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29106A - 管理波束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 Google Patents

管理波束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29106A
CN112929106A CN202110162152.1A CN202110162152A CN112929106A CN 112929106 A CN112929106 A CN 112929106A CN 202110162152 A CN202110162152 A CN 202110162152A CN 112929106 A CN112929106 A CN 1129291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nnel quality
target
beams
network device
terminal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6215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宁
许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6215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29106A/zh
Publication of CN1129291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2910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36Feedback format
    • H04B7/0639Using selective indices, e.g. of a codebook, e.g. pre-distortion matrix index [PMI] or for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7/00Monitoring; Testing
    • H04B17/30Monitoring; Testing of propagation channels
    • H04B17/309Measuring or estimating 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 H04B17/318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beams, i.e. beam divers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413MIMO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26Channel coefficients, e.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CS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15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 H04B7/0619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of weighted versions of same signal using feedback from receiving side
    • H04B7/0621Feedback content
    • H04B7/0632Channel quality parameters, e.g.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CQ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86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95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beam 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8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receiving station
    • H04B7/0868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combining
    • H04B7/088Hybrid systems, i.e. switching and combining using beam sel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管理波束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波束集合中每个波束的特征信息,该第一波束集合包括至少一个波束;所述第一波束集合是由第二波束集合中的波束的信道质量与预设信道质量的关系确定的,第二波束集合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在当前使用的第一波束能够测量到特征信息的波束,所述第一波束对应所述第一网络设备;该终端设备接收该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一网络设备确定的该目标波束;该终端设备根据该目标波束,进行波束管理。本申请实施例终端设备通过发送波束的特征信息使得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确定最佳目标波束,再根据目标波束进行波束管理,从而提高了信号传输的质量。

Description

管理波束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本申请是申请日为2016年09月30日的PCT国际专利申请PCT/CN2016/101273进入中国国家阶段的中国专利申请号201680089512.7、发明名称为“管理波束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管理波束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背景技术
多天线(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技术是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系统的核心技术之一,可以大幅提高系统的传输速率。波束赋形就是一种基于天线阵列的信号预处理技术,通过调整各天线阵元上发送信号的权值,产生具有指向性的波束。
现有技术中,终端设备采用波束赋形的方式发送信号,网络设备在小区内进行波束扫描。也就是说,终端设备可以采用多个波束向网络设备发送信号,在这种背景下,需要对如何管理多个波束的波束连接以提高信号传输的质量提出了一种新的设计方案。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管理波束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能够提高信号传输的质量。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管理波束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终端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波束集合中每个波束的特征信息,该第一波束集合包括至少一个波束所述第一波束集合是由第二波束集合中的波束的信道质量与预设信道质量的关系确定的,第二波束集合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在当前使用的第一波束能够测量到特征信息的波束,所述第一波束对应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确定的所述目标波束;该终端设备根据该目标波束,进行波束管理。
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波束集合中的每个波束的特征信息,使得网络设备根据特征信息确定目标波束,并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已经确定的目标波束的指示信息,进而根据目标波束进行波束管理,这样终端设备通过发送波束的特征信息使得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确定最佳目标波束,再根据目标波束进行波束管理,从而提高了信号传输的质量。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该终端设备获取该第一波束集合中的每个波束的信道质量;其中,该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波束集合中每个波束的特征信息包括:该终端设备向该第一网络设备发送该第一波束集合中每个波束的特征信息,该特征信息携带用于指示信道质量的信道质量信息。
终端设备可以自己确定每个波束的信道质量,或者是由网络设备确定好发送给终端设备,并在向网络设备发送的波束的特征信息中携带信道测量信息,这样网络设备信道测量信息确定目标波束。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波束集合是由第二波束集合中的波束的信道质量与预设信道质量的关系确定的,第二波束集合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在当前使用的第一波束能够测量到特征信息的波束,该第一波束对应该第一网络设备。
第二波束集合中的波束与预设信道质量的关系也可以波束集合中满足一定函数关系,或者大于、等于或小于某个预设阈值的任何判断条件,从而使得终端设备能够进一步缩小波束集合的范围,准确的确定出目标波束。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该终端设备根据该第一波束的信道质量和第二波束集合中的波束的信道质量与预设信道质量的关系,确定该第一波束集合;其中,该终端设备根据该目标波束,管理波束连接包括:该终端设备根据该目标波束,进行从该第一波束到该目标波束的波束切换。
终端设备在进行波束管理时,可以考虑当前的波束连接的状态,若当前波束的信道质量不能满足需求,可以在第二波束集合中选择满足需求的第一波束集合。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终端设备根据该第一波束的信道质量,确定该第一波束集合包括: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一波束的信道质量低于第一预设信道质量阈值时,将该第二波束集合中高于第二预设信道质量阈值的至少一个波束确定为该第一波束集合。
终端设备在第一波束的信道质量低于第一预设信道质量阈值时,将第二波束集合中信道质量高于第二预设信道质量阈值的至少一个波束构成为第一波束集合。这里的第一预设信道质量阈值与第二预设信道质量阈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求设定。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终端设备根据该第一波束的信道质量,确定该第一波束集合包括: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一波束的信道质量低于第一预设信道质量阈值时,将该第二波束集合中高于第二预设信道质量阈值的至少一个波束确定为第三波束集合;该终端设备将该第三波束集合中信道质量最高的波束确定为该第一波束集合。
终端设备选择自己认为最佳的目标波束,让网络设备确认是否合适,接收了网络设备的资源占用。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该终端设备将该第二波束集合中大于第二预设信道质量阈值的至少一个波束确定为该第一波束集合;其中,该终端设备根据该目标波束,管理波束连接包括:该终端设备根据该目标波束,进行建立该目标波束的辅连接。
终端设备可以建立辅连接将部分承载或数据流配置到此辅连接波束中,提高信号传输效率。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该终端设备将该第二波束集合中大于第二预设信道质量阈值的至少一个波束确定为第三波束集合;该终端设备将该第三波束集合中信道质量最高的波束确定为该第一波束集合;其中,该终端设备根据该目标波束,管理波束连接包括:该终端设备根据该目标波束,进行建立该目标波束的辅连接。
终端设备选择自己认为最佳的目标波束,让网络设备确认是否合适,进而根据目标波束建立辅连接,提高信号传输效率。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该终端设备将该第二波束集合中低于该第一预设信道质量阈值的至少一个波束确定为该第一波束集合;其中,该终端设备根据该目标波束,管理波束连接包括:该终端设备根据该目标波束,进行删除该目标波束的辅连接。
终端设备可以将不满足预设条件的波束的辅连接删除,节省带宽占用。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该终端设备将该第二波束集合中低于该第一预设信道质量阈值的至少一个波束确定为第三波束集合;该终端设备将该第三波束集合中信道质量最低的波束,确定为该第一波束集合;其中,该终端设备根据该目标波束,管理波束连接包括:该终端设备根据该目标波束,进行删除该目标波束的辅连接。
终端设备选择自己认为最佳的目标波束,让网络设备确认是否合适,最终将不满足预设条件的波束的辅连接删除,节省带宽占用。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波束为第四波束集合的边界波束,且该第四波束集合包括的多个波束中的每个波束与该第一波束的特征信息相同。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指示信息携带该目标波束的波束标识ID、小区ID、波束组ID、第二网络设备的网络设备ID和波束配置信息中的至少一项,其中,该第二网络设备为该目标波束对应的网络设备。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终端设备根据该目标波束,进行管理波束连接包括:该终端设备采用该目标波束发送信号。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波束集合中每个波束的特征信息还携带波束标识ID和/或波束组ID。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管理波束的方法,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波束集合中每个波束的特征信息,所述第一波束集合包括多个波束;所述第一波束集合包括第二波束集合中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波束,所述第一波束为所述终端设备当前使用的波束,且所述第一波束对应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波束集合中每个波束的特征信息,在所述第一波束集合中确定目标波束;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
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波束集合中的每个波束的特征信息,根据特征信息确定目标波束,并向终端设备发送用于指示已经确定的目标波束的指示信息,使得终端设备根据目标波束进行波束管理,这样终端设备通过发送波束的特征信息使得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确定最佳目标波束,再根据目标波束进行波束管理,从而提高了信号传输的质量。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波束集合中每个波束的特征信息包括:该第一网络设备接收该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波束集合中的每个波束的特征信息,该特征信息携带用于指示信道质量的信道质量信息。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波束集合是由第二波束集合中的波束与预设信道质量的关系确定的,第二波束集合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在当前使用的第一波束能够测量到特征信息的波束,该第一波束对应该第一网络设备。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波束为第四波束集合的边界波束,且该第四波束集合包括的多个波束中的每个波束与该第一波束的特征信息相同。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目标波束对应第二网络设备;该方法还包括:该第一网络设备向该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波束配置请求消息,该波束配置请求消息携带该目标波束的波束标识ID;该第一网络设备接收该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波束配置响应消息,该波束配置响应消息携带波束配置信息;其中,该第一网络设备向该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包括:该第一网络设备向该终端设备发送携带该波束配置信息、该目标波束的波束ID和该第二网络设备的网络设备ID的指示信息。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指示信息携带该目标波束的波束ID和/或波束组ID。
在一些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第一波束集合中每个波束的特征信息还携带波束标识ID和/或波束组ID。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执行该第一方面中的方法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各模块。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包括执行该第二方面中的方法或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的各模块。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通信系统,包括:上述第三方面的终端设备和上述第四方面的网络设备。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了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用于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管理波束的方法。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存储了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用于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的管理波束的方法。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用于指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管理波束的方法。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代码,该程序代码用于指示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管理波束的方法。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波束集合中的每个波束的特征信息,使得网络设备根据特征信息确定目标波束,并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已经确定的目标波束的指示信息,进而根据目标波束进行波束管理,这样终端设备通过发送波束的特征信息使得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确定最佳目标波束,再根据目标波束进行波束管理,从而提高了信号传输的质量。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应用场景图;
图2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管理波束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管理波束的方法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管理波束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5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管理波束的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7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网络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8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管理波束的系统的示意性框图;
图9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网络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理解,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简称为“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为“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简称为“WC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Radio Service,简称为“GPRS”)、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简称为“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简称为“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Duplex,简称为“TDD”)、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ystem,简称为“UMTS”)、全球互联微波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Microwave Access,简称为“WiMAX”)通信系统或未来的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系统等。
特别地,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基于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的通信系统,例如稀疏码多址接入(Sparse Code Multiple Access,简称为“SCMA”)系统、低密度签名(Low Density Signature,简称为“LDS”)系统等,当然SCMA系统和LDS系统在通信领域也可以被称为其他名称;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采用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的多载波传输系统,例如采用非正交多址接入技术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简称为“OFDM”)、滤波器组多载波(Filter BankMulti-Carrier,简称为“FBMC”)、通用频分复用(Generalized Frequency DivisionMultiplexing,简称为“GFDM”)、滤波正交频分复用(Filtered-OFDM,简称为“F-OFDM”)系统等。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可以指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接入终端、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设备、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接入终端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未来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的终端设备等,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定。
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可以是用于与终端设备通信的设备,该网络设备可以是GSM或CDMA中的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WCDMA系统中的基站(NodeB,NB),还可以是LTE系统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B,eNB或eNodeB),还可以是云无线接入网络(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RAN)场景下的无线控制器,或者该网络设备可以为中继站、接入点、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以及未来5G网络中的网络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PLMN网络中的网络设备等,本发明实施例并不限定。
图1是本发明一个应用场景的示意图。图1中的通信系统可以包括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终端设备通过采用多个波束发送信号,与网络设备进行通信。
在5G系统中,需要支持在高频段(中心频率在6GHz以上,典型的比如28GHz)进行数据传输,以达到5G对传输速率的要求。在高频段进行数据传输时,为了达到更高的传输速率,需要采用多天线技术。
波束赋形就是一种基于天线阵列的信号预处理技术,通过调整各天线阵元上发送信号的权值,产生具有指向性的波束。
现有技术中,终端设备通过波束赋形的方式采用多个波束向网络设备发送信号,本申请实施例提出了管理多个波束的连接的新的设计方案,能够提高信号传输的质量。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管理波束的方法200的示意图。该方法200的执行主体可以为终端设备。该方法200包括:
S210,终端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波束集合中每个波束的特征信息,该第一波束集合包括多个波束,该特征信息用于该第一网络设备确定目标波束;
S220,该终端设备接收该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一网络设备确定的该目标波束;
S230,该终端设备根据该目标波束,进行波束管理。
具体而言,第一波束集合包括至少一个波束,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表示为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波束集合中每个波束的特征信息,该特征信息可以用于网络设备确定目标波束,并接收网络设备在确定目标波束后发送的指示信息,这样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目标波束进行波束管理。
该特征信息为能够用于网络设备区别出不同波束发送的信号的赋形增益的优良,可选地,特征信息还可以携带波束ID、波束组ID、小区ID、第二网络设备的网络设备ID和波束配置信息中的至少一项。这样网络设备就能够根据特征信息确定出赋形增益最佳的波束,并向终端设备发送通知消息。
波束管理可以包括建立波束连接、波束连接的切换,辅连接的添加、删除或者其他连接过程等,本申请对此不进行限定。
应理解,该特征信息可以单独发送,也可以是携带在解调参考信号(DemodulationReference Signal,DMRS)、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或信道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SRS);指示信息可以是携带在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消息或下行控制信息信令中,本申请对此不进行限定。
应理解,终端设备发送波束集合中波束的特征信息,可以是同时发送,也可以周期发送、或者轮询发送等,本申请对此不进行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不同的波束可以看作是不同波束方向的波束,也可以是相同波束方向的波束,为方便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以不同波束表示不同的波束方向为例进行说明。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管理波束的方法,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波束集合中的每个波束的特征信息,使得网络设备根据特征信息确定目标波束,并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已经确定的目标波束的指示信息,进而根据目标波束进行波束管理,这样终端设备通过发送波束的特征信息使得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确定最佳目标波束,再根据目标波束进行波束管理,从而提高了信号传输的质量。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可以应用于初始建立波束连接,终端设备将能够支持的波束确定为第一波束集合,网络设备从该第一波束集合中选择出目标波束,并通过指示信息告知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建立该目标波束的波束连接。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该方法还包括:该终端设备获取该第一波束集合中的每个波束的信道质量;其中,该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波束集合中每个波束的特征信息包括:该终端设备向该第一网络设备发送该第一波束集合中每个波束的特征信息,该特征信息携带用于指示信道质量的信道质量信息。
具体而言,终端设备可以自己确定每个波束的信道质量,或者是由网络设备确定好发送给终端设备,并在向网络设备发送的波束的特征信息中携带信道测量信息,这样网络设备信道测量信息确定目标波束。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该第一波束集合是由第二波束集合中的波束与预设信道质量的关系确定的,第二波束集合包括该终端设备在当前使用的第一波束能够测量到特征信息的波束,该第一波束对应该第一网络设备。
具体而言,第二波束集合可以是由终端设备能够获取的周围的波束的特征信息的全部或部分波束构成的,可以称为邻波束。第一波束为终端设备当前使用的波束,且该第一波束在第一网络设备覆盖的范围内,则该第二波束集合可以是该第一波束的邻波束,该第二波束集合中的波束可以在第一网络设备覆盖的范围内,也可以在其他网络设备覆盖的范围内。
第一预设条件也可以波束集合中满足一定函数关系,或者大于、等于或小于某个预设阈值的任何判断条件,从而使得终端设备能够进一步缩小波束集合的范围,准确的确定出目标波束。
应理解,终端设备根据目标波束进行波束管理的各种配置信息可以是通过系统消息或者通过专用信令过程提前配置给终端设备,也可以是与指示信息一起承载在同一个消息中,本申请对此不进行限定。
可选地,第一波束集合中每个波束的特征信息还携带有波束的标识信息,以使网络设备确定出信道质量最佳的波束后,知道该波束为具体的哪个一个波束。可选地,终端设备也可以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波束的信道质量,网络设备能够综合考虑当前波束与备选波束的关系,确定目标波束,进而使得终端设备能够进行波束管理。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该方法还包括:该终端设备根据该第一波束的信道质量,确定该第一波束集合;其中,该终端设备根据该目标波束,管理波束连接包括:该终端设备根据该目标波束,进行从该第一波束到该目标波束的波束切换。
具体而言,终端设备在进行波束管理时,可以考虑当前的波束连接的状态,若当前波束的信道质量不能满足需求,可以在第二波束集合中选择满足需求的第一波束集合。这样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波束集合中每个波束的特征信息后,网络设备可以确定出目标波束,并发送指示信息告知终端设备,从而终端设备可以从第一波束切换到目标波束。
应理解,由于波束进行切换也需要占用资源,因此终端设备对当前波束的信道质量的要求与对第二波束集合中的波束的要求可以不相同。
还应理解,波束切换波束过程可以包括下行和/或上下链路。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该终端设备根据该第一波束的信道质量,确定该第一波束集合包括: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一波束的信道质量低于第一预设信道质量阈值时,将该第二波束集合中高于第二预设信道质量阈值的至少一个波束确定为该第一波束集合。
具体而言,终端设备在第一波束的信道质量低于第一预设信道质量阈值时,将第二波束集合中信道质量高于第二预设信道质量阈值的至少一个波束构成为第一波束集合。这里的第一预设信道质量阈值与第二预设信道质量阈值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求设定。
可选地,终端设备还可以考虑第一波束的信道质量与超过第二预设信道质量阈值的至少一个波束进行比较。具体地,终端设备可以将高于第二预设信道质量阈值的至少一个波束中高于第一波束的信道质量的波束确定为第一波束集合。还可以设置一个偏移值,即将高于第二预设信道质量阈值的至少一个波束中高于第一波束的信道质量超过该偏移值的波束确定为第一波束集合。
应理解,第一预设阈值可以看作终端设备对第一波束的信道质量的预设要求,第二预设阈值可以终端设备对第一波束集合中波束的信道质量的预设要求。下述各个实施例以此对应关系为例进行说明,且在不同实施例中对第一预设阈值和第二预设阈值的具体取值不进行限定。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该终端设备根据该第一波束的信道质量,确定该第一波束集合包括:该终端设备在该第一波束的信道质量低于第一预设信道质量阈值时,将该第二波束集合中高于第二预设信道质量阈值的至少一个波束确定为第三波束集合;该终端设备将该第三波束集合中信道质量最高的波束确定为该第一波束集合。
具体而言,终端设备在第一波束的信道质量低于第一预设信道质量阈值时,将第二波束集合中高于第二预设信道质量阈值的至少一个波束确定为第三波束集合。这里终端设备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等,预先筛选信道质量更合适的波束构成第一波束集合,并将第一波束集合中每个波束的特征信息发送给网络设备。终端设备选择第一波束集合时,可以将信道质量最好的作为构成第一波束集合的波束。如果存在信道质量最好的波束有两个,可以任意选一个作为第一波束集合中的波束,也可以将这两个同时看作构成第一波束集合的波束。终端设备确定第一波束集合后,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波束集合中每个波束的特征信息,网络设备根据特征信息确定目标波束。若第一波束集合中存在两个相同的信道质量的波束,则选择其中一个作为目标波束。
可选地,终端设备还可以考虑第一波束的信道质量与超过第二预设信道质量阈值的至少一个波束进行比较。具体地,终端设备可以将高于第二预设信道质量阈值的至少一个波束中高于第一波束的信道质量的波束确定为第三波束集合。还可以设置一个偏移值,即将高于第二预设信道质量阈值的至少一个波束中高于第一波束的信道质量超过该偏移值的波束确定为第三波束集合。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网络设备接收的第一波束集合的波束的特征信息是由终端设备筛选好的,因此网络设备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判定确定是否要接收终端设备选择的波束,具体地,网络设备可以根据波束的信道质量和/或当前波束的负载情况,确定是否接受该波束作为目标波束进行波束管理,如果接受时则向终端设备返回的指示信息携带确认信息。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该方法还包括:该终端设备将该第二波束集合中大于第二预设信道质量阈值的至少一个波束确定为该第一波束集合;其中,该终端设备根据该目标波束,管理波束连接包括:该终端设备根据该目标波束,进行建立该目标波束的辅连接。
具体而言,辅连接波束用于在当前的一个波束或多个波束作为主连接波束时,仍然不能够满足当前的业务处理,或者处理效果不好时,终端设备可以建立辅连接将部分承载或数据流配置到此辅连接波束中。
终端设备将第二波束集合中大于第二预设信道质量阈值的至少一个波束确定为第一波束集合,并将第一波束集合中的每个波束的特征信息发送给网络设备,网络设备在第一波束集合中确定出目标波束,并通过指示信息告知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建立目标波束的辅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中,建立辅连接时,可以不考虑当前波束连接的信道质量状态。当然最好是在当前波束的信道质量大于第一预设阈值的情况下,选择辅连接。在当前波束的信道质量小于第一预设阈值的情况下,可以先考虑选择目标波束,并切换到目标波束。具体实现方式,根据应用需求进行选择,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
终端设备还可以考虑第一波束的信道质量与超过第二预设信道质量阈值的至少一个波束进行比较。具体地,终端设备可以将高于第二预设信道质量阈值的至少一个波束中高于第一波束的信道质量的波束确定为第一波束集合。还可以设置一个偏移值,即将高于第二预设信道质量阈值的至少一个波束中高于第一波束的信道质量超过该偏移值的波束确定为第一波束集合。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目标波束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本申请对此不进行限定。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终端设备在建立目标波束的辅连接时,终端设备可以先确定大于第二预设信道质量阈值的波束确定第三波束集合,再确定信道质量最好的波束构成第一波束集合,并发送给网络设备,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回复的指示信息中携带确认信息。该确认信息中携带接受或不接受目标波束的标识信息。若全部接受或全部不接受可以不携带波束标识信息,这时终端设备可以维持当前的波束连接。
终端设备还可以考虑第一波束的信道质量与超过第二预设信道质量阈值的至少一个波束进行比较。具体地,终端设备可以将高于第二预设信道质量阈值的至少一个波束中高于第一波束的信道质量的波束确定为第三波束集合。还可以设置一个偏移值,即将高于第二预设信道质量阈值的至少一个波束中高于第一波束的信道质量超过该偏移值的波束确定为第三波束集合。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该方法还包括:该终端设备将该第二波束集合中低于该第一预设信道质量阈值的至少一个波束确定为该第一波束集合;其中,该终端设备根据该目标波束,管理波束连接包括:该终端设备根据该目标波束,进行删除该目标波束的辅连接。
具体而言,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波束集合包括当前正在连接的至少一个辅波束,在该第二波束集合中将低于第一预设信道质量阈值的至少一个波束确定为第一波束集合,并将该第一波束集合中的每个波束发送给网络设备,网络设备确定目标波束,网络设备通过指示信息告知终端设备,终端设备删除目标波束的辅连接。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目标波束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本申请对此不进行限定。
可选地,终端设备在删除目标波束的辅连接时,终端设备可以先确定大于第二预设信道质量阈值的波束确定第三波束集合,再确定信道质量最好的波束构成第一波束集合,并发送给网络设备,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回复的指示信息中携带确认信息。该确认信息中携带接受或不接受目标波束的标识信息。若全部接受或全部不接受可以不携带波束标识信息。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该第一波束为第四波束集合的边界波束,且该第四波束集合包括的多个波束中的每个波束与该第一波束的特征信息相同。
具体而言,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应用于波束组,该波束组内的特征信息相同,因此终端设备从当前连接的第一波束切换到波束组内的任意一个波束上,都不需要通知网络设备。终端设备可以根据每个波束的波束ID识别是否是组内波束,或者终端设备为组内的每个波束配置组标识ID。
也就是说,终端设备能够提前获知组内波束的特征信息。终端设备可以确定边界波束,或者是由网络设备指定边界波束,如果终端设备连接到该边界波束时,终端设备需要测量周围波束的特征信息,并根据特征信息确定目标波束,或者由网络设备确定目标波束,再进行波束管理。
需要说明的是,终端设备在移动到边界波束时,可以只测量当前波束组外的波束的特征信息,也可以都测量,本申请对此不进行限定。
应理解,这里的边界波束可以一个也可以是多个;边界波束也可以是波束组内的任意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确定或网络设备指定的波束,本申请对此不进行限定。本申请对“边界波束”的名称也不进行限定,只要具有上述连接到该组内的波束后,需要测量周围波束的以确定目标波束的波束都在本申请保护的范围内。
还应理解,同一个波束组内的波束ID不同,但不同波束组内的波束ID可以相同,在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波束的特征信息时,网络设备对于相同波束ID的波束,还可以根据波束组的组ID进行区分,从而能够准确的确定出目标波束。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该指示信息携带该目标波束的波束标识(identity,ID)、小区ID、波束组ID、第二网络设备的网络设备ID和波束配置信息中的至少一个,其中,该第二网络设备为该目标波束对应的网络设备。
具体而言,目标波束中携带有波束ID、波束组ID和波束配置信息,使得终端设备知道哪个波束为选中的波束,以及目标波束使用那些配置信息。若目标波束与第一波束不属于同一个网络设备,则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中还携带有目标波束所属的网络设备的网络设备ID,或所属小区的小区ID,或者可以两者都携带。此时的波束配置信息是由目标波束所属的网络设备(表示为第二网络设备)的配置的。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管理波束的方法,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波束集合中的每个波束的特征信息,使得网络设备根据特征信息确定目标波束,并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已经确定的目标波束的指示信息,进而根据目标波束进行波束管理,这样终端设备通过发送波束的特征信息使得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确定最佳目标波束,再根据目标波束进行波束管理,从而提高了信号传输的质量。
图3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管理波束的方法300的示意图。该方法300的执行主体可以为网络设备。该方法300包括:
S310,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波束集合中每个波束的特征信息,该第一波束集合包括多个波束;
S320,该第一网络设备根据该第一波束集合中每个波束的特征信息,在该第一波束集合中确定目标波束;
S330,该第一网络设备向该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一网络设备确定的该目标波束。
具体而言,第一波束集合包括至少一个波束,网络设备(表示为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波束集合中每个波束的特征信息,网络设备根据该特征信息确定目标波束,并向终端设备发送用于指示目标波束的指示信息,这样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目标波束进行波束管理。
应理解,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侧描述的交互及相关特性、功能等与网络设备侧的描述相应,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管理波束的方法,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波束集合中的每个波束的特征信息,根据特征信息确定目标波束,并向终端设备发送用于指示已经确定的目标波束的指示信息,使得终端设备根据目标波束进行波束管理,这样终端设备通过发送波束的特征信息使得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确定最佳目标波束,再根据目标波束进行波束管理,从而提高了信号传输的质量。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该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波束集合中每个波束的特征信息包括:该第一网络设备接收该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波束集合中的每个波束的特征信息,该特征信息携带用于指示信道质量的信道质量信息。
具体而言,终端设备可以自己确定每个波束的信道质量,或者是由网络设备确定好发送给终端设备,网络设备接收到的波束的特征信息中携带信道测量信息,这样网络设备信道测量信息确定目标波束。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该第一波束集合是由第二波束集合中的波束与预设信道质量的关系确定的,第二波束集合包括该终端设备在当前使用的第一波束能够测量到特征信息的波束,该第一波束对应该第一网络设备。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波束为第四波束集合的边界波束,且所述第四波束集合包括的多个波束中的每个波束与所述第一波束的特征信息相同。
具体而言,本申请实施例还可以应用于波束组,该波束组内的特征信息相同,因此终端设备从当前连接的第一波束切换到波束组内的任意一个波束上,都不需要通知网络设备。也就是说,终端设备能够提前获知组内波束的特征信息。终端设备可以确定边界波束,或者是由网络设备指定边界波束,如果终端设备连接到该边界波束时,终端设备需要确定目标波束,或者由网络设备确定目标波束,再进行波束管理。
应理解,这里的边界波束可以一个也可以是多个;边界波束也可以是波束组内的任意一个终端设备确定或网络设备指定的波束,本申请对此不进行限定。
可选地,作为一个实施例,该目标波束对应第二网络设备;该方法还包括:该第一网络设备向该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波束配置请求消息,该波束配置请求消息携带该目标波束的波束标识ID;该第一网络设备接收该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波束配置响应消息,该波束配置响应消息携带波束配置信息;其中,该第一网络设备向该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包括:该第一网络设备向该终端设备发送携带该波束配置信息、该目标波束的波束ID和该第二网络设备的网络设备ID的指示信息。
具体而言,目标波束中携带有波束ID和波束配置信息,使得终端设备知道哪个波束为选中的波束,以及目标波束使用那些配置信息。若目标波束与第一波束不属于同一个网络设备,则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中还携带有目标波束所属的网络设备的网络设备ID,或所属小区的小区ID,或者可以两者都携带。此时的波束配置信息是由目标波束所属的网络设备(表示为第二网络设备)的配置的。
具体地,第一网络设备可以向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波束配置请求消息,该波束配置请求消息中携带有目标波束的波束ID,第二网络设备为目标波束分配波束配置信息或资源配置信息等,并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波束配置响应消息,该波束配置响应消息携带波束配置信息,第一网络设备将第二网络设备分配的波束配置信息发送给终端设备。该波束配置信息可以携带在指示信息中,也可以单独发送。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管理波束的方法,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波束集合中的每个波束的特征信息,根据特征信息确定目标波束,并向终端设备发送用于指示已经确定的目标波束的指示信息,使得终端设备根据目标波束进行波束管理,这样终端设备通过发送波束的特征信息使得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确定最佳目标波束,再根据目标波束进行波束管理,从而提高了信号传输的质量。
下面结合图4详细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应注意,这只是为了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而非限制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
401、终端设备在第二波束集合中确定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一波束集合。
402、终端设备获取第一波束集合中每个波束的信道质量。
403、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波束集合中每个波束的特征信息,该特征信息携带波束的信道质量信息。
404、网络设备根据每个波束的特征信息,确定目标波束。
405、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已经确定目标波束。
406、网络设备根据目标波束,进行波束管理。
因此,本申请管理波束的方法,终端设备在能够获知特征信息的第二波束集合中确定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一波束集合,并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波束集合中的每个波束的特征信息,使得网络设备根据特征信息确定目标波束,并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已经确定的目标波束的指示信息,进而根据目标波束进行波束管理,这样终端设备通过发送波束的特征信息使得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确定最佳目标波束,再根据目标波束进行波束管理,从而提高了信号传输的质量。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下面结合图5详细描述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应注意,这只是为了帮助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而非限制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
501、终端设备确定第二波束集合中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三波束集合。
502、终端设备确定第三波束集合中的第一波束集合,该第一波束集合可以是终端设备确定的最佳目标波束。
503、终端设备获取第一波束集合中每个波束的信道质量。
504、终端设备发送第一波束集合中每个波束的特征信息,该特征信息携带波束的信道质量信息。
505、网络设备根据每个波束的特征信息,确定目标波束,网络设备确定是否接受该目标波束。
506、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发送确认信息,若网络设备确定接收该目标波束,可以携带目标波束的波束ID。
507、网络设备根据目标波束,进行波束管理。
因此,本申请管理波束的方法,终端设备在能够获知特征信息的第二波束集合中确定满足预设条件的第三波束集合,再在第三波束集合中选择终端设备确定的最佳目标波束构成第一波束集合,并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波束集合中的每个波束的特征信息,使得网络设备根据特征信息确定目标波束,并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已经确定的目标波束的指示信息,进而根据目标波束进行波束管理,这样终端设备通过发送波束的特征信息使得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确定最佳目标波束,再根据目标波束进行波束管理,从而提高了信号传输的质量。
上文中详细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管理波束的方法,下面将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图6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6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6所示,该终端设备600包括:
发送模块610,用于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波束集合中每个波束的特征信息,该第一波束集合包括至少一个波束,该特征信息用于该第一网络设备确定目标波束;
接收模块620,接收该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一网络设备确定的该目标波束;
处理模块630,根据该目标波束,进行波束管理。
可选地,该接收模块620,还用于获取该第一波束集合中的每个波束的信道质量;该发送模块610具体用于:向该第一网络设备发送该第一波束集合中每个波束的特征信息,该特征信息携带用于指示信道质量的信道质量信息。
可选地,该第一波束集合是由第二波束集合中的波束的信道质量与预设信道质量的关系确定的,第二波束集合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在当前使用的第一波束能够测量到特征信息的波束,该第一波束对应该第一网络设备。
可选地,该处理模块630具体用于:根据该第一波束的信道质量和第二波束集合中的波束的信道质量与预设信道质量的关系,确定该第一波束集合;根据该目标波束,进行从该第一波束到该目标波束的波束切换。
可选地,该处理模块630具体用于:在该第一波束的信道质量低于第一预设信道质量阈值时,将该第二波束集合中高于第二预设信道质量阈值的至少一个波束确定为该第一波束集合。
可选地,该处理模块630具体用于:在该第一波束的信道质量低于第一预设信道质量阈值时,将该第二波束集合中高于第二预设信道质量阈值的至少一个波束确定为第三波束集合;将该第三波束集合中信道质量最高的波束确定为该第一波束集合。
可选地,该处理模块630具体用于:将该第二波束集合中大于第二预设信道质量阈值的至少一个波束确定为该第一波束集合;根据该目标波束,进行建立该目标波束的辅连接。
可选地,该处理模块630具体用于:将该第二波束集合中大于第二预设信道质量阈值的至少一个波束确定为第三波束集合;将该第三波束集合中信道质量最高的波束确定为该第一波束集合;根据该目标波束,进行建立该目标波束的辅连接。
可选地,该处理模块630具体用于:将该第二波束集合中低于该第一预设信道质量阈值的至少一个波束确定为该第一波束集合;该终端设备根据该目标波束,进行删除该目标波束的辅连接。
可选地,该处理模块630具体用于:将该第二波束集合中低于该第一预设信道质量阈值的至少一个波束确定为第三波束集合;将该第三波束集合中信道质量最低的波束,确定为该第一波束集合;根据该目标波束,进行删除该目标波束的辅连接。
可选地,该第一波束为第四波束集合的边界波束,且该第四波束集合包括的多个波束中的每个波束与该第一波束的特征信息相同。
可选地,该指示信息携带该目标波束的波束标识ID、波束组ID、小区ID、第二网络设备的网络设备ID和波束配置信息中的至少一项,其中,该第二网络设备为该目标波束对应的网络设备。
可选地,该处理模块630具体用于:该终端设备采用该目标波束发送信号。
可选地,该第一波束集合中每个波束的特征信息还携带波束ID和/或波束组ID。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通过向网络设备发送波束集合中的每个波束的特征信息,使得网络设备根据特征信息确定目标波束,并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已经确定的目标波束的指示信息,进而根据目标波束进行波束管理,这样终端设备通过发送波束的特征信息使得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确定最佳目标波束,再根据目标波束进行波束管理,从而提高了信号传输的质量。
图7示出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设备7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7所示,该网络设备700包括:
接收模块710,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波束集合中每个波束的特征信息,该第一波束集合包括多个波束;
处理模块720,用于根据该接收模块接收的该第一波束集合中每个波束的特征信息,在该第一波束集合中确定目标波束;
发送模块730,用于向该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一网络设备确定的该目标波束。
可选地,该接收模块710具体用于:接收该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波束集合中的每个波束的特征信息,该特征信息携带用于指示信道质量的信道质量信息。
该第一波束集合是由第二波束集合中的波束与预设信道质量的关系确定的,第二波束集合包括该终端设备在当前使用的第一波束能够测量到特征信息的波束,该第一波束对应该第一网络设备。
可选地,该第一波束为第四波束集合的边界波束,且该第四波束集合包括的多个波束中的每个波束与该第一波束的特征信息相同。
可选地,该目标波束对应第二网络设备;该发送模块730,还用于向该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波束配置请求消息,该波束配置请求消息携带该目标波束的波束标识ID;该接收模块710,还用于接收该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波束配置响应消息,该波束配置响应消息携带波束配置信息;该发送模块730具体用于:向该终端设备发送携带该波束配置信息、该目标波束的波束ID和该第二网络设备的网络设备ID的指示信息。
可选地,该指示信息携带该目标波束的波束ID和/或波束组ID。
可选地,该第一波束集合中每个波束的特征信息还携带波束标识ID和/或波束组ID。
因此,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设备,通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波束集合中的每个波束的特征信息,根据特征信息确定目标波束,并向终端设备发送用于指示已经确定的目标波束的指示信息,使得终端设备根据目标波束进行波束管理,这样终端设备通过发送波束的特征信息使得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确定最佳目标波束,再根据目标波束进行波束管理,从而提高了信号传输的质量。
图8示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管理波束的系统800的示意性框图。该系统800包括:
前述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600和前述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设备700。
图9示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的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902(例如具有计算和处理能力的通用处理器CPU、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处理器对终端设备内各模块和器件进行管理和调度。还包括至少一个网络接口905或者其他通信接口,存储器906,和至少一个总线系统903。终端设备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903耦合在一起,其中总线系统903可能包括数据总线、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等,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903。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902,或者用于执行存储器906中存储的可执行模块,例如计算机程序。存储器906可能包含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也可能还包括非不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存储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提供需要的信令或数据、程序等等。存储器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行随机存取存储器(NVRAM)。通过至少一个网络接口905(可以是有线或者无线)实现与至少一个其他网元之间的通信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906存储了程序9061,处理器902执行程序9061,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通过网络接口905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波束集合中每个波束的特征信息,该第一波束集合包括至少一个波束,该特征信息用于该第一网络设备确定目标波束;
通过网络接口905接收该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一网络设备确定的该目标波束;
根据该目标波束,进行波束管理。
需要说明的是,该接入网设备可以具体为上述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并且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与终端设备对应的各个步骤和/或流程。
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通过向网络设备发送波束集合中的每个波束的特征信息,使得网络设备根据特征信息确定目标波束,并接收网络设备发送的用于指示已经确定的目标波束的指示信息,进而根据目标波束进行波束管理,这样终端设备通过发送波束的特征信息使得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确定最佳目标波束,再根据目标波束进行波束管理,从而提高了信号传输的质量。
图10示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网络设备的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1002(例如具有计算和处理能力的通用处理器CPU、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PGA)等),处理器对网络设备内各模块和器件进行管理和调度。还包括至少一个网络接口1005或者其他通信接口,存储器1006,和至少一个总线系统1003。网络设备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1003耦合在一起,其中总线系统1003可能包括数据总线、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等,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1003。
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1002,或者用于执行存储器1006中存储的可执行模块,例如计算机程序。存储器1006可能包含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也可能还包括非不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存储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提供需要的信令或数据、程序等等。存储器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行随机存取存储器(NVRAM)。通过至少一个网络接口1005(可以是有线或者无线)实现与至少一个其他网元之间的通信连接。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1006存储了程序10061,处理器1002执行程序10061,用于执行以下操作:
通过网络接口1005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波束集合中每个波束的特征信息,该第一波束集合包括多个波束;
根据该第一波束集合中每个波束的特征信息,在该第一波束集合中确定目标波束;
通过网络接口1005向该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该第一网络设备确定的该目标波束。
需要说明的是,该接入网设备可以具体为上述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并且可以用于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与网络设备对应的各个步骤和/或流程。
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通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波束集合中的每个波束的特征信息,根据特征信息确定目标波束,并向终端设备发送用于指示已经确定的目标波束的指示信息,使得终端设备根据目标波束进行波束管理,这样终端设备通过发送波束的特征信息使得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确定最佳目标波束,再根据目标波束进行波束管理,从而提高了信号传输的质量。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可以存储用于指示上述任一种方法的程序指令。
可选地,该存储介质具体可以为存储器906或1006。
应理解,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42)

1.一种管理波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终端设备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波束集合中每个波束的特征信息,所述第一波束集合包括至少一个波束;所述第一波束集合是由第二波束集合中的波束的信道质量与预设信道质量的关系确定的,第二波束集合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在当前使用的第一波束能够测量到特征信息的波束,所述第一波束对应所述第一网络设备;
所述终端设备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确定的所述目标波束;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目标波束,进行波束管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获取所述第一波束集合中的每个波束的信道质量;
其中,所述终端设备向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波束集合中每个波束的特征信息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波束集合中每个波束的特征信息,所述特征信息携带用于指示信道质量的信道质量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波束的信道质量和第二波束集合中的波束的信道质量与预设信道质量的关系,确定所述第一波束集合;
其中,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目标波束,管理波束连接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目标波束,进行从所述第一波束到所述目标波束的波束切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波束的信道质量,确定所述第一波束集合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波束的信道质量低于第一预设信道质量阈值时,将所述第二波束集合中高于第二预设信道质量阈值的至少一个波束确定为所述第一波束集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波束的信道质量,确定所述第一波束集合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在所述第一波束的信道质量低于第一预设信道质量阈值时,将所述第二波束集合中高于第二预设信道质量阈值的至少一个波束确定为第三波束集合;
所述终端设备将所述第三波束集合中信道质量最高的波束确定为所述第一波束集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将所述第二波束集合中大于第二预设信道质量阈值的至少一个波束确定为所述第一波束集合;
其中,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目标波束,管理波束连接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目标波束,进行建立所述目标波束的辅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将所述第二波束集合中大于第二预设信道质量阈值的至少一个波束确定为第三波束集合;
所述终端设备将所述第三波束集合中信道质量最高的波束确定为所述第一波束集合;
其中,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目标波束,管理波束连接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目标波束,进行建立所述目标波束的辅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将所述第二波束集合中低于所述第一预设信道质量阈值的至少一个波束确定为所述第一波束集合;
其中,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目标波束,管理波束连接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目标波束,进行删除所述目标波束的辅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将所述第二波束集合中低于所述第一预设信道质量阈值的至少一个波束确定为第三波束集合;
所述终端设备将所述第三波束集合中信道质量最低的波束,确定为所述第一波束集合;
其中,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目标波束,管理波束连接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目标波束,进行删除所述目标波束的辅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波束为第四波束集合的边界波束,且所述第四波束集合包括的多个波束中的每个波束与所述第一波束的特征信息相同。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携带所述目标波束的波束标识ID、波束组ID、小区ID、第二网络设备的网络设备ID和波束配置信息中的至少一项,其中,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目标波束对应的网络设备。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目标波束,进行管理波束连接包括:
所述终端设备采用所述目标波束发送信号。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波束集合中每个波束的特征信息还携带波束ID和/或波束组ID。
14.一种管理波束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波束集合中每个波束的特征信息,所述第一波束集合包括多个波束;所述第一波束集合包括第二波束集合中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波束,所述第一波束为所述终端设备当前使用的波束,且所述第一波束对应所述第一网络设备;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波束集合中每个波束的特征信息,在所述第一波束集合中确定目标波束;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波束集合中每个波束的特征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波束集合中的每个波束的特征信息,所述特征信息携带用于指示信道质量的信道质量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波束为第四波束集合的边界波束,且所述第四波束集合包括的多个波束中的每个波束与所述第一波束的特征信息相同。
17.根据权利要求14至1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波束对应第二网络设备;
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波束配置请求消息,所述波束配置请求消息携带所述目标波束的波束标识ID;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波束配置响应消息,所述波束配置响应消息携带波束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包括:
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携带所述波束配置信息、所述目标波束的波束ID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网络设备ID的指示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4至1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携带所述目标波束的波束ID和/或波束组ID。
19.根据权利要求14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波束集合中每个波束的特征信息还携带波束标识ID。
20.一种管理波束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向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波束集合中每个波束的特征信息,所述第一波束集合包括至少一个波束;所述第一波束集合是由第二波束集合中的波束的信道质量与预设信道质量的关系确定的,第二波束集合包括所述终端设备在当前使用的第一波束能够测量到特征信息的波束,所述第一波束对应所述第一网络设备;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第一网络设备确定的所述目标波束;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波束,进行波束管理。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获取所述第一波束集合中的每个波束的信道质量;
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向所述第一网络设备发送所述第一波束集合中每个波束的特征信息,所述特征信息携带用于指示信道质量的信道质量信息。
22.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波束的信道质量,确定所述第一波束集合;
根据所述目标波束,进行从所述第一波束到所述目标波束的波束切换。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在所述第一波束的信道质量低于第一预设信道质量阈值时,将所述第二波束集合中高于第二预设信道质量阈值的至少一个波束确定为所述第一波束集合。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在所述第一波束的信道质量低于第一预设信道质量阈值时,将所述第二波束集合中高于第二预设信道质量阈值的至少一个波束确定为第三波束集合;
将所述第三波束集合中信道质量最高的波束确定为所述第一波束集合。
25.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将所述第二波束集合中大于第二预设信道质量阈值的至少一个波束确定为所述第一波束集合;
根据所述目标波束,进行建立所述目标波束的辅连接。
26.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将所述第二波束集合中大于第二预设信道质量阈值的至少一个波束确定为第三波束集合;
将所述第三波束集合中信道质量最高的波束确定为所述第一波束集合;
根据所述目标波束,进行建立所述目标波束的辅连接。
27.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将所述第二波束集合中低于所述第一预设信道质量阈值的至少一个波束确定为所述第一波束集合;
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目标波束,进行删除所述目标波束的辅连接。
28.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将所述第二波束集合中低于所述第一预设信道质量阈值的至少一个波束确定为第三波束集合;
将所述第三波束集合中信道质量最低的波束,确定为所述第一波束集合;
根据所述目标波束,进行删除所述目标波束的辅连接。
29.根据权利要求20至28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波束为第四波束集合的边界波束,且所述第四波束集合包括的多个波束中的每个波束与所述第一波束的特征信息相同。
30.根据权利要求20至29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携带所述目标波束的波束标识ID、波束组ID、小区ID、第二网络设备的网络设备ID和波束配置信息中的至少一项,其中,所述第二网络设备为所述目标波束对应的网络设备。
31.根据权利要求20或2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模块具体用于:
所述终端设备采用所述目标波束发送信号。
32.根据权利要求20至31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波束集合中每个波束的特征信息还携带波束ID和/或波束组ID。
33.一种第一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波束集合中每个波束的特征信息,所述第一波束集合包括多个波束;所述第一波束集合包括第二波束集合中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波束,所述第一波束为所述终端设备当前使用的波束,且所述第一波束对应所述第一网络设备;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接收模块接收的所述第一波束集合中每个波束的特征信息,在所述第一波束集合中确定目标波束;
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指示信息。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第一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模块具体用于:
接收所述终端设备发送的第一波束集合中的每个波束的特征信息,所述特征信息携带用于指示信道质量的信道质量信息。
35.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第一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波束为第四波束集合的边界波束,且所述第四波束集合包括的多个波束中的每个波束与所述第一波束的特征信息相同。
36.根据权利要求33至35任一项所述的第一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波束对应第二网络设备;
所述发送模块,还用于向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波束配置请求消息,所述波束配置请求消息携带所述目标波束的波束标识ID;
所述接收模块,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网络设备发送的波束配置响应消息,所述波束配置响应消息携带波束配置信息;
所述发送模块具体用于: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携带所述波束配置信息、所述目标波束的波束ID和所述第二网络设备的网络设备ID的指示信息。
37.根据权利要求33至36中任一项所述的第一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携带所述目标波束的波束ID和/或波束组ID。
38.根据权利要求33至37中任一项所述的第一网络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波束集合中每个波束的特征信息还携带波束标识ID和/或波束组ID。
3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4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指令,当所述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处理器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4-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41.一种管理波束的终端设备,包括:
处理器;
存储器,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处理器能执行的指令;
当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上的指令时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42.一种第一网络设,包括:
处理器;
存储器,在所述存储器上存储有处理器能执行的指令;
当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存储器上的指令时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4-19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0162152.1A 2016-09-30 2016-09-30 管理波束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Pending CN11292910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62152.1A CN112929106A (zh) 2016-09-30 2016-09-30 管理波束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80089512.7A CN109792274B (zh) 2016-09-30 2016-09-30 管理波束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202110162152.1A CN112929106A (zh) 2016-09-30 2016-09-30 管理波束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PCT/CN2016/101273 WO2018058608A1 (zh) 2016-09-30 2016-09-30 管理波束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89512.7A Division CN109792274B (zh) 2016-09-30 2016-09-30 管理波束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29106A true CN112929106A (zh) 2021-06-08

Family

ID=6176300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89512.7A Active CN109792274B (zh) 2016-09-30 2016-09-30 管理波束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202110162152.1A Pending CN112929106A (zh) 2016-09-30 2016-09-30 管理波束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80089512.7A Active CN109792274B (zh) 2016-09-30 2016-09-30 管理波束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ountry Status (17)

Country Link
US (1) US11171704B2 (zh)
EP (1) EP3506524A4 (zh)
JP (1) JP6825092B2 (zh)
KR (1) KR20190057073A (zh)
CN (2) CN109792274B (zh)
AU (1) AU2016424446B2 (zh)
BR (1) BR112019006199B1 (zh)
CA (1) CA3038706A1 (zh)
IL (1) IL265702B (zh)
MX (1) MX2019003701A (zh)
MY (1) MY193284A (zh)
PH (1) PH12019500696A1 (zh)
RU (1) RU2732949C9 (zh)
SG (1) SG11201902859YA (zh)
TW (1) TWI777972B (zh)
WO (1) WO2018058608A1 (zh)
ZA (1) ZA20190215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724652C1 (ru) 2016-09-28 2020-06-25 Гуандун Оппо Мобайл Телекоммьюникейшнз Корп., Лтд. Способ передачи сигнала, сетев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и оконеч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AU2016427904B2 (en) 2016-10-24 2022-04-07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Beam measurement method and apparatus
BR112019007733B1 (pt) 2016-11-04 2024-01-16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étodo de medição de feixes, e terminal
CA3047346C (en) 2016-12-23 2023-05-02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CN110062398B (zh) * 2017-05-05 2020-07-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波束恢复方法及装置
CN110868231B (zh) 2018-08-10 2021-08-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管理天线面板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US10892814B2 (en) * 2018-12-07 2021-01-12 Charter Communications Operating, Llc Performing receive beamforming in a fifth generation millimeter wave system
US11943030B2 (en) 2019-05-09 2024-03-26 FG Innovation Company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ntenna panel control
CN112994766B (zh) * 2019-12-16 2022-12-2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波束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21184217A1 (zh) * 2020-03-17 2021-09-23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信道状态信息测量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333786B (zh) * 2020-11-12 2023-03-24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主载波切换方法、基站、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1909124B2 (en) * 2021-04-30 2024-02-20 Apple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emperature-based antenna selection
CN116530170A (zh) * 2021-11-30 2023-08-01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测量方法、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3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975054B2 (ja) * 2000-11-09 2007-09-12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移動通信方法及びその装置
US8036669B2 (en) * 2006-04-20 2011-10-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Orthogonal resource reuse with SDMA beams
CN101729457B (zh) * 2008-10-17 2013-01-09 上海交通大学 动态子载波关联有限比特反馈和调度方法
JP4770939B2 (ja) 2009-02-13 2011-09-14 ソニー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制御方法、及び通信システム
US8660598B2 (en) * 2009-11-06 2014-02-25 Nec Laboratories America,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ioritizing beams to enable efficient determination of suitable communication links
WO2012061770A2 (en) 2010-11-05 2012-05-10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obility for multipoint operations
CN102300222A (zh) 2011-06-28 2011-12-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天线信息管理装置、天线以及天线波束特性管理方法及装置
US8630677B2 (en) 2011-07-15 2014-01-14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Distributed beam selection for cellular communication
KR101828837B1 (ko) 2011-09-29 2018-03-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빔 포밍을 이용하는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짧은 핸드오버 지연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9237475B2 (en) * 2012-03-09 2016-01-12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Channel quality information and beam index reporting
JP2015527026A (ja) * 2012-08-28 2015-09-10 インターデイジタル パテント ホールディング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1次ビームを使用する通信リンクのハンドオーバのための方法
HUE049021T2 (hu) 2012-09-12 2020-08-28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Eljárás hálózati csomópontban, eljárás felhasználói készülékben, hálózati csomópont és felhasználói készülék nyalábjelölt kiválasztására
CN103731923B (zh) 2012-10-12 2017-12-26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多用户调度方法和设备
EP2945414B1 (en) 2013-01-14 2018-03-0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reporting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for three-dimensional beamforming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KR102299326B1 (ko) * 2013-09-27 2021-09-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빔 정보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KR102155526B1 (ko) 2013-11-29 2020-09-15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빔 포밍 기반의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베어러 관리 방법 및 장치
CN103628257B (zh) 2013-11-29 2016-02-03 福建省三达纤维股份有限公司 随机点位刺针
KR102172442B1 (ko) 2014-02-19 2020-10-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우선 순위를 갖는 송신 빔 인덱스 선택 및 할당 방법 및 장치
CN104955061A (zh) * 2014-03-28 2015-09-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波束选择方法及基站
US9578644B2 (en) 2014-09-26 2017-02-21 Mediatek Inc. Beam misalignment detection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beamforming
KR102363547B1 (ko) 2014-11-26 2022-02-1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빔포밍을 이용한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06033989B (zh) 2015-03-12 2019-09-1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混合波束赋形传输方法及网络设备
EP3780711A1 (en) 2015-03-16 2021-02-17 NTT DoCoMo, Inc. User apparatus, base station,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CN105375959B (zh) 2015-10-14 2018-06-26 西安交通大学 3d-mimo系统中基于波束形状匹配的分布式干扰协调方法
JP6695423B2 (ja) 2015-12-08 2020-05-20 オッポ広東移動通信有限公司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接続確立方法及び装置
CN105611569B (zh) 2016-01-06 2019-04-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质量信息的上报方法及移动终端
US11394447B2 (en) * 2016-03-03 2022-07-19 Idac Holding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beam control in beamformed systems
US9960830B2 (en) * 2016-04-04 2018-05-0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beam in beamforming system
TWI674017B (zh) * 2016-05-20 2019-10-01 國立臺灣大學 巨型輔助系統中的行動性管理方法以及使用者設備
KR20190035765A (ko) 2016-07-26 2019-04-03 광동 오포 모바일 텔레커뮤니케이션즈 코포레이션 리미티드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정보 전송 기기
CN109565731B (zh) * 2016-08-03 2021-11-23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与波束成形有关的设备、方法、系统、程序和记录介质
US10505618B2 (en) * 2016-08-10 2019-12-1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beam measurement and management in wireless system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207665A1 (en) 2019-07-04
US11171704B2 (en) 2021-11-09
CN109792274B (zh) 2021-03-05
BR112019006199A2 (pt) 2019-06-18
SG11201902859YA (en) 2019-05-30
JP2019536304A (ja) 2019-12-12
MY193284A (en) 2022-09-30
ZA201902158B (en) 2021-01-27
PH12019500696A1 (en) 2019-12-02
KR20190057073A (ko) 2019-05-27
TW201815127A (zh) 2018-04-16
RU2732949C9 (ru) 2020-11-24
JP6825092B2 (ja) 2021-02-03
TWI777972B (zh) 2022-09-21
BR112019006199B1 (pt) 2024-01-02
AU2016424446B2 (en) 2021-11-18
IL265702A (en) 2019-05-30
RU2732949C1 (ru) 2020-09-24
IL265702B (en) 2022-03-01
WO2018058608A1 (zh) 2018-04-05
CA3038706A1 (en) 2018-04-05
CN109792274A (zh) 2019-05-21
EP3506524A4 (en) 2019-08-14
AU2016424446A1 (en) 2019-05-02
EP3506524A1 (en) 2019-07-03
MX2019003701A (es) 2019-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792274B (zh) 管理波束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1386668B (zh) 一种参考信号的配置方法和装置
CN109587679B (zh) 信息传输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1345007B (zh) 信令指示和接收方法、装置及通信系统
CN110651433B (zh) 无线通信方法和设备
CN108683474B (zh) 传输公共信号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8271259B (zh) 控制信道的资源指示方法、用户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07852703B (zh) 配置信息获取的方法和装置
KR20190088473A (ko) 측정 방법, 단말 장비 및 네트워크 장비
CN109478914B (zh) 信号发送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0710293B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07872293B (zh) 信号传输方法和装置
CN112910528B (zh)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18141111A1 (zh) 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3424621B (zh) 上报csi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CN112512132B (zh) 无线通信方法和设备
EP3240310A1 (en) Connection transfer handling devices
CN113748729A (zh) 无线通信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0168960B (zh) 传输信息的方法、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
CN114826518A (zh) 参考信号图案的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10268771B (zh) 传输下行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