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23547A - 换热装置、冷媒循环系统和换热装置的出风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换热装置、冷媒循环系统和换热装置的出风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23547A
CN112923547A CN201911245237.5A CN201911245237A CN112923547A CN 112923547 A CN112923547 A CN 112923547A CN 201911245237 A CN201911245237 A CN 201911245237A CN 112923547 A CN112923547 A CN 1129235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air
air outlet
component
exchange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4523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23547B (zh
Inventor
岳宝
林晨
大森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White Goods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White Goods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White Goods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45237.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23547B/zh
Priority to PCT/CN2020/133951 priority patent/WO2021110145A1/zh
Publication of CN1129235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235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235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235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3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heat-exchang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3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for purposes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 of the system, e.g. for safety or monito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62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ontrol or by internal processing, e.g. using fuzzy logic, adaptive control or estimation of values
    • F24F11/63Electronic processing
    • F24F11/65Electronic processing for selecting an operating mo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8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 F24F11/81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temperature of the supplied air by controlling the air supply to heat-exchangers or bypass channe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2Means for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 F24F13/222Means for preventing condensation 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for evacuating condensat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换热装置、冷媒循环系统和换热装置的出风控制方法,换热装置包括壳体、第一换热部件和排风部件,壳体上具有第一进风口、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第一出风口与第一进风口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第二出风口与第一进风口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第一换热部件设于壳体内,第一换热部件与第一进风口沿第三方向相对设置,第三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排风部件设于壳体内,排风部件与第一换热部件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且位于第一换热部件的靠近第二出风口的一侧。根据本申请的换热装置,可以有效满足不同时段的差异化需求,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适用性。

Description

换热装置、冷媒循环系统和换热装置的出风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换热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换热装置、冷媒循环系统和换热装置的出风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换热装置采用风机驱动气流以通过强制对流的方式进行换热,从而调节室内温度;然而,当室内温度降低时,上述换热装置的风量较大、吹风感较强,易造成用户的不适,且换热装置的风机运行噪音较大。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可以有效满足不同时段的差异化需求,具有良好的实用性和适用性。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换热装置的冷媒循环系统。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换热装置的出风控制方法。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换热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具有第一进风口、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与所述第一进风口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出风口与所述第一进风口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第一换热部件,所述第一换热部件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换热部件与所述第一进风口沿第三方向相对设置,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以及排风部件,所述排风部件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排风部件与所述第一换热部件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且位于所述第一换热部件的靠近所述第二出风口的一侧。
根据本申请的换热装置,通过合理布置第一进风口、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的相对位置,并对应设置第一换热部件和排风部件,使得换热装置可以在排风部件不运行时实现无风感出风、可以在排风部件运行时快速制冷或制热,从而换热装置可以有效满足不同时段的差异化需求,提升了换热装置的实用性和适用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沿所述第三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壁面和第二壁面,所述第一进风口形成在所述第一壁面上,所述第一换热部件的中心面与所述第一壁面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L1小于所述第一换热部件的中心面与所述第二壁面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L2。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包括沿所述第三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壁面和第二壁面,所述第一进风口形成在所述第一壁面上,所述第一换热部件包括第一单排换热管组,所述第一单排换热管组包括多个第一换热管,所述多个第一换热管的中心线合围出第一平面,所述第一平面、所述第一平面在第一壁面上的正投影以及对应投影线形成空间Ω1,所述第一平面、所述第一平面在第二壁面上的正投影以及对应投影线形成空间Ω2,所述空间Ω2的体积大于所述空间Ω1的体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部件包括第一单排换热管组,所述第一单排换热管组包括多个第一换热管,所述多个第一换热管的中心线合围出第一平面,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一方向之间的夹角α’满足:-5°≤α’≤5°。
在一些实施例中,α’=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上还具有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与所述第一进风口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二进风口位于所述第一进风口的远离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装置还包括:第二换热部件,所述第一换热部件包括第一单排换热管组,所述第一单排换热管组包括多个第一换热管,所述多个第一换热管的中心线合围出第一平面,所述第二换热部件包括第二单排换热管组,所述第二单排换热管组包括多个第二换热管,所述多个第二换热管的中心线合围出第二平面,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呈非零夹角,且所述第二换热部件沿所述第三方向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一换热部件沿所述第三方向的正投影错开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换热部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换热部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靠近所述第二进风口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换热部件在所述第三方向上沿着从所述第一进风口向所述第一换热部件的方向、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沿着从所述第一进风口到所述第二进风口的方向倾斜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部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靠近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一侧设有接水盒,所述接水盒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落在所述第一换热部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正投影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部件的靠近所述接水盒的一侧表面形成有倾斜部,所述倾斜部的至少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倾斜,所述倾斜部的至少部分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沿着从所述第一换热部件到所述接水盒的方向、在所述第三方向上沿着从所述第一换热部件向所述第一进风口的方向倾斜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装置还包括:附加部件,所述附加部件包括热辐射部件、电加热部件、显控部件、加湿部件中的至少一个,所述附加部件设于所述壳体内且位于所述第一换热部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靠近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一侧,所述附加部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落在所述第一换热部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正投影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至少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两端分别形成有所述第二出风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部件包括密片部分和疏片部分,所述密片部分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密片部分沿所述第二方向分别设在所述疏片部分的两侧,所述疏片部分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开设置的多个第一换热片,所述密片部分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开设置的多个第二换热片,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换热片之间的间距M1大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换热片之间的间距M2。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片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宽度W1大于所述第二换热片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宽度W2。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部件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开设置的多个换热单体,多个所述换热单体并联和/或串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部件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换热部件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开设置,至少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换热部件之间设有所述排风部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排风部件为轴线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贯流风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装置还包括:第一开关门,所述第一开关门用于开关所述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开关门,所述第二开关门用于开关所述第二出风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装置还包括: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用于控制所述排风部件的开启或关闭。
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的冷媒循环系统,包括压缩机和根据本申请上述第一方面的换热装置,所述压缩机位于所述壳体外,且所述压缩机与所述第一换热部件相连通。
根据本申请的冷媒循环系统,通过采用上述的换热装置,可以有效满足用户在不同时段的差异化需求,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和实用性。
根据本申请第三方面的换热装置的出风控制方法,所述换热装置为根据本申请上述第一方面的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具有第一出风模式,在所述第一出风模式下,所述第一开关门打开所述第一出风口,所述排风部件不工作。
根据本申请的换热装置的出风控制方法,控制逻辑简单、便于实现,便于实现换热装置的无风感出风,提升用户的舒适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装置具有第二出风模式,在所述第二出风模式下,所述第一开关门关闭所述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二开关门打开所述第二出风口,所述排风部件工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用于开启或关闭所述排风部件,以使所述换热装置在所述第一出风模式和所述第二出风模式之间切换。
根据本申请第四方面的换热装置的出风控制方法,所述换热装置为根据本申请上述第一方面的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具有第一出风模式和第二出风模式,在所述第一出风模式下,所述控制开关切换所述排风部件不工作,在所述第二出风模式下,所述控制开关切换所述排风部件工作。
根据本申请的换热装置的出风控制方法,控制逻辑简单、便于实现,便于实现换热装置的无风感出风,提升用户的舒适性。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一的换热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换热装置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3是图1中所示的换热装置的又一个示意图;
图4是图1中所示的换热装置的再一个示意图;
图5是图4中圈示的G部的放大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二的换热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三的换热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四的换热装置的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五的换热装置的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圈示的H部的放大图;
图1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四的换热装置的示意图;
图12是图11中圈示的J部的放大图;
图1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六的换热装置的示意图;
图1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七的换热装置的示意图;
图1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八的换热装置的示意图;
图1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九的换热装置的示意图;
图17是图16中所示的附加部件的示意图;
图1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十的换热装置的示意图;
图19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十一的换热装置的第一换热部件与第二换热部件的连接示意图,其中箭头表示换热介质流动方向;
图20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十二的换热装置的第一换热部件与第二换热部件的连接示意图,其中箭头表示换热介质流动方向;
图2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十三的换热装置的第一换热部件与第二换热部件的连接示意图,其中箭头表示换热介质流动方向;
图2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十四的换热装置的第一换热部件的示意图;
图2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十五的换热装置的第一换热部件的示意图;
图2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十六的换热装置的示意图;
图2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十七的换热装置的示意图;
图2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十八的换热装置的第一换热部件的示意图;
图2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十九的换热装置的第一换热部件的示意图;
图2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二十的换热装置的第一换热部件的示意图;
图29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二十一的换热装置的第一换热部件的示意图;
图30是图29中所示的第一换热部件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31是图29中所示的第一换热部件的又一个示意图;
图32是图29中所示的第一换热部件的安装示意图;
图33是图32中圈示的I部的放大图;
图34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冷媒循环系统的示意图;
图35是根据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冷媒循环系统的示意图;
图36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换热装置的出风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7是根据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换热装置的出风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8是根据本申请又一个实施例的换热装置的出风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
冷媒循环系统200、压缩机201、换热设备202、节流装置203、换向装置204、
换热装置100、
壳体1、外表面10、出风部件10a、
第一壁面A、第二壁面B、第一斜壁面C、第二斜壁面D、第三斜壁面E、
第一进风口101、第一出风口102、第二出风口103、第二进风口104、
连通腔室11、上游连通腔室111、下游连通腔室112、
防护件13、防护网130、
定位槽14、支撑梁15、定位部16、定位凸起161、导引面160、
导流部17、拦水部18、
第一换热部件2、倾斜部20、第一平面2a、
密片部分21、第二换热片211、
疏片部分22、第一换热片221、
换热单体23、
第一换热管24、进口管241、出口管242、
翅片25、第一组261、第二组262、
换热片27、流道271、第一单排换热管组28、
排风部件3、贯流风机30、
第二换热部件4、第二平面4a、第二单排换热管组41、第二换热管411、
接水盒5、接水口50、
附加部件6、热辐射部件61、电加热部件62、显控部件63、加湿部件64、
第一开关门7、第二开关门8、
导风机构9、引导板9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换热装置100。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15、图24和图25所示,换热装置100包括壳体1,壳体1上具有第一进风口101、第一出风口102和第二出风口103,壳体1外的空气可以自第一进风口101流至壳体1内,壳体1内的空气可以分别自第一出风口102和第二出风口103流至壳体1外;第一出风口102与第一进风口101沿第一方向(例如,图1中的上下方向)间隔设置,即,在平行于第一方向的平面上,第一出风口102的正投影与第一进风口101的正投影无重合部分,也就是,第一出风口102的正投影与第二出风口103的正投影间隔设置;第二出风口103与第一进风口101沿第二方向(例如,图1中的左右方向)间隔设置,即,在平行于第二方向的平面上,第二出风口103的正投影与第一进风口101的正投影无重合部分,也就是,第二出风口103的正投影与第一进风口101的正投影间隔设置。其中,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垂直,即,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直线与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直线成直角。
如图1所示,换热装置100还包括第一换热部件2,第一换热部件2设于壳体1内,壳体1内的空气便于与第一换热部件2进行换热,第一换热部件2与第一进风口101沿第三方向(例如,图1中的前后方向)相对设置,即,沿第三方向、第一换热部件2的正投影与第一进风口101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也就是,在垂直于第三方向的平面上,第一换热部件2的正投影与第一进风口101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从而通过第一进风口101流入壳体1内的空气便于与第一换热部件2进行换热。其中,第三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即第三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且第三方向垂直于第二方向,则沿第三方向延伸的直线与沿第一方向延伸的直线成直角,且沿第三方向延伸的直线与沿第二方向延伸的直线成直角。
如图1和图2所示,换热装置100还包括排风部件3,排风部件3设于壳体1内,排风部件3运行以驱动壳体1内的空气流动以在第一进风口101处产生负压,排风部件3与第一换热部件2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即,在平行于第二方向的平面上,排风部件3的正投影与第一换热部件2的正投影无重合部分,也就是,排风部件3的正投影与第一换热部件2的正投影间隔设置,从而有利于减薄换热装置100在第三方向上的厚度,且更加有效利用了第一换热部件2在第二方向上的两侧的区域。其中,排风部件3位于第一换热部件2的靠近第二出风口103的一侧,则排风部件3可以与第二出风口103对应设置,壳体1内的空气在排风部件3的驱动作用下流至第二出风口103、并通过第二出风口103排出。
换热装置100具有第一出风模式,在第一出风模式下,排风部件3不工作,壳体1内的空气与第一换热部件2换热,换热后的空气可以沿第一方向流动至第一出风口102,并通过第一出风口102排出,则第一进风口101处可以形成负压,壳体1外的空气可以通过第一进风口101流入壳体1内,继而与第一换热部件2换热。由此,在第一出风模式下,由于排风部件3不工作,实现了换热装置100无噪音运行,且空气与第一换热部件2可以通过自然对流传热,使得换热装置100的出风柔和,可以实现换热装置100的无风感,尤其适用于睡眠等小负荷应用场景。
换热装置100还具有第二出风模式,在第二出风模式下,排风部件3工作,以在第一进风口101处产生负压,壳体外1的空气通过第一进风口101流入壳体1内,与第一换热部件2换热,由于排风部件3位于第一换热部件2的靠近第二出风口103的一侧,从而在排风部件3的驱动作用下,换热后的空气可以通过第二出风口103排出。由此,在第二出风模式下,排风部件3可以产生较强的强制对流效果,空气与第一换热部件2通过强制对流传热,从而实现温度的快速调节,在一些实施例中,换热装置100用于制冷,可实现快速降温。在另一些实施例中,换热装置100用于制热,可实现快速升温。
由此,根据本申请上述实施例的换热装置100,通过合理布置第一进风口101、第一出风口102和第二出风口103的相对位置,并对应设置第一换热部件2和排风部件3,使得换热装置100在排风部件3不运行时实现无风感出风、在排风部件3运行时快速制冷和/或制热,从而换热装置100可以有效满足不同时段的差异化需求,提升了换热装置100的实用性和适用性。
可以理解的是,在某些实施例中,第一进风口101为一个或多个,第一出风口102为一个或多个,第二出风口103为一个或多个。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壳体1的外表面10形成换热装置100的外观面,便于实现换热装置100外观的规整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图6所示,壳体1包括沿第三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壁面A和第二壁面B,则沿第三方向、第一壁面A的正投影与第二壁面B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重合。例如用户安装使用换热装置时,以第三方向为前后方向,第一壁面A为面对用户的壳体1的前壁,第二壁面B为壳体1的后壁。第一进风口101贯通于第一壁面A并形成在第一壁面A上,第一换热部件2的中心面与第一壁面A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L1小于第一换热部件2的中心面与第二壁面B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L2,即在第三方向上,第一换热部件2的中心面与第一壁面A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L1小于第一换热部件2的中心面与第二壁面B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L2,则相对于第二壁面B的内表面而言,第一换热部件2更为靠近第一壁面A的内表面设置,第一换热部件2的中心面与第二壁面B的内表面之间可以限定出上游连通腔室111,上游连通腔室111具有较大的容积,当换热装置100用于制冷时,上游连通腔室111用于存贮密度比外界空气密度大的冷空气,有利于冷空气的汇聚,冷空气在重力作用下加速自然下沉。
其中,由于第一进风口101贯通第一壁面A,则第一换热部件2的中心面与第一壁面A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L1指第一换热部件2与第一进风口101边缘所在的平面之间的距离。
例如,在图2、图4和图9的示例中,第一壁面A与第二壁面B平行间隔设置,第一换热部件2位于第一壁面A和第二壁面B之间,第一进风口101处的气流可以沿第三方向、自第一壁面A朝向第二壁面B的方向(例如,图9中的自前向后)流入壳体1内以与第一换热部件2进行换热,由于第一换热部件2的中心面与第一壁面A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L1小于第一换热部件2的中心面与第二壁面B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L2,则在第一壁面A的内表面和第二壁面B的内表面中、第一换热部件2更为靠近第一壁面A的内表面设置,使得相对于第二壁面B,第一换热部件2更为靠近第一进风口101设置,则第一换热部件2的中心面与第二壁面B的内表面之间可以限定出上游连通腔室111,在气流的流动方向上,上游连通腔室111位于第一换热部件2的下游,气流通过上游连通腔室111流向第一出风口102。
当换热装置100用于制冷时,第一出风口102位于第一进风口101的下方,与第一换热部件2换热后的空气形成为冷空气(可以理解为温度较低的空气),冷空气温度低、密度大,冷空气可以自发下沉,由于上游连通腔室111具有较大的容积,便于冷空气的大量汇聚,大量冷空气受到重力作用驱动,有利于冷空气的自发下沉,例如冷空气可以沿第一方向下沉至第一出风口102处、并通过第一出风口102排出,实现换热装置100的制冷;同时由于上游连通腔室111内冷空气的下沉,使得上游连通腔室111的上部形成低压区域,在压差驱动下,壳体1外的热空气(可以理解为温度较高的空气)会源源不断地从第一进风口101流至壳体1内以与第一换热部件2进行换热,从而可以在无需借助或者少量借助主动驱动装置例如排风部件3的作用下,实现空气流动和冷热变化的循环,保证了换热装置100的制冷循环持续进行。
在图9的一些示例中,以第一方向为上下方向,上游连通腔室111的下侧设有下游连通腔室112,下游连通腔室112由第一壁面A的内表面和第二壁面B的内表面限定出,且下游连通腔室112位于第一换热部件2的下侧,下游连通腔室112与第一出风口102直接连通,则上游连通腔室111通过下游连通腔室112与第一出风口102间接连通,上游连通腔室111和下游连通腔室112共同构成连通腔室11,使得连通腔室11具有较大的体积,有利于冷空气的汇聚,进一步提升冷空气的自然下沉效果。
在另一些示例中,第一换热部件2与第一壁面B的内表面接触设置,此时第一换热部件2与第一壁面B的内表面之间未限定出上游连通腔室111、或者第一换热部件2与第一壁面B的内表面之间的微小空间形成上游连通腔室111,而第一换热部件2的下侧设有下游连通腔室112,下游连通腔室112由第一壁面A的内表面和第二壁面B的内表面限定出,下游连通腔室112与第一换热部件2的气流通道连通,从而同样可以保证冷空气自然下沉的效果,同时有利于节省换热装置100的占用空间。
在本申请的一些其他实施例中,第一壁面A与第二壁面B非平行设置。
第一换热部件2包括第一单排换热管组28,第一单排换热管组28包括多个第一换热管211,多个第一换热管211的中心线合围出第一平面2a。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换热部件2包括一个第一单排换热管组28,第一换热部件2的中心面为第一平面2a。在另一些示例中,第一换热部件2包括多个第一单排换热管组28,多个第一单排换热管组28沿第三方向依次排布,每个第一单排换热管组28均具有第一平面2a。取沿第三方向的最外侧的两个第一平面2a,在其中一个第一平面2a上的各个点和另一个第一平面2a上的各个点之间作多条线段,以连接上述两个第一平面2a,上述多条线段的中点限定出的平面为第一换热部件2的中心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和图10所示,壳体1包括沿第三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壁面A和第二壁面B,第一进风口101形成在第一壁面A上,第一换热部件2包括第一单排换热管组28,第一单排换热管组28包括多个第一换热管24,多个第一换热管24的中心线合围出第一平面2a,第一平面2a、第一平面2a在第一壁面A上的正投影以及对应投影线形成空间Ω1,可以理解为空间Ω1为第一平面2a沿第一投影方向移动至第一平面2a在第一壁面A上的正投影所扫过的空间,其中上述第一投影方向为第一平面2a朝向第一壁面A的投影方向,即,空间Ω1由第一平面和第一壁面的内表面限定出;第一平面2a、第一平面2a在第二壁面B上的正投影以及对应投影线形成空间Ω2,可以理解为空间Ω2为第一平面2a沿第二投影方向移动至第一平面2a在第二壁面B上的正投影所扫过的空间,其中上述第二投影方向为第一平面2a朝向第二壁面B的投影方向,即,空间Ω2由第一平面和第二壁面的内表面限定出,空间Ω2的体积大于空间Ω1的体积。其中,第一平面2a为后文所述的第一换热部件2的排布平面。
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出风口102位于第一进风口101的下方,当换热装置100用于制冷时,与第一换热部件2换热后的空气形成为冷空气(可以理解为温度较低的空气),冷空气温度低、密度大,冷空气可以自发下沉,由于空间Ω2的体积较大,便于冷空气的大量汇聚,大量冷空气受到重力作用驱动,有利于冷空气的自发下沉,例如冷空气可以沿第一方向下沉至第一出风口102处、并通过第一出风口102排出,实现换热装置100的制冷;同时由于空间Ω2内冷空气的下沉,使得空间Ω2的上部形成低压区域,在压差驱动下,壳体1外的热空气(可以理解为温度较高的空气)会源源不断地从第一进风口101流至壳体1内以与第一换热部件2进行换热,从而可以在无需借助或者少量借助主动驱动装置例如排风部件3的作用下,实现空气流动和冷热变化的循环,保证了换热装置100的制冷循环持续进行。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换热部件2包括多个第一单排换热管组28时,多个第一单排换热管组28沿第三方向依次排布,每个第一单排换热管组28均具有排布多个第一换热管28的第一平面2a,取沿第三方向的最外侧的两个第一平面2a,在其中一个第一平面2a上的各个点和另一个第一平面2a上的各个点之间作多条线段,以连接上述两个第一平面2a,上述多条线段的中心限定出的平面为第一换热部件2的中心面。此时,第一换热部件2的中心面、第一换热部件2的中心面沿第三方向在第一壁面A上的正投影及对应投影线形成空间Ω1,即,空间Ω1由第一换热部件2的中心面和第一壁面A的内表面限定出,第一换热部件2的中心面、第一换热部件2的中心面沿第三方向在第二壁面B上的正投影及对应投影线形成空间Ω2,即,空间Ω2由第一换热部件2的中心面和第二壁面B的内表面限定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第一换热部件2包括第一单排换热管组28,第一单排换热管组28包括多个第一换热管24,多个第一换热管24的中心线合围出第一平面2a,第一平面2a与第一方向之间的夹角α’满足-5°≤α’≤5°。其中,α’非零时,第一平面2a与第一方向具有交点,如果α’的角度为正,与第一方向平行的直线绕上述交点逆时针转动至与第一平面2a平行,转动角度为α’,如果α’的角度为负,与第一方向平行的直线绕上述交点顺时针转动至与第一平面2a平行,转动角度为-α’;α’为0°时,第一平面2a平行于第一方向设置。由此,第一换热部件2布置灵活,便于实现换热装置100的灵活设计。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22所示,第一单排换热管组28为一个。再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单排换热管组28为多个,多个第一单排换热管组28沿第三方向依次排布。
在一些具体示例中,第一单排换热管组28为多个,每个第一单排换热管组28均具有第一平面2a,多个第一单排换热管组28的第一平面2a平行间隔设置。
如图4和图6所示,第一平面2a平行于第一壁面A,且第一平面2a平行于第一方向,以第一方向为竖置上下的方向,第一壁面A竖直延伸,则第一换热部件2整体竖直布置,从而节省了第一换热部件2在第三方向上的占据空间,有利于减小换热装置100在第三方向上的外廓尺寸,实现换热装置100的薄化设计。
其中,第一换热部件2的排布平面为第一换热部件2的多个第一换热管24的排布方向与上述每个第一换热管24的延伸方向共同限定出的平面;第一平面2a平行于第一壁面A设置可以指第一单排换热管组28的排布平面与第一壁面A平行。第一换热部件2包括一个第一单排换热管组28时,例如第一换热部件2为单排蛇管换热器,第一换热部件2的排布平面与第一平面2a可以理解为同一平面。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换热部件2包括多个第一单排换热管组28,第一换热部件2具有平行间隔设置的多个排布平面。
例如,在图4、图26的示例中,第一壁面A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一换热部件2包括第一单排换热管组28,第一单排换热管组28的多个第一换热管24沿第一方向间隔排布,每个第一换热管24均沿第二方向延伸,使得第一换热部件2整体沿第一方向布置;但不限于此。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壁面A沿第四方向延伸,第四方向与第一方向相交非零夹角设置,且第四方向与第二方向垂直,第一换热部件2包括第一单排换热管组28,第一单排换热管组28的多个第一换热管24沿第四方向间隔排布,每个第一换热管24均沿第二方向延伸,这样,使得第一换热部件2整体沿第四方向布置;但不限于此。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平面2a非平行于第一壁面A设置,即,第一单排换热管组28的布置方向相对于第一壁面A倾斜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壳体1上还具有第二进风口104,壳体1外的空气可以自第二进风口104流至壳体1内,使得换热装置100具有较大的进风面积,提升了换热装置100的换热效率。第二进风口104与第一进风口101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且第二进风口104位于第一进风口101的远离第一出风口102的一侧,则在第一方向上,第一进风口101位于第二进风口104和第一出风口102之间,也就是说,在平行于第一方向的平面上,第一进风口101的正投影间隔位于第二进风口104的正投影和第一出风口102的正投影之间。
由此,通过合理设置第二进风口104的位置,可以进一步提升换热装置100的换热性能,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上设置有第一进风口101和第二进风口104的换热装置100相较于壳体1上仅设置第一进风口101的换热装置100,可以将换热装置100的性能提升约30%。
例如,在图1、图3和图4的示例中,以第一方向为上下方向,第一进风口101形成在壳体1的前壁面上,第一出风口102间隔设在第一进风口101的下方,第二进风口104间隔设在第一进风口101的上方。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进风口104形成在壳体1的顶壁上(如图15和图16所示),第二进风口104的开口方向朝上设置;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进风口104形成在壳体1的前壁面上,第二进风口104的开口方向朝前设置;再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进风口104形成在第一斜壁面C上(如图1、图4、图6、图9和图13所示),第一斜壁面C相对于壳体1前壁面倾斜设置,第二进风口104的开口方向朝前、朝上倾斜设置。换言之,第二进风口104与第一进风口101形成在壳体1的同一壁面上、或分别形成在壳体1的不同壁面上。壳体1外的空气可以分别自第一进风口101和第二进风口104流至壳体1内,有利于提升换热装置100的进风量,从而提升了换热装置100的换热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4、图6、图9和图13所示,换热装置100还包括第二换热部件4,第一换热部件2包括第一单排换热管组28,第一单排换热管组28包括多个第一换热管24,多个第一换热管24的中心线合围出第一平面2a,第二换热部件4包括第二单排换热管组41,第二单排换热管组41包括多个第二换热管411,多个第二换热管411的中心线合围出第二平面4a,第一平面2a与第二平面4a呈非零夹角,即第二换热部件4的排布平面与第一换热部件2的排布平面之间的夹角不等于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平面2a竖直布置,第二平面4a沿与竖直方向呈不等于0°的夹角的方向倾斜布置,有利于实现第二换热部件4相对于第一换热部件2的合理布置,使得第二换热部件4和第一换热部件2布置更加紧凑,避免第二换热部件4和第一换热部件2在某一方向上占据较大的空间,同时可以提升换热装置100的换热面积,从而提升换热效率、增强换热效果;当换热装置100用于制冷时,进一步有利于大量冷空气的汇聚,便于冷空气的自发下沉,降低风阻。
其中,第二换热部件4的排布平面为第二换热部件4的多个第二换热管411的排布方向与上述每个第二换热管411的延伸方向共同限定出的平面。第二换热部件4包括一个第二单排换热管组41时,例如第二换热部件4为单排蛇管换热器,第二换热部件4的排布平面与第二平面4a可以理解为同一平面。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换热部件4包括多个第二单排换热管组41,第二换热部件4具有平行间隔设置的多个排布平面。
如图4、图6、图9、图13和图14所示,第二换热部件4沿第三方向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与第一换热部件2沿第三方向的正投影错开设置,即在垂直于第三方向的平面上,第二换热部件4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与第一换热部件2的正投影错开设置,也就是说,在垂直于第三方向的平面上,第二换热部件4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不与第一换热部件2的正投影重合,还可以理解为,在垂直于第三方向的平面上,第二换热部件4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换热部件2的正投影外,进一步有利于第一换热部件2和第二换热部件4的合理布局,便于换热装置100更好地同时兼顾第一进风口101和第二进风口104的进风,避免空气依次流经第一换热部件2和第二换热部件4,避免第二换热部件4对与第一换热部件2换热后的空气造成较大的风阻。
在图4、图6、图9、图13和图14的示例中,在垂直于第三方向的平面上,第二换热部件4的正投影完全与第一换热部件3的正投影错开设置,即第二换热部件4的正投影完全不与第一换热部件2的正投影重合,也就是说,第二换热部件4的正投影位于第一换热部件3的正投影外。当然,在本申请的其他一些示例中,在垂直于第三方向的平面上,第二换热部件4的正投影与第一换热部件3的正投影部分重合,即第二换热部件4的正投影的一部分落在第一换热部件3的正投影范围内、另一部分落在第一换热部件3的正投影范围外。
其中,第二换热部件4与第一换热部件2并联和/或串联。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9所示,第二换热部件4与第一换热部件2并联设置,第二换热部件4的进口和第一换热部件2的进口相连、第二换热部件4的出口和第一换热部件2的出口相连,换热介质的一部分可以分配至第二换热部件4中、另一部分可以分配至第一换热部件2中。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0所示,第二换热部件4与第一换热部件2串联设置,换热介质依次流经第一换热部件2和第二换热部件4、或者依次流经第二换热部件4和第一换热部件2。再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1所示,第二换热部件4与第一换热部件2并联和串联,例如第一换热部件2为多个,至少一个第一换热部件2与第二换热部件4串联,且至少一个第一换热部件2与第二换热部件4并联,或者第二换热部件4为多个,至少一个第二换热部件4与第一换热部件2串联,且至少一个第二换热部件4与第一换热部件2并联。由此,第二换热部件4与第一换热部件2之间灵活设置,有利于提升换热装置100的结构多样性。其中,换热介质为冷媒或水等。当换热介质用于降温时,换热介质可以自第一换热部件2的下部流入第一换热部件2、并从第一换热部件2的上部流出,空气在壳体1内大致由上向下流动,使得换热介质与空气大致呈逆流布置,有利于提升第一换热部件2的冷却效果。
如图4、图9、图13和图14所示,第二换热部件4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换热部件2在第一方向上的靠近第二进风口104的一侧。即,第一换热部件2在第一方向上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靠近第二进风口104设置,第二端远离第二进风口104设置,且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平面上,第二换热部件4的正投影与第一端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从而通过第二进风口104流入壳体1内的空气便于与第二换热部件4进行换热,有利于减薄换热装置100的厚度;以第一方向为上下方向,换热后的冷空气直接沿第一方向下沉,冷空气流动路径上无需转弯,使得该部分冷空气阻力较小,有利于增强冷空气的自然下沉效果,同时该部分冷空气的下沉使得第一换热部件2的下游侧形成负压,有利于外界空气沿第三方向通过第一进风口101流入壳体1内、并在与第一换热部件2换热后转弯沿第一方向同与第二换热部件4换热后的冷空气一起下沉至第一出风口102流出,有利于实现空气流动的循环,提升换热效率;当换热装置100用于制冷时,第二换热部件4产生的冷凝水与第一换热部件2产生的冷凝水一起收集,方便了冷凝水的收集、排放。
例如,在图4、图9、图13和图14的示例中,以第一方向为上下方向,第二进风口104位于第一换热部件2的上方,第二换热部件4设在壳体1内,第二换热部件4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换热部件2上端的上方,此时,沿着第一方向,第二换热部件4的正投影与第一换热部件2上端的正投影部分重合,则第二换热部件4的一部分位于第一换热部件2上端的正上方,第二换热部件4的另一部分位于第一换热部件2上端的斜上方;或者沿着第一方向,第二换热部件4的正投影全部落在第一换热部件2上端的正投影内,则第二换热部件4完全位于第一换热部件2上端的正上方。由此,第二换热部件4产生的冷凝水向下流动至第一换热部件2上,以与第一换热部件2产生的冷凝水一起收集,有利于冷凝水的排放。
可以理解的是,在本申请的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上不具有第二进风口104。再一些实施例中,换热装置100不具有第二进风口104且不设置第二换热部件4,使得换热装置100的部件数量少、结构简单,便于换热装置100各部件的合理布局。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壳体1包括沿第三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壁面A和第二壁面B,壳体1内设有第一换热部件2和第二换热部件4,第一换热部件2与第二壁面B之间限定出上游连通腔室11,上游连通腔室111的下侧设有下游连通腔室112,下游连通腔室112由第一壁面A的内表面和第二壁面B的内表面限定出,以使上游连通腔室111和下游连通腔室112共同构成连通腔室11,第二换热部件4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换热部件2在第一方向上的靠近第二进风口104的一侧;在第一方向上,连通腔室11的高度为H’,第一换热部件2和第二换热部件4的高度之和为h,则H’、h满足0.2<h/H’≤1,有利于换热装置100的实际结构布局,同时保证换热装置100的综合效果,其中h/H’的数值越小,说明存贮冷空气的空间越大,存贮的冷空气越多,增强了冷空气的重力作用,从而增强了冷空气的自发下沉效果,有利于提升换热装置100的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图9、图13和图14所示,第二换热部件4在第三方向(例如,图4中的前后方向)上沿着从第一进风口101向第一换热部件2的方向、在第一方向(例如,图4中的上下方向)上沿着从第一进风口101到第二进风口104的方向倾斜延伸,例如第二换热部件4由前向后、自下向上倾斜延伸,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换热装置100的换热面积,可以更好地利用第二进风口104,使得通过第二进风口104流至壳体1内的空气可以与第二换热部件4更好地换热,提升换热效率;当换热装置100用于制冷时,与第二换热部件4换热后形成的冷空气和与第一换热部件2换热后形成的冷空气可以大量汇聚,便于冷空气的自发下沉,而且在第二换热部件4倾斜布置的作用下,提升与第二换热部件4换热后形成的冷空气竖直向下的速度分量,进一步提升了冷空气的下沉效果,减少了冷空气流动方向的变更次数,降低了风阻,同时第二换热部件4产生的冷凝水可以沿第二换热部件4的倾斜方向向下流动,方便了冷凝水的汇聚、收集。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换热部件4相对于第一方向的倾斜角度α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具体设置,例如α可以满足-30°≤α≤30°。
此外,第二换热部件4的布置方式不限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换热部件4平行于第三方向布置,例如在安装使用时,第二换热部件4水平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6、图9、图13和图14所示,第一换热部件2在第一方向上的靠近第一出风口102的一侧设有接水盒5,接水盒5至少用于收集第一换热部件2产生的冷凝水,接水盒5沿第一方向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落在第一换热部件2沿第一方向的正投影内,即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平面上,接水盒5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落在第一换热部件2的正投影内,则在第一方向上,第一换热部件2可以遮挡接水盒5的至少部分,便于保证接水盒5可以有效收集第一换热部件2产生的冷凝水,同时有利于减小接水盒5在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上的占据空间,可以避免接水盒5在第二方向上过长导致成本高,也可以避免接水盒5在第三方向上过长导致对换热后的空气造成较大的风阻,从而降低了接水盒5的成本,进一步有利于冷空气的自发下沉。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水盒5设于壳体1上,且接水盒5间隔设于第一换热部件2的下方,在第二方向上,接水盒5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换热部件2的长度,以使接水盒5有效收集第一换热部件2滴落的全部冷凝水。
如图3所示的一些实施例中,接水盒5直线延伸,接水盒5的延伸方向与第二方向之间具有夹角β,β可以大于0°,使得接水盒5相对于第二方向倾斜设置,便于接水盒5内收集的冷凝水自发流向接水盒5的一端,方便了冷凝水的排放;其中,β可以满足2°≤β≤10°。当然,本申请不限于此,例如,如图8所示,接水盒5包括第一接水部51和第二接水部52,第一接水部51和第二接水部52朝向靠近彼此的方向、向下延伸,则第一接水部51和第二接水部52的连接处最低,同样方便了冷凝水的排放,其中第一接水部51和第二接水部52的连接处可以位于接水盒5在第二方向上的任意位置。
在图4、图9和图13的示例中,第一出风口102位于第一换热部件2的下方,接水盒5设在壳体1内,接水盒5设在第一换热部件2的下侧,在垂直于第一方向(即该实施例的上下方向)的平面上,接水盒5正投影的大部分落在第一换热部件2的正投影内、另一小部分落在第一换热部件2的正投影外,则在第一方向上,第一换热部件2可以仅遮挡接水盒5的一部分,即在第一方向上,接水盒5的大部分可以隐藏在第一换热部件2的下方。其中,接水盒5正投影的大部分可以占据接水盒5正投影总面积的一半以上。
当然,本申请不限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平面上,接水盒5的正投影全部落在第一换热部件2的正投影内,则在第一方向上,第一换热部件2可以完全遮挡接水盒5,从而进一步降低了接水盒5的风阻,利于冷空气的自发下沉。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9和图10所示,第一换热部件2的靠近接水盒5的一侧表面形成有倾斜部20,倾斜部20的至少部分相对于第一方向倾斜,倾斜部20的至少部分在第一方向上沿着从第一换热部件2到接水盒5的方向、在第三方向上沿着从第一换热部件2向第一进风口101的方向倾斜延伸,例如倾斜部20的至少部分由上向下、自后向前的方向倾斜延伸,则第一换热部件2产生的冷凝水可以向下流动,且冷凝水在流至倾斜部20时,冷凝水可以沿倾斜部20的延伸方向流动,并最终流至接水盒5。由此,倾斜部20可以引导冷凝水的流动,使得冷凝水在自第一换热部件2流至接水盒5的过程中,冷凝水在第三方向上占据的空间较小,从而可以减小接水盒5在第三方向上的宽度,进一步降低接水盒5造成的风阻。
例如,在图9-图12的示例中,以第一方向为上下方向,以第三方向为前后方向,第一换热部件2为管翅式换热器,管翅式换热器包括多个翅片25,多个翅片25间隔设置,每个翅片25沿第一方向延伸,翅片25可以引导冷凝水的流动,倾斜部20形成在翅片25的下边沿的后侧,倾斜部20由上向下、自后向前倾斜延伸,使得翅片25下边沿在第三方向上的宽度较小,翅片25下边沿的宽度小于翅片25上边沿的宽度,便于将冷凝水导向接水盒5。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1和图12所示,第一换热部件2包括多个第一换热管24和多个翅片25,多个第一换热管24沿第一方向间隔布置,多个翅片25沿第二方向间隔布置,每个翅片25沿第一方向延伸,每个第一换热管24沿第二方向延伸以依次穿过多个翅片25,倾斜部20的前端向前延伸至不超过第一换热管24的后侧竖直外切线;当倾斜部20的前端向前延伸至第一换热管24的后侧竖直外切线时,倾斜部20的前端与第一换热管24的后侧壁上下正对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倾斜部20与第三方向之间的夹角γ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具体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γ满足50°≤γ≤85°,例如γ为60°。
如图11和图12所示,接水盒5的顶部敞开以形成接水口50,在第三方向上,接水口50的宽度大于或等于翅片25下边沿的宽度;当接水口50的宽度与翅片25下边沿的宽度相等时,接水口50与翅片25下边沿上下对齐布置,有利于减小接水盒5产生的风阻。接水盒5的后侧壁相对于第三方向倾斜设置,且接水盒5的后侧壁由上向下、自后向前倾斜延伸,以进一步减小接水盒5产生的风阻,避免气流在接水盒5下方形成较大的滞留区,保证气流流动顺畅。
其中,接水盒5的后侧壁与第一方向之间的夹角0°<δ≤40°,例如δ为20°。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6和图17所示,换热装置100还包括附加部件6,附加部件6设于壳体1内,附加部件6包括热辐射部件61、电加热部件62、显控部件63、加湿部件64中的至少一个,例如,当附加部件6包括热辐射部件61时,热辐射部件61可以通过热辐射的方式向周围空气中传递热量,换热装置100制热时,可以综合辐射和对流两种方式进行制热;当附加部件6包括电加热部件62例如加热丝或其他加热元件,电加热部件62可以通过对流的方式向周围空气中传递热量;当附加部件6包括为显控部件63,显控部件63可以用于显示换热装置100的运行状态和/或环境参数,例如风速、环境温度、环境湿度等;当附加部件6包括为加湿部件64,加湿部件64可以用于向环境中输送加湿气流,以增加环境湿度,提升用户舒适性。
其中,附加部件6位于第一换热部件2在第一方向上的靠近第一出风口102的一侧,从而方便了附加部件6的设置,可以有效利于壳体1的内部空间,提升壳体1内部空间的利用率;附加部件6沿第一方向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落在第一换热部件2沿第一方向的正投影内,即在垂直于第一方向的平面上,附加部件6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落在第一换热部件2的正投影内,则在第一方向上,第一换热部件2可以遮挡附加部件6的至少部分,有利于减小附加部件6在第二方向和第三方向上的占据空间,附加部件6在第二方向上不至于过长,降低附加部件6在第三方向上对换热后空气的风阻,从而降低了附加部件6的成本,进一步有利于冷空气的自发下沉。
可以理解的是,当附加部件6的表面温度较高时,例如在附加部件6包括热辐射部件61和/或电加热部件62的实施例中,壳体1的外表面10设置防护件13,防护件13与附加部件6对应设置,以将附加部件6与用户有效隔离,避免用户直接触碰壳体1的外表面10而被烫伤,有效保证了用户的使用安全。其中,防护件13可选为防护网130,但不限于此。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4、图13-图15所示,壳体1在第一方向上的一端形成有第一出风口102,与第一换热部件2换热后的空气可以沿第一方向流向第一出风口102,并通过第一出风口102排出,由于第一出风口102形成为壳体1在第一方向上的一端,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换热后空气流动方向的变更次数,在换热后空气的汇聚空间大小固定的前提下,便于保证第一出风口102的出风参数满足要求,提升用户的舒适性。
例如,在图13和图15的示例中,第一出风口102形成在壳体1下端的底面上,第一出风口102的开口方向朝下设置,与第一换热部件2换热后的冷空气可以向下流动,并可以通过第一出风口102向下排出,减少了冷空气流动方向的变更次数,降低了风阻,便于保证第一出风口102的冷风参数满足要求。
可以理解的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出风口102形成在壳体1下端的前壁面(如图1和图4所示)上、或侧壁面(例如左侧壁面、右侧壁面)上等;再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出风口102形成在第二斜壁面D上(如图14所示),第二斜壁面D相对于壳体1的前壁面倾斜设置,即第一出风口102的开口方向朝前、朝下倾斜设置。
例如,在图4、图6和图9的示例中,第一出风口102形成在壳体1的前壁面上,第一出风口102处还设有导流部17,导流部17与第一出风口102沿第三方向相对设置,导流部17具有朝向第一出风口102延伸的导流面,导流面将换热后的空气朝向第一出风口102引导,有利于减小气流的流动阻力,实现气流平滑流至第一出风口102。
在图4、图6和图9的示例中,导流部17位于第一出风口102的后侧,导流部17的前侧壁面的至少部分形成导流面;导流部17形成为导流板,导流面的横截面可以形成为弧线(例如圆弧线或椭圆弧线)等,以将换热后的空气朝向第一出风口102平滑引导,有利于空气平滑向前送出。其中,导流面的导流角度在0°~90°(包括端点值)之间,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示例中,导流部17的外表面为壳体1外表面的一部分;在另一些示例中,导流部17设在壳体1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第一出风口102形成在壳体1的前壁面上,第一出风口102的下端设有拦水部18,拦水部18形成为拦水条,拦水条自第一出风口102的下端边缘向上竖直延伸、或向上倾斜延伸,以避免壳体1内壁上产生的冷凝水通过第一出风口102滴落至室内,保证了室内的清洁。当然,也可以不设置拦水部18。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15、图16、图24和图25所示,壳体1至少在第二方向上的两端分别形成有第二出风口103,此时第二出风口103为多个,扩大了换热装置100的送风范围,有利于室内三维空间环流,有利于提升室内温度均匀性,提升换热装置100的温度调节效率;此时第一换热部件2在第二方向上的两侧分别设有排风部件3。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出风口103仅形成在壳体1在第二方向上的两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在第二方向上的两端分别形成有第二出风口103,且壳体1的其他位置例如壳体1的中部也形成有第二出风口103。
例如,在图1、图24和图25的示例中,第二出风口103为两个,第二出风口103形成在壳体1上述两端的前壁面上,每个第二出风口103的开口方向均朝前设置,壳体1内的空气可以分别通过多个第二出风口103向前排出,使得换热装置100在第二方向上的两端均可以实现出风;排风部件3为两个,两个排风部件3分别对应于两个第二出风口103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出风口103形成在壳体1上述两端的侧壁面(例如左侧壁面、右侧壁面)等,如图15和图16所示;此外,再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出风口103形成在第三斜壁面E上(如图18所示),第三斜壁面E相对于壳体1的前壁面倾斜设置,第二出风口103的开口方向可以朝前、且在第二方向朝向远离第一进风口101的方向设置。
当然,本申请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壳体1在第二方向上的一端形成有第二出风口103,此时第二出风口103为一个或多个。
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出风口103处设有导风板10a,导风板10a可运动地设在第二出风口103处,以调节第二出风口103的出风方向和/或开关第二出风口103,则包括以下情况:(1)、导风板10a相对第二出风口103运动以调节第二出风口103的出风方向;(2)、导风板10a相对第二出风口103运动以开关第二出风口103;(3)导风板10a相对第二出风口103运动以调节第二出风口103的出风方向,而且导风板10a实现第二出风口103的打开、关闭。
例如,导风板10a形成为导流片,通过导流片的运动来改变第二出风口103的出风方向,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进一步扩大换热装置100的送风范围,使得整个室内空气能够形成大范围的环流;当然,导流片也可用于开关第二出风口103。又例如,导风板10a形成为开关门,通过开关门的运动来开关第二出风口103,则打开第二出风口103以实现第二出风口103的正常出风,关闭第二出风口103以避免外界灰尘等通过第二出风口103进入壳体1内,保证换热装置100的洁净;当然,开关门也可用于调节出风口102的出风方向。
如图22和图23所示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换热部件2为管翅式换热器,第一换热部件2包括密片部分21和疏片部分22,密片部分21为两个,且两个密片部分21沿第二方向分别设在疏片部分22的两侧,便于将疏片部分22对应于第一进风口101在第二方向上的中部设置;疏片部分22包括沿第二方向间隔开设置的多个第一换热片221,密片部分21包括沿第二方向间隔开设置的多个第二换热片211,相邻的两个第一换热片221之间的间距M1大于相邻的两个第二换热片211之间的间距M2,则第一换热片221的布置密度可以小于第二换热片211的布置密度,从而当疏片部分22对应于第一进风口101在第二方向上的中部设置时,可有效降低换热装置100的进风风阻。
例如,在图3和图22的示例中,排风部件3为两个,两个排风部件3分别对应于两个第二出风口103设置,则两个密片部分21分别与两个排风部件3对应设置;在第二出风模式下,两个排风部件3可以分别在第一换热部件2的两侧产生较强的强制对流气流,则密片部分21可以与上述强制对流气流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提升第一换热部件2的换热面积,以提升换热效果,而疏片部分22与排风部件3相距较远,疏片部分22对应区域的强制对流效果相对较弱,可以降低疏片部分22产生的风阻;在第一出风模式下,疏片部分22的风阻较小,有利于气流流动,保证空气流动顺畅,从而保证自然对流换热充分,有利于强化第一换热部件2自热对流的传热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相邻的两个第一换热片221之间的间距M1,可以理解为,多个间距的最小值,即任意相邻两个第一换热片221之间的间距分别为m1、m2、…、mn,则M1=min{m1,m2,…,mn};相邻的两个第二换热片211之间的间距M2,可以理解为,多个间距的最小值,即任意相邻两个第二换热片211之间的间距分别为m1’、m2’、…、mn’,则M2=min{m1’,m2’,…,mn’}。当多个第一换热片221沿第二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时,任意相邻两个第一换热片221之间的间距均相等,同样,当多个第二换热片211沿第二方向均匀间隔设置时,任意相邻两个第二换热片211之间的间距均相等;当然,多个第一换热片221还可以非均匀间隔设置,多个第二换热片211也可以非均匀间隔设置。例如,在图22的示例中,相邻两个第一换热片221之间的间距M1可以满足2mm≤M1≤10mm,相邻两个第二换热片211之间的间距M2可以满足1mm≤M1≤2mm。
其中,在第二方向上,疏片部分22的长度为L3,密片部分21的的长度为L4,第一换热片221为N1个,第二换热片211为N2个,则第一换热片221的布置密度小于第二换热片211的布置密度,理解为L3/(N1-1)>L4/(N2-1)。在第二方向上,疏片部分22两侧的密片部分21的长度相等或不等;在第二方向上,疏片部分22的长度L3与密片部分21的长度L4之间满足:1<L3/L4≤10。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换热部件2可以为一个整体,此时密片部分21和疏片部分22可以参数组成上述第一换热部件2;第一换热部件2还可以包括多个换热部,多个换热部可以沿第二方向间隔开设置,单个换热部可以形成为密片部分21或疏片部分22,以便于第一换热部件2的加工;第一换热部件2还可以包括多个第一换热单元和多个第二换热单元,多个第一换热单元间隔设置形成密片部分21,多个第二换热单元间隔设置形成疏片部分22。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密片部分21和疏片部分22分别为一个,且密片部分21和疏片部分22沿第二方向布置,排风部件3为一个,且排风部件3设于第一换热部件2对应于密片部分21的一侧。
再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第一换热部件2的下游侧风道内设有导风机构9,导风机构9将第一换热部件2的下游侧风道划分为多个子风道,多个子风道沿第二方向依次排布,且多个子风道分别与疏片部分22和密片部分21对应,疏片部分22对应一个子风道,密片部分对应一个子风道;排风部件3工作时,较大风量自密片部分21流向对应子风道,较少风量自疏片部分22流向对应子风道,有利于进一步提升强制气流换热效果。其中,下游侧风道可以由第一换热部件2与壳体1内壁面限定出。
在图7的示例中,导风机构9包括至少一个引导板组件,引导板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引导板91,引导板91沿第三方向延伸,在第二方向上,引导板组件位于疏片部件22和密片部分21之间;引导板组件为多个时,多个引导板组件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例如引导板组件包括两个引导板91,引导板组件的两个引导板91沿第一方向排布。其中,在第三方向上,引导板91的宽度为上述下游侧风道宽度的一半,引导板91在第三方向上相对于第一换热部件2的位置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具体设置。
当然,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换热部件2还可以为其他类型的换热器,例如吹胀式换热器。例如,如图29-图31所示,第一换热部件2为吹胀式换热器,吹胀式换热器为两个以上,上述多个吹胀式换热器中的至少两个串联、且至少两个并联,例如,多个吹胀式换热器中的一部分串联后、再整体与另一部分并联;或者,吹胀式换热器为两个,两个吹胀式换热器串联或并联设置。吹胀换热器可以包括多个换热片27,每个换热片27具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内限定出流道271,第二部分不具有流道271,相邻两个换热片27的流道271串联,换热片27的第二部分的厚度t满足0.5mm≤t≤1.5mm,换热片27的第一部分的厚度t’满足1mm≤t’≤4mm,以减小吹胀换热器产生的风阻。
在图32和图33的示例中,相邻两个换热片27之间的间距可以通过壳体1内的定位槽14定位,壳体1内还可以设有支撑梁,支撑梁15可以支撑在吹胀换热器的底部,方便了吹胀换热器的定位、安装。其中,壳体1的内壁上可以设有多个定位部16,多个定位部16间隔设置,每个定位部16包括两个定位凸起161,两个定位凸起161间隔设置以限定出定位槽14,每个定位凸起161的自由端均形成有导引面160,导引面160形成在两个定位凸起161的彼此相对的一侧;导引面160可以用于引导换热片27的安装,提升安装效率。
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内还设有第二换热部件4,第二换热部件4为管翅式换热器,第二换热部件4的换热片的布置疏密规律与第一换热部件2相同,可简化换热装置100的设计;或者第二换热部件4的换热片的布置疏密规律与第一换热部件2不同。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换热部件4为其他类型的换热器,例如吹胀式换热器。
如图22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换热片221在第三方向上的宽度W1大于第二换热片211在第三方向上的宽度W2,即在第三方向上,第一换热片221的宽度W1大于第二换热片211的宽度W2。由此,由于疏片部分22的风阻较小,通过设置疏片部分22的第一换热片221的宽度较大,可以有效提升第一换热部件2与空气的换热面积,有利于第一换热片221与空气更好地换热,提升自然对流换热效果。
当然,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W1还可以与W2相等,如图23所示。
在图26-图28的示例中,第一换热部件2采用单排翅片管。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三方向上,第一换热部件2包括一个第一排换热管组28,可以减小第一换热部件2产生的风阻。第一单排换热管组28包括多个第一换热管24,多个第一换热管24沿第一方向间隔布置,相邻两个第一换热管24之间的间距l1满足14mm≤l1≤25mm,每个第一换热管24沿第二方向延伸,且每个第一换热管24穿设于多个翅片25,多个翅片25沿第二方向间隔布置,相邻两个翅片25之间间距l2可以满足2mm≤l2≤10mm,每个翅片25沿第一方向延伸,有利于减小翅片25产生的风阻,提升换热效率。其中,多个第一换热管24串联和/或并联;例如,相邻两个第一换热管24之间通过弯管串联(如图26所示),其中一个第一换热管24形成为进口管241、一个第一换热管24形成为出口管242;又例如,多个第一换热管24包括第一组261和第二组262,第一组261和第二组262均包括多个第一换热管24,第一组261的多个第一换热管24串联,第二组262的多个第一换热管24串联,第一组261和第二组262并联,第一组261和第二组262均具有进口管241和出口管242,其中第一组261位于第二组262的上侧(如图27所示),或者第一组261的第一换热管24和第二组262的第一换热管24交替布置(如图28所示)。
其中,示例性的,第一换热管24的外径d满足4mm≤d≤7.5mm,使得第一换热管24的管径较小,从而在满足换热需求的前提下,减小了第一换热管24产生的风阻;当多个第一换热管24中的至少两个并联时,可以有效提升换热介质的流动面积,避免第一换热管24的管径较小导致换热介质流动阻力大,保证了换热介质流动顺畅。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和图3所示,第一换热部件2包括沿第二方向间隔开设置的多个换热单体23,即在平行于第二方向的平面上,多个换热单体23的正投影均无重合部分。由此,通过将第一换热部件2设置为包括多个换热单体23,相对于将第一换热部件2设置为一整个换热单体23而言,可以有效减短换热单体23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便于单个换热单体23的加工。
其中,多个换热单体23并联和/或串联:多个换热单体23并联设置,此时多个换热单体23的进口相连、且多个换热单体23的出口相连;或者多个换热单体23串联设置,此时相邻两个换热单体23的其中一个的出口与另一个的进口相连,或者多个换热单体23中至少两个串联设置、至少两个并联设置,例如换热单体23为三个,其中一个换热单体23与另外两个换热单体23并联,且另外两个换热单体23串联设置。由此,多个换热单体23之间设置灵活,便于使得换热装置100更好地满足用户的差异化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4所示,第一换热部件2为多个,多个第一换热部件2沿第二方向间隔开设置,即在平行于第二方向的平面上,多个第一换热部件2的正投影均无重合部分。由此,可以有效减短单个第一换热部件2在第二方向上的长度,便于单个第一换热部件2的加工。其中,至少两个相邻的第一换热部件2之间设有排风部件3,即多个第一换热部件2中,任意相邻两个第一换热部件2之间均设有排风部件3,或者多个第一换热部件2中,一部分相邻两个第一换热部件2之间设有排风部件3、其余相邻两个第一换热部件2之间未设有排风部件3。
例如,在图24的示例中,第一换热部件2为两个,两个第一换热部件2之间设有排风部件3;此时,第一进风口101为两个,两个第一进风口101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两个第一进风口101分别与两个第一换热部件2对应设置,两个第一进风口101之间设有第二出风口102,第二出风口102与上述排风部件3对应设置。
当然,第一换热部件2还可以为三个或三个以上;当第一换热部件2为三个时,其中相邻两个第一换热部件2之间可以设有排风部件3,另外相邻两个第一换热部件2之间可以未设排风部件3;当第一换热部件2为四个时,排风部件3可以为一个、或两个、或三个;但不限于此。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4所示,排风部件3为轴线沿第一方向延伸的贯流风机30,即排风部件3为贯流风机30,且贯流风机30的轴线沿第一方向延伸。其中,贯流风机30的轴线可以理解为贯流风机30的旋转轴线。其中,贯流风机30的数量与第二出风口103的数量相等或不相等。
当然,本申请不限于此,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排风部件3为其他类型的风机,风机的数量以及布置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需求具体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5所示,换热装置100还包括第一开关门7,第一开关门7用于开关第一出风口102。例如,第一开关门7可运动地设于第一出风口102处,第一开关门7可以在第一打开位置和第一关闭位置之间运动,在第一打开位置,第一开关门7可以打开第一出风口102,此时壳体1内的空气可以通过第一出风口102排出,在第一关闭位置,第一开关门7可以关闭第一出风口102,此时壳体1内的空气不通过第一出风口102排出。其中,第一开关门7的运动方式在此不作具体限制,例如第一开关门7相对于壳体1可移动和/或转动。
如图25所示,换热装置100还包括第二开关门8,第二开关门8用于开关第二出风口103。例如,第二开关门8可运动地设于第二出风口103处,第二开关门8可以在第二打开位置和第二关闭位置之间运动,在第二打开位置,第二开关门8可以打开第二出风口103,此时壳体1内的空气可以通过第二出风口103排出,在第二关闭位置,第二开关门8可以关闭第二出风口103,此时壳体1内的空气不通过第二出风口103排出。其中,第二开关门8的运动方式在此不作具体限制,例如第二开关门8相对于壳体1可移动和/或转动。
在第一出风模式下,第一开关门7打开第一出风口102,从而可以强化第一出风模式,避免在第一出风模式下,换热装置100通过第二出风口103漏风。在第二出风模式下,第一开关门7关闭第一出风口102,第二开关门8打开第二出风口103,从而可以强化第二出风模式,避免在第二出风模式,换热装置100通过第一出风口102漏风。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出风模式下,第二开关门8关闭第二出风口103。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出风模式下,第二开关门8打开第二出风口103。
在一些实施例中,换热装置100还包括控制开关,控制开关用于控制排风部件3的开启或关闭,便于操作人员操控排风部件3的工作状态,有利于实现换热装置100的智能控制,提升换热装置100出风模式的多样性。可以理解的是,控制开关的设置位置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具体设置。
根据本申请一些实施例的换热装置100,壳体1在第三方向上的厚度为D,由于换热装置100结构布局合理,D可以小于100mm,则换热装置100可以实现薄化设计,节省占用空间。
此外,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换热部件2及第一换热部件2下游侧风道壁面的温度均低于室内平均温度,则第一换热部件2及第一换热部件2下游侧风道可以通过第一进风口101对室内热源产生辐射效果,为增强该辐射效果,将第一换热部件2的外表面以及第一换热部件2后侧风道壁面设置为银色,或者将第一换热部件2的外表面以及第一换热部件2下游侧风道壁面进行抛光处理。其中,第一换热部件2的下游侧是指第一换热部件2的远离换热装置100进风侧的一侧。
在一些实施例中,换热装置100制冷时,第一换热部件2的温度最低,则冷凝水主要存在于第一换热部件2上,此时壳体1的内壁可以贴有保温材料或采用双层中空板结构,以实现壳体1的保温,从而壳体1的外壁不会形成凝露,避免换热装置100长期使用导致霉菌滋生,方便了换热装置100的维护。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进风口101设置为包括多个进风孔,多个进风口间隔排布,则第一进风口101可以对第一换热部件2上的冷凝水起到遮挡作用,有效避免了冷凝水直接暴露在室内,影响用户使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间隔设置”是指两个部件之间互相隔开、不接触,使得两个部件在空间上的间隔距离大于0。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冷媒循环系统200。
如图34和图35的示例中,冷媒循环系统200包括压缩机201和换热装置100,压缩机201位于换热装置100的壳体1外,可以节省壳体1的占用空间,且压缩机201与第一换热部件2相连通。其中,换热装置100为根据本申请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换热装置100。
压缩机201与第一换热部件2直接通过管路相连通(如图34所示),或者压缩机201与第一换热部件2之间设有换向装置204,此时压缩机201可以通过换向装置204与第一换热部件2相连通(如图35所示),但不限于此,只需保证自压缩机201流出的换热介质可以流至第一换热部件2内即可。其中,换向装置204为四通阀,但不限于此。
在图34和图35的示例中,冷媒循环系统200还包括换热设备202和节流装置203,节流装置203连接在换热装置100和换热设备202之间。可以理解的是,冷媒循环系统200形成为单冷型系统,冷媒循环系统200可以仅用于制冷,此时换热装置103用作蒸发器,换热设备202用作冷凝器;或者冷媒循环系统200形成为冷暖型系统,冷媒循环系统200既可以用于制冷、也可以用于制热,此时换热装置103用作蒸发器,换热设备202用作冷凝器,或者换热装置103用作冷凝器,换热设备202用作蒸发器;但不限于此。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冷媒循环系统200,通过采用上述的换热装置100,可以有效满足用户在不同时段的差异化需求,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和实用性。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冷媒循环系统2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申请第三方面实施例的换热装置100的出风控制方法,换热装置100为根据本申请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换热装置100。
如图36和图37所示,换热装置100具有第一出风模式,在第一出风模式下,第一开关门7打开第一出风口102,排风部件3不工作。
例如,在第一出风模式下,壳体1内的空气与第一换热部件2换热,换热后的空气可以沿第一方向流动至第一出风口102,并通过第一出风口102排出,则第一进风口101处可以形成负压,壳体1外的空气可以通过第一进风口101流入壳体1内,继而与第一换热部件2换热。由此,在第一出风模式下,由于排风部件3不工作,可以实现换热装置100无噪音运行,且空气与第一换热部件2可以通过自然对流传热,实现换热装置100的柔和出风,实现换热装置100的无风感效果,从而换热装置100的第一出风模式可以适用于睡眠等小负荷应用场景。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换热装置100的出风控制方法,控制逻辑简单、便于实现,便于实现换热装置100的无风感出风,提升用户的舒适性。
在第一出风模式下,第二出风口103处基本没有气流流入或流出壳体1,则在第一出风模式下,第二开关门8的状态不会影响换热装置100的正常运行。在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出风模式下,第二开关门8关闭第二出风口103。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出风模式下,第二开关门8打开第二出风口103。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7所示,换热装置100具有第二出风模式,在第二出风模式下,第一开关门7关闭第一出风口102,第二开关门8打开第二出风口103,排风部件3工作。
例如,在第二出风模式下,排风部件3工作,以在第一进风口101处产生负压,壳体1外的空气可以通过第一进风口101流入壳体1内,以与第一换热部件2换热,由于排风部件3位于第一换热部件2的靠近第二出风口103的一侧,从而在排风部件3的驱动作用下,换热后的空气可以通过第二出风口103排出。由此,在第二出风模式下,排风部件3可以产生较强的强制对流效果,空气与第一换热部件2可以通过强制对流传热,从而实现温度的快速调节,换热装置100用于制冷时,可以实现快速降温,换热装置100用于制热时,可以实现快速升温。
下面描述参考图38据本申请第四方面实施例的换热装置100的出风控制方法,换热装置100为根据本申请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换热装置100。
换热装置100具有第一出风模式和第二出风模式,在第一出风模式下,控制开关切换排风部件3不工作,在第二出风模式下,控制开关切换排风部件3工作。由此,可以通过控制开关切换排风部件3的工作状态,即可实现换热装置100出风模式的切换,有利于实现换热装置100出风模式智能切换。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换热装置100的出风控制方法,控制逻辑简单、便于实现,便于实现换热装置100的无风感出风,提升用户的舒适性。
例如,在第一出风模式下,壳体1内的空气与第一换热部件2换热,换热后的空气可以沿第一方向流动至第一出风口102,并通过第一出风口102排出,则第一进风口101处可以形成负压,壳体1外的空气可以通过第一进风口101流入壳体1内,继而与第一换热部件2换热。由此,在第一出风模式下,由于排风部件3不工作,可以实现换热装置100无噪音运行,且空气与第一换热部件2可以通过自然对流传热,实现换热装置100的无风感,从而换热装置100的第一出风模式可以适用于睡眠等小负荷应用场景。
在第二出风模式下,排风部件3工作,以在第一进风口101处产生负压,壳体外1的空气可以通过第一进风口101流入壳体1内,以与第一换热部件2换热,由于排风部件3位于第一换热部件2的靠近第二出风口103的一侧,从而在排风部件3的驱动作用下,换热后的空气可以通过第二出风口103排出。由此,在第二出风模式下,排风部件3可以产生较强的强制对流效果,空气与第一换热部件2可以通过强制对流传热,从而实现温度的快速调节,换热装置100用于制冷时,可以实现快速降温,换热装置100用于制热时,可以实现快速升温。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其中,换热装置100在正常使用时,上下方向可以理解为竖向,换热装置100朝向用户的一侧为换热装置100的前侧,换热装置100背向用户的一侧为换热装置100的后侧,在用户面对换热装置100的前侧时,用户的左右两侧分别为换热装置100的左右两侧。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24)

1.一种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具有第一进风口、第一出风口和第二出风口,所述第一出风口与所述第一进风口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出风口与所述第一进风口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垂直;
第一换热部件,所述第一换热部件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换热部件与所述第一进风口沿第三方向相对设置,所述第三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以及
排风部件,所述排风部件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排风部件与所述第一换热部件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设置,且位于所述第一换热部件的靠近所述第二出风口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沿所述第三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壁面和第二壁面,所述第一进风口形成在所述第一壁面上,所述第一换热部件的中心面与所述第一壁面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L1小于所述第一换热部件的中心面与所述第二壁面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L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沿所述第三方向相对设置的第一壁面和第二壁面,所述第一进风口形成在所述第一壁面上,所述第一换热部件包括第一单排换热管组,所述第一单排换热管组包括多个第一换热管,所述多个第一换热管的中心线合围出第一平面,所述第一平面、所述第一平面在第一壁面上的正投影以及对应投影线形成空间Ω1,所述第一平面、所述第一平面在第二壁面上的正投影以及对应投影线形成空间Ω2,所述空间Ω2的体积大于所述空间Ω1的体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部件包括第一单排换热管组,所述第一单排换热管组包括多个第一换热管,所述多个第一换热管的中心线合围出第一平面,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一方向之间的夹角α’满足:-5°≤α’≤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α’=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还具有第二进风口,所述第二进风口与所述第一进风口沿所述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二进风口位于所述第一进风口的远离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还包括:
第二换热部件,所述第一换热部件包括第一单排换热管组,所述第一单排换热管组包括多个第一换热管,所述多个第一换热管的中心线合围出第一平面,所述第二换热部件包括第二单排换热管组,所述第二单排换热管组包括多个第二换热管,所述多个第二换热管的中心线合围出第二平面,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呈非零夹角,且所述第二换热部件沿所述第三方向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一换热部件沿所述第三方向的正投影错开设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部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换热部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靠近所述第二进风口的一侧。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部件在所述第三方向上沿着从所述第一进风口向所述第一换热部件的方向、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沿着从所述第一进风口到所述第二进风口的方向倾斜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部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靠近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一侧设有接水盒,所述接水盒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落在所述第一换热部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正投影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部件的靠近所述接水盒的一侧表面形成有倾斜部,所述倾斜部的至少部分相对于所述第一方向倾斜,所述倾斜部的至少部分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沿着从所述第一换热部件到所述接水盒的方向、在所述第三方向上沿着从所述第一换热部件向所述第一进风口的方向倾斜延伸。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还包括:
附加部件,所述附加部件包括热辐射部件、电加热部件、显控部件、加湿部件中的至少一个,所述附加部件设于所述壳体内且位于所述第一换热部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靠近所述第一出风口的一侧,所述附加部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落在所述第一换热部件沿所述第一方向的正投影内。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至少两端分别形成有所述第二出风口。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部件包括密片部分和疏片部分,所述密片部分为两个,且两个所述密片部分沿所述第二方向分别设在所述疏片部分的两侧,所述疏片部分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开设置的多个第一换热片,所述密片部分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开设置的多个第二换热片,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一换热片之间的间距M1大于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换热片之间的间距M2。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片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宽度W1大于所述第二换热片在所述第三方向上的宽度W2。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部件包括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开设置的多个换热单体,多个所述换热单体并联和/或串联。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部件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换热部件沿所述第二方向间隔开设置,至少两个相邻的所述第一换热部件之间设有所述排风部件。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部件为轴线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贯流风机。
19.根据权利要求1-18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第一开关门,所述第一开关门用于开关所述第一出风口;和
第二开关门,所述第二开关门用于开关所述第二出风口。
20.根据权利要求1-18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用于控制所述排风部件的开启或关闭。
21.一种冷媒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和根据权利要求1-20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装置,所述压缩机位于所述壳体外,且所述压缩机与所述第一换热部件相连通。
22.一种换热装置的出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为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具有第一出风模式,在所述第一出风模式下,所述第一开关门打开所述第一出风口,所述排风部件不工作。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换热装置的出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具有第二出风模式,在所述第二出风模式下,所述第一开关门关闭所述第一出风口,所述第二开关门打开所述第二出风口,所述排风部件工作。
24.一种换热装置的出风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为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具有第一出风模式和第二出风模式,在所述第一出风模式下,所述控制开关切换所述排风部件不工作,在所述第二出风模式下,所述控制开关切换所述排风部件工作。
CN201911245237.5A 2019-12-06 2019-12-06 换热装置、冷媒循环系统和换热装置的出风控制方法 Active CN1129235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45237.5A CN112923547B (zh) 2019-12-06 2019-12-06 换热装置、冷媒循环系统和换热装置的出风控制方法
PCT/CN2020/133951 WO2021110145A1 (zh) 2019-12-06 2020-12-04 换热装置和冷媒循环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45237.5A CN112923547B (zh) 2019-12-06 2019-12-06 换热装置、冷媒循环系统和换热装置的出风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23547A true CN112923547A (zh) 2021-06-08
CN112923547B CN112923547B (zh) 2023-04-07

Family

ID=761619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45237.5A Active CN112923547B (zh) 2019-12-06 2019-12-06 换热装置、冷媒循环系统和换热装置的出风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23547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09325A (ja) * 1998-06-19 2000-01-14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機
CN1707169A (zh) * 2004-06-11 2005-12-14 Lg电子株式会社 空调器
CN101592392A (zh) * 2008-05-30 2009-12-02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热交换器结构
CN104374004A (zh) * 2014-10-20 2015-02-2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立式空调器
CN107388874A (zh) * 2017-08-10 2017-11-24 海信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换热翅片及翅片式换热器
CN108278683A (zh) * 2018-03-23 2018-07-1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09325A (ja) * 1998-06-19 2000-01-14 Fujitsu General Ltd 空気調和機
CN1707169A (zh) * 2004-06-11 2005-12-14 Lg电子株式会社 空调器
CN101592392A (zh) * 2008-05-30 2009-12-02 乐金电子(天津)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热交换器结构
CN104374004A (zh) * 2014-10-20 2015-02-2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立式空调器
CN107388874A (zh) * 2017-08-10 2017-11-24 海信科龙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换热翅片及翅片式换热器
CN108278683A (zh) * 2018-03-23 2018-07-1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23547B (zh) 2023-04-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695347U (zh) 换热装置和冷媒循环系统
CN211695348U (zh) 换热装置和冷媒循环系统
CN111829074B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JP2012063089A (ja) 空気調和機の室内機
JP3629090B2 (ja) 空気調和機
CN211695349U (zh) 换热装置和冷媒循环系统
CN112460687A (zh) 换热器及空调器
CN112923547B (zh) 换热装置、冷媒循环系统和换热装置的出风控制方法
CN113701239A (zh) 一种空调器
CN114484611B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14526517A (zh) 室外机及热泵系统
JP3451621B2 (ja) 床下吹出形直近空調ユニット
WO2021110145A1 (zh) 换热装置和冷媒循环系统
AU2020394759B2 (en) Heat exchange device and refrigerant circulation system
CN218120144U (zh) 导风板和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14949401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2362208U (zh) 空调室内机
CN213931186U (zh) 送风组件、壁挂机和空调系统
CN211822774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14664817U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
CN212227231U (zh) 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20624190U (zh) 空调器
CN112923437B (zh) 空调室内机
CN216976922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其导风板
CN219108094U (zh) 一种散热结构以及室内机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