件;所述第二壳体开设有通孔;所述限位组件固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并穿设于所述通孔;其中,所述第二壳体被配置为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滑动拆卸,所述限位组件被配置为能够限位所述第二壳体的滑动行程。
本申请实施例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壳体组件和显示屏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以及限位组件;所述显示屏组件设于所述第一壳体背离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所述第二壳体开设有通孔;所述限位组件固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并穿设于所述通孔;其中,所述第二壳体被配置为能够沿第一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滑动拆卸,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第二壳体的边沿延伸方向;所述限位组件被配置为能够限位所述第二壳体的滑动行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壳体组件以及电子设备,通过设置第二壳体能够相对于第一壳体滑动拆卸,且设置限位组件限位第二壳体的滑动行程,使得第二壳体可以顺畅地完成滑动拆卸,提升用户使用体验。另外,限位组件固设于第一壳体且穿设于第二壳体的通孔,可以使得电子设备具有较为完整的外观面,提升电子设备的外观表现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结构拆分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壳体组件的结构拆分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壳体组件拆装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一后视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实施例中电子设备沿A-A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实施例中C区域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7实施例中活动件被压缩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9实施例中活动件被压缩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活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图5实施例中电子设备沿B-B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13实施例中D区域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15是图14实施例中按压部按压时的一状态示意图;
图16是图5实施例中第一壳体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17是图13实施例中限位组件的又一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8是图5实施例中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待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19是图18实施例中E区域局部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20是图18实施例中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配合时的部分截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特别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对本申请的范围进行限定。同样的,以下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作为在此使用的“电子设备”(或简称为“终端”)包括,但不限于被设置成经由有线线路连接(如经由公共交换电话网络(PSTN)、数字用户线路(DSL)、数字电缆、直接电缆连接,以及/或另一数据连接/网络)和/或经由(例如,针对蜂窝网络、无线局域网(WLAN)、诸如DVB-H网络的数字电视网络、卫星网络、AM-FM广播发送器,以及/或另一通信终端的)无线接口接收/发送通信信号的装置。被设置成通过无线接口通信的通信终端可以被称为“无线通信终端”、“无线终端”或“移动终端”。移动终端的示例包括,但不限于卫星或蜂窝电话;可以组合蜂窝无线电电话与数据处理、传真以及数据通信能力的个人通信系统(PCS)终端;可以包括无线电电话、寻呼机、因特网/内联网接入、Web浏览器、记事簿、日历以及/或全球定位系统(GPS)接收器的PDA;以及常规膝上型和/或掌上型接收器或包括无线电电话收发器的其它电子装置。手机即为配置有蜂窝通信模块的电子设备。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的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100可包括壳体组件10以及显示屏组件30,壳体组件10以及显示屏组件30围设形成电子设备的整体框架结构,即围设形成可以容纳诸如扬声器、电池、电路板等电子设备内部元器件的容置空间。显示屏组件30用于实现电子设备的显示以及交互等功能,壳体组件10用于固定诸如扬声器、电池、电路板等电子设备的元器件。其中,该电子设备可以是平板电脑、手机、电子阅读器、遥控器、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车载设备、网络电视、可穿戴设备等。
可选的,壳体组件10的一侧设有显示屏组件30,或者,壳体组件10可以由前盖、中框以及后盖组成,显示屏组件30设于前盖上;或者,壳体组件10可以由前盖和中框组成,显示屏组件30设于前盖上;又或者,壳体组件10可以由中框和后盖组成,显示屏组件30设于中框上(此时电子设备100为全面屏的电子设备);再或者,壳体组件10可以由中框组成,显示屏组件30设置在中框上(此时电子设备100为全面屏的电子设备)。
其中,显示屏组件可以包括显示屏以及显示屏盖板,显示屏设于壳体组件与显示屏盖板之间,且与显示屏盖板连接。显示屏盖板与壳体组件固定连接。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地显示屏组件也可以采用其他连接装配方式,在此不再进行一一列举。
申请人在研究中发现,在电子设备摄像头装饰件凸出于电子设备的结构中,电池盖和中框可采用滑动错位的方式进行拆卸。然而,由于电子设备的摄像头装饰件凸出于电池盖,在电池盖滑动拆卸时,凸出设置的摄像头装饰件会阻挡电池盖的滑动行程,无法顺利的完成滑动拆卸。若增大电池盖的开孔区域以避让摄像头装饰件,从而为电池盖滑动拆卸提供滑动行程,那么将无法保持电子设备外观面的完整性。
基于此,请参阅图2,图2是图1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结构拆分示意图,应理解,图1和图2中示意图出电子设备的X、Y和Z三个方向,主要是为了示意出XY、XZ和YZ三个平面,以便于后文中进行相应的描述。壳体组件10可包括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30。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以第一壳体110为中框、第二壳体130为盖板为例进行说明,其中,盖板可以为电池盖。显示屏组件30设于第一壳体110背离第二壳体130的一侧,即显示屏组件30位于中框远离盖板的一侧,盖板可以理解为上述的后盖或者电池盖等盖设于中框远离显示屏组件的一侧的盖体。具体地,第一壳体110设于第二壳体130和显示屏组件30之间,即显示屏组件30与第一壳体110连接。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30可拆卸连接,优选地,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30可滑动拆卸连接。
显示屏组件30与第一壳体110固定连接,例如,显示屏组件30和第一壳体110可采用粘接、卡扣等方式连接。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主要是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如图2所示,第二壳体130开设有通孔131,该通孔131可以为电子设备摄像头的通光孔,或者可以为摄像头装饰件的容置孔。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使得第二壳体130能够顺利地完成滑动拆卸以及在装配时保持电子设备外观面的完整性,本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组件10还可包括限位组件150,该限位组件150部分设于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30之间。具体而言,限位组件150固设于第一壳体110,并穿设于上述通孔131,使得该限位组件150被配置为能够限位第二壳体130的滑动行程。即第二壳体130被配置为能够相对于第一壳体110滑动拆卸。
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壳体130被配置为能够沿图2中所示的Y方向相对于第一壳体110滑动拆卸,其中,Y方向可为电子设备100的某一边的延伸方向。可以理解的,电子设备包括围设于电子设备外围且依次首尾相连的第一边L1、第二边S1、第三边L2、第四边S2,其中第一边L1和第三边L2相对设置,第二边S1和第四边S2相对设置。在一个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大致呈矩形,即第一边L1和第三边L2的长度大体相同,第二边S1和第四边S2的长度大体相同,且第一边L1和第三边L2的长度大于第二边S1和第四边S2的长度。应理解,第一边L1、第二边S1、第三边L2、第四边S2是相对而言的,在本实施例中并不限定第一边L1和第三边L2的长度一定大于第二边S1和第四边S2的长度。
进一步地,第二壳体130的滑动方向大体上平行于电子设备100的较长边(L1、L2)的延伸方向,即第二壳体130的滑动方向大体上平行于Y方向。其中,图1-图2所示的X方向可为电子设备100的较短边(S1、S2)的延伸方向,Z方向即为电子设备100的厚度方向,XY平面即为第一壳体110或者第二壳体130所在的平面。
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壳体130也可以被配置为能够沿图2中所示的X方向相对于第一壳体110滑动拆卸。下文以第二壳体130被配置为能够沿Y方向相对于第一壳体110滑动拆卸为例进行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组件,通过设置第二壳体130能够相对于第一壳体110滑动拆卸,且设置限位组件150限位第二壳体130的滑动行程,使得第二壳体130可以顺畅地完成滑动拆卸,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请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壳体组件10的结构拆分示意图,其中,限位组件150可以包括限位件151和活动件153。限位件151固设于第一壳体110,并穿设于第二壳体130的通孔131。即,限位件151的一端固设于第一壳体110、另一端凸出于第二壳体130背离第一壳体110的一侧。活动件153被配置为能够沿垂直于第一壳体110或第二壳体130所在平面的方向伸缩以使得第二壳体130能够滑动。即,活动件153被配置为能够沿垂直于XY平面的方向或者电子设备100的厚度方向即Z方向伸缩。可以理解的,限位件151可以为电子设备的摄像头装饰件,该摄像头装饰件固设于电子设备的中框,一方面可以保护摄像头,另一部分可以使得电子设备具有较好的外观表现力。另外,电子设备的摄像头可以通过摄像头装饰件获取外部光线以实现相应功能。其中,在电子设备外观面上,摄像头装饰件一般凸出于电池盖或者盖板。
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限位件151还可以为其他结构件,该结构件固设于电子设备的中框(即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壳体),并凸设于电子设备的盖板(即本实施例中的第二壳体)。
具体而言,限位组件150投影于第二壳体130的正投影外轮廓和通孔131形状相适配,即在电子设备装配状态时,限位组件150的外周缘抵顶于第二壳体130的通孔131内侧壁,以避免第二壳体130在电子设备的整机状态中发生滑动或者晃动等不稳定现象。在活动件153伸缩过程中,可以使得第二壳体130能够相对于第一壳体110滑动。例如,当活动件153被压缩时,活动件153脱离通孔131,即可为第二壳体130提供第二壳体130滑动时的滑动行程,此时,限位件151依然穿设于通孔131以限制活动件153的最大滑动行程。当活动件153没有被压缩处于复位到初始状态时,即活动件153和限位件151共同抵顶于通孔131的内侧壁,以限制第二壳体130活动,从而实现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30的固定连接,同时还可以保证第二壳体130的外观面的完整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组件,通过设置与第二壳体130的通孔相适配的限位组件150,以在第二壳体130和第一壳体110固定连接时保证第二壳体130的外观面的完整性。同时,通过设置能够伸缩的活动件153,并在伸缩件153被压缩时可为第二壳体130提供滑动行程,以使得第二壳体130可以顺畅地完成滑动拆卸,提升用户使用体验。
请参阅图4和图1,图4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壳体组件10拆装时的状态示意图。在将第二壳体130装配到第一壳体110时,将第二壳体130的通孔131对准且避开限位件151,同时第二壳体130压持于活动件153。沿F1方向按压第二壳体130使得活动件153在Z方向上被压缩,并沿Y1方向滑动第二壳体130。当第二壳体130滑动至预定位置时,活动件153对准通孔131,此时第二壳体130的通孔131避开活动件131使得活动件153复位至初始状态,即活动件153和限位件151共同抵顶于通孔131的内侧壁,以限制第二壳体130滑动,从而实现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30的固定连接即完成第二壳体130的滑动装配,同时还可以保证第二壳体130的外观面的完整性。
当需要拆卸以分离第二壳体130和第一壳体110时,沿图1所示的F2方向按压活动件153使得活动件153在Z方向上被压缩,以为第二壳体130的滑动提供滑动行程,然后推动第二壳体130沿Y2方向滑动。当第二壳体130滑动至图4所示位置时,即可分离第二壳体130和第一壳体110,即完成第二壳体130的滑动拆卸。
可以理解的,第二壳体130装配时的滑动方向Y1和第二壳体130拆卸时的滑动方向Y2相反,且Y1和Y2均平行于Y方向。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当第二壳体130被配置为能够沿图2所示的X方向相对于第一壳体110滑动拆卸时,第二壳体130装配时的滑动方向和第二壳体130拆卸时的滑动方向相反,且均平行于X方向。
请参阅图5-图8,图5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的一后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沿A-A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实施例中C区域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实施例中活动件153被压缩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限位件151和活动件153在垂直于第一壳体110或者第二壳体130所在平面的方向上即在Z方向上部分堆叠设置。具体而言,限位件151靠近第一壳体110的一侧开设有槽口1511,活动件153部分容纳于该槽口1511,以使得活动件153在Z方向上和限位件151部分堆叠设置。可以理解的,当对活动件153施加沿F方向的作用力时,活动件153能够被压缩。此时,第二壳体130能够沿Y方向相对于第一壳体110滑动,且限位件151能够限定第二壳体130的滑动行程,进而实现第二壳体130的滑动拆卸。
当第二壳体130沿Y方向的反方向滑动装配时,通孔131避让活动件153,使得活动件153沿F方向的反方向复位,进而使得活动件153和限位件151共同抵顶于通孔131的内侧壁,以在Y方向限位第二壳体130,从而实现第二壳体130的装配固定。在本实施例中,当活动件153复位时,活动件153背离第一壳体110的表面和第二壳体130背离第一壳体110的表面齐平。以保证第二壳体130的外观面的完整性。
进一步地,限位件151压持于部分活动件153,可以避免活动件153在复位时凸出于第二壳体130背离第一壳体110的一侧,甚至可能会出现晃动或脱离,影响整体结构的稳定性。而将限位件151压持于部分活动件153上,活动件153另一部分未被压持的部分能够被用于按压以压缩活动件153,活动件153被压持的部分在活动件153复位时可以抵接于限位件151的槽口1511底壁,即能够限位活动件153的复位行程。
可以理解的,活动件153被压缩时,活动件153背离第一壳体110的表面在Z方向上不凸出于第二壳体130靠近第一壳体110的表面。即第一壳体110靠近第二壳体130的一侧设有用于容置活动件153的凹槽111。当活动件153被压缩时,活动件153完全容纳于凹槽111内,即活动件153远离凹槽111底壁的平面不凸出于第一壳体110靠近第二壳体130的表面,以避免阻挡第二壳体130的滑动。优选地,当活动件153被压缩时,活动件153背离第一壳体110的表面和第二壳体130靠近第一壳体110的表面平齐,此时活动件153不会阻挡第二壳体130的滑动。
在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请参阅图9和图10,图9是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0是图9实施例中活动件153被压缩时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二壳体130靠近第一壳体110的一侧设有连通通孔131的避让槽132。
在本实施例中,避让槽132在XY平面上的投影形状和活动件153在XY平面上的投影形状大体上相适配。当对活动件153施加沿F方向的作用力时,活动件153能够被压缩。此时,第二壳体130能够沿Y方向相对于第一壳体110滑动,使得活动件153部分容纳于避让槽132内,进而实现第二壳体130的滑动拆卸。
当然,在另一些实施方式中,限位件151和活动件153并排设置。请参阅图11,图11是本申请另一些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其中,限位件151和活动件153在第二壳体130的滑动方向上即Y方向上并排设置。
具体而言,限位件151和活动件153在Y方向上并排接触设置,且活动件153接触限位件151的边缘和限位件151相应的外轮廓相适配。例如,限位件151的端面可以为跑道型,即限位件151接触活动件153的外轮廓大体呈弧形面。此时,活动件153接触限位件151的边缘也大体呈弧形面,且活动件153的该弧形面边缘和限位件151接触活动件153的外轮廓相适配,以使得活动件153和限位件151实现无缝接触连接。
请参阅图12,图12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活动件153的结构示意图,该活动件153大致包括按压部1531、弹性部1532以及导向部1533,其中,弹性部1532和导向部1533位于按压部1531的同侧,并分别与按压部1531连接。在本实施例中,弹性部1532可以为弹簧、泡棉等能够产生一定弹性形变的结构件。优选地,弹性部1532为弹簧。
结合参阅图13-图16,图13是图5实施例中电子设备100沿B-B向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14是图13实施例中D区域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15是图14实施例中按压部1531按压时的一状态示意图。图16是图5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10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中,按压部1531大致呈板状,且其能够用于按压的板面大体上平行于XY平面。弹性部1532和导向部1533设于按压部1531靠近第一壳体110或者显示屏组件30的一侧。
具体地,弹性部1532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按压部1531和第一壳体110。按压部1531能够通过弹性部1532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当按压部1531位于第一位置时,按压部1531和第二壳体130的表面平齐;当按压部1531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二壳体130能够相对于第一壳体110沿Y向滑动。导向部1533可为按压部1531的移动进行导向。
第一壳体110靠近第二壳体130的一侧设有用于容置按压部1531的凹槽111。当活动件153被压缩即按压按压部1531时,即按压部1531可由图14所示的初始位置(第一位置)被施加外力按压至图15所示的终止位置(第二位置)时,按压部1531可完全容纳于凹槽111内。进一步地,凹槽111的底壁开设有弹性槽112。弹性部1532的一端抵接于按压部1531靠近凹槽111的底壁的一侧,另一端抵接于弹性槽112的底壁,以使得弹性部1532能够在弹性槽112的深度方向(Z方向)上伸缩。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壳体110开设有导向槽113,导向部1533部分容设于导向槽113内,并能沿导向槽113在Z方向上伸缩移动。具体而言,第一壳体110的凹槽111底壁上开设有导向槽113,该导向槽113沿Z方向延伸设置。在对按压部1531施加外力压缩弹性部1532使得按压部1531移动过程中,导向部1533沿导向槽113移动,以为按压部1531的移动进行导向,避免出现压偏现象。或者,在释放施加于按压部1531上的作用力时,弹性部1532反弹以使得按压部1531复位。在按压部1531过程中,导向部1533沿导向槽113移动,以为按压部1531的复位进行导向,避免出现晃动现象。其中,导向部1533和导向槽113分别设有至少两个,且一一对应设置。
再次参阅图12,活动件153还可包括限位部1534,该限位部1534和弹性部1532、导向部1533位于按压部1531的同侧,以为按压部1531限定移动形成。结合参阅图16和图17,图17是图13实施例中限位组件150的又一剖面结构示意图。其中,第一壳体110开设有限位槽114,限位部1534部分容设于限位槽114内,并能沿限位槽114在Z方向上伸缩移动。具体而言,第一壳体110的凹槽111底壁上开设有限位槽114,该限位槽114沿Z方向延伸设置。在对按压部1531施加外力压缩弹性部1532使得按压部1531移动过程中,限位部1534沿限位槽114移动,以限定按压部1531的按压行程。在释放施加于按压部1531上的作用力时,弹性部1532反弹以使得按压部1531复位。在按压部1531过程中,限位部1534沿限位槽114移动,以限定按压部1531的复位行程。
其中,限位槽114的底壁能够用于限位按压部1531的按压行程。限位部1534远离按压部1531的端部设于卡勾结构,限位槽114的内侧壁设于凸起结构,该卡勾结构和凸起结构相配合能够限位按压部1531的复位行程。可以理解的,限位部1534和限位槽114配合限位按压部1531的移动行程还可以是其他配合结构,本申请实施例不一一列举。其中,限位槽114和限位部1534分别设有至少两个,且一一对应设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组件,通过设置限位组件的外周缘抵顶于第二壳体的通孔的内侧壁,并在活动件复位时,活动件和第二壳体的表面平齐,可以保证第二壳体外观面的完整性。另外,通过按压活动件,可提供第二壳体的滑动行程,以实现第二壳体的滑动拆卸或滑动装配。
请参阅图18-图20,图18是图5实施例中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待配合时的结构示意图,图19是图18实施例中E区域局部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20是图18实施例中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配合时的部分截面结构示意图,其中,图20可以理解为是图18实施例中第一壳体好第二壳体的结合部沿Y向的截面结构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具体而言,第一壳体110设有第一卡扣116,第二壳体130设有第二卡扣136,第一卡扣116和第二卡扣136配合第一壳体116和第二壳体136,以在垂直于第一壳体110或第二壳体130所在平面即XY平面的方向上限位固定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30。
其中,第一卡扣116可设有多个,多个第一卡扣116分布于第一壳体110的较长边,即多个第一卡扣116沿Y方向间隔分布于第一壳体110的边缘内侧。第二卡扣136可设有多个,多个第二卡扣136分布于第二壳体130的较长边,即多个第二卡扣136沿Y方向间隔分布于第二壳体130的边缘内侧。第一卡扣116和第二卡扣136一一对应设置。
进一步地,第一卡扣116可以是沿第一壳体110边缘内凹形成的凹槽结构,凹槽结构的侧壁凸出形成卡块。第二卡扣136可以是沿第二壳体130边缘内凸形成的凸起结构,凸起结构的侧部凸出以形成滑块。其中,滑块可以在凹槽结构内滑动,并能够与卡块配合形成卡合结构。在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30装配过程中,第二壳体130按压活动件153使得活动件153被压缩,此时第二卡扣136的滑块容置于第一卡扣116的凹槽结构内。然后沿Y1方向滑动第二壳体130,第二卡扣136的滑块同步沿Y1方向滑动。当第二壳体130滑动至松开活动件153时,活动件153复位以在Y方向对第二壳体130进行限位。此时,滑块和卡块配合在Z方向上对第二壳体130进行限位。在第一壳体110和第二壳体130拆卸过程中,按压活动件153使得活动件153被压缩,然后沿Y2方向滑动第二壳体130,第二卡扣136的滑块同步沿Y2方向滑动。当滑块和卡块脱离时即可完成第二壳体130和第一壳体110的拆卸。
可以理解的,第二壳体136的至少部分边缘呈弧形设置,以便夹持第一壳体116的至少部分边缘,以在X方向上对第二壳体136进行限位。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组件,通过在第一壳体边缘内侧设置第一卡扣,以及在第二壳体边缘内侧设置第二卡扣,第一卡扣和第二卡扣配合在Z方向上对第二壳体进行限位固定。另外,通过将第二壳体的至少部分边缘设置成弧形,以夹持第一壳体的至少部分边缘,进而在X方向上对第二壳体进行限位固定。此外,结合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在Y方向上对第二壳体进行限位固定的限位组件,本实施例提供的壳体组件可以在X、Y、Z三个方向上对第二壳体进行限位固定,以提升结构的稳定性。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装置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组件包括:
第一壳体;
第二壳体,开设有通孔;
限位组件,固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并穿设于所述通孔;
其中,所述第二壳体被配置为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滑动拆卸,所述限位组件被配置为能够限位所述第二壳体的滑动行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包括限位件和活动件,所述限位件固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并穿设于所述通孔;所述活动件被配置为能够沿垂直于所述第一壳体或所述第二壳体所在平面的方向伸缩以使得所述第二壳体能够滑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和所述活动件在垂直于所述第一壳体或者所述第二壳体所在平面的方向上部分堆叠设置,其中,所述限位件靠近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开设有槽口,所述活动件部分容纳于所述槽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靠近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设有连通所述通孔的避让槽,所述避让槽投影于所述第二壳体上的投影形状和所述活动件投影于所述第二壳体上的投影形状相适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和所述活动件在所述第二壳体的滑动方向上并排接触设置,且所述活动件接触所述限位件的外轮廓与所述限位件相应的外轮廓相适配。
6.根据权利要求3-5任一项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包括按压部和弹性部,所述弹性部的两端分别抵接于所述按压部和所述第一壳体;所述按压部能够通过所述弹性部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当所述按压部位于所述第一位置时,所述按压部和所述第二壳体的表面平齐;当所述按压部位于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壳体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滑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件还包括导向部,所述导向部和所述弹性部位于所述按压部的同侧;所述第一壳体开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部部分容设于所述导向槽内,并能沿所述导向槽移动。
8.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组件的外周缘抵顶于所述第二壳体的通孔内侧壁。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设有第一卡扣,所述第二壳体设有第二卡扣,所述第一卡扣和所述第二卡扣配合连接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以在垂直于所述第一壳体或所述第二壳体所在平面的方向上限位固定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组件,所述壳体组件包括:
第一壳体;
第二壳体,开设有通孔;以及,
限位组件,固设于所述第一壳体,并穿设于所述通孔;
显示屏组件,设于所述第一壳体背离所述第二壳体的一侧;
其中,所述第二壳体被配置为能够沿第一方向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滑动拆卸,所述第一方向为所述第二壳体的边沿延伸方向;所述限位组件被配置为能够限位所述第二壳体的滑动行程。
CN202110172501.8A 2021-02-08 2021-02-08 电子设备壳体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29294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72501.8A CN112929479B (zh) 2021-02-08 2021-02-08 电子设备壳体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72501.8A CN112929479B (zh) 2021-02-08 2021-02-08 电子设备壳体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29479A true CN112929479A (zh) 2021-06-08
CN112929479B CN112929479B (zh) 2023-03-21

Family

ID=761712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72501.8A Active CN112929479B (zh) 2021-02-08 2021-02-08 电子设备壳体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29479B (zh)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46256B1 (en) * 2003-11-05 2004-06-08 Ming-Te Wang Electronic card connector with pushing assembly for two-stage operation
US20050190291A1 (en) * 2004-02-27 2005-09-01 Yuichiro Kota Portable data unit
CN1805461A (zh) * 2005-01-14 2006-07-19 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双向移动的卡合部的移动电话
CN101335773A (zh) * 2007-06-28 2008-12-31 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电话
JP2009290806A (ja) * 2008-05-30 2009-12-10 Sony Ericsson Mobilecommunications Japan Inc 携帯端末装置、筐体パネルの装着方法、及び筐体パネル装置
CN101616253A (zh) * 2008-06-26 2009-12-30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监视用摄像机
US20100124696A1 (en) * 2008-11-17 2010-05-20 Shenzhen Futaihong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Battery cover mechanism
CN203013828U (zh) * 2013-01-10 2013-06-19 深圳市浪尖设计有限公司 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后盖结构
CN107231460A (zh) * 2017-07-12 2017-10-03 深圳造物部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保护壳
CN108571498A (zh) * 2017-03-14 2018-09-25 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锁合机构及具有该锁合机构的电子装置
CN208656875U (zh) * 2018-09-30 2019-03-26 东莞市盈发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水效果的手机电池盖
CN109547599A (zh) * 2018-12-10 2019-03-29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滑动装置、摄像头模组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09905500A (zh) * 2019-01-30 2019-06-18 贵州财富之舟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1131582A (zh) * 2019-12-26 2020-05-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壳体组件
CN210694026U (zh) * 2019-12-26 2020-06-05 上海摩勤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可开盖壳体及电子终端
CN210807848U (zh) * 2019-09-20 2020-06-1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的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11900123U (zh) * 2019-10-21 2020-11-10 广东坚朗五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锁座组件以及锁闭装置
CN112019657A (zh) * 2019-05-31 2020-12-0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滑盖装置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46256B1 (en) * 2003-11-05 2004-06-08 Ming-Te Wang Electronic card connector with pushing assembly for two-stage operation
US20050190291A1 (en) * 2004-02-27 2005-09-01 Yuichiro Kota Portable data unit
CN1805461A (zh) * 2005-01-14 2006-07-19 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双向移动的卡合部的移动电话
CN101335773A (zh) * 2007-06-28 2008-12-31 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电话
JP2009290806A (ja) * 2008-05-30 2009-12-10 Sony Ericsson Mobilecommunications Japan Inc 携帯端末装置、筐体パネルの装着方法、及び筐体パネル装置
CN101616253A (zh) * 2008-06-26 2009-12-30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监视用摄像机
US20100124696A1 (en) * 2008-11-17 2010-05-20 Shenzhen Futaihong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Battery cover mechanism
CN203013828U (zh) * 2013-01-10 2013-06-19 深圳市浪尖设计有限公司 便携式电子装置的后盖结构
CN108571498A (zh) * 2017-03-14 2018-09-25 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锁合机构及具有该锁合机构的电子装置
CN107231460A (zh) * 2017-07-12 2017-10-03 深圳造物部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保护壳
CN208656875U (zh) * 2018-09-30 2019-03-26 东莞市盈发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防水效果的手机电池盖
CN109547599A (zh) * 2018-12-10 2019-03-29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滑动装置、摄像头模组装置及电子装置
CN109905500A (zh) * 2019-01-30 2019-06-18 贵州财富之舟科技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12019657A (zh) * 2019-05-31 2020-12-0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滑盖装置及电子设备
CN210807848U (zh) * 2019-09-20 2020-06-19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的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11900123U (zh) * 2019-10-21 2020-11-10 广东坚朗五金制品股份有限公司 锁座组件以及锁闭装置
CN111131582A (zh) * 2019-12-26 2020-05-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壳体组件
CN210694026U (zh) * 2019-12-26 2020-06-05 上海摩勤智能技术有限公司 可开盖壳体及电子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29479B (zh) 2023-03-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242072B2 (ja) モバイル端末機
EP1898605B1 (en) Key input device for a portable communications apparatus and a sliding module therefor
CN111503453B (zh) 折叠屏装饰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US9081544B2 (en) Cradle for portable terminal
CN111526238B (zh) 用于可折叠电子设备的保护壳以及电子设备组件
CN111168607A (zh) 用于辅助电子设备壳体组装的夹具
CN112929479B (zh) 电子设备壳体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CN110517916A (zh) 一种按键的限位结构以及电子设备
CN213813800U (zh) 测试组件及其定位治具
CN114070342B (zh) 卡托固定装置及其电子设备
EP3471381B1 (en) Mobile terminal
JP2006333079A (ja) スライド型携帯通信機
CN211429360U (zh) 电子设备
CN111146032B (zh) 电子设备及其按键组件
CN115567626A (zh) 电子设备
CN112017888A (zh) 按键、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1277683B (zh) 指纹模组的固定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CN110505328B (zh) 一种电子设备
JP2000092171A (ja) 携帯用無線通信装置
CN110557468B (zh) 移动终端
CN110138927B (zh) 移动终端
JP2006186639A (ja) 電子機器
US7557856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having shooting device and manual focus switch ring that is engaged with shooting device holder in housing
CN209897096U (zh) 电子装置
CN216146356U (zh) 电子设备、摄像头模组、摄像头组件以及马达载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