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695349U - 换热装置和冷媒循环系统 - Google Patents

换热装置和冷媒循环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695349U
CN211695349U CN201922190855.6U CN201922190855U CN211695349U CN 211695349 U CN211695349 U CN 211695349U CN 201922190855 U CN201922190855 U CN 201922190855U CN 211695349 U CN211695349 U CN 21169534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exchange
component
heat
air outlet
cold 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190855.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晨
江晨钟
岳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White Goods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White Goods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White Goods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190855.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69534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69534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695349U/zh
Priority to AU2020394759A priority patent/AU2020394759B2/en
Priority to EP20895797.7A priority patent/EP4023957A4/en
Priority to PCT/CN2020/133950 priority patent/WO2021110144A1/zh
Priority to US17/718,179 priority patent/US20220268453A1/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eat-Exchange Devices With Radiators And Conduit Assembli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换热装置和冷媒循环系统,换热装置包括壳体和第一换热部件,壳体上具有前进风口和冷风出口,冷风出口设于前进风口的下方且位于所述壳体的底部,前进风口形成在壳体的前壁面上,壳体在前后方向上的厚度小于壳体在上下方向上的高度,且小于壳体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第一换热部件设于壳体内,第一换热部件包括沿左右方向间隔开设置的多个换热片,第一换热部件与前进风口沿前后方向相对设置。根据本申请的换热装置,可以实现柔和出风,运行噪音较低,具有良好的使用舒适性。

Description

换热装置和冷媒循环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换热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换热装置和冷媒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换热装置采用风机驱动气流以通过强制对流的方式进行换热,从而调节室内温度;然而,当室内温度降低时,上述换热装置的风量较大、吹风感较强,易造成用户的不适,且换热装置的风机运行导致换热装置噪音较大。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换热装置,所述换热装置可以实现柔和出风,运行噪音较低,具有良好的使用舒适性。
本申请还提出一种具有上述换热装置的冷媒循环系统。
根据本申请第一方面的换热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上具有前进风口和冷风出口,所述冷风出口设于前进风口的下方且位于壳体的底部,所述前进风口形成在壳体的前壁面上,所述壳体在前后方向上的厚度小于所述壳体在上下方向上的高度,且小于所述壳体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第一换热部件,所述第一换热部件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换热部件包括沿左右方向间隔开设置的多个换热片,所述第一换热部件与所述前进风口沿前后方向相对设置。
根据本申请的换热装置,通过合理布置前进风口和冷风出口,并对应设置第一换热部件,使得换热装置冷风出风柔和,且有效降低了换热装置的运行噪音。
在一些实施例中,相邻的所述换热片沿所述左右方向的间距a的取值范围为2mm~10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部件与所述壳体的前壁面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L1小于所述第一换热部件与所述壳体的后壁面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L2。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部件包括第一单排换热管组,所述第一单排换热管组包括中心线在第一平面的多个第一换热管,所述第一平面、所述第一平面在所述壳体的前壁面上的正投影以及对应投影线形成空间Ω1,所述第一平面、所述第一平面在所述壳体的后壁面上的正投影以及对应投影线形成空间Ω2,所述空间Ω2的体积大于所述空间Ω1的体积,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上下方向之间的夹角α’满足:-5°≤α’≤5°。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上还具有顶进风口,所述顶进风口形成在所述壳体的顶部且位于所述前进风口的上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装置还包括:第二换热部件,所述第二换热部件包括第二单排换热管组,所述第二单排换热管组包括中心线在第二平面的多个第二换热管,所述第一换热部件包括第一单排换热管组,所述第一单排换热管组包括中心线在第一平面的多个第一换热管,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呈非零夹角,且所述第二换热部件沿所述前后方向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一换热部件沿所述前后方向的正投影错开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换热部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换热部件的上侧,所述第二换热部件沿着从前向后、自下向上的方向倾斜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部件的下侧设有接水盒,所述接水盒沿所述上下方向的正投影的至少大部分落在所述第一换热部件沿所述上下方向的正投影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换热部件的下侧表面形成有倾斜部,所述倾斜部的至少部分相对于所述上下方向倾斜,所述倾斜部的至少部分沿着从上到下、自后向前的方向倾斜延伸。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装置还包括:附加部件,所述附加部件包括热辐射部件、电加热部件、显控部件、加湿部件中的至少一个,所述附加部件设于所述壳体内且位于所述第一换热部件的下侧,所述附加部件沿所述上下方向的正投影的至少大部分落在所述第一换热部件沿所述上下方向的正投影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装置还包括:导风板,所述导风板可运动地设在所述冷风出口处,以调节所述冷风出口的出风方向和/或开关所述冷风出口。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装置还包括:引风结构,所述引风结构与所述冷风出口沿所述前后方向相对设置,所述引风结构具有朝向所述冷风出口延伸的导流面,所述导流面将所述壳体内的气流朝向所述冷风出口引导。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上还具有顶出风口,所述顶出风口形成在所述壳体的顶部且位于所述前进风口的上方。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装置还包括:第一切换阀,所述第一切换阀设于所述壳体内,且用于控制所述前进风口与所述冷风出口的连通和阻断;和第二切换阀,所述第二切换阀设于所述壳体内,且用于控制所述前进风口与所述顶出风口的连通和阻断。
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的冷媒循环系统,包括压缩机和根据本申请上述第一方面的换热装置,所述压缩机位于所述壳体外,且所述压缩机与所述第一换热部件相连通。
根据本申请的冷媒循环系统,通过采用上述的换热装置,出风柔和、运行噪音较低,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一的换热装置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所示的换热装置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3是图2中圈示的H部的放大图;
图4是图2中圈示的I部的放大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二的换热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三的换热装置的局部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四的换热装置的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五的换热装置的示意图;
图9是图8中所示的附加部件的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六的换热装置的第一换热部件的示意图;
图11是图10中所示的第一换热部件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七的换热装置的第一换热部件的示意图;
图13是图12中所示的第一换热部件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1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八的换热装置的第一换热部件的示意图;
图15是图14中所示的第一换热部件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1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九的换热装置的第一换热部件的示意图;
图17是图16中所示的第一换热部件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18是图16中所示的第一换热部件的又一个示意图;
图19是图16中所示的第一换热部件的安装示意图;
图20是图19中圈示的J部的放大图;
图2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十的换热装置的示意图;
图2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十一的换热装置的示意图;
图23是图22中所示的换热装置的另一个示意图;
图24是图22中所示的换热装置的再一个示意图;
图25是图22中所示的换热装置的又一个示意图;
图26是图25中所示的K部的放大图;
图2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十二的换热装置的示意图;
图2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十三的换热装置的示意图;
图29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十四的换热装置的示意图;
图30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十五的换热装置的第一换热部件与第二换热部件的连接示意图,其中箭头表示换热介质流动方向;
图3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十六的换热装置的第一换热部件与第二换热部件的连接示意图,其中箭头表示换热介质流动方向;
图3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十七的换热装置的第一换热部件与第二换热部件的连接示意图,其中箭头表示换热介质流动方向;
图3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十八的换热装置的示意图;
图34是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冷媒循环系统的示意图;
图35是根据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的冷媒循环系统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
冷媒循环系统200、压缩机101、换热设备102、节流装置103、换向装置104、
换热装置100、
壳体1、
第一壁面A、第二壁面B、第一斜壁面C、第二斜壁面D、
前进风口10a、冷风出口10b、顶出风口10c、顶进风口10d、
连通腔室11、上游连通腔室111、下游连通腔室112、
防护件13、防护网130、
拦水结构14、
定位槽15、支撑梁16、定位部17、导引面170、定位凸起171、
第一换热部件2、第一平面2a、
倾斜部20、
第一单排换热管组21、第一换热管211、换热片212、
进口管2111、出口管2112、第一组2113、第二组2114、
流道2121、
换热单体22、
第二换热部件4、第二平面4a、第二单排换热管组41、第二换热管411、
接水盒5、接水口50、第一接水部51、第二接水部52、
附加部件6、热辐射部件61、电加热部件62、显控部件63、加湿部件64、
导风板7、引风结构8、导流面81、
第一切换阀91、第二切换阀92。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例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例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换热装置100。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图8和图22所示,换热装置100包括壳体1,壳体1上具有前进风口10a和冷风出口10b,壳体1外的空气可以自前进风口10a流至壳体1内,壳体1内的空气可以自冷风出口10b流至壳体1外。前进风口10a形成在壳体1的前壁面A上,冷风出口10b设于前进风口10a的下方,且冷风出口10b位于壳体1的底部,即,在平行于上下方向的平面上,冷风出口10b的正投影与前进风口10a的正投影无重合部分,且冷风出口10b的正投影间隔位于前进风口10a的正投影的下方。
如图2、图25、图28和图29所示的一些实施例中,换热装置100还包括第一换热部件2,第一换热部件2设于壳体1内,第一换热部件2包括沿左右方向间隔开设置的多个换热片212,壳体1内的空气可以与第一换热部件2的多个换热片212进行换热,便于保证换热装置100具有较大的换热面积,换热效率较大,以便于满足制冷或制热需求。
第一换热部件2与前进风口10a沿前后方向相对设置,即,沿前后方向、第一换热部件2的正投影与前进风口10a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也就是,在垂直于前后方向的平面上,第一换热部件2的正投影与前进风口10a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从而通过前进风口10a流入壳体1内的空气便于与第一换热部件2进行换热。壳体1在前后方向上的厚度小于壳体1在上下方向上的高度,且壳体1在前后方向上的厚度小于壳体1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
换热装置100至少具有第一出风模式,在第一出风模式下,壳体1内的空气与第一换热部件2换热,换热后的空气沿向下流动至冷风出口10b,并通过冷风出口10b排出,并在前进风口10a处形成负压,壳体1外的空气可以通过前进风口10a流入壳体1内,继而与第一换热部件2换热。由此,在第一出风模式下,无需借助主动驱动装置实现空气循环,实现了换热装置100无噪音运行,且空气与第一换热部件2通过自然对流传热,使得换热装置100的出风柔和,尤其适用于睡眠等小负荷应用场景。可以理解的是,在过程中,换热装置100适用于制冷,空气与第一换热部件2换热后形成为冷空气,冷空气可以自发向下流动,以实现换热装置100的制冷。
由此,根据本申请上述实施例的换热装置100,通过合理布置前进风口10a和冷风出口10b,并对应设置第一换热部件2,使得换热装置100出风柔和,例如使得换热装置100冷风出风柔和,有效降低了换热装置100的运行噪音。
可以理解的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前进风口10a为一个或多个,例如,前进风口10a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进风孔。冷风出口10b为一个或多个,例如,冷风出口10b包括间隔设置的多个出风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8和图22所示,壳体1的外表面形成换热装置100的外观面,便于实现换热装置100外观的规整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换热部件2包括至少一个换热单体22。如图1和图10的示例中,第一换热部件2包括一个换热单体22。如图27的示例中,第一换热部件2包括沿左右方向间隔开设置的多个换热单体22,即在平行于左右方向的平面上,多个换热单体22的正投影均无重合部分。由此,通过将第一换热部件2设置为包括多个换热单体22,相对于将第一换热部件2设置为一整个换热单体而言,可以有效减短换热单体22在左右方向上的长度,便于单个换热单体22的加工。
其中,多个换热单体22并联和/或串联:多个换热单体22并联设置,此时多个换热单体22的进口相连、且多个换热单体22的出口相连;或者多个换热单体22串联设置,此时相邻两个换热单体22的其中一个的出口与另一个的进口相连;或者多个换热单体22中至少两个串联设置、至少两个并联设置,例如换热单体22为三个,其中一个换热单体22与另外两个换热单体22并联,且另外两个换热单体22串联设置。由此,多个换热单体22之间设置灵活,便于使得换热装置100更好地满足用户的差异化需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0-图15所示,相邻的换热片212沿左右方向的间距a的取值范围为2mm~10mm(包括端点值),使得相邻两个换热片212之间具有合适的间距,有利于减小换热片212产生的风阻,便于气流流通,提升换热效率。
可以理解的是,多个换热片212中任意相邻的换热片212之间的间距相等,则多个换热片212沿左右方向均匀间隔设置;当然,在另一些示例中,多个换热片212中至少两个相邻换热片212之间的间隔与其余相邻换热片212之间的间隔不等,则多个换热片212沿左右方向非均匀间隔设置。
在本申请的一些示例中,如图10-图15所示,第一换热部件2为管翅式换热器,管翅式换热器包括多个第一换热管211和多个换热片212,多个第一换热管211沿上下方向间隔布置,每个第一换热管211沿左右方向延伸以依次穿过多个换热片212;第一换热管211的外径d满足4mm≤d≤7.5mm,使得第一换热管211的管径较小,从而在满足换热需求的前提下,减小了第一换热管211产生的风阻,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适当增加第一换热管211的数量;换热片212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w满足12mm≤w≤30mm,有利于减小换热片212产生的风阻。
其中,多个第一换热管211串联和/或并联;例如,相邻两个第一换热管211之间通过弯管串联(如图10和图11所示),其中一个第一换热管211形成为进口管2111、一个第一换热管211形成为出口管2112;又例如,多个第一换热管211包括第一组2113和第二组2114,第一组2113和第二组2114均包括多个第一换热管211,第一组2113的多个第一换热管211串联,第二组2114的多个第一换热管211串联,第一组2113和第二组2114并联,第一组2113和第二组2114均具有进口管2111和出口管2112,其中第一组2113位于第二组2114的上侧(如图12和图13所示),或者第一组2113的第一换热管211和第二组2114的第一换热管211交替布置(如图14和图15所示)。
可以理解的是,当多个第一换热管211中的至少两个并联时,可以有效提升换热介质的流动面积,避免第一换热管211的管径较小导致换热介质流动阻力大,保证了换热介质流动顺畅。
在本申请的另一些示例中,如图16-图19所示,第一换热部件2为吹胀式换热器,吹胀式换热器为两个以上,上述多个吹胀式换热器中的至少两个串联、且至少两个并联,例如,多个吹胀式换热器中的一部分串联后、再整体与另一部分并联;或者,吹胀式换热器为两个,两个吹胀式换热器串联或并联设置。吹胀换热器包括多个换热片212,每个换热片212具有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第一部分内限定出流道2121,第二部分不具有流道2121,相邻两个换热片212的流道2121串联,换热片212的第二部分在左右方向上的厚度t满足0.5mm≤t≤1.5mm,换热片212的第一部分在左右方向上的厚度t’满足1mm≤t’≤4mm,以减小吹胀换热器产生的风阻。
在图19和图20的示例中,相邻两个换热片212之间的间距可以通过壳体1内的定位槽15定位,壳体1内还可以设有支撑梁16,支撑梁16可以支撑在吹胀换热器的底部,方便了吹胀换热器的定位、安装。其中,壳体1的内壁上可以设有多个定位部17,多个定位部17间隔设置,每个定位部17包括两个定位凸起171,两个定位凸起171间隔设置以限定出定位槽15,每个定位凸起171的自由端均形成有导引面170,导引面170形成在两个定位凸起171的彼此相对的一侧;导引面170可以用于引导换热片212的安装,提升安装效率。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7和图26所示,第一换热部件2与壳体1的前壁面A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L1小于第一换热部件2与壳体1的后壁面B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L2,即在前后方向上,第一换热部件2与前壁面A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L1小于第一换热部件2与后壁面B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L2,则相对于后壁面B的内表面而言,第一换热部件2更为靠近前壁面A的内表面设置,第一换热部件2与后壁面B的内表面之间可以限定出上游连通腔室111,上游连通腔室111具有较大的容积,当换热装置100用于制冷时,上游连通腔室111存贮密度比外界空气密度大的冷空气,有利于冷空气的汇聚,冷空气在重力作用下加速自然下沉。
其中,由于前进风口10a贯通前壁面A,则第一换热部件2与前壁面A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L1指第一换热部件2与前进风口10a边缘所在的平面之间的距离。
例如,在图2-图7和图26的示例中,前壁面A与后壁面B平行间隔设置,第一换热部件2位于前壁面A和后壁面B之间,前进风口10a处的气流自前向后流入壳体1内以与第一换热部件2进行换热,由于第一换热部件2与前壁面A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L1小于第一换热部件2与后壁面B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L2,则在前壁面A的内表面和后壁面B的内表面中、第一换热部件2更为靠近前壁面A的内表面设置,使得相对于后壁面B,第一换热部件2更为靠近前进风口10a设置,则第一换热部件2与后壁面B的内表面之间可以限定出上游连通腔室111,在气流的流动方向上,上游连通腔室111位于第一换热部件2的下游,气流通过上游连通腔室111流向冷风出口10b。
当换热装置100用于制冷时,由于冷风出口10b位于前进风口10a的下方,与第一换热部件2换热后的空气形成为冷空气(可以理解为温度较低的空气),冷空气温度低、密度大,冷空气可以自发下沉,由于上游连通腔室111具有较大的容积,便于冷空气的大量汇聚,大量冷空气受到重力作用驱动,有利于冷空气的自发下沉,例如冷空气沿上下方向下沉至冷风出口10b处、并通过冷风出口10b排出,实现换热装置100的制冷;同时由于上游连通腔室111内冷空气的下沉,使得上游连通腔室111的上部形成低压区域,在压差驱动下,壳体1外的热空气(可以理解为温度较高的空气)会源源不断地从前进风口10a流至壳体1内以与第一换热部件2进行换热,从而可以在无需借助或者少量借助主动驱动装置例如风机的作用下,实现空气流动和冷热变化的循环,保证了换热装置100的制冷循环持续进行。
在图2、图19和图25的一些示例中,上游连通腔室111的下侧设有下游连通腔室112,下游连通腔室112由第一壁面A的内表面和第二壁面B的内表面限定出,且下游连通腔室112位于第一换热部件2的下侧,下游连通腔室112与冷风出口10b直接连通,上游连通腔室111通过下游连通腔室112与冷风出口10b间接连通,上游连通腔室111和下游连通腔室112共同构成连通腔室11,使得连通腔室11具有较大的体积,有利于冷空气的汇聚,进一步提升冷空气的自然下沉效果。
在另一些示例中,第一换热部件2与后壁面B的内表面接触设置,此时第一换热部件2与后壁面B的内表面之间未限定出上游连通腔室111、或者第一换热部件2与后壁面B的内表面之间的微小空间形成上游连通腔室111,而第一换热部件2的下侧设有下游连通腔室112,下游连通腔室112由前壁面A的内表面和第二壁面B的内表面限定出,下游连通腔室112与第一换热部件2的气流通道连通,从而同样可以保证冷空气自然下沉的效果,同时有利于节省换热装置100的占用空间。
在本申请的一些其他实施例中,前壁面A与后壁面B非平行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第一换热部件2与前壁面A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L1是指第一换热部件2的中心面与前壁面A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第一换热部件2与后壁面B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L2是指第一换热部件2的中心面与后壁面B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
第一换热部件2包括第一单排换热管组21,第一单排换热管组21包括中心线在第一平面2a的多个第一换热管211。在一些示例中,第一换热部件2包括一个第一单排换热管组21,第一换热部件2的中心面为第一平面2a。在另一些示例中,第一换热部件2包括多个第一单排换热管组21,多个第一单排换热管组21沿前后方向依次排布,每个第一单排换热管组21均具有第一平面2a,取沿前后方向的最外侧的两个第一平面2a,沿平行于前后方向作多条连线以连接上述两个第一平面2a,上述多条连线的中点限定出的平面为第一换热部件2的中心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7所示,第一换热部件2包括第一单排换热管组21,第一换热管211组包括中心线在第一平面2a上的多个第一换热管211,第一平面2a、第一平面2a在前壁面A上的正投影以及对应投影线形成空间Ω1,可以理解为空间Ω1为第一平面2a沿第一投影方向移动至第一平面2a在前壁面A上的正投影所扫过的空间,其中上述第一投影方向为第一平面2a朝向前壁面A的投影方向,则空间Ω1由第一平面2a和前壁面A的内表面限定出,第一平面2a、第一平面2a在后壁面B上的正投影以及对应投影线形成空间Ω2,可以理解为空间Ω2为第一平面2a沿第二投影方向移动至第一平面2a在后壁面B上的正投影所扫过的空间,其中上述第二投影方向为第一平面2a朝向后壁面B的投影方向,则空间Ω2由第一平面2a和第二壁面B的内表面限定出,空间Ω2的体积大于空间Ω1的体积。其中,第一平面2a为后文所述的第一换热部件2的排布平面。
当换热装置100用于制冷时,由于冷风出口10b位于前进风口10a的下方,与第一换热部件2换热后的空气形成为冷空气(可以理解为温度较低的空气),冷空气温度低、密度大,冷空气可以自发下沉,由于空间Ω2的体积较大,便于冷空气的大量汇聚,大量冷空气受到重力作用驱动,有利于冷空气的自发下沉,例如冷空气可以沿上下方向下沉至冷风出口10b处、并通过冷风出口10b排出,实现换热装置100的制冷;同时由于空间Ω2内冷空气的下沉,使得空间Ω2的上部形成低压区域,在压差驱动下,壳体1外的热空气(可以理解为温度较高的空气)会源源不断地从前进风口10a流至壳体1内以与第一换热部件2进行换热,从而可以在无需借助或者少量借助主动驱动装置例如风机的作用下,实现空气流动和冷热变化的循环,保证了换热装置100的制冷循环持续进行。
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一换热部件2包括多个第一单排换热管组21时,多个第一单排换热管组21沿前后方向依次排布,每个第一单排换热管组21均具有第一平面2a,取沿前后方向的最外侧的两个第一平面2a,沿平行于前后方向作多条连线以连接上述两个第一平面2a,上述多条连线的中心限定出的平面为第一换热部件2的中心面。此时,第一换热部件2的中心面、第一换热部件2的中心面在前壁面A上的正投影及对应投影线形成空间Ω1,即空间Ω1由第一换热部件2的中心面和前壁面A的内表面限定出,第一换热部件2的中心面、第一换热部件2的中心面在后壁面B上的正投影及对应投影线形成空间Ω2,即空间Ω2由第一换热部件2的中心面和后壁面B的内表面限定出。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7、图21、图25、图28和图29所示,第一换热部件2包括第一单排换热管组21,第一单排换热管组21包括中心线在第一平面2a的多个第一换热管211,第一平面2a与上下方向之间的夹角α’满足:-5°≤α’≤5°。其中,α’非零时,第一平面2a与上下方向具有交点,如果α’的角度为正,与上下方向平行的直线的正投影绕上述交点逆时针转动至与第一平面2a平行,转动角度为α’,如果α’的角度为负,与上下方向平行的直线的正投影绕上述交点顺时针转动至与第一平面2a平行,转动角度为-α’;α’为0°时,第一平面2a平行于上下方向设置,有利于节省换热装置100在前后方向的占据空间。由此,第一换热部件2布置灵活,便于实现换热装置100的灵活设计。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25、图28和图29所示,第一单排换热管组21为一个,例如第一换热部件2为单排蛇管换热器。再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单排换热管组21为多个,多个第一单排换热管组21沿前后方向依次排布。
在一些具体示例中,第一单排换热管组21为多个,每个第一单排换热管组21均具有第一平面2a,多个第一单排换热管组21的第一平面2a平行间隔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8、图21、图22-图29所示,壳体1上还具有顶进风口10d,壳体1外的空气可以自顶进风口10d流至壳体1内,使得换热装置100具有较大的进风面积,提升了换热装置100的换热效率。顶进风口10d位于前进风口10a的上方,冷风出口10b位于前进风口10a的下方,则在上下方向上,前进风口10a位于顶进风口10d和冷风出口10b之间,也就是说,在平行于上下方向的平面上,前进风口10a的正投影间隔位于顶进风口10d的正投影和冷风出口10b的正投影之间。由此,通过合理设置顶进风口10d的位置,可以进一步提升换热装置100的换热性能。
例如,前进风口10a形成在壳体1的前壁面上,冷风出口10b间隔设在前进风口10a的下方,顶进风口10d间隔设在前进风口10a的上方。另一些实施例中,顶进风口10d形成在壳体1的顶壁上(如图1、图8和图21所示),顶进风口10d的开口方向朝上设置。再一些实施例中,顶进风口10d形成在壳体1的前壁面上,顶进风口10d的开口方向朝前设置。再一些实施例中,顶进风口10d形成在第一斜壁面C上(如图22-图29所示),第一斜壁面C相对于壳体1的前壁面倾斜设置,顶进风口10d的开口方向朝前、朝上倾斜设置。换言之,顶进风口10d与前进风口10a形成在壳体1的同一壁面上、或分别形成在壳体1的不同壁面上。壳体1外的空气可以分别自前进风口10a和顶进风口10d流至壳体1内,有利于提升换热装置100的进风量,从而提升了换热装置100的换热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2-图29所示,换热装置100还包括第二换热部件4,第一换热部件2包括第一单排换热管组21,第一单排换热管组21包括中心线在第一平面2a的多个第一换热管211,第二换热部件4包括第二单排换热管组41,第二单排换热管组41包括中心线在第二平面4a的多个第二换热管411,第一平面2a与第二平面4a呈非零夹角,即第二换热部件4的排布平面与第一换热部件2的排布平面之间的夹角不等于0°。
例如,第一平面2a竖直布置,第二平面4a沿与竖直方向呈不等于0°的夹角的方向倾斜布置,有利于实现第二换热部件4相对于第一换热部件2的合理布置,使得第二换热部件4和第一换热部件2布置更加紧凑,避免第二换热部件4和第一换热部件2在某一方向上占据较大的空间,同时可以提升换热装置100的换热面积,从而提升换热效率、增强换热效果;当换热装置100用于制冷时,进一步有利于大量冷空气的汇聚,便于冷空气的自发下沉,降低风阻。
其中,第二换热部件4的排布平面为第二单排换热管组41的多个第二换热管411的排布方向与上述第二换热管411的延伸方向共同限定出的平面。第二换热部件4包括一个第二单排换热管组41时,例如第二换热部件4为单排蛇管换热器,第二换热部件4的排布平面与第二平面4a可以理解为同一平面。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换热部件4包括多个平行的第二单排换热管组41,第二换热部件4具有平行间隔设置的多个排布平面。
如图25、图26、图28和图29所示的示例中,第二换热部件4沿前后方向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与第一换热部件2沿前后方向的正投影错开设置,即在垂直于前后方向的平面上,第二换热部件4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与第一换热部件2的正投影错开设置,也就是说,在垂直于前后方向的平面上,第二换热部件4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不与第一换热部件2的正投影重合,还可以理解为,在垂直于前后方向的平面上,第二换热部件4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换热部件2的正投影外,进一步有利于第一换热部件2和第二换热部件4的合理布局,便于换热装置100更好地同时兼顾前进风口10a和顶进风口10d的进风,避免空气依次流经第一换热部件2和第二换热部件,避免第二换热部件4对与第一换热部件2换热后的空气造成较大的风阻。
在图25、图26、图28和图29的示例中,在垂直于前后方向的平面上,第二换热部件4的正投影完全与第一换热部件2的正投影错开设置,即第二换热部件4的正投影完全不与第一换热部件2的正投影重合,也就是说,第二换热部件4的正投影位于第一换热部件2的正投影外。当然,在本申请的其他一些示例中,在垂直于前后方向的平面上,第二换热部件4的正投影与第一换热部件2的正投影部分重合,即第二换热部件4的正投影的一部分落在第一换热部件2的正投影内、另一部分落在第一换热部件2的正投影外。
如图30-图32所示,第二换热部件4与第一换热部件2并联和/或串联。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0所示,第二换热部件4与第一换热部件2并联设置,第二换热部件4的进口和第一换热部件2的进口相连、第二换热部件4的出口和第一换热部件2的出口相连,换热介质的一部分分配至第二换热部件4中、另一部分分配至第一换热部件2中。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1所示,第二换热部件4与第一换热部件2串联设置,换热介质依次流经第一换热部件2和第二换热部件4、或者依次流经第二换热部件4和第一换热部件2。再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2所示,第二换热部件4与第一换热部件2并联和串联,例如第一换热部件2为多个,至少一个第一换热部件2与第二换热部件4串联,且至少一个第一换热部件2与第二换热部件4并联,或者第二换热部件4为多个,至少一个第二换热部件4与第一换热部件2串联,且至少一个第二换热部件4与第一换热部件2并联。由此,第二换热部件4与第一换热部件2之间灵活设置,有利于提升换热装置100的结构多样性。其中,换热介质为冷媒或水等。当换热介质用于降温时,换热介质可以自第一换热部件2的下部流入第一换热部件2、并从第一换热部件2的上部流出,空气可以在壳体1内大致由上向下流动,使得换热介质与空气大致呈逆流布置,有利于提升第一换热部件2的冷却效果。
如图25、图26、图28和图29所示,第二换热部件4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换热部件2的上侧。即,第一换热部件2在上下方向上具有第一端和第二端,第一端靠近顶进风口10d设置,第二端远离顶进风口10d设置,且在垂直于上下方向的平面上,第二换热部件4的正投影与第一端的正投影至少部分重合,从而通过顶进风口10d流入壳体1内的空气便于与第二换热部件4进行换热,有利于减薄换热装置100的厚度;在垂直于前后方向的平面上,第二换热部件4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高于第一换热部件2的正投影,换热后的冷空气直接下沉,冷空气流动路径上无需转弯,使得该部分冷空气阻力较小,有利于增强冷空气的自然下沉效果、加速气流自发流动,同时该部分冷空气的下沉使得第一换热部件2的下游侧形成负压,有利于带动外界更多空气沿前后方向通过前进风口10a流入壳体1内、并在与第一换热部件2换热后转弯同与第二换热部件4换热后的冷空气一起下沉至冷风出口10b流出,有利于实现空气流动的循环,提升换热效率。当换热装置100用于制冷时,第二换热部件4产生的冷凝水可以与第一换热部件2产生的冷凝水一起收集,方便了冷凝水的收集、排放。
例如,在图25、图26、图28和图29的示例中,顶进风口10d位于第一换热部件2的上方,第二换热部件4设在壳体1内,第二换热部件4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换热部件2上端的上方,此时,沿着上下方向,第二换热部件4的正投影可以与第一换热部件2上端的正投影部分重合,则第二换热部件4的一部分位于第一换热部件2上端的正上方,第二换热部件4的另一部分位于第一换热部件2上端的斜上方;或者沿着上下方向,第二换热部件4的正投影全部落在第一换热部件2上端的正投影内,则第二换热部件4完全位于第一换热部件2上端的正上方。由此,第二换热部件4产生的冷凝水可以向下流动至第一换热部件2上,以与第一换热部件2产生的冷凝水一起收集,有利于冷凝水的排放。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换热部件4与第一换热部件2为同一类型的换热器,此时第二换热部件4与第一换热部件2结构相同,以便于加工;或者,第二换热部件4与第一换热部件2为不同类型的换热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5所示,壳体1包括沿前后方向相对设置的前壁面A和后壁面B,壳体1内设有第一换热部件2和第二换热部件4,第一换热部件2与第二壁面B之间限定出上游连通腔室111,上游连通腔室111的下侧设有下游连通腔室112,下游连通腔室112由第一壁面A的内表面和第二壁面B的内表面限定出,以使上游连通腔室111和下游连通腔室112共同构成连通腔室11。第二换热部件4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换热部件2在上下方向上的靠近顶进风口10d的一侧。在上下方向上,连通腔室11的高度为H’,第一换热部件2和第二换热部件4的高度之和为h,则H’、h满足0.2<h/H’≤1,有利于换热装置100的实际结构布局,同时保证换热装置100的综合效果,其中h/H’的数值越小,说明存贮冷空气的空间越大,存贮的冷空气越多,增强了冷空气的重力作用,从而增强了冷空气的自发下沉效果,有利于提升换热装置100的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5、图26、图28和图29所示,第二换热部件4沿着从从前向后、自下向上的方向倾斜延伸,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换热装置100的换热面积,可以更好地利用顶进风口10d,使得通过顶进风口10d流至壳体1内的空气可以与第二换热部件4更好地换热,提升换热效率。当换热装置100用于制冷时,与第二换热部件4换热后形成的冷空气和与第一换热部件2换热后形成的冷空气可以大量汇聚,便于冷空气的自发下沉,而且在第二换热部件4倾斜布置的作用下,提升与第二换热部件4换热后形成的冷空气竖直向下的速度分量,进一步提升了冷空气的下沉效果,减少了冷空气流动方向的变更次数,降低了风阻,同时第二换热部件4产生的冷凝水可以沿第二换热部件4的倾斜方向向下流动,方便了冷凝水的汇聚、收集。
可以理解的是,第二换热部件4相对于上下方向的倾斜角度α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具体设置,例如α可以满足-30°≤α≤30°。
此外,第二换热部件4的布置方式不限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换热部件4平行于前后方向布置,例如在安装使用时,第二换热部件4水平布置。
在本申请的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壳体1上不具有顶进风口10d。再一些实施例中,换热装置100不具有顶进风口10d且不设置第二换热部件4,使得换热装置100的部件数量少、结构简单,便于换热装置100各部件的合理布局。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图4-图7、图25、图28和图29所示,第一换热部件2的下侧设有接水盒5,接水盒5至少用于收集第一换热部件2产生的冷凝水,接水盒5沿上下方向的正投影的至少大部分落在第一换热部件2沿上下方向的正投影内,即在垂直于上下方向的平面上,接水盒5的正投影的至少大部分落在第一换热部件2的正投影内,则在上下方向上,第一换热部件2可以遮挡接水盒5的至少大部分,便于保证接水盒5可以有效收集第一换热部件2产生的冷凝水,同时有利于减小接水盒5在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上的占据空间,可以避免接水盒5在左右方向上过长导致成本高,也可以避免接水盒5在前后方向上过长导致对换热后的空气造成较大的风阻,从而降低了接水盒5的成本,进一步有利于冷空气的自发下沉。其中,接水盒5正投影的大部分可以占据接水盒5正投影总面积的一半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至少大部分”可以理解为一半以上,则正投影的至少大部分占据正投影总面积的50%以上。则接水盒5的正投影的至少大部分占据接水盒5的正投影总面积的一半以上,即接水盒5的正投影的至少大部分占据接水盒5的正投影总面积的50%以上。“在垂直于上下方向的平面上,接水盒5的正投影的至少大部分落在第一换热部件2的正投影内”,可以理解为“在垂直于上下方向的平面上,接水盒5的正投影的一半以上落在第一换热部件2的正投影内”。
在图4-图6、图25、图28和图29的示例中,冷风出口10b位于第一换热部件2的下方,接水盒5设在壳体1内,接水盒5设在第一换热部件2的下侧,在垂直于上下方向的平面上,接水盒5正投影的大部分落在第一换热部件2的正投影内、另一小部分落在第一换热部件2的正投影外,则在上下方向上,第一换热部件2可以仅遮挡接水盒5的一部分,即在上下方向上,接水盒5的大部分可以隐藏在第一换热部件2的下方。
当然,本申请不限于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在垂直于上下方向的平面上,接水盒5的正投影全部落在第一换热部件2的正投影内,则在上下方向上,第一换热部件2可以完全遮挡接水盒5,从而进一步降低了接水盒5的风阻,利于冷空气的自发下沉。
可以理解的是,接水盒5收集的冷凝水可以回收再利用,例如壳体1上设置加湿装置,加湿装置用于将接水盒5内的冷凝水转化为加湿气流并输送至壳体1的风道内、或输送至冷风出口10b处、或直接输送至室内环境中,以调节室内空气的湿度。在一些示例中,加湿装置为超声波雾化装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接水盒5设于壳体1上,且接水盒5间隔设于第一换热部件2的下方,在左右方向上,接水盒5的长度大于或等于第一换热部件2的长度,以使接水盒5有效收集第一换热部件2滴落的全部冷凝水。
如图24所示的一些实施例中,接水盒5直线延伸,接水盒5的延伸方向与左右方向之间具有夹角β,β可以大于0°,使得接水盒5相对于左右方向倾斜设置,便于接水盒5内收集的冷凝水自发流向接水盒5的一端,方便了冷凝水的排放。其中,β可以满足2°≤β≤10°。当然,本申请不限于此,例如,如图27所示,接水盒5包括第一接水部51和第二接水部52,第一接水部51和第二接水部52朝向靠近彼此的方向、向下延伸,则第一接水部51和第二接水部52的连接处最低,同样方便了冷凝水的排放,其中第一接水部51和第二接水部52的连接处可以位于接水盒5在左右方向上的任意位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第一换热部件2的靠近接水盒5的一侧表面形成有倾斜部20,倾斜部20的至少部分相对于上下方向倾斜,倾斜部20的至少部分沿着从上到下、自后向前的方向倾斜延伸,则第一换热部件2产生的冷凝水可以向下流动,且冷凝水在流至倾斜部20时,冷凝水可以沿倾斜部20的延伸方向流动,并最终流至接水盒5。由此,倾斜部20可以引导冷凝水的流动,使得冷凝水在自第一换热部件2流至接水盒5的过程中,冷凝水在前后方向上占据的空间较小,从而可以减小接水盒55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进一步降低接水盒5造成的风阻。
例如,在图6和图7的示例中,第一换热部件2为管翅式换热器,管翅式换热器包括多个换热片212,多个换热片212间隔设置,每个换热片212沿上下方向延伸,换热片212可以引导冷凝水的流动,倾斜部20形成在换热片212的下边沿的后侧,倾斜部20由上向下、自后向前倾斜延伸,使得换热片212下边沿在前后方向上的宽度较小,换热片212下边沿的宽度小于换热片212上边沿的宽度,便于将冷凝水导向接水盒5。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和图7所示,第一换热部件2包括多个第一换热管211和多个换热片212,多个第一换热管211沿上下方向间隔布置,多个换热片212沿左右方向间隔布置,每个换热片212沿上下方向延伸,每个第一换热管211沿左右方向延伸以依次穿过多个换热片212,倾斜部20的前端向前延伸至不超过第一换热管211的后侧竖直外切线;当倾斜部20的前端向前延伸至第一换热管211的后侧竖直外切线时,倾斜部20的前端与第一换热管211的后侧壁上下正对设置。
可以理解的是,倾斜部20与前后方向之间的夹角γ可以根据实际应用具体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γ满足50°≤γ≤85°,例如γ为60°。
如图4-图7所示,接水盒5的顶部敞开以形成接水口50,在前后方向上,接水口50的宽度大于或等于换热片212下边沿的宽度;当接水口50的宽度与换热片212下边沿的宽度相等时,接水口50与换热片212下边沿上下对齐布置,有利于减小接水盒5产生的风阻。接水盒5的后侧壁相对于前后方向倾斜设置,且接水盒5的后侧壁由上向下、自后向前倾斜延伸,以进一步减小接水盒5产生的风阻,避免气流在接水盒5下方形成较大的滞留区,保证气流流动顺畅。
其中,接水盒5的后侧壁与上下方向之间的夹角0°<δ≤40°,例如δ为20°。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8和图9所示,换热装置100还包括附加部件6,附加部件6设于壳体1内,附加部件6包括热辐射部件61、电加热部件62、显控部件63、加湿部件64中的至少一个。例如,当附加部件6包括热辐射部件61时,热辐射部件61可以通过热辐射的方式向周围空气中传递热量,避免热辐射部件61的辐射表面因暴露于室内环境中而产生冷凝水,长期使用易滋生霉菌,本申请有利于实现附加部件6的长期使用,便于附加部件6的维护,当换热装置100制热时,可以综合辐射和对流两种方式进行制热;当附加部件6包括电加热部件62例如加热丝或其他加热元件,电加热部件62可以通过对流的方式向周围空气中传递热量;当附加部件6包括为显控部件63,显控部件63可以用于显示换热装置100的运行状态和/或环境参数,例如风速、环境温度、环境湿度等;当附加部件6包括为加湿部件64,加湿部件64可以用于向环境中输送加湿气流,以增加环境湿度,提升用户舒适性。
其中,附加部件6位于第一换热部件2的下侧,从而方便了附加部件6的设置,可以有效利于壳体1的内部空间,提升壳体1内部空间的利用率;附加部件6沿上下方向的正投影的至少大部分落在第一换热部件2沿上下方向的正投影内,即在垂直于上下方向的平面上,附加部件6的正投影的至少大部分落在第一换热部件2的正投影内,则在上下方向上,第一换热部件2可以遮挡附加部件6的至少大部分,有利于减小附加部件6在左右方向和前后方向上的占据空间,附加部件6在左右方向上不至于过长,降低附加部件6在前后方向上对换热后空气的风阻,从而降低了附加部件6的成本,进一步有利于冷空气的自发下沉。其中,附加部件6正投影的大部分可以占据附加部件6正投影总面积的一半以上。
可以理解的是,当附加部件6的表面温度较高时,例如在附加部件6包括热辐射部件61和/或电加热部件62的实施例中,壳体1的外表面设置防护件13,防护件13与附加部件6对应设置,以将附加部件6与用户有效隔离,避免用户直接触碰壳体1的外表面而被烫伤,有效保证了用户的使用安全。其中,防护件13可选为防护网130,但不限于此。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1所示,换热装置100还包括导风板7,导风板7可运动地设在冷风出口10b处,以调节冷风出口10b的出风方向和/或开关冷风出口10b,包括以下情况:(1)、导风板7相对冷风出口10b运动以调节冷风出口10b的出风方向;(2)、导风板7相对冷风出口10b运动以开关冷风出口10b;(3)、导风板7相对冷风出口10b运动以调节冷风出口10b的出风方向,而且导风板7实现冷风出口10b的打开、关闭。
例如,导风板7形成为导流片,通过导流片的运动来改变冷风出口10b的出风方向,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进一步扩大换热装置100的送风范围,使得整个室内空气能够形成较大范围的环流;当然,导流片也可用于开关冷风出口10b。又例如,导风板7形成为开关门,通过开关门的运动来开关冷风出口10b,则打开冷风出口10b以实现冷风出口10b的正常出风,关闭冷风出口10b以避免外界灰尘等通过冷风出口10b进入壳体1内,保证换热装置100的洁净;当然,开关门也可用于调节冷风出口10b的出风方向。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5所示,换热装置100还包括引风结构8,引风结构8与冷风出口10b沿前后方向相对设置,引风结构8具有朝向冷风出口10b延伸的导流面81,导流面81将壳体1内的气流朝向冷风出口10b引导,有利于减小气流的流动阻力,实现气流平滑流至冷风出口10b。
在图25的示例中,冷风出口10b形成在壳体1的前壁面上,引风结构8位于冷风出口10b的后侧,引风结构8的前侧壁面的至少部分形成导流面81;引风结构8形成为导流板,导流面81的横截面形成为曲线例如圆弧线,以将换热后的空气朝向冷风出口10b平滑引导,有利于气流平滑向前送出。其中,导流面81的导流角度在0°~90°(包括端点值)之间,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场景的需求。
可以理解的是,在一些示例中,引风结构8的外表面为壳体1外表面的一部分;在另一些示例中,引风结构8设在壳体1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5所示,冷风出口10b形成在壳体1的前壁面上,冷风出口10b的下端设有拦水结构14,拦水结构14形成为拦水条,拦水条自冷风出口10b的下端边缘向上竖直延伸、或向上倾斜延伸,以避免壳体1内壁上产生的冷凝水通过冷风出口10b滴落至室内,保证了室内的清洁。当然,冷风出口10b处也可以不设置拦水结构14。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8、图21和图22所示,换热装置100不包括风机,也就是说,换热装置100不设置风机,不采用风机来驱动气流流动;则换热装置100工作时,气流与第一换热部件2自然对流换热,有效降低了换热装置100的运行噪音,同时简化了换热装置100的结构,降低了换热装置100的功耗,降低成本;相对于设置风机的换热装置而言,不设置风机的换热装置100避免了风机运行产生的噪音和异响,有利于提升换热装置100的使用舒适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壳体1在前后方向上的厚度为D,壳体1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为W,壳体1在上下方向上的高度为H,D、W和H满足关系:D*W*H≥0.15m3、0.05≤D/W≤2、0.1≤H/W≤5、0.05≤D/H≤4。由此,壳体1具有合理的设计尺寸,便于适用于多种场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图8、图22、图25、图28和图29所示,冷风出口10b位于壳体1的下端,与第一换热部件2换热后的冷空气向下流向冷风出口10b,并通过冷风出口10b排出,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换热后空气流动方向的变更次数,在换热后空气的汇聚空间大小固定的前提下,便于保证冷风出口10b的出风参数满足要求,提升用户的舒适性;同时,在换热装置100占据空间一定的前提下,便于为换热后的空气提供了较大的汇聚空间,有利于空气的自发流动,提升空气在上下方向上的速度风量。例如,换热装置100用于制冷时,便于换热装置100为换热后的冷空气提供较大的汇聚空间,有利于冷空气的自发下沉。
在图29的示例中,冷风出口10b形成在壳体1下端的底壁上,冷风出口10b的开口方向朝下设置,与第一换热部件2换热后的冷空气可以向下流动,并可以通过冷风出口10b向下排出,进一步减少了冷空气流动方向的变更次数,降低了风阻,便于保证冷风出口10b的冷风参数满足要求。在图1、图8、图22和图27的示例中,冷风出口10b形成在壳体1下端的前壁面上。再一些示例中,冷风出口10b还可以形成在壳体1下端的侧壁面(例如左侧壁面、右侧壁面)上;或者,冷风出口10b形成在第二斜壁面D上(如图28所示),第二斜壁面D相对于壳体1的前壁面倾斜设置,即冷风出口10b的开口方向朝前、朝下倾斜设置。此外,在其他一些示例中,冷风出口10b形成在壳体1的上端。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3所示,壳体1上具有顶出风口10c,壳体1内的空气可以自顶出风口10c流至壳体1外,顶出风口10c形成在壳体1的顶部且位于前进风口10a的上方,即,在平行于上下方向的平面上,顶出风口10c的正投影间隔位于前进风口10a的正投影的上方;且顶出风口10c和冷风出口10b分别位于壳体1在上下方向上的两端,即冷风出口10b位于壳体1在上下方向上的一端,顶出风口10c位于壳体1在上下方向上的另一端。由此,通过设置顶出风口10c,冷风出口10b和顶出风口10c可以分别适用于换热装置100的制冷和制热,例如冷风出口10b适用于换热后的冷空气排出,顶出风口10c适用于换热后的热空气的排出,便于保证换热装置100的制冷效果和制热效果。
换热装置100用于制冷时,壳体1内的空气通过前进风口10a进入壳体1内并与第一换热部件2换热,换热后的空气形成为冷空气,冷空气密度较大、可以自发下沉,则冷空气向下流动至冷风出口10b,并通过冷风出口10b排出。前进风口10a处形成负压,壳体1外的空气通过前进风口10a流入壳体1内,继而与第一换热部件2换热。由此,实现了换热装置100的制冷循环,且换热装置100制冷运行过程中,空气与第一换热部件2自然对流传热,使得换热装置100出风柔和,有利于提升换热装置100的使用舒适性。
换热装置100用于制热时,壳体1内的空气通过前进风口10a进入壳体1内并与第一换热部件2换热,换热后的空气形成为热空气,热空气密度较小、可以自发上升,则热空气向上流动至顶出风口10c,并通过顶出风口10c排出。前进风口10a处形成负压,壳体1外的空气通过前进风口10a流入壳体1内,继而与第一换热部件2换热。由此,实现了换热装置100的制热循环,且换热装置100制热运行过程中,空气与第一换热部件2自然对流传热,使得换热装置100出风柔和,有利于提升换热装置100的使用舒适性。
在图33的示例中,顶出风口10c形成在壳体1的上端,顶出风口10c形成在壳体1的顶壁上,顶出风口10c的开口方向朝上设置,与第一换热部件2换热后的热空气可以向上流动,并通过顶出风口10c向上排出,有利于进一步减少热空气流动方向的变更次数,降低风阻,便于保证顶出风口10c的热风参数满足要求。在另一些示例中,顶出风口10c形成在壳体1上端的前壁面上,此时顶出风口10c的开口方向朝前设置。再一些示例中,顶出风口10c还可以形成在壳体1上端的侧壁面(例如左侧壁面、右侧壁面)上。再一些示例中,顶出风口10c形成在第一斜壁面C上,第一斜壁面C相对于壳体1的前壁面倾斜设置,即顶出风口10c的开口方向朝前、朝上倾斜设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3所示,换热装置100还包括第一切换阀91,第一切换阀91设于壳体1内,且第一切换阀91用于控制前进风口10a与冷风出口10b的连通和阻断。例如,第一切换阀91设在第一换热部件2的靠近冷风出口10b的一侧,以便于第一切换阀91控制前进风口10a与冷风出口10b的连通和阻断。
第一切换阀91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第一切换阀91切换至第一状态时,前进风口10a与冷风出口10b连通,则空气自前进风口10a进入壳体1内并与第一换热部件2换热,换热后的空气流向冷风出口10b并从冷风出口10b排出;第一切换阀91切换至第二状态时,前进风口10a与冷风出口10b阻断,即前进风口10a与冷风出口10b不连通,则空气自前进风口10a进入壳体1内并与第一换热部件2换热,换热后的空气无法从冷风出口10b排出。
如图33所示,换热装置100还包括第二切换阀92,第二切换阀92设于壳体1内,且第二切换阀92用于控制前进风口10a与顶出风口10c的连通和阻断。例如,第二切换阀92设在第一换热部件2的靠近顶出风口10c的一侧,以便于第二切换阀92控制前进风口10a与顶出风口10c的连通和阻断。
第二切换阀92具有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第二切换阀92切换至第一状态时,前进风口10a与顶出风口10c连通,则空气自前进风口10a进入壳体1内并与第一换热部件2换热,换热后的空气流向顶出风口10c并从顶出风口10c排出;第二切换阀92切换至第二状态时,前进风口10a与顶出风口10c阻断,即前进风口10a与顶出风口10c不连通,则空气自前进风口10a进入壳体1内并与第一换热部件2换热,换热后的空气无法从顶出风口10c排出。
由此,通过设置第一切换阀91和第二切换阀92,并相对切换第一切换阀91和第二切换阀92的状态,有利于换热装置100内换热后空气的集中汇聚,提升空气的自发流动效果。例如,换热装置100用于制冷时,第一切换阀91切换至第一状态、第二切换阀92切换至第二状态,有利于提升冷空气的自发下沉效果;换热装置100用于制热时,第一切换阀91切换至第二状态、第二切换阀92切换至第一状态,有利于提升热空气的自发上升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间隔设置”是指两个部件之间互相隔开、不接触,使得两个部件在空间上的间隔距离大于0。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冷媒循环系统200。
如图34和图35所示,冷媒循环系统200包括压缩机101和换热装置100,压缩机101位于换热装置100的壳体1外,可以节省壳体1的占用空间,且压缩机101与第一换热部件2相连通。其中,换热装置100为根据本申请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换热装置100。
压缩机101与第一换热部件2直接通过管路相连通(如图34所示),或者压缩机101与第一换热部件2之间设有换向装置104,此时压缩机101可以通过换向装置104与第一换热部件2相连通(如图35所示),但不限于此,只需保证压缩机101流出的换热介质可以流至第一换热部件2内即可。其中,换向装置104为四通阀,但不限于此。
在图34和图35的示例中,冷媒循环系统200还包括换热设备102和节流装置103,节流装置103连接在换热装置100和换热设备102之间。可以理解的是,冷媒循环系统200形成为单冷型系统,冷媒循环系统200可以仅用于制冷,此时换热装置100用于蒸发器,换热设备102用于冷凝器;或者冷媒循环系统200形成为冷暖型系统,冷媒循环系统200既可以用于制冷、也可以用于制热,此时换热装置100用于蒸发器,换热设备102用作冷凝器,或者换热装置100用作冷凝器,换热设备102用作蒸发器;但不限于此。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冷媒循环系统200,通过采用上述的换热装置100,出风柔和、运行噪音较低,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冷媒循环系统200的其他构成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其中,换热装置100在正常使用时,上下方向可以理解为竖向,换热装置100朝向用户的一侧为换热装置100的前侧,换热装置100背向用户的一侧为换热装置100的后侧,在用户面对换热装置100的前侧时,用户的左右两侧分别为换热装置100的左右两侧。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申请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申请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5)

1.一种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上具有前进风口和冷风出口,所述冷风出口设于前进风口的下方且位于壳体的底部,所述前进风口形成在壳体的前壁面上,所述壳体在前后方向上的厚度小于所述壳体在上下方向上的高度,且小于所述壳体在左右方向上的宽度;
第一换热部件,所述第一换热部件设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第一换热部件包括沿左右方向间隔开设置的多个换热片,所述第一换热部件与所述前进风口沿前后方向相对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的所述换热片沿所述左右方向的间距a的取值范围为2mm~1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部件与所述壳体的前壁面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L1小于所述第一换热部件与所述壳体的后壁面的内表面之间的距离L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部件包括第一单排换热管组,所述第一单排换热管组包括中心线在第一平面的多个第一换热管,所述第一平面、所述第一平面在所述壳体的前壁面上的正投影以及对应投影线形成空间Ω1,所述第一平面、所述第一平面在所述壳体的后壁面上的正投影以及对应投影线形成空间Ω2,所述空间Ω2的体积大于所述空间Ω1的体积,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上下方向之间的夹角α’满足:-5°≤α’≤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还具有顶进风口,所述顶进风口形成在所述壳体的顶部且位于所述前进风口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还包括:
第二换热部件,所述第二换热部件的至少部分位于所述第一换热部件的上侧,所述第二换热部件包括第二单排换热管组,所述第二单排换热管组包括中心线在第二平面的多个第二换热管,所述第一换热部件包括第一单排换热管组,所述第一单排换热管组包括中心线在第一平面的多个第一换热管,所述第一平面与所述第二平面呈非零夹角,且所述第二换热部件沿所述前后方向的正投影的至少部分与所述第一换热部件沿所述前后方向的正投影错开设置。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换热部件沿着从前向后、自下向上的方向倾斜延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部件的下侧设有接水盒,所述接水盒沿所述上下方向的正投影的至少大部分落在所述第一换热部件沿所述上下方向的正投影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部件的下侧表面形成有倾斜部,所述倾斜部的至少部分相对于所述上下方向倾斜,所述倾斜部的至少部分沿着从上到下、自后向前的方向倾斜延伸。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还包括:
附加部件,所述附加部件包括热辐射部件、电加热部件、显控部件、加湿部件中的至少一个,所述附加部件设于所述壳体内且位于所述第一换热部件的下侧,所述附加部件沿上下方向的正投影的至少大部分落在所述第一换热部件沿上下方向的正投影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还包括:
导风板,所述导风板可运动地设在所述冷风出口处,以调节所述冷风出口的出风方向和/或开关所述冷风出口。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还包括:
引风结构,所述引风结构与所述冷风出口沿所述前后方向相对设置,所述引风结构具有朝向所述冷风出口延伸的导流面,所述导流面将所述壳体内的气流朝向所述冷风出口引导。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还具有顶出风口,所述顶出风口形成在所述壳体的顶部且位于所述前进风口的上方。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换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还包括:
第一切换阀,所述第一切换阀设于所述壳体内,且用于控制所述前进风口与所述冷风出口的连通和阻断;和
第二切换阀,所述第二切换阀设于所述壳体内,且用于控制所述前进风口与所述顶出风口的连通和阻断。
15.一种冷媒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缩机和根据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装置,所述压缩机位于所述壳体外,且所述压缩机与所述第一换热部件相连通。
CN201922190855.6U 2019-12-06 2019-12-06 换热装置和冷媒循环系统 Active CN21169534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90855.6U CN211695349U (zh) 2019-12-06 2019-12-06 换热装置和冷媒循环系统
AU2020394759A AU2020394759B2 (en) 2019-12-06 2020-12-04 Heat exchange device and refrigerant circulation system
EP20895797.7A EP4023957A4 (en) 2019-12-06 2020-12-04 HEAT EXCHANGE DEVICE AND REFRIGERANT CIRCULATION SYSTEM
PCT/CN2020/133950 WO2021110144A1 (zh) 2019-12-06 2020-12-04 换热装置和冷媒循环系统
US17/718,179 US20220268453A1 (en) 2019-12-06 2022-04-11 Heat Exchange Device and Refrigerant Circulation Syste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190855.6U CN211695349U (zh) 2019-12-06 2019-12-06 换热装置和冷媒循环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695349U true CN211695349U (zh) 2020-10-16

Family

ID=727903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190855.6U Active CN211695349U (zh) 2019-12-06 2019-12-06 换热装置和冷媒循环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695349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10144A1 (zh) * 2019-12-06 2021-06-10 广东美的白色家电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换热装置和冷媒循环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10144A1 (zh) * 2019-12-06 2021-06-10 广东美的白色家电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换热装置和冷媒循环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695348U (zh) 换热装置和冷媒循环系统
CN211695347U (zh) 换热装置和冷媒循环系统
CN111829074B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JP2009121731A (ja) 空気調和機
CN211695349U (zh) 换热装置和冷媒循环系统
CN214949402U (zh) 空调器室内机
US20220268453A1 (en) Heat Exchange Device and Refrigerant Circulation System
CN113701239A (zh) 一种空调器
CN112923547B (zh) 换热装置、冷媒循环系统和换热装置的出风控制方法
CN216744630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15001918U (zh) 空调器室内机
JP3451621B2 (ja) 床下吹出形直近空調ユニット
CN114484611A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14949401U (zh) 空调器室内机
WO2021110145A1 (zh) 换热装置和冷媒循环系统
CN113007923B (zh) 换热器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12869981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20506963U (zh) 立式空调室内机
CN212227231U (zh) 一种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12657788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8120144U (zh) 导风板和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15001917U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216976922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及其导风板
CN213931186U (zh) 送风组件、壁挂机和空调系统
CN215175495U (zh) 吊顶式空调器的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