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17250A - 一种用于对工件弧形内孔加工的研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对工件弧形内孔加工的研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17250A
CN112917250A CN202110099460.4A CN202110099460A CN112917250A CN 112917250 A CN112917250 A CN 112917250A CN 202110099460 A CN202110099460 A CN 202110099460A CN 112917250 A CN112917250 A CN 11291725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inding
shaft
inner hole
arc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9946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媛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1009946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17250A/zh
Publication of CN1129172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17250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1/00Processes of grinding or polishing; Use of auxiliary equipment in connection with such proc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37/00Lapping machines or devices; Accessories
    • B24B37/02Lapping machines or devices; Accessories designed for working surfaces of revolu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37/00Lapping machines or devices; Accessories
    • B24B37/11Lapping too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4GRINDING; POLISHING
    • B24BMACHINES, DEVICES, OR PROCESSES FOR GRINDING OR POLISHING; DRESSING OR CONDITIONING OF ABRADING SURFACES; FEEDING OF GRINDING, POLISHING, OR LAPPING AGENTS
    • B24B37/00Lapping machines or devices; Accessories
    • B24B37/34Accessor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rinding And Polishing Of Tertiary Curved Surfaces And Surfaces With Complex Shap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对工件弧形内孔加工的研磨方法,属于机加工领域。该装置包括:机架,机架上开设有一弧形的导向滑槽,机架上固定设置有一定位转轴,定位转轴的轴心线与导向滑槽的轴心线相重合;磨削轴,其一端具有研磨头,用于对工件内孔进行磨削,磨削轴呈弧形结构且与待加工的内孔相匹配,磨削轴延伸的轴心线与定位转轴的轴心线相重合;驱动装置,其包括滑块和动力装置,滑块可滑动地设置在导向滑槽内,磨削轴远离研磨头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滑块上,动力装置用于带动滑块在导向滑槽内滑动,滑块滑动时,带动磨削轴以定位转轴的轴心线为轴心转动。本发明可以对弧形内孔进行打磨,该磨床结构简单,无需复杂的控制系统,研磨效率高。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对工件弧形内孔加工的研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加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对工件弧形内孔加工的研磨方法。
背景技术
在产品加工领域,对产品进行内孔加工是一种常见的加工方式。对于一些精密部件,对内孔的精度尺寸,表面粗糙度均有较高的要求。通常对于外部尺寸,如杆或部件的外径易于加工,通过磨床可以有效保证尺寸精度。但是对于内孔,由于不便控制进给,且加工余量较小,精加工时,容易由于进给控制不当、加工后毛刺残留等问题造成产品不合格。传统的通过内孔磨床、内孔抛光机等设备,单机成本高,作业效率较低。对于小直径精密部件,对于研磨轴的精度也要求较高,研磨轴在研磨后直径变小,需要经常更换研磨轴以便能够保证加工尺寸,导致批量生产成本偏高、生产效率较低。
如图1所示,对于沿标准圆弧延伸的内孔(如金属花洒的进水孔),在对内孔进行打磨时,由于是弧形内孔,传统的磨削轴均为直线型,对于弧形内孔不易打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对工件弧形内孔加工的研磨方法,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对弧形内孔进行抛光加工时存在加工成本较高、加工效率较低的问题。
一种用于对工件弧形内孔加工的研磨方法,用于对工件的弧形内孔进行研磨,该工件至少具有一标准弧形的内孔,该研磨方法包括:
S1,提供一研磨机,所述研磨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开设有一弧形的导向滑槽,所述导向滑槽的圆周半径与工件的弧形内孔的圆周半径相同,所述机架上固定设置有一定位转轴,所述定位转轴的轴心线与所述导向滑槽的轴心线相重合;
磨削轴,其一端具有研磨头,用于对工件内孔进行磨削,所述磨削轴呈弧形结构且与待加工的内孔相匹配,所述磨削轴的周转轴心线与所述定位转轴的轴心线相重合;
驱动装置,其包括滑块和动力装置,所述滑块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导向滑槽内,所述磨削轴远离所述研磨头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滑块上,所述动力装置用于带动所述滑块在所述导向滑槽内滑动,所述滑块滑动时,带动所述磨削轴以所述定位转轴的轴心线为轴心转动;
S2,夹紧工件,使工件的弧形内孔周转的轴心线与所述磨削轴周转的轴心线相重合;
S3,启动所述动力装置,使所述动力装置驱动所述滑块移动,所述滑块带动所述磨削轴移动对弧形内孔进行打磨;
S4,电动伸缩杆回缩,带动磨削轴回到初始位置。
更优地,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气缸、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滑杆;
所述驱动气缸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至所述机架;
所述第一连杆上开设有让位滑槽,所述滑杆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让位滑槽内;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铰接至所述驱动气缸的输出端、另一端铰接至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共同铰接至所述滑块,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铰接至所述定位转轴;
所述S3包括:启动所述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伸长,带动所述第一连杆转动,所述第一连杆带动所述第三连杆转动进而带动所述滑块沿所述滑槽滑动,所述滑块带动所述磨削轴对弧形内孔进行磨削。
更优地,所述研磨杆包括让位段、通检段和止通段,所述让位段的直径小于工件内孔的直径,所述通检段的外径为工件内孔直径的下限值,所述止通段的外径为工件内孔直径的上限值,所述让位段的直径小于所述让位段的直径。
更优地,还包括让位弹簧,所述研磨杆包括杆本体和通检套,所述杆本体呈与所述弧形内孔周转半径相同的弧形结构,所述通检套与所述杆本体的形状相适应,所述通检套包括通检段和止通段,所述让位段的直径小于工件内孔的直径,所述通检段的外径为工件内孔直径的下限值,所述止通段的外径为工件内孔直径的上限值,所述让位段的直径小于所述通检段的直径;
所述通检套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磨削轴上,所述让位弹簧一端固定连接至所述通检套、另一端固定连接至所述磨削轴;
所述S3还包括:
S31,待所述磨削轴贯穿弧形内孔后,持续使所述电动伸缩杆带动所述磨削轴移动;
当所述通检段进入弧形内孔,所述止通段后移时,控制所述电动伸缩杆带动所述磨削轴反向移动,回到初始位置;
当所述通检段后移时,则控制所述电动伸缩杆带动所述磨削轴反向移动,回到初始位置后,返回S2,直至所述通检段进入内孔,所述止通段后移时,控制所述电动伸缩杆带动所述磨削轴反向移动,回到初始位置。
更优地,所述研磨头包括支撑块、连接杆、弹性垫和研磨层,所述支撑块通过所述连接杆连接至所述磨削轴的一端,所述磨削轴内开设有一进气孔,所述滑块上开设有一连接孔,所述进气孔贯通至所述连接孔内,所述连接孔外接有一进气管,所述弹性垫为环形结构,其两端分别密封连接至所述磨削轴和所述支撑块,所述弹性垫的外侧包覆有所述研磨层,所述进气孔内充气时,所述弹性垫带动所述研磨层沿所述磨削轴的径向向外凸起;
所述S3包括:
S31,使所述进气管接通外部气源;
S32,启动外部气源并启动所述电动伸缩杆,使所述电动伸缩杆带动所述磨削轴移动,所述磨削轴朝向弧形内孔运动,所述弹性垫在气压的作用下向所述磨削轴的周侧向外凸起变形,带动所述研磨层抵触在内孔表面。。
更优地,所述支撑块上开设有一泄压孔,所述泄压孔的轴线与所述磨削轴的轴线相重合。
更优地,所述研磨头为研磨环,所述研磨环包括环本体、支撑轴和转动叶片,所述磨削轴内开设有一进气孔,所述滑块上开设有一连接孔,所述进气孔贯通至所述连接孔内,所述连接孔外接有一进气管,所述进气孔的前端为镂空结构,用于使气体能够流出;所述转动叶片位于所述进气孔内,所述环本体位于所述磨削轴外侧,所述支撑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磨削轴的前端,所述转动叶片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轴位于所述进气孔内的一端,所述环本体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轴位于所述磨削轴外侧的一端;
所述环本体内开设有充气腔,所述环本体的横截面呈C字形结构,所述环本体具有一开口端和与所述开口端相对设置的底壁,所述开口端朝向所述磨削轴,所述底壁上开设有泄流孔,所述泄流孔沿所述磨削轴的轴线方向上的投影的面积小于所述开口端沿所述磨削轴的轴线方向上的投影的面积;
所述环本体的周侧密封包覆有环形的弹性垫,所述弹性垫远离所述环本体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研磨层,所述进气孔内充气时,所述弹性垫带动所述研磨层沿环本体的径向向外凸起;
所述进气孔内充气时,所述转动叶片在气流作用下带动所述环本体转动;
所述S3包括:
S31,使所述进气管接通外部气源;
S32,启动外部气源并启动所述电动伸缩杆,使所述电动伸缩杆带动所述磨削轴移动,所述磨削轴朝向弧形内孔运动,所述弹性垫在气压的作用下向所述磨削轴的周侧向外凸起变形,带动所述研磨层抵触在内孔表面;
S33,气流带动所述转动叶片转动,所述转动叶片通过所述支撑轴带动所述环本体转动。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对工件弧形内孔加工的研磨方法,通过电动伸缩杆拉动第一连杆转动,第一连杆通过第二连杆带动第三连杆转动,第三连杆沿一轴线转动,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共同作用带动滑块在导向滑槽内移动,进而带动研磨杆沿弧形轨迹运动,从而对弧形内孔进行打磨,该磨床结构简单,无需复杂的控制系统,研磨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待加工的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用于对工件弧形内孔加工的研磨方法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A处局部放大图;
图4为图2的主视图;
图5为图4中B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杆本体与通检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一种实施例中的研磨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中C处局部放大图;
图9为另一实施例中的研磨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9中D处局部放大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机架;11滑杆;12导向滑槽;13定位转轴;20电动伸缩杆;21第一连杆;211让位滑槽;22第二连杆;23第三连杆;24滑块;241连接孔;30研磨杆;301进气孔;302泄压孔;303连接杆;304弹性垫;305研磨层;31通检套;311通检段;312止通段;32让位弹簧;40研磨环;401环本体;402泄流孔;403充气腔;41支撑轴;42转动叶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对工件弧形内孔加工的研磨方法,用于对工件的弧形内孔进行研磨,该工件至少具有一标准弧形的内孔,该研磨方法包括:
S1,提供一研磨机,该研磨机包括:机架10,机架10上开设有一弧形的导向滑槽12,导向滑槽12的圆周半径与该代加工的弧形内孔的圆周半径相同,机架10上固定设置有一定位转轴13,定位转轴13的轴心线与导向滑槽12的轴心线相重合;
磨削轴30,其一端具有研磨头,用于对工件内孔进行磨削,磨削轴30呈弧形结构且与待加工的内孔相匹配,磨削轴30延伸的轴心线与定位转轴13的轴心线相重合;
驱动装置,其包括滑块24和动力装置,滑块24可滑动地设置在导向滑槽12内,磨削轴30远离研磨头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滑块24上,动力装置用于带动滑块24在导向滑槽12内滑动,滑块24滑动时,带动磨削轴30以定位转轴13的轴心线为轴心转动;
具体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气缸、第一连杆21、第二连杆22、第三连杆23和滑杆11;驱动气缸固定设置在机架10上,滑杆11的一端固定连接至机架10;第一连杆21上开设有让位滑槽211,滑杆11可滑动地设置在让位滑槽211内;第一连杆21的一端铰接至驱动气缸的输出端、另一端铰接至第二连杆22的一端,第二连杆22的另一端和第三连杆23的一端共同铰接至滑块24,第三连杆23的另一端铰接至定位转轴13;
S2,夹紧工件,使工件的弧形内孔周转的轴心线与所述磨削轴30周转的轴心线相重合;
S3,启动所述电动伸缩杆20,电动伸缩杆20伸长,带动所述第一连杆21转动,所述第一连杆21带动所述第三连杆23转动进而带动所述滑块24沿所述滑槽滑动,所述滑块24带动所述磨削轴30对弧形内孔进行磨削;
S4,电动伸缩杆20回缩,带动磨削轴30回到初始位置。
工作时,先将工件进行夹紧固定,使待加工的内孔的轴心线与导向滑槽12的轴心线处于同一圆周上,启动电动伸缩杆20,电动伸缩杆20伸缩,带动第一连杆21转动,第一连杆21转动时,通过第二连杆22带动第三连杆23转动,最终带动滑块24沿导向滑槽12移动,由于第一连杆21上开设有让位滑槽211,在驱动过程中让位滑槽211在滑杆11上滑动,从而对第一连杆21形成活动让位空间,研磨杆在滑块24的带动下,使研磨杆沿待加工的内孔方向运动,由于研磨杆与导向滑槽12的弧度相同且处于同一圆周上,因此研磨杆在运动过程中的运动轨迹与待加工的内孔也处于同一圆周上,可以对内孔进行有效研磨。
实施例二:
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由于研磨加工时,加工余量较小,尺寸精度要求较高,需要研磨后经常性的进行检验,降低了加工和检验效率,因此研磨杆包括让位段、通检段311和止通段312,让位段的直径小于工件内孔的直径,通检段311的外径为工件内孔直径的下限值,止通段312的外径为工件内孔直径的上限值,让位段的直径小于让位段的直径。在研磨过程中,若研磨尺寸超过通检段311,则通检段311可进入,则表明内孔尺寸的下限值满足要求;研磨尺寸小于止通段312,止通段312无法进入,则表明内孔尺寸的上限值满足要求,两者同时满足,则表明尺寸合格。从而无需停机即可实现检测。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还包括让位弹簧32,研磨杆包括杆本体和通检套31,杆本体为弧形结构且与导向滑槽12的弧度相同并处于同一圆周上,通检套31与杆本体形状相仿,弧度相同,通检套31包括通检段311和止通段312,让位段的直径小于工件内孔的直径,通检段311的外径为工件内孔直径的上限值,止通段312的外径为工件内孔直径的下限值,让位段的直径小于让位段的直径;通检套31可滑动地设置在磨削轴30上,让位弹簧32一端固定连接至通件套、另一端固定连接至磨削轴30。
所述S3还包括:
S31,待所述磨削轴30贯穿弧形内孔后,持续使所述电动伸缩杆20带动所述磨削轴30移动;
当所述通检段311进入弧形内孔,所述止通段312后移时,控制所述电动伸缩杆20带动所述磨削轴30反向移动,回到初始位置;
当所述通检段311后移时,则控制所述电动伸缩杆20带动所述磨削轴30反向移动,回到初始位置后,返回S2,直至所述通检段311进入内孔,所述止通段312后移时,控制所述电动伸缩杆20带动所述磨削轴30反向移动,回到初始位置。
工作时,随着研磨的持续进行,当磨削轴30轴向运动,通检段311能通过且止通段312无法通过时,标示加工合格。当未加工到位时,只需控制电机反向转动,实现往复磨削即可。为了避免止通段312和/或通检段311抵触孔口造成损伤,上述方案中,通过将通检套31滑动设置在磨削轴30上,且通过弹簧连接至磨削轴30,从而使得通件套触碰到孔口时能够形成让位,使操作者有足够的观察时间,从而避免孔口的损坏。
实施例三:
在实施例一或二的基础上,由于固定尺寸的研磨头在多次使用后,研磨头外径尺寸会变小,从而造成研磨出的孔径偏小,需要经常更换新的研磨头,造成加工成本较高,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如图7和图8所示,研磨头包括支撑块、连接杆303、弹性垫304和研磨层305,支撑块通过连接杆303连接至磨削轴30的一端,磨削轴30内开设有一进气孔301,滑块24上开设有一连接孔241,进气孔301贯通至连接孔241内,连接孔241外接有一进气管,如图8所示,弹性垫304为环形结构,其两端分别密封连接至磨削轴30和支撑块,弹性垫304的外侧包覆有研磨层305,进气孔301内充气时,弹性垫304带动研磨层305沿磨削轴30的径向向外凸起。
所述S3包括:
S31,使所述进气管接通外部气源;
S32,启动外部气源并启动所述电动伸缩杆20,使所述电动伸缩杆20带动所述磨削轴30移动,所述磨削轴30朝向弧形内孔运动,所述弹性垫304在气压的作用下向所述磨削轴30的周侧向外凸起变形,带动所述研磨层305抵触在内孔表面。
研磨时,通过进气孔301通入空气,气体充斥在进气孔301内,从而使弹性垫304受到气压从而向外凸起抵触在内孔表面,实现研磨。由于弹性垫304的弹性余量较大,可以通过气压形成变形,从而有效补偿逐渐变薄的研磨层305,从而可以有效降低研磨头的更换频率,尽管弹性垫304的变形量不可控,但结合通检套31工作,可以实现不停机检测,因此可以在具有较大的补偿余量的情况下提高加工效率。
由于研磨时形成的碎屑会存留在孔内,磨削时导致碎屑划伤内孔表面,降低光洁度,在本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支撑块上开设有一泄压孔302,泄压孔302的轴线与磨削轴30的轴线相重合。泄压孔302的孔径小于进气孔301的孔径。因此虽然泄压孔302会导致气流流出,但是由于泄压孔302的孔径较小,因此依然可以使进气孔301内保持较高的气压,从而使弹性垫304能够有效的实现补偿。
实施例四:
在另一实施例中,如图9和图10所示,研磨头为研磨环40,研磨环40包括环本体401、支撑轴41和转动叶片42,磨削轴30内开设有一进气孔301,滑块24上开设有一连接孔241,进气孔301贯通至连接孔241内,连接孔241外接有一进气管,进气孔301的前端(远离所述滑块24的端部)为镂空结构,用于使气体能够流出;转动叶片42位于进气孔301内,环本体401位于磨削轴30外侧,支撑轴41可转动地设置在磨削轴30的前端,转动叶片42固定安装在支撑轴41位于进气孔301内的一端,环本体401固定安装在支撑轴41位于磨削轴30外侧的一端;
环本体401内开设有充气腔403,环本体401的横截面呈C字形结构,环本体401具有一开口端和与开口端相对设置的底壁,开口端朝向磨削轴30,底壁上开设有泄流孔402,泄流孔402沿磨削轴30的轴线方向上的投影的面积小于开口端沿磨削轴30的轴线方向上的投影的面积,以便使充气腔403内能有效形成高压;
环本体401的周侧密封包覆有环形的弹性垫304,弹性垫304远离环本体401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研磨层305,进气孔301内充气时,弹性垫304带动研磨层305沿环本体401的径向向外凸起;
进气孔301内充气时,转动叶片42在气流作用下带动环本体401转动。
所述S3包括:
S31,使所述进气管接通外部气源;
S32,启动外部气源并启动所述电动伸缩杆20,使所述电动伸缩杆20带动所述磨削轴30移动,所述磨削轴30朝向弧形内孔运动,所述弹性垫304在气压的作用下向所述磨削轴30的周侧向外凸起变形,带动所述研磨层305抵触在内孔表面;
S33,气流带动所述转动叶片42转动,所述转动叶片42通过所述支撑轴41带动所述环本体401转动。
工作时,通过进气管充气,气流通过进气孔301,透过进气孔301前端的镂空部位进入充气腔403,由于泄流孔402的投影面积小于环本体401开口端的面积,因此气流的进气量大于出气量,从而使充气腔403内形成气压,迫使弹性垫304变形,带动研磨层305抵触在内孔的侧壁上,而气流流动过程中,会驱动叶片转动,叶片转动带动环本体401转动进而带动研磨层305转动,由于磨削轴30本身已经具有一旋转速度,研磨层305的转速为磨削轴30的转速加上环本体401的转速,从而实现高速研磨,提高研磨效率和效果。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几个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实施例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用于对工件弧形内孔加工的研磨方法,用于对工件的弧形内孔进行研磨,该工件至少具有一标准弧形的内孔,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方法包括:
S1,提供一研磨机,所述研磨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开设有一弧形的导向滑槽,所述导向滑槽的圆周半径与工件的弧形内孔的圆周半径相同,所述机架上固定设置有一定位转轴,所述定位转轴的轴心线与所述导向滑槽的轴心线相重合;
磨削轴,其一端具有研磨头,用于对工件内孔进行磨削,所述磨削轴呈弧形结构且与待加工的内孔相匹配,所述磨削轴的周转轴心线与所述定位转轴的轴心线相重合;
驱动装置,其包括滑块和动力装置,所述滑块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导向滑槽内,所述磨削轴远离所述研磨头的一端固定设置在所述滑块上,所述动力装置用于带动所述滑块在所述导向滑槽内滑动,所述滑块滑动时,带动所述磨削轴以所述定位转轴的轴心线为轴心转动;
S2,夹紧工件,使工件的弧形内孔周转的轴心线与所述磨削轴周转的轴心线相重合;
S3,启动所述动力装置,使所述动力装置驱动所述滑块移动,所述滑块带动所述磨削轴移动对弧形内孔进行打磨;
S4,电动伸缩杆回缩,带动磨削轴回到初始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对工件弧形内孔加工的研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气缸、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和滑杆;
所述驱动气缸固定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滑杆的一端固定连接至所述机架;
所述第一连杆上开设有让位滑槽,所述滑杆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让位滑槽内;所述第一连杆的一端铰接至所述驱动气缸的输出端、另一端铰接至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所述第二连杆的另一端和所述第三连杆的一端共同铰接至所述滑块,所述第三连杆的另一端铰接至所述定位转轴;
所述S3包括:启动所述电动伸缩杆,电动伸缩杆伸长,带动所述第一连杆转动,所述第一连杆带动所述第三连杆转动进而带动所述滑块沿所述滑槽滑动,所述滑块带动所述磨削轴对弧形内孔进行磨削。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用于对工件弧形内孔加工的研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杆包括让位段、通检段和止通段,所述让位段的直径小于工件内孔的直径,所述通检段的外径为工件内孔直径的下限值,所述止通段的外径为工件内孔直径的上限值,所述让位段的直径小于所述让位段的直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对工件弧形内孔加工的研磨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让位弹簧,所述研磨杆包括杆本体和通检套,所述杆本体呈与所述弧形内孔周转半径相同的弧形结构,所述通检套与所述杆本体的形状相适应,所述通检套包括通检段和止通段,所述让位段的直径小于工件内孔的直径,所述通检段的外径为工件内孔直径的下限值,所述止通段的外径为工件内孔直径的上限值,所述让位段的直径小于所述通检段的直径;
所述通检套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磨削轴上,所述让位弹簧一端固定连接至所述通检套、另一端固定连接至所述磨削轴;
所述S3还包括:
S31,待所述磨削轴贯穿弧形内孔后,持续使所述电动伸缩杆带动所述磨削轴移动;
当所述通检段进入弧形内孔,所述止通段后移时,控制所述电动伸缩杆带动所述磨削轴反向移动,回到初始位置;
当所述通检段后移时,则控制所述电动伸缩杆带动所述磨削轴反向移动,回到初始位置后,返回S2,直至所述通检段进入内孔,所述止通段后移时,控制所述电动伸缩杆带动所述磨削轴反向移动,回到初始位置。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对工件弧形内孔加工的研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头包括支撑块、连接杆、弹性垫和研磨层,所述支撑块通过所述连接杆连接至所述磨削轴的一端,所述磨削轴内开设有一进气孔,所述滑块上开设有一连接孔,所述进气孔贯通至所述连接孔内,所述连接孔外接有一进气管,所述弹性垫为环形结构,其两端分别密封连接至所述磨削轴和所述支撑块,所述弹性垫的外侧包覆有所述研磨层,所述进气孔内充气时,所述弹性垫带动所述研磨层沿所述磨削轴的径向向外凸起;
所述S3包括:
S31,使所述进气管接通外部气源;
S32,启动外部气源并启动所述电动伸缩杆,使所述电动伸缩杆带动所述磨削轴移动,所述磨削轴朝向弧形内孔运动,所述弹性垫在气压的作用下向所述磨削轴的周侧向外凸起变形,带动所述研磨层抵触在内孔表面。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对工件弧形内孔加工的研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块上开设有一泄压孔,所述泄压孔的轴线与所述磨削轴的轴线相重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对工件弧形内孔加工的研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头为研磨环,所述研磨环包括环本体、支撑轴和转动叶片,所述磨削轴内开设有一进气孔,所述滑块上开设有一连接孔,所述进气孔贯通至所述连接孔内,所述连接孔外接有一进气管,所述进气孔的前端为镂空结构,用于使气体能够流出;所述转动叶片位于所述进气孔内,所述环本体位于所述磨削轴外侧,所述支撑轴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磨削轴的前端,所述转动叶片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轴位于所述进气孔内的一端,所述环本体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撑轴位于所述磨削轴外侧的一端;
所述环本体内开设有充气腔,所述环本体的横截面呈C字形结构,所述环本体具有一开口端和与所述开口端相对设置的底壁,所述开口端朝向所述磨削轴,所述底壁上开设有泄流孔,所述泄流孔沿所述磨削轴的轴线方向上的投影的面积小于所述开口端沿所述磨削轴的轴线方向上的投影的面积;
所述环本体的周侧密封包覆有环形的弹性垫,所述弹性垫远离所述环本体的一侧固定设置有研磨层,所述进气孔内充气时,所述弹性垫带动所述研磨层沿环本体的径向向外凸起;
所述进气孔内充气时,所述转动叶片在气流作用下带动所述环本体转动;
所述S3包括:
S31,使所述进气管接通外部气源;
S32,启动外部气源并启动所述电动伸缩杆,使所述电动伸缩杆带动所述磨削轴移动,所述磨削轴朝向弧形内孔运动,所述弹性垫在气压的作用下向所述磨削轴的周侧向外凸起变形,带动所述研磨层抵触在内孔表面;
S33,气流带动所述转动叶片转动,所述转动叶片通过所述支撑轴带动所述环本体转动。
CN202110099460.4A 2021-01-25 2021-01-25 一种用于对工件弧形内孔加工的研磨方法 Withdrawn CN11291725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99460.4A CN112917250A (zh) 2021-01-25 2021-01-25 一种用于对工件弧形内孔加工的研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99460.4A CN112917250A (zh) 2021-01-25 2021-01-25 一种用于对工件弧形内孔加工的研磨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17250A true CN112917250A (zh) 2021-06-08

Family

ID=761675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99460.4A Withdrawn CN112917250A (zh) 2021-01-25 2021-01-25 一种用于对工件弧形内孔加工的研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1725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52713A (zh) * 2023-08-01 2023-08-29 联峰钢铁(张家港)有限公司 一种轧材活套装置用磨削装置
CN116765945A (zh) * 2023-08-23 2023-09-19 连云港双亚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旋耕机旋刀生产用打磨装置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108114B (de) * 1925-08-22 1927-11-25 Scovill Manufacturing Co Einrichtung zum selbsttätigen Einstellen der Elektroden von mit Sekundärstrom gespeisten elektrischen Lichtbogenöfen.
CN102266960A (zh) * 2010-06-03 2011-12-07 上海重型机器厂有限公司 核电主管道弯管内孔的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
CN207508469U (zh) * 2018-02-08 2018-06-19 一诺精工(威海)有限公司 一种弧形孔放电加工装置
CN108436632A (zh) * 2018-04-26 2018-08-24 何天行 一种抵靠力可调节管道内壁修磨装置
CN209978787U (zh) * 2019-08-09 2020-01-21 宜春先锋军工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环状零件的内径检测量具
CN111215969A (zh) * 2020-03-20 2020-06-02 辽宁科技大学 一种多根细长管同时加工的磁力研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111230653A (zh) * 2020-02-03 2020-06-05 天津大学 一种新型轮式气囊抛光装置
CN111843665A (zh) * 2020-07-29 2020-10-30 徐矿平 一种led陶瓷基片加工工艺与加工系统
CN212144882U (zh) * 2020-04-24 2020-12-15 浙江万丰奥威汽轮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弧形孔多孔同时加工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T108114B (de) * 1925-08-22 1927-11-25 Scovill Manufacturing Co Einrichtung zum selbsttätigen Einstellen der Elektroden von mit Sekundärstrom gespeisten elektrischen Lichtbogenöfen.
CN102266960A (zh) * 2010-06-03 2011-12-07 上海重型机器厂有限公司 核电主管道弯管内孔的加工装置及加工方法
CN207508469U (zh) * 2018-02-08 2018-06-19 一诺精工(威海)有限公司 一种弧形孔放电加工装置
CN108436632A (zh) * 2018-04-26 2018-08-24 何天行 一种抵靠力可调节管道内壁修磨装置
CN209978787U (zh) * 2019-08-09 2020-01-21 宜春先锋军工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环状零件的内径检测量具
CN111230653A (zh) * 2020-02-03 2020-06-05 天津大学 一种新型轮式气囊抛光装置
CN111215969A (zh) * 2020-03-20 2020-06-02 辽宁科技大学 一种多根细长管同时加工的磁力研磨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CN212144882U (zh) * 2020-04-24 2020-12-15 浙江万丰奥威汽轮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弧形孔多孔同时加工装置
CN111843665A (zh) * 2020-07-29 2020-10-30 徐矿平 一种led陶瓷基片加工工艺与加工系统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652713A (zh) * 2023-08-01 2023-08-29 联峰钢铁(张家港)有限公司 一种轧材活套装置用磨削装置
CN116652713B (zh) * 2023-08-01 2023-09-26 联峰钢铁(张家港)有限公司 一种轧材活套装置用磨削装置
CN116765945A (zh) * 2023-08-23 2023-09-19 连云港双亚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旋耕机旋刀生产用打磨装置
CN116765945B (zh) * 2023-08-23 2023-12-19 连云港双亚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旋耕机旋刀生产用打磨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917250A (zh) 一种用于对工件弧形内孔加工的研磨方法
US6336849B1 (en) Grinding spindle
CN107838756A (zh) 一种轴承打磨机
CN205438046U (zh) 普通磨料砂轮内外圆磨床
CN112809471B (zh) 一种直内孔高光洁度研磨方法
CN112847032A (zh) 一种用于对工件弧形内孔研磨的磨床
CN112894611B (zh) 一种去台阶双向内孔同步研磨机
CN112846970A (zh) 一种兼具直段和弧段内孔的同步研磨方法
JPH0493169A (ja) 研磨スピンドル
CN214292568U (zh) 研磨机
CN112775726B (zh) 一种基于气动式研磨机的高光洁度研磨方法
US2909009A (en) Grinding machines
CN112917377B (zh) 一种气动式零件内孔高光洁度研磨机
CN112917376B (zh) 一种直孔内孔高光洁度研磨机
CN111872789A (zh) 一种类行星式低速高精度球阀阀芯磨削机床
CN114515969B (zh) 一种高精密数控机床铣刀筒夹制造装置及工艺
CN112959139A (zh) 一种带有多倾斜内孔的工件同步研磨方法
JP4890046B2 (ja) 回転式工作装置
CN112846971A (zh) 一种多内孔倾斜同步研磨机
CN112873006A (zh) 一种双向同步内孔研磨机
CN113070762B (zh) 一种机械加工用钢管管口打磨装置
CN112846952A (zh) 一种兼具直段和弧段内孔的去台阶同步研磨方法
CN211728700U (zh) 一种多功能磨床
JP2007015042A (ja) 研削装置
CN109530818B (zh) 渐开线螺旋圆柱外齿轮打磨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