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81384A - 检查方法以及检查装置 - Google Patents

检查方法以及检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81384A
CN112881384A CN202011348820.1A CN202011348820A CN112881384A CN 112881384 A CN112881384 A CN 112881384A CN 202011348820 A CN202011348820 A CN 202011348820A CN 112881384 A CN112881384 A CN 1128813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bservation point
imaging
microscope camera
observation
focu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4882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岩田祐士
造田茂彦
后藤洋臣
小关英一
米田恭子
西本尚弘
坂内尚史
竹内一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madzu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imadzu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adzu Corp filed Critical Shimadzu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8813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81384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1/00Microscopes
    • G02B21/24Base structure
    • G02B21/241Devices for focusing
    • G02B21/244Devices for focusing using image analysis techniqu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1/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optical means, i.e. using sub-millimetre waves,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 G01N21/84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ppl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Q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OR TEST PAPER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CONDITION-RESPONSIVE CONTROL IN MICROBIOLOGICAL OR ENZYMOLOGICAL PROCESSES
    • C12Q1/00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 C12Q1/02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involving viable microorganisms
    • C12Q1/18Testing for antimicrobial activity of a material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1/00Microscopes
    • G02B21/36Microscopes arranged for photographic purposes or projection purposes or digital imaging or video purposes including associated control and data processing arrangements
    • G02B21/365Control or image processing arrangements for digital or video microscop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 H04N23/60Control of 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 H04N23/67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 H04N23/675Focus control based on electronic image sensor signals comprising setting of focusing region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Zoolog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Biophys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Toxicology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Microscoopes, Condenser (AREA)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 Automatic Focus Adjustment (AREA)
  • Measuring Or Testing Involving Enzyme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 Focus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缩短调焦所需要的时间。只要拍摄条件未被保存(最初对观察点进行拍摄时),则检查装置执行自动对焦处理,获取显微镜照相机的焦点与观察点对焦的合焦位置,将得到的合焦位置保存至存储装置。另一方面,只要拍摄条件被保存(第2次之后对观察点进行拍摄时),则检查装置从存储装置中读出合焦位置,将显微镜照相机的焦点设定为读出的合焦位置来拍摄观察点。

Description

检查方法以及检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内容涉及一种检查方法以及检查装置。
背景技术
日本特开2019-088339号公报中公开了如下检查装置:对用于细菌鉴定培养或药剂感受性检查的培养板的各个微孔中的细菌的形状、数量进行显微镜观察,通过监测细菌分裂的情况来进行细菌鉴定检查、药剂感受性检查。
发明内容
放置细菌、药剂等观察对象的板例如由于成形精度使各自之间会产生微小的差异。由于显微镜的景深较窄,从而与每个板对应地每次都需要进行显微镜照相机的调焦。
此外,在监测细菌等生物学因子的动态的情况下,对同一个观察点进行多次拍摄。在该情况下,若每次拍摄都进行调焦,则一次拍摄所耗费的时间变长。此外,在观察点有多个的情况且观察对象的状态历时变化的情况下,期望尽可能地在同一时机对一块板内包括的各个观察点进行拍摄。但是,在使用显微镜照相机的情况下,由于需要对每个观察点进行调焦,所以会有如下问题:即,在拍摄时机上产生偏差且偏差与观察点的增加成正比地变大、或完成对一块板的拍摄所需要的时间变长。
本公开内容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在短时间检查生物学因子的动态的检查方法以及检查装置。
本公开内容的检查方法是通过用显微镜照相机对配置生物学因子的板上的至少一个观察点进行拍摄,由此检查生物学因子的动态的检查方法。检查方法包括:在对观察点进行第1拍摄时,将显微镜照相机与观察点合焦,得到合焦位置的步骤;将得到的合焦位置保存至存储装置的步骤;在第1拍摄后,对观察点进行第2拍摄时,从存储装置中读出合焦位置,将显微镜照相机的焦点设定为读出的合焦位置,对观察点进行拍摄的步骤。
本公开内容的检查装置是通过对配置生物学因子的板上的至少一个观察点进行拍摄,由此检查生物学因子的动态的装置。检查装置包括:显微镜照相机,对观察点进行拍摄;焦点变更部,变更显微镜照相机的焦点;获取部,在对观察点进行第1拍摄时,将显微镜照相机与观察点合焦,得到合焦位置;保存部,将得到的合焦位置保存至存储装置;拍摄控制部,控制显微镜照相机以及焦点变更部,对观察点进行拍摄。在第1拍摄后,对观察点进行第2拍摄时,拍摄控制部从存储装置中读取合焦位置,进而将显微镜照相机的焦点设定为读取到的合焦位置来对观察点进行拍摄。
本发明的上述内容以及其他目的、特征、方案以及优点根据与附图关联来理解的本发明的下述详细说明而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检查装置的概略构成的图。
图2是培养板的俯视图。
图3是示出控制装置的硬件构成的一例的概略图。
图4是示出控制装置的功能构成的一例的框图。
图5是示出控制装置执行的拍摄处理的流程图。
图6是第1变形例的控制装置执行的拍摄处理的流程图。
图7是第2变形例的控制装置执行的拍摄处理的流程图。
图8是第2变形例的控制装置执行的修正处理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内容的实施方式详细地进行说明。另外,对图中相同或对应的部分赋予相同的附图标记而不再重复其说明。
[检查装置的构成]
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检查装置的概略构成的图。本实施方式的检查装置作为一例,被用于药剂感受性试验。
检查装置100对设置在培养板10上的多个观察点分别进行拍摄。在多个观察点分别放置有使包括作为生物学因子的菌的试验液和药剂接触而得到的观察对象。
检查装置100包括控制装置120、显微镜照相机140、载物台160和读取部180。控制装置120和显微镜照相机140、载物台160以及读取部180电连接。另外,被电连接的各装置的一部分或者全部可以一体构成。
为了对培养板10上的各观察点16(参照图2)进行拍摄,控制装置120基于读取部180读取到的信息,分别控制显微镜照相机140以及载物台160。
显微镜照相机140包括物镜142、焦点变更机构144和图像传感器146。
物镜142对设置于载物台160上的培养板10的一部分进行放大。物镜142能够根据观察对象来任意选择。
焦点变更机构144变更显微镜照相机140的焦点。作为一例,焦点变更机构144通过沿物镜142的光轴方向变更物镜142的位置来变更显微镜照相机140的焦点。
图像传感器146是用于对由物镜142放大的观察对象的图像进行拍摄的检测器,例如是CCD(Charge Coupled Device:电荷耦合器件)图像传感器、CMOS(ComplementaryMetal Oxide Semiconductor: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图像传感器等。
载物台160包括拍摄视野变更机构162和照明装置164。在载物台160上设置有培养板10。照明装置164是透射照明,对载物台160照射观察用的光。
拍摄视野变更机构162变更显微镜照相机140的拍摄视野。拍摄视野变更机构162包括X轴移动机构162X和Y轴移动机构162Y。X轴移动机构162X使设置在载物台160上的培养板10沿图1的X轴方向移动。Y轴移动机构162Y使设置在载物台160上的培养板10沿图1的Y轴方向移动。另外,在图1中,将放置培养板10的载物台160的平面设为X-Y平面,将相对于该XY平面垂直的轴设为Z轴。
读取部180读取培养板10的识别信息。读取部180例如是条形码读取器、QR码(注册商标)读取器、或者射频(Radio Frequency)标签对应的读取器,能够根据对培养板10标注的识别码的种类来选择。读取部180将读取到的识别信息发送至控制装置120。
控制装置120基于来自读取部180的识别信息,读出与该识别信息相对应的拍摄条件,基于读出的拍摄条件控制显微镜照相机140以及载物台160,拍摄各观察点。
具体而言,控制装置120对拍摄视野变更机构162输出示出设为拍摄对象的观察点的位置的观察点信息。拍摄视野变更机构162根据输出的观察点信息移动培养板10,使拍摄对象的观察点位于显微镜照相机140的拍摄视野内。
此外,控制装置120根据拍摄条件对焦点变更机构144发出焦点的变更指示。此时,控制装置120向焦点变更机构144输出显微镜照相机140的焦点与拍摄对象的观察点对焦的合焦位置。焦点变更机构144将显微镜照相机140的焦点设定为输出的合焦位置。
在设定了显微镜照相机140的拍摄视野和焦点的情况下,控制装置120向图像传感器146发出拍摄指示,得到图像数据。控制装置120根据图像数据得到菌的数量、菌的形状等作为观察结果。
[培养板的构成]
图2是培养板的俯视图。培养板10具备板状部件12和流路结构。流路结构具备开口部13、开口14、微流路15、观察点16以及开口17。
开口14设在开口部13内,是使开口部13和微流路15连通的部分。即,开口14和微流路15的一方的端部连接。从开口14使用流体压将包含菌的试验液压入微流路15。在图2示出的培养板10上,4条微流路15以开口14为中心呈放射状配置。
微流路15构成为使试验液可在其中流动。从开口14延伸的微流路15分支为多个微流路15。从开口14流入的试验液在分支的微流路15中流动。在该实施方式中,由1条微流路15分支为14条微流路15。
在分支后的微流路15的中途设置观察点16。微流路15使从开口14流入的试验液在观察点16流动。
观察点16配置有药剂,且贮留有与微流路15连接后从微流路15流入的试验液。在观察点16中,试验液和药剂反应。药剂例如是抗菌药。药剂可以是固体,也可以是液体。药剂预先被载置于观察点16。即,在试验液流入观察点16之前,药剂被载置于观察点16。观察点16形成为长方体形状。观察点16的一边的长度例如为10μm~10mm。
图2中,在板状部件12形成有56个(=14个×4)观察点16。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对一块培养板10进行观察的情况下,使用检查装置100对56个观察点16进行观察。在56个观察点16中贮留的试验液的容量彼此相同。另一方面,载置在56个观察点16的药剂的种类以及药剂的量可以彼此相同,也可以彼此不同。
板状部件12是聚甲基丙烯酸甲基树脂那样的丙烯酸树脂。板状部件12的厚度并无特别限定,例如设定为1mm~6mm。此外,对板状部件12标注用于独立地识别培养板10的识别码18。
识别码18并不限于一维的条形码或者二维的QR码(注册商标)这样的光学上可读取的码,也可以是RF标签那样的通过无线通信可读取的码。识别码18示出的识别信息并不限于对培养板10独立标注的制造序号,也可以是对培养板10标注的批次序号。
培养板10的主要材料是丙烯酸树脂。因此,培养板10由于制造时的条件、保管条件、使用条件等的不同而产生微小的个体差异。在利用景深较广的照相机的情况下,即使有微小的个体差异,只要将焦点对焦至与拍摄一块培养板10时对焦清晰的焦点的位置相同的位置来对其他的培养板10进行拍摄,就可得到一定程度上对焦清晰的图像。但是,在本实施方式的检查中,使用景深较窄的显微镜照相机140。因此,即使将焦点对焦至与拍摄一块培养板10时对焦清晰的焦点的位置相同的位置来对其他培养板10进行拍摄,也得不到对焦清晰的图像。
于是,在利用景深较窄的显微镜照相机的本实施方式的检查中,作为拍摄条件而用于对各观察点16调焦的信息通过对每个培养板10标注的独立的识别码18示出的识别信息来管理。
[检查的概要]
参照图1对检查的概要进行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观察使菌和药剂接触后的菌的情况而利用检查装置100。压入了试验液的培养板10被储存至设定成适合菌的培养的温度(例如37℃)的恒温箱20内,在进行观察的时机从恒温箱20中取出。
培养板10例如在使菌和药剂接触后的3小时期间,被储存在恒温箱20内。并且,将使菌和药剂接触时的时间设为0分、分别观察0分、60分、90分、120分、150分、180分时菌的情况。由此历时性地观察使菌和药剂接触后的菌的变化,得到菌的动态检查的结果。
在培养板10上设有56个观察点16。在本实施方式的检查中重复如下操作:即,从恒温箱20中取出培养板10,由检查装置100对该培养板10上的56个观察点16分别进行拍摄,并再次将培养板10放回恒温箱20。
也可以同时并行地观察多个培养板10。在该情况下,对各培养板10重复进行上述操作:即,从恒温箱20中取出,对56个观察点16分别进行拍摄,并再次放回至恒温箱20。
[控制装置的硬件构成]
图3是示出控制装置的硬件构成的一例的概略图。控制装置120作为一例,由通用的计算机结构构成。
控制装置120具有处理器122、存储器124、输入输出接口(I/F)126作为主要的构成要素。这些各部分经由总线128彼此可通信地连接。
处理器122是典型的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或者MPU(Multi ProcessingUnit)等运算处理部。处理器122通过读出存储于存储器124的程序并执行,来控制检查装置100的各部分的动作。具体而言,处理器122通过执行该程序,从而实现后述的检查装置100的各个处理。另外,在图3的例子中,虽然例示了处理器为单数的构成,但是控制装置120也可以作为具有多个处理器的构成。
存储器124通过RAM(Random Access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OM(Read OnlyMemory:只读存储器)以及闪存等非挥发性存储器、磁盘等存储装置来实现。存储器124对通过处理器122执行的程序、或者通过处理器122使用的数据等进行存储。具体而言,存储器124存储用于拍摄各培养板10上的各观察点16的拍摄条件。
输入输出I/F126是用于在焦点变更机构144、图像传感器146、拍摄视野变更机构162以及读取部180之间使各种数据进行交互的接口。
[控制装置的功能构成]
图4是示出控制装置的功能构成的一例的框图。控制装置120具备获取部222、保存部224、读出部226、拍摄控制部228和解析部230。这些各功能通过处理器122执行储存于存储器124的程序来实现。
获取部222获取显微镜照相机140的焦点与观察点16对焦的合焦位置424。获取部222利用已有的自动对焦技术,和焦点变更机构144共同作用,使显微镜照相机140与观察点16合焦来获取合焦位置424。
合焦位置424例如是显微镜照相机140的焦点与观察点16对焦时的物镜142的位置,且是从载物台160的表面到物镜142的Z轴方向的距离。
另外,得到合焦位置424的方法并不限于利用已有的自动对焦技术的方法。例如,也可以通过利用激光式的位移传感器测量预先确定的位置到观察点16的距离,从而算出载物台160的XY平面到观察点16的距离,通过对算出的距离加上显微镜照相机140的焦点距离来求出合焦位置。
保存部224将识别信息44和照相机信息42进行关联并作为拍摄条件240保存至存储器124。照相机信息42包括观察点信息422和合焦位置424。保存部224将观察点信息422、和观察点信息422示出的用于使显微镜照相机140与观察点16对焦的合焦位置424进行关联,并作为照相机信息42保存至存储器124。
观察点信息422是对一个观察点16示出在培养板10上该观察点16的位置的信息。在本实施方式中,观察点信息422是示出在培养板10上设置的56个观察点16各自的序号。
读出部226基于读取部180读取到的识别信息44,从存储器124中读出拍摄条件240。读出部226将读出的结果发送至拍摄控制部228。在未储存与识别信息44相对应的拍摄条件240的情况下,读出部226对拍摄控制部228输出拍摄条件240未被储存的情况。在储存有与识别信息44相对应的拍摄条件240的情况下,读出部226对拍摄控制部228输出该拍摄条件240。
拍摄控制部228控制显微镜照相机140以及拍摄视野变更机构162,获取各观察点16的图像数据。
拍摄控制部228在收到来自读出部226的表示未储存有拍摄条件240的通知的情况下,生成拍摄条件240并得到图像数据。具体而言,拍摄控制部228对拍摄视野变更机构162输出观察点信息422即观察点16的序号。另外,示出培养板10上的观察点16的位置的观察点信息422被预先保存至存储器124。
拍摄视野变更机构162依据来自拍摄控制部228的观察点信息422移动培养板10,使指定的序号(位置)的观察点16位于显微镜照相机140的拍摄视野内。
此外,拍摄控制部228对获取部222指示进行合焦位置424的获取。获取部222和焦点变更机构144共同作用,使显微镜照相机140与位于显微镜照相机140的拍摄视野内的观察点16合焦并获取合焦位置424。此时,焦点变更机构144使显微镜照相机140的焦点与位于显微镜照相机140的拍摄视野内的观察点16对焦。
拍摄控制部228随着焦点调整的完成,通过对图像传感器146进行拍摄指示来获取观察点16的图像数据。
若拍摄完成,则拍摄控制部228变更观察点16的序号,并重复对拍摄视野变更机构162的指示、对获取部222的指示、对图像传感器146的拍摄指示。拍摄控制部228通过重复这些指示,可得到每个观察点16的合焦位置424,生成拍摄条件240,并且可得到图像数据。
解析部230对拍摄控制部228获取到的图像数据进行解析,并得到观察结果242。解析部230将得到的观察结果242保存至存储器124。观察结果242例如可以包括:将图像数据二值化的数据;示出对图像数据解析而得到的菌的数量、菌的形状的数据;示出拍摄时的时间、拍摄的位置的观察点信息422等。
在从读出部226输出拍摄条件240的情况下,拍摄控制部228依据输出的拍摄条件240(即,被读出的拍摄条件240)控制显微镜照相机140以及拍摄视野变更机构162,获取各观察点16的图像数据。解析部230将对得到的图像数据解析后得到的观察结果242输出至存储器124。
具体而言,拍摄控制部228将观察点的序号输出至拍摄视野变更机构162,并且对显微镜照相机140的焦点变更机构144输出与该观察点的序号相对应的合焦位置,向显微镜照相机140的图像传感器146发出拍摄指示。
由此,指定的序号的观察点16位于显微镜照相机140的拍摄视野内,并且显微镜照相机140的焦点与该观察点16对焦,可得到对焦清晰的图像数据。此时,由于焦点变更机构144只将物镜142的位置设定于所指示的合焦位置,不需要为了调焦而调整物镜142的位置,所以能够缩短使显微镜照相机140的焦点与观察点16对焦所需要的时间。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检查装置100在最初对培养板10上的各观察点16进行拍摄(第1拍摄)时,调整物镜142的位置以使显微镜照相机140的焦点与观察点16对焦,另一方面,在第2次以后的拍摄(第2拍摄)中利用第1次拍摄时的调整结果。由此,能够缩短第2次以后的各次的拍摄所需要的时间。其结果为,能够缩短得到菌的动态检查的结果所需要的时间。
另外,也可以在将试验液压入培养板10之前,获取培养板10上的各观察点16的合焦位置424,之后再将试验液压入培养板10,并开始检查。即,检查装置100可以在第1次拍摄时不得到观察结果,而仅使显微镜照相机140与观察点16合焦来获取合焦位置424。换言之,检查装置100可以在第1次拍摄时不实际地进行拍摄,而仅使显微镜照相机140与观察点16合焦来获取合焦位置424。
如上所述,由于培养板10上设有56个观察点16,若完成一个观察点16的拍摄的时间变长,则对第1个观察点16拍摄时的时间和对最后的第56个观察点16拍摄时的时间的偏差将变大。
此外,在同时并行地观察多个培养板10的情况下,若完成一个观察点16的拍摄的时间变长,则完成一个培养板10的观察所需要的时间变长。例如,在以30分钟间隔进行观察的情况下,最迟需要在30分钟间结束所有的培养板10的观察。因此,若完成一个培养板10的观察所需要的时间变长,则可同时并行处理的培养板10的数量将变少。
本实施方式的检查装置100在对一个观察点16进行多次观察的情况下,读取对培养板10标注的识别码18,使用与读取到的识别码18示出的识别信息44对应的合焦位置424,设定显微镜照相机140的焦点。由此,在使用检查装置100对一个观察点16进行多次观察时,与每次对培养板10上的观察点16进行观察时都调节显微镜照相机140的焦点使其与观察点16对焦的情况相比,能够缩短完成一个观察点16的拍摄的时间。其结果为,能够使对最初的观察点16拍摄时的时间和对最后的观察点16拍摄时的时间的偏差变小,此外,可同时并行处理的培养板10的数量也能够增加。
另外,在图4中示出了通过处理器122执行程序从而提供必要的功能的构成例,但是也可以使用专用的硬件回路(例如,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专用集成电路)或者FPGA(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现场可编程门阵列)等)来安装这些提供的功能的一部分或者全部。
[流程图]
图5是示出控制装置执行的拍摄处理的流程图。拍摄处理是在培养板10被设置在载物台160上时开始的。另外,以下将步骤简单记载为“S”。
在S102中控制装置120获取识别信息44。在S104中,控制装置120判断与获取到的识别信息44相对应的拍摄条件240是否被保存至存储器124。
在控制装置120判断为拍摄条件240未被保存至存储器124的情况下(S104中为否),执行S106~S120的处理并结束拍摄处理。
在S106中,控制装置120将观察点16的序号设定为1。在S108中,控制装置120使设定的序号的观察点16位于拍摄视野内。
在S110中,控制装置120执行自动对焦处理。自动对焦处理是利用已有的自动对焦技术,使显微镜照相机140的焦点与位于显微镜照相机140的拍摄视野内的观察点16对焦的处理。由此,得到合焦位置424。
在S112中,控制装置120使显微镜照相机140的图像传感器146开始拍摄。在S114中,控制装置120从显微镜照相机140拍摄的图像数据得到观察结果。得到的观察结果保存至存储器124。控制装置120例如将拍摄的时间、该拍摄时设定的观察点16的序号、以及解析图像数据得到的信息保存至存储器124作为观察结果。
在S116中,控制装置120将S100的自动对焦处理中得到的合焦位置424作为设定的序号的观察点16的合焦位置424,与S102的处理中得到的识别信息44进行关联并保存。此时,控制装置120将合焦位置424和示出设定的序号的观察点信息422进行关联并保存。
在S118中,控制装置120对观察点16的序号加1。在S120中,控制装置120判定观察点16的序号是否超过56。控制装置120重复S108~S120的处理,直到观察点16的序号超过56后结束拍摄处理。
在控制装置120判断为拍摄条件240被保存至存储器124的情况下(S104中为是),执行S122~S136的处理后,结束拍摄处理。
在S122中,控制装置120获取与在S102中从存储器124获取的识别信息44相对应的合焦位置424(照相机信息42)。
在S124中,控制装置120将观察点16的序号设定为1。在S126中,控制装置120使设定了序号的观察点16位于拍摄视野内。
在S128中,控制装置120变更显微镜照相机140的焦点,使得显微镜照相机140的焦点成为与设定的序号(观察点信息422)相对应的合焦位置424。
在S130中,控制装置120使显微镜照相机140的图像传感器146开始拍摄。在S132中,控制装置120根据显微镜照相机140拍摄到的图像数据得到观察结果。得到的观测结果保存至存储器124。控制装置120例如,将拍摄的时间、该拍摄时设定的观察点16的序号以及解析图像数据得到的信息作为观察结果保存至存储器124。
在S134中,控制装置120将观察点16的序号加1。在S136中,控制装置120判定观察点16的序号是否超过56。控制装置120重复S126~S136的处理直到观察点16的序号超过56,并结束拍摄处理。
S106~S120的处理是对培养板10初次执行拍摄处理时(第1拍摄)进行的处理,且是同时并行地进行拍摄条件240的生成和各观察点16的拍摄的处理。另一方面,S122~S136的处理是对培养板10已经在执行拍摄处理时进行的处理,且是第2次之后在拍摄观察点16的情况下(第2拍摄)进行的处理。在S122~S136的处理中,利用S106~S120的执行中生成的拍摄条件240,进行各观察点16的拍摄。
[第1变形例]
培养板10被储存于恒温箱20内,在预先确定的时机被取出并置于载物台160上。由于培养板10由树脂制成,可以预想到储存于恒温箱20内会发生变形。于是,在第2次之后的拍摄中,可以对初次拍摄时生成的拍摄条件240修正后利用。第1变形例的控制装置120在第2次之后的拍摄中,执行修正拍摄条件240(合焦位置424)的处理。
图6是第1变形例的控制装置执行的拍摄处理的流程图。在执行S123的处理这一方面,第1变形例的控制装置120执行的拍摄处理与上述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120执行的拍摄处理不同。
在S123中,第1变形例的控制装置120基于培养条件修正合焦位置424。培养条件是使培养板10变形的因子,且包括培养板10所设置的环境的温度以及温度、还有将培养板10储存至恒温箱20的时间等。
例如,也可以测量与检查培养板10时同样的环境下的培养板10的变形程度,基于得到的变形程度修正合焦位置424。此外,合焦位置424也可以依据将培养条件设为参数的修正式来修正。
另外,S123的处理也可以作为不同于拍摄处理的其他处理来执行。S123的处理只要在生成拍摄条件240以后,则可以在任意的时机执行。
[第2变形例]
第2变形例的控制装置120和第1变形例的控制装置12虽然在修正拍摄条件240这一方面是共通的,但修正方法不同。以下,参照图7以及图8,对第2变形例的控制装置120执行的处理进行说明。
图7是第2变形例的控制装置执行的拍摄处理的流程图。另外,在图7中,省略与上述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执行的拍摄处理共通的部分处理(S102~S120的处理)。
第2变形例的控制装置120执行的拍摄处理执行S132’来代替S132,在执行S131-1~S131-7的处理这一方面与所述实施方式的控制装置120执行的拍摄处理不同。以下,以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处理为中心进行说明。
接着S130,第2变形例的控制装置120在S131-1中将图像数据和合焦位置一起保存。
在S131-2中,第2变形例的控制装置120使显微镜照相机140的焦点在垂直方向(图1中的Z轴方向)上移动规定距离α。具体而言,使焦点从作为拍摄条件240保存的合焦位置424向远离载物台160(培养板10)的方向移动预先规定的距离α。移动的距离可以根据显微镜照相机140的景深来设定,此外,也可以根据培养板10的设置环境来设定。
在S131-3中,第2变形例的控制装置120使显微镜照相机140的图像传感器146开始拍摄。
在S131-4中,第2变形例的控制装置120将图像数据和合焦位置一起保存。即,第2变形例的控制装置120将图像数据、和拍摄该图像数据时的显微镜照相机140的焦点的位置进行关联来保存。
在S131-5中,第2变形例的控制装置120使显微镜照相机140的焦点在垂直方向(图1中的Z轴方向)上移动规定距离α。具体而言,使焦点从作为拍摄条件240保存的合焦位置424向靠近载物台160(培养板10)的方向移动预先规定的距离α。移动的距离不需要一定和S131-2中移动的距离相同。
在S131-6中,第2变形例的控制装置120使显微镜照相机140的图像传感器146开始拍摄。
在S131-7中,第2变形例的控制装置120将图像数据和合焦位置一起保存。
在S132’中,第2变形例的控制装置120根据分别在S131-1、S131-4以及S131-7获取到的图像数据中、对焦最清晰的图像数据得到观察结果。例如,第2变形例的控制装置120从各图像数据中提取与焦点相关的特征量。另外,与焦点相关的特征量能够利用已有的图像处理技术算出。第2变形例的控制装置120基于提取出的特征量来确定对焦最清晰的图像数据。此时,第2变形例的控制装置120将得到的观察结果和拍摄对焦最清晰的图像数据时的合焦位置进行关联并保存。
通过执行S128~S131-7,除了在作为拍摄条件240保存的合焦位置拍摄到的图像之外,还能够得到以该位置为中心,将显微镜照相机140的焦点在垂直方向(图1的Z轴方向)上下错开规定距离的位置拍摄的图像。
此外,通过执行S132’,确定在作为拍摄条件240保存的合焦位置拍摄的图像、和以该位置为中心,将显微镜照相机140的焦点在垂直方向(图1的Z轴方向)上下错开规定距离的位置拍摄到的图像中、对焦最清晰的图像。
另外,由S131-1,S131-4以及S131-7中保存的图像数据和合焦位置构成的信息,可以在S132’的处理中确定对焦最清晰的图像数据后删除。
图8是第2变形例的控制装置执行的修正处理的流程图。在修正处理中,基于在合焦位置拍摄到的图像以及在以合焦位置为中心上下错开规定距离的位置拍摄到的图像,来修正拍摄条件240。
具体而言,在S202中,第2变形例的控制装置120将观察点16的序号设定为1。
在S204中,第2变形例的控制装置120获取与设定了序号的观察点16的观察结果242相对应的合焦位置。在此如上所述,通过执行图7的S132’的处理,将根据在作为拍摄条件240保存的合焦位置拍摄到的图像、和在以该位置为中心将显微镜照相机140的焦点在垂直方向(图1中的Z轴方向)上下错开了规定距离的位置拍摄到的图像中对焦最清晰的图像得到的观察结果242,与对该图像拍摄时的合焦位置进行关联并保存至存储器124。
即,通过执行S204,在作为拍摄条件240保存的合焦位置拍摄的图像、和在以该位置为中心将显微镜照相机140的焦点在垂直方向(图1的Z轴方向)上下错开规定距离的位置拍摄的图像中,获取示出对对焦最清晰的图像拍摄时的焦点的位置的合焦位置。
在S206中,第2变形例的控制装置120将作为拍摄条件240保存的合焦位置修正为在S204获取的合焦位置。
在S208中,第2变形例的控制装置120将观察点16的序号加1。在S210中,第2变形例的控制装置120判定观察点16的序号是否超过56。第2变形例的控制装置120重复S204~S210的处理直到观察点16的序号超过56,并结束修正处理。
在培养板10在培养环境下变形的情况下,与在作为拍摄条件240保存的合焦位置拍摄的图像相比,在将显微镜照相机140的焦点沿显微镜照相机140的垂直方向上下错开了规定距离的位置拍摄的图像对焦更清晰。
因此,通过执行图8所示的修正处理,能够将作为拍摄条件240保存的合焦位置修正为示出拍摄对焦清晰的图像时的显微镜照相机140的焦点的位置的合焦位置。
修正处理可以在进行第n次拍摄之后,到进行第n+1次拍摄为止之间的任意时机执行。此外,修正处理可以根据使储存至恒温箱20的时间为规定时间以上等预先设定的条件成立的情况来执行。执行修正处理的条件例如基于培养板10的变形的条件来设定。
修正处理可以在每执行规定次数的拍摄时执行。培养板10随着培养时间的推进逐渐变形。因此,焦点与观察点16对焦的显微镜照相机140的焦点位置随着培养时间的推进逐渐变化。通过在每进行规定次数的拍摄时执行修正处理,能够与随着培养时间推进而逐渐变化的焦点位置匹配地来修正拍摄条件240。
另外,第2变形例的控制装置120在拍摄处理中改变了焦点位置的3点进行拍摄,但只要是2点以上即可,不限于3点。
另外,第2变形例的控制装置120也可以在不同于拍摄处理的时机执行S132’的处理。例如,可以将S132’的处理并入图8示出的修正处理的部分中。此外,修正处理也可以在拍摄处理中执行。具体而言,也可以在S132’之后执行S206的处理。
[其他变形例]
控制装置120设为将拍摄条件240保存至该控制装置120具有的存储器124,但是保存拍摄条件240的目标位置并不限于此。例如拍摄条件240也可以保存至与控制装置120可通信连接的存储装置。此外,在识别码18是可写入的RF标签的情况下,也可以将拍摄条件240储存至RF标签中。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可以将多个观察点16设置在培养板10上,但是不限于此。设置在培养板10上的观察点16的个数可以是1个,还可以是2个,也可以是57个以上。此外,在培养板10上设置的观察点16为1个的情况下,在拍摄条件240中可以不包括示出观察点16的位置的信息,此外可以不具备拍摄视野变更机构162。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观察点16的位置的信息设为观察点16的序号,但是不限于此。例如,示出观察点16的位置的信息可以是载物台160中、设置培养板10的平面(X-Y平面)上的坐标。即,示出观察点16的位置的信息只要是示出显微镜照相机140和观察点16的相对位置关系的信息即可。
此外,观察点信息422设为被预先保存至存储器124,但是也可以设为在读取识别码18时也可读取该观察点信息422。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拍摄视野变更机构162设为通过移动载物台160来变更显微镜照相机140的拍摄视野,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拍摄视野变更机构162可以通过移动显微镜照相机140来变更显微镜照相机140的拍摄视野。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示出了将解析部230解析图像数据的结果作为观察结果来保存的例子。但不限于此,控制装置120也可以不具有解析部230而将图像数据保存为观察结果242。此外,控制装置120可以将图像数据发送至其他的信息处理装置,使该信息处理装置具有解析部的功能。此外,虽然将观察结果242保存至存储器124,但是也可以将观察结果242显示在显示器等显示部,根据输入的表示用户已确认的信息来删除该观察结果242。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然焦点变更机构144设为具有显微镜照相机140,但是并不限于此。例如,焦点变更机构144只要能够变更显微镜照相机140的焦点相对于培养板10的位置即可,例如,也可以是使载物台160在Z轴方向上移动的机构。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用于使焦点与各观察点16对焦的拍摄条件设为通过对每个培养板10所标注的独立的识别码18示出的识别信息来管理。另外,对每个培养板10的拍摄条件进行管理的方法不限于使用识别信息的方法。例如,可以使用培养板10所保管的位置信息(保管位置)来对每个培养板10的拍摄条件进行管理。在该情况下,不需要在培养板10设置识别码18,或者不需要在检查装置100设置读取部180。
例如,读出部226可以基于受理的保管位置的输入,读出与保管位置相对应的拍摄条件。在该情况下,可以在进行新的检查的时机、或者检查结束的时机删除拍摄条件。保管位置例如是恒温箱内的位置等。保管位置可以通过用户操作规定的输入部来输出,或者在通过机械进行从恒温箱中取出放入培养板10的作业的情况下可以从管理该机械的控制器输出。
此外,不只是保管位置,可以对每个培养板10预先确定观察培养板10时的设置位置,使用设置位置管理每个培养板10的拍摄条件。
此外,在一次检查的培养板10为1块的情况下,不需要用识别信息管理拍摄条件。
[方案]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理解,上述实施方式以及其变形例是以下方案的具体例。
(第1项)一种方案的检查方法是利用显微镜照相机对配置有生物学因子的板上的至少一个观察点进行拍摄从而检查生物学因子的动态的检查方法。检查方法包括:在对观察点进行第1拍摄时,使显微镜照相机与观察点合焦而得到合焦位置的步骤;将得到的合焦位置保存至存储装置的步骤;在第1拍摄后,对观察点进行第2拍摄时,从存储装置读出合焦位置,将显微镜照相机的焦点设定为读出的合焦位置来拍摄观察点的步骤。
根据这样的构成,在第1拍摄后,对观察点2进行第2拍摄时,显微镜照相机的焦点被设定为第1拍摄时得到的合焦位置。即,在对观察点进行第2拍摄时,不需要使显微镜照相机的焦点与观察点对焦。其结果为,能够缩短调焦所需要的时间,能够在短时间内进行生物学因子的动态检查。
(第2项)第1项所述的检查方法还包括读取对板标注的识别信息的步骤。在该情况下,在保存合焦位置的步骤中,将合焦位置和识别信息进行关联并保存。此外,在拍摄观察点的步骤中,读出与读取到的识别信息对应的合焦位置。
根据这样的构成,由于各合焦位置与对板标注的识别信息进行关联并保存至存储装置,所以能够对存在个体差异的每块板管理显微镜照相机的焦点与观察点对焦的合焦位置。由此,能够简化同时进行多块板的观察时的检查。
(第3项)在第1项或者第2项所述的检查方法中,板可以具有多个观察点。在该情况下,在保存合焦位置的步骤中,将示出显微镜照相机和观察点的相对位置关系的观察点信息和合焦位置进行关联并保存。此外,在对观察点进行拍摄的步骤中,依据与读出的合焦位置相对应的观察点信息设定显微镜照相机的拍摄视野。
根据这样的构成,由于能够缩短对每个观察点进行调焦所需要的时间,从而可同时观察多个观察点,能够减少拍摄各观察点的时机的偏差。
(第4项)在第1项~第3项的任一项所述的检查方法中,生物学因子是菌。在该情况下,将通过使包括菌的被检体和抗菌剂接触而得到的观察对象置于观察点。
(第5项)在第4项所述的检查方法中,可以进一步包括:以预先确定的时间将板储存至恒温箱的步骤;根据培养条件修正保存于存储装置的合焦位置的步骤。
根据这样的构成,虽然预想到板会由于储存至恒温箱而发生变形,但是由于根据培养条件修合焦位置,从而能够持续获取焦点在观察点处的图像。
(第6项)在第4项所述的检查方法中,可以进一步包括:以预先规定的时间将板储存至恒温箱的步骤;在使显微镜照相机的焦点从合焦位置相对于板沿垂直方向偏移了规定距离的位置,拍摄观察点的步骤;使用在合焦位置拍摄得到的图像和在垂直方向上偏移了规定距离的位置拍摄得到的图像中对焦清晰的图像,得到观察的结果的步骤。
根据这样的构成,虽然预想到板会由于储存至恒温箱而发生变形,但是由于进行在合焦位置的拍摄和在垂直方向偏移规定距离的位置的拍摄,从而即使发生板的变形,也可得到使用了焦点在观察点上的图像的观测结果。
(第7项)在第4项所述的检查方法中,可以进一步包括:以预先确定的时间将板储存至恒温箱的步骤;在使显微镜照相机的焦点从合焦位置沿相对于板的垂直方向偏移了规定距离的位置,拍摄观察点的步骤;将保存至存储装置的合焦位置修正为对在合焦位置拍摄得到的图像、和沿垂直方向偏移了规定距离的位置拍摄得到的图像中的对焦清晰的图像拍摄时显微镜照相机的焦点的位置的步骤。
根据这样的构成,虽然预想到板会由于储存至恒温箱而发生变形,但是由于焦点的位置被修正为对在合焦位置拍摄的图像和在沿垂直方向偏移了规定距离的位置拍摄的图像中对焦清晰的图像拍摄时显微镜照相机的焦点的位置,从而能够持续获取对焦清晰的图像。
(第8项)一种方式的检查装置,是通过对配置有生物学因子的板上至少一个观察点进行拍摄而检查生物学因子动态的检查装置。检查装置包括:拍摄观察点的显微镜照相机;变更显微镜照相机的焦点的焦点变更部;在对观察点进行第1拍摄时,将显微镜照相机与观察点合焦,得到合焦位置的获取部;将得到的合焦位置保存至存储装置的保存部;控制显微镜照相机以及焦点变更部来拍摄观察点的拍摄控制部。拍摄控制部在第1拍摄后,对观察点进行第2拍摄时,从存储装置中读出合焦位置,将显微镜照相机的焦点设定为读出的合焦位置来拍摄观察点。
根据这样的构成,在第1拍摄后,对观察点进行第2拍摄时,显微镜照相机的焦点被设定为第1拍摄时得到的合焦位置。即,在对观察点进行第2拍摄时,不需要使显微镜照相机的焦点与观察点对焦。其结果为,能够缩短调焦所需要的时间,能够在短时间进行生物学因子的动态检查。
(第9项)第8项所述的检查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读取对板标注的识别信息的读取部。在该情况下,保存部将合焦位置和识别信息进行关联并保存至存储装置。此外,拍摄控制部在进行第2拍摄时,从存储装置读出与读取部读取到的识别信息相对应的合焦位置。
根据这样的构成,由于各合焦位置与对板标注的识别信息进行关联并保存至存储装置,所以能够管理存在个体差异的每块板的显微镜照相机的焦点与观察点对焦的合焦位置。由此,能够简化同时进行多块板的观察时的检查。
(第10项)第8项或者第9项中所述的检查装置可以进一步包括变更显微镜照相机的拍摄视野的拍摄视野变更部。板可以具有多个观察点。在该情况下,保存部将示出显微镜照相机和观察点的相对位置关系的观察点信息与合焦位置进行关联并保存。拍摄控制部依据与读出的合焦位置相对应的观察点信息,控制拍摄视野变更部,设定显微镜照相机的拍摄视野。
根据这样的构成,由于能够缩短对各观察点各自调焦所需要的时间,从而可以同时观察多个观察点,能够减少拍摄各观察点的时机的偏差。
(第11项)在第8项~第10项中任一项所述的检查装置中,在对从恒温箱中取出的板的观察点进行拍摄的情况下,拍摄控制部可以根据置于观察点的观察对象的培养条件来修正保存至存储装置的合焦位置。
根据这样的构成,虽然预想到板会由于储存至恒温箱而发生变形,但是由于根据培养条件修正合焦位置,从而能够持续获取焦点在观察点处的图像。
(第12项)在第8项~第10项的任一项所述的检查装置中,在对从恒温箱中取出的板的观察点进行拍摄时,拍摄控制部可以获取在合焦位置拍摄的第1图像、和从合焦位置相对于板沿垂直方向偏移了规定距离的位置拍摄的第2图像,使用第1图像和第2图像中对焦清晰的图像,得到观察结果。
根据这样的构成,虽然预想到板会由于储存至恒温箱而发生变形,但是由于进行在合焦位置的拍摄、和沿垂直方向偏移了规定距离的位置的拍摄,从而即使发生板的变形,也能够获得使用了焦点在观察点处的图像的观测结果。
(第13项)在第8项~第10项的任一项所述的检查装置中,在对从恒温箱中取出的板的观察点进行拍摄时,拍摄控制部可以获取在合焦位置拍摄的第1图像、和从合焦位置相对于板沿垂直方向偏移了规定距离的位置拍摄的第2图像,将保存至存储装置的合焦位置修正为对第1图像和第2图像中、对焦清晰的图像进行拍摄时的显微镜照相机的焦点的位置。
根据这样的构成,虽然预想到板会由于储存至恒温箱而发生变形,但是由于将合焦位置修正为对在合焦位置拍摄的图像、和沿垂直方向偏移了规定距离的位置拍摄的图像中对焦清晰的图像进行拍摄时的显微镜照相机的焦点的位置,从而能够持续获取对焦清晰的图像。
上文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是应当理解为本次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有方面均为例示而并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旨在通过权利要求书示出,还包括与权利要求书等同的意思和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Claims (13)

1.一种检查方法,通过用显微镜照相机对配置有生物学因子的板上的至少一个观察点进行拍摄,来检查所述生物学因子的动态,该检查方法的特征在于,具备:
对所述观察点进行第1拍摄时,使所述显微镜照相机与所述观察点合焦而得到合焦位置的步骤;
将得到的所述合焦位置保存至存储装置的步骤;
在所述第1拍摄后,对所述观察点进行第2拍摄时,从所述存储装置读出所述合焦位置,将所述显微镜照相机的焦点设定为读出的所述合焦位置来拍摄所述观察点的步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读取对所述板标注的识别信息的步骤,
在保存所述合焦位置的步骤中,将所述合焦位置和所述识别信息进行关联并保存,
在拍摄所述观察点的步骤中,读出与读取到的所述识别信息相对应的所述合焦位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板具有多个所述观察点,
在保存所述合焦位置的步骤中,将示出所述显微镜照相机和所述观察点的相对位置关系的观察点信息与所述合焦位置进行关联并保存,
在拍摄所述观察点的步骤中,依据与读出的所述合焦位置相对应的所述观察点信息设定所述显微镜照相机的拍摄视野。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生物学因子是菌,
将通过使包括所述菌的被检体和抗菌剂接触而得到的观察对象置于所述观察点。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以预先规定的时间将所述板储存至恒温箱的步骤;
根据培养条件对保存至所述存储装置的所述合焦位置进行修正的步骤。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以预先规定的时间将所述板储存至恒温箱的步骤;
在将所述显微镜照相机的焦点从所述合焦位置相对于所述板沿垂直方向偏移了规定距离的位置,拍摄所述观察点的步骤;
使用在所述合焦位置拍摄得到的图像、和在沿所述垂直方向偏移了规定距离的位置拍摄得到的图像中对焦清晰的图像,得到观察结果的步骤。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检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具备:
以预先规定的时间将所述板储存至恒温箱的步骤;
在将所述显微镜照相机的焦点在从所述合焦位置相对于所述板沿垂直方向偏移了规定距离的位置,拍摄所述观察点的步骤;
将保存至所述存储装置的所述合焦位置修正为对在所述合焦位置拍摄得到的图像、和在沿所述垂直方向偏移了规定距离的位置拍摄得到的图像中对焦清晰的图像进行拍摄时的所述显微镜照相机的焦点的位置的步骤。
8.一种检查装置,通过对配置有生物学因子的板上的至少一个观察点进行拍摄,来检查所述生物学因子的动态,
该检查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显微镜照相机,拍摄所述观察点;
焦点变更部,变更所述显微镜照相机的焦点;
获取部,对所述观察点进行第1拍摄时,将所述显微镜照相机与所述观察点合焦而得到合焦位置;
保存部,将得到的所述合焦位置保存至存储装置;
拍摄控制部,控制所述显微镜照相机以及所述焦点变更部来拍摄所述观察点,
所述拍摄控制部在所述第1拍摄后,对所述观察点进行第2拍摄时,从所述存储装置读出所述合焦位置,将所述显微镜照相机的焦点设定为读出的所述合焦位置来拍摄所述观察点。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读取部,读取对所述板标注的识别信息,
所述保存部将所述合焦位置和所述识别信息进行关联并保存至所述存储装置,
所述拍摄控制部在进行所述第2拍摄时,从所述存储装置读出与所述读取部读取到的所述识别信息相对应的所述合焦位置。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具备拍摄视野变更部,变更所述显微镜照相机的拍摄视野,
所述板具有多个所述观察点,
所述保存部将示出所述显微镜照相机和所述观察点的相对位置关系的观察点信息与所述合焦位置进行关联并保存,
所述拍摄控制部依据与读出的所述合焦位置相对应的所述观察点信息,控制所述拍摄视野变更部来设定所述显微镜照相机的拍摄视野。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对从恒温箱取出的所述板的所述观察点进行拍摄的情况下,所述拍摄控制部根据置于所述观察点的观察对象的培养条件,对保存至所述存储装置的所述合焦位置进行修正。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拍摄控制部在对从恒温箱取出的所述板的所述观察点进行拍摄时,获取在所述合焦位置拍摄的第1图像、和从所述合焦位置相对于所述板沿垂直方向偏移了规定距离的位置拍摄到的第2图像,
使用所述第1图像和所述第2图像中对焦清晰的图像,得到观察结果。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检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拍摄控制部在对从恒温箱取出的所述板的所述观察点进行拍摄时,获取在所述合焦位置拍摄的第1图像、和从所述合焦位置相对于所述板沿垂直方向偏移了规定距离的位置拍摄的第2图像,
将存储至所述存储装置的所述合焦位置修正为对所述第1图像和所述第2图像中、对焦清晰的图像拍摄时的所述显微镜照相机的焦点的位置。
CN202011348820.1A 2019-11-29 2020-11-26 检查方法以及检查装置 Withdrawn CN11288138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216136A JP2021083408A (ja) 2019-11-29 2019-11-29 検査方法および検査装置
JP2019-216136 2019-11-2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81384A true CN112881384A (zh) 2021-06-01

Family

ID=760431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48820.1A Withdrawn CN112881384A (zh) 2019-11-29 2020-11-26 检查方法以及检查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165202A1 (zh)
JP (1) JP2021083408A (zh)
CN (1) CN112881384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167313A (ja) * 1986-12-27 1988-07-11 Hitachi Ltd 自動焦点制御方法
JP2006003653A (ja) * 2004-06-17 2006-01-05 Olympus Corp 生体試料観察システム
JP2012163767A (ja) * 2011-02-07 2012-08-30 Nikon Corp 制御プログラム、制御プログラムを記録した媒体、顕微鏡システム
JP5909902B2 (ja) * 2011-07-13 2016-04-27 株式会社ニコン オートフォーカス装置、顕微鏡装置
JP2013145318A (ja) * 2012-01-13 2013-07-25 Sony Corp 測定装置、プログラム及び測定方法
JP5259853B2 (ja) * 2012-04-27 2013-08-07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顕微鏡システム
JP2014013308A (ja) * 2012-07-04 2014-01-23 Canon Inc 画像取得装置及び画像取得方法
JP6099477B2 (ja) * 2012-11-16 2017-03-22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撮像装置、顕微鏡システム及び撮像方法
EP3278115A2 (en) * 2015-03-30 2018-02-07 Accelerate Diagnostics, Inc. Instrument and system for rapid microorganism identification and antimicrobial agent susceptibility testing
JP6549061B2 (ja) * 2016-05-09 2019-07-24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影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撮影装置制御プログラム
JP6675279B2 (ja) * 2016-07-01 2020-04-0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撮影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撮影制御プログラム
JP6619315B2 (ja) * 2016-09-28 2019-12-11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観察装置および方法並びに観察装置制御プログラム
JP6842387B2 (ja) * 2017-08-31 2021-03-17 浜松ホトニクス株式会社 画像取得装置及び画像取得方法
JP2021090359A (ja) * 2019-12-06 2021-06-17 株式会社島津製作所 検査方法、プログラム、検査システム、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可読媒体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1083408A (ja) 2021-06-03
US20210165202A1 (en) 2021-06-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831972B2 (ja) マイクロマニピュレーションシステム
US6924929B2 (en) Microscope apparatus
US10890750B2 (en) Observation system, observation program, and observation method
EP2924487B1 (en) Optical microscope and autofocus device for optical microscope
US20150358533A1 (en) Control method for imaging apparatus and imaging system
US11698519B2 (en) Image acquisition device and image acquisition method
EP2543984B1 (en) Hardness testing method
JP2013142769A (ja) 顕微鏡システム、オートフォーカス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オートフォーカス方法
US9449388B2 (en) Measurement apparatus, program, and measurement method
JP2011141391A (ja) バーチャルスライド作成装置およびバーチャルスライド作成方法
CN114441260A (zh) 载片架确定系统
CN112881384A (zh) 检查方法以及检查装置
US20200257077A1 (en) Observation device, observation method, and observation device control program
US20120314050A1 (en) Imaging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for
JP5730696B2 (ja) 画像処理装置および画像表示システム
KR20190037334A (ko) 관찰 장치 및 방법과, 관찰 장치 제어 프로그램
US11480777B2 (en) Observation device, observation method, and observation device control program storage medium
JP2014013308A (ja) 画像取得装置及び画像取得方法
JP2007047447A (ja) 焦点検出装置及びこれを備えた顕微鏡装置
JP2003295066A (ja) 顕微鏡装置
JP2013174709A (ja) 顕微鏡装置およびバーチャル顕微鏡装置
EP4339679A1 (en) Stage insert, microscope system, apparatus,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US20150124074A1 (en) Image acquisition apparatus and image acquisition method
US10404965B2 (en) Microscope system
KR20210067937A (ko) 샘플에 초점을 맞추기 위한 제어 유닛 및 그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601