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06440A - 一种活体识别的防破解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活体识别的防破解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06440A
CN112906440A CN201911225853.4A CN201911225853A CN112906440A CN 112906440 A CN112906440 A CN 112906440A CN 201911225853 A CN201911225853 A CN 201911225853A CN 112906440 A CN112906440 A CN 11290644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ving body
cracking method
glare
body recognition
im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2585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Ingenic Time Semiconducto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Ingenic Time Semiconducto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Ingenic Time Semiconducto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Ingenic Time Semiconducto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2585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06440A/zh
Publication of CN1129064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0644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40Spoof detection, e.g. liveness detection
    • G06V40/45Detection of the body part being aliv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活体识别的防破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为用于活体识别的图像采集装置的摄像头安装一个灯,所述摄像头进行连续快速拍摄;S2,拍摄过程中随着所述的摄像头连续快速拍摄,所述的灯交替打开和关闭;S3,选取相邻拍摄出的两张图像进行对比;S4,比较所述两张图像的亮度,如果亮度差别大于预设阈值,则判断为产生了眩光,被检测物体为经过屏幕反射的;如果亮度差别小于等于预设阈值,则判断没有产生眩光,被检测物体是活体。

Description

一种活体识别的防破解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识别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活体识别的防破解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特别是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发展,人体识别技术广泛应用于信息安全、电子认证等各个领域,图像特征提取方法具有良好的识别性能。特别是,随着活体识别技术逐步被广泛用于金融开户,实名制认证等身份验证场合。这些应用场景对安全性的要求都是非常高的。
目前正常的活体识别是需要人站在镜头前,按照提示做一些动作,或者念一些数字,服务器会判断人是否按照指令完成动作来检测被检测物是否为活体的人体。例如,我们在给手机卡激活的时候,如图1所示,当人物在摄像头面前时,我们会提示他念一串随机数字,如果识别出的人脸是跟身份证匹配,并且念的数字也匹配的时候就认为是本人在操作。目前认为活体识别还是具有较高安全性的并且能满足这些应用场景的安全性要求的。
但随着应用的普及,技术的透明化,黑客技术的发展,逐渐存在一些破解手段,因此需要加以防范。
现在黑客可以按需要虚构出这样的过程,如图2所示,他会用一个显示屏放在摄像头面前,然后播放人物的一段视频,这些视频是可以动态编辑的,例如要做出摇头,眨眼的效果并不困难,当然我们也能根据系统提示播放那段随机数。因此黑客可以用这种方式虚拟出本人操作的效果,骗过识别程序。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为了弥补上述这种安全漏洞,关键就是要能检测出拍摄的是一个屏幕,而并不是一个真人。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破解办法,用于防止用户使用远程控制,录制视频等方式进行活体识别,本发明保证活体必须在本地验证,而并非远程操作甚至只是一段视频。
具体地,本发明提供一种活体识别的防破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为用于活体识别的图像采集装置的摄像头安装一个灯,所述摄像头进行连续快速拍摄;
S2,拍摄过程中随着所述的摄像头连续快速拍摄,所述的灯交替打开和关闭;
S3,选取相邻拍摄出的两张图像进行对比;
S4,比较所述两张图像的亮度,如果亮度差别大于预设阈值,则判断为产生了眩光,被检测物体为经过屏幕反射的;如果亮度差别小于等于预设阈值,则判断没有产生眩光,被检测物体是活体。
本申请的优势在于:有效弥补现有的安全漏洞,识别出是真人活体还是通过屏幕放映出的视频或图片。这样的方法成本低廉,方法简单。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
图1是本发明的现有技术的活体识别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涉及的灯照射到屏幕使得摄像头成像后形成眩光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涉及的真人在摄像头前无法形成眩光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涉及的方法的流程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涉及的具体实施方案包括:
如图3所示,我们给摄像头上安装一个灯,当灯照射到屏幕的时候会反射光线,然后摄像头成像以后会形成眩光。
如图4所示,如果是真人在摄像头前,灯光射出来会被人脸散射,无法形成眩光,所以成像后仍然是清晰的人脸。
通过图像处理算法,进行眩光识别,如果识别到眩光就认为对方是屏幕,如果没识别眩光,就认为对方是真人。
关于眩光识别算法,可以有多种方式,这里只举例一种识别方式。本发明在应用中包括并不限于这种眩光识别算法。
眩光识别算法说明,例如,首先,摄像头进行连续快速拍摄,拍摄过程中灯光交替打开。然后我们拿相邻的两张照片出来比较,也就是一张是开灯的一张是不开灯的。最后,我们通过比较两张照片的亮度,如果亮度差别很大,我们认为对方是经过屏幕反射,产生了眩光;如果亮度差别不大就认为对方是真人。
如图5所示,涉及一种活体识别的防破解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为用于活体识别的图像采集装置的摄像头安装一个灯,所述摄像头进行连续快速拍摄;
S2,拍摄过程中随着所述的摄像头连续快速拍摄,所述的灯交替打开和关闭;
S3,选取相邻拍摄出的两张图像进行对比;
S4,比较所述两张图像的亮度,如果亮度差别大于预设阈值,则判断为产生了眩光,被检测物体为经过屏幕反射的;如果亮度差别小于等于预设阈值,则判断没有产生眩光,被检测物体是活体。
所述的步骤S1中连续快速拍摄是连续快速的按动图像采集装置的快门。
所述的步骤S2中拍摄过程中随着连续快速拍摄所述的灯交替打开和关闭是以按动图像采集装置的快门的频率进行灯的交替打开和关闭。
所述的步骤S3中相邻拍摄出的两张图像分别是一张开灯时拍摄的图像和一张关灯时拍摄的图像。
所述的步骤S1中安装的灯是图像采集装置之外的灯,所述灯安装在摄像头的周围的位置。
所述的预设阈值的是通过,例如,采集一个带眩光源的待测量图像并将其转化为亮度分布图像数据,采集一个无眩光源的待测量图像并将其转化为亮度分布图像数据,将所述的两个亮度分布图像数据之间的差值设定为预设阈值。
进一步所述的两个亮度分布图像数据分别选取各自最亮和最暗的点的数值取二者的平均值,所得到的两个平均值之间的差值为预设阈值。
进一步包括S5,根据步骤S4的结果,对所述的判断为产生了眩光的被测物体报警。
所述的图像采集装置是摄像头。
所述的方法可以应用于照相机、摄像机等。基于现有的识别系统中的照相机、摄像机等进行系统升级和改造,将控制代码程序模块植入现有的识别系统中,从而实现本申请的方法。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活体识别的防破解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为用于活体识别的图像采集装置的摄像头安装一个灯,所述摄像头进行连续快速拍摄;
S2,拍摄过程中随着所述的摄像头连续快速拍摄,所述的灯交替打开和关闭;
S3,选取相邻拍摄出的两张图像进行对比;
S4,比较所述两张图像的亮度,如果亮度差别大于预设阈值,则判断为产生了眩光,被检测物体为经过屏幕反射的;如果亮度差别小于等于预设阈值,则判断没有产生眩光,被检测物体是活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体识别的防破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1中连续快速拍摄是连续快速的按动图像采集装置的快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活体识别的防破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2中拍摄过程中随着连续快速拍摄所述的灯交替打开和关闭是以按动图像采集装置的快门的频率进行灯的交替打开和关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体识别的防破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3中相邻拍摄出的两张图像分别是一张开灯时拍摄的图像和一张关灯时拍摄的图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体识别的防破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步骤S1中安装的灯是图像采集装置之外的灯,所述灯安装在摄像头的周围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体识别的防破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预设阈值的是通过,采集一个带眩光源的待测量图像并将其转化为亮度分布图像数据,采集一个无眩光源的待测量图像并将其转化为亮度分布图像数据,将所述的两个亮度分布图像数据之间的差值设定为预设阈值。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活体识别的防破解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所述的两个亮度分布图像数据分别选取各自最亮和最暗的点的数值取二者的平均值,所得到的两个平均值之间的差值为预设阈值。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体识别的防破解方法,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S5,根据步骤S4的结果,对所述的判断为产生了眩光的被测物体报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活体识别的防破解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图像采集装置是摄像头。
CN201911225853.4A 2019-12-04 2019-12-04 一种活体识别的防破解方法 Pending CN11290644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25853.4A CN112906440A (zh) 2019-12-04 2019-12-04 一种活体识别的防破解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25853.4A CN112906440A (zh) 2019-12-04 2019-12-04 一种活体识别的防破解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06440A true CN112906440A (zh) 2021-06-04

Family

ID=761043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25853.4A Pending CN112906440A (zh) 2019-12-04 2019-12-04 一种活体识别的防破解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06440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10088676A (ko) * 2010-01-29 2011-08-04 한국전기연구원 생체로부터 발생하는 다중 분광 광 영상 검출 및 광치료를 위한 복합 장치
US20120306377A1 (en) * 2011-04-22 2012-12-06 Rohm Co., Ltd. Led lamp
CN106372601A (zh) * 2016-08-31 2017-02-01 上海依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红外可见双目图像的活体检测方法及装置
US20180239979A1 (en) * 2015-09-03 2018-08-23 Nec Corporation Living body recognition device, living body recognition method, and living body recognition program
WO2019011206A1 (zh) * 2017-07-14 2019-01-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活体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9389719A (zh) * 2018-09-29 2019-02-26 厦门狄耐克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单元门门禁系统及开门方法
CN110383286A (zh) * 2019-05-22 2019-10-25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生物识别的方法、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10088676A (ko) * 2010-01-29 2011-08-04 한국전기연구원 생체로부터 발생하는 다중 분광 광 영상 검출 및 광치료를 위한 복합 장치
US20120306377A1 (en) * 2011-04-22 2012-12-06 Rohm Co., Ltd. Led lamp
US20180239979A1 (en) * 2015-09-03 2018-08-23 Nec Corporation Living body recognition device, living body recognition method, and living body recognition program
CN106372601A (zh) * 2016-08-31 2017-02-01 上海依图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红外可见双目图像的活体检测方法及装置
WO2019011206A1 (zh) * 2017-07-14 2019-01-1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活体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9389719A (zh) * 2018-09-29 2019-02-26 厦门狄耐克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单元门门禁系统及开门方法
CN110383286A (zh) * 2019-05-22 2019-10-25 深圳市汇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生物识别的方法、指纹识别装置和电子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493064B1 (ko) 고도의 정확성으로 결함이 있는 눈을 검출하는 카메라에 기반한 방법
CN108346149B (zh) 图像检测、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KR101286454B1 (ko) 눈 영상의 특성을 이용한 모조얼굴 식별장치 및 방법
US8798334B2 (en) Methods for performing biometric recognition of a human eye and corroboration of same
CN110458062A (zh) 人脸识别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KR101662846B1 (ko) 아웃 포커싱 촬영에서 빛망울 효과를 생성하기 위한 장치 및 방법
WO2019163066A1 (ja) なりすまし検知装置、なりすまし検知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CN107483811A (zh) 成像方法和电子装置
WO2014084249A1 (ja) 顔認証装置、認証方法とそのプログラム、情報機器
JP2007241402A (ja) 顔認証におけるなりすまし判定装置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顔認証装置
CN112528888A (zh) 一种光学指纹采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TWI394085B (zh) 辨識被攝主體之維度形態的方法
JP2020505705A (ja) 特徴画像を習得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デバイスならびにユーザー認証方法
CN107370961B (zh) 图像曝光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EP3387637A1 (en) A method and a system for determining if the video flow provided by a mobile device is the original one
CN108093170B (zh) 用户拍照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2383688B (zh) 摄像补光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智能终端
CN112906440A (zh) 一种活体识别的防破解方法
CN108429886A (zh) 一种拍照方法及终端
JP2006258651A (ja) 不特定撮像装置の検出方法および装置
JP2009205203A (ja) 虹彩認証装置
KR101367103B1 (ko) 역광유무여부 검사장치 및 방법
CN112905972A (zh) 一种活体识别的防破解系统
CN112989866B (zh) 对象识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06101624B (zh) 大数据管理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60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