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06264B - 一种金属内胆碳纤维复合材料气瓶的疲劳寿命分析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金属内胆碳纤维复合材料气瓶的疲劳寿命分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06264B
CN112906264B CN202110146904.5A CN202110146904A CN112906264B CN 112906264 B CN112906264 B CN 112906264B CN 202110146904 A CN202110146904 A CN 202110146904A CN 112906264 B CN112906264 B CN 11290626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ess
sigma
gas cylinder
max
fatigue lif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46904.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06264A (zh
Inventor
吴乔国
祖磊
张骞
张桂明
韩丁
康凯
王乾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Hefei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110146904.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06264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0626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0626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0626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0626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06F30/23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using finite element methods [FEM] or finite difference methods [FD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3/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application field
    • G06F2113/26Composit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9/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type or aim of the analysis or the optimisation
    • G06F2119/04Ageing analysis or optimisation against age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9/00Details relating to the type or aim of the analysis or the optimisation
    • G06F2119/14Force analysis or force optimisation, e.g. static or dynamic fo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金属内胆碳纤维复合材料气瓶的疲劳寿命分析方法,本发明考虑了复合材料正交各向异性、复合材料层实际纤维缠绕角度和缠绕层数、复合材料层多种失效模式及其渐进损伤特性、金属内胆在自紧压力及循环压力等多种载荷作用下的复杂应力状态等因素的综合影响,弥补了现有技术中试验方法成本高、耗时长的问题,可实现金属内胆碳纤维复合材料气瓶的高效合理预测,使用范围广,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Description

一种金属内胆碳纤维复合材料气瓶的疲劳寿命分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安全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金属内胆碳纤维复合材料气瓶的疲劳寿命分析方法。
背景技术
金属内胆碳纤维复合材料气瓶因具有质量轻、强度高、抗疲劳性能好和结构设计灵活等优点,在加氢站储氢、燃料电池汽车车载储氢、长管拖车气体储运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然而,气瓶在使用过程中会承受多次气体充放引起的循环加压和卸压,造成气瓶疲劳损伤,甚至会导致气瓶因产生疲劳裂纹而引发泄漏爆炸等严重后果。为提升该类气瓶的设计水平和使用安全性,需要对气瓶在循环内压作用下的疲劳寿命进行预测,以达到既保证安全又减少成本的目的。
目前,金属内胆碳纤维复合材料气瓶的疲劳寿命分析主要集中在试验方面,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人力和物力。由于影响金属内胆碳纤维复合材料气瓶的疲劳寿命的因素较多,如复合材料层具有正交各向异性特点,复合材料层纤维缠绕角度、缠绕层数和缠绕序列灵活多变,复合材料层损伤和失效模式复杂多样,金属内胆在自紧压力及循环内压等多种载荷作用下的应力状态较为复杂等,现有技术中,能够综合考虑上述因素对金属内胆碳纤维复合材料气瓶疲劳寿命进行数值预测的方法尚缺乏研究,为金属内胆碳纤维复合材料气瓶的疲劳寿命的高效合理评估带来了困难。
现有技术中的试验测试方法,对于每种特定规格的气瓶设计,为了达到满足要求的疲劳寿命,都需要通过试错的方法进行多次气瓶制造及气瓶疲劳性能试验测试,需要耗费较多的材料费、加工制造费及试验测试费,且气瓶制造与气瓶疲劳性能试验测试需耗费较长时间。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金属内胆碳纤维复合材料气瓶的疲劳寿命分析方法,弥补了现有技术中试验方法成本高、耗时长的问题,可实现金属内胆碳纤维复合材料气瓶的高效合理预测,使用范围广,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金属内胆碳纤维复合材料气瓶的疲劳寿命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测试获得金属内胆材料的弹性模量E和屈服强度σy
S2,测试金属内胆材料的疲劳性能数据,具体如下所示:
S201,当测试循环应力的最大值σmax小于屈服强度σy,即σmax<σy,则按照GB/T3075-2020的金属材料疲劳试验轴向力控制方法,分别测试金属内胆材料在应力比Rσ=-1、不同应力幅σa下的疲劳寿命Nf
S202,当测试循环应力的最大值σmax大于或等于屈服强度σy,即σmax≥σy,则按照GB/T 26077-2020的金属材料疲劳试验轴向应变控制方法,分别测试金属内胆材料在应变比Rε=-1、不同应变幅εa下的疲劳寿命Nf
将金属材料疲劳试验轴向应变控制方法中测试所用的不同应变幅εa分别乘以金属内胆材料的弹性模量E,分别计算得到金属材料疲劳试验轴向应变控制方法中各应变幅εa所对应的不同应力幅σa,σa=Eεa
S3,根据步骤S201的金属材料疲劳试验轴向力控制方法中在不同应力幅σa下的疲劳寿命Nf数据,以及根据步骤S202的金属材料疲劳试验轴向应变控制方法中各应变幅εa所对应的不同应力幅σa下的疲劳寿命Nf数据,得到应力幅σa与疲劳寿命Nf之间的最佳拟合曲线,具体方式为:构建二维坐标系,横坐标为疲劳寿命Nf的对数坐标,纵坐标为应力幅σa的线性坐标,将金属材料疲劳试验轴向力控制方法中不同应力幅σa下的疲劳寿命Nf数据,以及将金属材料疲劳试验轴向应变控制方法中应变幅εa所对应的不同应力幅σa下的疲劳寿命Nf数据均在该二维坐标系中以坐标点的形式标出,并采用最小二乘法对坐标点进行拟合,得到应力幅σa与疲劳寿命Nf之间的关系曲线即最佳拟合曲线,并得到应力幅σa与疲劳寿命Nf之间的最佳拟合曲线的关系表达式为σa=f(Nf);
S4,根据步骤S3中的应力幅σa与疲劳寿命Nf之间的最佳拟合曲线,将该最佳拟合曲线中的应力幅σa除以2,即将最佳拟合曲线的纵坐标值缩小2倍,得到第一曲线;将该最佳拟合曲线中的疲劳寿命Nf除以20,即将最佳拟合曲线的横坐标值缩小20倍,得到第二曲线;对第一曲线和第二曲线分别取下包络线进行合并,得到应力幅σa与疲劳寿命Nf之间的设计疲劳曲线,并得到应力幅σa与疲劳寿命Nf之间的设计疲劳曲线的关系表达式为σa=g(Nf);
S5,建立金属内胆碳纤维复合材料气瓶在内压作用下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具体如下所示:
S501,在ABAQUS/CAE中分别建立金属内胆、碳纤维复合材料层的几何模型;
S502,设置金属内胆碳纤维复合材料气瓶的材料属性,具体为:金属内胆赋予考虑应变硬化效应材料属性的本构模型;碳纤维复合材料层赋予考虑纤维拉伸与压缩、基体拉伸与压缩、面内剪切失效模式的连续损伤本构模型;
S503,划分网格单元;
S504,施加边界条件,具体为:确定金属内胆碳纤维复合材料气瓶的约束部位,并对约束部位施加边界条件;
S505,定义接触,具体为:在碳纤维复合材料层与金属内胆之间设置通用接触算法;
S506,设置计算分析步,包括:
分析步1:气瓶在自紧压力Pa下的有限元分析;
分析步2:气瓶在内压力P0为0MPa下的有限元分析;
分析步3:气瓶在循环压力下限Pmin下的有限元分析;
分析步4:气瓶在循环压力上限Pmax下的有限元分析;
S6,根据步骤S5的计算结果,选取金属内胆上的Mises等效应力最大的单元作为危险点;
S7,根据步骤S5的分析步3的计算结果,分别获得在分析步3中危险点的第一主应变ε′1、第二主应变ε′2、第三主应变ε′3,将分析步3中危险点的第一主应变ε′1、第二主应变ε′2、第三主应变ε′3分别乘以金属内胆材料的弹性模量E,分别得到在分析步3中即气瓶在循环压力下限Pmin下的危险点的第一应力σ′1、第二应力σ′2、第三应力σ′3
根据步骤S5的分析步4的计算结果,分别获得在分析步4中危险点的第一主应变ε″1、第二主应变ε″2、第三主应变ε″3,将分析步4中危险点的第一主应变ε″1、第二主应变ε″2、第三主应变ε″3分别乘以金属内胆材料的弹性模量E,分别得到在分析步4中即气瓶在循环压力上限Pmax下的危险点的第一应力σ″1、第二应力σ″2、第三应力σ″3
S8,根据步骤S7获得的在分析步3中即气瓶在循环压力下限Pmin下的危险点的第一应力σ′1、第二应力σ′2、第三应力σ′3,计算气瓶在循环压力下限Pmin下的危险点的各个应力差值σ′ij,i=1,2,3,j=1,2,3,i≠j,具体计算方式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2930855660000041
其中,σ′12表示气瓶在循环压力下限Pmin下的危险点的第一应力差值;σ′23表示气瓶在循环压力下限Pmin下的危险点的第二应力差值;σ′31表示气瓶在循环压力下限Pmin下的危险点的第三应力差值;
根据步骤S7获得的在分析步4中即气瓶在循环压力上限Pmax下的危险点的第一应力σ″1、第二应力σ″2、第三应力σ″3,计算气瓶在循环压力上限Pmax下的危险点的各个应力差值σ″ij,i=1,2,3,j=1,2,3,i≠j,具体计算方式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2930855660000042
其中,σ″12表示气瓶在循环压力上限Pmax下的危险点的第一应力差值;σ″23表示气瓶在循环压力上限Pmax下的危险点的第二应力差值;σ″31表示气瓶在循环压力上限Pmax下的危险点的第三应力差值;
S9,根据气瓶在循环压力下限Pmin下的危险点的各个应力差值σ′ij和气瓶在循环压力上限Pmax下的危险点的各个应力差值σ″ij,分别计算危险点的各个交变应力幅σaltij,i=1,2,3,j=1,2,3,i≠j,具体计算方式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2930855660000051
其中,σalt12表示第一交变应力幅;σalt23表示第二交变应力幅;σalt31表示第三交变应力幅;
S10,根据步骤S7获得的在分析步3中即气瓶在循环压力下限Pmin下的危险点的第一应力σ′1、第二应力σ′2、第三应力σ′3,计算气瓶在循环压力下限Pmin下的危险点的各个应力均值σ′nij,i=1,2,3,j=1,2,3,i≠j,具体计算方式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2930855660000052
其中,σ′n12表示气瓶在循环压力下限Pmin下的危险点的第一应力均值;σ′n23表示气瓶在循环压力下限Pmin下的危险点的第二应力均值;σ′n31表示气瓶在循环压力下限Pmin下的危险点的第三应力均值;
根据步骤S7获得的在分析步4中即气瓶在循环压力上限Pmax下的危险点的第一应力σ″1、第二应力σ″2、第三应力σ″3,计算气瓶在循环压力上限Pmax下的危险点的各个应力均值σ″nij,i=1,2,3,j=1,2,3,i≠j,具体计算方式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2930855660000053
其中,σ″n12表示气瓶在循环压力上限Pmax下的危险点的第一应力均值;σ″n23表示气瓶在循环压力上限Pmax下的危险点的第二应力均值;σ″n31表示气瓶在循环压力上限Pmax下的危险点的第三应力均值;
S11,根据气瓶在循环压力下限Pmin下的危险点的各个应力均值σ′nij和气瓶在循环压力上限Pmax下的危险点的各个应力均值σ″nij,分别计算危险点的第一平均应力
Figure BDA0002930855660000054
第二平均应力
Figure BDA0002930855660000055
第三平均应力
Figure BDA0002930855660000056
其中,危险点的各个平均应力
Figure BDA0002930855660000057
i=1,2,3,j=1,2,3,i≠j的具体计算如下所示:
从气瓶在循环压力下限Pmin下的危险点的应力均值σ′nij和气瓶在循环压力上限Pmax下的危险点的应力均值σ″nij中,找出应力均值最大值σnij max和应力均值最小值σnij min,即σnij max=max{σ′nij,σ″nij},σnijmin=min{σ′nij,σ″nij},根据该应力均值最大值σnij max和应力均值最小值σnij min计算对应的平均应力
Figure BDA0002930855660000069
具体如下所示:
从气瓶在循环压力下限Pmin下的危险点的应力σ′ij和气瓶在循环压力上限Pmax下的危险点的应力σ″ij中,找出应力最大值σij max和应力最小值σij min,即σij max=max{σ′ij,σ″ij},σij min=min{σ′ij,σ″ij};
若σij max<σy且σijmin>-σy,则平均应力
Figure BDA0002930855660000061
的计算方式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2930855660000062
若σaltij≥σy,则平均应力
Figure BDA0002930855660000063
的计算方式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2930855660000064
若上述条件均不满足,即σijmax>σy或σijmin<-σy,且σaltij<σy,则平均应力
Figure BDA0002930855660000065
的计算方式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2930855660000066
S12,根据步骤S11获得的危险点的各个平均应力
Figure BDA0002930855660000067
以及步骤S9获得的危险点的各个交变应力幅σaltij,分别计算危险点的第一等效应力幅σalt12,-1、第二等效应力幅σalt23,-1、第三等效应力幅σalt31,-1;其中,危险点的等效应力幅σaltij,-1,i=1,2,3,j=1,2,3,i≠j的具体计算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2930855660000068
其中,σb为金属内胆材料的抗拉强度;
S13,计算最终等效应力幅σalt,-1,具体如下所示:
σalt,-1=max(σalt12,-1alt23,-1alt31,-1)
S14,将步骤S13中的最终等效应力幅σalt,-1,代入步骤S3的应力幅σa与疲劳寿命Nf之间的最佳拟合曲线的关系表达式σa=f(Nf)中,得出最终等效应力幅σalt,-1在最佳拟合曲线下所对应的疲劳寿命Nf
将步骤S13中的最终等效应力幅σalt,-1,代入步骤S4的应力幅σa与疲劳寿命Nf之间的设计疲劳曲线的关系表达式σa=g(Nf)中,得出最终等效应力幅σalt,-1在设计疲劳曲线下所对应的疲劳寿命Nf
步骤S502中,考虑应变硬化效应材料属性的金属内胆的本构模型,具体如下所示:
σeq=A+B(εeq)n
其中,σeq为金属内胆的等效应力;εeq为金属内胆的等效塑性应变;A、B、n均为金属内胆的材料常数,均可通过材料性能试验测试获得。
步骤S502中,考虑纤维拉伸与压缩、基体拉伸与压缩、面内剪切失效模式的连续损伤本构模型,包括各种失效模式对应的损伤起始条件以及达到损伤起始条件后的损伤演化准则。
步骤S503中,金属内胆采用C3D8R缩减积分实体单元划分网格单元;碳纤维复合材料层采用S4R缩减积分壳单元划分网格单元,且在S4R缩减积分壳单元中设置碳纤维复合材料层的缠绕角度、层数、以及各层厚度。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考虑了复合材料正交各向异性、复合材料层实际纤维缠绕角度和缠绕层数、复合材料层多种失效模式及其渐进损伤特性、金属内胆在自紧压力及循环压力等多种载荷作用下的复杂应力状态等因素的综合影响,本发明所建立的疲劳寿命分析方法作为一种数值分析方法,可以弥补试验方法成本高、耗时长、适用范围小的问题,相比现有技术中的试验测试方法更加高效,且本发明具有理论分析基础,只要针对类似的气瓶,即便结构型式尺寸或工作压力等参数发生变化,仍可以使用本发明进行分析,使用范围广,具有工程应用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金属内胆碳纤维复合材料气瓶的疲劳寿命分析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实施例的在Rσ=-1、不同应力幅σa下的疲劳寿命Nf的数据图。
图3为本实施例的在应变比Rε=-1、不同应变幅εa下的疲劳寿命Nf的数据图。
图4为本实施例的应力幅σa与疲劳寿命Nf之间的数据图。
图5为本实施例的应力幅σa与疲劳寿命Nf之间的最佳拟合曲线。
图6为本实施例的应力幅σa与疲劳寿命Nf之间的设计疲劳曲线。
图7为本实施例的有限元分析模型示意图。
图8为本实施例的方向示意图。
图9为本实施例的金属内胆上的危险点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由图1所示,一种金属内胆碳纤维复合材料气瓶的疲劳寿命分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测试获得金属内胆材料的弹性模量E和屈服强度σy
S2,测试金属内胆材料的疲劳性能数据,具体如下所示:
S201,当测试循环应力的最大值σmax小于屈服强度σy,即σmax<σy,则按照GB/T3075-2020的金属材料疲劳试验轴向力控制方法,分别测试金属内胆材料在应力比Rσ=-1、不同应力幅σa下的疲劳寿命Nf
S202,当测试循环应力的最大值σmax大于或等于屈服强度σy,即σmax≥σy,则按照GB/T 26077-2020的金属材料疲劳试验轴向应变控制方法,分别测试金属内胆材料在应变比Rε=-1、不同应变幅εa下的疲劳寿命Nf
将金属材料疲劳试验轴向应变控制方法中测试所用的不同应变幅εa分别乘以金属内胆材料的弹性模量E,分别计算得到金属材料疲劳试验轴向应变控制方法中各应变幅εa所对应的不同应力幅σa,σa=Eεa
S3,根据步骤S201的金属材料疲劳试验轴向力控制方法中在不同应力幅σa下的疲劳寿命Nf数据,以及根据步骤S202的金属材料疲劳试验轴向应变控制方法中各应变幅εa所对应的不同应力幅σa下的疲劳寿命Nf数据,得到应力幅σa与疲劳寿命Nf之间的最佳拟合曲线,具体方式为:构建二维坐标系,横坐标为疲劳寿命Nf的对数坐标,纵坐标为应力幅σa的线性坐标,将金属材料疲劳试验轴向力控制方法中不同应力幅σa下的疲劳寿命Nf数据,以及将金属材料疲劳试验轴向应变控制方法中各应变幅εa所对应的不同应力幅σa下的疲劳寿命Nf数据均在该二维坐标系中以坐标点的形式标出,并采用最小二乘法对坐标点进行拟合,得到应力幅σa与疲劳寿命Nf之间的关系曲线即最佳拟合曲线,并得到应力幅σa与疲劳寿命Nf之间的最佳拟合曲线的关系表达式为σa=f(Nf);
S4,根据步骤S3中的应力幅σa与疲劳寿命Nf之间的最佳拟合曲线,将该最佳拟合曲线中的应力幅σa除以2,即将最佳拟合曲线的纵坐标值缩小2倍,得到第一曲线;将该最佳拟合曲线中的疲劳寿命Nf除以20,即将最佳拟合曲线的横坐标值缩小20倍,得到第二曲线;对第一曲线和第二曲线分别取下包络线进行合并,得到应力幅σa与疲劳寿命Nf之间的设计疲劳曲线,并得到应力幅σa与疲劳寿命Nf之间的设计疲劳曲线的关系表达式为σa=g(Nf);
其中,将最佳拟合曲线的纵坐标值除以2和横坐标值除以20是设计疲劳曲线的一种标准处理方法;
S5,建立金属内胆碳纤维复合材料气瓶在内压作用下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具体如下所示:
S501,在ABAQUS/CAE中分别建立金属内胆、碳纤维复合材料层的几何模型;
S502,设置金属内胆碳纤维复合材料气瓶的材料属性,具体为:金属内胆赋予考虑应变硬化效应材料属性的本构模型;碳纤维复合材料层赋予考虑纤维拉伸与压缩、基体拉伸与压缩、面内剪切失效模式的连续损伤本构模型;
考虑应变硬化效应材料属性的金属内胆的本构模型,具体如下所示:
σeq=A+B(εeq)n
其中,σeq为金属内胆的等效应力,εeq为金属内胆的等效塑性应变,A、B、n均为金属内胆的材料常数;金属内胆的材料常数A、B、n均可通过材料性能试验测试获得;
考虑纤维拉伸与压缩、基体拉伸与压缩、面内剪切失效模式的连续损伤本构模型,包括各种失效模式对应的损伤起始条件以及达到损伤起始条件后的损伤演化准则;
S503,划分网格单元,具体为:金属内胆采用C3D8R缩减积分实体单元划分网格;碳纤维复合材料层采用S4R缩减积分壳单元划分网格,且在S4R缩减积分壳单元中设置碳纤维复合材料层的缠绕角度、层数、以及各层厚度;
S504,施加边界条件,具体为:确定金属内胆碳纤维复合材料气瓶的约束部位,并对约束部位施加边界条件,如与气瓶放置及安装情况有关的约束边界条件,或与模型简化分析有关的约束边界条件等。
S505,定义接触,具体为:在碳纤维复合材料层与金属内胆之间设置通用接触算法;
其中,ABAQUS软件中包括面面接触、自接触、通用接触的算法;其中,通用接触是用一个接触描述本模型中所有区域间的接触关系;面面接触是用于描述两个指定面之间的接触关系;自接触是用于描述一个面不同部分之间的接触关系;
S506,设置计算分析步,包括:
分析步1:气瓶在自紧压力Pa下的有限元分析;
其中,自紧压力是指气瓶在投用前预先施加一定的内压,自紧压力是影响金属内胆复合材料气瓶疲劳性能的重要参数;对金属内胆碳纤维复合材料气瓶进行自紧处理,可以使得金属内胆从自紧压力卸压后处于压应力状态,降低金属内胆在循环压力下的应力幅值,提高疲劳性能;
分析步2:气瓶在内压力P0为0MPa下的有限元分析;
分析步3:气瓶在循环压力下限Pmin下的有限元分析;
分析步4:气瓶在循环压力上限Pmax下的有限元分析;
S6,根据步骤S5的计算结果,选取金属内胆上的Mises等效应力最大的单元作为危险点;其中,Mises等效应力为专业术语,依据现有技术中的材料力学的第四强度理论进行确定;危险点是指被认为是最先发生疲劳破坏的位置点;
S7,根据步骤S5的分析步3的计算结果,分别获得在分析步3中危险点的第一主应变ε′1、第二主应变ε′2、第三主应变ε′3,将分析步3中危险点的第一主应变ε′1、第二主应变ε′2、第三主应变ε′3分别乘以金属内胆材料的弹性模量E,分别得到在分析步3中即气瓶在循环压力下限Pmin下的危险点的第一应力σ′1、第二应力σ′2、第三应力σ′3
根据步骤S5的分析步4的计算结果,分别获得在分析步4中危险点的第一主应变ε″1、第二主应变ε″2、第三主应变ε″3,将分析步4中危险点的第一主应变ε″1、第二主应变ε″2、第三主应变ε″3分别乘以金属内胆材料的弹性模量E,分别得到在分析步4中即气瓶在循环压力上限Pmax下的危险点的第一应力σ″1、第二应力σ″2、第三应力σ″3
S8,根据步骤S7获得的在分析步3中即气瓶在循环压力下限Pmin下的危险点的第一应力σ′1、第二应力σ′2、第三应力σ′3,计算气瓶在循环压力下限Pmin下的危险点的各个应力差值σ′ij,i=1,2,3,j=1,2,3,i≠j,具体计算方式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2930855660000111
其中,σ′12表示气瓶在循环压力下限Pmin下的危险点的第一应力差值;σ′23表示气瓶在循环压力下限Pmin下的危险点的第二应力差值;σ′31表示气瓶在循环压力下限Pmin下的危险点的第三应力差值;
根据步骤S7获得的在分析步4中即气瓶在循环压力上限Pmax下的危险点的第一应力σ″1、第二应力σ″2、第三应力σ″3,计算气瓶在循环压力上限Pmax下的危险点的各个应力差值σ″ij,i=1,2,3,j=1,2,3,i≠j,具体计算方式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2930855660000112
其中,σ″12表示气瓶在循环压力上限Pmax下的危险点的第一应力差值;σ″23表示气瓶在循环压力上限Pmax下的危险点的第二应力差值;σ″31表示气瓶在循环压力上限Pmax下的危险点的第三应力差值;
S9,根据气瓶在循环压力下限Pmin下的危险点的各个应力差值σ′ij和气瓶在循环压力上限Pmax下的危险点的各个应力差值σ″ij,分别计算危险点的各个交变应力幅σaltij,i=1,2,3,j=1,2,3,i≠j,具体计算方式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2930855660000113
其中,σalt12表示第一交变应力幅;σalt23表示第二交变应力幅;σalt31表示第三交变应力幅;
S10,根据步骤S7获得的在分析步3中即气瓶在循环压力下限Pmin下的危险点的第一应力σ′1、第二应力σ′2、第三应力σ′3,计算气瓶在循环压力下限Pmin下的危险点的各个应力均值σ′nij,i=1,2,3,j=1,2,3,i≠j,具体计算方式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2930855660000121
其中,σ′n12表示气瓶在循环压力下限Pmin下的危险点的第一应力均值;σ′n23表示气瓶在循环压力下限Pmin下的危险点的第二应力均值;σ′n31表示气瓶在循环压力下限Pmin下的危险点的第三应力均值;
根据步骤S7获得的在分析步4中即气瓶在循环压力上限Pmax下的危险点的第一应力σ″1、第二应力σ″2、第三应力σ″3,计算气瓶在循环压力上限Pmax下的危险点的各个应力均值σ″nij,i=1,2,3,j=1,2,3,i≠j,具体计算方式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2930855660000122
其中,σ″n12表示气瓶在循环压力上限Pmax下的危险点的第一应力均值;σ″n23表示气瓶在循环压力上限Pmax下的危险点的第二应力均值;σ″n31表示气瓶在循环压力上限Pmax下的危险点的第三应力均值;
S11,根据气瓶在循环压力下限Pmin下的危险点的各个应力均值σ′nij和气瓶在循环压力上限Pmax下的危险点的各个应力均值σ″nij,分别计算危险点的第一平均应力
Figure BDA0002930855660000124
第二平均应力
Figure BDA0002930855660000125
第三平均应力
Figure BDA0002930855660000126
其中,危险点的各个平均应力
Figure BDA0002930855660000127
i=1,2,3,j=1,2,3,i≠j的具体计算如下所示:
从气瓶在循环压力下限Pmin下的危险点的应力均值σ′nij和气瓶在循环压力上限Pmax下的危险点的应力均值σ″nij中,找出应力均值最大值σnij max和应力均值最小值σnij min,即σnij max=max{σ′nij,σ″nij},σnij min=min{σ′nij,σ″nij},根据该应力均值最大值σnij max和应力均值最小值σnij min计算对应的平均应力
Figure BDA0002930855660000123
具体如下所示:
从气瓶在循环压力下限Pmin下的危险点的应力σ′ij和气瓶在循环压力上限Pmax下的危险点的应力σ″ij中,找出应力最大值σij max和应力最小值σij min,即σij max=max{σ′ij,σ′ij},σijmin=min{σ′ij,σ″ij};
若σij max<σy且σij min>-σy,则平均应力
Figure BDA0002930855660000131
的计算方式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2930855660000132
若σaltij≥σy,则平均应力
Figure BDA0002930855660000133
的计算方式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2930855660000134
若上述条件均不满足,即σij max>σy或σij min<-σy,且σaltij<σy,则平均应力
Figure BDA0002930855660000139
的计算方式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2930855660000135
S12,根据步骤S11获得的危险点的各个平均应力
Figure BDA0002930855660000136
以及步骤S9获得的危险点的各个交变应力幅σaltij,分别计算第一等效应力幅σalt12,-1、第二等效应力幅σalt23,-1、第三等效应力幅σalt31,-1;其中,
利用步骤S11获得的危险点的平均应力
Figure BDA00029308556600001310
并将步骤S9获得的危险点的交变应力幅σaltij分别等效到应力比Rσ=-1的条件下,即可得到危险点的等效应力幅
Figure BDA0002930855660000137
i=1,2,3,j=1,2,3,i≠j,具体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2930855660000138
其中,σb为金属内胆材料的抗拉强度;
S13,计算最终等效应力幅σalt,-1,具体如下所示:
σalt,-1=max(σalt12,-1alt23,-1alt31,-1)
S14,将步骤S13中的最终等效应力幅σalt,-1,代入步骤S3的应力幅σa与疲劳寿命Nf之间的最佳拟合曲线的关系表达式σa=f(Nf)中,得出最终等效应力幅σalt,-1在最佳拟合曲线下所对应的疲劳寿命Nf
将步骤S13中的最终等效应力幅σalt,-1,代入步骤S4的应力幅σa与疲劳寿命Nf之间的设计疲劳曲线的关系表达式σa=g(Nf)中,得出最终等效应力幅σalt,-1在设计疲劳曲线下所对应的疲劳寿命Nf
其中,最佳拟合曲线下所对应的疲劳寿命Nf理论上会更准确,但由于应力幅σa与疲劳寿命Nf之间的设计疲劳曲线会取安全系数,因此设计疲劳曲线下所对应的疲劳寿命Nf会更保守。
本实施例中,针对某6061T6铝合金内胆、T700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气瓶,铝合金内胆外径为347mm、全长为1910mm、壁厚为6mm,内胆两端为椭圆形封头且分别有一个极孔,极孔外径为75mm;气瓶筒身采用环向加螺旋缠绕,共162层,由铝合金内胆外表面向外的纤维缠绕角度依次为[902/±12.5/904...904/±12.5/902],所述缠绕角度是指纤维方向与气瓶轴线方向之间的夹角,下标表示缠绕层数,即先纤维缠绕2层90度、然后各缠绕1层12.5度和-12.5度、再缠绕4层90度,以此类推;气瓶封头仅螺旋缠绕。
为了评估本实施例的该6061T6铝合金内胆、T700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气瓶的疲劳寿命,采用本发明的一种金属内胆碳纤维复合材料气瓶的疲劳寿命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测试获得6061T6铝合金内胆材料的弹性模量E=70GPa、屈服强度σy=260MPa;
S2,测试6061T6铝合金内胆材料的疲劳性能数据,具体如下所示:
S201,当测试循环应力的最大值σmax<σy,则按照GB/T 3075-2020的金属材料疲劳试验轴向力控制方法,测试6061T6铝合金内胆材料在应力比Rσ=-1、不同应力幅σa下的疲劳寿命Nf,测试结果如图2所示;
S202,当测试循环应力的最大值σmax≥σy,则按照GB/T 26077-2020的金属材料疲劳试验轴向应变控制方法,测试6061T6铝合金内胆材料在应变比Rε=-1、不同应变幅εa下的疲劳寿命Nf,测试结果如图3所示;
将步骤S202的金属材料疲劳试验轴向应变控制方法中测试所用的不同应变幅εa分别乘以6061T6铝合金内胆材料的弹性模量E,分别计算得到6061T6铝合金内胆材料疲劳试验轴向应变控制方法中各应变幅εa所对应的不同应力幅σa,σa=Eεa
S3,根据步骤S201的金属材料疲劳试验轴向力控制方法中在不同应力幅σa下的疲劳寿命Nf数据,以及根据步骤S202的金属材料疲劳试验轴向应变控制方法中各应变幅εa所对应的不同应力幅σa下的疲劳寿命Nf数据,并构建二维坐标系,横坐标为疲劳寿命Nf的对数坐标,纵坐标为应力幅σa的线性坐标,将金属材料疲劳试验轴向力控制方法中不同应力幅σa下的疲劳寿命Nf数据,以及将金属材料疲劳试验轴向应变控制方法中各应变幅εa所对应的不同应力幅σa下的疲劳寿命Nf数据均在该二维坐标系中以坐标点的形式标出,如图4所示;采用最小二乘法对图4进行拟合,得到应力幅σa与疲劳寿命Nf之间的最佳拟合曲线,该最佳拟合曲线如图5所示,并得到应力幅σa与疲劳寿命Nf之间的最佳拟合曲线的关系表达式σa=f(Nf)为
Figure BDA0002930855660000151
S4,根据步骤S3中的应力幅σa与疲劳寿命Nf之间的最佳拟合曲线,将该最佳拟合曲线中的应力幅σa除以2得到第一曲线;将该最佳拟合曲线中的疲劳寿命Nf除以20得到第二曲线;对第一曲线和第二曲线均取下包络线进行合并,得到应力幅σa与疲劳寿命Nf之间的设计疲劳曲线,该设计疲劳曲线图6所示,并得到应力幅σa与疲劳寿命Nf之间的设计疲劳曲线的关系表达式σa=g(Nf)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2930855660000152
S5,建立6061T6铝合金内胆、T700碳纤维/环氧树脂复合材料气瓶在内压作用下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具体如下所示:
本实施例中,分析不是采用气瓶的整体模型,而是根据对称性,采用气瓶的1/4即气瓶的一半再一半进行分析,建立气瓶环向1/4模型,如图7所示;
S501,在ABAQUS/CAE中分别建立铝合金内胆、碳纤维复合材料层的几何模型;
S502,设置材料属性:
铝合金内胆赋予考虑应变硬化效应的材料属性,含应变硬化效应材料属性的铝合金内胆本构模型如下所示:
σeq=A+B(εeq)n
其中,σeq为铝合金内胆等效应力;εeq为铝合金内胆等效塑性应变;A、B、n均为铝合金内胆材料常数,A=270MPa、B=154.3MPa、n=0.2215;
碳纤维复合材料层赋予的本构模型中包括纤维拉伸损伤参数f1、基体拉伸损伤参数f2、纤维压缩损伤参数f3、基体压缩损伤参数f4、面内剪切损伤参数f5的函数,分别如下式所示:
Figure BDA0002930855660000161
Figure BDA0002930855660000162
Figure BDA0002930855660000163
Figure BDA0002930855660000164
Figure BDA0002930855660000165
其中,σ11、σ22、σ12分别表示不同方向上的应力分量;由于应力分量σ33的数值为零,故此处仅考虑三个应力分量;Xt为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纤维轴向拉伸强度,Yt为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纤维横向拉伸强度,本实施例中,Xt=2500MPa;Yt=60MPa;Xc为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纤维轴向压缩强度,Yc为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纤维横向压缩强度,本实施例中,Xc=1250MPa;Yc=186MPa;S12为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剪切强度,本实施例中,S12=85MPa;
当存在任意的损伤参数的值大于等于1时,则表示损伤发生并进入损伤演化阶段,损伤演化过程如下所示:
损伤变量W为:
Figure BDA0002930855660000166
其中,
Figure BDA0002930855660000167
i=1,2,3,4,5均为损伤累积变量;
Figure BDA0002930855660000168
其中,αi,i=1,2,3,4,5均为中间变量;
Figure BDA0002930855660000169
其中,mi,i=1,2,3,4,5均为表征损伤软化特征的材料常数;本实施例中,mi,i=1,2,3,4,5均取值为10;
损伤演化影响的柔度矩阵[Sij]为:
Figure BDA0002930855660000171
其中,E11、E22为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本实施例中,E11=154.1GPa,E22=10.3GPa;
G12为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剪切模量,本实施例中,G12=7.092GPa;
v12、v21均为碳纤维复合材料的泊松比,分别为不同方向上的泊松比;本实施例中,方向1为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纤维轴向,方向2表示碳纤维复合材料面内垂直于纤维轴向的方向;泊松比vij中,下标i表示泊松比在法线方向与方向i平行的平面内,下标j表示泊松比方向与方向j平行;本实施例中,v12=0.28;v21=0.019;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刚度矩阵[Cij]为:
Figure BDA0002930855660000172
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应力张量{σ}与应变张量{ε}之间的关系为:
Figure BDA0002930855660000173
其中,应力张量{σ}={σ11223312}T,σ11、σ22、σ33、σ12均为应力分量,分别表示不同方向上的应力分量;应变张量{ε}={ε11223312}T,ε11、ε22、ε33、ε12均为应变分量,分别表示不同方向上的应变分量;
由图8所示,本实施例中,方向1为碳纤维复合材料的纤维轴向,方向2表示碳纤维复合材料面内垂直于纤维轴向的方向,方向3表示碳纤维复合材料的厚度方向;
应力分量σij中,下标i表示应力分量在法线方向与方向i平行的平面内,下标j表示应力分量方向与方向j平行;应力分量σii表示应力分量方向与方向i平行;即,σ11为平行于方向1的应力分量;σ22为平行于方向2的应力分量;σ33为平行于方向3的应力分量;σ12为在法线方向与方向1平行的平面内,平行于方向2的应力分量;
应变分量εij中,下标i表示应变分量在法线方向与方向i平行的平面内,下标j表示应变分量方向与方向j平行;应力分量εii表示应变分量方向与方向i平行;即,ε11为平行于方向1的应变分量,即纤维轴向的应变分量;ε22为平行于方向2的应变分量;ε33为平行于方向3的应变分量;ε12为在法线方向与方向1平行的平面内,平行于方向2的应变分量;
S603,划分网格单元,具体为:铝合金内胆采用C3D8R缩减积分实体单元划分网格,共2205个节点和1236个单元,碳纤维复合材料层采用S4R缩减积分壳单元划分网格,共1510个节点和1350个单元,且在S4R缩减积分壳单元中设置碳纤维复合材料层的缠绕角度、层数、各层厚度;
本实施例中,气瓶筒身段采用环向加螺旋缠绕,共162层,由铝合金内胆外表面向外的纤维缠绕角度依次为[902/12.52/904...904/12.52/902],气瓶封头段仅螺旋缠绕,所述缠绕角度是指纤维方向与气瓶轴线方向夹角;
气瓶封头段螺旋缠绕角度α随平行圆半径而变化,具体为:
α=arcsin(r0/r)
其中,r0为极孔外半径,r为缠绕位置的平行圆半径;
气瓶筒身段各缠绕层的厚度t为0.25mm,封头段各螺旋缠绕层厚度tf为:
Figure BDA0002930855660000181
其中,R为铝合金内胆的外半径,由于铝合金内胆外径为347mm,因此铝合金内胆的外半径R=173.5mm;
S604,施加边界条件,具体为:气瓶对称面上施加对称面约束,极孔端面施加轴向位移约束;
S605,定义接触,具体为:在碳纤维复合材料层与金属内胆之间设置通用接触算法,通用接触即用一个接触描述本模型中所有区域间的接触关系;
S606,设置连续的计算分析步,包括:
分析步1,气瓶在自紧压力Pa下的有限元分析,本实施例中,自紧压力Pa设置为Pa=120MPa;
分析步2,气瓶在零压力P0下的有限元分析,即P0=0MPa;
分析步3,气瓶在循环压力下限Pmin下的有限元分析,本实施例中,循环压力下限Pmin设置为Pmin=2MPa;
分析步4,气瓶在循环压力上限Pmax下的有限元分析,本实施例中,循环压力上限Pmax设置为Pmax=87.5MPa;
S6,根据步骤S5的分析步4的计算结果,选取内胆上Mises等效应力最大的单元作为危险点,本实施例中,危险点在第1040单元,如图9所示;
S7,根据步骤S5,分别获得在分析步3中危险点的第一主应变ε′1=0.000239、第二主应变ε′2=0.00000277、第三主应变ε′3=-0.00196,将分析步3中危险点的第一主应变ε′1、第二主应变ε′2、第三主应变ε′3分别乘以金属内胆材料的弹性模量E,分别得到分析步3中即气瓶在循环压力下限Pmin下的危险点的第一应力σ′1=16.73MPa、第二应力σ'2=0.1939MPa、第三应力σ'3=-26.18MPa;
根据步骤S5,分别获得在分析步4中危险点的第一主应变ε″1=0.00196、第二主应变ε″2=0.00194、第三主应变ε″3=-0.0027,将分析步4中危险点的第一主应变ε″1、第二主应变ε″2、第三主应变ε″3分别乘以金属内胆材料的弹性模量E,分别得到分析步4中即气瓶在循环压力上限Pmax下的危险点的第一应力σ″1=137.2MPa、第二应力σ″2=135.8MPa、第三应力σ″3=-189MPa;
S8,根据步骤S7获得的在分析步3中即气瓶在循环压力下限Pmin下的危险点的第一应力σ′1、第二应力σ′2、第三应力σ′3,计算气瓶在循环压力下限Pmin下的危险点的各个应力差值σ′ij,i=1,2,3,j=1,2,3,i≠j,具体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2930855660000191
根据步骤S7获得的在分析步4中即气瓶在循环压力上限Pmax下的危险点的第一应力σ″1、第二应力σ″2、第三应力σ″3,计算气瓶在循环压力上限Pmax下的危险点的各个应力差值σ″ij,i=1,2,3,j=1,2,3,i≠j,具体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2930855660000201
S9,根据气瓶在循环压力下限Pmin下的危险点的各个应力差值σ′ij和气瓶在循环压力上限Pmax下的危险点的各个应力差值σ″ij,分别计算各个交变应力幅σaltij,i=1,2,3,j=1,2,3,i≠j,具体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2930855660000202
S10,根据步骤S7获得的在分析步3中即气瓶在循环压力下限Pmin下的危险点的第一应力σ′1、第二应力σ′2、第三应力σ′3,计算气瓶在循环压力下限Pmin下的危险点的各个应力均值σ′nij,i=1,2,3,j=1,2,3,i≠j,具体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2930855660000203
根据步骤S7获得的在分析步4中即气瓶在循环压力上限Pmax下的危险点的第一应力σ″1、第二应力σ″2、第三应力σ″3,计算气瓶在循环压力上限Pmax下的危险点的各个应力均值σ″nij,i=1,2,3,j=1,2,3,i≠j,具体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2930855660000204
S11,根据气瓶在循环压力下限Pmin下的危险点的各个应力均值σ′nij和气瓶在循环压力上限Pmax下的危险点的各个应力均值σ″nij,分别计算危险点的各个平均应力
Figure BDA0002930855660000205
i=1,2,3,j=1,2,3,i≠j,具体如下所示:
确定各应力均值σ'nij和σ″nij的最大值σnijmax=max{σ'nij,σ″nij},具体如下所示:
σn12max=max{σ'n12,σ″n12}=max{8.46,136.5}=136.5MPa
σn23max=max{σ'n23,σ″n23}=max{-12.99,-26.6}=-12.99MPa
σn31max=max{σ'n31,σ″n31}=max{-4.73,-25.9}=-4.73MPa
确定各应力均值σ'nij和σ″nij的最小值σnijmin=min{σ'nij,σ″nij},具体如下所示:
σn12min=min{σ'n12,σ″n12}=min{8.46,136.5}=8.46MPa
σn23min=min{σ'n23,σ″n23}=min{-12.99,-26.6}=-26.6MPa
σn31min=min{σ'n31,σ″n31}=min{-4.73,-25.9}=-25.9MPa
从气瓶在循环压力下限Pmin下的危险点的应力σ′ij和气瓶在循环压力上限Pmax下的危险点的应力σ″ij中,找出应力最大值σijmax,具体如下所示:
σ12max=max{σ′12,σ″12}=max{16.5361,1.4}=16.54MPa
σ23max=max{σ'23,σ″23}=max{26.3739,324.8}=324.8MPa
σ31max=max{σ′31,σ″31}=max{-42.91,-326.2}=-42.91MPa
从气瓶在循环压力下限Pmin下的危险点的应力σ′ij和气瓶在循环压力上限Pmax下的危险点的应力σ″ij中,找出应力最小值σij min,具体如下所示:
σ12min=min{σ′12,σ″12}=min{16.5361,1.4}=1.4MPa
σ23min=min{σ'23,σ″23}=min{26.3739,324.8}=26.37MPa
σ31min=min{σ′31,σ″31}=min{-42.91,-326.2}=-326.2MPa
平均应力
Figure BDA0002930855660000211
的计算方式如下所示:
若σijmax<σy且σijmin>-σy,则平均应力
Figure BDA0002930855660000212
若σaltij≥σy,则平均应力
Figure BDA0002930855660000213
若上述条件均不满足,即σijmax>σy或σijmin<-σy,且σaltij<σy,则平均应力
Figure BDA0002930855660000214
由于σ12max<σy和σ12min<σy
Figure BDA0002930855660000215
由于σ23max>σy,且σalt23<σy
Figure BDA0002930855660000216
由于σ31min<-σy,且σalt23<σy
Figure BDA0002930855660000217
S12、根据步骤S11获得的危险点的各个平均应力
Figure BDA0002930855660000218
以及步骤S9获得的危险点的各个交变应力幅σaltij,计算危险点的等效应力幅
Figure BDA0002930855660000219
i=1,2,3,j=1,2,3,i≠j,具体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2930855660000221
其中,σb为铝合金内胆材料的抗拉强度,本实施例中,σb取310MPa;
等效应力幅σaltij,-1具体计算如下:
Figure BDA0002930855660000222
Figure BDA0002930855660000223
Figure BDA0002930855660000224
S13,计算最终等效应力幅σalt,-1,具体如下所示:
σalt,-1=max{σalt12,-1alt23,-1alt31,-1}={9.88,149.21,141.65}=149.21MPa
S14,将步骤S13中的最终等效应力幅σalt,-1代入步骤S3的应力幅σa与疲劳寿命Nf之间的最佳拟合曲线的关系表达式
Figure BDA0002930855660000225
中,得出最终等效应力幅σalt,-1在最佳拟合曲线下所对应的疲劳寿命Nf=164197cycles;
将步骤S13中的最终等效应力幅σalt,-1代入步骤S4的应力幅σa与疲劳寿命Nf之间的设计疲劳曲线的关系表达式
Figure BDA0002930855660000226
中,得出最终等效应力幅σalt,-1在设计疲劳曲线下所对应的疲劳寿命Nf=6107cycles。
其中,最佳拟合曲线下所对应的疲劳寿命Nf=164197cycles理论上会更准确,但由于应力幅σa与疲劳寿命Nf之间的设计疲劳曲线会取安全系数,因此设计疲劳曲线下所对应的疲劳寿命Nf=6107cycles会更保守;疲劳寿命Nf的单位cycles是指气瓶循环加压和卸压的循环次数;
以上仅为本发明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创造,凡在本发明创造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金属内胆碳纤维复合材料气瓶的疲劳寿命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测试获得金属内胆材料的弹性模量E和屈服强度σy
S2,测试金属内胆材料的疲劳性能数据,具体如下所示:
S201,当测试循环应力的最大值σmax小于屈服强度σy,即σmax<σy,则按照GB/T3075-2020的金属材料疲劳试验轴向力控制方法,分别测试金属内胆材料在应力比Rσ=-1、不同应力幅σa下的疲劳寿命Nf
S202,当测试循环应力的最大值σmax大于或等于屈服强度σy,即σmax≥σy,则按照GB/T26077-2020的金属材料疲劳试验轴向应变控制方法,分别测试金属内胆材料在应变比Rε=-1、不同应变幅εa下的疲劳寿命Nf
将金属材料疲劳试验轴向应变控制方法中测试所用的不同应变幅εa分别乘以金属内胆材料的弹性模量E,分别计算得到金属材料疲劳试验轴向应变控制方法中各应变幅εa所对应的不同应力幅σa,σa=Eεa
S3,根据步骤S201的金属材料疲劳试验轴向力控制方法中在不同应力幅σa下的疲劳寿命Nf数据,以及根据步骤S202的金属材料疲劳试验轴向应变控制方法中各应变幅εa所对应的不同应力幅σa下的疲劳寿命Nf数据,得到应力幅σa与疲劳寿命Nf之间的最佳拟合曲线,具体方式为:构建二维坐标系,横坐标为疲劳寿命Nf的对数坐标,纵坐标为应力幅σa的线性坐标,将金属材料疲劳试验轴向力控制方法中不同应力幅σa下的疲劳寿命Nf数据,以及将金属材料疲劳试验轴向应变控制方法中应变幅εa所对应的不同应力幅σa下的疲劳寿命Nf数据均在该二维坐标系中以坐标点的形式标出,并采用最小二乘法对坐标点进行拟合,得到应力幅σa与疲劳寿命Nf之间的关系曲线即最佳拟合曲线,并得到应力幅σa与疲劳寿命Nf之间的最佳拟合曲线的关系表达式为σa=f(Nf);
S4,根据步骤S3中的应力幅σa与疲劳寿命Nf之间的最佳拟合曲线,将该最佳拟合曲线中的应力幅σa除以2,即将最佳拟合曲线的纵坐标值缩小2倍,得到第一曲线;将该最佳拟合曲线中的疲劳寿命Nf除以20,即将最佳拟合曲线的横坐标值缩小20倍,得到第二曲线;对第一曲线和第二曲线分别取下包络线进行合并,得到应力幅σa与疲劳寿命Nf之间的设计疲劳曲线,并得到应力幅σa与疲劳寿命Nf之间的设计疲劳曲线的关系表达式为σa=g(Nf);
S5,建立金属内胆碳纤维复合材料气瓶在内压作用下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具体如下所示:
S501,在ABAQUS/CAE中分别建立金属内胆、碳纤维复合材料层的几何模型;
S502,设置金属内胆碳纤维复合材料气瓶的材料属性,具体为:金属内胆赋予考虑应变硬化效应材料属性的本构模型;碳纤维复合材料层赋予考虑纤维拉伸与压缩、基体拉伸与压缩、面内剪切失效模式的连续损伤本构模型;
S503,划分网格单元;
S504,施加边界条件,具体为:确定金属内胆碳纤维复合材料气瓶的约束部位,并对约束部位施加边界条件;
S505,定义接触,具体为:在碳纤维复合材料层与金属内胆之间设置通用接触算法;
S506,设置计算分析步,包括:
分析步1:气瓶在自紧压力Pa下的有限元分析;
分析步2:气瓶在内压力P0为0MPa下的有限元分析;
分析步3:气瓶在循环压力下限Pmin下的有限元分析;
分析步4:气瓶在循环压力上限Pmax下的有限元分析;
S6,根据步骤S5的计算结果,选取金属内胆上的Mises等效应力最大的单元作为危险点;
S7,根据步骤S5的分析步3的计算结果,分别获得在分析步3中危险点的第一主应变ε′1、第二主应变ε′2、第三主应变ε′3,将分析步3中危险点的第一主应变ε′1、第二主应变ε′2、第三主应变ε′3分别乘以金属内胆材料的弹性模量E,分别得到在分析步3中即气瓶在循环压力下限Pmin下的危险点的第一应力σ′1、第二应力σ′2、第三应力σ′3
根据步骤S5的分析步4的计算结果,分别获得在分析步4中危险点的第一主应变ε″1、第二主应变ε″2、第三主应变ε″3,将分析步4中危险点的第一主应变ε″1、第二主应变ε″2、第三主应变ε″3分别乘以金属内胆材料的弹性模量E,分别得到在分析步4中即气瓶在循环压力上限Pmax下的危险点的第一应力σ″1、第二应力σ″2、第三应力σ″3
S8,根据步骤S7获得的在分析步3中即气瓶在循环压力下限Pmin下的危险点的第一应力σ′1、第二应力σ′2、第三应力σ′3,计算气瓶在循环压力下限Pmin下的危险点的各个应力差值σ′ij,i=1,2,3,j=1,2,3,i≠j,具体计算方式如下所示:
Figure FDA0002930855650000031
其中,σ′12表示气瓶在循环压力下限Pmin下的危险点的第一应力差值;σ′23表示气瓶在循环压力下限Pmin下的危险点的第二应力差值;σ′31表示气瓶在循环压力下限Pmin下的危险点的第三应力差值;
根据步骤S7获得的在分析步4中即气瓶在循环压力上限Pmax下的危险点的第一应力σ″1、第二应力σ″2、第三应力σ″3,计算气瓶在循环压力上限Pmax下的危险点的各个应力差值σ″ij,i=1,2,3,j=1,2,3,i≠j,具体计算方式如下所示:
Figure FDA0002930855650000032
其中,σ″12表示气瓶在循环压力上限Pmax下的危险点的第一应力差值;σ″23表示气瓶在循环压力上限Pmax下的危险点的第二应力差值;σ″31表示气瓶在循环压力上限Pmax下的危险点的第三应力差值;
S9,根据气瓶在循环压力下限Pmin下的危险点的各个应力差值σ′ij和气瓶在循环压力上限Pmax下的危险点的各个应力差值σ″ij,分别计算危险点的各个交变应力幅σaltij,i=1,2,3,j=1,2,3,i≠j,具体计算方式如下所示:
Figure FDA0002930855650000033
其中,σalt12表示第一交变应力幅;σalt23表示第二交变应力幅;σalt31表示第三交变应力幅;
S10,根据步骤S7获得的在分析步3中即气瓶在循环压力下限Pmin下的危险点的第一应力σ′1、第二应力σ′2、第三应力σ′3,计算气瓶在循环压力下限Pmin下的危险点的各个应力均值σ′nij,i=1,2,3,j=1,2,3,i≠j,具体计算方式如下所示:
Figure FDA0002930855650000041
其中,σ′n12表示气瓶在循环压力下限Pmin下的危险点的第一应力均值;σ′n23表示气瓶在循环压力下限Pmin下的危险点的第二应力均值;σ′n31表示气瓶在循环压力下限Pmin下的危险点的第三应力均值;
根据步骤S7获得的在分析步4中即气瓶在循环压力上限Pmax下的危险点的第一应力σ″1、第二应力σ″2、第三应力σ″3,计算气瓶在循环压力上限Pmax下的危险点的各个应力均值σ″nij,i=1,2,3,j=1,2,3,i≠j,具体计算方式如下所示:
Figure FDA0002930855650000042
其中,σ″n12表示气瓶在循环压力上限Pmax下的危险点的第一应力均值;σ″n23表示气瓶在循环压力上限Pmax下的危险点的第二应力均值;σ″n31表示气瓶在循环压力上限Pmax下的危险点的第三应力均值;
S11,根据气瓶在循环压力下限Pmin下的危险点的各个应力均值σ′nij和气瓶在循环压力上限Pmax下的危险点的各个应力均值σ″nij,分别计算危险点的第一平均应力
Figure FDA0002930855650000043
第二平均应力
Figure FDA0002930855650000044
第三平均应力
Figure FDA0002930855650000045
其中,危险点的各个平均应力
Figure FDA0002930855650000046
i≠j的具体计算如下所示:
从气瓶在循环压力下限Pmin下的危险点的应力均值σ′nij和气瓶在循环压力上限Pmax下的危险点的应力均值σ″nij中,找出应力均值最大值σnijmax和应力均值最小值σnijmin,即σnijmax=max{σ′nij,σ″nij},σnijmin=min{σ′nij,σ″nij},根据该应力均值最大值σnijmax和应力均值最小值σnijmin计算对应的平均应力
Figure FDA0002930855650000047
具体如下所示:
从气瓶在循环压力下限Pmin下的危险点的应力σ′ij和气瓶在循环压力上限Pmax下的危险点的应力σ″ij中,找出应力最大值σijmax和应力最小值σijmin,即σijmax=max{σ′ij,σ″ij},σijmin=min{σ′ij,σ″ij};
若σijmax<σy且σijmin>-σy,则平均应力
Figure FDA0002930855650000051
的计算方式如下所示:
Figure FDA0002930855650000052
若σaltij≥σy,则平均应力
Figure FDA0002930855650000058
的计算方式如下所示:
Figure FDA0002930855650000053
若上述条件均不满足,即σijmax>σy或σijmin<-σy,且σaltij<σy,则平均应力
Figure FDA0002930855650000054
的计算方式如下所示:
Figure FDA0002930855650000055
S12,根据步骤S11获得的危险点的各个平均应力
Figure FDA0002930855650000056
以及步骤S9获得的危险点的各个交变应力幅σaltij,分别计算危险点的第一等效应力幅σalt12,-1、第二等效应力幅σalt23,-1、第三等效应力幅σalt31,-1;其中,危险点的等效应力幅σaltij,-1,i=1,2,3,j=1,2,3,i≠j的具体计算如下所示:
Figure FDA0002930855650000057
其中,σb为金属内胆材料的抗拉强度;
S13,计算最终等效应力幅σalt,-1,具体如下所示:
σalt,-1=max(σalt12,-1alt23,-1alt31,-1)
S14,将步骤S13中的最终等效应力幅σalt,-1,代入步骤S3的应力幅σa与疲劳寿命Nf之间的最佳拟合曲线的关系表达式σa=f(Nf)中,得出最终等效应力幅σalt,-1在最佳拟合曲线下所对应的疲劳寿命Nf
将步骤S13中的最终等效应力幅σalt,-1,代入步骤S4的应力幅σa与疲劳寿命Nf之间的设计疲劳曲线的关系表达式σa=g(Nf)中,得出最终等效应力幅σalt,-1在设计疲劳曲线下所对应的疲劳寿命Nf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内胆碳纤维复合材料气瓶的疲劳寿命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02中,考虑应变硬化效应材料属性的金属内胆的本构模型,具体如下所示:
σeq=A+B(εeq)n
其中,σeq为金属内胆的等效应力;εeq为金属内胆的等效塑性应变;A、B、n均为金属内胆的材料常数,均可通过材料性能试验测试获得。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内胆碳纤维复合材料气瓶的疲劳寿命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02中,考虑纤维拉伸与压缩、基体拉伸与压缩、面内剪切失效模式的连续损伤本构模型,包括各种失效模式对应的损伤起始条件以及达到损伤起始条件后的损伤演化准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金属内胆碳纤维复合材料气瓶的疲劳寿命分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503中,金属内胆采用C3D8R缩减积分实体单元划分网格单元;碳纤维复合材料层采用S4R缩减积分壳单元划分网格单元,且在S4R缩减积分壳单元中设置碳纤维复合材料层的缠绕角度、层数、以及各层厚度。
CN202110146904.5A 2021-02-03 2021-02-03 一种金属内胆碳纤维复合材料气瓶的疲劳寿命分析方法 Active CN11290626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46904.5A CN112906264B (zh) 2021-02-03 2021-02-03 一种金属内胆碳纤维复合材料气瓶的疲劳寿命分析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46904.5A CN112906264B (zh) 2021-02-03 2021-02-03 一种金属内胆碳纤维复合材料气瓶的疲劳寿命分析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06264A CN112906264A (zh) 2021-06-04
CN112906264B true CN112906264B (zh) 2022-09-23

Family

ID=761217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46904.5A Active CN112906264B (zh) 2021-02-03 2021-02-03 一种金属内胆碳纤维复合材料气瓶的疲劳寿命分析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0626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42812B (zh) * 2023-09-01 2023-11-24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 计及材料分布不均匀性的储氢瓶疲劳失效预测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80395A2 (de) * 2007-01-03 2008-07-10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Verfahren zur bestimmung der restlebensdauer und/oder des ermüdungszustandes von bauteilen
CN103942441A (zh) * 2014-04-25 2014-07-23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应力比影响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疲劳寿命评估方法
WO2018107730A1 (zh) * 2016-12-16 2018-06-21 海口未来技术研究院 复合材料的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及预测系统
CN109115479A (zh) * 2018-08-30 2019-01-01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临界面的涡轮轴多轴疲劳寿命预测方法
CN110211645A (zh) * 2019-06-12 2019-09-06 四川大学 微观-宏观尺度钣金成形工艺模型的损伤与疲劳寿命评估方法
CN111090933A (zh) * 2019-12-11 2020-05-01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一种复合材料单向层压板寿命预测方法
CN111209693A (zh) * 2019-12-10 2020-05-29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气瓶受外物撞击后的爆破强度评估方法
CN111860993A (zh) * 2020-07-14 2020-10-30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考虑残余应力演化的焊接接头疲劳寿命预测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15688B2 (en) * 2009-03-12 2013-08-20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to predict fatigue lives of aluminum alloys under multiaxial loading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8080395A2 (de) * 2007-01-03 2008-07-10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Verfahren zur bestimmung der restlebensdauer und/oder des ermüdungszustandes von bauteilen
CN103942441A (zh) * 2014-04-25 2014-07-23 上海交通大学 基于应力比影响的碳纤维复合材料疲劳寿命评估方法
WO2018107730A1 (zh) * 2016-12-16 2018-06-21 海口未来技术研究院 复合材料的疲劳寿命预测方法及预测系统
CN109115479A (zh) * 2018-08-30 2019-01-01 电子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临界面的涡轮轴多轴疲劳寿命预测方法
CN110211645A (zh) * 2019-06-12 2019-09-06 四川大学 微观-宏观尺度钣金成形工艺模型的损伤与疲劳寿命评估方法
CN111209693A (zh) * 2019-12-10 2020-05-29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气瓶受外物撞击后的爆破强度评估方法
CN111090933A (zh) * 2019-12-11 2020-05-01 中国飞机强度研究所 一种复合材料单向层压板寿命预测方法
CN111860993A (zh) * 2020-07-14 2020-10-30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一种考虑残余应力演化的焊接接头疲劳寿命预测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Finite element, critical-plane, fatigue life prediction of simple and complex contact configurations;Sum, Wei Siang;Williams, Edward J.;Leen, Sean B;《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Fatigue》;20041118;第27卷(第4期);第403-416页 *
复合材料层压板疲劳寿命预测方法;董兴建等;《上海交通大学学报》;20041030(第10期);第45-50页 *
自紧影响CNG-2气瓶疲劳寿命的主因探究;刘培启等;《化工机械》;20160415(第02期);第98-101页 *
钛内衬碳纤维缠绕氦气瓶的疲劳寿命和可靠度验证;张天平等;《中国空间科学技术》;20070225(第01期);第148-152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06264A (zh) 2021-06-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Rafiee et al. Stochastic prediction of burst pressure in composite pressure vessels
Hur et al. Postbuckling of composite cylinders under external hydrostatic pressure
Liu et al. Failure analysis of carbon fiber/epoxy composite cylindrical laminates using explicit finite element method
Han et al. Failure analysis of a Type III hydrogen pressure vessel under impact loading induced by free fall
Son et al. Determination of the autofrettage pressure and estimation of material failures of a Type III hydrogen pressure vessel by using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CN111209693B (zh) 一种气瓶受外物撞击后的爆破强度评估方法
Hocine et al. Experimental and analytical investigation of the cylindrical part of a metallic vessel reinforced by filament winding while submitted to internal pressure
CN112906264B (zh) 一种金属内胆碳纤维复合材料气瓶的疲劳寿命分析方法
CN113111517A (zh) 一种非等极孔纤维缠绕压力容器的设计方法
CN112329301A (zh) 一种适用于金属内衬复合材料气瓶的最优自紧压力确定方法
Pramod et al. Design and finite element analysis of metal-elastomer lined composite over wrapped spherical pressure vessel
Shen et al. Buckling optimization of composite cylinders for underwater vehicle applications under Tsai-Wu failure criterion constraint
Moskvichev Numerical modeling of stress-strain behavior of composite overwrapped pressure vessel
Marchuk et al. Analysis of the effect of local loads on thick-walled cylindrical shells with different boundary conditions
Kss et al. Composite pressure vessels
Bai et al. Collapse of RTP (reinforced thermoplastic pipe) subjected to external pressure
Woo et al. Cylindrical discrete-layer model for analysis of circumferential cracked pipes with externally bonded composite materials
Park et al. Structural analysis and strain monitoring of the filament wound motor case
Özaslan et al. Design and validation of a filament wound composite rocket motor case
CN112613220B (zh) 一种关于金属内衬纤维缠绕气瓶的承载能力的预测方法
CN112906263B (zh) 含制孔分层损伤的复合材料层合板强度预测方法
Raviprakash et al. Effect of size and orientation of a centrally located dent on the ultimate strength of a thin square steel plate under axial compression
Wei et al. Experimental study on buckling behavior of composite cylindrical shells with and without circular holes under hydrostatic pressure
Fazlalipour et al. Buckling Behaviour of Locally Dented GFRP Cylindrical Shells Under External Pressure—A Numerical Study
Phillips et al. Mechanical response of a thick composite hydrofoil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