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09063B -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09063B
CN112909063B CN202110152872.XA CN202110152872A CN112909063B CN 112909063 B CN112909063 B CN 112909063B CN 202110152872 A CN202110152872 A CN 202110152872A CN 112909063 B CN112909063 B CN 1129090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thode layer
area
layer
display
display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5287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09063A (zh
Inventor
彭久红
肖世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5287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0906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090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090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090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090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0/00Organic light-emitting devices
    • H10K50/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0/805Electrodes
    • H10K50/82Cathodes
    • H10K50/822Cathod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201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10OLED displays
    • H10K59/12Active-matrix OLED [AMOLED] displays
    • H10K59/131Interconnections, e.g. wiring lines or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60OLEDs integrated with inorganic light-sensitive elements, e.g. with inorganic solar cells or inorganic photodiodes
    • H10K59/65OLEDs integrated with inorganic image sensors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71/00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organic devices covered by this subcla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显示面板具有一显示区域及一摄像区域,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基层、发光层及阴极层。所述阴极层包括显示区阴极层和摄像区阴极层,其中所述摄像区阴极层呈网状结构,其部分地覆盖所示摄像区域。本申请显示面板能够在保证所述摄像区域正常显示的情况下,提高所述摄像区域的光透过率,减少所述摄像区域的阴极反光效果,从而提升了拍照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在显示装置领域,目前有几种不同风格屏幕形态,分别为:Infinity-U(水滴屏)、Infinity-V(V形槽)、Infinity-O(屏幕打孔)以及New-Infinity形式。New-Infinity形式就是隐藏式屏下摄像头技术。但是,由于技术受限,隐藏式屏下摄像头技术目前尚属空白。对于OLED显示面板而言,主要是采用顶发射器件,其实现隐藏式摄像头的技术难点是摄像头区域阴极层会对摄像头反光,从而影响拍照效果。
因而,在保证摄像区域正常显示的情况下,提高该摄像区域的光透过率成为技术重点。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能够在保证摄像区域正常显示的情况下,提高该摄像区域的光透过率,减少摄像区域的阴极层反光情况,从而提升拍照效果。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具有一显示区域及一位于所述显示区域中的摄像区域,所述显示面板包括:基层、发光层及阴极层。所述发光层设置于所述基层上,所述发光层包括若干个阵列排布的发光单元;所述阴极层设置于所述发光层的远离所述基层的一侧。所述阴极层包括:显示区阴极层,用来覆盖所述显示区域;以及摄像区阴极层呈网状结构,用来部分地覆盖所示摄像区域。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摄像区阴极层包括:多个交叉部,分别设置于对应的所述发光单元上;以及多个连接部,用来连接相邻的所述交叉部,所述连接部对应于所述发光层的非发光单元的区域。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和所述交叉部沿第一方向相连接形成多个平行设置的带状,用来对应地覆盖位于所述第一方向上的发光单元;所述连接部和所述交叉部沿第二方向相连接形成多个平行设置的带状,以对应地覆盖位于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发光单元。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交叉部连接成垂直的带状,形成十字交叉的网状结构。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区阴极层和所述交叉部均具有第一厚度,所述连接部具有第二厚度,所述第二厚度为所述第一厚度的一半。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摄像区阴极层包括有多个网孔部,在所述网孔部中未设置任何阴极材料,所述网孔部对应于非发光单元的区域。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封装层,设置于所述阴极层远离所述发光层的一侧,用来封装所述显示面板。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用来制备上述显示面板。
所述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提供一基层并在所述基层上形成发光层;其中,所述基层具有显示区域与位于所述显示区域中的摄像区域,所述发光层包括若干个阵列排布于所述显示区域与所述摄像区域中的发光单元;
S2:提供一第一掩膜版;其中,所述第一掩膜版具有一第一显示区沉积口和多个条状的第一摄像区沉积口;其中所述第一显示区沉积口对应于所述显示区域;所述第一摄像区沉积口平行且间隔设置,其沿第一方向对应于所述摄像区域的所述发光单元;
S3:提供一第二掩膜版;其中,所述第二掩膜版具有一第二显示区沉积口和多个条状的第二摄像区沉积口;其中所述第二显示区沉积口对应于所述显示区域;所述第二摄像区沉积口平行且间隔设置,其沿第二方向对应于所述摄像区域的所述发光单元;
S4:利用所述第一掩膜版沉积第一阴极层于所述发光层上得到第一阴极层;其中所述第一阴极层包括第一显示区阴极层和第一摄像区阴极层;所述第一显示区阴极层完全覆盖所述显示区域中,以及所述第一摄像区阴极层部分覆盖所述摄像区域;
S5:利用所述第二掩膜版沉积第二阴极层于所述第一阴极层上得到第二阴极层;其中所述第二阴极层包括第二显示区阴极层和第二摄像区阴极层;所述第二显示区阴极层完全覆盖所述第一显示区阴极层;所述第二摄像区阴极层与所述第一摄像区阴极层相互交叉层叠,从而在每个发光单元上均形成交叉部。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4中,所述第二显示区阴极层完全覆盖所述第一显示区阴极层而形成显示区阴极层,所述显示区阴极层具有第一厚度;所述第二摄像区阴极层交叉层叠于所述第一摄像区阴极层上而形成所述摄像区阴极层,其中所述第二阴极层与所述第一阴极层均具有第二厚度,而所述交叉部具有所述第一厚度。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4中,所述第一摄像区阴极层和所述第二摄像区阴极层未交叉层叠的部分形成多个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用来连接相邻的所述交叉部且对应于所述发光层的非发光单元的区域;所述连接部具有所述第二厚度。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本申请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将所述摄像区阴极层设计为网状结构,所述摄像区阴极层并未全面覆盖所述摄像区域,只是部分地覆盖所述摄像区域,尤其是通过所述交叉部覆盖了位于所述摄像区域的发光单元,而且所述交叉部的厚度与所述显示区阴极层的厚度相同,这样就能够确保位于所述摄像区域的子像素显示效果与位于所述显示区域的子像素显示效果相同,不会影响所述摄像区域的显示功能。此外,通过设计所述连接部连接相邻的所述交叉部,并且将所述连接部的厚度设计为所述交叉部的厚度的一半,采用这种厚度减薄的设计,能够提高所述摄像区域的光透过率,减少了所述摄像区域的阴极层的反光效果,从而提升了拍照效果。同时,由于所述摄像区阴极层呈网状结构,在其网孔部中并未形成阴极层,其对应于非发光单元的区域,因此更进一步大大提高了所述摄像区域的透过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显示面板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显示面板的主要膜层结构示意图;
图3A为本申请显示面板的阴极层与发光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B为图3A所示的位于摄像区域中的阴极层与发光单元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显示面板的发光单元的排布示意图,其中仅部分地展现所述发光单元的结构;
图5A为在本申请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中所需要的第一掩膜版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5B为在本申请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中由所述第一掩膜版形成的第一阴极层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6A为在本申请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中所需要的第二掩膜版的主要部位结构示意图;
图6B为在本申请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中由所述第二掩膜版形成的第二阴极层的部分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7为在本申请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中阴极层的结构示意图,其中所述第二阴极层形成于所述第一阴极层上。
上述附图中的主要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显示面板1 显示区域101 摄像区域102
基层10 发光层20 阴极层30
显示区阴极层31 摄像区阴极层32
交叉部320 连接部321 网孔部323
隔垫物40 封装层50 发光单元21
第一掩膜版60 第一显示区沉积口61 第一摄像区沉积口62
第二掩膜版70 第二显示区沉积口71 第二摄像区沉积口72
第一阴极层30a 第一显示区阴极层31a 第一摄像区阴极层32a
第二阴极层30b 第二显示区阴极层31b 第二摄像区阴极层32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照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1。所述显示面板1为顶发射器件的OLED显示面板1,能够实现隐藏式屏下摄像头的技术。所述显示面板1具有一显示区域101、以及一位于所述显示区域101中的摄像区域102。其中,所述摄像区域102可实现正常显示,也就是说述摄像区域102在正常显示时能够隐藏于所述显示区域101中,同时所述摄像区域102还可随时启动摄像拍照功能。如图1所示,所述摄像区域102位于所述显示区域101的左上角位置,所述摄像区域102可以是圆形。当然,所述摄像区域102还可以是方形。
请参照图2所示,所述显示面板1主要包括基层10、发光层20、以及阴极层3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层10为TFT基板。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发光层20设置于所述基层10上,所述发光层20包括若干个阵列排布的发光单元21。其中,所述发光层20是由若干个隔垫物40分隔成各自独立的所述发光单元21。在所述显示面板1上形成有若干个阵列排布的子像素,每个子像素均对应一个发光单元21,所述子像素包括红色子像素、蓝色子像素、以及绿色子像素。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阴极层30设置于所述发光层20的远离所述基层10的一侧。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1还包括封装层50,设置于所述阴极层30远离所述发光层20的一侧,用来封装整个所述显示面板1。
当然,由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所述显示面板1还可以包括:由多个相互独立的阳极构成的阳极层、平坦层等其他膜层。由于这些结构层或膜层并非本申请的设计重点,所以图中未进一步表示。
下面,将省略对其他膜层的说明,只针对所述阴极层30及相关结构进行详细阐述。
请参照图3A所示,所述阴极层30(以阴影线表示)设置于所述显示区域101和所述摄像区域102,所述阴极层30包括显示区阴极层31和摄像区阴极层32,其中所述显示区阴极层31覆盖如图1所示的所述显示区域101,以确保所述显示区域101的正常显示。而所述摄像区阴极层32部分地覆盖如图1所示的所述摄像区域102,既要确保正常显示,也要大大提高摄像区的光透过率,保证拍照功能。
请参照图3B所示的放大图,所述摄像区阴极层32呈网状结构,包括:多个交叉部320、以及多个连接部321。所述交叉部320分别设置于对应的所述发光单元21上;所述连接部321用来连接相邻的所述交叉部320,且对应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发光单元21之间的间隔区域,也就是所述连接部321对应于非发光单元的区域。详细来讲,所述连接部321能够沿着第一方向(例如竖直方向)连接所述交叉部320;所述连接部321还能够沿着第二方向(例如水平方向)连接所述交叉部320。也就是说,在所述摄像区域102的每个发光单元21上均设置有所述交叉部320。而在每两个相邻的发光单元21之间则设置有所述连接部321。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连接部321与所述交叉部320相互连接且呈垂直带状,从而形成十字交叉的网状结构。此外,在所述摄像区阴极层32形成多个网孔部323,在所述网孔部323中未设置任何阴极材料,其对应于所述发光层20的空白区,即对应于非发光单元的区域。当然,所述连接部321与所述交叉部320并非仅局限于相互垂直连接,二者还可以根据所述发光单元21或所述子像素的排列布局而做出相应改变。
更进一步讲,如图3B所示,所述连接部321和所述交叉部320沿所述第一方向(例如竖直方向)相连接形成带状(或条状),并且平行设置,以对应地覆盖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的发光单元21;所述连接部321和所述交叉部320沿所述第二方向(例如水平方向)相连接形成带状,并且平行设置,以对应地覆盖位于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发光单元21。因此,在每个发光单元21的上方,形成所述交叉部320。
作为优选实施例,所述显示区阴极层31和所述交叉部320均具有第一厚度,二者厚度相同。所述连接部321具有第二厚度,所述第二厚度为所述第一厚度的一半。
从以上说明可知,由于所述摄像区阴极层32呈网状结构,所述摄像区阴极层32并未全面覆盖所述摄像区域102,只是部分地覆盖所述摄像区域102,尤其是通过所述交叉部320覆盖了位于所述摄像区域102的发光单元21,而且所述交叉部320的厚度与所述显示区阴极层31的厚度相同,这样就能够确保位于所述摄像区域102的子像素显示效果与位于所述显示区域101的子像素显示效果相同,也就是说所述摄像区域102的子像素能够正常显示,所述摄像区阴极层32不会影响所述摄像区域102的显示功能。
此外,通过设计所述连接部321连接相邻的所述交叉部320,并且将所述连接部321的厚度设计为所述交叉部320的厚度的一半,采用这种厚度减薄的设计,能够提高摄像区域102的光透过率,减少了摄像区域102的阴极层30的反光效果,从而提升了拍照效果。同时,由于所述摄像区阴极层32呈网状结构,在其网孔部323中并未形成阴极层30,因此更进一步大大提高了所述摄像区域102的透过率。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1的制备方法,用来制备所述显示面板1。
所述制备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S1:提供一基层10并在所述基层10上形成发光层20,如图4所示;其中所述基层10具有显示区域101与位于所述显示区域101中的摄像区域102,所述发光层20包括若干个发光单元21,所述发光单元21阵列排布于所述显示区域101与所述摄像区域102中;
S2:提供一第一掩膜版60;如图5A所示,所述第一掩膜版60具有一第一显示区沉积口61和多个条状的第一摄像区沉积口62;其中所述第一显示区沉积口61对应于所述显示区域101;所述第一摄像区沉积口62平行且间隔设置,其沿第一方向(例如竖直方向)对应于所述摄像区域102的所述发光单元21;
S3:提供一第二掩膜版70;如图6A所示,所述第二掩膜版70具有一第二显示区沉积口71和多个条状的第二摄像区沉积口72;其中所述第二显示区沉积口71对应于所述显示区域101;所述第二摄像区沉积口72平行且间隔设置,其沿第二方向(例如水平方向)对应于所述摄像区域102的所述发光单元21;
S4:利用所述第一掩膜版60沉积第一阴极层30a于如图4所示的所述发光层20上。在此步骤中得到的所述第一阴极层30a可参照图5B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阴极层30a包括第一显示区阴极层31a和第一摄像区阴极层32a。其中,所述第一显示区阴极层31a沉积于所述显示区域101中且完全覆盖如图4所示的所述显示区域101,以及所述第一摄像区阴极层32a沉积于所述摄像区域102且部分覆盖如图4所示的所述摄像区域102;
S5:利用所述第二掩膜版70沉积第二阴极层30b于所述第一阴极层30a上。在此步骤中得到的所述第二阴极层30b可参照图6B所示,例如,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阴极层30b包括第二显示区阴极层31b和第二摄像区阴极层32b。但是,需要说明的是,在此步骤中将得到如图7所示的所述第二阴极层30b与所述第一阴极层30a的叠加结构。详细地讲,所述第二显示区阴极层31b沉积于所述显示区域101中且完全覆盖如图5B所示的所述第一显示区阴极层31a;所述第二摄像区阴极层32b沉积于所述摄像区域102且部分覆盖如图5B所示的所述第一摄像区阴极层32a上。
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4和步骤S5中,所述第二阴极层30b的厚度与所述第一阴极层30a的厚度相同,二者均具有所述第二厚度。更进一步地讲,所述第二显示区阴极层31b完全覆盖所述第一显示区阴极层31a,从而形成所述显示区阴极层31,且所述显示区阴极层31具有所述第一厚度。所述第二摄像区阴极层32b交叉重叠于所述第一摄像区阴极层32a上,从而形成所述摄像区阴极层32。所述摄像区阴极层32与所述显示区阴极层31共同构成如图7所示的阴极层30。
如图7、图3B所示,所述摄像区阴极层32呈网状结构,其包括:多个交叉部320、以及多个连接部321。
如图7、图3B所示,所述交叉部320是由所述第一摄像区阴极层32a和所述第二摄像区阴极层32b交叠形成且对应于所述发光单元21,因此所述交叉部320具有所述第一厚度。
如图7、图3B所示,所述连接部321是由所述第一摄像区阴极层32a和所述第二摄像区阴极层32b未交叠的部分形成的,用来连接相邻的所述交叉部320且位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发光单元21的间隔区域上方,因此所述连接部321具有所述第二厚度,其等于所述第一阴极层30a(或所述第二阴极层30b)的厚度,但所述第二厚度为所述第一厚度的一半。采用这种厚度减薄的设计,能够提高摄像区域102的光透过率,减少了所述摄像区阴极层32的反光效果,从而提升了拍照效果。此外,由于所述摄像区阴极层32呈网状结构,在其网孔部323中并未形成任何阴极层30(30a、30b),因此更加提高了所述摄像区域102的透过率。
本申请显示面板1的制备方法步骤简便、容易操作,通过该方法制备出的显示面板1的阴极层30结构巧妙,所述显示面板1能够保证摄像区域102的正常显示,还通过减薄像素之间的阴极层30的厚度、甚至在部分区域不设置所述阴极层30,从而提高该摄像区的光透过率,减少所述摄像区阴极层32的反光效果,从而提升拍照效果。
本申请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申请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公开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申请的范围。相反地,包含于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及范围的修改及均等设置均包括于本申请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显示面板,具有一显示区域及一位于所述显示区域中的摄像区域,所述显示面板包括:
基层;
发光层,设置于所述基层上,所述发光层包括若干个阵列排布的发光单元,以及
阴极层,设置于所述发光层的远离所述基层的一侧;以及
其特征在于:
所述阴极层包括:
显示区阴极层,用来覆盖所述显示区域;以及
摄像区阴极层,呈网状结构,能够部分地覆盖所示摄像区域;
所述摄像区阴极层包括:
多个交叉部,对应于所述发光单元;以及
多个连接部,用来连接相邻的所述交叉部,所述连接部对应于所述发光层的非发光单元的区域;
所述显示区阴极层和所述交叉部均具有第一厚度,所述连接部具有第二厚度,所述第二厚度为所述第一厚度的一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和所述交叉部沿第一方向相连接形成多个平行设置的带状,用来对应地覆盖沿所述第一方向排列的发光单元;所述连接部和所述交叉部沿第二方向相连接形成多个平行设置的带状,以对应地覆盖沿所述第二方排列的发光单元。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交叉部连接成垂直的带状,形成十字交叉的网状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区阴极层包括有多个网孔部,在所述网孔部中未设置任何阴极材料,所述网孔部对应于所述发光层的非发光单元的区域。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封装层,设置于所述阴极层远离所述发光层的一侧,用来封装所述显示面板。
6.一种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用来制备如权利要求1至5任意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提供一基层并在所述基层上形成发光层;其中,所述基层具有显示区域、以及位于所述显示区域中的摄像区域;所述发光层包括若干个阵列排布于所述显示区域与所述摄像区域中的发光单元;
S2:提供一第一掩膜版;其中,所述第一掩膜版具有一第一显示区沉积口和多个条状的第一摄像区沉积口;其中所述第一显示区沉积口对应于所述显示区域;所述第一摄像区沉积口平行且间隔设置,其沿第一方向对应于所述摄像区域的所述发光单元;
S3:提供一第二掩膜版;其中,所述第二掩膜版具有一第二显示区沉积口和多个条状的第二摄像区沉积口;其中所述第二显示区沉积口对应于所述显示区域;所述第二摄像区沉积口平行且间隔设置,其沿第二方向对应于所述摄像区域的所述发光单元;
S4:利用所述第一掩膜版沉积第一阴极层于所述发光层上得到第一阴极层;其中所述第一阴极层包括第一显示区阴极层和第一摄像区阴极层;所述第一显示区阴极层完全覆盖所述显示区域中,以及所述第一摄像区阴极层部分覆盖所述摄像区域;
S5:利用所述第二掩膜版沉积第二阴极层于所述第一阴极层上得到第二阴极层;其中所述第二阴极层包括第二显示区阴极层和第二摄像区阴极层;所述第二显示区阴极层完全覆盖所述第一显示区阴极层;所述第二摄像区阴极层与所述第一摄像区阴极层相互交叉层叠,从而在每个发光单元上均形成交叉部。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4中,
所述第二显示区阴极层完全覆盖所述第一显示区阴极层而形成显示区阴极层,所述显示区阴极层具有第一厚度;
所述第二摄像区阴极层交叉层叠于所述第一摄像区阴极层上而形成所述摄像区阴极层,其中所述第二阴极层与所述第一阴极层均具有第二厚度,而所述交叉部具有所述第一厚度。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4中,
所述第一摄像区阴极层和所述第二摄像区阴极层未交叉层叠的部分形成多个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用来连接相邻的所述交叉部且对应于所述发光层的非发光单元的区域;所述连接部具有所述第二厚度。
CN202110152872.XA 2021-02-03 2021-02-03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Active CN1129090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52872.XA CN112909063B (zh) 2021-02-03 2021-02-03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52872.XA CN112909063B (zh) 2021-02-03 2021-02-03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09063A CN112909063A (zh) 2021-06-04
CN112909063B true CN112909063B (zh) 2022-09-27

Family

ID=761221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52872.XA Active CN112909063B (zh) 2021-02-03 2021-02-03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0906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16905A (zh) * 2022-06-21 2024-02-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70735A1 (en) * 2004-02-04 2005-08-04 Strip David R. Manufacture of flat panel light emitting devices
CN110349993A (zh) * 2018-04-02 2019-10-18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透明显示面板、掩膜版及显示装置
CN108866476B (zh) * 2018-06-29 2020-03-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掩膜版及其制作方法、蒸镀方法、显示屏
CN110767684B (zh) * 2018-10-31 2022-09-13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屏及显示终端
CN109722629B (zh) * 2019-01-02 2021-08-1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掩膜板、阴极制作方法及oled显示装置
CN109957754B (zh) * 2019-04-09 2021-04-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掩膜板组件、oled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09063A (zh) 2021-06-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991848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JP7329685B2 (ja) 表示パネル
CN113284911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1910683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US20210351243A1 (en) Display devices, display panels and transparent display panels thereof
EP3734662B1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screen
JP7280979B2 (ja) 表示パネル及び表示装置
US11910645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0838505B (zh) 显示结构和显示装置
CN111047996B (zh) 一种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WO2022099844A1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09509779B (zh) 一种像素排布、包含其的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653201B (zh) 一种显示面板以及显示装置
CN112909063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KR20230137432A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13299855B (zh) 显示装置、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WO2020113701A1 (zh) 一种 oled 显示面板
US20240019952A1 (en) Display substrate and touch-control display device
CN111710699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面板制作方法
CN114497415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15274796A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和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US11950454B2 (en)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3964164A (zh) 一种显示基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210723034U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TWI329223B (en) 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rray substrate of the sam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