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22898B - 加湿净化装置 - Google Patents

加湿净化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22898B
CN112922898B CN202011410264.6A CN202011410264A CN112922898B CN 112922898 B CN112922898 B CN 112922898B CN 202011410264 A CN202011410264 A CN 202011410264A CN 112922898 B CN112922898 B CN 11292289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lade
air
hub
water
dispos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10264.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22898A (zh
Inventor
郑载赫
梁承德
崔硕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129228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2289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2289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2289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8/0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 F24F8/1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by separation, e.g. by filtering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2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 F24F1/0328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with means for purifying supplied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26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 F04D29/28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for centrifug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for radial-flow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281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for centrifug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for radial-flow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for fans or blowers
    • F04D29/282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for centrifug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for radial-flow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for fans or blowers the leading edge of each vane being substantially parallel to the rotation axi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46/00Filters or filte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 B01D46/42Auxiliary equipment or operation thereof
    • B01D46/4236Reducing noise or vibration emiss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17/00Radial-flow pumps, e.g. centrifugal pumps;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17/06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5/00Pumping installations or systems
    • F04D25/02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 F04D25/08Units comprising pumps and their driving means the working fluid being air, e.g. for ventil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26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 F04D29/28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for centrifug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for radial-flow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281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for centrifug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for radial-flow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for fans or blow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26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 F04D29/28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for centrifug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for radial-flow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30Van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26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 F04D29/32Rotors specially for elastic fluids for axial flow pumps
    • F04D29/38Blad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4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44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 F04D29/441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444Bladed diffus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5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axial pumps
    • F04D29/54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 F04D29/541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66Combating cavitation, whirls, noise, vibration or the like; Balancing
    • F04D29/661Combating cavitation, whirls, noise, vibration or the like; Balancing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663Sound attenu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66Combating cavitation, whirls, noise, vibration or the like; Balancing
    • F04D29/661Combating cavitation, whirls, noise, vibration or the like; Balancing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666Combating cavitation, whirls, noise, vibration or the like; Balancing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by means of rotor construction or layout, e.g. unequal distribution of blades or van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66Combating cavitation, whirls, noise, vibration or the like; Balancing
    • F04D29/661Combating cavitation, whirls, noise, vibration or the like; Balancing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667Combating cavitation, whirls, noise, vibration or the like; Balancing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by influencing the flow pattern, e.g. suppression of turbulenc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70Suction grids; Strainers; Dust separation; Cleaning
    • F04D29/701Suction grids; Strainers; Dust separation; Cleaning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703Suction grids; Strainers; Dust separation; Cleaning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specially for fans, e.g. fan guar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70Suction grids; Strainers; Dust separation; Cleaning
    • F04D29/701Suction grids; Strainers; Dust separation; Cleaning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04D29/705Adding liqui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2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 F24F1/028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air supply means, e.g. fan casings, internal dampers or ducts
    • F24F1/0287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characterised by air supply means, e.g. fan casings, internal dampers or ducts with vertically arranged fan axi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2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 F24F1/037Self-contained 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i.e. with all apparatus for treatment installed in a common casing with humidification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082Grilles, registers or guard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3/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 F24F3/12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 F24F3/14Air-conditioning systems in which conditioned primary air is supplied from one or more central stations to distributing units in the rooms or spaces where it may receive secondary treatment; Apparatu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such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eatment of the air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and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dehumidific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6/00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 F24F6/12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forming water dispersions in the air
    • F24F6/14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forming water dispersions in the air using nozzl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6/00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 F24F6/12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forming water dispersions in the air
    • F24F6/16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by forming water dispersions in the air using rotating el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8/00Treatment, e.g. purification, of air supplied to human living or working spaces otherwise than by heating, cooling, humidifying or drying
    • F24F8/80Self-contained air purifi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79/00Filters adapt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pecific uses
    • B01D2279/40Filters adapted for separating dispersed particles from gases or vapours specially modified for specific uses for cleaning of environmental air, e.g. by filters installed on vehicles or on stree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DINDEXING SCHEME FOR ASPECTS RELATING TO NON-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GAS-TURBINES OR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5D2240/00Components
    • F05D2240/10Stators
    • F05D2240/12Fluid guiding means, e.g. vanes
    • F05D2240/122Fluid guiding means, e.g. vanes related to the trailing edge of a stator van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DINDEXING SCHEME FOR ASPECTS RELATING TO NON-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GAS-TURBINES OR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5D2240/00Components
    • F05D2240/10Stators
    • F05D2240/12Fluid guiding means, e.g. vanes
    • F05D2240/124Fluid guiding means, e.g. vanes related to the suction side of a stator van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5INDEXING SCHEMES RELATING TO ENGINES OR PUMPS IN VARIOUS SUBCLASSES OF CLASSES F01-F04
    • F05DINDEXING SCHEME FOR ASPECTS RELATING TO NON-POSITIVE-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GAS-TURBINES OR JET-PROPULSION PLANTS
    • F05D2240/00Components
    • F05D2240/20Rotors
    • F05D2240/30Characteristics of rotor blades, i.e. of any element transforming dynamic fluid energy to or from rotational energy and being attached to a rotor
    • F05D2240/304Characteristics of rotor blades, i.e. of any element transforming dynamic fluid energy to or from rotational energy and being attached to a rotor related to the trailing edge of a rotor blad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4Means for preventing or suppressing nois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6/00Air-humidification, e.g. cooling by humidification
    • F24F2006/008Air-humidifier with water reservoi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Air Humidification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加湿净化装置,通过在送风风扇的叶片形成规定周期的波浪来能够使由吐出空气所引起的运转噪音最小化,并且能够在所述叶片的后缘形成波浪,由此对分离出的空气形成相位差,从而能够减小吐出空气的流动噪音。

Description

加湿净化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加湿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空气调节装置包括:用于控制空气的温度的空调机;通过去除空气中的杂质来保持清洁度的空气净化器;向空气中提供水分的加湿器;用于去除空气中的水分的除湿器等。
现有的加湿器划分为:在振动板雾化水并向空气中吐出的振动式;和在加湿过滤器中自然蒸发水的自然蒸发式。
所述自然蒸发式加湿器划分为:利用驱动力来使圆盘(disk)进行旋转,并且使空气中的水在圆盘表面上自然蒸发的圆盘式加湿器;和在被水浸湿的加湿媒介中通过进行流动的空气来自然蒸发的加湿过滤器式加湿器。
在韩国专利公开号第10-2017-0051107号(以下,称为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加湿空气净化装置。
然而,在现有技术的加湿空气净化装置中,在为了增加风量而使送风风扇高速运转的情况下,存在有因风量的增加而产生大量噪音的问题。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韩国公开专利公报第10-2017-0051107号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包括能够使由送风风扇的吐出空气而引起的运转噪音最小化的送风风扇的加湿净化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对穿过送风风扇的叶片的空气形成相位差来能够减小空气的流动噪音的加湿净化装置。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过改善从送风风扇的叶片分离出的吐出空气的流动分布来能够减小空气的流动噪音的加湿净化装置。
本发明的课题不限于以上提及的课题,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通过以下记载清楚地理解未提及的其他课题。
在本发明中,通过在送风风扇的叶片形成规定周期的波浪(wave),来能够使由吐出空气所引起的运转噪音最小化。
在本发明中,通过在送风风扇的叶片的后缘形成波浪来能够对分离出的空气形成相位差,从而能够减小吐出空气的流动噪音。
在本发明中,在送风风扇的叶片的翼展方向上形成峰和谷,由此能够改善吐出空气的流动分布,并且能够减小空气的流动噪音。
在本发明中,可以包括:轮毂,旋转轴结合于其;护罩,其与所述轮毂隔开而配置,并且在其中央部形成有用于吸入空气的吸入口;以及多个叶片(blade),其配置在所述轮毂和所述护罩之间,并且结合于所述轮毂和所述护罩,所述叶片可以从所述护罩朝向所述轮毂的方向形成,并且可以形成有包括峰和谷的规定周期的波形。
所述叶片可以包括:第一叶片,其结合于所述轮毂和所述护罩,并且形成有后缘;和第二叶片,其结合于所述轮毂和护罩并与所述第一叶片形成为一体,并且形成有前缘,所述波形可以形成于所述第一叶片。
所述第一叶片的波形可以延伸至所述后缘。
还包括分割线,其通过注塑成型来形成,并且配置在所述第一叶片和所述第二叶片之间。
以所述旋转轴为基准,可以从所述分割线朝向所述后缘的方向形成所述波形。
所述峰和所述谷可以从所述分割线朝向所述后缘的方向长长地延伸。
所述波形的峰和谷可以延伸至所述后缘。
当将所述叶片的长度方向上的线设为翼展时,所述峰和所述谷可以沿着所述翼展的方向形成。
当将所述叶片的长度方向上的线设为翼展时,所述波形的周期可以形成为所述翼展的方向上的高度的30%至12%。
所述波形的振幅可以形成为所述叶片的厚度的0.2倍至2倍。
以从所述前缘到所述后缘的方向为基准,所述分割线和所述前缘的隔开距离可以为所述翼展长度的50%至70%。
所述分割线的顶端可以连接于所述叶片的上侧边缘。
所述分割线的底端可以连接于所述叶片的下侧边缘。
所述护罩可以包括:吸入口引导件,其用于形成所述吸入口;和护罩引导件,其配置成从所述吸入口的顶端朝向半径方向的外侧倾斜,并且,所述分割线的底端可以配置于所述吸入引导件的上侧。
所述分割线可形成在比所述吸入引导件更靠向半径方向的外侧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加湿净化装置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分解立体图。
图3是图2的正面剖视图。
图4是配置在图1的基体内部的送风壳体和过滤器壳体的结合立体图。
图5是从图4的下部观察时的立体图。
图6是图4的分解立体图。
图7是图4中示出的送风壳体的立体图。
图8是图7的局部剖开立体图。
图9是图7中示出的扩散叶片的俯视图。
图10是图7中示出的扩散叶片的主视图。
图11是图3中示出的送风单元的放大剖视图。
图12是图11中示出的送风风扇的主视图。
图13是图12的送风风扇的剖视图。
图14是图6中示出的送风风扇的下部立体图。
图15是图14中示出的叶片的主视图。
图16是图15的叶片的主视图。
图17是图15中示出的叶片的侧视图。
图18A至图18C是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叶片的送风风扇的局部放大图。
图19是现有技术和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风量和噪音的图表。
附图标记说明
10:过滤器组件             20:送风单元
300:水槽                  400:浇水单元
50:加湿媒介               55:吐出加湿媒介
100:空气清洁模块          110:基体
120:上主体                125:水槽插入空间
130:下主体                140:上内主体
170:空气引导件            200:空气清洗模块
210:可视主体              230:顶盖组件
1400:吐出格栅             1500:送风壳体
1510:外壳体               1540:内壳体
1560:扩散叶片             1570:第一叶片
1580:第二叶片             1591:第一扫掠角
1592:第二扫掠角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的实施例,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以及实现它们的方法将变得显而易见。然而,本发明不限于以下公开的实施例,而是可以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实现,提供本实施例仅是为了使本发明的公开完整,并将发明的范畴充分告知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本发明仅由权利要求的范围限定。在整个说明书中,相同的附体标记指代相同的构成要素。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加湿净化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图2的正面剖视图。
参照图1至图3,本实施例的加湿净化装置包括:空气清洁模块100;和放置在所述空气清洁模块100的上侧的空气清洗模块200。
所述空气清洁模块100在吸入外部空气之后进行过滤,并将过滤空气提供到所述空气清洗模块200。所述空气清洗模块200接收所述过滤空气并实施用于提供水分的加湿,然后将加湿空气吐出到外部。
所述空气清洗模块200包括用于储存水的水槽300。当从所述空气清洁模块100分离出所述空气清洗模块200时,所述水槽300可以与所述空气清洗模块200一起分离。所述空气清洗模块200可分离地放置在空气清洁模块100的上方。
用户可以从所述空气清洁模块100朝向上侧分离出空气清洗模块200。被分离出的所述空气清洗模块200可以容易清扫。并且,用户还可以对使空气清洗模块200分离出的空气清洁模块100的内部进行清扫。在分离出了所述空气清洗模块200的情况下,所述空气清洁模块100的顶面朝向用户敞开。
所述空气清洁模块100可以包括后述的过滤器组件10,并且可以在从基体110分离出过滤器组件10之后对其进行清扫。
用户可以向所述空气清洗模块200供应水。在所述空气清洗模块200形成有供水流路109,所述供水流路109能够从外部向所述水槽300供应水。
所述供水流路109构成为与用于吐出空气的吐出流路107分开。吐出的空气经由所述吐出流路107被吐出,而经由所述供水流路109吐出的空气被最小化或阻断。
所述供水流路109构成为,能够随时向所述水槽供应水。例如,即使在所述空气清洗模块200运转的期间,也可以通过供水流路供应水。例如,即使在所述空气清洗模块200结合到空气清洁模块100的状态下,也可以通过供水流路供应水。例如,即使在所述空气清洗模块200从空气清洁模块100分离的状态下,也可以通过供水流路供应水。
另一方面,当通过所述供水流路109来实施上部供水时,从上部供应了的水可以经由所述供水流路109和吐出流路107而流入到水槽300的内部。
所述空气清洁模块100和空气清洗模块200经由连接流路103相连接。由于所述空气清洗模块200可分离,因此,所述连接流路103被分散配置在空气清洁模块100和空气清洗模块200。当将所述空气清洗模块200放置到空气清洁模块100时,空气清洗模块200的流路和空气清洁模块100的流路经由连接流路103而彼此连通。
将形成于所述空气清洁模块100的连接流路定义为清洁连接流路104,将形成于所述空气清洗模块200的连接流路定义为加湿连接流路105。
以下,进一步对空气清洁模块100和空气清洗模块200进行详细说明。
所述空气清洁模块100包括:基体110;过滤器组件10,其配置在所述基体110,用于过滤空气;以及送风单元20,其配置在所述基体110,用于使空气进行流动。
所述基体110由上主体120和下主体130构成。所述上主体120层叠在所述下主体130的上侧,并且,所述上主体120和下主体130被组装到一起。
空气流动到所述基体110的内部。
在所述下主体130的下侧配置有吸入流路101,在所述下主体130的内部配置有过滤流路102,并且,在所述下主体130的上侧配置有送风流路108。
为了形成所述吸入流路101,配置有从下侧对所述下主体130进行支撑的下主体支撑件190。所述过滤流路102配置在所述下主体130的内部,并且被配置成贯通所述过滤器组件10。
所述送风流路108形成在所述送风单元20的上侧。从所述送风单元20吐出的过滤空气经由空气清洗流入口31而流入到所述水槽300的内部。
所述过滤器组件10可装卸地组装于所述基体110。
所述过滤器组件10提供过滤流路102,并且对外部空气实施过滤。所述过滤器组件10是,能够相对于所述基体110在水平方向上进行装卸的结构。所述过滤器组件10被配置成,与沿着垂直方向逆向流动的空气的流动方向交叉。所述过滤器组件10沿着水平方向进行滑动,并且对沿着垂直方向朝向上侧流动的空气进行过滤。所述过滤器组件10水平地配置,并且在上下方向上形成过滤流路102。
所述过滤器组件10可以相对于所述基体110沿着水平方向进行滑动。
在所述过滤器组件10的上侧配置有送风单元20。
所述送风单元20用于产生空气流动。所述送风单元20配置在所述基体110的内部,用于使空气从下侧朝向上侧进行流动。
所述送风单元20由送风壳体1500、送风马达22以及送风风扇(未图示)构成。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送风马达22配置在上侧,而送风风扇配置在下侧。将所述送风马达22的马达轴朝向下方设置,并且组装到所述送风风扇。
所述送风壳体1500配置在所述基体110的内部。所述送风壳体1500提供流动空气的流路。在所述送风壳体1500配置有所述送风马达22和送风风扇。
所述送风壳体1500配置在所述过滤器组件10的上侧,并且配置在所述上主体120的下侧。
所述送风壳体1500在其内部形成有送风流路108。所述送风风扇配置在所述送风流路108。所述送风流路108使过滤流路102和清洁连接流路104相连接。
所述送风风扇的工作原理与离心风扇相似,但是,其吐出方向形成为朝向上侧倾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送风风扇在从下侧吸入空气之后,朝向半径方向的外侧和上侧吐出空气。所述送风风扇形成为其外侧端朝向半径反向的上侧。
所述送风马达22配置在所述送风风扇的上侧,使得与流动的空气的接触最小化。所述送风马达22被送风风扇围绕而设置。所述送风马达22并不设置于由所述送风风扇所形成的空气流路上,并且不会对在送风风扇的作用下进行流动的空气产生阻力。
所述上主体120形成基体110的外形,并且组装在下主体130的上侧。
所述空气清洗模块200以可分离的方式放置于所述上主体120。
所述上主体120包括:上外主体(upper outer body)128,其形成基体110的外形,并且与所述下主体130相结合;上内主体(upper inner body)140,其配置在所述上外主体128的内侧,所述水槽300插入于所述上内主体140,并且提供连接流路103;以及空气引导件170,其用于使所述上内主体140和上外主体128相结合,并且用于将空气引导至所述水槽300。
在所述上内主体140的内侧形成有水槽插入空间125,所述空气清洗模块200的水槽300以可分离的方式插入到所述水槽插入空间125。
所述上内主体140的外侧与所述送风流路108连通。形成有贯通所述上内主体140的内侧和外侧的的上流入口121,并且所述上流入口121与所述空气清洗流入口31相对应。所述空气清洗流入口31可以位于所述上流入口121的内侧。
所述上流入口121和空气清洗流入口31用于使所述水槽300的内部和送风流路108连通。在所述上内主体140的内部形成有水槽插入空间125,以能够插入水槽300。
在所述上主体120中,将连接流路和水槽插入空间分开配置,因此,能够使水槽300的流入到连接流路的水最小化。尤其,连接流路被上内主体140分隔开而配置在用于储存水的空间的外侧,因此能够防止水流入到连接流路。
所述上内主体140的上侧形成开口,所述水槽300插入于所述上内主体140的开口。所述上内主体140形成用于使过滤空气流入的清洁连接流路104中的一部分。
在所述上内主体140形成有与空气清洗流入口31相对应的上流入口121。所述上流入口121不是必需的构成要素。只要上主体120具有使所述空气清洗流入口31露出到连接流路103的形状即可。
所述空气引导件170用于将经由清洁连接流路104而供应到的空气引导至所述上流入口121。所述空气引导件170将沿着基体110的外侧上升的空气聚集到其内侧。所述空气引导件170用于转换从下侧朝向上侧进行流动的空气的流动方向。但是,所述空气引导件170用于转换空气的流动方向,并且通过使其角度最小化来使空气的流动阻力最小化。
所述空气引导件170形成为360度围绕上内主体140的外侧。所述空气引导件170在360度的全方向上将空气引导至所述水槽300。所述空气引导件170将沿着下主体130的外侧引导了的空气聚集到其内侧并供应到水槽300。通过如上所述的结构,能够充分确保供应到所述水槽300的空气的流量。
在所述上主体120可以形成有把手129。空气清洗模块200放置于所述上主体120,由此通过所述把手129可以抬起加湿净化装置整体。
以所述上流入口121为基准,在其外侧配置有清洁连接流路(未图示),而在其内侧配置有水槽插入空间125。沿着所述清洁连接流路104进行流动的空气穿过上流入口121。在所述水槽300放置于水槽插入空间125的情况下,穿过所述上流入口121的过滤空气将会流入到水槽300的内部。
另一方面,在上主体120的上侧结合有外部可视主体214。
所述外部可视主体214虽然是可视主体210的构成,但是,在本实施例中,其固定于上主体120。与本实施例不同,所述外部可视主体214也可以固定于空气清洗模块200。与本实施例不同,所述外部可视主体214是可以删除的构成。
所述外部可视主体214固定于上主体12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外部可视主体214结合于上外主体128。所述外部可视主体214与上外主体128的外侧面形成连续的表面。
外部可视主体214由能够透视其内部的材质形成。所述外部可视主体214可以由透明或半透明的材质形成。
在所述空气清洁模块100和空气清洗模块200中的至少一个,可以配置有用于向用户显示运转状态的显示模块160。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基体110设置有用于向用户显示加湿净化装置的运转状态的显示模块160。
在所述外部可视主体214的内侧配置有显示模块160。所述显示模块160配置成紧贴于外部可视主体214的内侧面。当俯视所述显示模块160时,其呈圆环形状。所述水槽300插入到所述显示模块160的内侧。
所述显示模块160支撑于外部可视主体214。所述显示模块160的内侧边缘支撑于上内主体环126。所述显示模块160可以与基部连接器260制作成一体。
所述显示模块160的内侧支撑于上内主体140,而其外侧支撑于外部可视主体214。
在本实施例中,当俯视观察所述显示器模块160时,其呈环形状。与本实施例不同,所述显示器模块160可以形成为弧形状。所述显示器模块160的表面由能够反射光的材质形成,或者涂覆有能够反射光的材质。
因此,当在所述可视主体210凝结有水滴时,凝结于可视主体210的水滴可以投影或反射到显示器模块160的表面。当凝结的水滴从所述可视主体210流下时,也会在所述显示器模块160出现同样的效果。
这种效果给用户带来视觉刺激,并且使用户能够直观地认知正在实施加湿。投影到所述显示器模块160的水滴图像不仅具有给用户带来清凉感的感性效果,而且还具有能够了解加湿状态的功能性效果。
所述显示器模块160的上侧面倾斜地形成。所述显示器模块160形成为朝向用户一侧倾斜。因此形成为其内侧高且其外侧低。
所述加湿连接流路105配置在水槽300侧壁的外侧。所述清洁连接流路104配置在上内主体140的外侧。
接着,参照图2或图3,对空气清洗模块200的各个构成进行说明。
所述空气清洗模块200包括:水槽300,其储存有用于加湿的水,并且可分离地放置于所述空气清洁模块100;浇水(watering)单元400,其配置在所述水槽300的内部,并且用于向水槽300的内部喷射储存于所述水槽300的水;加湿媒介50,其被从所述浇水单元400喷射的水浸湿,并且用于向流动的空气提供水分;可视主体210,其与所述水槽300结合,并且由能够看到其内部的材质形成;顶盖组件230,其可分离地放置于所述可视主体210,并且提供用于吐出空气的吐出流路107和用于供应水的供水流路109;以及吐出格栅1400,其配置在所述顶盖组件230的下侧,覆盖所述吐出流路107。
所述空气清洗模块200向过滤空气提供加湿。所述空气清洗模块200可以在水槽300的内部实现雨景。所述空气清洗模块200用于喷射储存于水槽300中的水并使其进行循环。所述空气清洗模块200用于使所储存的水转换成小尺寸的液滴,并且通过飞散的液滴与过滤空气接触。当通过飞散的水滴来清洗(washing)过滤空气时,将会实现加湿和过滤。
所述空气清洗模块200包括水槽300、浇水单元400、加湿媒介50、可视主体210、顶盖组件230以及提手180。
所述提手180结合于可视主体210,并且在所述可视主体210进行旋转,而且容纳于所述可视主体210。通过所述提手180可以只将空气清洗模块200容易提起,并且可以将其从所述空气清洁模块100分离。
在本实施例的加湿净化装置中,电源连接到所述空气清洁模块100,并且所述空气清洗模块200经由所述空气清洁模块100接收电源。
由于所述空气清洗模块200是能够与所述空气清洁模块100分离的结构,因此,所述空气清洁模块100和空气清洗模块200具备可分离的电源供应结构。
由于所述空气清洁模块100和空气清洗模块200通过所述上主体120可分离地组装,因此,在所述上主体120配置有用于向所述空气清洗模块200提供电源的基部连接器260。
在所述空气清洗模块200的顶盖组件230配置有需要电源的操作模块240。在所述空气清洗模块200配置有以可分离的方式连接于所述基部连接器260的顶部连接器270。所述顶部连接器270配置于顶盖组件230。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能够分离出所述顶盖组件230,因此,可以简便地对可视主体210的内侧面或水槽300的内侧面进行清扫。
所述顶盖组件230设置成能够与所述可视主体210分离。在所述顶盖组件230配置有与基部连接器260电连接的顶部连接器270。
当放置有所述顶盖组件230时,顶部连接器270将会放置于基部连接器260的上侧。所述顶盖组件230经由所述顶部连接器270从所述基部连接器260接收电力。
在所述供水流路109的周边,配置有用于显示所述水槽300的水位的水位显示部247。因此,用户在供水时可以确认到不可见的水槽300内的水位有多高。由此,通过在用户供水的视线上配置水位显示部247,能够防止用户过多地供水,并且能够防止水从水槽300溢出。
所述水位显示部247配置于所述顶盖组件230。所述顶部连接器270和基部连接器260的可分离的电源供应结构能够有效地实施上部供水。
所述水槽300可分离地放置于所述上主体120。所述浇水单元400配置在所述水槽300的内部,并且在所述水槽300的内部进行旋转。
所述水槽300包括:水槽主体320,其用于储存水;空气清洗流入口31,其形成为贯通所述水槽主体320的侧壁;以及水槽主体延伸部380,其从所述水槽主体320朝向上侧延伸而形成,并且结合于所述可视主体210。
所述水槽主体320形成有底部面和侧壁,并且其上侧呈开口。所述空气清洗流入口31贯通所述侧壁。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水槽主体320形成为其上侧呈开口的圆筒形。与本实施例不同,所述水槽主体320可以形成为各种形状。
所述水槽主体延伸部380从所述水槽300朝向上侧延伸而形成。所述水槽主体延伸部380形成所述空气清洗流入口31。在所述水槽主体延伸部380之间形成有所述空气清洗流入口31。
所述空气清洗流入口31贯通水槽主体320的侧面而形成。所述空气清洗流入口31可以在360度的全方向上形成于水槽主体320。
所述水槽主体延伸部380将从所述可视主体210的内侧面流下的水引导至所述水槽300的内部。通过对从所述可视主体210流下的水进行引导,能够使滴水的噪音最小化。
所述水槽主体延伸部380紧固在可视主体210的底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可视主体210与所述水槽300分开制造并组装在一起。与本实施例不同,所述可视主体210和水槽300可以制成一体,并且所述可视主体210可以是所述水槽300的一部分构成。
例如,可以通过双重注塑来使所述水槽300的部分构成形成为透明材质。在该情况下,可视主体210不会制造成单独的部件。
在本实施例中,利用所述水槽主体320的构成来形成空气清洗流入口31。与本实施例不同,也可以在所述可视主体210配置水槽主体延伸部380,由此形成空气清洗流入口31。
另外,与本实施例不同,可以将多个水槽主体延伸部380中的一部分配置在水槽300,并且将多个水槽主体延伸部380中的其余部分配置在可视主体210,由此形成空气清洗流入口31。另外,与本实施例不同,可以在与可视主体210和水槽300分开的单独的构成,形成空气清洗流入口31。另外,与本实施例不同,可以在可视主体210形成开口面而形成空气清洗流入口31,并且在水槽300也形成开口面而形成空气清洗流入口31。在本申请中,多个是指两个以上。
即,所述空气清洗流入口31可以配置在水槽300和可视主体210中的至少任意一个。所述空气清洗流入口31可以通过水槽300和可视主体210的结合形成。可以将所述空气清洗流入口31配置在与水槽300和可视主体210分开的单独的构成中,然后将其配置在水槽300和可视主体210之间。所述空气清洗流入口31可以通过所述水槽300和可视主体210的结合形成。
所述可视主体210的上侧和下侧呈开口。当俯视观察时,所述可视主体210的上侧和下侧分别形成为圆形的开口。
所述可视主体210的下侧开口的直径小于上侧开口的直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顶盖组件230经由所述可视主体210的上侧开口而插入,并且可分离地放置在所述可视主体210的内侧面。
所述浇水单元400具有向加湿媒介50供水的功能。所述浇水单元400具有使加湿过程可视化的功能。所述浇水单元400在空气清洗模块200的内部实现雨景(rainview)。
所述浇水单元400通过使浇水壳体800进行旋转来吸入所述水槽内部的水,并且将被吸入的水朝向上侧抽吸,而且朝向半径方向的外侧喷射被抽吸的水。所述浇水单元400包括浇水壳体800,所述浇水壳体800向其内部吸入水,并且将被吸入的水朝向上侧抽吸,然后将其喷向半径方向的外侧。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喷射水,使浇水壳体800进行旋转。与本实施例不同,也可以使用喷嘴代替所述浇水壳体800而喷射水。可以通过从喷嘴喷射水来向加湿媒介50供水,也可以类似地实现雨景。根据不同实施例,也可以从喷嘴喷射水并使喷嘴进行旋转。
从所述浇水壳体800喷射的水将会浸湿所述加湿媒介50。从所述浇水壳体800喷射出的水可以喷向所述可视主体210和加湿媒介50中的至少任意一个。
喷向可视主体210的水可以实现雨景。喷向加湿媒介50的水将会在加湿过滤空气的过程中使用。在朝向可视主体210喷射水而实现雨景之后,从可视主体210流下的水可以浸湿加湿媒介50。
在本实施例中,在浇水壳体800配置有高度不同的多个喷射口。从任意一个喷射口吐出的水在可视主体210的内侧面形成液滴,由此实现雨景,而从另一个喷射口吐出的水将会浸湿加湿媒介50,由此在加湿过程中使用。
所述浇水壳体800朝向所述可视主体210的内侧面喷射水,被喷射的水将会沿着所述可视主体210的内侧面流向下侧。在所述可视主体210的内侧面将会形成凝结成水滴形状的液滴,用户可以经由所述可视主体210看得到所述液滴。
尤其,从可视主体210流下的水浸湿加湿媒介50,并在加湿过程中使用。所述加湿媒介50可以被从浇水壳体800喷射的水和从可视主体210流下的水浸湿。
所述可视主体210与所述水槽300相结合,并且位于所述水槽300的上侧。所述可视主体210的至少一部分由能够透视其内部的材质形成。
显示模块160可以配置在所述可视主体210的外侧。所述显示模块160可以结合到可视主体210和上主体120中的任意一个。
所述显示模块160配置在能够观察雨景的视线内。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模块160配置于所述上主体120。
当放置所述空气清洗模块200时,所述可视主体210的外侧面紧贴于所述显示模块160。所述显示模块160的表面中的至少一部分可以由反射光的材质形成,或者涂覆有反射光的材质。
凝结于所述可视主体210的液滴,还可以投影到所述显示模块160的表面。因此,用户可以在所述可视主体210和显示模块160这两处观察到液滴的移动。
在所述水槽300形成有用于使空气疏通的空气清洗流入口31。所述空气清洗流入口31位于连接流路103和加湿流路106之间。所述空气清洗流入口31是连接流路103的出口,并且是加湿流路106的入口。
从所述空气清洁模块100供应到的过滤空气,经由所述空气清洗流入口31而流动到所述空气清洗模块200(本实施例中的水槽)的内部。
所述加湿媒介50配置在所述空气清洗流入口31,并且覆盖所述空气清洗流入口31。
所述加湿媒介50可以位于与空气清洗流入口31相同的平面上、外侧或内侧中的至少任意一处。由于所述水槽加湿媒介50为了进行加湿而被水浸湿,因此优选位于所述空气清洗流入口31的内侧。即,所述加湿媒介50优选配置在所述水槽300的内侧。
浸湿了所述加湿媒介50之后流下的水,将会储存于所述水槽300。所述加湿媒介50向穿过所述空气清洗流入口31的过滤空气提供加湿。
过滤空气被从所述加湿媒介50自然蒸发出的水加湿。所述自然蒸发是指,水在未施加额外的热量的状态下蒸发的现象。随着与空气的接触增加、空气的流速加快、空气中的压力降低,将会促进自然蒸发。也可以将所述自然蒸发称为自然气化。
所述加湿媒介50用于促进水的自然蒸发。在本实施例中,虽然所述加湿媒介50被水浸湿,但是不浸入到水槽300中。
由于所述加湿媒介50与储存于所述水槽300中的水隔开而配置,因此,即使在水槽300中储存有水,所述加湿媒介50也不会一直处于被浸湿的状态。即,只有在以加湿模式进行运转时,加湿媒介50才处于浸湿的状态,而在以空气净化模式进行运转时,其可以保持干燥的状态。
所述加湿媒介50覆盖所述空气清洗流入口31,过滤空气贯通所述加湿媒介50而流动到所述水槽300的内部。由于过滤空气贯通所述空气清洗流入口31,因此能够使空气的流动长度最小化。
图4是配置在图1的基体内部的送风壳体和过滤器壳体的结合立体图。图5是从图4的下部观察时的立体图。图6是图4的分解立体图。
本发明的一实施例的加湿净化装置包括:送风壳体1500,其结合有送风马达22,并且形成有用于使从送风风扇1200吐出的空气进行流动的环形的送风流路158;和过滤器壳体1600,其与送风壳体1500相结合,送风风扇1200的下部插入于所述过滤器壳体1600。
过滤器壳体1600配置在下主体130的内部。过滤器壳体1600结合在基部112的上侧。过滤器壳体1600结合在送风壳体1500的下侧。在过滤器壳体1600插入有过滤器组件10,并且将穿过过滤器组件10的空气引导至送风风扇1200。
过滤器壳体1600包括:过滤器安装部1680,其配置在所述过滤器壳体1600的下部,过滤器组件10可装卸地插入于所述过滤器安装部1680;和导流件1640,其配置在所述过滤器壳体1600的上部,送风单元20的送风风扇1200的下部容纳于所述导流件1640。过滤器壳体1600在过滤器安装部1680和导流件1640之间形成有圆形的流入口1620,所述流入口1620用于使经由过滤器组件10并被净化的空气流入到送风风扇1200。过滤器壳体1600在流入口1620上形成有放射状的格栅。
送风壳体1500配置在下主体130的内部。送风壳体1500结合在过滤器壳体1600的上侧。此外,所述送风壳体1500配置在上内主体140的下部,并且结合在上主体120的下侧。送风壳体1500支撑送风马达22,并且将从送风风扇1200吐出的空气引导至上主体120。
送风壳体1500包括:圆筒形状的外壳体1520,其形成送风壳体1500的外观;碗(bowl)形状的内壳体1540,其配置在外壳体1520的中央部,送风马达22插入于所述内壳体1540。送风壳体1500在外壳体1520和内壳体1540之间形成有环形的送风流路158,所述送风流路158用于使从送风风扇1200吐出的空气进行流动。送风壳体1500包括多个扩散叶片(diffuser blade)1560,其在送风流路158上沿着圆周方向隔开而配置。
送风单元20包括马达结合部26,所述马达结合部26配置在送风马达22的上侧并与内壳体1540紧固,从而将送风马达22结合到内壳体1540。
送风马达22通过产生旋转力来使送风风扇1200进行旋转。送风马达22配置在送风壳体1500的内壳体1540内。送风马达22通过马达结合部26来结合到送风壳体1500的内壳体1540。送风马达22具备利用旋转力来进行旋转的旋转轴22a。送风马达22的旋转轴22a贯通内壳体1540的底端中央而结合于送风风扇1200。
送风风扇1200在送风马达22的作用下进行旋转,从而使空气进行流动。送风风扇1200使经由过滤器壳体1600的流入口1620而流入的空气进行流动,从而朝向送风流路158吐出。在本实施例中,当从上侧观察时,送风风扇1200沿着顺时针方向进行旋转。
在本实施例中,送风风扇1200优选为,沿着旋转轴方向吸入空气并朝向半径方向吐出的离心风扇(centrifugal fan)。在相同的旋转速度和尺寸下,与其他类型的风扇相比,离心风扇的风量最大,并且可以经由环形的送风流路158而吐出空气。但是,在本实施例中,送风风扇1200是使吐出的空气倾斜地朝向上侧被吐出的经变形的离心风扇。
送风风扇1200配置在送风马达22的下侧。送风风扇1200的上部配置在送风壳体1500的内壳体1540的外部。即,内壳体1540的下部插入到送风风扇1200的上部。送风风扇1200的下部插入到过滤器壳体1600的导流件1640。送风风扇1200的底端与过滤器壳体1600的流入口1620相邻而配置。在送风风扇1200的中心结合有送风马达22的旋转轴22a。
图7是图4中示出的送风壳体的立体图。图8是图7的局部剖开立体图。图9是图7中示出的扩散叶片的俯视图。图10是图7中示出的扩散叶片的主视图。
所述外壳体1520形成为圆筒形,其上侧和下侧呈开口。所述外壳体1520的底端1522组装到所述过滤器壳体1600,而其顶端1521组装到上主体120。
在所述外壳体1520的内侧,形成有所述送风流路158。
所述内壳体1540配置在所述外壳体1520的内侧。所述内壳体1540的外侧面与所述外壳体1520的内侧面隔开,并且经由多个所述扩散叶片1560相连接。
所述内壳体1540的整体形状为其上侧呈开口的碗(bowl)形状。
所述内壳体1540包括:侧盖1542,其配置成与所述外壳体1520相对,并且其上侧和下侧呈开口;底盖1544,其与所述侧盖1542的底端连接,并且形成为其上侧呈开放的碗(bowl)形状;以及轴孔1541,所述送风马达22的旋转轴22a在上下方向上贯通所述轴孔1541。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侧盖1542形成为圆筒形并与所述外壳体1520平行。
所述侧盖1542的顶端和底端位于所述外壳体1520的高度以内。所述侧盖1542被垂直地配置。
在所述侧盖1542和外壳体1520之间,配置有电缆桥架1530。电缆(未图示)配置在所述电缆桥架1530的内部并与所述送风单元20连接。
形成有贯通所述侧盖1542的内侧和外侧的孔1543,电缆经由所述孔1543插入。
由于所述电缆桥架1530配置成横穿送风流路158,因此与空气产生阻力。为了使空气阻力最小化,所述电缆桥架1530的下侧面优选形成为圆弧形。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缆桥架1530形成为朝向下侧凸出的半圆筒形状。
所述底盖1544包括:斜盖1545,其顶端与所述侧盖1542的底端连接,而其底端朝向旋转轴22a向下倾斜而配置;和平盖1546,其在所述斜盖1545的底端平坦地配置。
所述斜盖1545可以形成为,其截面面积越朝向下侧越变小的漏斗形状。在本实施例中,轴孔1541形成为在上下方向上贯通所述斜盖1545。
所述轴孔1541位于所述内壳体1540和外壳体1520的轴中心。所述轴孔1541可以在组装所述送风马达22时被封闭。
所述内壳体1540的外侧面与空气相接触,在所述内壳体1540的内部设置有所述送风马达22。所述送风风扇1200配置在所述送风马达22的下侧,所述送风风扇1200使空气从下侧流向上侧。
据此,所述斜盖1545的下侧面和平盖1546的下侧面与空气相接触,因此优选使弯折最小化。所述斜盖1545形成为朝向所述旋转轴22a的倾斜角,并且形成为光滑的曲面。
将形成于所述内壳体1540内部的空间定义为马达设置空间1501。由于所述送风马达22配置在所述马达设置空间1501的内部,因此阻断了其直接与流动的空气接触。
在所述内壳体1540配置有能够固定所述送风马达22的凸柱1547。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凸柱1547配置于所述底盖1544。
所述凸柱1547配置有多个。所述凸柱1547中的一部分与所述上内主体140紧固并支撑所述上主体120。所述凸柱1547中的剩余部分在组装所述送风马达22的过程中使用。
具体而言,所述凸柱1547从所述斜盖1545的上侧面朝向上侧长长地凸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凸柱1547通过紧固构件(未图示)组装到所述马达结合部26。
另一方面,形成有在上下方向上贯通所述底盖1544的多个孔1549。所述孔1549使所述内壳体1540的下侧和内部连通。因此,当所述送风风扇1200运转时,进行流动的空气中的一部分可以流入到所述马达设置空间1501的内部。穿过所述孔1549并流入到马达设置空间1501内部的空气,可以对所述送风马达22进行冷却。
并且,流入到所述马达设置空间1501内部的水可以穿过所述孔1549而排出到下侧。
在正常的情况下,所述水槽300的水不会流入到基体110的内部。然而,在分离出水槽300或放置水槽300的过程中,可能在上内主体140的水槽插入空间125储存有水。
在一般的情况下,储存于水槽插入空间125的水不会排出到下侧,但是,存在有上内主体140产生裂纹或所储存的水经由紧固孔等而朝向下侧泄漏的可能性。
因此,泄漏到所述上内主体140下侧的水可能掉落到送风壳体1500,并且所述孔1549可以将如上所述的泄漏水排出到过滤器壳体1600侧。在所述过滤器壳体1600配置有用于使从下侧流下的水在其自重的作用下排出到外部的流路。
另一方面,所述扩散叶片1560用于使所述外壳体1520和内壳体1540相连接。所述扩散叶片1560的内侧端结合于所述内壳体1540的外侧面,而其外侧端结合于所述外壳体1520的内侧面。
多个所述扩散叶片1560的配置方向与所述送风风扇1200的旋转方向相关。当俯视观察时,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送风风扇1200沿着顺时针方向进行旋转,因此所述扩散叶片1560沿着顺时针方向排列。
具体而言,所述扩散叶片1560的内侧端结合于所述侧盖1542。
所述扩散叶片1560设置有多个,当俯视观察时,其以旋转轴22a为中心配置成辐射状。所述扩散叶片1560可以配置成,在俯视观察时以轴孔1541为中心形成辐射状。
所述扩散叶片1560配置在比底盖1544更靠向上侧的位置。沿着所述底盖1544的下侧面引导至上侧的空气,将会被所述扩散叶片1560引导。
当俯视观察时,所述侧盖1542形成为圆形,因此,所述侧盖1542的外侧面与所述扩散叶片1560的内侧端形成第一扫掠(sweep)角。
当俯视观察时,所述外壳体1520形成为圆形,因此,所述外壳体1520的内侧面与所述扩散叶片1560的外侧端形成第二扫掠角。
当沿着纵向切开所述扩散叶片1560时,所述扩散叶片1560的纵截面在从下侧朝向上侧的方向上形成为机翼(airfoil)形状。
在所述扩散叶片1560中,将空气流出的方向上的表面称为正压面1561,将正压面1561的相反面称为负压面1562。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扩散叶片1560的负压面1562还可以形成有多个筋1565。
多个筋1565从扩散叶片1560的负压面1562凸出,并且沿着扩散叶片1560的上下长度方向延伸。所述筋1565沿着空气的流动方向形成。
多个筋1565中的每一个可以形成为,其截面的高度从前端(下侧)朝向后端(上侧)逐渐减小的机翼(airfoil)形状。多个筋1565分别朝向负压面1562的弯曲的方向凸出而形成。多个筋1565形成于负压面1562,并且用于防止在扩散叶片1560的负压面1562发生涡流。在多个所述筋1565之间,形成有比筋1565的宽度更窄的槽1566。
此外,多个扩散叶片1560中的每一个的上侧端可以形成为锯齿1567形状。
所述扩散叶片1560包括:第一叶片1570,其内侧端结合于内壳体1540;和第二叶片1580,其外侧端结合于所述外壳体1520,而其内侧端结合于所述第一叶片1570。
当沿纵向切开时,所述第一叶片1570和第二叶片1580在从下侧朝向上侧的方向上形成为机翼形状。
所述第一叶片1570和第二叶片1580形成为一体。在所述第一叶片1570和第二叶片1580的各自的负压面1562a、1562b,均形成有所述筋1565和槽1567。
所述第一叶片1570的内侧端与所述内壳体1540的外侧面相连接,而其外侧端与所述第二叶片1580的内侧端相连接。
所述第二叶片1580的内侧端与所述第一叶片1570的外侧端相连接,而其外侧端与所述外壳体1520的内侧面相连接。
当俯视观察时,所述第一叶片1570和第二叶片1580的正压面1561配置成能够被看到更多,而负压面1562配置成朝向下侧方向倾斜。
所述第一叶片1570和内壳体1540形成第一扫掠角1591,所述第一叶片1570和第二叶片1580形成第二扫掠角1592。
所述第一叶片1570和第二叶片1580形成夹角。所述夹角可以形成为大于90度且小于180度。
尤其,当俯视观察时,所述第一叶片1570和第二叶片1580形成所述夹角。所述夹角是“第二扫掠角-第一扫掠角”。
具体而言,所述第一叶片1570的前端1573和第二叶片1580的前端1583可以形成所述夹角。
即,本实施例的第一叶片1570和第二叶片1580具有不会形成连续的平面或曲面,并且在其中间配置有弯折的部分的特征。
当俯视观察时,将以所述旋转轴22a为中心的假想的法线L1、或者以所述送风壳体1500的平面中心为基准的假想的法线L1和所述第一叶片1570的边缘所形成的角定义为第一扫掠角1591。
此外,当俯视观察时,将所述法线L1和所述第二叶片1580的边缘形成的角定义为第二扫掠角1592。
具体而言,所述第一扫掠角1591是所述第一叶片1570的前端1573和所述法线L1的夹角。所述前端1573是先与吐出空气接触的边缘,在本实施例中,是第一叶片1570的底端。
同样地,所述第二扫掠角1592是所述第二叶片1580的前端1583和所述法线L1的夹角。所述前端1583是先与吐出空气接触的边缘,在本实施例中,是第二叶片1580的底端。
当需要区分所述前端时,将所述第一叶片1570的前端称为第一前端1573,将第二叶片1580的前端称为第二前端1583。
所述第一扫掠角1591以所述法线L1为基准朝向与所述送风风扇的旋转方向相同的方向进行旋转而配置。所述第二扫掠角1592比所述第一扫掠角1591进一步朝向所述送风风扇的旋转方向进行旋转而配置。
当俯视观察时,所述第一前端1573形成为比所述第二前端1583更靠近法线L1。
所述第二扫掠角1592形成为大于所述第一扫掠角1591。所述第二扫掠角1592可以形成为所述第一扫掠角1591的两倍至四倍。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扩散叶片1560形成二级扫掠角,因此能够减小与吐出空气产生的噪音,并且能够降低耗电。
当所述扩散叶片1560形成为二级扫掠角时,在吐出空气穿过所述扩散叶片1560的过程中形成相位差,由此,通过吐出空气的相位差来能够减少在特定的频率下因重叠而产生的峰值(peak)。
尤其,优选在流速较快的半径方向的外侧减少与扩散叶片1560发生碰撞。在本实施例中,使所述第二叶片1580的第二扫掠角1592形成为较大,由此能够更加有效地减少与吐出空气发生碰撞。
在所述扩散叶片1560的形成有所述第二扫掠角1592的位置,是所述第一叶片1570和第二叶片1580的连接部分。
将所述第一叶片1570和第二叶片1580的从第一扫掠角1591变更为第二扫掠角1592的连接部分,定义为转换部1593。
图11是图3中示出的送风单元的放大剖视图。图12是图11中示出的送风风扇的主视图。图13是图12的送风风扇的剖视图。图14是图6中示出的送风风扇的下部立体图。图15是图14中示出的叶片的主视图。图16是图15的叶片的主视图,图17是图15中示出的叶片的侧视图。
送风风扇1200包括:轮毂(hub)1210,旋转轴22a结合于所述轮毂1210;护罩(shroud)1220,其与轮毂1210隔开而配置,并且在其中央部形成有用于吸入空气的吸入口1221;以及多个叶片1240,其配置在轮毂1210和护罩1220之间,并且结合于所述轮毂1210和护罩1220。
在所述轮毂1210的上侧配置有所述送风马达22。所述内壳体1540配置在所述送风马达22和轮毂1210之间。所述送风马达22的旋转轴22a贯通所述内壳体1540而结合于所述轮毂1210。
当俯视观察时,所述旋转轴22a结合在所述轮毂1210的中心。所述轮毂1210形成为,越朝向中心越朝向下侧凸出的圆锥形或碗(bowl)形状。
所述轮毂1210配置在所述内壳体1540的下侧。所述轮毂1210的上侧面1211与所述内壳体1540的下侧面隔开。所述轮毂1210的上侧面1211与所述内壳体1540的下侧面相对。
所述内壳体1540可以插入到凹陷而成的所述轮毂1210的上部,送风马达22的至少一部分配置在轮毂1210的高度之内。利用这种结构,能够使送风马达22和送风风扇1200的高度最小化。
轮毂1210配置在护罩1220的上侧,并且与所述护罩1220隔开。在轮毂1210的底面结合有多个叶片1240。
轮毂1210是越朝向中心越朝向下侧凸出的圆锥形或碗(bowl)形状,因此其外边界1215被配置成朝向上侧倾斜。
所述轮毂1210的外边界1215配置成朝向送风壳体1500的扩散叶片1560。在本实施例中,轮毂1210的外边界1215形成轮毂1210的顶端。
轮毂1210的外边界1215所朝向的方向,可以是以水平为基准朝向上侧约倾斜45度的方向。所述轮毂1210将空气朝向圆周方向的上侧倾斜地引导。
所述轮毂1210包括:轴结合部1214,所述旋转轴22a结合于所述轴结合部1214;轮毂引导件1216,其从所述轮毂结合部1214朝向半径方向的外侧和上侧倾斜地延伸。
所述旋转轴22a结合于所述轴结合部1214,所述叶片1240结合于所述轮毂引导件1216。
空气沿着所述轮毂引导件1216的下侧面1212被引导,所述轮毂引导件1216的上侧面1211与所述内壳体1540相对。
所述轮毂引导件1216的至少一部分朝向上侧倾斜地形成至外边界1215。在本实施例中,将所述外边界1215的朝向的方向定义为倾斜的直线A。
优选地,轮毂1210的纵截面形成为从连接有每个前缘1241的部分倾斜到外边界1215的直线A的形态。此外,所述轮毂1210形成为,其直径从连接有每个前缘1241的部分到外边界1215恒定地增大。
护罩1220经由中央部吸入空气,并且将空气引导至半径方向的外侧。在所述护罩1220的下侧中央,形成有用于吸入空气的圆形的吸入口1221。
所述护罩1220的上侧和下侧形成开放,并且在所述护罩1220的上侧配置有所述叶片1240。
护罩1220的吸入口1221被配置成与过滤器壳体1600的流入口1620相对应。即,过滤器壳体1600的流入口1620形成在与护罩1220的吸入口1221相对应的部分。吸入口1221的直径优选大于过滤器壳体1600的流入口1620的直径。护罩1220在吸入口1221的外围部分形成有朝向下侧垂直凸出的吸入引导件1222。
护罩1220以隔开的方式配置于轮毂1210的下侧。在护罩1220的顶面结合有多个叶片1240。在所述护罩1220的下侧,配置有所述过滤器壳体1600的流入口1620。所述流入口1620和吸入口1221彼此相对。
所述护罩1220以外边界1225朝向半径方向的外侧和上侧的方式配置。所述护罩1220的外边界1225配置成朝向上侧方向倾斜。
所述护罩1220的外边界1225可以形成倾斜的直线C。外边界1225形成护罩1220的顶端外围;护罩1220的外边界1225所朝向的方向,可以是从水平方向约倾斜45度的方向。护罩1220的外边界1225所面向的方向C与轮毂1210的外边界1215所面向的方向A实质上可以平行。
护罩1220的纵截面可以形成为,从连接有多个叶片1240中的每一个前缘1241的部分倾斜到外周端的直线C的形态。护罩1220形成为,其直径从吸入引导件1222的顶端到外边界1225恒定地增大。优选地,护罩1220形成为,其直径从连接有多个叶片1240中的每个前缘1241的部分到外边界1225恒定地增大。
根据实施例,护罩1220和轮毂1210之间的间隔可以朝向半径方向的外侧逐渐增加。
护罩1220的外边界1225的直径,优选大于轮毂1210的外边界1215的直径。护罩1220的外边界1225比轮毂1210的外边界1215更朝向径向凸出。
当将从护罩1220的外边界1225到轮毂1210的最短距离称为直线S,并且将所述直线S与轮毂1210相交的点称为点P时,轮毂1210的外边界1215比所述点P更朝向半径方向的外侧凸出。
所述护罩1220包括:吸入口引导件1222,其用于形成吸入口1221;护罩引导件1224,其配置成从所述吸入口1221的顶端朝向半径方向的外侧倾斜。
所述吸入引导件1222形成为面向流入口1620,在本实施例中,在上下方向上配置。
所述护罩引导件1224配置成朝向上侧方向倾斜,并且其上侧端形成所述外边界1225。
所述叶片1240的下侧面结合于所述护罩引导件1224的上侧面。
所述叶片1240配置有多个。叶片1240的顶端与轮毂1210的底面相结合,而其底端与护罩1220的顶面相结合。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叶片1240的上侧边缘1243结合于所述轮毂1210的下侧面1212,而所述叶片1240的下侧边缘1244结合于所述护罩1220的上侧面1223。
多个所述叶片1240以旋转轴22a为中心配置成放射状,并且沿着所述旋转轴22a的圆周方向排列。叶片1240的上下方向上的截面可以是机翼(airfoil)形状。
将各个所述叶片1240的长度方向上的线(沿着长度方向画出的线)设为翼展(span),将各个所述叶片1240的垂直于所述翼展的高度设为弦长(chord)。
并且,将所述叶片1240的空气流入的部分(翼展的内侧前端)称为前缘(leadingedge)1241,将所述叶片1240的空气吐出的部分(翼展的外侧前端)称为后缘(trailingedge)1242。
叶片1240的后缘1242形成为相对于垂直方向倾斜,并且用于使吐出的空气朝向上侧倾斜地进行流动。
本实施例的叶片1240包括第一叶片1250和第二叶片1260。
以旋转轴22a为基准,所述第一叶片1250配置在半径方向的外侧,所述第二叶片1260位于比所述第一叶片1250更靠向半径方向的内侧的位置。在所述第一叶片1250和第二叶片1260之间,形成有分割(parting)线1249。所述第一叶片1250和第二叶片1260通过注塑成型来制作成一体。所述分割线1249是在注塑成型过程中所生成的注塑物的痕迹。
所述分割线1249可以分别形成在叶片1240的负压面和正压面。以旋转轴22a为基准,所述分割线1249可以配置在比所述吸入引导件1222更靠向半径方向的外侧的位置。
所述第二叶片1260可以形成为平坦的形状或平缓的曲面。所述第一叶片1250形成有波浪形态的波形。
所述第一叶片1250形成波浪形态的波形,所述波形的周期与长度方向交叉。由于在所述第一叶片1250形成有波浪,因此能够增加叶片的结构上的刚性。尤其,在所述第一叶片1250的后缘1242施加有更大的压力,因此,所述规定周期的波浪提供减小噪音和增加刚性的效果。当所述叶片1240的刚性增加时,能够减少旋转时所产生的振动。
在所述第一叶片1250配置有所述后缘1242,而在所述第二叶片1260配置有所述前缘1241。
所述第一叶片1250沿着所述叶片1240的长度方向长长地延伸而配置。所述第一叶片1250从所述叶片1240的前缘1241朝向后缘1242的方向形成。所述第一叶片1250的波形可以从所述叶片1240的上侧边缘1243朝向下侧边缘1244的方向形成。所述第一叶片1250的波形沿着后缘1242形成。
所述第一叶片1250的起始位置也可以在前缘1241或弦长方向上的特定位置上开始。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叶片1250从所述前缘1241和后缘1242的中间部分开始,并且延伸至所述后缘124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叶片1250的起始位置配置在所述分割线的外侧。所述第一叶片1250的周期可以在翼展方向上的高度的30%至12%的范围内进行设计。所述翼展方向上的高度可以是,使所述轮毂1210和护罩1220连接的叶片1240表面的长度。
并且,在所述叶片1240的与所述护罩1220相邻的区域可以包括:多个峰1251;位于多个所述峰1251之间的谷1252。参照图16,所述第一叶片1250的振幅可以设计为所述叶片1240的厚度的0.2倍至2倍。在本实施例中,通过所述第一叶片1250的振幅来向叶片1240的负压面或正压面的一侧凸出1mm,从而形成谷1252和峰1251。
具体而言,所述峰1251朝向所述叶片1240的正压面的一侧凸出,而所述谷1252朝向所述叶片1240的负压面的一侧凸出。
所述峰1251和所述谷1252可以沿着翼展的长度方向形成。所述峰1251和所述谷1252可以形成在所述轮毂1210的直线A和护罩1220的直线C之间。
所述第一叶片1250从所述前缘1241和后缘1242的中间部分开始形成并延伸至所述后缘1242,并且通过所述第一叶片1250的波形来形成峰1251和谷1252。通过所述峰1251和谷1252来可以对吐出空气的流动进行引导,并且能够使吐出空气的翼展方向上的空气流动变得均匀。
并且,由于在所述后缘1242形成有所述第一叶片1250的波形,因此,从所述后缘1242流动分离(seperation)出的空气在吐出方向上形成相位差。尤其,当在所述后缘1242形成吐出空气的相位差时,能够减小噪音。
随着所述第一叶片1250的波形的一个周期的大小减小,波形的数量将会增加,并且,随着一个周期的大小增大,波形的数量将会减少。
若波形的数量增加,则叶片1240的表面积增大,因此空气的流动阻力增大。相反,若波形的数量减少,则叶片1240的表面积减小,因此能够减小流动阻力。
即,根据波形的周期或波形的高度,由所述流动分离所产生的减小噪音的效果变得不同。考虑到这一点,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叶片1250的周期可以形成为翼展方向上的高度的30%至12%,第一叶片1250的振幅可以在叶片1240的厚度的0.2倍至2倍的范围内形成。
以翼展方向为基准,所述第一叶片1250可以从距所述前缘1241的50%至70%的位置处开始形成,并延伸至所述后缘1242。
所述叶片1240的形成有所述第一叶片1250的部分可以由分割线1249区分。在从所述分割线1249朝向后缘1242的方向上配置有所述第一叶片1250,并且,在从所述分割线1249朝向前缘1241的方向上形成有第二叶片1260。
所述分割线1249的顶端1249a可以连接于叶片1240的上侧边缘1243。所述分割线1249的底端1249b可以连接于叶片1240的下侧边缘1244。
所述分割线1249的底端1249b可以连接于所述护罩1220。所述分割线1249的底端1249b可以配置在所述吸入引导件1222的上侧。
所述分割线1249的起始位置的上侧和下侧分别可以形成为不同。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前缘1241和分割线1249的顶端1249a之间的长度S1形成为,大于所述前缘1241和分割线1249的底端1249b之间的长度S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长度S1形成为翼展长度的70%,而所述长度S2形成为翼展长度的50%。
当注塑制造出送风风扇时,用于形成所述第一叶片1250的模具沿着以送风风扇1200的旋转轴22a为基准的半径方向推入或拉出。此外,用于形成所述第二叶片1260的模具沿着以所述送风风扇1200的旋转轴22a为基准的轴向推入或拉出。即,以所述分割线1249为基准,位于半径方向的内侧的模具与位于半径方向的外侧的模具的移动方向将会交叉。
尤其,由于用于形成所述第二叶片1260的模具经由吸入口1221而移动,因此,所述分割线1249的底端1249b位于所述吸入引导件1222的上侧,或者位于所述吸入引导件1222的半径方向的内侧。
即,分割线1249的底端1249b需与所述吸入引导件1222配置在沿着垂直方向的同一线上,或者需配置成靠近所述旋转轴22a。
图18A至图18C是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叶片的送风风扇的局部放大图。
图18A示出了在分割线1249的外侧形成有八个周期的波浪的叶片1240。图18B示出了在分割线1249的外侧形成有六个周期的波浪的叶片1240。图18C示出了在分割线1249的外侧形成有四个周期的波浪的叶片1240。
图19是现有技术和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风量和噪音的图表。
如可以从图表中确认,可以确认到配置有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叶片1250的送风风扇的噪音减小了0.4dB。此外,随着噪音的减小,还能降低1%的风扇马达的耗电。
本发明的加湿净化装置具有一个或一个以上如下所述的效果。
第一,在本发明中,通过形成送风风扇的叶片的规定周期的波浪,具有能够使由吐出空气所引起的运转噪音最小化的优点。
第二,在本发明中,通过在送风风扇的叶片的后缘形成波浪来能够对分离的空气形成相位差,从而具有能够减小吐出空气的流动噪音的优点。
第三,在本发明中,在送风风扇的叶片的翼展方向上形成峰和谷,由此具有改善了吐出空气的流动分布,并且能够减小空气的流动噪音的优点。
第四,在本发明中,在以分割线为基准的半径方向的外侧形成波浪,因此具有容易实现基于注塑成型的制作的优点。
第五,在本发明中,在叶片的半径方向的外侧形成有波浪,因此具有能够增加叶片的结构刚性的优点。
以上,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了图示和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特定的实施例,在不脱离权利要求书所要求的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进行各种变形实施,并且不应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或前景分开理解这种变形实施。

Claims (11)

1.一种加湿净化装置,其中,包括:
轮毂,旋转轴结合于所述轮毂;
护罩,与所述轮毂隔开配置,在所述护罩的中央部形成有用于吸入空气的吸入口;
多个叶片,配置在所述轮毂和所述护罩之间并结合于所述轮毂和所述护罩,
多个所述叶片从所述护罩朝向所述轮毂的方向形成,并且形成有包括峰和谷的规定周期的波形,
所述叶片包括:
第一叶片,结合于所述轮毂和所述护罩,并且形成有后缘,
第二叶片,结合于所述轮毂和所述护罩并与所述第一叶片形成为一体,并且形成有前缘,
所述波形形成于所述第一叶片;
所述加湿净化装置还包括分割线,所述分割线由注塑成型形成并配置在所述第一叶片和所述第二叶片之间,
所述分割线的顶端和所述前缘之间的长度形成为大于所述分割线的底端和所述前缘之间的长度,
在注塑制造出所述叶片的过程中,
用于形成所述第一叶片的模具沿着以所述轮毂的旋转轴为基准的半径方向推入或拉出,
用于形成所述第二叶片的模具沿着以所述轮毂的旋转轴为基准的轴向推入或拉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净化装置,其中,
所述波形延伸至所述后缘。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净化装置,其中,
所述峰和所述谷从所述分割线朝向所述后缘的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加湿净化装置,其中,
所述峰和所述谷延伸至所述后缘。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净化装置,其中,
当将所述叶片的长度方向上的线称为翼展时,所述峰和所述谷沿着所述翼展的方向形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加湿净化装置,其中,
当将所述叶片的长度方向上的线称为翼展时,所述波形的周期形成为所述翼展的方向上的高度的30%至12%。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净化装置,其中,
所述波形的振幅形成为所述叶片的厚度的0.2倍至2倍。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净化装置,其中,
当将所述叶片的长度方向上的线称为翼展时,以从所述前缘朝向所述后缘的方向为基准,所述分割线和所述前缘的隔开距离为所述翼展的长度的50%至70%。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净化装置,其中,
所述分割线的顶端连接于所述叶片的上侧边缘。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净化装置,其中,
所述分割线的底端连接于所述叶片的下侧边缘。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湿净化装置,其中,
所述护罩包括:
吸入口引导件,形成所述吸入口;
护罩引导件,配置成从所述吸入口的顶端朝向半径方向的外侧倾斜,
所述分割线的底端配置于所述吸入引导件的上侧。
CN202011410264.6A 2019-12-06 2020-12-04 加湿净化装置 Active CN11292289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90161479A KR20210071374A (ko) 2019-12-06 2019-12-06 가습청정장치
KR10-2019-0161479 2019-12-0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22898A CN112922898A (zh) 2021-06-08
CN112922898B true CN112922898B (zh) 2023-05-16

Family

ID=737402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10264.6A Active CN112922898B (zh) 2019-12-06 2020-12-04 加湿净化装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428424B2 (zh)
EP (1) EP3832146B1 (zh)
KR (1) KR20210071374A (zh)
CN (1) CN112922898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89466A (zh) * 2015-10-30 2017-07-28 Lg电子株式会社 加湿净化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92554B2 (ja) * 1997-09-30 2000-09-25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遠心送風機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該遠心送風機を備えた空気調和機
JP4432474B2 (ja) * 2003-11-27 2010-03-17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遠心送風機の羽根車及びそれを備えた遠心送風機
JP2009074385A (ja) * 2007-09-19 2009-04-09 Ihi Corp 遠心圧縮機
CN204113686U (zh) * 2014-08-22 2015-01-21 徐才林 一种后倾式离心风机
KR101769817B1 (ko) * 2015-10-30 2017-08-3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가습청정장치
KR101750877B1 (ko) 2015-10-30 2017-06-26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송풍팬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공기조화기
EP3163178B1 (en) * 2015-10-30 2020-10-07 LG Electronics Inc. Air conditioner
JP2017145738A (ja) * 2016-02-17 2017-08-24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送風装置
CN109611356B (zh) * 2018-11-30 2021-04-30 泛仕达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后向离心风机
CN109538528B (zh) * 2019-01-30 2019-12-24 吉林大学 一种离心式风机叶轮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989466A (zh) * 2015-10-30 2017-07-28 Lg电子株式会社 加湿净化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22898A (zh) 2021-06-08
KR20210071374A (ko) 2021-06-16
US11428424B2 (en) 2022-08-30
US20210190345A1 (en) 2021-06-24
EP3832146B1 (en) 2023-08-02
EP3832146A1 (en) 2021-06-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179174B1 (en) Apparatus for both humidification and air cleaning
US10094582B2 (en) Apparatus for both humidification and air cleaning
EP3163189B1 (en) Apparatus for both humidification and air cleaning
KR101921535B1 (ko) 가습청정장치
KR101871265B1 (ko) 가습청정장치
EP3163199B1 (en) Apparatus for both humidification and air cleaning
KR20170051249A (ko) 가습청정장치
US20170122593A1 (en) Apparatus for both humidification and air cleaning
EP3163198A1 (en) Apparatus for both humidification and air cleaning
JP2018532094A (ja) 加湿清浄装置
CN113028543A (zh) 加湿净化装置
KR101939087B1 (ko) 가습청정장치
US20170122603A1 (en) Air conditioning apparatus
KR102462767B1 (ko) 가습청정장치
EP3163194B1 (en) Apparatus for both humidification and air cleaning
CN112922898B (zh) 加湿净化装置
KR102381724B1 (ko) 가습청정장치
EP3163196B1 (en) Apparatus for both humidification and air cleaning
CN112923468B (zh) 加湿净化装置
EP3163205B1 (en) Apparatus for both humidification and air cleaning
KR101957163B1 (ko) 가습청정장치
KR20190046748A (ko) 가습청정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