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97267B - 电梯制动器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 Google Patents

电梯制动器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97267B
CN112897267B CN202110054851.4A CN202110054851A CN112897267B CN 112897267 B CN112897267 B CN 112897267B CN 202110054851 A CN202110054851 A CN 202110054851A CN 112897267 B CN112897267 B CN 1128972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tance
brake
closing
detected
fau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5485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97267A (zh
Inventor
张彩霞
黄立明
钟佳宏
刘贤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tachi Building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tachi Building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tachi Building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tachi Building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5485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9726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972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972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972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972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006Monitoring devices or performance analys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6HOISTING; LIFTING; HAULING
    • B66BELEVATORS; ESCALATORS OR MOVING WALKWAYS
    • B66B5/00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 B66B5/02Applications of checking, fault-correcting, or safety devices in elevators responsive to abnormal operating conditions
    • B66B5/16Braking or catch devices operating between cars, cages, or skips and fixed guide elements or surfaces in hoistway or wel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intenance And Inspection Apparatuses For Elevato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梯制动器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通过获取待检测制动器的传感器到刹车片所固定的衔铁的初始距离,并获取制动进程中,待检测制动器的传感器到刹车片所固定的衔铁的工作距离,并根据工作距离得到制动行程中传感器到刹车片所固定的衔铁的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根据预先配置的故障类型与初始距离、工作距离、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中的至少一个距离的对应关系,获取各个故障类型分别对应的至少一个距离,以确定待检测制动器的故障状态。通过制动进程中,制动器的传感器至刹车片所固定的衔铁的距离即可确定故障状态,避免通过微动开关进行检测时的动作延迟,提高了电梯制动器故障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Description

电梯制动器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梯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梯制动器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制动器是电梯重要的安全部件之一,检测制动器的运行状态尤为重要。微动开关是常见的电梯制动器检测工具。在制动器工作过程中,微动开关的输出信号与制动器的提起和释放存在关联。
目前技术中,制动器在提起或释放过程中,制动器运行过程和最终的状态与微动开关输出的信号之间不具有规律性,导致微动开关获取制动器的动作存在延迟,检测的准确性较低。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目前技术中存在的电梯制动检测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电梯制动器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一种电梯制动器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待检测制动器的初始距离,所述初始距离为预先测得的所述待检测制动器中传感器到刹车片所固定的衔铁的距离;所述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待检测制动器的电磁模块;
获取在制动行程中,所述待检测制动器的传感器到刹车片所固定的衔铁的工作距离;
根据所述工作距离,得到所述待检测制动器在制动行程中传感器到刹车片所固定的衔铁的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
根据预先配置的故障类型与初始距离、工作距离、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中的至少一个距离的对应关系,获取与各个故障类型分别对应的初始距离、工作距离、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中的至少一个距离;
根据各个故障类型分别对应的初始距离、工作距离、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中的至少一个距离,确定所述待检测制动器与各个故障类型分别对应的故障状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动行程包括合闸行程;所述待检测制动器的合闸行程中的工作距离包括多个合闸距离;最大距离包括最大合闸距离;所述根据各个故障类型分别对应的初始距离、工作距离、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中的至少一个距离,确定所述待检测制动器与各个故障类型分别对应的故障状态,包括:
若所述故障类型为合闸行程故障类型,将所述待检测制动器的当前合闸最大距离与上一次合闸最大距离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确定所述待检测制动器与所述合闸行程故障类型对应的故障状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待检测制动器的当前合闸最大距离与上一次合闸最大距离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确定所述待检测制动器与所述合闸行程故障类型对应的故障状态,包括:
若所述待检测制动器的目标刹车片所固定的衔铁对应的当前合闸最大距离小于上一次合闸最大距离,且所述待检测制动器的各个刹车片所固定的衔铁对应的所述当前合闸距离之和小于上一次合闸距离之和,判断所述待检测制动器合发生合闸行程故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最小距离包括最小合闸距离,所述根据各个故障类型分别对应的初始距离、工作距离、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中的至少一个距离,确定所述待检测制动器与各个故障类型分别对应的故障状态,包括:
若所述故障类型为行程超出故障类型,获取所述最大合闸距离和所述最小合闸距离的差值与预设行程区间;
若所述最大合闸距离和所述最小合闸距离的差值超出所述预设行程区间,判断所述待检测制动器发生行程超出故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初始距离包括初始合闸距离,所述根据各个故障类型分别对应的初始距离、工作距离、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中的至少一个距离,确定所述待检测制动器与各个故障类型分别对应的故障状态,包括:
若所述故障类型为刹车片故障类型,获取所述最大合闸距离与所述初始合闸距离的差值和预设磨损阈值;
若所述最大合闸距离与所述初始合闸距离的差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磨损阈值,判断所述待检测制动器发生刹车片故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多个合闸进程各自对应的最大合闸距离与所述待检测制动器的初始合闸距离的差值,得到所述多个合闸进程各自对应的刹车片磨损量;
根据所述多个合闸进程各自对应的刹车片磨损量、所述刹车片的预设临界磨损量和所述待检测制动器的当前合闸总次数,预测所述刹车片的剩余可用合闸次数。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根据各个故障类型分别对应的初始距离、工作距离、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中的至少一个距离,确定所述待检测制动器与各个故障类型分别对应的故障状态,包括:
若所述故障类型为弹簧故障类型,根据所述多个合闸距离和各个合闸距离分别对应的获取时间,获取所述待检测制动器的速度信息;
根据所述速度信息,获取所述待检测制动器的制动弹簧的弹性系数;
将所述制动弹簧的弹性系数与参照弹性系数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得到所述制动弹簧的故障信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制动行程包括开闸行程;所述待检测制动器的开闸行程中的工作距离包括多个开闸距离,所述初始距离包括初始开闸距离,所述最大距离包括最大开闸距离,所述最小距离包括最小开闸距离,所述根据各个故障类型分别对应的初始距离、工作距离、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中的至少一个距离,确定所述待检测制动器与各个故障类型分别对应的故障状态,包括:
若所述故障类型为卡阻故障类型,获取所述最小开闸距离和所述初始开闸距离的差值和预设卡阻阈值;若所述最小开闸距离和所述初始开闸距离的差值大于或等于预设卡阻阈值,判断所述待检测制动器发生卡阻故障;
若所述故障类型为硬件故障类型,获取所述最小开闸距离和所述初始开闸距离的差值和预设硬件位置阈值;若所述最小开闸距离和所述初始开闸距离的差值小于预设硬件位置阈值,判断所述待检测制动器发生硬件故障。
一种电梯制动器检测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初始距离模块,用于获取待检测制动器的初始距离,所述初始距离为预先测得的所述待检测制动器中传感器到刹车片所固定的衔铁的距离;所述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待检测制动器的电磁模块;
工作距离模块,用于获取在制动行程中,所述待检测制动器的传感器到刹车片所固定的衔铁的工作距离;
最大最小距离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工作距离,得到所述待检测制动器在制动行程中传感器到刹车片所固定的衔铁的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
故障与距离对应模块,用于根据预先配置的故障类型与初始距离、工作距离、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中的至少一个距离的对应关系,获取与各个故障类型分别对应的初始距离、工作距离、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中的至少一个距离;
故障判断模块,用于根据各个故障类型分别对应的初始距离、工作距离、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中的至少一个距离,确定所述待检测制动器与各个故障类型分别对应的故障状态。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电梯制动器检测方法的步骤。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电梯制动器检测方法步骤。
上述电梯制动器检测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通过获取待检测制动器的传感器到刹车片所固定的衔铁的初始距离,并获取制动进程中,待检测制动器的传感器到刹车片所固定的衔铁的工作距离,并根据工作距离得到制动行程中传感器到刹车片所固定的衔铁的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根据预先配置的故障类型与初始距离、工作距离、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中的至少一个距离的对应关系,获取各个故障类型分别对应的至少一个距离,以确定待检测制动器与各个故障类型分别对应的故障状态。通过制动进程中,制动器的传感器至刹车片的距离即可确定故障状态,避免通过微动开关进行检测时的动作延迟,提高了电梯制动器故障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电梯制动器检测方法的应用环境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电梯制动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电梯制动器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电梯制动器器距离测量的示意图;
图5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电梯制动器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电梯制动器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电梯制动器检测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本申请提供的电梯制动器检测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环境中。其中,电梯制动器在制动行程中,传感器可以用于获取测量值,该测量值可以是距离数值,也可以是电流值或电压值,发送给电梯的数据采集处理单元。数据采集处理单元可以获取该测量值,若该测量值是是电流值或电压值,可以经过换算后得到距离值,进而对得到的距离值进行比较分析和判断,把判断结果以通信的方式反馈给主控制器和数据维保中心。
数据维保中心可以获取数据采集处理单元的数据值,通过数据分析可以进行故障的判断;并根据故障判断之后,反馈的报警信息做出相应的维保响应。
主控制器可以控制电梯上行、下行、控制抱闸线圈电源的开合,并且根据数据采集处理单元的反馈的抱闸行程,以确定抱闸状态,进行电梯的运行控制,当电梯出现故障时,通知数据/维保中心进行维修。电梯的运行数据同时可以上传到数据/维保中心。
电梯制动器的结构可以如图2所示,其中,包括电机制动轮1、刹车片2、衔铁3、电磁模块4、被测装置5、传感器6和制动弹簧7。
其中,该衔铁3为运动部件,固定安装在曳引机机座上,刹车片2与衔铁3 之间属于刚性连接;电磁模块4是静止部件,固定安装在曳引机机座上,通过制动弹簧7与衔铁3连接;被测装置5设置在衔铁3上,传感器6设置在电磁模块4上,被测装置5和传感器6位置相对设置,以测量在制动行程中,传感器到衔铁3的距离。该制动装置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制动弹簧7。
当电梯需要停止运行时,电磁模块4失电,衔铁3在制动弹簧7的作用下,向电机制动轮1的方向运动,使刹车片2抱紧电机制动轮1,使电梯处于停止状态;电梯需要启动运行时,电磁模块4得电,电磁吸引力克服制动弹簧7的作用力,将衔铁3向电磁模块4的方向吸引运动,使原本被压住的刹车片2离开电机制动轮1,实现制动状态的解除,即开闸。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提供了电梯制动器检测方法,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的数据维保中心服务器为例进行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01,获取待检测制动器的初始距离。
其中,初始距离可以为预先测得的待检测制动器中传感器到刹车片所固定的衔铁的距离;该传感器可以设置在待检测制动器的电磁模块,该传感器可以是测距传感器、电压电流传感器等。初始距离可以是在制动器安装完成之后,通过传感器采集到的传感器到刹车片所固定的衔铁的距离。
具体实现中,数据维保中心服务器可以获取传感器采集到的制动器的传感器到刹车片所固定的衔铁的初始距离,以得到待检测制动器的调试完成时的传感器到刹车片所固定的衔铁的初始状态。
步骤S302,获取在制动行程中,待检测制动器的传感器到刹车片所固定的衔铁的工作距离。
其中,制动行程可以是待检测制动器进行合闸或者开闸的行程。工作距离可以是制动行程中传感器到刹车片所固定的衔铁的实时距离,例如,从开闸开始到结束期间测得的实时距离,或者从合闸开始到结束期间测得的实时距离。传感器可以按照预设的频率进行距离数据采集。
具体实现中,传感器可以在待检测制动器的一个制动行程中,持续采集传感器到刹车片所固定的衔铁的实施距离,作为工作距离,通过数据采集单元发送至数据维保中心。
步骤S303,根据工作距离,得到待检测制动器在制动行程中传感器到刹车片所固定的衔铁的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
其中,传感器到刹车片所固定的衔铁的工作距离,随着合闸或者开闸的行程推进,会发生变化,在一个制动行程中,必然存在最大值和最小值。因此,可以根据该制动行程中获得的工作距离,确定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
步骤S304,根据预先配置的故障类型与初始距离、工作距离、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中的至少一个距离的对应关系,获取与各个故障类型分别对应的初始距离、工作距离、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中的至少一个距离。
其中,待检测制动器的故障类型可以包括多种,例如合闸行程故障类型、闸瓦/刹车片故障类型、制动弹簧故障类型以及卡阻故障类型等,每种故障类型可以对应不同的故障判断方法,以及故障判断参数。每种故障类型可以通过初始距离、工作距离、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中的至少一种来进行判断。数据维保中心可以根据历史经验、统计数据等,预先配置故障类型与初始距离、工作距离、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中的至少一种距离参数的对应关系。当判断某一种故障类型是否发生故障时,可以根据该对应关系,获取该故障类型对应的至少一种距离参数,以确定待检测制动器在该种故障类型下,是否发生故障。
步骤S305,根据各个故障类型分别对应的初始距离、工作距离、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中的至少一个距离,确定待检测制动器与各个故障类型分别对应的故障状态。
具体实现中,数据维保中心可以根据对应关系,获取各个故障类型对应的至少一个距离的数据进行计算,得到待检测制动器与各个故障类型分别对应的故障状态,例如,发生该故障类型对应的故障,或者未发生该故障类型对应的故障。
上述电梯制动器检测方法中,通过获取待检测制动器的传感器到刹车片所固定的衔铁的初始距离,并获取制动进程中,待检测制动器的传感器到刹车片所固定的衔铁的工作距离,并根据工作距离得到制动行程中传感器到刹车片的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根据预先配置的故障类型与初始距离、工作距离、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中的至少一个距离的对应关系,获取各个故障类型分别对应的至少一个距离,以确定待检测制动器与各个故障类型分别对应的故障状态。通过制动进程中,制动器的传感器至刹车片所固定的衔铁的距离即可确定故障状态,避免通过微动开关进行检测时的动作延迟,提高了电梯制动器故障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传感器距离测量数据可以如图4所示。在初始距离获取中,数据维保中心可以在待检测制动器安装调试完毕后,通过传感器获取距离数据,其中DX0为初始合闸距离,DY0为初始开闸距离,其中,DX0>DY0,则刹车片与制动轮的初始间距D0=DX0-DY0。
在一个实施例中,电梯合闸行程中,制动行程可以包括合闸行程,待检测制动器的合闸行程中的工作距离可以包括多个合闸距离,所述多个合闸距离中包括合闸最大距离和合闸最小距离;步骤S305中确定根据各个故障类型分别对应的初始距离、工作距离、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中的至少一个距离,确定待检测制动器与各个故障类型分别对应的故障状态的步骤包括:
若所述故障类型为合闸行程故障类型,将所述待检测制动器的当前合闸最大距离与上一次合闸最大距离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确定所述待检测制动器与所述合闸行程故障类型对应的故障状态。
本实施例中,数据维保中心可以在获取到制动行程中的数据之后,针对各个故障类型,分别判断故障状态。在电梯合闸行程中,电磁模块4失电,传感器测得的传感器到刹车片工作距离为DX,根据DX可以得到最大合闸距离DXn,最小合闸距离DXn0,同时记录另一侧的工作距离为DX′,初始合闸距离为DX0′。
若故障类型为合闸行程故障类型,与合闸行程故障类型对应的至少一种距离包括待检测制动器的工作距离DX,通过当前合闸最大距离DXn相对于上一次的合闸最大距离DXn-1的变化趋势判断是否发生合闸行程故障,具体的,数据维保中心可以将DXn和DXn-1进行对比,并根据对比结果确定待检测制动器的合闸行程故障类型对应的故障状态。
在一些情况下,若DY0<DXn<DXn-1,即待检测制动器的一个刹车片满足当前合闸最大距离小于上一次合闸时的合闸最大距离,可以判断该待检测制动器发生合闸行程故障。
在一些情况下,可以进一步增加限定条件,以排除因为电梯负载变化等导致的电机制动轮1存在左右偏移的情况,可以在DY0<DXn<DXn-1的情况下,确定当DXn+DXn′<DXn-1+DXn-1′同时满足时,即待检测制动器的一个刹车片满足当前合闸最大距离小于上一次合闸时的合闸最大距离,且满足待检测制动器的各个刹车片对应的当前合闸距离之和小于上一次合闸距离之和,可以判断该待检测制动器发生合闸行程故障。数据维保中心可以发出合闸行程没有ss完成的信号给主控制器,以使得主控制器进一步检测判断抱闸状态,例如保持电梯门关闭,减小曳引力,通过采集编码器等信号确认电梯是否溜车等方法,如果确认没有抱紧,可以通知数据维保中心进行检修。
在一些情况下,当DXn≥DXn-1,且DXn+DXn′≥DXn-1+DXn-1′则数据维保中心可以判断,该待检测制动器未发生合闸行程故障。数据维保中心可以发出抱闸行程完成的报告给主控制器。
上述实施例的方案,通过获取合闸行程中的合闸距离,根据待检测制动器的当前最大合闸距离与上一次合闸最大距离进行对比,进行合闸行程故障类型的判断,而无需通过微动开关,提高了获取合闸行程故障判断的效率的准确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最小距离可以包括最小合闸距离,步骤S305中确定的根据各个故障类型分别对应的初始距离、工作距离、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中的至少一个距离,确定待检测制动器与各个故障类型分别对应的故障状态步骤,包括:
若故障类型为行程超出故障类型,获取最大合闸距离和最小合闸距离的差值与预设行程区间;若最大合闸距离和最小合闸距离的差值超出预设行程区间,判断待检测制动器发生行程超出故障。
本实施例中,数据维保中心可以根据合闸行程中的距离数据,判断是否发生行程超出故障。与行程超出故障类型对应的至少一种距离包括最大合闸距离和最小合闸距离。预设行程区间可以是最大合闸距离和最小合闸距离对应的差值DXn-DXn0,其中预设行程区间的最小值dmin可以表征该行程允许的DXn-DXn0的最小限值,预设行程区间的最大值dmax可以表征该行程允许的DXn-DXn0的最大限值,其中dmax、dmin可以是根据历史数据或者历史规律获取的数值。若 DXn-DXn0<dmin或DXn-DXn0>dmax则行程超出范围,发生行程超出故障,数据维保中心可以发出报警,提示检修该待检测制动器的合闸行程。
上述实施例的方案,在合闸进程中通过传感器获得的最大合闸距离和最小合闸距离的差值进行对比,即可判断合闸行程的行程超出故障,无需借助其他设备,提升了获取行程超出故障的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初始距离可以包括初始合闸距离,步骤S305中确定根据各个故障类型分别对应的初始距离、工作距离、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中的至少一个距离,确定待检测制动器与各个故障类型分别对应的故障状态的步骤包括:
若故障类型为刹车片故障类型,获取最大合闸距离与初始合闸距离的差值和预设磨损阈值;若最大合闸距离与初始合闸距离的差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磨损阈值,判断待检测制动器发生刹车片故障。
本实施例中,初始合闸距离DX0。在合闸进程中,若故障类型为刹车片故障类型,对应的至少一种距离可以包括最大合闸距离DXn与初始合闸距离DX0。磨损阈值Dmax可以是预先获得的该类型的刹车片的允许的磨损最大值,超过该磨损最大值,则需要进行刹车片替换,以防止发生故障,该磨损阈值可以是根据刹车片的出厂配置数据确定,也可以是根据同类刹车片的历史使用数据确定。
若检测到DXn-DX0>Dmax,则表明该刹车片的磨损情况已经超过最大值,发生了刹车片磨损故障,数据维保中心可以发出维修替换指令至维护终端。
上述实施例的方案,在合闸进程中通过传感器获得的最大合闸距离和预先获得的初始合闸距离的差值进行对比,即可判断合闸行程的刹车片磨损故障,无需借助其他设备,提升了获取刹车片磨损故障的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多个合闸进程各自对应的最大合闸距离与待检测制动器的初始合闸距离的差值,得到多个合闸进程各自对应的刹车片磨损量;根据多个合闸进程各自对应的刹车片磨损量、刹车片的预设临界磨损量和待检测制动器的当前合闸总次数,预测刹车片的剩余可用合闸次数。
本实施例中,数据维保中心可以获取多个已经完成的合闸进程中,每次运行的DXn值,根据DXn的变化情况,并通过DXn-DX0计算出每次合闸进程中刹车片磨损量,进而判断出电梯刹车片磨损与电梯制动器合闸次数的关系模型,并结合根据该刹车片的预设临界磨损量,预测该刹车片的剩余可用合闸次数。例如,电梯合闸运行了M万次,刹车片磨损了1mm,根据要求,刹车片磨损量为 2mm时,必须更换,则可以预测电梯还可以运行M万次,按照每天运行1000 次计算,M/1000天后需要进行更换。另外,电梯每次合闸运行对应的刹车片磨损的数量可以随着合闸次数变化而呈现线性变化,电梯合闸运行M万次之后,可以获取M万次合闸的刹车片磨损的变化趋势,并结合预设临界磨损量,得到刹车片的剩余可用合闸次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维保中心可以获取每次运行的DXn值,以及该DXn值对应的获取时间,并记录异常停梯(例如紧急制动,非零速情况下制动)对应的时间。根据DXn的变化情况,可以通过DXn-DX0计算出刹车片磨损量,进而判断出电梯刹车片磨损与电梯运行次数的关系和异常抱闸对刹车片磨损的影响的模型,从而预测需进行刹车片更换的时间,以指示终端人员进行提前检修更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维保中心可以根据电梯每天的合闸进程次数以及刹车片的剩余可用合闸次数,预测刹车片的更换时间。
上述实施例的方案,通过获取多个合闸进程分别对应的刹车片磨损量,结合刹车片的预设临界磨损量和待检测制动器的当前合闸总次数,预测刹车片的剩余可用合闸,无需借助其他设备,提高刹车片使用预测的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305中根据各个故障类型分别对应的初始距离、工作距离、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中的至少一个距离,确定待检测制动器与各个故障类型分别对应的故障状态的步骤包括:
若故障类型为弹簧故障类型,根据多个合闸距离和各个合闸距离分别对应的获取时间,获取待检测制动器的速度信息;根据速度信息,获取待检测制动器的制动弹簧的弹性系数;将制动弹簧的弹性系数与参照弹性系数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得到制动弹簧的故障信息。
本实施例中,在合闸进程中,若故障类型为弹簧故障类型,数据维保中心可以获取多个合闸距离DX和各个合闸距离分别对应的获取时间t,并可以将最大合闸距离DXn对应的时间为tn,最小合闸距离DXn0对应的时间为tn0,由此可以计算出合闸所需要的总时间为Δt=tn-tn0,运行距离为ΔDX=DXn-DXn0,根据速度公式v=s/t、距离公式s=v0*t+0.5*a2*t,其中v为速度,v0为初始速度,a为加速度,t为运动时间,可以计算出待检测制动器在合闸进程中的速度信息,包括平均速度以及加速度。根据速度信息和力的关系F=ma,其中m是待检测制动器的运动部件的质量(包含刹车片、衔铁及与其固定在一起同时运动的部件的组成),a是加速度,可以获得待检测制动器在的合闸时的牵引力F变化情况。根据弹力公式F=KX,其中,F牵引力,K弹性系数,X弹簧压缩量,可以获得待检测制动器的制动弹簧的弹性系数,将该弹性系数与参照弹性系数进行对比,若该弹性系数与参照弹性系数匹配,例如超出参照弹性系数的范围,则该制动器发生弹簧故障。
在一些实施例中,数据维保中心可以进一步计算出整个合闸行程的速度和加速度,得到在合闸行程的速度曲线和加速度曲线,通过曲线拟合或则插值等方法,可以绘制曲线图。
上述实施例的方案,通过速度信息获取制动弹簧的故障信息,无需借助其他设备,提升了进行弹簧故障判断的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制动行程可以包括开闸行程;待检测制动器的开闸行程中的工作距离可以包括多个开闸距离,初始距离可以包括初始开闸距离,最大距离可以包括最大开闸距离,最小距离可以包括最小开闸距离,步骤S305中根据各个故障类型分别对应的初始距离、工作距离、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中的至少一个距离,确定待检测制动器与各个故障类型分别对应的故障状态的步骤包括:
若故障类型为卡阻故障类型,获取最小开闸距离和初始开闸距离的差值和预设卡阻阈值;若最小开闸距离和初始开闸距离的差值大于或等于预设卡阻阈值,判断待检测制动器发生卡阻故障;
若故障类型为硬件故障类型,获取最小开闸距离和初始开闸距离的差值和预设硬件位置阈值;若最小开闸距离和初始开闸距离的差值小于预设硬件位置阈值,判断待检测制动器发生硬件故障。
本实施例中,在开闸进程中,可以进行卡阻故障类型和硬件故障类型的判断。其中,开闸距离DY,开闸最大距离为DYn0,开闸最小距离为DYn,如果 DYn0-DY>Δy,则判断制动器已经打开,Δy是误差值,例如可以设置为0.2mm,主要考虑到刹车片有弹性形变,避免因为刹车片与制动轮接触产生摩擦。
卡阻故障类型对应的至少一种距离包括最小开闸距离DYn和初始开闸距离 DY0。预设卡阻阈值可以是发生卡阻的临界值,最小开闸距离DYn和初始开闸距离DY0的差值若大于或者等于该预设卡阻阈值,则判断该待检测制动器发生卡阻故障。在一些情况下,预设卡阻阈值可以确定为0或者大于0的值。
硬件故障类型对应的至少一种距离包括最小开闸距离DYn和初始开闸距离 DY0。预设硬件位置阈值可以是电磁模块4或传感器6发生移位的距离阈值,最小开闸距离DYn和初始开闸距离DY0的差值小于该硬件位置阈值,则判断该待检测制动器发生硬件故障。例如,制动器可能存在机械固定螺栓存在松脱的可能,导致电磁模块4发生了移动,或则传感器6的固定装置出现了松脱等问题,数据维保中心可以把故障情况发送给主控制器,以便检修。在一些情况下,预设硬件位置阈值可以确定为0或者小于0的值。
上述实施例的方案,通过开闸进程中的开闸距离信息,即可进行卡阻故障和硬件故障的判断,无需借助其他设备,提升了获取卡阻故障和硬件故障的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在电梯制动器合闸时,电梯制动器检测可以包括:
制动器安装调试完成后,数据维保中心获取得到初始合闸距离值为DX0,控制抱闸打开,记录开闸时的距离值为DY0。其中DX0>DY0,抱闸间隙 D0=DX0-DY0。
电梯工作过程中,合闸进程中,电磁模块4失电,数据维保中心得到的工作距离值为DX,最大合闸距离为DXn,最小合闸距离为DXn0,同时记录另外一侧的工作距离为DX′,最大合闸距离为DXn′,最小合闸距离为DXn0′。
如果DY0<DXn<DXn-1,DXn+DXn′<DXn-1+DXn-1′,数据维保中心发出合闸行程没有完成的报警信号给主控制器。主控制器可进一步检测判断制动器是否抱紧(比如保持电梯门关闭,减小曳引力,通过采集编码器等信号确认电梯是否溜车等方法),如果确认没有抱紧,可以通知维保中心进行检修。
如果DXn≥DXn-1,DXn+DXn′≥DXn-1+DXn-1′,则发出合闸行程完成的报告给主控制器。
DXn-DXn0<dmin或则DXn-DXn0>dmax,表示行程超出范围,发出报警检修(dmin为允许合闸行程的最小限值,dmax为允许合闸行程的最大限值)。
如果检测到DXn-DX0>Dmax(其中Dmax为设定的允许的刹车片磨损最大值),发出报警信号给到主控制器,以提示进行维修更换。
获取每次运行的DXn值、对应的当前时间、电梯是正常抱闸还是异常抱闸(同时记录当前速度)、电梯当前载重情况等,数据维保中心根据采集到的数据,从而建立抱闸故障预测模型。比如根据DXn-DX0的值与合闸动作次数的关系,允许的刹车片磨损量限值Dmax、电梯每天的运行次数等信息,提前预测刹车片的更换时间。
上述实施例的方法,通过传感器测量合闸进程中的工作距离,根据工作距离确定待检测制动器的各类故障情况,避免通过微动开关进行检测时的动作延迟,提高了电梯制动器故障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在电梯制动器开闸时,电梯制动器检测可以包括:
电梯正常工作过程中,主控制器给电磁模块通电,数据维保中心获取到的工作距离值为DY,最大合闸距离为DYn0,最小合闸距离为DYn,一般正常情况下DYn=DY0。
当DYn0-DY>Δy表示制动器的抱闸已经动作并且打开,进一步检测, DYn<DY0,表示在开闸过程中存在卡阻,未能开闸到位,通知主控制器进行相应的处理。比如执行合闸停止开闸进程,并通知维保中心进行维修,避免因为卡死导致无法合闸的故障出现。
当DYn>DY0,表示制动器可能存在机械固定螺栓存在松脱的可能,导致电磁模块发生了移动,或则传感器固定装置出现了松脱等问题,数据维保中心可以把故障情况发送给主控制器,以便检修。
上述实施例的方法,通过传感器测量开闸进程中的工作距离,根据工作距离确定待检测制动器的各类故障情况,无需通过微动开关进行检测时的动作延迟,提高了电梯制动器故障检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3-6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3-6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提供了一种电梯制动器检测装置,该装置 700包括:
初始距离模块701,用于获取待检测制动器的初始距离,初始距离为预先测得的待检测制动器中传感器到刹车片所固定的衔铁的距离;传感器设置在待检测制动器的电磁模块;
工作距离模块702,用于获取在制动行程中,待检测制动器的传感器到刹车片所固定的衔铁的工作距离;
最大最小距离模块703,用于根据工作距离,得到待检测制动器在制动行程中传感器到刹车片所固定的衔铁的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
故障与距离对应模块704,用于根据预先配置的故障类型与初始距离、工作距离、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中的至少一个距离的对应关系,获取与各个故障类型分别对应的初始距离、工作距离、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中的至少一个距离;
故障判断模块705,用于根据各个故障类型分别对应的初始距离、工作距离、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中的至少一个距离,确定待检测制动器与各个故障类型分别对应的故障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制动行程包括合闸行程;待检测制动器的合闸行程中的工作距离包括多个合闸距离;最大距离包括最大合闸距离,故障判断模块705 包括:合闸行程故障类型单元,用于若故障类型为合闸行程故障类型,将待检测制动器的当前合闸最大距离与上一次合闸最大距离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确定待检测制动器与合闸行程故障类型对应的故障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故障判断模块705包括:合闸行程故障判断单元,用于若待检测制动器的目标刹车片所固定的衔铁对应的当前合闸最大距离小于上一次合闸最大距离,且待检测制动器的各个刹车片对应的当前合闸距离之和小于上一次合闸距离之和,判断待检测制动器合发生合闸行程故障。
在一个实施例中,最小距离包括最小合闸距离,故障判断模块705包括:行程超出故障判断单元,用于若故障类型为行程超出故障类型,获取最大合闸距离和最小合闸距离的差值与预设行程区间;若最大合闸距离和最小合闸距离的差值超出预设行程区间,判断待检测制动器发生行程超出故障。
在一个实施例中,初始距离包括初始合闸距离,故障判断模块705包括:刹车片故障判断单元,用于若故障类型为刹车片故障类型,获取最大合闸距离与初始合闸距离的差值和预设磨损阈值;若最大合闸距离与初始合闸距离的差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磨损阈值,判断待检测制动器发生刹车片故障。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装置700还包括:根据多个合闸进程各自对应的最大合闸距离与待检测制动器的初始合闸距离的差值,得到多个合闸进程各自对应的刹车片磨损量;根据多个合闸进程各自对应的刹车片磨损量、刹车片的预设临界磨损量和待检测制动器的当前合闸总次数,预测刹车片的剩余可用合闸次数。
在一个实施例中,故障判断模块705包括:制动弹簧故障单元,用于若故障类型为弹簧故障类型,根据多个合闸距离和各个合闸距离分别对应的获取时间,获取待检测制动器的速度信息;根据速度信息,获取待检测制动器的制动弹簧的弹性系数;将制动弹簧的弹性系数与参照弹性系数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得到制动弹簧的故障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制动行程包括开闸行程;待检测制动器的开闸行程中的工作距离包括多个开闸距离,初始距离包括初始开闸距离,最大距离包括最大开闸距离,最小距离包括最小开闸距离,故障判断模块705包括:卡阻故障单元,用于若故障类型为卡阻故障类型,获取最小开闸距离和初始开闸距离的差值和预设卡阻阈值;若最小开闸距离和初始开闸距离的差值大于或等于预设卡阻阈值,判断待检测制动器发生卡阻故障;硬件故障单元,用于若故障类型为硬件故障类型,获取最小开闸距离和初始开闸距离的差值和预设硬件位置阈值;若最小开闸距离和初始开闸距离的差值小于预设硬件位置阈值,判断待检测制动器发生硬件故障。
关于电梯制动器检测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电梯制动器检测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电梯制动器检测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本申请提供的电梯制动器检测方法,可以应用于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服务器,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8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和网络接口。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数据库用于存储检测数据和与阈值数据。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电梯制动器检测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8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或光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 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1)

1.一种电梯制动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待检测制动器的初始距离,所述初始距离为预先测得的所述待检测制动器中传感器到刹车片所固定的衔铁的距离;所述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待检测制动器的电磁模块;
获取在制动行程中,所述待检测制动器的传感器到刹车片所固定的衔铁的工作距离;
根据所述工作距离,得到所述待检测制动器在制动行程中传感器到刹车片所固定的衔铁的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
根据预先配置的故障类型与初始距离、工作距离、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中的至少一个距离的对应关系,获取与各个故障类型分别对应的初始距离、工作距离、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中的至少一个距离;
根据各个故障类型分别对应的初始距离、工作距离、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中的至少一个距离,确定所述待检测制动器与各个故障类型分别对应的故障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行程包括合闸行程;所述待检测制动器的合闸行程中的工作距离包括多个合闸距离;最大距离包括最大合闸距离;所述根据各个故障类型分别对应的初始距离、工作距离、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中的至少一个距离,确定所述待检测制动器与各个故障类型分别对应的故障状态,包括:
若所述故障类型为合闸行程故障类型,将所述待检测制动器的当前合闸最大距离与上一次合闸最大距离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确定所述待检测制动器与所述合闸行程故障类型对应的故障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待检测制动器的当前合闸最大距离与上一次合闸最大距离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确定所述待检测制动器与所述合闸行程故障类型对应的故障状态,包括:
若所述待检测制动器的目标刹车片所固定的衔铁对应的当前合闸最大距离小于上一次合闸最大距离,且所述待检测制动器的各个刹车片所固定的衔铁对应的当前合闸距离之和小于上一次合闸距离之和,判断所述待检测制动器合发生合闸行程故障。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小距离包括最小合闸距离,所述根据各个故障类型分别对应的初始距离、工作距离、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中的至少一个距离,确定所述待检测制动器与各个故障类型分别对应的故障状态,包括:
若所述故障类型为行程超出故障类型,获取所述最大合闸距离和所述最小合闸距离的差值与预设行程区间;
若所述最大合闸距离和所述最小合闸距离的差值超出所述预设行程区间,判断所述待检测制动器发生行程超出故障。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初始距离包括初始合闸距离,所述根据各个故障类型分别对应的初始距离、工作距离、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中的至少一个距离,确定所述待检测制动器与各个故障类型分别对应的故障状态,包括:
若所述故障类型为刹车片故障类型,获取所述最大合闸距离与所述初始合闸距离的差值和预设磨损阈值;
若所述最大合闸距离与所述初始合闸距离的差值大于或等于预设磨损阈值,判断所述待检测制动器发生刹车片故障。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多个合闸进程各自对应的最大合闸距离与所述待检测制动器的初始合闸距离的差值,得到所述多个合闸进程各自对应的刹车片磨损量;
根据所述多个合闸进程各自对应的刹车片磨损量、所述刹车片的预设临界磨损量和所述待检测制动器的当前合闸总次数,预测所述刹车片的剩余可用合闸次数。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各个故障类型分别对应的初始距离、工作距离、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中的至少一个距离,确定所述待检测制动器与各个故障类型分别对应的故障状态,包括:
若所述故障类型为弹簧故障类型,根据所述多个合闸距离和各个合闸距离分别对应的获取时间,获取所述待检测制动器的速度信息;
根据所述速度信息,获取所述待检测制动器的制动弹簧的弹性系数;
将所述制动弹簧的弹性系数与参照弹性系数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得到所述制动弹簧的故障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动行程包括开闸行程;所述待检测制动器的开闸行程中的工作距离包括多个开闸距离,所述初始距离包括初始开闸距离,所述最大距离包括最大开闸距离,所述最小距离包括最小开闸距离,所述根据各个故障类型分别对应的初始距离、工作距离、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中的至少一个距离,确定所述待检测制动器与各个故障类型分别对应的故障状态,包括:
若所述故障类型为卡阻故障类型,获取所述最小开闸距离和所述初始开闸距离的差值和预设卡阻阈值;若所述最小开闸距离和所述初始开闸距离的差值大于或等于预设卡阻阈值,判断所述待检测制动器发生卡阻故障;
若所述故障类型为硬件故障类型,获取所述最小开闸距离和所述初始开闸距离的差值和预设硬件位置阈值;若所述最小开闸距离和所述初始开闸距离的差值小于预设硬件位置阈值,判断所述待检测制动器发生硬件故障。
9.一种电梯制动器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初始距离模块,用于获取待检测制动器的初始距离,所述初始距离为预先测得的所述待检测制动器中传感器到刹车片所固定的衔铁的距离;所述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待检测制动器的电磁模块;
工作距离模块,用于获取在制动行程中,所述待检测制动器的传感器到刹车片所固定的衔铁的工作距离;
最大最小距离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工作距离,得到所述待检测制动器在制动行程中传感器到刹车片所固定的衔铁的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
故障与距离对应模块,用于根据预先配置的故障类型与初始距离、工作距离、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中的至少一个距离的对应关系,获取与各个故障类型分别对应的初始距离、工作距离、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中的至少一个距离;
故障判断模块,用于根据各个故障类型分别对应的初始距离、工作距离、最大距离和最小距离中的至少一个距离,确定所述待检测制动器与各个故障类型分别对应的故障状态。
10.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1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2110054851.4A 2021-01-15 2021-01-15 电梯制动器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Active CN1128972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54851.4A CN112897267B (zh) 2021-01-15 2021-01-15 电梯制动器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54851.4A CN112897267B (zh) 2021-01-15 2021-01-15 电梯制动器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97267A CN112897267A (zh) 2021-06-04
CN112897267B true CN112897267B (zh) 2022-04-29

Family

ID=761147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54851.4A Active CN112897267B (zh) 2021-01-15 2021-01-15 电梯制动器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9726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81752B (zh) * 2021-08-24 2023-01-31 武汉依迅北斗时空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刹车片预警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716425B (zh) * 2021-08-30 2023-03-28 日立楼宇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制动器及其动作状态检测装置
CN113859210A (zh) * 2021-09-30 2021-12-31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刹车片健康状态检测装置、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23631A (ja) * 2004-10-27 2006-05-18 Hitachi Ltd 車両の制御装置
CN101679009A (zh) * 2007-06-18 2010-03-24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用于监视制动装置的装置和方法
JP2013227105A (ja) * 2012-04-24 2013-11-07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ブレーキチェックスイッチの確認調整用治具
JP5976896B1 (ja) * 2015-07-07 2016-08-24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ブレーキ動作点確認装置及びブレーキ動作点確認方法
CN107161820A (zh) * 2017-05-16 2017-09-15 北京科苑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嵌入式传感器系统的电梯制动块
JP2017193417A (ja) * 2016-04-21 2017-10-26 株式会社日立ビルシステム エレベーターのブレーキスイッチ診断システム
CN108639881A (zh) * 2018-05-11 2018-10-12 日立楼宇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电梯制动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制动器、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733972A (zh) * 2018-12-13 2019-05-10 北京市特种设备检测中心 电梯制动性能故障的预警方法
CN110217653A (zh) * 2019-06-19 2019-09-10 日立楼宇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抱闸电源系统及电源管理方法
CN110255324A (zh) * 2019-07-19 2019-09-20 中国计量大学 一种电梯曳引轮滑移量检测装置及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80672B2 (en) * 2001-02-08 2004-01-20 Volvo Trucks North America, Inc. Vehicle diagnostic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23631A (ja) * 2004-10-27 2006-05-18 Hitachi Ltd 車両の制御装置
CN101679009A (zh) * 2007-06-18 2010-03-24 因温特奥股份公司 用于监视制动装置的装置和方法
JP2013227105A (ja) * 2012-04-24 2013-11-07 Hitachi Building Systems Co Ltd ブレーキチェックスイッチの確認調整用治具
JP5976896B1 (ja) * 2015-07-07 2016-08-24 東芝エレベータ株式会社 ブレーキ動作点確認装置及びブレーキ動作点確認方法
JP2017193417A (ja) * 2016-04-21 2017-10-26 株式会社日立ビルシステム エレベーターのブレーキスイッチ診断システム
CN107161820A (zh) * 2017-05-16 2017-09-15 北京科苑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嵌入式传感器系统的电梯制动块
CN108639881A (zh) * 2018-05-11 2018-10-12 日立楼宇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电梯制动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制动器、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733972A (zh) * 2018-12-13 2019-05-10 北京市特种设备检测中心 电梯制动性能故障的预警方法
CN110217653A (zh) * 2019-06-19 2019-09-10 日立楼宇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抱闸电源系统及电源管理方法
CN110255324A (zh) * 2019-07-19 2019-09-20 中国计量大学 一种电梯曳引轮滑移量检测装置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基于支持向量机的电梯制动器智能监测预警系统;周前飞等;《中国特种设备安全》;20180530(第05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97267A (zh) 2021-06-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897267B (zh) 电梯制动器检测方法、装置、设备和介质
JP7288053B2 (ja) 搭載電源網内のエネルギ蓄積器を監視する方法
EP1866231B1 (en) Condition monitoring system
US20180148298A1 (en) Monitoring of conveyance system
CN104964088A (zh) 使用电子阀致动器诊断阀的方法和装置
JP2008230742A (ja) エレベータの保守管理システム
CN113167832A (zh) 用于识别机电切换机构磨损的装置和方法
CN111137773B (zh) 用于检测电梯系统的故障的方法和系统
CN112805233B (zh) 电梯的制动装置异常诊断系统
JPWO2020109108A5 (zh)
CN112840141B (zh) 电梯的制动装置劣化预测系统
CN117262944A (zh) 基于互联网的电梯远程监控故障报警系统
JP2004123270A (ja) エレベータ用電磁ブレーキの異常診断装置
US20190371551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diagnosing wear of an electrical switching unit, and electrical unit comprising such a device
CN116348406B (zh) 电梯的故障诊断装置
CN111824884B (zh) 制动衬片监测系统
JP6673737B2 (ja) システム機器の異常診断装置、エレベーターの異常診断装置及びエレベーターの異常診断方法
JP2018030720A (ja) 電池の充電状態を監視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CN115279646A (zh) 用于至少一个铁路车辆的多个同质装置的监控系统
WO2021214075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intenance of the door mechanism of an elevator system
JP2017061365A (ja) エレベータ診断システムおよびエレベータ診断方法
KR102282690B1 (ko) 이상 진단 방법, 이상 진단 장치 및 비일시적인 컴퓨터 기록 매체
JP7267972B2 (ja) エレベーターブレーキ診断システムおよびエレベーターブレーキ診断方法
EP3816080B1 (en) Brake device for elevator system and testing method for brake device
CN114537361B (zh) 制动控制系统部件故障预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