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99015A - 膨胀床加氢反应产物热高分液间接加热碳氢反应料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膨胀床加氢反应产物热高分液间接加热碳氢反应料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99015A
CN112899015A CN202110151904.4A CN202110151904A CN112899015A CN 112899015 A CN112899015 A CN 112899015A CN 202110151904 A CN202110151904 A CN 202110151904A CN 112899015 A CN112899015 A CN 1128990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heat
pressure
hot
heat condu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5190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何巨堂
何艺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uoyang Ruihua New Energ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uoyang Ruihua New Energ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uoyang Ruihua New Energ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Luoyang Ruihua New Energy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5190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99015A/zh
Publication of CN1128990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99015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GCRACKING HYDROCARBON OILS;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S, e.g. BY DESTRUCTIVE HYDROGENATION, OLIGOMERISATION, POLYMERISATION; RECOVERY OF HYDROCARBON OILS FROM OIL-SHALE, OIL-SAND, OR GASES; REFINING MIXTURES MAINLY CONSISTING OF HYDROCARBONS; REFORMING OF NAPHTHA; MINERAL WAXES
    • C10G49/00Treatment of hydrocarbon oils, in the presence of hydrogen or hydrogen-generating compounds, not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groups C10G45/02, C10G45/32, C10G45/44, C10G45/58 or C10G47/00
    • C10G49/10Treatment of hydrocarbon oils, in the presence of hydrogen or hydrogen-generating compounds, not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groups C10G45/02, C10G45/32, C10G45/44, C10G45/58 or C10G47/00 with moving solid particles
    • C10G49/12Treatment of hydrocarbon oils, in the presence of hydrogen or hydrogen-generating compounds, not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groups C10G45/02, C10G45/32, C10G45/44, C10G45/58 or C10G47/00 with moving solid particles suspended in the oil, e.g. slurri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GCRACKING HYDROCARBON OILS;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S, e.g. BY DESTRUCTIVE HYDROGENATION, OLIGOMERISATION, POLYMERISATION; RECOVERY OF HYDROCARBON OILS FROM OIL-SHALE, OIL-SAND, OR GASES; REFINING MIXTURES MAINLY CONSISTING OF HYDROCARBONS; REFORMING OF NAPHTHA; MINERAL WAXES
    • C10G49/00Treatment of hydrocarbon oils, in the presence of hydrogen or hydrogen-generating compounds, not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groups C10G45/02, C10G45/32, C10G45/44, C10G45/58 or C10G47/00
    • C10G49/10Treatment of hydrocarbon oils, in the presence of hydrogen or hydrogen-generating compounds, not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groups C10G45/02, C10G45/32, C10G45/44, C10G45/58 or C10G47/00 with moving solid particles
    • C10G49/16Treatment of hydrocarbon oils, in the presence of hydrogen or hydrogen-generating compounds, not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groups C10G45/02, C10G45/32, C10G45/44, C10G45/58 or C10G47/00 with moving solid particles according to the "fluidised-bed" techniqu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GCRACKING HYDROCARBON OILS;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S, e.g. BY DESTRUCTIVE HYDROGENATION, OLIGOMERISATION, POLYMERISATION; RECOVERY OF HYDROCARBON OILS FROM OIL-SHALE, OIL-SAND, OR GASES; REFINING MIXTURES MAINLY CONSISTING OF HYDROCARBONS; REFORMING OF NAPHTHA; MINERAL WAXES
    • C10G49/00Treatment of hydrocarbon oils, in the presence of hydrogen or hydrogen-generating compounds, not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groups C10G45/02, C10G45/32, C10G45/44, C10G45/58 or C10G47/00
    • C10G49/22Separation of efflue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GCRACKING HYDROCARBON OILS;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S, e.g. BY DESTRUCTIVE HYDROGENATION, OLIGOMERISATION, POLYMERISATION; RECOVERY OF HYDROCARBON OILS FROM OIL-SHALE, OIL-SAND, OR GASES; REFINING MIXTURES MAINLY CONSISTING OF HYDROCARBONS; REFORMING OF NAPHTHA; MINERAL WAXES
    • C10G49/00Treatment of hydrocarbon oils, in the presence of hydrogen or hydrogen-generating compounds, not provided for in a single one of groups C10G45/02, C10G45/32, C10G45/44, C10G45/58 or C10G47/00
    • C10G49/26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GCRACKING HYDROCARBON OILS;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S, e.g. BY DESTRUCTIVE HYDROGENATION, OLIGOMERISATION, POLYMERISATION; RECOVERY OF HYDROCARBON OILS FROM OIL-SHALE, OIL-SAND, OR GASES; REFINING MIXTURES MAINLY CONSISTING OF HYDROCARBONS; REFORMING OF NAPHTHA; MINERAL WAXES
    • C10G2300/00Aspects relating to hydrocarbon processing covered by groups C10G1/00 - C10G99/00
    • C10G2300/10Feedstock material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GCRACKING HYDROCARBON OILS;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S, e.g. BY DESTRUCTIVE HYDROGENATION, OLIGOMERISATION, POLYMERISATION; RECOVERY OF HYDROCARBON OILS FROM OIL-SHALE, OIL-SAND, OR GASES; REFINING MIXTURES MAINLY CONSISTING OF HYDROCARBONS; REFORMING OF NAPHTHA; MINERAL WAXES
    • C10G2300/00Aspects relating to hydrocarbon processing covered by groups C10G1/00 - C10G99/00
    • C10G2300/10Feedstock materials
    • C10G2300/1037Hydrocarbon fraction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 For Refining Petroleum (AREA)

Abstract

膨胀床加氢反应产物热高分液间接加热碳氢反应料的方法,适合于渣油沸腾床加氢或渣油悬浮床加氢,热高分液加热冷导热油,所得热导热油加热碳氢反应料如渣油;导热油系统设置冷导热油循环罐V1、热导热油循环罐V2和导热油循环泵RP;装置事故紧急泄压期间时,V1罐背压高于V2罐背压推动冷导热油持续流动与热高分液换热一定时间如15~30分钟,并进入V2罐可储存;紧急泄压过程结束后,V2排出的过量热导热油冷却后进入V1空出下次事故接收急冷导热油的空间,使V1储备下一次事故用急冷导热油;可兼顾热高分液热量的稳定回收、事故状态下的有效转移、高压换热器防结焦。

Description

膨胀床加氢反应产物热高分液间接加热碳氢反应料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膨胀床加氢反应产物热高分液间接加热碳氢反应料的方法,适合于渣油悬浮床加氢或渣油沸腾床加氢过程,将热高分液的部分热量加热冷导热油,所得热导热油加热碳氢反应料如渣油;导热油系统设置冷导热油循环罐V1、热导热油循环罐V2和导热油循环泵RP;装置事故紧急泄压期间时,V1罐背压高于V2罐背压推动冷导热油持续流动与热高分液换热一定时间如15~30分钟,并进入V2罐可储存;紧急泄压过程结束后,V2排出的过量热导热油冷却后进入V1空出下一次事故接收急冷导热油的空间,使V1储备下一次事故用急冷导热油;可兼顾热高分液热量的稳定回收和事故状态下的有效转移,防止热高分液换热器结垢、结焦。
背景技术
本发明所述膨胀床加氢反应过程,包含渣油悬浮床加氢或渣油沸腾床加氢过程。
由于碳氢反应料膨胀床加氢反应过程和生成油分馏过程总体属于中温热严重过程的系统,不能充分利用碳氢反应料这一个热容量巨大的冷进料回收中温热,必然造成工艺过程的中温热利用效率大幅度降低;为了充分回收中温热,必须同时保证整体工艺的长期稳定安全运转,不应使用碳氢反应料如劣质渣油直接与热高分液换热,长期操作,极易导致换热器结垢甚至结焦,为了清除垢或清除焦,导致装置非计划停工,降低装置运转率。
在多数情况下,膨胀床加氢反应产物热高分液进入分馏过程之前,进行降温步骤是防止降压后热高分油的热低压分离过程的热低压分离器中、热低分油的分馏塔底部大量结垢、结焦的必要步骤,事实上,渣油悬浮床加氢过程或渣油沸腾床加氢过程的高温(比如420℃以上)高分液,极易在热低压分离器中、热低分油的分馏塔底部形成结垢、结焦,严重时导致装置停工检修。
本发明涉及膨胀床加氢反应产物热高分液热量的稳定回收和事故状态下的有效转移,现有的技术方案是设置降压后高分液蒸汽发生器生产水蒸气,不用碳氢反应料回收热高分气热量,结果导致碳氢反应料进入碳氢反应料加热炉之前的预热温度过低,碳氢反应料加热炉消耗大量的燃料气,而高温位的热高分液热量,直接发生蒸汽,形成能级浪费,成本巨大,极不经济;在该方案中,在热低压分离过程,热高分液降压后经过换热器与导热油换热降温,然后分离为热低分气、热低分液。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新的膨胀床加氢反应产物热高分液间接加热碳氢反应料的方法,具有兼顾热高分液热量的稳定回收和事故状态下的有效转移的综合优点。
本发明的设想是:膨胀床加氢反应产物热高分液间接加热碳氢反应料的方法,适合于渣油悬浮床加氢或渣油沸腾床加氢过程,将热高分液的部分热量加热冷导热油,所得热导热油加热碳氢反应料如渣油;导热油系统设置冷导热油循环罐V1、热导热油循环罐V2和导热油循环泵RP;装置事故紧急泄压期间时,V1罐背压高于V2罐背压推动冷导热油持续流动与热高分液换热一定时间如15~30分钟,并进入V2罐可储存;紧急泄压过程结束后,V2排出的过量热导热油冷却后进入V1空出下一次事故接收急冷导热油的空间,使V1储备下一次事故用急冷导热油;可兼顾热高分液热量的稳定回收和事故状态下的有效转移,防止热高分液换热器结垢、结焦。
本发明所述方法未见报道。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膨胀床加氢反应产物热高分液间接加热碳氢反应料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膨胀床加氢反应产物热高分液间接加热碳氢反应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①在膨胀床加氢反应过程UR,在氢气存在条件下,碳氢反应料发生加氢反应转化为膨胀床加氢反应产物;
②在热高压分离过程,膨胀床加氢反应产物分离为热高分气、热高分液;
③在热高分液换热降温过程,热高分液与导热油换热,实现热高分液的降温;
正常生产时,在热高分液换热降温过程,热高分液与冷导热油换热,冷导热油升温成为热导热油;
基于热导热油的物流,加热碳氢反应料,得到预热后碳氢反应料,基于预热后碳氢反应料的物料,进入热碳氢反应料缓冲罐;
导热油循环系统,包含冷导热油循环罐V1、热导热油循环罐V2和导热油循环泵RP;
冷导热油进入冷导热油循环罐V1,冷导热油循环罐V1排出的冷导热油与热高分液换热升温成为热导热油,冷导热油循环罐V1使用第一背压气体控制压力;
基于热导热油的物流进入热导热油循环罐V2,热导热油循环罐V2使用第二背压气体控制压力;
导热油循环泵RP,用于冷导热油或热导热油的循环加压输送;
④在热高分液换热降温过程,装置动力电停电事故后,电力驱动的压缩机和/或泵停运,造成膨胀床加氢反应过程UR的氢气进料和/或碳氢反应料的至少一部分流量的中断从而引发高压系统URHPS的紧急泄压过程中,热高压分离过程进行热高分气排气、热高分液排液;
装置动力电停电事故引发的高压系统紧急泄压过程中,冷导热油循环罐V1的第一背压气体操作压力高于热导热油循环罐V2的第二背压气体操作压力,冷导热油循环罐V1中的冷导热油在第一背压气推动下持续流动,与热高分液换热时间至少持续tm,基于热导热油的物流进入热导热油循环罐V2,该过程中进行膨胀床加氢反应过程UR的高压系统URHPS的紧急降压程序,使高压系统URHPS压力降低至安全压力PS以下,同时对热高分液进行有效降温;
tm为10~30分钟;
PS低于6.0~10.0MPa。
本发明,通常,紧急泄压过程结束后,热导热油循环罐V2排出可能存在的过量热导热油使其冷却后进入冷导热油循环罐V1中,热导热油循环罐V2空出下一次事故接收急冷导热油的空间,使冷导热油循环罐V1储备下一次事故用急冷导热油。
本发明,通常,③在热高分液换热降温过程,正常生产时,在导热油循环系统,冷导热油循环罐V1的第一背压气体操作压力高于热导热油循环罐V2的第二背压气体操作压力,冷导热油循环罐V1中的冷导热油在第一背压气推动下持续流动,与热高分液换热成为热导热油,基于热导热油的物流进入热导热油循环罐V2;
导热油循环泵RP,用于热导热油循环罐V2排出的热导热油的加压输送。
本发明,通常,③在热高分液换热降温过程,导热油系统操作压力低于4MPa。
本发明,通常,③在热高分液换热降温过程,基于热导热油的物流加热碳氢反应料,碳氢反应料操作压力低于导热油系统操作压力,可防止换热器泄露时碳氢反应料串入导热油系统形成污染。
本发明,通常,①膨胀床加氢反应过程UR,使用的加氢反应器的工作方式可以选自下列中的1种或几种:
选择1,悬浮床反应器即浆态床反应器;
选择2,沸腾床反应器;
选择3,悬浮床和沸腾床组合式反应器;
选择4,微膨胀床。
本发明,通常,①膨胀床加氢反应过程,选自渣油沸腾床加氢反应过程或渣油悬浮床加氢反应过程。
本发明,通常,①碳氢反应料,包含渣油组分。
本发明,通常,①在膨胀床加氢反应过程UR,碳氢反应料可以包含下列物料中的一种或几种:
选择1,中低温煤焦油或其馏分油或其热加工过程所得含油品物流;热加工过程选自焦化过程或催化裂化过程或催化裂解过程或加氢过程;
选择2,高温煤焦油或其馏分油或其热加工过程所得含油品物流;
选择3,煤加氢直接液化制油过程所得含油品物流,包括使用供氢溶剂油的煤加氢直接液化制油过程、油煤共炼过程、煤临氢热溶液化过程;
选择4,页岩油或其馏分油或其热加工过程所得含油品物流;
选择5,乙烯裂解焦油或其馏分油或其热加工过程所得含油品物流;
选择6,石油基重油或其热加工过程所得含油品物流;
选择7,石油砂基重油或其热加工过程所得含油品物流;
选择6,石油基重油或其热加工过程所得含油品物流;
选择7,石油砂基重油或其热加工过程所得含油品物流。
本发明,通常,②在热高压分离过程,基于热高分气得到返回膨胀床加氢反应过程UR的循环氢气。
本发明,通常,①膨胀床加氢反应过程,反应压力为6.0~30.0MPa,反应温度为350~480℃;
②热高压分离过程,操作压力为6.0~30.0MPa,操作温度为350~450℃。
本发明,通常,④装置动力电停电事故时,电力驱动的机泵停运,冷导热油循环罐V1中的第一背压气持续压送或气体膨胀推动冷导热油流动与热高分气换热一定时间tm,该过程中进行膨胀床加氢反应过程UR的高压系统URHPS的紧急降压程序,使高压系统URHPS压力降低至安全压力PS。
本发明,通常,④装置动力电停电事故时,与热高分液换热的冷导热油的流率,根据热高分液与冷导热油换热冷却后的预期温度值t9调整,并且冷导热油的流率为正常操作过程的冷导热油的流率的2~6倍;
温度t9为415~350℃。
本发明,通常,③正常生产时,在热高分液换热降温过程,热高分液与冷导热油换热至温度t9;
温度t9为415~350℃。
本发明,通常,③在热高分液换热降温过程,基于热导热油的物流,加热碳氢反应料,得到预热后碳氢反应料,基于预热后碳氢反应料的物料,进入热碳氢反应料缓冲罐;
热碳氢反应料缓冲罐排出的预热后碳氢反应料的物料,加压后进入膨胀床加氢反应过程UR进行加氢反应。
本发明,一般地,③在热高分液换热降温过程,基于热导热油的物流,加热碳氢反应料,得到预热后碳氢反应料,基于预热后碳氢反应料的物料,经过加热炉加热后进入热碳氢反应料缓冲罐;
热碳氢反应料缓冲罐排出的预热后碳氢反应料的物料,加压后进入膨胀床加氢反应过程UR进行加氢反应。
本发明,一般地,③在热高分液换热降温过程,基于热导热油的物流,加热来自冷碳氢反应料缓冲罐的碳氢反应料,得到预热后碳氢反应料,基于预热后碳氢反应料的物料,经过加热炉加热后进入热碳氢反应料缓冲罐;
热碳氢反应料缓冲罐排出的预热后碳氢反应料的物料,加压后进入膨胀床加氢反应过程UR进行加氢反应;
④在热高分液换热降温过程,装置动力电停电事故后,电力驱动的压缩机和泵停运,造成膨胀床加氢反应过程UR的氢气进料或碳氢反应料的至少一部分流量的中断从而引发高压系统URHPS的紧急泄压过程中,热高压分离过程进行热高分气排气、热高分液排液;
装置动力电停电事故引发的高压系统紧急泄压过程中,冷碳氢反应料缓冲罐的背压气体操作压力高于热碳氢反应料缓冲罐的背压气体操作压力,冷碳氢反应料缓冲罐中的冷碳氢反应料在背压气推动下持续流动,与热导热油换热,预热后碳氢反应料的物料进入热碳氢反应料缓冲罐,该过程中进行膨胀床加氢反应过程UR的高压系统URHPS的紧急降压程序,使高压系统URHPS压力降低至安全压力PS以下,同时对热高分液进行有效降温。
本发明,通常,④紧急泄压过程结束后,热碳氢反应料缓冲罐排出可能存在的过量的热碳氢反应料使其进入膨胀床加氢反应过程UR;热碳氢反应料缓冲罐空出下一次事故接收热碳氢反应料的空间,冷碳氢反应料缓冲罐储备下一次事故用急冷碳氢反应料。
本发明,通常,③在热高分液换热降温过程,热高分液与导热油换热,实现热高分液的降温;
导热油作为吸热物料先与热高分气换热、后与热高分液换热,或者导热油作为吸热物料先与热高分液换热、后与热高分气换热。
本发明,较佳者,②在热高压分离过程,膨胀床加氢反应产物分离为热高分气、热高分液;
在热低压分离过程,热高分液降压后经过换热器与导热油换热降温,然后分离为热低分气、热低分液;
在分馏过程,使用分馏塔,将包含热低分液的物料分离为气体、窄馏分烃料;
③在热高分液换热降温过程,碳氢反应料先作为吸热物料与分馏过程的热物流换热得到预热后碳氢反应料;然后基于预热后碳氢反应料的物料作为吸热物料与热高分液换热,
所述分馏过程的热物流,选自分馏塔排出油液。
本发明,通常,③导热油,是热安定性良好的重柴油和/或蜡油。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详细描述本发明。
所述导热油,指的是,在高温条件下长期操作不会变质(或不易变质)、不会结垢(基本不结垢)的基本不汽化的物料,可以是热安定性良好的重柴油、蜡油等烃组分。
所述导热油系统,为了保持导热油性质稳定,可以间断地将部分旧导热油排出导热油系统,间断地将部分新导热油补入导热油系统。
本发明所述的压力,指的是绝对压力。
本发明所述的常规沸点指的是物质在一个大气压力下的汽、液平衡温度。
本发明所述的常规沸程指的是馏分的常规沸点范围。
本发明所述的比重,除非特别说明,指的是常压、15.6℃条件下液体密度与常压、15.6℃条件下水密度的比值。
本发明所述的组分的组成或浓度或含量或收率值,除非特别说明,均为重量基准值。
本发明所述的上流式加氢反应器,其反应空间或加氢催化剂床层内的工艺介质的宏观流动主导方向为由上向下。
本发明所述上流式膨胀床反应器,为立式上流式反应器,使用催化剂时属于膨胀床反应器;立式指的是安装后工作状态反应器的中心轴线垂直于地面;上流式指的是反应过程物料主体流向由下向上穿行通过反应空间或催化剂床层或与上行的催化剂同向流动;膨胀床指的是工作状态催化剂床层处于膨胀状态,催化剂床层膨胀比定义为催化剂床层有反应原料通过时的工作状态的最大高度CWH与该催化剂床层的空床静置状态的高度CUH之比值KBED,通常,KBED低于1.10时称为微膨胀床,KBED介于1.25~1.55时称为沸腾床,而悬浮床被认为是最极端形式的膨胀床。
本发明所述返混流膨胀床反应器,指的是使用膨胀床反应器的反应区或主反应区的操作方式存在液流返混或者说存在循环液;返混流或循环液,指的是流程点K处的中间产物XK或最终产物XK中的至少一部分液相XK-L作为循环液流XK-LR返回流程点K的上游反应区,循环液流XK-LR的反应产物流过K点并存在于XK之中。形成返混流的方式可以是任意合适的方式,如设置内置式内环流筒、内置式外环流筒、内置式集液杯+导流管+循环泵、外置式循环管等。
本发明所述液体产物循环上流式膨胀床加氢反应器系统,指的是使用膨胀床反应器的反应区或主反应区的操作方式存在液体产物返回上游反应空间循环加工或者说存在液体产物循环;加氢反应器内的液体产物循环,指的是流程点K处的中间产物XK或最终产物XK中的至少一部分液相XK-L作为循环液流XK-LR返回物流XK上游反应区,循环液流XK-LR的反应产物流过K点并存在于XK之中。形成液体产物循环的方式可以是任意合适的方式,但是必须在反应器内的顶部空间设置气液分离区,得到循环液和其它产物,即设置内置式集液杯+导流管+循环增压器,循环增压器通常是循环泵,可以布置在反应器内部或外部。
本发明所述反应器内设置的集液杯或集液器,指的是布置于反应器内的用于收集液体的容器,通常上部或上部侧面开口,底部或下部侧面安装导流管用于输送或排出收集液;膨胀床反应器的顶部集液器,通常安装在气液物料的脱液区,得到含有少量气泡的液体和气液混相物流或得到液体和气体,至少部分液相产物经过循环泵加压后返回反应空间循环加工。典型的例子是H-OIL工艺使用的重油沸腾床加氢反应器、HTI煤加氢直接液化反应器。
本发明所述热高分器,指的是用于分离加氢反应中间产物或最终产物的气液分离设备。
本发明所述二级或多级加氢方法,指的是包含二个反应级或多个反应级的加氢方法。
本发明所述一个加氢反应级,指的是自烃原料进入一个加氢反应过程开始到其加氢产物气液分离得到至少一个由至少一部分生成油组成的液相产物为止的流程段,包含该加氢反应级的加氢反应过程和该级的至少一部分加氢反应产物的气液分离过程。因此,一级加氢方法,指的是初始烃原料的加工过程只包含一个加氢反应步骤和该加氢反应步骤产物气液分离过程的流程方式,所述的一个加氢反应步骤,根据需要可以使用1台或2台或多台串联操作的加氢反应器,因此反应器个数和形式不是决定反应级的依据,一个或一些串联反应器组成的反应步骤与其产物分离器共同组合才能组成一个完成意义上的加氢反应级。
本发明所述二级加氢方法,指的是初始烃原料的加工过程包含液体物料加工流程为串联操作的“由二个不同的加氢反应步骤和对应加氢反应步骤产物的气液分离过程”组成的流程方式,其中至少一部分一级加氢生成油组成的物流进入二级加氢反应过程。
本发明所述三级加氢方法,指的是初始烃原料的加工过程包含液体物料加工流程为串联操作的“由三个不同的加氢反应步骤和对应加氢反应步骤产物的气液分离过程”组成的流程方式,其中至少一部分一级加氢生成油组成的物流进入二级加氢反应过程,至少一部分二级加氢生成油组成的物流进入三级加氢反应过程。更多级数的加氢方法的流程结构,照上述原则类推。多级加氢方法,指的是初始烃原料的加工过程包含液体物料加工流程为串联操作的“由三个或更多不同的加氢反应过程和加氢产物气液分离过程”组成的流程方式。
三级加氢方法,指的是初始烃原料的加工过程包含液体物料加工流程为串联操作的“由由三个不同的加氢反应步骤和对应加氢反应步骤产物的气液分离过程”组成的流程方式,根据该定义,很明显,所述不同级加氢产物的气液分离过程,可以独立进行,也可以部分或全部联合进行。
本发明所述似二级加氢方法,指的是近似于二级加氢方法的方法,当后级上进料返混流膨胀床反应器的返混液相流量与上进料中液相流量比值趋于无限大时,视为二级加氢方法。
本发明所述重油UR10F的上流式加氢裂化反应过程R10,其反应产物BASE-R10P,至少为气液两相物流,多数情况属于气、液、固三相物流。本发明所述加氢反应流出物R10P用于排出加氢反应产物BASE-R10P,以1路或2路或多路物料的形式出现,为气相或液相或气液混相或气液固三相物流。
以下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特征部分。
本发明膨胀床加氢反应产物热高分液间接加热碳氢反应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①在膨胀床加氢反应过程UR,在氢气存在条件下,碳氢反应料发生加氢反应转化为膨胀床加氢反应产物;
②在热高压分离过程,膨胀床加氢反应产物分离为热高分气、热高分液;
③在热高分液换热降温过程,热高分液与导热油换热,实现热高分液的降温;
正常生产时,在热高分液换热降温过程,热高分液与冷导热油换热,冷导热油升温成为热导热油;
基于热导热油的物流,加热碳氢反应料,得到预热后碳氢反应料,基于预热后碳氢反应料的物料,进入热碳氢反应料缓冲罐;
导热油循环系统,包含冷导热油循环罐V1、热导热油循环罐V2和导热油循环泵RP;
冷导热油进入冷导热油循环罐V1,冷导热油循环罐V1排出的冷导热油与热高分液换热升温成为热导热油,冷导热油循环罐V1使用第一背压气体控制压力;
基于热导热油的物流进入热导热油循环罐V2,热导热油循环罐V2使用第二背压气体控制压力;
导热油循环泵RP,用于冷导热油或热导热油的循环加压输送;
④在热高分液换热降温过程,装置动力电停电事故后,电力驱动的压缩机和/或泵停运,造成膨胀床加氢反应过程UR的氢气进料和/或碳氢反应料的至少一部分流量的中断从而引发高压系统URHPS的紧急泄压过程中,热高压分离过程进行热高分气排气、热高分液排液;
装置动力电停电事故引发的高压系统紧急泄压过程中,冷导热油循环罐V1的第一背压气体操作压力高于热导热油循环罐V2的第二背压气体操作压力,冷导热油循环罐V1中的冷导热油在第一背压气推动下持续流动,与热高分液换热时间至少持续tm,基于热导热油的物流进入热导热油循环罐V2,该过程中进行膨胀床加氢反应过程UR的高压系统URHPS的紧急降压程序,使高压系统URHPS压力降低至安全压力PS以下,同时对热高分液进行有效降温;
tm为10~30分钟;
PS低于6.0~10.0MPa。
本发明,通常,紧急泄压过程结束后,热导热油循环罐V2排出可能存在的过量热导热油使其冷却后进入冷导热油循环罐V1中,热导热油循环罐V2空出下一次事故接收急冷导热油的空间,使冷导热油循环罐V1储备下一次事故用急冷导热油。
本发明,通常,③在热高分液换热降温过程,正常生产时,在导热油循环系统,冷导热油循环罐V1的第一背压气体操作压力高于热导热油循环罐V2的第二背压气体操作压力,冷导热油循环罐V1中的冷导热油在第一背压气推动下持续流动,与热高分液换热成为热导热油,基于热导热油的物流进入热导热油循环罐V2;
导热油循环泵RP,用于热导热油循环罐V2排出的热导热油的加压输送。
本发明,通常,③在热高分液换热降温过程,导热油系统操作压力低于4MPa。
本发明,通常,③在热高分液换热降温过程,基于热导热油的物流加热碳氢反应料,碳氢反应料操作压力低于导热油系统操作压力,可防止换热器泄露时碳氢反应料串入导热油系统形成污染。
本发明,通常,①膨胀床加氢反应过程UR,使用的加氢反应器的工作方式可以选自下列中的1种或几种:
选择1,悬浮床反应器即浆态床反应器;
选择2,沸腾床反应器;
选择3,悬浮床和沸腾床组合式反应器;
选择4,微膨胀床。
本发明,通常,①膨胀床加氢反应过程,选自渣油沸腾床加氢反应过程或渣油悬浮床加氢反应过程。
本发明,通常,①碳氢反应料,包含渣油组分。
本发明,通常,①在膨胀床加氢反应过程UR,碳氢反应料可以包含下列物料中的一种或几种:
选择1,中低温煤焦油或其馏分油或其热加工过程所得含油品物流;热加工过程选自焦化过程或催化裂化过程或催化裂解过程或加氢过程;
选择2,高温煤焦油或其馏分油或其热加工过程所得含油品物流;
选择3,煤加氢直接液化制油过程所得含油品物流,包括使用供氢溶剂油的煤加氢直接液化制油过程、油煤共炼过程、煤临氢热溶液化过程;
选择4,页岩油或其馏分油或其热加工过程所得含油品物流;
选择5,乙烯裂解焦油或其馏分油或其热加工过程所得含油品物流;
选择6,石油基重油或其热加工过程所得含油品物流;
选择7,石油砂基重油或其热加工过程所得含油品物流;
选择6,石油基重油或其热加工过程所得含油品物流;
选择7,石油砂基重油或其热加工过程所得含油品物流。
本发明,通常,②在热高压分离过程,基于热高分气得到返回膨胀床加氢反应过程UR的循环氢气。
本发明,通常,①膨胀床加氢反应过程,反应压力为6.0~30.0MPa,反应温度为350~480℃;
②热高压分离过程,操作压力为6.0~30.0MPa,操作温度为350~450℃。
本发明,通常,④装置动力电停电事故时,电力驱动的机泵停运,冷导热油循环罐V1中的第一背压气持续压送或气体膨胀推动冷导热油流动与热高分气换热一定时间tm,该过程中进行膨胀床加氢反应过程UR的高压系统URHPS的紧急降压程序,使高压系统URHPS压力降低至安全压力PS。
本发明,通常,④装置动力电停电事故时,与热高分液换热的冷导热油的流率,根据热高分液与冷导热油换热冷却后的预期温度值t9调整,并且冷导热油的流率为正常操作过程的冷导热油的流率的2~6倍;
温度t9为415~350℃。
本发明,通常,③正常生产时,在热高分液换热降温过程,热高分液与冷导热油换热至温度t9;
温度t9为415~350℃。
本发明,通常,③在热高分液换热降温过程,基于热导热油的物流,加热碳氢反应料,得到预热后碳氢反应料,基于预热后碳氢反应料的物料,进入热碳氢反应料缓冲罐;
热碳氢反应料缓冲罐排出的预热后碳氢反应料的物料,加压后进入膨胀床加氢反应过程UR进行加氢反应。
本发明,一般地,③在热高分液换热降温过程,基于热导热油的物流,加热碳氢反应料,得到预热后碳氢反应料,基于预热后碳氢反应料的物料,经过加热炉加热后进入热碳氢反应料缓冲罐;
热碳氢反应料缓冲罐排出的预热后碳氢反应料的物料,加压后进入膨胀床加氢反应过程UR进行加氢反应。
本发明,一般地,③在热高分液换热降温过程,基于热导热油的物流,加热来自冷碳氢反应料缓冲罐的碳氢反应料,得到预热后碳氢反应料,基于预热后碳氢反应料的物料,经过加热炉加热后进入热碳氢反应料缓冲罐;
热碳氢反应料缓冲罐排出的预热后碳氢反应料的物料,加压后进入膨胀床加氢反应过程UR进行加氢反应;
④在热高分液换热降温过程,装置动力电停电事故后,电力驱动的压缩机和泵停运,造成膨胀床加氢反应过程UR的氢气进料或碳氢反应料的至少一部分流量的中断从而引发高压系统URHPS的紧急泄压过程中,热高压分离过程进行热高分气排气、热高分液排液;
装置动力电停电事故引发的高压系统紧急泄压过程中,冷碳氢反应料缓冲罐的背压气体操作压力高于热碳氢反应料缓冲罐的背压气体操作压力,冷碳氢反应料缓冲罐中的冷碳氢反应料在背压气推动下持续流动,与热导热油换热,预热后碳氢反应料的物料进入热碳氢反应料缓冲罐,该过程中进行膨胀床加氢反应过程UR的高压系统URHPS的紧急降压程序,使高压系统URHPS压力降低至安全压力PS以下,同时对热高分液进行有效降温。
本发明,通常,④紧急泄压过程结束后,热碳氢反应料缓冲罐排出可能存在的过量的热碳氢反应料使其进入膨胀床加氢反应过程UR;热碳氢反应料缓冲罐空出下一次事故接收热碳氢反应料的空间,冷碳氢反应料缓冲罐储备下一次事故用急冷碳氢反应料。
本发明,通常,③在热高分液换热降温过程,热高分液与导热油换热,实现热高分液的降温;
导热油作为吸热物料先与热高分气换热、后与热高分液换热,或者导热油作为吸热物料先与热高分液换热、后与热高分气换热。
本发明,较佳者,②在热高压分离过程,膨胀床加氢反应产物分离为热高分气、热高分液;
在热低压分离过程,热高分液降压后经过换热器与导热油换热降温,然后分离为热低分气、热低分液;
在分馏过程,使用分馏塔,将包含热低分液的物料分离为气体、窄馏分烃料;
③在热高分液换热降温过程,碳氢反应料先作为吸热物料与分馏过程的热物流换热得到预热后碳氢反应料;然后基于预热后碳氢反应料的物料作为吸热物料与热高分液换热,
所述分馏过程的热物流,选自分馏塔排出油液。
本发明,通常,③导热油,是热安定性良好的重柴油和/或蜡油。

Claims (21)

1.膨胀床加氢反应产物热高分液间接加热碳氢反应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①在膨胀床加氢反应过程UR,在氢气存在条件下,碳氢反应料发生加氢反应转化为膨胀床加氢反应产物;
②在热高压分离过程,膨胀床加氢反应产物分离为热高分气、热高分液;
③在热高分液换热降温过程,热高分液与导热油换热,实现热高分液的降温;
正常生产时,在热高分液换热降温过程,热高分液与冷导热油换热,冷导热油升温成为热导热油;
基于热导热油的物流,加热碳氢反应料,得到预热后碳氢反应料,基于预热后碳氢反应料的物料,进入热碳氢反应料缓冲罐;
导热油循环系统,包含冷导热油循环罐V1、热导热油循环罐V2和导热油循环泵RP;
冷导热油进入冷导热油循环罐V1,冷导热油循环罐V1排出的冷导热油与热高分液换热升温成为热导热油,冷导热油循环罐V1使用第一背压气体控制压力;
基于热导热油的物流进入热导热油循环罐V2,热导热油循环罐V2使用第二背压气体控制压力;
导热油循环泵RP,用于冷导热油或热导热油的循环加压输送;
④在热高分液换热降温过程,装置动力电停电事故后,电力驱动的压缩机和/或泵停运,造成膨胀床加氢反应过程UR的氢气进料和/或碳氢反应料的至少一部分流量的中断从而引发高压系统URHPS的紧急泄压过程中,热高压分离过程进行热高分气排气、热高分液排液;
装置动力电停电事故引发的高压系统紧急泄压过程中,冷导热油循环罐V1的第一背压气体操作压力高于热导热油循环罐V2的第二背压气体操作压力,冷导热油循环罐V1中的冷导热油在第一背压气推动下持续流动,与热高分液换热时间至少持续tm,基于热导热油的物流进入热导热油循环罐V2,该过程中进行膨胀床加氢反应过程UR的高压系统URHPS的紧急降压程序,使高压系统URHPS压力降低至安全压力PS以下,同时对热高分液进行有效降温;
tm为10~30分钟;
PS低于6.0~10.0MP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紧急泄压过程结束后,热导热油循环罐V2排出可能存在的过量热导热油使其冷却后进入冷导热油循环罐V1中,热导热油循环罐V2空出下一次事故接收急冷导热油的空间,使冷导热油循环罐V1储备下一次事故用急冷导热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③在热高分液换热降温过程,正常生产时,在导热油循环系统,冷导热油循环罐V1的第一背压气体操作压力高于热导热油循环罐V2的第二背压气体操作压力,冷导热油循环罐V1中的冷导热油在第一背压气推动下持续流动,与热高分液换热成为热导热油,基于热导热油的物流进入热导热油循环罐V2;
导热油循环泵RP,用于热导热油循环罐V2排出的热导热油的加压输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③在热高分液换热降温过程,导热油系统操作压力低于4MPa。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③在热高分液换热降温过程,基于热导热油的物流加热碳氢反应料,碳氢反应料操作压力低于导热油系统操作压力。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①膨胀床加氢反应过程UR,使用的加氢反应器的工作方式选自下列中的1种或几种:
选择1,悬浮床反应器即浆态床反应器;
选择2,沸腾床反应器;
选择3,悬浮床和沸腾床组合式反应器;
选择4,微膨胀床。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①膨胀床加氢反应过程,选自渣油沸腾床加氢反应过程或渣油悬浮床加氢反应过程。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①碳氢反应料,包含渣油组分。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①在膨胀床加氢反应过程UR,碳氢反应料包含下列物料中的一种或几种:
选择1,中低温煤焦油或其馏分油或其热加工过程所得含油品物流;热加工过程选自焦化过程或催化裂化过程或催化裂解过程或加氢过程;
选择2,高温煤焦油或其馏分油或其热加工过程所得含油品物流;
选择3,煤加氢直接液化制油过程所得含油品物流,包括使用供氢溶剂油的煤加氢直接液化制油过程、油煤共炼过程、煤临氢热溶液化过程;
选择4,页岩油或其馏分油或其热加工过程所得含油品物流;
选择5,乙烯裂解焦油或其馏分油或其热加工过程所得含油品物流;
选择6,石油基重油或其热加工过程所得含油品物流;
选择7,石油砂基重油或其热加工过程所得含油品物流;
选择6,石油基重油或其热加工过程所得含油品物流;
选择7,石油砂基重油或其热加工过程所得含油品物流。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②在热高压分离过程,基于热高分气得到返回膨胀床加氢反应过程UR的循环氢气。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①膨胀床加氢反应过程,反应压力为6.0~30.0MPa,反应温度为350~480℃;
②热高压分离过程,操作压力为6.0~30.0MPa,操作温度为350~450℃。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④装置动力电停电事故时,电力驱动的机泵停运,冷导热油循环罐V1中的第一背压气持续压送或气体膨胀推动冷导热油流动与热高分液换热一定时间tm,该过程中进行膨胀床加氢反应过程UR的高压系统URHPS的紧急降压程序,使高压系统URHPS压力降低至安全压力PS。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④装置动力电停电事故时,与热高分液换热的冷导热油的流率,根据热高分液与冷导热油换热冷却后的预期温度值t9调整,并且冷导热油的流率为正常操作过程的冷导热油的流率的2~6倍;
温度t9为415~350℃。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③正常生产时,在热高分液换热降温过程,热高分液与冷导热油换热至温度t9;
温度t9为415~350℃。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③在热高分液换热降温过程,基于热导热油的物流,加热碳氢反应料,得到预热后碳氢反应料,基于预热后碳氢反应料的物料,进入热碳氢反应料缓冲罐;
热碳氢反应料缓冲罐排出的预热后碳氢反应料的物料,加压后进入膨胀床加氢反应过程UR进行加氢反应。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③在热高分液换热降温过程,基于热导热油的物流,加热碳氢反应料,得到预热后碳氢反应料,基于预热后碳氢反应料的物料,经过加热炉加热后进入热碳氢反应料缓冲罐;
热碳氢反应料缓冲罐排出的预热后碳氢反应料的物料,加压后进入膨胀床加氢反应过程UR进行加氢反应。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③在热高分液换热降温过程,基于热导热油的物流,加热来自冷碳氢反应料缓冲罐的碳氢反应料,得到预热后碳氢反应料,基于预热后碳氢反应料的物料,经过加热炉加热后进入热碳氢反应料缓冲罐;
热碳氢反应料缓冲罐排出的预热后碳氢反应料的物料,加压后进入膨胀床加氢反应过程UR进行加氢反应;
④在热高分液换热降温过程,装置动力电停电事故后,电力驱动的压缩机和泵停运,造成膨胀床加氢反应过程UR的氢气进料或碳氢反应料的至少一部分流量的中断从而引发高压系统URHPS的紧急泄压过程中,热高压分离过程进行热高分气排气、热高分液排液;
装置动力电停电事故引发的高压系统紧急泄压过程中,冷碳氢反应料缓冲罐的背压气体操作压力高于热碳氢反应料缓冲罐的背压气体操作压力,冷碳氢反应料缓冲罐中的冷碳氢反应料在背压气推动下持续流动,与热导热油换热,预热后碳氢反应料的物料进入热碳氢反应料缓冲罐,该过程中进行膨胀床加氢反应过程UR的高压系统URHPS的紧急降压程序,使高压系统URHPS压力降低至安全压力PS以下,同时对热高分液进行有效降温。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④紧急泄压过程结束后,热碳氢反应料缓冲罐排出可能存在的过量的热碳氢反应料使其进入膨胀床加氢反应过程UR;热碳氢反应料缓冲罐空出下一次事故接收热碳氢反应料的空间,冷碳氢反应料缓冲罐储备下一次事故用急冷碳氢反应料。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③在热高分液换热降温过程,热高分液与导热油换热,实现热高分液的降温;
导热油作为吸热物料先与热高分气换热、后与热高分液换热,或者导热油作为吸热物料先与热高分液换热、后与热高分气换热。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②在热高压分离过程,膨胀床加氢反应产物分离为热高分气、热高分液;
在热低压分离过程,热高分液降压后经过换热器与导热油换热降温,然后分离为热低分气、热低分液;
在分馏过程,使用分馏塔,将包含热低分液的物料分离为气体、窄馏分烃料;
③在热高分液换热降温过程,碳氢反应料先作为吸热物料与分馏过程的热物流换热得到预热后碳氢反应料;然后基于预热后碳氢反应料的物料作为吸热物料与热高分液换热,所述分馏过程的热物流,选自分馏塔排出油液。
2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③导热油,是热安定性良好的重柴油和/或蜡油。
CN202110151904.4A 2021-01-29 2021-01-29 膨胀床加氢反应产物热高分液间接加热碳氢反应料的方法 Withdrawn CN11289901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51904.4A CN112899015A (zh) 2021-01-29 2021-01-29 膨胀床加氢反应产物热高分液间接加热碳氢反应料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51904.4A CN112899015A (zh) 2021-01-29 2021-01-29 膨胀床加氢反应产物热高分液间接加热碳氢反应料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99015A true CN112899015A (zh) 2021-06-04

Family

ID=761220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51904.4A Withdrawn CN112899015A (zh) 2021-01-29 2021-01-29 膨胀床加氢反应产物热高分液间接加热碳氢反应料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99015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29695A (zh) * 2019-05-10 2019-09-13 洛阳瑞华新能源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碳氢料膨胀床加氢产物热低分气的冷凝气的脱油方法
CN209605646U (zh) * 2019-01-07 2019-11-08 上海慧得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结焦的煤焦油加氢装置反应产物换热系统
CN110437877A (zh) * 2019-07-15 2019-11-12 洛阳瑞华新能源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膨胀床烃氢化下游反应级的安定循环反应液的热量回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9605646U (zh) * 2019-01-07 2019-11-08 上海慧得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结焦的煤焦油加氢装置反应产物换热系统
CN110229695A (zh) * 2019-05-10 2019-09-13 洛阳瑞华新能源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碳氢料膨胀床加氢产物热低分气的冷凝气的脱油方法
CN110437877A (zh) * 2019-07-15 2019-11-12 洛阳瑞华新能源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膨胀床烃氢化下游反应级的安定循环反应液的热量回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23132C (zh) 一种利用固定床装置进行费托合成的方法
US10767123B2 (en) Coil-wound heat exchanger for hydrotreatment or hydroconversion
CN107082741B (zh) 一种草酸酯深度加氢催化反应合成乙二醇的方法
CN101173190A (zh) 费托合成油的加工流程
EP3725865A1 (en) Use of renewable energy in olefin synthesis
CN205740904U (zh) 石脑油加氢精制低压脱氧及进料换热优化的系统
CN217829946U (zh) 一种c9石油树脂二段固定床加氢装置
CN112899015A (zh) 膨胀床加氢反应产物热高分液间接加热碳氢反应料的方法
CN205152158U (zh) 一种煤焦油悬浮床加氢裂化装置
CN105441128B (zh) 一种加氢工艺的控温方法及其设计方法和用途
CN112899014A (zh) 膨胀床加氢反应产物热高分气间接加热碳氢反应料的方法
CN102041068B (zh) 二次加工汽油馏分加氢精制方法
CN104560414A (zh) 一种含氯餐饮废油的加氢处理方法
CN215327920U (zh) 一种浆态床和沸腾床耦合的上流式反应器及反应器系统
CN110215886A (zh) 合成气制低碳醇反应器的反应温度控制方法
CN102021027A (zh) 一种精制段生成油不同馏分分路裂化的两段法烃氢化方法
CN215327921U (zh) 一种可以实现轴向催化剂浓度均匀分配的上流式反应器及反应器系统
CN214937248U (zh) 一种气液逆流式反应器
CN100378194C (zh) 一种以合成气为原料联产油品和电能的方法
CN109722266B (zh) 用强制循环热壁反应器与鼓泡床冷壁反应器的煤液化系统
CN108456548A (zh) 一种沼气制油的模块化撬装式装置
CN112111294B (zh) 煤基沥青制油方法和系统
CN112852478A (zh) 一种浆态床和沸腾床耦合的上流式反应器、反应器系统及催化加氢工艺
US10815436B2 (en) Coil-wound heat exchanger for hydrotreatment or hydroconversion
CN114426529A (zh) 顺酐液相法加氢制备丁二酸酐的高选择性生产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604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