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0807848U - 电子设备的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的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0807848U
CN210807848U CN201921582321.1U CN201921582321U CN210807848U CN 210807848 U CN210807848 U CN 210807848U CN 201921582321 U CN201921582321 U CN 201921582321U CN 210807848 U CN210807848 U CN 210807848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limiting
electronic device
casing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158232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禹练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Changsha BYD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158232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0807848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0807848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0807848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的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其中电子设备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连接以限定出安装腔,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可拆卸地连接,第二壳体的朝向安装腔内部的表面具有第一卡接部;按键,按键与第一壳体连接,按键具有与第一卡接部卡接的第二卡接部,当朝向安装腔内部按压按键时,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接部脱离。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子设备的壳体组件,当需要将第二壳体从第一壳体上拆卸下来时,可以将按键朝向安装腔的方向按压,使得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接部脱离,从而可以实现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的分离,进而可以降低第二壳体的拆卸难度,具有省时和省力的优点。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的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子设备的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电子装置的后盖与机壳之间通过卡勾连接,其中卡勾为多个,多个卡勾在后盖的周向方向间隔设置,由于打开多个卡勾的步骤较多,拆卸的难度也较大,比较费时费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的壳体组件,所述电子设备的壳体组件具有容易拆卸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上述壳体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壳体组件,包括:第一壳体;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以限定出安装腔,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二壳体的朝向所述安装腔内部的表面具有第一卡接部;按键,所述按键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所述按键具有与所述第一卡接部卡接的第二卡接部,当朝向所述安装腔内部按压所述按键时,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脱离。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壳体组件,通过在第二壳体上设置第一卡接部,在按键上设置与第一卡接部卡接的第二卡接部,当需要将第二壳体从第一壳体上拆卸下来时,可以将按键朝向安装腔的方向按压,使得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接部脱离,从而可以实现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的分离,进而可以降低第二壳体的拆卸难度,具有省时和省力的优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中的一个为凸起,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中的另一个为凹槽。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按键包括:主体部;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主体部之间;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主体部连接,且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有所述第二卡接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安装腔内设有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所述第二限位柱与所述第一限位柱间隔开,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第一弹性臂,所述第一弹性臂的一端与所述主体部的一侧连接;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一弹性臂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限位部具有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柱穿设在所述第一限位孔内;第二弹性臂,所述第二弹性臂的一端与所述主体部的另一侧连接;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第二弹性臂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限位部具有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二限位柱穿设在所述第二限位孔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卡接部为凹槽,所述第一卡接部为朝向所述安装腔内部延伸的凸起,所述凸起位于所述凹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壳体的边缘具有插接凸缘,所述第一壳体具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的侧壁具有插接槽,所述第二壳体的部分结构盖设于所述凹陷部,所述插接凸缘插接于所述插接槽内。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壳体具有限位件,所述第二壳体具有与所述限位件相适配的限位凸起。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和所述限位凸起均为多个,多个所述限位件与多个所述限位凸起一一对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壳体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可滑动,所述限位件沿所述第二壳体的运动方向延伸。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电子设备的壳体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设备,通过在第二壳体上设置第一卡接部,在按键上设置与第一卡接部卡接的第二卡接部,当需要将第二壳体从第一壳体上拆卸下来时,可以将按键朝向安装腔的方向按压,使得第一卡接部与第二卡接部脱离,从而可以实现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的分离,进而可以降低第二壳体的拆卸难度,具有省时和省力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立体图,其中按键处于非按压状态;
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立体图,其中按键处于按压状态;
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立体图,其中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处于分离状态;
图4是图3中的电子设备的另一个方向的立体图;
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剖视图;
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另一个方向的剖视图
图7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主视图;
图8是图7中A-A处的剖面图;
图9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爆炸图,其中第二壳体未视出。
附图标记:
电子设备100,壳体组件1,
第一壳体11,安装腔110,第一限位柱111,
第二限位柱112,凹陷部113,限位件114,
第二壳体12,第一卡接部121,插接凸缘122,限位凸起123,
按键13,主体部131,第一连接部132,
第一弹性臂1321,第一限位部1322,第一限位孔13221,
第二弹性臂1323,第二限位部1324,第二限位孔13241,
第二连接部133,第二卡接部133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的壳体组件1。
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的壳体组件1,包括:第一壳体11、第二壳体12和按键13。
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二壳体12与第一壳体11连接以限定出安装腔110(参照图3),第二壳体12与第一壳体11可拆卸地连接,第二壳体12的朝向安装腔110内部的表面具有第一卡接部121,按键13与第一壳体11连接,按键13具有与第一卡接部121卡接的第二卡接部1331,当朝向安装腔110内部按压按键13时,第一卡接部121与第二卡接部1331脱离。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壳体12和第一壳体11装配完成时,通过第一卡接部121与第二卡接部1331的卡接配合,可以实现第二壳体12与第一壳体11的固定连接。当需要将第二壳体12从第一壳体11上拆卸下来时,可以将按键13朝向安装腔110的方向按压,使得第一卡接部121与第二卡接部1331脱离,从而可以实现第二壳体12与第一壳体11的分离,进而可以降低第二壳体12的拆卸难度,具有省时和省力的优点。
此外,第一卡接部121与第二卡接部1331具有结构简单、易于装配的优点,通过第一卡接部121与第二卡接部1331的配合可以实现第二壳体12和第一壳体11的紧密连接。此外,在保证第二壳体12和第一壳体11连接强度的同时还可以降低成本。具体地,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第二壳体12为后盖。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的壳体组件1,通过在第二壳体12上设置第一卡接部121,在按键13上设置与第一卡接部121卡接的第二卡接部1331,当需要将第二壳体12从第一壳体11上拆卸下来时,可以将按键13朝向安装腔110的方向按压,使得第一卡接部121与第二卡接部1331脱离,从而可以实现第二壳体12与第一壳体11的分离,进而可以降低第二壳体12的拆卸难度,具有省时和省力的优点。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4和图6所示,第一卡接部121和第二卡接部1331中的一个为凸起,第一卡接部121和第二卡接部1331中的另一个为凹槽。换言之,可以是第一卡接部121为凸起,第二卡接部1331为凹槽;或者,第一卡接部121为凹槽,第二卡接部1331为凸起。可以理解的是,凸起可以嵌设在凹槽内,当按压按键13时,凸起可以从凹槽中移出,从而实现凸起和凹槽的分离。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第一卡接部121为凸起,第二卡接部1331为凹槽。利用凸起和凹槽的配合可以实现第二壳体12在第一壳体11前后方向(如图6所示的前后方向)的限位。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9所示,按键13包括:主体部131、第一连接部132和第二连接部133,第一连接部132连接在第一壳体11和主体部131之间,第二连接部133与主体部131连接,且第二连接部133上设有第二卡接部1331。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连接部132对主体部131具有支撑和限位的作用,利用第一连接部132可以实现主体部131与第一壳体11的连接。其中,第二卡接部1331设在与主体部131连接的第二连接部133上,当需要拆卸第二壳体12时,可以朝向安装腔110的方向按压主体部131,使得第二卡接部1331随着主体部131同步移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9所示,安装腔110内设有第一限位柱111和第二限位柱112,第二限位柱112与第一限位柱111间隔开,第一连接部132包括:第一弹性臂1321、第一限位部1322、第二弹性臂1323和第二限位部1324,第一弹性臂1321的一端与主体部131的一侧连接,第一限位部1322与第一弹性臂1321的另一端连接,第一限位部1322具有第一限位孔13221,第一限位柱111穿设在第一限位孔13221内,第二弹性臂1323的一端与主体部131的另一侧连接,第二限位部1324与第二弹性臂1323的另一端连接,第二限位部1324具有第二限位孔13241,第二限位柱112穿设在第二限位孔13241内。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弹性臂1321和第二弹性臂1323具有一定的弹性,朝向安装腔110的方向按压主体部131时,在按压力的作用下,主体部131会朝向安装腔110的方向移动,当按压力撤去时,主体部131在第一弹性臂1321和第二弹性臂1323的弹性力的作用下,主体部131可以回复至初始位置,由此可以实现主体部131的自动化回位。
其中,第一限位部1322与第一弹性臂1321的另一端连接,第一限位部1322具有第一限位孔13221,第一限位柱111穿设在第一限位孔13221内,第二限位部1324与第二弹性臂1323的另一端连接,第二限位部1324具有第二限位孔13241,第二限位柱112穿设在第二限位孔13241内。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弹性臂1321的远离主体部131的一端通过第一限位部1322固定在第一壳体11上,第二弹性臂1323的远离主体部131的一端通过第二限位部1324固定在第一壳体11上。
利用第一限位柱111和第一限位孔13221的配合、第二限位柱112和第二限位孔13241的配合,可以实现对按键13的连接和限位,且结构较为简单,拆装较为方便,可以提升按键13的拆装效率。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第一限位柱111和第二限位柱112为热熔固定柱。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和图6所示,第二卡接部1331为凹槽,第一卡接部121为朝向安装腔110内部延伸的凸起,凸起位于凹槽内。由此,可以简化第一卡接部121、第二卡接部1331结构的复杂度,降低第一卡接部121和第二卡接部1331的制造难度,提升了第一卡接部121和第二卡接部1331的生产效率,减少了第一卡接部121和第二卡接部1331的生产成本。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6和图8所示,第二壳体12的边缘具有插接凸缘122,第一壳体11具有凹陷部113,凹陷部113的侧壁具有插接槽,第二壳体12的部分结构盖设于凹陷部113,插接凸缘122插接于插接槽内。利用插接凸缘122和插接槽的配合,可以实现第二壳体12和第一壳体11在电子设备100的厚度方向的限位,从而可以提升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连接的可靠性。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插接凸缘122为四个,其中两个插接凸缘122设在第二壳体12的前边缘,另外两个插接凸缘122设在第二壳体12的后边缘,四个插接凸缘122相互间隔设置,对应地插接槽也设有四个,四个插接槽与四个插接凸缘122一一对应配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如图5所示,第一壳体11具有限位件114,第二壳体12具有与限位件114相适配的限位凸起123。利用限位件114和限位凸起123的配合,可以实现第二壳体12和第一壳体11在电子设备100的宽度方向的限位,从而可以提升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连接的可靠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如图5所示,限位件114为多个,多个限位件114包括限位凹槽和限位板。例如,位于第一壳体11的左侧(如图5所示的左侧)位置的限位件114为限位凹槽,位于第一壳体11右侧(如图5所示的右侧)位置的限位件114为限位板。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限位件114和限位凸起123均为多个,多个限位件114与多个限位凸起123一一对应。由此,利用多个限位件114与多个限位凸起123的配合可以进一步提升第一壳体11和第二壳体12连接的可靠性。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示例中,多个限位件114包括两组,两组限位件114分别设在在第一壳体11的宽度方向的两侧,每组限位件114也包括多个在第一可以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开的限位件114。对应地,限位凸起123也设有多个,多个限位凸起123与多个限位件114一一对应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第二壳体12相对于第一壳体11可滑动,限位件114沿第二壳体12的运动方向延伸。可以理解的是,当朝向安装腔110内部按压按键13后,可以推动第二壳体12,使得第二壳体12可以沿着第一壳体11滑动,使得第二壳体12与第一壳体11实现滑动的分离,由此可以进一步降低第二壳体12拆卸的难度,有利于提升第二壳体12的拆卸效率。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示例中,当朝向安装腔110内部按压按键13后,可以沿着第一壳体11的的长度方向向下推动第二壳体12,使得第二壳体12与第一壳体11分离;当需要安装第二壳体12时,可以沿着第一壳体11的的长度方向向上推动第二壳体12,使得第二壳体12与第一壳体11卡接。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包括上述电子设备100的壳体组件1。
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通过在第二壳体12上设置第一卡接部121,在按键13上设置与第一卡接部121卡接的第二卡接部1331,当需要将第二壳体12从第一壳体11上拆卸下来时,可以将按键13朝向安装腔110的方向按压,使得第一卡接部121与第二卡接部1331脱离,从而可以实现第二壳体12与第一壳体11的分离,进而可以降低第二壳体12的拆卸难度,具有省时和省力的优点。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壳体;
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以限定出安装腔,所述第二壳体与所述第一壳体可拆卸地连接,所述第二壳体的朝向所述安装腔内部的表面具有第一卡接部;
按键,所述按键与所述第一壳体连接,所述按键具有与所述第一卡接部卡接的第二卡接部,当朝向所述安装腔内部按压所述按键时,所述第一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卡接部脱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中的一个为凸起,所述第一卡接部和所述第二卡接部中的另一个为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按键包括:
主体部;
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在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主体部之间;
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主体部连接,且所述第二连接部上设有所述第二卡接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腔内设有第一限位柱和第二限位柱,所述第二限位柱与所述第一限位柱间隔开,所述第一连接部包括:
第一弹性臂,所述第一弹性臂的一端与所述主体部的一侧连接;
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一弹性臂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限位部具有第一限位孔,所述第一限位柱穿设在所述第一限位孔内;
第二弹性臂,所述第二弹性臂的一端与所述主体部的另一侧连接;
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第二弹性臂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限位部具有第二限位孔,所述第二限位柱穿设在所述第二限位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卡接部为凹槽,所述第一卡接部为朝向所述安装腔内部延伸的凸起,所述凸起位于所述凹槽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的边缘具有插接凸缘,
所述第一壳体具有凹陷部,所述凹陷部的侧壁具有插接槽,所述第二壳体的部分结构盖设于所述凹陷部,所述插接凸缘插接于所述插接槽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具有限位件,所述第二壳体具有与所述限位件相适配的限位凸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和所述限位凸起均为多个,多个所述限位件与多个所述限位凸起一一对应。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相对于所述第一壳体可滑动,所述限位件沿所述第二壳体的运动方向延伸。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的壳体组件。
CN201921582321.1U 2019-09-20 2019-09-20 电子设备的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210807848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82321.1U CN210807848U (zh) 2019-09-20 2019-09-20 电子设备的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1582321.1U CN210807848U (zh) 2019-09-20 2019-09-20 电子设备的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0807848U true CN210807848U (zh) 2020-06-19

Family

ID=712299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1582321.1U Active CN210807848U (zh) 2019-09-20 2019-09-20 电子设备的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0807848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29479A (zh) * 2021-02-08 2021-06-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壳体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CN114245634A (zh) * 2021-11-30 2022-03-25 歌尔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连接结构和可拆卸的壳体结构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29479A (zh) * 2021-02-08 2021-06-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壳体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CN114245634A (zh) * 2021-11-30 2022-03-25 歌尔光学科技有限公司 连接结构和可拆卸的壳体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0807848U (zh) 电子设备的壳体组件及电子设备
CN207264115U (zh) 一种手表的连接结构及手表
CN205514375U (zh) 出风板开启组件及吸尘器
CN101662006B (zh) 电池盖卡锁结构
CN109017177B (zh) 一种拖钩盖板结构
CN216358023U (zh) 组装结构
CN205212918U (zh) 按键及其安装结构
CN217469774U (zh) 具有快速拆装结构的简易迷你型变频器
CN214312985U (zh) 一种手电门开关
CN212875789U (zh) 一种对讲机可拆卸后壳的连接卡扣结构
CN217728611U (zh) 基于发动机导向器的狭小空间零件分解系统及分解装置
CN213935648U (zh) 一种卡扣式可拆卸外壳及移动硬盘
CN218782935U (zh) 词典笔的取词开关结构
CN211126262U (zh) 面板结构
CN215773923U (zh) 一种线路板安装结构及电子设备
CN219253841U (zh) 冲裁模具
CN216312248U (zh) 一种方便安装和拆卸的插座
CN220740847U (zh) 一种夹紧载具
CN212131009U (zh) 一种汽车侧裙护板用塑料卡扣
CN218918697U (zh) 一种汽车音响面板按键结构
CN216980415U (zh) 一种键帽模组
CN219917818U (zh) 一种开关插座
CN211743026U (zh) 一种新型扣合安装结构的墙面开关
CN218101808U (zh) 一种墙壁五孔陶瓷插座
CN216002476U (zh) 一种用于防汽车线束交叉的新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117

Address after: No. 3009, BYD Road, Pingshan District, Shenzhe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BYD Co.,Ltd.

Patentee after: Changsha BYD Electronic Co., Ltd

Address before: BYD 518118 Shenzhen Road, Guangdong province Pingshan New District No. 3009

Patentee before: BYD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