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88491B - 用于过滤流体的设备,尤其伯努利过滤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过滤流体的设备,尤其伯努利过滤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88491B
CN112888491B CN201980069227.2A CN201980069227A CN112888491B CN 112888491 B CN112888491 B CN 112888491B CN 201980069227 A CN201980069227 A CN 201980069227A CN 112888491 B CN112888491 B CN 1128884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ilter
housing
fluid
section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6922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88491A (zh
Inventor
沃尔夫冈·林斯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eorge Sunim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eorge Sunim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eorge Sunim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eorge Suniman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8884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884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884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884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35/00Filtering devices having features not specifically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33/00, or for applications not specifically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33/00; Auxiliary devices for filtration; Filter housing constructions
    • B01D35/16Cleaning-out devices, e.g. for removing the cake from the filter casing or for evacuating the last remnants of liqui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9/00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 B01D29/11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with bag, cage, hose, tube, sleeve or like filtering elements
    • B01D29/31Self-supporting filtering elements
    • B01D29/35Self-supporting filtering elements arranged for outward flow filt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35/00Filtering devices having features not specifically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33/00, or for applications not specifically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33/00; Auxiliary devices for filtration; Filter housing constructions
    • B01D35/30Filter housing constructions
    • B01D35/301Constructions of two or more housings
    • B01D35/303Constructions of two or more housings the housings being modular, e.g. standardis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9/00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 B01D29/50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with multiple filtering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utual disposition
    • B01D29/52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with multiple filtering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utual disposition in parallel conn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9/00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 B01D29/50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with multiple filtering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utual disposition
    • B01D29/56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with multiple filtering el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utual disposition in series conn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9/00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 B01D29/62Regenerating the filter material in the filter
    • B01D29/64Regenerating the filter material in the filter by scrapers, brushes, nozzles, or the like, acting on the cake side of the filtering element
    • B01D29/6469Regenerating the filter material in the filter by scrapers, brushes, nozzles, or the like, acting on the cake side of the filtering element scrapers
    • B01D29/6484Regenerating the filter material in the filter by scrapers, brushes, nozzles, or the like, acting on the cake side of the filtering element scrapers with a translatory movement with respect to the filtering element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9/00Filters with filtering elements stationary during filtration, e.g. pressure or suction filters, not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27/00; Filtering elements therefor
    • B01D29/62Regenerating the filter material in the filter
    • B01D29/66Regenerating the filter material in the filter by flushing, e.g. counter-current air-bumps
    • B01D29/68Regenerating the filter material in the filter by flushing, e.g. counter-current air-bumps with backwash arms, shoes or nozz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35/00Filtering devices having features not specifically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33/00, or for applications not specifically covered by groups B01D24/00 - B01D33/00; Auxiliary devices for filtration; Filter housing constructions
    • B01D35/14Safety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filtration; Devices for indicating clogging
    • B01D35/157Flow control valves: Damping or calibrated passages
    • B01D35/1573Flow control val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36/00Filter circuits or combinations of filters with other separat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01/00Details relating to filtering apparatus
    • B01D2201/16Val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01/00Details relating to filtering apparatus
    • B01D2201/34Seals or gaskets for filtering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01/00Details relating to filtering apparatus
    • B01D2201/40Special measures for connecting different parts of the filter
    • B01D2201/4038Special measures for connecting different parts of the filter for connecting at least two filtering elements together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 Filtration Of Liquid (AREA)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过滤流体的设备(1、1’),尤其伯努利过滤设备(1、1’),其包括:壳体(3、3’);多个设置在壳体(3、3’)中的、用于过滤流体的过滤元件(55);入口(5),用于使要过滤的流体进入壳体(3、3’)中;和出口(7),用于将被过滤的流体从壳体(3、3’)排放。本发明通过如下方式实现所基于的目的,即壳体(3、3’)具有多个壳体区段(23),所述壳体区段能够与相邻的壳体区段(23)连接,和过滤元件(55)分别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壳体区段(23)之内,和壳体区段(23)和过滤元件(55)共同形成模块式组成的过滤模块(9)。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开头提到类型的设备,其还包括:至少一个壳体盖(25),用于封闭壳体;至少一个过滤器清洁装置(11),用于为过滤元件(55)清洁被过滤的流体的残留物;和至少一个与过滤元件(55)导流地连接的反冲洗系统(13、13’),用于引导和排放被过滤的流体的残留物。本发明通过如下方式实现所基于的目的,即过滤器清洁装置(11)与所述壳体盖(25)相关联并且尤其紧固在其上,并且反冲洗系统(13、13’)与壳体(3、3’)尤其壳体区段(23)相关联。

Description

用于过滤流体的设备,尤其伯努利过滤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过滤流体的设备,尤其伯努利过滤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壳体、多个设置在壳体中的用于过滤流体的过滤元件、用于使要过滤的流体进入壳体中的入口和用于将被过滤的流体从壳体排放的出口。
背景技术
开头提到类型的过滤设备通常是已知的。这种过滤设备通常具有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入口和出口和设置在壳体中的过滤元件。在此,过滤元件通常基本上圆柱形地构成。
此外,这种类型的过滤设备优选具有过滤器清洁元件,其沿着圆柱形过滤元件的中央轴线能够引入过滤元件中。通过将过滤器清洁元件轴向引入,在过滤元件的内表面的区域中由于横截面变窄而提高了流动速度,由此在过滤元件中附着的物质被冲洗掉并且借助于反冲洗管道导出。因此,这种过滤元件的清洁通常通过提高流动速度无接触地实现。这种过滤设备也称作为伯努利过滤器。
DE 10 2011 007 003A1以及DE 10 2009 012 444A1分别公开了一种用于过滤液体的设备以及一种用于过滤液体的方法。DE 10 2005 055555A1公开一种过滤设备以及一种用于杀死包含在流体中的生物的设备和方法。
这种过滤设备的结构尺寸在此对于液体的要过滤的体积流的大小是决定性的。因此,要过滤的液体的通量由于结构尺寸约束而被限制。
然而,结构尺寸约束出于经济角度是有意义的,因为否则会过度增加制造成本和运输成本。运输成本和工具成本不仅在由例如玻璃纤维增强的塑料制造的壳体的情况下,而且在铸造中制造的壳体的情况下,以及尤其在运输重的且大体积的钢或铸造结构的情况下增加,其中由玻璃纤维增强的塑料制造的壳体通常必须在所谓的高压釜中硬化。
为了维护和清洁过滤器和过滤器清洁元件,通常必须打开壳体并且将管路或反冲洗管道拆卸或阻断,使得必须完全停止运行。用于拆卸的所述工作通常是非常耗费时间的。由此产生的停机时间不利地影响要过滤的液体的通流量。
这种过滤设备,尤其伯努利过滤器,在多种工业应用中,例如在石化或制药工业、能源产业中或也在船上使用。因此,特别令人感兴趣的是,使要过滤的液体的通量最大。所谓的多重伯努利过滤器为了该目的将多个过滤元件集于共同的壳体中,所述壳体具有连接于壳体的入口和出口。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基于的目的是,解决上述问题中的至少一个。尤其,应当提出如下解决方案,其在制造和运输成本保持不变或降低的情况下提供要过滤的液体的更大的通量。替选地,应当提供对于至今为止的已知方案的替选方案。
本发明通过一种用于过滤流体的设备实现所基于的目的。尤其,本发明提出,壳体具有多个壳体区段,所述壳体区段可与相邻的壳体区段连接,并且过滤元件分别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壳体区段之内,并且壳体区段和过滤元件共同形成模块式组成的过滤模块。
因此,过滤模块可以根据本发明包括具有大的过滤元件的多个组成壳体的壳体区段,以及多个设置在壳体区段之内的过滤元件。因此,提高可实现的通量并且降低运输和制造成本。通过将壳体分区段可以将壳体匹配于现有的结构空间并且受制造影响的结构尺寸约束不造成通流量的减小,因为各个壳体区段可以彼此独立地制造。
要理解的是,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壳体区段之内的过滤元件也可以包括设置在壳体之外的组件,诸如例如过滤器清洁元件。
这种模块式组成的过滤模块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过滤器从而可以灵活地和客户特定地调整。过滤模块优选压力密封地和介质密封地构成。过滤模块的各个壳体区段可以由要过滤的液体并行地穿流以及串行地依次穿流。
优选地,多个过滤模块彼此相邻地、串联连接地设置并且每个过滤模块与至少一个相邻的过滤模块导流地连接。
因此提出,相邻的过滤模块根据串联或并联的方式,即均匀地一个接一个地或并排地定位并且可彼此连接,使得其构成由多个过滤模块组成的用于过滤流体的设备。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多个过滤模块串联地设置在入口和出口之间,使得过滤模块的壳体区段电池式地设置,其中壳体区段基本上相同地或同样地构造。
因此提出,使要过滤的液体均匀地分布到电池式地从而优选沿两个空间方向均匀设置的壳体区段中,分别在过滤元件中过滤,并且穿流串联连接的跟随的过滤元件或绕流壳体之内的过滤元件。此外,壳体区段的基本上相同或同样的构造引起在制造期间用于节约成本的大的潜力。这样,例如在铸造方法中各个壳体区段可以借助于同一或多个结构相同的铸模制造。
因此,这种设备可沿两个空间方向灵活地扩展。在此,要过滤的液体在其在设备的出口处排出之前并行地穿流过滤模块的各个壳体区段以及串行地穿流各个过滤模块。
优选地,壳体区段分别具有至少一个用于使要过滤的流体进入的流体入口和至少一个用于排放被过滤的流体的流体出口。
因此,每个壳体区段具有至少一个用于使要过滤的流体进入的流体入口和至少一个用于排放被过滤的流体的流体出口。壳体区段的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在此优选竖直地彼此间隔开地设置。流体在壳体区段的“污染侧”上流入过滤器中并且在“清洁侧”上作为被过滤的流体离开所述过滤器。壳体区段的离开出口开口的各个体积流在此优选相互汇聚并且作为单个体积流离开所述设备。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壳体区段具有至少一个穿通开口,所述穿通开口设置用于使流体在过滤模块中分布和引导通过。
因此设有穿通开口,要过滤的流体在其穿流各个过滤元件并且在清洁侧上再次穿过相应的穿通开口离开壳体区段和穿过相应的穿通开口绕流随后的壳体区段之前,可以穿流所述穿通开口从而被分布在过滤模块的污染侧上。
因此,穿通开口可以不仅设置用于使要过滤的流体在其流入壳体区段中的各个过滤元件中之前在过滤模块中分布,而且设置用于使从过滤元件中排出的被过滤的流体引导穿过,使得所述被过滤的流体遇到相邻的壳体区段的体积流并且最后作为被过滤的流体的单个体积流离开所述设备。
这种根据本发明的穿通开口例如可以由壳体区段的不与入口或出口连接的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构成。
优选地,流体入口能够分别与相邻的过滤模块的流体出口或出口导流地连接,并且流体入口能够分别与相邻的过滤模块的流体入口或入口导流地连接。
因此,具有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的结构相同的壳体区段可分别与两个相邻的过滤模块或一个过滤模块和入口或出口连接。
还提出,单个过滤模块设置在入口和出口之间并且在出口侧与流体出口连接和在入口侧与流体入口连接,使得要过滤的液体仅穿流单个过滤模块。
本发明有利地通过至少一个密封件改进,所述密封件用于在端侧密封设置在入口侧和/或出口侧的过滤模块的壳体区段,其中密封件设置用于分别密封壳体区段的流体入口或穿通开口。
因此,例如在出口侧与出口耦联的过滤模块的各个壳体区段的穿通开口通过密封件密封。这可实现将结构相同的壳体区段装入过滤模块之内,而不考虑过滤模块在设备之内的设置方式。因此,如果过滤模块设置在端侧,即设置在入口或在出口处,那么不使用流体入口或穿通开口,因为所述流体入口或穿通开口既不与入口或出口连接也不与相邻的过滤模块的相邻的壳体区段连接。因此,密封件设置用于流体密封地封闭所述流体入口或穿通开口。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壳体区段至少局部圆柱形地构成,并且过滤元件具有基本上圆形的横截面。
因而,圆柱形的过滤元件的圆柱形外表面形成过滤元件的作用面。
因此,壳体区段至少局部压力优化地构成。这是有利的,因为在过滤模块中由于热学的或也由工艺引起的影响或方法步骤会产生高的压力。此外,圆形的横截面可实现将残留物从过滤器中更容易地排出进而引起穿流的流体的均匀过滤。
优选地,在过滤模块的壳体区段之间构成有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设置用于加强壳体区段。
通过优选在壳体区段的端部区域中构成支撑结构,这些壳体区段被局部加强,使得这些壳体区段压力优化地设计从而可以实现高的通流量和工艺压力。理想的压力容器具有基本上圆形的形状。通过局部圆柱形的构成方式和尤其边缘区域的加强,这种壳体区段类似于理想化的压力容器。
本发明有利地通过用于固定和耦联两个或更多个过滤模块的过滤模块耦联单元得以改进,过滤模块耦联单元具有至少一个耦联机构和至少一个与耦联机构相关联的固定机构,所述耦联机构设置用于将彼此相邻设置的过滤模块彼此耦联,所述固定机构设置用于将彼此相邻设置的过滤模块固定在其位置中。
通过这种耦联单元,各个过滤模块彼此连接,尤其力配合地耦联。这种耦联单元优选设置用于将多个彼此相邻设置的过滤模块彼此耦联,使得任意多个过滤模块可以根据客户期望特定地组合成设备。耦联单元例如可以构成为金属丝绳、拉杆、具有内螺纹或外螺纹的螺纹杆或搭环。固定机构将各个过滤模块优选相对于彼此并且相对于耦联机构固定,使得所述过滤模块能够位置准确地固定在耦联机构上。机械的固定装置,如螺母,以及化学-物理的固定装置,诸如例如粘合剂,或还有在过滤模块和耦联单元之间的材料配合的连接,理解为固定机构。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与每个壳体区段相关联有至少一个耦联机构,优选分别相关联有三个竖直间隔开的耦联机构,所述耦联机构在端侧可与固定机构形成接合,其中优选地耦联机构构成为杆。
因此,与每个壳体区段相关联有耦联机构,使得作用到彼此相邻设置的过滤模块上的力分布到借助于耦联机构连接的各个壳体区段上。特别优选地,在此设有多个,例如三个竖直间隔开的耦联机构,使得作用到各个壳体区段上的力在壳体区段的高度上分布。
适合运行的且构造简单的解决方案在此是作为耦联机构的杆,所述杆在端侧可与固定机构,诸如例如螺母,形成接合,使得过滤模块的各个壳体区段能够力配合地与相邻设置的过滤模块的壳体区段耦联。固定机构在此能够以简单的方式再次松开,使得设备在需要时是可模块式扩展的。
优选地,壳体区段具有与耦联机构对应地构成的、用于耦联机构的容纳部,所述容纳部优选构成为用于使杆穿引的容纳部。
通过在壳体区段中构成的、用于耦联机构的容纳部,所述耦联机构甚至在结构空间受限的情况下也可以简单地集成到设备中。此外,减少了构件多样性,由此也得出经济角度的优点。因此,多个过滤模块可借助于耦联机构彼此连接并且尤其通过所述耦联机构相对于彼此定向,使得简便各个过滤模块彼此间的安装和尤其连接。
优选地,入口包括用于与管路连接的入口法兰和用于与壳体区段连接的入口侧的管段,并且出口优选包括用于与管路连接的出口法兰和用于与壳体区段连接的出口侧的管段。
因此,管路要么将要过滤的流体朝向用于过滤的设备引导要么接收通过设备过滤的流体并且继续引导所述流体,所述管路与设备能够以简单的方式通过法兰连接来连接。
壳体区段从而过滤模块还可以与在终端消耗器中存在的管道系统无关地构造。所述设备可以通过入口法兰或出口法兰的相应的设计简单地与管道系统连接。
优选地,入口侧的管段与出口侧的管段对应地构成,并且入口法兰与出口法兰对应地构成。
通过将入口法兰与出口法兰对应地构成,这种管道系统的管路可以在端侧以简单的方式与设备连接。
由此降低构件多样性从而降低制造成本。
优选地,管段具有第一过滤模块侧的横截面和第二法兰侧的横截面,并且法兰侧的横截面的中点与过滤模块侧的横截面的中点竖直和/或水平间隔开地设置。
因此,用于过滤的设备“成行地”工作。也就是说,设备可以集成到现有的管道系统中,在所述管道系统中移除管道系统的一部分并且可以在相应的部位处装入过滤设备。
特别优选地,壳体的出口与入口同轴地设置。这样,过滤设备的入口和出口彼此同轴地设置,由此过滤设备能够以简单的方式例如“成行地”装入现有的管路中。
相应的入口侧的或出口侧的管段构成为,使得其将过滤模块的开口与入口法兰连接,所述过滤模块的开口由壳体区段的各个流体入口构成并且例如可以具有椭圆形的或有角的横截面,所述入口法兰能够与管路连接。相同情况适用于出口侧的法兰和壳体区段的相应的流体出口。
入口法兰和出口法兰在此可以优选根据DIN或ASME标准或其他标准构成,从而能够以简单的方式与过滤模块的任意构成的开口连接。
因此,所述设备甚至在壳体区段中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竖直的情况下也可以与管路连接,使得可以通过将过滤模块侧的横截面的中点和法兰侧的横截面的中点竖直间隔开来补偿高度差。
优选地,法兰侧的横截面的中点和过滤模块侧的横截面的中点沿竖直方向和/或水平方向的间距可通过围绕水平轴线的旋转改变。
因此,沿入口法兰和出口法兰的竖直方向或水平方向的位置可以个体地匹配于在装入位置处的给定条件。因此,根据本发明的设备也可以集成到管道系统中,所述管道系统在不同高度上延伸或水平间隔开地具有子段。因此有利地提高装入情况的灵活性。
本发明有利地通过用于为过滤元件清洁被过滤的流体的残留物的过滤器清洁装置得以改进,所述过滤器清洁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可移动地支承的过滤器清洁元件,所述过滤器清洁元件分别与过滤元件对应地构成并且设置用于为过滤元件清洁被过滤的流体的残留物,并且具有与过滤元件导流地连接的反冲洗系统,用于引导和排放被过滤的流体的残留物。
如果现在要过滤的液体沿轴向方向流过过滤元件,那么所述液体必须在过滤元件的内表面和过滤器清洁元件之间流过,由此流动速度局部地大幅提高并且压力局部地大幅降低。由此,在过滤元件的内表面上附着的从液体过滤出的颗粒被清除从而清洁过滤元件。所述效应也称作为伯努利效应。这种类型的清洁是特别有利的,因为基于无接触的清洁,过滤元件特别温和地被清洁。
本发明有利地通过具有促动器和与过滤器清洁元件耦联的升降杆的升降装置得以改进,其中升降装置设置用于将过滤器清洁元件借助于升降杆引入过滤元件中,使得在过滤元件的内壁和过滤器清洁元件之间形成清洁间隙,使得局部地提高要过滤的液体的流动速度并且在此将位于过滤元件中的物质冲洗掉。
这种升降装置例如可以液压地、气动地、电地、电磁地或以其他方式构成。替选地或附加地,所述升降装置可以具有绳索牵引装置或类似装置,以便将升降杆轴向地引入过滤元件中。因此,对过滤器的清洁无接触地且全自动地进行。
优选地,反冲洗系统还包括:用于排放被过滤的流体的残留物的反冲洗出口,用于导流地连接相邻的过滤模块的多个反冲洗管道,用于将反冲洗管道导流地彼此连接和与反冲洗出口连接的连接管道。
如果已将过滤元件借助于过滤器清洁元件清洁,那么在过滤元件中存在的液体特别严重地载有颗粒(被清除掉的颗粒),使得有利的是,引导这些被严重污染的液体通过反冲洗管道并且借助于反冲洗出口从设备中移除。这样,过滤元件不立刻又被污染并且可以有效地继续用于过滤。
通过借助于连接管道连接相邻的过滤模块,可以使用共同的反冲洗出口,以至于能特别简单地将被反冲洗的液体从设备中移除。
优选地,反冲洗管道彼此间隔开且基本上平行地设置,并且反冲洗管道分别具有至少一个可阻断的管区段,所述管区段具有可阻断的反冲洗接口,其中管区段分别与过滤模块的尤其串联地彼此相邻设置的壳体区段连接。
因此,可以实现紧凑的构型并且尤其电池式地设置的壳体区段通过这种反冲洗管道的管道系统彼此连接。通过阻断各个与管区段相关联的反冲洗接口可以将壳体区段选择性地借助于反冲洗管道与设备的出口连接,以便将被清洁的流体的残留物从设备中去除。
根据第二方面,所基于的目的通过一种用于过滤流体的设备实现。尤其,本发明在开头提到类型的设备中提出过滤器清洁装置与壳体盖相关联并且尤其紧固在所述壳体盖上,并且反冲洗系统与壳体盖尤其壳体区段相关联,其中所述开头提到类型的设备还包括至少一个用于封闭壳体的壳体盖、至少一个用于为过滤元件清洁被过滤的流体的残留物的过滤器清洁装置和至少一个与过滤元件导流地连接的用于引导和排放被过滤的流体的残留物的反冲洗系统。
因此,明显简化了为了清洁和维护目的过滤元件的和过滤器清洁元件的可接近性。因此,壳体盖能够以简单的方式从壳体移除,而不必卸载例如反冲洗系统的部件。由于维护和安装的停机时间因此可以变得最短并且用于这种设备的被过滤的液体的可实现的通流量明显提高。通过阻断各个管区段例如可以选择性地维护过滤元件,使得避免停止工作时间。
此外,反冲洗系统在维护和清洁过滤器和过滤器清洁装置时不会由于拆卸而损坏,使得造成在设备中的损坏从而造成停机时间。由此可以将与壳体盖相关联的过滤器清洁装置与壳体盖一起移除和维护。同时,过滤元件是容易接近的并且必要时可以被替换或清洁。总的来说,由此明显降低了维护成本。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改进方案,过滤器清洁装置还包括集成到壳体盖中的过滤器清洁元件,其中过滤器清洁元件可引入过滤元件中并且设置用于为过滤元件清洁被过滤的流体的残留物。
因此,这种过滤器清洁元件在清洁穿流的流体时不影响过滤元件从而减少相应的过滤元件的被过滤的通流量。通过将过滤器清洁元件集成在壳体盖中简化了所述过滤器清洁元件的安装,使得仅还须将壳体盖与相应的壳体区段连接。由此取消了在客户处的安装步骤并且由此以简单的方式实现用于清洁过滤器清洁元件的可接近性。
本发明通过如下方式有利地改进,过滤器清洁装置还包括:具有促动器和与过滤器清洁元件耦联的升降杆的升降装置,其中升降装置设置用于将过滤器清洁元件借助于升降杆引入过滤元件中,使得在过滤元件的内壁和过滤器清洁元件之间形成清洁间隙,使得局部地提高要过滤的液体的流动速度并且在此处于过滤元件中的物质被冲洗掉。
这种升降装置利用了用于过滤器清洁装置的升降装置的上述优点。
优选地,升降装置与壳体盖相关联并且尤其促动器与壳体盖牢固地连接,并且在壳体盖中构成用于使升降杆穿引的开口。
升降装置可选地也可以气动地、电地或液压地运行,所述升降装置由此与管道系统和要过滤的流体的流动路径间隔开地设置。因此可以尽可能避免由于泄漏引起的在升降装置处的损坏。此外,升降装置与壳体盖的关联提供升降装置尤其促动器的简单维护,所述简单维护减少了由于维护工作引起的停机时间。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优选的改进方案,反冲洗系统还包括多个用于导流地连接相邻的过滤模块的反冲洗管道,其中反冲洗管道分别具有至少一个带有可阻断的出口的管区段,所述管区段与过滤元件导流地连接,并且其中在壳体盖中集成有反冲洗阀,所述反冲洗阀设置用于至少部段地阻断反冲洗管道。
因此,各个壳体区段能够借助于与其相关联的管区段和可阻断的反冲洗接口与管道系统连接并且也再次与其阻断。通过在壳体盖中集成反冲洗阀,可以使液体从壳体区段的内部经由壳体盖和穿过阀座离开壳体区段并且借助于可阻断的反冲洗接口提供给相应的管区段从而提供给管道系统。因此不需要将壳体盖本身与反冲洗管道系统连接,而是借助于这种反冲洗阀将壳体区段和相关联的管区段彼此连接或彼此分离。
优选地,反冲洗阀具有阀壳体,所述阀壳体由壳体盖构成,并且在阀壳体处可运动地支承有阀体,所述阀体与阀座可形成贴靠,以便关闭阀。
被严重污染的流体由此可以经过通过阀体隔断或释放的阀座朝向反冲洗阀流动,使得其可以借助于管道系统在设备的出口处被除去。通过将阀壳体集成到壳体盖中还可以减少构件多样性以及加工深度。
优选地,反冲洗阀与复位元件耦联,所述复位元件设置在壳体盖中并且设置用于将复位力施加到阀体上,以便保持阀体与阀座贴靠。
这种阀是故障安全的阻断机构,其即使在系统故障时也保持在关闭的状态下不动,使得流体不会以不期望的方式从设备中漏出。
优选地,在壳体盖中构成有穿流通道,所述穿流通道设置用于将过滤元件与反冲洗管道导流地连接,并且当阀关闭时,阀体隔断穿流通道。
通过这种在壳体盖中构成的穿流通道可以将反冲洗管道与壳体区段以简单的、紧凑的结构方式连接。因此,在壳体盖打开时没有流体从壳体区段中进入反冲洗管道的管区段中,因为穿流通道与壳体盖一起被拆卸。因此,不需要其他阻断机构以防止流体不期望地漏出。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阀座构成为孔板,所述孔板设置用于改变流入反冲洗管道中的体积流的流动速度。
因此,体积流的流动速度能够以简单的方式通过改变构成阀座的孔板的内直径来改变。体积流的流动速度在此对清洁效率或来自过滤元件的被严重污染的液体的排放量具有影响。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附图根据实施例描述本发明。相同的构件在此在实施例中设有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示出:
图1示出根据第一实施例的用于过滤流体的设备的立体视图;
图2a示出根据图1的用于过滤流体的设备的侧剖视图;
图2b示出根据图1的用于过滤流体的设备的立体剖视图;
图3示出图1中示出的设备的局部;
图4a示出根据图1的设备的在图2a中示出的剖面图的局部;
图4b示出根据图1的设备的在图2b中示出的剖面图的局部;
图5示出根据第二实施例的用于过滤流体的设备的立体视图;
图6示出在图5中示出的设备的第一局部;
图7示出在图5中示出的设备的第二局部;
图8示出根据图5的用于过滤流体的设备的立体剖视图;
图9示出根据图5的设备的在图8中示出的剖面图的第一局部;
图10示出根据图5的设备的在图8中示出的剖面图的第二局部;
图11示出根据图5的用于过滤流体的设备的侧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根据优选的第一实施例的用于过滤流体的设备的立体视图。
所述设备1包括壳体3,所述壳体具有用于使要过滤的流体进入的入口5和用于将被过滤的流体从壳体3中排放的出口7。
壳体3还包括过滤模块9,所述过滤模块具有四个设置在壳体3中的过滤元件,用于清洁要过滤的液体。
所述设备1还包括至少一个过滤器清洁装置11,所述过滤器清洁装置分别与过滤模块9相关联,并且设置用于清洁过滤模块9,尤其设置在过滤模块9中的过滤元件。
壳体3还与反冲洗系统13连接,所述反冲洗系统设置用于,将借助于过滤器清洁装置11从过滤元件中清除的残留物导出和排放。
入口5包括用于与管路耦联的入口法兰15和用于紧固在设备1的壳体3上的管段17,所述管路用于提供要过滤的流体。
入口法兰15具有第一横截面,所述第一横截面与管路对应地构成。管段17在过滤模块侧具有第二横截面,所述第二横截面与壳体3对应地构成。管道侧的横截面的面中点与壳体侧的横截面的面中点竖直地间隔开地设置,即尤其设置在所述壳体侧的横截面下方。
出口7包括用于与管路耦联的出口法兰19和用于与壳体3连接的管段21,所述管路用于接收被过滤的流体。
出口法兰19同样具有管路侧的横截面和第二过滤模块侧的横截面,所述第二过滤模块侧的横截面与壳体3的开口对应地构成。壳体侧的横截面的和管路侧的横截面的面中点竖直地彼此间隔开,其中壳体侧的横截面的面中点位于管路侧的横截面的面中点上方。
过滤模块9包括四个彼此相邻设置的壳体区段23a、23b、23c、23d。壳体区段23a、23b、23c、23d电池似的相对于彼此设置。壳体区段23a、23b、23c、23d局部圆柱形地和基本上彼此相同地构成。每个壳体区段23a、23b、23c、23d可借助于壳体盖25a、25b、25c、25d封闭。壳体盖25a、25b、25c和25d与壳体区段23a、23b、23c和23d借助于连接机构,根据该实施例借助于螺钉33连接。
在过滤模块9的壳体区段23之间分别构成有支撑结构27。在支撑结构27中构成有圆柱形的留空部。
这种过滤模块9可以由任意数量的、可彼此连接的壳体区段包括设置在其中的过滤元件组成。
在壳体区段23a、23b、23c、23d在入口侧构成可与入口法兰连接的开口。此外,壳体区段23a、23b、23c、23d在入口侧具有第二共同的开口,所述开口可借助于密封件31封闭。
密封件31可借助于多个连接机构,根据该实施例借助于螺钉33,与壳体区段23a、23b、23c、23d连接。
用于清洁过滤模块9的过滤器清洁装置11包括多个过滤器清洁元件,其中过滤器清洁元件分别设置用于清洁设置在壳体区段23a、23b、23c、23d中的过滤元件。
过滤器清洁装置11还包括与过滤器清洁元件的数量相对应数量的升降装置35,所述升降装置用于驱动过滤器清洁元件。壳体区段23a、23b、23c、23d借助于可控制的反冲洗阀37可与反冲洗系统13连接并且可由所述反冲洗阀阻断。
反冲洗系统13包括多个反冲洗管道39,所述反冲洗管道与连接管道41耦联。连接管道41将反冲洗管道39与反冲洗出口43连接,所述反冲洗出口设置用于将被严重污染的流体从壳体3中排放。
反冲洗管道39借助于管道耦联单元45与壳体区段23a、23b、23c、23d连接。
如根据图2a和2b的设备的剖面图可得知,过滤模块9包括四个彼此相邻设置的且彼此连接的壳体区段23a、23b、23c、23d。此外,在壳体区段23a、23b、23c、23d之间构成有支撑结构27,所述支撑结构将壳体区段23a、23b、23c、23d加强。在支撑结构27中分别构成三个竖直间隔开的圆柱形留空部,所述留空部设置用于安装机构或耦联机构的穿引。
壳体区段23a、23b、23c、23d分别具有下壳体部件47a、47b、47c和47d和上壳体部件51a、51b、51c和51d,所述下壳体部件具有共同的、用于与入口5连接的流体入口49,所述上壳体部件具有共同的、用于与出口7连接的流体出口53。下壳体部件47a、47b、47c和47d和上壳体部件51a、51b、51c和51d在空间上彼此分开。被污染的流体穿过入口5流入下壳体部件47a、47b、47c和47d中,所述下壳体部件出于该原因也称作为“污染侧”。被清洁的流体,即水,穿过上壳体部件51a、51b、51c和51d流至出口7,所述上壳体部件出于该原因也称作为“清洁侧”。
如尤其图2所示,流体入口49由在壳体区段23a、23b、23c、23d中的各个流体入口49a、49b、49c和49d形成并且流体出口53由在壳体区段23a、23b、23c、23d中的各个流体出口形成。
在所述壳体区段23a、23b、23c、23d中的每个壳体区段中分别设置有过滤元件55a、55b、55c和55d。壳体区段23a、23b、23c和23d局部圆柱形地构成,并且具有基本上圆柱形的横截面的过滤元件55a、55b、55c和55d与所述壳体区段同轴地设置。
用于清洁过滤模块9的过滤器清洁装置11至少部分地与壳体盖25a、25b、25c、25d耦联。
在此,升降装置35a、35b、35c和35d牢固地与壳体盖25a、25b、25c、25d连接,并且反冲洗阀37a、37b、37c和37d至少部分地集成到壳体盖25a、25b、25c、25d中。
用于清洁过滤器清洁装置11的过滤器55a、55b、55c和55d的多个过滤器清洁元件57(参见图4a和4b)设置在壳体盖25a、25b、25c、25d中并且借助于相对应的升降装置35a、35b、35c和35d可移动到相应的过滤元件55a、55b、55c和55d中。
过滤器清洁元件57构成为具有基本上圆形的横截面的圆盘,其中过滤器清洁元件57的外半径小于过滤元件55a、55b、55c和55d的内半径。
壳体区段23a、23b、23c、23d借助于可控制的反冲洗阀37a、37b、37c和37d可与反冲洗系统13尤其反冲洗管道39连接并且可由所述反冲洗阀阻断。
如尤其图3所示,反冲洗管道39d或反冲洗系统的单个管区段59d在端侧可借助于管帽61d流体密封地封闭。由此,由反冲洗系统13运送的流体仅能够通过反冲洗出口43排放。
管道耦联单元45d包括多个管套63d,所述管套分别包围反冲洗管道39d或单个管区段59d并且与壳体区段23d连接。管套63d设置用于使耦联杆65d穿引。耦联杆65d在端侧具有接合机构67,所述接合机构设置用于与反冲洗管道39d的相邻的管区段59的耦联杆65d形成接合。
此外,管帽61d可与管道耦联单元45d连接并且借助于所述管道耦联单元与反冲洗系统13和壳体3连接。
如图4a和4b所示,升降装置35a分别包括升降杆69a和促动器71a,所述升降杆与过滤器清洁元件57a耦联,所述促动器设置用于驱动升降杆69a。
在壳体盖25a中分别构成有用于使升降杆69a穿引的开口。
如果过滤器清洁元件57a由借助于促动器71a驱动的升降杆69a运动到过滤元件55a中,那么过滤元件55a的横截面减小。通过这样减小流体可流过的横截面,显著地提高流动速度。
通过提高流动速度,将残留物从过滤元件55a中去除。所述残留物通过壳体盖25a,尤其通过反冲洗管道59,导入反冲洗系统13中。
反冲洗阀37a包括阀体75a和阀座77a,所述阀体75a可与所述阀座贴靠。反冲洗阀37a还包括复位元件73a,所述复位元件设置用于将复位力施加到阀体75a上,使得所述阀体保持与阀座77a贴靠。复位元件73a构成为弹簧并且设置在集成到壳体盖中的阀壳体74中。
阀体75a局部圆柱形地构成并且在壳体盖25a中的对应的留空部中引导。
阀座77a构成为孔板,所述孔板设置用于控制流入反冲洗系统13的流体的流动速度。因此,通过替换孔板,应用特定地调整流动速度。
在壳体盖25a中构成可由反冲洗阀37a阻断的穿流通道79a,所述穿流通道将上壳体部件51a(参见图2b)和管区段59a连接。
反冲洗阀37a优选是可电动气动地控制的,使得当由于通过过滤器清洁装置11的清洁过程严重污染的流体必须从相应的壳体区段23a中导入反冲洗系统13中时,阀体75a克服复位元件73a的复位力运动。
因此,过滤器清洁装置11例如可以借助于控制装置得到指令,所述控制装置操控升降装置35a,使得促动器71a和借助于升降杆69a耦联的清洁圆盘57a运动到过滤元件55a中。存在于过滤元件中的残留物由于流动速度的提高被从所述过滤元件中冲洗出来并且运送到相应的壳体区段23a的上壳体部件51a中。一旦反冲洗阀37被操控并且阀体75a克服由复位元件73a施加的复位力运动,就释放在壳体盖25a中的穿流通道79a,残留物穿过所述穿流通道到达反冲洗系统13中。
为了维护目的,壳体盖25a从而还有过滤器清洁装置11的与其相关联的部分可以借助于连接机构33简单地卸载。
下面根据实例示例性地阐述在图1至4中示出的根据本发明的设备1的工作原理:
例如,在发电厂中高负荷的冷却水通过管路引导至这种设备。管路在此与设备1的入口5流体密封地连接。被严重污染的冷却水穿过入口5流入壳体3中。壳体3具有多个彼此相邻设置的壳体区段23a、23b、23c、23d。在壳体3中,被污染的冷却水在其穿过出口7再次离开壳体之前分布到壳体区段23a、23b、23c、23d上并且从下方流入过滤元件中,通过所述过滤元件清洁并且流过壳体3的上部。出口7在此可以与管路耦联,所述管路将被清洁的冷却水重新输送给冷却回路。
如果在过滤模块9中的过滤元件被严重污染,那么所述过滤元件由过滤器清洁装置11清洁。为此,过滤元件借助于升降装置35移动到壳体区段23a、23b、23c、23d中并且由于壳体之内的减小的横截面引起流动速度提高。反冲洗阀37接着或优选已经通过操纵升降装置35来操控,以便将壳体3或各个壳体区段23a、23b、23c、23d与反冲洗系统13导流地连接,使得残留物由反冲洗系统13从设备1中去除。
图5示出根据第二优选的实施方式的用于过滤流体的设备1’的立体视图。
设备1’包括壳体3’以及用于使要过滤的流体进入壳体3’中的入口5和用于将被过滤的流体从壳体3’排放的出口7。
壳体3’包括四个彼此相邻的、设置在入口5和出口7之间的过滤模块9.1、9.2、9.3、9.4,所述过滤模块设置用于借助于过滤元件过滤进入的流体。
设备1’还包括四个过滤器清洁装置11.1、11.2、11.3、11.4,所述过滤器清洁装置分别与过滤模块9.1、9.2、9.3、9.4相关联,并且设置用于清洁过滤模块9.1、9.2、9.3、9.4。
壳体3’还与反冲洗系统13’连接,所述反冲洗系统设置用于将借助于过滤器清洁装置11.1、11.2、11.3、11.4从过滤元件中清除的残留物导走和排放。
入口5包括用于与管路耦联的入口法兰15(参见图1)和用于紧固在设备1’的壳体3’上尤其在入口侧设置的过滤模块9.1上的管段17(参见图1)。
出口7包括用于与管路耦联的出口法兰19(参见图1)和用于与壳体3’尤其与在出口侧设置的过滤模块9.4连接的管段21(参见图1),所述管路用于接收被过滤的流体。
在入口侧设置的过滤模块9.1具有由各个壳体区段的流体入口49a、49b、49c、49d(参见图2b)形成的共同的流体入口49。
在出口侧设置的过滤模块9.4具有由各个壳体区段的流体出口形成的共同的流体出口53(参见图2a)。
壳体区段的不与入口5或出口7连接的流体入口49和流体出口53构成穿通开口,通过所述穿通开口流入的流体分布在壳体3’中并且流入壳体区段中的过滤元件中。
过滤模块9.1、9.2、9.3和9.4借助于过滤模块耦联单元81彼此耦联。
过滤模块耦联单元81包括多个过滤模块耦联机构85(参见图6),所述过滤模块耦联机构在此构成为具有端侧的外螺纹的杆,并且包括多个固定机构87(参见图6),所述固定机构在此构成为螺母。所述螺母87可与耦联机构85的外螺纹接合。
壳体区段具有用于耦联机构85的与耦联机构85对应地构成的容纳部29(参见图6)。
过滤模块9.1、9.2、9.3和9.4借助于过滤模块耦联机构85定位并且固定在其位置中,其中在过滤模块9.1、9.2、9.3和9.4之间还设置有密封机构83,使得过滤模块9.1、9.2、9.3和9.4流体密封地彼此耦联。
过滤模块9.1、9.2、9.3和9.4的壳体区段彼此平行地设置在入口5和出口7之间,并且过滤模块9.1、9.2、9.3和9.4串联地设置在入口5和出口7之间,使得穿过入口5流入的要过滤的流体分布到过滤元件上。
用于清洁过滤模块9.1、9.2、9.3和9.4的过滤器清洁装置11.1、11.2、11.3和11.4包括多个过滤器清洁元件,其中过滤器清洁元件分别设置用于清洁设置在壳体区段中的过滤元件中的一个过滤元件。
过滤器清洁装置11.1、11.2、11.3和11.4还包括与过滤器清洁元件的数量对应数量的升降装置35(参见图1),所述升降装置用于驱动过滤器清洁元件。壳体区段23(参见图1)借助于可控的反冲洗阀37(参见图1)可与反冲洗系统13’连接并且可由所述反冲洗阀阻断。
反冲洗系统13’包括多个反冲洗管道39,所述反冲洗管道与连接管道41(参见图1)耦联。连接管道41将反冲洗管道39与反冲洗出口43(参见图1)连接,所述反冲洗出口设置用于将被严重污染的流体从壳体3’中排放。反冲洗管道39可在端侧上借助于管帽61流体密封地封闭。
反冲洗管道39包括多个管区段59.1d、59.2d、59.3d、59.4d,其分别与壳体区段23(参见图11)相关联。
反冲洗管道39分别包括至少一个管区段59.1d、59.2d、59.3d、59.4d,其分别与壳体区段23相关联。
管区段59.1d、59.2d、59.3d、59.4d中每个管区段优选包括可阻断的出口,通过所述可阻断的出口,相应的管区段59.1d、59.2d、59.3d、59.4d和壳体区段23导流地彼此连接。
借助于反冲洗阀(未示出),管区段59.1d、59.2d、59.3d、59.4d与壳体区段23可连接并且可由所述壳体区段阻断。
反冲洗系统13’与壳体3’导流地连接并且设置用于将借助于过滤器清洁装置11从过滤模块9.1、9.2、9.3和9.4的过滤元件中去除的残留物导走并且从设备1’中去除。
设备1’还包括管道耦联单元45d,所述管道耦联单元具有多个管套,所述管套分别包围单个管区段59.1d、59.2d、59.3d、59.4d并且与壳体区段23.1a、23.2b、23.3c、23.4d连接。管套63d设置用于使耦联杆65d穿引。耦联杆65d在端侧具有接合机构(未示出),所述接合机构设置用于与反冲洗管道39d的相邻的管区段59.1d、59.2d、59.3d、59.4d的耦联杆接合。因此,多个管区段59.1d、59.2d、59.3d、59.4d可以组合成反冲洗管道39d。
如尤其图6所示,耦联机构85可穿引过容纳部29,所述容纳部在壳体区段23的支撑结构27中构成。
在具有端侧的固定机构87的耦联机构85上方和下方设置有螺钉33,其中下方的螺钉设置用于将密封件31与壳体3’连接,并且在耦联机构85和固定机构87下方设置的螺钉设置用于将入口5的管段17与壳体3’连接。在支撑结构27中为了该目的设有留空部,螺钉33可引入所述留空部中并且尤其可与所述留空部形成接合。
如尤其图7所示,用于将管段17与壳体3’连接的其他螺钉33在外部的壳体区段23.1c和23.1d的环周上与所述壳体区段可形成接合。
图8示出根据图5的设备1’的立体剖面图。设置在入口5和出口7之间的过滤模块9.1、9.2、9.3和9.4借助于过滤模块耦联单元81彼此连接。
过滤模块耦联机构85在此被引导穿过在壳体区段23之间构成的支撑结构27中的容纳部29。
在此,三个竖直地彼此间隔开的过滤模块耦联机构85分别设置在过滤模块9的两个相邻的壳体区段23之间。
在容纳部29上方和下方构成有留空部,所述留空部可与螺钉33接合。螺钉33设置用于将密封机构83与壳体区段23连接,所述密封机构设在相邻的、彼此耦联的壳体区段23之间。
如尤其图9所示,容纳部29基本上圆柱形地构成,使得构成为具有圆形的横截面的杆的耦联机构85可以引导穿过。用于螺钉33的留空部成对地与容纳部29相邻地设置。
如尤其图10所示,在端侧设置的固定机构87是自锁螺母,所述固定机构与耦联机构85形成接合。在壳体区段23的支撑结构27中还构成有螺纹,连接机构与所述螺纹33形成接合,以将入口5的和出口7的管段17、21以及密封件31紧固。
图11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过滤流体的设备1’的剖面图。
如尤其从剖面图中可获知,具有入口法兰15和管段17的入口5(参见图1)和具有出口法兰19和管段21的出口7(参见图1)相同地构成。在入口法兰15处的横截面,并且尤其这些横截面的面中点,与管段17的壳体侧的横截面的面中点竖直间隔开地构成。因此,管段17朝壳体3’的方向逐渐变细地构成。相同情况适用于出口7的管段21。
由于入口5和出口7的不对称的构成方式,要过滤的流体可以从管路的预设的高度流入壳体3’的下部中、在壳体3’中分布并且流入设置在上壳体部件中的过滤元件中。因此,由于竖直的错位,根据本发明的设备“成行地”工作,也就是说,设备可以在同一高度上安装到现有的管道系统中,例如安装到两个间隔开的管段之间。
下面,根据实例示例性地阐述在图5至11中示出的根据本发明的设备1’的工作原理:
例如,在发电厂中高负荷的冷却水通过管路引导至这种设备。管路在此与设备1’的入口5流体密封地连接。被严重污染的冷却水穿过入口5流入壳体3’中。壳体3’具有多个优选彼此相邻设置的壳体区段23。在壳体3’中,被污染的冷却水流入至少一个过滤元件中,所述至少一个过滤元件分别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壳体3’的壳体区段23之内。在其中分别设置有过滤元件的壳体区段23共同构成第一过滤模块9.1。这种过滤模块9可以由任意数量的壳体区段包括设置在其中的过滤元件组成。在此,被污染的冷却水在其穿过出口7再次离开壳体3’之前可以穿流多个串联连接的过滤模块9.1、9.2、9.3和9.4并且在所述过滤模块中被清洁。出口7在此可以与管路耦联,所述管路将被清洁的冷却水重新输送给冷却回路。
如果过滤模块9.1、9.2、9.3和9.4的过滤元件被过于严重地污染,那么与过滤模块中的每个过滤模块分别关联有过滤器清洁装置11.1、11.2、11.3和11.4,所述过滤器清洁装置清洁设置在壳体区段23中的过滤元件。
附图标记列表
1 设备(1、1’)
3 壳体(3、3’)
5 入口
7 出口
9 过滤模块(9.1、9.2、9.3、9.4)
11 过滤器清洁装置(11.1、11.2、11.3、11.4)
13 反冲洗系统(13、13’)
15 入口法兰
17 管段
19 出口法兰
21 管段
23 壳体区段(23a、23b、23c、23d;23.1c、23.1d、23.1b、23.2b、23.3b、23.4b)
25 壳体盖(25a、25b、25c、25d)
27 支撑结构
29 容纳部
31 密封件
33 螺钉
35 升降装置(35a、35b、35c、35d)
37 反冲洗阀(37a、37b、37c、37d)
39 反冲洗管道(39a)
41 连接管道
43 反冲洗出口
45 管道耦联单元(45d)
47 下壳体部件(47a、47b、47c、47d)
49 流体入口(49a、49b、49c、49d)
51 上壳体部件(51a、51b、51c、51d)
53 流体出口
55 过滤元件(55a、55b、55c、55d)
57 过滤器清洁元件(57a)
59 管区段(59d;59.1d、59.2d、59.3d、59.4d)
61 管帽(61d)
63 管套(63d)
65 耦联杆(65d)
67 接合机构
69 升降杆(69a、69b、69c、69d)
71 促动器(71a、71b、71c、71d)
73 复位元件(73a、73b、73c、73d)
74 阀壳体
75 阀体(75a、75b、75c、75d)
77 阀座(77a、77b、77c、77d)
79 穿流通道(79a、79b、79c、79d)
81 过滤模块耦联单元
83 密封机构
85 过滤模块耦联机构
87 固定机构

Claims (24)

1.一种用于过滤流体的设备(1、1’),包括:
-壳体(3、3’);
-一个或多个设置在所述壳体(3、3’)中的、用于过滤流体的过滤元件(55);
-入口(5),用于使要过滤的流体进入所述壳体(3、3’)中;和
-出口(7),用于将被过滤的流体从所述壳体(3、3’)排放;
-过滤器清洁装置(11),用于为所述过滤元件(55)清洁所述被过滤的流体的残留物;所述过滤器清洁装置具有:
-至少一个可移动地支承的过滤器清洁元件(57),所述过滤器清洁元件分别与过滤元件(55)对应地构成,并且设置用于为所述过滤元件(55)清洁所述被过滤的流体的残留物
-与所述过滤元件(55)导流地连接的反冲洗系统(13、13’),
用于引导和排放所述被过滤的流体的残留物,
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3、3’)具有多个壳体区段(23),所述壳体区段能够与相邻的壳体区段(23)连接,和
过滤元件(55)分别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壳体区段(23)内,和
所述壳体区段(23)和过滤元件(55)共同形成模块式组成的过滤模块(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1、1’),
其特征在于,多个过滤模块(9)彼此相邻地、串联连接地设置,并且过滤模块(9)能够分别与至少一个相邻的过滤模块(9)导流地连接。
3.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设备(1、1’),
其特征在于,多个过滤模块(9)串联地设置在入口(5)和出口(7)之间,使得所述过滤模块(9)的壳体区段(23)电池式地设置,其中所述壳体区段(23)是相同的或同样构造的。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设备(1、1’),
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区段(23)分别具有至少一个用于使所述要过滤的流体进入的流体入口(49)和至少一个用于将所述被过滤的流体排放的流体出口(53),
其中所述流体入口(49)能够分别与相邻的过滤模块(9)的流体出口(53)或所述出口(7)导流地连接,和
所述流体入口(49)能够分别与相邻的过滤模块(9)的流体入口(49)或所述入口(5)导流地连接,和/或具有至少一个穿通开口,所述穿通开口设置用于使要过滤的流体分布在所述过滤模块(9)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备(1、1’),
其特征在于,设有至少一个密封件(31),所述密封件用于在端侧密封设置在入口侧和/或在出口侧的过滤模块(9)的壳体区段(23),
其中所述密封件(31)设置用于分别密封壳体区段(23)的流体入口(49)和流体出口(53)。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设备(1、1’),
其特征在于,设有用于固定和耦联两个或更多个过滤模块(9)的过滤模块耦联单元(81),所述过滤模块耦联单元具有:
-至少一个耦联机构(85),所述耦联机构设置用于将彼此相邻设置的过滤模块(9)彼此耦联;和
-至少一个与所述耦联机构(85)相关联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设置用于将彼此相邻设置的过滤模块(9)固定在其位置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设备(1、1’),
其特征在于,设有至少一个耦联机构,所述耦联机构在端侧能够借助于所述固定机构(87)形成接合,其中所述耦联机构(85)构成为杆,并且
其中所述壳体区段(23)具有用于所述耦联机构(85)的、与耦联机构对应地构成的容纳部。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1、1’),
其特征在于,与每个壳体区段(23)相关联有三个竖直间隔开的耦联机构(85)。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1、1’),
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部构成为用于使所述杆穿引的容纳部。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设备(1、1’),
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5)包括用于与管路连接的入口法兰(15)和用于与所述壳体(3、3’)连接的入口侧的管段(17),和
所述出口(7)包括用于与管路连接的出口法兰(19)和用于与所述壳体(3、3’)连接的出口侧的管段(21),其中所述入口侧的管段(17)具有第一过滤模块侧的横截面,并且所述出口侧的管段(21)具有第二法兰侧的横截面,和
所述法兰侧的横截面的中点与所述过滤模块侧的横截面的中点竖直和/或水平间隔开地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设备(1、1’),
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侧的横截面的中点与所述过滤模块侧的横截面的中点沿竖直方向和/或水平方向的间距通过围绕水平轴线的旋转是可变的。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设备(1、1’),
其特征在于,设有升降装置(35),所述升降装置具有促动器(71)和与所述过滤器清洁元件耦联的升降杆(69),
其中所述升降装置(35)设置用于借助于所述升降杆(69)将所述过滤器清洁元件(57)引入到所述过滤元件(55)中,使得在所述过滤元件(55)的内壁和所述过滤器清洁元件(57)之间形成清洁间隙,使得局部地提高要过滤的液体的流动速度并且在此将位于所述过滤元件(55)中的物质冲洗掉。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设备(1、1’),
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冲洗系统(13、13’)还包括:
-反冲洗出口(43),用于排放所述被过滤的流体的残留物;
-多个反冲洗管道(39),用于将相邻的过滤模块(9)导流地连接,
其中所述反冲洗管道(39)相对于彼此间隔开地且平行地设置并且分别具有至少一个可阻断的管区段(59),所述管区段与所述过滤模块(9)的壳体区段(23)连接,
-连接管道(41),用于将所述反冲洗管道(39)彼此导流地连接和与所述反冲洗出口导流地连接。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设备(1、1’),还包括:
-至少一个壳体盖(25),用于封闭所述壳体;
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清洁装置(11)与所述壳体盖(25)相关联,并且所述反冲洗系统(13、13’)与所述壳体(3、3’)相关联。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1、1’),
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清洁装置(11)固定在所述壳体盖(25)上,并且所述反冲洗系统(13、13’)与所述壳体(3、3’)的壳体区段(23)相关联。
1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设备(1、1’),还包括:
-至少一个壳体盖(25),用于封闭所述壳体,其中所述反冲洗系统还包括多个用于导流地连接相邻的过滤模块(9)的反冲洗管道,
其中所述反冲洗管道(39)分别具有至少一个带有可阻断的出口(7)的管区段(59),所述管区段与所述过滤元件(55)导流地连接,
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清洁装置(11)与所述壳体盖(25)相关联,并且所述反冲洗系统(13、13’)与所述壳体(3、3’)相关联,
其中在所述壳体盖(25)中集成有反冲洗阀(37),所述反冲洗阀设置用于至少部段地阻断所述反冲洗管道(39)。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1、1’),
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清洁装置(11)固定在所述壳体盖(25)上,并且所述反冲洗系统(13、13’)与所述壳体(3、3’)的壳体区段(23)相关联。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1、1’),
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清洁装置(11)还包括:
-集成到所述壳体盖(25)中的过滤器清洁元件(57),
其中所述过滤器清洁元件(57)能够引入到所述过滤元件(55)中并且设置用于为所述过滤元件(55)清洁所述被过滤的流体的残留物。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1、1’),
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清洁装置(11)还包括:
-集成到所述壳体盖(25)中的过滤器清洁元件(57),
其中所述过滤器清洁元件(57)能够引入到所述过滤元件(55)中并且设置用于为所述过滤元件(55)清洁所述被过滤的流体的残留物。
20.根据权利要求18或19所述的设备(1、1’),
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器清洁装置(11)还包括:
-升降装置(35),所述升降装置具有促动器(71)和与所述过滤器清洁元件(57)耦联的升降杆(69),
其中所述升降装置(35)设置用于借助于所述升降杆(69)将所述过滤器清洁元件(57)引入到所述过滤元件(55)中,使得在所述过滤元件(55)的内壁和所述过滤器清洁元件(57)之间形成清洁间隙,使得局部地提高要过滤的液体的流动速度并且将位于所述过滤元件(55)中的物质冲洗掉,并且
其中所述升降装置(35)与所述壳体盖(25)相关联,并且在所述壳体盖(25)中构成有用于使所述升降杆(69)穿引的开口。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设备(1、1’),
其特征在于,所述促动器(71)与所述壳体盖(25)牢固地连接。
22.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1、1’),
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冲洗阀(37)具有阀壳体(74),所述阀壳体由所述壳体盖(25)构成,并且
在所述阀壳体(74)上可移动地支承有阀体(75),所述阀体能够与阀座(77)形成贴靠,以便关闭所述阀,
其中在所述壳体盖(25)中构成有穿流通道,所述穿流通道设置用于将所述过滤元件(55)与所述反冲洗管道(39)导流地连接,并且当所述阀关闭时,所述阀体(75)将所述穿流通道阻断。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设备(1、1’),
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座(77)构成为孔板,所述孔板设置用于改变流入所述反冲洗管道(39)中的体积流的流动速度。
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1、1’),
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过滤流体的设备是伯努利过滤设备。
CN201980069227.2A 2018-09-20 2019-09-20 用于过滤流体的设备,尤其伯努利过滤设备 Active CN1128884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8123151.2 2018-09-20
DE102018123151.2A DE102018123151B4 (de) 2018-09-20 2018-09-20 Vorrichtung zum Filtern eines Fluides, insbesondere Bernoulli-Filter-Vorrichtung
PCT/EP2019/075304 WO2020058467A2 (de) 2018-09-20 2019-09-20 Vorrichtung zum filtern eines fluides, insbesondere bernoulli-filter-vorrichtung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88491A CN112888491A (zh) 2021-06-01
CN112888491B true CN112888491B (zh) 2023-06-02

Family

ID=697254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69227.2A Active CN112888491B (zh) 2018-09-20 2019-09-20 用于过滤流体的设备,尤其伯努利过滤设备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11918940B2 (zh)
EP (2) EP3852900A2 (zh)
JP (1) JP7391975B2 (zh)
KR (1) KR20210066847A (zh)
CN (1) CN112888491B (zh)
CA (1) CA3113135A1 (zh)
DE (1) DE102018123151B4 (zh)
WO (1) WO2020058467A2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909402A1 (de) * 1989-03-22 1990-09-27 Schumacher Gmbh & Co Kg Filter fuer gasfoermige medien
DE102005055555A1 (de) * 2005-11-18 2007-05-24 Georg Schünemann GmbH Filter-Vorrichtung und Filter-Verfahren
CN101500680A (zh) * 2006-08-03 2009-08-05 贺德克过滤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过滤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948773A (en) * 1974-06-13 1976-04-06 Alfred Denholm Tucker Automatic control for filtering equipment under pressure
DE3820678A1 (de) * 1988-06-18 1989-12-21 Krupp Koppers Gmbh Druckfilter
WO1991016124A1 (en) * 1990-04-20 1991-10-31 Memtec Limited Modular microporous filter assemblies
DE19956859A1 (de) * 1999-11-25 2001-06-07 Hydac Filtertechnik Gmbh Rückspülfiltervorrichtung
WO2007062763A1 (de) * 2005-12-01 2007-06-07 Boll & Kirch Filterbau Gmbh Rückspülfilter und filterelement hierfür
DE102007054737A1 (de) * 2007-11-16 2009-05-20 Hydac Process Technology Gmbh Filtervorrichtung
DE102009012444A1 (de) * 2009-03-12 2010-09-16 Krone Filter Solutions Gmbh Vorrichtung und Verfahren zum Filtern einer Flüssigkeit
DE102011007003C5 (de) 2011-04-07 2016-09-08 Georg Schünemann GmbH Bernoulli-Filter und Verfahren zum Filtrieren von Flüssigkeiten
DE202015102903U1 (de) 2015-06-04 2016-09-06 Georg Schünemann GmbH Filter-Vorrichtung zum Filtern eines Fluid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909402A1 (de) * 1989-03-22 1990-09-27 Schumacher Gmbh & Co Kg Filter fuer gasfoermige medien
DE102005055555A1 (de) * 2005-11-18 2007-05-24 Georg Schünemann GmbH Filter-Vorrichtung und Filter-Verfahren
CN101500680A (zh) * 2006-08-03 2009-08-05 贺德克过滤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过滤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241866A3 (de) 2023-10-25
WO2020058467A2 (de) 2020-03-26
JP7391975B2 (ja) 2023-12-05
DE102018123151B4 (de) 2020-09-03
CN112888491A (zh) 2021-06-01
DE102018123151A1 (de) 2020-03-26
CA3113135A1 (en) 2020-03-26
EP3852900A2 (de) 2021-07-28
US20220111316A1 (en) 2022-04-14
EP4241866A2 (de) 2023-09-13
KR20210066847A (ko) 2021-06-07
US11918940B2 (en) 2024-03-05
WO2020058467A3 (de) 2021-03-04
JP2022501195A (ja) 2022-0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524075B1 (en) Backwashing fluid filter assembly
US20200376437A1 (en) Filtration apparatus
US9744486B2 (en) Filter device
US20210260509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filtering a fluid circulating in a plumbing and heating system
US8202422B2 (en) Fluid system
EP3752267B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filtering a fluid circulating in a plumbing and heating system
US8833386B2 (en) Coaxial valve having a sealing element
CN112888491B (zh) 用于过滤流体的设备,尤其伯努利过滤设备
KR930002790A (ko) 직교류 냉각 시스템, 및 이에 사용되는 냉각탑용 스트레이너 탱크
US8371453B2 (en) Bottom feed liquid filter
CA2726068C (en) Piping system for process plants in the food and beverage industry
WO2013020438A1 (zh) 一种过滤单元在器体外侧的反清洗过滤器
JP2008267528A (ja) 流体制御弁及び流体制御用モジュールユニット
WO2019130328A1 (en) Multi stage auto self cleaning filter
WO2024073801A1 (en) Valve flushing arrangement
US20080105609A1 (en) Liquid Filter
KR20170109853A (ko) 스트레이너
EP2956224A1 (en) Multi-basket filter
WO2024086318A1 (en) Regenerative media filter
JPS6357969A (ja) 配管流路切換装置
OA20291A (en) Filtration Apparat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53372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